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产后康复与护理十篇产后康复与护理十篇

产后康复与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7:07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1

关键词: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康复出院;延续护理

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护理科室对于护理方式不断扩大,其中对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康复出院后也可以采用延续护理[1]。延续护理主要是指,在患儿出院后,由临床医学中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持性的护理模式。这种延续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在出院后的健康发育[2]。我院针对44例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44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重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本组的44例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22)。实验组由18例男患儿和4例女患儿组成。实验组患儿日龄25min~1d,平均日龄(500.3±60.5)min;体重为1.1~1.6kg,患儿的平均体重为(1.31±2.5)kg;对照组患儿由15例男患儿和7例女患儿组成,日龄24~1200min,平均日龄(503.5±40.5)min;体重为1.3~1.8kg,患儿的平均体重为(6.8±3.7)kg。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对患儿的生活以及身体进行有效的护理[3]。

1.2.2实验组方法实验组患儿采用延续性护理,其主要的护理内容有以下几点。

护理人员可以将患儿置放在像鸟巢形状似的被单中,将患儿的头部调高,角度控制在15°左右,还要确保患儿在暖箱中的温度,这样可以使患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患儿的生长。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抚摸的过程中,对患儿的心理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力,促进患者的吸收能力以及排便能力,也可以使患儿的睡眠质量不断提升[4]。

在患儿康复出院后,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儿的母亲对患儿进行母乳喂养,并且正确地指导患儿母亲喂养的技巧。但是,很多的母亲都会出现母乳不足的现象,对于此类现象,可以结合患儿的特点给予患儿适量的奶粉。

护理人员要定期地上门对患儿的体重、身高以及相关的指标进行测量和记录[5]。

1.3观察指标经过两组患儿接受出院后的护理服务后,调查和统计患儿接受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的生活质量,将分数值设置为0~10,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以上两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患儿护理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最终统计结果p

2结果

2.1两组患儿出院1w后体格发育对比经过两组患儿在出院后进行护理发现,实验组患者在1w后的身长为(72.3±1.45)cm,体重为(10.5±3.56)kg,患儿的头围为(46.3±2.45)cm;对照组患儿在1w后的身长为(70.1±4.72)cm,体重为(9.2±3.47)kg,患儿的头围为(40.4±1.85)cm。通过数据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体格发育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p

2.2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两组患儿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见表1。

2.3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发现,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1.82%,见表2。

3讨论

据临床的不断研究发现,通常早产的婴儿都会出现体重偏轻的症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的患儿,其身体的各项器官以及系统都没有得到较好、较完整的发育,这会导致婴儿的并发症不断增加。因此,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的患儿在康复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6]。

本研究结果显,在经过延续性护理的实验组患儿中,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出院1w后的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等各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

参考文献:

[1]高润虹,杜小群,陈妙玲,等.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康复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与观察[J].吉林医学,2014(18):4069-4070.

[2]郑华蓉.延续护理服务对出院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23):29-30.

[3]刘桂华,钱小芳,欧萍,等.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01):69-72.

[4]邵梦烨,纪曼芬,梁金红,等.早产儿院外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4):161-162.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2

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妇产科所接收的8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进行随机分配,包括行专业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及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以及仅仅进行普通的健康知识及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并在产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查看盆地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的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及以上例数为35人,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等各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与改善作用,而且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尿失禁现象,降低了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

[

关键词]护理干预措施;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5(a)-0036-02

当前,越来越多产妇出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此疾病现已引起社会及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可以说,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现有许多报道指出,适当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将有可能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促进其康复,笔者结合多年的妇产科临床经验,针对本院的80例初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下面将就此展开论述,现将研究报道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9月—2014年2月期间所接收的产后6周在我院进行复查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范围为22~36岁,孕周为37~42周,均为单胎产妇,且全未出现妊娠合并症、急性、慢性传染病。医务人员根据产妇的自身意愿,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与40例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健康状况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及饮食常规护理干预①对这两组产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尤其注重对产妇进行盆底肌保护的健康教育,例如在产后一个月内应当多加休息,避免劳累,禁止盆浴,在两个月内禁止同房等,避免在产褥期出现感染。另外,必须向产妇说明在产后应当避免负重,尽量不要久坐或就蹲,避免过度增加腹压。

②对这两组产妇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在产后多食用蔬果,健康饮食,尤其禁止喝酒、抽烟、饮用浓茶、咖啡及其他辛辣食物。

1.2.2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依据观察组产妇适应症和禁忌症制定护理治疗方案。盆底肌锻炼方法:作缩进肛门动作,每次时间≥3s,之后放松。持续15~30min,2~3次/d电刺激法:电刺激强度必须检查以患者耐受,感知不到疼痛为前提。

1.3观察指标

于产后3个月测定2组产妇盆底肌肉张力(0~5级,级别愈高,表示恢复效果愈好),问卷调查其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等,pop-Q评分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比较

2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测试评分情况比较,可以明显发现观察3级及以上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2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比较(n)

2.2两组产后3个月随访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

2组产后3个月随访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如表2。

表2 两组产后3个月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

[n(%)]

3讨论

根据临床资料表明,当前我国的已婚育女性中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表现为产妇在产后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状况,这是由于患者在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对盆底慢性牵拉引起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盆底支持结构出现缺陷、损伤,最后引起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

关于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目前有Kegel盆底肌训练、阴道哑铃、电刺激、生物反馈等,但鉴于以上医疗护理器械在基层医院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应用的现实,本文针对观察组进行盆底肌评估,并进行盆底肌锻炼,加以电刺激疗法的专业系统化护理治疗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仅是进行普通的产后健康教育及常规的康复护理。主要探讨了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发现应用盆底肌评估加盆底肌锻炼,辅助电刺激疗法的专业系统化护理治疗的观察组产后3个月随访盆底肌级别≥3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护理疗法对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产后6周以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盆底肌肉的针对性训练,能够减轻轻度及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对因生育引起的各种尿失禁疗效显著,阴道紧缩度增强,性生活质量提高,腰背痛症状减轻,因此可以据此制定盆底肌治疗个性方案,借助电刺激疗法和常见的康复体位巩固训练,在基层医院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杨继忠,刘静华,蒋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17):124-125.

[2]苏曰华,刘萍,崔福鸾.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446-447.

[3]赖俏红,黄惠芳.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25):13-14.

[4]易念华,刘海意,乔福元,等.武汉市初产妇盆底肌力调查及产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5):361-363.

[5]高原,李雯华.产后盆底康复的个体化治疗100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8),936-939.

[6]邓海英,刘芬,胡建梅.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9):24-27.

[7]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793-794.

[8]邓海英,胡建梅,刘芬,等.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1,24(9):601-602.

[9]王雅贤,刘颖琳,陈少青,等.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93.

[10]符白玲,邓惠贞,罗燕琴,等.盆底肌肉康复器预防早期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杂志,2009,7(7):1911-1912.

[11]王凤珍,张虹霞.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用于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分析[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0):3248.

[12]邓晓云,张海燕,吴秀娜.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应用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杂志,2011,24(12):627-628.

[13]丁立新.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239例临床疗效分析及意义[J].临床医学,2012(7):72.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3

【关键词】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子宫恢复;辅助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21-0100-03

doi:10.14033/ki.cfmr.2015.21.051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产后的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成为产妇的关心问题。产后,特别是剖宫产术后,由于创伤大,麻药等原因会会导致产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对产妇的术后恢复,哺乳带来不良影响[1]。心理方面,由于产后疲倦,术后疼痛和家庭因素使产妇产生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也会对产妇的康复和哺乳造成不利后果[2]。本次试验针对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的100例产妇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实验研究数据统计,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产妇100例,均为初次生产,单胎。产前身体状况良好,无其他疾病史,无严重的产后并发症。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产妇50例,年龄20~42岁,平均(26.1±9.8)岁;试验组产妇50例,年龄21~42岁,平均(26.3±7.8)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体况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的按摩、热敷、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治疗仪,30min/次,

2次/d,间隔8h。两侧清洗后垫上纱布放置治疗片,强度为150~180Hz,20min后取下,刺激泌乳;耻骨联合上方放置治疗片刺激20min,可治疗产后尿潴留;治疗片脉冲作用于产妇骶尾部,可以刺激胃肠蠕动,尽快排气,排便。

1.3观察指标

(1)住院时间长短;(2)排气时间;(3)泌乳;(4)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比较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试验组产妇在生产后住院康复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有1例,对照组为5例。且在子宫恢复情况方面,试验组速度要快于对照组。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母乳喂养成为产妇产后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母乳是一种健康,对婴儿极为有益的天然食物,母乳中含有极易吸收的蛋白质,体积较小的脂肪颗粒,大量的乳糖,适当的钙磷比例,还有足够婴儿所需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除此之外,母乳中含有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保护婴儿避免疾病的免疫因子,其中包括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溶菌酶、乳铁蛋白、补体成分及细胞成分,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母乳中所含有的天然胆固醇对婴儿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是及其有益的,有研究发现,经过母乳喂养的婴儿智力发育要高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吸收母乳的时间越长,这种智力发育上的差异越明显。

同时,产妇生产之后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通过改良护理方式,加强沟通等方面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状态,本院本次实验通过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产妇生产后的护理对比试验,总结如下。

3.1产后泌乳

母乳喂养在近些年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但是往往有些产妇产后乳汁淤积,不利于母乳喂养。产后泌乳正常是在婴儿吸吮刺激下,下丘脑接受刺激传到的信号产生反应,分泌泌乳素和缩宫素,在激素的调节下,开始泌乳。产后由于饮食活动等受到限制,术后疼痛影响睡眠质量,还会造成情绪焦虑,会对泌乳产生不利影响[3]。利用康复综合治疗仪对进行脉冲刺激,其强度要远远大于新生儿吸吮,可有效对造成刺激,改善微循环,疏通乳腺,使乳汁淤积的情况大大缓解,提早泌乳达到母乳喂养保证胎儿健康[4]。

3.2产后尿潴留

在胎儿的分娩过程中,膀胱被压迫,会造成膀胱括约肌麻痹及黏膜水肿,镇痛剂的使用也会对括约肌功能造成影响,剖宫产的麻醉对括约肌收缩功能的恢复也有一定限制,最终造成产后尿潴留。治疗仪治疗片放置在腰骶部,通过脉冲电信号刺激膀胱括约肌鱼洞,使泌尿系统血液循环通畅,使膀胱收缩,促进排尿。

3.3产后排气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易产生产妇肌肉疼痛,体力不支,此外产后恢复期活动受到限制,产后疼痛导致情绪紧张焦虑,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迟迟不排气,排便,最后影响饮食,延迟泌乳[5]。综合治疗仪通过脉冲电信号刺激膀骶尾部可有效恢复胃肠蠕动功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提前排气、排便[6]。

3.4子宫复位

分娩过程中常使用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复位常常较自然分娩较差[7]。利用综合治疗仪脉冲电信号刺激盆腔肌肉,可使盆腔肌肉收缩,加速子宫自主运动,加速恶露及盆腔底部淤血排出,有效避免发生感染,缩短子宫复位时间。

3.5心理辅导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历阵痛,体力消耗严重,产后需要为其创造安静的环境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休息,治疗期间要减少打扰,避免敏感问题[8]。对其讲解综合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和有利影响,使其对治疗仪的作用抱有信心。与产妇沟通,讲解如何正确给婴儿哺乳,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鼓励她们积极适当的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尽早恢复健康[8]。

试验组患者护理时将心理辅导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对产妇进行康复干预,达到了理想效果,产后排气时间,子宫复位速度等效果较好,产后出血,感染等发病率低,产妇情绪稳定,心理状态乐观,有效地加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本次实验结果发现,妇产妇康复过程中通过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护理相比于传统护理方式,有起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同时产妇产后泌乳时间也大大提前,在产后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作用显著,所以临床上可以采用综合治疗仪辅助产妇进行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子宫复位,保证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安全无副作用,由于其可以加速泌乳,排气,促进排尿,降低感染风险,并且护理人员工作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青莹,邓瑞智.应用8ky速效康复仪解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6(1):48.

[2]李亚玲,高健.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防治产后及术后尿潴留[J].华北国防医药,2012,18(2):134.

[3]丁曼琳.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刷诊断[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85.

[4]于璐.产后康复仪对减少产后乳胀的疗效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10(3):153.

[5]张玉花.护理干预结合自护理论用于减轻产后肿胀的效果分析[J].护理杂志,2012,21(3):41-42.

[6]王志新,罗新,徐玉苑.妇产康复治疗仪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的临床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11(14):318-319.

[7]Kocha,BuheitelG,GerlingS,etal.Balloondilatationofcriticalleftheartstenosesinlowbirthweightinfants[J].actapaediatrica,2014,13(8):176-177.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4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健康教育

剖宫产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者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保证母婴安全的常用方法,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呈上升趋势,手术的普及,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因此做好产妇术后的健康教育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很重要。产妇术后的康复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对新生儿也有很大的影响。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向产妇讲解正确的行为和观念的活动,进而改变不良认识。现将我院剖宫产的产妇及其陪护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11月收集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岁,孕周37~42周,初产妇45人,经产妇15人,均无母儿合并症。

1.2方法研究方法分别对产妇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资料、剖宫产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母乳喂养情况,出院指导情况等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作出比较,从而评价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

在产妇麻醉清醒后至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①与休息术后去枕平卧6h,术后24h取半卧位,协助翻身,鼓励早下床活动,根据病情和耐受性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产妇满意舒适为宜。以利于恶漏排出,促进排气,避免肠粘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教会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10h以上,劳逸结合。②预防感染的护理坚持补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腹部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会阴纸垫,每日会阴护理2次,勤换内衣裤。留置导尿管第二天拔除,拔除后3~4h应及时排尿。否则,再保留导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③饮食护理排气前避免进食糖、奶、豆类流汁,肠蠕动恢复后排气后进食半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原则。多饮水、多进汤汁饮食,如:鸡汤、鱼汤、猪蹄汤等,以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不吃辛辣刺激性的事物,预防便秘。④心理护理做好心里护理是疾病恢复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术后产妇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对伤口瘢痕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及对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因素,使产妇产生心里负担,加上长时间卧床,产妇出现腰酸、背痛、焦虑、失眠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地和产妇交流,安慰产妇,同时让陪护人员知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产妇带来很大的影响,用理解关心。积极的态度感染支持产妇。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顾虑,使其在心里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信心,以利于疾病的恢复。⑤母乳喂养知识指导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喂奶前用温水擦洗,教会正确的喂奶姿势及挤奶手法,乳汁分泌过多时应将多余的奶水挤出,以促进乳汁分泌。防止乳腺炎的发生。24h母婴同室,按需时哺乳,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护理和婴儿护理的知识。⑥产后10d如一切恢复正常可以做一些健身恢复操。⑦出院指导告诉产妇继续保持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注意个人卫生,坚持母乳喂养4~6月,禁性生活盆池42d,避孕3年以上。

2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满意度与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60名产妇通过健康教育后掌握了健康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无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满意度。

3讨论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因为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通过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50%提高到95%以上。提高了母乳喂养率,从80%提高到96%,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了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拉近了护士与产妇的距离,使产妇有了归属感。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护理理念、拓宽知识面,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注人的感受。争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健康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加强对产妇家属及陪护者的教育,使之了解剖宫产术后的相关知识,积极承担监督者.协助者。让产妇得到更好的关心、照顾、支持。产妇掌握了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125.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5

关键词:康复;思路;脑卒中;后偏瘫病患;中医

在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1]。脑卒中运动机能障碍中,偏瘫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机能障碍,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后遗症,容易对患者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者还会对其家庭带来较大负担[2]。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从住院阶段、家庭与设计康复阶段出发,就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医康复进行探讨和分析。

1住院阶段中医康复思路

1.1患者患肢功能康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住院阶段,其患肢功能康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患肢的针灸以及按摩。在早期康复治疗护理的按摩上,一般采取按、捏、摩以及揉四种方式,利用红花酒精从患者上肢开始实施按摩。按摩顺序从远心端逐步推动到近心端,力度先轻后重,速度从慢到快,按摩次数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按摩2次/d,按摩时间在20min/次内。在针灸治疗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电针、头针以及体针,在针刺治疗上,应选择三阴交穴、阳陵泉、环跳、照海、曲池、足三里、风池、合谷等来实施针刺,要注意的是得气以后不可行针刺,且留针的时间为20min,进行1次/d针刺治疗,治疗次数为5次/w[3]。在康复后期,主要对患者实施行、坐以及立等训练,并且配合推拿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在实施坐位平衡训练或者坐起训练时,应事先将患者移到床边,把健腿插于患腿下,依靠健腿把患腿移到床边,使其自然屈曲,接着指导患者头微微向上抬,其躯干缓慢地旋转,借助于自己的健手来支撑自身的身体,并进行双腿的摆动。②中医治疗:选用镇肝熄风汤来实施阴虚风动的治疗;选用补阳还五汤来实施气虚血瘀的治疗;选用三子养亲汤以及二陈汤来实施痰湿蒙神的治疗[4]。

1.2情志护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因其功能肢体所存在的功能障碍,免不了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或者消极心理,对于疾病的康复没有信心,容易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使患者在康复治疗上不配合,最终错过最佳的康复治疗时机。在中医抑郁证范畴中,脑卒中后抑郁分为五种证形,即痰火扰心、痰淤互阻、脾胃虚弱、气滞血瘀以及肾精不足。针对上述五种证形。在康复治疗护理中,应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同时还可借助于气功调神、说理疏导或者移情相制等方式缓解并消除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心理与情绪,从而使其能够主动且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与护理。

在情志护理过程中,还可采取激励性的健康教育模式,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使其对脑卒中后偏瘫以及抑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保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心态来面对该病和生活,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还可通过针刺四关穴组或者四神聪,减轻或者消除不良情绪对于患者功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损坏,或者采取腹针疗法来实施康复制治疗以及护理,以此使患者抑制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2家庭与社区阶段康复思路

由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病程相对比较长,同时恢复的速度也比较慢,产生的经济负担相对较大,因此大部分患者在其病情稳定以后就会选择回家或者社区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效果持久、经济有效且简单易行等,适合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继续治疗,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开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使医院负担得到减轻。

在社区康复治疗护理上,首先应该深入社区,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护理计划,同时明确相应的训练项目以及程序,利用FUGL-meYeR来对患者康复效果实施评价与评分[5]。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针灸治疗法以及中医按摩的方式,在针灸治疗上,穴位的选择最好不要对优势肌群产生不良刺激,以免导致患者患肢张力过高,对其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可采取头针治疗的方式来予以康复治疗。在按摩康复治疗上,主要为患者患肢的按摩。在社区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要求或鼓励患者家属来学习相关的按摩方式或者推拿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解以及指导,让家属来实施按摩推拿,以此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地康复治疗。在后期康复治疗中,结合家属所反馈的具体情况,通过治疗疗效的观察与分析,对家属推拿方式以及按摩的方式进行指导以及指矫正,从而进一步会加速患者的康复。

3结论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医康复治疗护理中,可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分阶段治疗护理,针对不同阶段患者康复治疗护理的要求,采取相对应的康复治疗护理方式,及早进行康复治疗与护理,做好住院康复治疗护理、家庭和社区康复治疗护理工作,要求患者在出院以后应继续接受康复治疗与训练,科学且有效地利用指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及按摩推拿等方式,从而加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乐芳,周艳.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25-27.

[2]朱毅,李凝,顾一煌,等.手功能康复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49-52.

[3]哈静,冶尕西,贾红云,等.针刺拮抗肌组腧穴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16-418.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6

【关键词】医院社区结合模式;延续性护理;二次剖宫产产妇;母婴健康

theeffectofContinuousnursingontheRecoveryofmaternalandinfantHealthafterSecondaryCaesareanSectionmaternalunderCombinedmodeofHospitalandCommunity/HUXia.//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7,14(12):104-107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ofcontinuousnursingonthehealthofmaternalandchildaftersecondarycaesareansectionmaternalundercombinedmodeofhospitalandcommunity.method:200casesofmaternalwithsecondarycaesareansection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toDecember2016wereselected,they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100casesineachgroup.theparturientwomenincontrolgroupweregivenconventionalperinatalnursingserviceandguidance,theparturientwomenin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continuousnursinginterventionmeasuresunderthecombinedmodeofhospitalandcommunityonthebasisoftheimplementationofconventionalnursingservice.thescoresofanxiety,depressionandlifequalityoftwogroupswereanalyzed,theincidencerateofmaternalcomplicationsandtheoccurrencerateofneonataldiseaseafterdeliveryoftwogroupsweresummarized.Result: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4%,whichwaslowerthan18%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Combinedmodeofhospitalandcommunity;Continuousnursing;Secondarycaesareansectionmaternal;maternalandinfanthealth

First-author’saddress:nanquHosipitalinZhongshanCity,Zhongshan52845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2.029

近年来,各种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已成为产科常见问题[1]。由于瘢痕子宫及二次剖宫产产妇年龄普遍偏大等多种因素,大部分产妇以再次剖宫产为分娩结局[2]。然而因手术、高龄及个体等因素,导致产妇产后修复期长、心理问题多,且出院后产妇多因家庭人际关系不协调、自我照顾能力和育儿能力差、缺乏产后恢复知识及正确育儿知识的系统指导,以致出现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3-4]。为了加强高危产妇出院后的护理服务管理,本院联合社区开展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对二次剖宫产产妇出院后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并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

本院产科收治的2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第二次剖宫产产妇、足月单胎、新生儿出生时appgar评分正常[5];无合并妊娠期严重并发症、无母乳喂养禁忌证、沟通能力较好。对照组,产妇年龄30~43岁,平均(40.2±1.0)岁,

体重51~87kg,平均(69.2±4.0)kg,孕周为

36~42周,平均(38.3±0.5)周;观察组,产妇年龄

29~42岁,平均(39.3±0.8)岁,体重52~88kg,平均

(70.5±3.9)kg,孕周35~42周,平均(39.0±1.0)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均取得产妇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并取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家庭住址及产后休养均在本市,符合随访条件。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基础、专科、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服务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成立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医院与社区相结合,成立由医院相关科室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的延续护理服务小组。成员由医院产、儿科护理人员、社区服务站相关护理专业人员共10人组成。医院参入的6名护理人员中,要求产、儿科护理人员各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社区的护理人员4名,要求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成员均能讲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小组成员之间建立QQ、微信群,方便随时无间隙沟通、联络,并保证医院、社区全天24h有1人QQ、微信在线服务,手机处于畅通状态,以便及时解答和解决产妇及家属的各种问题。(2)明确社区延续性护理服务成员的主要职能:医院与所在辖区社区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妇出院后将随访关系归属于产妇坐月子所在地社区,以方便对母婴进行延续及管理。社区产妇、婴儿管理责任人要与产妇家属确定长期固定的联络关系,并以母婴问题家庭干预小组的形式进行联络、沟通与反馈。在产妇出院后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35天,社区护理人员到产妇家庭了解产妇的身心状况及婴儿健康情况,并详细记录。同时与产妇亲属进行日常交流,充分调动产妇家庭成员的能动性和配合性,形成有效的社区、家庭支持系统。(3)规范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对产妇及婴儿提供全面的、有利于产后康复的知识及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内容。如产褥期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产后子宫复旧及形体恢复、母乳喂养指导、护理、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原则,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新生儿的喂养和护理等内容[6-7]。(4)建立产妇延续护理服务档案:将所有研究对象联系方式登建档,产妇出院时对其进行身心状况评估,详细记录入档。档案的内容主要记录产妇、婴儿的基本情况,如产妇姓名、年龄、孕产次、住院期间及手术、分娩情况,新生儿的身长、体重、性别、出生时的一般情况,产妇出院的时间、主管医生,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护士、社区护理的责任人等。档案的重点内容记录产妇在院期间出现的生理及心理问题,产妇、婴儿接受过哪些特殊的治疗,产妇接受过何种心理问题辅导。目前的生理及心理状态、突出的家庭及育儿问题,还需要延续追踪及辅导的负性心理问题等[8-9]。(5)延续护理服务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产科护理人员负责产妇情况的咨询、记录、追踪和反馈服务。儿科护理人员负责新生儿情况的咨询、记录、追踪和反馈服务。社区人员负责产妇的定期家庭访视,及时解决产妇、婴儿围产期中的康复问题,出现疑难及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与产儿科专业护理人员沟通、反馈,产科、儿科护理人员视情况安排产妇、婴儿回院复诊。(6)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延续护理服务手段:①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电话随访服务,组建QQ群组和微信群组,使用短信提醒功能等传递产妇、婴儿服务信息。②发放产妇康复知识及育儿宣教手册、个性化护理及健康指导备忘宣教单,提醒出院后应注意的个体问题。③医院24h热线电话及个体一对一手机咨询服务。④定期随访服务,出院2周安排一次产科、儿科护理专业人员家庭访视[10-11]。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1)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切口感染、乳腺炎、产后便秘是产妇产褥期常见并发症。(2)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包括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腹泻、尿布疹、脐炎是婴儿的常见疾病。(3)产妇生活质量评价,采用产妇生活质量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估产妇生活质量情况[12],主要指标包括家庭和睦、睡眠质量、机体营养状态、精神健康等,每项指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生活质量越高。(4)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评价,产妇入院时及出院后14d,采用心理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进行不良情绪评估[13],两种测评方法均为aBCD四级评分,a级:没有出现焦虑抑郁情绪;B级:小部分时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C级大部分时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D级:绝大部分时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共20题,每题为1~4分,由患者自行填写后护士计分,将患者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为标准分,7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妇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10,p=0.002),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出院后健康状况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出院后疾病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95,p=0.000),见表2。

2.3两组产妇出院后生活质量评价比较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各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产妇入院时、出院后14d的SaS、SD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入院时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院社区结合模式下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4d后,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二次剖宫产产妇因年龄大、高危因素多、育儿能力及婚姻家庭等问题,存在很多生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负性心理问题,由此产生的压抑、焦虑情绪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高发。文献[14-16]报道,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母婴身心健康,甚至危害母婴生命。解决产妇生理与心理上的问题,预防产后抑郁症,给产科工作者提出了又一新的课题。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及二胎引起的产科床位不足,使产妇住院时间缩短,产妇的健康宣教及护理支持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提供,出院后产妇正处于渴求自我保健、婴儿护理知识和产后护理支持阶段[17-18]。为此,笔者探索通过医院与社区相结合模式,对二次剖宫产产妇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医院与社区结合下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二次剖宫产产妇出院后母婴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1)笔者通过成立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及对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合理分工;使产妇出院后能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形式获得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使延续性护理服务项目有专人抓、专人管,避免由于出院后产后护理脱节给产妇带来身心健康的影响。(2)通过建立产妇延续护理服务档案、明确社区延续性护理服务成员的主要职能,有利于对产妇、婴儿提供全面的产后康复知识及个性化健康内容指导,并做到各成员各司其能、各负其责。(3)通过规范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手段,有利于小组成员针对产妇、婴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宣教,告知产妇及新生儿的照顾要点,并可通过电话、网络等多重交流方式对产妇出院进行及时持续的母婴护理知识教育与指导[19]。最终达到降低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的目的。(4)与产妇家属建立稳固的咨询、沟通关系,有利于了解和针对性解决产妇的家庭及社会等问题,使产妇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度过围产期,促进围产期的生理康复[20]。本研究还显示,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与产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呈正相关,与产妇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降低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能减少产妇的焦虑及抑郁症发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为二次剖宫产产妇提供医院社区结合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对二次剖宫产产妇出院后的母婴康复有积极的作用,笔者会继续总结经验,争取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提供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常模及常态管理与服务,以促进母婴康复。

参考文献

[1]肖学红.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对比和预防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1):66-67.

[2]黄丽梅,张庚秀.二次剖宫产妇心理异常的临床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14):188-189.

[3]申春华,朱兵,牛长敏,等.护理干预对减轻二次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80-181.

[4]刘迎春.风险管理在二次剖宫产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2):429-431.

[5]苏艳桃,袁小静,房春花,等.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二次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5):129-131,135.

[6]梅士娟.延续护理服务对出院后初产妇产褥期保健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2):3497-3499.

[7]李海苗,林嫦梅.产后访视人员对母乳喂养核心技能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6,30(15):1919-1920.

[8]夏改秀,邵长军.延续性护理对出院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1):2946-2949.

[9]徐金玲.产后康复中的延续性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27):6124-6125.

[10]陈亚燕.产后延续护理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44-45.

[11]吴小红.延续性护理对二次剖宫产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94-195.

[12]王琦伟,赵继征.二次剖宫产实施整体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6):1242-1243.

[13]羊静.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4):134,136.

[14]沈雪琴,寿之炜.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2-63.

[15]欧有良.我国开展产后随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护理学报,2012,19(4):36-40.

[16]潘梅芳.浅析产后随访中常见问题分析与指导方法[J].医药前沿,2016,10(3):278-279.

[17]李秋花,郭云芳.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54-55.

[18]关换琼.产后随访服务在提高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的作用探讨[J].心理医生,2016,22(11):175-176.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7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14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心理干预、生活干预以及健康干预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泌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产妇;护理干预;产后康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产褥期是妇女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该时期妇女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等处于适应阶段,对产褥期的护理干预效果直接关系到母乳喂养成功与否、产妇康复以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近年来通过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了产妇术后的康复,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146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6±2.3)岁,孕38~42周,平均(39.3±1.4)周,初产妇60例,经产妇13例,阴道自然分娩62例,剖宫产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3±2.4)岁,孕37~41周,平均(38.2±1.7)周,初产妇58例,经产妇15例,阴道自然分娩57例,剖宫产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以及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如下护理干预措施:

1.2.1心理护理

由于分娩时的疼痛、出血、极度的体力消耗等原因,多数产妇产后处于非常疲倦、紧张的状态[2],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产妇术后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各产后恢复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术后康复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同时,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安慰患者的不良情绪,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增强对术后康复的信心。

1.2.2生活干预

护理人员每天应帮助患者冲洗外阴,用消毒会阴垫,保持会清洁,预防感染,如伤口肿胀疼痛,可用75%的酒精纱布湿敷,并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以减轻伤口的疼痛。同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术后6h开始进食流质饮食,避免食用易胀气、难消化的奶类、豆类、油腻食物,排气后可进半流质饮食[3]。同时,保持病房整洁舒适的良好环境,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和病服,嘱患者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沐浴,防止发生感染。

1.2.3运动干预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8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康复期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常发病突然,会使脑神经功能骤然受到损伤,绝大多数心脑血管患者经抢救后常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损害,如失语和偏瘫等,导致较高的致残率以及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1]。据报道[2],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3%~76%,平均为50%。临床观察,抑郁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于不伴抑郁障碍的病人,从而增加了康复的难度。脑梗塞患者经抢救后极容易留下各种后遗症,而不良心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占到相当大的比重[3]。因此,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康复治疗十分重要,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我们对患者展开心理分析并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心理分析

(一)因脑神经受损,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受到极大打击,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在生活上过分依赖他人,对治疗和护理持怀疑态度,陷于绝望和忧郁之中。(二)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感觉自己成了残废人,过分担心、焦虑,对死亡充满恐惧,对自我评价较差,往往容易消极地对待生活,易发生抑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三)患者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成为家人的包袱,往往情绪低落,产生抑郁,甚至导致自杀倾向。(四)对经济条件不很富裕的患者来说,住院费用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抑郁情绪。

二心理护理

(一)让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建立起充分的信任。1基础护理服务到位。服务要热情、细致、耐心、周到。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细致的讲解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患者的需求要及时周到解决,使他们能够安心住院治疗。2丰富的理论知识、过硬技术是保障。患者希望了解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后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护士以扎实的理论为患者讲解。另外,患者不但希望有热情的服务,更希望护士有一流的技术,高超的技术水平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是病人更愿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3沟通?微笑?忍让是法宝。护士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微笑服务,经常到病人床边与患者交流,不但解除了患者的孤独寂寞感,而且使患者感到无比亲切。

另外,因患者的身份、受教育不同,难免会遇到无理甚至蛮横的患者,这时,护士冷静处理,耐心讲解,用宽宏去包容一切,定能得到患者的理解。使病人主动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护士也更加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以便更好的修改制定护理方案。

(二)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病情,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经济条件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1对一般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病人有体验的道理进行讲解和说服;某些老干部、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对问题看法较复杂,对他们从发病率,发病机理,预后分别讲解,这样他们能产生信任而服从治疗。2康复锻炼由易到难。如对失语病人,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指导患者从发音开始练习,从单音节、双音节、词汇、短语、句子开始练习,逐步加强语频和复杂度,对患者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鼓励[4]。此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安置在普通病房,让患者接触正常的语言环境。对偏瘫病人的肢体功能锻炼同样由简单慢慢增加难度,由被动到主动。3对心里状态差者积极进行沟通疏导,安排恢复良好、心态积极的患者用其切身体会与其交流,促进其心态的转变。针对患者兴趣爱好特长适当安排一些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家务劳动、文娱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强其对生活的乐趣,分散他们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为重返工作岗位,重返社会做好准备。4对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要积极动员其家属的参与支持,避免病人有成为家庭累赘的思想,鼓励病人更要积极主动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才能早日让家人放心。总之,患者的康复应通过多种渠道,持之以恒。

(三)护士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活动中,深切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1在病人去康复室康复时,每天有一到两名护士去康复室进行现状的了解,与康复师一起进行病人的康复治疗,向康复师直接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了解患者康复中的感受,以便更准确及时地掌握患者的康复状况和心理状态,使我们制定更有效的护理计划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士有计划的进行康复训练的学习,以便在生活中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锻炼。2经求患者对康复过程中的意见,及时为康复病人提供更有利便捷的康复条件,增加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

(四)动员社会支持系统,调动家属的积极性。1家庭所有成员都应积极关心、体贴、尊重和谅解病人,家庭个成员抽时间来看望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2绝不能在患者面前表现烦躁、讨厌或随意训斥病人,也不可装聋作哑,不理睬病人。对待病人的合理需要,要尽量设法给予满足。3对动作缓慢行动不便者在鼓励其自理的同时要尊重病人自己的完成速度,不要急躁的催促更不能嫌其动作慢。及时鼓励病人,让病人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使其有成就感增加其信心。4对大小便失禁者或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家人要有耐心的细心周到的照顾病人,决不能厌弃,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影响其康复。5督促其家人在日常生活中让病人进行日常的康复锻炼,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家庭持久性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重视患者产生的悲观、沮丧、抑郁等心理,不仅直接影响患者康复,而且上述负面情绪会导致患者对自己产生怀疑,并表现在一系列行为上,间接地影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因此患者不良情绪有必要得到及时排解。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定位[5],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而患者能否恢复,能有多大程度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做的是帮助患者恢复信心,并将这种信心保持下去,因此我们围绕患者所作的一切心理干预是让患者激发信心,恢复主动性,从而为治疗和康复赢取主动。

参考文献

[1]楚立云.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4-595.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2.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9

【关键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尝试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10-02

我保健院长期以来,患者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和信任,影响健康教育的落实。切实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消除偏见,有利于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切实做到相互信任,有效沟通。

1健康教育的基本步骤和护理程序

1.1健康教育评估

健康教育需要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就医心态和期望,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收集患者的身心、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料,特别是那些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资料如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了解到什么程度,还需要了解些什么,患者对防治、诊治效果的信心如何,其精神和体力是否允许健康教育等。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得病人需要哪些健康指导,最急需的内容是什么,病人的健康愿望是什么等信息。由于病情是发展的,患者思维也是动态变化的,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评估也应是动态的。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在临床实际护理中应根据情况随时对健康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护士有意识地、连续不断地进行评估,时刻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治疗、护理、检查、操作、手术、用药的态度与反应,及时地收集相应的资料以确定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1.2计划

计划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决策过程,护士应结合评估资料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1.2.1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获取知识,对疾病认识、发展、治疗及预后进行教育;学习操作技术、改变个人心理和情感状态等三大范畴,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1.2.2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目标是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思想、感情和行为改变的表现。在制定目标时,应限定患者达到目标的时间,如一位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出院后,需要进行产后的康复训练及产后访视:

(1)产妇的休息、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是否正常:通常可能遇到的情况是产后早期,宝宝的睡眠时间较多,产妇的休息与睡眠较好。随着宝宝长大,活动增多,哺乳按宝宝需要,昼夜作息规律乱,可能影响产妇的休息与睡眠。因此要注意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与全身感觉。家庭中所有成员应对月子中产妇的变化,予以充分理解与各方面的支持,使产妇能获得较好的睡眠与休息。

(2)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产后最初10天内,如果每日测量口腔温度4次,有2次超过38℃则称为“产后发热”,但产后第1天除外。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是否有感染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肺炎、伤口感染等。一时性的低热在阴道分娩的产妇中比较常见,体温在38℃左右,大多数不久自退。这可能因为补充水分不足,或因细菌暂时入的反应。但在剖宫产分娩者的产后低热中,约30%可能自退,多数应寻找原因予以治疗才能消退。产后无心血管病、大出血、贫血者若脉搏增快,而无其他出血征象时,要注意可能为产后感染的先兆。医务人员会进一步做相应检查,寻找原因。

(3)检查情况:如胀满的程度,乳量多少,有无红肿、硬结、触痛,有无破裂。因为皲裂、乳汁郁积、乳腺炎是初产妇常见的问题。检查应仔细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子宫下降程度:产后10―12天内应当检查子宫底下降程度。事先要排空膀胱再检查,子宫底应每天下降1~2横指,在产后10天大多数已不能在耻骨联合上触及子宫底了。还需注意触及官体时有无压痛,局部有压痛常是该处有炎症的表现。恶露的量多少、颜色如何,还有气味是否难闻都应逐日注意。量多而鲜红可能还有较多量的出血n,色由深而渐淡表示出血渐减少,色呈脓样则为感染。恶露正常者微有血腥味,如为难闻之臭味或腐臭味,常提示为感染或有遗留的胎膜组织,应由医生检查确定原因和处理。会阴和阴道如有伤口,要检查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分泌物等。正常情况下会阴伤口在最初24小时内有些疼痛,以后逐日减轻,如需拆去缝线者通常在产后5~6天拆除,此后疼痛不适的感觉几乎全消。

(5)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对有心脏病、先兆子痫等疾病者,应对有关疾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对体征进行复查,对病体康复的程度评价,指导产妇的治疗与护理。需要间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依病情及恢复情况决定,直至产妇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定期到保健院门诊随诊。这对产妇今后的健康,无疑非常重要。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护士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卫生、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4护理健康教育尝试

4.1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口头讲解、图文宣传、视听材料播放和示范训练等。其中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该法可分为三种形式,即主动、被动和沟通:主动形式指护士根据标准教育的内容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宣传;被动形式是病人提出问题,护士针对性地作解释;沟通是指护士与病人在交谈中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图文宣传采取宣传栏、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病人自己阅读,该方法适合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视听材料播放利用电视、幻灯、投影及广播等进行健康教育,适合于宣传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训练用于与操作、姿势和自护技能有关的教育内容等方面。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医院具备的资源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在教育形式上,可灵活开展个人宣教、小组式宣教和病人座谈会等形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4.2.2建立医院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三级管理体系:①建立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②建立健康教育科,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教育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③建立病房健康教育小组,主要负责本科室的健康教育指导、实施、检查和贯彻上一级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

4.3建立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为使健康教育工作能达到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建立组织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立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美国护理认证委员会已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如健康教育从患者行为改变、健康状态、自我照顾技能、生理健康状态、精神健康及使用专业知识资源等不同层面设定评价标准,它为医院提供了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客观、详细的质量评定监测工具,也为护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方向,保证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工作。

4.4更新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加大护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护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学科广泛,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各医院在开展健康教育或推行健康教育模式时,必须首先对实施者进行培训,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她们弄清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联系及区别,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总之,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方式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职能作用,提高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护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降低并发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

产后康复与护理篇10

   1基本资料分析

   1.1临床资料本组105例患儿中,男童67例,女童38例,年龄5个月~14岁,其中婴幼儿64例,学龄前儿童26例,学龄儿童15例;烧伤面积2%~100%;致伤原因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液烫伤68例,火焰烧伤22例,电击烧伤9例,鞭炮烧伤6例。

   1.2临床表现1.2.1产生分离性焦虑。

   30.4%的烧伤患儿出现分离性焦虑,主要原因是其接受治疗时与家人分离,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拒绝与陌生人接触,用语言及行为攻击陌生人等。

   感丧失。

   36.1%的烧伤患儿控制感丧失,这是因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而产生的,表现为反抗、拒绝接受任何治疗护理以及退化性行为等。

   1.2.3产生恐惧。

   96.7%的烧伤患儿出现恐惧,因为创伤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经历记忆犹新,对康复锻炼可能产生的疼痛产生恐惧。婴幼儿表现为大声哭泣,尖叫、烦躁;学龄前儿童会出现骂人、打人行为;学龄儿童表现为肌肉僵硬、咬紧牙关或较少有肢体语言的反抗,但可从对疼痛的描述或轻微的行为对抗中进行评估。

   1.3分析方法采用家长访谈、调查及行为观察法,对患儿情况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儿一般情况,正常的应对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睡眠、饮食、排泄等;系统功能发育情况,精神状态,性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爱好及对烧伤的了解等主要心理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患儿,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和相应的健康教育,观察效果。

   2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的措施

   2.1通过了解,接近患儿医务人员应主动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的日常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性格、爱好,日常惯用词法、表达需要及需求的特殊方式,建立相关患儿资料档案。

   2.2爱护、体贴烧伤患儿医护人员应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与烧伤患儿建立信任关系,保护患儿自尊心,尊重烧伤患儿的人格,重视与患儿的情感交流。切忌训斥、恐吓或强迫患儿。对婴幼儿以非语言交流方式为主,如抚摸患儿身体,轻拍、哄逗,温柔的直视等。

   2.3减少烧伤患儿与父母分离提倡人性化护理,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允许烧伤患儿的家属陪护,放宽探视时间及次数,但要注意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4及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针对烧伤患儿控制感丧失的问题,在创面基本愈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早进行患儿肢体的功能训练,防止关节功能障碍。

   2.5将治疗融入烧伤患儿的生活医护人员应将治疗融入患儿的生活,鼓励患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多用患肢吃饭、喝水、做游戏、穿衣服、扣纽扣、玩玩具等。为烧伤患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式的就医环境,如利用温馨的墙纸、卡通玩具、轻音乐等对患儿增加各种感官刺激。护士穿着非白色的护士服,提供亲切、温柔的服务,减少烧伤患儿控制感的丧失。

   2.6预防和减少身体伤害及疼痛因为烧伤患儿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耐受力、理解力差,在术后长期的功能锻炼中,不可避免的疼痛会引起患儿的恐惧心理。为了尽可能减轻或避免治疗操作及训练过程中的疼痛,医护人员应采用各种方法,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如对小于6个月的婴儿可用带声音或能动的玩具逗乐;大于6个月的婴儿让其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可利用幼儿模仿力强的特点,讲英雄的故事,鼓励其向英雄学习,还可用赞扬、鼓励等暗示语言增强其信心;对学龄儿童,可用看图书、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减轻其恐惧,预防和减轻他们身体的疼痛与不适。

   3结果

   在心理干预组,86例患儿接受心理治疗后,其中79例无心理行为问题,7例仍有心理行为问题;在非干预组,19例患儿未接受心理干预,其中1例无心理行为问题,18例仍有心理行为问题。非干预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干预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9,p<0.o1)。这表明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4健康教育

   促进烧伤患儿康复的体会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情绪与精神状态对伤残者的康复过程及转归的重要影响,在于它能决定约50%伤残者康复的成败。烧伤患儿属于健康弱势群体,一般病情较重,在康复期及早开始康复训练对恢复肢体及各项功能有显着益处。

   儿童大多不能很好地表达自身感受,所以要求护士及时评估患儿的心理反应,采用心理支持和护理干预,对患儿有耐心和爱心,同时应具备沉稳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能。

   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康复治疗的理解和配合;②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对陪护的依赖;③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④提高护士的教学、授课、沟通和管理能力;⑤提高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⑥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在康复病房的开展提供全新的工作模式;⑦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