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十篇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十篇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26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1

在循序渐进地促进国有企业传统劳动就业制度向市场化的劳动就业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分析就业体制的症结,以认识并保持基本制度内容的连续性。

(一)渐进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制度延续了传统就业体制,强化了隐性失业

虽然国有企业在传统体制框架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极其承诺的多重社会功能,使初期的经济改革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制度保障,且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促进了经济转型的分步骤发展,但社会功能目标(如全面就业、社会稳定)的有效实现往往以经济功能目标的严重受损和丧失为代价。国有企业在此间所承担的大规模吸纳劳动力的重任,却成了改革后期国有企业自身改组难以卸除的重负。

在这一时期,传统计划体制本身的弱点,决定了对劳动者的就业仍然通过中央计划整体的板块式的手段去完成,因而,在不改变资源配置功能的条件下又孕育了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的新一轮失衡,造成企业劳动力资源结构的配置错位与使用的效率低下。

1996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国有企业劳动总量的过度供给即隐性失业率达到20%,绝对量达2000万人。非国有企业虽然在不断吸纳劳动力,但由于工资和福利的差距及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涌入,并不足以吸纳国有企业过多的劳动力,而且计划配置劳动力的机制和劳动力的“铁饭碗”制度没有根本打破,从而延续了原有计划体制下的用工制度,强化了隐性就业,加大了改革成本。

(二)渐进改革中,国有企业劳动力就业机制的缺陷造成企业冗员沉淀与需求扩张并存,导致就业陷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全部资源配置都是以企业为单位在市场中实现的。市场机制自发地引导生产要素在企业内外不断地流动和重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配置结构总是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技术结构的调整变化。但是在改革途中,国有企业中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在企业内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冗员沉淀),其容量已远远超出生产的合理需求量;另一方面,企业仍感某些岗位或工种的劳动力不足,对劳动力的需求继续扩张,不得不从企业外部雇用劳动力,理论界把这种企业内部总量劳动力过剩与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扩张同时并存的现象称之为“就业陷阱”。其成因在于,由于传统的制度安排,企业内滞存的大量无效劳动力挤占了企业中本应有的职工规模,致使能够提供有效劳动供给的、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员不足。因此,即使在企业劳动力普遍过剩的背景下,企业仍然存在实际缺员现象。

(三)渐进式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板块分割和双轨运行

以市场机制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形成了整个经济新旧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劳动力就业格局及其运行机制是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也裂变成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两大块,整个就业领域表现为典型的双轨运行特征。

板块的裂变使农村劳动力和城镇非公有部门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成为超前的一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这些部门劳动者在工作岗位的进入与退出,使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行为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对称性,双向选择与收入导向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规则。而作为劳动需求一方的非公有制企业,亦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约束下,按实际生产需求自由决定雇佣和辞退劳动者,表现出显著的市场行为特征。显然,这种市场就业机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作用。而对国有企业的劳动力存量部分,市场机制的作用远小于前一板块。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缺乏劳动力的市场调节机制和容纳冗员的稳定就业环境,致使“双向选择”的劳动关系难以确立。虽然在劳动用工方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和优化劳动组合,但由于失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而无法将大量冗员推向市场就业;在大部分企业经营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只能导致企业工资制度的二元结构,妨碍了工资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发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劳动者的流动缺乏安全保障,使本已出现的企业劳动供求行为的市场化倾向无法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企业内外部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板块分割和双轨运行。

(四)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惯性造成企业冗员退出原有体制的心理障碍与思维锁定

首先,传统的就业体制在其长期的历史延续过程中,塑造了一种刚性极强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与就业相互联系,主要由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职能,为就业的劳动者提供生老病死的一系列无风险保障。与原有就业制度相比,市场调节的就业制度是高收入的诱惑与失业风险的陷阱同时存在。这种制度变迁所产生的反差使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对原有制度眷恋不已,真正退出原有就业制度的观念难以迅速形成。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流般的向城市的流动这一态势也强化了城市劳动者对失业风险的不确定性预期。同时,由于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对社会稳定目标的偏好,为减少因制度变迁而引发的失业对社会的冲击,缓解社会矛盾,主要采取的是以企业内下岗、放假或内部发展第三产业就地吸收、消化冗员的措施,并过多地从政策上硬性限制农民工流入城市以保证城市工人就业,相应地给城市职工过多的再就业承诺和经济补助,这也使得企业职工不愿彻底摆脱对企业保障的依赖,而无法真正建立起风险性、竞争性的市场就业制度。

第三,在传统集权体制下,职工就业与住房、医疗、退休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内容一样,都表现为一种劳动者的计划权利,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这种过去传统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计划权利必须通过一定的|初偿,即付出交易成本,才能使其完全脱离国有经济部门。由于它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牵制,使企业冗员尤其是已下岗失业职工与原企业脱钩的问题上设置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这也是改革中国有企业冗员过多早已存在,但又不能马上进行劳动力的体制外分流的根本原因。

二、解:推进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政策及措施

(一)建立公开失业机制,加快推进企业内外二元劳动力市场向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转型

目前,我国市场就业机制缺位的客观现实,给予企业内外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合理性,但这只是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的一种权宜之策。因此,逐渐实现按市场要求来配置劳动力,并发展成一个全国统一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我国对劳动力资源存量的调整存在很强的刚性,表层原因是条块分割、部门所有所导致的劳动力产权转移困难,实际上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传统劳动就业体制下的对公开失业机制的人为压制所导致的。由于不允许公开失业存在,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资源存量的流动,企业的破产、兼并、联合等重要途径和手段,都因遇到企业职工的安置难题而无法有效实行。如果通过建立公开失业机制,健全失业保障体系,以此来调节启动以劳动力为核心的资源存量合理流动,则不仅有利于企业改组,而且可以使产业和产品结构真正得以调整,从而在生产和需求协调的基础上搞活国有企业,优化经济结构。实施公开失业机制,在企业经营自确立的条件下,赋予经营者完整的用工权,使他们可以根据经营效率吞吐企业劳动力;同时,也赋予劳动者择业权,使之提高劳动的积极性和流动性,并从中形成对经营者的制约力量。另外,公开失业机制可以直接、现实地反映着市场上的劳动供求关系,并为调控这类关系的政府和市场机制提供了施展余地。对于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劳动力网络的形成、促进再就业工程,稳定社会秩序,均具有显著作用。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构的服务职能,构建加速推进市场化的进程

在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渐进改革中,由于缺少更加现实、有效的内、外部市场间的沟通与衔接机制,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无法向社会排放冗员,社会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劳动力市场,显然,在向完全市场化就业模式演进的道路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使之构建成为一个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的可操作平台,以弥补就业制度改革过渡时期运行机制的缺位,填充国有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隔离带,有效连接企业内部劳动力调剂市场与外部完全就业市场。这一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平台,与目前各种劳动力市场机构(如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相比,功能更齐全,服务范围更广,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化的档案管理、职业培训与开发、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人事、失业保障等方面。

(三)制订客观、现实的政策与措施,消除失业者再就业的路径依赖,搞好就业服务

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政府不能将充分就业的宏观目标混同于具体的再就业承诺,这会给失业者造成心理依赖,削弱其内在的激励动机,并且在再就业机会面前过多地挑剔职业。因此,政府应放弃对城市劳动者的无条件再就业承诺,通过加强劳动力供求的市场调节力度,创造竞争就业的制度氛围,强化劳动者的失业风险意识,通过劳动用工的双向选择,促使劳动者在这种强制性的变迁趋势中改变原有就业观念。利用市场机制给劳动者带来的激励效应,强化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做好迎接制度变迁的心理准备、技术准备。同时。政府应在创造宏观经济就业机会基础上,尽快建立就业制度变迁的正式制约,以经济手段建立失业保险、贫困救济机制,从制度安排上降低劳动者创业、择业、流动的物质成本。

(四)完善社会化保障体系,构筑劳动者市场化就业的“安全网”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2

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是劳动者就业的重要主体,也是活跃人力资源的题中之义。首先,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专业化、行业性、精细化、人性化”的要求,打造安全、稳定、有序的“有形市场”,定期举办专项、专题招聘会,提高招聘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构建就业网络平台即“无形市场”,及时就业信息,适时举办网络招聘会。网络招聘平台应在纵向上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县、社区互联,横向上要与同级群团组织的就业服务机构及毕业生就业市场贯通。再次,创新招聘活动举办形式,推进招聘活动进校园、进社区,引导企事业单位直接到高校、社区招聘,为劳动者就近参加招聘活动搭建平台。第四,积极参与区域人才(就业)服务合作、人才甄选和劳务输出、劳务(人才)派遣,促进劳动者跨区域就业和更高层次的“人岗匹配”,实现人力资源在区域间、单位间、行业间合理流动调配。

人力资源储备与聚集功能

劳动者就业是动态的,但单位对劳动者的潜在需求,现实中不可能立即通过信息反映出来,这就必然使一部分劳动者因一时不能对口安置而暂时待业(含自愿性失业)而进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储存系统。为此,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必须建立专门的人才储备系统,对未就业者或有更换工作意愿者的信息进行专门采集,分门别类地存储,并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推荐就业或配置。应该说,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人才储备功能重点解决是“有人无市”问题。近年来,面对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就业职位供给却因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在大幅下降,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待业人员或失业人员要通过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储备而逐步择业。当然,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更要发挥“蓄水池”作用,[2]聚集各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力资源培训与评价功能

人力资源配置是动态匹配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应该说,人与事的相适应,个人资格条件与工作职位要求的一致性,是相对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伴随科技进步,职业及岗位种类、要求、标准、内容等都在不断变化。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决定了其培养标准难以跟上人力资源市场的快速变化。同时,通过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求职者必须掌握求职择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及政策法规。这些都需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对求职者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和评价,增强知识的迁移和职业适应性。首先,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既是固定的人才交流场所,也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人才培训功能就是公共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对市场运行的分析和相关调研,判断现今和长远的急需专业,再对一些非对口专业的求职者加以相应的培训,使他们具备相应的职业工作能力,以合乎市场招聘需求,进而实现就业。培训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目的,做到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以及联合办学、顶岗实习、定向办班、继续教育等,使求职者完善职业能力结构,掌握择业技巧和工作方法,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其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人力资源配置在最适合、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借助“人力资源评价”。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社会化服务机构,应不断提高测评技术,对劳动者的道德品质、能力学识、心理特征、性格气质、潜能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试,为用人单位做到“人岗匹配”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及时对有关人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进行宣讲,增强劳动者、用人单位的诚信意识、发展意识和维权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人才招聘服务与纽带功能

一般而言,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因其拥有全面的政策服务体系和丰富的公共资源,成为用人单位实施人才规划、招聘引进人才、调节人才资源的重要载体。因此,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应完善软硬件建设,在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充分发挥纽带作用,通过举办招聘会、见面会等形式,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人才招聘服务,营造人才充分竞争的环境。同时可针对特定的岗位、紧缺专业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帮助用人单位解决“人才瓶颈”。当然,在招聘服务中,组织者要严格审查招聘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的合规性,防止虚假招聘、就业歧视,以及鉴证、核实求职者信息,依法维护招聘单位和劳动者两大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另外,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是政府连接社会民生(劳动者、用人单位)的重要窗口和纽带,要认真落实政府的民生政策以惠及于民,并将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有效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纽带功能。

人力资源开发与促进功能

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岗位开发的组织者之一,可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实习、见习、创业、学术活动及基地建设,推广科研成果,发现、推荐有用人才。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引进、开发科研成果,把人才交流与智力开发结合起来,达到引进一个用好一个、开发一片带动一批的效果。一方面,要利用其中介职能,积极组织实施就业和人才政策,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并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宣传人才和就业政策并推荐就业创业,促进用人单位积极吸纳求职者特别是家庭困难、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下岗工人、应届毕业生到相应岗位上,同时要联合社区、街道、重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切实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其开发促进功能与辐射作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及就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引导各类人力资源到基层、到边疆就业,改变基层不愿去、城里又无法就业的现状,形成各类人才合理布局的态势。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3

一、劳动力市场现状

据统计,2018年北安市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93家企业、总用工人数6000余人,用工单位多集中在服务业与制造业。用工年龄集中在25岁到40岁之间,男女用工比例基本各占50%。专业技术人员占10%。文化程度初、高中占85%,高学历比例较低.底薪1500元至2000元占80%,2000元至4000元15%、4000元以上占5%。虽然用工需求量较大,但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仍然存在着招工难、就业难的问题。

二、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较大,劳动技能相对单一,缺乏较高专业技术和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市场竞争意识,就业困难。

2、不愿在本地就业。部分劳动力(尤其大专院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对用人单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加之外出打拼心理,选择外出就业,造成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增多。

3、对信息知晓度低。部分劳动力对用工信息专栏和信息平台不关注,导致很大部分外出返乡人员和本地待就业人员对用工信息知晓度不高。

4、维权意识不够。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遭遇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予办理购买社保、拖欠工资等侵权行为时,维权意识淡薄,无法找到合理的处置方法。

5、成功创业有困难。劳动力一方面面临项目、技术、资金缺乏的障碍,另一方面对市场需求、风险预测等难以准确把握,单凭创业热情和苦干精神难以成功创业。

三、劳动力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

1、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供求比例严重失衡。国有、集体企业在容纳劳动力方面,均趋于饱和状态,加之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失业、下岗职工群体成批增加。

2、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企业片面强调用工自主权,大量使用廉价农村劳动力,冲击了城镇劳动力的就业,一方面企业内部下岗职工大量存在,一方面又用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3、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且择业要求过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就业只是为找个饭碗,而且现在就业则较多考虑到个人的爱好、工作环境、报酬高低等多种条件因素,一方面苦、脏、累工种招不到人,加之城乡判别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引发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拾遗补缺;另一方面,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更高,而求职者缺乏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显现为用工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求职者想去的单位去不成,即形成“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结构性失业。

4、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低,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动力进入市场,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形成完备的市场保护机制,人们对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参保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保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包括乡镇企业职工和城市农民工仍以土地发挥保险职能。劳动者个体在流动和转换工作岗位时,要由自己承担风险,使劳动者在参于市场竞争就业时顾虑重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速度。

5、社会分配不均衡,直接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工资水平是劳动者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垄断行业中职工收入偏高,使劳动力市场中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全市劳务中介组织中,除市职业介绍所有服务场地外,其余的多数是临时租用房屋,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远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几点思考

1、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积极收集用工信息,开展求职登记、组织劳务洽谈,为用工单位及求职者双向选择提供服务。通过为企业招工、介绍家庭各类服务、开展技术工人交流、劳动力余缺调剂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劳动者的指导,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利用培训会、招聘会引导企业和劳动者树立正确的用工、择业观念,在充分满足企业用工的同时,不断提高就业率,促进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有效平衡。

2、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协会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用工平台。女企业家发挥领头军作用引导雇佣就业向自主创业转变,鼓励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分类型整合同行业就业人员,形成一个收集信息、统一分配的就业链条,增加就业渠道。加强引导,促进就近就业。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办事处,加大对北安经济发展成果和发展思路的宣传,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就业。并利用春节长假的机会,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在车站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单,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为建设美丽北安贡献力量。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4

【关键词】:劳动法功能适用范围

中图分类号:D9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劳动法典。用法律手段调整劳动关系,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管理的基本模式。《劳动法》是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制定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面对实施近二十年之久的劳动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专家、学者均呼吁劳动法的修改与完善。当时制定的劳动法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但是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之久,中国的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对劳动法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要很好地完善劳动法,重中之重的是对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功能的研究。

2、劳动法的功能

(1)人权的保障。人权是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人权的实体内容包括生存权利、政治权利、自由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人权保障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劳动法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人权保障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权理论和人权保障运动的冲击是劳动法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权内容包括劳动权,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内容中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利,而人要生存就得首先解决吃、穿、住、行等根本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具备劳动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休息、安全健康、取得社会保险等权利,这些权利的规定使人权的内容(特别是生存权利)得以具体化和现实化。因此可以说劳动权是人权的基础,保障劳动权对保障人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制定和完善劳动法时,应把劳动法的价值取向定位于保障人权。

(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的功能与其立法目的相一致,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是必然的。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指劳动关系中受法律保护的劳动者的权利,包括就业权、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首要价值取向。我国目前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客观上需要有劳动法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一方是现代化的企业,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是劳动者,以分散的个体出现,而且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通常供大于求,又由于劳动与劳动报酬对于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劳动关系双方事实上的非均衡性,使劳动者在市场活动中容易受到伤害。劳动者往往是弱者,法律的功能应当是维护公平,体现社会正义,因此劳动法应当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在制定和完善劳动法时,应该明确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规定各种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标准即法律许可的对劳动者的最低保障标准,如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制度等,才能够有力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劳动法作为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对协调劳动关系,保障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价值。劳动法产生后对协调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劳动争议的发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应当发挥劳动法对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和完善劳动法时,应把劳动法的价值取向定位于促进和保障社会的安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力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结合关系。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规则是生产力运行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劳动法对生产力的价值作用方式具有直接性。劳动法对生产力的价值还表现为劳动法对生产力的间接作用,劳动法通过维护和发展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法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可能体现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可能体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法的功能应当体现为生产力的促进、确认、引导、保障作用,劳动法的价值取向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殊市场,因而在用民法、经济法来规范劳动力市场,以保持劳动力市场与整个市场体系相统一的同时,还必须针对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用劳动法进行规范,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秩序。因此劳动法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此,即劳动法应选择如何引导、保障、服务、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

3、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包括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等单位中的劳动关系;(2)城镇劳动群众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里的劳动关系;(3)混合所有制企业里的劳动关系;(4)城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同所招用的少量帮手和学徒之间的劳动关系;(5)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里的劳动关系。公有制性质的劳动关系是主要的主导的劳动关系;非公有制性质的劳动关系是次要的补充的劳动关系。”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的说明可以看出,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只有在这些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才是受到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实际上,我国现行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能够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独立给付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工勤人员(如炊事员、打字员、清洁工、司机及其他后勤人员等);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我国对于事实劳动关系是予以承认和保护的,并不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定书面劳动合同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这是法律发展的一个进步。但,其中不包括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这就显示出了我国的劳动法在适用范围上还是比较狭窄,公务员,农村劳动者,家庭保姆,现役军人等都在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外,那么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受到保护呢,这将是我们完善劳动法的重点研究对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劳动法》虽起步较晚,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法的进一步完善也是意义重大的,我们应从劳动法的功能及扩大适用范围的方面着手认真研究,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劳动法》关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5

关键词:收入差距;市场完善;市场均衡;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F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3-0003-04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因此,需要劳动、资本、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按照其贡献参与分配。资本所有者、高层管理者或者技术垄断者通过市场分配,或称初次分配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劳动所有者在由市场决定的初次分配中仅获得较低的收入。日积月累,资本所有者、高层管理者或者技术垄断者拥有很大的存量收入,而劳动所有者因为增量收入很低,除了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必要支出以外,很难说有多少存量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日益高涨,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停滞不前,即便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也不是很大。于是,我国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现象出现,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在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被列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而也引起学术理论界和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有人依据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扩大的必然性;有人从法律法规不健全,人们可以通过不正当的寻租行为获得高收入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有人通过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必然产生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注释贫富差距扩大的道理;甚至有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必然要求的角度理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必要性。应该说,这些分析和研究确实能够从某个视角说明收入差距扩大的形成原因,但这些认识只是局部的,而非全局的。如果依据这些认识来探讨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安排,可能只是治标而难以治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需要而且必须从市场完善和均衡的角度对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进行理论诠释。同时,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因而也需要而且必须从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的角度认识和制定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资本再生和发展的过程,资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交换从所有者转移到使用者。交换是否等价,不是有了市场就可以完全实现的。如果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就不可能完善,而且也不可能有较高的均衡程度,非等价交换的现象不可避免。价格过分偏离价值,部分人从中获益,成为富有者;部分人因此而受损,成为贫困者,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不可避免。改革开放初期,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价格由国家控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有限度地实施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制度安排。因为缺乏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一些人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获得计划价格的生产资料供应指标,并将它以市场价格倒卖给生产企业,从中获取暴利。劳动者从生产资料的主人转变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工资也由国家计划决定转变为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由于缺乏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劳动工资长期偏离劳动价值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便劳动者付出了辛勤劳动,工资被拖欠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有人认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不能说是市场经济造成的,而是因为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规范造成的。

从按劳分配形式向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转换的角度认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三十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瞩目的问题。究其原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坚持的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的按劳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的是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形式,分配形式的变化导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的使用价值有高有低,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生产出来的财富就会有多有少,因此,在财富的分割中获得的份额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应当说,由此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问题在于,在一个市场不很完善、也不均衡,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国家,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并不完全按贡献参与分配,由此而产生的收入差距就不能被认为是合理的,如某些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高管人员和某些民营企业家的过高收入是难以从理论上解释清楚的。

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规律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资本积累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积累规律: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以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来更多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其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这一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不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普遍发生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里发生作用是不同的。目前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就充分表明资本积累规律的客观存在。

因此,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市场原因不能回避。

三、收入差距扩大的市场原因的理论分析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要揭示它的深层原因或者本质上的原因,应该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不能说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而是因为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和非均衡的市场在初次分配中拉大了收入差距。法律法规有健全和不健全的区别,市场也有完善与不完善、均衡与不均衡的差异。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和均衡的市场在初次分配中所起的作用同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和非均衡的市场在初次分配中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我国的市场是不完善和非均衡的,法律法规也是不健全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强化市场的统一性;要废止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要按市场化原则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要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以及要发挥好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要重视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就表明,我国政府充

分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市场是不完善的,而且也是非均衡的。我国在初次分配中出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是同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的问题,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辩证地认识市场,完善市场分配理论和改善分配关系,以提高初次分配的公平程度。

通过市场所进行的初次分配既有提高效率,拉大收入差距的作用,也有增强公平,改善收入分配关系的功能。前者的作用在市场不完善、非均衡的状态下比较明显,后者的功能在市场完善而均衡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所有者是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要素价格收入的。所有者提供要素,生产者需求要素,通过市场的讨价还价,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交换价格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来源。一般来说,所有者是以要素的成本价值为依据提出供给价格的,生产者是以要素的使用价值为依据提出需求价格的。如果交换价格高于供给价格,低于需求价格,不仅生产者获得消费者剩余,就是所有者也能够得到生产者剩余。比如,劳动者是劳动力的供给者,生产者是劳动力的需求者,前者以劳动力的成本价值为依据确定劳动力的供给工资,后者以劳动力的使用所能创造的价值,即使用价值为依据决定劳动力的需求工资。由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工资如果高于供给工资,低于需求工资,则劳动者获得生产者剩余,生产者获得消费者剩余。

在市场不完善、非均衡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交换价格通常高于供给价格,低于需求价格。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不完善而且很不均衡的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的问题十分严重。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着十分主动的地位,而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非常被动。市场工资偏离以劳动力的使用所能创造的价值为依据的需求工资很大,几乎接近或等于以劳动力的成本价值为依据的供给工资,有时甚至低于供给工资。市场工资大大低于劳动力的使用所能创造的价值,说明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大量的劳动剩余。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很不完善和非均衡,生产资料所有者是可以占有劳动剩余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与此是有直接关系的。不能因为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回避这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存在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的现象就否定资本及其作用。

资本利润通常被认为是剩余价值,其实它来源于商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我们知道,资本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二是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提高商品的需求价格,从而抬高商品的交换价格。在前一种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降低,但商品的价格并不一定马上随着产品的增多而下降。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被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成为资本利润。商品价格的下降与商品供给的增加有一个时间差,精明的生产资料所有者总是抓住这段有利时机,增加资本利润。在后一种情况下,因为资本的使用,商品的质量提高,使用价值增加。需求者因为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而愿意支付较高的需求价格。需求价格虽然不是交换价格,但有拉动交换价格的作用。资本的使用因为不会增加劳动时间,反而减少劳动时间,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幅度因而更大。生产资料所有者之所以不断地增加和更新资本,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创新产品的使用价值,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以获得更多的资本利润。实际上,在市场由不完善、非均衡向完善和均衡转变的过程中,在法律法规由不健全向健全转变的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的现象不是越来越严重,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也不是越来越大。即便在资本主义国家,在由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收入差距也不是日益扩大,而是基尼系数在逐渐缩小,公平程度在不断提高。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收入结构呈橄榄形,即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很大,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比重都很小。应当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尼系数的变小,不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也不是市场经济有什么重大变化,而是因为法律法规在不断健全,市场在不断完善和均衡。如果依据传统理论的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由初级阶段演变到现代资本主义,应该是贫富差距日益严重,而不应该是基尼系数在不断缩小。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市场也不是非常完善和均衡的,所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价值的现象客观存在,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因此,需要我们通过理论创新,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国家收入分配中出现的新情况。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因为市场的不完善和非均衡造成的。如果市场是完善和均衡的,或者说,市场完善和均衡的程度越高,收入差距就不会越来越大。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劳动力的市场工资等于劳动力需求者的需求工资,等于劳动力所有者的供给工资。也就是劳动力的使用所能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市场工资,生产资料所有者不可能占有劳动剩余。需要强调的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仅仅是在市场均衡状态时占有不到劳动剩余,并不是说他在市场非均衡状态下也占有不到劳动剩余。市场均衡程度越高,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的劳动剩余就越小,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也就越低。马克思看到的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极不均衡状态下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如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们还不认识这一点,就很有可能否定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而且也难以明确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实现途径。

四、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与制度安排

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必须从如何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市场、促进市场均衡方面人手。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市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完善的市场指的是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所谓完整的市场体系,指的是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的完备性。只有商品市场而缺乏生产要素市场,或者只有生产要素市场而缺乏商品市场,都不能说是完整的市场体系。所谓完善的市场机制,指的是各类市场的价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性。如果只有商品市场的价格能够随着价值关系、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弹性变化,而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难以随价值关系、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弹性变化;或者只有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能够随着价值关系、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弹性变化,而商品市场的价格难以随价值关系、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弹性变化,就不能说是完善的市场机制。不同类型的市场是否完善是由相应的法律法规决定的。比如,劳动力市场是否完善取决于劳动法的建立和健全,资本市场是否完善取决于证券法、公司法、债券法等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我国的市场建设既缺乏完整性,又缺乏完善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与完整市场体系和完善市场机制相配套的完整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所以,政府致力于缩小收入差距,就必须致力于完善市场,致力于建立和健全各类市场的法律法规。如果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运用再分配政策,如所得税和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上面,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却难以从根本上缓和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党和政府认识到了通过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市场的必要性,坚持推进经济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完善市场交易法律制度,保障合同自由和交易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完善预算、税收、金融和投资等法律法规,规范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完善劳动、就业和公民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只有政府致力于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市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才有可能得到缓和。

市场的完善是市场均衡实现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只有价格随着价值关系、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弹性变化,市场才有可能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变。以商品市场为例,只有当交换价格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与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分别相等的时候,市场均衡才能实现。市场均衡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市场完善前提下的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不过,价格弹性变化只是市场通过自我调节功能,促进市场均衡的实现条件。在政府能够理性发挥调控市场作用的前提下,还可以运用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市场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变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能够促进市场的均衡。比如,如果商品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可以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也可以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供给,或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刺激需求,又抑制供给。我国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市场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有时因为政策制定和运用上的失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的不均衡。比如,土地市场的不完善和非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政策因素造成的,少数的房地产富豪也是因此而产生的。所以,要缩小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仅仅依靠政府的再分配作为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它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市场的作用。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了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然而,市场的完善与不完善、均衡与非均衡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因为市场的完善和均衡的相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都需要政府发挥作为,运用再分配政策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既要追求效率,也需要坚持公平,所以,需要在维护市场分配的效率功能的同时,发挥好再分配的公平作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但政府再分配作为的力度要适度。如果政府再分配作为的力度过大,大到影响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那么就会有损效率,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如果所得税的力度太大,就有可能损害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果转移支付的力度太大,也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二者的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效率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提高的。因此,在再分配政策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其中,公平应该是富人和穷人比较认同的收入差别,而不是收入平等。也就是说,公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握公平程度是再分配政策运用的重点和难点。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6

我个人认为:结合“抗疲劳”类保健品的自身状况和外部市场需求情况来看,在一段时间内,这一类产品要想做大很难。原因有三:

其一是外部市场环境因素使然。经济学说:“需求决定供给”,有需求才有供给,需求程度决定供给量的大小、价格等因素。“脑血管病”类药做的好,首先是因为它有一个需求明确且广阔的大市场。得脑中风的人逐年上升,得了就要治,治病需要花钱,而不管你市面上治这个病的药的品种有多少个,它的需求总量是固定的。每一种产品的销量大小全取决于竞争成败。这就决定了这个市场是有钱可赚的,赚不到钱只是你的产品问题,你的方式问题;而且我认为,如果做得更好,方式更得当,这类药会做得越来越好,前途无量。但是反过来看看国内保健品市场,有人说保健品市场是一个弹性很大的市场,我认为这话说得对。从事实来看,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是要培育的,市场可大可小,需求可有可无。今天你说学生高考要补脑,当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时,当这个家庭成员再没有其它健康方面的支出时,那么,最基本的健康支出可能就是掏钱给孩子补脑,这个时候,我们说,这个需求可有;而同样一个家庭,不管其经济条件如何,如果家长坚持认为“补脑”没有必要,不“补脑”,只要努力到了,照样可以上大学,那么所谓这个“补脑”的需求就没有。补脑类保健品曾经风靡了一阵子,但将来能不能再风靡则很难说。前段时间,乘“非典”的东风,一批前几年几乎没有市场的“增强免疫”的保健品看实火了一把,“非典”一过,这些产品还能够“火”多久就很难说,这就是保健品市场“时势造英雄”的原因。但客观地说,某一类保健品在一定时间段能“火”,还是与抓住市场趋势,把握市场机会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在某一时间段,的确顺应了市场需求,而无需多高的市场教育成本。相反,有时某一种产品在上市初期就花了大价钱来培育、引导、甚至制造市场需求。脑白金的《一天不大便就等于抽三包烟》《人不睡觉只能活五天》等软性广告就是危言耸听,将失眠和便秘的危害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强调,顺水下舟卖产品;而且在产品上市初期,主要的营销成本都花在这些“教育”类软文章上了(当然,我认为,脑白金的成功主要是产品本身(名称)的成功和策划的成功,这将在以后详细谈及)。

我们再来看“抗疲劳”类保健品所面临的问题。“抗疲劳”目前在国内究竟是多大的一个市场,市场需求是否明显,究竟哪些人需要或者愿意花钱来买产品解决自身的疲劳问题?根据我们去年所做的一次市场调查,结论并不乐观。在成年人中,疲劳问题普遍存在,也需要解决,但如果让他们掏钱去买某一种产品来服用,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也许是国内人的保健意识及收入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一层次,也许是国内人对这类产品的功效并不信任,甚至对副作用有所担忧,总之,没有购买冲动,尚且形不成一种强有力的消费需求。在笔者参加的多次招商会上,这一类保健品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经销商少有兴趣问津这类产品。

需求不旺,是这一类产品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抗疲劳”类保健品并不看好的第二个原因是产品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决定产品生死的关键所在。

一是产品名称,大多数产品给人所传达的概念是模糊不清,既没有功效隐含,又没有保健或治疗作用的隐含,乍一看不知所云,不知你是干什么的,缺少明确、锐利的直观感和暗示或想像的延伸。这是保健品的大忌。保健品因为功效宣传的法律限制,相对来讲,在产品名称上下的功夫就要大些。首先要直观,其次要有暗示。这方面脑白金、巨能钙、太阳神、排毒养颜胶囊和近期养生堂推出的“成人维生素”堪称典范(同样是成人维生素产品,我认为叫“成人维生素”比叫“黄金搭档”更直观,更确切,更锐利,更能“击中要害”)。

二是保健功能。这一类产品批准的保健功能是“消除疲劳,免疫调节”,我认为没有象脑白金的“改善睡眠,润肠通便”这样的具体、实在,更易于消费者在终端选择产品时根据自身的情况判断和掌握。也就是说,这种症状的市场需求是否明显。“消除疲劳,免疫调节”在针对具体的症状时显得过宽,过于空泛,这就给一线销售人员针对性地推销产品时带来不便,不知道可以解决患者的何种具体问题。即就是将保健功能延伸为“提高免疫,抗疲劳”,也还是象“亚健灵”那样因过于空泛而“包治百病就等于一病不治”。“消除疲劳”,而引起疲劳的原因多种多样,无所适从(人们都知道,咖啡是提神生力的,而雀巢咖啡却不讲它提神效果有多好,只是将宣传集中到口感上,“滴滴香浓”讲的是它味道的诱人,吸引消费者的利益点自然就集中到“口感”上了)。而我们都知道,消费者在掏钱买东西之前都会掂量:这件商品所带给他的利益点是什么,如果利益点含糊不清或是他所不需要的,那他就不会选择。“抗疲劳”类保健品目前所存在的利益点问题一是勾不起消费者的兴趣(不需要);二是缺少针对性(适应人群为“生活紧张所致的疲劳人群”,是学生,还是工作劳碌的成年人?只是定义化而没有具体化)从而引起目标消费群体的不明确。在这方面,经销商朋友都有共同的看法,建议往壮阳或美容这方面靠。

三是价格问题。这类产品的价格多是一百多元一瓶,平均每天的服用费是十几元,除非迫不得已,有谁会每天掏十几元钱去“抗疲劳”呢?如果通过短暂的休息和饮食调节即可以改善疲劳状态,两相比较,哪一个成本更低消费者自会做出明智选择。

综上所述,在产品名称,功能定位,目标人群,价格方面,“抗疲劳”类保健品似乎是一个“四不像”的产品,这给市场操作带来“不知从哪下手”的难题。且不说在价格及目标人群定位方面还有自主的权利和可能,而产品名称,保健作用是铁板钉钉已经注定的事,伸缩余地能有多大?

这类产品的厂商大多宣传他们的产品功效多么好,但唐·舒尔茨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中将“消费者的需求”列为首要条件来谈,认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决定当今市场一切营销活动的根本点,再好的产品,解决不了“消费者需求”这个问题就等于没创造价值。

怎样帮助这类产品摆脱困境呢?现提出以下方案以供参考:

第一方案:把握时机,突出“免疫”功能,主打“比维生素营养更全面“的纯天然绿色保健品,走大众化路子。

产品定位:增强免疫功能的纯天然绿色保健品。

纯天然维生素、氨基酸复合物。

未经加工污染的纯天然绿色复合维生素。

目标群体:免疫功能低下者,中老年人。

保健作用: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免疫功能,抗衰老;

集营养保健、治疗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绿色保健品。

差异化卖点:

1、未经加工污染的纯天然、绿色维生素复合物。

突出说明:对于人体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来说,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及化学合成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再污染的过程。实验表明,从天然食物中提取出的维生素及氨基酸活性降低了三分之一,而化学合成后的维生素则大大降低了人体吸收率。再加上因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导致人体在吸收人工合成维生素方面整体效率的下降。而“抗疲劳”类保健品多富含多种天然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及几十种氨基酸,绿色、纯天然、无污染,易于人体吸收。

(合法化攻击目前市面上的化学合成维生素产品,突出纯天然、未经加工污染的概念)

2、集治疗、滋补于一体、营养、疗效二合一。

这一类产品不仅是营养滋补品,更且有辅助治疗和功能改善的作用。其中所含的有效成份,多具有补充营养,改善机体功能的双重作用。

3、比维生素营养更全面的绿色生命能源体。

这一类产品富含多种酶类,多种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核酸、糖类、脂类、黄酮、有机酸,还有20多种氨其酸,其中许多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营养素,弥补了单纯维生素类产品营养片面化的不足。

广告语:

增强免疫 延展青春

生命动力 青春航舟

天天ΧΧΧ 岁岁保健康

一粒ΧΧΧ 一天好心情

第二方案:补肾抗疲劳,主攻成年男性市场。

产品定位:补肾抗疲劳,生物功能性保健品。

目标群体:成年男性疲劳人群,成年男性中的性功能低下者。

保健作用:滋阴补肾,强筋壮骨,消除疲劳,增强体力。

差异化卖点:

1、生物补肾 整体调理 不“卑”不“亢” 温和持久。

传统补肾壮阳产品往往单纯、直接从增强局部生理功能入手解决“性”力不足的问题,如西药“伟哥”的主要成份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应急”效果较好,但副作用大。中药强调“缺啥补啥”,用动物生殖器官入药,起效较慢。从整体来看,病人综合、长期的“性”无力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类产品不但能补充多种营养,其中的生物活性成份更能整体调理人体各器官的机能,达到一定的“累积效应”后,“性”功能明显改善,“应激效应”就会出现,整体作用更全面、更持久。

2、先解决“疲劳”,后解决“疲软”,双“管”齐下,彻底“解放”。

科学研究表明,“性”无力的起因往往是由机体疲劳和精神疲劳引起。长期疲劳,最终导致性能力下降,因此,治疗上必须先从解决疲劳入手“抗疲劳”类保健品能从根本上提高机体活力,彻底解除疲劳,恢复“性”力。

3、能打广告的补肾抗疲劳保健品。

壮阳类产品广告被禁,抗疲劳保健品仍可借“船”出海做广告,而且宣传效果丝毫不会受到影响。

在主力宣传点“抗疲劳”中巧妙融入壮阳的功效诉求,巧打擦边球。

广告语:

点燃生命之火 延续青春体验

一粒ΧΧΧ

一天好精神

第三方案:美容抗衰老,专攻成年女性市场。

产品定位:美容抗衰老生物功能性保健品。

目标群体:30—50岁的城市女性人群。

保健功能:调节内分泌、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差异化卖点:

1、纯天然生物美容,由内而外调理,起效快!

抗疲劳类保健品大多依据中医原理配方,其主要成份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对女人的生理失调由内进行调理,从而起到美白皮肤的效果,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2、治疗、滋补相结合,抗衰老综合效果最理想。

这一类产品大多既有生理调节、延缓衰老的治疗作用,又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可有效补充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综合缺失症,又具有延缓衰老的显著功效。

广告语:

美容抗衰老 还您青春态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7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政府应转变职能,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1)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电信企业对投资大、收益低的项目投资力度逐渐减小,这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电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我国农村地区电信资费,尤其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农村信息服务站的电信资费更应给与政策支持,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必要条件。

(2)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农民工就业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的农民工就业基础信息平台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农民工就业网站还很少,基本上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作用还没发挥到最大。这就要求政府积极推进覆盖乡镇、链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网络平台和人才服务网,以及时、准确反映农民工供需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和数据库管理制度,包括求职登记、招聘信息等,以使企业能及时、有效选择本企业所需农民工;要加强省区间劳务信息的交流协作,构建相对稳定、可靠的信息通道和共享的信息平台,以此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同时,政府还要对招工单位的用人情况、信誉程度进行监管,保护农民工利益,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发挥公共信息渠道的作用。

(3)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政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互联网、咨询专场等方式,广开信息渠道。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地理上是不通畅的。“这种状况,不仅使资源配置不合理,也使信息不完全,价格信号不灵敏,易造成市场大起大落。”针对这种情况要完善省、市、县(区)、乡(镇)、村5级劳务监测网络,最终形成纵伸到各社区、各乡镇、各自然村,横跨到各大中城市、各级主管部门、各个企业单位的全方位覆盖的劳务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民工就业。

(4)创新信息服务机制,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政府可以开通专门从事农民工就业的专线服务电话;举办农民工就业交流大会、企业招聘农民工大会等大型招聘活动;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就业的效果,因此加强信息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其服务本领和服务意识,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纪律,使其真正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有效信息非常重要。

2.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种专业机构来沟通各方的信息。政府是管理部门,主要从宏观上来把握,企业就用工而言主要从成本角度看问题,不会就农民工就业投入更多精力。因此劳资之间的信息沟通必须有另外的一种机构来实现――市场就业中介机构。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认为,通过发展市场中介,搭起交易双方之间的桥梁,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就业效率。因此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的功能,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就业中介机构应承担以下功能:第一:信息沟通功能,这是市场中介的主要功能。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为了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如果当事人直接去获取信息,就存在着一个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达到足够高的时候较高时,当事人就会放弃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而去寻求其他途径,这就是中介组织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功能。第二:协调和管理功能,主要指就业中介机构在充分考虑双方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双方利益的代言人,从中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双方关系的相互协调。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以赢利为目的市场中介机构纷纷出现,这为农民工就业起到重要作用,但鱼龙混杂,某些中介机构还不规范,致使部分农民工上当受骗。因此,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约束与限制那些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3.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

“把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对于开启民智、弱化信息化的分配效应、缩小数字鸿沟、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十分深远,同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农民工的信息化是其顺利就业的重要方面,因此把获取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工,对于扩大农民工就业意义十分深远。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具体为,在技术层面上,使农民工能做到“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在教育层面上,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素养,培养农民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送信息、信息免疫的能力。

政府的信息宏观管理的不到位,市场劳务中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不足是造成民工荒,阻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完善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相互配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起相对合理、公平、统一的人才市场,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工顺利就业做出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英隆:比较利益的递进追求:农民工演进的劳动经济学解读.经济学家,2007年地2期,第71页

[2]曾湘泉牛玲:完善劳动力市场规制,提高就业水平.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第1期,第19页

[3]王艳等:农民工就业渠道不畅的原因及其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第6期第60页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8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培训;两难选择

两难选择通常是针对某一问题,至少存在两种相对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接受或采用任何一种均可,但是都没有达到最大效果。两难选择意味着在面对两个同时期望的目标时,一个人需要放弃一个目标而去实现另外一个目标。[1]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程中,同样存在着诸多影响培训实效性的两难选择或虚假的两难选择,好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性。

一、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

当前和长远是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存在着先后顺序。当提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应该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时,人们更倾向于认同这个观点:基于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更有利于培训的实施与发展。长久以来,我国农村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其中有一部分是处于无业状态或是隐形失业状态,这些人口,一方面对自身家庭产生了负担,限制了家庭纯收入,造成农业从业劳动力生产率低下,而且对国家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数量巨大的失业劳动力对社会的稳定也产生了潜在的隐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要求一部分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升级对于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而言,也会挤出大量的劳动力。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快速脱离贫困的状态,更多地关注眼前的现实利益。经过培训,他们的境遇如果没能改善或是稍微有点改善,这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而且他们理想的培训应该是机会成本很低,这样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参加培训的劳动力来说,机会成本是选择接受培训,放弃继续工作所带来的损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对培训的需求还处于满足正常生产活动和获取维持日常生活所需劳动报酬的阶段,仍然处于满足低层次的需求,这种前提下,他们更倾向于基于当前需要的培训。对于政府而言,受经济动机驱动,无论是输出地政府还是输入地政府,也都赞同基于当前的培训。因为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而且技术的革新也要求进行大规模的再培训,经过培训的劳动力也确实能很快上手,弥补用工缺口。

已有的经验也提醒我们,一是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而市场的变化却越来越快,有时候,当市场急需的人才大量培养出来之际,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已不能适合变化了的市场行情,从而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这就客观上要求培训必须具有前瞻性。二是基于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会导致过度的重视“转移”,忽视“培训”,看重短平快技能层次培训,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教育,重视转移培训的目的,轻视转移培训的过程,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培训的后续发展。三是受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培训应该满足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着眼于长远的培训可以保证职业的流动性、一贯性和可迁移性,并引向终身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选择何种培训理念,是眼前还是长远,不仅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要求与需求的问题,更深层次讲,还涉及到培训的价值取向问题,基于当前的培训理念关注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强调培训应该定位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突出其工具理性。基于长远的培训,更在乎学员的后续发展,这意味着更加强调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功能。对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究竟选择哪一种方案,关注现实还是未来,依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输出地培训还是输入地培训

根据培训地点的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分为输出地培训和输入地培训。输出地培训是指在农民工家乡开展的培训,输入地培训是指在用工地进行的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输出地政府而言,首先可以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由于输出地经济发展实力往往不强,难以提供足够的岗位,消化接受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培训的劳动力输送到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可以获得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输出地人多地少的危机,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和本地收入,推动输出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输出地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态度积极。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在输出地开展培训,一是可以使农民工提前了解城市生活,做好角色定位,便于更容易更快地融入城市;二是输出地生活成本低,也可以降低农民工的生活费用;三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培训过程中常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输出地培训可以相对持续地完成培训;四是一般情况下,输入地对农民工存在着歧视现象,现有的户籍制度也决定了外来农民工不能顺利进入当地的就业培训体系,当地的一些措施也强化了这种难度。但输出地培训也不可避免存在着缺陷,输出地政府积极开展转移培训,这看似有利于培训的开展,但其目的在于有效地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内容也仅仅是很粗浅的知识,对于培训内容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这并不是其关注的重点,这直接导致培训的实效性不高。此外,输出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不高,也导致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培训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培训质量不高,使培训流于形式。

输入地开展培训,其优势在于:其一不仅可以减少用工单位的招聘成本,解决“民工荒”的问题,而且更能针对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使转移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其二输入地培训可以避免农村劳动力重复培训的现象,有效地防止资源浪费,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先定出口,再定入口,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培训积极性;其三输入地培训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离开熟悉的农村,其生活方式、社会意识迫切需要重构,如果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从而对新环境失去安全感,他们很容易产生犯罪的动机。输入地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融入当地的意识,从而化解社会矛盾和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输入地的治安。与输出地比较而言,更大的收益者应该是流入地,毕竟劳动者创造财富的主体是留在所服务的单位和地区。大量流动的劳动力在为当地创造出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庞大的税收,从而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资源。因此,建立以流入地为主的培训模式也是情理之中。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政策使部分输入地居民产生了狭隘排外的小市民意识,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对外来农民工培训产生排斥和抵制情绪,造成输入地政府对培训反应冷淡。

无论是输出地培训还是输入地培训,均是利弊共存。全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受培训的劳动力可以在这个范围自由流动,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机构应该转变思想,积极牵线,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的联合协作,通过合作办学或是订单培养等方式,统筹规划区域培训,从分割走向合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根据生产要素禀赋,建立多层次、多结构的劳务输入网络,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三、增强技能还是获取资格

增强技能还是获取资格背后涉及教育功能的两种理论: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即是坚持人力资本理论还是筛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把经济的增长仅仅归结为物质资本的增加,而实质上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收益率很高的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根据《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统计,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76.5%,外出农民工多数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也较低。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处于较低水平。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中,培训确实是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最佳途径,依靠培训,可以迅速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与素质。转贴于

筛选理论是由迈克尔·斯宾塞和罗伯特·索洛提出的开创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是雇佣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前,雇主是无法判断应聘者的能力,必须假借某种外显的东西来进行筛选,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的入口和出口。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来说,培训者获得的资格证书作为一种筛选的标准或是信号。雇主可以很轻易地通过证书直接获知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培训潜力,而且不需要耗费任何的信号发送成本。因此,导致的结果是那些获取资格的学员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进而得到更多的报酬。这背后隐藏许多问题,一是筛选理论所依据的证书,提供的只是一种“市场信号”,是一个人接受过人力资本投资的证明,是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至于工作中的实际绩效如何则没有必然的联系,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高学历低能力的情况,证书并不是个人能力的真正表现;二是劳动力市场这种按信号制定报酬的机制,会使很多人想方设法地追求制造信号,忽视自身技能的提高,这就制造了一种假象;三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只要农村劳动力愿意参加培训,政府一般都愿意颁发资格证书,在这种情况下,资格证书毫无价值可言。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筛选功能则是教育的副产品,只有在其主要功能发挥良好的情况下,教育的筛选功能才具有精确性。尽管这样的描述可能有点欠妥,无论是强调能力获取还是资格获取,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都是明智之举。但对教育的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的认知模糊,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投资政策,培训生产功能强调了社会效益,政府必然会加大公共投入力度;信号功能强调个人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公共投入的动机。

四、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府不再是培训资源的唯一配置者,也不是培训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究竟是以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不能一概而论。赞同政府主导培训的理由有多种,一是各级政府正在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自从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这种制度支持保障了培训活动的可行性和持续性。二是根据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程度,教育类型刻意划分为基本上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供给、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供给和基本上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则被归类到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教育供给之列,是因为受培训者个人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等不仅可以为个人带来正的收益,而且会外溢到全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其他社会成员受益。劳动力转移培训属于准公共产品,这也决定了政府必须要有所作为。三是政府主导可以整合现有的培训设备、场地、资金、师资等教育资源,建立起以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培训机构为辅助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公办的培训机构有多个部分组成,例如,教育系统的培训机构包括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学校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等。农业系统的培训机构包括“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星火计划”“农民工转移培训”等配套的各类培训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机构有技工学校、人力资源培训学校和就业服务培训中心及各地的实习实践基地。四是政府主导的培训可以利用政府职能优势,有效解决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法律法规缺失和落后的状态。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相继制定了《人力发展与培训法》和《就业机会法》,这些法律的制定有力推动了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政府主导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显然是理想的选择。然而,赞同市场主导的观点认为在市场高度发达的社会,政府推动的力量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发挥作用,答案不可而知。例如,在众多的职业资格认证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垄断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会使培训偏离社会实际需求。此外,当前我国有一亿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仅靠国家实施的“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而且这些措施配套的资金也很有限,平均到每个劳动力身上,显得并不充裕。主张市场主导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目的是为行业和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劳动者,市场是农村劳动能力培训的出口,市场提供岗位,市场更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进行培训,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浪费,使培训和就业无缝对接。二是市场主导培训,可以减少国家的投资,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急需的领域,而且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筹集资金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9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日益强烈。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78年到2005年间经历了四次飞跃,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人数已达530万,我国的本科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突显,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不能忽视。

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困难的原因

据有关统计,近年大学生就业率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近年来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率下滑迅速,以前没文凭就业难,如今有文凭难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宏观经济的需求影响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在这众多的原因之中,笔者认为最为普遍和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在校的大学生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毕业生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总量达到212万,平均每个省区基本上都增加了1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高校毕业生约为413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可喜成果,但在社会总体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专科生的增加使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从而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就业难。根据工作竞争理论的原理,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是工作队伍,另一支是求职者队伍。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与生产力特征有所要求,队伍中的工作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工作队伍中靠前位置的可能性也越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使得毕业生数量增加,而工作队伍的规模并没有成比例地扩大,因此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队伍中的位置就会相对后移,其结果是导致这些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

劳动力市场的不良分割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中有一种高度一致的东部沿海倾向、大城市倾向和大企业倾向,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中,职位竞争非常激烈,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相反,在西部地区、农村及乡镇企业中,用人单位想方设法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填补一些重要的空缺职位,却得不到大学生足够的关注。这种情况导致了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处于一种“摩擦性失业”的状态。这一现象可以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解释,根据这种理论,有学者认为,在目前中国社会所处的经济转型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劳动力市场是被分割的,并且这种分割更多地不是功能性分割,而是一种制度性(比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户籍制度)分割。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一旦劳动力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这种分割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一方面,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他们很难直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但一旦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返回主要劳动力市场,于是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大学生自身的不良就业心态有学者将这些不良心态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实际的择业过程无法满足他们较高的期望值而内心矛盾重重;(2)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消极依赖心理严重,受挫时怨天尤人,以致陷于焦虑、紧张、烦躁不安之中;(3)自卑导致的焦虑和失望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性格较内向,又没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稍有失败就会情绪一落千丈,对就业悲观失望;(4)缺少主见随大流的盲从心理,有些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缺乏清醒的认识,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5)求闲怕苦、急功近利的名利心理。有些毕业生受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过于看重物质条件,过于注重享受。

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高校、社会三方面同时着手,共同努力。高校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该连贯性、系统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指导时间从学生进校伊始延伸到学生毕业离校一两年后,充分关心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职业适应问题,对其进行追踪指导。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

首先,要针对教育规模扩张的现状,完善多元化培养模式与多样化办学格局。多元化是高校扩招后的显著特点,高校应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落实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及时反馈和调整高校的培养结构及专业结构,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毕业生上。要细分需求目标市场,实现毕业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在培养方式上为每个学生提供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识别与自我选择。在教学管理上要充分体现灵活性,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落实弹性学业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允许跨学科、跨系选课;推行双学位、双专业及辅修制度;组织特长班或联合班,培养各类尖子生及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要体现生动性,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励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实施渠道,使毕业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所长。

其次,面对劳动力市场不良分割的现状,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关注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以及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观,培养创业精神两个方面。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学校可以通过模拟招聘、现场参观、范例演示、课堂理论讲授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要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比择业技能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毕业生树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应该适当降低高校毕业生“精英教育、精英就业”的期望值,教育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独立自主地创业,既为自己安置就业,又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智慧潜能、风险投资常识以及获取这些素质与能力的基本途径和办法。

再次,针对毕业生的各种不良就业心态,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手段更好地认识自我,化解不良情绪,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可以运用各种心理测评手段,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能力倾向等进行心理分析,帮助他们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同时应该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质量衡量标准显得过于关注学生课业成绩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不断发展的现今社会中,一个有竞争实力的学生应具备更为完善的能力水平。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文化素质的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做到科学、全面、合理,要充分考虑学生实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最后,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细致的就业信息服务。学校应使用各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快捷的就业信息,使学生能方便地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应设置专人定期为学生提供职位空缺信息、各类招聘及辅导活动资料、用人单位资料、职业讲座与面试技巧的录像资料等等。

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已经从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由于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处于不良分割状态,导致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得不到足够人才的同时,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众多毕业生“摩擦性失业”的局面,就业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注重对择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94-96.

[2]陈爱娟,廉永杰,弋敏.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84-86.

[3]赖胜德.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9-76.

[4]熊英.当代大学生不良择业心态分析及引导[J].改革与战略,2005,(1):79-81.

[5]卢红梅,李传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68-69.

[6]焦文铭.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1,(2):50-53.

[7]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8-30.

作者简介: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篇10

一、政府引导,规范化管理,全力构建劳务输出新平台

____镇有耕地3万亩,农村人口2.5万人,农村劳动力1.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人多地少,当地资源承载力有限,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是____镇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该镇通过认真分析,认识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劳务输出,实现异地转移。为此,该镇积极引导,强化服务,着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较好效果。

⒈从思想源头入手,全镇上下全部“换脑”。劳务输出要形成气候,关键是要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由于长期来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广大农民群众的乡土观念牢固,加之城镇农民具有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多数群众不愿外出务工,甚至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抓也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____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机关包村干部和村干部会议,深入分析本镇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到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了镇村干部抓劳务经济的思想;通过镇劳动管理站的层层培训、包村干部入户宣讲和村干部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树立了“要想发家致富,外出务工是近路”的思想观念。

⒉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将静态管理转化为主动服务。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____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以主管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劳动管理、民政、计生等8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管理站,负责劳务输出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劳动管理站的硬件建设,为其提供专门的办公室2间,安排专职工作人员3名,并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协调计生、公安等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在办理生育证、身份证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督促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7000余份,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定期和不定期去人、发函、写信了解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状况,及时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清理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帮助农民工追讨恶意欠薪17万元,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为他们外出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⒊强化信息管理,延伸中介服务职能。信息不畅、视野不宽是阻碍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因素。为强化信息服务职能,____镇加强了与劳动管理部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多渠道搜集用工单位信息,进一步丰富了招工信息总量,扩展了农民外出务工空间;为保障招工信息的质量,该镇建立了信息筛选审批制度,所有招工信息必须经严格审批后才能,对可疑的信息派人或请求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帮助核准,严防因虚假招工信息使群众上当受骗而利益受到损害。

二、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精心打造劳务经济产业链

外出务工成本的高低,是制约农民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提高外出务工的成功率,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⒈从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出发,大力发展订单劳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用工信息的使用效率,____镇构筑了镇村劳务输出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组织开展了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将每名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输入微机;建立镇就业工程信息网络,以镇劳动管理站为核心建立信息平台,现已各类招工信息1300条,各村明确妇联主任为就业工程联络员,负责劳务信息的、劳动力资源

统计、协助村民办理培训、务工手续等,进一步强化了服务职能。为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该镇与信誉良好的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市83石油管理局等50余个单位建立长期的用工合同,与其签订“劳务订单”,针对不同的用工需求,组织具有相关专业劳动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程服务,直至签订劳动合同,安置妥当。

⒉从提高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出发,全力推进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针对乡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就业门路狭窄的问题,____镇积极争取市、县劳动管理部门的支持,动员全镇的所有的培训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分门别类对务工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截至目前,该镇筹措资金2万余元用于劳务输出“阳光工程”培训。印发《劳动法》和《进城务工教育读本》小册子7000余份,免费提供给参训农民,保障了参训农民后续自学的需要;采取集中授课与课后咨询相结合、自学讨论与当面解答相结合,共解答群众提问1020人次;采取培训与再就业相结合,为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民办理《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共计1216本;采取就业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劳务纠纷8起;聘请各类工程师深入企业为职工授课,不断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实施“引导型”与“创业型”培训相结合,为想外出务工的人员实施“引导型”培训,以务工技能和外出生活常识为主,每人发放听课误工补助费2元;为有扩大生产能力的个体工商户实施“创业型”培训,每人发放误工补助费15元,此举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训人数达3045人次。

⒊从提高知名度入手,积极打造劳务品牌。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____镇非常重视劳动力品牌的塑造。为培育劳务输出拳头产品,从考察用工单位、洽谈用工事项、签订用工协议、组织人员报名、开展教育培训、严格考察录用,形成了完善的工作程序,确保了用工的质量。同时,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使该镇的劳务经济逐步显现出较好的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得到了用工单位的认可和欢迎,与5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用工协议。

三、从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双重作用,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三线富民”发展战略,下大力发展生猪、蔬菜、板栗等高效劳动密集型农业,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的转移,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增快。但目前我县仍有7.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很宝贵的资源,这些劳动力的转移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而且,随着农业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到2020年我县还将有5万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甚至离开农村。____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找到了很好的突破口,____镇的经验对促进农民增收很有启示。

⒈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在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靠三大要素:资源禀赋、人力禀赋和学习能力,地区间的经济竞争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三大支撑要素的竞争。这就要求,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要素约束中寻找比较优势着力点,依托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就资源禀赋而言,____镇即不靠山,又不临海,不具备石门寨镇、南戴河旅游度假区那样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的优势;就人力禀赋而言,____镇拥有的只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无法形成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但____镇从人多地少的现实约束条件中,发挥城郊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将劳务输出培育成了优势产业。这充分说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才能充分调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才能将资源转化为有效供给,才能实现经济的低成本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