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7:13

毕淑敏散文篇1

1、近段时间,我读了《毕淑敏散文》,和她一起分享了心灵的颤动,毕淑敏以散文的形式,以诗一般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世界上最有记忆的金属,她是那么具有夺目的光泽,是那么具有多艳的色彩。“爱”是人世间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爱怕什么》是毕淑敏的散文名篇,被现代人称为“心理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我对文章产生了特有的激动,或许是毕淑敏在字里行间对我的打动,第一次,我真真地对“爱”有那样的按捺不住的冲动,肯定地说,正是毕淑敏对“爱”的深刻理解打动了我。

2、阅读这篇散文,感觉毕淑敏对“爱”的解释特别具有生活的气息,特别具有人性的舒漫,使“爱”更具有人性之魂。在她的笔下,“爱”怕撒谎,“爱”怕沉默,“爱”怕犹豫,“爱”怕模棱两可,“爱”怕沙上建塔,“爱”怕无源之水,“爱”怕假冒伪劣,“爱”怕刻意求工。“说了爱的许多毛病,爱岂不一无是处?”其实不然,毕淑敏在散文中用了大量的“爱是什么”从广泛的多视角诠释了“爱”的博大、“爱”的`坚固、“爱”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对“爱”的强调,足以保有一份人世间的真“爱”真“情”,能使孕育万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长明的温暖的灯。

3、从阅读毕淑敏的散文中,我更多的体味是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倾注爱,倾注多少“爱”,是“一生”还是“一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倾注的是毕生的精力和爱,教师更应具有母亲的博大情怀和终生的“爱”,因为教师的职业就是以“爱”的呵护,“爱”的德行,照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爱”是教育者的情怀,“爱”是教师的职业特性,“爱”是灵魂工程师们的之情,“爱”是学生成长的土壤,“爱”是学生快乐的源泉。“爱”是孕育万物的草原。在这里,能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爱都会赠与你。“

4、是啊!作为教师,”爱“显得犹为重要。只有爱,我们才能为自己钟情的事业无私奉献;只有爱,我们才能让我千万幼苗更加绚烂。

(来源:文章屋网)

毕淑敏散文篇2

【关键词】毕淑敏散文;比喻;文化语境;得体性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修辞,提出修辞必须适应题旨情境,据此进一步提出修辞手法的两大分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使得《修辞学发凡》成为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张弓先生认为:“把握交际对象;保持自我本色;同语言环境相一致;明确前提;视点适当。”[1]王希杰先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出了得体性原则,大胆陈说,小心求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得体性是修辞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2]“得体性是评价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决定话语表达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2]“现在我们认为,修辞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一切其他的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最高原则的派生物。这个最高原则制约着和控制着一切其他原则。”[2]它是“修辞立其诚”的现代诊释,是对中国古典修辞学传统的回归。同时,他还指出“得体性就是话语对语言环境的适应程度。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没有得体不得体的问题。”[2]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现象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3]它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通常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心理背景、文化背景、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与各种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等。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中把语言环境分为三类:(1)小语境(context),包括话题、前提和上下文;(2)中语境(situation),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事件;(3)大语境(backgroud)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4]

语言环境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得体性的多层次性。得体性可以分为小语境得体性和大语境得体性。小语境得体性是微观得体性,静态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或话语本身,这是传统修辞学最重视的;大语境得体性是宏观得体性,动态得体性,指的是话语同大语境的关系,也就是对大语境的适应度。下面我将从适应语境的角度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

一、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上下文语境,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这是对语境的最狭义的理解。“微观得体性,就是在小语境中,在特定上下文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同其他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搭配要得当,同整个话语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组合。”[2]因此,我们应该在上下文中去理解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去分析它的得体性。

例(1)更讲究的花砖像是一部有头有尾的小说呢。……(《腰线》)“花砖”和“小说”是两个不存在任何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相似点,如果单看这个比喻,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如果看完下文,“一款叫做‘爱情鸟’的瓷砖,花砖就有几种格局。一块是来年感只水鸟相依为命,耳鬓厮磨的。这好理解,新婚燕尔啊。再一块就是三只鸟左顾右盼呼朋引类的。这多出来的鸟,可不是什么非法闯入者,而是大鸟们辛辛苦苦孵出的小鸟”,就会恍然大悟:花砖在装饰家庭的同时还显露了主人的文化内涵。

例(2)幸福是个哑巴。(《哑幸福》)“幸福”是人们的自我感受,而“哑巴”却是有生理缺陷的个体,两者毫无相似点。如果单从这句话来看,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如果联系它的上一段“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并认真看了全文就会明白: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追求和把握。

例(3)我才明白,节日就像一个国度,是有特定的领海和领空的。(《三月,是我们的节日》)乍看之下,“节日”和“国度”之间毫无联系,但是通过后面的说明,“特定的领海和领空”,联系作者正在谈论的话题“三八妇女节”这一女性专有的节日,就很好明白这一比喻了。

二、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大背景,包括社会生活、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等。文化贯穿于语言的始终,因此,文化语境不仅对语言活动起到整体制约作用,对语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解释和说明功能。例如:

例(4)上午借,下午还。临到考试,便连书也借不到了。我有时顿感滑稽,觉得自己有点像高玉宝。(《铁马冰河入梦来》);例(5)婚后的男人,太累太累。好像追赶太阳的夸父,一头担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关于女人和男人的吉光片羽》);例(6)电话像七仙女下凡时的难香,点燃起来,七八个数码拨完,女友的声音,就像施了魔法的精灵,飘然来到。(《午夜的声音》);例(7)处方像一条阿拉伯魔毯。它雪片似的飞着,覆盖住病痛的荒野,托举来康复的远景。(《医生提笔》);例(8)处方像观音菩萨的净瓶,撒出甘露,收伏病魔。有句俗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处方就是剥茧抽丝的能手,把病渐渐地融化了。(《医生提笔》);例(9)我把许多真实的故事砸烂,像捣药的兔子一样,操作不停。我最后制出一颗药丸,它和所有的草药茎叶都不同,但毫无疑义,它是它们的儿子。(《炼蜜为丸》)

在这几个比喻句中,喻体分别是“高玉宝”、“追赶太阳的夸父”、“七仙女下凡时燃起的难香”、“阿拉伯魔毯”、“观音菩萨的净瓶”、“捣药的兔子”,它们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来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素养作基础,是无法理解这些精彩比喻的内涵的。

转贴于

三、背景语境

背景语境指背景知识、社会常识、专业知识等构成的语境,它不像文化语境那样一定与民族性相关,但它构成了理解语言的一种重要语境。比喻是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或者说语言使用者在这两种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他要寻找这种关联,要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整个比喻的把握依赖于喻体部分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或社会常识。例如:

例(10)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之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时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的证据》)作者认为教养的形成如同做成香喷喷的面包,要有“酵母”发酵过程、适当的“烘烤”过程等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揭示了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这一道理;同时教养是一张X片,通过它看到的不是皮肤而是骨骼,因此教养不是外表,靠化装可繁花似锦,它是内在素质的表现。

例(11)真诚是爱的风向标,当一对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爱的台风就亮起来了。(《爱最怕什么》)“风向标”是用来观察风向、预测天气的,在这里,用来形容“爱”,形容“真诚”,如果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那么“真诚”这一“风向标”就发挥它的作用,“台风”(这里比喻矛盾、隔阂)即将来临。

四、主观语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比喻的确切意义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直接相关,这种主观意图就属于主观语境。对语言接受者来说,比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当然,主观语境不仅仅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还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信仰、感情状况、当时的心境等。信仰、主观目的、甚至当时的情感状况不同,同一个事物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同是海洋,可以是“咆哮的大海”、“狂怒的大海”、“跳跃的大海”、“傲慢的大海”、“荒凉的大海”等等。仍是那个大海,但因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海的比喻意义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如果对主观语境不能很好地把握,就难以准确理解一些相关的比喻。例如:

例(12)草原在午后阳光灼热的呼吸,波光粼粼,犹如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脚旁的小草,像无数神奇的吸管,把苍黄大地的水分,变成了绿色油漆,不慌不忙地涂抹在自己向阳的叶面上。野花英勇地高举着花茎,把小小的花盘,骄傲地迸裂到近乎水平的角度,竭力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好似一个细胳膊的小伙子,一往情深地仰着脸,向蓝天求爱。(《大雁落脚的地方》)这段话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午后草原的美丽景色,而且通过“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无数神奇的吸管”、“绿色油漆”、“细胳膊的小伙子”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深切感情。

例(13)她(母亲)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她是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她是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她是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她是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当我们想家的时候》)作者连用十多个比喻,通过“低垂的五谷”、“无尽的蚕丝”、“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麦田的白雪皑皑”、“永不熄灭的炉火”、“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这些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喻体,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高大的母亲形象。

例(14)疼痛撕下面具,暴躁起来,如长鞭驱赶大批毒蛇,从我体内的某一处出发,在腔内翻转腾挪。疼痛好似优异的体操运动员,精彩地练着它们的托马斯全旋。无数火红的信舌狂舔腑脏,烙铁般的疼痛如霞蔚蒸腾而起。(《无胆之人》)在这里,作者用“长鞭驱赶大批毒蛇”、“优异的体操运动员”、“无数火红的信舌狂舔腑脏”和“霞蔚”形容自己胆囊发炎时疼痛的感觉,让读者宛如有了切身的体会。参考文献

[1]张弓.汉语修辞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m.Black.modelsandmetaphors[m].CornellUniversity

毕淑敏散文篇3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幸福密码的破解,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文如其人。毕淑敏的文字不浮躁、不奢华、不卖弄,现实生活中的她真实而亲切――从容的举止、平和的目光、温婉的言语、谦和的口吻、真诚的笑容。面对面采访,宛若在同一位邻家大姐娓娓交流。

找回失踪30多年的“朋友”

“今天,我首先要感谢余玮,他帮我在赤壁找到了一个失踪30多年的朋友……”2012年5月21日上午,羊楼洞,“中国著名作家写赤壁”采风座谈会。

听到作家毕淑敏一开口就提及我,我不免有些惊讶:怎么?我帮她在赤壁找到了多年不见的朋友?我仅仅是邀她出席笔会,怎么有这么一回事?迟疑之时,我注意到坐在会场的毕淑敏的先生――芦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看来他与我一样也不知云里雾里。

“这位朋友不是别的,就是赤壁羊楼洞的‘川’字牌青砖茶。刚才,我第一口喝到这砖茶,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袭来,30多年没有感受到这味道了。30多年了啊,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当年,就是这青砖茶,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温暖……”毕淑敏深情地讲述着,整个会场静得一根针落地也似乎能听见。听到这里,我释然了。

16岁那年,毕淑敏赴阿里,开启11年的军旅生涯。高海拔、缺氧、超低温……这些词汇于16岁前的小丫头毕淑敏没有概念。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她对吃苦的思想准备有点不足。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她成为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后,感觉似乎到了另一个星球。很短的时间内,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人烟稀少的边疆,从一个单纯的大都市学生一下子变为一名保卫祖国边疆的女战士,角色的切换太快。

在这个完全陌生、极端的自然环境里,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顿悟人的生命之渺小与脆弱。最可怕的是寂寞,能一起侃的人很少,和家人通信也不畅,常常显得百无聊赖,只能一个人去发呆。严酷和寂寥,成为毕淑敏这一段时间生活的主题词。

17岁那年的冬天,毕淑敏第一次想到了自杀。当年,毕淑敏是军队里的小医生,经常拉练穿越阿里高原无人区。那一次,她身背足有70斤重的重负要走60公里的高原路程。那天中午,毕淑敏不小心把自己的午饭扣在了牛粪上,于是只得饿着肚子继续走。她心想,走不动了,就趴在地上休息一下。这时,指导员走过来对她说,不能休息了,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回去,否则就会被冻死在雪地里。毕淑敏回忆说:“负重、远途、空腹,我觉得反正我走不到目的地了,还是死了算了。当时走到一个山体的旁边,非常陡峭,只要把手放开就可以失去生命。但是,我的手反而更紧地抓住岩石缝,我不想拖累别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机械地抬动脚步,在蒙蒙的月光下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

有一次,毕淑敏为一个战友守灵,“我站在窗外看天上那离得很近的巨大的星星,感觉到生命真的很宝贵短暂,我今生一定要利用好或珍惜好自己的生命,非常明确地为自己确立了生存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更好,起码也不给别人痛苦”。

“阿里那个地方,海拔5000多米,自然环境特别极端。地理环境有时候对人的思维会构成强大的影响,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那里极端的寂寞,所有的刻板、单调、死一样的沉寂在那里头。而另一边就是一个特别年轻的生命,那时我不到17岁。”毕淑敏常常会整整一天就坐着看那座雪山。寒冷、单调、艰苦、隔绝,并且弥漫着无边无际的寂寞。那万年不化的雪山,冰封了军人们所有的激情,军人们的青春成了那里最鲜明的色彩。

当年,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每人一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老医生还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尽管此时的毕淑敏不知这“川”字牌青砖茶来自鄂南赤壁的羊楼洞,还以为它的故乡是四川,但从老医生口里渐渐知道:“它的茶碱含量很高,在高原,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这茶,就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后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这“川”砖,也曾一度在四川寻找过,但是无果。没有想到这次在赤壁笔会期间邂逅30多年前的这特殊的“老朋友”。在阿里地区戍边的岁月里,特别是在那风雪交加的冬日,她和战士们就靠这热砖茶温暖生活。毕淑敏说,这种砖茶的味道,让自己铭记一生。

在中国青砖茶的摇篮――赤壁羊楼洞找到了“川”砖,毕淑敏兴奋不已。她说,砖茶的味道是10多年暴风雪中浓浓的味道,是青春时代的记忆。她表示,回去后将把找到“川”茶的消息告诉当年的战友,并请他们一起品尝。

笔会结束不久,毕淑敏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散文名篇《洞茶》。全文再现了自己与洞茶“川”砖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初见砖茶时不以为意、茶砖相伴时温暖安慰、寻找砖茶时失望困惑、误买茶砖时绝望黯然、重逢茶砖时思念感动。

“我轻浅地含了一口。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口颊的每一丝神经,都惊喜地蹦跳。天啊,离散了几十年的老朋友,在此狭路相见相拥相抱。甘暖依然啊,温润如旧。在口中荡漾稍久,熟稔的感觉烟霞般升腾而起。好似人已迟暮,蓦然遭逢初恋挚友,执手相望……”深挚的情感宣泄在她的笔下,成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她感喟:“人的所有器官中,味觉是最古老的档案馆,精细地封存着所有生命原初的记忆。胃更堪称最顽固的守旧派,一往情深抵抗到底。这些体内的脏器无法言语,却从未有过片刻遗忘。它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稳定,保持着青春的精准与纯粹。”

在寂寞的军营,在冰天雪地的极寒边防,一杯砖茶温暖着身体、陪伴边关岁月、也见证着毕淑敏那些青春的日子,成为记忆中永远的温暖,让她一直魂牵梦萦。

让毕淑敏高兴的是,洞茶“川”砖的故乡羊楼洞早年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茶商云集,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有“小汉口”之誉,是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今天已是中国茶文化的名片。如今,毕淑敏已被授予赤壁荣誉市民,作为“老朋友”的赤壁已把她视为“自家人”。

“戎装・白大褂・爬格子”的变奏曲

阿里的生活是寂寞的,惟一的娱乐休闲是读书。毕淑敏酷爱读书,阿里地处偏远地区,运来的书并不多。当时,毕淑敏所能看到的书除了一些马列与《毛选》等政治书籍,再就是全军下发的《鲁迅全集》。她把《鲁迅全集》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她不但是喜欢他的文笔,更喜欢他的思想深度和眼光敏锐,喜欢他的根据形势对自己人生方向进行定位。鲁迅这位现代文学奠基人渐渐成了毕淑敏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偶像。巧合的是,毕淑敏后来的经历与鲁迅弃医从文有些相似。鲁迅的骨头硬,毕淑敏无论是在写作或为人处世中都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迷失自我,也颇相似。

后来,毕淑敏脱去戎装,转业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刚开始,她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来,当她发现,医生和生命发生着最紧密的关系,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于是,毕淑敏工作得异常努力。

日常工作不免琐事,然而阿里却像一个烙印深深烙在毕淑敏的生命中。“无论是面对雪山,还是行走在荒原,我都有一种特别朴素的感觉,就是人生非常短暂、脆弱、没有价值和意义,如果你不努力地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这么想,也努力这么做。”当年阿里岁月的历练,让她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

对于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敏感,使得毕淑敏有了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为此,她用一年半的r间自学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

毕淑敏至今还记得电大现代汉语的考试。考前,一位考生向她透露说,当天的阅读分析题是分析茅盾的《子夜》,很多考生头天晚上就知道了题目,而且全北京的《子夜》一书因此都被借光了。“我当时就想,我反正也没看,那就能写多少写多少吧。”

拿到卷子后,“我一看,那道大题真的就是分析《子夜》,但老师说,这道题作废,改为分析《骆驼祥子》。”第一个题是骆驼祥子拉过几辆洋车;第二题是“骆驼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对早就读过《骆驼祥子》的毕淑敏而言,这实在是太简单的题目,她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1986年,34岁的毕淑敏铺开稿纸开始写作,一吐为快。利用当医生值夜班的时间写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全不懂写小说章法的毕淑敏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处女作《昆仑殇》。“起初写小说完全没有经验,心中充满了激情,心里有话要说,要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就做了,就这么简单。”

毕淑敏记得,那天自己把稿子用牛皮纸袋封好,准备去邮局寄,结果先生表示他骑自行车直接送到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昆仑》杂志编辑部,“编辑说回家等3个月,未见通知就自行处理”。很快,编辑部来信,说“被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同时质疑稿件是否是请人捉刀的。

次年,第4期《昆仑》杂志重磅推出了《昆仑殇》,《小说选刊》接着转载,引起轰动。不久,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毕淑敏步入中国文坛。

她的先生曾这样说:“对她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她的处女作《昆仑殇》。因为我亲眼看到了她怎样白手起家,踏出了第一步。对一个作家的家人来说,评价作品也许和读者、评论家有所不同。我看到她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努力。”

从此,毕淑敏边做医生边写作,直至1991年,她决定退出从事了22年的内科医生职业,专心投入文学创作。她的生活经历堪比小说。从医经历中,毕淑敏是个不错的医生,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医术:“比不上钟南山,比鲁迅、郭沫若好。”

1998年,已是国家一级作家、拥有文学硕士学位的毕淑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课程班的一名学生。那一年,她46岁。面对别人的不解,毕淑敏说:“我一直对研究‘人’特别感兴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神秘,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着迷。正好有进行专业学习的机会,就很自然地报了名。”

一个简单的理由,毕淑敏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在毕淑敏心目中,心理学就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一门科学。在北师大主修心理学博士之后,毕淑敏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心理咨询中心。出乎她意料的是,来咨询的人太多了,很多人为了得到她的诊治,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她坦言,喜欢和人有关的学问――医学和文学,包括心理学,“这样的学问,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快乐”。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人们找到心灵的家园。

“最幸福的人”的“手和脚”

20世纪80年代,毕淑敏在国外一家报纸上看到,按照投票者投票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所的“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排序为:第一,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第二,给病人治好了病,和病人告别时刻的医生;第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城堡,望着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此时,毕淑敏与自己一对照,居然自己已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

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毕淑敏说,有些时候,“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黑白的照片。“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者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为此,她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

“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没有一件金首饰、宝石,也没有一套名牌衣服,没有名车,没有大房子。”毕淑敏说,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她这一生将永不化妆。“有场合需要的话,为了表示尊重,我还是会化点淡妆。”据悉,她惟一的一支口红还是出席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时受赠的礼物。一如她在散文《素面朝天》中所言:“我是女人,也很爱美。但我却不喜欢化妆,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一些失了真我的颜料。”

其实,她的文风也是“素面朝天”,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凡之中见真情,素朴之中见思想――读她的作品不失是一种精神享受。“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解读。在毕淑敏看来,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表而是心灵。当一个人的精神富足时,那种朝气与活力,乐观与自信就是一种美丽。这美丽足以弥补一切外表的缺陷,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与快乐。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毕淑敏认为,再多的金钱也和幸福无关,因为真正的幸福并非经济条件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是一种精神境界。“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不要丧失了对过程的幸福感。”她说,幸福并不是爬到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

毕淑敏散文篇4

新课程要求展开个性化阅读,笔者试图对作者的这一选择作出自己的解读。

一、它是对传统女性家庭、婚姻至上观的否定

这最后一样最宝贵东西的选择过程极富象征意义,其实它是女性在传统和现代生存方式之间进行的选择。

首先,“父母”、“孩子”、“爱人”和“笔”代表了两种价值取向。选择前者意味着以服务家庭为中心,以亲人、爱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自我的存在是依附于他人的;选择“笔”则昭示着作者决定以社会成员的身份独立生存,意欲在服务社会中确立自我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由自我的事业决定,既享受独立主宰自我的自由、拼搏后的精彩,也要随独立担当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与辛劳。其次,心理的波折动荡显示“我”在事业和家庭之间选择的艰难,这种难以抉择的痛苦不是来自外在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新旧价值观的矛盾,其实质是做传统的女人还是做一个独立的现代女性的矛盾。它是“五四”以来几代女性生存困惑的形象反映,面对太多成功女性非但不能和成功男性享受同样的风光,还常常落得众叛亲离孤身一人的结局,“我”不能毫不迟疑地选择独立。

第三,最终结果则反映“我”成功挣脱至今仍有极其强大影响力的传统规范,从天然附属于父母的淑女、围绕着孩子的良母、终身侍奉丈夫的贤妻的角色链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社会角色――作家。它宣告经过“五四”以来新文化的长期冲击,今天的女性终于艰难告别旧我,拥有了区别于世世代代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她的生命首先并始终属于自己。

最后,作者的选择还宣告事业是生命中惟一必不可少的,比较而言亲情、爱情则既不是生命的必须,也不能凌驾于事业之上,更不能取代事业,这就否定了那种视婚姻家庭为女性最终归属的传统生存方式。作者在游戏的最后阶段意识到空气、水、太阳、鲜花和笔这五样,只有笔即写作事业才是她生命中惟一不能放弃的,它的地位甚至超越了空气、水、太阳,这更为深刻地说明事业或职业追求对于女性的生命意义。作者的选择虽然是对传统女性的家庭、婚姻至上观的否定,但并不等于简单否定家庭、婚姻之于女性的意义,而是给它们以恰当的位置。恰如婚姻家庭是男性生活的一部分,女性也不应视婚姻家庭为自己的全部甚至第一。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毕淑敏就是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兼顾的优秀女性,她是孝顺女儿,贤妻良母,是很受病人欢迎的医生,又是屡次获奖的优秀作家。

二、作者为何否定传统女性的家庭、婚姻至上观

通过作者自己的散文,我们得知毕淑敏是一个非常热爱父母、家庭的事业成功女性,她有互相体贴理解的丈夫、懂事明理的儿子、骄人的工作业绩。这样一个成功处理生活和工作关系的现代优秀女性的选择较之其他无法协调两者关系的失败女性的看法理应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值得读者关注与思考。那么毕淑敏为何否定至今仍有强大影响力的家庭、婚姻至上观?

首先,母亲以亲身经历教育了她。

毕淑敏很早就通过母亲的亲身经历深刻感受到女性在婚后放弃独立,视家庭、婚姻为自己全部的苦涩与辛酸。从《抱着你,我走过安西》得知毕淑敏的母亲从旧社会成长起来,1951年嫁给身为军官的丈夫后,像世世代代的女性一样并没有独立的追求,也未意识到新中国的成立给女性带来的独立机遇和挑战。她先是为了和丈夫同时从新疆返回北京放弃了自己指日可待的军籍;后是为了让丈夫有一个舒适的家,让儿女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毫不犹豫地放弃调干上工农速成中学然后上大学的机会。结果却在反右运动中被人贴大字报,指责她作为军官夫人不工作,躲在城里吃闲饭。最后追求家人幸福团聚的母亲却因为自己的放弃独立使得一贯要强的丈夫如坐针毡,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她只得听从丈夫指示带着三个孩子落魄地回到乡下,承受原本艳羡她的乡亲们的种种猜疑和窃窃私语。虽然母子几个月后重返京城,但她的母亲由此明白独立的可贵,从此走向社会。

其次,传统女性的追求容易落空。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家庭、婚姻至上观从未得到男性同等程度的回应、成全。因为男性天然地属于国家、民族、社会、家族,要建立轰轰烈烈的功业,要光宗耀祖,不能将婚姻家庭置于人生首位。“男人为了事业,可以抛却生命和爱情”,这是毕淑敏在散文《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中的看法。那么女人的家庭、婚姻至上的追求一旦遭逢男人抛却,岂不注定落空?在现实社会中将事业凌驾于爱情之上的男子较爱情至上的男子要普遍得多,他们的价值定位也更得社会的称许,这使得“痴心女子负心汉”现象一再出现。有时男人在没有足够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愿望而又恰恰有婚姻的阶梯可以依凭的时候,会无奈地放弃甜蜜爱情而选择联系前程的婚姻。这就注定有些女性的追求因为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恋人、丈夫的事业而落空。婚姻不是一厢情愿,完美的家庭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建设、呵护。

最后,传统价值观易产生诸多局限。

在《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一文中,毕淑敏认为“人是追求创造性快乐的动物”。家庭、婚姻至上的女性即贤妻良母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家务活则缺少足够创造性,不能给人以高层次的快乐。久而久之女性还因过于热心经营家庭对社会工作投入不足导致自身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下降,加重了丈夫的经济负担,降低了家庭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逐步远离社会,使得精神成长日趋缓慢甚至停止成长,最终无法适应社会,不能在精神层面上随时滋润、提升丈夫和孩子。其实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婚姻的不同阶段,对女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散文《母爱的级别》中,毕淑敏认为在超越本能的层面上母爱是需要修炼培养的,现实中极少的母亲是优秀的。在《家中的气节》中作者说:“家是什么呢?是一对男女的永不毕业的大学。”即两性之爱也是需要双方持久学习的。无论母爱还是妻爱的提升都需要社会大课堂,需要自己的职业感受的启迪,学习契机更多是在熟悉得容易让人懈怠的家庭生活之外。所以即使从建设幸福家庭的角度考虑女性也不能一味囿于家庭。

毕淑敏散文篇5

前一段时间,毕淑敏和她的同学们在北京开办了一家心理咨询中心,她对诊所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沙发座椅的高低、室内的颜色等都倾注了不少心血。她说,她很想为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多做一点工作。现在,她每周都会到咨询中心上班,预约的人很多。

著名作家弃文从医?不是开玩笑吧?其实,毕淑敏本来是个军医,最初是弃医从文!

雪山孤寂的军旅生涯让她开始思考人生

毕淑敏16岁的时候参军离开北京。开始被拉到乌鲁木齐,她一看四周这么荒凉,心想还不到天边了!没想到队伍翻越天山,又走了6天之后,到达南疆的喀什,毕淑敏心想这回可算是到了地方了,不料,还要继续向基层分配。

得知有5个名额要到阿里军分区,成为那里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女兵,大家都跃跃欲试。毕淑敏退在一旁,宁愿别人把她当胆小鬼,也不肯写血书。没有写血书的毕淑敏被分配到了阿里,写了血书的战友们反而留在了平原。又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毕淑敏和她的4位同伴到了阿里。

阿里的寂寞和艰苦,让她有了很多思索的时间,她会久久的看着洁白无暇的冰川和浩瀚的夜空,思索着生命的意义。在寂寞之中,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排遣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写信。那时候,阿里的边防军人有时候七八个月都收不到家信,一旦雪封的道路被打开,军邮车上了高原,就会把大批的信件潮水般的带上来,毕淑敏有一次一下子收到了60多封信。那些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写下的信,也许给毕淑敏以后的文学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她勤勤恳恳的当着军医,后来结婚生了孩子,交给在北京的婆婆抚养,只休了56天产假,就返回了阿里。有一天,毕淑敏看到孩子的照片就哭起来了,她的担心成了现实。因为缺乏母乳喂养,孩子出现了明显的缺钙表现。毕淑敏赶紧把钙片和鱼肝油寄回北京,但孩子的缺钙还是越来越严重。毕淑敏思考再三,给阿里军分区司令员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作为一个军人,我已在祖国最艰苦的边防线上奋斗了11年,我觉得自己已经成功的履行了一个军人的职责。现在,我想回家了,回家去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

回到北京后难以抚平的不安和冲动

11年之后,毕淑敏转业回到了北京,被分到了北京一家工厂的卫生所担任所长,这时候,她已经是内科主治医生了。有一份体面和安定的工作,和丈夫孩子在一起团聚,这是很多女人埋在心底的愿望。但毕淑敏的大脑深处总有一种冲动和不安。刚开始,她想,这一定是在地广人稀的荒僻之地待的时间太长,留下的后遗症,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那不安和冲动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加强烈。她有时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走着,忽然思绪就会飞回藏北高原,脚下好似堆积了厚厚的冰雪。那座高山虎啸龙吟,在永不停歇的呼唤她,她要把在阿里那些刻骨铭心的感受倾诉出来,不但是为自己,更为那座伟大的山峦和无数曾经长眠在那里的士兵。就这样,在一个值班的晚上,刚好没有病人,毕淑敏在桌上铺开纸笔,开始了自己的处女作。那年,她35岁。

医学工作要求全神贯注,来不得半点分心与敷衍,而文学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作者可以浮想联翩天马行空,两个不同的领域让毕淑敏面临着严峻的选择。当医生还是当作家?当毕淑敏真的脱下白衣的时候,泪水潸然而下,这既有对医务工作的难以割舍,也有对专职写作的艰辛的未知之感。

后来,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接二连三的创作出了很多有影响的作品,就在这个时候,她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心理学硕士学位,接着再读博士方向的课程。

毕淑敏报了名,并被顺利的录取了。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她兴致勃勃的坐着地铁穿越了大半个北京城,以46岁的年纪,坐在课堂里,成了一名循规蹈矩的学生。她原本打算半工半读的,一边写作一边读书,但她很快发现精力不足以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她写的论文被老师评价为“不象论文象散文”、“材料陈旧”……她清理了自己的思路,决心迎难而上,她几乎谢绝所有的社会活动,连小说也基本停写了。经过一番“寒彻骨”,教授高度评价她:你以前所具备的医生经验、作家的经验,都被成功的移植到了这个新的领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她毕业了!

此后,《拯救》――她第一部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长篇小说,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

童年的运气让她拥有一颗帮助别人的热心

毕淑敏小时候不喜欢上学,那时,上学之前要进行简单的面试,据说只要发现哪个孩子有痴呆的情况,就不收了。所以,她很想表现出痴呆的样子,这样就可以逃避上学了。但她表演的可能不够好,只能装作听不见老师的话。可惜战术没有奏效,毕淑敏被顺利的录取为北京建设小学的学生。

“我最终喜欢上学是缘于白老师,她的关照让我终生受用。记得有次上课,老师要求用‘一边……一边……’造句,同学们无一举手,我鼓足勇气造了一个句:‘拖拉机一边有一个轮子,一边有一个轮子……’同学们窃窃私语,对此表示很大的怀疑,但白老师在保护我的同时纠正了错误,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此后,她还在一些场合对我的勇气和不太理想的表现给予了积极的鼓励,这使得我对学习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经久不息的热爱。”

毕淑敏说:“她对我的爱惜,让我从此对学习不再恐惧。我知道我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说对了,就会得到夸奖和荣耀。”

小学毕业的时候,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招生,全校只分到两张报名表,发给毕淑敏一张。该校提前招考,考场设在她从未到过的地方,妈妈陪着她去。在文化课考试之后,是面试,开始他们问毕淑敏姓名,知道还问?她觉得很虚伪。一个考官说,你给我们唱支歌吧,毕淑敏坚决的说,不唱。室内的气氛立刻生机勃来,他们觉得碰上一个不服从考官的孩子很好玩!

考官和气的问她,你为什么不唱歌,毕淑敏很烦躁的说,她不会唱歌。他看了一眼毕淑敏的报名表,说,你还是少先队的大队长呢,怎么能不会唱歌?毕淑敏没好气的说,可选大队长只是看她能不能为大家服务,也不是唱歌比赛。考官愣了一下,那就把你上音乐课时唱的歌唱一首好了。

“我说我记不住了,他突然严肃起来,你连‘学习雷锋好榜样’也不会唱吗?我还是不想唱,说自己记不住词。得找支笔先把歌词记下来。考官满足了我的要求,我把歌词一句一句的记下来,心中想,就是写完了,我也不唱。我不上您们这所学校了。考场上很安静,等我众目睽睽的写完了歌词,刚想说话,考官说,好了,你不用唱歌,你可以走了。”毕淑敏庆幸的说,后来,发榜时,她们那个考场居然只考上了她一个人,他们认为毕淑敏有很好的应变能力,适合这种培养外交官的学校。

毕淑敏还说:“回想我的童年,我比较庆幸遇到的老师都比较仁慈,他们能容忍一个孩子的奇思异想,不是挖苦打击奚落拒绝,而是宽容和爱护。这使我避免成为一个畏缩和谄媚的人。”

毕淑敏散文篇6

品书,是浪漫的。毕淑敏说过:“阅读是一种孤独。”而我,却认为阅读是一种浪漫。我们可以坐在书桌旁,在绵绵春雨下,品尝一杯浓郁的红茶,品味一本好书。是多么有情趣的啊!

品书,是一种乐趣。别人说:“品味着《孟子》我感到它的“理趣”,品味着《三国》我感到它的“智趣”,品味着《水浒》我感到它的“义趣”,品味着《红楼》我感到它的“情趣”,让人荡气回肠;老庄的玄妙,太史公的深邃,苏子的旷达,易安的细腻,让人陶冶性情;浮士德的探求,安德列的追寻,保尔的顽强,老人与海的拼搏,让人奋发进取。躲进小楼,畅游在书海当中,那是最惬意的时候;理清思路,品味着其中的语言,圈点、批注,积累运用是最好的品书方法。”

写书的人都是富有经验的老手。他们会从生活中品味出各种各样的味道。有甜有苦、有酸有辣……都一一从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一个人生。同样地感受几个不同的作家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几个人生。我们感受作家的思想,更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却是会使我们感到如获至宝的道理……

毕淑敏散文篇7

毕淑敏,山东文登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文学硕士。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和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等。毕淑敏多篇文章入选现行中小学课本,在文学界和医学界享有盛誉。作家王蒙称她为“文学的白衣天使”。读毕淑敏的作品最直接的感觉是俨如在听一位真诚善良的大姐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她身边发生的平凡有趣的事情,她总是真诚坦白地诉说着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不做作,不卖弄,不张扬,不故作高深,不故弄玄虚,总是那么亲切自然,而又处处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睿智和深刻。她的散文《提醒幸福》《我很重要》《我的五样》《离太阳最近的树》等被选入新版中学语文课本,相信对中学生的文风有着良好的引领作用。

素面朝天

毕淑敏

素面朝天。我在白纸上郑重写下这个题目。夫走过来说,你是要将一碗白皮面,对着天空吗?

我说有一位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她自恃美丽,见了唐明皇也不化妆,所以叫……夫笑了,说,我知道。可是你并不美丽。

是的,我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看着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见一位化过妆的女友洗面,红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冲刷过水土流失的山峦。那个真实的她,像在蛋壳里窒息得过久的鸡雏,渐渐苏醒过来。我觉得这个眉目清晰的女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片刻前被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伪的陌生人。

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证件。我的父母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我的丈夫,凭着它在茫茫人海中将我找寻;我的儿子,凭着它第一次铭记住了自己的母亲……每张脸,都是一本生命的图谱。连脸都不愿公开的人,便像捏着一份涂改过的证件,有了太多的秘密。所有的秘密都是有重量的。背着化过妆的脸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劳累,多了忧虑。

化妆可以使人年轻,无数广告喋喋不休地告诫我们。我认识的一位女郎,盛妆出行,艳丽得如同一组霓虹灯。一次半夜里我为她传一个电话,门开的一瞬间,我惊愕不止。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我不能不化妆。”她后来告诉我,“化妆如同吸烟,是有瘾的,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不化妆的我。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我真羡慕你啊!”从此我对她充满同情。我们都会衰老。我镇定地注视着我的年纪,犹如眺望远方一幅渐渐逼近的白帆。为什么要掩饰这个现实呢?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自信并不与年龄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与美丽成正比,勇气不是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犹如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而决非几根华而不实的竹竿。

常常觉得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请看我的眼睛!浓墨勾勒的眼线在说。但栅栏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却暗淡犹疑。请注意我的口唇!樱桃红的唇膏在呼吁。但轮廓鲜明的唇内吐出的话语,却肤浅苍白……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于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

【评点】

《素面朝天》这篇散文,其主旨是“修心胜过修面”,其立意不算新奇,但文中新奇的譬喻每每令人拍案叫绝。将女人靠化妆夺人眼球的行为喻为“买椟还珠”,将“磨砺内心与油饰外表”的差异喻之为“水晶与玻璃的区别”,将一位同事卸妆后“枯黄憔悴”的脸喻之为“一册古老的线装书”,可谓妙趣横生,令人回味。再就是文中多处巧用对比,更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将自然万物的“本色而自然”与女人“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进行对比,说明了人类的虚伪;将一位同事卸妆前后反差强烈的形象进行对比,说明了患有“化妆依赖症”的女人内心的脆弱。形象的譬喻、巧妙的对比使作者的说理深刻而有趣。

【写作借鉴】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到借助比喻和对比来说理的方法。比喻的意义在于使空洞的事理变得具体可感,对比手法的意义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毕淑敏散文篇8

首先,要确立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文体。确立文体主要是确立经典文体,即散文、诗歌、小说等。其中的散文主要包括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和叙事散文,小说也主要是小小说。每种文体以短小为佳。确立自己喜欢的文体时要超越以往的训练文体的局限,即不要去模仿四平八稳的所谓记叙文、议论文等,这些文体类型本不存在,是中学作文教学出于低起点训练的需要,而临时确立的文体;走出中学校园,这种文体就会遇到许多现实的尴尬。同时这种文体还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形成了一套作文的评判标准、审美标准,由于这个体系缺少科学性和文学的现实基础所以逐渐走向僵化封闭,从而成为一种学生八股,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因此,确立自己喜欢的文体主要是经典文体。另外确立文体时可以从最擅长的文体入手,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多副笔墨,因此开始时可以扬长避短,一种文体熟悉后,再以长带短,以长促短。

其次,确立并跟踪自己喜欢的作家。选择的作家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对某种文体公认有很深的造诣的,而不要单凭着道听途说的名声来确立。同时选择作家要注意文学审美标准的发展性,如同买服装一样,即使不跟流行,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标准。比如学习诗歌我们最好不要模仿胡适、郭沫若、徐志摩、田间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因为文学是发展的,当下的诗歌有当下的写法。小说的写法,也不要只盯着鲁迅、沈从文、莫泊桑、契诃夫等,因为小说的审美标准和创作方法也在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立足传统,关注现代;熟悉国内,兼顾国外。

第三,确立并跟踪自己喜欢的刊物。跟踪刊物很重要,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当下的写作审美方式、审美标准的走向,即知道当下的某类文章怎么写。诗歌如《星星诗刊》、《诗刊》、《散文诗世界》,散文如《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美文》、《中华散文》、《散文》等,小说如《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微型世界》等。也可以跟踪一些大刊物,如《收获》、《十月》、《萌芽》等,但这些刊物对一般的中学生来说不易模仿,只可感受其精神。

第四,扩大阅读视野,寻找新的模仿对象。由于我们的阅读视野有限,因此我们所知道的作家、作品很少,模仿的对象也很单一。我们要边写边读,不断打开新的阅读视界,发现新作家新作品,不断调整自己的模仿对象,而不要“从一而终”;但对于新涌现的作家,要有理性的判断,不要跟着炒作走,流行并不等于永久,不等于永恒。当下一些小作家也许很有名气,但写作上还很青涩,同时我们的审美经验也许会很稚嫩,需要在长期和大量的阅读中逐渐成熟。因此我们可以阅读一点相关评论,也可以请教一些老师和专家。最好是请教有写作经验的人。

第五,要关注有灵气的作家。作家的灵气是首先体现在语言和感觉上。好的作品一读就有一种迷人的感觉,现代如鲁迅、沈从文、老舍的作品,当代如余华、残雪、莫言的作品等。感觉往往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因此要关注作家的语言,作家的语言风格有很多种,如简洁洗练、幽默风趣、深刻独到、油滑老道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通过写作语言模仿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作家的灵气还体现在作品的构思和思想深度等方面。灵气能够激发创造力,模仿有灵气的作品不会使我们陷入写作灵感枯竭时的尴尬困境。

习作选登

家的疆域

李书

家,是一个让人只会日日感受、眷恋、体味却怎么也难下定论的概念。是船?是岸?是河床?或是港湾?家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这世上或许没有人愿意完全孤独,那是在荣耀、疲惫、沉默背后隐藏的冷若冰霜的矜持和尖锐。厌倦的喧嚣,无法躲避的孤寂无聊,低调压抑的状态里让人明晰地对空虚产生一种恐惧。我们急切地想回到家,那个能给予我们踏实的生命感觉的地方。那份踏实也许只是来源于那张日夜相伴的书桌。若是白天就让金色的阳光射进来,那种很纯粹很柔和的亮色会在情绪冰凉时暖和心田,将曾有的苦闷与无奈以慢慢灼烧的形式熔化、蒸发;若是在夜里就习惯性地铺开张纸,肆无忌惮地挥洒情绪化的千姿百态,在真我的自在空间里尽可以痛恨我的痛恨,崇拜我的崇拜,心灵找回原本的灵性与松弛。此时家是我的游乐场,仿佛有蓝的天,绿的草,我自在地雀跃驰骋,收获欢愉的沐浴,身心的舒适,和谐的宁静。

爱之万相,皆始于浪漫,归于平凡,它终究无法完全摆脱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父母曾经明知要面对平凡却依旧浪漫的结合,产生了我们和这个温馨的家。继而从未停止过的劳烦和唠叨便成了日常生活的伴奏曲。它的旋律舒缓得没有一点波澜,然而每一个音符的跳动却都积极而有催促感。那常常是对错误的批评,对疏忽的提醒,岁月不会倒流,未知的前方我只能用执著稚嫩的脚步摸索,耳边熟悉的嘱咐叮咛竟让征途显得并不陌生,每一个驿站都会成为人生的好风景。此时家是一扇门,门的这边是家的温情与关怀,门的那边是我又一个理想的起点!

家是一个鲜活而有生命的东西,因此我们要怀着爱心将它看作有生命的东西一样珍惜。因为人的天性需要一个家,家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实在,也凝聚了我们生命的岁月。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家是载游子远航的船,是游子梦魄萦绕的岸,是铺满无尽慈爱的温床,是永远等待,守候游子归来的港湾。

家无垠。

[评点]

此文模仿毕淑敏的语言,她的文章华丽而不乏深刻性,具有一种独到的见解和美感。文章模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毕淑敏的洗练与随意等,还没有得着神髓。

抓住常态生活中的些许片断和微小物象进行深入开掘,感悟生活和人生的哲理,这是毕淑敏的特点。本文抓住“家”这个悠远、凝重、鲜活的意象,展开了有关家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很得毕淑敏的精神。语言优美而不浮靡,深刻而富于感觉,也很有毕淑敏的语言特点。

习作选登

哭长城

苏昕

我带着希翼与梦想站在长城上,没有自豪,没有壮志,凝视远处的断瓦残垣,又怎能想起这是中国的脊梁?一种负罪感压在我的双肩,使我无力前行。目光呆滞中,传来了远古的一瞬。那一瞬,是寻夫者恸天撼地的悲号,长城动了情,为之倾倒,仿佛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是一种错。这错一错千年,秦始皇指点江山,说那是御敌的最佳效果,可谁知换来的却是更多的血染山河,家破人亡。长城倾倒了,于是一个朝代倒下,一个朝代兴起,一轮血腥湮灭,一轮屠杀开始。长城见证了一切。用它身上的伤痕、脚下的墓冢见证了一切。

同样是远古的见证,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倒,见证了远古的科技;敦煌飞天神舞,见证了盛唐的文明;《论语》传遍中国,见证了古典的思想;而长城,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奇迹,见证了兵戈铁甲,见证了流离失所,见证了朝代的兴亡。长城,一座耻辱的丰碑。

抚摸着残缺,仿佛一个遍体鳞伤的巨人,远处群山巍峨,与它极不相称。

我不晓得,为什么游人还可轻松自如地在上边行走?为什么游人还可兴致极高地刻画标志,签名留念?为什么游人还可仰望高山且疾呼“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没有断定好汉的权力,却有烈士的足迹。请把脚步放慢,慢到可以让你回忆起历史为止,去感受,去体会,追溯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让肩头觉得沉重,让步履觉得紧迫,让头颅觉得低沉。

站在月球上,我会看见两道伤痕,一道是地球的伤痕――东非大裂谷,一道是中国的伤痕――长城。

[评点]

毕淑敏散文篇9

作家举出学医实践中生发出的道理,像一杯香茗散发出的清气,氤氲在人们眼前,温暖在人们心里。举目当下浮躁不已的社会,快写作、快成功、快发财、快当官等诸如此类的欲望,弥漫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特别是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现代名言的驱动下,不论年轻父母还是年迈爷奶,更是将无数本性天真的孩子雕刻成了小木偶,塞进五花八门的学前班、早教班、特长班……最典型的莫过于奥数对中国孩子的摧残,连原本喜欢数学的孩子也被其折磨得厌学了。

这不禁使人想起那则古老的故事。一位少年拜剑术高手为师,迫不及待地询问师父多久才能学成,师曰:“十年。”少年又问如果夜以继日要多久?师曰:“三十年。”少年仍不死心,问若拼死修炼要多久?师父回答:“七十年。”

故事体现的个中情理,又一次印证了毕淑敏“酒精消毒”的道理,渴望成功本身并没有错,可一旦丧失了正常心态而走入揠苗助长的极端,愿望必然会变成梦魇。

有资讯说,现在一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的数量,已接近“”前十几年的总和,但悲哀的是,很多书出版就成了“绝版”,有的书甚至一头连着出版社,一头连着造纸厂。谁能记得其中哪部长篇作品对社会产生过什么影响?司马迁忍辱负重,付出二十载光阴成就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李时珍踏破铁鞋、寻万山、尝百草,耗尽三十年著成《本草纲目》,令后世不胜敬仰;曹雪芹绳床瓦灶、增删十年,构筑了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的辉煌圣殿;贝多芬写《合唱交响曲》用了三十九年时间,最终将无数次灵感串联成旷世之作。想想我们的某些作家在一大段时间里标榜的“短篇不出天、中篇不出月、长篇不出年”的写作速度,快餐文化已将精雕细刻的文学创作挤入了工业化的流水线,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不妨重温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拓而思之,岂止是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文化艺术领域,多少有识之士也在探究为什么没有大师级人物出现?今天,林林总总的缩写本将原著深邃的思想挤压为单纯的情节介绍和故事讲述,化神奇为腐朽。结果,寡淡代替了绮丽,呆滞磨损了鲜活,平庸吞噬了灵性,荒芜驱赶了蓬勃。凡此种种,才是今天文化建设亟须改变和下大力气修正的弊端。

毕淑敏散文篇10

一、个人语录:

1、不要等现实狠狠甩了你一巴掌,才懂什么叫社会。

2、你不快乐是因为你可以像一只猪一样懒,却无法像一只猪一样懒得心安理得。

二、人物介绍:

独孤圣文,本名刘圣文,江西省会昌县人,90后文学青年、编辑。透世文学社创始人兼社长,《透世文学》总主编,,《ime》杂志指导兼特约编委,《青年文艺》杂志合作单位策划人,《青年文星》杂志荣誉副主编,全国高校文联分会江西高校文联成员,曾在公开杂志、报刊发表过多篇文章,个人崇尚公益文学,号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擅长散文,杂文,爱好书法,摄影,旅行。曾一度风靡另类作家韩寒,后来因思想的成熟改变,开始追求作家龙应台,毕淑敏、林清玄的文风,所以总是携带一支笔,为自己的文学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