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物保护指导思想十篇文物保护指导思想十篇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3:16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1

林业局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参考,关键词是转正申请,预备党员,尊敬的林业局党支部:

我于2011年8月经组织分配到林业局参加工作。四年来,我爱岗敬业,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踏实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参加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组织、指导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负责全市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沙漠化工作;指导国有林场(苗圃)、森林公园及基层林业工作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入党申请书范文;负责组织、指导林木良种的培育、审定、检疫、检验工作。

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拟定及提出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名录,报市政府批准后;在部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原则的指导下,指导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协调全市湿地保护工作;负责全市濒危物种及其产品出口的管理工作;指导全市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救护、繁殖、驯养工作。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因此,我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也深深地认识到,做为青年人只有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培养教育和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引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使我们国家早日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而青年人的命运与党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个人的命运与前途。

近几年来,在党支部的关怀和教育下,使自己在工作方面和思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今后会我更加努力地工作,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时时刻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小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用三个"忠实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以江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入党申请书范文党的任务。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进而在组织上入党。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2

//省//局的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这一鲜明主题,牢牢把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结合当前主要工作,结合文物工作的特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加深理解。在参加文化厅集中学习活动的同时,组织局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二是广泛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充分利用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工作检查、人员培训和召开会议等机会,采取调查、座谈、无记名问卷等方式,积极听取对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影响和制约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排查。三是深入分析原因,理清工作思路。对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梳理汇总。6月//日,省//局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反馈回来的问题和意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了省//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

一、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解放思想,形成共识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省文物局深刻认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人类发展进步的客观趋势提出来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对于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近几年文物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集中学习、深入调研,省//局在推动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上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共识: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文物工作

科学发展观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简单的古董、古物,发展到文物、文化,现在又发展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这一更加全面的概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从简单的、静态的、博物馆式的对文物本体的保存,发展到对文化遗产及其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是不可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刻长远的影响,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关系,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实践。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文物保护工作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实现珍贵历史文物的长久保存、永续利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在发展中做好文物工作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文物保护不是简单的守护,而是保护、抢救、传承、研究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物工作。保护是前提,抢救、传承、研究是手段,发展是根本,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文物保护过程中的问题。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使文化遗产与时展同行,为时代所用,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在合理利用中传承、升华,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力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力量。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文物保护工作

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积极动员和依靠人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自觉守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走近文物,了解文物,共享文物保护的成果,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发挥文化遗产在凝聚民族精神,助力民族复兴中的作用。

(四)坚持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必须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规划中去,统筹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通过保护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为此,我们要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首先要加强保护规划制定,在规划指导下实施文物保护;其次要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工作,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文物保护;第三要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制度的建设,用法律的手段支持文物保护;第四要加强文物保护的舆论宣传,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文物保护。

(五)坚持加强文物系统党的队伍建设

加强文物系统党的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特别是要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体制机制和组织领导等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我省文物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成效和问题

近年来,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下,//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路明确,措施扎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加协调,文物保

护事业的综合效益初步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斐然

全省一至六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全省名城名镇、历史街区及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省名人故居(纪念馆)、古民居抢救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得到有效开展,//古典园林和南京明孝陵保护规划的编制已经完成,大运河江苏段等5个项目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扬州市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第一阶段工作,进入第二阶段田野调查。

(二)博物馆建设和免费开放扎实推进

近年来,扬州双博馆、镇江博物馆等一大批博物馆完成新建改建工作。县级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水平和服务手段不断提高,多个展览在全国获奖。南京博物院与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一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向社会免费开放。全省文化(文物)系统已有82家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

(三)考古发掘工作成果累累

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考古全面展开,先后有12项考古发掘成果被列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制定了《江苏省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暂行办法》,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无锡鸿山遗址成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样板。

(四)文物保护法治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我省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文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将文物行政执法纳入文化行政综合执法范围。积极加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查处典型案件为突破口,推动文物执法工作的开展。

虽然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应当认识到,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在今年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物局利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暨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培训班,在学员中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0余份,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归纳整理,结合对历年来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的梳理,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认真分析和查找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又充满矛盾

从外部大环境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决定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从国际上文物保护发展历史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文物保护工作有较直接的关系:人均gdp在800~3000美元时,是传统文化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人均在gdp3000~8000美元时,是开始重视文物保护时期,但破坏情况仍时有出现。20__年,江苏省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文物保护工作被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等。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倾向也不容忽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矛盾突出,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文物部门前置介入还没有完全实现,致使大量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被拆除,城市历史和人文特色消失加速,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一些地区过于看重经济利益,盲目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造成对文物资源的过度使用,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握。

(二)经费短缺是制约文物保护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文物保护经费虽然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缺口仍然很大。一是文物保护工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由于民间资金的投入缺少法律上的支持,文物保护资金基本上来自各级财政拨款,地方政府的财力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经费的保证。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不成比例,文物保护经费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多年数额不变。二是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各地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平衡,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经费经常不到位,甚至有截留、挪用现象。三是文物保护单位之间差异大。由于文保资金投入不均衡,导致少数基层文博单位只能维持,不能发展。

(三)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是文物保护工作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方面由于基层文博单位编制不足,工作条件和待遇比较差,导致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引进困难,人才队伍萎缩,素质下降,青黄不接的问题在部分基层单位表现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差异,文物保护人才分布不均,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更加明显。县一级文物管理和博物馆大多缺乏专业人才,有些文博单位编制少,很多工作靠合同工维持。

(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仍然薄弱

主要表现在:少数地区政府及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保护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缺少长远规划,“四有”工作要求得不到及时落实。不可移动文物登录及保护工作滞后,文保单位自然损坏和非正常损坏情况严重。基层文保单位对当前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的成效了解甚少,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不够,应用欠缺。文物维修技术水平不高,古建维修制度不健全,有资质、过得硬的文物维修队伍不多。维修经费缺乏,只能应付部分抢救性维修需求,日常维护经费缺口较大,维修工作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维修经费分配不合理,偏远地区的文物得不到更有效地保护。

(五)文物保护体制有待改革

一是文物行政管理体制不顺,上下不对接,存在多头管理现象。部分文保单位归属多个部门管理,使用单位分布于各行各业,认识存在差异,保护管理与投入有差别。二是某些文博单位发展前景不确定,文物保护的公益性质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三是基层管理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制度不健全,部分文物点无专人负责

(六)文物保护的社会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不够

全社会文物保护宣传氛围有待加强,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使某些文物的保护无法可依,有意无意破坏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度大,不依法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依然存在。文物行政执法力量薄弱,大部分地区缺少或没有专职文物行政执法队伍。

(七)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方法上存在问题

文物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衔接不紧密,沟通协调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某些政府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文物保护工作程序不健全,特别是地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管理不规范,政策、法规在基层的落实容易变味。重审批,轻监管;重行政手段,轻法律手段;重经费分配,轻工作指导。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识到,除去客观制约因素,还有一些内在的主观原因:

一是文物系统本身思想不够解放,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上还偏于保守,做法上偏于守护,忙碌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多,对我省文物事业长远发展、文物工作与“建设新江苏,全面达小康”主动对接的谋划显得不足。在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保护文物、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物保护成果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管理队伍、科技队伍、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文物保护工作实际需要之间差距较大。工作视野还不够开阔,工作重点还不够突出,工作手段和方法更多地停留在传统层面,管理水平能力上还不适应文物事业发展要求。

二是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法律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政府是文物保护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和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当前经济建设仍然是政府的中心工作,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政绩,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重视城市经济建设投入,轻视历史文化保护,决策时随意性比较大。某些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重申报工作的政绩,轻日常保护管理责任,用于申报的资金多,用于维修保护的资金少。一些部门和领导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了解不足,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情况时有出现,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具体举措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调研和分析研究,省文物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形势下,文物保护事业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必须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物保护事业在“三个文明”建设和我省“两个率先”中的作用。为此,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管理和健全完善全省文物事业基础性工作。

二是坚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文物保护新体制。

三是坚持以科学带动文物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科学考古与配合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相结合。

四是坚持精品化原则,加强博物馆、纪念馆设施建设,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五是坚持文物维修保护工作中的“不改变原状”与“可识别性”原则,优先做好对一些重要文物古迹的抢救维修保护。

六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文物事业。

推进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发展,还需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文物保护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在发展中做好文物工作

坚持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积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当地文物保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物保护的新思路、新模式。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机遇,锐意创新,积极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政府日常工作重点,制定相关的考评制度,使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二)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文物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尽量多争取政府在文物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级文保专项经费要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加强经费管理和使用指导,加强对区县级文保经费的监管力度。结合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在经费上保障基层文博单位正常运转。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文物科研工作

根据文物保护工作实际需求编配岗位,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具备多学科成分的专业队伍,加强文物保护后备人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加专业技能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培训内容方面增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使之更符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工作,注重学术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四)加强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各类保护规划的制定,对已有的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利用规划来规范和指导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通过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加强保护。要加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和专项规划,制订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认定办法,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

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物点要提早规划、尽早保护。拓展文物保护工作视野,加强大遗址保护、20世纪遗产保护、工业遗产保护、乡土建筑保护、老字号文化遗产保护、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的研究探索。扩大专职、兼职文保人员队伍,协助做好农村文保事业。

加强博物馆建设,健全全省博物馆体系,鼓励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创建精品专题博物馆。全面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真正做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全面开展文物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虚拟世界等手段,为各类遗产的保存、研究、展示、传播等提供便利条件。建立较为完备的全省文物信息数据库和博物馆信息数据库,建立文物维修保护、考古发掘、行政管理、学术交流、宣传教育等专题网站。

(五)适时推进文物保护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加快省、市、县机构的一致化,在区县一级增设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增加相关编制、经费、设备等投入。整合文物资源,明确各级文物管理部门的权限,加强行业管理职能,理清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关系。对已定级的文保单位,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经费,做好日常保护维修工作。

(六)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公益性和历史意义,将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到弘扬我国历史文化,履行公民义务,提升公民素质的高度上来。利用每年文化遗产日、文物节等节庆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扩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支持文物保护的浓厚舆论氛围。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政策宣传,为地方文物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加强文物保护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加强文物行政管理队伍和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行政,进一步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文物管理保护工作。

(七)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服务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密切联系基层,加强业务指导。根据群众意见,局领导及各处室负责同志下一步要多深入基层,多走访基层文博单位,多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了解情况,加强指导,协助各地做好相关工作。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克服浮在上面或作表面文章,减少文电数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切实为基层办实事,为基层服务上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活动,对工作突出的基层单位和个人予以更多鼓励。适时组织全省文物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介绍工作经验和优秀事迹,推动全省文物系统内部的横向互动,创造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办法、新思路要积极引导,及时总结,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领导班子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物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切实加强省文物局领导班子建设,是文物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省文物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

要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主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强化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通过认真读、系统学、仔细研究,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真正学透、学通、用好,努力树立创新发展的思想,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和积极向上的工作形象。

(二)加强作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内在要求

进一步落实分工负责制,提高分工负责的透明度,增强每个领导班子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坚持凡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研究,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环境,有重点地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科学发展能力

一是要提高把握方向的能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才能对文物队伍和文物工作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确保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要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在把握工作方向的同时,提高把握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三是要提高破解难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文物保护事业面对的难题和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加强工作指导,大力夯实科学发展基础

局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发现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团结和率领全省文物干部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加强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3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宪法解读论文论文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的今天,从宪法角度来考察和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当今世界,“法治”己成为时代潮流,我国也将“依法治国,建设时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而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又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起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只有将国家、政党、政府的行为都纳入宪法的框架之内才符合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只有尊重宪法的权威,在宪法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的要求制定大政方针,才能彰显我们党和政府推进法治的决心。因此,从宪法的角度来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我国1982年宪法至今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四次宪法修正案。在所有的修改中,尤以2011年3月l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指导意义最大。它不仅从宪法的高度指明了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稳固的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2011年的宪法修改中,序言第七自然段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从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并列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而思想的统一,是社会和谐稳定所必不可少的。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更在于,我们党更加注意将自己的领导地位“宪定化”,从而将党的活动进一步限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之内,最终将党所代表的人民意志通过宪法和法律转化为国家意志,党的领导地位的理顺,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国家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其执政现实是历史形成的。然而在法治成为时展潮流的当今,如何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如何巩固加强而非弱化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理想就难以实现。而将党的领导地位和指导思想法定化尤其是“宪定化”,进而从宪政的高度看待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权,便是解决这一时代难题的钥匙,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政治之基。二、宪法有关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在2011年被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的这一修改,明确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并进一步扩大了受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的范围,使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有了宪法依据,也稳定和增强了公民创造财富的信心,从而为社会财富的增加注入了无限的动力,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物质基础,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被称为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中国古人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私有财产权得不到保护,公民就会缺乏为财富而奋斗的热情,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财富的积累,那样的社会即便勉强称得上“和谐”,也只能是低层次的和短暂的和谐,很难想象在一个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社会会有真正的和谐。对于此,我们有着深刻而痛心的教训,在计划经济“一大二公”的年代,国家漠视甚至任意践踏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甚至将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追求看作是与社会主义相悖的东西加以批判,其结果是人人自危,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无恒产则无恒心”,正是由于缺乏依靠保护合法私有财产而打下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了人心浮动、社会动荡的严重后果。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没有对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有力保护,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一个遥远而幼稚的梦。随着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的迅速增加,要求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足广大公民的普遍愿望,宪法理应对公民的私有财产保护作出规定,从而为通过制定物权法等民事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给予保护提供宪法依据。民富才能国强。公民私有财产的大幅度增长,也是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缺乏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人们对财产权的实现及其利益的享有都是不确定的,这便很难使人们增加投资置产的信心和创业的动力,进而严重影响到社会财富的增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在2011年的宪法修改中,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修改,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因为在此之前,国内外许多人士都对我国宪法中没有人权保护的条款颇有微词。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善公民人权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却没有在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中写入人权保护的条款,这一方面给不了解真相的人以误解,同时也不利于把人权的保护提升到宪政的高度。中国在根本大法中首次明确规定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认定了人权的重要法律地位,也有力回应了某些人对我国人权态度的曲解。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入宪,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极大拥护,它为保护弱势群体的人权提供了宪法依据,这必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争取到最大多数人的支持,同时也使和谐社会的构建获得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了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规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国家稳定都极为重要。这是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人下岗失业、社会两极分化等是国家面临的严竣问题,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社会稳定器”发挥作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不可能的。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国家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尤为紧迫。而从宪法的高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加以规定,足以显示出党和国家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视这一规定也是对作为人权之一的社会保障权重视的突出表现,这对贫困阶层、弱势群体尤为重要,体现了我国追求共同富裕、关爱扶助贫困民众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的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又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勾勒出了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2011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原来“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规定,使得和谐社会的大致轮廓跃然纸上: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物质生活充盈富足的社会,而且是精神生活健康向上的社会,是政治制度合理高效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l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所说:“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是对宪法所规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具体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有机统一的。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提升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建设合理高效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只有发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才能不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依据宪法所规划的宏伟蓝图而进行的。只有在宪法框架内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才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如果说宪法的相关规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依据,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路径和方向,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宪法条文的具体化,它阐释和丰富了宪法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宪法。自近代以来中国长期处于有宪法而无宪政的状态,宪政国家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和追求,在民主宪政曰益深入人心并成为世界发展潮流之际,我们依据宪法的规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正是对这一潮流的回应,也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追求民主法治和建设宪政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4

论文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的今天,从宪法角度来考察和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宪法解读当今世界,“法治”己成为时代潮流,我国也将“依法治国,建设时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而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又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起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只有将国家、政党、政府的行为都纳入宪法的框架之内才符合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只有尊重宪法的权威,在宪法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的要求制定大政方针,才能彰显我们党和政府推进法治的决心。因此,从宪法的角度来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我国1982年宪法至今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四次宪法修正案。在所有的修改中,尤以2011年3月l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指导意义最大。它不仅从宪法的高度指明了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稳固的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2011年的宪法修改中,序言第七自然段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从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并列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而思想的统一,是社会和谐稳定所必不可少的。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更在于,我们党更加注意将自己的领导地位“宪定化”,从而将党的活动进一步限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之内,最终将党所代表的人民意志通过宪法和法律转化为国家意志,党的领导地位的理顺,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国家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其执政现实是历史形成的。然而在法治成为时展潮流的当今,如何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如何巩固加强而非弱化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理想就难以实现。而将党的领导地位和指导思想法定化尤其是“宪定化”,进而从宪政的高度看待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权,便是解决这一时代难题的钥匙,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政治之基。二、宪法有关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在2011年被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的这一修改,明确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并进一步扩大了受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的范围,使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有了宪法依据,也稳定和增强了公民创造财富的信心,从而为社会财富的增加注入了无限的动力,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物质基础,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被称为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中国古人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私有财产权得不到保护,公民就会缺乏为财富而奋斗的热情,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财富的积累,那样的社会即便勉强称得上“和谐”,也只能是低层次的和短暂的和谐,很难想象在一个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社会会有真正的和谐。对于此,我们有着深刻而痛心的教训,在计划经济“一大二公”的年代,国家漠视甚至任意践踏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甚至将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追求看作是与社会主义相悖的东西加以批判,其结果是人人自危,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无恒产则无恒心”,正是由于缺乏依靠保护合法私有财产而打下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了人心浮动、社会动荡的严重后果。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没有对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有力保护,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一个遥远而幼稚的梦。随着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的迅速增加,要求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足广大公民的普遍愿望,宪法理应对公民的私有财产保护作出规定,从而为通过制定物权法等民事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给予保护提供宪法依据。民富才能国强。公民私有财产的大幅度增长,也是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缺乏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人们对财产权的实现及其利益的享有都是不确定的,这便很难使人们增加投资置产的信心和创业的动力,进而严重影响到社会财富的增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在2011年的宪法修改中,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修改,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因为在此之前,国内外许多人士都对我国宪法中没有人权保护的条款颇有微词。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善公民人权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却没有在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中写入人权保护的条款,这一方面给不了解真相的人以误解,同时也不利于把人权的保护提升到宪政的高度。中国在根本大法中首次明确规定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认定了人权的重要法律地位,也有力回应了某些人对我国人权态度的曲解。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入宪,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极大拥护,它为保护弱势群体的人权提供了宪法依据,这必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争取到最大多数人的支持,同时也使和谐社会的构建获得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了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规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国家稳定都极为重要。这是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人下岗失业、社会两极分化等是国家面临的严竣问题,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社会稳定器”发挥作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不可能的。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国家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尤为紧迫。而从宪法的高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加以规定,足以显示出党和国家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视这一规定也是对作为人权之一的社会保障权重视的突出表现,这对贫困阶层、弱势群体尤为重要,体现了我国追求共同富裕、关爱扶助贫困民众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的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又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勾勒出了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2011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原来“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规定,使得和谐社会的大致轮廓跃然纸上: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物质生活充盈富足的社会,而且是精神生活健康向上的社会,是政治制度合理高效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l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所说:“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是对宪法所规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具体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有机统一的。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提升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建设合理高效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只有发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才能不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依据宪法所规划的宏伟蓝图而进行的。只有在宪法框架内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才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如果说宪法的相关规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依据,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路径和方向,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宪法条文的具体化,它阐释和丰富了宪法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宪法。自近代以来中国长期处于有宪法而无宪政的状态,宪政国家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和追求,在民主宪政曰益深入人心并成为世界发展潮流之际,我们依据宪法的规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正是对这一潮流的回应,也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追求民主法治和建设宪政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5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48-02

人类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中国爆发了生态危机,那将不只是中国一国的灾难,而必定是国际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灾难[1]。党的十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严峻退化的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早在一百六十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要求人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来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下,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无论是在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面,还是在人口生产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然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为了满足生存繁衍的需要,会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但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在范围和深度上的不断延展,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变得日趋尖锐,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5]

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由于人类单纯追求近期的、直接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间接的利益,忽视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可怕后果,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对自然认识的失误必然导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使自然界的资源受到破坏,自然界不胜负荷[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进行社会变革,只有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消除生态危机的隐患[7]。同时他们还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先解决人与人的矛盾问题,必须扬弃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而“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的解决。”[4]120所以说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能动性一个的组成部分,决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剥离出来而谈论自然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想状态应该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因此人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从而保证人与自然的融洽。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中国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合不同时期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各个时期的生态建设方针和政策,实现了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但他们在有关水利工程、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的论述中却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如在《论十大关系》中充分论证了交互、均衡、系统和多元等特性的经济生态思想,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总结出了生态治理的32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则认为自然生态保护有利于祖国的绿化,并可以造福后代,因此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集中力量制定了一些必要的生态保护法律,如《森林法》、《草原法》和《环境保护法》等,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上了有章可循的保护道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生态环境建设思想进行了科学的继承,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对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之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思想,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发展,如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主张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在社会构建上提出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在文明形态上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8]。党的十以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建设。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且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生态危机更是成为世界性的难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核心主旨,深刻揭示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支撑,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树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尊重客观自然规律。随着我国环境污染范围扩大、自然资源趋向枯竭、动植物物种灭绝、人口规模快速膨胀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发生,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在不断加剧。而生态危机的治理最终是为了人的尊严和幸福,而不是把人降格为普通一物,不是为了让人对自然保持敬畏;实现人的价值,又必然以尊重自然规律,呵护环境为前提,特别是这两方面要作为一个整体,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一致,人道主义理想与自然主义理想统一[9]。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意味着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更加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自觉地追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共生和谐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延续和扩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前提条件。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和全面的过程,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危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谈到,整个资本主义生产都围绕着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这种扩大化的再生产势必造成生产消费能力的无限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不断深化,必然导致生态和环境问题,使资本主义社会在出现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出现生态危机,即所谓的“双重危机理论”[10]。同时马克思还论证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生产废物再转为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的循环中”,使“这种废物本身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11]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12]。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愈加的明显,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第三,发挥计划与市场的双重优势,借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和计划的双重调节,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具体性保障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起步较早,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比较多,如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丹麦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均有一些共同特点,即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高,政府对于生态建设投入和支持较多,生态产业发展程度较高,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吸取[13]。所以我们应当立足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根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依托,争取尽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剑.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1-4.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谷炜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1,(12):30.

[7]蒋德鸿.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涵与启示[J].学理论,2012,(15):2.

[8]胡洪彬.从到:生态环境建设思想60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0-21.

[9]崔建霞.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致思路径[J].教学与研究,2012,(5):17.

[10]张忠华,刘飞.循环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实践平台[J].发展研究,2012,(6):7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7.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文物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为动力,围绕“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总体工作框架,在新的历史起点奋力推进首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继续发挥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强化党员学习教育,推动“五强”党支部建设,深化党支部“三个一”和“青年党员作主讲”活动。

(二)认真贯彻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继续开展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扎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首都文博领域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文物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文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认真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首都文博事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科学编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细致擘画新蓝图,奋力开启新征程。

(四)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文物修缮或保养工作。积极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活动。围绕革命文物、红色展览、文化名人等主题策划推出系列宣传。精选馆藏10种珍贵革命图书文物开展科研及展示活动。

(五)更好地发掘、阐释北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目标,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农业起源、城市考古、皇家建筑考古等研究方向,加强北京考古重点课题培育和科研能力建设,将北京地区古代文明牢固嵌入中华文明坐标体系。

(六)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落实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季度点评会制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监督式调研,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持续纠正“四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巡视整改,突出重点强化内部监察审计,加强结果运用。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二、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七)推进文物法治建设。积极配合国家文物局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开展的相关工作。推动颁布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及牵头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包括证照分离、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改革工作。

(八)促进文物合理利用。指导编制海淀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制定文物建筑合理适度利用导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进一步完善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以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为抓手,以博物馆文创试点单位文创开发工作为突破口,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等重点展会为契机,推动全市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

(九)强化基建考古制度建设。编制《北京市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试行)》。研究扩大考古调查勘探赋权试点范围。

(十)深化文物资源资产保护管理。推进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开展北京市第二批地下文物监测区划定工作,组织完成第十批十一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并报市政府公布,积极推进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协同信息平台。组织完成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并报市政府核定公布。开展北京地区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成果复核。做好北京石窟寺专项调查。持续推动行业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

(十一)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统筹。编制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编制印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意见》,加强与资源单位的对接,激发社会力量办馆热情,推动新建博物馆在北京备案。

(十二)加强文博机构队伍建设。按照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完成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科学调配领导班子成员。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完善“选育管用”机制。加大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围绕重点业务,开展分层次分类别专业化培训。研究制定《北京市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人员职称改革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强化干部“四力”教育,持续举办局系统干部写作培训班,开展文博大调研。

三、提升文物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管理效能

(十三)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重点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和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做实中轴线申遗保护管理机构并充实人员。争取开展“上游程序”合作,基本完成中轴线申遗文本,同步修订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加快中轴线沿线文物腾退和环境整治,提升遗产环境风貌。加强老城和中轴线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加强老城文物修缮保护,实施正阳门箭楼、钟楼等文物保护工程。举办中轴线保护学术研讨活动。摄制中轴线宣传片及策划同主题双语专刊。

(十四)统筹推进三条文化带建设。建立健全三条文化带协同工作机制,规范议事规则,有效发挥牵头单位的统领协调作用。统筹落实三条文化带年度折子工程,协同推进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公布《长城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指导编制完成居庸路等4个文化精华展示核心组团规划;重点推进首都博物馆东馆、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和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实施万寿寺斋堂、箭扣长城四期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和长城抢险加固项目;开展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建设,推进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和考古研究工作,提升圆明园遗址考古与展示水平,推进上宅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报审;组织筹备北京长城文化节、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以及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活动,积极参与中国(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

(十五)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组织实施北京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编制保护修缮五年行动计划。指导推进管理使用单位启动天安门、双清别墅等重点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革命文物工作,公布第一批北京地区革命文物名录,完成2016年以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修缮工程检查。总结北京地区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做好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推介工作。

(十六)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以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管理为抓手,加强文物保护行业管理,做好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数据库和在线管理系统的信息初核工作,加强资质管理,引导行业有序发展。研究文物保护工程全流程管理监管措施,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管理的监管力度。研究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制度设计。

(十七)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完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北京地区世界遗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世界遗产监测工作,指导完成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和遗产监测年度报告上报工作。

(十八)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结合教育部《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推进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项目。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开展传统节假日活动,指导博物馆提供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文博纵横”公众讲堂,提供形式灵活多样的文化讲座。提高博物馆延时开放的文化吸引力,探索提升博物馆夜场文化活动效能,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延时开放或推出夜场活动。

(十九)繁荣文物艺术品市场。初步建立全市文物经营企业信用信息记录档案,探索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完善文物拍卖会监拍工作机制,研究网络文物拍卖监管方式,逐步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文物市场联合监管机制。支持国内领先的文物拍卖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编制持续推进全球知名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规划。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文物进境关税政策调整,鼓励海外文物回流。

(二十)深化文博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积极配合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行动计划,保障做好北京-首尔混委会工作。精心组织筹备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19届大会及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工作。配合召开“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加强北京中轴线宣传和活动策划。

(二十一)强化文物安全管理。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公告制度。启动市级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全市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抓好3个局属单位微型消防站试点建设。修订《北京市文物局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动局系统对外开放单位完成“雪亮工程”建设工作。健全完善与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关于文物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对接机制。

四、增强文物工作支撑保障能力

(二十二)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深化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适时启动建立“十四五”时期重点课题库。布置北京文博领域高新科技应用相关课题,根据国家文物局“十四五”文物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情况,适时起草北京市落实意见。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7

尊敬的党组织:

学会辩证思考,坚持学以致用,在思想观念转变、理论向实践转化方面上新水平是我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后的体会。这种辩证的思考不仅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训练了我们的思维,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既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又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既见物又见人,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运用。科学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促进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和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摒弃过去的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用身边先进人物典型作为鲜活的教材,引导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社会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要着力解决影响全局的主要工作,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进当前各项工作,既见物又见人,坚持以人为本,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工夫,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民生,打造群众满意工程,共享发展成果,使活动始终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

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有破有立,为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提供制度保证,做好科学发展成果的巩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不破不立,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政策文件的“立”、“改”、“废”,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决策、谋划思路、政策措施、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制订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先进典型的巩固。真理只有一个,科学全面的干部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考察干部,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立足眼前,立竿见影,取得明显成效的“显”绩,也要看有利于长远发展,短期内效益难以显现的“潜”绩,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做好节能降耗、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要把在实践发展中行之有效、群众欢迎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所取得的成果用制度巩固下来,坚持下去,从而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构建起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我学习的道路上得到了来自党组织的帮助和关怀,没有党组织的教育和指导,我不可能进步这么快。我想我一定要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成为正式的党员。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8

   【论文摘要】30多年来,中国形成了以发展论、国策论、避免论、统筹论、全面参与论、生态文明论为主要标志的环境保护思想体系。“六论”以“发展论”为核心,以“国策论”为基础,以“生态文明论”为未来导向,形成了一个以这几个方面互为补充面向未来指导中国环境保护的思想体系框架。 

 

 

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可以简称为“六论”,指引着中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所谓“六论”即发展论、国策论、避免论、统筹论、全面参与论、生态文明论。 

 

一、发展论 

 

发展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途径。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华民族具有特别强烈的发展愿望,因为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和未来生存挑战都极大地强化着全社会的发展意识。发展,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键任务,要发展就不能不重视环境问题。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则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他们的思想,一贯之地反映了执政党把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中国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就是发展与代价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和发展方式问题。当前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仍很突出,需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约 

束性条件,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二、国策论 

 

改革开放不久,国家就把环境保护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国策。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战略高度上确定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1997年,江泽民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再次重申: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都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三、避免论 

 

力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1984年到1988年,是我国环保工作实现重要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邓小平的话一言九鼎,他说:“如果不解决污染,功不抵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3月回答记者提问时再次坚定地表示:中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无论从资源供给能力与发展成本、国际环境约束,还是从污染现状和趋势、公众健康和建设和谐社会看,中国都没有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这条发展经济的资本和条件,也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这条路子。 

 

四、统筹论 

 

2002年十六大报告把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早在1996年江泽民就斩钉截铁地提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997年中共中央把每年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召开的“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更名为“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使环境保护的地位空前提高。1999年又改称为“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此时,中央高层已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统筹考虑了。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经济增长要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可以看作是党和国家已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作为一项重大的环境保护战略思想和原则固定下来的标志。

五、全面参与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在国际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与联合国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40多个国际机构和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交流。2006年6月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显示,中国已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50多项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并积极履行这些条约规定的义务。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发展中的大国,国家整体上仍没完成工业化,经济建设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增长以及能源的压力巨大,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因素。为此,中国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环境责任必须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利相一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来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参与原则,以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在环境保护中履行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有效缓解了环境问题方面的国际压力,从而树立起了在全球环境保护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六、生态文明论 

 

生态文明既包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也涉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当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我国将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将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就是说,生态文明已经上升为执政党的治国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把生态文明作为新的社会价值基础,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全面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冲突的总战略。生态文明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以“六论”为标志的这个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思想体系中,“发展论”是指导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根本思想,因为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只有靠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国策论”是国家对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定位,“避免论”、“统筹论”、“全面参与论”是“国策论”的扩展。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面对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付出过大的问题,就今后中国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作为指导思想,标志着国家对“发展论”和“国策论”认识的深化,“生态文明论”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六论”以“发展论”为核心,以“国策论”为基本,以“生态文明论”为未来导向,形成一个互为补充面向未来的指导中国环境保护的思想体系框架。有这个思想体系做指导,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才有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上述六个方面的思想已经日益影响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在中国特色环保思想指引下,全民环境意识已经显著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环境形势仍然异常严峻,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仍没有得到全面遏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有待更好协调,有些部门有些单位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局面还有待改观。总 

之,中国特色环境保护的思想和道路仍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魏礼群.奋进的历程,辉煌的成就[g].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2]哲夫.中国档案:高层决策写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9

关键词:文物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正逐步由经济、整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整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物是历史的载体和文化的基石,文物工作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在和谐社会中起着传承历史、保存文明、振奋民族精神、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物保护和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还很年轻,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作出科学回答。因此,研讨文物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关于文物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问题

(一)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新世纪新阶段,也是党的理论创新时期,一系列重要奋斗目标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党的执政思想的成熟。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文物工作业务性和实践性较强,在研讨如何更好地将文物事业融入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时,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期,经济社会进入关键的发展阶段,适应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它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传统的和谐社会建立在少数社会群体剥夺大多数社会群体和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往往以牺牲个体利益来换取社会和谐的局面,因而在本质上是不和谐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其次,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奋斗目标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就是为实现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归根到底,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实际上就是达到最理想状态的和谐社会,我们为之奋斗的各种目标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上所述,旨在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上来,使文物工作和文物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思想端正。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二)正确把握文物工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文物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文物工作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其实质是发展包括文物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漫长历史过程,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载体,反映了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曲折历程,文物工作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与其他社会事业一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还是这段历史的客观记录着和忠实见证者,这也是文物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区别于其他社会事业之处。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对于文物工作而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历史内在的精神感染力,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使之达到和谐的精神状态,争取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二、文物工作自身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一)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物工作理念

讨论文物工作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以和谐社会的要求指导文物工作,以规范有序的文物工作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达到相互促进,互利双赢的效果,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整合文物工作必须的文物资源、各类社会资源与利益关系为突破口。同时,还应认识到文物工作不仅是单纯的社会事业或简单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文物工作是基础性、长效性的事业,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和文化滋养作用,厚积而薄发,文物工作者要有甘于清贫、耐得寂寞、踏实苦干的准备。

(二)妥善处理与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文物工作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认识和谐,首先要认识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协调矛盾。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具体到文物工作,就是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是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发展环境的矛盾,就是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文物工作自身不足的矛盾。

一方面围绕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方面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加大有效保护基础上的合理利用。

(三)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迈出文物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坚实步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物工作是一个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要求文物工作者具有更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严格依法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维护国家对国有文物的所有权。文物是全民族不可再生的家产,是先进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得天独厚的根基。文物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竭尽全力保护抢救文物,千方百计地保证文物安全。同时通过挖掘提炼和展示宣传文物所蕴藏的深刻内涵,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我们国家灿烂的历史和坎坷的历程,保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邵凤芝.试论博物馆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2008年第1期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10

论文摘要:运用哲学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科学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精英文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理学,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经济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历史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艺术价值,科学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农村”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旅游,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