首页范文学习会计的方法十篇学习会计的方法十篇

学习会计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30:31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1

郑庆华,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兴新世纪会计师事务所专家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考试辅导组成员。

郑老师长期从事职称考试辅导工作,有十多年会计师职称考试辅导经验,曾组织过北京市试卷的阅卷工作;长期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工作;辅导涉足北京、济南、青岛、武汉、长沙、深圳、昆明、大庆、上海、大连、厦门等城市;此外,还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网站聘请为远程教育辅导教师。作为京城著名会计考试辅导专家,在学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出版的注册会计师辅导教材以难度大、出题点归纳准确著称,获得考生很高的评价。

《会计》课程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五门课程中居于特殊的地位,难度大,知识点多,是参加其他科目考试的基础。因此,学好《会计》课程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会计》命题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以使学员高效率地学好本课程。

命题特点

一.考核本学科的重点

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可知,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会计》课程的考试重点非常突出,因为学科重点就是本课程知识体系的支撑点,考核了重点,就掌握了整个知识体系的支撑点。《会计》学科的重点主要包括投资、合并会计报表、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变更、或有事项、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所得税等。学员一定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

二、以最新的制度法规作为命题依据

《会计》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现行的会计制度法规,应体现会计领域改革的最新成果。这个命题原则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复习考试,达到考生更新知识的目的。

作为命题依据的制度法规,从会计制度看,主要包括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从2001年至今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1)~(4)》,此外还包括《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等。在会计准则方面,包括了我国的16个具体会计准则,它们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中期财务报告、存货、固定资产等。学员一定要熟练掌握现行的法律、法规,才能考出好成绩。

三、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注重解决实务问题

为了引导考生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在命题中必然要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以达到通过考试提高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目前在会计领域,主要存在两个热点问题,一是资产不实,二是虚增业绩。解决资产不实的主要措施是计提资产的八项准备;解决虚增业绩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执行收入确认的标准。近年来,考核八项准备和对收入确认进行差错更正的题非常多,就是这一出题思路的表现。

四、注重考核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审计、评估、验资和咨询等业务,尤其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从事年度审计工作,构成注册会计师的重要业务内容。在年度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企业的业务处理是否正确作出准确判断。如果企业在业务处理中存在重大差错,应该予以更正,使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日后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是检验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试金石,在考试中,是必备题型。

五、难度大,综合程度高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既涉及会计六要素的确认问题,又涉及所得税计算问题;既涉及调整账务问题,又涉及调整报表问题。因此,考试中综合度不断提高,是近年的一个趋势。比如,上年的第2道综合题达28分,要求先对母公司报表按照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一

系列调整,重编母公司报表,然后再编制合并报表。而这种复杂的业务,恰恰是企业集团常见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必须熟练掌握这种业务的处理技术,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

六、考核内容以计算分析为主

从近年命题趋势看,着重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逐年增加。上年通过计算和分析给出答案的题目达75分左右。尤其是主观题,在答题要求中,没有一个会计分录,只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这是考试形式的一个新变化。考生应充分注意并适应这种答题形式。

学习方法

一、按照考试课程知识体系,应先应试《会计》和《税法》

注册会计师五门课程中,《会计》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财务管理》、《税法》和《审计》课程要依赖会计知识。但因会计核算中大量运用税法知识,如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的计算,故考生最好同时考《会计》和《税法》,其余课程根据考生的富余精力作安排。

二、选择恰当的辅导方式

《会计》课程难度大,知识点多,考生自学效率很低,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辅导。参加辅导的好处是:理解了难点,掌握了重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辅导主要有网上辅导和面授。网上辅导的优点是费用较低,可以自主安排听课时间;缺点是不直观,学习过程中容易疲劳,自控能力差的学员经常虎头蛇尾。面授的优点是直观,效果好,有学习气氛,一般都能随堂听课。

三、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会计》考试题量大,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相当熟悉。一般在考试前要熟读五遍以上教材。如果用3个月时间系统复习,要计算出每天复习的工作量,制订出严格的复习进度计划并有效执行之,这是非常关键的。

建议考生平时复习时间每天保证3小时,周末保证6小时。复习时,以章为单位,先将教材精度一遍,第二遍开始背诵重点;背诵完三遍后开始做练习。这样做练习效率高、准确率高。

四、采用树型结构记忆知识点

要将全书的重要知识点都背诵下来,工作量很大。高效率的做法是:以每章为单位,分析其逻辑结构,看有几节内容;记住了总体框架后,再背诵各节的知识点,即采用树型结构来记忆。采用这种方法,每章40页左右的篇幅,在一个小时内可背完。背熟了出题点,才能融会贯通,顺利答题。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2

笔者属于老爸级考生,于2006年(43周岁)通过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笔者的成功经验是大量采用图示化学习方法,从而成功克服了记忆力下降的状况,开创了一条充满艺术性的学习会计之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更容易接受由符号、词汇、色彩构成的图像信息,发散型思维方式比线性思维方式更有助于记忆和创新。很多善于通过视觉思维来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的人同时也显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会计学习的图示化方法,可使负责图像、颜色的右脑和负责处理文字、逻辑的左脑同时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在会计学习中,大量采用会计分录图示、t形账图示、图表对比图示、计算公式图示和逻辑关系图示等方法,不仅能提高人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人的理解和记忆,最终得到“引人入胜”、“过目不忘”的学习效果。

借助于会计学习图示化方法,笔者对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初步的学习研究。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图示,对企业会计学习图示化方法作一介绍,以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新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会计学习图示化方法。

一、会计分录图示

(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期开始日”账务处理图示)

借:固定资产=可归属其初始直接费用+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较低者”(3)

未确认融资费用=上式“较低者”与最低租赁付款额差额(即借贷方差额)(4)

贷:银行存款=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初始直接费用(如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1)

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不含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2)

=支付的租金+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款项

=支付的租金+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第三人担保的资产余值+未能续租或展期而支付的款项

本图示把融资租赁会计知识借助于会计分录形式尽量多地展示出来,并且列示了各会计科目的计算方法和添列顺序,极大地方便了对融资租赁会计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二、t形账图示

(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内容图示)见图1。

本图示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涉及的主要账户、账户记录的主要内容、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t形账的方式全面形象地展示出来,极大地方便了对这部分复杂内容的学习掌握,实现了“化难为易”的教学目标。

三、图表对比图示

(例:生物资产后续计量图示)见图2。

本图示将生物资产后续计量会计知识采用表格形式,以对比的方法展示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起到了“拨云见日”的作用。

四、计算公式图示

(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图示)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实付价款+实付手续费、佣金

=合同协议约定的公允价值+应付税费

=受让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应付税费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付税费+应付补价

-应收补价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付税费+应付补价

-应收补价

=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为合并而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很可能发生且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约定未来事项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内容繁杂,单项知识并不难,难在把众多知识点区别开来并全面掌握上。本图示通过整理和归纳,独出心裁地借助于公式形式,把这部分知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此类知识的学习效果。

五、逻辑关系图示

(例:会计基本理论体系图示)见图3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3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足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所关心的不仪足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和扩展。

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没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一你”父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不会强行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用自己行为代膂学生的行为。体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它所追求的不只是学生通过自丰学习更好地获得知识和能力,还要让学牛存探索鹏界、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师生之间“授——受”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他的主要作用于讲授和传递书本知识,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受体,主要任务是收下教师的传过来的知识,这种师牛关系只是一种知识传递关系。“授一受”关系中,难以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授受”关系中,常有的是届高临的说教,把自的观点、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

二、体验式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业知识对于学生而高,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如何让学乍能够通俗易懂、有兴趣的捧这门专业课呢?我认为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以合适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接受实践的经验。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发展自身的观点,拓宽白身的体验。教师只有以受敦育者自身的体验为核心引导他们接受同他们的体验相‘致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以自身的体验为核心来形成自身的观点,表达自身的观点。从而使教育起到一种引发学生习的兴趣并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动机,首先在最初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将来会经历的、义与所学课程相关的情景,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例如我们在讲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时,完全采用真实会计实例为载体,即会计理论知识融于一个个报表项目中讲解,理论与实践一一体化,敦、学、做栩结台,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一方面,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更真实地融人到情境中去亲“心”体验其过程提高其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真实的问题情境能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已经刨设的问题情境中,帮助他们运用原有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在彻底融入问题情景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这种激发的情感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础。与情境融合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所在,问题的发现激起他们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欲单。

三、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为教帅不能只把教科书中的内容灌到学生头脑中,目前的教学知识教师讲授,学生记。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能力。

我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充分贯彻体验式教学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当然这对教师也应该是个挑战。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外。还必须以体验式教学为切入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提高白己。使自已有能力调动学牛的积极件,使学生在强烈的兴趣和动机的推动下,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有用的学习资源,如:在校园网上建相应的文献库:能让学生迅速查到最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有关的贝型案例等相关资料。设置出如巾国会计网、中国审计网、中国财经网、中国财税网等相关链接。为学生自主探索营造良好的环境。利用教师组织的这些学习资源,学生能迅速查找到相关资料,获得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不应有过多的干涉,让学生充分发挥手动性和积极性,大胆地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着,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4

关键词:基础会计;任务驱动;职业教育

《基础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专业基石和职业引导的双重作用[1],是整个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基础会计知识、理论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对会计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会计技能大赛则以岗位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技能。课、证、赛融合,体现了“资格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然而,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的大一新生,对企业的部门设置、工作流程、经济业务缺乏直观、感性的了解,传统的教学过程偏重于理论讲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该课程枯燥、抽象、学习难度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基础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原理,即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但因其专业性强、内容繁琐枯燥,加之教学过程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令许多同学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

(一)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

我国目前的会计基础教学类教材很多,教材内容编排相似,主要包括:总论,主要介绍会计起源与发展、职能与目标、会计核算方法等;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账户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报表及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及会计规范等。即使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或者明确表明适用于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性质的教材,其内容也没有更实质性的改进和创新。

(二)课程教学实施缺乏科学

人类的认知规律一般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国外的很多会计类教材,在开篇学习知识点之前,通过介绍一下会计职业和会计岗位的简短内容来引入正文的学习,而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一般都是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首先讲授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再按照会计工作核算流程,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逐步讲解。这种讲解方法遵循顺向思维,学习过程中,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铺垫和缺乏职业感性认知的情况下,学生有种被牵着鼻子往前走的感觉,所以经常发现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抱以满腔热情,学到后来感觉越来越吃力,学习兴趣也逐渐消退,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识。

(三)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

目前专业课程的教学依旧是传统方式占主导,“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上,教师比较关注知识和概念的灌输,侧重于会计处理的细节,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大都是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没有用会计语言转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理论和实际脱节,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无法有效对接,使学生不单缺少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更缺乏自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改革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但是不管是从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传统的教学都存在很多与学生学习规律不太相符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结合学情,根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素质、技能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已势在必行。

(一)以职业认知为先导明确课程学习目标[3]

课程学习目标是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导向标。由于大一新生对会计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和理论支撑,学习目标不明确。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开展会计基础理论教学前,给学生进行一个职业认知的普及,通过沙盘演练或是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并告知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相关内容在工作过程中的体现,从而让学生明确基础会计的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

(二)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纲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院校要推动“五对接”,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一种资格证书,也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纲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将上岗证考试内容及要求纳入课程教学过程,课证融通,实现职业要求与学习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方案[4]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因此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素质,充分备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任务驱动、逆向思维等方法,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去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工作规范,形成职业技能。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过程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同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和从事财务会计业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对新生来说,纯粹的会计理论知识既抽象又难懂。所以,我们要打破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思路,在职业认知的基础上,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地位,并以会计岗位群为依据,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项目化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会计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并为会计技能竞赛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以岗位能力评价为核心建设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百分比简单计算出来的总评成绩来量化考核。以岗位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成绩评价体系,全面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制定相应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既考核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对学生知识应用、操作规范等职业素养进行过程考核,同时增加考核的评价主体,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既符合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够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

三、《基础会计》课程教法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如此。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思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爱上学习――变“先理论后实践”为“寓理论于实践”

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不管出自于哪个版本,其基本内容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借贷记账法等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第二部分则是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等账务处理程序实操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按教材顺序进行授课,而且由于理论知识部分是会计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时分配相对比较多;由于受新生军训、国庆长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总课时又有限,第二部分的实务操作由于时间紧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填几张会计凭证、登几页账簿、了解一下报表便草草了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消退,甚至第一部分理论还没讲完,就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对该课程懈怠了,从而影响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知。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会计专项实训软件和网络资源,运用逆向思维、翻转课堂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寓理论教学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爱上学习。

(二)自主学习――以任务为驱动的逆向思维教学法[5]的应用

《基础会计》课程以任务为驱动的逆向思维教学法是建立在会计职业认知的基础上的。该方法的实施是从会计工作成果――报表入手,反推会计工作业务流程,引导逆向思维,让学生了解完成目标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带着疑问不断地追根究源,最终寻找到知识的起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快乐学习――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

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纯理论讲授或是实践的操作往往很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在线教育碎片化学习、随时学习、循环式学习等优点融合到传统教育,构建线上基础知识、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培训与线下答疑解惑、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o2o教学新模式,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并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微课、趣味游戏、翻转课堂、动画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综合素养。

四、总结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入了门,学生的会计学习过程会轻松自如,如果入不了门,学生就会越学越烦躁,以致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机,最终放弃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我们需要步步为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寓理论于实践,通过任务驱动等方法实现课证赛融合下的《基础会计》教学实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现代职教理念,让学生爱上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慧敏,胡珊珊.论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3(26):26-27.

[2]贾榕泉.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教材调研[J].财会月刊,2013,8(下):127-128.

[3]梅梅.学习者视角下《基础会计》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55-56.

[4]吴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J].财会月刊,2012,8(下):93-95.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提高会计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56-01

一、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大,厌学情绪严重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大,甚至厌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学生自身方面:第一,很多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感觉前途渺茫,从而产生了在学校三年混一混的心理,没有进取心和上进心,从而产生厌学的现象。第二,基础差,听不懂;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对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学业。第三,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因而学习困难,对学习失去了自信,索性破罐破摔,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

其二是教学方面:第一,课程设计方面;与其它课本相比,中职的课本趣味性不高,理论知识多,对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够,难度也偏大。况且有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不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第二,教师方面;(1)有的教师讲课缺乏艺术性,上课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使自己学识渊博,一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从而产生厌学情绪。(2)有的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只顾完成自己的授课计划,很少顾及课堂纪律,也不去关心学生能否学懂弄通,教与学之间没有得到有机统一,从而使学生失去信心,导致厌学。(3)还有的教师恨铁不成钢,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甚至对学生说一些过头的话,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极力回避与该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2.教学模式老套,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1)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主人翁地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目前的教学在“解惑”上却做得很不够,学生很少有自学和思考的机会。例如,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是对于案例的分析却大包大揽,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

(2)黑板教学单调呆板,课堂缺少活跃气氛。目前,很多会计课程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一本书,一支粉笔,一面黑板,老师讲学生记,缺乏趣味性,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3)实践性教学欠缺。目前,在会计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课堂显得沉闷。据我校对会计专业的调查,认为会计教师“教学方式呆板”的学生达到了被调查者的50.8%。

二、提高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途径。对于刚从普通中学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之前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在他们看来这门学科的内容是抽象的、难以弄明白的,而学习中的困难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因此,在学生在入学之初可以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的兴趣,建立起其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会计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讲课时照本宣科,会使知识更难以消化。教师在课堂上能时刻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容易理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效果。

2.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改变。会计教学要从“教”为主转为“学”为主;从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课堂上的时间由教师完全支配改变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作用由单一讲授知识改变为组织教学,点拨提示、解疑答难、启发诱导。这样整个教学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教学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抽象的学科,当我们上课的形式比较单调,教学内容渐趋复杂、教学方法不能深入浅出、学生不易学懂时,吸引力就会减弱。那么如何保持学科的吸引力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表明,将会计案例教学法、图表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会计实习与会计教学相结合等方法相互结合并灵活运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

3.把实践性教学引入到会计课堂教学中

(1)手工操作的实践。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指导他们进行手工做账实习帮助他们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实习时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发给学生,并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某中型企业某月的经济活动作为模拟实习对象,将该企业某月份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复制件发给学生,让他们按会计核算的要求进行填制。通过手工账的实习,让学生接触真正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掌握复式记账原理,正确掌握填写各种凭证、登记账簿的基本技能,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形式和基本内容。这会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2)电算化模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趋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电算化会计必然代替手工会计。在电算化模拟实习中,学生利用手工模拟的资料,学习使用会计软件代替人工进行记账、算账、生成报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是培养掌握现代化技能的会计人才,要求学生既要全面掌握手工会计技能,又要熟悉计算机知识并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学生通过实习,不仅增长了许多会计实际工作的基本常识,还提高了他们运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能。

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并能独立完成一系列会计实务,这才算初步实现了教学目的,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讲授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如何提高技工学校财会专业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64).

[2]王海梅.提高中等专业学校会计课教学效果的方法[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7).

[3]王晓力.提高会计课教学质量的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6

【关键词】联结学习论;认知学习论;课堂讲授法;结构教学法;先行组织者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通过《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通晓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形成初步的会计理念,为专业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会计学原理》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年级新生的特点,《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教学法。

二、学生由联结学习向认知学习的转变

联结学习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直接建立联结的过程。强化在S-R之间起着重要作用。在S-R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或类似的刺激情景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而大多数学生都是联结学习论的直接受影响者,高中阶段他们通过每天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习惯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总怕漏下一句话;一本一本地记笔记,总怕落下一个字;题目一遍一编地做,总怕少做了一种题型。结果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学习上普遍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较差。而大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时,并不是简单地通过练习与机械记忆,在问题情景与解决问题的手段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而是需要对整个问题情景进行知觉与理解,领悟其中的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方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学生感到不适应。他们需要接受认知学习的训练。认知学习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成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个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从记忆中抽取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三、《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课堂讲授教学法

课堂讲授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讲授法教学中,教师的职能是详细规定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力图这些材料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负责诊断学习者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补救。课堂讲授法的优点:一是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学科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控制教学进度;二是课堂讲授法有助于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以他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语言、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课堂讲授法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导,比较适合于刚入校的学生。关于课堂讲授法的缺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对课堂讲授法最多的指责,是说它导致了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教学。其实,无论是学生注意力下降,还是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都不是课堂讲授法本身的过错,是教师没能够正确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解决的方法是在运用课堂讲授法的同时,注意结合下列方法。

四、《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结构教学法的应用

布鲁纳(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的结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他所谓的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结构整理如下:

(一)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会计对象是企业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科目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内容和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所作分类的项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1表示。

(二)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会计的基本理论,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在组织该部分教学内容时,围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表”的填列来完成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经济业务或事项,帮助学生得出下列结论:“每一项交易或事项都会引起会计要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理论上,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化以后的结果,可以在这张表格中完成,实际工作中显然有其局限性。”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如何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化以后的结果――“设置账户”的问题。即给每一个会计科目设置一定的结构,来反映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变化以后的结果。这个结构首先要反映“期初数、增加数、减少数、期末数”。每一项交易或事项都会引起会计要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这就要求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进行“复式记账”。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表如图表2所示。

(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经办人员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最终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通过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是三个主要环节。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表3作好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衔接工作。

这三条主线基本上概括出《会计学原理》的主要结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幻灯片之间的超级连接,使得教学内容之间衔接自如。这样,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自然形成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结构。

五、《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法的应用

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准备“先行组织者”。

(一)介绍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时,先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鲁滨逊记账的一段话:

“……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他的账本上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各种活动,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

教学内容就自然归结到会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认识到在进行生产的同时,有必要把生产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对生产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

(二)介绍借贷记账法时,引用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一书中关于“复式记账”的描述。

“比较公认的复式簿记是1949年意大利的一位修道士,同时也是一位教授、学者,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在他的专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SummadeaithmaticaGemetria,proportionetproportionalita》)第二章“计算与记录详论”(deComputisetScriptuis)中系统描述并总结了流行于意大利沿海城市威尼斯一带商人所用的复式簿记法(威尼斯簿记法)。这书明确指出“所有的分录……都是复式的。若你记录了贷方,就必须同时记录了借方”。商人“应建立备查簿和分类簿两种账簿”,“无论现金收付、货币种类,还是变换的价值都应记录”,特别是对那些持续经营的企业,他同时要求每年计算一次利润并进行结账,这对于保持合伙的友谊与合作是必要的。该书指出:“(如果)将你财产目录的第一项即你所拥有的货币数量登记到日记账中去,为了理解财产目录的内容记入日记账和分类账,你必须学会另外两个术语,一个称为‘现金’,另一个称为‘资本’。……在日记账和分类账启用时,资本总是作为贷方登记而现金则作为借方登记,购买商品也是如此,借记‘蔗糖’账,贷记‘现金’账”。

500年前,Lucapacioli传授人们的记账技术,居然今天仍然为现代企业会计所运用,而基本上没有改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德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歌德(Goethe)赞扬复式簿记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

这是对复式记账法的一般性描述,为教师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作好了铺垫。例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的减少。这一做法沿袭了“威尼斯簿记法”中的做法:“所有的分录……都是复式的。若你记录了贷方,就必须同时记录了借方”。“在日记账和分类账启用时,资本总是作为贷方登记而现金则作为借方登记,购买商品也是如此,借记‘蔗糖’账,贷记‘现金’账”。显然,“威尼斯簿记法”中以“借”表示资产增加,以“贷”表示资本增加;以“借”表示资本的减少,以“贷”表示资产的减少。最后,教师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类型(图表4)来说明这一结论。

六、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问题的答案可能是本节内容的总结。比如,讲授完总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后,提出问题:“总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后,说明总分类账户的登记结果绝对无误吗”?学生通过思考,很快能得出结论: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总分类账户登记结果基本正确,但不能检查出诸如重复登记、漏记、科目错误等错误,因此,试算平衡不是万能的。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与前面章节内容的比较。比如,讲授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学生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来检查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的正确性,为了与试算平衡表进行区别,提出问题,试算平衡表与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很快能得出结论:试算平衡表是检查总分类账户登记结果的正确性,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是检查某一个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结果的正确性。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对下一章节内容的引入。在讲授完会计账簿一章后,提出问题,假设账簿记录正确无误,是否说明账实相符,是否存在某中客观原因导致账实不符?如果账实不符,根据账存数编制会计报表?还是根据实存数编制会计报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财产清查的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二是在讲授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找出不同知识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和优化。

七、开场白和结束语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都说明了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一个完美的开场白不仅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充分信任,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一堂课,教师应谈及下列问题:介绍自己的学习背景、研究方向、关注的会计实务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教师,还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信任感。同时,学生的信任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促使教师精心备课,潜心科研,努力让每一堂课都精彩;介绍《会计学原理》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会计学原理》教材的结构,《会计学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参考书目;介绍《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如听课为主,笔记为辅,课后阅读补充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介绍学校图书馆,高校学生提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图书馆便是良好的阅读、学习的场所。

学期结束,除了对本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介绍下一门与之衔接的专业课《财务会计》,介绍《会计学原理》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7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

行动学习法是一种教与学的理念,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任务来引导组织和完成课程的教学。学生通过全面、自觉和主动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的实践中作用于中级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以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一章学习一个准则,以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每一章的每一节可划分为一个小小的问题,把章节所有问题都集中起来,就组成中级财务会计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因此在中级财务会计核心课程中教学中应用行动学习法是可行的。该研究意义表现在;(1)行动学习获得成功的前提基础是抓住问题的所在科学地设计学习小模块。问题要能覆盖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创新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地选择对学生有兴趣学习模块。(2)促进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转变。要想推动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创新理念,以促进会计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让行动学习法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堂上广泛推广,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整合地方学校人才的培养。(3)促进高等教育及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中,国际上,以激发学生的行动为出发点,学习行动法通过行动反思将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地方高校教育提供教改新模式。将行动学习法引入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对高素质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还优化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模块,同国际人才培养的模式相接轨来促进地方高校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模式调查研究与反馈情况。根据发放调查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模式问卷,从课程的重要性,知识目标,学习效果等方面调查,学生大量地反馈信息,这样了解到学生思想普遍以为的内容多,信息量大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专业课程,这实际上是核心课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高要求,最终提高学生会计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从理论上研究方面看,行动学习法为指导教w方法创新,借鉴国内大量外参考文献,总结分析行动学习法与实践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创建基于行动学习法的中级财务会计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新格局。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行动学习教学过程进行可行性分析。地方本科高校教学中,要用行动学习法就满足一些本条件:问题如何确定,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课程可以分成若干个独立可解决的问题,实际问题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核心课程理论体系。因此,在中级财务会计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之前,就应对行动学习法进行一定可行性的分析。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行动学习法教学创新模式的设计。在地方高校会计本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堂上运用行动学习法,本身是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把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结合教材中十分枯燥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点,综合融合到企业的实践流程中来。为了改变传统会计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顽固化和缺乏全面性等特点,解决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现行动学习法“做中学”的理念。这期间要求老师反复总结经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反思自我教学的行为,将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构者。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从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内在动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行动学习法是科学的,富有很强的创新教育气息和新鲜生命力,实现教师在教学与指导设计中的角色转换,创建基于行动学习法的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多开展开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行动学习法为指导,建立基于行动学习法的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四、基于行动学习法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模式评价。通过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实践行动学习法教学模式,发现行动学习法教学模式存在多方面烦人优势: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为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有情景可模拟,有问题就查阅,有汇报就成果等等,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在行动学习法下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体系是由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组织和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的要素有机整体,是对教学效果的考核确认的关键。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是要实现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客观性、公正性,就必须把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因此,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科学地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学者去研究探讨,在这体系中需教师和学生参与紧密结合。教师除了讲授大部分内容之外,注重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基础和导向问题,在课程教学中以发现式和探索性的学习,促进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问题能动字者;利用团队教学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张弛有度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结合;同时以网上期刊、权威报纸、杂志等帮助课堂教学最终提高学生课外终身学习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毕茜.基于行动学习法的会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14(24).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8

“发现式学习”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会和感受,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的领会和掌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在理解的前提下,更好的实践应用,提升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基于“发现式学习”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实践方法

基于“发现式学习”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实践,可以通过更新教学思想,创建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式来开展。

(一)更新教学思想,创建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基于“发现式学习”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实践,教师首先要创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接受式学习”的理念,将“发现式学习”融入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创建构建主义教学理念。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构建主义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定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目标。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目标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会计”,而是指导学生能够“懂会计”,对《会计学》专业产生一定的了解,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内容不能与会计学专业学生相一致。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管理的角度、发展的角度看待《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比如在指导学生对《财务会计》相关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财务会计核算原则是什么?”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查找问题,得出答案。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财务会计》相关内容的记忆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发现式学习”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展现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挖掘课程内容之间的普遍联系等方法,使学生能够清晰《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普遍联系,发现课程学习内容的核心内涵。例如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以及《成本管理会计》中,就包含着许多的相同知识点,教师可以将这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进行整理,组织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更加灵活的掌握知识内容和记忆知识内容。同时,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优秀的教学方式,在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够使学生主动进入到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活动当中,使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展现“发现式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简单的《会计学》内容和实践方式的学习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手工操作实训,主要实训的内容为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填写等内容。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发现更多的实践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

三、结语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会计实训合作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注重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让学生通过参与大量专业实务实训,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一整套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来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动手和适应能力强的培养目标,具体内容主要包含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从时间安排上分为随课程进度的日常训练与阶段性的集中实训。

一、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观察、思考,与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教研讨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发现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文所述。

(一)生源素质引致的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高考分批次录取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的结果是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多数学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较为懒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学生专业兴趣下降,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参与学习实训配合度不足,难以达到以往的教学效果。这一转变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规范化有限

1.实训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衔接不足。会计专业课程与相关实训课程内容的标准化衔接不足。比如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比较完备,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者任务书与财务会计课程的要求往往在形式上会一致,但实质上实训课程内容由于时间安排或者实训材料选取的原因,会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度不够,教学内容重点、实训侧重点的掌控不会太严谨。

2.实训课程考核方式未体现细节。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局限在日常考勤与综合实训成果的考核方面,教师主观性影响较强。实训考核在细节上针对学生分项会计技能的测试与考核方式欠缺,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评价不足。

3.教师实训执行存在差异性。教师教学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专业实训指导方面,教师由于专业内容理解程度不一、实务经验的差异,同样的实训课程,在会计操作准确性、流程与规范方面,教师实训教学会有较大差异性,各班学生的实训效果也就各有不同。

(三)实训环境建设系统性不强

近年来,所了解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建设的重视力度较强,对会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也不断投入,专业实训环境改善明显,但还是表现出系统性不足。

会计专业实训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实训设施与专业课程间的协同性、资源互补性不足,实训岗位流程化作业体现不清楚,企业外部化实训环境(财税、银行业务机构)建设匮乏。主要原因一是会计专业相关系部对于实训设施建设计划缺乏整体性,细节思考深度不够;二是校方对会计专业建设预算投入缺乏连续性而导致相关系部实设施建设的短视或应急化处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对于实训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从改善教学效果的方式来说,实训环境系统性建设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主要是硬环境方面的建设,软环境则涉及教学内容统筹安排与设计。国内不少职业教育学者对会计实训体系构建与基于工作岗位教学组织上都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内容,但目前这类研究往往较为宏观,且主要从会计任务要求,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探讨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缺乏操作层面的细致深入研究。本文会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源动力的微观课堂组织方面进行探讨,以提升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二、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的可行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学者王坦在著作《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给出的定义是“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

合作学习可表现为一方面小组内部人员进行互动,并形成依赖性,不同成员交流学习经验,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小组间的团体竞争,通过外部竞争来激发成员的学习动力与兴趣。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合作竞争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

(一)会计专业实训具备合作互动学习的基础

会计专业实训贯穿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涉及到不同会计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不同工作岗位间的协作配合,学生实训本身就有合作倾向。

(二)有助于解决三四线城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

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差、动力不足。在合作学习团队中,通过构建团体合作契约对一些后进学生形成一定的团队约束,克服懒散状态,并通过组间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三)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实训教学效果预期成效可能较显著

相比较实训体系构建与工作流程教学内容重构,合作竞争学习作用于微观教学层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学习动力;教师在组织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对组织方法、效果提升评价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讨,达到师生互促的作用。

三、合作竞争学习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选择

(一)合作竞争学习的主要方法

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多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课堂情景中合作学习的开发与研究,寻找到一些有效具体的合作学习策略与方法。

196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等人研究开发的共学模式(Learningtogether,简称Lt)。它要求学生在4~5人异质小组中学习指定的作业单(assignmentsheets)。小组共交一份作业单.依小组的成绩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共同学习前的小组组建活动和对小组内部组员活动情况的定期讨论。

1970年代,以色列特拉维夫太学的沙伦夫妇创设的小组调查法(Groupinvestigation,简称Gi),方法将学生们组织成2~6人小组。各小组再将自身子课题分割成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并开展必需的探究、研讨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最后,每个小组自我介绍,向全班交流他们的发现。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RobertSlavin及其研究小组创设了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udentteams-achievementDivisions,简称StaD)。方法中,4到5个学生组成一组,要求他们掌握课程的有关内容,然后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将他们的分数计入团队的总成绩,得分最高的团队会在每周的班级报纸上得到表扬[2]。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DeVries&edwards创设了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s-Games-toumament,简称tGt)。这是学习成绩分组法的变式和发展。方法主要以作业单为载体团队进行讨论学习,并定期让各组能力相似的学生进行组间竟赛,优胜者为所属团队赢得分数。组织竞赛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竞赛相对公平[3]。

著名的现代合作学习方法还有复杂指令法(Cohen,early1980s),团队加速指令法(tai)(Slavin&associates,early1980s),合作学习结构法(Kagan,mid1980s)等。

国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早,到现在其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趋成熟,其影响也逐步扩大,国内研究主要提现在相关方法的应用改进。

(二)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行为特点的合作竞争学习方法选择

本文讨论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高职院校,他们在学习行为上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1.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生基本常识、数理知识积累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专业学习,会产生畏难情绪,一部分学生会逐步放弃,一些学生则保持现状,不去改善。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未养成。学生主要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后能自主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的很少,随着学习的深入与自身成长,部分学生会有所转变。

3.学生对符合其兴趣点的事物学习能力较强。不少学生对于手机游戏、微商店铺宣传、淘宝售卖技巧都能比较擅长地去解决问题,证明其学习能力不弱,只是更加集中在能带来短期满足感的事情上,毅力有一定不足。

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特点,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需要更注重教学微观设计,让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在合作竞争学习方法上,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小组游戏竞赛法(简称tGt)适当组合较为适合高职学生,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当中,团队分数的增加更多地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进步,是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进步的压力不是特变强,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

第二,小组游戏竞赛法中的组间竞赛能适当激发出学生的进取心,为集体荣誉而努力,而且竞赛进行分层,相似学习水平的同学间进行比赛,保障比赛的相对公平性,让学生有兴趣参赛、有能力赢得比赛。

会计专业实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奖励方法等影响因素的选择,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会逐步深入探讨各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8.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

[3]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7.

学习会计的方法篇10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要想全面的提高会计证的通过率,教师应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下,促进学生更快的获得会计从业证书。下面针对于提升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证通过率的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1为学生设置会计证考试目标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计划地为学生设置会计证考试的目标。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教师不能按照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像一些学习能力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考一次就能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而另外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较低,无法一次性通过会计考试,需要考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为不同水平的学习设置不同的会计证考试的目标。针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习主要就是进行系统的练习,结合历年的考试题目,大规模地进行练习,而设置的考试目标就是要求学生一次性地通过考试。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分模块进行练习,在第一次备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地掌握1个模块的知识,如果有能力掌握第二个模块知识的学生可以继续掌握第二个模块,但是,教师不能强求学生,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复习。在第一次考试没通过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研究,没有通过考试的问题在哪里,如果第一个模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重点复习第二个模块,进而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1次到2次的考试目标,能够提高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1]。

2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非常的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复习效果,更快地通过会计证的考试。首先,教师应该进行全面的准备,将历年的会计考试题目进行全面的研究,把握考试命题的规律,了解考试的重点知识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复习的内容就是考试中可能考察到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进行重点的记忆。在系统复习之后,就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环节非常的重要,学生要了解到自身知识结构存在着哪些薄弱的地方,然后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存在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地向教师求解[2]。另外,学生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组建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通过学习,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果。在考试之前,学生需要系统的做1到2遍历年的会计证考试的真题,从真题中把握考试命题的思路,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考试,提高会计证的通过率。

3将考试内容融入到会计课程设置中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将考试的内容融入到会计课程设置中,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的会计考试内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教师可以结合当今较为先进的会计教材,充分的将其进行利用,根据教材中相关的考试内容教师进行重点的教学,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针对于考试内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会计考试的命题方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3]。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加入课外会计实践操作方面的知识,加深、加广学习内容,以达到多元学习的功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教学之后,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考察,一方面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会计考试方面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另外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考察学生的会计技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高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

4进行会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

在针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还应该进行会计课程体系的创新,具体应该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应该增设相关的会计证考试的科目,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相关的会计证考试的知识。由于在会计证考试当中,很多的知识属于课外的知识,在平时的会计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少,因此,增设会计证考试科目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二,定期地进行会计模拟考试,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考试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了解自身哪些方面存在着的不足,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三,实行相应的奖励措施,针对于通过会计证考试的学生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针对于辅导学生考试的优秀教师,学校也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鼓励。进而通过建立良好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定期考试以及激励制度方面进行重点的创新,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