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十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十篇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1:19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1

摘要:

生活哲学在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复兴,主张哲学应回归生活世界。它以人的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哲学观关注人以及人的生活,内蕴着生成性思维。它强调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培养,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此,把生活哲学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一个视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一视角下,高等教育应教学生认识自我、热爱生活并关注学生的自我生成,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并创造生活的幸福的人。

关键词:

生活哲学;高等教育;生成性思维;人才培养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使培养的人才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这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唤。在一定程度上,高等教育似乎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知识论和政治论的哲学基础。知识发展的诉求、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待。然而,在我们不断追求真理、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学者对十年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进行meta分析(又称元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社会同龄青年”[1]。高等教育教学生取得高分、赢得掌声、掌握谋生的本领,然而,高等教育是否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子女,如何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热爱生活、快乐、幸福的人?答案值得斟酌。换言之,高等教育忽视了“人”这一主体自身的价值与追求。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生活哲学的视角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行审视。

一、生活哲学的内涵及其复兴

历史上的哲学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生活哲学;二是理论哲学或知识论哲学。生活哲学是古希腊主流的哲学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以及斯多葛学派等都把哲学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孔子、颜回等。然而这种哲学观大约在中世纪被知识论哲学观取代。而大概到了19世纪中期又开始出现复兴趋势。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哲学实践:实用主义和哲学生活》中第一次明确地把“生活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观,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活哲学在理论方面已经初步成型,标志着哲学生活在现代的复兴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自觉阶段[2]59。(一)生活哲学的内涵2002年,国内学者李文阁首次在《现代哲学》期刊《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一文中正式提出“生活哲学”的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一是“快乐哲学”的观念。生活哲学要还哲学的“本来面目”,使哲学回归哲学家的生活,使其能在快乐中从事哲学研究;二是问题意识。哲学应回归生活世界,应当以生活或人的生成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三是生成意识。哲学的生成性使得哲学家不应以绝对和体系主义的眼光看待自身的研究。此外,这个概念所提示的内容还包括平等意识、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3]。生活哲学是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等终极问题的追问。这种哲学观主张哲学源于现实生活而又回归现实生活,“生活哲学,来自生活,属于生活,指导生活,美化生活。”[4]30(二)生活哲学的复兴为什么生活哲学自19世纪中期便开始复兴,至今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或者说,生活哲学复兴的合理性是什么?一方面,从本质上说,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脉相承的。学者张贤裕[5]15-18认为,生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最新进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向生活世界的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他们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6]。这种哲学观把哲学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关注人的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因此,李文阁[7]认为生活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观的一种全新的解读。另一方面,当前的哲学存在过于追求绝对真理的、抽象的理论哲学的现状,哲学的学术主义和庸俗主义盛行。前者把哲学看成是远离现实生活的、高高在上的“大写的哲学”,而后者则把哲学当成一种谋生的工具、手段,而忽视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两方面构成了生活哲学复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此外,就生活哲学对自身使命的认识来说,也是学者们拥护生活哲学的另一个理由。“哲学有着更为紧要的、攸关生存的使命,即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批判和自我控制来改善我们自己,帮助我们通向更好的生活。”[8]生活哲学的复兴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它,从而使它更好地引导人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生活哲学的内容与特征

近年来,生活哲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一些学者开始探究生活哲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如马拥军的观点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生活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活世界,具有世界性和原初性两个特征[9]。参照以往学者的观点,笔者将生活哲学的内容和特征进行归纳。

(一)生活哲学的内容:关注人及人的生活

生活哲学指向的是人的生活,而不是纯粹真理的知识。这种哲学观主张人的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完善。早在古代,孔子就认为个体可以通过“礼”和“乐”来完善自身,“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学有所成,他就应该做官,为国家效劳,“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现今,主张生活哲学的学者对健康与疾病、顺境与逆境、富裕与贫穷、荣与辱等问题进行反思,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主张人通过对真善美的追求不断完善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的双重理想。它旨在引导人认识生活,直面生活,进而追求美好的生活。崔自铎[4]121认为“真”是科学的灵魂,它使人走近世界;“善”是道德的灵魂,它使人促进世界;“美”是艺术的灵魂,它使人热爱世界。在他看来,哲学不仅是一种生活实践,还是一种生活艺术。人既可以把生活看成是戏剧的,从而把生活艺术化、美化;也可以把生活看成是自我的旅程,在旅程中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努力、负责。生活哲学探寻的是人应该怎样看待生活,如何更好地生活,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生活。

(二)生活哲学的特征:内蕴着生成性思维生活哲学

把生活看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内蕴着生成性的思维。李文阁认为生成性思维有如下特征:第一,重过程而非本质。第二,重创造,反预定。第三,重关系,反实体。第四,重个性、差异和具体,反中心、同一和抽象。第五,重非理性,反工具理性[10]。这种思维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事物是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它主张生活中应注重创新,凸显个性和差异。生成性思维反对把哲学剥离生活之外,反对把纯粹真理的追求当成哲学的价值基础,反对社会本位的工具理性的价值观,主张哲学应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具体而不是抽象。此外,生成性思维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反对把事物单独割裂开来,片面侧重某一事物。这种生成性的思维主张人是自我生成的。“生存并非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人的活动所追求的根本是人自身的生成、发展和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或全面的人。进言之,人的生成是内蕴于人类活动的背后、支撑着人类活动无限向前的东西。”[2]163因此,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这种哲学观主张人应直面生活,按照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认识生活、接近生活,甚至是热爱和享受生活。生成的人是生活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共同体,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注重与自身、他人和社会维持友好的关系。与此同时,生成的人还是有个性的、具体的人,强调发挥人的兴趣和特长。此外,生成的人还是现实主义者,它看重的是人自身或人的生活[11]。

三、生活哲学:一种高等教育哲学的新视角

生活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的生活方式或是一种生活艺术,它与高等教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它为何可以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哲学的新视角?

(一)学生是主体的人

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是主体的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回归现实生活。通过对时代、生活的体悟来把握时代和生活的脉搏,找出时代和生活的病症,找到一种保持人之为人、保持人的尊严和自主、保持人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保持人生活的艺术性的生活方式。”[12]生活哲学旨在让人过上一种更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在这种哲学观指导下的生活,人能够不断地完善、超越自我,有所创造,并实现自身价值。作为个体的人,他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追求一种审美的、幸福的生活。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前提是认识作为“人”这一主体的学生,然后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计划和措施。现今,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个关注重点,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给予学生很大的期待。这些期待背后反映的是对社会需求的迎合,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过得是否快乐、满足、幸福。对许多家庭而言,高中毕业希望学生能够考上重点大学;上了大学希望学生能够学个好的专业;在学期间,希望学生能够考取英语、计算机等职业资格证书;多争取一些荣誉奖项……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毕业后找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大部分学生顺着这条路一路拼搏,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为优秀,增加自己立足于社会的竞争砝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变得更幸福了吗?当大学生犯罪率不断攀升、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不容回避的现象时,我们开始反思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是否过于重视社会本位和学术本位,而忽视了高等教育中人的价值。换言之,我们是否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而不只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发展所需要的工具,这是从生活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审视和反思。

(二)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005年,在访问钱学森时,钱学森感慨我国高等教育这么多年没能培养出类似民国时期的大师,并对教育界提出了“为什么我国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艰深命题。事实上,钱学森对这个问题内心是有答案的,他认为我国应该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那种崇尚自由和钻研的学术氛围以及科学创新的精神。杨杏芳认为,“钱学森之问”反映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贫困,其精神实质乃是从深层上揭露了高等教育活动中“机械论的科学理性之滥觞”与“辨证论的历史理性的缺位”[13]。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却是繁荣的。而我们需要直面的事实是,有关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却屈指可数。“钱学森之问”是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高校人才的培养与人才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密切相关的,我们需要高等教育哲学来反思、指导高等教育实践。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哲学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哲学应能够看到学生的价值并能够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指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促使他们过上更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生活哲学契合这种理念与需求。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它强调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以及总体意识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哲学内蕴的生成性思维主张学生的生成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创造,更能够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种思维主张多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此外,由于这种思维强调过程、创造、关系、个性,它可以有助于协调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5]15-18,减少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得到应有的重视,利于跨学科、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四、生活哲学:高等教育应有何作为

“生活哲学的对象是生活本身,其宗旨在于通过掌握正确的生活观,提高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矛盾的能力,最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4]序1普通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一些思想和习惯对他们当下及其未来的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高等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追求真理的人才,而更应培养拥有完整、健全人格的人。这样的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懂得如何更幸福地生活。国内有些学者已经尝试着从生活哲学的角度思考高等教育,如张楚廷《高等教育生命论哲学观》、张贤裕《生活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新视野》、金维才《高等教育的生活哲学新探》等,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从生活哲学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有的作为。

(一)高等教育应教会学生认识自我、热爱生活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及其生活。“学生认识了许多事物,了解了许多知识,但是他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14]如果学生对自己不能有准确的认识,他就难以展现自我,难以体会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把自我作为人,作为一个有自己个性的人展现出来,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和快乐,这就是生活最根本的意义。”[15]18此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还会影响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作为“现实的人”,学会与他人和社会的相处至关重要。“人总是社会人,不能没有‘交往行为’不能脱离种种交往关系,而必须生活于‘交往行为’联系之内。”[16]高等教育应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讲座以及实践活动等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使得他们能够与自己、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如礼仪课、人际沟通技能技巧讲座及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实践活动、支教活动等。在学习与付出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成长,感受生命的伟大、生活的美好,他将会更懂得如何珍惜生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幸福的公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认识自我和他人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然而,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同样一片树叶,有的人看到的可能仅仅只是一片落叶,而有的人可能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轮回,还有的人可能是沉醉于季节变化的美。“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怎么去感受、体味。一个人活在世上,只要懂得享受生活,生活中总是有可以享受的东西。”[15]162高等教育应通过开设艺术鉴赏课、举办摄影展、心理活动咨询等引导学生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活、直面生活,从而帮助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而生活又不仅仅是生活,它还可以有更高的境界,它还可以是一种艺术。“我会随时静候着春天气息的降临,会聆听春鸟的啁啾;或者去观察红松鼠窜动的唧唧声,大约一个冬天储备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也许还能瞅见冬眠后的土拨鼠从洞里钻出。”[17]梭罗描写的这个句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冬天,不一般的生活。高等教育应让学生学会感受、体验生活中的美和惊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热爱生活。而只有热爱生活,学生才能享受生活,进而创造生活,成为幸福生活的人。

(二)高等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自我生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告诫我们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根本价值也就体现在对人的生存的高层次关怀。高等教育发展知识和满足社会需求,最终要还原到人的需要这一层次上[18]。学生的成长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他们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高等教育应为学生的生成提供适宜的环境。第一,高等教育应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校应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把好“入口”关,促进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使学生能够就读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其次,高校应践行好“过程”关,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完善的平台,如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实训等,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调动他们的潜能和积极性,进而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后,高校应保障好“出口”关,为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就业创业指导,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使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良好就业,获得幸福生活的保障。高校要在这三个“关口”做好工作,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府应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鼓励高校进行自主创新并完善就业体制机制。社会应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在这三个“关口”的把关中,高校人才的培养应遵循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既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兼顾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过程”关,高校可以有更多的作为,通过教学以及相关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生活、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取向。第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自我生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与基础教育改革密切相关,是个连续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接受何种基础教育将会对他们的大学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如杨东平所说,“看看我们的后代在小学时就被考试和分数所压倒,好奇心和想象力被摧残磨灭,能够指望等他长大之后,喷一点‘催花剂’‘膨果素’就可以‘大丰收’吗?‘起跑线’上的恶性竞争,被形象地比喻为‘赢在起点,输在终点’,这又岂是高等教育可以独自承受的?”[19]只有整个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政府、社会和学校协同努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发展和完善。

五、结语

“生活哲学观的高等教育彰显实践的、生成的、现实的人的本性,其秉持重创造、过程、个性、差异的生成性思维方式,能激发每一个人固有的生命活力,培养合理的人生。”[20]它不同于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也有别于把一切思想、理论、学说和真理看成是人用以应付和改变环境的工具的实用主义哲学观[21]。它关注并强调作为人的个体以及人的生活,主张学生应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学生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他们的个性应得到尊重和解放,而不是受到忽视和压抑。高等教育既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教他们懂得感性生活的意识与追求。只有兼顾感性和理性,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完整的人,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总之,生活哲学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应培养能够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并创造生活的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利,刘巍.10年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3):289-290.

[2]李文阁.复兴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的阐释[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李文阁.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J].现代哲学,2002(3):7-16.

[4]崔自铎.生活哲学:思想语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张贤裕.生活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新视野[J].现代教育科学,2012(6):15-18.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71.

[7]李文阁.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长白学刊,2007(1):9-13.

[8]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实用主义和哲学生活[m].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

[9]杨楹,张禹东.生活哲学:探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20.

[10]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J].学习与探索,2001(1):11-17.

[11]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1):25-31.

[12]李文阁.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J].学术研究,2010(1):14-24.

[13]杨杏芳.“钱学森之问”与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贫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2):57-61.

[1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39.

[15]李学知.生活哲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16]陈学明,吴松,远东.通向理解之路:哈贝马斯论交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

[17]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戴欢,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193.

[18]彭元.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确证:一种基于生存论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6(3):17-20.

[19]杨东平.关于“钱学森之问”的遐思[J].大学(学术版),2010(1):90-93.

[20]金维才.高等教育的生活哲学新探[J].现代大学教育,2014(4):8-1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2

成人高等教育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必须寻求适宜的校企合作模式,文章基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提炼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深入挖掘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瓶颈,探索以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三分维度’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三教融合’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湖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自考生对高校助学的满意度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2015204)。作者简介:唐琳茜,女,硕士。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学。通讯作者:李毅,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

一、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需求决定论

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顾客需求,进而生产相应品,体现“市场调查”架构的“顾客—产品”的双向需求思维。根据需求决定论,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理念、功能、体制、评价和测量等。

2.利益相关者理论

由弗里曼于1984年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相关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是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分析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校企合作之中的影响力及定位需求,明晰校企合作的功能。

(二)政策依据

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鼓励公民接受职业教育,《劳动法(2016)》指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就业,《职业教育法》中强调了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2.国家政策

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首次提出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2006年颁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6107号文),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度和创新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3.其他政策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2009年)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的职业教育法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目标方向。

(三)现实依据

1.创新校企合作击碎校企合作三分化

部分校企合作仅局限于课程实习、教学补充、基地建设等比较浅层的初级合作阶段,存在“逐利化”,学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延时性、艰巨性与企业追求效益的“短、平、快”存在价值上的差异,造成校企合作“难产化”现象。

2.创新校企合作聚焦人才培养的发展性

校企合作必须确立以育人为目的的指导原则,架构师生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循环促进体系中的桥梁,促进师生在价值理念、知识结构、创新思维的磨合与碰撞,便于形成师生良性循环教育氛围。

3.创新校企合作定位社会发展的需求性

成人高等教育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致使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应以融合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解决教育、创新及市场分离的问题。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瓶颈

(一)学校层面

部分学校缺乏寻求合作机会的主动性,对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认识误区,难以准确把握学校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更加不能提出规避校企合作带来的风险预警机制,激活不了双方的合作动力。

2.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治理能力不强

部分学校的发展方式落后、办学思维较为固化。一是学校对内的治理能力。学校复杂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专业能力、实践经验等无法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学校对外的治理能力。学校对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定位、市场的需求方面缺乏敏锐的利益思维,不能赢得企业真正的信任。

3.成人高等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学校对企业运作的模式和实习实训流程不甚了解,找不准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和学生监管的方向,导致对进入企业或者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学生的监督管理、后勤保障方面存在漏洞。

(二)企业层面

1.企业“逐利化”现象导致参与热情不高

企业作为以经济效益为指标的实体,亟待看到利益成果。同时,存在因学生知识结构不强、技术能力不够、劳动效率低下所造成的资源和物质浪费,甚至会出现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企业出现“望而却步”的现象。

2.企业“战略性”眼光的缺乏阻碍合作发展

许多企业存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不能准确认识到自身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企业“教育化”意识的不强导致合作的不深入

许多企业缺乏利用教育革新企业、行业发展的前瞻思维,缺乏利用科学知识武装企业发展的意识。企业未能清晰的认识到将盘活人力资源市场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教育挂钩,认识不到教育可以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提升。

(三)师生层面

1.师资队伍建设的不“鲜活性”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

部分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思维的捕捉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认识。成人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理念受到高等院校学术性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人才培养的特色性。

2.学生队伍的不“踏实性”影响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上的不自信,缺乏争取成才的决心和毅力,存在想要坚持到底却又中途放弃的想法,进而造成责任心不强、半途而废,甚至好大喜功的表现,影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3.交往关系缺乏“情感化”导致校企合作的浅层性

学校倾向学校本位,遵循人才培养需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企业倾向市场发展,坚持人才培养需要符合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教师存在将学生送去企业就撒手不管的错误思想,企业存在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深度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建设

(一)协同联盟:发展双型人才

1.树立协同发展意识,发展研究型人才

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科研技术合作需求的基础之上,双方在共同研究、资源互补、科学技术共享的情况下取得合作成果。如美国的科技园模式、英国的沃里克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模式等,借鉴这类模式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法和考评机制,结合成教学生的特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帮助成教学生树立自信,引导他们端正态度,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之间的桥梁,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学生与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区的合作通道,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研发能力。其次,帮助成教学生培养从“探索自身--探索专业—探索行业—探索企业—探索市场—探索自身”的动态创新意识。最后,引导成教学生参与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过程,从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而优化自我管理能力。

2.树立联合培养意识,发展应用型人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在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技能的培训结合的基础上,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如美国的辛辛提那大学的培养模式、英国高校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首先,提倡成人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执行,行业协会全程参与,将实践技能所需知识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培养适合企业行业发展、市场创新的应用人才。其次,破解成教学生“闭门造车”心理,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将理论外化于实操,将实践内化为理论;禁止专任教师“固步自封”,加强教师与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开发专任教师的前沿思维和行业发展的敏锐度,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学校与市场的资源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二)供需搭建:完善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是在需求关系、利益关系推动之下形成的育人机制,政府的政策保障、高校的科技资源、市场的经济效益,是校企合作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动力支撑。但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发展,最关键的是加强课程教学,完善课程设置。

1.设置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

设置校企合作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企业专家渗透到课程体系建设之中,防止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学科性、系统性,阻碍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实行校企联合制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教务处、成教研究所、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计划,行业协会、学生代表参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技能为重点,选定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方案。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综合的知识技能体系;促使他们了解本专业、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了解相关行业领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培养他们的行业思维、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在对比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差值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真正让课程设置“满意”人才培养目标。

2.设置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卓越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依据专业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课程体系建立的实际教学性,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施教,突出重点。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是人才培养在专业上的理论基础,应该由学校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学科建设体系、学生发展规律等为核心来设计,企业参与制定,确保理论课程在其自身学科系统性前提下,保持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实践课程设置则主要以企业设计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形式,企业根据岗位能力标准、企业发展需求、市场经济诉求为核心,强化教学实践性,通过实习实训模拟教学,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挖掘可参与课程设置的高科技技术人才、行业协会专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等重要人力资源,与时俱进的优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三)畅通体验:强化评价监控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同时,校企合作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导致双方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必须畅通情感沟通与协调机制。

1.加强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过程监控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行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首先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行业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其次,评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评估企业所需岗位人才与学生成才效果的契合度。最后,做好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健全学生自我评价、单位用人评价、社会需求反馈的机制,重视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将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满意程度与意见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之中,注重多方位的评价结果。

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体系

以校企合作过程中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与回报为基准,确立以学校、企业、政府、学生为主体的分析结构,综合评价各利益主体的实施与结果。实施是指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是怎样就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际合作的。结果是指针对四个主体而言分别帮助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比如,就学校而言,是否培养了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才,是否给学生创造了适应其全面发展的学习条件,是否为社会培养了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企业而言,有没有解决企业在员工培养、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是否实现了企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是否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与技术保障。就政府而言,在落实政策制度、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就业率以及协同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是否做到尽职态度。而就学生本身而言有无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为学校、企业、社会创造价值,都是综合评价人才培养效果的核心。校企合作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主线,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结构、行业市场的需求与定位,建立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突破学校教育的“围墙”、以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联合各界力量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白逸仙.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3]吕荣杰,祁乐乐,高记,杨占昌.国内外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5(2).

[4]吴启迪.吴启迪:开创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06(Z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3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师为主,新模式下高等院校和普教系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应该是:l要由正确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作风。这就要求他们本身要又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才能用正确的言行去教育和影响教育对象。(2)要由敬业精神。要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并积极努力投身到这个事业中去。(3)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4)要成为多面手。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教师要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5)要具备一定的带队训练和管理能力。(6)要掌握与体育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科研活动,解决理论和时间中遇到的具体问题。(7)要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8)要求毕业生品学兼优,性格活跃,喜欢接触青年学生。(9)熟悉设计和简单的维修场地器材的技能和一定的保健技能。而对于不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学生要求就会更多。

2根据社会招求来调整和确立培养目标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目标会出现多元化趋势,国外体育教育专业单纯培养体育师资的现象已经改变,鉴于这种发展态势,加上我国体育师资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现状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应着重于解决培养目标多元化的问题,要改变单纯以竞技体育为主导,向健身、康复、娱乐、竞技和生活等全方位的育人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拓宽专业口径,着重培养适应面宽,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实行主辅修制和主选修制。要求学生毕业是能够主教一门术科,还能兼教一门术科和学科。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制定的必修课要精,要增加选修课的时数,应全面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的门类,重视课内外实践活动,加强教育实习和科研活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早就全面发展的人和不同单位特殊需求的人,应符合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要有中国特色,并且坚持以提高办学效益为中心,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此外,为制定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要在拓宽专业以及在专业面上打好基础,要有柔性的专业方向。尤其是体育已经渗透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并且性别年龄不同,采用健身方法和训练手段都有区别。面对现实巨大的需要,学校只能从培养学生人门能力、适应能力和人专业门的能力人手。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在整体优化上提高素质,同时还需配合主辅修或双学位制,一二年级学习以归类知识为主,增开设体育经济、管理、公关、数理、外语四级考试,计算机知识和操作等课程。三年级开设分流培养,三年大专应以专业为主,四年本科应以沉淀知识为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新晨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高等舞蹈教育专业舞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84-02

自从1978年成立北京舞蹈学院开始,高等舞蹈教育便在我国拉开了序幕,高等舞蹈教育刚开始主要是以专业舞蹈教育为主,教育目标主要是为各艺术团体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舞蹈教育逐渐的从专业课堂走入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作为高等学校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而被大力推广,其目的主要是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因此,现在的高等舞蹈教育已成为专业类舞蹈教育、师范类舞蹈教育和非专业舞蹈教育相结合的格局,专业舞蹈教育主要是北京舞蹈学院等一些专业舞蹈院校,主要培养舞蹈专业人才,教育重点在于舞蹈的专业性和艺术的纵深性;师范类舞蹈教育主要是以培养舞蹈类教师为目的的教育;非专业舞蹈教育主要是各普通高校以培养非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为目的,强调德育和美育的功能。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具体介绍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1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改革开放之前,专业性舞蹈教育基本上是在中专院校进行,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扩招,舞蹈专业性教育才在高等院校兴起。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的目的主要培养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等专业人才。以北京舞蹈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湖北艺术学院等等艺校中的舞蹈专业。还有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舞蹈学校、广东舞蹈学校、沈阳音乐学院等均是我国一类专业舞蹈院校。这类院校的舞蹈教育重点主要在于学生的专业舞蹈技能培训。其还有着系统的专业培养计划,从舞蹈基础知识,到各类舞蹈的专业技能,再到实训实习,都有系统的课程设计,其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有明确的安排。比如北京舞蹈学校,其设计有专门的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舞蹈史与舞蹈理论系、社会舞蹈系、编导系、音乐剧系、传播系、设计系等等,每个系就相当于一个细化的专业舞蹈方向,其舞蹈人才培养更强调专业化、技能化发展。如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人才培养分为公共课、基础理论课培训、主干专业课培训、实训实习课培训四块,其中公共课有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英语等等;基础理论课程有:舞蹈作品赏析、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俗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基训与技巧、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舞等等课程,专业主干课主要有各类舞蹈风格基础概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创组合、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统典型组合等等;实训实习课培训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剧目排练、教学实习等等。总之,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舞蹈技能为目的,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跟过去中专舞蹈教育相比,现代的高等舞蹈教育在培养重点上更注重舞蹈演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能否认的是,跟之前中专舞蹈教育相比,不管是在技能技巧训练上还是舞蹈学理论知识培养方面都比不上中专舞蹈教育在文化知识课方面的重视力度,从而限制了舞蹈专业性培养的长足发展。总之,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舞蹈技能为目的,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跟过去中专舞蹈教育相比,现代的高等舞蹈教育在培养重点上更注重舞蹈演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能否认的是,跟之前中专舞蹈教育相比,不管是在技能技巧训练上还是舞蹈学理论知识培养方面都比不上中专舞蹈教育在文化知识课方面的重视力度,从而限制了舞蹈专业性培养的长足发展。

2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指各种师范大学中所设置的专业舞蹈教育,其主要是以培养幼儿园及中小学等舞蹈教师为目的,通过基础教育舞蹈教师的培养,实现舞蹈教育的全面普及。设置有此类高等舞蹈教育的学校主要有:北京师范、西北师范、华南师范、山西师范、山东师范、上海师范、天津师范、云南师范、首都师范等大学。这类高等舞蹈教育不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更注重舞蹈教育类知识的培养,其在培养模式中除了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所拥有的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主干专业课、实训实习课等教学模块,还设置有教育学培训模块,教育学培训模块中设置有舞蹈教育学、舞蹈教材分析、基础教育、教育心理学等等课程。总之,在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中,其主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教育技能,不但重视学生舞蹈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注重舞蹈相关知识的教育技能的培养。事实上,跟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一样,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在舞蹈课程设置、舞蹈教学模式等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北京舞蹈学院的高等舞蹈教育的影响,甚至许多院校照搬专业性舞蹈教育培养的模式来进行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培养,可是,不同的是,这类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正形成具有独自特色的舞蹈教育培养模式,并且努力在寻找着适合自身发展的舞蹈教师培养方式。并且在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中,许多师范类高校基本上具有广泛且全面的专业发展方向,这对于他们创建具有特殊的舞蹈教育有着极大的帮助,也促进他们利用更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开展专业舞蹈教师教育培养。

3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主要存在于综合类普通高校,在这些综合型普通高校中,由于各大学在舞蹈师资力量、舞蹈教室、本校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从而使得他们所采取的舞蹈教学方法和标准都不一样。一些大学将舞蹈教育看成人物素养培养而列入学校的社科部;一些大学将舞蹈教育归于大学生舞蹈团,设立独立的艺术中心,由学校团委负责;一些大学将舞蹈教育纳入学校的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系,为大学生们开设舞蹈选修课……。比如清华大学中的舞蹈教育主要是以体育系开设选修课为主,如选修课:舞蹈欣赏、形体训练等等。总之,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不再是以培养学生舞蹈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以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为主要目的,充分体现其舞蹈教育的德育、美育、娱乐功能,为学生陶冶高尚的情操以及塑造良好的体态美。

随着舞蹈教育的普及,各种非专业性舞蹈院校都开设了舞蹈课程。这一类高等舞蹈教育中非专业舞蹈教育的范围,主要是指包括在各类综合性院校中素质教育或同时教育中的舞蹈教育,这一类别的培养目标不再是专业的舞蹈从业人员,而是借助舞蹈教育及艺术教育对于人的美育作用,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它的培养目标是有艺术修养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人”。它是近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提出和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涉及的院校众多,主要是各级各类的综合性院校,在这里不一一枚举。

综上所述,现在的高等舞蹈教育已成为专业类舞蹈教育、师范类舞蹈教育和非专业舞蹈教育相结合的格局,高等舞蹈教育主要存在专业性、师范类、非专业性(普通性)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模式下,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所采取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都不一样。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舞蹈专业技能为目的,如北京舞蹈学院,师范类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舞蹈教学技能为目的,如北京师范大学,非专业性高等舞蹈教育主要是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能力为目的,如清华大学。总之,高等舞蹈教育跟中专舞蹈教育有所不同,它既存在专业性舞蹈技能培训,又存在普及性舞蹈知识传播,而中专舞蹈教育主要是以舞蹈技能培训为主。但是,中专舞蹈教育是高等舞蹈教育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中国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可视化

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和发现人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在网络社会的活动轨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科学建模与深度挖掘分析,可以预测判断某个个体或群体的思维动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对高校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精确的依据和参考[1][2]。

一、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1.依据未来趋势分析社会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区别于传统意义中高等教育管理的最核心之一是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3][4],高校在针对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需要能够高度匹配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而发生变化,高校的培养计划更需要基于社会需求进行规划,更好地模拟和预测社会未来的的发展。现在高校培养计划的制订是基于既定的目标、结合学校的资源配置,进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而基于大数据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则需要更广泛地分析历史、行业、全球、地区的数据,并结合政策信息、人口信息、环境信息等各种数据,模拟未来的社会需求、发展、演变以及与之配套人员结构、数量、能力要求、人才储备、发展计划等。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不再是单纯的计划,而更多的是立足于长远的规划和演进,进而避免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学生的未来做出精准规划。当然,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囿于高校中的大数据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社会发展及需求分析的大数据仍然需要更广泛的数据源补充。2.深入了解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习惯性认为,学生完成培养计划中的任务便已经具备胜任某种工作的能力,同样习惯性认为已经为学生制定比较正确的职业规划,其实不尽然,事实上,社会环境及商业环境的变化、知识更新换代的加速,决定在能力评估方面的严重误判风险,以及高校和学生对发展方向的盲目乐观,以大学四年的学习为例,新兴岗位培养体系的无法借鉴性,加之知识更新换代频率的加速,决定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动因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更合理地安排高校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学习发展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的终身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成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巨大挑战和重大契机。3.通过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管理中考核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高校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高效、准确地传递给每名学生,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够帮助高校有效地执行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而大数据时代的考核体系,则进一步需要对一系列高素质学生“画像”,并以此“画像”培养学生、发掘学生、塑造学生,通俗而言,即是透过大数据分析,将各种高素质学生的特征进行量化描述,进而基于此可视化描述形成学生的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帮助高校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以高素质学生的特征为基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通过洞察微末盘点社会人才需求在高校所设置的各个专业中,未来分别有哪些专业的需求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目前各专业所设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哪些知识或技能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帮助更大[5]?对于这些问题,高等教育管理者一般无从回答或仅能凭感觉回应。以大数据的人才盘点为基础,可以将基于样本的分析模型,应用于足够丰富的大数据,进而更清晰地盘点隐藏在社会需求人才结构下的能力和潜质分析,同时,反过来优化分析模型,可更好地对社会未来的人才进行盘点,包括人才结构的盘点、发展趋势的盘点,这是对传统的智能分析“以结构和因果为主进而发现问题为原则”的跨越式升级,形成洞察微末,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二、大数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

1.由传统的随机样本预测到全体数据预测的转变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是全体数据,即“样本=全体”[6][7]。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是通过“样本”数据基于传统的统计学进行预测,而在大数据的思维中,既然是“样本”数据,那一定会存在误差,并会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许对整体的偏差不大,但就个体而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对个别学生的一生产生误导。大数据是指不再采用随机分析法,而是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其实,这样的处理方法,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相比于随机抽取“样本”数据,准确率已不可同日而语。2.由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的转变现在的高校数字化管理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关系型数据库,即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法,并只能对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8]-[11]。而在大数据思维中,处理结构化数据是信息缺乏和模拟时代的标志,在现在所获得的信息中,仅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数据,只有接受其余95%的混乱的、非结构化的数据,才能全面地、完整地、立体地对事物进行观察。但现在,当我们试图扩大数据规模的时候,要学会兼容混乱,数据的混杂必然会牵扯到混杂数据的存储。大数据思维要求必须能够接受数据的混乱和非结构化。3.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转变在传统观念中找到一切事情发生背后的原因往往被认为是社会建立的基础。然而在大数据思维中,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即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通过数据来说明,其实上述前两个重大转变而导致第三个转变,这个转变可能会颠覆传统观念。而在更多的时候,寻找数据间的关联并利用这种关联就足够了。这种关联是决定预测的关键因素。相关关系的核心是量化两个数据值之间的数理关系。相关关系强调的是指当一个数据值变化时,另一个数据值很有可能随之变化。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使高等教育管理者通过大数据来关注什么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再关注为什么是这些因素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跳开追本溯源的探究,不再纠结于因果的论断,从而颠覆传统的理念,从关系入手,开启数据大数据的探索。

三、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

1.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都需要数据化将高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流程数据化,是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深入数据分析,实现自身优化的基础。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中,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数据,甚至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轨迹、消费、爱好、娱乐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与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从而通过管理手段或培养方案的微调来进行控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高校需要建立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能否对海量数据的充分利用。利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的服务,但是大部分的服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基于用户的实时浏览、查询感兴趣的信息,高校充分地利用大数据,需要有意识地建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技术,并具有高效地完成分类、聚类、预测、推荐等较复杂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3.高校需要制订相应的数据储备计划高校无论是否用数据做决策,数据都真实地产生并存在,只是分析的意识不够,数据里面有很多噪音,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有价值,每所高校不管多大规模,都能够或多或少地掌握学生信息,如果不能全面地获得学生的信息,就无法挖掘数据潜力,高校中的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指标来衡量专业的发展水平,这些指标是实现提升专业水平和学生素质最核心的因素,不能通过数据有效地抓住核心指标会浪费资源和时间。因此,高校必须对海量数据制订完整的存储更新计划。

四、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现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评判标准是价值观和社会认同度的反应,通过特定的技术形式和规则来量化评判标准,并由此形成政策来规范执行者的行为,并及时地反映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评判标准决定执行的能力、过程和结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基础架构是在技术要素框架下,学生与企业、经济和政治背景的数据融合,这些数据通过算法描述并实现其功能,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实践领域。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的虚拟世界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以及硬件技术不断提高,使数据变得更具可视性、重现性和说服力。虚拟教育场景是数据表达的镜像及图形化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数据由图标、图形、表格或其他易于理解的形式表达,虚拟教育场景能够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得更加物化和可操作,这种虚拟教育场景将高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步率、出勤率及其他相关因素形成数据仪表板,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成对不同用户易查询、易展现、易理解的表现方式,将其转换成可公开访问的形式,让更多的决策者、媒体和公众充分地了解,引导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用户做出合理、有依据的决策,并可扩展到常规的高等教育管理和检查中。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可视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数据展示和动态变化趋势的展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数据的可视化无论是在其展现能力上,还是在其表达方式上都如实反映数据,并放大数据的丰富程度和说服力,由此可以用来创建指标参数和对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解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可视化是界面,由各种软硬件创建,包含大量的程序代码和不同信息粒度的数据。这个可视化、图形化的描述构成一个复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涉及各种政策、操作者、执行者和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来使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的培养目标。

五、结论

一旦高等教育被数据化,并拥有数据分析工具以及必需的设备,就可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更快、更大规模地进行数据处理,去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从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抛开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把未来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性准确地预测出来,帮助高等教育管理者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解决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

[2]葛琳琳,张威.数字化档案ip网网络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1):65.

[3]周湘林.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25.

[4]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2.

[5]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9.

[6]葛琳琳,等.高校党校数字化档案安全等级保护策略[J].兰台世界,2015(4):87.

[7]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2.

[8]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3.

[9]葛琳琳,钟俊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框架、特征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24.

[10]葛琳琳,张威.高校学生数字化档案的渗透入侵测试研究[J].兰台世界,2015(12):46.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国际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国际人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说到国际人才首先要具备国际需要的知识和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懂得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职业道德。然后就是能够和国际的发展一起进步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在国际环境中进行交流、分工、合作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人才。

高校想培养出国际人才,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就算是国际化的高校学生,想要达到国际人才的标准,还需要在国际市场中积累很多的经验。我国高校了解了国际人才的标准后才能明白我国学生与此的差距,找准不足便能有针对性的去构建学生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实际意义。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以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把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与国际化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及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加强我国高校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之间在教育上进行互补。2.教育视野扩展到世界,将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引进到国内,让我国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3.在我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能与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相对应。4.对于人才更高的要求,不仅具备国际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还需要知晓国际上的相关规定和国际竞争力。在目前各个高校也在采取许多的措施,比如,与国外的高校合作办学、引进外籍老师到国内高校教学,派遣国内老师到国外学习进修、派遣和吸收留学生、举办国际活动进行交流、建设双语课程等等,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还是存在被动发展的局势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国际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优秀的国际人才,以下将针对国际人才所要具备的素质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1.实施“两个强化工程”,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高等教育在、科研、教学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充分的利用国际资源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大学必须与世界接轨,老师和学生多和国际进行交流,多和他国大学进行教育合作。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在改革,在教育上也有许多的收获,但是在与国际上高等教育上的教育强国相比还教育方法、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理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了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学校要加强“两个强化工程”的实施,也就是强化学校面对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学校还要树立好国际化的理念,根据国际人才的需要制定培养人才的标准,对于我国高等学校而言,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把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与我国本身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等相结合的实施过程,不断的加强和世界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的合作引进国内所需的教材和课程,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办学特点以及有效的管理经验,提高国内的办学水平,在文凭和学历上的互认,搭建国际人才流通的桥梁,更好的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发展。

2.是增加高校国际学生数量

目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内的高校也要不断的对国际学生进行招收和宣传,让多元化的国际学生让国内学生在本校就可以接触到国际文化,结识到国际朋友。和国际学生就在一起学习和交流中,能够相互学习,开阔视野,对今后到国外学校深造打好文化基础,促进国内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开展。

3.加强与国际科研和国际企业的合作

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外的高校和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合理的安排学习课程和社会实践,是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国际社会的要求,帮助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要求我国高校和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走向国际市场搭建平台,通过和国际企业的合作,不仅加强企业和学习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习空间,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还可以通过和国际企业的合作了解国际企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掌握国际市场的发展。

高等教育要培养出国际化专业的人才,在专业的设置上十分重要,在和国家化科研所合作中可以获得第一手社会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让学生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专业人才来进行专业的设置,解决学校和国际社会脱轨的现象。

4.课程设置国际化

为了提高国际化的人才的培养进程,在课程上要吸取国际视野和国际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为学生融入到国际社会做好准备,高校在课程设置中把视角由国内放大带国际,借鉴国外原版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为力量来推动,在目前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为了在国际化人才市场中我国能够占得一席之地,高校要将培养出国际人才作为目标之一,让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世界发展接轨,培育出优秀的轨迹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教改项目(no.YDJGYJ13-04)

参考文献:

[1]张庆滨,朱殿勇.国际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之刍议[J].华章,2013,35:144.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8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11-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速推进,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问题,进而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升级转型,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时代精神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历经了几十年改革,但至今还有待完善,当前的改革已经不能拘泥于某些环节,而是要对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进行重新定位,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

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跨越,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进,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也得到新的概括和界定。一是高等教育的层次多样化。除大学本科教育外,各种形式的专科教育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二是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范式,具有独特模式,包括全日制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业余函授教育、自学成人教育和远程网络教育等教育样式,这些高等教育已不能用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概念来指称了,高等教育形式的变化使得服务对象也发生变化,由“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三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定格化,高等教育是根据专业分工并进行系统专业训练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活动,而高等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包括技术型、应用型、研究型、学术型。由此,综合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可归纳为职业性专业教育和学术性专业教育两大类,其内涵范畴可概括为在中等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时代精神。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它基于传统的文化背景,又扎根于现实的社会土壤,培养千百万社会需求的人才,从而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服务。半个多世纪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知识、技术、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当今世界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诸如北京的中关村、台湾的新竹和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等无一不是依托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高科技园区以高新技术的优势为各经济体提供经济发展动力源的同时,其成长所依赖的大学也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上借此得到迅速提升,拓展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成为声名远播的国际性大学。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与高科技园区相互促进的关系,凸显了大学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由此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依托大学来提升本国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力。

在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定位出发来思考自身的位置和角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依靠教育的创新驱动来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因此,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日,就是一批高水平大学涌现之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两个“加快”,一定是互为支撑和相互促进的,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

二、我国高等教育升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各国高等教育是由各具民族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制度范式,教育理念不仅对本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对他国高等教育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坚守传统是英国高等教育理念、追求自由和崇尚多样化思想分别是德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在不同方面和程度都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需要传承,更在于创新,德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才创造柏林大学模式;美国创建当代世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就是在继承德国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并与本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国情紧密结合才达成的。反观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惑,不能不说是教育理念相对模糊造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在教育理念上,曾经学习欧美,后又一度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念,几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理念相互交织,呈现一派繁荣的“乱象”,而本国自身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却相对弱化。为此,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勇于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探索既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方向,又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对人才需求的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其中既有世界经典高等教育理念的中国化解读,又有体现高等教育时代性发展特征的内容,不断凝练与创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二)高等教育中高校同质化严重。近年来,我国高校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许多高职学院发展路径的设计是:“专升本”―升本之后招硕士―招了硕士后招博士―最终办成研究型高校,由此形成了一条道上“千校一面”的特殊景观。二是本科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被同质化。许多高校规模求大、专业求全,地矿院校不专攻地矿、农林大学不重视研究农林,某些高校还冠以“政法”、“理工”,在专业设置上,大都办有英语专业、计算机专业、财经与会计专业和各种艺术类专业,原有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反倒被“冲淡”了,向着学科齐全的同质化方向迈进。三是不同高校教材的同质化。目前一些大学的教材雷同,都使用国内研究型名校的教材,教材很高深,但对于多数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不适用,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具有不同类型的教材,切实遵循因材施教。

产生高校同质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现行高校考评模式和评价标准。在评估体系标准的设定上,长期以来是按照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设定,近年虽有所改善,但仍权重于学术评价;在评价体系衡量参数中,最重要的仍是学校规模、层次和学位点数量,高校之间实际上是比“高”而“大”,基本上不比“教”与“学”,从而引导高校盲目求大求全。

(三)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模式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上过于单一,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和尖子人才的脱颖而出,扼杀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渠道。二是教学方法死板。不少高校教师习惯性地沿用刻板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注重知识灌输,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不强、激励机制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公,难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抹杀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考试制度的弊端。考试制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采取标准化、规范化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考试方式单一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目的功利化、考试题型标准化、评分标准精量化,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这种评价学生的考试制度严重歪曲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四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然循规蹈矩,难以改变学习惯性,缺乏创新精神。

(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高等教育重在人才培养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工程,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对于协调内外部关系、优化结构和功能、规范其行为,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体制机制的构建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不健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存在“有政策而无制度”的缺失,“空白领域”较多。如教育集团化建设目标和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只停留在政策导向上,作为关键的运行保障机制等制度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体制机制操作性不强。我国高等教育受体制的局限,其制度建设远远滞后实际发展,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前瞻性,文字表述含糊不清,导致很多机制操作性不强。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规定不能真正落实等。三是体制机制的总体效能低。我国目前除国民教育体制外,还存在军队系列、政党系列、教会系列等多头办学主体,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分散资源,影响办学效益提高。此外,具有强制性效力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偏少,也是高等教育制度化、机制化建设滞后的突出表现,并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开放引进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制度的制定,转变“自上而下”的制定方式,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制度的民主化建设;对已建立的高等教育制度,应保持一定的制度弹性,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提高高等教育制度科学化建设进程。

三、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升级的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从外延式规模扩张为主转向内涵式质量提升为主的创新发展轨道。

(一)高等教育要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思路引领结构优化。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整体战略需求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推动特色发展,引领教育结构的优化。

1.要鼓励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60%以上,主要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以建立职业教育集团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或社会力量的办学主体作用。深度校企结合、产教融合,与行业组织联动开发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突出实战和应用的举措,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缓解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

2.要稳定普通本科教育的规模。普通本科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30%以上,主要培养多样化规格的复合型、学术型人才为重点,突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人文并重发展,构建面向行业或地方急需的厚基础、宽领域、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3.要适度从紧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规模在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占比应达10%以下,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培养方式以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培养类型以学术学位型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相结合转变,推进校所合作、跨学科联合培养;培养模式以重知识向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转变。

(二)高等教育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培养方式转变。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高校要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心,理顺各方面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1.把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办学前提。传统教育的人才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即“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育以知识为基础,培养目标是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具有国际思维视野面向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人才。高校要摒弃旧有的单纯追求学生数量、学校规模的做法,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遵循系统培养、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新人才观;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创新、创造为评价标准,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新人才观。

2.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抓手。高校在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上,各学科专业要将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反映实践最新经验作为授课内容;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讨论式、交互式、“现代互联网+教学”等模式,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上,建立高校间互聘教师、互选课程、互认学分、选学自主、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在科研与教学关系上,改进教师科研评价对人才培养的权重,确保教师以教学为中心,建构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3.把建构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高校要推行开放式办学,充分将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创立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推行“卓越计划”,在相关重点学科专业领域,大力开展与国际名校间的育人协同机制;要提升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要素深度融合,锻炼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4.把评价人才质量体系作为重要保障。首先,建构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同类同级高校、行业或企业等多元主体;其次,建构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估方式,有院校自评、地方教育部门审核评估、社会组织办学水平综合认可评估等多元评估方式。评估制度体系注重考察高校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考察高校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考察高校对科技、人文创新的贡献度,考察高校学生、家长、社会对培养人才质量的满意度,根据“四个比度”真正建立优胜劣汰、关停并转的激励机制。

(三)高等院校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模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中国高等教育新教改的“突破口”,重点应放在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最终走向“法人化”。

1.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由教育家或职业经理人管理。高校中管理者的身份都应从“干部”转型为职业管理者,改变高校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模式为企业性质的教育集团,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确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并强化教师学术管理权力的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与职能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扮演监管者、出资者、调控者三种角色。作为监管者其职能是依据教育法律对违规高校予以督查、惩罚;作为出资者其责任是推进教育公平,通过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天文、数学、考古、地质、语言、历史和国学等回报率不高但社会必需的专业;作为调控者要从战略上布局协调,促进公立高校在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

3.高校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任何高校都要制定章程并依据章程建立独立的教育法人实体,实行以“校董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校董会由出资人、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制度建设、战略规划和管理层的任命,管理层以校长为核心负责学校日常运营。高校应将出资人、管理人、教授都纳入法人治理结构之中,建立政府监督、出资人或管理人办学、教授治学的健康良性互动轨道。

(四)高等教育发展要推动公共财政与市场互补关系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过程引发了公共政策中政府职责的大讨论。公众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尽管提出多样的尖锐意见,但政府对教育事业总体投入相对不足却是共识。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很多家庭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轨迹相同。在此阶段,我国居民开始追求更高生活品质,试图结合艺术以及相关的潮流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音乐的追求就属于该范畴之内。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精神世界提升的追求,也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眼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已开设了相关的专业,据2015年国家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备案在册的高等职业院校中70%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有音乐专业。

一、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比较曲折,其培养目标相对独特,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授课体系和人才培养任务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区别。在这种情况下,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独立而又对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课程十分必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普遍文化课基础较差,在上个学习阶段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注意自身专业课程的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比如需要在不打击学生自信、自尊的前提下,在学生能够听懂、理解的情况下,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提升其整体个人素质和相关的水平。音乐专业因其自身独特性,学生入学成绩很低,因此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更多的趣味性或乐趣,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进而提升其对于自我的满足感,使得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的自信。同时,让音乐专业学生掌握一些实际的运用能力,可以提高其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相关人员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等职业院校对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虽然我国许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音乐专业,但在实际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的专业课程都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在自己院校接受评比时才突击上的而已,高等职业院校对于音乐专业的建设发展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首先,开设音乐专业的内容和形式上还需加大研究力度。由于各自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不可能说推广一整套完全相同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法,其他院校照抄。各地的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具体地展开相关的研究,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的音乐专业。其次,各地的教育部门对于音乐专业扶持力度不足。音乐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专业,它需要较多的资金和扶持,才可以正常开设,如果没有资金,那就没有办法购买相关的器材,也没有办法较好地开设课程,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里,各地的政府应当主动牵头,制定相关的顶层设计规划,引导各地自己的高等职院校发展。同时,多组织相关的会议以及交流讨论,实地走访、询问相关的教职员工,是否需要资金来购置器材和音乐设备;要加大相关的监督力度,对于下拨资金的走向和用途要有明确的登记和审查制度,防止资金被官员挪用。而且,要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改变人们以往对于音乐的认识,多借助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来宣传音乐的作用,以及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音乐专业和音乐人才培养的意义,使得人们接受并尊重音乐专业,进而保证音乐人才培养在高等职业院校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第二,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课程内容乏味。除了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的音乐专业很多都是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结合其他学校的开展情况,直接拿来照抄的,完全没有自身的特点。而且课程设计和教授方式没有经过任何的实际论证,课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进而导致学生不喜欢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利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许多高等职业院校没有专门从事音乐专业课程教授的专职教师,都是由其他的教师来代课,代课教师对于课程不是很了解,更有甚者不喜欢该门课程,只是来应付差事。这类的行为教授的音乐专业课绝对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感到乏味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存在问题,上来就开始讲难度很大的课程,相关教师的教授脱离了实际,与学生的水平和发展情况完全不符,学生上课就像在听天书,根本不会有半点的兴趣。除此之外,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都是“自产自销”的本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他们缺乏足够教学经验,对于课程教授的整体把握能力也很欠缺,这就导致课程开设不合理,学生没有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不乐意参加相关的课程。音乐专业教学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第三,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内容趋同。所谓课程体系,指的就是专业范畴下的课程门类设置和安排,这对于教学内容的开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而言,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办学特色,具体地开展相关学校建设体系的设置,依据学校的建设体系再来具体设计课程体系。我国目前阶段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都是按照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课程体系开设的,基础性课程指的就是国家相关部委要求开设的课程,依据相关的调理本地化的结果;拓展性课程则包括了地方部委要求本地化和学校自主开设课程两大类,探究性课程则主要包括了探究性学习课程和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等。但在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缺乏有效合理的课程体系,导致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不知道应当如何开展相关的音乐教学。由于音乐专业课题体系缺乏有效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的指导,从而导致相关事务无法继续推行,包括音乐教师招聘及录用环节,所接纳进入的新教师是算正式的员工还是算聘用关系,这都没有相关明确的说明和解释,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音乐课程体系的性质也没有足够清晰的定义,究竟是属于必修课还是属于选修课,如果选修课是专业内选修还是学生自主选修,各个高等职业院校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来设计,这是十分不利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对于音乐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课程时间安排等也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指导性意见,所以缺乏相关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结合上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发展情况,给出了以下的改革策略,供相关单位和教师在改革过程中参考借鉴。第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生作为课堂的重要主体,如果不乐于参与,那么人才培养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如果想让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成功,就必须要做出相关的改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就是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处在20~25岁的区间内,生性活泼开朗,正是外向奔放的时期。所以在音乐课程的教授过程中,结合发展阶段特点,进行相关的音乐课程设计和教授模式的修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除此之外,必须让学生享受音乐所能带来的乐趣,合理地安排课程体系的难度,要多鼓励,有耐心地讲授,而不是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音乐专业,教师也才会有进步的动力,音乐人才培养才会得到切实的发展。第二,优化师生的互动模式。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教师掌握课程具体授课情况的最好方式,所以开展师生间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音乐专业教师,首先,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课程讲授能力,在技术角度让学生非常佩服,也非常想学习,才可以使得师生互动正常展开。其次,相关的教师必须注意课程教授的方式以及方法,万万不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学习热爱度的同时,与他们结成朋友和伙伴关系,优化师生互动模式,提升课堂的效率和人才培养效果。第三,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新技术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在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新技术和新手段来开设相关的课程是非常有助于提升课程质量以及促进课程的发展的。应当鼓励相关的教师多多采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来开设音乐专业相关课程的讲授。比如在缺乏相关乐器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虚拟的乐器来进行教学工作,既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是非常有利的。

结语

音乐人才的培养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其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相信随着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以及相关改革的推行和落实,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建设和音乐人才培养必定会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敏.高师音乐教育现状及我校改革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李萍.充分发挥通俗音乐在音乐课中的作用[J].职业时空,2009,(4).

[3]廖佩兰.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信息,2009,(7).

[4]裴武娟.大学音乐课程多元化教学法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9,(16).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篇10

一、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之中,规模日益扩大。由表1可知,理工学院的入学人数、注册人数、毕业生数基本呈增长态势,2004年至2013年,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人数在10年间从16834增长至24157,增长了7000多人。可见,新加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数稳定增长,且增幅较大。二、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

(一)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

“实用性”是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特色和一贯的传统。课程设置也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课程重点,重视课程的实用性。由表2可知,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所设置的专业侧重工程学、经济与管理、信息技术、健康科学等与社会经济需要密切相关的专业。新加坡高职课程开发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实际出发,尤其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各理工学院开发课程时不仅主动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积极与企业和行业联系,以确定课程内容。而且,学院课程开发委员会必须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入,以保证开发的课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技能训练占70%课时,理论学习仅为30%。〔3〕而且,为了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门开设如射频工程师开发、电脑动画开发等专业技术课程。此外,新加坡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超前性。学院在开发课程时,不仅与国际著名学院和国际行业协会保持联系与交流,以确保课程的先进性,而且将有关领域的前沿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穿插于课程之中,课程设置始终瞄准国际产业技能发展的最前沿,及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国际新技术动向(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最新发展动向),注重课程计划和开发、专业设置和开设与国际接轨,不断给高等职业课程提供新信息,以抢占技术制高点。

(二)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

新加坡高职教学依托于其创造性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成功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学工厂”以学院为本位,并不是在学校之外、教学之外再办一个教学实习工厂,也不是在社会上选定某个工厂供学生学习,而是基于学院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在生产厂家与学校联合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所设定的“工业项目组”进行教学和学习。学院承揽生产厂家的工业项目,厂家则以提供或借用的方式在学院装备一个和实际工厂一样的生产车间,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新加坡各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承担的研发项目较多。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信息科技系在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312名学生参加的研发项目数达129个,其中来自企业的项目占60%。〔4〕学生通过“学中干,干中学”,既能接受完整的理论知识学习,又可以接受行之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实现了项目研发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有机地融为一体。校企双方通过具体实际的生产项目紧密地进行合作。这种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导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被新加坡各个理工学院广泛采用,已成为具有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元制”,极大地推动了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多元技能的人才。

(三)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师资专业能力开发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各高职院校尤为注重“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从入口就严格把关,选用教师尤其注重企业经验。以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为例,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如南洋理工学院聘教职员时非常重视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具体要求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背景;有相关领域工作五年以上经历;熟悉行业或企业,具有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5〕除教师入口的严格把关外,教师在后续的日常教学中,还要不断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挂职,以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这就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新加坡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师资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学院通过开设渠道广阔、内容丰富的各种培训,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能力。

(四)充足的经费资金保障

新加坡政府视教育投资为生产性投资,对教育的投入仅次于国防,居国家预算的第二位,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投给了高等职业教育。新加坡各个理工学院的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付,通常包括经常性支出和发展性支出两部分。经常性支出主要用于学院日常运营,发展性支出主要用于学院增值,提高教学质量。经常性支出由财政部拨给教育部,再划拨给学校。学校遇有重大发展项目时可向教育部申请发展性支出。国家对理工学院的建设投资保证一次到位,而用于维修和扩建的资金,经审核只要情况属实,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落实。〔6〕新加坡政府在经费投入上一直对理工学院予以大力支持,在对各级中学后教育的学校的财政投入中对国立理工学院的投入仅次国立大学,而且理工学院每年得到的政府拨款远远超过初级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由表3可知,对理工学院的发展性开支由1999/2000年度的14646.3万新元增至2013/2014年度的13162.3万新元,对理工学院的经常性开支由1999/2000年度的38723.9新元增至2013/2014年度的130294.2万新元,对理工学院的生均支出由1999/2000年度的8032新元上升为2013/2014年度的15120新元,从1999至2014年,生均经费增长88.2%。除每年由国家拨款发展职业教育外,新加坡政府还设立了技能发展基金,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有充足的经费。除国家对理工学院的投入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对职业教育也给予大量的资金资助。新加坡各理工学院的办学经费75%由政府资助,10%来自于企业资助,学生的收费只占办学经费15%。〔8〕正是由于国家和社会多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新加坡的高职教育才得以快速、高质地发展。

二、启示与借鉴

(一)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新加坡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最大是注重实用性,人才培养密切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各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行业合作研究和开发课程,根据实际生产对技术的需求情况,研究确定课程内容设计,使高职人才培养更加有效、实用。反观我国高职教育现状,我国高职的课程设置总体上还是理论方面偏多,操作性和实用性方面偏少,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从有利于社会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改革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的技术性和实用性。例如,高职课程要引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二)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必然要强调实践性,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缩短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近年来,虽然实践教学在我国高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生毕业后不适应实际工作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高职实践教学的不足、学生实践能力的薄弱。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我国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教学模式,要把理论学习与应用技能学习相结合,加大实践技能培养。各高职院校可依托政府的政策,积极进行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以项目为导向,深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运用“项目”开展教学和技能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学中做”和“做中学”,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开发师资专业能力,这对促进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更新引进人才质量观,多渠道引进“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更新用人机制,不拘一格、多渠道招聘教师。注重引进教师的相关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尤其要大力招聘具有实际技能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工程师到学校任教或作为兼职专业教师。从重学历资历转向重能力经验,逐渐实现用人机制从盲目追求高学历教师,向追求“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从追求高校引进毕业生,向主要从行业引进师资转变。坚持能力与学历相结合,从入口处严格把关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操作技能经验缺乏,是制约我国“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最大的障碍。借鉴新加坡做法,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制定严谨而务实的师资培养计划,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对于在职教师,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他们到对口的企业、公司挂职锻炼或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加大与企业行业的项目合作及为生产科研政府机构部门提供科技服务、技术开发力度,为教师创造参与生产实践、提高实践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定期派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考察新生产设备、新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生产质量控制过程和管理规范等,使教师获得前沿的专业知识,保证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充足的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