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我是中学生作文十篇我是中学生作文十篇

我是中学生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24:43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1

告别无邪纯真的童年,我们蓦然发现,生活向我们掀开新的一页,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多的第一次令我们目不瑕接,心情激荡;一切开始改变,仿佛一夜之间,我们被施了魔法一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这就是青春的魔力,她正在轻轻地敲开我们的心灵之门。

我突然间发现自己似乎长大了,如小鸟的羽毛日渐丰满,就要向蓝天飞翔;如小树的年轮增添了一圈,就会越发粗壮。我是中学生了,不愿像风筝,按他人的意图升降,而愿像雄鹰那样搏击长空。或许我仍会向你调皮地回眸一笑,仍会对“大风车”全神贯注。

朦胧中的我,一只脚兴冲冲地跨进青春的门槛,另一只脚却在童年的梦中不肯出来。

我是初中生了,不喜欢与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总喜欢背着画夹,提着“百宝箱”去大自然中写生、采树种。骄阳似火的夏日,是我翱翔的季节。蝉声一起,我就迫不及待地换上短装,兴致勃勃地冲下楼去,去吃桑葚,去摘柳条儿编个花篮……

“杯水可起千层浪”。虽然我不太成熟,但我也有一个小世界,拥有一些小秘密。我会为琐碎小事而发愁,为成绩进步而快乐。我喜欢月光下的茉莉,喜欢穿一身雪白的衣裙。

我是初中生了,渴望把世界名着通读一遍,阅读一下保尔·柯察金英勇平凡的一生,欣赏一下莎士比亚的人间悲剧,认识一下施耐庵笔下行侠义的梁山好汉,品味一下曹雪芹十年写就的《红楼梦》……

我是中学生了,把青春的倩影藏在镜中,不时瞅瞅自己的容颜会不会比其他女孩逊色,身穿着时髦款式的衣裙,在镜前飘然起舞。我应该……当这种欲望刚刚萌发,似乎有个声音在我耳边低语:“要塑造有个性的自己,去追求自然美!”

我是一个中学生了,也开始追逐政治的步伐,将告别红色飘带,准备接受团徽的召唤。但希望之舟,惟恐经不起风霜的嘲讽,只得暂时“搁浅”在心中——违心地把崇高的信念表现为表面的满不在乎,掩饰内心的撞击。然而,我又意识到:13岁的我,对于这些似乎显得成熟过早,但13岁绝不是犹豫彷徨的年龄,而应当在暴风雨中执着追求,促使自己不断进取。

哦,这就是一个初中生,一个正在迈向成熟,却又稚气未脱的。

当你跨进中学校门时,一定会在心里自豪地高呼一声:我是中学生啦!是的。中学是人生学习征途上第一座里程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学习阶段,是一个今后成就学业和事业的打基础阶段。度过了漫长的暑假,也许你还余兴未尽;告别了同窗六年的学友,也许你还恋恋不舍。当你安坐在初一年级的课堂、徜徉在更大更美的校园时;当你最初的新奇感、新鲜感消失后;当你的亲友、街坊邻居与你相遇,一声中学生的招呼令你踌躇满志时;当你第一次测验成绩出来,家长不满意地嗔道:“都中学生呐”……你会开始觉得,原来“中学生”三个字是沉甸甸的。你会隐隐感到应试教育的阴影渐渐迫近了,高考起跑线已经横在你的脚下了。随着日月交替,你会在学习跋涉中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与些同时,你也开始鸣响青春花季前奏曲。尽管,你在暑假前都是学校里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如今却成了校园里的小弟弟或小妹妹。但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身体和心理像不安分的种子已经拱土而出,并且在茁壮成长。原先不感兴趣的东西现在感兴趣了,原先不懂的东西现在懂了,校园多了一层诗意,同学之间蒙上了一层薄膜,一切都像雾像风又像雨……你开始放飞花季的理想,你开始立下鸿鹄之志,你渐渐习惯父母把你当作“半大人”了、对你的要求更高了、督促更严了。但你苦恼自已理想的风筝总也飞不高,活蹦鲜跳、无忧无虑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内心压力计开始升高了。千万别这样!不要慌神,不要紧张,不要故作深沉装“小大人”。要继续保持小学阶段的“童真”心态,想唱便唱,该玩就玩,天不会塌下来。当然,也不能像小学阶段那样随心所欲,玩他个昏天黑地,学习上找不着北,狂喊什么“六十分万岁!”不要你追求什么“高起点”,但总要做到循序渐进,对自已的长处、短处或强项、弱项心里总要有个谱。从2001年开始,我国中小学都开设了综合课程,分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这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中学科之间的日益交融,是国际通行的基础教育方式。这就要求你经过权衡斟酌后,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在参考家长意见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文科或综合理科作为自已的主攻方向。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2

新学期开始了,告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从小学升到初中,当踏进中学的大门,我的人生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我有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我不再是那个做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的小学生的?而是试着学会独立,学会坚强,摆脱父母依赖的中学生了,我是中学生了,我很棒啊,踏入初中的学门,这将又是我人生跑道上一个起跑点,我来到这个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来这里给我来了新的同学认识了新的老师,怀着梦想,带着希望向成功的未来奔跑,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我们的老师集合学可亲友,平易近人,教室里有新奇的多媒体平台,我们的学习知识更轻松,这学期开始,那我们的课堂表上也有很多四门崭新的课堂――地理生物学,政治历史,他们都给我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乐趣,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了欣赏和尊重人类的生活,设世界自然环境是服复杂多样的,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多彩的世界,多彩的世界,赋予我们多彩的生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生物,使我们明白了生物界的奥秘,失意时,课堂上我们知道了人类历史上一块块里程碑,政治立课堂上,让我们一起享受成长,享受中学生活,享受生命的馈赠,老师引领我们的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一堂堂,引人入胜的课,使我们不由沉醉其中。

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和睦相处,有时我们会和老师一起交谈,一起讨论问题,这样也使我们的知识量,我们有时我们也会讨论课外知识。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了安妮,使我们在这条求学之路上还会遇到很多的风雨淋漓,只要充满信心,勇于挑战,刻苦钻研,就一定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兴趣;写作素材

中年级作文,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作文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日后是否会对作文感兴趣、作文学习质量是否能提高息息相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年级作文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强大的动机,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感悟,对提高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谈一些看法。

一、檠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作文的要求是:“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进行自由表达。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所采取的方法是给学生规定好题目与写法,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单一、机械的模式枷锁中,学生自己的想法被条条框框所限制,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动机和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也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鉴于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摒弃给学生设定好框架的传统做法,而是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为提高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例如,在给学生布置的写作主题“妈妈的爱”时,不同学生的表达方式就不同,如:

1.妈妈给我的爱很特别

从开始上小学,妈妈就教我叠被子、洗碗、拖地。每天上学前的一切事都是我自己做,吃过晚饭后,碗筷也是我收拾。周末的时候,甚至还让我自己做早餐。每当我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发出抗议时,妈妈总是认真地对我说:“如果你的亲人都不在你身边,谁来帮你做这些事呢?不得你自己做吗?”虽然我不是很懂妈妈说的话,但是从内心深处还是觉得妈妈是为了我好才教我做各种事情。

2.妈妈给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有一次,大半夜我发起了高烧,爸爸不在家,妈妈让我吃了退烧药,一会儿摸摸我额头,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但是体温一直降不下去。妈妈特别着急,决定送我去医院。出门后,妈妈怕我冷,把她的外套穿在了我身上,顿时,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田,可妈妈,却冷得直打哆嗦。

这两位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妈妈对自己的爱,显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征,自我需求得到了满足,写作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二、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工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得越厚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就越深厚。对于还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中年级作文教学阶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随时积累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的写作素材得以丰富,为中年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充足保障。

例如,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可以说,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我们要教会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进行观察,对其深刻的内涵进行挖掘,如父母关系、家庭生活、朋友之情、校园生活等。或者,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举办跳绳、踢毽子、掰手腕比赛等,这些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内容真实、情感丰富。

三、注重作文修改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要学习修改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因此,重视作文修改和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至关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修改环节,要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这些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对于学生来说会终身受益。

例如,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作文,并对其进行评改,将作文里自己觉得用得好的词句用笔勾画出来,对于认为还有待于改进的,也及时标注出来。完成之后,大家在班里进行交流,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评改做出科学评价。这样,通过这种互评互改的方式,既能帮助学生发现平时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能使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一些良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年级作文教学,并且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强大的动机,写作能力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4

一、基于激发习作兴趣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缺乏习作动力,写作目的不明,从而导致习作兴趣低下,而作文自能评改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重要的“动力系统”。

作文自能评改唤醒了学生的主人意识。在作文自能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们转换了角色,赋予了他们更多改作文、评价作文的权利,学生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这也成为他们习作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作文自能评改唤醒了学生的读者意识。现代著名作家夏D尊曾这样说过:“读者意识是最大的写作技巧。”而日本写作教学把“培养读者意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作文自能评改的过程中,我们学生的作文将至少面对两到三个直接的读者(互评互改对象),甚至全班同学(在老师的课件中会展示学生的作品),从而改变了过去传统模式中,作文的读者大多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局面。同时他们还能够读到很多同伴的作文,这一大的转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读者意识,也促使学生要把作文写好、改好的信念,更激发了学生们的习作兴趣。

作文自能评改中“习作提示”的产生过程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小了习作难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在每次习作前都会和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研讨出本次习作的“习作提示”。这一过程使学生们明白了“写什么”“怎么写”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了。同时在自能评改的环节,我们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在“习作提示”的基础上细化出“修改提示”,使学生知道了“改什么”“怎么改”。“习作提示”是在和学生民主研讨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成为学生习作和修改的“导航”,使习作变成了一件更为轻松,更为简单的事情,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基于课堂实践经验

在经历了几年的“作文自能评改”的教学实践后,为了了解这一模式的实效性。我对我校实行“作文自能评改”教学模式的3-6年级8个班级的325个学生进行了有关“习作评改”方面的问卷调查。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自能评改过程中学生明确了习作目的。学生在自能评改的过程中不仅在老师的引领下自我修改作文,这种修改是主动的不是老师给他圈出来或找出来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帮助同学改作文,经历这一过程,我们的学生真正明白了习作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是一种表达自我与人交流的途径。

学生乐于把自己的习作和同学、家长分享,也愿意评改同学的作文。在自能评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对于交换批改作文简直就是“迫不及待”,尤其是喜欢把自己的作文和好朋友分享,所以这也是作文自能评改的实现的重要前提。

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也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评改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够对自己的作主,对别人的作文提出建议,他们从这种评改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民主,也体会到了真真切切的快乐。

学生会根据同学的评价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我们在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们在窃窃私语或者偶尔传出阵阵欢笑甚至争执之声,其实这不是“噪音”而是他们彼此在交流评改中的所思所想。

由此可见,我们的作文自能评改对于学生来说是充分地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给予了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三、基于国内外教学经验

1985年3月,在南京市首届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期间,袁微子先生先后做了《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怎样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和《进一步加强说话训练》为主题的报告。他老人家强调“学生写文章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该用什么词,就用什么词,不要规定他们用什么词”。他还说,作文的目的是“有所为”,这个“有所为”的“为”是“为什么”,它是为生活、为人生、为个性的全面发展。时至今日,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在当下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被“字数”和“考试”绑架了,作文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成了“苦差事”,因此,老师和学生对作文都不大“待见”也在情理之中了。叶圣陶老先生也强调“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作文的能力,才能把文章写好”。

从两位老前辈观点来看,他们都强调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强调修改习惯的培养。

国外作文教学的很多理论和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日本的作文教学中就提倡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法,在学生作文后面设立“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美国作文教学界,有人把作文评价分成三类,即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而欧洲一些作文教学专家,如赞科夫认为:作文讲评应以鼓励为主,把写得好的学生作文在全班有表情地宣读,比一百次表扬还管用;格雷夫斯也曾说过:“不要一开始就把眼睛盯着孩子的错误……而如果你老是纠缠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写不了文章。”

从中外专家们的观点来看,他们都主张让学生自主修改习作,修改中都倡导用欣赏的眼光,强调修改习惯的习得,关注学生的成长,解放孩子被作文束缚的心灵,让孩子在习作修改与评改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四、基于新课标要求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评价理念。这一评价理念的确立,也是对作文教学评价理念的一大突破。他告诉我们作文评改不是给学生的作文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和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地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的改进,使学生的习作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们怎么让学生乐于表达,怎么增强他们习作自信心并体会习作的快乐呢?我想只有让学生习得“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习惯,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来,还作文评改的权利给他们,学生才可能真正体会到习作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5

为此,新《课标》中对初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它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综上可见:作文教学在整个教学,特别是初中各科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的教学与写作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看教材。

目前的语文教材的特征是重阅读,轻写作。虽然有的教材中有作文训练目标,不同学段也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总觉得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即作文的训练缺乏系统化,实际操作性不强。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是根据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编排的一些写作练习题,单元之间的训练内容相对独立,没有必然的联系,并没有体现写作训练的序列性。此外,作文教学的教参也不像阅读教学的教参那样丰富多样,而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教师在作文辅导时就因为缺少辅助,而变得随意起来了。

再来看我们教师。

作为农村中学教师,说老实话,相对于城里教师是苦一些,他们的工作量相对也大些。还有他们的流动性也远大于城里教师,所以要想搞个系统训练就不太现实了。平时农村中学教师的作文教学以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其中一些教师缺乏明确的计划,没教案上课,显得很随意,只顾作文的次数达到要求,很少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训练,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当然,我们有不少教师有“春蚕”“红烛”精神,在批阅作文上投放了大量的精力,而无暇顾及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更谈不上有效策略的研究,导致作文教学的过程变成了训练应试模式的过程。

最后来看咱学生。

最近,我们搞了个“对初中学生读写情况的调查”。其中问到“对待老师布置的作文是什么态度”时,85%的学生都说头疼,应付了事,兴趣不浓,只有极少数同学说喜欢写作;当问到“你对写作理论和有关写作技巧知道的情况”时同样是如此,绝大部分同学说一点不知或略知一二,只有极少同学说已有一定掌握。甚至当问到“想不想提高写作水平时”,竟然有人说“不想”,“要不要进行作文序列训练”,回答是“无所谓”。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的作文教学确实是任重道远。

相对于城里孩子来说,农村学生的阅读面,以及所见的世面,是狭窄的。进入初中,同学们的整个学习负担重了,学制也只有三年,不及小学长,作文训练就显得时间紧张了。还有,小学与初中,初中各年级之间的作文教学又缺乏很有必要的联系性、连续性和深入性。

师生双方,一方是或有量无序或放任自流,一方是或毫无兴趣或急于求成。即使有经验或方法,也未免是零零碎碎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好好坐下来,静下来,探讨针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最好是将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序列体系。

北大教授章熊十分明确地指出:“写作训练系统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所以,重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合初中学生语言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潜能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作文新体系就很有必要了。

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学生的地域特点、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思维特点、生活阅历、认识能力等等方面我们都要研究,并结合作文规律和学生能力发展规律,研究有效途径,优化写作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写作作出循序渐进的分布训练安排。当然,占主导地位的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不能忽视,要引导和调节学生的写作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掌握和运用好每个写作环节,尤其是三种文体写作的各个环节,探索出三种文体在训练操作步骤上的具体内涵,并通过三年的系列训练,逐步达成写作要求,从而走上个性化艺术创作之路,最终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我们可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吸取前人经验,比如周末就可以布置学生去读,去摘抄,去试写,从而积累好语言。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还要引导学生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刊杂志等多种读物。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赛等,让同学们在益智活动中获取读写的乐趣。另外,作为农村孩子,我们也要利用好我们的优势,收集鲜活的农村素材,为动手写作准备好第一手资料。当我们的学生觉得想写,可写出来还不够行,那我们就鼓励学生别灰心,先来一下模仿。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别人,我们在写作时就有章可循了,就降低了难度,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当然,模仿(仿句、仿文)不能硬套,还要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力求创新。只有这样,我们学生在写作上才会有进步,有收获。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6

谈起作文,老师头疼,学生色变,怎样写好作文一直困扰着大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训练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呢?在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中有了一些体会,我觉得作文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积累应用”的能力

积累是应用的前提,应用是积累的延伸。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总是鼓励学生阅读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给学生推荐感兴趣的和那些对写作有帮助的课外读物。我还让学生把课文中、课外读物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段落标出来,把它写入摘抄本中,长期不断地进行积累,让他们在作文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为了增强学生对摘抄文段的记忆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我规定全班同学每天上课前和放学后背诵一段精彩的句子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连成一段话,或者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经过长期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背诵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把他们平时积累的文字充分地应用到实践中。

我还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来积累素材。因为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进日记里,让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无拘无束地表现喜怒哀乐,写出他们的真实情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内容和感受,让学生的生活与实际相结合,作文语言才真实,情感才丰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写作文积累了大量素材。

二、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能力

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只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还需在写作方法上对学生进行点拨,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对摘抄的那些精彩语句进行运用,使文章有亮点。

记得一位教学专家曾经这样说,学生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犹如初学自行车,给他一辆自行车,让他自己先去探索骑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你再教他骑行的办法,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训练中我也是如此,我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后,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写,作文交上来后,我十分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批改,进行激励性评价,用红笔把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词句画出来注上批语,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写得好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然后我再给他们范文,让学生自己去对比借鉴,学习别人的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等,这样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地修改作文,经过练习后学生的作文就好多了,为学生写作积累了经验。

我教给学生写作文时要学会审题、构思和怎样写好作文。通过审题明白文章的体裁、范围,确定下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做文章,就一定能扣紧题目,绝不至于跑题。通过审题还可以变大题为小题,变宽题为窄题。具体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把题目内容加以扩充,即在题目前加上修饰语,如《我最喜爱的》可扩充为“我最喜爱的动物”“我最喜爱的歌曲”“我最喜爱的人”等,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有体会的题目来写。

另一个是给作文列提纲,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整理思路,也就是作文的构思过程。构思过程是围绕事先确定的中心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变远为近、化零为整,甚至“无中生有”。通过想象和联想获得深刻的哲理,由现实生活想到历史事件,由平凡小事想到祖国命运等,可以说,充分展开联想才是写好作文的重中之重,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写作文要“融入思想性”

写作文要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作文不能含义不清,思想一定要鲜明、观点也要准确,一个好的作文要融入作者独立的思想,做人要做独立的人,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爱好,不人云亦云。我主张学作文得先学“做”人。试想一个情趣低下、生活乏味的人,是不可能写出昂扬向上的好文章的,只有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他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完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不仅教他们写作文,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去做人,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真正的提高。一个人思想境界如何,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认识如何,往往决定所写文章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

以上是我对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三点体会。需要补充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也是调动学生写作欲望的一种方法。学生的情感很容易流露在外,教师要及时捕捉,和他们建立师生情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训练,学生的阅读量有了一定基础,积累的知识也比较丰富了,作文技法也有了,这样他们写的作文就会言之有物,语言丰富生动有情趣,充满了活力,作文才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参考文献: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7

一、巧下水,引入门

初中学生虽已有多年以上“写龄”(写作时间),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未真正入门,对写作缺乏热情,作文课上听得天花乱坠,看到作文题目却咬烂笔头不知所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欲让学生克服写作时的畏惧心理,必须先让其对写作产生深厚的兴趣。有次作文课,我布置完题目《那双___的眼睛》,就接着进行写前的常规指导,学生一个个索然无味,听得垂头丧气。针对这种状况,我改变了思路:我安排他们先列提纲,自己却坐下来就这个题目很快挥就了两篇体裁各异的下水作文。由于两篇下水作文文笔流畅,感情质朴、选材立意颇具新意,加之讲评时我饱满的热情,学生无不面露叹服之色。“慕其人而信其道”,自此,学生对我另眼相看。而往往喜欢一个老师会加剧他对老师所教的课的热爱。他们开始思考:与自己这么近的人能写这么好,干嘛自己写不了呢?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占了上风,他们恢复了自信:我能行!多数学生趁兴动笔,写出了曾触击心灵的往事,充满真挚感情。虽文笔稚嫩,毕竟懂得了作文就应写“眼前的生活、脚下的路”,克服了以往抄袭、瞎编的弊病。以后学生能平静、从容地面对作文课了,他们迈入了写作大门。

老师的下水作文比名家名篇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更大,这是因为课本上的那些名篇虽是很好的习作例文,但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思想毕竟离学生太远,尽管老师在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也还是似懂非懂,那些名篇对这些稚嫩的学生来说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老师和学生们的心理距离较近,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同时代、同环境且互相了解,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观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生活,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容易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由于下水作文多数是在课内完成的,有的文章不免会有一些瑕疵,处理不好就会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反作用,有时还会把学生引入错误的大门。因此,语文老师在习作课之前要多构思、多备素材、多体验生活,决不打无准备之仗。另外,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对下水作文进行讲评,写出评语,并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正确对待学生的批评。

二、勤下水,导创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初次下水试探,我意识到这种做法势必在学生心中掀起波澜。事实上,学生们日后的确将作文课当成了一种期待:虽与老师朝夕相处,但台(讲台)上台下的特殊位置决定了高高在上的老师在学生眼中具有神秘感。他们渴望通过文字这种新鲜的方式窥视老师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渴望老师用笔引领着自己走向写作的成熟境界。

鉴于此,我就经常和学生们同甘共苦同堂操练。要学生写时我必先备好笔纸。由于经常“下水”,我很快发现初中生猎奇心理严重,作文中老是引述“救火”、“抢险”、“水中救人”这些生活中很少遇到的大事。怎样才能使他们真正摆脱俗套立足现实抒写真人真事呢?一次我布置作文《我感动了》,学生在底下兴致勃勃地发挥,我也伏在讲桌上很快写了篇同题作文,然后讲评。我写的事情很小,写的是前一天自习时我在教室正欲批改作业,却忘了带红笔,班长见状默默给我送来了一支红笔时我好感动。这事是大家目睹的,讲评完,他们都沉默了:原来连这样不起眼的小事都可入题,那可写的事真是太多了!果不负我心,那次作文批阅时我很欣慰与陶醉,孩子们选材真是五彩缤纷: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问候……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他们还原了生活的真面目,顿悟了“生活中不乏素材缺乏的是发现的眼睛”。以后写作时,学生再也不因“没啥写”而烦恼了。他们开始关心周围世界,变得善感易动了,作文中的“假、大、空”材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中琐碎但绝不平庸的事;立意也显平中见奇。而我们在作文中倡导的“创新意识”不就在于自由抒写健康个性吗?

三、借下水,端人品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培养;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1-0100-01

作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是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特征。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然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丢失了自我,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我”的所思所想游离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情感、个性都在这种机械运动中枯萎了,这样写出的作文也就丢失了灵魂,毫无意义,冷静地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的确使学生丢失了个性,丢失了自我,压抑了自我。因此当前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呼唤“我”的回归,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否则,我们的学生将深陷主体意识丧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鉴于此,在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中,应尊重自我,爱护自我,弘扬自我,让“我”回到作文的创造中去。当然,在这里并不是主张摒弃课堂作文教学者这一形式,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改进我们作文教学的方式,以情感为主导,激发学生的主体感受。

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教师要突破传统作文模式,力戒形形的束缚,要从学生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开放性的作文,构建一个“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广阔的写作天地。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写出真实的自我并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才智和灵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1.激发学生作文写作兴趣,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乐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就是说,作文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乐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热爱是最好成绩的老师。从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开始,搭建起作文兴趣的桥梁。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布置日记、随笔,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作文,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要求我们自己在批改日记、随笔时不仅要用心去阅读,而且要做好灵活的评定,鼓励他们从自我经历中写自己的感受,肯定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错误的,也要激励他们,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激发学生作文写作激情,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展现自我。

当学生对日记、随笔感兴趣之后,如何扩大战果,激发学生形成长久的写作动机,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可进行习作的交流,美文欣赏,教师在欣赏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意识。也可给学生提供美文,美的意境,美的主题,美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师生共同走进写作的世界,在相濡以沫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审美而感美,感美而创美,精神境界更加高远,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二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训练发展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形成“学生作文教师改”,教师没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缺了作文的兴趣,缺了作文的“活水”,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运用评议展现多彩的生活,发表自我主张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作文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种种方法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如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讲演会、欣赏会以及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写周记、写信、写作文……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但也要注意,语言训练也要强调语言积累,没有语言积累,你就是练得再多学生颠过来倒过去就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所以应形成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在语言训练中感觉到不足,然后通过阅读去积累语言,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形成一种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的过程。

在训练过程中,还有一个老师评价的问题,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语言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学生训练中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多鼓励学生,从而让学生保持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从多角度感受生活,大力提倡学生的个性写作,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9

写作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贴近生活”。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走进生活,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我们要不断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然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才能乐于去写作,也才能写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来。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让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快速发展。

【关键词】

活动情景生活现场生活实际生活作文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益于读写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特别是在现在的小学中年级作文教育过程中,如何上好生活作文课就显得很是至关重要的事了。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下面本人就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感知生活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学校这座象牙塔内,远离生活实际,因而现在孩子写出的作文,大多是一种无病的堆积文字,而中年级的孩子刚处于从写话向真正的作文写作的过渡,如果这时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这会给孩子的以后作文书写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这在很大一部分上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课上必须能做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作文,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往,提高认识,发展语言。让学生在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中自主练笔。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5时,让我们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为它设计一张名片。对于这个作文命题,大部分的教师会让我们的孩子回去或者在学校通过查找资料,看电脑等找到一些资料进行书写,这样学生也能写出某一种动物的一些特征来。而我在教学时会让学生回家或者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动物,如宠物狗、宠物猫,甚至是爷爷养的鹦鹉等等,去观察它们某一特定的活动场景,如吃食、睡觉、嬉戏等,学生这时写出的作文是自己亲身观察等来的有真实感,且有话可说。

二、走进生活现场,写好生活作文

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之所有总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并不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没有看过或听到过生活,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学会认真、观察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值得一写的东西,他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结果与他们都擦肩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要想写好作文,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走进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4时,教材要求我们走出校园。到公园去,到田野里去,观察迷人的秋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写下来。这时候作为我们教师,有必要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或秋天带学生到山间、田野去上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冬天,与学生一同携手赏雪玩雪;抽出时间,领学生到商场、超市去,让学生用眼睛去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野炊、手工、放风筝、游戏、竞赛、科学实验等。对小学生来说,好教师能够把学习变成游戏,或让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学习。

三、联系生活实际,评改生活作文

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会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我们教师应该给孩子去认真的评改。我们评改作文应该摒弃我们一贯的教师批改,而采取多种形式的评改,评改作文要让孩子参与到其中,让孩子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再次走进生活实际中去。而且这也要求学生有更丰富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去自觉的阅读课外书籍。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阅读就是作文的基础,感悟就是作文的生命。将阅读与作文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爱上写作,在写作的基础上去用阅读得到的知识来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作文。另外我们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还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乐说愿写愿改。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写出的作文,再经过自己的动手修改,这时候的作文肯定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生活作文教学,也就是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有机延伸,学生所写的作文要写贴近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实际的生活走进我们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来,让作文教学紧跟生活实际,时刻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这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要面对中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课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我们的课堂作文走近我们学生的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参考文献】

【1】杨树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出版社出版

我是中学生作文篇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习要想有真正的收获,都离不开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乃至学校、社会都要关注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对写作不感兴趣,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的对作文的单一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平常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下评语打分数,类型化的评语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反而让学生久而久之产生厌倦。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在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网络平台有效推进高中作文的写作与评改”这一话题。下面结合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首先,是利用网络平台帮组学生学会收集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素材,很难写好作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百分之八九十拥有手机,他们课余大量的时间用在玩手机、QQ聊天上,用来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观察身边生活的时间极少。每每写作文时,就发现自己没东西可写、没情感可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和学校信息老师商议,一则是利用信息课,让学生学会从网上收集素材。在信息课教学中,有一节内容是如何在网上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我在作文课之前与信息老师取得联系,把作文课需要的素材告知信息老师,让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收集作文中需要的素材。二则是借用计算机教室上作文课。在上作文课时,我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教室,利用计算机教室教师用机上的管理平台,指令,让学生按照指定要求上网收集相关素材,并做纸质的记录。这种做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因有二:其一是学生对上网普遍感兴趣;其二是这种创新的做法,学生觉得新鲜,从而乐于做这样的事。同时,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

比如在指导学生收集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时,学生就从图、文、视频多角度收集素材,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成果,以及对人物、事件的看法,丰富了写作材料,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

其次,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文的写作与修改。基本做法是利用计算机教室,学生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全部用文档形式打出来,在电脑上完成作文的写作。在用到某些素材时,可以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进行作文修改时,直接在文档中对文字进行增、删、改、补,不留痕迹。学生把完成的作文提交到教师主机上,则为完成本次作文的写作与修改。

从实际完成情况来看,出现以下的问题,学生的打字速度不一,不能在相对一致的时间完成作文。因此,我与信息老师多次沟通,建议他们把打字作为信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打字速度。

最后,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文的评改。在计算机教室里,我利用教师主机,先把本次作文评改的参考意见发给每位同学,让他们了解这次作文的重点是什么,评改的侧重点是什么。然后给每位同学随机分发五篇同学们提交上来的作文,让同学们对分发到的作文进行评点,并赋予相应的等级。学生评改结束后,再把结果连同分发的作文会传到教师主机,教师主机内的每篇作文都将有五位同学的评改。教师根据学生的评定等级,对普遍认为好的作文分发给每位同学再欣赏、评改;对于普遍认为不好的文章,教师同样分发给每位同学,让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同学表现出很强的兴趣,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文的写作与评改过程中,针对我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是在素材收集中,控制学生完成相应任务,注意学生可能上网浏览无关网页、QQ聊天、玩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

其二是在写作中,注意学生大段下载网络文章或直接从网上转载文章,敷衍了事。

其三是在文章的评改中,要严肃要求学生文明用语,不得使用不健康、不文明的话语讽刺、攻击他人。

其四是在整个环节中,一定要征得学校信息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唯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大力协作才能完成此项活动。

欢迎有志于在作文教学上专研的朋友给我多提建议,让我们一道努力使作文教学能紧跟时代,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