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年人保健方法十篇老年人保健方法十篇

老年人保健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5:46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1

1运动中医养生保健

运动,古人又称之为"动形"、"练形"。运动养生法是通过适量的运动来保养生命的方法,发源于古代的导引吐纳术。我国古代医学家创立的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作为强身健体的肢体活动,是古代人们进行运动养生的一种原始方法。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1.1太极拳太极拳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引导、吐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肢体与意识的高度统一,是一种有实效的传统养生法。

1.1.1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系统有着积极影响经系统观察、测试部分常年参加太极拳练习者和无训练者,在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前后的血压变化,发现同时在递增运动负荷后,运动组的心率、血压恢复速度较对照组有加快趋势。休干所对31名老年习练者进行了3年追踪研究。发现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能改善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太极拳能够增强机体的血液供应能力,提高血液的循环速度,对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卒中等许多老年疾病都有积极的保健作用。

1.1.2太极拳运动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针灸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对28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针灸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4~8w,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有效率>80%。认为针灸取穴于太极拳运动相互结合,动静结合,充分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1.2八段锦八段锦是有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故称"八段"。八段锦的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动作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以其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易动形随,神形兼备的运动,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动,以达强身健体之效。

1.2.1八段锦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八段锦可提高老年人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我们对规律练习1年八段锦定量运动负荷前后进行评定,1年后受试者每搏输出量、心搏指数、心输量、血管弹力扩张指数和血管顺度等指标显著提高,而心耗氧量、左心搏功指数、心耗氧指数、收缩压、总周阻和主动脉排空系数等指标显著下降,肺活量明显增强。八段锦运动可以有效防治高脂血症,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是适合中老年的有氧运动健身方式。

1.2.2八段锦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八段锦锻炼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有降低作用,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呼吸功能,而且能使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显著改善,体脂减少,脂类代谢和糖耐量得到显著改善,长期有规律的八段锦锻炼可以延缓老年人智能的衰退速度。

2针灸中医养生保健

针灸不仅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预防疾病、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针灸学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防止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骨质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糖尿病、痛风、癌症、减肥等,有确实的优势和疗效。

2.1我们观察了经典强壮保健穴足三里、肾俞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提示针灸能调节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还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压,防治多种老年病。

2.2中医养生保健灸法,中国古代的医家和中医养生保健专家,在针与灸的选择上,指标多采用针刺,而防病则多采用艾灸。根据艾的药性和良好的保健功效,古代针灸家和养生家把它作为材料进行火灸。隔药饼灸是常用的临床养生技术,以延缓衰老体征有一定的作用,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稳定细胞免疫系统,有明显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灸大椎、命门、足三里穴,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3按摩中医养生保健

按摩中医养生保健操作简单易学。按摩的中医养生保健作用可体现在许多具体方面,如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不仅具有针对肌肉、关节、骨髓诸系统的直接作用,也能有效影响血液、内分泌、免疫等内在生命系统功能。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讯号血清内皮素的观察,发现推拿治疗可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部分指标和血清e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明显上升,说明推拿可调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通脉调气推拿法对紧张性头痛患者血浆血清内皮素(et)水平,可用临床防治紧张性头痛。

4食疗药膳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药膳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在中医药学理疗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地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技工制作,既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同时又能发挥人体健康、调理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辅助疾病治疗及促进机体康复等作用。

5气功中医养生保健

健身气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作用,气功入静能使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依靠这种抑制过程的保护,可使那些过度兴奋而致功能混乱的大脑皮质细胞得到复原,使顽固性病理兴奋灶转入抑制状态,为恢复健康创作有利条件。练功时自己也会感到肠蠕动加快,有时肠鸣,有利于食物消化、营养吸收、肠道积气的排除及保持大便的通畅都有好处。

5.1通过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不同血脂水平人群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醋水平的影响,选择不同血脂水平中老年人群,将同水平血脂人群随即分为八段锦组和散步组,3个月后,采用酶法检测血清HDL、LDL、tG浓度的改变。结果八段锦可以降低LDL、tG、tC水平和升高HDL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散步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分为气功锻炼组和对照组,观察五禽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气功五禽戏健身锻炼,对照组不安排活动。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安静空腹状态下血液流变学。结果表明,五禽戏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五禽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的流变性,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2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逾两亿,银发时代极速来临,商家借此开发所谓“夕阳经济”、“银发经济”,保健品是一块大蛋糕。近些年,老年人因轻信保健食品、保健产品、理财产品、电信广告等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

老年人有保健意识并非坏事,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部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是为了“防未病”,降低生病风险。也有不少生病的老年人在医院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转信保健品的功效,进而陷入更深的身体和经济危机漩涡。商家利用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开设健康养生讲座,夸大所推销保健品的效果,致使老年人上当。

当然,身体因素并不是类似“保健品”消费案件的唯一变量,家庭功能的弱化、市场监管的缺位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都是导致老年人过度消费保健品的源头。

家庭的小型化以及F代化产生的家庭别居形式,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减少,家庭原本具备的照顾功能弱化,很多老年人缺少家庭温暖和亲情陪伴。以高龄、独居老人为例,他们自身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较弱,是上当受骗的重点人群,面对诸如保健品推广等商业事件,他们很难在第一时间与家庭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比较容易轻信广告宣传。

有些老年人精神、情感空虚,销售人员主动嘘寒问暖,定期探望,老年人就会对销售人员产生信任和情感依赖,尽管已经认识到保健品功效的局限性,但还是会购买或过度购买。

保健食品没有相关的定价机制,监管机制几乎空白。目前按程序合法注册,具有保健品生产销售资格的企业,其保健品都可以进行自主定价,成本十几元的产品,经过包装售价几百甚至上千元。保健品营销公司进行虚假和不法宣传的证据也比较难抓。

保健品的销售,大多都以寻找特定顾客、提供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等方式进行,这种销售方式叫会议营销,简称会销,是传统销售的增值服务。当下保健品行业的会销人员素质鱼龙混杂,通常以冒充专家、诱导老年人成为会员享受优惠等方式进行销售,形同传销,但却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其约束。销售人员许下的诸多如旅行、温泉度假、赠送豪华礼品等口头承诺并不会写进合同,也就不具有法律效应。当老年人或其家属发现上当受骗找保健品销售公司进行理论或者打官司时,往往杳如黄鹤,胜算微乎其微。

近日,青岛的一位老人发现购买保健品被骗后留下遗书跳海轻生。防止类似保健品消费悲剧事件的发生,首先要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老年人有担心健康、害怕疾病的心理,销售人员抓住这一心理引导其进行消费。家庭成员有必要提醒和关怀老年人,培养他们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大众媒体也有责任做正确的消费导向。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3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30-01

老年人的健康与保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健康保健对提高其寿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而老年人的健康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得知,导致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多为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性等所致[1]。为此,加强老年人健康保健成为了当前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1临床资料

从我社区中心近两年体检的老年人中选取246例,为所有老年人建立起健康档案,其中涉及项目包括体重、身高、血压、腰围、视力、心电、血糖以及血脂等各个方面,结果发现246例老年人中仅59例为正常人,仅占2398%,其中187例老年人指标异常,占7602%。其中指标异常的主要因素为高血脂、肥胖、高血糖和高血压。其中53人有饮酒习惯,36例有吸烟习惯,133例饮食习惯较差,134例缺乏锻炼,总之,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在今后的社区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健康保健工作,强化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和健康知识,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2方法

21定期健康检查社区护理人员应当加强老年人的体检工作,将其作为掌握老年人身体情况的重要工作,在体检过程中,尽可能地全面地给予老年人健康,从心理到身体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随时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和身体情况,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每年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并保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尤其针对潜在危险因素的老年人。针对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则应保持每年四次的随访频率。

22饮食指导充足的营养对提高老年人抵抗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少老年人发病主要原因为营养不良所致,但应当避免摄入过多热量过高的食物,尽可能选择低糖、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糖(

23戒烟酒帮助老年人认识到饮酒的危害,会导致其食欲严重下滑,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长此以往使得老年人的抵抗力严重下滑,不仅如此,长时间饮酒还会导致其患酒精肝硬化,甚至可能发生高血压脑卒中等非常严重的疾病,不仅给自己造成伤害,同时还会加重家人的负担。针对嗜酒老年人,建议每日戒酒或少量饮酒,每日饮酒量红酒不超过50ml,啤酒则不超过200ml,针对有慢性肝病的老年人,则应当禁止饮酒。吸烟可能致使老年人出现气短、咳嗽、哮喘等疾病,且会加重脑血管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疾病,甚至会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

24控制体重根据wGoC肥胖判断标准[2](Bmi≥25kg/m2超重,Bmi≥30kg/2肥胖;男性腰围≥102cm,女性腰围≥88cm中心性肥胖)对老年人的体重进行评估,针对超重和中心性肥胖老年人应当对其体重进行控制,尽可能将其控制在Bmi

25心理卫生若精神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疏解,均可能引发糖尿病、肿瘤、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为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当积极鼓励老年人多参加到各种活动中,通过适当的交流和正确的渠道,将内心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使其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心情。同时社区护理人员还应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老年人家属建立其沟通交流,引导其正确对待老年人,多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多陪伴老年人,使老年人心境逐渐转变。

26加强体育锻炼老年人应当保持适当的运动,推荐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例如:慢跑、散步、气功、太极拳和游泳等项目。但需要注意是,避免过于劳累,以免发生意外损伤或过度疲劳等情况,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老年人保持一定的节奏,但不可憋气或用力过大。切忌倒立、突然弯腰或低头等情况,并随时对血压、血糖进行测量,确保身体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3结论

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是有效提升老年人寿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方法,同时还可改善老年人不良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吸烟饮酒的危害,并强化其饮食习惯,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性,逐渐形成较高的健康保健意识。通过健康保健强化,有效控制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起到了减少、预防和延缓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目的,不仅大大节约了医疗费用和资源,还能够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4

保健品通过会议微信销售

近年来,除了电视广告营销等传统销售方式之外,以健康讲座等非法会议形式销售保健品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标配”推销手段。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健康讲座”“赠送礼品”吸引老年人,并逐步洗脑,最后向老年人变相推销没有资质的保健品。

笔者在湖北省武汉市徐东大街汪家墩小区附近看到,短短一条只有两百米长的小巷内,就有三家保健品推销点,老人进进出出,每家店里都很热闹。在这些店里,可以听健康讲座,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有时前几名进店者还可以免费领取鸡蛋,不少老人最后买了不少保健品。

一位从事保健品销售的业内人士透露,推销产品首先要从关怀角度入手,获得老人的联系方式、家庭情况等信息后,开始不断对老人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疾病,通过逐步交流来取得老年人的信任,最后再卖产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处长王伟华告诉笔者,这几年保健品企业不断变换销售手段,通过召开会议,免费提供物品吸引老年人参加,现场发放传单、推销产品,这种保健品通过非法会议销售的情况呈增多趋势。

据天津市消费者协会的信息,4月初,市民周女士在滨海新区参加老年保健培训会,在现场花费26000元购买了一种经营者宣称具有治疗癌症效果的胶囊,回家后发现其市场价格只有约2000元。经消费者协会调查,该产品是保健食品,不具备治疗功效。

笔者调查发现,保健品销售盈利空间大。在58同城招聘网站上搜索“保健品销售职位”,仅在武汉市就有近百家招聘信息,其中不乏提供“月入过万”“房补、年假”等优厚待遇。

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保健品也是保健品乱象的一个新动向。“越来越多,且难以监管,有泛滥趋势。”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部长王申国表示,由于方便快捷,越来越多青年人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减肥等保健品,但因微商创立时间较短,且缺少职能部门监管,从消费者投诉情况来看,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突出。

另外,保健品市场还出现以卖保健品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的现象。王申国表示,保健品企业大量招募业务员,在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向中老年人以投资保健品为名,承诺给投资人高息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进行非法融资。

投诉同比增长3.9倍

保健品市场不法商家骗术不断升级,而传统顽疾依然屡禁不止。据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今年第二季度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受理的保健食品投诉举报,同比增长达3.9倍,尤其是虚假宣传、无证经营、违法生产等问题十分突出。

笔者暗访发现,明星代言保健品现象依然存在。在哈尔滨市开发区万达广场附近的一家药店,有个专柜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有一款是某明星夫妇代言的鱼油软胶囊。工作人员向笔者推荐说:“明星代言的绝对假不了。”王申国介绍说,实际上很多保健品代言人并没有用过产品,尽管新广告法已有严格规定,但明星代言的乱象依然存在,对消费者起到误导作用。

批准文号弄虚作假现象也很常见。与鱼油软胶囊并排摆放的是一款康富丽牌鱼油胶囊。笔者找遍整个外包装也没看到批准文号,仅看到食品卫生许可证号“鲁食健字生证(临)字20110040号”。王伟华说,没有批准文号,那就意味着不是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必须严肃查处。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保健品中,往往存在用卫生许可证号冒充批注文号的做法,普通消费者并不了解。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保健品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惩治乏力。尽管新《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但实施条例还没公布,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有时缺乏依据,特别是微商销售方式越来越多,监管更难。同时,对保健品企业“重审批轻监管”,违法成本低。

另外,基层部门由于缺乏经费,保健品抽检力度不够。据王伟华介绍,市级层面抽检费用能够得到保障,但县、区没有专项财政拨款,只有遇到举报才能临时申请费用,这对保健品的监管力度远远不够,也导致保健品在基层不合格的情况有增多趋势。

专家建议建立保健品抽检制度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近期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空巢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十分广阔,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不被“忽悠”现实意义重大。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分析认为,保健品销售商家大打“免费牌”“专家牌”“亲情牌”,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给不知情的老年人制造“买药不花钱”“不买白不买”的假象,导致大量老人上当受骗。

随着保健品“忽悠”式营销不断升级,一些老年人偏听偏信,发现上当受骗后情绪消沉,甚至自杀。罗教讲建议,对保健品忽悠老年人应施行精准打击。食药、工商、卫生、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打各种违规违法行为;老年协会、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应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开展健康活动。

同时,政府和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老年人多接触新闻和社会信息,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上当受骗的概率。子女和社会要多关心“空巢老人”,给予亲情关怀,避免他们陷入骗子的“温柔陷阱”。提醒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参加商家以“免费活动”等名目开展的促销活动。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5

生态环境是老年旅游者选择医疗保健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因素。海南独特的医疗保健资源受世界各地老年人群的亲睐。根据海南医疗保健自然资源具有的不同保健原理及其所适宜的老年人群,对其进行归纳分类,见表1。

二、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优势

1.优越的资源禀赋使海南成为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理想之地海南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长冬无夏,是国内老年人出游的首选之地。海岛四面环海,森林覆盖率高达61.5%,被誉为“天然大氧吧”。岛内温泉遍布,水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对老年退行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便利的交通为老年人外出旅游减轻心理负担。海南海制定出一系列对于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的管理规定,相关行业服务人员素质显著提高。稳固的旅游硬件及软件设施为海南开展医疗保健旅游提供保障。

2.强有力的政策为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保驾护航医疗保健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一项新型产业。海南省卫生厅在《关于加快海南医疗保健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海南医疗保健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到2015年医疗保健旅游产业初具规模;2020年力争将海南建设成为闻名中外的医疗保健旅游目的地的。2013亚洲博鳌论坛中,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我国首个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予以9大政策扶持。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我国现今仅此一家。这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推出,为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提供了鼓励与支持。

3.“积极老龄化”趋势推动海南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步伐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提出“积极老龄化”口号,倡导老年人保持健康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水平,积极地应对老龄化。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庞大的“银发消费”市场是旅游业所不能忽视的。老年人除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外,也愈加重视余暇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夕阳人群”催生了医疗保健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积极老龄化”为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又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

三、海南医疗保健旅游发展现状

1.老年旅游群体对海南医疗保健旅游的需求现状在调查中,当问到“海南发展医疗保健旅游需做好哪些工作”,36%老年人认为提高医疗保健技术水平,21%的人认为完善异地医保报销问题,18%的人认为加大开发黎医苗药的医疗保健价值,认为提供多种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路线选择的占16%,9%的老年人有其他的想法。海南现有医疗保健水平和旅游项目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需做好的工作还有很多。当问及“希望在旅游中增添哪些项目”,17%的老年人选择增添食膳调理,44%的老年人选择增设中医医疗保健服务,20%的老年人选择增添医疗体育项目,19%的老年人选择山水观光。海南的旅游业对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深度不够,目前尚停留在观光游、休闲游等,医疗保健旅游的推出丰富海南旅游体系。

2.海南老年医疗保健旅游项目建设现状三亚市中医院从2002年开始发展“旅游+中医医疗保健”项目,现正在建设三亚市中医国际疗养院——“旅游+中医保健康复”的花园式疗养院。2009年总医院落户海南三亚,为海南旅游的发展提供最先进的服务、最高端的设备、最规范的管理,并且形成医疗、康复、保健“三位一体”的功能布局,提升海南的医疗保健水平。但海南有关中医医疗保健专业人才以及熟练掌握国际语言的医务人员十分缺乏;医疗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省内医疗机构缺乏国际认证;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还未完善;医疗机构与旅游机构还有待进一步整合。在全球医疗保健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努力解决目前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所面临的困境,逐步完善海南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各项保障。

四、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建议

1.利用资源优势,以医疗保健促进旅游,寓旅游于医疗保健海南优质的生态人文医疗保健资源,为打造老年人医疗保健特色旅游创立条件。结合不同资源,对不同体质的老年群体设计医疗保健旅游方案。如依托热带森林资源,针对有心脏病、失眠的老年群体开展天然森林氧吧疗养游;依托温泉资源,针对有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的老年群体开展温泉保健疗养旅游产品;依托高水平医疗保健康复中心,针对老年人常出现的慢性疾病开展如气功瑜伽、食疗药膳、针灸等。使老年人在治疗、康体、保健、养生的同时,赏心悦目的领略海南岛的阳光沙滩、椰风海韵及人文景观。

2.完善医疗保健旅游信息化服务,多角度推广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海南医疗保健旅游起步晚,仅三亚的中医医疗保健疗养在俄罗斯和部分国家有一定知名度。通过网络信息完善海南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是十分有效的。如借鉴新加坡医疗旅游推广平台的发展经验,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医疗保健旅游官方门户,设立不同语言版本,加大医疗保健旅游宣传;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老年医疗保健旅游信息化网络体系,加快实现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信息管理智能化、公共管理网络化、安全保障一体化;向来岛游客展示中国传统医疗保健技术与海南特色旅游资源结合的魅力,扩大海南的医疗保健旅游在国际的影响。

3.建立相关辅助机构,促进医疗、保健和旅游的有机结合海南发展医疗保健旅游除需要医疗保健机构与旅游机构积极配合外,还需要其他相关组织的推动、规范、管理和监督。可借鉴台湾在省旅游委下设立专门扶持机构,监管机构,并成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协会,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协助政府推出相关的产业扶持;同时增进医疗保健旅游行业之间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通过医疗改革使海南与更多的地区实行异地医疗报销制度;出台保障老年人旅游权益的相关举措,多方位全面促进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业,并保持该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4.加强医疗体育在医疗保健旅游中的推广,全面提升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医疗体育是一种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包括医疗体操、医疗运动和适应性体育活动等,是老年慢性疾病有效的、经济的康复途径。老年人通过参加医疗体育活动,可增强体力,改善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根据来琼的老年旅游者体质情况,向其传授中华养生保健气功,并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活动内容、运动强度以及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对其进行医务监督,加强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全面提升老年人医疗保健旅游的发展。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6

【摘要】目的通过健康管理需求调查及其效果评价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体系进行探讨。方法对南京某社区600名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调查其健康管理需求、健康“知信行”、医疗费用支出等情况,并进行健康管理前后的评估。结果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较高,希望医保支付健康管理费用,健康管理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以及控制医疗费用上效果显著。结论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医保支付体系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促进医保稳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健康管理;社会医疗保险;老年人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troductionofelderlyhealthmanagementintothepaymentsystemofsocialmedicalinsurancebyinvestigatingthedemandandimpactassessmentofhealthmanagement.methods600eldersweresurveyedonhealthmanagement′srequirementhealthKapandmedicalcostinnanjing.andthepreandpostimpactevaluationofhealthmanagementwereanalyzed.Resultstherewasahighrequirementforelderstoobtainhealthmanagementandmostofthemwantedtopayforthehealthmanagementbysocialmedicalinsurance.andtheeffectofimprovingtheelders′healthandsavingtheirmedicalcostweresignificant.Conclusionsthereisextremeimportantmeaningtoimprovetheelders′health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medicalinsurancethroughintroducingelderlyhealthmanagementintothepaymentsystemofsocialmedicalinsurance.

【Keywords】Healthmanagement;Socialmedicalinsurance;elderly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是运用管理学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对人类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系统过程〔1〕。美国有研究表明,依靠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干预,可更有效地保持或改变人群的健康状态,使人群维持低水平的健康消费〔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将健康管理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处长张大发提出,把健康管理纳入医保管理范围,既有利于减轻医保负担,也有利于实现健康的最终目标〔2〕。为了对健康管理纳入老年人口医保支付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对南京市社区≥60岁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进行了调查,对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为将健康管理纳入医保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健康管理,完善医保体制,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南京某社区600名自愿参与社区健康管理项目的老年人,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

1.2调查方法

对管理组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电话咨询及随访、个别心理指导等,对照组不做干预。2008年7月为基线调查,2008年12月(6个月后)为终末调查,两组均需完成基线和6个月之后2次问卷调查。

1.3调查问卷

主要分为3部分: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②调查对象的健康知识知晓、日常健康行动、健康测量指标、医疗费用支出等;③调查对象的健康管理需求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2结果

2.1老年人基线情况

本研究中完成基线问卷者管理组和对照组各300人;基线和6个月之后的第2次问卷都完成者管理组264人,对照组248人。管理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健康行为、相关体格检查指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等多个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情况

2.2.1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意愿

305名(50.8%)老年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健康管理,184名(30.7%)老年人持无所谓的态度。143名(23.8%)老年人表示愿意为健康管理支付一定费用,139名(23.2%)老年人表示收费合理的话愿意,194名(32.3%)老年人持无所谓的态度。

2.2.2老年人使用医疗保险支付健康管理服务意愿

被调查的600名老年人中有561人拥有社会医疗保险,在有医保的老年人中539名(96.08%)希望医保支付健康管理服务。

2.2.3老年人对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调查

在对现行的医保制度满意度的调查中,274名(45.61%)老年人表示对现行制度不了解,102名(16.89%)老年人对现行制度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2.3管理组和对照组6个月前后变化比较

2.3.1两组健康知信行比较

管理组在健康知信行方面有明显改善,其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得分均有所上升,体力活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的意识也有所提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2两组体检相关指标的比较

管理组在体检相关指标方面有明显改善,其中体重指数(Bmi)下降了0.55。高血压患者管理组147人,对照组127人;高血脂患者管理组19人,对照组26人。管理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4.77mmHg,高血脂患者血甘油三酯(tG)下降了0.53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3两组每月医疗/健康费用

管理组和对照组平均每月医疗/健康费用明显降低。从表3中可以看出,基期时管理组每月平均医疗/健康费用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管理组每月平均医疗/健康费用有所降低,21~50元的比例明显提高,201~500元以及>500元的比例有所降低,管理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社会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向因患病、负伤和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障制度〔3〕。现行的医保制度主要是对患病的参保人给予事后经济补偿,不能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无法解决“高危”老年人所带来的巨额医疗费用支出。健康管理纳入医保的支付范畴,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完善医保体制具有积极意义。

3.1健康管理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社区老年人对健康管理有较大的需求,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的愿望迫切。被调查老年人主要通过报刊书籍和新闻媒体来获取健康知识。事实上,这种获得渠道一定程度上不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对于个体的指导作用更为有限。健康管理是基于健康信息采集的一种健康投资方式,其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在不断得到反馈信息的同时不断进行修改,切实满足广大老年人对于健康知识专业性、针对性的需求。

3.2健康管理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控制医疗费用

调查显示,无论是在健康行为还是在健康指标的改善上,健康管理都可以起到明显作用。健康管理就是要将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传导给健康需求者,变被动的护理健康为主动的管理健康,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4〕。国外经验表明,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相当于减少3~6元医疗费用的开销〔5〕。本调查也表明,通过健康管理,被调查者每月平均医疗费用得到了明显控制。将健康管理纳入医保,改变了医保现有的干预模式,变事后补偿为事前干预,变被动的补偿为主动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赔付率。通过健康管理对投保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体检等服务,还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健康信息资料,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3.3健康管理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激活个人账户的保健作用,提高了社会医疗保险认可度

目前我国个人账户约束和积累作用不佳〔6〕,很大程度上由居民自己决定支付项目,医保应主动引导居民将其用于预防性服务,使其对自身健康更加负责。此次调查发现,有近半数被调查的老年人对现行的医保制度根本不了解,相当一部分人对医保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反映出医保宣传引导上的不足。根据老年人的需要,用其个人账户的费用支付健康管理,扩大了医保的服务范围,使其提供更为全面和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从心理上关心老年人,从行动上照顾老年人,必然可以提高医保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综上所述,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引入健康管理理念,将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项目,引导老年人将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管理,逐步将目前以疾病保险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转变为以预防为主的社会健康保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控制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风险,保障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华,王家骥,李枫,等.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2(3):15.

2白剑峰.药费是怎样省下的——记北京社区“知己健康管理”新模式〔J〕.中国医药指南,2006;(11):145.

3韩颖,程明,伊洪丽.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3):1524.

4魏炜,赵亮.现代健康管理模式浅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6;5:19.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7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教育自我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14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27-01

所谓自我保健,就是对自身的健康由单纯依靠医疗单位和医生,转移为依靠自己和家庭。对于老年住院病人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强调生活规律,合理营养,改变不良习惯,保持乐观情绪。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是很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的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如何实施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住院病人自我保健水平,笔者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1满足老年住院病人对疾病有关信息的需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使病人的观点日益受到重视,老年住院病人对有关病情、治疗、自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需求比较迫切[1]。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注意了解病人对疾病相关信息的需求,根据病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心理承受力,选择适当的形式和时机,满足病人的需求,帮助病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可能的对策,提高他们在医疗保健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消除其焦虑紧张的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宣传自我保健的方法,包括:坚持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不过度劳累,掌握劳逸结合;合理营养:注意荤素搭配,减少盐及糖的摄入;改变不良习惯:不吸烟,少喝酒,讲究卫生;提高和强化自我抗衰老意识等。只有不断提高自我保健的知识水平,医疗保健意识才会不断增强,从而让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使病人产生一种安全感,满足感。据科学家们调查,人有病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吃最好的药,也只能延长三年寿命,而做好自我保健可延年益寿。

2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指导,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依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的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健康的方向发展[2]。根据老年住院病人的特点和健康需求,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保健知识讲座,通过板报、报刊宣传,订阅有关老年预防保健及医学科普知识杂志,发健康处方,出院后提供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讲解老年生理特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预防保健知识,帮助他们理解身体功能、疾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对老年人要进行不断的诱导,者重使他们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如: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和卫生保健等,使其多接触社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参加社会服务工作,分散注意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乐趣和生活的信心。

积极做好各种保健工作和老年常见病的防治指导,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对老年的健康长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自我保健也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起到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3提高和强化老年住院病人自我保健的具体做法

3.1针对每位老年住院病人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健康处方,力求让患者尽快明白和相信增进健康的知识,并且使学到的知识长期记忆,坚持做下去,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即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如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老年病的预防保健知识,避免诱发因素,注意控制体重,调节体力活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如:刘某,男性,70岁,患冠心病住院2个多月,病情基本稳定,想出院回家治疗。患者一想到出院回家,情绪就激动,冠心病就发作,连续3次出院都不成。根据该病人情况,向病人又强化了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冠心病发作时的自救,然后安排病人可以先回家看看,如果在家情绪稳定,病情无变化,再来办出院手续。病人回家后能控制好情绪,感觉很好,没有再发作心绞痛。

3.2注重老人的心理状态,老人主要有孤独感,抑郁感,衰老感,老而无用感。这些负性情绪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应该向他们宣传乐观情绪可以使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保持平和,舒畅,乐观,愉快的心情,能保持体内环境平衡,使免疫系统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抵抗疾病的目的。

我们非常注意尊重老年住院病人,每天早晚两次查房,主动问好,征求病人的意见,询问饮食、睡眠等一些生活问题,使病人感到亲切,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抑郁感。护理中,注意观察并掌握老年患者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工作有预见性,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从不喊病人的床号,而是喊“某老”或“某老师”,好多入院时脾气古怪的老年住院病人入院后都能与我们密切配合,露出慈祥的笑容。

3.3生命在于运动,指导老人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走出户外,吸收新鲜空气,老同志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到病员活动室参加一些集体的娱乐活动,下棋、打牌等。健康在于锻炼,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选用如练习太极、健身球、按摩器等保健方法,起到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还有助于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起到调节情绪,丰富生活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3]。只有搞好老年人健康教育,强化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力,保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童坦君,张宗玉.医学老年学-衰老于长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8

韩国是与21世纪同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的,并且老龄化的发展具有速度快和增幅大的特点。1960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仅为726,45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2015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数达到6,653,943人,是1960年的9倍多,老龄化发展速度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在韩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之下,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极为严重的挑战。政府制订了《国民年金法》、《老年人福祉法》、《国民健康保险法》、《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应对老龄社会。总体来说,韩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在人均GDp为1万~2万美元的背景下,属于“先富后老”的类型,虽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物质条件方面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不小压力。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发表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韩国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均GDp尚未达到1万美元的情况下发生的,属于“未富先老”的类型。因此,在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远远没有做好准备。中韩两国同为东亚国家,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非常相似,研究考察韩国社会养老政策的?鹇运悸芳捌渚咛遄龇ǎ?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启示作用。

在上述背景之下,已经有一部分学者针对韩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状况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韩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1]、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比较研究[2]、韩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3]、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4-5]、韩国老年人收入保障研究[6]、韩国老龄产业发展研究[7-8]、韩国老年人福利政策研究[9-10]、韩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11]。可见,学者们关于韩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缺乏从收入保障、医疗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居住保障、业余生活保障等方面综合考察韩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描述韩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开始,进而回顾主要社会养老政策领域近期的发展,包括收入保障政策、医疗保障政策、居住保障政策和业余生活保障政策等,最后借鉴邻国韩国的经验,提出其对于我国建立应对少子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1韩国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状况

1.1韩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老龄化是全世界社会福利体系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世界银行甚至将老龄化称为危机[12]。根据联合国确定的评价指标,2000年,韩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2%,已经入老龄社会。到2018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14%,进入到高龄社会。到2026年,老龄人口超过20%[13],进入超高龄社会,平均5人就有1位老人。与法国、瑞典、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相比,韩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举例来说,老年人口比例由7%上升至14%的时间,法国约为115年、瑞典约为85年、美国约为71年,而韩国只用了18年。韩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导致的。在平均寿命方面,由2000年的76岁,至2010年提高到80.8岁,到2060年将达到88.6岁(图1)。

1962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韩国人口在1983年达到4000万时,所引发的全国性反对人口激增运动,促使韩国政府制定了各种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14],导致生育率从1981年的2.57减少为1985年的1.66,到1990年减少到1.57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总和生育率的减小是由于初婚年龄上升和不婚率增加所引起的。韩国生育率在2005年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仅为1.08,为了促进生育率的提高,韩国在2005年成立了低生育与人口老龄化政策委员会,致力于减轻生育和照料孩子的负担。统计显示,虽然韩国的生育率由2005年的1.08增加为2010年的1.23,但是仍然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1.2韩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韩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已经引起了韩国政府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查。韩国保健福祉部的一系列《韩国老年人实际状况调查》提供了了解韩国老年人相关状况的重要信息。

1.2.1韩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老年人比例急剧下降,同时,老年夫妻共住和单身老年人独住现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表1)。与独居老年人和夫妻同住的老年人相比,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是更有可能获得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与照顾的。因此,与子女同住老年人的比例下降,代表传统的照顾老年人的家庭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1.2.2老年人工作与就业状况

劳动市场参与在社会上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对老年人而言,除可以提供生活所需的收入,也有助于延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并降低社会排斥。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就业率是相对稳定的,2000年为29.4%,2014年提高到31.3%。2014年男性的雇佣率为42.1%,女性的雇佣比率为23.5%,分别比2000年提高1.8%和0.8%。由于韩国属于东方儒教文化圈,女性老年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比例要远远低于男性老年人。

1.3韩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根据韩国统计厅的《2014年高龄者统计》,65岁以上男性中的27.8%,女性中的16.0%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好的。相反,认为自己健康状况是不好的比例,男性、女性分别达到38.5%和54.4%。根据年龄段分类,8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差,70岁~79岁次之,最好的是65?q~69年龄段。2014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进行定期身体检查的老年人比例为76.4%,比2008年增加了16.6%,说明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

社会进步所引起的健康干预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很多疾病在可治疗的范围之内。然而,许多有关老年人疾病的研究都表明,慢性疾病成为老年人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主要疾病。在韩国,诸如心脏病、癌症以及糖尿病一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集中护理。此外,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还有可能会导致患有痴呆和在日常生活活动(aDL)和功能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之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因此,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是韩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主要政策领域的发展

2.1收入保障政策

韩国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共年金带来的收入保障。韩国公共年金由公务员年金和国民年金两个主要支柱构成。公务员年金由针对三个特定职业群体的公务员年金、军人年金和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组成。政府通过建立《公务员年金法》首先在1960年对政府雇员实施公共年金制度。又通过《军人年金法》、《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法》等立法在1963年和1974年分别增加了军人和私立学校教师为保障对象[15]。《国民年金法》则覆盖了剩余的人群。该法于1988年开始实施,自2008年起开始支付全额津贴。为了普及年金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1999年韩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使得国民年金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包含城市自雇者以及少于5个雇员的小企业的雇员和雇主[16]。韩国自从1999年普及国民年金以来,公共年金加入者数量大幅度提高,到2014年末已经达到2112.5万人,是2002年的将近1.3倍;其中65岁以上给付者数量达到253.1万人,是2002年的将近6.7倍(表2),这主要是公共的老年经济保障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扩展所致。

除了公共年金以外,韩国老年收入保障制度最重要的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了一系列老年人津贴与年金制度,主要包括1991年开始实施的老龄津贴制度,1998年的敬老年金制度,2008年和2015年的基础老龄年金制度。韩国1989年修改后的《老年人福祉法》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可以向65岁以上老年人支付老龄津贴。根据此法律,韩国从1991年开始向《国民基础生活法》规定的生活水平处于最低生活费以下水平人口中的7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万韩元的津贴[6]。由于此制度适用面窄,且支援额度较小,因此老龄津贴制度随着敬老年金制度的引入而被废除。

敬老年金制度是根据1997年7月颁布的《老年人福祉法改正法律案》导入,1998年7月1日开始实施。韩国的国民年金制度是从1988年开始实施,规定加入期限为20年,即年金要到2008年开始向加入者进行支付。因此,在2008年之前进入到老龄化阶段的老人就无法直接享受到国民年金的实惠。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敬老年金制度在吸收老龄津贴制度的基础上,将适用对象设定为生活水平处于最低生活费以下水平人口中的老年人和无法加入国民年金制度的老年人口。敬老年金制度随着2008年基础老龄年金制度的实施而被废除。

基础老龄年金制度是在2007年《基础老龄年金法》通过以后,从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该制度实施的初期,适用对象设定为收入所得排名在后60%的70岁以上老人人口。从2008年7月开始,适用对象范围扩大到收入所得后60%的65岁以上老年人,2009年开始继续扩大到收入所得后70%的65岁以上人口。基础老龄年金制度实施以后,随着适用对象范围的阶段性扩大,给付人数不断增多。2014年6月,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6,385,923人,基础老龄基金的给付人数为4,160,121人,基金的给付率达到65.1%。

基础老龄年金的给付额度是前3年国民年金加入者月收入平均值的5%,2008年~2014年6月基础老龄年金的最高支援额度如表3所示。由于独居老人和老年人夫妇存在生活费的差异,所以夫妇两人同为给付对象时,按照两个个人给付额度总和的80%进行支援。2014年4月~6月间,独居老年人最高可获得99,100韩元,老年人夫妇两人最多可获得158,600韩元的给付。

为了补救国民年金的死角地带和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从敬老年金制度到基础老龄年金制度,支援对象的范围和水平不断提高。即便如此也没有有效缓解老年人贫困问题。因此,2012年12月,韩国第18次大选中,朴槿惠总统做出了“将基础年金和国民年金统一,向65岁以上老年人支付基础老龄年金2倍”的基础年金约定。经过政府的法案制定与修改,以及最终的听证会程序,2014年5月2日国会通过向65岁以上老人中收入所得水平排在后70%的人口发放前3年国民年金加入者月收入平均值10%的基础年金,根据收入水平不同,基础年金的金额从10万韩元到20万韩元不等。基础年金制度从2014年7月开始实施。

基础年金给付人数不断增加,从2014年7月的423.9万人增加到2014年12月的435.3万人,再增加到2015年10月的448万人。为了防止基础年金的实际价值下降,韩国保健福祉部会根据每年的物价上升情况调整支援额度。独居老年人的最高给付额度从2014年的20万韩元增加到2015年的202,600韩元,2016年考虑到物价比2015年上升0.7%,将最高给付额度提高到204,010韩元。同样,夫妇老年人家庭的最高给付额度从2014年的32万韩元增加到2015年的324,160韩元,2016年增加为326,416韩元。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于2015年6月11日到26日针对2000名基础年金给付对象进行的面谈调查结果,有92.5%的受访者觉得基础年金对生活有帮助,可见基础年金给付对象大体上还是满意的。

此外,就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使老年人收获健康和成就感。韩国《老年人福祉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根据个人能力从事适当的工作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机会应该得到保障”。同法第23条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具有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的责任”。《高龄者雇佣促进法》中也规定了政府具有对高龄者进行就业支援的任务。这些都为韩国老年人就业提供了政策基础。2015年,韩国具有老年人就业支援机关数为129所,政府提供的老年人工作职位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为385,963个,是2007年的3.34倍。

2.2医疗政策与长期护理服务

韩国把医疗问题视为基本保障的核心,1963年12月6日制定《国民健康保险法》以后,从1977年7月开始实施健康保险事业,政府规定500人以上企业(单位)作为健康保险适用单位;1988年开始将5人以上企业(单位)人员与农村居民指定为适用对象;1989年7月开始在城市地区开始实行健康保险,迎来了国民健康保险时代。目前,韩国医疗保障制度是通过国民健康保险事业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国民提供疾病诊断、门诊治疗、康复治疗、住院等“实物给付”和以补偿医疗费为内容的“现金给付”,其中实物给付是基础。依据《国民健康保险法》,凡在韩国居住的国民均为国民健康保险的适用对象,它包括“参保者”和“被抚养者”。参保者有两类,一是职工、雇主、公务员和教职员全体人员等企业(单位)参保者,二是地区参保者。被抚养者主要指依赖企业(单位)参保者维持生活的没有报酬或收入者。2015年,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覆盖韩国约99.8%的国民,其余0.2%以基?a生活保障对象等形式编入医疗保障事业制度(表4)。

1989年韩国全国实行健康保险以后,老年人的医疗使用量和医疗费用急速上升。2014年,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为193,551亿韩元,是2005年的3.2倍。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比重由2005年的24.4%增加到2014年的35.5%(图2)。2014年老年人每年人均医疗费用为3,223千韩元,是韩国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图3)。

由于国民健康保险是共同支付制度,并且在接受健康护理服务时需要付费,2013年病人在医疗方面总支出的25.18%都是现款支付的。与其他健康保险制度的经合组织成员国相比,韩国的25.18%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德国的这一比例是13%,日本是17%[17]。尽管医疗支出水平较低,韩国的国民健康保险累积的盈余削减之时,还是曾经历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给国民健康保险分配更多的预算,韩国政府加大了相关投入,并增加了健康保险费的缴费水平(表5)。

韩国实行的国民健康保险体系大多集中于紧急性疾病的护理,而患有慢性疾病需要被照料的老年人则处于需求无法满足的境地。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等同于老年人健康生活期的延长,因此,在韩国对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为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韩国于2007年4月,通过《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案》,并从2008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韩国之所以从2008年建立起老年人长期疗养保险制度,在于其从1988年开始实施面向全体国民的年金制度,国民年金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为20年,因此从2008年起国民年金开始支付,这为韩国推行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了相应的配套基础。

韩国虽然把全体国民都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加入对象,但是服务对象的范围界定为65岁及以上老人和不满65岁的脑出血、脑梗死、帕金森等老年性疾病患者。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由政府的国民健康保险工团(nationalHealthinsuranceService)进行管理。该团体在韩国各地设立分部,为老年长期护理的申请者实行认定服务,并为参加国民健康保险的公民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费的征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需要向国民健康保险公团提交等级判定申请,公团内部的等级判定委员会通过上门调查,对申请者护理等级进行判定,做出是否允许申请者成为长期护理服务对象的决定。2014年7月1日开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对认定等级进行了改革。将改革前的第3等级分为3、4两个等级,并新开设了长期护理第5等级(痴呆特别等级),使日常生活有困难的痴呆程度较轻的患者每月可以享受76万韩元上限的长期护理服务(表6)。长期护理对象认定老年人口比率由2009年的5.4%增加为2014年的6.6%,老年人正规长期护理的覆盖率逐渐增加(表7)。长期护理的等级认定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其中1等级认定者的有效期为3年,2-5等级认定者的有效期为2年,距离有效期结束的30-90天内需要重新申请等级认定。这样不仅可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长期护理服务,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护理服务资浪费现象的产生。

韩国运营长期护理保险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于长期护理保险费、国库和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承担的经费、长期护理服务使用者本人所负担的费用三个部分。其中,韩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费被纳入到国民健康保险的范围内,在健康保险费的基础上加收。目前的加收比例是6.55%,即长期护理保险费=国民健康保险*6.55%。这种低额度起步的收费方式,易于让更多的民众接受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费率从2008年的4.05%开始到2015年共有两次增幅(表8)。其上调的幅度都十分微小。按照2015年的收费比率计算,例如a的每月薪酬为300万韩元,应缴纳健康保险费为300万元*6.07%=179,700韩元,参保者本人需负担50%,所在单位负担50%。长期护理保险费为179,700韩元*6.55%=11,770韩元,参保者本人需负担5,885韩元(50%)。

依据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第58条,国库每年向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支援的金额为当年长期护理保险费预算收入金额的20%。同法的第40条规定,居家护理服务使用者需本人承担当年费用的15%,设施给予服务使用者需本人承担当年费用的20%。这说明韩国更加鼓励和提倡老年人选择使用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因为居家养老更符合亚洲国家的养老文化,易于被老年人广泛接受。其中,对属于《国民基础生活保障法》规定的医疗给予者,可以100%减免个人承担费用;属于《医疗给予法》规定的给予者可以减免50%的费用。政府资助和个人承担费用以外的金额,由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承担,大约占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的60%。

2014年,长期护理给予费共计39,849亿韩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2,393亿韩元。其中,2014年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支出34,981亿韩元,占当年总支出的87.8%(政府支援的20%计入)(表9)。国民健康保险工团的费用支出增长速度较快,这主要是由长期护理等级认定者数量逐年增加所引起的。

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收费实行以时间和护理等级为基准的定额制(表10)。即,政府仅提供有限时间的护理补助,超出的时间老年人需要自己支付费用。每月可使用的护理金额上限1级护理认定者为1,185,300?n元,2级护理认定者为1,044,300韩元,3级护理认定者为964,800韩元,4级护理认定者903,800韩元,5级护理认定者766,600韩元。超出上限的金额由护理服务使用者本人支付。例如,居家护理服务使用者在每月可使用金额上限之内享受服务只需缴纳使用金额的15%,如果超过所规定的上限,超额部分全部由本人负担。

2.3老年人居住保障

2015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3.1%,到2060年将达到40.1%。由于经济与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念与以前大不相同,现在的老年人独立生活的意志逐步加强,2014年老年人家庭(包括独居老人和老年人夫妇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7.5%,比2004年增加了12.5个百分点。在这样的状况下,老年人的居住保障事业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前文所介绍的老人收入保障事业和医疗保障事业。

1981年实施的《老年人福祉法》中就体现出了政府对于老年人居住福祉的重视,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需要制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老年人居住保障设施包括养老设施、老年人共同生活家庭、老年人福祉住宅三种类型。其中,养老设施主要是饮食供应以及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服务对象包括65岁以上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对象、从抚养义务者方面不能得到妥善抚养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上一年度城市家庭月均收入以下家庭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设施使用者全额承担费用的60岁以上人员。65岁以上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对象、从抚养义务者方面不能得到妥善抚养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设施使用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全额承担。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上一年度城市家庭月均收入以下家庭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设施使用费用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只承担一部分。养老设施的财政支援,首尔地区为国库承担47.5%,地方财政承担47.5%,法人承担5%。首尔以外的地区是国库承担76%,地方财政承担19%,法人承担5%。老年人共同生活家庭是向老年人提供如家庭般的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方便,其服务对象与养老设施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老年人福祉住宅是向生活无障碍的想独自生活的60岁以上人员出售或者出租居住设施,其费用由使用者全额承担。2014年,韩国共有老年人居住福祉设施443所,定员为21,110人,分别是2004年的3.19倍和2.24倍(表11)。

2.4老年人业余生活保障

韩国老年人业余生活设施主要包括老年人福祉馆、敬老堂、老年人教室等三项。敬老堂是老年人福祉设施中最为普遍的一种,2014年韩国敬老堂的数量已经达到63,960所,占全国老年人业余生活福祉设施的97.4%。敬老堂主要是为老年人自发性的友好聚会、趣味活动等交流活动提供场所。根据保健福祉部的调查,2014年10,279名老年人中,使用敬老堂的比例为25.9%,平均每周使用天数为4.2天,超过3/4的使用者都对敬老堂感到满意。敬老堂的使用原因主要是获得友情(85.5%)、就餐服务(6.6%)、业余活动节目(4.4%)。

老年人福祉馆主要是向老年人提供有关教育、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的各种情报与服务,同时提供疾病预防、收入保证等服务增进老年人福祉。2014年,韩国老年人福祉馆的数量是344所,数量仅为敬老堂数量的不足1%。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2014年的调查,20279名老年人中只有8.9%的老年人在使用老年人福祉馆。在使用者中,平均每周使用天数为2.6天,满足度达到84.4%。使用的主要理由包括参加业余活动节目(53.2%)、就餐服务(17.6%)、获得友情(14.9%)、就业(4.8%)等。

老年人教室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需求而提供有关业余爱好、保持身体健康、收入保证等的学习节目。2014年韩国老年人教室的数量为1,361所,占全国老年人业余生活福祉设施总数的2.07%(表12)。

3结论与政策建议

3.1基本结论

本文探讨了韩国的老龄化问题和近年的社会应对政策。主要是由于生育率的迅速下降,韩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随着家庭的养老角色弱化,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韩国政府不得不实施和改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方案,建立的国民年金制度、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重要的社会养老安全网络。一系列养老制度的实施证明了韩国政府作为积极的福利供应者,而不是单纯的管理者的角色得到强化。韩国政府在社会养老福利和老年人保健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水平不断增加,说明政府更加积极地承担一直以来被视为家庭责任的老年人的照料,并不断修正完善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保险准则的不足之处。对社会养老保障措施的最新补充和调整是韩国政府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之中承担制定养老社会政策责任的重要标志。

3.2政策建议

截至2014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据测算,未来几十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快速发展,需要借鉴韩国经验,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完善老年人收入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养。韩国从1960年起先后实施“公务员年金制度”、“军人年金制度”、“私立学校教师年金制度”和“国民年金制度”共同构成韩国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并从1991年开始实施“老龄津贴制度”、“敬老年金制度”、“基础老龄年金制度”、“基础年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每月收入和家庭财产排名状况位于下游70%的老年人发放补助。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构建一个统一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框架,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使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发展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此外,韩国将老年人就业视为政府工程,认为通过推动老年人就业可以减少老年人社会抚养压力,韩国政府推行的《高龄者雇佣促进法》为老年人就业提供了保障,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9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为促进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制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以下简称《纲要》)。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老龄事业有了较快发展。1994年12月,国家计委、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年)》,199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与医疗保障得到改善,老年福利、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重视,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老龄组织健康发展,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正在健全和加强。但是,我国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设施、产品与服务短缺,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老龄事业发展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

世纪之交,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先期进入人口老年型的国家相比,具有老龄化发展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地区之间不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老年人对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必将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解决老龄问题,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将为解决老龄问题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未来十几年,虽然老年赡养比开始上升,但少儿抚养比明显降低,社会总抚养比持续下降,也为做好21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前的准备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制定对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老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总目标。

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重点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城市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建立以城市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管理与服务体系。

——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老龄事业的正常投入机制。

——健全老龄工作体系。

(二)指导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发展老龄事业,并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老龄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把老龄事业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老龄事业投入,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增长相适应。把解决现实老龄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长远准备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2.坚持老龄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发展老龄事业要着眼于体制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老年服务业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

3.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发展老年服务事业,同时继续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倡导个人的自我养老准备,走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

4.坚持用法制和道德的力量营造发展老龄事业的社会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律约束机制;完善道德规范,重视舆论引导,增进代际和谐。

5.坚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同时,注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老年人的价值,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引导老年人自立自强,积极向上。

6.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重视农村老龄问题和农民的养老问题;解决好老少边穷地区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保障高龄老人、残疾老人、老年妇女、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把老龄工作的重心放在社区、基层。

三、任务和措施

(一)经济供养。

1.任务。

——初步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经济供养体系,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确保老年人生活水平随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提高。

2.措施。

——在城镇,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全面实行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依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鼓励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和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合理增加基本养老金,使离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作好准备。——在农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农民养老以家庭赡养为主,倡导赡养人之间签订“家庭赡养协议”;鼓励低龄健康老人提高自养能力;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老人继续完善以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对老年人的集体福利制度;根据情况逐步建立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注意探索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确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老年人中的贯彻落实,并随社会经济发展相应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过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多渠道筹集资金,对特殊困难的老人实行临时性救助,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活动。

(二)医疗保健。

1.任务。

——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初步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做好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健康教育普及率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老年人体育健身参与率达到40—50%。

2.措施。

——要完善和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健康保障办法。逐步探索和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加强社区老年卫生工作。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以优质、便捷、经济为原则,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逐步把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问题大部分解决在社区。要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加快乡、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努力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老少边穷”地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工作,逐步改善贫困老年人缺医少药的状况。

——重视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在青少年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老年期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老年人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注意针对老年妇女的身心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健康预期寿命。逐步建立社区老年人口健康档案,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测。重视老年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康复研究,建立老年人口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创造条件。县(市、区)要普遍设立老年体育指导站(点),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要因地制宜地开辟老年人健身场所;逐步建立老年人体质监测站,开展老年人体质监测指导工作。

——高龄老人和残疾老人就医,享受优先服务。

(三)照料服务。

1.任务。

——初步建成养老设施网络。城市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农村乡镇敬老院覆盖率达到90%。

——初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建立社区为老服务的有效管理体制和服务队伍。

2.措施。

——国家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的办法,办好示范性的养老设施,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以社区为基础、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设施,注意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城市要有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街道要有与老年人需求相适应的养老院或托老所,充分利用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的现有资源开展养老服务,逐步形成养老设施网络。乡(镇)敬老院要进一步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服务范围扩大到周边地区的老年人。

——制订和完善各类老年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住宅、道路交通和公共设施建设应逐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大力发展社区老年照料服务。在社区建立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站,依托社区老年服务设施,采取上门服务、定点服务等形式,开展看护照料、精神慰籍、家务帮助等服务项目。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建立老年人紧急呼叫系统。充分利用家庭照料资源,积极探索支持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的有效办法,逐步优化支持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社会和社区环境。

——加强社区老年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立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服务人员培训率达到60-80%,经过考核,持证上岗。重视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社区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积极鼓励在校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为老服务,形成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为老服务队伍。

——适应退休人员逐步由社区管理的新形势,积极探索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的新模式。逐步完善老年管理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在社区老龄工作中的作用。

(四)精神文化生活。

1.任务。

——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

——丰富老年人闲暇生活,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在校老年学员人数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倍。

——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2.措施。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老龄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要把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美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敬老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教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老龄事业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家庭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加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大中城市要逐步建立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综合性的老年活动中心,县(市、区)要建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乡(镇)、街道要设立老年活动站,有条件的村委会、居委会要开设老年活动室。各地要在现有或新建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中开辟老年人活动场所,同时鼓励部门和单位管辖的文化活动场所向老年人开放。公园、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要优惠向老年人开放。

——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广播电台、电视台要办好老年文化专题节目;文学、影视、戏剧界要积极创作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新闻出版部门要重视办好老年报刊,出版面向老年人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大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社区文体活动,对各类专业性老年群众文体组织给予支持和引导,有计划地组织老年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活动。

——建立老年教育网络。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办好老年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1-2所示范性老年大学,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设立老年大学,乡(镇)、街道以及有条件的村委会、居委会要有老年学校、图书阅览室等学习场所;各种成人教育院校应积极开设老年班;发展老年电视大学、老年网上学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重视做好老年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制定并公布全国老年教育条例,加强老年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育活动,帮助老年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特别重视加强老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城市,要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学习班、报告会,就近就地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老年思想教育活动,帮助老年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农村,要积极组织引导老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重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老年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发展。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创造条件,积极发挥老年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在城镇,要重视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导老年人从事教育、科研、咨询以及维护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农村,鼓励健康老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业。支持老年人自助互助。注意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五)权益保障。

1.任务。

——加强立法、执法工作,逐步形成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

——加强普法教育工作。城市普法教育普及率不低于80%,农村不低于60%。

2.措施。

——抓紧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老年人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地方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理和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老年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要设立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岗,社区要设立法律服务网点,保证老年人能够就地、就近、及时得到有效的法律服务。对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老年人,按有关规定提供法律援助,给予缓交、减交或免交的优待。

——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观念。帮助老年人学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律监督。各级老龄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督促和协调各部门依法行政,积极配合和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做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有关部门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四、实施《纲要》的保证

(一)加强组织建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把老龄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建立和完善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明确任务和职责,核定编制,配备干部,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加强老龄工作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老龄工作干部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二)加大经费投入。

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规模,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增加对老龄事业经费的投入,用于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和老年教育等方面,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在国家发行的收益中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老龄事业的发展。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

(三)加快体制创新。

大力推进老年福利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和法制化进程。在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投入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计划、财政、工商、税务、物价、国土、建设和民政等部门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私营企业和国内外人士投资老龄事业,发展老年产业,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对设施、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政府办的老年福利事业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并积极探索公办民营等委托运作形式。同时,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对社会办的老年福利事业进行必要的调控、规范、指导和监督,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和宏观管理、社会中介组织经办运作、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

(四)重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加强老龄问题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密切注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关注老年人口状况,建立老龄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形成统计工作制度,为科学规划和科学决策服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提高老龄科研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为老龄事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开设社会老年学专业或课程,在医学和护理院校增加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教学内容。有条件的院校可设立硕士、博士学位,培养老年学高级专门人才。大力开展老年教育和老年医学研究。

老年人保健方法篇10

1.把老龄工作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两个率先”的高度来认识,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经常听取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老龄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切实加强村(社区)老龄工作班子建设,老协会长若有变动,要及时调整补缺。努力开展争创老龄工作先进镇、敬老模范村(社区)活动,把老龄工作落到实处。

3.认真落实《镇老龄事业发展计划》精神,按文件要求,我镇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3360人,按每位老年人5-8元的标准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实报实销,确保老龄工作活动正常开展。

二、落实老年政策法规,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认真贯彻《老年法》和省实施《老年法》办法,继续执行市政府颁布的对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的12个方面优惠优待政策。

5.镇有关部门要在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中的用地、用房、用水、用气及税收等方面,根据上级规定并结合我镇实际,制订好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和国内外人士投资建造老年服务设施。进一步巩固提高绿卡企业,大力发展助老企业。

6.认真接待老年人的来信来访工作,各村(社区)及时调处涉老纠纷,做到矛盾不上交。如不积极主动调处纠纷、上交矛盾的,在考核中要扣分。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援助,决定举办一期维护权益学习班,各村(社区)老协会长参加,请法庭庭长吴子东讲课。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7.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5%,大病医疗保险100%,各村老协会长要高度重视,确保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8.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老年人“应保尽保”,达到100%。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和征地拆迁户中贫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权益保护工作。

四、加快老年设施建设,规范老年服务设施管理。

9.加大对老年服务设施的投入,调动社会各界支持老年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把老年福利设施纳入镇村公共设施建设范畴。镇老年活动中心面积为2500平方米,各村(社区)老年活动室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并以20%的比例逐年改造,使村老年活动室村村达标,不断改善老年服务设施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发挥好老年福利设施的作用。

10.积极实施“社区老年服务星光计划”,从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拓展老年服务项目,扩大服务内容,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老年服务体系。

五、开展老年文体活动,营造健康老龄化的氛围。

11.继续开展老年文化先进镇活动,达到“五个一”:即有一所老年学校;有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有一支文艺演唱队;有一支健身骨干队伍;有一片老年门球场。积极引导老年人开展科学有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老龄化社会环境。

12.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镇、村(社区)老年教育网络,落实老年教育经费,办好镇老年学校。全年计划办班4期,党员150名。第一期学习全会精神和《老年法》,第二期卫生保健课,第三期维护权益课。第四期安全保卫课,确保老年人入学率20%。

13.认真开展乒乓、棋类、门球、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的训练,以社区居委为中心,组织骨干培训,扩大健身队伍,健身活动场所设5个点。大力开展老年文艺活动,积极参加市第四届老年文艺会演活动。

六、搞好敬老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敬老意识。

14.深入宣传《老年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加大对创建老龄工作先进镇活动的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和宣传栏在老龄宣传中的作用。社会服务窗口和设施要有老年人优先优待的明显标志。认真搞好通讯报道,将街巷里弄和乡村农舍中涌现的尊老敬老先进事例,积极向新闻媒体发稿,形成良好的敬老氛围。

15.把敬老爱老助老的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校思想道德课程,积极参与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文为主要内容的“全国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敬老好儿女、敬老助老先进单位等活动。认真组织搞好“万名志愿者为老服务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