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十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十篇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1:58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1

关键词:设计;艺术;审美意识;联系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艺术和设计在其各自的领域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的微妙;设计从最早对时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慢慢演变为当今包含人类审美需要和功能需要的创造性活动。笔者认为就此演变而来的人类对美的需求,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艺术了。

设计与艺术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想要很好地理解“设计与艺术”的概念,对于首要了解设计这一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使设计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含义,但设计终究会升华成为艺术。

1设计的解释

“设计”这个词起源于古罗马,并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designare”,它的含义有很多,比如说追溯、标记、描绘、计划、和做事;1548年,对于“设计”的解释首次出现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这时的设计还是动词,与“指出、制定”的含义等同;1588年,它又身兼了名词的意思,意思是指“目的、目标和意图”;几年以后,对于它的名词的解释变得更加精确即“做一件事之前的计划,行动之前的打算”。这些比较原始的关于设计的含义一直沿用至今,随后新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出现,有些解释则比较笼统,有些解释则比较精确。

笔者认为,设计可以简而言之的这样去定义,设计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设计就是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一切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的,同时设计出来的东西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和谐,更加的丰富多彩;更进一步来说,设计就是将平凡变得不平凡。

假如你从来没有见过智能手机,当你第一次接触到它的时候,先不看它的外形,怎样才能猜出它的用途呢?如果光是盯着它看,当然无济于事。你完全无法从这个玻璃、塑料、金属材料的组合中得到丁点的暗示: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它该怎样使用?使用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你无法想象到这样如此小的玩意居然比一辆推土机还要厉害,这样一个小型的数码装备居然容纳了相当大的内存容量,单从它的外形来看,你怎会发现它既可以当电话、相机、浏览器、家庭数码管理系统、播放器、游戏机、音响、电视机、闹钟、日记本、笔记本、地址簿、计算器、气压计、导航仪、指南针等等这些设备。这如此厉害的数码设备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具备足够勇气、想象力、知识和技术的科学家对晶体管进行发明,使得数据的传输成为可能,将其进一步的压缩使它越来越小,当百万个晶体管同时存在于一部手机里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所惊叹的这一部数码设备。假想,如果没有设计,科学家的劳动成果将永远停留在实验的范畴之内,则更不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人们谈论到手机以及其他物品的设计时,往往只停留在设计物品的外表上,但是物品的外形设计只是设计的一个部分,实际上,设计指的是分析事物、视觉化实现、计划以及执行的过程。设计创造了许许多多人类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东西,这些设计使得科技不断地发展,使得科学技术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更加的丰富多彩。

2艺术的解释

曾经在课堂上就听老师说过“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不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艺术就是指人类根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遵循审美和反审美规律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手段,创造出富有极大的美学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创造。以往以来,人们对于“艺术”并没有固定的解释,在西方,“艺术”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等。从广义的范围上来说,“艺术”还包括医学、科学等方面的技艺,其概念与技术大致相同。官方则从它的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三个层次来进行定义:第一,从社会学方面来说,艺术是注重意识形态和精神的生产,它的目的是生产艺术品;第二,从认识论方面来说,它着重寻求真理、靠近真理以及获得真理;第三,从审美方面来说,艺术着重其审美性,它的目的是生产出具有审美性的艺术作品。艺术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也包括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品。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对于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解释,笔者最喜欢的是美国杰出的家具与室内设计大师查尔斯・伊姆斯的做法,当有人问到他,设计是否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更愿意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表达,它可能(如果它足够好的话)在之后会被当成艺术。”

艺术与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区别。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审美性在以前的原始社会内原始人类打制石器的行为中就得以体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的提高以及造物范围的不断扩展,促使了艺术与设计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设计是一种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活动过程,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而艺术是一种人类创造的一种具有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自然而然地生产出“好的设计”,与此同时“好的设计”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因此,设计与艺术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4结语

以上的内容是笔者关于设计、艺术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理解,本文着重对设计进行分析来深入探讨艺术与设计的内容。关于设计笔者还需强调几点:

第一,设计的开放性是其中之一。在这个资源开放的时代,就保密来说,它变得不再诱人,因此设计应该放下偏见,敞开胸怀,寻求与其他科学的合作。第二,设计要更具有人性化。设计需要更善解人意,更好地注意到我们生活中的经常出现的小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能用理性进行解决,但是它却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第三,设计需要大胆和谦逊的态度。设计师如果想要在工作上有所进步,这两种特质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他们必须要勇敢地接受设计的局限性。第四,设计应更有策略。设计师是设计的沟通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认真地完成设计,还需要练就一些传播的技巧,以便进行有必要的宣传。

参考文献:

[1]江黎.椅子的变异[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杨硕.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2

论文艺意识形态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

文本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当代文论建设与创新的一点思考

阐释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创新

德里达的文学论与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

马尔库塞文艺思想研究

华人学的知识视野与华文文学研究

“审美乌托邦”:马尔库塞的文艺政治学

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天赋论

中国古代文论体系问题的本然追问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

书家本色是诗人——于建华自作诗书

又见陶渊明——莫迎武的花鸟写意画

书以载道,正大气象——范晓亮书法评论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孙辉书法艺术评析

《颜鲁公争座位帖》手卷的诞生

在古老的容颜里重建新人文水墨精神

当代审美视野下的服装艺术设计表现

基于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方法研究

不辞日暮重抖擞——我的艺术道路

关于高等设计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闽台高校动漫美学教育与文化创业互动的思考

木版平印技法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美术原始思维与包装设计视觉创新

浅析绘画材料由媒介到独立表现形式的演变

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升途径

禅之于书:当代语境下的价值阐释

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

从几位大师的足迹看李毅元绘画艺术

论马格里特的魔幻潜意识特征对现代插画的影响

秦简隶变书法元素的美学价值与应用

滩头年画《老鼠嫁女》的艺术特色分析

编著出版《砚台收藏指南》的一些思考

千载心是什么样的心诗歌里的湖湘记忆

能者处处为我师——文人画创作的文化思考

铁笔觅古意挥毫见精神——庞现军陶刻艺术欣赏

大陆与台湾艺术课程标准中几个要点的比较

由古典到现代形态的转变——何家英画集序言

拥抱生活清新雅逸——赵洪琦工笔花鸟画观感

论拉斐尔绘画中圣母形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体现

全球化背景与文学、文艺学本土化策略笔谈

全球化背景中文学理论的本土性问题

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情结与焦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

向善与求真—中国传统意向思维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3

关键词手绘;快速表现;专业方向;勤学;感悟;心态;道法自然

手绘快速表现既是一种速写式的表现语言,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传达设计理念和思想的一种最基本的表现技法,它既是一种设计语言,又是设计的组成部分,是从意到图的设计构思和设计实践的升华。在赵平勇主编的《设计概论》一书中指出:“速写造型是一种最快捷方便的表现语言,设计师通过设计造型能记录被描述物的形体色彩,这些速写造型将为设计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资料。速写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快速记录设计师的灵感和构思,也是传达设计师意图、理念的工具之一。每件好作品的背后都有大量的速写记录着设计工作的每个步骤和阶段,这种能力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

手绘快速表现较多的是运用钢笔、针管笔、水彩、马克笔等快速表现工具进行绘制,一幅优秀潇洒的手绘快速表现作品可以准确有效的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向和理念,表现手法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肯定利索,色彩铺陈统一而有变化,使之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但是,要能画出这样的优秀作品,却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和一定时间的积累。

那么,作为当下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当怎样学习手绘快速表现呢?

下面就将进行手绘快速表现的方法和心得和大家交流。

第一.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要分清专业方向,进行不同专业方向和教学目的的学习。

目前,众多高职类院校皆开办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其中大致可分为空间环境建筑景观类艺术设计专业,服装服饰纺织类艺术设计专业,平面广告视觉传达类艺术设计专业,多媒体影视动漫类艺术设计专业等几大类。这几大类艺术设计专业各有不同的方向和专业特点,所以在进行手绘快速表现的学习指导时就应该有所针对和区分,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比如,空间环境建筑景观类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尝试从写生对象的素材收集角度进行,诸如各种建筑物、植物、水文、地貌,甚至是一堵石墙,一块瓦当,都可进行快速记录式的写生;又如,服装服饰纺织类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尝试进行各种人物的静态动态速写以及各种服装面料的线描和色彩搭配速写;再如,平面广告视觉传达类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注重手绘快速表现对象进行图形语言的概括和再创作,发掘对象所承载的潜在的图形语言价值;而多媒体影视动漫类艺术设计专业则可以尝试从人物速写,人物表情,人物动态,场景环境,图形生活情形记录等方向进行写生。

第二.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要勤学苦练。

艺术创作的道路从来都是异常艰辛的,从来就没有什么舒舒服服就能达到目的的“终南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学苦练。所以作为初学者更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随身携带速写本,走到哪画到哪的习惯。通过这样大量有成效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在进行户外建筑写生的过程中,要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优良作风,克服风吹、日晒、雨淋、雾罩带来的种种困难,有如佛家所云“立地成佛,超然物外”。苦后甘来,方能领悟艺术创作的真谛,并获得崇高的精神升华。

第三.要积极主动地从相关兄弟学科中汲取养分。

艺术到达顶峰往往都是相通的。作为手绘快速表现对线条的修炼,可以从相关兄弟学科中汲取相当的丰富的养分。唐朝的大画家吴道子作画时线条挥洒自如得益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北宋的书法家黄庭坚的书风飘逸绵延,得益于观摩水中荡漾的长桨。而我们学习手绘快速表现的线条表现也可以借鉴中国书法对线条的运用和气韵的把握;也可以汲取中国古代线描“十八描”对线条的灵活把握;也可以借鉴木刻版画对线条的概括和提炼;也可以从古代金石篆刻中领悟线条的力量和精确。只有善于学习,才能互通有无,彼此借鉴,触类旁通,从而更加整体系统的把握手绘线条的真谛。

第四.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要多感、多思、多悟。

试想,若是学习时只顾一头猛扎猛练,却从不进行思考总结,又怎可习得艺术精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领悟、思考和总结,这样才不至于迷惑,才能有所得。那么,学习手绘快速表现又要怎样进行思考和总结呢?众所周知,佛教禅宗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修行方式上分成了顿悟和渐悟两种修行方法。六祖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顿悟;他师兄神秀的“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就是渐悟。这其中玄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然是难以参悟了。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有所启发和借鉴。作为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而言,修炼和学习也要采取顿悟和渐悟两种方式。比如,旁征博引、借鉴关联的艺术学科进行联想、发散等跳跃式的思维活动,在短时间内领悟线条艺术的真谛,这样的学习思考方式就是顿悟;而通过勤学苦练,日积月累、仿若春蚕食桑般消化吸收,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既量变到质变,这样的学习修炼方式就是渐悟。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因此,这两者之间都要有所把握,吸收彼此的优点,以期更快取得进步。切不可只做空想不事积累,却祈求有朝一日灵感大发,计上心来,一朝得道,鸡犬升天;也不可只顾埋头苦练,不擅创新,不懂发散,为技巧技能是问,以致沉坷泥沙,却不知向水问源,明心通窍。只有规避以上错误方法,勤学苦练,外加“功夫诗外”,多思考,多领悟。将渐悟和顿悟两种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更上高楼,日新月异。

第五.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还要平日加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这个道理。学习手绘快速表现,只有从生活和自然中得来得的感受和体验经过艺术表现后,才能做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在文化艺术的发展上皆以“道法自然”为最高境界。而作为学习手绘快速表现而言,“道法自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背上画夹走向大自然进行采风写生。通过大量的写生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提炼,可以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物象中体悟到艺术规律和设计规律的存在,这为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创意灵感的来源,而这,也是手绘快速表现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画好手绘快速表现效果图,就应该在明确自身所学专业特点的情况下,狠下功夫,勤学苦练,积极主动地从其他相关艺术学科中汲取养分,旁征博引。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多思考,多感悟,多比较,多总结。最后,积极热情地投身于现实生活,并体验感受生活,发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丰厚的宝藏,道法自然,悟道其中,把握艺术规律和灵感的律动,以期有效的掌握手绘快速表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齐康.《线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4

【关键词】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

《中国论》1944年生生出版社出版(见图一)、《太平洋现势手册》1944年读书出版社出版(见图二)、《论第二战场》1944年生生出版社出版(见图三)。这三本都属于谈政治、军事的书籍,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对现实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大家对理论书籍的设计就有中规中矩,沉着、严肃的印象。从《中国论》封面设计中可以看出曹辛之在设计的时候做了深入的思考,看书名就知道《中国论》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白色的底子上整齐的排列着“中国论”五个金黄色的挺拔的宋体字,犹如五个中国士兵排成的方形阵地,庄严透出英勇的身姿,四周加以蓝色的边框,简洁大方,整个设计中的点睛之笔是边框右边那一串隽秀的中国植物纹样,给庄重的版面带来了一丝素雅的气息。封面既有学术刊物应有的质朴无华,而又不至于过于呆板、冷清。把《太平洋现势手册》和《论第二战场》放在一起赏析,是因为两本书的风格类似,而且设计的时间相同。笔者认为这两本书的艺术意境和艺术风格是一致的。曹辛之在设计这两本书的时候摆脱了政治读物总是一览无余的白底红字的设计风格,改用了白底红字蓝边的构图。整个构图、色调,给人一种明朗、素雅的感受。《太平洋现势手册》红色的笔挺的长宋美术字体显得如此的严正而又充满了热情,一只充满力量的手托起一个地球仪的图案造型在封面左上显得特别醒目,在纤细的蓝色外框包裹下,整个设计多了理性的元素,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论第二战场》的封面设计洗练、简洁,在白底上“论第二战场”五个红色长宋美术字屹立在封面正下方,理论书籍严正的风格扑面而来,蓝色的英文标题在封面正上方清晰淡雅,此封面点睛之笔是封面首个英文字母“a”字号比其余的字母都略大并且用的红色调显得格外醒目,作者应该是有为了凸显“a”的用意,观察整个封面发现醒目的“a”与封面右下角的红色火箭图案相呼应,让整个封面产生了趣意。

对以上三帧封面进行分析后,笔者归纳出曹辛之在抗战重庆时候设计的理论书籍具有以下几点规律:

①构图具有清秀、大方、明净的特点。在方寸之间,使用线条和色块分割空间,布局严密,讲究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摒弃理论书籍生硬、呆板的构图。文字与图案相呼应,图文并茂。

②用色上“惜墨如金”,封面用色不多于三种色相,颜色雅致。

③美术字端正、挺秀、讲究笔画间架,形神兼备。

曹辛之在抗战时期重庆设计的文艺书籍封面分析:

《东京日记》1944年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设计者巧妙提取东京标志性景观富士山为设计元素,在洁白的封面正中,蔚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鲜红的朝阳,朝阳的一旁是被皑皑白雪覆盖高耸巍峨的富士山,在山的脚下坐落着一间精致小巧的客栈。笔者认为坐落在山脚的小客栈具有点睛之笔。试想:作者住在客栈里看着太阳东起西落,手中的笔记录着每天的点点滴滴。此封面构思巧妙,构图简洁、清爽,寥寥几笔勾勒出惬意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

《江之歌》1945年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江历来让人想起波澜壮阔的景象,但这帧封面却给人带来,清新、隽逸的视觉感受。设计师运用了图案化变形的艺术手法,图案简练、抽象,三条一厘米宽的波浪线条斜竖构图形成湍急之势,几笔简笔勾勒出人物动态,顿时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船夫吼着号子,在江河下游方奋力的撑船横渡江河的场景,纤细的波浪形变形宋体字呼应整个画面。整个布局极为精巧,横竖构图极具张力,在变化中见出呼应、对照,构图、色调给人一种明朗、深远、视野宽广的感觉。

分析了曹辛之在抗战时期重庆设计的两帧文艺书籍封面,笔者归纳出以下几个设计特点:

①作品耐看,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讲究书的内在美、含蓄美,他不太喜欢运用写实手法设计封面,喜欢比较简洁、抽象的表达方式,寥寥几笔却韵味无穷。

②他注重表达书籍装帧与书籍内容相互关系,也就是书籍装帧设计对书籍内容的从属性,他的艺术手法洗练,一看他设计的封面就能大概知道书籍的大体内容。

③他的书籍装帧艺术语言深入浅出,意在笔先。注重设计思想的表达,在设计的指导思想下,运用装饰性绘画和图案造型等艺术手段进行创作。

④善于运用色彩语言。以上两帧作品可以看出,色墨不多但能够表达出设计中所需要表达的感情,并且用色雅静,让人浮想联翩。

在抗战这个生死忧患的时期,曹辛之的作品里依然透露出那份纯美的意趣,他以画笔为武器用他那洗练的书籍装帧滋养着人们的心灵,让生活在抗战中的人民看到生命的曙光,向往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曹辛之.诗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5

关键词:素描教学;艺术设计;表达

【中国分类号】J334

素描是艺术创作和表达设计创意的一种绘画形式,体现了作者的设计思维、审美理念和艺术个性。素描与设计艺术关系密切,是艺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如何进行更符合设计艺术学科特征的素描教学,是从事设计艺术基础教育的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

“素描大体上来说,是大型创作之前画的草稿,但从广义上讲,素描的概念相当广泛,在纸、布、羊皮纸、木头、石头、金属及陶器等物质材料上,用铁笔、铅笔、钢笔、木炭、针、凿子等工具以线条画出的东西,都是广义上的素描,甚至拿一根木棍在沙滩上画线,在玻璃上画出形象,也是广义的素描。”这是《不列颠百科全书》上关于素描的论述。

中国古人讲“非彩为素,摹画为描”就是与彩绘相对而言,除了色彩画以外的所有单色画均可称之为“素描”,可见中国人对素描的认识也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一词来自于意大利语,在文艺复兴时期设计一词则表示为素描的概念,也同样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来探讨作品的规模、内容与造型的视觉化的草稿。

其实,早期的视觉艺术,都不是独立的具有单纯审美价值的,而是为宗教、科学、建筑与制造业服务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素描中的众多经典作品,其实都是当年为完成教堂的壁画和雕塑所作的草稿。由此可见,素描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记录构思、想法、方案的手段,这些素描都带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只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些记录构思、想法、方案的手段,本身也十分有意思,进而也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从素描的概念中可以得知,素描的范畴非常宽泛,用一种方法、理念来进行大一统的素描教学是非常片面和不客观的。按素描的最终目的分类,可分为纯艺术创作服务的素描和为艺术设计服务的素描。纯艺术素描的目的是培养从事素描、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创作所需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进行创作素材的收集,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观情感。而艺术设计的素描的目的是培养从事设计创造所需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创造与想象能力,进行设计创造素材的收集,表现设计者的创意构思以及设计效果图。二者之间既有相似,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设计的范畴不断被拓宽,从传统的室内设计到太空舱的设计,从建筑设计到景观展示规划设计,从生活日用品的造型到手机与计算机等现代产品的造型设计,从平面广告设计到网络多媒体广告设计,设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设计教育的发展也对素描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尽管在设计中存在着艺术的因素,但设计毕竟是科学技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从设计的观点出发,素描训练应该结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特征,着眼点不是绘画的技巧和表现的风格,而是以设计的实际需要为目的。在设计活动中,设计意念的表达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所谓表达是指通过一定的绘画技巧,使观念意象视觉化的一种形式美的呈现,也就是造型的形式,设计意念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来达到,素描作为一种有效的视觉传播手段,是表达设计创意的一种理想的也是必需的语言工具。能否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一语言工具关系到能否自由而准确地表达设计创意。素描训练是使设计意念得以表达的必不可少的造型基础,如果缺少这种训练,将会造成设计活动的障碍。

素描为艺术设计服务,培养各专业所必需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表达能力。在设计范围内,形式的表现与纯艺术的绘画表现,尤其是与单纯写实表现有本质不同,艺术设计的造型行为是以服从于功能和实用为目的的。从建筑、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插图设计、服装设计、动画与漫画等艺术设计的各种表现形式来看,设计艺术的素描教学无论是从课时和目标上来看,都不可能也没必要与纯艺术的素描教学一样。我们在素描教学中,要想在较短的课时内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素描教学效果,就需要以设计艺术的整体特征为主导,从艺术设计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实际特点出发,发挥素描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和绘画技巧,从四个方面进行各有侧重的有效的素描教学。

一、结构:要准确地表现对象和创造新的形体,弄清楚物体的结构是关键,这需要空间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与作画步骤,掌握形体的透视变化规律,对物体结构严谨和理性的描绘,对体积和空间良好的表达,以及通过线条对形体结构和空间进行表现的能力。

二、明暗:需要注重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同时对光影的充分利用也能充分地表达立体感和空间感,以及突出设计创意。从光影关系、黑白灰关系、写真描绘三个方面进行训练,全面提升对黑白灰关系的把握能力与审美能力,对光影关系与材质肌理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三、速写:速写是记录生活感受的方式。速写使这些感受和想象形象化、具体化。速写是一项训练造型综合能力的方法,是最能锻炼作者眼、脑、手相互协调配合能力的,它能及时定格下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具有很强的记录性和生动性,是作者保持敏锐状态的最佳手段。长期坚持速写并从中不断体会感悟,它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活动中将呈现出很大的价值。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6

关键词:数字艺术;浮雕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04-1

数字艺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就数字艺术本身而言,它是集艺术与技术为一体的艺术门类,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创作,离开了计算机技术,数字艺术也便不复存在,所以数字艺术是紧密地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艺术也快速地渗透到浮雕的设计与制作领域,并使浮雕作品的制作变得快捷而高效。

一、二维图案设计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多以草图的形式表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平面设计软件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手段,所用的软件主要有: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位图的形式出现,一种是以矢量图的形式出现。如矢量绘图软件主要为FReeHanD、CoReLDRaw、iLLUStRatoR等。矢量图都具有高精度和高清晰度的特点,当位图被放大时,图像的清晰度会降低,矢量图被放大时这一情况则不会出现。如果要使软件直接生成浮雕模型,需使用二维矢量格式,设计师用它可完成前期图案设计,平面效果图展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手绘板为广大设计师所接收,并开始使用手绘板,结合平面设计软件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灵感作以记录,由于草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完成,所以这些图形改动起来与传统草图设计相比更为方便,因为在绘制时软件中都有层的概念,只需将要做调整的层激活,并对其修改就行,其他层不受影响,这一特点是传统方法难以做到,另外,它还有多种笔的样式,如模仿钢笔、毛笔、水彩笔、油画笔、马克笔等等,这些功能在制作浮雕平面效果图时较为实用。

二、数字艺术在三维设计中的应用

在浮雕的三维设计中,所使用的软件主要有:RHino、3DmaX、maYaCinema4D等,它们可设计模型和渲染效果图,在制作过程中利用二维图在三维软件中雕刻出立体的数字模型,也可将二维图以矢量图的格式输出,在三维软件中自动生成浮雕模型,对于不满意的地方可使用三维编辑工具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数字模型在三维软件中可以任意视觉查看,有效地增强了模型的真实性和操作的灵活性,使得三维浮雕效果实时展示在设计师面前。这种直观的设计方式,可大大地缩短设计周期,同样也会大幅度地节省设计成本。

三、三维动画展示

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将浮雕模型制作完成后,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把设计出来的浮雕作品放置于虚拟的三维环境中,虽然是虚拟环境,但这个虚拟环境可以是以浮雕放置的实际环境为蓝本进行制作的,在这样的展示环境中,浮雕作品的艺术魅力会被充分地展现出来,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维软件大都有动画的功能,对于三维数字浮雕作品的展示可采用动画漫游的方式进行制作,以动画短片的形式输出,这种工作流程,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它可最大限度地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理念。

四、数字雕刻的应用

在浮雕制作时,特别是对于图案纹样较为复杂的浮雕,用普通的三维软件制作就显得有些吃力,如果使用专业的数字雕刻软件就会方便很多,如:ZBRUSH、mUDBoX、moDo、3DCoat等,这些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支持较高的多边形面数,提供高细节刻画的工具,对于不同的图案样式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制作方案,这样就可使设计师在设计时少了很多制作时的顾虑,把主要的精力集中起来,投放在图形的设计上,将设计完成的数字模型输出,使用数控雕刻机直接进行加工,对不满意的部分可做适当人工处理。数字雕刻解决了一个大量繁复的制作工序,让机器代替人工,这对设计师而言是一个无比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五、结语

21世纪是数字信息快速发展的世纪,浮雕的设计与制作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在继承传统优秀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时,也需看到传统的设计和制作所存在的不足,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如何将现代科技完好地应用于浮雕的设计和制作中,并克服现代工具所产生的不足,这仍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苏,王文,黄林国.数字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付志勇.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范俊广.数控机床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7

关键词:速写  环艺设计  关系

一、速写与环艺设计的渊源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环艺设计这一概念也迅速在中国大陆上传播开来,虽然设计这一理念是以实用为基本要求,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升,设计的艺术内涵也越来越被大众所要求。所以一味的追求美观或者一味的追求实用,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要求因而被时代所淘汰了,如何使传统的美术理念在现实环境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与运用,是从事艺术设计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脱离艺术的设计,而是用设计来表达艺术。让“艺术”从高贵神圣的殿堂里走出来,让人们认识到“美”的存在。而“速写”这样一种非常“艺术”的绘画方式,已经广泛的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了。

速写就是观察和表现的艺术,速写造型是一种最快捷方便的表现语言,设计师通过设计造型能力记录被描述物的形体感觉,这些速写造型将为设计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资料。速写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快速记录设计师的灵感和构思,也是传达设计师意图,理念的工具之一。每件好作品的背后都有大量的速写记录设计工作的每个步奏和阶段,这种能力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

设计师通过速写造型,可以训练设计师在平面,色彩和立体等方面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无论设计对象如何,设计的最终成果总是以视觉造型的形象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相应的造型表现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在现代社会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录像机等高科技视觉造型成像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速写这一很“传统”的表现样式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凸现出其在设计艺术教学与设计表现中的重要地位。

        二、速写与环艺设计的关系

        速写与环艺设计最基础的联系就是造型能力,造型能力指对形象暗、层次、透视等的描绘能力。作为一个环艺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和想象能力,也就是造型能力,造型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设计师未来的成就。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应当具备两方面的造型表现能力,一是写生表现能力,二是设计创作表现能力,速写则是培养两种能力的重要手段。

画好一幅速写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笔者是否具备掌握主题适当比例的能力,这需要不断地训练速写来培养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并不断地修正,直到这种能力变成一种本能,才可能具备,而掌握主题适当比例的能力显然是一位设计师必须拥有的。

速写不过是构成形体的线条的总汇罢了,再加上细节的描绘,形体的效果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然而,假若一幅速写的基本形体一开始就不符合比例和透视,那你的努力就毫无价值,如果在这个阶段出了错误那这幅速写就是一幅错误的速写。这一点运用在环艺设计中有着相同的地位,对作品基本形体、适当比例的掌握能力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功能、美观和安全性。如果一开始在空间比例上的问题上出了错误,那么整个设计过程都将是徒劳无功。

在学习速写的课程中,“透视”是必修的内容,透视是结构、比例的最基本原理和定律。对透视原理的掌握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结构比例的掌握能力,而练习速写就是熟悉透视原理最快速有效地方法。

        在画一幅速写之前,先要概括好描绘的对象的轮廓,在肯定了对象的轮廓之后再勾勒外形,然后再进行细部的描写。所以对轮廓的概括这一造型能力在我们每次练习速写时都得到运用于提高。

        四、速写在环艺设计创作上的优势

就创作上而言速写与创作在相当的程度上是相同的,速写不仅仅是收集创作素材的手段,也绝不仅限于作为绘画的一种方式去掌握和学习,还应把它理解为画者深入生活、捕捉生活、表现生活,从生活中感悟艺术真谛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实践过程。速写强化了画者处在最活跃思维状态下表现对象精神的绘画造型能力,锻炼画者的独特的感知力和简单概括表现瞬间变化的视觉力,重视写生,苦练速写基本功,是环艺设计师终生受益的法宝。

        在某种程度上,速写的构图规则,并不像创作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时要求那么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不受框框与格局的限制的。速写的特点是用快速的方法记录下一个主题或景物,这就使得你可以把题材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我们可以把附近地区借来的重要成分加入到速写中,以此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这事速写在写生中经常被灵活运用的特点。

        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画者眼中呈现出的是不同的画面,作品来自于画者自身的感受,而速写可以用几根线条表现出画者内心不同的感受。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8

关键词:《艺术概要》形象思维创意思维创新能力

随着人才市场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地方院校中也相继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艺术概要》是一门人文学科,众所周知,本课程对于传统美术专业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文产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不仅仅是作为文产专业的一门艺术素养基础课,同时它更是一门文化创意能力的养成课、创意思维的训练课及创意资源的积累课,既重创意的思维路径技巧,又重创意的文化底蕴。然而文产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学习的知识层面多元化,既要学习文化项目创意与策划、创意理论与实践等应用性课程,同时又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使得《艺术概论》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位较为尴尬,一方面要满足教学计划的需要,同时,部分艺术院校文化产业专业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较为突出,使人担心该课程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电脑软件的更新换代,“百度先生”的无所不知,使得学生对于理论课堂的依赖进一步的减弱,专业设计软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主要创作手段。对理论滋养的忽视,对中外民族文化特质的逐渐疏离,是目前此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的普遍现状。

2.传统的《艺术概要》课程教学通常实行“学院式”教学法,即以教师的教授为主,配以大量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涉及的图片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也极大,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将大量的内容和图片结合起来给学生讲解,相对来说互动较少,因而教师的讲解难免显得一厢情愿,学生被动的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同时,教师偏重于名家名作的分析,并以此作为重点内容考察学生,但对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现象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用美术史知识去启发文化创意实践的能力关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3.与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相比,文化产业专业学生艺术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在班级中也呈现出艺术素养参差不齐的情况。《艺术概要》课程不同于中外文化史或中外美术鉴赏课程,它还包含了美学、史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求教师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学中教师只是以画论画,不能将艺术作品与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相联系,也就难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源流。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进一步的探究美术作品或现象背后的本质,课堂显得比枯燥无味。同时,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框架,也就难以调动学生运用美术史知识去获取创意灵感的积极性。

《艺术概要》作为艺术类课程之一,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一系列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相关的艺术概论知识培养其文化创意思维并提高其创新能力。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根据目前该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进行思考和改革。笔者就审美对象视觉化模式的建立、审美观察力的培养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真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达到良好的教w效果。

1.将传统艺术史论知识视觉化

把中外传统文化艺术进行现代化、创新化、东西文化融合地表达与传播,是《艺术概要》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而传统美术的创新和运用应该是这个教改趋势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块。从大众文化传播的层面看,读图时代的文化是主要呈现出的是一种视觉文化、图像文化,因此,要想使文化得到更好的更广泛的继承和传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其视觉化、可视化。从人的认知过程来看,视觉化的作用是能够增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记忆和辨识度。在这个前提下,培养形象思维、特别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根,西方文化资源为参照体系的形象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艺术概要》课程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教育的认识功能与审美价值建立在形象思维的特质基础上,使得教育显示出活力性、情感性及高效性。”视觉化的空间主要包括二维空间(如绘画)和三维空间(如雕塑、工艺品)的观察与鉴赏。教师授课时应了解学生作为鉴赏人所具有的不同特质来进行讲解,决不能用“求同思维”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完全相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天性。同时,教师授课时应注意讲课程内容以视觉化的空间图式传达给学生,借助多媒体影像、高清图片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让学生了解作品、鉴赏作品。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9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美学交融

1现代设计的定义及认识

笔者决定先从了解这两个词组的确切概念开始,首先是现代设计。现代设计又称之为现代主义设计,在参考文献中了解到,也称“技术美”或“机器艺术”,它具有当今工业化迅猛发展时代下的鲜明特点。现代,顾名思义是区别于当代和古代,它的时间轴就定在了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范畴,“现代”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次现代化,西方国家出现了新的生产模式“流水线”,因此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第二次,现代化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经济繁荣的西方社会和美国引导的时代,在历史上这两个时间段被称为现代。然后要讲到的设计艺术方面,虽然设计是独立于社会的一个具体分支,但是多多少少设计的风格会受到经济的影响,设计跟随时代的发展,也开始变得繁荣多样化。设计总是反映时代精神,因此那个时期的设计作品都十分写实、刻板和表达现实状况居多。

同时在历史上又有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艺复兴以后的发展时代称为“现代”,这是因为从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设计界的价值追求与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开始从唯心论转向了以人为本。文艺复兴之前,社会发展的一切是以神为中心,艺术的门类与发展全是不切合实际的,而复兴以后的设计有了较大的改变。现代设计艺术从20世纪以来开始的新道路,不再模仿曾经的古典主义,每一种思想流派都有着其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总结为,现代设计是与工业现代化繁荣发展密不可分的。现代主义在西方设计处于居主导性的地位,它成为了一种设计思想,也是一种划时代的设计风格――现代设计。在设计的大范畴里,建筑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主要表现之一,它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下和要求下的具有鲜明新时代特色的建筑群体。该时代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丰富而又简约,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设计最初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这场运动十分复杂,涉及的内容页相当繁琐,包括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变革,也包括了技术上的革新。继而,从建筑出发,又影响到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体系。最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归纳为四点,注重形式风格、表现比再现更为重要、具象转为抽象、创新高于审美;西方自古以来设计创作的传统就是求真务实的,注重对实物的真实刻画和记录描写,但是由于物质文化发展过于迅速,人类开始缺失精神支柱、孤独无依无靠、唯利是图,于是同时代的设计师们开始在作品中寻找新的意义,挖掘现代人类心灵深处的意识形态,批判当代社会人类的物质、自私行为。

2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

再来谈谈现代设计美学,通过之前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名词也是讲述同时代有关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美学,顾名思义是一门关于美术设计类的相关理论研究,马哲理论告诉我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来看待问题,今天的这两个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前者是实践,而后者则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系统化的理论。在当今的大学课堂中,现代设计美学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必修核心课程,它首先着重研究的就是现代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现代设计的意识形态、现代设计形式美和美感心理。事实证明,现代设计美学理应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应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结构的必要成分,是任何一个艺术学科体系下的学生该掌握的基本修养,它就好比是学习汉字以前的拼音,是基础,夯实基础的我们才有可能学好设计,更好地把设计美学运用到实践的现代设计中去。现代设计美学告诉我们如何去审判事物的美丑,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有很深的底蕴才能学好的知识。同时,现代设计美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现代设计审美这个中心,不同程度的涉及到生态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系统论、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丰富的学科知识。现代设计美学具有以下的特征。

2.1现代设计――艺术与工业技术结合

现代设计与大众所理解的工业设计并无多大区别,“现代”是强调时代持征,区别萌生于原始时代的传统设计。“工业”强调经济,以区别于文化领域的设计。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新需求的不断出现,设计门类也开始层出不穷,而仅以“工业设计”来涵盖所有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现代设计艺术可能已经不能满足了,所以我们提出以“工业设计”的新概念来与DeSiGn相对应。

2.2现代设计是当今艺术的一部分

在通常意义上,所谓“艺术”与遵从形式美法则相联系。从这一意义上说,现代设计是不应当被排斥于艺术之外的。因而,笔者认为将现代设计定为“非艺术”是一个不恰当的提法。与现代设计和其他实用艺术有别的可以是所谓的“纯艺术”,即一般不具有实用功能的绘画、雕塑等。这里所区别艺术性和纯艺术性,笔者认为对于正确认识现代设计和提高现代设计的审美和艺术水平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3现代设计美学和技术美学的完善

从当下时代状况来看,技术美学的研究范围大体上包括以下四方面:首先,现代设计存在形态、审美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现代设计的形态体系。第二,生产劳动环境的美化及现代化生产的关系,与劳动者审美和全面健康发展。第三,现代设汁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修养和知识技能结构。最后,技术美学本身。但是现代设计美学首先是作为一门新兴的部门美学而存在的,它首先着重研究的就是现代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现代设计的形态、现代设计形式美和美感心理。

3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美学的关系

如今,现代设计就是依据设计美学规则来进行主题创作的。现代设计离不开现代设计美学的参考标准,通常要受到八种主要因素的限制,即功能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材料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和审美因素。从前人总结的经验来看,现代设计有六大原则,它们是:功能原则、科技原则、经济原则、信息原则、艺术原则和合理原则。

现代设计美学有着其自身存在的必然意义,现代设计美学首先和着重研究的是现代设计本质和审美规律等,现代设计美学将帮助设计师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设计水平,以承担起适应变革的新时代和反映时代精神的历史责任,推动着现代设计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发展根源。现代设计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天的生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设计艺术美学不仅对于专门的设汁师来说是必要的,对于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来说是不应忽视的,而且对公众来说也是有帮助和有意义的。提高公众的审美意识,其实就是在提高整个大环境的现代设计与设计美学的进步,大环境的进步最终会导致整体设计的进步前进。同时,现代设计美学是从手工业走向后现代工业;因此,从物质性走向非物质性也是普遍存在。现代设计与设计美学两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它们彼此独立,又同时有着难以分隔的复杂关系。所以我们只有将这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在新时代的经济高速繁荣背景下作出好设计。

结语

遵循设计美学的六大原则,着重研究现代设计本质和审美规律,着重提高设计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和设计水平,只为做更好的设计服务于大众。设计成品的功能在于体现美感经验,而设计除了捕捉美感,更注重实用与使用的功能。设计活动与设计作品,通常比起纯艺术更加与生活密切结合,这也是设计中的美学愈显重要的根由。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看现代设计美学,愈发显得设计美学理论的重要性,没有美学的良好基础来做铺垫,设计师们就没有较好的设计思维来创作作品,导致最终整体的现代设计的失败以及枯竭。现代设计是一种时代性的符号,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淘汰,反而会因为时间的加深而被人们所记住,成为下一个时代设计发展的理论教材。但是我们要把现代设计的精髓提炼出来,整理成现代设计美学,并且加以发展,将其注入新时代的血液,最终达到为好的现代设计做贡献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树良,张玉花.现代设计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篇10

詹滢从小喜欢绘画。但是,她并非像今天的艺考培训班的学生那样,从素描和色彩训练入手,而是从国画入手。詹滢从少年宫开始学习白描,稍大后学习工笔重彩。尽管詹滢后来学习的是油画,而且有一位著名的油画家父亲,但是从小的国画练习或者游戏,形成了她的艺术母语。我们不能不说詹滢是一位好学生,同时也不能不感叹她的父亲的管教之严,因为学成之后的詹滢,可以画出跟她父亲一模一样的作品,以至于有人戏称,只要詹滢在自己的作品上签上她父亲的名字,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鉴于詹滢的父亲是中国油画界的一位标志性人物,只要达到她父亲的水平,就意味着可以进入名家的行列了。

但是,这种成就,并没有让詹滢满足,相反,它成了詹滢的包袱。詹滢陷入了迷茫之中。尽管她能做的都做到了,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她自己的表达方式。这就相当于习武之人,只学成了一套花架子,等遇到真的对手时,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詹滢后来学习的艺术,最多只能算是她的第一外语。她的艺术母语,是她从小形成的艺术记忆。詹滢长期用外语说话,尽管也字正腔圆,但在真情实感的表达上,终究隔了一层。成熟之后的詹滢,开始寻找自己的艺术表达。她决意放弃光鲜亮丽的外语表达,找回自己朴素的艺术母语。詹滢沉寂了,她把自己关起来,进行语言探索。

詹滢喜欢服装设计,这也是女性的天性使然。早在95年的时候,詹滢就获得过“国际服装青年设计师大奖赛优秀设计师奖”。在她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的时候,小时候的白描、工笔重彩的经验,做设计师时用布的经验,被重新唤起;再加上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詹滢对于水泥有切身的感受。这些因素融合起来,就形成了詹滢的综合材料艺术语言。这是詹滢自己的语言。当詹滢开始用她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詹滢近来的创作,给人一种脱胎换骨、破茧而出的感觉。在“如去如来”、“山之上”、“鎏金江山”三个系列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那种融合错彩镂金和芙蓉出水的风格。纱布和水泥,让詹滢的作品有了一种特有的素净感。如果从詹滢以前画的油画的角度来看,詹滢近来的作品好像经过了一场“素颜”的洗礼。中国美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叫绘事后素。历代注释家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在绘画之前先用白粉做底;另一种解释是,在绘画之后用白线勾边。无论是那种解释,素都被认为与彩色相对。我自己喜欢后一种解释,但不是从技术上来理解,而是从境界和气质上来理解。中国艺术强调含蓄、老道、避免火气,“后素”不仅指画面处理,更多的指气质和境界上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