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术教育案例十篇美术教育案例十篇

美术教育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05

美术教育案例篇1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让幼儿与社会、大自然亲密接触,将幼儿的在园生活和美术教育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除了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所共有的属性外,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有更多特性。

1.活动内容具有统整性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以学前儿童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体目标。〔1〕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通过整合社会、健康、科学、语言、艺术领域的内容,使幼儿的美术知识、经验和情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最终使幼儿的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发展。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通常在社区和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是融合了多个领域的综合统整性的活动。

相对于园内美术教育活动,社区、自然情境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空间更广阔、更真实,能接收到的刺激更多,丰富的刺激有利于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家长一起带领幼儿去当地人文景点游览、写生。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可以与同伴、父母乃至游客或当地居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领域间的融合与统整可通过多个活动并行来达成。园内的美术活动由于受场地、时间限制,一次往往只能开展一个活动。在户外广阔的空间中,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事物,相应地,可以生成多个活动,例如绘画、摄影、郊游、游戏等。

活动的统整性、丰富性、复杂性对于幼儿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涵盖了各个领域内容的活动,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调动、整合、提升幼儿的经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单一的活动难免失之单调。在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助于幼儿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另外,多个活动的融合也对幼儿提出了挑战。在园内狭小空间内,较单一的活动以及教师过多的控制行为不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而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带领幼儿去沙地,将玩沙游戏与美术活动结合了起来,幼儿一边在沙地上尽情玩耍,一边又在玩沙的游戏状态中轻松地创作。又如,在实地游览人文景点时,教师将“寻宝游戏”的线索贯穿活动始末,让幼儿寻找教师事先藏在景点中的与美术活动相关的图案、标牌等,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对传统艺术有所了解。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往往需要幼儿和团队中的同伴合作,和家长、老师互动,这样的过程有助于锻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2.活动实施途径多元化

在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接触自然和人文情境,可以学到许多在幼儿园学不到的东西。如,教师和家长带领幼儿实地游览人文景观、感受传统文化。幼儿边参观边聆听教师的讲解,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比在园内教学活动中只欣赏图片来得更为生动和直接。值得一提的是,开展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例如寻找爱好艺术的家长,带幼儿参观他们的工作坊。幼儿欣赏真实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创作现场,肯定比教师单纯的语言描述更有感染力,更能有效激发和增进幼儿对艺术的喜爱和进行艺术创作的热情。

3.活动过程凸显生活化、趣味性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在真实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进行的,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如,秋天,教师带领幼儿去大自然拍照,这样的活动设计将幼儿园日常的郊游活动与摄影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又将摄影中的取景与美术活动中的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处理结合在了一起。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给秋天拍照,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积累了审美经验,提升了审美素养。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社区和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活动可让幼儿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充分互动,因此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教师带领幼儿去沙地作画,让幼儿以沙地为画纸,以沙子为材料进行创作。幼儿本就喜欢玩沙,以沙作画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自然材料的可塑性,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爱以及对艺术创作活动的热情,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

二、设计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活动空间从幼儿园切换到社区、自然情境,不可控因素多起来了。应对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于教师和幼儿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幼儿户外环境相关经验的准备、对活动流程以及活动安全措施的设计和落实等。

首先,教师要提前“踩点”,充分了解活动现场情况。教师提前熟悉环境,重在了解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师心中有数,才有余力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表现生成教育内容。如,在组织幼儿实地考察当地古建筑的活动前,教师宜提前去了解当地古建筑的地形及其分布情况,确定便于幼儿参观、欣赏的古建筑。教师宜提前搜集有关当地民间美术的资料,以便在活动中渗透美术教育的内容。

其次,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也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再次,确保幼儿在活动前有较充分的经验准备。比起园内的美术活动,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活动综合程度更高,也更复杂。正式活动前,幼儿最好有较充分的经验准备。此外,教师在设计教育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如,在户外游览人文景观时,如幼儿已经具有写生经验,教师便可以安排幼儿开展对景物进行写生的美术活动。

2.营造开放的活动氛围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注重让幼儿与大自然和社会充分接触,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情趣。这类活动的设计更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等因素,体现低结构化的特征。因此,        教师要改变高控者的角色定位,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营造开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互动。要注意的是,开放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将美术元素贯穿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和点拨。

一方面,教师要放手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宽泛,活动设计灵活性较强,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和教育契机,放手让幼儿去充分地探索,而不必拘泥于某个具体的目标。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把握好度,不至于让活动过程太过松散、随意。一是因为社区、自然情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很多,太松散、随意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二是环境中的刺激过多,教师若不注意及时引导,则可能失去合适的教育契机。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穿针引线”,引导幼儿发现情境中的美,挖掘其中的美术元素;也要善于观察环境及幼儿,捕捉合适的教育契机,提供支架,提升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整体素养的发展。

3.积极开展家园及社区的良性互动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与家长、社区的密切配合。家园、社区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实施的共同体,教师要协调好家园、亲子及社区的关系。教师在活动前要与家长密切沟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 配合。如,举行家园亲子共游活动,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活动,家长和教师共同承担带领和引导孩子的责任,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具可行性。在利用社区资源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美术教育元素,并与社区建立相对长期、稳定的关系。

总之,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作为一项综合性活动,重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的亲密接触中,在有趣的活动中发现美,提升美术水平和审美素养,获得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案例篇2

关键词:美术欣赏案例教学美术教育

高职公共艺术教学是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重要作用。21世纪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还要具备相当强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

案例教学首次出现是在1918年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的讲堂上,由于结构功能主义教育在当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当时在美国的教育界并没有取得主流地位。这一教学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列入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但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时期。

高职公共艺术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分析美术作品的实例来加深对美术理论的理解,并且在研究美术作品实例时接触与生活有关的社会问题,获得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美术欣赏案例教学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来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在教学每一堂课中,都应尽可能的把社会问题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并和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艺术类案例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因为它本身有很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参与。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前所未有的,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二是实践性,要把社会实践与做人紧密结合,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三是要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提高,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提高,努力使学生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它实际上是一种“从做中学”、“按需要学”,是在一定真实情境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我们以美术欣赏的一些案例作为对象进行分析:

案例一,欣赏立体派代表作品《格尔尼卡》。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知道这是毕加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在1937年4月野蛮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暴行而创作的巨作。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即可以培养学生关注当今社会人们呼唤和平的态度,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还可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兴趣。其次要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的美术语言,让学生在不断的欣赏过程中学会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要了解艺术家的语言风格,了解艺术语言发展的历史脉络,要把作者对艺术语言的选择与作品的主题表现相结合。使学生明白技法、手段一切的绘画语言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审美水平,理解艺术语言,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以上的简单案例中可以看出,第一,设置问题情境是案例教学中关键的一个环节,简言之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培养起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美术欣赏案例让学生既有机会了解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时,也使自己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这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案例教学要组织好课堂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形成讨论的过程,为了引导讨论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授课教学在着手案例内容的分析之前,有必要让学生共同设计出分析的框架;其次,引导课堂讨论,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控制课堂的进程。讨论出现冷场时,要及时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不同意见相持不下时,要善于绕过难点,化开僵局使讨论继续下去,当出现背离正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总之,教师的作用是使讨论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再者,选择恰当的形式,可以采用交互讯问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

第三,案例教学还要注意课堂总结。它即可以由教师来担任,也可以由学生来主持,主要是归纳评价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意见,而不是作最终的结论性意见。也可以对讨论的情况作评价,并就这些情况波及的理论问题作讲解。总之,通过总结,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综合案例教学的成果与现状,我认为,案例教学在今后的美术课堂中是一种主流教学模式,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命题,因为案例教学是与美术学科中实践性特点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高职艺术类课堂。它符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使培养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有力的手段。而且教师运用一种新模式成功后取得的快乐体验,会对师生产生深刻影响,这种体验远远不只是获取知识,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另外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迁移”使用,促使其创造性的发展。案例教学让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帮助学生在现实工作中解决问题。当今虽然案例教学对教师传统的教授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纵观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将作为未来教学的主流形式而存在,案例教学在美术欣赏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广大美术教师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嘉玛.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R].中华读书报网站,2001,3.

[2]许立新.案例教学.当代中国教师教育模式的新视野[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6~20.

[3]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22~26.

[4]汪凤翎,崔瑜琳.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可迁移性技能的有效方法――实用案例教学设计一则[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4(2):14~16.

[5]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潘学中.论师资培训中的案例教学[J].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3~15.

美术教育案例篇3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美术教育案例篇4

其一,重“美术”而轻“教育”,导致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直接缺位或边缘化。近几年由于受高职院校某些教学改革的影响,师专层次的教师教育专业亦在急攻近利的心态下,忽略了学科与专业特点,一味趋同于高职专业,而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压缩至两年,第三年为学生实习与顶岗实习时间,不再回校上课。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在两年的有限时间里,为保住“美术”的帽子而不惜给“教育”动了刀子———以柳州师专美术教育专业为例,2008级、2009级美术教育专业,除教师教育专业规定设置的公共课程“书写技能训练”课、“普通话训练”课外,唯一设置的1门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法”,学时数仅仅为32。2010级、2011级美术教育专业除增加了1门公共必修课“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仍沿袭上两届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而同校其他教师教育专业,如英语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法为48学时,另外设置有96学时“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系列课程;又如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科教学法为64学时,另外设置了32学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实训”课程;再如体育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法为64学时,另外设置有“学校体操”、“运动训练学”、“体育游戏”等相关课程。相比之下,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严重缺失,仅有的课程也被边缘化。

其二,重“美术”而轻“师范”,导致“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专任教师的缺位。由于存在某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认为只有承担美术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教学任务才算正道,而对师范生技能训练课程不屑一顾,认为上这类课程不能体现出美术家的价值,或许低人一等。因此,许多老师不愿意承担“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任务。有的院校甚至采取轮流执教制,每位教师执教一个年级。这种看似公平的做法,其实有悖于教育规律。无固定的专任教师,每位任教者都是浅尝辄止,无意广泛获取当今中小学新课改的相关信息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无心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也不会去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制约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某些高专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存在种种不利因素,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任教者宜采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努力实现理论与技能双重维度的教学目标。笔者自接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经过学习、思考、探究,作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在此不揣浅陋,愿作引玉之砖,以求正于诸位方家学者。

(一)理解相关理论,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相较于其他理论与技能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是块难啃的骨头,因为它既要在理论层面衔接“教育学”、“艺术教育学”等课程的本源知识,又要在技能层面衔接中小学一线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对任课教师而言,树立科学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教学观是必要的。任课者不能囿于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内容,点到即止,而要在深谙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花一定的功夫去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特征、规律,掌握当今中小学新课改情况,熟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此外,一名合格的教学法任课教师,“授人以渔”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必要时还得把自己的指导理论、教学观念付诸实践,即给师范生上“试水课”。根据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一些抽象的理论、间接的知识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尤其是师专层次的学生),而在直观的“教学试水”活动中,师范生通过耳闻目睹,能更好地获知中小学课堂教学环节隐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师范生而言,“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既是传授如何当美术教师的理论课程,又是提高美术教学技能的专项训练,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任课教师要科学取舍教材内容,并注意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及时更新、调整、丰富课程的知识构架,“要围绕师范特点,以基础教育美术教学为核心”[1]262,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精讲理论知识,给师范生以必须的知识储备。在此应当指出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途径并非单一的,在教学过程中,任教者还可利用一些直观、感性的教学案例,或在观摩与见习活动中,适时阐释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出一定的文化信息,犹如水到渠成,实现课程的理论教学维度。

(二)观摩教学实录,感知教师角色

根据心理学知识,处于不同的视角观看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有着双重身份的师范生———学生和(准)教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师范生同时树立了“我是(准)老师”的角色意识,无疑将自己放置于一个有利的学习视角,学习效果会比较显著。而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要经过多时日多渠道多方法的培养与强化。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方法是,在开课伊始,不急于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先让师范生观摩一定数量的美术课堂教学实录,整体感知中小学一线课堂教学活动,着重体会美术教师角色。观摩的教学视频既可以是获奖的优秀课例,也可以是平日的常态课例,还可以是前一届实习生不成功的课例(视频资料)。在观看过四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实录后,师范生能从中获得丰富的“默会知识”,既初步了解了中小学美术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初步形成自己对美术课堂的分析、评判,更重要的是,师范生从中能加深对美术教师角色的感知与体认,并能激励自己趋同于优秀的美术教师。这一良好的心理反应有助于师范生树立明确而强烈的学习动机,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研读优秀教案,体验备课环节

教授师范生学会备课撰写教案是“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最核心也是最艰难的一项技能任务。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获知的基本技能,将运用到备课过程中,并体现在详实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案里。不少师范生可能记牢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知晓了必备的基本技能,但到这一环节时还是一筹莫展。诚然,备好课需要各方面都有较丰富的积淀,对于师专层次的师范生,这确是个瓶颈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一种“先读后效”的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把平时收集的各种优秀教案———有实习基地学校优秀美术教师的教案、县市级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比赛获奖者教案、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胜者教案、因特网共享的优秀教案等等———提供给学生研读。任课教师先利用课内时间引导师范生分析与讲评三到五篇范例,其余的布置学生课后认真研读,着重理解、领悟优秀教案中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等内容,从中体会美术课的备课思路。最后,任课教师再利用授课时间引导师范生进行归纳、总结,厘清了备课的基本环节、流程步骤与书写格式。讲析与研读这些具体可感可资效仿的范例,不仅促进了师范生获得感性知识,也能让他们由外而内地生成理性认识,“默会”为自己的知识素养,从而更快更好地预演美术教师角色,初步获得备课和撰写教案的技能。

(四)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能

新课改要求任教者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十分适用“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采用讨论交流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情境法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又可综合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法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以灵活的方式成立学习小组(如以一个宿舍为一个单位小组),成员6-8名不等,采取组长负责制。任课教师在观摩与评判教学实录、分析与评定优秀教案、备课与试教等教学环节,都把具体的教学事项分成若干个学习任务,让各学习小组灵活利用课外时间,广泛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选派代表回到课堂上汇报。诚然,一开始,并不是每个小组都能完成得很好,但任课教师及时肯定与表扬表现较突出的组别,号召其他小组向优秀小组学习,很快全班各小组就形成一种不甘落后的局面,学习效果明显,相关技能得到较大地提升。

(五)搭建交流平台,延伸第二课堂

课内的教学活动是十分有限的,而教学技能的提高过程又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教学问题在课堂内无法得到顺利完成或圆满解决,因此,开辟第二课堂,延伸教学空间,是巩固学习效果与提高教学技能的又一有力举措。利用便捷的现代通讯传媒手段,组建班级、年级Q群,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师生可以即时交流。笔者自执教“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课程以来,从讨论问题到答疑解惑到讲评作业,大多是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平台予以解决或完成的,学生受益匪浅。此外,利用教育见习的时机,一方面让师范生走进中小学校,亲临一线的美术课堂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另一方面,邀请中小学优秀的美术教师给师范生作报告,传授上课经验,畅谈教学体会。这些交流平台补足了在大学课堂里“模拟情境”的缺憾,让师范生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感知与体认中小学美术教育。

(六)凸显实践训练,提高教学技能

美术教育案例篇5

(1)课程内容尚待完善,层次感有待加强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整体上按照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美术实践等类别进行了分类,然而每个学期只是从这几个大类别里面选2-3门课程左右开课,例如某大学的美术公共课程见表2;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也是依据教师资源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节奏性差。最终导致了整体的美术课程结构松,内容缺乏层次感。国外大学的美术公共课程分类比较简单,分为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理论课程主要是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等;其实践课程主要是创作和表演。整个美术或者艺术课程内容就成为一体。(2)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设置的课程内容只注重了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虽然近时期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开设的课程注重了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但课程内容之间的纵向联系还是稍弱。而国外大学的艺术课程设置考虑相对全面,既有横向联系,又重视纵向深度。例如,华盛顿大学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既有16世纪的宗教艺术,又有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现代欧洲艺术,还有当今的艺术发展等,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深度联系。

二、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对策

1.增加美术课程的数量

我国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数量偏少,这使得美术教育课程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跨学科的教育。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仅有53%高校开设公共美术教育课程超过5门;有33%的高校开设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为3门,其余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更低,甚至某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我国应该增加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数量,各个高校应该严格按照我国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

2.确立合适的课程目标

首先,确立的课程目标要与高校教育的目标一致。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其教育目标不一样。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既要有专业水平,还要求创新精神以及实践。因此,高校教育课程目标不仅要培养专业水平高,还要有知识广的结合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要求。其次,我国的高校公共教育目标要体现课程的多维性,要体现社会关系,体现社会感情,体现学生的价值观等。教育课程目标要包涵文化多元化,剖析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内,特定的事件与美术的关系。文化多元化,特定时间与美术的关系要借助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以及评论;通过个人参与美术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而实现。

3.加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

(1)实现学科之间的综合我国高校的美术课程专业性较强,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传授专业的美术知识。、在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上还待完善,更须注意改善美术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不能从更加宽广的视野范围去观察,去体会美术的价值,不能形成宏观的观念去发现美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要想建立这种学科间的交叉关系,就必须找到交叉点,在交叉点的不同方向上可以延伸到不同的学科。可以将某一历史阶段作为交叉点,将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与美术有关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内容综合在一起。例如“欧洲中世纪的美术与宗教”,由于该时期是由宗教统治时期,美术的发展与宗教之间就有了密切的关系,这个课程也是探讨美术和宗教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实现这种结合,可以通过论题的方式和主线的方法展开。论题的方式可以借鉴一些优秀大学论题的方式,例如“抗战时期延安的版画艺术与政治”从艺术到政治、版画与社会的发展分为几个主体进行,站在不同的学科讨论与社会的关系等。(2)建立案例使得美术教育和社会相联系通过案例将学生与学科和社会联系在一起,这种案例教学是在思想层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所有人都要面对“家”的主体,通过这一主体可以探讨多方面的内容,从家的环境开始,可以延伸到各种情感问题,老年人养老问题等。通过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建立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现公共美术课程结构的模块化

公共美术教育的模块化可以明确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把握。建立一个知识模块,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因素,通过联系因素的节点,形成知识模块。模块化知识教学适应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能够使得教学课程的内容、教学课程的时间等分配合理化。美术教育课程的模块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历史模块,现代美学艺术模块;也可以按照美术教学的内容进行划分,分为历史模块,鉴赏模块、创作实践模块。划分好模块之后,可以在每个模块选择几门课程进行同时教学,通过局部模块实现整个美术课程的完整性。在设置四个模块内容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美术课程的深度教学。要加强模块之间深度组织,例如,在历史模块,不能仅仅设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还应该有当代的艺术以及现代艺术,这些课程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学期开设。在设置模块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学科的对美术发展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隋朝时期,佛教开始盛行,统治者信奉佛教,佛教文化对当时的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公共课程的模块化离不开多样化的课程类型。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三、总结

美术教育案例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德育;应用研究

一、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现在教学的伟大目标。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学的改革进入新的台阶,经济全球的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变得滞后缓慢,目前德育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形式上的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现在许多中学的德育教学,并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担任,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担任,例如某中学的德育课程是由体育教师担任,或者由美术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的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出身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国内德育工作滞后,主要是现在中学德育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国内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大量的德育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关理论,很多教师布置大量的德育作业给学生做,甚至是让学生去背诵各种的的德育理论等方式。中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活与活力的群体,对于过多理论缺乏兴趣,在课堂中他们更希望听到相关的故事。案例教学的应用十分普及与广泛,但是现在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在高校教学中,在中学方面的运用依然比较少,尤其是在中学德育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少的、本课题重点探讨了案例教学在中学德育工作的应用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升案例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充满乐趣的课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例如教师在讲授团队精神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团队精神,尤其是女排从小组第四出线之后,面对强势的巴西、荷兰以及塞尔维亚,都没有畏惧,因为团结、坚持不懈的女排精神始终支撑着她们,最终她们克服一切困难,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通过女排的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精神深深的刻在内心深处。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减轻中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这些年,社会上曝光了许多中学教师出现了各种精神崩溃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中学教师的压力非常巨大。一方面教师的压力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教师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如今房价物价的上涨,许多中学的生活经济压力非常巨大,这种压力无形中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另外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巨大,不仅体现在目前中学升学的压力,例如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等压力,而且体现在教师职称方面的压力,如今很多中学教师要评中级、高级等职称,这样的压力非常巨大,包括论文、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压力。德育工作方面的教学压力很大,如果仅仅是通过日常的理论教学,教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很明显。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减少教师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收集各种教学素材,为各种教学活动储备资料。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德育课程书面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是不明显的。而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复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案例教学法,教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加强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课程的应用

1.完善德育课程案例素材。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尝试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明显,追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德育课程方面的案例素材比较简单。例如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都是运用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传授。在讲授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运用“铁柱成针”的故事。因此,德育教师要收集更多的案例素材,一方面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另外一方面可以从西方文化中进行收集,例如古希腊神话、古罗马故事。德育教师将这些案例收集并且整理好,可以成为以后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2.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对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非常高。纵观目前很多课堂,教师无法调动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一些中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大声吵闹的行为,一些年轻教师难以掌控课堂,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名师给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加强对教师进行课堂制度的培训,让教师时刻记住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首先教师要对本班学生深入了解,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整个小组的学生性格相似,这样不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其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后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对收集的各种案例进行筛选和处理,尽量使用最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在现代中学德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复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德育课程案例素材,加强中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的培训,在案例教学法中实际操作中,应该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使用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李岩单位:石家庄市第28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晓婷.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6(07).

[2]刘尚.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3).

美术教育案例篇7

关键词:高等法学教育;法律职业;人才培养

从1978年我国高等院校法律系恢复招生以来,改革开放后的法学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初期对百废待兴的政法事业的重建加强,到20世纪90年代后为依法治国方略和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服务,到现在因法律行业市场化而做出的国际化和职业化教育探索,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起步晚,底子薄,法学教育仍然在这30多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直面当前高等法学教育的不足之处并迎接挑战: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其质量仍然未足以达到让学生打下扎实法学基础的程度;而另一方面其职业化改革的成效也并不尽如人意。关于高等法学教育改革该往何处去的问题,有大量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尽管必须推动法学教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以便为法律服务市场输送合格的实践人才已经成为对改革方向的共识,对于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各界却还莫衷一是。

笔者曾先后就读于中国、法国和美国的法学院并取得学位,对于这三个国家的法学院学习生活有切身的体会。本文将从笔者的实际经验出发,通过比较美法两国在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职业化培养的特点,来探讨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可行的发展方向。

一、法美两国法学教育基本模式探析

法国与美国分属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从学生在法学院内的学习生活来看,两国法学院也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果说美国法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出优秀的律师,那么法国法学院则致力于培养法学家。在分析两国法学院共通的先进经验前,首先应当对两国法学院的学制有一个基本了解。

正如国内学界所熟知的,美国的法学院提供的是彻头彻尾的职业教育。与大学内其他以学术为导向的学科不同,法学院所提供的教育自其肇始便是职业导向的。现在,美国法学院不提供本科教育,要求申请者必须具有其他学科的本科学位或者是国外的法学本科学位。美国法学院自身主要提供三种学位,且三种学位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等级关系。其一是JurisDoctor(JD)学位,中文通常译作法学博士或法律博士。这是美国法学院最主要的学位,提供最传统、完整的三年法学院教育,绝大多数执业律师、法官和教授都仅攻读过这一个学位。其二是masterofLaws(LLm)学位,中文译作法律硕士,要求申请者已经拥有一个法学学位,就读该项目的通常是已经执业,但希望在某一法律领域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或是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其三是DoctorofJudicialScience(S.J.D.)学位,中文通常译作法科学博士。并非所有法学院都提供这一学位,该项目着眼于纯粹的法学理论研究,基本不涉及美国法学院的传统教学方法。

与美国法学院有所区别的是,法国的法学院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学术研究而非法律实践。在教学中,法律不仅被看作是实际生活中解决纠纷的工具,更是社会、政治和历史互相作用的结晶[1]。因此,法学院的课程表除了法学方面的课程,通常还视专业方向不同涉及一定量的其他社会科学必修课程,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财政学和外语等。法国的法学教育对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行了分流:大学法学院仅仅为学生打下法律知识的基础并着重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将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交给了专门的国家法官学院(eDm)和各地区的律师学院(eDa)。学生在大学法学院取得BaC+4学历后,有志于学术道路的可留在法学院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希望从事法律实践活动的则去报考法官学院和律师学院,并在那里完成职业教育。法国法学院按照学从低到高为学生提供Licence(本科)、ma?trise(硕士)和Doctorat(博士)三种学位,而职业教育并不提供学位,仅提供职业资格。

然而,两国法学院不同的教育方针背后仍然有共通的训练理念和培养目标,也都达到了良好的为社会输送优秀法律人才的效果。下文将讨论这些两国所共通的、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的先进经验。

1.严格的基础能力训练

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终身和文字打交道的学科,无论对于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从业者而言,专业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都是最基本的素质。然而这一素质并不是自然而来的,而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才能够习得。法国和美国的法学教育显然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尽管他们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对阅读写作进行严格要求。

一方面,法律人的工作内容要求从业者进行大量高强度的专业阅读。以美国法学院所做的实践导向教育为例,其要求的阅读材料以法院判例为主,辅以一些教学性的阐释,正常情况下每个星期的阅读量都在150到200页左右(B3纸张)。以学术教育为主的法国法学院在本科阶段的阅读量比美国法学院稍少,一般在60到100页之间(a4纸张),阅读材料除了作为成文法教学辅助的司法案例之外,通常还辅以老师指定的法律评论文章,即学术文献。不同的是,法国法学院的阅读材料,尤其是法律评论文章,经常被老师要求做精读,而美国法学院的阅读材料一般只要求泛读。大量的阅读,既训练学生处理法律文本的能力,也是许多重要教学方法的前提。对于这一点,后面还将论述。

另一方面,法律人的职业活动也都是终身与写作打交道的。对于写作的训练,尽管两国法学院想要达成的目标并不相同,但共通的是学生写作任务都极为繁重。

美国法学院的写作培训着重培养未来的律师所需要的调查、写作甚至口头表达的能力,即如何像一个律师一样写作和思考。在JD课程的第一年,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一整年的“法律写作与辩护”课程。尽管这门课所占的学分微乎其微,但对于JD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负担最重的一门课,很多时候也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一门课,因为其关乎二年级时能否当选学院的法律评论刊物的编辑,能否撰写出一份出色的写作范本,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在这门长达一年的写作课程上,学生学习的完全是和律师的工作相关的写作方式:从如何使用各数据库做有效的法律调查,如何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进行引用和注解,到如何撰写一份法律备忘录,如何撰写一份法律意见书,到最后通常以一次模拟的庭前口头辩论结束。在一年繁重的任务结束之后,学生至少掌握了基本的写作规范。升上二年级之后,一些学生会选择加入到学院的各类法律评论刊物中担任编辑;另一些学生会选修高级写作课程;还有少部分学生会选修以论文评分的课程,初步锻炼学术写作的能力。总而言之,高强度的写作要求贯穿着每一个学生法学院生活的始终。

相对的,法国法学院在其写作训练中刻意回避了让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的可能性。在本科阶段,法式的写作训练主要被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律文本和司法解释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能力;而进入研究生以上阶段则专注于强调培训学生的学术思辨能力。法国的法学院不设专门的写作课程,写作训练都在小班辅导课程(travauxdirigés,以下简称为tD)上完成。学生每学期通常要修两到三门tD课程,课时约在每周六到八小时,每个班人数在二十人左右。课程内容是对应学生修习的大课,例如学生在修刑法的大课时,也要同时修刑法的tD课程。tD课的老师布置大量的写作任务,频率大约在每一到两周就要上交一份1800词左右的作业。写作训练的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在一年级的时候主要以案例摘要为主,升上二年级后以案例分析为主。这两种写作训练主要的作用是辅助刚接触法律文本的学生的阅读,以及帮助加深对课堂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到本科二年级后期及升上三年级后,写作训练中就开始加入判决评论。这是法国法学界学术写作的一种基础形式,其内容是针对某一份判决文本,按照严格的格式对其进行法律适用、政策导向、逻辑内洽等一系列方面的评论和批判。每一门主课的期末考试通常也都采用判决评论的形式。升上研究生阶段后,学生的写作训练将基本不再涉及案例分析,而主要以判决评论为主。这一写作形式对初学的学生来说尤为艰难,但能够极强地锻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规范的学术写作的能力。无论学生之后选择学术道路,还是攻读律师或法官学院,这一长期不间断的写作训练都使学生受益匪浅。

2.高效的课堂教学形式

两国法学院另一个共通的特点是其紧张高效的课堂氛围。无论教学形式是老师讲授还是师生互动,学生们都保持着精神集中的状态。其中,常被国内教育界讨论的教学方式是基于案例教学的大量课堂讨论,以及在美国法学院中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师生互动方式。

法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其课堂教学的导向与国内较为相近,以教师讲授为主。本科阶段,在占课时比例较高的、由教授讲授的大班课上,教授鲜少向学生提出问题,不少教授甚至明令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举手提问,而要求所有问题必须留在课间和课后,以免打断老师授课的思路。只有在和大班课配套的小班辅导课上,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才有直接的沟通。由于法国大部分部门法都有成文法典,教授讲课的大纲也往往严格遵循法典的结构,以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打下坚实基础。即使是在没有法典主要以判例构成的行政法的课堂上,老师讲授判例的做法也与美国大相径庭:案例从来不是课堂学习的焦点,其中抽象的法律理论规则才是学习的对象,案例本身只起到帮助理解的辅助作用。对于成文法而言也是如此,学生阅读的大多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因为司法解释依托判例而生,而教授针对的也仅仅是判例背后的原理,所有对案例的讨论,无论是在大课还是小班辅导课上,最终都要回归到对抽象理论的讲解上来。

相对的,在美国的法学院中,案例教学法和基于案例的师生互动更为典型。由于美国是一个判例法国家,许多部门法的构成本来就基于大量判例之上。加上从20世纪末开始推行案例教学法,使得那些本来主要以立法材料为主的法律部门的教学也都基于应用这些立法材料的判例之上。课堂的教学内容全部围绕案例展开,然而不同的老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些老师偏好与国内教学方法较相似的以讲授为主的方式,辅以少量的课堂提问,而有些老师仍然使用法学院传统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所谓的苏格拉底教学法,指的是一种以老师向学生进行“质问”的教学方法。老师并不直接传授他的知识,而是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重重进逼,来迫使学生找到自己的答案。老师往往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有益的不适感”。过去,这种教学方法在法学院内占有统治地位,教授们在课堂上用问题刁难学生,甚至“羞辱”学生错误答案的现象并非鲜见。然而近二三十年来,大多数教授都不再使用最传统的苏格拉底教学法,而是对其进行改良,例如减轻课堂的紧张感,放弃随机点名制度等,甚至有些教授完全摒弃了这一教学法,而代以更向欧洲方式靠拢,抑或更为创新的教学方式[2]。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手法,两国法学院的课堂气氛都是紧张严肃的。这一方面得益于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则必须归功于两国法学院学习生活中贯穿始终的压迫感。

3浓厚的学习竞争气氛

走进法国和美国的法学院,紧张的学习气氛总会扑面而来。这显然并不是因为法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天生比中国学生更努力,而是法学院生活所创造的压力迫使他们尽全力学习和表现自己。

美国法学院学生的紧迫感主要来源于对职业资源的争夺。如前文所述,美国法学院是纯粹职业导向的,所有学生都要在毕业之后就业,且求职活动从法学院生活的第一年就已经展开了。在这种情况下,成绩单上的每一个分数都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心仪的就职单位对实习生简历的筛选;课堂上的表现也至关重要,能够给教授留下印象的学生有可能通过教授的人脉直接获得实习的机会。美国法学院的打分并不刻意刁难学生,极少出现因平均绩点不合格而无法毕业的情况;但由于学生之间充满了竞争的意识,每个人都被刺激要比其他学生做得更好,学习生活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

相对的,法国法学院学生们的紧迫感则主要来自严苛的考试制度。在法学院里,学生并不会直接争夺职业资源,因此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并不强,但高难度的考试让所有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平均分数不及格的学生将不能升上下一年级而必须留级,且考试的及格率低得惊人。以笔者曾经参加过的一次本科二年级的刑法考试为例,在220人左右的大班中,第一次考试不合格的人数在150人以上,补考之后不合格的人也还在70人以上。升入研究生阶段后,还有一些科目会采取口试的方法进行考核,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造成更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最精英的学生,留级也并不是一件怪事。以国家法官学院2015年度的学生为例:其平均年龄为25岁;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持有硕士文凭,正常的毕业年龄应当为23岁。能够直接考入国家法官学院几乎是最优秀的一批法学院学生,也就是说,即使是这一批顶尖的学生,在他们五年的法学院生涯里,平均也至少留级过一到两次。而不够用功专注在学习上的学生,很可能永远拿不到毕业证,或者不得不转到其他较为轻松的专业。

4.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

法律是一门科学,但也是一项实践。尤其,法学学术研究机构所需要的人才数量是有限的,更多的法学人才选择的是进入法律服务市场施展自己所学,这一点是世界范围内的共识。法国和美国的法学教育采用不同的路径达到培养法学实践人才的目的:美国采取在法学院内实行完整的职业教育的模式,法国则选择对学术人才和职业人才进行分流。

美国法学院的主流学位,即JD学位,不要求学生具有任何本科的法律背景,这是因为在美国法律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并不提供本科学位。学生必须在本科打下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作出职业规划后再报考法学院,而法学院实际上就是其职业生涯的起点。除了如前文所述,教学和训练都以培养学生的实务思维和能力为主外,美国法学院教育的职业化还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是师资力量的职业化,绝大多数老师都曾长时间在法律实务一线工作,之后才回到法学院里对学生进行教育,自然地其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会高度偏于职业化。其二是学院内丰富的职业资源,由于法学院以培养实务人才为任,每个法学院都有自己的“职业中心”,提供大量的就业指导,大规模地邀请行业内的雇主对本院的学生进行面试并招募实习生,举办各种帮助学生建立专业人脉的活动等。不少教授也会利用自己从事实务的人脉,在学生的职业道路上进行助推。这几点结合起来,使得法学院内充斥着以职业为优先的气氛,也让学生时刻以一个准法律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相对的,法国的法学教育不在法学院内进行任何职业教育和引导,但学生必须在法学院完成四到五年的基础学术教育后,报考国家法官学院或律师学院,并在那里再接受高强度的职业化训练。以法国国家法官学院的教育为例:在31个月的项目中,学员仅有7个月是在学院本部接受课堂教育,其余时间都被用于进行各类实习,包括一次长达10个月的司法系统轮转实习和一次3个月的司法专项实习。而在学院本部接受的教育,也大量涉及判决规范、司法文书写作等实务化训练。法官学院的教育目标,便是将本硕阶段打下了法律知识基础的学生们,转变为能自如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实务的一线法律人才。

对法律人基本的阅读写作素质的严格训练,活跃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激烈紧张的竞争气氛和高度职业化的培养模式(或者与职业教育的完善衔接),是法国法学院与美国法学院之间共通的特点。这些经验,对我国法学院教育模式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对我国法学院教育模式改革的启示

1.对法律人基本素质训练的加强

与先进国家的法学院教育相比,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在对法律人的基础能力,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培养,还远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阅读方面,学生除了课本和偶尔分发的讲义,鲜少需要阅读其他文本,一个中国法学院学生一个学期的规定阅读量可能低于外国学生一个月的阅读量。对于写作的训练,国内高等法学教育也不够重视。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7年所制定的十六门法学学科核心课程当中,并不包括专门的写作课程,这一点与美国法学院将写作列为必修课的做法不同。而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很少能像法国法学院所进行的那样,对学生进行配套的写作训练。尽管有一些教授会在期中布置小论文类型的作业,但学生既然没有接受过写作训练,对于论文性质的作业自然无从下手,最后往往都是敷衍了事,“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这一训练缺失的后果是严重的:走上社会的法学毕业生,即使在大学期间就通过了司法考试,也往往写不好一份最基础的法律意见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欠缺最基本的学术研究和规范写作的能力,往往还需要导师浪费大量时间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写作能力作为一个法律人的基本素质,在本科的四年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或许会有人质疑,一个教授往往要给50―100名学生上课,另外还要求他们监督指导学生的写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实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法国的法学院,写作指导的任务从来就不是由教授,甚至不是由学院的在编教职员完成的。两国共通的做法是,聘请校外的年轻专业人士,例如青年律师、初级法官或法务人员(法国法学院还会聘用本校的博士生)来担任每一个法律写作班或是tD班的指导老师。每一个班的规模都在15―20人左右,每周2小时左右的课时,对于这些兼职的指导老师来说,无论是授课还是批改作业的强度都完全可以接受,他们也能够借此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法学院的正职教职人员通常完全不过问写作训练的内容,只需要在考试时验收训练的成果即可。借鉴这一模式,对我国的法学院来说也并不困难:一方面不少学校有充足的博士生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另一方面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士进行写作指导也能增进本科生和法律执业人士的交流接触,符合高等法律教育职业化的改革大方向。总而言之,障碍并不十分难以克服,且鉴于写作能力对于法律专业人士培养的关键作用,各高校应尽快探讨如何填补高等法学教育中写作训练的空白。

2.适当引入案例教学

美国法学院所实行的苏格拉底教学法和其依托的案例教学常常为人所称道,然而它显然不能被全盘移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首先,苏格拉底教学法本身就有极大的局限性:一是给学生造成过大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心理伤害;二是这一教学手法是对课堂时间的极大浪费;第三,除了基于特定案例的法律推理之外,它并不真正传授了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法学知识,也不能培养未来律师解决实际纠纷的能力[2]。其次,美国的案例教学法是完全基于真实判例的,而这也与我国现实状况不吻合:其一,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也没有系统的编纂法典,因此法律规则只能向一般立法材料中寻,且必须辅以学说补充。其二,中国法院的大部分判决书说理性并不强,也不适宜于用作课堂教学之用。

当然,完全脱离案例的纯粹抽象理论教学是不现实的。在实际授课中,许多中国教师会自行编写一些情景案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规则的理解。然而笔者认为,与其使用拼凑出来的情景案件,不如借鉴法国模式,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等,既可以由老师进行讲解,也可以尝试引导一定的课堂讨论。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三个:第一,真实案例比编造的情景案件更贴近实际情况,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定在实际案件中的运用;第二通过讲解讨论法官撰写的判决书(尤其是指导案例),学生能够加强对法律文书的阅读和分析能力;第三,也能使得学生从一定程度上窥得实务界的最新进展。但推行苏格拉底教学法似乎并无必要,一来这与学生所习惯的传统教学方式之间割裂太大,二来其本身也有诸多弊端。当然,对于课堂人数较少的课程来说,采用一定程度的改良式苏格拉底法,即较为轻松和有的放矢的由老师主导的课堂讨论,将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十分有利。

然而,要推行这样的教学手法,还面临着一个巨大困难。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都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也必须以学生的充分准备和积极参加为前提。而学生的这一特质,在中国许多高校法学院,甚至是名牌法学院内,都是很欠缺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群体中并没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鉴于我国法学院,尤其在本科阶段,依旧是学术教育导向的,考试制度的过于宽松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说是致命的缺陷。这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当中并不是法学院特有的问题,而是一个通病,其解决还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努力。

3.对法学教育职业化的改善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学术机构的填补重建后,司法部和教育部便开始着手推行法学教育的职业化。1995年,参考了美国的法学博士(JD)而生的法律硕士(Jm)学位开始试点,并在司法部的管理下向全国推广。这也是唯一一个由司法部,而不是教育部主管的法学学位授予。当时的学者认为,以职业教育为重头戏的法律硕士项目的推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针必不可少的一步,也能提高中国的法律从业者在加入wto之后的法律市场上的竞争力[3]。其目的是将法学教育从传统的“法条,法理,法哲学”转为“法条,法理,法实践”,培养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在市场上提供法律服务。乍一看,法律硕士项目的设置方法和JD学位有相似之处:学生都必须先取得一个本科学位(无论是否法学专业),再就读法律硕士,经过三年的职业化培训之后进入法律服务市场。然而在现行的制度下,法律硕士项目却有以下几点缺陷:

其一,对本科学位专业要求的混乱。与美国的情况不同的是,中国法学教育提供本科学位,每年输送大量的法本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会走上学术道路,而同样要从事法律职业。这样一来,法律硕士们实际上并不是在填补职业市场的空缺,而仅仅是在其中多投放了一批竞争者,且其竞争力明显低于法本学生。司法部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随后加大了法律硕士学位的招生力度,但法本学生始终是市场上的主流。尤其是随着法本学生也可以报考或保送法律硕士的趋势,学生构成的混乱成为法律硕士教育无法有效展开合理课程规划的一个障碍。

其二,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欠缺职业化。尽管法律硕士学位是作为职业教育存在的,但其教育内容却远远没有达到职业化的目标。首先,课程设置就欠缺职业教育精神。一位曾在清华大学就读法学硕士的美国学生在观察过法律硕士的课堂后评论道:“尽管法学硕士的教育能够达到其所宣称的、追求专业化的学术型教育的目标,法律硕士教育却远远没有达到他们的目标。……法律硕士的课堂教育以‘填鸭式教育’为主,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准备考试。……教授们认为就像刚入学的法本学生一样,法律硕士学生并没有任何法律知识背景,因此必须传授他们基本知识。”[4]然而,这样像教育法律本科学生一样教育法律硕士,恰恰背离了法律硕士培养法律实践者的教育目标。许多法律硕士也对这样的课堂感到没有兴趣,宁愿逃学去参加司法考试的补习班。另一方面,法律硕士教育的师资也欠缺职业化。法律硕士是依托于大学法学院存在的,其师资力量也全部来自大学,绝大多数都是学术专家而不具备实务经验。在这一点上,中国法学院老师们实务经验的欠缺也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开展职业教育。

其三,以上两点综合起来造成了法律就业市场对法律硕士的不友好。无论是法学院的管理,法学院老师的态度,还是法律市场上雇主的偏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将法律硕士看作“二等公民”[5]。除了知识产权领域的雇主倾向于雇佣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法律硕士,绝大多数雇主都要求应聘者具有法律本科学位,将法律硕士排除出了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外。这样一来,法律硕士的职业竞争力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可以说,目前法律硕士培养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达到可以与美国JD项目相提并论的职业化程度。在实际操作中,其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和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相等同。正如同前文所述的,许多法律硕士学生更愿意去参加司法考试的培训班;也有很多对本科生要求不甚严格的法学院在大三阶段就放手让学生去一心准备司法考试。然而,能通过司法考试并不意味着就有了合格的执业能力。目前,我国司法从业者真正的职业能力培养,基本是在职业生涯的头几年,在担任律师助理或是书记员等职务的过程中习得的,而这些内容很多本应在教育阶段完成。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从法律本科阶段开始,法学院学生就应当接受职业化教育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美国还是法国,职业教育的起步都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定型,应当进行综合性的、提高整体素质的坚实的基础教育,过早地开始职业教育只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对其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职业教育则需要认识到目前法律硕士项目的不足,进行改善。首先,应当意识到与美国的情况截然相反的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既然以本科起步,则法律市场上的主流

从业人员也必将是拥有法律本科学位的一批人。法学院的职业化教育应当正视这一基本背景,以法本人员为主流目标群体,设计职业化的研究生教育项目。从这一角度上说,法国模式显然比美国模式更贴近我国的教育情况。正如上文所述,法国的法律职业教育是由法官学院和律师学院完成的,其招考面向已经具有法学高等学位的学生。学生在通过法官学院和律师学院严苛的入学考试后,获得的是数年纯粹的职业培训和随后的执业资格,完成从接受学院教育的法学学生向职业法律人的转变。我国法律教育职业化亦应当着眼于如何将已经具有一定法律基础的法本学生转化为合格的法律实务人才,在研究生阶段为志愿从事学术和从事实务的法本学生进行分流,为想从事实务的法本学生提供进一步的高度职业化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试图将名不副实的职业教育强加给没有法律基础的学生。

当然,法律职业化教育仅靠高校的力量是无法达到完善的,还需要依靠国家的政策,尤其是对司法考试的改革。伴随着当前的一轮司法改革,司法考试也必将走上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对法学院在研究生阶段职业化教育的再检讨,还需要与未来的司法考试和执业资格制度相配合。

参考文献:

[1]thomase.Carbonneau,theFrenchLegalStudiesCurriculum:itsHistoryandRelevanceasamodelforReform[J].mcGillL.1980(25).

[2]orinS.Kerr,theDeclineoftheSocraticmethodatHarvard[J].2014(78).

[3]朱立恒.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河北法学,2008(9).

美术教育案例篇8

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美国逐渐由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因此,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技术水平成为增强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与此同时,美国高中毕业生人数激增,从1900年到1930年,美国高中毕业生人数由不到10万一跃增至65万[2],远远超过了美国大学所能容纳学生的数量。大量不能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流入劳动力市场,而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从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因而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史密斯—休斯法》于1917年被国会通过。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和州分别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负责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等事宜,并为职业教育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资金和培训。法案还建议建立提供学术和职业两种课程的育机构——综合中学,使其兼具升学教育和就业培训双重功能。综合中学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60年,美国已有综合中学29845所,在校生960万。[3]直至今日,综合中学的职业科教育仍是美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史密斯—休斯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公立中学中的地位,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

1963年《职业教育法》——对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突破二战后,美国加快了工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战后退伍军人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黑人运动风起云涌。进入60年代,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也开始陆续步入社会,此时人们发现,传统的、恪守行业界限而忽视个性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成立了职业教育咨询小组,该小组在对美国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后,强烈要求制定新的职业教育法案。1963年,《职业教育法》在国会通过。该法案打破了职业教育培训和发展的行业界限,把关注点从职业分类转移到个人发展上,强调公民接受高质量职业技术培训的平等机会和技能训练的实用性。同时,该法案还批准了联邦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巨额拨款。此后几年,国会又陆续通过了加强职业教育的修正案,进一步扩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为更广泛的人群接受职业教育创造了条件。从1964年到1968年,接受职业教育计划培训的人数由450万增至800万,几乎翻了一番。[4]1963年《职业教育法》是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法规。它突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理念,重新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的目标。

1984年《卡尔•柏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美国全民职业教育的开始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提高国家竞争力,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条例,期望通过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掌握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先机。1984年颁布的《卡尔•柏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该法案取消了以往对接受职业教育补助的学生的年龄限制,第一次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在此后的20多年中,国会又先后通过了多个与其相关的修正案,强调了职业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整合等问题。在这些法案的有力推动下,美国职业教育掀起了新的改革浪潮——学校向工作过渡运动,美国职业教育因此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地位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的相关立法很多,这无疑对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以《史密斯—休斯法》为例,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和州分别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负责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等事宜,并为职业教育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资金和培训。正如Hayward和Benson所说:“(这样)在各州内就形成了两种(教育)管理机构独立并行的情况。这样才形成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新的理解,即职业学校是不同于普通中学的独立的教育机构,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学术教育’”。[5]除此之外,该法案还规定享受职业教育资金支持的学生学习学术课程的时间不得超过总学时的50%。以此为依据,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很快就职业教育的学时分配提出了“50-25-25法则”:即学生将50%的学时用于实训,25%用于学习相关职业科目,25%用于学习学术课程。这就为职业教育课程在美国各州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力保障。事实上,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立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政府能够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迅速对原有法律做出修订或补充,并且提出具体详尽的实施方案或建议,因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高的时效性。如《莫雷尔法案》就是针对19世纪西进运动后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工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现象而颁布的,而《史密斯—休斯法》是为解决美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过程中新兴技术工人在中学阶段缺乏职业技术培训的问题应运而生的。美国职业教育立法迅速、针对性强的特点在二战前后的几项法案中表现也十分突出。如二战前夕,美国教育总署就和作战部的人一起讨论了关于培训机械工艺师尤其是航空机械师的问题,国会于1940年5月制定并通过了《国防训练法》,要求为国防培训工人。这一法案使美国在四年间的受训人数达到986055人,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3]二战后,为了确保大量退役军人顺利转入平民生活,避免战后大规模失业危机的出现,1944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和《退伍军人就业法》(又称《大兵权利法案》),不仅给予退役军人在职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还为他们提供学费资助和生活津贴,这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战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迅速而有针对性的立法保证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及时解决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扫清了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美国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大都明确规定了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这也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1862年《莫雷尔法案》联邦政府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几乎每一部职业教育法都对职业教育拨款的数额、用途、对象、使用方式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其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资助范围也不断扩大。例如《史密斯—休斯法》规定拨款170万美元用于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教研,1921-1922年间拨款数额增加到420万,1925-1926年间增至720万,1932-1933年间更是达到了980万。1968年《职业教育修正案》又对拨款的用途从教研培训、残疾人教育、合作职业教育、销售、家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等等十个具体方面按财政年度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规定。[6]各州要想获得这些财政拨款,自然就要严格按照法案对拨款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因此,联邦政府通过对教育经费的控制就确保了职业教育计划能够在各州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完成。

(三)职业教育法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广泛开展和迅速发展

美国职业教育在立法过程中还特别关注女性、黑人等少数群体的受教育权力,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例如1862年《莫雷尔法案》颁布后,赠地学院迅速发展,但联邦政府很快发现,由于种族歧视,在南方各州只有很少的几所赠地学院接收黑人学生。因此,在1890年,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了《莫雷尔第二法案》,专门加强了对招收黑人学生的赠地学院的支持。这部法案明确规定将拒绝向任何存在种族和肤色歧视的学校提供资金援助。1963年《职业教育法》也将为不同区域、不同特征的弱势人群提供职业教育机会作为重要内容。法案规定,各州必须为各类离校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预留1/3的资金,并规定加大对高辍学率和高失业地区的拨款比重,以确保那些因学术、经济或其他方面能力不足而无法接受常规职业教育的人群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又如1984年颁布的《卡尔•柏金斯职业教育法案》,它不仅取消了对受助学生的年龄限制,而且还特别关注到了因专业或求职而需要接收职业教育的成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该法案甚至要求预留3.5%的资金用于促进职业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以及8.5%的资金为单亲家长和失业的主妇提供帮助。正是在这些法案的推动下,美国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也更有利于职业教育在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在占人口多数的中下阶层人群中全面、快速地发展。职业教育的功能也由教授就业技能扩大到兼具社会救助职能的层面,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在职业教育立法的不断推动和促进下完成的,通过对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历程及其作用的研究,可以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转变观念,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立法工作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还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普遍认为只有考不上高中和普通大学的学生才选择职业教育,这种认识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数量、质量及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初中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减少,高中和普通大学也开始抢夺生源,本来就处于劣势的职业教育更是被推入了进退两难的生存险境。许多学校前些年还在为学生素质下降而担忧,如今则要为怎样才能招到学生而绞尽脑汁。甚至有不少中职学校为了生存取消了入学的分数线限制,这就是说,只要学生参加中考,有成绩,就能顺利进入甚至是随意选择职业学校和专业。这样一来,相当一部分不具备职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学生涌入了职业教育的课堂,而职业院校为了不影响今后的招生,只能将教学目标一降再降,教师也是苦不堪言,如此的恶性循环必定会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对职业教育进行扶持、监管和规范,改善职业教育机构的生存状况,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素质和待遇,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人们逐步转变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保证职业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增强相关职业法规的针对性,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也有相关立法,如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该法只是一部基础性法律文件,内容较为宏观,缺少配套实施细则和解读,因此人们在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落实上都存在较大困难。在这一点上,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做法就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针对性很强,对法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论证和调研,甚至对许多细节提出建议,并辅以确定数额的财政拨款,这样一来,法案的可实施性就会大大增强,落实情况也有了明确的衡量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法也应建立定期修订的机制,缩短修订的间隔期。同时,针对当前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业或新兴产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相应的专题法、单行法,并且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以构建完整的、体现地域差异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三)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的指导和监管

在资金投入上,尽管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也有为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资金的规定,例如第四章中规定,“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7]但是,由于法律条文中并没有对拨款的具体数额进行明确规定,这就造成了实际操作中拨款不足、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据测算,2004年到2008年,中央共启动五项职业教育建设计划,平均每个项目投入250万元,如果中职生按2000万人算,生均投入不到400元[8],显然,这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该法第四章还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8],“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必须用于职业教育。”[8]可以看出,该法并没有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应履行的对职业教育进行捐资助学的社会责任进行强制要求,也没有制定根据其履职情况进行奖惩的措施,这就导致许多单位、团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清、缺乏积极性,甚至逃避。例如,在校企合作中,很多承担了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得不到国家的经费补贴,因而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花费时间和人力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只让学生承担技术含量低的重复性劳动甚至是体力劳动,这显然有悖于实施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达到以教促产的初衷。学生在职业院校学到的东西不能在实践得到检验和提升,企业也无法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要求,这样长此以往,最终只能导致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的严重脱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要在数量和监管上双管齐下。首先,要加大职校生的生均拨款。由于目前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接受社会捐助的数额极少,而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决定了其教育投入要高于普通教育,因此,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应高于普通教育院校。其次,对履行捐资助学、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等进行奖励。例如,建立校企合作基金,用于实习学生的培训经费以及对接纳实习学生的企业的奖励。此外,国家还可以在税收减免等环节予以政策性倾斜,减轻为职业教育进行资助、提供便利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的经济负担,提高它们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最后,对企业使用基金情况实施考核制度,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基金切实用于职校学生的技术培训,落实产教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以教促产;对未按规定使用资金的企业实施处罚,例如取消接纳实习生的资格,加征相应税额等等。

(四)明确职业教育对象,确保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力

首先,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目前,国家助学金在高职院校的资助面占在校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对全日制中职学校的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已达到100%,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政策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但是,由于数额和覆盖面的限制,单一的助学金制度还不能全面地解决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期间的困难。为了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通过实施多种措施,例如建立对经济困难学生中优秀者的单项和综合奖励机制,优先提供带薪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等,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次,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扶植力度。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普遍不太好,生源地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升入普通大学继续深造的条件欠佳。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的需求显著增加。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资助,让这类学生获得平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无论是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还是对于减轻社会负担、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都十分有益。

美术教育案例篇9

关键词:影视作品案例;教育学;教学;原则;方法

高等师范《教育学》是一门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由于教师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教育实践性,因此《教育学》的教学往往承担太多的任务导致课程价值虚张,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空洞,缺乏实际针对性;教师抽象理论讲得多,问题探究少;加上课程资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学生实际收获少;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重视结论轻视过程,评价方式单一,以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为主;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应用教育理论来分析问题、解释教育现象的能力差。针对这些问题,适当精选影视作品案例可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是对某个复杂情境的记录。一个好案例是一种学习工具,它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师生可对某一特定情景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当案例被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就成为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指在真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或以现实为原型提炼出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或者事件判断,是对事件的描述。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观看、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源于医学教育中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是一种跨学科领域的学习架构,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将所学内容与真实生活进行连接,引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增进学生自我引导的学习技巧,增强知识迁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影视作品是历史情景的再现,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用多种艺术符号加工而形成的典型案例。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但能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还能陶冶情操、铸造品格、熏陶理想,给人以美的享受。1996年7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7月31日,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教育影视片推荐和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优秀的影视作品在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精选影视作品案例作为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加强《教育学》教学的实效性,拓展学生的视野。

一、影视作品案例在《教育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在网络、传媒异常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媒介为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视听素材,现代影视传媒以其特有的强势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适当、确切地运用优秀典型的影视作品作为案例进行《教育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一)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激发敬业精神。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是教育电影的倡议人之一。他曾经说过:“凡一切事业,一方虽为实用,而无不有美术之意寓其于间,要之执业精神,务必调剂平和,则无论处何地位,均可,断不至于因抱负受屈,抑郁而自伤其身也。”影视作品营造的充满浓厚艺术氛围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师范生今后的执业精神。在现代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泛滥,教师职业地位较低,如果没有几分敬业精神,就无法忍受教师职业的辛劳。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几种基本素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格素养。从教学的角度说,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精神气质,很难凭借老师的一两句话教会师范生。影视作品则可将我们带到特定的情景中,身临其境地经历、感受,接受情感的震撼、心灵的洗礼、理想的教育。教育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的主人翁――代课教师魏敏芝就传达了教师职业应具备的一种品质,那就是对所有孩子的关爱和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可见,优秀的影视作品案例有助于师范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陶冶情操和人格,激发敬业精神。

(二)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关注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进行连接,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学以致用。教育影片《我妻我女》展示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细节可使我们在获得社会整体教育思路的同时,挖掘个案的家庭教育类型,综合思考教育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之间的过渡和转换,具体展现教育的张力。优秀的教育影视作品案例能给教育问题提供情景视角、互动视角、表述视角、纵向研究视角和影视人类学视角。由于课堂教学主要提供间接性经验,学习内容以定论为主,这就更需要辅之以模拟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景中建构知识。影视作品案例提供得当就可起到这样的作用。情景视角是对已有理论和社会冲突的一种综合性解释。切入教育情景离不开以互动视角为依托,教育电影《美丽的大脚》一开头就呈现了一个典型个案:农村妇女张美丽的丈夫因偷盗火车铁轨去买废铁导致火车翻车事件被判处死刑。她丈夫临刑前希望能吃上一口红烧肉。丈夫的死使张美丽悟出丈夫死于贫困,死于愚昧无知。为了让村里的孩子摆脱愚昧,她当起一名乡村教师。影片广阔的社会背景视角展现了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面貌,如果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观看、探讨,有助于加深师范生对教育在育人、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等方面的理解,认识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教育现象的阐释和理解离不开宏观的历史背景,必须以文化的整体流变为主要脉络。而电影往往以其宏大的叙事风格将我们纳入到历史脉络中。因此,优秀的影视作品案例可从纵向研究视角向我们提供历史脉络演化的过程式分析和对研究对象本身的追踪和考察,从而深化教学。

(三)调节学习情绪,增加学习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将影视作品案例引入到《教育学》教学中,可作为例证说明某一教育原理,还可调节学习情绪,增加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教育研究的个案常蕴含着许多需要破译的成分,这些个案无法被拘泥在某种特定的模式中,这就要我们运用纵向研究模式去发现个案提供的可供使用的成分,并将其作为支撑理论的论据。教育电影《春风化雨》中的基廷老师不仅上课风格幽默,而且是学生思想的“船长”,他反对固定不变教育的模式,反对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他鼓励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倡导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但是创新常常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基廷老师被学校开除了。通过对基廷老师人物形象的讨论,学生意识到一个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应不断激励学生寻找人生的理想、前进的方向和幸福的生活;通过对剧情的讨论,师范生也更深入地理解了教育创新的价值和意义,也更深入地体会到创新与陈腐之间的必然矛盾和创新的艰巨性。精选优秀的影视作品案例可提供鲜活的教育背景和人物场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对问题的思考。

(四)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积极的课堂互动。影视人类学的视角揭示,影视表现也是一种符号,是对研究对象的一种抽象概括。影视作品对理解教育、文化等社会现象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影视作品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能驱散课堂过度讲授带来的疲劳综合征,更深刻地打动学生。在教授“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一章节时,围绕个体发展的两种动因――内发论和外烁论――笔者选择了央视《缘分》栏目的视频《吕代豪:从囚犯到博士》作为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内发论和外烁论可同时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教师分析这个案例,结合讨论,学生课堂发言很踊跃,对内发论和外烁论的理解也更深入。课后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喜欢这样的教育案例,也表示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多运用这样的视频案例。其实,调查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成长的环境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缺少社会经验,这样的案例给他们提供了反思自我和批判现实的场景。

二、影视作品案例在《教育学》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影视作品案例在选择上应注意其典型性,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教育意义,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在案例选择上要多花工夫,一是要考虑案例符合学习内容的需要,二是考虑案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对视频适当地进行剪辑,突出典型性事件。例如针对当前中小学生教育中的暴力问题,可截取5分钟的中小学生暴力视频作为问题引入,可激发师范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非常强调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发展了西方“美德可教”的理性主义传统,认为:“道德只有在个人的意志中才有它的地位”,“德育绝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志来。”要让影视作品成为教学资源介入,使教育的力量在师范生身上“发酵”并产生行动,就必须启迪师范生的思想,让他们意识到未来作为一名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光荣感,并引起情感的共鸣,因为原则和行为方式产生于情感。选择影视作品案例,要考虑案例是否能给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感染和人格的召唤等因素。例如,电视剧《大长今》所表现的对事业不弃不离、执著的精神对启发师范生今后从事教师职业要做到“有目标、有信念、有追求、有毅力”就有一定的启发性。

(三)时效性原则。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进行最优化。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学评价的两条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要注意一定要有实际的效果。由于影视作品经过高度概括和凝练,其思想性蕴含在影视艺术的表现符号中,如果没有结合教学去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挖掘出其中的思想、意义、规律和道理,案例就会随着播放的结束而失去意义。也就是说,影视案例提供的是种种现象,发现意义和追寻真理需要师生的共同探索。另外,影视作品是现实生活万花筒般的反映,也会传递一些消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其次,时间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影视作品案例能够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惊,但使用起来也比较费时,所以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精选案例,把握好播放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同时,影视作品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也不能过多、过频繁。

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可适当考虑的原则,但不是根本性原则。由于教学内容经过精选和凝练,很容易显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并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考虑选择的影视作品案例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教师过于重视趣味性原则,有时也会顾此失彼,迷失在案例中,淡化了教育和教学目标。所以,趣味性原则可适当考虑,但不能过于看重。

三、影视作品案例在《教育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运用影视作品案例进行教学,过去教师常采用“理论讲授+影视作品观摩”的教学方法,容易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初步体验阶段,对主题理解、意义追寻不够深入。在实践中还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演播法。在课堂教学中,它指教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演示图像、播放录音以传达教学信息。由于演播使学生停留在观赏的阶段,所以一定要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演播要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做到图像清晰明亮;声音清楚,音量适度。视听结合的演播材料,声画要同步。在教学中,先演播什么,后演播什么,怎样演播,演播的时间多长,是否要重复演播,都要十分讲究,周密考虑。教师要结合案例进行适当的提问、谈话、讨论和点评,只有通过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才能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案例的理解,从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

(二)情景创设法。情境创设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的核心在于激感,让学生进入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情境中。情境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等。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程度,以目标为导向,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加强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作为情景的案例时间不能太长,要典型,教师要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探究讨论法。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观看视频案例,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讨论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师生交流,在富有协作性、探索性的集体的、宽松而安全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运用这一方法教师需要较丰厚的知识储备,要注意给出明确的讨论问题,讨论的时间要充分,要有一定的倾听技巧和激励技巧,把握好讨论主题,不能给出“标准答案”,要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总之,在教育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不能死守着传统的课堂,需要通过各种现代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静.高师公共教育学合作教学模式初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7,(6):129-131.

[2]李允,陈立峰.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现状反思、观念重建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78-82.

[3]毕春苗.师范教育学的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6,(6):37-38.

[4]张同道,黎煜.被遗忘的辉煌:论孙经明与金陵大学教育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4):99-105.

[5]蔡元培.在上海南洋公学的演说[a].蔡元培:大学的意义(叶隽考释)[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29.

[6]庄孔韶、冯跃.《我妻我女》:一个教育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展示[J].社会科学,2006,(1):107-114.

美术教育案例篇10

关键词:视频案例法;教师教育;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031-03

一、国外教师教育视频案例法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视频案例教学(video-basedcaseteaching)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教师教育与培训领域。它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催生的产物,也是继法学、管理学和医学教育采用案例教学后对教师教育产生启示与辐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

教师教育案例教学的研究始自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merseth,1996;Shulman,1986)[1-2]。研究者试图清楚地阐述教学案例对教师教育的重要及其理据。其中达成的共识之一是: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通过联系具体的、“当地”的教学场景进行反思而学习。墨瑟思(merseth)认为目前教师教育研究突破了对教师的传统界定:教师不再是程序化地操作“规约式”教育理论的机器人。教师知识已被定义为“随场景变化的”(situation-specific)、“情境依存的”(contextdependent)和“不断成长发育的”(everemerging)知识。“教师行为来源于对多种经验的归纳,而不是对理论原则的演绎。”[1]

此外,不少学术研究集中探讨了“案例”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与用途。比如,赛克斯和贝德(Sykes&Bird,1992)认为,“案例”可以用作:(1)对理论的例证;(2)提请大家注意和深入思考的“问题”;(3)发展思辨能力的材料,即通过对多个案例的认真考虑来发展缄默知识和内在逻辑能力的材料[3]。舒尔曼(Shulman,1992)把案例区分为“为理论提供支撑性阐释的事例”和“行动范例”两种[4]。

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种结论,“案例”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本身的结构与内容上,更关乎对案例进行讨论的方式。“讨论什么”和“如何讨论”,两者比肩而立,相互协调。由于课堂讨论是实现“案例”价值的关键所在,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讨论引导者”的作用及其驾驭讨论的能力,即尽量使课堂讨论既反映引导者的预设议题,又对小组中不断涌现的新议题保持开放姿态。巴那特和泰森(Barnett&tyson,1994)界定了引导者的三大功能:(1)充分利用学习机会;(2)培养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3)构建共同语汇与经验[5]。维尔特(welty,1989)认为引导一场面对面的教师交流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特殊技巧或技能:如提问技巧、倾听技巧和回应技巧等[6]。列文(Levin,1993)分析了她自己在主持案例讨论中的作用,即不断鼓励参与教师把评论言语归为“直接观察”和“解释性推测”两类[7]。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传播,视频案例逐渐取代文字案例受到教师教育者的青睐。由于视频能够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色彩等全方位展示案例的特点,其表达事物丰富性和捕捉细节精准度的能力是一般的文字案例所无法比拟的。然而,正是由于视频案例表达力的延展与提升,在一瞬间所传递的信息数量剧增,这就对教师教育者案例教学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运用可能性。如果教师教育者不善于利用视频案例,就可能导致皮姆(pimm,1993)所描述的两种反应:看电视反应(被动观看,娱乐为主)与受惊吓反应(观看教学表演,学生自感望尘莫及)[8]。本文作者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引入视频案例教学,在如何将视频案例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方面有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现欲结合国外视频案例教学发展新趋势,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以便教师教育案例教学爱好者予以借鉴。

二、视频案例教学在师范课堂上的运用

1.微格教学与优秀教学视频观摩

视频技术最早应用于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乃是微格教学。作者在教学中也偶尔会运用一两次。在学生进行微格教学之前,作者通常会先讲解某项教学技能,如英语词汇教学技能,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设计一堂5~10分钟左右的微型课,并以同伴为模拟学生进行教学和录像实拍。这其中的假设是:被录像的学生会更认真地听课、备课以及更好地展示对新学教学技能的运用能力。另外,通过观看拍录的视频,教师可以更仔细地分析、评价自己微格教学的成败得失。授课实录、分析录像、重新试教、重新录拍……如此循环反复,直至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教学技能为止。这就是微格教学的主要目的与使命所在。

师范教育中对视频的另一种使用方法是让学生观看优秀教师录像。这是大多数教师都可能用到的、最简单的技巧。教师的功底主要体现在视频观看完毕的讨论引导环节。有时候也可以不展开讨论,而是让学生重复观看、反复模仿,极力打造准教师“模仿秀”。

和微格教学一样,教学案例观看与模仿折射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当时的教师教育者认为,教学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刺激反应过程,只要反复观看、模仿、操练,就可以达到自动化掌握该教学技能的目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期,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研究者和教师教育者逐渐认识到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远非行为主义观念下简单模仿可以习得。于是,大家把目光从对教师行为的关注转向对教师认知思维的关注。学习者常被引导去猜测、阐释教师行为背后的动机,理解教师为何在此时此地做出此种决断,以及何种知识支撑他如此决断。从此,视频案例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教学实践中,作者主要尝试了以下两种视频案例使用方法。

2.相互录像与集体评析

谈到视频案例教学,我们比较容易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一味去搜集、下载或购买现有视频资料,而较少考虑自行制作视频案例。事实上,目前声像刻录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完全拥有录拍、剪接、编辑、制作的能力。在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见习的时候,在征得实习学校老师同意后,我们偶尔也录制一些教学片段以供返校分析研习。不过,我们使用最多的是学生相互拍摄试讲视频并评析。目前的期末检测已经摒弃了纸笔考试,而是让每位同学上交他自己最满意的20分钟左右教学视频、小组评价意见以及自我教学反思。

在课堂学习之余,学生们还组成了视频俱乐部,不但共同分享网上下载优秀教学视频,而且轮流提供个人教学录像片段和大家一起交流研讨。视频俱乐部的做法在国外也不多见。雪仁(Sherin,2003)曾做过这方面实验,他的结论是:俱乐部成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本人的学生也认为他们时不时地会使用俱乐部里所学到的策略进行教学[9]。

3.超媒体链接与线上讨论

超媒体链接(hypermedialink)是在图像、动画中加入链接信息,通过超级链接,可以从一张图片或动画链接到其他的文字、图片或动画等媒体上。简言之,是用超文本技术管理视频资料和多媒体信息的一种网络技术。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教师教育中就引入了超媒体项目(Goldman&Barron,1990)[10]。相对于单一的视频来说,超媒体可以为教师提供多形式、多途径获取视频资料的机会。教师可以在不同起始点通过多种路径探索案例,而且可以打破以往时间前后顺序的限制,能够按任意顺序浏览案例。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超媒体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在同一主题背景下对不同视频案例的分析、比较与鉴别能力。比如,我们在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时,就把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尼等不同国家同一主题的视频案例,连同相关的超文本信息链接在一起,以便学生在给定的框架下研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方向。

案例大多是为课堂讨论而选取或创制的,因此。如何主持讨论,以及教师在讨论中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就变成了研究者关注的课题。鉴于前文对此已有过介绍,在此不予赘述。作者现对课堂面对面的讨论避而不谈,专门探讨主持线上讨论的意义与做法。

科里森等(Collisonetal.,2000)认为,线上讨论具有异步的、非共时的特点,而且通过超链接可以获得海量参考资料,因而相对面对面交流而言,其讨论内容会更丰富、细腻、深刻,甚至更富洞见[11]。作者在美国读博时,常常要参与导师设定的主题线上沙龙。线上沙龙的主持关键在于“问题设计”和“适时现身归纳点拨”两个环节。比方说,在学生学习了“任务教学法”并观看了相关视频案例之后,我们可以布置线上讨论问题:

*whatspecificexamplesfromthevideoshowedtheuseofthetask-basedapproach?视频中的哪些具体例子体现了对任务教学法的使用?

*whatdoyoulearnfromthevideoaboutthetask-basedapproachthatyoudidn’tknowbefore?通过视频,你学到了什么以前不了解的关于任务教学法的知识?

*whatimplicationsdoesthevideocaseofferyouforyourfutureclassroominstruction?该视频案例对你未来的课堂教学有什么启示意义?

学生们在上传答案前通常可以参考各种相关资料。同时由于所有人的答案都展示在网上,人人都能看到,也都可以质疑,所以一般都做得比较认真,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作为老师应定期浏览学生的讨论帖,必要时需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总结、鼓励和引导。

三、结语

视频案例是师范教学技能训练中受到师生欢迎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其优势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对视频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成果都还不多见,可供教师教育利用的优秀视频案例,尤其是超媒体案例还比较缺乏。此外,对于教师应该如何使用视频案例进行教学,如何引导讨论等方面的著述也比较少见。相信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教师教育者的视频案例教学有一些参考价值,期待今后更多相关成果的出现。

参考文献:

[1]mersethK.K.CasesandCasemethodsinteachereducation[a].inSikula,J.(ed.),HandbookofResearchonteachereducation:aprojectoftheassociationofteachereducators[C].newYork:macmillanLibraryReference,1996.

[2]ShulmanL.thosewhoUnderstand:KnowledgeGrowthinteaching[J].educationalResearcher,1986,(15):4-14.

[3]SykesG.,Birdt.teachereducationandtheCaseidea[a].inGrant,G.(ed.),ReviewofResearchineducation[C].washington,DC:americaneducationResearchassociation,1992.

[4]ShulmanL.towardapedagogyofCases[a].inShulman,J.H(ed.).Casemethodsinteachereducation[C].newYork:teachersCollegepress,1992.

[5]BarnettC.,tysonp.a.FacilitatingmathematicsCaseDiscussionswhilepreservingSharedauthority[R].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theamericaneducationResearchassociation,neworleans,1994.

[6]weltyw.m.Discussionmethod:Howtomakeitwork[J].Change,1989,(21):40-49.

[7]LevinB.B.UsingCasemethodinteachereducation:theRoleofDiscussionandexperienceinteachers’thinkingaboutCases[D].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1996.

[8]pimmD.FromShouldtoCould:Reflectionsonpossibilitiesofmathematicsteachereducation[J].FortheLearningofmathematics,1993,13(2):27-32.

[9]Sherinm.G.UsingVideoClubstoSupportConversationsamongteachersandResearchers[J].actioninteachereducation,2003,(1):4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