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学中的艺术十篇文学中的艺术十篇

文学中的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22

文学中的艺术篇1

【关键词】朗读;延伸;多媒体;创设;情景

古文因为历史久远,时代隔膜,虽然有巨大的艺术价值、思想内涵,但因语句精练、语意难以把握而导致很多学生对古文没有什么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颇感苦恼,学生也学得很苦恼,古文教学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古文教学的艺术,使学生对古文发生兴趣,自觉学习,从而达到古文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古文的教学艺术。

一、要注重朗读,以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即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朗读能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课本中选用的经典古文,往往是艺术价值很高的。很多篇章,尤其是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节奏感和巨大的情感力量。如果一个教师如都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在每篇古文开讲之前,感情纯正地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给学生范读一遍,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那么,学生对古文的兴趣自然会得到提高。在古文教学活动中,想象是学生进入作者审美世界的有力翅膀,因为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韵味幽回、声情并茂地朗读,能使学生,浮想联翩思维活跃,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此外,好的朗读,能使学生在轻重有致、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波浪中领会到作品的美,受到美的陶冶,可以使人进入耐人寻味、动人心魄的境界,从而达到学生对古文作品的意蕴层面的把握。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范读,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学苏轼的《赤壁怀古》时,以奔放磅礴的气势,使学生品味到追慕古人的豪情美;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时,我以舒缓淡静的节奏使学生感受到作者过田园生活时的心境美。

二、注重古文的延伸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词句的讲解和语法的教学往往是最枯燥乏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穿插一些相关的古代的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既有助于学生对古文背景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古文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往往因为学生处于兴奋之中,词句的教学效果会很突出。有次,我在讲《论语》时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学生不好理解词句,课堂气氛很沉闷,我就给同学们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学生一听,都来了精神。于是我讲了《老人妄语》的故事,摇头晃脑地给他们表演了一番。这是一个笑话,我讲完,同学们都大笑不止。问我这故事在哪里有,我说是古书中的,并告诉了书名,他们说一定要找来看看。然后我趁热打铁,问他们,为什么那道人要说老子说假话?同学们都很活跃,纷纷发言。最后,我帮他们总结,是这人没思考,所以不能成功,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我接着再讲“学而不思则罔”,他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对这句话也有了深刻的记忆。因为,我经常在讲古文的时候穿插小故事,所以学生对古文课有了一种兴趣和期待,一改过去古文教学课堂的沉闷气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快速性显出独特的内在魅力,给古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而产生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文教学中,若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感情得以升华,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讲《童趣》一课前,我将从电脑上下载的关于《童趣》的幻灯片做了修改和完善。在课堂上一放幻灯片,学生就很容易领略到主人公明察秋毫的观察力,特别是容易感受到那颗鲜活生动、充满奇异思想的童心。因为这篇课文和学生的童年生活很接近,很容易通过教学幻灯片的鲜明图案引起共鸣,所以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很高,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趁机引导他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同学们思维很活跃也很配合,于是很顺利地进行了《我的童年趣事》的写作。

四、创设情景

文学中的艺术篇2

关键词:通感;教学效率;教学手段;乐于学习

修辞学中有通感的修辞手法,指的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因此,我以为把通感艺术运用在教学中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借助音乐激趣,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具有动人心魄的独特魅力:古典乐曲的博大深邃,通俗歌曲的鲜活写真,将音乐恰当地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之中,无疑能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

中学语文课本上许多文章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与音乐有关,教学当中如果能正确地利用音乐,必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新鲜的课堂氛围。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和视频多媒体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的综合技术。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借助多媒体,教师能轻而易举地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给语文课带来无限的生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史、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然而,当前中学生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还算扎实,但分析文章和人物形象的能力还很欠缺,所以对“语文基础知识”这个概念理解得应宽泛些,这样语文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四、要努力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列女传・母仪》中,有个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可见,情境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情境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质是很重要的。

文学中的艺术篇3

关键词:艺术歌曲;文化;美学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歌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音乐基础,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过程就是突出美学价值的过程,在当代艺术文化中不断凸显。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产生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当代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代艺术歌曲的发展特点

1.1鲜明的民族性

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当代艺术歌曲鲜明的特点,它是民族精神的形象代言。音乐界经过探讨,普遍认为艺术歌曲的演绎需要民族化,要与中国大众接受的风俗人情、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相结合,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都应该具备气质的气派,最终对艺术歌曲的唱法达成了共识,并将艺术歌曲的民族化往前推进了一大步。[1]改革开放以后,新思潮的涌入使得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奏出现多元化状态,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中华民族的艺术歌曲作品在世界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2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中国艺术歌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学习和借鉴的姿态容纳世界上政治和文化上的优点和长处。艺术上的体现更是丰富多彩,多种新思潮的融合让艺术歌曲的创作、演绎、传播迎来了鼎盛时期。当代艺术文化交流过程中,艺术歌曲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潮流。

1.3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性

将源自于西方的体裁中国化、民族化是创新,用中国传统诗词作为艺术歌曲创作题材是创新,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是创新,将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伴奏形式引入艺术歌曲表演是创新,将中国传统民族唱法和民歌演唱风格融入艺术歌曲演唱依然是创新。[1]当代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中,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性贯穿于始终。中国艺术歌曲既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又吸收借鉴外来优秀音乐元素。中国艺术歌曲不断融合的过程不仅表现在体裁的西为中用方面,而且表现在中国艺术歌曲对西方艺术作品的理解、认识、应用上。

2艺术歌曲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中国艺术歌曲有接近于欧洲艺术歌曲的表现方式,也有具有美学价值的突出形式。当代艺术歌曲一方面体现了学习欧美作曲技术,走发展民族音乐道路的思想;另一方面,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具有“诗化”的意蕴和典雅的气质等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歌曲作曲家在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创作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传统音乐,为发展民族音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艺术歌曲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2.1意蕴深远的诗歌之美

诗贵意境,词贵意象,是诗界的一种习惯的说法,并非歌词歌诗无须讲究意境,恰恰相反,意境美是中国艺术歌曲歌诗的重要的美学特征。[2]中国古代作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中国艺术歌曲的作曲家将其引用到创作当中。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道家的自然乐论和儒家的礼乐文化共同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音乐思维方式。

2.2兼收并蓄的技巧之美

当代艺术歌曲是一种讲究技巧,对音乐技法有严格要求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是旋律与歌诗的完美融合,只有扎实的音乐功底才能将优秀的艺术歌曲演绎出淋漓尽致的效果。音乐艺术是技术性很高的一门学科,作曲家没有技巧就没有话语权。在艺术歌曲创作上忽视技术的掌握,让情感表现代替技术运用,用内容来取代形式,这种行为得不偿失。方式技巧的欠缺,会使作品编得无力与贫乏。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业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技术之美。作曲家在创作中体现出音乐风格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民族音乐表现技巧,突出了中国美学品位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2.3贴近社会的现实之美

贴近中国社会的现实之美是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最普遍的美学特征。例如,歌颂祖国的艺术歌曲有《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等,描绘爱情的有《敖包相会》《草原之夜》等。这些歌曲成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也成为了大众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作曲家不仅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突出了贴近社会生活的现实之美。在人民的现实生活积极地讴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之美,起到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当代艺术歌曲的发展承担着反馈、监管社会形态、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整个艺术歌曲创作的历程见证了不断走向中国的复兴之路。在社会实践中,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存在,用这种方式真实地记录社会,及时地反馈社会,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

以传统技法创作与现代技法创作的现代艺术歌曲,表现出了兼收并蓄、尊重差异的整体美感。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让听者感受到了意蕴深远的诗歌之美。艺术歌曲的创作源于现实生活,折射出了贴近现实的社会之美。伴奏表演的技术之美,影响着艺术歌曲界的发展方向。对当代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平衡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传递艺术歌曲的美学价值。我们要继承民族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大力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为中国艺术文化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岳李.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轨迹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81-630.

文学中的艺术篇4

一、知识留白,余韵悠长

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或许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留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二、答案留白,展现个性

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留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先思后问,先问后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某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辩论,而教师“引而不发,疑而不答”,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

三、练习留白,发散思维

“训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练习是检查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感悟”而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更好的训练。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练习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自己知识点的误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是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才是目的。所以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练习中。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共同欣赏菲利普夫妇知道了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的言行,再让学生讨论假如穷水手不是于勒,出现一位有钱人酷似于勒,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又会如何?进一步体会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联想,让学生们讨论,以至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此基础上我布置了题为《再遇于勒》的续写练习,要求想象合理,不强求一律。可见训练中的“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四、情感留白,放飞思绪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从而把学生引入文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亲身体会和自然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文学中的艺术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散文;跨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一、散文的特点

好的文章可以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感其情的感受。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文章的作者就需要借助语言为媒介,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这就是将无形的有形化,将静止的动态化,将单调的多样化,将繁复的简洁化,化板滞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化平面为立体的过程。

对于散文来说,其表现的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差别就是散文具有一定的审美特质。从本质上看,散文的文学语言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语言和情感语言。也有人说,散文在其字里行间透漏出神秘而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主要是因为散文作品的生成、转化以及表述过程属于作家主体的感觉外化的一个过程,是把作家心里的混沌之物进行符号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文学和艺术是分不开的,因此对文学作品跨艺术的研究比较多。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实际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很多作者的生活体验都会从其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跨艺术特点。其散文构思漂亮精美,结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朴素清新。

二、语文教学中的散文艺术研究

1.散文的音乐之美

音乐也好,诗歌散文也好,都是需要具备节奏生动、整齐之美的。清人刘大曾经这样说过:“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丝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对于散文来说,“希声”就是乐声中的“至微之声”,这也经常用以比喻文章的节奏。如“疏疏的林,淡淡的月”“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等,都无不表现出了平仄的相同和相对,同时这样手法的应用好像是顺手拈来的,朗朗上口,趣味无穷。

2.散文的画面美

画面的描写,需要将画面突出出来,更要做到情景交融。朱自清很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文章之中。比如,朱自清在描写梅雨潭的时候,“惊诧”于梅雨潭的绿,写出了对岩石作急剧撞击的充满着强劲生命力的瀑布的陶醉,梅雨潭的绿如同向自己襟怀送进了春天的温暖,激荡了感情的波涛。这囿于一乱死水般生活中的作者,他是多么酷爱着绿色的自然。

三、散文的艺术教学

1.散文的阅读教学艺术

散文的阅读教学十分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去品味艺术层面的东西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能够发现散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艺术美。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教师的领读、学生的齐读、分段阅读等。通过阅读也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和分析,对文章思想感情产生整体认知。

2.散文的语句分析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重点的语句、词汇进行具体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将这些重点的语句、词汇先批注出来。然后以板书的形式展现,通过对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让学生试图用这些词句去创作相应的语句,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艺术美的能力。

总体来看,语文教学中重点突出散文的艺术特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将散文的讲授和学习归于一般的课文的阅读理解,要以散文的讲解、阅读为契机,将散文所涵盖的音乐之美、画面之美体现出来,让学生受到艺术熏陶。

参考文献:

[1]曹毅梅.简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J].殷都学刊,2005,(4):96-98.

[2]刘继权.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及文化意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3]蒋德均.散文语言的艺术美[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文学中的艺术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语言艺术

语文就是对祖国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各民族语言艺术精华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学科。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一种桥梁和媒介,无论是今人与先贤借助古籍书卷的交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交际,显然哪一方掌握较完善的语言艺术都会使沟通易于达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使知识得以简洁明了的传达,反馈信息得以有效传输。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中的显现和生发,让语文更有魅力,语文教学更高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因此教学过程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小学语文语言艺术的内涵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的、生动的、幽默的、优美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规范,吐字要清晰流利,用词要准确得体,表述要清楚生动。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达到“语出惊人”的完美艺术境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不容忽视。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以语言为载体,运用语言艺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就目前而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艺术,启发小学生的心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用语习惯,对于规范小学生礼貌用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教学,一方面可以塑造出千差万别、形形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描绘出瑰丽多姿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将每个时代的人情冷暖与社会百态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本中的每个字句的真实含义进行准确把握及理解,而且要适当地融入和课本内容匹配的美感及情感,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及感染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的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保障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规范性,保障学生学习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其对语文知识还存在一定的迷糊性,无法判断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因此其往往会对教师教授的知识无条件接受。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保障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2)语言表述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引述例子,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保持客观真实,不能向学生介绍违背科学的知识与例子,通过科学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语言艺术中的一种,因此幽默是教学中最主要、最得力的助手,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智慧,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提问语言需凸显启发性

“教师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那么语文老师则更像一把万能的钥匙,要打开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锁”,启迪他们开动小脑筋获取知识和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凸显启发性:(1)精心设计提问环节。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要善于通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提前编制好课间的问题及预习的习题使学生根据问题阅读、听课等。(2)精心设计提问语言。在设计提问语的时候,老师利用丰富精彩的语言艺术感染及影响学生,教师语言要含蓄隽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其在教师的诱导下发挥启迪,努力寻求新的知识,掌握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所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4.运用适度得体的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来的,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指神态和体态语言。相对于有声语言的“听”效性,无声语言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一些,因此应当在教学中有效利用。(1)自然、适度的神态语言要灵活运用。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需要听老师进行有声语言讲解的,与此同时,学生的目光应当紧盯教师面部。正因如此,教师应当自然、适度地运用一些神态语言。如在讲童话课文时可以顺应剧情适度做出夸张、惊讶的表情,这些表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参与语文教学。(2)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要合理运用。对小学生来说,动态感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静态理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辅助有声语言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生字、句子乃至整篇文章时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直至对知识完全理解和接受。

作者:陈春珠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周本香.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2]杨大林.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文学中的艺术篇7

【关键词】着色构图;绘画艺术;语言艺术;教学应用

着色,是绘画艺术的主要手段。画家靠精湛的着色艺术来刻画形象,赋予形象以活的形神风貌,以表达自己特定的生活感受和审美理想。然而,凡是优美的诗文中也无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艺术来着色入文,致力于色彩世界的苦心创构,用色彩来编织瑰丽的感情锦缎。唐代诗书画三绝的大诗人王维的诗画就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孙犁笔下的荷花淀,秦牧笔下的五色土……都是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的艺术创构。可见,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是有相通之处的。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现今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段落就是运用大量的色彩词来写景状物,如《火烧云》一文中的一至四自然段,作者综合通过多种颜色的色彩词,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多种瑰丽无比的火烧云。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一副一副的各种色彩的画在人们眼前交错展示。又如《海底世界》、《登山》等作品中的作者也都以精湛的语言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赋予色彩以生命。以感情化了的色彩,揭示人事景物的情姿神采,寄寓特定的内心情趣和审美意趣,给人以情感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

一、衬托性着色―色彩词之妙

大千世界充满色彩:碧绿的草,鲜红的花,黄澄澄的土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可谓五彩缤纷,各放异彩,争显风流。我们在对这个世界的审美感受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看某种孤立存在的色彩时,不免有单调乏味的感觉,甚至会产生厌倦之情。而当注目于绿叶扶衬的红花时,便会觉得红花格外艳丽诱人而心情愉悦。绘画如此,语言表达亦是如此。在优美的文章中,当写景状物时,根据表达文章题旨情境的需要,常常摄取一视感心理现象,艺术地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分为主宾,在统一的艺术布局下配置各色的不同比例,使之产生相互映衬、以宾托主的美感效果,这就是一种衬托性艺术。

在小语教材中,有着许多这样的衬托性着色艺术的运用。如第八册的课文《燕子》,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衬托性着色艺术,鲜明地描写了燕子飞来时给春天带来的美景。作者在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作者在这里把蓝天与黑色放在一起,嫩蓝色是画面的主色调,“小黑点”是画面的客体。以“嫩蓝的天空”为大背景,在这片嫩蓝色中突显出小黑点,使黑点更明显;反之,也由小黑点映衬出嫩蓝天空犹如一汪清水,清澈自然,立体透明。这是一种反衬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先让他们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副嫩蓝色的天空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勾勒出几痕细线,然后让他们想象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的情景,从而完整地呈现出色彩艳丽、具有动感的画面,使学生在色彩的衬托中得到美感的熏陶,同时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除了反衬以外,还有映衬和陪衬。如第七册中的《秋游景山》中有这样一句描写:“走进公园大门,抬头望去,山顶上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映衬。用绿林来映衬红柱、黄瓦,更加突出了由红柱黄瓦构成的万春亭的美丽。又如第五册的《葡萄沟》中所描写的:“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里用绿色的叶子来陪衬红、白、紫、暗红、淡绿的葡萄,从而描绘出葡萄的色彩艳丽、清新,给人以美的愉悦。像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衬托性着色艺术,用有色彩的画面形象进行教学,以宾衬主,从视觉上先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印象,逐一展示这些色彩,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用的色彩词之妙。

二、对比性着色―色彩词之精

据传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所画的《袁安卧雪图》中,别出心裁地在那皑皑白雪的画面上,配加以碧绿的芭蕉,使其两相对比映照,从而取得了一种“鲜明得势”的艺术表现效果。其实,在许多文章中,也常常有一些对比感强烈的色彩画面描写,使之具有彼此对照,相得益彰的美感效果。

在小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对比性着色艺术,如第八册的《海底世界》一文中有这样一幅景色:“在这一段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黑暗的深海中有闪烁的星星,这样的对比形成的画面非常耀人眼目,逼人眼帘,活脱自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先引导他们闭上眼睛回忆熟悉的情景:黑暗的天空有闪烁的星星,然后以黑板作为黑暗的深海,在黑板上贴亮点,代表闪烁的星星,再次让他们自己来感知这幅奇异的画面。这种具有强烈对比的画面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拓展想象空间,还有那些景色也是这样的?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又如第六册的《荷花》中这样描写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用绿色的荷叶与白色的荷花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荷花的冰清玉洁,优雅脱俗。在教学时,可以随意地在黑板上画下这幅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反复性着色―色彩词之美

有些文论家认为,文章创作最忌重复和雷同。其实,这种认识未免也有点武断。正如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抱绝对化的观点一样,对文章创作中的重复现象也要作具体分析。有些别具匠心的作家为渲染、强调某种事物的色彩特征,就常常运用反复着色艺术。所谓反复着色,就是重复运用某一种色彩描画形象,使之产生色调的美感效果,创造革新个性鲜明、纯净清新的色彩和画境美。如梵高所画的向日葵,那反复敷陈出来的金黄色,给人以一种热烈奔放之感。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着色用词如机械地重复芜杂赘疣,死板无趣,是语言艺术的贫乏;但倘若能重复得妙趣横生,情韵别致,则是语言艺术的创造。充满匠心的作家运用反复性着色艺术,总是根据文章特定的艺术情境,善于捕捉事物独特新奇的色相特征,通过对某一种色彩的反复敷陈,从而展现纯净单一的色彩美,揭示个性鲜明的形象美,创造色调清新的画境美。如《燕子》一文中,开头便是一种色彩呈现“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使得一开始便让学生对燕子有一个整体的色彩感知:燕子不是灰的,不是白的,而是黑的。在结尾中又把燕子比作是小黑点,并把燕子停在电线上这幅图景比作“正待演奏的曲谱”,进一步加深了“燕子是黑色的”这一外貌特征,又如《荷花》中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都有“白”这个色彩词,反复呈现荷花是白色这一特征,从而突出白荷花的纯洁清新,正如诗句“出淤泥而不染”。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按课文来形成形象性图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景色画下来,充分体会荷花给人带来的美感。

四、象征性着色――色彩词之情

色彩往往是人的感情附着体,不同的色彩能引发出不同的情感反映,歌德就将色彩分为积极色彩(红、红紫、朱)和消极色彩(蓝、红蓝)。“积极的色彩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消极的色彩适合表现那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这就是说,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在文章中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有着广泛的艺术运用,它们就是寄寓作家某种色彩符号,来形象地比附、暗示某种有形的事物或无形的、抽象的思想观念,从而使之产生相应的审美趣味和感情效果。所以说,这是一种借色寄情的着色艺术。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透过光泽眩目的色彩表象,去联想,去寻觅、去发掘色彩所含而不露的意义宝藏,创造含蓄、隽永、意味无穷的艺术表达效果。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作者这样描写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红色是作为光明、新生事物的象征,金色象征着辉煌、光明,这两种颜色使国徽显得那么庄严、耀眼。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应该让他们去想象“红底镶金”的样子,从而引导他们去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所蕴涵的意义,并了解它所代表的象征精神。只有通过这种形象性的色彩感知,才能让他们懂得:祖国是多么伟大啊!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的比较固定,约定俗成。如红色常常象征革命、吉祥;白、黑色往往象征反动、丑恶等与红色相悖的意义;绿色象征茁壮、蓬勃、富有生机;黄、灰象征腐朽、堕落与颓废等。然而,多种色彩的象征意义是适应特定的情境而临时产生的,并不固定,他常常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不同而不同。在小语教材中,如白色在现实中是象征着恐怖、死亡、腐朽、堕落等,而在一些文章中,白色往往象征着纯洁。如《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一课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战士的心灵像汉白玉一样纯洁”,这里就把白色作为纯洁的象征。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应正确把握其中的确切意义。

五、着色的几种运用方法

色彩学之于文学之中,首先应该了解如何运用颜色着手(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这些色彩,也和绘画一样,有单色、双色和多色之分。

1.单色。所谓单色,即在一个画面里只着一种颜色。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王安石的《炙泊船瓜洲》“江水悠悠,杨柳青青,多么柔美的江水杨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习习,大地葱绿,多么秀丽的岸柳水乡。象这样一个画面只着一色,由于点缀得体,非但不使人感到单调,反而给人以丰富的感受。有的诗篇画面虽有多种类似的颜色,但仍以其中某一种色彩作为主调,这也可视为单色一类。

2.双色。双色是指在诗中的一个画面上同时用两个颜色字。此类敷彩着色,注意相互搭配。色彩有暖色、冷色之分:红、黄、橙等亮度高的为暇色,青、蓝、紫等亮度低的为冷色。南朝诗人庚肩吾云:“巳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唐代诗人王维云:“水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其中的“红”属暖色,一般表示热烈欢愉,“青”属冷色,一般表示冷峻、沉静。所以,双色间用,应该注意暖冷色的配置和补充。五代画家荆浩曾说:“红间黄,秋叶坠,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就讲的是不同色彩的配置,可以使人产生或生气盎然,或颓败肃杀,或流光滋彩等不同的感受。古来许多诗人都很注意双色的互相映衬,在对立统一之中,获得相反而又相成的艺术效果。

双色中冷暖互衬的甚多,但也有冷暖自衬的。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当时相候赤闹桥,今日独步黄叶路”等等。一般来说在诗与文章中全用吸色,则色彩更为明亮,多给人以热烈和华美的感受,而全用冷色,则色调比较暗淡,多给人留下深沉、冷峻、素雅的印象。但两者都能给人以协调、和谐的美感。

3.多色。多色,就是在诗中同时着两种以上的颜色。这种着色法,能使画面显现出斑烂繁富的色彩美。但因是多色。所以需要诗人调色匀称,浓淡适度,搭配得体。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堪称多色数彩的典范。这里,杜甫摄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青、黄、翠、白四种颜色,又妥枯地分成两组:翠中含黄,青中带白。首句,诗人于一片柔和的翠绿之中,点染上几点鹅黄,使冷调之中露出明彩,相互辉映,绿显得更绿,黄显得更黄,俨然一幅工笔花鸟画。“画”中的绿色象征春日,显示出活泼、飞跃的气氛,黄色能从心理上给人以明朗,欢乐的感觉,用以状写莺儿,使得莺儿形象倍加可爱,且充满活力。次句,“青”“白”属冷色自衬,虽不显热烈华美,但很觉清新淡雅。“青”作底色,突出太空的澄净如洗、空旷辽阔,于青色之上着一点白色,牵出一队鹭耸扑动的翅膀,直指苍弯,意境轻盈飘逸。总起来看,首句的“翠”与“黄”和次句的“青”与“白”,各自构成了一个画面,而这两个画面叠印在一起,又相互衬映,形成了一幅色调鲜明、情趣盎然的自然春景,既写出了初春的宜人景象,又流露出诗人淡泊、青悦的情怀,实乃巧夺天工。无怪乎韩子苍这洋赞叹:“古人用颜字,亦须匹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面见得‘白’”。

色彩,就是思想。这种象征性着色艺术的真谛,就在于融情于色,借色寄情,用色彩来揭示巨大的理性内容,即以客观的物质色彩,来揭示主观的感彩,获得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既然绘画艺术与语言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不妨通过着色艺术的分析和探究,把绘画艺术中画家如何通过搭配色彩来勾勒色彩画面和语言艺术中作家如何通过一些色彩词来写景状物融会贯通,互为借鉴,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想象作者通过课文中一系列的色彩词再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作者又是如何准确用词来描绘这个画面的,让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因文悟景,因景悟文。学生喜欢富有形象、生动的事物,我们在教学时应牢牢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课文中所给的色彩提示语引导学生去想象,借助媒体去呈现,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色,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教学中,最好把声、色、形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情感表象,使之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记忆中。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宫梅娟.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文学中的艺术篇8

要: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而语言艺术,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方式。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成效。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艺术

语言修养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评价教师的语言修养。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形式之一,而语言艺术要体现它的艺术价值需要说话人有特殊的专业修养和语言能力。如何恰当而完美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对一堂小学语文课是否精彩甚至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具备日常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以及表达,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名优秀的、极具语言魅力的语文教师,可能会对学生一生的语言行为产生潜在的影响。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问题及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学生只有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打动,才会对其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魅力应不脱离以下几点。一、规范、准确的课堂语言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标准的普通话能力。以小学生为例,教师的正确发音直接影响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学习普通话、学习知识。所以标准的普通话和发音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直接影响和引导作用。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力求以最准确的语言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二、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在语文课堂上讲求的语言美,并非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用标准的书面语言,而是经过加工的口头语言,这种口头语言与日常交谈的口语是有区别的。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学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学到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学到的是生活中的语言能力。三、含情的课堂语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谓“感人心着,莫先乎情”。教师有魅力的语言一定是富有感情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地融入语言中,如适时的停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音调,只有这样饱含真情的语言才会在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触及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亦可在此聆听与熏陶的过程中,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人格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四、含物的课堂语言教师的语言魅力不应仅仅是具有诗一般的辞藻,仅仅带给学生的是语言上美的感染与熏陶,舍此而外,教师的语言还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语文教学的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太随意,在言语表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为他们能否听懂、言语是否规范多做思考。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课本,还要把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有效衔接,从而用得体的语言启发小学生,让小学生更好地感悟教材。五、科学、艺术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又有许多学科之间的特殊区别。因为语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艺术的要求比其他学科严格。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般是艺术。”科学性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艺术性则是其主导。教师的课堂语言和日常交流语言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必须经过教师的思考,语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性,通过艺术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生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教师精心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六、巧用无声语言:体态语体态语是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的特殊,很多口语和书面语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时教师便可运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体态语与口语同时使用。充分有效地使用这些体态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能使教师的讲解更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积极性更高,这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上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随意的,它要求这种语言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先生的话概括就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美’: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诚然,语言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其艺术性的重要是不容忽视的,这就需要教师亲临课堂,在实践中多做总结,提高语言艺术的修养,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徐忠恕.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7).[2]刘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3]杨秋枫.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妙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6).[4]廖代华.刍议小语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2).

文学中的艺术篇9

一、衬托性着色―色彩词之妙

大千世界充满色彩:碧绿的草,鲜红的花,黄澄澄的土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可谓五彩缤纷,各放异彩,争显风流。我们在对这个世界的审美感受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看某种孤立存在的色彩时,不免有单调乏味的感觉,甚至会产生厌倦之情。而当注目于绿叶扶衬的红花时,便会觉得红花格外艳丽诱人而心情愉悦。绘画如此,语言表达亦是如此。在优美的文章中,当写景状物时,根据表达文章题旨情境的需要,常常摄取一视感心理现象,艺术地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分为主宾,在统一的艺术布局下配置各色的不同比例,使之产生相互映衬、以宾托主的美感效果,这就是一种衬托性艺术。

在小语教材中,有着许多这样的衬托性着色艺术的运用。如第八册的课文《燕子》,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衬托性着色艺术,鲜明地描写了燕子飞来时给春天带来的美景。作者在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作者在这里把蓝天与黑色放在一起,嫩蓝色是画面的主色调,“小黑点”是画面的客体。以“嫩蓝的天空”为大背景,在这片嫩蓝色中突显出小黑点,使黑点更明显;反之,也由小黑点映衬出嫩蓝天空犹如一汪清水,清澈自然,立体透明。这是一种反衬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先让他们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副嫩蓝色的天空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勾勒出几痕细线,然后让他们想象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的情景,从而完整地呈现出色彩艳丽、具有动感的画面,使学生在色彩的衬托中得到美感的熏陶,同时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除了反衬以外,还有映衬和陪衬。如第七册中的《秋游景山》中有这样一句描写:“走进公园大门,抬头望去,山顶上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映衬。用绿林来映衬红柱、黄瓦,更加突出了由红柱黄瓦构成的万春亭的美丽。又如第五册的《葡萄沟》中所描写的:“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里用绿色的叶子来陪衬红、白、紫、暗红、淡绿的葡萄,从而描绘出葡萄的色彩艳丽、清新,给人以美的愉悦。像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衬托性着色艺术,用有色彩的画面形象进行教学,以宾衬主,从视觉上先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印象,逐一展示这些色彩,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用的色彩词之妙。

二、对比性着色―色彩词之精

据传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所画的《袁安卧雪图》中,别出心裁地在那皑皑白雪的画面上,配加以碧绿的芭蕉,使其两相对比映照,从而取得了一种“鲜明得势”的艺术表现效果。其实,在许多文章中,也常常有一些对比感强烈的色彩画面描写,使之具有彼此对照,相得益彰的美感效果。

在小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对比性着色艺术,如第八册的《海底世界》一文中有这样一幅景色:“在这一段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黑暗的深海中有闪烁的星星,这样的对比形成的画面非常耀人眼目,逼人眼帘,活脱自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先引导他们闭上眼睛回忆熟悉的情景:黑暗的天空有闪烁的星星,然后以黑板作为黑暗的深海,在黑板上贴亮点,代表闪烁的星星,再次让他们自己来感知这幅奇异的画面。这种具有强烈对比的画面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拓展想象空间,还有那些景色也是这样的?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又如第六册的《荷花》中这样描写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用绿色的荷叶与白色的荷花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荷花的冰清玉洁,优雅脱俗。在教学时,可以随意地在黑板上画下这幅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反复性着色―色彩词之美

有些文论家认为,文章创作最忌重复和雷同。其实,这种认识未免也有点武断。正如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抱绝对化的观点一样,对文章创作中的重复现象也要作具体分析。有些别具匠心的作家为渲染、强调某种事物的色彩特征,就常常运用反复着色艺术。所谓反复着色,就是重复运用某一种色彩描画形象,使之产生色调的美感效果,创造革新个性鲜明、纯净清新的色彩和画境美。如梵高所画的向日葵,那反复敷陈出来的金黄色,给人以一种热烈奔放之感。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着色用词如机械地重复芜杂赘疣,死板无趣,是语言艺术的贫乏;但倘若能重复得妙趣横生,情韵别致,则是语言艺术的创造。充满匠心的作家运用反复性着色艺术,总是根据文章特定的艺术情境,善于捕捉事物独特新奇的色相特征,通过对某一种色彩的反复敷陈,从而展现纯净单一的色彩美,揭示个性鲜明的形象美,创造色调清新的画境美。如《燕子》一文中,开头便是一种色彩呈现“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使得一开始便让学生对燕子有一个整体的色彩感知:燕子不是灰的,不是白的,而是黑的。在结尾中又把燕子比作是小黑点,并把燕子停在电线上这幅图景比作“正待演奏的曲谱”,进一步加深了“燕子是黑色的”这一外貌特征,又如《荷花》中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都有“白”这个色彩词,反复呈现荷花是白色这一特征,从而突出白荷花的纯洁清新,正如诗句“出淤泥而不染”。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按课文来形成形象性图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景色画下来,充分体会荷花给人带来的美感。

四、象征性着色――色彩词之情

色彩往往是人的感情附着体,不同的色彩能引发出不同的情感反映,歌德就将色彩分为积极色彩(红、红紫、朱)和消极色彩(蓝、红蓝)。“积极的色彩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消极的色彩适合表现那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这就是说,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在文章中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有着广泛的艺术运用,它们就是寄寓作家某种色彩符号,来形象地比附、暗示某种有形的事物或无形的、抽象的思想观念,从而使之产生相应的审美趣味和感情效果。所以说,这是一种借色寄情的着色艺术。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透过光泽眩目的色彩表象,去联想,去寻觅、去发掘色彩所含而不露的意义宝藏,创造含蓄、隽永、意味无穷的艺术表达效果。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作者这样描写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红色是作为光明、新生事物的象征,金色象征着辉煌、光明,这两种颜色使国徽显得那么庄严、耀眼。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应该让他们去想象“红底镶金”的样子,从而引导他们去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所蕴涵的意义,并了解它所代表的象征精神。只有通过这种形象性的色彩感知,才能让他们懂得:祖国是多么伟大啊!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的比较固定,约定俗成。如红色常常象征革命、吉祥;白、黑色往往象征反动、丑恶等与红色相悖的意义;绿色象征茁壮、蓬勃、富有生机;黄、灰象征腐朽、堕落与颓废等。然而,多种色彩的象征意义是适应特定的情境而临时产生的,并不固定,他常常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不同而不同。在小语教材中,如白色在现实中是象征着恐怖、死亡、腐朽、堕落等,而在一些文章中,白色往往象征着纯洁。如《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一课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战士的心灵像汉白玉一样纯洁”,这里就把白色作为纯洁的象征。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应正确把握其中的确切意义。

五、着色的几种运用方法

色彩学之于文学之中,首先应该了解如何运用颜色着手(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这些色彩,也和绘画一样,有单色、双色和多色之分。

1.单色。所谓单色,即在一个画面里只着一种颜色。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王安石的《炙泊船瓜洲》“江水悠悠,杨柳青青,多么柔美的江水杨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习习,大地葱绿,多么秀丽的岸柳水乡。象这样一个画面只着一色,由于点缀得体,非但不使人感到单调,反而给人以丰富的感受。有的诗篇画面虽有多种类似的颜色,但仍以其中某一种色彩作为主调,这也可视为单色一类。

2.双色。双色是指在诗中的一个画面上同时用两个颜色字。此类敷彩着色,注意相互搭配。色彩有暖色、冷色之分:红、黄、橙等亮度高的为暇色,青、蓝、紫等亮度低的为冷色。南朝诗人庚肩吾云:“巳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唐代诗人王维云:“水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其中的“红”属暖色,一般表示热烈欢愉,“青”属冷色,一般表示冷峻、沉静。所以,双色间用,应该注意暖冷色的配置和补充。五代画家荆浩曾说:“红间黄,秋叶坠,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就讲的是不同色彩的配置,可以使人产生或生气盎然,或颓败肃杀,或流光滋彩等不同的感受。古来许多诗人都很注意双色的互相映衬,在对立统一之中,获得相反而又相成的艺术效果。

双色中冷暖互衬的甚多,但也有冷暖自衬的。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当时相候赤闹桥,今日独步黄叶路”等等。一般来说在诗与文章中全用吸色,则色彩更为明亮,多给人以热烈和华美的感受,而全用冷色,则色调比较暗淡,多给人留下深沉、冷峻、素雅的印象。但两者都能给人以协调、和谐的美感。

3.多色。多色,就是在诗中同时着两种以上的颜色。这种着色法,能使画面显现出斑烂繁富的色彩美。但因是多色。所以需要诗人调色匀称,浓淡适度,搭配得体。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堪称多色数彩的典范。这里,杜甫摄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青、黄、翠、白四种颜色,又妥枯地分成两组:翠中含黄,青中带白。首句,诗人于一片柔和的翠绿之中,点染上几点鹅黄,使冷调之中露出明彩,相互辉映,绿显得更绿,黄显得更黄,俨然一幅工笔花鸟画。“画”中的绿色象征春日,显示出活泼、飞跃的气氛,黄色能从心理上给人以明朗,欢乐的感觉,用以状写莺儿,使得莺儿形象倍加可爱,且充满活力。次句,“青”“白”属冷色自衬,虽不显热烈华美,但很觉清新淡雅。“青”作底色,突出太空的澄净如洗、空旷辽阔,于青色之上着一点白色,牵出一队鹭耸扑动的翅膀,直指苍弯,意境轻盈飘逸。总起来看,首句的“翠”与“黄”和次句的“青”与“白”,各自构成了一个画面,而这两个画面叠印在一起,又相互衬映,形成了一幅色调鲜明、情趣盎然的自然春景,既写出了初春的宜人景象,又流露出诗人淡泊、青悦的情怀,实乃巧夺天工。无怪乎韩子苍这洋赞叹:“古人用颜字,亦须匹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面见得‘白’”。

文学中的艺术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留白艺术思考

留白,原指书法、美术等艺术创作中创作者为了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更有整体美、协调美而故意留下来的空白,目的在于让欣赏者产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感受创作者的创意手法。比如说中国传统水墨画就特别重视留白的艺术,以便让欣赏水墨画的人能够更好地走入画的意境,产生一种思。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留白的实质在于对整体的谋篇布局,在于由“形”导向“神”,在于让欣赏者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故而有人说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留白是必要且有着重大意义的。因为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也决定了许多内容都要基于学生的充分想象与思考才能完成。因而,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点白,往往能够让学生自发地走入情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东西。事实证明,这种自主构建出来的意义在学生的思维与记忆中印象更深,形象也更为丰满。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留白意识的培养

我们的教学经验表明,任何教育理念的落实首先都来自实际教学中的意识,也就是说当我们带着留白的意识去实施教学时,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发现留白的机会,也才会积极思考有关留白的问题。那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建立起留白的意识呢?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学习有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的理论知识

由于留白较早地进入了高中语文教师研究的视野,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的研究成果相对也不少,因此我们可以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来提高自己的教学实施水平。根据笔者的认识,目前在语文教学一线研究的特级教师和专家们的著作中经常能够看到有关留白的理论与思考,这些理论不是专家在象牙塔里想象出来的,而都是基于一线的教学经验与思考,因此有着很强的可读性与操作性。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也能触发我们的留白意识。大家比较熟悉的吴非老师、黄厚江老师等,都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2.感受名家作品的留白技巧

名家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作品环节的魅力,也在于有时很多细节或语言能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甚至凭着生活经验我们都能感觉到留白能够给人以更深的印象。假如说某个电视剧的结尾不完美的话,那这个电视剧一定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而作为艺术创作的电影尤其是经典电影,也总能留给我们这样的想象。

因此研究包括文字作品、影视作品中的留白艺术,也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有益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也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呢?

3.尝试自己进行留白的创作

作为语文教师,阅读、写作和教学应是本来的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醒自己以留白的思路来进行思考与创作。阅读作为一种信息的输入,在上文感受留白的艺术这个层面上已经阐述,而写作作为信息的输出,在何处留白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想象,则是写作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尝试进行留白,既是一种教学的实施,也是一种留白意识形成的过程,类似于我们提倡的“做中学”。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的实施与思考

上文已经说过,高中生具有了一定的想象能力,因此留白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可以怎样做呢?尤其是当前形势下,结合课程改革的需要与当前高中学生呈现出来的明显的变化,怎样的留白才能让他们沉浸于语文学习当中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教学语言上留白。教学语言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可以说离开了语言,真正的教学就难以发生。但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不能过头,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语言过多,便会演变成我们所批判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不喜欢是自然的,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可以发挥语言留白的作用,让学生在留白处补充、思考、想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如果一直处在没有问题的教学情境中,就会缺乏思考的机会与动力,课堂就会显得无趣;而如果学生能够不断地在教师的语言留白处遇到问题,能够自然地处于想象的空间中,那他们天生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语文学习就会被带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沁园春・长沙》一文时,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感受笔下的湘江景色之美。然后向学生提问:诗人笔下描写的是湘江哪个季节的美景?学生一般能够发现这里描写的是秋季之美。作为一种奠基性的环节,这一提问只是铺垫,不是教学的核心所在,核心在于下面诱导性的问题及其中的留白。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看到这首词中写到的秋的魅力,大家能够想到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其优点在于给学生留了大量的白,可由学生的想象任意驰骋;缺点在于容易让学生失去思考的针对性,给人造成“大而不当”的感觉。因此,此处留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如果学生能够想到教师预设的与秋有关的诗词固然是好;如果想不到,教师就需要做一定的提醒。在本课例中,我们看到的就是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醒,如刘禹锡的《秋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当然,除了语言之外,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也有大量的可供留白处理的可能。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古文教学中。相对于现代文的学习而言,学生在对古文的学习中往往会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这个思维上的空间正是教师教学中留白的好机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熟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却又常常不知“骚”为何意。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作者的生平背景,知人论世,并通过研读作品内容去理解推断“离骚”的含义,这就是教师的留白。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列举出班固、司马迁、钱澄之、游国恩、林庚等人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解,让学生辨别筛选,看哪一种理解是更可信更合理的,这也是教师的留白。限于篇幅,不在此赘述。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的注意点

艺术创作中的留白是一门艺术,这是毋庸置疑的,留白不当的作品非但没有艺术的味道,还会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亦如此,相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判断其留白恰当与否不是通过眼睛,而是通过对课堂的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