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管理案例研究十篇教育管理案例研究十篇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7:42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1

关键词:物流管理 epD教育 实践活动 结果评价

.

epD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UneSCoprojectoneducationforenvironment,popul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简称,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跨学科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epD教育其内涵可概括为: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要通过教育解决以消费为导向、以资源过度开发为核心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epD教育从正式提出迄今,研究者对于epD教育理论和实施方法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涉及到epD教育在一些学科渗透的系统研究较少。涉及到epD教育在物流管理课程中的研究更少,但是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是十分可行而又十分必要的。

一、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的可行性

(一)教育目的上存在着可行性

通过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流知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物流问题,所以物流教学的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经济人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epD教育,其目标是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有关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与态度、道德观与责任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以二者的目的都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教育目的上看epD教育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存在着可行性。

(二)教育内容上存在着可行性

物流是一门非常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了此课程。美国管理学派认为,物流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压缩成本、创造了物流行业的利润空间。因此,物流的本质内容就是通过集约、优化各种资源,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这个过程同时也节约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随着物流活动越来越多地与环境问题连在了一起: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形成白色垃圾等等。许多企业认识到物流活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基础上,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物流过程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过程。

epD教育的内涵是很广泛的,其中人口、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教育是其基本内容,它在社会领域,着眼于环境保护、提高人口素质、健康生存;在经济领域,围绕消除贫困、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二者从根本内容上看,都是研究在资源的稀缺的前提下,人类如何做出恰当甚至最优的行为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最优发展。从教学内容上看epD教育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存在着可行性。

(三)课程建设上存在着可行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展epD教育,在课程建设上明确提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见于1994年公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2003年8月4日,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对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很有必要。要把这项工作同公民道德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之经常化、制度化。”陈至立同志也于8月5日做出批示:“家宝同志的批示很重要,请教育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家宝总理批示精神。对现有课程中有关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要进一步强化。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因而,从课程建设上看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思想具有可行性。

(四)师资队伍上存在着可行性

高等学校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具有强大的师资后盾,讲授物流管理课程主要是经济专业的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他们的研究领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环境、人口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的教师的专业领域甚至就是经济学和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交叉领域,所以这些教师都具有较好的epD教育素质,只要提供培训的平台,这些教师很快就可以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epD教育教师。

(五)学生情况上存在着可行性

物流管理课程主要是在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强,他们在生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物流教师的课堂讲解和书本上现成的结论,看问题已经突破表面性和直观性,会对现有的价值体系提出质疑,并且能够针对物流活动中存在的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解决方案;而epD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二者不谋而合。再加上许多高校为学生开设了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和研究生课程,这为高等经济院校开展epD教育打下了基础。所以,从学生的兴趣发展来看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思想具有可行性。

二、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的目标

从epD教育的内涵和物流的本质来看,我认为在物流课程中渗透epD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使学生对当前的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一)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环境知识,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取一些相关的环境知识,正确认识物流活动与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相关的一些原理和基础知识,通过这种知识的获取,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从企业的本质来看,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但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物流活动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这些交通工具本身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1)噪声污染。(2)大气污染。(3)其他污染。汽车的废旧轮胎大量堆积将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废弃的机油、柴油经常渗入到土壤和水体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过去的发展观只是强调经济利益的增长,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就是要改变这一观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物流的发展不仅仅是利润的增长,更应该是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平等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行为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是一种被动的依赖,而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依赖,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持久的信仰,自从epD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发展以来,价值观教育始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pD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发展受教育者全面的素质,而教育素质体现于个人或群体的具体行为之中,而行为则取决于价值判断。因此,在物流管理课程中,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和人类经济的重要意义,这些如果遭到破坏,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而在物流活动中,学生能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保护环境。如果获得经济利益与可持续发展行为相抵触时,使学生能自觉放弃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做出恰当的价值判断。例如,物流过程中会涉及到包装问题,但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形成白色污染,造成环境问题。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转贴于

(三)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道德准则,而不是一条科学概念。尽管涉及自然科学与经济学,但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是对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必须形成新认识的一种回应,是在承认人类需要与自然环境共存的相互关系时被提出来的。(古斯塔沃·洛佩斯·奥斯皮纳,2001年)

物流活动作为企业活动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的和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物流活动如果经营或管理不当,就会造成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所以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他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它使学生在以后的物流活动中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树立起崇高的道德准则,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能够自觉的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且能够识别和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四)发展学生识别、分析和尝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确物流活动中有许多危害环境的行为,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能够清晰、简洁的阐述某个物流问题,并且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分析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强学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五)促进学生行为模式的改变

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即在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支配,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做出有责任、有利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三、挖掘物流管理课程中epD教育内容

epD教育的内容的研究是关联epD教育实践操作的方向、深度和广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物流管理与epD教育在教育目的和目标上都可挖掘出相关的部分,因为物流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由一定的人来进行的,物流活动与环境、资源、能源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很多人对物流行业提出质疑,认为环境变差、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流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物流管理课程中开展epD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教师结合epD教育的目标,整合物流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所以是渗透epD项目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贯彻epD教育目标的自觉性,整合物流课程的教学内容,即要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下,经过判断、分析、综合、创新等思维过程,将课本知识与经济、环境、人口等问题联系起来,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系统化。

课堂教学中渗透epD思想教育,要注意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既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也比较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

(二)开展开放式主题讨论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特征、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效的实施epD教育。物流管理课程主要是在高校学生中开展,高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具备很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已经能够理性的、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所以传统的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合物流课程的教学了,应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开展一些参与式主题讨论活动。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教师不给出特定的结论,采取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

(三)借助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传统的以教室、课本为中心的教育形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系统传授知识,但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人们较高的环境素质。所以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为了更好的在课程教学中实施epD教育,开展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物流活动的本质之一就是节约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循环。将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排放物资源化,不但可以增加财富,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环境的负担,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如何实现资源循环”的实验。

(四)与“探究性研究”课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关注环境,解决物流问题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物流管理课程,让学生参与一些“探究性研究”课题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地调查或收集资料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上。这正好符合了epD教育的教学理念。

(五)鼓励学生撰写绿色物流论文,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在物流课程中渗透epD思想,很大程度是让学生形成绿色物流的思想。绿色物流,顾名思义,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相比,国内绿色物流发展缓慢,人们对绿色物流还有所误解:有的人认为绿色物流只是单纯从环保角度去考虑,它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有的人认为绿色物流非但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相反还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影响企业的利润。鼓励学生撰写绿色物流论文,可以使学生抛弃这些错误的想法,认识到实施绿色物流的事实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绿色物流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赢得公众信任、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形象广告;其次,绿色物流企业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对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等的科学规划,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避免物流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第三,绿色物流系统通过绿色物流通道、零库存系统、再生资源系统和废弃物物流系统等内容,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实现了资源循环,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五、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结果评价

所谓评价是指对人或事物的价值进行的衡量,它是一种关于价值的判断。epD教育结果评价是epD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物流管理课程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是物流管理课程进一步发展和修正的基本依据。

(一)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评价的内容

1、掌握知识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记住有关的原理、概念和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简单的环境问题中。

2、领会内涵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能够分析一些环境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可持续发展概念包含了环境、

社会发展等内容。

3、分析关系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判断出具体环境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空气污染问题中的人为决策因素与导致污染的化学原理。

4、综合运用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只是从人文的、历史的、科学的角度来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

5、相互交流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清晰、完整地向同学阐述自己所得出的环境问题的结论或立场;或者能够分析、理解和接受他人的结论,并修正自己已经得出的结论的不当之处。

6、解决问题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要求学生判断某一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提出解决办法,分析环境问题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并全面地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如某一环境问题对居民健康、当地经济长远发展等的影响,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评价的方法

在拉塞尔·林克看来,epD教育中最富挑战性和至关重要的是测定教学策略是否真正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包括人们看问题和做事的方式等,为了更好的测量同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系统测量epD教育的效果。

1、书面考试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主要针对的是认知领域的评价。通过这种方法,从学生对一些相关的试题的解答情况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epD的相关原理和概念。

2、问卷法

测量同学态度、价值观的改变,用一张试卷来测验,是达不到的,这时我们可以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具体包括形式:

(1)自由记述形式。由教师或其他的评价者设计一些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陈述。

(2)选择法。由教师或其他的评价者设计封闭式问卷,要求学生进行选择。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便于统计分析,所以它最常用。

3、访谈法

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学生接受epD教育的效果。

4、观察法

通过在物流管理课程中渗透epD教育,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以前对比,是否有了改变。

5、评定量表法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2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16-02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案例教学在教育管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甚广,既得到广大教育实践者的认可和推崇,更受到学习者的喜爱和好评。那么,案例教学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它在教育管理学实际应用中都有哪些实践模式?应用这些模式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是许多教育管理学科的工作者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紧密围绕课程内容选取真实典型的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其特点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具有师生双向交流而非单向传递的价值取向

案例教学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载体,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判断、决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够通过“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对恰当的人、提出恰当的问题”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1]。

(二)案例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中心而非被动接受的价值取向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时时应该关注的中心。无论在案例的精选、情境的设置、问题的呈现、讨论的方式、内容的剖析、结论的达成等方面,都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权、选择权和决策权。

(三)案例教学具有即时性知识而非规律性知识的价值取向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可谓重中之重,高质量即时性的案例是实施有效案例教学的根本和保障。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日新月异,甚至瞬息万变。

(四)课堂氛围具有合作反思而非被动服从的价值取向

案例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真实性、情境性、问题性,重视实践生成,能够通过直观、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育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分类及其适用性

案例教学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在教育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采用。笔者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案例教学模式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划分。

(一)按案例不同的呈现模式划分

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呈现案例和发挥案例的独特优势,案例的呈现模式是不同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1.先案后理型。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或书面材料向学生出示案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出相关的教育管理原理[2]。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教育管理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一步步从实践分析走向理论归纳,在构筑知识体系结构的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先案后理型案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通过真实的案例呈现,将知识原理贯穿其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总结反思。

2.先理后案型。即教师在案例导入环节先讲解教育管理的原理,再出示相关的案例,运用有关的原理来分析这些案例,用相关原理来解释和论证这些实际事件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

3.案理同步型。即教师在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根据教育管理原理知识体系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地解析案例。这种综合性案例,对案例进行分阶段地剖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向学生展示分析案例应有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步骤。

(二)按案例不同的教学目的划分

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产生预期不同的教学效果,可将案例教学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即时型案例,顾名思义就是指案例发生时间的当前性,可能是刚刚发生的事例,也可能是正在发生的事例。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就是将即时型案例发生地负责人以特邀嘉宾身份请进课堂,并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3]。为的是让师生共同占有第一手信息资料,并且能够与案例的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做出合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决策。众所周知,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即时、新颖、典型的案例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更有利于充分论证教育管理相关理论,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案例环境中。

2.应用型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型案例教学主要基于学生学习时间少,没有大块时间进行集中教学的特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应用型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确保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4]。应用型案例教学由于教学环境和手段的特殊性,学生可以随时参与其中,自主性、灵活性比较强。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服务、管理领域的人才十分必要。

(三)按案例不同的研究目的划分

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可将案例教学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经验型案例教学模式。一个案例往往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教学一线教师常常会利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案例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这种经验型案例教学不仅可提供真实例证和情境,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而且是教育培训、个人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5]。在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借助这种经验型案例教学,对于教师关注教育细节,注重身边教育事态的发展,及时反思和探究教育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激励作用。

2.学术型案例教学模式。学术型案例教学适用于研究“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类型,研究对象通常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这种教学模式通常为教育领域专业科研人员所撰写,主要用以解释发生在真实生活中复杂的案例事件。这种模式类型可以充分体现学术型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区别所在。教育管理学集管理学和教育学双重学科属性于一身,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等多种特点。

三、案例教学在教育管理学实践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在教育管理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深受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为了进一步推动案例教学走向更为严谨、规范的发展道路,我们认为案例教学在教育管理学实践中运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案例教学实施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精心准备,提升案例质量。教育管理学任课教师在课前准备时,案例的精选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能够接受的相关案例。其次,案例所要表达的概念、原理和思想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的,能够通过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课堂互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学生提供更开阔的思路和空间。

2.针对弱点,加强教师培训。案例教学作为近些年新兴的教学方法,对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来说还不能完全运用自如。为了应对案例撰写、案例分析、案例评价所提出的新要求,必须针对不同弱项,加强对教师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迅速掌握并灵活运用从事案例教学所需要的各项技能。

(二)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虽然在研究性质上属于实证研究,但并没有实验、计算等依据来提供精确的数字和指标,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和解释,这样就避免不了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教师会不由自主地根据自身学科背景、教学经验和对事物不同的见解来得出最终结论。在讲授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抓不住案例重点,分析问题天马行空、离题万里,教师必须在讲解案例前把涉及本案例的主要理论知识点简明扼要地讲解清楚,再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还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应用过程中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能够接受与自己观点不一、视角不同的学生,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提出反对的意见,始终将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作为课堂任务的第一要务。

(二)案例实施过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6]因此,教学反思无论是在传统教学法还是案例教学法中都至关重要。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悉心观察、监控和判断学生的反应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是否吻合,从而在课后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将案例教学过程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课后反思不仅是推动课堂教学完善的过程,更是促进教师成长和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再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1,(3).

[2]肖庆华.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

[3]郭文臣.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4]丁荣荣.“应用型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0,(4).

[5]王攀攀.案例研究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2).

[6]罗景静.在案例教学中开展教学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2009,(25).

收稿日期:2013-11-20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3

《公共政策》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mpa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是公共政策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又用于指导公共政策实践。在对我国普通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政策》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究其原因,是因为尽管政策案例不能完全等同于政策实践,但政策案例作为古今中外政策智慧的一个缩影,既包含着丰富的政策理论知识,又提供着解决一系列政策问题的实践经验。因而,通过政策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身临其境,进入“角色”,运用所学的公共政策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但与研究生或mpa不同,本科生学习《公共政策》课程处于初识课程性质、技术、方法与内容阶段,案例教学在本科阶段的实施有利有弊,本文将着重抓住“本科阶段”的特点,更好地构建符合实际的本科阶段《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的新模式,这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发展,既十分必需,又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本科教育的特征与《公共政策》案例教学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学生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为“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比较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主要区别在四方面:性质上,两者均属专业教育,本科教育则强调基础性,但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学术性;培养目标上,本科教育强调培养一般性专门人才或复合性人才,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能力上,本科教育强调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研究生教育强调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知识上,本科教育强调一般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研究生教育强调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总体来看,本科教育的重心在素质教育,而研究生教育的重心在专业教育。[1]5-6以案例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方法自古有之。而“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一直到现在,这场教法的改革仍在持续。哈佛商学院界定“案例教学”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哈佛商学院里已有超过80%的课程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著有《哈佛公共管理案例》,内容涉及公共政策、应急管理、城市规划和政策、政府治理、全球气候变化、nGo/npo、社会政策等领域,为全球公共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提供了优良的教学案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教学方面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他们在案例的收集和加工、撰写和分析、结构和格式,分类和保存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针对《公共政策》课程进行案例教学研究,是从近五年开始逐步兴起,我国的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常有采用国外案例者,先后有部分一线教学工作者,从实际教学出发,分析和归纳了《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模式等问题。通过上述对本科教育的特点分析和《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沿革,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中,一旦采用案例教学这一工具,就要从本科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出发,真正利用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而利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前提之一,就是要了解并理解本科生对该课程案例教学的态度及需求。

三、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对《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态度及需求

通过对某地方高校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对发放的115份问卷进行了回收整理,通过对问卷资料的整理、筛选、核实后得出10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8%,总结出以下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对《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态度及需求的基本情况(以下括号内数据为选择人数的百分比):第一,本科生对开展案例教学态度积极、重视,对课程的设置和时间上有一定要求。大多数学生(76.1%)对本科阶段《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是感兴趣的,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开展案例教学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帮助,同时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帮助理解理论原理,有助于提升自身政策意识,培养主动思考能力和自我分析能力。学生(43.1%)普遍认为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各类必修课开设案例教学都十分有必要,且在大三(42.2%)开设《公共政策》案例教学课程比较合适。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第二,多数学生认为《公共政策》案例教学配合多媒体更好,有必要增加一本专门的案例教材。在所给出的四种可选择授课模式(黑板板书讲授、多媒体讲授、黑板板书讲授为主,多媒体讲授为辅和多媒体讲授为主,黑板板书讲授为辅)中,学生(51.4%)选择了多媒体讲授为主,黑板板书讲授为辅,学生认为信息时代案例教学中结合多媒体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相关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对所在高校现在采用的《公共政策》课程教材增加一本专门的案例教材问题中,学生(60.6%)认为有必要,原因主要是教材中的案例较少,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案例教材和课程教材可以相互补充,互惠互利,且更有针对性,使学习更有方向感。学生(28.4%)认为没必要,原因主要是课程的总课时有限,教学关键不在于教材,相关政策案例可以上网浏览,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起辅助教学的内容,完全可以由任课老师准备。第三,在影响《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因素重要性上,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广度和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分别占重要性的首位(48.5%)和第二位(34.7%)。这表明被调查学生对该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有较高要求,原因在于公共政策所涉及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学科原理规范,但因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公共政策问题都有非常多的异在点,因而解决问题除了要求任课教师讲解共同的基本原理外,还需要任课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具体的和创新性的思路,如任课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进行现场评价或给出个人意见等,加上《公共政策》课程本身涉及到的政策多与公民生活紧密相关,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正是吸收多元思想和观念的关键时刻,他们想要创新,而又迫于自身知识的不足,无法实现这样的需求,因此对任课老师寄予较高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学生自身对案例的兴趣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大学生而言,单纯的奖励与惩罚对学习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学习上的兴趣感和满足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增强,课堂教学依旧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公共政策》案例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在课堂设置注意科学性。第四,学生希望从多方面促进《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在对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条件等的改进方面,学生提出了学校教学硬件的投入和改善、教师教辅材料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因材施教等具体意见。对于如何开展本科阶段《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学生们提出了设置模拟场景,分角色进行执行(21%);教师提供更多的案例评析(65%);增加多媒体,改变教学方式(58%);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案例教学,组织相关的讲座及交流,提供更多背景资料(37%);采用多元授课方式(20%)等建议。由此不难看出,以上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管理学科《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模式的选择,需要从课堂授课模式的选择、教学硬件的选择、学生参与案例模式的选择、主讲教师教辅材料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因素来考虑。

四、本科阶段《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4

课题组电话:(010)8885061963741826

最近,刘延东同志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重要指示,为今后高校智库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是对高校智库研究工作者的巨大鼓舞。2010年,我国兴起的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就是最生动、最现实、最实际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践创新的一部分。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国、落实教育新政、推动成长型院校走向卓越的一个战略问题。特色院校从自身角度来看,也是解决院校发展难题的需要,是提升院校软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需要,是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与发展战略的问题,在我国还是陌生的命题,我们很有必要从新的高度认识特色院校、研究特色院校模式的问题,认真总结我国特色院校模式建设的基本经验,把特色院校模式建设与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部分:开展高校智库研究刻不容缓

为什么要提出特色院校命题?为什么对特色院校模式进行研究?应当说,中央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思想,规划纲要关于促进特色发展的教育新政是研究特色院校的政策背景;应对危机、推动战略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特色院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应对高校转型三大危机

的反思

大众化教育改变了中国的教育的命运,使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招生人数由1998年扩招前108万发展到2011年1704万人,比1998年涨了15倍,高教比重由1998年的9.8%提高到接近30%,中国大众化教育的速度比美国快了20年,比英国快了4年,比日本快了13年,比巴西快了16年。目前,中国高教总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度发展背后,却隐藏着“质量、就业、同质化”三大危机困扰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第一,质量问题已严重拖了教育现代化的后腿。近10年来,我们教育数量搞上去,但质量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其原因有三个:

首先,仓促的扩招为高教质量潜伏了隐患。为什么要扩招,起源是什么?决定扩招主要是应对和解决1997年泰国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中国的影响。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跌至20年的最低点,国内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1997年中国政府根据“软着陆”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听取了专家意见,1999年6月13日,距离当年高考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中国政府做出了1999年要在原来招生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规模,使全国招生数量一下子上升到了830万,大学生比例从1998年入学的9.8%上升到15%,从此拉开了我国大众化扩招的序幕。某种意义上讲,扩招决策是逼出来的。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个决策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教师、教材、管理上还没有准备好,相应的素质和条件跟不上扩招的要求,这些都为保证和提高质量问题潜伏了隐患。

其次,“以建代质”现象十分普遍,外延式扩建代替高教质量。1998—2007年扩招的前8年主要精力投放在新建校舍、新增设备的外延生产上,据统计四年间,我国高校外延扩建贷款总数已高达2000亿大关,当时教育产业化这个错误口号被提出来,各地建设的大学城如雨后春笋,争当“中国第一”、“亚洲第一”比比皆是。教育产业化浪潮掩盖了教学质量问题,高教质量被降到忽视和次要地位。

再次,实施质量工程缺少科学管理,软实力回升缓慢。我国大众化教育进行8年后的2007年重视质量被提到日程,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提出了“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实施意见,从“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团队、质量评估、对口支援”等六个方面进行质量提高工作。从近年实施情况来,质量工程还局限于人才培养模式过窄的范畴,全校整体资源整合不够,对质量工程出现问题解决的不及时,比如,对高校评估问题一直是反响强烈的问题。这些都表现出实施质量工程缺少有效的管理来推动。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高教质量不是一时一事的原因,而有一个潜伏期,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不协调,指导大众化发展方向有时模糊不定,这些内因则是拖拉教育现代化后腿的深层原因。

第二,就业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在社会的信誉度。扩招学生就业有一个滞后期,就业难现象现已突现出来。特别近年来,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产业、社会不协调带来就业矛盾突出。全球经济危机、产业变动、社会转型,要求高教向社会提供“小批量、多品种、适应性强”的人才群体,这些年我国高教正处大众化教育质量恢复和适应阶段,一下子还没有能力为社会提供他们的“教育产品”,这是一个供求不对称的根本性的冲突。

其次,缺少本土化创新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大众化10年,我国教育除硬件建设外,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即高教思想、高教体制、教材、教学方法许多方面是引进西方的,这些外来的东西,还没有通过中国的消化、吸收、本土化的创新,水土不服和“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这些半生不熟的东西与中国社会转型严重脱节,所以,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企业需求不对路,不能学而致用,用而则效。

再次,对行业和产业知识带动动力不足。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教育集团,但由于他们知识影响力弱,许多企业不愿依靠,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成了一个高校单思的美梦。在一个号召向精英学习的年代,一个弱势知识群体很难得到跨跃发展。

第三,“同质化”问题严重弱化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院校特色消失是当前高校最大的危险,“同质化”问题已影响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同质化”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用合并的综合化代替了专业化高校,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和违反高教发展规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进入一个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中国社会主要特征,工业社会需要的是产业、专业、技术作为支撑的,你一下子把专业特长弱化了,合并后的巨型高校又把“特色”吞掉了,这些问题已显示出来了。为什么在中国会出这样的问题,我看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现成高教模式是深层次的原因。

其次,高校合并没有实现原来设计的整合资源的目的,有些高校是外合内不合,内耗严重,形成了不少巨型高校病。

再次,我国对“巨型高校”普遍缺少管理,我国有不少校长会管“小学校”,不会管“大学校”,目前,许多“巨型高校”在管理上存在着软、散、惰现象,资金不足、人才不活、创新不足的问题日益困扰其发展。

二、建设高教智库研究

刻不容缓

教育大众化对高校带来最大的冲击是转型,高校转型呼唤新理论,过去传统那种自上而下发号施令、一刀切的做法,越来越不灵了。高校转型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这就需要高教智库这一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方法来研究解决。

(一)高校智库是一个知识系统

高校智库是运用新理论、新体制、新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全面系统地推动高校发展

的知识体系。它包括组织、理论、方法、反馈等五个方面:

新体制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保证。解决复杂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跨组织知识联盟,目前,院校内的专业组织对解决复杂问题越来越显的力度不够,客观上就需要面向社会,建立优势互补的知识联盟。通过跨业合作、横向联合、建立综合课题组的方法,由此成为解决复杂问题新的组织形式。

新理论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不是一个学科、一个组织、一个行业所能解决的,需要交叉、边缘、综合的方法相融合,调动多学科、多专业协调攻关,做为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

新方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解决复杂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面对历史分析和经验总结,这不但需要有理论指导,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和现场组织管理的综合能力。

反馈是检验成果的标准。作为一个软科学成果,它的价值在于社会的检验,通过学习、交流、共享体现其效果,这也是软科学研究目的的归宿。研究成果通过实践检验的反馈,反过来又为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增补新的营养。

为此,高教智库研究对于解决高教转型难题具有以下独特优势和作用:

第一,从调查研究入手,提供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运用软科学研究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针对高校发展问题进行战略、管理和政策的研究。

第二,建立联盟实行共享。解决教育难题,即要靠内部力量动员,更需要通过合作,引进社会资源,采取多边合作、跨业联合、实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不断提升竞争力。

第三,建立自主发展的方法。高校智库模式提倡高校自主发展,逐渐形成和建立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自下而上”的“互动、校际、平行”的发展机制。

(二)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实验区的启动

高校智库新理论推动了“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实验区”建立和启动,在高校智库理论方法的系统设计规划下,2010年4月,在教育部中国特色管理模式研究过程中,我们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院校案例这个命题,同年4月提出了建设特色院校模式新的构想,2010年7月将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纳入国家项目“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重点研究计划,2010年7月,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实验区全面启动,整个实验区入选5所院校作为首届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试点,北京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下设五个课题组,课题横跨5个省,各案例院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专项研究组,由院领导牵头出任组长,全国有五个高校15位院级领导主持研究和组织管理,全国有58位专家教授参加本项目研究实验。利用一年半时间对研究目标、研究团队、研究课题、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大量实验,于2011年10月首批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按期完成,编辑出版《中国高校管理案例研究报告》五本,印发上送各级领导的工作简报8期,国家一级期刊科技部《管理观察》杂志列出50个专版进行大篇幅宣传报道,在我国知识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映。

高校智库和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方法的兴起,是转型高校内在发展需要与大众化发展客观规律相交叉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第二部分:思想解放与特色院校研究模式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是解决三大危机的关键,抓住了特色院校建设主导问题,其它质量和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特色院校来自大众化教育的历史,又决定着我国高教的未来前途。我们要把特色院校建设放在政策和社会环境中去认真的研究,在我国特色院校模式建设已取得初步经验,这些经验是极其宝贵的,我们要重视和推广这些经验,让她成为更多成长型院校共享的经验,从中获得进步的动力。

一、用教育新政把更多高校的特色解放出来

教育规划纲要中对特色有明确的指示,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这应该是对办好特色院校的最大动力。怎样落实好这些新政,关键在于实习好、研究好、用好这些新政。用教育新政把更多高校特色解放出来。为此,我们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解放工作。

(一)从质量到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将是第一次对院校特色的解放

特色发展是维系高校质量提高的根本条件,没有质量,就难以形成特色,没有鲜明的特色,质量也难以持续提升。

中央领导同志在教育大会上曾讲过“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这句话第一次把质量提高到管理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前三次教育大会无有提到的新理论,这应当是中国教育道路理论体系的一个新的突破。

怎样认识“高教质量管理”这个命题呢?我国提出高教质量问题是从1999年进入大众化教育之后,由于扩招带来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高教质量工程计划”。但我们也应看到,“质量工程计划”主要局限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更多提出的是教务改革的内容,而如何对质量进行管理,特别是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做才能提高质量的措施是不足的,缺了管理这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从深层次来讲,也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作为高校事业单位的专项管理系统,往往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讲工作不讲效果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我们大家知道,高教不少的改革更多的是内容和教学要素,完成工作就完成任务,缺少绩效考核。只有对学校要素进行目标、计划、组织和控制,并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才能变效。

特色院校如何在“质量管理”上大做文章,勇于实践和创新,将是特色院校大有作为一个新的天地和发展的动力。

(二)去行政化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将是第二次对院校特色的解放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最终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模式。

过去,在教育系统内部包括高校行政化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大众化扩招以来,由于受到“工程”和“项目”教育思想的影响,向重点高校、重点地区、中心城市进行资金装备过度投入;什么是扶植重点高校呢?说到底就是“靠资源、靠祖宗、靠地利”的一种行政化的表现;还有那些不顾国情、省情、校情一刀切下来的教育评价活动和检查都是劳民伤财的,都可以归结为行政化派生出来的种种表现,去行政化就是要取消特权、垄断权,增加自;规范权力,督促权力,各尽其职,有效管理。

去行政化不是不要管理,而要的是科学管理,当前高校科学管理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搞清楚学校自己管什么,学校与政府、产业、企业的管理关系划清楚,再比如,目前,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外部关系的管理过于笼统,大而化之,这些都是由行政化带来的,今天都要去之,应该认为:过去行政化代替科学管理,主要是这些结点和关系不清,管乱了或者是乱管。实质上我们今天用案例去研究特色院校的经验,这本身就是科学管理的作为。特色院校更多不是靠行政化和重点投资发展起来的。所以,特色院校可以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之路,加大知识管理、民主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力度,正是特色院校大力施展的领域。

(三)从一刀切到允许“试点”的转变,将是对院校特色的第三次解放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高校开展试点和进行新的探索。过去,我们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各种项目和计划,都是国家一刀切定的统得很死,虽然有些示范性项目,也是自上而下由政府统一管理的,这样的示范没有活力,不承担风险,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是走过场。新教改鼓励进行试点和探索,不但是指上边讲的那些,而是对中央政策创造性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做到中央政策的细化和具体化,使政策更有社会基础和公信力。这次“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试点”,它是一种试点的新方法和新观念。特色院校建设和试点,也是带动行业和区域教育发展“特区”,它必定要带动一批特色院校群的跟随。

教育新政的政策东风,给特色院校带来新的机遇,对我们把特色院校做强做大很有力,让它成为21世纪的一个时代潮流。

二、应该对特色院校模式进行科学研究

特色院校不是一个经验的命题,它而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我们要对其涵义以及要素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才能从中找出运用的客观规律来。

(一)什么是特色院校,怎样认识特色院校

什么是特色院校呢?给它下一个正确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但我认为,作为研究特色院校来说,下一个定义或研究范畴是必要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特色之本,“特色院校”是指,在相同的社会环境的大系统中,一个院校区别其它高校,独有的影响力或软实力。这种教育软实力是来自思想、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更多因素是不同于硬实力派生出来的特点。

作为一个特色院校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最能体现当地的优势或行业的优势;二是最能占领生源和就业的主市场;三是能创造最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四是靠质量打响品牌的知名度。一个特色院校不是靠上级发文件而确认的,它应该是当地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和新政领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特色院校成功的五大品质

特色院校需要什么?特色院校是一个组织和单位整体概念,它区别于办出特色想法,也不同于特色专业的内涵,推动特色也不能笼统的讲有自就行了,作为一个特色院校,我认为应当具备五大品质,即新政领导、政策资源、文化建设、科学管理、发展战略是每个追求特色院校的共同品质。

一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新政领导。地方院校、高职院校怎样办出特色,关键在领导。对院长素质的要求,组织部门都有一套标准和考核指标,这是很重要的。在当前高教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领导最需要的是“新锐品质”,在班子集体领导做决策的情况下,更要突出主要领导的作用,敢于和善于锐意进取,敢于提出新的看法,敢于挑战旧事物、旧观念和旧理论;树立创新无模式,无、无偶像的思想,具有打破陈规的勇气和能力,干字当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有智、有勇、有谋的高校管理的帅才。创立特色院校正需要大批教育的战略家和组织家,一句话,创建特色院校需要高教的帅才。

作为一个高校领导人,全面要求其素质是必需的,“新锐品质”在建设特色院校中更具有领先意义,因为缺少它,就等于失去灵魂,创新和进取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政策指导。随着国际化、大众化和市场化的推进,政策对每一个地方院校高职院校发展都是重要的,政策对每所高校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政策、用活政策、执行政策。用活政策就是把高职院校自身特点与国家统一政策有机相结合,找到使用和落实政策的切入点;理解政策要有宏观的视角,微观的眼力,这样才能到位;执行政策要快,只有快才能最大化占有政策资源,使政策更有效,晚了政策就会失效。

三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独特的文化。有一种说法“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文化对于特色院校有两个支撑:首先,文化是特色院校的灵魂,文化是引领特色院校建设的根本,只有特色院校才能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次,独特的文化是形成软实力的核心,有了先进文化才能把学校领导因素、人文因素、环境因素、政治思想工作有机整合为软实力,高校有了软实力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动力。

四是创建特色院校需要科学管理。管理是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一种手段,管理要确立正确的目标、组织、协调、控制系统,使发展教育要素通过管理形成优化的结构产生更大的效益是当务之急。

五是创造特色院校需要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关系高职院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随着高校自的扩大,随着特色院校发展的复杂环境,发展战略随之越来越重要,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已摆到日程。一个有战略发展的学校要比没有战略推着干的高校更有成效。特色的院校就是战略取胜的学校。

三、建设中国特色院校模式的基本经验

历时一年半的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首批五家试点已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正处于经验总结和成果阶段。什么是特色院校建设的基本经验呢?我认为:探索多模式成功道路、创立自主知识品牌、推进文化创新是最基本的经验:

(一)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探索出成长型院校不同模式的成功道路

特色院校模式建设为广大成长型院校发展探索了一条道路。虽然,这些道路不是唯一成功的道路,但他们经验却说明,只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参加到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创建之中,成功的路就在脚下,这五所试点院校所进行的探索,足以回答了这样成功的实事。

这次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经过实验探索形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模式院校发展道路:

第一种类型,以曾宪文院长带领吉林职院师生,走出了一条“彰显个性”高职院校发展之路,形成了“战略发展型”模式。案例说明他们是怎样通过四元战略创新发展的,这个案例为地方高职院校战略发展提供借鉴。

第二种类型,以吕艺生院长和曾若虹副院长带领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师生,走出了一条“民众艺术”成功之路,形成了“创新发展型”模式。案例说明了他们以改革为动力,颠覆了传统演艺精英的模式,开拓了民众艺术广阔发展道路,使民众艺术成了新时期文化建设一大法宝,为演艺和艺术类院校战略升级提供了新模式。

第三种类型,以宋卫东院长带领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出了一条“融育为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紧层发展型”模式。为企业办学的院校,坚定不移走特色之路提供了借鉴。

第四种类型,以杜晓林带领北京农学院教科团队,走出了一条“教改新篇”的道路,形成了“专业改革”特色,为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

第五种类型,以赵小敏院长带领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走出了一条“百年特色”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品牌型发展”模式。为地方师范院校走出特色之路提供了借鉴。

(二)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中国管理本土化和教育现代化自主创新成果

第一,不照抄照搬,创立中国高教自主创新成果。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高教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不是照抄照搬的,而是应对高教转型建设高教强国的一项原创的自主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具有国际化意义价值,将美国案例进行中国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从1980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美国卡特总统签定中美合作协议以来,案例从美国哈佛大学引入中国已经30多年了,长期以来,案例只局限于工商管理教学之内,没有把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资源,这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突破国内外传统的做法和范畴,拓宽了案例在高教管理中的应用,这标明中国经济崛起和中国模式新的发展,高教发展需要案例研究,案例在中国广泛推广和应用得到新的发现。把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之中,不但在中国是首次和原创,就是在国际教育史上,也是一次大规模、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开创了国际高教史上案例研究的先河。

第二,走出一条中国管理本土化和教育现代化之路

我国高校案例的研究是对国外引进案例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20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案例教学法引入中国后,我们并没有盲目照抄照搬,而是根据国情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首先确定了管理事实是案例研究的基础,突出了企业案例先导性作用,高校案例是对企业案例的改制,2004年我们组织170所高校参加了1000个实证案例改制教学案例的共享项目,在改制基础上,我们又开始在院校建设“高校案例本土化教学实验室”,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消化、吸收,通过不断的深化,才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高校管理中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管理本土化和高教现代化的道路;最近,我们还在做联合国国际合作案例项目,力争实现中国案例国际化的目标,经过30年奋斗我国基本上走出了一条中国案例“美国化—中国化—国际化”自主创新的道路。

第三,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它对高教发展、新教改、新试点都具有全新的意义。

(三)创新文化经验是建设特色院校模式的灵魂

这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不仅创建了院校知识品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使我们开始从更高一个层次思考特色院校的文化建设的问题,当前建立与特色院校相适应的价值观、时代品格和当代精神更为迫切,特色院校发展离不开知识品牌,特色院校长远持续发展需要文化这个灵魂,因为文化决定着特色院校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第一,主动文化向创新文化转化是特色院校创新的关键。主动文化是特色院校建设创新文化的逻辑起点,创新文化是支撑特色院校战略发展的灵魂和命脉。据我所知,目前进入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的高校,不是985、211的学校,连国家高职示范校也没有,为什么这些成长型院校争当创新文化探路先锋呢?实质上道理很简单,凡是进入国家指定的重点院校都是过去基础条件强,国家又选择重点投资扶植的高校,所以这类学校就形成了“给予文化”,“给予文化”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这自然就形成了少数垄断文化族层。广大的成长型高校没有“重点项目和示范”的机会和照顾,只有靠自己去奋斗,寻求主动文化来崛起,主动文化就成了特色院校创新文化的逻辑起点。

主动文化有两种前途:第一,将主动文化升华为创新文化,尽而成为特色院校模式;第二,主动文化如何没有下一步价值选向的目标,主动文化就会消失。对于广大成长型院校来讲,探索多元化的成功道路,追求成功是他们最大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很清楚只有院校成功了,才有全体师生的优秀,可见,一个不成功的院校,不可能有许多优秀学生的涌现,成功决定优秀的命运。

成长型院校创新文化最核心的是开发和形成一种新知识、新文化,形成全新的知识文化产品(成果)。文化的动力来自先进理论和观念,而是来自一种组织文化,从历史沉淀的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模式”来,这“模式”就是成长型院校的知识文化成果。这些新知识在文化自觉环境中,就会转化为一种文化思想、一种目标、一种行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从而形成创新文化体系,对社会产出的是软实力、吸引力、竞争力。运用案例去研究特色院校建设的经验,进而提高广大师生的认识,理念改变,实现知识共享,这本身就是丰富文化内容和文化提高的过程。这种知识文化获得只有靠广大师生艰苦奋斗,从实践中去探索才能得到,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更是特色院校力量所在。我国校园文化为什么一直停留形象工程和包装层面深入不进去,其中最重要原因,没有自己的知识创造,没有使知识物化文化的流程和切身体会,文化还游离知识成果的。任何一种知识成果都是一种文化造化的过程,文化孕育了知识产品,知识产品又成为文化的核心,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形成高校知识成果,挑起文化大梁,高举创新旗帜,正是第一批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建设者的使命和他们的功劳。

第二,造就一批知识英雄是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这批知识英雄以新政领导、研究团队、优秀师生为主体而形成的。正是在知识创造的和受益互动中,使这些英雄人格化的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形成了鲜明的新政领导品格、研究团队品格、优秀师生的品格。

新政领导时代品格。新政领导为什么选择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做为推动高校发展的切入点呢?除他们超前认识能力外,更重要是来自他们对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而形成的创新文化。他们用新锐品格,开创了高校案例研究先河,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为成长型院校铺开一个新路。他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做法,也足以说明他们文化自觉的时代品格。

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调动不是一般科研和教学团队的积极性,而是调动院校领导团队,特别是主要领导和积极性。这是近10年来少有对高等教育软科学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在过去大众化10年里,由于规模和外延不断扩大,校院长关注的重心和感兴趣的地方是“上项目、搞学位、弄专业、要资金”;而现在有识之士的校院长,开始对“知识、战略、人才、政策”发生了新的兴趣。对中国特色案例研究的热情和支持度,来自他们多年积累起来创新能量的一种释放,来自对过去成功所带来负面问题的冷静思考,是一种从过去“依靠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变,是一种“依靠单一方法向综合方法”的转变,是从称呼百年的校院长向新政领导新词的转变。总之,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的崛起,不单是使校院长决策意识的提高,更是一种自觉文化的萌发和建立,这正是新教改最核心的价值和创新之源。

研究团队的时代品格。这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是由优秀教师组成团队完成的,这个研究团队组成的本身,就打破了高职院校没能力从事研究的说法,做为一个知识组织类型的划分不是靠别人给划定的,而是根据需要走出来的。高职院校建立研究团队,走知识研究型道路本身就是一种特色院校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个团队在调研、成型和形成观点过程中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广大师生的时代品格。案例研究形成的知识产品,可成为师生了解院校历史、研究现在、规划未来一种文化的交流,这对他们形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热爱母校、成为优秀师生、建立共同的信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色院校模式也为今后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为培训校(院)长提供新的案例,这对加强校际交流、带动更多高校走向成功,带动高级管理人才流动、交流和合作具有文化的推动,今后“校际互动、知识共享”将成为一种自下而上横向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文化平台,这个崭新的平台,是由第一批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搭建起来的。

特色院校建设不但是一种知识进步,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内容,是提高特色院校软实力、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部分:高校智库发展战略与对策

对于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我们即要总结和研究客观规律,又要研究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对教育、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首先要推动特色院校发展战略、科学规划今后五年特色院校研究发展规划,推动高校智库研究四个重点项目的实施,从战略的高度把特色院校模式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大力实施特色强校的

发展战略

研究特色院校案例是一种把传统经验上升到科学层面和模式层面的方法,关键在于将这种模式转变一种战略,关键在于实施特色强校战略。特色强校战略将是未来10年实施教育强国战略重点课题。

第一,实施推进管理创新的战略——

让高教质量通过强化管理出人才、出效益。教育上长期以来不少人把211、985工程误认为是提高质量的工程,这两项工程都是为扩招做准备的,211是以改革大学办学条件对100所大学的投入;985是改变科学条件的一种投入,两者都以硬投入为主,质量工程不同于211、985工程。

质量工程是通过项目带动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但需要质量工程各要素参与,而且更需要通过管理的作用促进各要素结构的优化,实现其效益最大化。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有目的的过程,为此,质量工程必须由质量管理来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更有效。

第二,实施推进“两化”的战略——

推进高教管理本土化和本地化。中国高教在转型过程中,要实行本土化和本地化两个创新。

首先,我们坚持对国际经验要本土化。我国大众化概念提出,教育进化基因学说,校院体系设置,现代大学制度;甚至教材、教学方式和方法,大都是程度不同的带着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痕迹,在有些方面照抄、照搬现象还比较严重,正是这些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对西方先进理论和方法,必须从国情、校情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消化吸收和创新。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综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学到手。当前,对西方理论和方法我们消化的不够,许多方面只是进行了本土尝试,而无实现本土化,没有本土化就会出现两张皮,给中国教育的实践带来严重的损失。

其次,对国内高校经验本地化。现在高校大都下放地方了,以地方属地管理为主,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经济和专业特色来当先进,不能盲目向一流大学学习和照抄照搬,要坚持本地化。

第三,实施推进嫁接优势的战略——

用知识战略联盟嫁接教育集团。现在高校在推进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普遍是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凉,为什么呢?因为高校“软实力不足”,企业相不中,因为这种横向合作是互利互惠为前提的。

目前,我国教育集团运行大都以学校整合为主,企业和行业配合和帮办,使高校集团整体作用不十分明显,有些教育集团是无有核心竞争力的“拉当配”集团。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教育集团向知识战略联盟转变,知识联盟是提升教育集团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知识联盟是从双边校际优势互补开始,先由校际之间结成盟友,交换互缺性资源,各自达成战略目标,最后获得长期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强势的高教核心竞争优势与跨业组织建立互动式知识联盟。

知识联盟转移的知识称为“联盟知识”,这种知识不通过联盟是无法接触和获得。作为“联盟知识”将派生出新的竞争力和新的软实力,更有效地强化了与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的推动作用。

第四,实施推进外脑辅助决策的战略——

依靠智囊团进行科学决策。下一轮改革的重点是扩大高校自。各级院校如何使用好自进行科学决策很重要。在教育转型的每个交替点上,过去教育研究中心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内的智囊团过于行政化,长期以来流行于课题研究,充当写作班子角色,研究成果常常滞后于决策,智囊团的先导性无法得到发挥。而且这种体制最大的弱点是局限于教育内部的报告多、自身的规律多,而在教育、经济、社会交叉地带就很少能提出真知灼见,特别是面向国际化、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地带,正是左右教育规律的主要因素。所以,跳出教育研究教育,站在全局的高度有关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的战略是特别重要的,帮助转型高校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第五,实施推进强化软实力的战略——

进一步开发和提升高校的软实力。进入大众化以来,不少高校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植,院校校舍、教学仪器和装备、实验室建设等硬件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相比之下,以教师素质、教材建设和文化建设、软实力建设相对薄弱。

当前影响地方高校权利高职院校发展不是硬件而是软实力的问题。首先,要加大软实力开发,用软实力配置硬件,实行硬件软化,推进特色院校的知识化、素质化和内涵化。

但软实力是不能投资的,它要靠高校知识管理才能建设好。对于当前高校面临的任务来讲,单靠过去的政治思想工作和传统的行政方法就显得不足了,现代院校的软实力,即包括领导的能力、品牌的影响力、院校文化、精神和作风,以及政治思想工作在内综合力量的体现,现代的软实力是推动特色院校建设不可忽视的无形的力量。

第六,实施推进发现新政领导的战略——

大力发现和推荐高教新政领导。新政领导不是靠书本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创新中才能锻炼出来的。培养新政领导最好的榜样是向创新组织学习,从企业家的“无中生有”的奋斗中领悟精神、品质、作风、文化对成功的意义和作用,号召高校领导人不是更多到清华、北大去进修读博,而是到创新的组织中去学习、搞实验和挂职,让高校首先引入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机制。有了新文化,一个新锐领导才能诞生。在转型期的制度创新之中,领导的态度、责任和实践观太重要了。

培养院校领导再一个困难是缺少教材,传统的教育学是研究学校内部是怎样管理的,没有谈到怎样去造就一个校院长。我想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本项课题研究完成之后,许多高校案例就出来了,这个高教案例库形成后,可以用来培训高校领导成为新政领导。

第七,实施推进建设管理科学体系的战略——

推动特色院校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当前最主要的是解决院校科学管理动力问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增加自不是单从政府要钱、要权,而是从规范和加强院校的管理入手,从院校内部管理来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装备和条件和管理、软实力的管理都比较薄弱,院校与外部政府关系、行业关系、企业关系、国际关系都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流程。建立一个强化内部,关联外部,内外有机结合的一个科学管理体系。

我认为,建立院校科学管理体系,是现代大学制度和建立自真正的灵魂和要义,不是为重新铺摊子,外援式发展,要投资,要条件。当然,在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的时候,才知道政府如何管理,这些基本问题先从学校开始搞清楚,其它方面才能知道如何配合院校管什么和不管什么,学校管理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的突现出来。

第八,实施推进特色院校模式的战略——

搞好特色院校基本建设。特色院校是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的一个组织行为,搞好特色院校基本建设,要对知识资源、战略资源、合作资源、共享资源上进行全面整合,再造新优势。

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是基本建设的知识工程,它必须由高校主要领导来组织实现。特色院校建设不同于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院校是高层次、全方位从整体上研究院校成功规律的,只有一把手主持,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只有一把手思维,才能统筹全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规划学校的未来;只有一把手主持,才能把研究成果转变为未来发展的指南。

特色强校发展战略问题要做成项目去实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主要成果是提出特色院校战略,如何实施战略,要建立和加入知识战略联盟,通过联盟帮助高校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合作与交流、课题申报和优惠政策采取、各种外部关第的协调,稀缺人才资源的补充等问题,做成项目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知识资源,发挥北京优势,合作建立本校北京特色院校与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中心),改变高校只从专业上创建研究中心的局面,改为把高校战略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项目去研究、解决和发展。

特色院校不是什么都好,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要进行横向和跨业合作,组建“校企研”为核心的各类实验室、实验基地,特别发展与科研单位及软科学研究机构组建跨业智联尤为紧迫和重要。中国管理智库为高校在企业、行业建立跨业联盟可提供支持和帮助。

将特色院校案例单位,办成培训教育家和新政领导的新型学校,推动校际间的学习、交流和共享。

第九,实施推进开放办学走出去的战略——

实行高校走出去战略,与全球南南国家结盟。在过去改革开放30年,我们更多是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学模式和方法,由于国情不同,总感到有些水土不服,常常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使我们与发达国家交流总处于被动地位。

我们特色院校走出去,要从学西方发达国家向全球发展中国家转移,实施国际化稳步合作的道路。把精力转移到全球南南国家去,他们不但与我们同处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我们的经验更适合他们发展,我们会在输出高教经验中去提高和发展,配合联合国南南合作计划,实施特色院校走出去战略,为我国高教国际化提供新的经验。

二、制定全国特色院校研究发展战略五年规划。

总目标,五年内(2010—2015年)从全国成长型高职院校、地方院校中,遴选100所院校进入特色院校重点案例,纳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组建工程”计划,2012年遴选10所院校列入项目研究计划,2011年末做好申报和立项批复工作。

建立高校软科学研究团队。选推1000名专家、教授(其中半数以上是高级职称),加强对研究团队中青年骨干的学习和培训,研究项目完成后,涌现出100名高校软科学研究专家、教授和科研组织家,2012年推荐10位高校软科学研究专家、教授,大力宣传,颁发证书。

建立高校软科学成果推广体系。选择30个案例高校建立观察点,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建立10个特色院校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建立10所中国高校管理案例校际交流所,分批开展校院长的案例现场培训、挂职、交流和定点研究,加强横向交流与多边合作。初步确定在吉林、厦门2014年建立研究中心和案例校际交流所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加强特色院校与全球南南国家的合作。创造条件、鼓励国内院校请进来、走出去,到国外学习、交流,在政策允许情况下举办分校和举办分支研究机构;推动更多特色院校走开门办学和开放办学的道路,2014年与联合国中国南南合作战略研究组合作,举办一项“特色院校开放办学”研讨会,组织特色院校代表到发展中国家高校去考察访问,促进特色院校到与南南合作国家合作办学和共同发展。

三、近期推动高校智库研究的四个重点

根据五年规划总的原则,近期高校智库研究的四个重点是:

第一个研究课题:中国模式国家教育学的研究。在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成果基础上,做好中国模式国家教育学的研究。怎样去研究中国教育,评价近10年大众化教育的,我们要跳出教育去研究教育,从国家概念出发,站在整个社会“大系统”去研究教育。用西方教育学角度解释中国高教发展是水土不服;就教育谈教育许多问题是说不透的;从经济角度谈教育会有局限性。为此,评价中国教育,不是总结经验就行了,而是对“中国模式与高教道路的两者关系”做一个科学的定位,应反映如下指标:第一,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第二,教育与产业结合度;第三,教育与知识结合度;第四,中国教育国际化的程度。

第二个研究课题:院社合作的研究。为了实现管理观察杂志的关于把编辑部办到学校中的改革目标,在有条件的院校中开展院社合作计划。发展高校理事和全国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院社合作是我国高校从“产业合作”转向“知识合作”重要转折点和主要标志,填补了知识合作的空白。院社知识合作有助于提升高校知识的含量,强化“校企合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知识合作平台还为高校增加新的平台、资源和科研成果,推动高校知识开发和知识转化。

第三个研究课题:邀请特色院校参加联合国项目。在联合国有关部门支持下,商务部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国际合作经验与联合国南南合作战略研究”已正式立项。主要研究改革开放30年,联合国在中国受援1000个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中国政府今后经济外交和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结合特色院校研究重点,邀请有关院校参加。

第四个研究课题:高校新政领导的访研。为了推动特色院校的研究,管理观察杂志配合研究成果宣传,重点开展以校院长为中心的访研活动,把介绍院长和推进院校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年拿出100p设专栏进行宣传报导,请各校申请。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熟练、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加上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形象性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传统的纯理论讲授未必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使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

一、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对于大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研究,比较详尽的当推沈阳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论文李谧的《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研究》。此文以案例教学为核心,以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作了历史考察和系统分析,旨在透过这种考察和分析,得出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及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查找,检索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所显示文献64条,这说明已有众多的研究者关注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课程中的作用和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探讨。从现有的文献来分析,对于本主题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对于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内容的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杨海光在人力资源杂志发表的《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一文,他在介绍和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后,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对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刘的《浅析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主要阐述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作用、方法和组织过程。另一类是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曾晓勇、杨祥芳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特点,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本土化案例缺乏、课堂案例盲目堆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不足、案例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法。罗珊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困境与突破》,通过案例教学的实践,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案例的选择、课时的安排、教材的运用、教学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展开分析,从实践中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中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进而提出解决对策[1]。

二、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但是由于其固有特性,成人人力资源课程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缺乏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为了保证案例的教学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于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是运行案例教学的关键,所选择的案例不仅要与授课内容相吻合,而且要与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及社会发展相联系。有些案例正文内容冗长,缺乏针对性,有时候教材内容过于粗浅,这种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课外选择合适的案例。鉴于种种因素,有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往往比较随意,认为课堂上随便出示一个与教学内容稍有一点儿联系的案例就行,而不注重案例的典型性。这种做法虽然花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益处。

(二)课时少,案例多,忽视理论教学。

成人高教在课时安排上课时总量偏少,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案例展示环节、案例问题引入环节、案例探究环节、案例评价和总结环节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样多个章节板块都运用案例分析的话,必然导致理论教学课时的减少,从而忽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会使学生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上,忽视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实际上是对案例教学的扭曲。案例分析必然要建议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和知识迁移的基础上。

(三)案例教学组织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组织互动难度高。

使用案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实景环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应该在案例分析中发挥主动作用,学生应该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而不是为了塑造学生。但是在成人教育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领悟力差,讨论不充分,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必然导致无效的课堂教学,达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而且有可能适得其反。

三、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探索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

在成人教育课程案例教学中,某些教师对案例选择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为了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教师要在案例选择上把握一定的标准,熟悉案例选择的方法。教学案例的选择可包括案例标题、正文、案例问题、案例来源或案例出处这几个方面。其中案例的标题必须言简意赅,一般来说,可以透过标题便可知晓理论出自于那个章节。案例的征文要精练,符合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内容控制在两个ppt展示版面以内。案例的问题要从简到难,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进行问题升华,同时也要标明案例的出处,有待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和学习。

选取适宜的教材及相配套的课程大纲,让教材不单单展示应用性、专业性和适宜性、适用性,更要难度适合、架构分明,能够多元与多维彼此贯通,使实用性教学能够系统化与相互贯通,便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工作分析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预期效果[2]。

(二)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做好课堂讨论准备。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案例讨论阶段,老师的角色应该有所改变,老师要融入学生群体中,和学生共同思考、探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主动、有效”的课堂氛围[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首先,课前的预习。教师在每次课前须提前让同学们知晓所学理论章节和案例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对课堂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分小组教学,充分发挥小组教学的积极作用,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相互启发,借鉴别人的智慧,共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4];再次,要有一定的奖励措施,在成绩评定的时候,对那些表现积极的同学应给予较高的评价和分数。

(三)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实施案例教学。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课,选择与讲课内容有关的典型案例;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课后,教师要及时对案例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师不仅要熟悉课堂讲述的内容和选用的案例,而且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案例教学知识结构[5]。同时,教师还应该做到熟悉教材,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掌握从多种渠道摄取知识的能力[6]。

总之,案例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创新的产物,要使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思考,需要教学实践者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索,接受这种方法所带来的帮助,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慧.上海电视大学精品课程网,http://.cn.

[2]曾晓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理科研究,2008.7.

[3]周琼.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浅论[J].高职专论,2003.7.

[4]李谧.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6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匆匆结束了,慕然回首,虽然说不上十分圆满,但也着实有许多欣喜与快乐值得回味。

一、不断加强个人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改造和完善自我。

本人矢志不渝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学习,不断搞个人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以平和的心态,以文明的言行,以创建和谐社会的准则,以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观念,以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对待学生,对待同志,对待自己的具体工作,对待整个教育事业。

二、坚持终身学习与实践的观念,不断提高专业文化与业务理论技能,以坚实的文化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促进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

半年来,本人针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首先是坚持不懈地加强了写作技能训练,本学期撰写各类计划、总结、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杂谈以及其他体裁的各类文章四十余篇,累计十余万字,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其二是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持续发展,常抓常新,本人坚持不懈地学习组织领导与实验研究教育科研课题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校本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知识。其三是不断丰富实施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知识,逐渐在头脑中建立和完善了新课程理论体系,为实施新课改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坚持做好日常教学检查指导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配合县教科所、教育学会以及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等各职能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期工作过程中,首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案例研究工作计划》和《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工作计划》。其次是加强了全面调研、检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科研管理与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检查与指导工作,并对个人负责的调研项目作出了具体、明确、公正的评价,及时形成了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其三是进一步加强了档案管理,本学期累计整理归档文件十七卷,其中追补了以前积压文件三卷,使档案管理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其四是及时印发和转发上级各业务部门下发的科研成果征集通知,本学期累计征集上报各级各类科研成果论文共计四十七篇,较历年单学期征集上报篇目数量都有较高突破。

四、教育科研工作稳中求进,全面铺开,成效显著。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树立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校本课程与校本科研课题。为了扎实有效地将我校于去年十月份圆满结题的科研课题《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研究》在全乡各校全面铺开,学期初,拟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教学专项工作计划,并在学期工作中召开了专题校长工作会议,进行了专项跟踪检查指导,因此,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在联合检查考核过程中,对我校的校本课程和校本科研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国家“十一五”科研课题《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应用和传播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工作,稳中有升,效果突出,成绩喜人。首先,我们的子课题《教育教学案例的整理与应用的研究》不但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总课题组的鉴定验收,我们课题组还有七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课题组同时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应用和传播的研究》工作先进试验单位。本学期,我校课题组又按照总课题组通知的具体要求,评选推荐了三十六篇优秀案例参加全国第二届“教育教学案例奖”评奖活动,我相信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理想成绩。最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一年来的实验研究,不仅树立了全体实验教师的科研意识,不仅提高了全体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全县联检考核中,我校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成绩和科研成果还在联检科研项目方面为学校赢得了令人满意的高分。其次,我又将二零零七年秋季在全国第一届“教育教学案例奖”评比活动中我校课题组获奖的三十二篇案例编辑成了获奖专辑——《实验教师优秀案例传播与交流》内刊第三期发表在互联网上与全国各地教师互动交流,并得到了各地教师的回应和认同。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7

1国内外案例教学现状评析

1.1欧美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而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晚。案例教学法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最早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1910年Copenland博士开始在课堂讲授之外将学生讨论引入课堂。从1909到1919年期间,一些企业管理者被邀请来到课堂向学生呈现各种管理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对问题的分析及建议的对策。1921年Copenland博士在新任院长wallaceB.Donham的敦促下出版了第一本成文的案例书。wallaceB.Don-ham是一位接受过案例教学方法训练的律师,当看到案例教学在管理领域的重要性时,他力主在整个学院推行案例教学法。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哈佛商学院已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完整的案例教学和管理系统。哈佛学生在两年的学习中,要解决五百多个有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案例,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哈佛作为世界第一大案例中心,现在一年销售收入大约是两千多万美金,每年大约卖两万多个案例。

排名世界第二的案例研究中心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管理学院(RichardiveySchoolofBusiness)其案例教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目前案例库内有两千多个案例,每年有二百多个新的案例补充进来,同时更新陈旧的案例。[4]每年来自案例销售的收入大约是三百多万美元。

在欧洲案例教学也非常普及。2000年笔者受教育部公派参加“中荷管理类师资培训项目”赴荷兰尼津洛德大学(nyenrode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主修mBa主干课程,亲身体验了欧洲的mBa案例教学模式。尼津洛德大学的mBa教育很有代表性,8个月的访问学习分为四个模块。前三个模块共6个月的时间主修了mBa所有的主干课程,除经济学、公司财务等一些原理性的课程以外,几乎所有课程均为案例授课。每门课除了教科书外,还配有案例教材一册。在每节课上教授先用15~20分钟的时间讲授,之后就进入案例讨论。第四个模块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案例教学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从欧洲案例信息中心(europeanCaseClearingHouse简称为eCCH)购买案例后,自己亲自做了案例分析,撰写了“teachingnotes”。当然,teaching

notes也可以与案例一起从eCCH有偿获得。eCCH作为世界三大案例库之一,每年的案例销售收入大约有三百多万英镑。[3]在欧洲,案例教学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对教授们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教师通常获取案例的途径有几个,一个是从欧洲的eCCH有偿得到自己需要的案例,另一个是从美国的哈佛大学购买,或者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管理学院获得。当然教授还可以自己编写案例,自己编写的案例一般较小,称为微型案例(mi¬ni—case)欧、美的案例教学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从案例的写作、收集整理到案例的获取及应用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形成了世界三大案例中心:哈佛、毅伟(ivey)和eCCH。除了这三大案例中心外,还有其它一些比较成熟的案例库资源,如: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DardenSchoolUniveisityofVirginia)、西班牙ieSe商学院、瑞士管理发展国际学院(mD)法国inSeaD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FKennedySchoolofGovernment)、《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管理学评论》(mitSloanmanagementReview)等。

1.2国内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

  1.2.1我国mBa案例教学状况

199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mBa教育试点,开始了中国的mBa教育。我国的mBa教学多直接采用国外案例。由于国外企业的制度背景、文化背景与中国有很大区别,案例的适用性较差,学生缺乏对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市场情况、人文环境的了角解故难以进行全面分析和形成较真实的感受。教学案例的本土化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学者和教育部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清华大学出资800万人民币分三期面向全国征集案例,建立案例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自己的mBa案例库;大连理工大学也建立了管理专业案例库,还创办了内部期刊《管理案例教学研究》。

  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开展了教师培训和案例国产化工作,国产案例的编写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在此期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和“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改制工程”。前者于1998年立项,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牵头,该院院长厉以宁亲自主持,目前已出版系列丛书,《企业管理案彳例〉、《市场营销案例例〉、《战略管理案例》、《企业信息化案例》被称为哈佛案例的中国版每本书收例。后者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提供近一千个成功企业的实证研究案例,组织全国50所高校二百余名专家将其改写成高校所需的教学案例,最终收录了六百多个案例,于2001年出版了《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教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教学案例数量不足、现实亲合度不够、通用性差的现状。这两项工程奠定了中国mBa案例教学的基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与国外一流案例库相比,目前中国的商学院案例库建设还刚刚起步,好的本土案例的积累远远不够,案例教学处于推广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目前,学院完成及在写的有关中国管理实践的案例已近六十个。学院还是世界三大案例中心之一的欧洲案例信息中心的成员。在完成的案例中,有54个案例通过该中心在全球销售。

1.2.2旅游管理与其他专业学科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

除管理学科外,其它专业案例教学尚未形成规模。浏览一下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net)可以发现,不少学者在某一领域或某门课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在局部获得经验,发表了学术研究论文。有些学校对某一专业的案例教学进行了立项研究,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担的北京市教委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库建设”,其成果形式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库系统”,库内案例多以教学案例初级形式提供。

有关旅游管理方面的案例教学研究目前还不多见。1998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学报刊登了王华的《谈饭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一文。近几年旅游出版社和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几本有关旅游案例的书籍,如张俐俐的《中外旅游业经营管理案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网上检索可以发现深度旅游营销网(deeptour.cc)提供有部分旅游案例。为数不多的旅游案例研究与旅游管理这一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极不相称的。

总之,国外案例教学走过了几十年的路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mBa教育也已经历了20年的历程,mBa案例教学处于推广阶段;旅游管理与其他学科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事实上,旅游管理学科教与学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

  2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目前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一千多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教学案例数量不足

从总体来讲,教学案例数量严重不足。仅有的几本有关旅游的案例教材和网上的少量案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2质量不高

有些案例取自国外,直接翻译,未能反映中国的实际,应考虑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结合。更多的案例取自国内各种媒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例。国内各高校自己编写的案例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跟不上企业变化的实际。

2.3教师获取案例渠道不畅,又不清楚该如何写作案例及案例分析(teachngnotes)

这是目前国内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许多人想用案例教学,但苦于没有案例可用,又不知道该如何写作和使用案例。因此案例教学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无法付诸实施。

2.4教师认识上的偏差,概念上的混淆

“案例(case)、微型案例(mini-case)、举例(exam-ple)混用。许多教师误将举例当作案例,因此就出现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甚至教科书上将一个例子当作案例使用的普遍问题,其实他们所使用的所谓案例充其量只是一个微型案例。

目前中国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借鉴和学习国外案例教学模式,从直接“拿来”案例变为案例本土化与国产化,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体系。而要实现案例本土化与国产化,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大批懂得如何去写作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使用案例组织教学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与企业的结合是未来国产案例产生的源泉。

3提高旅游管理案例教学质量的对策

基于以上的讨论,案例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3.1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案例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案例中所描述的管理问题。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在内容上应该是一一对应的。

3.2从宏观上予以重视

相关部门牵头开展此项工作,以协调企业与教学部门之间的关系。

3.3短期内不排除“拿来”

我国旅游管理案例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与国际接轨较好的部分如饭店业可以直接引用国外的案例,但从长远来讲应致力于案例的本土化,重视国内自己编写案例。

3.4对教师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使教师澄清概念上的误区,了解如何写作案例、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和如何使用案例组织教学,掌握一套完整的案例编写、分析、使用的程序,以期提高教师队伍应用案例组织教学的整体水平,推动案例教学系统化。

一般来讲,案例的写作大致包括以下步骤:在写作案例之前,首先明确写作目的,确定该案例是针对哪一门课、哪一章、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与企业进行初步接触、收集资料、进行信息处理;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案例的实际写作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对案例中机密情报的处理加工。

案例完成之后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写出teach-ngnotes。案例分析通常包括以下部分:案例概述、基本分析、要求讨论的问题及建议的答案、需要进一步阅读的材料、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该案例所需时间及时间分配等。

只有教师系统掌握了案例教学这一方法,有更多的人参加到这一队伍中来,才能编写出高水平的、经典的案例,为形成我国自己的案例教学体系打下基础。

3.5高校教师应主动走出去与企业结合,将企业成功的策划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案例

在各类旅游企业中不乏一些精英人士,他们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升华为案例,如天津黄土地旅行社的王祖淦总经理精心策划的高端旅游产品“珍藏瞬间,见证中国航天历史一相约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发射现场”这个重大时事主题旅游获得成功。笔者得知这一消息,及程教学中应用,学生讨论发言踊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8

1999年高校改革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高等院校数量得到很大发展,我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数量的增加带来了诸多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急剧降低,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扩招过快的议论也越来越多,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以及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解决我国大众化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书是100名教育专家学者花费近3年的时间探索研究高教管理模式的鸿篇巨著,从10个方面向大家讲解如何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变到高教大众化;面对高教大众化出现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领导是如何看待?他们采取了什么对策?其作用和效果如何?……想要知道这一切,还请翻开此书。

主编简介

李树林教授,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所长,管理观察杂志社总编辑、北京全球南南科技发展中心理事长、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李树林教授曾在县、市、省、国家科委从事软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近30年,编著上百本学术著作和案例研究专著,他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贡献有三个方面:

第一,创立中国案例经验学派从1982年开始致力于美国哈佛案例的中国本土化研究实验工作,长达30年之久,四次主持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推动了我国100企100校本土化管理案例库工程的组建。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9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案例;年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98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66

年级组是学校进行管理的基层单位。作为学校部门管理与班级管理之间的桥梁,年级组既要执行学校各部门的决策与任务,又要协调本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因此,在年级管理中,如何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年级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关系,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打造高效、有执行力的年级团队,关系到年级的发展,更关乎学生的成长。

我作为年级组长,尝试运用班主任工作案例指引年级的管理工作,让年级的管理更科学,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充分彰显年级组的整体教育功能。下面,我就班主任工作案例在年级管理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选取代表性案例

高中阶段,学生有共同的特质,如学习能力增强,自我意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提升。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同时,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年级的管理就不能拘囿于一时,而应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在年级管理中,我们就要根据学生在高中三年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班主任案例。

高一年级,是起始年级。学生经历过中考,满怀希冀地走进高中的校门,但突然要应对九个科目的学业,面临时间的科学统筹安排,一下子难以适应高中生活,而此时恰是规范学生规范与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高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案例研究主要集中于“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着眼于纪律常规、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常规的教育。

高二年级,是学生易分化的年级。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高中生活,基本掌握了高中的学科学习方法。对于年级管理而言,日常的常规工作不能放松,更要防止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德育工作方面也要引导高二学生享受成长,学会担当。高二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案例研究主要集中于“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成长”,塑造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心理上的内驱动力。

高三年级,是学生自我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年级。到了高三,学生已认识到高考对自己的人生有重要的意义,但要经历高强度的各科总复习和历次考试的洗礼,加上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的期待,他们心灵变得敏感而脆弱。他们对自己过高的目标和不令人满意的成绩现实之间就会产生矛盾,从而引发心理上的过度焦虑与紧张。高三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案例研究主要集中于“强化自信,心理沟通与疏导”,引导学生面对种种压力,培养他们应对人生挑战的心理素质,做好临考前的心理疏导。

二、科学剖析案例背后的教育规律

年级组长要积极组织班主任根据实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撰写班主任案例。案例不能仅是文字的堆砌,更要深入地剖析班主任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教育规律。

高一下学期,我们年级收集了班主任工作案例,主题是如何转化后进生,因为后进生是班级管理中不能忽视的对象,是班主任在日常班级工作管理中的重点。案例中,大多数班主任只是描述了后进生的转化过程,没能认真解读转化过程所体现的教育方法与规律。因此,在班主任会上,我们除了点评每个班主任的工作案例外,还指出应该透过表象看到实质,以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后进生的形成,要从心理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三大方面分析。

心理因素:后进生自卑感强。后进生一般是接受新知识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成绩落后,当他们与周围的同龄人比较后,越比较越自卑,强化了自卑感。渐渐地,他们就陷入了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力感,慢慢降低了对自己的评价,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教育因素:在学校应试教育体制中,个别学校个别教师唯成绩至上,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后进生中不乏“体育精英”“文艺之星”,但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中难以获得认同,而且因为是长期处于被批评的地位,他们更加敏感和脆弱,他们会因为曾经某个教师的不恰当的行为,导致对学校、教师感到厌烦甚至是憎恨,进而更加厌学。

家庭和社会的因素: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条件优越,学习上耐不住寂寞,沉不下心来。而有些家长给予学生物质的东西很多,却不懂教育方法,要么是粗暴的打骂,要么是过分溺爱,放任孩子。

只有通过对后进生的分析,班主任才能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因素,找寻到教育的规律,在班级管理中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以案例带动年级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校管理中基层的单位领导者。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案例不应仅仅分享给本年级的班主任,更应该将优秀的案例推广到年级组的学科老师,实现年级老师的教育智慧共享。年级组的学科教师与班主任面对的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对学生的认同感强,有共同的交流、研讨的内容,有更多可以共享的教育信息与资源。

在年级管理中,年级长可以协调年级所有教师,以组织者和召集人的身份组织好年级学科教师与班主任的班科协作会,确定协作会的主题与流程。例如,班主任提出班级近期的班情与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学科教师与班主任先和面对面坐在一起。班主任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案例与大家分享,提出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而,学科教师从自己工作的角度来思考、交流自己对班级的管理和学生发展的建议。

这样的协作会,既综合了班主任的学生管理视角,又结合了学科教师的学科观察,发挥了学科教师的积极性,挖掘了他们的优势与潜能,从而充分发挥了年级组教师的团队精神。只有各种教育力量整合形成教育合力,集思广益,才能使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得更全面、更科学。

总之,我们的年级管理工作已证明班主任工作案例能够带动年级管理,以点带面,有助于年级组管理功效的提升,有助于年级教师形成教育的合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孙少平,李广,林海亮.新时期学校德育热点问题研究[m].广州:

广州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方.班主任工作的30个典型案例(中学篇)[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1.

[3]张万祥.德育智慧源何处――心灵感悟德育经典案例[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赖华强.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启新.新课程下学校年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

研究,2010(1):22-23.

[6]邢耀刚.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

学报,2013(2):113-114.

applicationofworkingCasesofHeadteachersinGrademanagement

LiChun-hui

(tonganno.1middleSchool,tonganFujian,361100,China)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篇10

北京市于2001年9月1日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在这12年里,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开展全员培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中小学教师不仅教育理念有了转变,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北京市一直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列,为全国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多年以来,北京市在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以及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六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使课程改革得以健康推进。各区县也在课改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有效的做法。

位于北京市西部,被称为“首都西部天然屏障”的门头沟区,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近几年来在区域三级课程整体构建和推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首先,门头沟区在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面,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为目标的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主题;其次大力推进地方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以“永定河文化”为地方课程开发主题,自主开发多本教材和多种类型基地地方课程;三是引导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开发。通过这些举措,师生的“教”和“学”都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地处北京市城区东部、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东城区通过教研创新,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教研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特色,在历次的课程改革中,教研部门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自这次课程改革以来,东城区在继承以往教研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三级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经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东城区在分析本区教师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区级教研、学区教研和学校教研三级教研,并把每一级的教研要素进行分解,完善了三级教研的基本构架。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三级教研模式中这三个层级不是各自为战,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同时各自又在不断调整中有所提升,所以,三级教研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特别是在转变教学行为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北京市东北部、地处燕山南麓的怀柔区在如何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建立可行的保障制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怀柔区在区教委层面上建立行政管理机制,成立课程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区中小学课程管理工作;二是区教委实行扁平化管理,由教委主任、主管主任、相关科室和学校构成垂直管理的结构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事实证明,由于有了以上这些机制的保障,怀柔区的课程改革正在顺利地进行。

总之,经过12年的课程改革,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例如,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他们越来越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更加积极主动。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广大教育工作者深知: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在课程改革推进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

相关链接

上海闸北区

上海市闸北区开展校际联动,资源共享,围绕学校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从课改试点工作开始,以“校际联盟”的组织和实施形式,开展课程建设的案例研究,引领和推动区域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开展课程推进案例研究,重点围绕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开展案例研究工作,具体做法是:建立“课程开发联盟”,制定研究课题;开展师资培训,指导课堂实践;研讨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实效;依托案例形式,提炼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