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康复护理健康宣教十篇康复护理健康宣教十篇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26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1

[关键词]健康宣教;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产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4(b)-0195-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actofusinghealtheducationonself-nursingcapabilityandpostpartumrehabilitationofpost-dischargeprimipara.methods114primiparasfromFebruary2014toJune2015wereselectedandrandom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eachgroupwas57cases.primiparasin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nursingandprimiparasin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healtheducation.theself-nursingcapabilityandpostpartumrehabilitationsituationin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self-nursingcapabilityin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Healtheducation;primipara;Self-nursingcapability;primipararecovery

产妇在怀孕和分娩后,机体多个器官都会发生一些改变[1-2]。若产妇在生产后没有得到有效地护理干预,会显著提高子宫复旧不良、产后抑郁及乳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并发症者可能会对产妇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产后康复不佳会导致乳汁分泌不良,进而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而产后有效地护理也可显著帮助产妇自身机体恢复健康[4-5]。为进一步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初产妇给予产后健康宣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接收的初产妇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年龄20~25岁19例、26~29岁26例、30~35岁9例、>35岁3例;孕次1~3次,平均(1.9±0.6)次;孕周37~40周,平均(39.1±0.5)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或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29例。观察组年龄20~25岁17例、26~29岁28例、30~35岁10例、>35岁2例;孕次1~4次,平均(2.1±0.8)次;孕周36~40周,平均(39.3±0.7)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或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31例。两组初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产后教育、母乳喂养方法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后健康宣教,具体如下。

1.2.1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初产妇进行沟通,向其讲解产后恶露、伤口、排泄及清洁护理措施,并且进行营养指导、产后性生活指导和会自我护理方法,告知初产妇产后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和自我保健指导。

1.2.2心理护理初产妇在生产后自身角色发生改变,通常一段时间难以适应,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其内心感受,并且正确引导其进行角色转变,指导初产妇在产后改变日常生活的重点,在注重个人机体恢复的同时需要多照顾新生儿。而对于出现产后抑郁的初产妇,护理人员需要站在初产妇的角度,给予有效的疏导,并且耐心倾听其内心疑虑,给予详细解答。对于渴望得到男孩的家庭,需给予正确引导,纠正过往错误认知,使其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1.2.3自我保健技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传教给初产妇保健和子宫的正确方法。①自我保健:医护人员需组织初产妇在生产后观看母乳喂养和按摩的教学视频,并且指导其按摩方法,选择乳中、乳根、膻中以及中府作为按摩穴位,进行环形按摩,3~4h/次,15~20min/次,力度以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度。②子宫自我保健:医护人员需让初产妇知晓排空膀胱可有效促进子宫的产后恢复。一般初产妇出院时间为产后1~10d,出院后7d之内进行访视,护理人员对初产妇进行宣教,适当的进行室内运动,进而加快排除恶露,帮助子宫恢复,并且指导其将手放于宫底部顺时针按摩,3次/d,6~8min/次。产后10d以后可进行会阴收缩运动,胸部运动,腿部运动,进行有效地缩肛训练以及盆地肌肉锻炼,预防子宫脱垂。两周后,腹部肌肉收缩运动,增强腹肌的力量,减少腹部赘肉。

1.3评价指标

1.3.1自我护理能力评价[6]优:初产妇经出院访视宣教后可自行进行哺乳,能够自己洗漱、穿衣、如厕等,不需要家属帮助,出院后一个星期或产后10d初产妇可自行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进行头部运动会阴收缩运动、胸部运动、腿部运动及产后两周腹部肌肉收缩运动,婴儿出生后1个月初产妇完全自理,很好护理婴儿。良:分娩后第2周能够洗漱、穿衣、如厕等;不进行康复运动。婴儿完全需要家属护理,出生后1个月初产妇有自理能力,婴儿护理需要家属帮助。差:初产妇各种生活护理需要家属帮助,婴儿护理完全依赖家属。

1.3.2产后康复情况[7]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越严重,并记录两组泌乳始动时间、子宫进入盆腔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初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产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分娩是几乎每个女性都需要经历的生理过程,在分娩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恢复[8-9]。此阶段的产妇机体较为虚弱,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护理,可能会造成泌乳、形体、腹壁恢复等多种问题[10]。产妇产后进行的护理措施不仅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也需要产妇在出院后自行康复锻炼。部分产妇自身及其家属因为将产妇视为患者,因此往往自护能力较差,对于产后康复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在产妇提高自护能力的同时,产妇家属也需要参与其中,代替医护人员起到监督的效果[11-12]。

本研究中,观察组自护能力优良率达到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产后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其原因主要为产后健康宣教通过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且告知初产妇恶露、时间、性质、与会的护理方法、合理饮食和排泄等相关知识。护理人员还需要向初产妇强调产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产后健康知识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初产妇恢复相关知识知晓度,了解健康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产后恢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13-14]。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产后健康宣教可有效地消除初产妇负面心理情绪,其原因主要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帮助初产妇有效转换角色,以平和的心情对待产妇发生的任何情况[15]。目前初产妇多为独生子女,自身生活独立能力较差,并且会畏惧痛苦,缺少独自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所以护理人员需要积极鼓励初产妇,提高其产后知识知晓率,让其明白产后健康行为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率。人可同时处于放松和紧张两种状态,放松可以有效地阻断焦虑[16-17],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抚触的方式松弛肌肉,解除痉挛,使产妇完全处于放松状态以缓解焦虑。本研究中,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子宫进入盆腔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夏红霞[18]等研究相似,说明产后健康宣教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其原因主要为通过和阴道的自我保健技术指导,明显加快产妇产后泌乳,并且促进子宫迅速恢复,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宣教应用于出院后初产妇可明显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产妇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晓瑞,姚琴,朱丽红.综合护理干预在孕产妇第一产程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6-68.

[2]李海苗,徐军,刘桂兰,等.护理综合干预对凹陷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观察[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5,26(3):262-264.

[3]陈红月,谭淑卓,刘巧敏,等.缩宫素鼻喷雾剂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泌乳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12):1838-1841.

[4]沈其敏.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89-491.

[5]陈双双,解成香,丁娜.新式健康教育模式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117.

[6]乔翠香.孕期及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5):111-112.

[7]涂伟.门诊定期健康宣教对产妇健康知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19-121.

[8]张振武.初产妇与经产妇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3):4023-4024.

[9]覃玉娥.探析健康宣教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97-98.

[10]吴旭红,蒋红.产后自我护理路径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43-144.

[11]朱珍珍.家庭支持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婴儿照护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8):568-570.

[12]郭瑞清.人性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心里障碍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161-162.

[13]李敏.产后健康宣教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02-104.

[14]房燕娜.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角色适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02-504.

[15]杨芳,刘冬梅,向庆丽.家庭跟进式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36-38.

[16]陈洪波.家庭支持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育婴效果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3,41(6):895-896.

[17]农玉蝶,陆柳雪,陆青梅,等.农村初产妇对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及需求调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6):823-824.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2

关键词:健康宣教;视频;脑病;护理

如何做好脑病科健康宣教、满足患者及家庭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已广泛引起重视,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住院周期短,患者多为老年人,仅靠责任护士个人的健康教育及指导易使计划落实不到位,影响健康宣教的效果,因此健康宣教仍然是薄弱环节。针对这种现状,从2013年起,我们脑病科进行了宣教新模式--视频集中互动式健康宣教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患者600例,年龄45~8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健康宣教;实验组采用视频集中互动式健康宣教。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宣教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宣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健康宣教模式,即由责任护士随机为患者进行脑病相关知识宣教;实验组采用视频宣教模式,即将脑病相关知识制作成ppt的形式在每周五的下午进行宣教,具体如下:我科护士将脑病科的常见病(中风、眩晕、头痛、不寐、痫证)的定义、病因、发病机理、高危因素、治疗、护理、预后等知识制作成形象生动的ppt,在每周五的下午5:30~6:30的这个时间段在科室大厅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因为这个时间段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几乎全部完成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护士一边播放ppt一边在不断的讲解其中的内容,待宣教完之后患者及家属可以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护士会一一做出满意的解答直至每一位患者及家属明白。

1.3评价指标

1.3.1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分为了解、部分了解、未了解三种情况。掌握、复述教育内容80%以上为了解;掌握、复述教育内容41%~79%以上为部分了解;掌握、复述教育内容40%以下为不了解。

1.3.2平均个人耗时计算每位患者了解宣教内容平均所需时间。

1.3.3满意度调查应用"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方差检验,

p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3.1视频健康教育模式利于患者、家属对脑病科知识的掌握:健康宣教的实质是行为干预,为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科学的设计,周密地组织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全面的诊断,认真的计划,有效的干预,准确的评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1]。从表1可见,患者在实施视频宣教模式下,对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比较扎实,这是由于视频宣教直观生动,能同时刺激视力和听力,加深印象,从而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而口头宣教的形式,护士以单纯的灌输式一般化教育为主,患者只是被动接受,不易掌握,遗忘快。

3.2视频宣教模式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口头宣教采用一对一临时宣教,任务较重。因工作忙、重复次数多、随机性强,不能系统的讲解,内容较肤浅[2],宣教过程中要对某些抽象的要领进行反复讲解,还要保证患者了解所有的内容,比较费时。而且不一定能保证宣教的效果,宣教后仍需对部分患者重新讲解。视频健康教育比逐个宣教省时省力。笔者所在科室平均每天住院人数有70例,分别进行健康教育至少每位患者需10min,合计700min。而视频健康教育一次只需60vmin,节省了很多时间,避免了因时间仓促,护士水平不一,健康教育内容随意性强,教育不到位的现象。使健康教育质量得到保证,护理工作更有程序性,忙而不乱。视频式集中健康教育模式生动形象。画面感和声觉感有利于记忆,患者在宣教的过程中就能很快掌握教育内容的要领和注意事项。护士可省下原本需要做床边口头宣教的时间,去做别的护理工作。本结果显示,视频式集中健康教育模式使健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宣教护士可以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增加护士的工作满足感,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3

关键词: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护理方式

青光眼是常见眼病的一种,患者的自我管理直接影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本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0例,按青光眼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5例和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2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措施,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评价两组青光眼患者干预4周后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评价问卷比较两组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本研究将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神经源性的健康宣教中,观察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自我管理效能、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青光眼患者分为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5例。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2.45±15.13)岁,病程29~33d,平均病程(31.44±2.44)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3.01±14.93)岁,病程29~33d,平均病程(32.57±2.54)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青光眼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经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aSia,2000年);(2)年龄18~80岁;(3)双手功能正常者且语言及书面交流无障碍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肝肾功能异常;(3)智力障碍、精神疾病青光眼患者;(4)拒绝参加本调查者。

1.3干预方法

1.3.1常规护理组

予以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和青光眼患者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康复锻炼指导、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知识指导、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指导等。

1.3.2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

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应用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3.2.1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健康宣教小组的成立

小组共8名成员,其中1名主任医师担任研究指导,1名护士长承担质量控制及培训工作,2名康复科护士(其中1名为康复科专科护士,均为主管护师职称)负责查阅文献、指南,咨询专家以制订和审核健康宣教方案、内容,设计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等,4名康复科护士(护师)负责健康宣教的实施等。

1.3.2.2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设计

根据青光眼患者实际健康知识需求,参考文献、指南和结合临床护士经验设计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宣教的知识分别为青光眼疾病介绍、常见康复治疗方法、并发症。制定详细的培训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培训资料,详细描述青光眼患者在自我管理中需要掌握的相关注意事项、知识及技能等。

1.3.2.3组织培训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应用及内容的培训由护士长对护士主讲,课时为1.5h左右,共培训3次,具体内容包括: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简介、青光眼患者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运用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培训内容发至科室微信群,为确保所有护士熟练掌握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内容及应用,次晨由护士长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1.3.2.4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应用

(1)结合青光眼患者康复护理知识需求情况,并根据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逻辑顺序和内容,由主要到次要、从上往下依次向青光眼患者讲解或操作演示每一层分级知识内容,并辅以心理支持,以取得更佳效果。(2)将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手册分发给每一个青光眼患者,对于有微信信息需求的青光眼患者,可通过微信为其发送电子内容,满足青光眼患者不同阅读需求。(3)宣教频次:1周2次,共3周,总计6次。

1.4评价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收集两组各评价指标得分情况,内容如下。(1)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总分0~9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佳。(2)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总分0~50分,其中40~50分为依从,25~39分为基本依从,低于25分为不遵医。(3)并发症发生例数:观察眼部并发症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表示,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并发症、遵医率以例数、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1例)低于常规护理组(6例)。

3讨论

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是经过多次查阅文献、指南,结合临床青光眼患者实际需求,和康复科医师共同制定出来集视频、图片和文字为一体的宣教模式,其应用使护士们转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3-4],让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简单化,同时护士能够根据青光眼患者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健康宣教,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了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5-6]。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能有效提高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制定青光眼患者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将烦琐的文字简化和丰富化,能增进青光眼患者的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青光眼患者对自我管理的能力[7-8]。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科学地将疾病各知识点简单化、呈现形式丰富化,为患者神经源性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发现,我科青光眼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青光眼患者功能趋于正常。同时,护士在实施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9-12]。

综上,运用多方位健康宣教模式可以提高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华,唐蕾蕾.探讨对青光眼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2):121-123.

[2]赵燕华,潘兰香,刘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117-119.

[3]李红伟,钱晓红.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2):46.

[4]毛翠娟,蔡丹丹.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9):1129-1130.

[5]陈慧琴.延续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术后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143.

[6]范小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4):1355-1356.

[7]解辽琦,张卉,吕荣慧,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和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156-159.

[8]赵芹.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06.

[9]邹丽娜.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4):163-165.

[10]丁莉莉.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80.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处方;骨折;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03-01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评价护理效果标准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使护理健康教育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如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护士简单的照本宣科,患者能记住的内容很少,效果也比较差,健康教育不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计划性等。而骨折又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康复的疾病,强调手术而不重视健康教育,一直是存在于我国很多医院的一个误区[2]。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指导下,设计了14种骨科常见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也就是把健康教育内容以处方的形式反映出来。骨科健康教育处方内容:(1)骨科患者的饮食指导;(2)骨科病人功能锻炼时间和方法;(3)骨科各类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4)骨科病的出院指导;(5)骨科小常识: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半年来,我科采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辅以口头教育及示范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对促进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9月在我科诊断为骨折实行骨科内固定术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14-75岁,平均43.6岁;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4例,年龄15-77岁,平均4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口头宣教。实验组发放了14种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分为饮食、功能锻炼等,重点是功能锻炼,同时辅以口头宣教。通过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的资料,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X2检验。

1.3评价标准

术后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主动程度、功能恢复效果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10个问题,让患者能复述功能锻炼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对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每个问题均有3个答案: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别得分10、9、8分。在出院前给予两组问卷评价测试: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69分及以下为差。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程度

由表1可见,实验组的功能锻炼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96例,占96%掌握程度优良,对照组有72例,占72%掌握程度优良,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例)

3实施方法

功能锻炼是骨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合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健康教育处方的制定与发放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的口头宣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骨伤患者虽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功能锻炼知识,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转归、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并且许多功能康复锻炼是在出院后完成的,失去了医护人员的监控,无法维持功能康复锻炼动态的平衡。针对患者的诸多情况,我科根据临床常见骨折种类制定了14种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处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功能康复锻炼。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知识的专门培训。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各种讲座、外送参加短期学习等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骨伤功能康复锻炼的理论和技能,有效实施功能康复锻炼的宣教。实验组患者入院待医嘱作初步处理后,发放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给患者或其家属,急诊患者待其术后发放。

3.2功能康复锻炼的实施

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宣教,分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期功能锻炼和出院康复的指导。方法根据健康教育处方上的宣教内容,最主要的是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进行,让患者亲身体会,反复练习,使患者能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患者,除了耐心反复地讲解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时检查和督促。对年龄小疼痛敏感的患者,多鼓励表扬,以利于功能康复的顺利实施。此外,病房内还可根据患者骨伤相似情况分为若干组,利用治疗结束时间组织患者在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讨论。患者出院前的出院指导中必须再次讲明功能康复宣教的各项内容,让患者真正了解和掌握。患者复诊时还要进行检查和评估,有条件者进行电话随访。而对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则按常规的口头宣教为主进行护理。

3.3完善健康教育质量标准

根据健康教育组织体系中各层次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分为护理部、护士长、教育组长、分管护士4级评价,评价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1)病人与家属是否能够准确地复述与所患疾病相关的功能康复锻炼知识;(2)病人与家属对护士传授知识与技能是否认同;(3)是否能准确地演示功能锻炼方法;(4)病人在预定时间内是否达到功能恢复的预期目标;(5)病人是否因知识缺乏或锻炼不当引起并发症。

结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3],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护理部通过对我科骨折术后患者和家属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知识覆盖率的调查,结果患者和家属对功能康复锻炼知识覆盖率达100%,功能康复锻炼知识掌握率由72%的优良率上升为96%,患者对功能康复锻炼的主动程度由70%上升为95%,患者功能康复锻炼后功能恢复效果由68%上升为93%。总之,健康教育处方对促进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红.浅析护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52-53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5

1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在儿科开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

护理质量[1]。

2儿科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儿科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要求高,护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致使健康教育时间减少;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陪护人员多,不固定;住院时间短,周转快;外地及农村患儿多,久治不愈,情绪急躁,难以配合教育;家长溺爱患儿,提出过高要求,难以建立依赖关系;病情急,难以把握教育时机。

3儿科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宣教内容包括医院、科室环境、医院规章制度、责任护士、床位医生的介绍。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预防的有关知识,介绍治疗用药的作用、疗效、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饮食及休息指导、住院安全指导、出院健康指导、交待复诊时间。

4健康教育的实施

患儿入院时应热情接待,及时为患儿提供舒适、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以诚恳的态度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耐心地向陪护家长介绍病区环境及住院有关制度等,使其尽快熟悉环境,适应住院生活。介绍有关床位医生、责任护士及病区护理人员情况,通过语言和行动的交流沟通,使患儿及陪护人员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收集患儿的健康问题,结合患儿病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制订符合个体需求的护理健康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

病区的走廊设墙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刊登一些预防保健小常识,图文并茂,从而增加健康教育的范围和力度。健康教育渗透住院的全过程中,当患儿病情出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宣教,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反复多次,深入浅出地讲解,强调重点,并及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认真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指导以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知识为主,耐心向陪护家长讲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如何调节患儿饮食、增强患儿体质,告诉家长医院的咨询电话。出院后及时进行随访,了解患儿康复情况,及时做出指导。

5实施体会

5.1适时宣教在患儿安静、陪护者注意力较集中时时行重点宣教。刚入院时不应马上宣教,掌握教育计划与随机相结合的原则。刚入院时患儿家长心急如焚,关心的只是患儿的病情,对其他一切无心关注,所以要抓住合适的时机进行宣教,以达到应有的效果[2]。如晨午间护理时介绍不同年龄患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护理注意事项;雾化吸入时示范有效拍背方法;输液时讲解疾病特点、药理作用,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喂奶时指导正确的喂奶姿势及喂奶后注意点防止呛咳;出院时交代家庭护理要点、复诊时间。

5.2按需宣教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护士用声、光、色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减轻其恐惧感;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用讲故事、做游戏来满足其好奇心,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对学龄期儿童,以正面鼓励和讲道理来帮助患儿克服对注射的恐惧心理,其能主动配合治疗;对家长的宣教,有意识地选择患儿的主要陪护者作为对象,在其最需要的内容上作详细的介绍,如服药时家长想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高热、腹泻时家长最希望了解疾病的过程、治疗方法;恢复期家长最想知道的是疾病的预防知识;4~12个月的患儿家长最想了解添加辅食的方法等[3]。

5.3反复宣教对新更换的陪护者、老年陪护者,必须由家长配合的护理技巧,如尿标本的留取方法、输液部位的保护等,护士要反复多次讲解、示范,直至其掌握为止。

5.4因人施教儿科陪护较复杂,有老师、外地民工、青年、老年,文化水平、社会背景差异较大。应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对文化层次低的家长,语言应通俗易懂,表达清楚明了,尽量少用医学术语,让陪护者听明白听清楚,对一些重点内容应反复强调。对文化层次高的家长可简明扼要,有重点进行宣教。

5.5因病施教结合患儿所患的疾病和家长关心的知识进行宣教。如高热时,配合治疗措施,指导家长可采取给患儿松解衣被,多饮温开水以助降温;腹泻时指导正确的饮食护理以及臀部皮肤护理等。

参考文献

[1]陈伟玲.儿科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410.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开展高水准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实施的对象是患者和家属,目的是建立健康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治疗方法[1]。手术对外科患者是一种应激,因手术带来的心理、生理问题对手术预后有直接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卫生观念,了解疾病的有关正确知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达到强化健康意识,保持和维护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由于护士直接与患者接触,通过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能掌握患者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需求,所以,进行健康教育时易被患者接受,有较强的针对性。我院外科自从推行整体护理模式后,进一步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体会如下。

1健康教育的形式

1.1设科普宣传栏根据本科特点(就诊患者多、住院时间短、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栏,把外科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患者手术前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简短而明确地写在宣传栏内。同时,综合科普宣传保健知识材料,制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让患者阅览,让其了解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从而进行自我调理。

1.2利用晨间护理、工休会和治疗操作过程中及时进行语言教育针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解释,充分利用每个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在晨间护理时、巡视病房时、接待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及家属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如甲状腺手术前进行颈部体位训练的目的是适应手术时的体位,避免引起手术后颈部不适;阑尾切除及胆囊切除术后,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指导患者翻身、起床等,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腹外疝的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不宜多起床活动,以免增加腹内压,导致疾病的复发。宣教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同时,在护理时给患者和家属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易于理解、接受,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有利于机体的尽快恢复。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组织患者及家属一起学习有关的健康知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2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普宣传栏内容要经常更换,宣教要有针对性,内容要简洁明了,讲解要通俗易懂、新鲜生动。(2)护士应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概念,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我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从而使科普宣传材料更有实用性、科学性,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技巧,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3)进行健康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得当,要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步进入正题。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因势利导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①手术前期的护理重点:评估并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调整最佳的心理去面对手术。②手术后的护理重点:维持各系统的生理功能,监测生命体征,大手术后一般每30~60min测量脉搏、血压、呼吸、体温1次,至少连续6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注意观察伤口情况,保持各引流管道通畅;减轻疼痛和不适,必要时可给予镇痛药物控制疼痛;预防术后并发症。③出院计划的目的是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生活、饮食、功能锻炼等问题和术后复查的时间。强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3体会

3.1融洽了医患关系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真诚而详细的指导,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了丰富的健康知识,从而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强,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并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3.2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在针对患者进行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时,需要护士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熟练的业务技术,同时,还要有边缘学科知识和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通俗易懂的知识使患者易理解记牢,丰富充实的知识让患者产生钦佩感,新鲜生动的知识对患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护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方法学习[2],才能使健康教育工作持久深入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7

关键词:健康宣教卡;脑卒中;健康教育

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卒中就发生了,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一部分脑细胞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部分卒中的病因可能不明确,其症状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卒中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反应迟钝、感觉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失去平衡、步行困难、单眼、双眼视物模糊或向一侧凝视、缺乏平衡感、吞咽困难、言语困难(包括言语模糊、不能找到合适的单词表达或理解其他人的言语含义)、意识障碍或抽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健康宣教卡,顾名思义,即把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设定制作成个体化小卡片发给进行宣教的患者,使之能比较详细、透彻的了解自己需要知道的病情,及医护人员对病情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项[1]。全国生存的脑血管患者高达700万人,而其中有2/3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2],由于许多患者和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使本病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就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对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健康宣教卡配合其他宣教方式,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2009年07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32~87(平均59)岁,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1例,入院时昏迷患者32例,神志清楚88例,言语不利38例,1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或肢体无力。

2.2方法对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健康宣教卡配合其他宣教方式,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观察患者及家属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取得满意效果。

2.3具体措施对入院患者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卡片,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2.3.1健康宣教卡的具体内容包括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及管理、疾病知识、疾病辅助检查及治疗知识、护理知识(饮食、休息与肢体功能锻炼方法)、药物的种类、作用及注意事项,再配以温馨的护士寄语。

2.3.2方法健康宣教卡主要包括入院、住院、出院3大方面内容。在患者入院时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有效完成健康教育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在相互沟通、理解尊重,支持配合的基础上[3],因此作为责任护士,第一时间热情接待患者,耐心细致的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以真诚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应的患者信任。进行详细的入院指导,再将健康宣教卡挂于床头,以便患者和家属随时阅读。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时,将相关教育内容在相互沟通制成健康教育小处方贴在健康宣教卡的背面,让患者可以及时了解病情,调整配合治疗、护理方法,掌握正确的饮食,活动方案,科室也会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播放视听教材,以利于患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出院后的健康及饮食需要,给予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并发放健康随访卡。

3结果

3.1健康宣教卡适合脑卒中患者疾病的特点脑卒中患者病程长,年龄大,记忆力差,护士口头宣教后,常不能给患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使用通俗易懂的书面文字并有指导性质的健康宣教卡,有利于患者的记忆。另外由于危重患者的陪护更换频繁,对他们的宣教难免遗漏,健康宣教卡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由于患者和家属能够较好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可以尽快接受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3.2提高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健康宣教的能力自从建立了健康宣教卡,护士责任感增强了,学习热情增加了,为准确、详细填好一张卡片,要翻阅多种书籍,从而督促护理人员不断的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护士在宣教时,要根据患者接受能力与文化修养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使护士在宣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沟通技巧,提高了宣教能力。

3.3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责任护士时时刻刻的进行健康宣教,在加之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疾病的各个阶段的健康宣教卡的发放,会增加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患者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仔细阅读,增进健康意识,健康宣教卡也可供多人阅读,使家属也可以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从而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4有利于健康宣教的连续性护士可以把握健康教育时机,利用为患者做治疗的短暂空隙进行检查、评估、教育,根据教育卡的内容,评估患者掌握的程度。当责任护士休息,代班护士只要查看宣教卡便可知患者的教育进程及内容,可为患者实施连贯教育,保证健康教育贯穿在患者住院的各个阶段。

3.5有利于科室护士长的量化管理护士长在检查时,可以根据对患者的评估,量化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程度及工作能力,也可及时发现教育内容的不足而及时补充。

4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5]。健康宣教卡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针对性强,提高了患者保健知识水平,有利于疾病康复和预防复发[6]。因此健康宣教卡的使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国蓉,夏咏梅.健康教育卡的设计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36.

[2]吴爱喜,殷开军.脑卒中的护理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2):79-80.

[3]海萍,张顾芬.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建立新型护患关系[J].护理研究,2002,(10):583.

[4]郭红梅,李飞云,赵娟.宣教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1066.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应用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属为健康教育对象,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在社区基础操作中增加一些健康教育内容,会使患者及家属获得一些健康教育基本常识,对所患疾病的基本认识,对基础护理操作有所了解,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并有利于护患沟通,有利于基础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疾病的预防。在健康教育实践中,依据护理程序的指导思想建立医院健康教育程序,对于健康教育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是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具体教育内容报告如下。

1入院宣教

入院宣教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服务项目,患者来到医院,护士应热情招待。首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分管医师、分管护士,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医院的规章制度,饮食指导,陪护人数,亲友探视时间,使患者及家属能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同室的病友,消除患者之间的陌生感、孤独感,使患者感到安全、温暖、可信赖帮助患者及家属尽快适应本区环境,早日恢复健康。

2书面资料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些公共卫生健康知识讲义,包括吸烟有害健康,少饮酒,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低盐饮食宣传资料、宣传手册和宣传画报等,还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3心理指导

住院患者因为疾病的困扰或多或少伴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医务人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音调的高低都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情绪的影响。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关心体贴患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工作细致,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益,平等相待,严守医密,真诚可信。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病因、发病机制,指导饮食休息,合理用药,掌握适量的活动,配合做一些辅助检查,让患者安心入院治疗。

4用药指导

详细告诉患者及家属药物的作用,用法、禁忌证和不良反应,按照医嘱按时服药,用药过程中出现副作用及时通知医务人员,用药期间要定时复查血、尿等项目。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9

摘要目的:通过对62例脑膜瘤患者健康宣教方式、内容的探讨,从而使脑膜瘤的健康宣教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方法: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同时将健康宣教贯穿患者整个住院过程。结果:采用这种方法,健康宣教不仅使脑膜瘤患者对疾病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利于早日康复,也有利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结论: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为病人进行不同方式、不同阶段的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将多种样式的宣教与临床各阶段宣教密切结合时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健康宣教脑膜瘤患者

如何保证为病人做一次正规的健康宣教[1],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科室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62脑膜瘤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特总结体会如下。

健康宣教的方式

病人由于个体间的性格、文化等差异,用相同的教育方式不一定产生相同的效果,因此,教育的方法要因人而异。我们根据病人的职业、文化背景等,分别采用以下方式。

语言教育: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病人和家属,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脑膜瘤的发展机制、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等。

书面材料教育: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和家属,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方式进行,也可开设宣传栏,并定期更换。

实物示范教育: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康复锻炼,如肢体的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及昏迷病人的翻身、叩背、鼻饲等。

随机性教育:在与病人谈心、治疗、检查的过程中,随时可指导其功能锻炼。对老年病人,要指导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

会议形式:将脑膜瘤病人定期集中起来,让其相互交流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疾病知识、康复方法,对不明白而又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提问,由主持人做答。

健康宣教的内容

健康宣教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和技术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各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责任护士最少要为患者进行6个阶段的宣教,内容如下。

入院宣教:了解脑膜瘤患者入院时的心理需求,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科室人员,协助患者尽快办好相关手续,消除患者陌生感,减轻病人焦虑。

住院宣教:认真为患者讲解查房时间、治疗时间、作息时间、探视时间、打饭、打开水时间、安全防范措施等。脑膜瘤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的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3]。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遵医嘱给予脱水、抗癫痫、镇静等药物应用。

术前宣教:①术前认真与病人谈话,消除焦虑及恐惧心理,减轻思想负担。讲解术前各种同意书的顺序及意义。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耐心讲解其提出的问题,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安慰。②重点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一定要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用朴实的语言、亲切的眼神与患者交流,使之感到被关心、被尊重,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有一个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③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水果(糖尿病除外);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10小时;术前备皮,留置导尿管;术前30分钟术前针注射的细节问题。

手术宣教:术毕返回科室后,我们的患者一般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观察24小时。①告知患者及家属入住iCU的目的及意义,消除其焦虑、紧张情绪。②密切观测各项生命体征状况,并告知患者监测意义。③为患者讲解各种引流管的置管意义,并注意避免患者将管道拔除。④体位方面注意应抬高床头15°~20°,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并嘱避免头部转动过剧,防止脑疝。⑤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出,引流袋引流量及颜色有无变化等。

术后宣教:①术后患者抵抗力较差,应注意预防院内感染:常见的有手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针对性采取观察切口敷料,及时换药;定时翻身叩背;外阴部清洁干燥等。②有鼻饲饮食者为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教会家属进行鼻饲饮食,实施口腔护理。③饮食要注意营养,少量多餐,富含纤维素,防止大便干结。④鼓励患者尽量早期下床活动,有肢体功能障碍者加强功能锻炼,语言障碍者指导病人说话识字。

出院宣教:①告知患者回家后饮食、睡眠、功能锻炼注意事项。②出院口服药物如何服用。③给病人及家属留下联系方式,告知特殊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④脑膜瘤未全切除的应告知术后放疗治疗,少数恶性脑膜瘤,如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也应术后采用伽马刀或X-刀治疗[3]。⑤告知患者家属脑膜瘤复发问题:良性脑膜瘤复发一般5~10年,首选手术切除,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放疗治疗。

健康宣教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却又超前于心理护理,有效的健康宣教可以告知患者对疾病正确认识,其实质是贯穿于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整个过程[4]。开展健康宣教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单一的护理治疗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护士能够认真为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做好每一次宣教,不仅使病人对疾病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利于早日康复,也有利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我们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为病人进行不同阶段的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将多种样式的宣教与临床各阶段宣教密切结合时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红,王光义,陈小霞.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3):275-276.

2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护士进修杂志,1998,11(3):676

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篇10

健康教育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社会活动[1]。随着社会的进步产妇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护理模式提供的服务,还希望学会一些自我保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2]。因此,在产科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是针对孕产妇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健康知识宣教,是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启动、爱婴病房的普及,开展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促进孕产妇的身心康复,提高病房满意度。我院自2009年在产科病房开展了一体化的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果效。现报告如下:

1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

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和爱婴病房的设置,要求护理人员从实际出发为孕产妇解决切身的问题,及时了解和消除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反应,稳定孕产妇的情绪,及时提供有效的健康信息和母乳喂养技巧,保证母婴平安健康,从而提高住院满意率。

2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

产科病房的布置虽然很温馨,但对孕产妇及其家庭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孕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就积极主动向孕产妇及其家属宣讲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产科病房的环境设施,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减少孕产妇的陌生感,以消除其恐惧心理。针对孕产妇的各种不同状况及时讲解产程进展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包括饮食和休息的规律、自然分娩和手术分娩前后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产后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的各项知识要点,向孕产妇家属宣教配合治疗的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出院前的康复指导、出院后复查的时间、内容和目的。

3产科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3.1在产科病房开展以产科疾病和婴儿护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通过电视宣教、图片、宣传栏等方式普及相关医学知识,按健康教育的内容做图文并茂的宣传,吸引广大的孕产妇和家属观看,增加健康知识教育力度。

3.2集中宣教集中孕产妇和家属,由科室护师职称以上护理人员自行备课,制成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固定于每周一下午召集孕产妇讲解孕产妇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和婴儿护理等知识。

3.3示范教育针对孕产妇不同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由责任护士一对一的有针对性地对其所护理的每一位孕产妇进行各项知识的宣教,加强床旁交流,讲解和示范分娩、母乳喂养和婴儿含接姿势等。

3.4健康教育宣传册、处方的形成与发放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单纯的依靠口头宣教存在着健康教育宣传不足,孕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虽然了解一些健康知识,但是并不能完全理解或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为了巩固健康教育的效果,我科护理人员广泛搜集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并根据我科疾病特点制定不同的健康处方,包括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发放到每一位孕产妇手中,巩固和加深健康教育的效果。

4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

4.1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使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取得了产妇和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较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4.2通过健康知识的宣教,使产妇和家属掌握了自身疾病和婴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达到了护理工作的预期目的。

4.3通过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使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实施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知识面要广,要想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除了掌握本专业理论和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更多的其他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需求(包括心理、生理、健康知识等)进行监测、评估、才能游刃有余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掌握专业知识的需求程度明显上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5体会

5.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在得到病症诊治的同时,更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技术精湛、动作敏捷、富有同情心,同时还应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经验交流,增强护理人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自身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

5.2掌握更多的知识,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健康教育具有自身学术基础研究,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不论是疾病的预防健康保护,还是健康相关行为都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医护人员利用患者住院时机向患者传授防治疾病相关知识的一项教育活动。由护理人员、患者和教育内容构成的一个系统运动的过程,根据病种的病因、发展、转归与预见后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从实际出发,由群众参与,具有灵活性,又有前瞻性,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5.3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进行健康交流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引入护理,形成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一体化的新模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以产科护理程序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手段和形式,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因患者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不同,其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程度都有较大差异,护理人员在临床宣教过程中、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有所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行个体化教育。使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和方言进行沟通。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并尽可能让家属参与。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实施,更加规范,其他护士从不同角度参与,可使健康教育更为全面,更便于具体指导。

6结论

产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深受孕产妇及家属的欢迎,使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相关知识有了正确的了解,减轻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自我护理知识的增加减少了产前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进了护患的感情、促进了护患的交流和护患间的互相信任,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此外还有利于护士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全过程,最终目的是改变孕产妇和家属的不健康行为,同时促进护士更自觉地去学习和掌握护理工作中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人际沟通能力,使护患关系更和谐,更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房满意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