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保健医生期末总结十篇保健医生期末总结十篇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3:38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1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及评分值

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管控、预算执行、风险评估、资产营运能力、资源利用效益、成本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病人费用评价、服务综合评价等指标组成。

(一)医院工作效率分析指标(12分)

1、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

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门诊人次÷平均医生人数

2、平均每医生当期出院人次

平均每医生当期出院人次=当期出院人次÷平均医生人数

3、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病人数

4、床位使用率

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

5、病床周转次数

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6、在职职工人均医疗收入水平

在职职工人均医疗收入水平=医疗收入÷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二)医疗质量管控分析指标(14分)

(1)孕妇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2)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3)剖宫率=剖宫产活产数/活产数×100%

(4)孕产妇死亡率=当年孕产妇死亡人数/活产数×10万/10万

(5)婴儿死亡率=当年儿童死亡人数/活产数×1000‰

(6)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任务完成率=实际完成数/任务数×100%

(7)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期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同期住院病人人数或出院病人数)×100%

(三)预算执行分析指标(6分)

1、预算收入执行率

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100%

2、预算支出执行率

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100%

3、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

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本期财政项目补助实际支出÷本期财政项目支出补助收入×100%

以上指标反映预算执行管理水平。

(四)风险评估指标(8分)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负债

(4)医保结算资金到位率=本期医保结算实际到位金额÷本期医保应结算总额×100%

(五)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指标(6分)

(1)总资产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

(2)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帐款余额×365÷医疗收入

平均应收医疗款余额=(期初应收医疗款余额+期末应收医疗款余额)÷2

(3)存货周转率=医疗支出中的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支出÷平均存货额

(六)成本管理能力分析指标(16分)

(1)门诊收入成本率=每门诊人次支出÷每门诊人次收入×100%

(2)住院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收入×100%

(3)百元医疗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

(4)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5)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6)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7)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支出+卫生材料)÷(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

(8)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

(七)资源利用效益分析指标(8分)

(1)每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100

(2)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专业设备平均额×100

(3)设备使用率=设备实际工作量÷设备额定工作量×100%

(4)固定资产收益率=业务收支结余÷平均固定资产×100%

(八)盈利能力指标(4分)

(1)业务收支结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业务收入×100%

(2)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100%

(九)持续发展能力指标(8分)

(1)总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100%

(2)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总额÷期初净资产总额×100%

(3)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4)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总额÷期初固定资产总额×100%

(十)病人费用评价指标(6分)

(1)门诊人均费用=门诊收入÷门诊诊疗人次

(2)住院人均费用=住院收入÷出院人次

(3)每床日费用=住院收入÷实际占用床日

(十一)服务综合评价指标(12分)

(1)群众满意率

(2)内部管理流程

(3)创科研创新能力

人均科研成果=全年科研成果/职工平均数

人均核心期刊论文数=全年核心期刊论文数/职工平均数

(4)医院长期发展规划

二、妇幼保健医院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按得分评出a、B、C、D、e五个等级。根据妇幼保健院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先给定每个指标的评分值,然后,各项指标的标准比率以本行业平均数为基数,用实际比率除以标准比率,并通过修正指标来计算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求和计算总评分,再按总评分,评定财务状况的等级。

(1)计算各指标的实际得分

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实际比率÷标准比率×评分值

(2)修正值:对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进行修正,规定上下限。上限定为评分值的1.5倍,下限定为评分值的0.25倍。

(3)计算总评分值

总评分值=各指标的修正值之和

(4)绩效评级表

三、结束语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医管分开”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医院经营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者通过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状况;通过横向比较,反映各妇幼保健院同期绩效水平,发现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使医院达到“优质、高效、低耗”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徐迅.构建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07,7(129):12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2

卫生部2012年预算增加133亿元

卫生部4月23日公布的2012年公共预算收支情况显示,预算总额比去年增加133亿元,新增部分主要投向医疗卫生、教育和科研等领域。

2012年医疗卫生类预算增加1098936.76万元;中央财政大幅加大教育单位支持力度,教育类预算增加23616.46万元;同时,根据科技重大专项和卫生行业科研等研究工作需要,科研类预算增加172639.78万元。

17747亿美元

2011年末对外金融净资产1774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23日公布的“2011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2011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7182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29434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17747亿美元。在对外金融资产中,对外直接投资3642亿美元。外汇局同时修订了数据,2009年末和2010年末我国对外金融净资产分别为14905亿美元和16880亿美元。

6.48%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48%

“据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48%,其中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在“2012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活动启动仪式上说。据统计,我国中西部地区卫生机构只占全国的1/10,医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1/3,但中西部地区的慢性病患病人数却占到全国总患病数的2/3。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教育水平迫在眉睫。

6大

北京重点打造6大绿色交通走廊

据北京市交通委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将重点打造东南线、西北线、滦赤路“山水画廊”、白马路“柳槐大道”、京沈线“杨林绿荫”、顺平路“郊野丛林”等6个绿色交通走廊,完成100万平米植树绿化任务。重点公路绿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初步具备“夏季碧绿、秋季火红”的景观效果。“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县以上一般公路将完成224万平方米绿化工程。

首次

2011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超国外

记者4月24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获悉,2011年,我国共受理三种专利申请163.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9.7万件,其中国内拥有量35.1万件,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2011年,我国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继续大幅增长。全年受理pCt国际申请1.75万件,同比增长35.3%,全球增长速度最快。

3万余次

2012年我国查处违法药品广告3万余次

记者4月16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2012年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33648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3239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6551次。

日前,公布的《2012年第1期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汇总》中对违法广告涉及产品采取了11次暂停销售限期整改的措施。

120个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3

关键词: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更加复杂化与动态化。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更加关注外部宏观环境变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以发现企业发展的新机会和避免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常用peSt的框架进行分析。peSt分析是利用环境扫描分析总体环境中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与技术等四种因素的一种模型。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做强、做大,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对其至关重要。“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等,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发展规划。笔者将对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以对同类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加以指导与借鉴。

1政治法律环境

1.1国家政策扶持拓宽发展空间“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医疗器械的战略地位,因其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1年11月15日,我国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并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次年1月18日,科技部又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产品发展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布局和相关的保障措施。预期到2015年,中国整个医疗器械市场预计将近3400亿元。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而我国仅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14%,可见发展空间很大。

1.2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有效医疗器械产品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国家监管严格,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临床试验、使用和服务等的整个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要求的规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就对我国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管等均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条例》又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规章,以令形式。现行主要的医疗器械规章共有11个,具体如下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健全,为医疗器械生产、使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并保证了人民安全地使用。

1.3新医改带来新机遇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当前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规划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①“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②“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将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实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做到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因地域、资金等因素影响,限制了其发展空间。目前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7%,却承担着全国近60%的诊疗数量。因此对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如何研发适合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产品并能销售出去,是一个新的挑战与机遇。

2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居民收入也随之增长。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3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8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57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1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7291万人,增加4028万人。截至2012年9月底,264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5%,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有了基本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有所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也有新进展,表明医疗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不只停留在治疗层面了,更注重日常保养和早期预防,对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3社会文化环境

人口因素是影响医疗器械宏观环境的主要因素。人口的数量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直接影响医疗器械市场需求。2011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3.7%,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1%,表明我国目前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长期的医疗护理需求增强,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因此未来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家庭消费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4技术环境

医疗器械是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度的创新性、集成性。其发展代表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综合实力,对多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有着较强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4.1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器械工业技术聚集着大量高新技术,如现代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放射技术、激光技术、核技术、磁技术、检测传感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涵盖了物理、电子、机械、光学、生命科学及网络等学科,因而医疗器产品是多学科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又是交叉边缘学科知识的集合。

4.2行业模式影响如今我国生物智能、机器人智能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国未来医疗器械将向更高科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家庭的医疗多元化与微创医疗器械的需求,开启了微型化、智能化、便携化的医疗器械研发新局面,以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及远程医疗。

通过对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为企业根据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提供了有利因素。

参考文献:

[1][美]小阿瑟・a・汤普森,a・J・斯特里克兰,约翰・e・甘布尔,王智慧译.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第1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刘志刚,谭云清.战略管理――理论、案例与盈利模式[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陈收,毕少菲.企业战略管理――战略选择与核心能力[m].2003.

[5]于文明,侯书森.企业战略管理[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6]金兴.医疗器械营销实务[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菲力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十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4

   一、药品管理的原则

   1.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

   以往医院药品实行“数量统计、出库报销、月末盘点做消耗”,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情况,造成了资产的流失。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细致深入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医院要按规定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房为记录药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必须制定一整套账表单据如库存药品明细账、本月药品消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等报到财务部门,月底对全部库存药品进行盘点,看与账面金额是否相符。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以领代报、以存代销的局面,可以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结存情况,符合医院制度的改革。

   2.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转、保证供应

   医院应根据保证医疗活动的实际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实行计划采购,及时供应。库存药品的增多会增加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成严重浪费,因此必须严格核定库存定额,方便资金的运作。

   3.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

   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药库与药房应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月终时药房药品总账余额与各药房药品明细账的余额之和相等。财会部门还应及时与药库、各药房的明细账及实物进行核对,定期对账,实地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在盘点清册中反映,并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物资清查中的作用。

   4.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资金。可以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通过少量、多次地药品流动来代替在库房存放药品。

   二、药品的计价原则及核算方法

   按药品的供销流程,可将药品划分为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药库药品是药品的储备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的全过程;药房药品是药品的销售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从药库领入、销售、保管等的全部经营过程;根据销售存放地点的不同,又可分为住院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药品。按药品的性质,可将药品分为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

   1.药品的计价原则

   医院药品凭发票提供的价格结算货款,并按规定零售价和进销差价处理。药品价格不包括为采购、运输、保管这些药品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库存的中草药在保管中发生的挑选、晾晒费用,以及由此而造成数量减少的损失费用不计入药品价格。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对药品作价的规定并公示,药品价格公示的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剂型、规格、计价单位、价格、生产厂家、主要的中药饮片产地等有关情况,并应明示是否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对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还应公示其零售价格的实际销售价格。

   2.药品会计核算办法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药库药品的入库、出库、结存和药房药品的领进、销售和结存统一按零售价计价。购入药品时: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银行存款”,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房领用药品时:借记:“药品——药房药品”,贷记:“药品——药库药品”;月末结转销售药品成本时,会计根据药品累计销售额及综合差价率或综合加成率计算销售药品成本和实现的进销差价。以药品成本借记:“药品支出——药品费”,以零售价贷记:“药品——药房药品”,差额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计算药品销售成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按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

   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药品期末余额-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加成率)

   (2)按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

   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差价率)

   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价,医院应实行药品招投标采购。通过招投标、评标、定标来确定中标单位和中标价格。根据药品的中标价格及招标药品零售价格核算中标药品的进、销价格,月末结转中标药品成本,零售价与中标价的差额计入药品进销差价。

   3.药品的价格调整

   如遇药品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在会计核算时必须认真处理由于药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对医院资金形成的增减。医院调整药品价格,应由药品管理部门根据调价文件,先清点调价药品的库存数并编制“药品调价表”凭证以备核算。目前,《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药品价格上调,以上调价格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品价格下调,以下调价格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贷记:“药品——药库药品”。

   三、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

   对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可通过资金平均占用额及资金周转速度来进行评价。

   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月度占用额之和×12

   药品资金周转次数=全年药品销售成本/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5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货币政策效应在各类消费品价格所表现出的非对称性。本文选取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指数、居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指数共三类消费价格指数,利用我国2001年1季度至2012年3季度的31个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来刻画货币政策与三类价格消费指数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对货币政策的变动反应最为敏感,居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指数次之,而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指数的冲击反应敏感度较低。最后,应用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各类消费品价格变动中产生非对称效应的原因。

关键词:消费价格指数货币政策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引言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央行所关注的一个重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仍要保持物价稳定。从以往央行的操作来看,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物价或者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多是凭借经验来确定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很难准确估计货币政策对其调控对象的影响程度。同样力度的政策却对不同行业的商品物价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这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Cpi作为国际通用的一类价格指数,被视为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示,货币政策在调控物价的过程中直接目标就是Cpi。而Cpi是一个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综合指标,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故而各种商品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由此产生了货币政策对各类物价指数影响的非对称效应,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所以,单一的Cpi为对象已经不可能综合有效地反映我国通货膨胀的全面特征,为了确保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保增长、控通胀”的目的,就需要选取各类物价指标进行多方位测量,研究Cpi波动的深层原因,以便更为准确地从每个环节了解和控制最终价格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变量、数据与计量模型

(一)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本文的pVaR模型涉及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指数、居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广义货币供给量(m2)月末数同比增速共四个变量。选取我国2001年1季度至2012年3季度的31个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应用pVaR模型研究各类消费品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验证货币政策对各类商品价格影响的非对称性在我国是否存在。本文变量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目前,研究货币冲击的文献已经对通货膨胀和消费价格进行了不同测度。然而,大多数文献主要集中在Cpi上,本文以Cpi下设的三类主要消费价格指数: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作为本文有关销售价格的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三类指数在Cpi的所占权数较高。根据中国人民的生活支出结构,2011年我国统计局对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食品占31.79%、交通通信占9.9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占9.64%,所以本文所选取的三个消费价格指标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二)模型选择

本文根据aiC值最小为最优模型的准则,选择滞后期为3的pVaR模型,表示如下:

(1)

其中,Xit=(FCpiit,tCpiit,mCpiit,m2it)是基于面板数据的4×1的内生变量: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指数、居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广义货币供给量(m2)月末数同比增速所构成的向量;i代表各省级行政区,t代表季度,aj是4×1的滞后j期的系数矩阵(j=1,2,3)。本文引入地区层面固定效应来表示变量中存在的“区域异质性”,这一效应代表可能遗漏省级区域特征因素,这些因素不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在模型中用αi这个4×1的向量表示。βt是4×1的时间层面效应向量,用于体现每一季度的特定冲击。也就是说系统由四个方程组成,第n个方程可表示为:Xnit=αni+βnt+a1Xnit-1+a2Xnit-2+a3Xnit-3+Vnit(n=1,2,3,4),其中扰动项Vnit满足e(Vnit|αni,βnt,Xnit-1,Xnit-2,…)=0。

实证分析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出现,必须要对pVaR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应用LLC面板单位根检验等四种方法进行检验,表1给出了相应的单位根检验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所检验变量均为平稳序列。

(二)模型估计结果

通常在估计面板数据时需消除样本中的固定效应,但向量自回归的模型结构使得自变量与固定效应相关,故使用的传统均值差分方法可能会导致误差。本文采用Helmert变换过程,通过前向均值差分来消除每个个体向前的均值,即每一季度未来观测值的均值,以此来保持变换后变量与滞后解释变量的正交性,这样就可以将滞后回归系数作为工具变量使用;接着再利用组内均值差分处理消除时间虚拟变量,从而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Gmm)进行参数的有效估计。

(三)正交化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模型中某变量的正交化冲击对系统中其他变量的影响,而本文的正交化是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完成的。Cholesky分解的排列顺序表示后面变量同期和滞后期都受到前面变量的影响,前面变量不会受到后面变量当期影响。根据“相对最外生”来进行排列,本文设定的变量顺序是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居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指数、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广义货币供给量月末数同比增速。而后根据pVaR模型的系数估计值及其标准差构造脉冲响应函数的矩阵,利用monteCarlo模拟计算脉冲响应函数的标准差和置信区间。

(四)脉冲响应结果分析

根据凯恩斯主义观点,货币供给增加,导致总需求上升,总需求的变动又会影响到总供给,而产出增加的过程是通过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的。所以在脉冲响应图中,当货币政策产生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之后,居民收入会得到相应增长,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与此同时,各类商品的供给也大幅增加。但是从实际经济情况出发,通过剖析商品供给增幅结构,不难发现不同种类的商品,由于商品自身属性及所属行业地域特征,供给的增加幅度却不尽相同。因此使得一些商品由于货币政策冲击所增加的需求能够迅速得到支撑和满足,因此价格变动并不大;而也会存在一些商品由于总供给增幅较小,无法满足人们由于货币政策冲击所产生的需求,价格波动较大。

从图1可知,一个标准差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当期并无影响,在这之后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逐步增大,最大达到1.3593%,此后逐步减小直至影响消失,可以说货币政策冲击对食品价格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仍然不健全,而食品零售价格作为食品供应链的末端,其最终价格是从生产链上游的出厂价格再经过供应流通零售环节的层层加价后而得到的,较高的中间流通成本就使得食品价格很容易产生大的波动。而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使国内的食品需求快速增长,引发了对食品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增加,由于食品生产行业多数要受制于农业所提供的原材料,而原材料通常都具有生产周期长、单位产品附加值低的特点,这主要是受自然生长规律以及耕地资源有限等因素约束,食品原材料总产量难以快速提高,供求之间短期内很难实现均衡,使得结构性价格上涨压力迅速显现出来,最终的价格波动将表现得更加剧烈和反复。

通过图2可以看出,一个标准差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居民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当期并未显现,在这之后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逐步增大,最大达到0.8021%,此后逐步减小直至影响消失,可以说货币政策冲击对医疗保健价格的影响在所研究的三类价格中处于中等程度。这主要是由于,医疗保健的价格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医疗、保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身心的保健,货币政策的正冲击使得居民的收入提高,当人们满足了维持生命的基本食品消费后,就会把目标转向对于自己身体和生命有益的医疗和保健方面,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产品需求增加就会使医疗保健的价格上涨。同时,无论是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还是保健品生产商,当遇到需求上升的情况时,由于医疗机构的特殊性或者是保健机构和保健品生产商自身产能原因,很难迅速提高行业的供给量,这也使得医疗和保健类消费品的价格随货币政策的冲击而剧烈变化。然而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由于我国已经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措施控制医疗以及药品的价格,对医院等药品经营单位所售药品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和保健类消费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

通过图3可以看出,一个标准差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的影响当期并未显现,在这之后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逐步增大,最大达到0.5213%,此后逐步减小直至影响消失,货币政策冲击对交通和通信价格的影响较小。交通和通信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都较高,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性。而通信行业又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利润空间与其他行业相对较大,总之,当交通与通信行业由于市场结构或者技术水平原因获得丰厚利润的时候,就意味着其利润空间很大,行业内企业的自有资本会较为充足,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较弱。因此交通与通信类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迅速扩大供给,而充裕的供给能力则能够确保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另外,我国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对通信设施基础建设的投入,保证了低收入人群可以以非常廉价的方式满足基本出行和通信需求,这也一定程度抑制了交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

1.赵昕东,耿鹏.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解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0)

2.赵昕东.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估计与应用[J].统计研究,2008(7)

3.张玮,苏.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产出、通货膨胀效应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5)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6

2018年XXX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工作部署,以保障基金安全运行为中心,以服务群众和监管控费为抓手,不断提高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度,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全县XXXX健康稳定的发展。现将2018年XXX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关于吉林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情况

积极部署,加强学习贯彻落实到实处。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把学习重要讲话指标精神落实到实处。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清醒认识到贯彻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有针对性地把的系统讲话精神材料分到每个部室,供党员干部自学,有力促进了学习贯彻效果深入和转化。

二、2018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参保扩面工作全面完成

截止12月末,职工保险参续保XX 人,完成考核指标任务XX人的XX %。生育保险参续保XX人,完成考核指标任务 XX人的XX %。工伤保险参续保XX人,完成考核指标任务XX人的XX %。城镇居民参续保XX人,完成考核指标任务XX人的XX %。

(二)各项基金收支运行平稳

    截止12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XX 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率XX%。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XXX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XXX%。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XXX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XX%;总支出XX 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XX%。工伤保险基金收入XX 万元,支出XX万元。与上年相比收入增长率XX%,支出增长率XX%。生育保险基金收入XX万元,支出XX万元。与上年相比收入增长率XX %,支出降幅XX%。

    (三)监管监督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两定协议的签订工作达到XX %。2018年与定点医院签订职工险协议XX家、签订居民险协议XX家、签订定点药店XX家。

二是审批和核实工作准确及时。审批职工重复住院XX人。审批特殊门诊XX人,其中职工XX人,居民险XX人。外伤核实XX人次,提交稽核部稽核不符合报销XX人。

三是加大监督工作力度。采取平时检查和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定点医院实行监督管理及反欺诈专项检查,查处违规定点医院家,拒付医疗费用XX元,定点药店停网整顿XX家。健全医保医师考核制度,对违规操作的服务医师进行扣分,录入在实时网络监控中。季度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重点抓冒名顶替住院、挂床住院、不够入院标准收治入院、分解住院、大包围用药、出院带药超量等各种违规现象。

(四)以宣传预防为主切实抓好工伤保险工作

一是严把审核关口,确保待遇按时支付。严格落实工伤保险政策,确保工伤待遇及时发放。截止12月末,审核工伤医疗费XX人次,工伤医疗费共计XX元;审核工伤伤残待遇XX人,审核一次性伤残补助金XX元,审核一次性医疗补助金XX元;发放定期伤残津贴XX人;支付XX元;发放生活护理费XX人,XX元;发放住院伙食补助XX人次,补助金XX元;审核一次性工亡补助金XX人次,支付XX元;一次性丧葬补助金XX人次,支付XX元;供养亲属XX人,支付XX元;辅助器具配置XX人,辅助器具费XX元;工伤预防宣传费XX元,以上合计金额为XX元。

二是加大工伤保险的预防宣传工作。从7月份起,按照我局按年初工作计划,深入企业,通过悬挂工伤保险宣传标语、发放《XX职工工伤保险手册》和进行工伤保险预防专题课件讲座等形式,开展了一次工伤保险宣传和预防工作。通过开展工伤预防和宣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强化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增强了职工的工伤预防意识,有力的促进了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加强实地检查,规范医疗机构服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规范医疗服务机构的协议管理工作。坚持到协议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费用核实和医疗协议监督、检查。有效杜绝挂床、冒名顶替、虚开医疗费、超工伤范围诊疗等现象的发生。

(五)提升服务质量认真做好待遇结算支付工作

截止12月末,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审核结算药费XX万元,结算XX人次,统筹金支付XX万元;审核结算定点医院、定点药店XX家次,个人账户支付XX万;结算职工大额医疗保险XX人次,大额基金支付XX万元。

办理职工险异地转诊即时结算X人次,统筹金支付XX万元;居民险异地转诊即时结算XX人次,统筹金支付XX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XX人。审批急诊XX人次。

(六)进一步加大稽核工作力度

一是按照省局的有关要求,截止12月末,共稽核职工险、工伤险、生育险参保户数为XX户XX人,均未发现瞒报、漏报现象。

二是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异地待遇支付进行稽核。对结算部委托的外转住院XX名患者进行了实地与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稽核,均未发现违规问题。

(七)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业务经办水平

一是抓好XX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按照新的国家标准,组织各科室档案专管员到市局学习,做到整档标准化、统一化。优秀级档案管理单位申报工作已结束,等待省考评组验收。

二是加强经办队伍规范化建设。着力规范窗口建设,提高医保经办水平,按照统一标准、简化程序的原则,继续优化业务流程,确保各个环节衔接顺畅,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不断完善和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是全力做好包保贫困户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局进行了周密的工作部署,全年共走访贫困户户次。采取入户送温暖活动,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节日前为每户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又进行了义诊,并按义诊情况,分别为包保贫困户安排了治疗的常用药品;并为贫困户捐赠了过冬的衣物。我们的举动,得到了包保贫困户的赞许。

三、亮点工作

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全面开展

按照省局的统一要求,对近年来在我局办理异地就医的参保人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确认,目前,XXX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或居住证等资料,即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为参保人办理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市,不用填写具体的医疗机构名称,只要是就医地医疗机构是国家或省异地就医平台涵盖的医疗机构即可直接就医结算。XXX在业务大厅设置了异地就医经办窗口,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四、2019年工作安排

1、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面。深入到有缴费能力的企业,联合相关部门宣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增强全民依法参保意识,不断扩大医保覆盖面。

2、加大对两定单位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做到每周抽查一次,每季度和半年考核一次。同时加强对医保医师的监督和管理,做好两定单位远程实时监控工作。

3、加强基金管理,强化对基金的监督和检查。在自查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加强财务统计工作,按时、按质、按量上报财务统计报表。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7

一、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运行。全市2017年参合农民近XX万人,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了XX%,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缴费XXX元,国家、省和市级财政配备资金为每人每年XXX元。全年可筹资新农合资金X亿元,扣除大病保险实际可用以参合农民补偿的资金为X亿元。截至X月末,支出新农合基金XXXX万元,占新农合基金总额的XX%,其中支付各类门诊补偿费用XXX万元,支付住院补偿费用XXX万元。全面启动新农合村级门诊统筹,实现了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即可报销门诊费用的目标。

2、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省医改办的要求对市、中两院公立医院改革进行系统评估,落实相关政策,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破除以药补医,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药品。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市二院、市三院和市四院等市直医疗机构全部纳入改革范围,于2017年8月30日起全部5家医疗机构都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3、不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1-10月份,全市共建立健康档案301315份,建档率为74.3%;电子档案292997份,72.2%;其中高血压建档25643人,规范管理21221人;糖尿病建档4937人,规范管理4118人;精神病建档1639人,规范管理1444人;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21473人;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9206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4537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儿童1973人;举办健康讲座185次,受健康教育9045人;举办咨询活动160次,接受咨询6354人;共设置宣传栏58块,宣传栏更新266次。

4、推进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实施“两癌”筛查项目。截止10月末,完成宫颈癌筛查人数3635人,乳腺癌筛查3789人,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稳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截止7月末,全年共补助在本市助产机构住院分娩农村孕产妇575人,发放补助资金共计17.25万元。从8月份开始,按照上级规定,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暂停。

二、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经过努力工作,目前各项指标完成较好,达到或好于省和XXX规定的标准。

1、各项人口指标都好于上级要求。截止9月末,我市共出生人口846人,出生率为2.68‰,自然增长率呈现负增长趋势,政策生育率为99.4%,综合避孕率为90.5%,人口出生性别比为99,全员人口数据库录入覆盖率达100%。

预计到年底全市共出生人口1300人,全年出生率为4.1%,到年底政策生育率达到99%。预计到年底综合避孕率达到90%。预计到年底人口出生性别比达到105。

2、年度奖励扶助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落实率达到100%,9月末,两项制度新增对象审核确认已顺利完成并录入国家网站,累计确认农村奖励扶助对象4892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对象967人,发放奖扶资金948.9万元。共为273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发放了每人2000元的独生子女奖励费。

3、不断提高“两免”服务水平。截止9月末,共为362对夫妇进行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完成总任务的80%,查出生育缺陷高风险56人,建议停孕。免费为918名符合生育条件的妇女进行了叶酸药物干预,服用率达到95%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市妇幼保健医院常年深入村屯开展便民活动,免费接送5803名育龄群众到市生殖保健医院开展“三查一治”活动,发放了宣传资料1.3万份和免费避孕药品、药具1万余盒。

4.人口信息库的维护工作全面完成。合法生育统计求实率达到100%,违法生育上报准确率达到100%。全面开展了全员人口数据查漏补缺和修正全员人口身份证号错误工作。目前全员人口录入覆盖率达100%,主要数据项完整率99%以上,逻辑关系准确率99%。

5、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及时准确处理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相关信息。截止目前,已核验流入人口1433人,流出人口87409人,免费为187人发放了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各基层医疗机构将流动人口全部纳入均等化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技术服务率98%以上,计生三查率为98%以上。

计划生育工作在2014、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荣获“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先进市”,连续十年保持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

三、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按照市里“双城”联创会议的安排和部署,我局牵头完成创建部级卫生城市工作任务。在局班子的带领下,卫生计生系统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卫计系统要先行”的要求,各单位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各项任务指标的落实。

1、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全面完成摸底调查。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重点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纳入管理的共计151家(其中:宾馆旅店44家,洗浴场所17家,美容美发81家,歌厅9家)。在摸底的同时开展专项整治,开展了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全部按照执法程序下达了整改工作意见书,责令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二是规范管理窗口单位。将市客运站和安北火车站列为本轮专项整治的重点单位,从卫生状况、禁烟情况、组织制度、应急管理、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三是严格管控学校卫生。组织开展了《XXX卫生监督所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市内11家中小学校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提高了各学校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健全了食品安全,公共场所监管等组织制度,使得各项管理符合相关卫生法规要求。四是切实整治医疗市场。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XXX创建部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了《关于开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工作,共计检查医疗机构13家,生活美容场所22家。对其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及时的纠正。目前《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理情况专项执法检查》、《2017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专项卫生监督检查》、《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督查》等项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中。为了统一标准和方便管理,我单位印制了2000余份企业卫生管理制度,并按行业装订成册,发给被监督业户,同时宣传XXX创建部级卫生城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被监督业户“创城”的积极性。

2、全面开展宣教工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创城指标中占据了较大份额,市卫计局针对全市的宣教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实行了统一内容,统一方式,统一时间的宣传活动,保证了宣传效果。一是定时播放公益广告。结合卫生的行业特点,市卫计局向市广播电视台提供了控烟、口腔疾病的防治、保护视力、看病用药的公益广告光碟;手足口病、鼠疫防治、碘缺乏病防治、狂犬病处置、健康素养66条等光碟;定期进行了播放。二是完成宣传节目录制。市卫计局将系统内的各类专家进行了集中培训,要求各专家集思广益,将自己的业务精髓进行总结,特别是在防治慢性病,传染病方面的宝贵经验通过电视画面传播给广大观众,达到宣传目的。录制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脊髓灰质炎治、“四害”防治、疫苗接种、布病防治、艾滋病防治、重症精神障碍防治等电视讲座内容,近期将与观众见面。三是充分创新活动载体。利用3月24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25免疫规划日,5月15日碘缺乏病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等有利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累计制作完成宣传板10块,悬挂横幅100余条,发放传单3万张,开展面对面宣传1500人,发放健康干预包500个,开展家庭医生签约2.9万人。

3、不断提高疫情处置能力。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及机动队,建立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修改并完善了各种应急预案。制定了艾滋病、霍乱、鼠疫、布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热防控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疫点处理、人员培训、大众宣传。开展了对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指导检查。完成了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调查处理工作。针对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向卫计局提出了防空措施及建议。严格按照《疫苗储存降运输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了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制度,有专门用于疫苗储存的冷库和冰箱,冷库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况设备。新购买了一辆用于疫苗运输的冷藏车,每月用专车将疫苗送至各接种点。制定了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和开展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制定了慢病综合防范示范区指导方案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环境建设指导方案。开展了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工作,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技术指导工作,对全市25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进行了指导检查。制定了孳生地调查方案和病媒生物季节消长监测方案。较好的完成了卫生计生系统承担的创卫工作任务,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

四、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截止到10月31日共接到报告卡490张,发病率为114.07/10万,传染病发病数与去年同期比下降了19.0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100%,及时审核率为100%。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霍乱监测工作,5-10月开展霍乱监测,截止到10月末共采集样品108份,未检测出霍乱弧菌。对辖区共开展指导检查2次,指导检查单位57家,其中学校1家、各级医疗单位56家。每次指导检查后,都下达现场检查指导笔录,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每月对监测到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截止到8月末,我市共发生法定乙丙类传染病440例,发病率为102.4310万,无因传染病死亡病例。共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4例,与去年同期(14例)比持平。每个病例均进行了个案调查及疫点处理。共发现手足口病病例8例,采集咽拭子4份。与去年同期(75例)比下降91.96病例。丙肝报告发病52例,发病率为12.11/10万,与去年同期(33例)比上升了57.58%。猩红热报告发病5例,发病率为1.16/10万,与去年同期(8例)比下降了37.5%。艾滋病新发报告5例,加上本地居住在外地检出的共10例,抗病毒治疗37例。梅毒报告1例。全市接受自愿咨询检测服务272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通过调查走访掌握了本辖区娱乐场所及娱乐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的动态变化,扩大了干预覆盖面,尤其加强了对低档暗娼的干预力度,摸底调查有暗娼大约90余人。共干预609人次,检测103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展同伴教育2人,发放宣传材料1650份,安全套1440只。积极拓展男男同性恋人群的干预范围,努力发现目标人群,男男大约有80余人,发展同伴教育员2人,共干预518人次,检测92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放宣传材料1340份,安全套1200只。外来务工人员估计人数为60余人,共干预414人次数,发放安全套发放宣传材料1030份数,发放安全套为760只。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做好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救治、救助和随访工作。

五、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市直各二级医疗机构继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创新性地推出了许多便民利民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诊疗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病人持就诊卡即可完成看病、检查、缴费等一整套就诊流程。医务人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开具处方、申请单、书写病历,发送检查报告与图像。医保、新农合等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了及时结算和网上转诊。既方便了患者也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二是诊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均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市第一人民医院确定11个临床科室16个专业,43个病种,市中医院确定了8个科室8个专业16个病种,前5个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人数达562例,通过临床路径的开展,有效的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三是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全市所有二级医疗机构都将优质护理服务的成功经验向全院推广,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为一体的工作流程等。在5.12护士节前夕,我局于市工会共同组织了护理技能大赛,全市各单位共计选派35名选手参赛。通过竞赛实现了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预期目标。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各医疗机构都能健全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医患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以及对医疗纠纷处理不当责任追究机制,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投诉管理办公室”,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工作内容,加强投诉管理,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目前我市所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均投保了医疗责任险。五是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吉林市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第一人民医院,定期与不定期的派出卫生技术人员到第一人民医院坐诊,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两家子镇同建卫生院、乐胜乡XX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XXX中医院对口支援新平安中心卫生院。支援单位每月定期派出3名业务骨干到受援单位出诊、讲座,通过带教受援单位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六是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移址新建项目。目前工程主体及门诊楼、传染病房楼都已封顶,进入内部抹灰及施工阶段。工程二期土地征用还在进行当中。七是加强中医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市中医院脑病科、肾病科、糖尿病科开展了重点专科建设,突出了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提高基层中医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市所有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了258台电磁波治疗仪。今年又申请到安广镇卫生院,烧锅镇中心卫生院两所中医馆建设项目,目前两家卫生院已按照《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方案》进行筹划,科室设置及设备采购计划已完成正在建设中,通过中医馆建设,切实提升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六、妇幼和社区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加大学习力度,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保证妇女儿童获得法律所规定的服务。举办了全市妇幼保健培训班和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培训班,培训人员100余人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600份,提高了妇幼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深入到乡镇、村屯广泛宣传和普及妇幼保健知识。二是“三网”监测为中心,很好的完成了全市孕产妇、儿童的监测、质控,按期成功筹办了全市妇幼保健培训班、产科质量培训、艾滋病讲座培训班,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儿童系统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入户调查,建立围产保健手册,手册发放到孕妇手中,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定期做好产后访视,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住院率达100%以上,大大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严格执行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加强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防治。严格按照城镇4:2:1体检要求为儿童进行认真体检,通过对儿童系统管理对查出患病儿全部进行专案管理。

七、推动实施健康扶贫工作。

根据省及XXX健康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制定并印发了《XXX2017年健康扶贫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多次组织召开全系统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市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布置。紧紧围绕让贫困群众有病“看得起、看得快、看得上、看得好”这一目标,以解决贫困群众就医难题为着力点,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一)强化政策宣传。为了提高贫困人口对医疗保障政策的知晓率,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制作《XXX医疗精准扶贫主要政策》宣传手册、《XXX农村贫困人品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及住院报销流程》等通俗易懂的宣传品3万余份,分发到贫困户手中。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包保干部、乡镇领导、村书记、包村第一书记及卫生专业人员开展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培训,培训达1200余人次。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嫩江之声广播、大安电视台、大安通讯、大安宣传文明网、XXX微信平台等媒体广为宣传,让更多医疗救助对象知晓政策标准和救助范围,做到家喻户晓。

(二)落实保障政策。在执行省卫计委“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三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认真推进和落实XXX关于《农村贫困人口兜底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和《农村重度贫困人口定点医院住院免费治疗暂行办法》。确定市医院、市二院和市中医院三家市级公立医院为兜底救治定点医院,对重度贫困人口实施兜底救助。于今年6月末前,全市所有村卫生室均已启动村级门诊统筹工作,实现了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就近就医即时结报。同时积极推进和落实XXX提出的“三下沉、两提高”政策,出台了《推进健康扶贫实施“三下沉、两提高”工作方案》,政府再次列支专项资金500万元,对贫困人口门诊用药进行救助和保障。在医疗保障方面我市已形成“门诊+住院”的所有贫困人口全程治疗用药保障模式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的重度贫困人口五重保障模式。截止目前,全市贫困人口住院诊疗3538人次,慢性病及特殊性门诊3551人次,普通门诊7000余人次,新农合报销总费用达1974万元;对706人实施了政府兜底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00万元。

(三)优化诊疗机制。建立“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机制。为加强贫困人口医疗救治工作的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确定市医院、市中医院、两家子镇中心卫生院、两家子镇同建卫生院和月亮泡镇中心卫生院为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确定三家市级公立医院为兜底救治定点医院。在各医院分设专项服务窗口,印制诊疗流程,安排具体人员进行导诊,贫困人口持个人有效证件并出具村委会开具的证明,即可住院并得到及时的治疗,救治结束或出院时,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的“一站式”服务,诊疗报销更加快捷、便利。

(四)抓好跟踪服务。组建5个巡回医疗队,对各乡镇分片包保,在建立“一人一策”的基础上,再次入户对贫困患者进行调查、筛选、核实工作,按32种慢性病、42种特殊疾病、42种重大疾病、普通疾病及9种大病分类建立健康扶贫工作台帐,填写XXX贫困人口治疗建议卡,补充和完善一人一策手册。目前完成贫困人口治疗建议卡8300份、补充和完善一人一策手册8300余册,做到每个村卫生室都有本行政村贫困人口患病情况的台帐,每个卫生院都有全乡(镇)贫困人口患病情况的台帐,卫生行政部门有全市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台帐。配合扶贫部门认真开展“三上墙”工作,做到所有贫困患者用药情况上墙,已全面完成XXX提出的贫困患者家中要有“一册一单一表”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贫困人群签约已达100%。印发1.3万张《三级包保医生联系卡》,由包保医生引导用药及治疗,方便贫困群众及时就医。同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常用处方药品的采购品种,加大常用处方药品的采购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贫困人口就医和用药需求。

(五)建立巡诊制度。为提高基层的诊疗水平,方便群众就医,2017年我局组织市直五家医院和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了巡回诊疗,通过县、乡、村三级医生联合行动,分片包保,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定期到所包保的乡镇、村屯开展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目前,各二级医疗机构下乡巡回医疗240余次,诊疗病人9038人次。我局组织结合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争做先锋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并于2017年9月9日至15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贫困村屯、乡镇社区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周活动,以在卫生院坐诊、到村屯集中巡诊等形式开展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共出动一线党员干部群众70多名,为300余名贫困患者免费提供了诊疗服务。组织开展“健康大讲堂”,参与群众达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放免费药品价值2000多元,免费做心电300多人次,免费做彩超100多人,查血糖200余人次,为患者免除诊疗费1万余元。通过义诊活动,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推动深入学习贯努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推进健康扶贫顺利进行。

八、2018年度工作安排

(一)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到攻坚阶段,我市5家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部启动实施改革。我们将根据年初的总体部署和上级部门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推动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及时总结、学习、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确保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二)认真完成好计划生育工作。一是继续深化宣传,转变群众观念。努力在宣传教育网底工程建设和新闻舆论宣传上取得新突破。二是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基础。保持计生队伍的稳定,继续加大对乡村计生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计生人员的素质。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提高计生协会的影响力。努力建设“少生优育、文明富裕、健康和谐”的新农村家庭。三是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优质服务。继续加强中心服务站和合格服务站建设,形成“合理布局、调整充实、完善功能、方便群众”的计生服务网络。加强计生人员技术教育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努力开展免费优生检查、生殖健康检查、产后术后及药具随访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四是严厉打击“两非”行为,有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五是狠抓奖励政策落实,巩固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奖励审核审批工作,妥善解决破产、改制企业及无业人员奖励资金兑现问题。认真做好失独家庭的安抚工作。

(三)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做好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布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发现率,降低发病率,力争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密切关注各病种的高危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效保护易感人群。要继续开展好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及时学习和掌握相关传染病的防控知识。要继续加大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针对学校、公共场所、农村等重点部位,继续加强管理,及时在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加强“降消”项目监督管理及健康促进行动。做好新筛和产筛工作,提高“两筛”率。认真落实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

(四)完成承担的各项创卫任务。积极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址新建项目的用地审批,确保在10月底前完成各项审批手续,促使项目落地。做好市第一人民医院移址新建工程的续建工作。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管,落实好量化分级管理,督促其将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扎实推进无烟机关、无烟医院的创建工作,卫生计生系统内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禁烟。

(五)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深入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切实提高优质护理水平和优质护理覆盖面,推进示范工程向更深一步发展。扎实做好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扩大临床路径病种,及时总结相关经验,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的工作经验,确保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落实医疗机构成立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的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有关规范和标准,扎实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建立医院感染暴发信息上报系统,加大对医院感染事件的瞒报、缓报、漏报的处理力度。开展血液透析的医疗机构要组织血液透析等相关科室开展《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全员培训工作,加强血液透析质量安全监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血液透析不出现问题。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8

一、药品安全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五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药品放心工程,不断深化药品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药品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感明显提升,全市没发生一起重大药品安全责任事故,为“平安”、“和谐”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市、县区两级全部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明确了机构职能、编制和人员,建立了稽查执法机构和队伍,落实了部门职责。乡镇(街道)普遍聘请了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延伸了监管触角。开展了药品检验实验室认证工作,药品检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2.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推行了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严格推进Gmp、Gap、GSp实施,大力开展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化工作,积极构建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健全稽查联动机制,完善药械日常监管机制、药品抽验机制,保障了药品质量安全。3.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大力开展各项药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净化了药品市场秩序。全市药品评价性抽验总合格率显著提高,是全省乃至全国药品质量最安全、市场秩序最规范的市之一。4.助推医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相继出台了扶植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明确了政务服务、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保障措施,为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宽松环境。“十一五”末,全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3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1家,药品批发企业46家,药品零售企业2500余家,使用单位5500余家。其中鲁南制药、罗欣药业均进入制药工业全省十强和全国百强,医药经济已成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

(二)存在的问题

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低、小、散的状况还未彻底根本扭转;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社会公众科学合理用药知识还比较匮乏,参与监督和自我维权意识还不够强,药品质量安全社会监督的大格局尚未完全建立;药品监管责任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乡镇以下监管力量极其薄弱;制售假劣药品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高超,监管技术、人才和手段匮乏,电子监管、检验检测和执法装备配置不够,尤其是检验检测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远不适应当前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富裕美丽的的“大、新”的关键时期,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我市是一个药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市,监管点多、面广、量大,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药品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必须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可靠保障。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规范秩序、促进发展的思路,切实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逐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系、技术支撑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企业信用体系,着力解决全市药品安全基础性、关键性和全局性问题,全面提升药品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全市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医药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药品安全突出问题,确保公众用药安全。2.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规范药品安全执法。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改进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3.坚持效能优先,合理布局。遵循药品监督管理规律,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监管需求与保障能力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解决监管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管效能。4.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加大投入,形成监管合力。以强化基础为重点,倾向基层,重心下移,加强监管基础和监管能力建设,实现全市药品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协调发展。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药品监管事业总体目标为:经过五年努力,监管体制逐步理顺,监管责任体系逐步健全,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显著提高,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得以增强,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全市人民群众药品安全得以保障。

(四)规划指标

1.全市药品生产企业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率达到100%,经营企业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率达到100%;后新开办零售药店100%实行执业药师在岗制度。2.市级药品检验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90%。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每年均达到98%以上;基本药物抽验和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100%。3.医用电器设备通用安全性检验覆盖率达到100%,市内生产医疗器械检验覆盖率达到90%。4.《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达标率100%。

三、主要任务

(一)药品安全监管

1.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全面实施新修订Gmp,全市在产药品全部达到新修订Gmp要求。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制度建设,建立药品风险监管体系。推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药包材和药用辅料监管。加强特殊药品监督管理,实行实时监控,严防发生流弊案件。加强中药源头监管,推行中药材Gap认证。2.加强药品流通使用监管。全面实施新修订GSp,完善药品经营许可认证制度。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强基层药品监管。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引导公众合理用药。全面贯彻实施《省药品使用条例》及《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规范药品使用行为。加强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完善药品稽查管理机制、药品打假协作机制,重点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完善问题药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建立假劣药品预警制度。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完善监督监测网络,建立药品广告监管长效机制。

(二)医疗器械监管

1.到“十二五”末,医疗器械产品国际标准采标率达到98%,注册产品100%执行国家标准、行业强制性标准。2.全面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无菌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及实施指南,完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二类以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达标率为100%。3.完善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品种管理,探索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到“十二五”末,全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全部通过《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

(三)化妆品监管

健全化妆品监督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完善化妆品监督抽验制度。推进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到“十二五”末,化妆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覆盖率达到100%以上。

(四)基本药物监管

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建立基本药物品种和生产配送企业档案,加强基本药物中标企业生产和配送监管,建立中标基本药物留样备案制度,配备符合GSp要求和药品留样条件的设施设备。加大基本药物监督抽验,实现基本药物评价性抽验全品种覆盖。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实现基本药物电子监管。

(五)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

1.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体系。建立市、县两级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立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建立重点监测与哨点监测、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强化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评价预警。实施《药物滥用监测管理办法》,建立敏感人群用药调查监测机制。2.建立化妆品安全风险交流与监测评价体系。实施安全风险交流与监测评价制度和工作规范,健全安全风险监测评价网络,开展重点监测和哨点监测。3.健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集指挥调度、预测预警、恢复重建、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于一体的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六)药品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1.依托市药品检验所,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手段。拓展检验检测项目,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为行政监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制订和布置年度药品监督抽验方案,确定监督抽验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单位以及重点环节,为行政监督和经济发展提供一手资料和技术支撑。2.建立化妆品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以市、县级药品检验所为依托,扩展化妆品检验检测项目。

(七)加强监管基础建设

1.加强药品监管行政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本着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分步建设的原则,加大对行政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末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满足行政监管执法工作需要。2.加强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履行化妆品技术监督职能的要求,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全面提升全市药品技术监督机构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保障水平。3.改善药品监管执法条件。按照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标准和新版药典的规定,配备、更新办公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满足监管执法和检验检测工作需要。4.建立投诉举报平台12313投诉举报热线,畅通投诉举报程序。

(八)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设市药品监督管理数字监管工程。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业务、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三大应用系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药品检验检测、应急预警平台和网络信息安全三大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完善市级药品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全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数据库,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到“十二五”末,建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数据中心,完善应急预警平台体系建设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成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和完善行政审批、药品电子监管、药品生产企业非现场监管、化妆品监管、电子监察、药械安全监测和药物滥用监测和药品抽验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和完善市、县级药品检验所硬件基础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药品监督管理队伍,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实施药品监督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突出加强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教育。鼓励各类人员通过在职教育等形式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加快药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发挥市医药技校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食品药品职业院校。加强药学技术人才管理,完善药学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实施药学技术人才服务规范,发挥药学技术人才指导临床和公众合理用药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药品安全“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实施“网格化”监管,完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所建设,全面落实药品监管责任,建立属地管理、层级分明、覆盖无隙的药品监管责任体系。按照本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做到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既保证日常工作的及时完成,又保证规划确定内容的有效实施。要按照规划时序要求,抓好各个节点的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适时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必要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

(二)落实经费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药品安全所需资金,保障规划任务和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区域性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尽早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各项要求,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部审计,严肃财经纪律。

(三)创新体制机制

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深化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机制和监管手段。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新经验、新做法。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用创新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推动“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

(四)加强沟通协调

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和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对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支持和配合。切实做好本规划与全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同时努力与各有关部门的规划相协调。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9

目的探究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内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产妇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护理人员护理差错发生率及终末病例书写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及终末病例书写质量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可有效地减少差错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风险管理;妇产科

0引言

妇产科维系着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家属期望高、产妇流动量大、出诊急是该科室的主要特点[1]。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容易产生较多的护理差错,从而易引起护患纠纷,对医院正常的就诊秩序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受影响。本次研究中在妇产科实施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信封式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5.37±3.01)岁。观察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5.84±3.23)岁。将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常规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实施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为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培训,使得护理人员对其有所了解。(2)从实际出发,将护理人员分别划分为新生儿护理组、产妇护理组、健康知识宣教组及病例规范书写组。(3)新生儿护理组:对以往遗失新生儿手环的因素进行探究,并根据探究结果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4)产妇护理组:将以往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完善对产妇的护理。(5)健康知识宣教组:利用多种授课形式,向产妇普及分娩及育儿的相关知识。(6)病例规范书写组:院内建立完善的病例书写规范制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护理人员护理差错发生率及终末病例书写质量情况。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与终末病例书写质量均采用院内自设的调查表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其中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与终末病例书写质量评分用(±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护理差错发生率采用(%)表示,由卡方进行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两组间各项指标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人员终末病例书写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终末病例书写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

观察组中2例出现错漏医嘱、1例出现采样差错、1例出现给药差错,该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8.00%。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2.00%,其中错漏医嘱、采样差错、给药差错、新生儿胸牌或手环丢失的各项例数分别为8例、3例、4例、6例。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妇产科人员流动性较大,出诊急,护理人员每天需要为多名产妇进行护理工作,护理工作量大,因此该科室中易出现较多的护理失误,对医院、产妇及新生儿均存在较大的影响[2]。进行一般护理管理后,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为(76.21±8.14)分,得分明显偏低,说明一般护理管理难以有效地提高产妇对妊娠、哺乳、育儿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3]。此外一般护理管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较高,容易对产妇及医院造成不利影响,且该项护理管理无法改善护理人员终末病例书写质量,对后续的相关工作产生影响,因此该项护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经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在产科成立健康宣教小组,为产妇进行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有效地改善产妇对妊娠、哺乳、育儿等方面的认知水平,且对提升产妇的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4]。此外,通过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引导护理人员总结护理差错的原因,有效地降低了科室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5]。规范护理人员终末病例书写,制定相关制度,查找影响终末病例书写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将其不断完善,经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病例书写规范性得到显著改善,终末病例书写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及终末病例书写质量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实施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健康宣教的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提升护理人员病例书写的质量,对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春华班春花单位:新疆伊宁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 刘静.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6):745-747.

[2] 马建玲.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9):141-143.

[3] 高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0(24):290-291.

保健医生期末总结篇10

1预防医学考试现状及弊端

1.1考试方式

主要采用平时考核加期末考试方式。平时考核以提问、作业、实验报告为主,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以单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问答等题型为主,占总成绩的70%。

1.2弊端

1.2.1考核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平时考核以知识考核为主,缺乏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如平时作业,教师主要布置一些需要记忆、归纳及简单应用性的内容;实验操作主要开展一些验证性实验,很少有思考性、创新性内容。期末考试以记忆性、理解性知识为主,应用性、创新性知识为辅。很多学生考前突击就能应付。

1.2.2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成绩片面预防医学主要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试题很少涉及开放式问题。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无论是考试形式还是最后的成绩确定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1.2.3缺乏考试反馈机制考试结束即课程结束,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沟通。期末考试结束就意味着学生进入寒暑假,考试结果在下一学期开学初公布。教师没有讲评时间,考试试卷按照学院要求封存。对于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缺少考试反馈这一必要环节,学生将带着残缺的知识走上实习或工作岗位。

1.2.4考试主体单一

主要是任课教师命题,缺少卫生部门人员参与。考试主体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现有考试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能力培养,不利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预防医学考试改革与实践

2.1改革考试维度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综合评价体系,课程结束前对每位学生进行课程综合评价。根据课程特点,科学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课程综合评价中所占权重,突出能力本位。采用“352”模式,即知识占30%、能力占50%、素质占20%。

2.2改革考试模式

建立由多种基本考试方式构成、进行多次测试、综合评价的考试模式。知识评价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并重的方式;能力评价采用平时实操考核和期末综合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素质评价采用平时表现考核和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通过观察、面谈方式评价学生,主要采用多次过程考核方式。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将学生能力培养、学习态度培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平时作业、出勤、小组表现、团队合作、实验实训占总成绩的50%,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改革平时作业内容。改变过去名词解释、判断、问答等形式的作业,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模块结束后布置难度相当、数量适中的案例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总结、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五一”“十一”长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培养学生进行社区诊断、开展社区预防服务的能力。如2009年“十一”长假组织2009级护理、助产、临床医学专业30个班学生开展调研,调查当地居民碘盐摄入、甲状腺肿大情况,分析碘盐与甲状腺肿大间的关系,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专家的结论。学生调研前,认真设计调查表,仔细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后统一调查表,并在离校前开展了预调查,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充分思想准备。通过这次调研,学生掌握了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了解了目前居民的真实摄碘水平;明确了碘盐摄入不足或碘盐过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关系;系统地将解剖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知识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及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2)改革实验课授课与考试方式。原有实验考核以实验报告为主,学生实验情况与成绩没有关系。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现将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改变原有实验课授课模式,将由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改变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阐述实验目的,讲授实验设计原理、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充分研究现有实验,整合部分实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将漂白粉中有效氯测定、水中余氯测定、水中需氯量测定3项实验整合为一项实验———水中加氯量测定,以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想知道加氯量,必须知道需氯量;加氯量是否正确,需要通过余氯量判断;任何氯化消毒剂在使用前都要保证有效氯在一定范围。因此,3项实验整合成一项实验,学时不变,但效果却大大增强,学生课前思考、课中协作、课后分析问题能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