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标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3:43

食堂标语篇1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2、病从口入,请讲卫生

3、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4、学会生活,学会健体

5、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

6、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8、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9、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10、珍惜粮食,养成节约好习惯。

11、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

12、积水成河,聚米成箩

13、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14、纪念世界粮食日,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15、餐厅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16、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

17、粮食安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18、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19、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20、节约需从点滴起

21、按时就餐,吃饱就好

22、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3、爱护公共设施,提高自我修养

24、规范行为,塑造灵魂

25、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26、当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7、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8、让微笑来点缀生活

29、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30、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31、以我美德,传校美名

32、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33、节约就是美德

34、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35、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36、文明就餐,礼貌待人

37、普及节粮知识,提高节粮意识。

38、讲究卫生,热爱生活

39、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40、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41、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2、温馨之家,共同营造

43、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44、爱护餐厅,从我做起

45、节约是美,浪费是丑

46、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

47、纪念第31个世界粮食日

48、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49、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0、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51、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53、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

54、相互理解,其乐融融

55、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56、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57、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58、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0、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61、10粒粒粮食,滴滴汗珠,爱惜粮食,造福人类。

62、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美德

63、打击非法经营粮食,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64、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共建节约型社会。

65、爱惜粮食,节约资源

66、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

67、一粒粮食一粒汗

68、餐厅清洁人人有责

69、有序用餐,文明用餐

70、墙上无脚印,地上无痰迹

7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2、世界粮农组织确定:从1981年10月16日起为“世界粮食日”。

73、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帮。

食堂标语篇2

1、学习改变命运拚搏成就未来

2、新学年新风貌,工作学习更高效。

3、信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保证。

4、素质高一分,形象美时分,社区是我家,关爱你、我、他。

5、教书育人人教书书育人人人能挑重担

6、新学期,新举措,师生共进,拼搏才能收获。

7、新学期,让我们一起追求成功。

8、实践新课程,创造新教育。

9、新学期、新征程、新形象、新收获。

10、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

11、学习,不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是为了今后的欢乐和工作去学习。

12、学校兴衰、人人有责。

13、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

14、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

15、要想成绩好,动手又动脑,要想环境美,大家齐创造。

16、生活能自理管理能自治学习能自觉

17、用真诚为半径,以尊敬为圆心。

18、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

19、重德重才,潜心造就新一代;重教重学,全面培育栋梁材。

20、建设新校风,建设新学风。

21、多点文明,多点创新,让校园更美好。

22、新学期、新起点、新高度、新挑战、新希望。

23、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24、黄龙再辉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25、高高兴兴回校、快快乐乐学习。

26、新起点、新目标、新辉煌。

27、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28、回家的感觉,真好!

29、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说话。

30、多一份呵护,多一片绿地。

31、让每个孩子都走向成功!

32、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

33、我是校园小当家,我爱校园草与花。

34、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

35、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学习的精神强素质。

36、高目标,高要求,教学相长,奋斗方可成才。

37、学校更精彩,只有不断争先创优

38、明天的成功是今天迈出的每一步。

39、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40、学会思考,善于创新,学会共处,善于协作。

41、用我们内在的潜力激情成就新学年的辉煌!

42、用严谨的态度做工作,用宽容的胸怀待同事。

43、进新楼,书新画,树新风,新制方可出新篇

44、潜心求知,踏实工作,稳步推进,和谐发展。

45、欢迎新老师,欢迎新同学!

46、办名校,做名师,创名牌,名作自有知名度

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8、尊贤爱士士尊贤贤爱士士士勇攀高峰

49、看今朝,玉兔欢跃九州生色;望明岁,黄龙奋起华夏腾飞。

50、孩子,欢迎你回来!

51、园丁遍栽桃李树,学子尽作栋梁才。

52、用我们内在的潜力激情成就新学年的辉煌!

53、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54、校园是我家,环保在我心。

55、学习改变命运,拚搏成就未来。

56、新学期,你我一起努力!

食堂标语篇3

关键词:旁格宾语;语段理论;生成机制;空宾语e;介词脱落;右附加

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2?0243?05

在“吃食堂”“写毛笔”和“睡沙发”这一类结构中,“食堂”“毛笔”和“沙发”作为动词的非核心论元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占据直接宾语位置,而动词真正的宾语却在结构中隐现。这一特殊的结构成为汉语动宾结构中备受关注的一类。邢福义[1]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宾语代入”,而孙天琦[2]将这一类结构称为“旁格宾语结构”(obliqueobjectconstruction)。本文同意孙天琦的看法,将此类结构称为“旁格宾语结构”。学界对旁格宾语的生成机制的讨论由来已久,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拟用语段理论为依据,为这类结构的生成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一、旁格宾语的特征

旁格宾语虽然占据动词后的宾语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旁格宾语就等同于真正的受事宾语。首先,旁格宾语不能前移,变换为受事主语句[2]。

(1)吃食堂*食堂吃

(2)写毛笔*毛笔写

其次,杨永忠[3]指出旁格宾语也不能用作话题。

(3)他写毛笔*毛笔他写了

再次,旁格宾语也不能进入“把”字句。

(4)吃食堂*把食堂吃了

(5)睡沙发*把沙发睡了

相比之下,受事宾语能够前移,成为句子的话题,

形成受事宾语句以及进入“把”字句。

(7)他吃饭了饭他吃了

(8)他写字了他把字写了

此外,旁格宾语的疑问形式与其问答形式不对应,也即在对旁格宾语提问时,不能直接用“什么”提问,如“他写毛笔”只能用“他用什么写”而不是“他写什么”提问。而对受事宾语提问只需将受事宾语用疑问代词“什么”替换即可,如:

(9)他吃什么了他吃饭了

所以,语义上讲,旁格宾语不受动词支配,不能由动词向它指派受事题元角色和宾语,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使用的工具等。而受事宾语受动词支配,由动词指派受事题元角色和宾格,是动词的作用对象。

虽然旁格宾语在表层结构上占据宾语位置,但其与受事宾语存在诸多不同,也就是说旁格宾语不可能在动词的域内论元位置生成。

二、旁格宾语生成的相关研究及其

问题

邢福义[1]将旁格宾语在句子表层结构做动词宾语的现象称为“宾语代入”,也即诸如工具和处所等代体宾语占据常规宾语的位置。他给出宾语代入的四个条件:①要有直接的三角联系;②提供新消息;③不产生误解;④有言语背景。邢文在论述第一个条件时,提出在理解“打日本队”时,“日本队”跟“排球”有联系,自然也跟“打”有联系,也就是说“日本队”是通过“排球”同“打”发生语义联系。这与其所说的直接三角语义联系有出入。且从句法生成角度来看,这种宾语代入现象是不经济的,也没有指明代体宾语的允准条件。

郭继懋[4]指出动词与名词之间隐含一个“谓”,即“动+(谓+名)”。“谓”在句法层面上可以是动词、介词(+方位词)或连词。这个“谓”的作用是说明动词同名词之间的事理关系,如“忙搬家”是“忙+(因为+搬家)”。

杨永忠[3]认为Vi+np结构中有一个隐含的空论元和空谓词,负责旁格宾语的允准,见图1。

根据杨文的方案,“他吃食堂”其实是由“他吃?(他)?(在)食”转化而来。对比郭文同杨文的解决方案可以发现,两者都认为有隐含成分或空范畴负责旁格宾语的允准,只是郭文将隐含成分定为空介词。虽然这两种方案解决了旁格宾语的允准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汉语中的大多数介词结构都位于动词之前,如“在食堂吃”,而不是“吃在食堂”;其次,每一个旁格宾语结构都需要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空谓词或空介词,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麻烦,且依赖空范畴来解释旁格宾语现象会大大降低句法分析的合法性。此外,在具体的语言使用情景下,有些结构根本就补不出相应的隐含成分,如“哭长城”“吃文化”“挤公车”[2]。

冯胜利[5]运用轻动词理论分析汉语中非常规性动宾结构。他认为不带音的轻动词促发它所控制的下属动词上移到v位置,与之合并,具体操作如图2所示。依据冯文提出的理论,例(10)的结构如图3所示。无语音的Do通过下属动词“睡”上移,保证了Do在句法层面的实现。

冯文说明了旁格宾语的移位操作,比郭文与杨文的研究进了一步。虽然用轻动词理论能解释一些语言现象,但旁格宾语结构类型多样。为了解释其生成过程,就必须设立多种轻动词,且轻动词的设置若缺乏充分合理的证据,影响分析的说服力。

孙天琦[2]运用施用现象分析旁格宾语结构。pylkkanen[6]抽象出一个句法范畴施用短语(applicativephrase),其核心负责非核心成分的允准。“非核心成分处于施用短语的标示语位置,即施用论元”[2]。孙天琦[2]认为汉语的旁格成分作宾语属于pylkkanen[6]定义的高阶施用结构,如图4。

下层实义动词V先并入施用核心,再并入轻动词v,形成旁格成分直接出现在实义动词V后的动宾结构。他指出旁格宾语结构的语用动因是“旁体成分前景化和客体成分背景化”。

通过功能性施用短语引入非核心论元,可以很好地解释非核心论元占据核心论元位置。但是与轻动词方案相比,实义动词要经历多次移位,句法操作上不经济。

尽管上述各种处理方案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设立功能性范畴负责旁格宾语的允准。上述方案的设计中有功能性范畴以及实义动词的移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旁格宾语的合理性,但从Chomsky的语段理论来看,这些方案都不够经济。

三、语段理论、关照下的旁格宾语

生成

语段理论的核心主张是句法推导是分语段(phase)进行的,所有运算都是由中心语驱动[7]。因此,语段理论更经济,更能体现Chomsky的理性主义追求。所谓语段,就是“最接近命题的句法对应物:要么是题元角色完整的及物动词短语,要么是带有时态和语力的完整句子”[8]。因此,语段包括完整的小句(Cp)和完整论元结构的动词短语v*p。Chomsky[8]将语段作强弱之分。具有外主目语的vp即v*p是强语段,而没有外主目语的vp是弱语段。语段形成后,其补足语(Vp和tp)就会移交至语音和语义两个界面,不再参与之后的操作。

词库是由整合语义、音系、形式特征的词项构成[9]。有些特征在句法推导前就已经确立,也即语义有解特征,如名词的人称与数特征,动词的时态特征。而有些特征在推导前未确立,也即语义无解特征。这些无解特征必须在移交之前得到赋值。名词的格特征以及动词的人称与数特征都是语义无解特征。语段在移交之前,其内部成分的语义无解特征都必须在语段内赋值,否则语段运算就会崩溃,导致相关句法结构不合法[10]。

语段的中心语C与v*具有表示一致关系的特征,能与其他成分形成探针(probe)――目标(goal)一致关系。根据特征继承理论[10,11],一致关系在C与v*上生成后,被传递到t和V处。作为探针的t和V,其特征必须完整,且必须处于活跃状态,并在局域内找寻与之匹配的目标。在探针和目标建立了一致性关系之后,会诱发目标的移位。t的epp特征会使位于Spec-v*p位置上的名词或代词移到Spec-tp。这个移位便是内部合并(internalmerge),也即早期理论框架内所指的移动(move)。而外部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成分合并形成主目语结构。内部合并和外部合并是语段理论的两个句法操作。

探针与目标建立一致性关系必须遵守语段不可渗透性条件(phaseimpenetrabilitycondition,piC)[8]。根据piC,语段之外的操作不能触及中心语语域内的成分[12]。这是因为v*p形成后,其补足语Vp就被移交,Vp内所有成分就不参与之后的运算。但v*的标示语仍可被下一个语段探针所探测到,进入下一个语段的运算。以Heateanapple为例演示语段理论的句法操作。an与apple合并成Dp,再与V(ate)合并成Vp,Vp再与v*合并,主语He在Spec-v*p位置生成,得到[v*pHev*[vp[vate][Dpanapple]]]。v*p再与t合并成tp,tp再与空C合并成Cp。作为探针的V在局域内找到目标anapple,形成一致关系,V的语义无解特征得到赋值,anapple被赋予受事题元角色和宾格。受piC的限制,探针t在语域内找到与之匹配的目标He。由于t的epp特征要求He上移至Spec-tp位置,这样t的语义无解特征得到赋值,He的格特征赋值为主格,最后得到[CpC[tpHet[v*pHecopyv*[Vp[Vate][Dpanapple]]]]]

前面提到,旁格宾语在深层结构不是在动词的内论元位置上生成,也即“食堂”不是“吃”的内论元。本文假设动词“吃”的内论元为基础生成的空宾语(记作e)①。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论元实现限制(argumentRealizationConstraint),即谓词所有必要的论元都必须以某种形式(显性或隐性实现)。“食堂”不是受事宾语,不占据内论元位置,而是以附加语成分附加到Vp。

首先,动词“吃”与基础生成的空宾语e合并成Vp,Vp再与“食堂”合并成Vp。Vp再与v*合并成v*’,主语“他”在Spec-v*p生成。而“食堂”实际上是介词词组在介词脱落后得到的光杆名词。赵元任[13]指出在汉语中,介词脱落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其脱落的动因有追求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典型的动宾构式的类推作用。沈家煊[14]指出,句式具有配价的能力。因此,尽管介词脱落之后,“食堂”失去了格标记,但句式会给“食堂”赋予格角色,而不是动词“吃”赋予受事宾格角色。所以,“食堂”应是以pp而不是Dp附加到Vp上。由于“食堂”在介词脱落之后,成为光杆名词,为了合乎语感,将pp右附加而不是左附加到Vp。

在语段v*p中,V继承v*的特征,成为活跃的探针,在其局域内探测到e,并与e形成一致关系。V的语义无解特征得到赋值,而e被赋予宾格和受事题元角色。语段v*p形成后,其补足语Vp移交至语音系统。例(11)的语段v*p的推导过程见图5。

语段v*p形成后,再与t合并成tp,tp再与C合并成Cp。在语段Cp中,t继承中心语C的特征,成为活跃的探针。在其局域内探测到位于Spec-v*p位置的“他”,并与之形成一致关系。t的语义无解一致性特征得到赋值,“他”被赋予主格,且因t的epp特征移至Spec-tp位置。根据移动的拷贝理论(copytheoryofmovement),“他”在Spec-v*p留下一个拷贝,由于拷贝没有语音特征,只有“他”会被拼读出来,而空宾语e由于没有语音特征,在语音层面也不会被拼读出来。移交到语音系统拼读之后,得到旁格宾语“食堂”在表层结构中出现在动词之后。整个结构的推导如图6所示。

而在与例(11)对应的“他在食堂吃饭”结构中,由于有介词“在”负责给“食堂”赋予处所格,“在食堂”则左附加于Vp。且动词“吃”的受事题元“饭”必须出现在“吃”后,这是因为倘若“饭”不出现,那么“吃”的谓词结构就不完整,是一个无界表达式,会导致结构崩溃。例(12)的结构树形如图7所示。

对比图6和图7可以看出,受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的影响和典型动宾构式的类推作用,图6中“吃”的内论元成为基础生成的空宾语e,而“食堂”则在介词脱落后,右附加到Vp。图7中介词“在”出现在“食堂”之前,整个pp只能左附加到Vp,导致“吃”后没有任何成分,这时内论元“饭”就必须出现。所以,两个结构的差异在于介词是否出现。当介词出现时,动词内论元必须出现;介词脱落后,旁格宾语右附加到Vp,内论元则为基础生成的空宾语e。

注释:

①关于空语类e的论述,详见李艳惠[15],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1(2):76?84.

[2]孙天琦.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J].汉语学习,2009(3):70?77.

[3]杨永忠.Vi+np中np的句法地位[J].语言研究,2007,27(2):59?64.

[4]郭继懋.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1999(5):337?346.

[5]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

2005,4(1):3?16.

[6]pylkkanen,L.introducingarguments[D].Cambridge,ma:mitpress,2002.

[7]张连文.基于语段局部域和计算语义方法的约束效应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1):25?33.

[8]Chomsky,n.Beyondexplanatoryadequacy[C]//.StructuresandBeyond:theCartographyofSyntacticStructure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104?131.

[9]张连文.生成词库的组构、表征和语义计算分析[J].外国语文,2013(5):55?63.

[10]Chomsky,n.approachingUGfrombelow[C]//.interfaces+Recursion=Language?Chomsky’sminimalismandtheViewfromSyntax-semantics.Berlin:moutondeGruyter,2007:1?30.

[11]Chomsky,n.onphases[C]//.FoundationalissuesinLinguistictheory:essaysinHonorofJean-RogerVergnaudCambridge,ma:mitpress,2008:134?166.

[12]张杰.wh移位岛岛效应句法与语义约束[J].外语教学,2012(6):44?48.

[13]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食堂标语篇4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作者简介]洪瑜婷(1986-),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任务教学法所传达的理念是: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解决问题的工具,语言学习依靠的是语言的使用,而不是通过以形式为中心的机械训练达到的。笔者以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what’syourfavouritefood”一课为例进行了任务型教学的思考与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体目标设置上,重点突出“语言运用”(lanuageuse)理念,并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建议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目标的设定

1.能力目标:运用“whatwouldyoulike?”询问别人想要的食物,并能够用“i’dlike...”回答自己想要的食物。在课堂交际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2.知识目标:语音:aa:cabbage,ee:eggplant,oo:potato,tomato,tofu,ii:fish,favourite;词汇:potato,tomato,eggplant,fish,green,beans,tofu,pork;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自主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合作学习。b.了解中国表示美好愿望的美食,开拓学生的视野。c.学会注意饮食健康。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有关食物的单词:tomato,potato,eggplant,fish,tofu,green,beans,pork,mutton,cabbage。能够运用句型:“whatwouldyoulikeforlunch?”“i’dlike...”来进行提问并回答。难点是本课词汇量大,教师需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教给学生一些巧记单词的方法。d.语言的实际运用,本课时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完成任务。

三、对学生的分析思考

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的食物单词:tomato,potato,fish。学生已学掌握的与食物有关的语言:whatwouldyoulikeforlunch?i’dlike...what’sthis?thisis...whatcolorisit?it’s...

四、对教学活动的思考与设计

任务教学法认为,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任务梯度原则。学习任务的安排应遵循从简入繁、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从简短、浅显的任务逐渐上升至较长的、较复杂的任务,甚至从任务逐渐延伸到项目。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任务一:逛超市。难度:易。

这个任务的设计目的是用于导入新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教师事先准备拍摄一个自己逛超市的VCR,包括要拍摄已学过的和要学的食物以及与店员交谈选择食物的对话。通过让学生观看VCR,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其更有效地学习有关食物的单词与句型。

任务二:今天我当家。难度:适中。

这个任务的设计目的是巩固和练习有关食物的单词tomato,potato,eggplant,fish,tofu,green,beans,pork,mutton,cabbage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forlunch?i’dlike...”笔者事先准备准备一个篮子和一些相关的食物,让学生们准备一张白纸和一套相关食物的卡片。学生先自己在纸上拟订一个自己今天中午想吃的食物菜单,然后从一套食物卡片中找出自己想要的食物,最后教师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展示,并把自己菜单里的食物放进菜篮里。

任务三:完成调查表格。难度:中。

笔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学会询问别人早餐、中餐以及晚餐想吃什么,并能做出相应的回答,巩固和练习句型:“whatwouldyoulikeforbreakfast/lunch/supper?i’dlike...”,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语言进行交际,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笔者事先准备好若干份调查表格,首先让学生6人组成一个小组互相询问,填写好表格,然后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食堂标语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多样性

在新课标逐渐加深其影响程度的环境中,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广大家长及教育人员所关注。现阶段对于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已不再局限于仅要求学生掌握词汇和短句等基础理论知识,而是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发散性思维,继而才可达到该阶段英语教学的真正目标。因此,探究高效教学方法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一、多样性课程导入,促使学生参与课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导入是关键性的首要组成部分。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能会由于小学生课后玩闹的影响,导致其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继而对其整体学习质量形成较为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可采用多样性的课程导入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以便顺利地开始英语课程教学。在此教学方法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可通过词汇图片、问题互动、教唱儿歌等方式来实施其课程导入,以此为课堂教学创建一个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进行《whatwouldyoulike?》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首先以互动提问的形式提问学生们平时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此时学生们便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糖果、饮料、冰淇淋此类食物。接着教师便可展示课前准备的冰淇淋、汉堡包、面包等食物的词汇卡片,并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图片中的食物,是否了解其英语单词的读法。由于小学生具备爱表现、爱热闹的天性,所以在提问互动的过程中便可有效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通过图片展示此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提高对于课堂的注意力,并由此产生对词汇学习的好奇心。进而可使其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多样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但是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导致有多数学生也是在小学时才接触到英语。而对于此门与自身日常使用语言截然不同的学科知识,学生难免会觉得难以理解,继而丧失对其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多样性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以《atthezoo》这一章节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在备课时准备熊猫、老虎、猫咪等动物的卡通头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教学生们学会简单的单词记背,等学生们对所学单词都能基本掌握后,便可分发动物头箍,让学生们进行英语的“动物蹲”游戏。在此过程中不仅可让学生迅速熟悉所学单词,还能使学生们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英语课程的学习乐趣。继而激起对其课程的学习兴趣,间接地起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多样性课后巩固,帮助学生应用知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仅仅重视课堂教学过程而不注重课后知识评价的反馈,则不但会导致学生有可能因认识错误而形成一错再错的恶性循环现象,还会使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缺乏正确的认知,影响后期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开展。家庭作业一向被认为是课后巩固知识的重要应用工具,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家庭作业通常以抄写单词等方式为主。这虽然可起到一定的记忆影响作用,但是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会逐渐感到枯燥乏味,继而丧失对其知识巩固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后巩固教学方法的制定过程中,可以课后调查、编写故事、对话练习等多样性形式进行知识巩固。

例如在学习完《myfavouriteseason》这一课程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到家中与家长进行调查,四季变化中家里日常食用的水果、蔬菜等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将其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做简单的叙述。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充分利用以往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与英语息息相关的实用性。

四、结语

在当下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固化的教学方法以远不能满足现阶段教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探究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构建更为优质、全面、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徐莉莉.开展情境教学.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7):65.

食堂标语篇6

为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食堂相关工作人员及带班领导会议,传达关于食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食堂管理员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食堂厉行节约工作小组,食堂管理员具体负责落实厉行

节约日常工作,班主任定期在班上对学生进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讲活动。食堂与课堂相结合,切实贯彻落实我校食堂厉行节约各项工作任务。

2、校园内积极宣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在学校食堂内,及时张贴了节约粮食的宣传画,宣传标语,但是宣传力度仍需加强。大队部举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升旗仪式并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增强学生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

认识。同时学校制作电子屏标语滚动宣传、学生制作手抄报等形式提醒全校师生员工,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节约更是我们的素质和境界。反对浪费,切实践行好好“光盘行动”工作。

3、学校食堂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我校食堂食品属于定点采购,主食每周采购一次,副食一天采购一次。存储、加工都有严格的分工,生进熟出一条线,每个环节都由专人把关。每周食物均按量采购,以保障食物的新鲜度,最大化的减少浪费程度。食堂管理员定期会对食堂炊事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增强炊事人员节约意识。在食物方面。食堂每周针对学生的人数,烹饪适量的饭菜,在打饭打菜方面,食堂工作人员按高低班级每桌人数进行分餐,尽量让学生吃饱吃好,且不浪费。但是仍避免不了部分学生吃不完浪费的现象,这些剩下的饭菜每餐都会及时的处理。剩菜、剩饭、废弃油脂的去向每天都有专人管理和记录。

4、营养改善计划管理

我校在营养改善计划方面,有相应的实施办法及细则,学校食堂管理员也严格按照文件精神执行。我校实行食堂供餐模式。属全寄宿学生,每天早中晚进行供餐,食堂管理员及炊事人员每天进行营养搭配,每餐俩荤菜,鸡蛋、肉类,新鲜蔬菜、馒头、包子、米饭,营养还是比较均衡的,同时能够避免因菜数过多造成的浪费。每周由营养餐管理员及炊事员做好食物采购计划,然后把计划报给采购按计划需求合理进行配送货物。

5、加强多方监督机制

我校食堂监督机制仍需要继续完善,带班领导,值周老师应加强对浪费行为的监督,选出学生志愿者,协助值周老师进行管理。同时利用好家校通,力求得到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家校联动,严格监督学校师生员工的浪费行为。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将学校食堂的浪费现象减少到最低,最大化的减少浪费。

食堂标语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尤其是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极大的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分析

当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当引起较高的重视,注重课前教学的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能够在这段时间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使得接下来的小学英语课堂内容教学能够更有效率。但是,在当前的一些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在课堂铃声一响,就开始本次课程内容的讲解,没有给学生一些缓冲的时间,同时学生也不清楚本次课程讲授的重点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非常的茫然。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当注意引导教学,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用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本次课堂教学打好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实施环节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环节是教学的主体所在,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中,应当对这部分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全部使用英语教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全部采用英语教学,虽然这种方式在才开始的时候,实行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对于小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小学生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英语解释困难语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解起来特别困难的语句,此时如果教师使用汉语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非常容易的理解到其中的意思,但是这对于学生而言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实质上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影响,学生理解起来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不利于学生的灵活使用。如果教师让学生采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语句来进行解释,用英语来解释英语,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解释做出纠正,可以加大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小学生对此的理解,对该知识的使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三)英语教学注重文章的意思

从整体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文章的整体意思讲解,而不应当过多的纠缠于英语单词和英语语句的讲解之中。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今后能够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从简单的文章开始逐渐的深入,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有助于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自身的教学语言,尽可能的精练简洁,充满更多的吸引力,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作业布置环节的优化分析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环节中,作业布置环节是最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时间把握不到位,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英语教师还在进行自己的课文内容讲解,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课后的作业布置,出现匆忙布置作业或者不布置作业的情况。但是在每节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安排一定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对本次课程所学知识的巩固,也能够为下一次的课程教学做好准备。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课后的作业,而且安排的作业也需要教师在课前仔细的准备,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作业布置的重要作用。例如:在“iamhungry”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观看一些常见的食物卡片,然后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安排学生回到家之后,用英语写出自己喜欢吃的三种食物,并画出这三种食物的模样,学生在听到这个课后作业的时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后主动的去回顾此次课程讲授的知识,部分学生还会主动的去查找其它的食物单词,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而且通过此次的课后作业,也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更加的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从各个教学环节入手,对每个教学环节都做出科学合理的优化,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才能够使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晓颖.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59-67.

[2]何晓宇.新课标下我国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10:127-128.

食堂标语篇8

关键词: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50-02

随着中国的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体制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体系,需要加快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快速与国际接轨。目前,英语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作为东北农业大学的专业课程,积极探索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最核心专业课之一,该课要求详细讲解当前食品工业正在采用和研究的新技术,将新技术的理论和实际应用重复融合于具体的实例中,在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能掌握和了解食品加工中所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上实施双语教学,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提供掌握国际、最新的食品工业新技术的研究动态,直接接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国际最新加工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大视野,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生产中问题的研究、创新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是作者讲授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总结。

一、《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知识经济的关键支柱产业。目前,虽然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上升至首位,但是,科学技术在食品行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美国为47%,日本与德国高达55%,而我国仅为30%。由此可见,高新技术在中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仅刚起步,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将对我国食品工业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最先进的概念、理论、技术及应用等基本来自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因此,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掌握最新食品高新技术的专业知识是必要和迫切的。高新技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高增值的特征,目前,国内外食品的生产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检测仪器装置大量涌现,高效、低耗、安全、低成本、多功能和全自动化操作等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然而,我国食品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其技术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通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实施开展,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国外先进食品加工新技术的理论原理、技术手段、新工艺和新技术,可加快我国食品工业中高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

二、《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双语教学实践应用

1.双语教学的教学原则。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实行中文教材的国际化和英文教材的本土化;逐步建立完整的、操作性强的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指导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计划。

2.教材选择方面。任何课程、教材选择都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尤其重要,对教学效果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本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能够呈现给学生国外食品加工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方法,内容丰富细致,信息量大。但原版教材在教学中也有很大的不足。①教材通常是大部头,编写思路和问题的表现方法不能很好地与国内大学的教学组织过程相一致,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尤其对英文底子薄弱的学生影响更大,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很优秀的。我们的解决方法是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相配合。在广泛参考能找到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后,我们选择《Foodprocessingtechnology》和《食品工程高新技术》作为本课程的教材,因为两本教材编写思路和内容的组织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便于学生对照参考。

3.教学方法方面。让学生认识理解英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词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本课程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①核心渗透,教师用英语简练讲述关键词和重要定理,这是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②广泛整合,教师中英文混合、交替讲解更宽泛的内容,以泛读、泛讲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学习到本课程的综合知识体系;③英语思维训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英文为主,汉语为辅地回答,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该递进双语教学法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容易开展,因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英文口语水平和对英文原版教材的理解。步骤三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本质上不是一门课程孤立的教学实践,是受到整个英文教学的相互影响的。目前,《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递进教学法的前两步已经在稳定有效地实施。步骤三英语思维训练在尽力而为地进行。

4.教学手段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较多。由于食品加工中涉及较多的化学方法和物理过程,导致知识内容抽象、难懂。为了化难为易,本课程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色和动画为媒介,信息量大,可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化,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该课程内容中食品高新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该双语课程应用实践表明,利用多媒体进行双语教学效果显著,尤其在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5.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双语教学是在知识教学中嵌入了语言教学,是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融合。因此,我们吸收了基础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的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提问、回答和思考。调动学生思考、表达的积极性,和老师、同学们互动。让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实施。全班学生,不论英文水平的高低,都积极参与到课题活动中。事实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最好保证。通过启发,让学生思维;通过互动,让学生表达。使知识学习的任务融化到语言学习的热情中,真正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的水平和掌握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汉语教学。另外,教师也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拔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组织环节是课前预习。双语教学的课前预习尤其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按计划实施和教学效果。要求学生预习时体会本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是什么,在理解困难的地方做记录,也就成了课上思考和交换的重点内容。这样,每一个学生带着预习中记录的问题听课,这些问题或同或异。在教师的引导下,这些问题成为了课堂分析讨论的热点,课堂成为了探讨、争论、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现场和食品加工的模拟车间。课后,教师根据课上有深度的争论问题,建设性地给出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有针对性布置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课后作业,如,进一步的文献查阅和约定、自己的加工流程和方法的设计等。

6.课外教学教辅方面。在校园网上,我们创建了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课辅助教学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登录教学网站,查阅本课程教学日历、教学大纲。下载授课课件和讲义等相关教学文件。另外,我们在该教学网站上,上传了学校购买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位置浏览和下载。教师整理了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与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相关的图书、期刊杂志(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现刊和过刊)的名称和馆藏位置,以文件形式上传到该课程的教学网站,供学生查阅,以便更高效地自主学习研究。在课堂上,授课教师也向学生推荐相关食品高新技术的核心或最新的外文文献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学习。

7.课程考核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知识内容和外语双重难度的叠加。一张卷子的考核难以充分正确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本课程采用了过程和结果兼顾的多重考核方法。多重考核包括平时出勤、课堂双语提问表现、课堂双语问题回答表现、情景交流表现、随堂英文课程教学测验及期末卷面考试。平时考核40分,期末考试60分。

参考文献:

[1]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90-92.

[2]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88-89.

[3]李淑芬,魏凤兰,付玉武,刘志侠.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29(4):360-362.

食堂标语篇9

在1958年掀起的“”和化运动中,我们全家5口都成了光荣的社员。秋季,我们生产队开天辟地办起了两个能供百余人吃饭的公共食堂。饭堂里整齐摆放着从各家各户收回来的大桌子、长条凳子、锅碗瓢盆。社员下决心办好食堂,他们说:“食堂一枝花,决心办好它,不怕风吹和雨打,食堂就是我的家。”食堂的外墙上用浓浓的红油漆书写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好!”、“是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等大幅标语。

那时,社员们不但在公共食堂吃饭,甚至连开水都在公共食堂打。食堂刚开张时,我们就像过年一样兴奋,食堂用大锅大灶煮饭做菜,饭菜品种多、质量好、干净卫生,数量充足,伙食相当好。一到吃饭时间,整个食堂内外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人们争先恐后用自备的小木盆、大斗碗随意添饭、添肉、添菜吃。过年时,食堂办起“九大碗”,点起煤气灯,社员们个个吃得嘴角流油、红光满面。吃饱了,有些人还打包带点食品回家。农忙时,炊事员还把饭菜直接送到田边地角,供应劳动者。

公共食堂最显著的特点是吃饭不要钱,只要是公社社员,无论本社的还是外来人员都可以随来随吃,食堂开流水席。除担负社员的伙食外,公共食堂还具备政治学习、文化交流、娱乐等功用。

但好景不长,大概到了年底,由于粮食减产,国家的征购任务增加,再加上其他原因,公共食堂的粮食、蔬菜越来越少,难以为继。后来,我每次去食堂打饭,就只能打半盆用玉米面加水熬成的面渣回家供我们四兄妹吃,每人分一小碗。这样的面渣也没吃多久,食堂就开始供应细糠、玉米面、麦麸子加菜叶子煮成的清汤寡水糊糊,且数量很少,我的肚皮经常饿得咕咕叫。

后来,我有幸上了大学,通过学习,才知道农村公共食堂是和的一个重要产物。当时的农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昼攻夜战,大规模修水库、修堰、修路等,要求全体劳动力集中劳动、集中吃饭。平调了社员的基本生活资料,把当时各家各户的粮食、猪全部交给集体,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为了做到人员管理上的军事化、生产行动上的战斗化,公共食堂就随着的建立而自然诞生了。应该说,当时要求开办公共食堂的初衷是正确的,可以解放妇女和劳动力,全力以赴从事生产。如果完全按照初衷来办食堂是可行的,也能办好。

食堂标语篇10

【关键词】高效;有趣;教学目标

小学教材有其特殊性,基本上以情境对话为主,篇幅短小,句型简单,单词又多以实物为主,比较形象。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育。英语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高效性,指的是学生能从短暂的一节课中有效的吸收知识,达到该节课的目标。二,趣味性,英语教学必须寓教于乐,枯燥乏味,中规中矩的课堂是不可能整节课都抓住学生的眼球的,尤其是单词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很多学生学习英语中遇到的第一大困难。小学生没有学习音标,又受到拼音学习的负迁移,很难准确的记住单词。这时候,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采取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单词教学中融入娱乐游戏,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效有趣的课堂:

一、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根据小学新课标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任务型教学是最适合小学生的一种活动,这符合小学生乐于表达,积极参与的年龄特点。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4Unit1“Doyoulikemeat?”activity2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做一个食物喜好调查表,结果将作为学校餐厅的菜谱参考的活动,让学生练习Doyoulike....?的句型,以及食物单词:rice,meat,noodles,fish,milk。整个活动都围绕着同样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学生不仅学会了询问别人的食物喜好,而且掌握了5个基本的食物单词,这便是一节较为有效的课堂。

单词的学习可谓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句型的练习掌握单词,同时又通过单词的学习来掌握句型,所以如何在单词的学习中明确教学目标呢?毫无疑问,学习单词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单词进而理解句型,掌握句型,运用句型,那么该如何掌握单词呢?首先得让学生仔细听单词的发音,教师可以通过点读笔让学生从听觉上进行反复的输入。其次就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单词表示的事物,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基本上都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很少一部分是抽象物。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实物,图片或者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其事物。如动物,食物,颜色,学习用品,身体部位等单词,可以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但是如果是表示星期的单词,如:monday,tuesday等单词,则要采用谐音记忆法,monday,音头“mon”类似于“忙”,周一是上班或者上学的第一天,当然要“忙”(mon)了。tuesday,词头“tu”的汉语发音类似于two,就是2,所以是星期二。通过这种巧妙的谐音记忆法,学生可以快速地记住这些抽象的单词。

二、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游戏的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游戏对儿童心理的满足程度,游戏越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就越容易成功。所以,设计游戏要以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于课堂的一些游戏活动,他们乐于参与。教学与游戏的结合能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欢声雀跃中学习英语,学生会感到非常有趣,会主动地参与进来。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练习26个字母时,可预先将26个字母的卡片分别放在26个同学的手里,让其收藏起来,当老师说:whereisB?拿B卡片的同学将卡片高举过头,大声地读:B,B!又如,我在教人体部位的单词head,face,mouth,nose,ear,leg,foot时,我将几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pointtoyourhead/face/mouth/nose/ear/leg/foot”等动作,做对时,下面的同学说,"Yes!"做错了,下面的同学则说,"no!"也可以由教说:“pointtoyourface.”让全班同学做动作。通过这一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些单词。学习数词时,可设计"Findyourneighbour"的游戏来练习。教师把一些数字卡片如“7、8、9、10、11”等发给一些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拿着“7、8、9”卡片的学生就会挨在一起,高举卡片分别说“seven,eight,nine”,接着一起说:weareneighbours.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习兴趣趋于浓厚,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开展竞争,大胆奖励

小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因而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外出学习,我学习了一种很好的奖励学生的办法,那就是英语作业免做券。具体实施方法是,只要学生能背下课文单词,或者课堂表现好,就能得到一张作业免做券,免做券的作用是可以免除抄写类的作业。其一,这就是一种鼓励的教学法,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课堂上把该掌握的知识都尽量掌握,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也就会少了作业的负担。孩子们在这样的鼓励中,也就有了课堂上集中听讲的动力。其二,这是一种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高低,有的吸收消化的快,有的吸收消化的慢点。如果作业安排一视同仁的话,就可能出现旱涝不均的现象,有的孩子“撑着”了,有的孩子“饿着”了。布置作业区别对待,也是教育的一种办法。

三、结语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表现在:教学目标明确;活动设计趣味性与时效性结合;引入竞争机制,大胆奖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把学生的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排除他们学习上的心理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这将大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多思考多尝试努力构建高效有趣的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