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移动通信设施十篇移动通信设施十篇

移动通信设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3:47

移动通信设施篇1

一、移动通信设施基本情况

(一)移动通信设施数量情况。目前,我区开展移动通信业务的企业有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公司,在全区范围内共有1052个移动通信网络站点,其中电信107个站点、移动578个站点、联通367个站点,比例数量为移动占55%、联通占35%、电信占10%。

(二)移动通信设施数量分布情况。全区范围内1052个移动通信网络站点,架设在居民区内是790个站点,架设在偏远山区是269个站点,分别占数量总和的75%和25%;其中电信107个站点,分布居民区73个、偏远山区34个;移动578个站点,分布居民区448个、偏远山区130个;联通367个站点,分布居民区269个、偏远山区98个。

(三)通信企业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全区1052个移动通信网络站点,三家通信企业采取了不同安全防范措施。

电信公司107个站点,89个站点采用“人防”+“技防”的措施,有18个站点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移动公司578个站点,

58个站点采取“人防”措施、321个站点采取“技防”措施,有189个站点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联通公司367个站点,287个站点采取“人防”措施、50个站点采取“技防”措施,30个站点采取其它防范措施。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全区范围内移动通信设施数量较多,且点多覆盖全区20个乡镇、办事处。二是通信设施分布特点,给日常维护和管理带来较多困难。三是安全防范存在一定的漏洞,部分设施未采取防范措施,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二、近三年全区移动通信设施发案和损失情况

(一)发案和损失简要情况。20__-20__年,全区移动通信设施被盗窃、破坏发案共174起,涉案金额377.0625万元,其中移动发案118起,涉案金额245.46万元;电信发案22起,涉案金额60.3925万元;联通发案34起,涉案金额71.21万元。分别占发案总数的67.82%、12.64%、19.54%,占涉案金额的65.10%、16.01、18.89%。

20__年,发案55起,涉案金额88.12万元,其中移动42起,涉案金额71.1万元;电信7起,涉案金额5.6万元;联通6起,涉案金额11.42万元。

20__年,发案69起,涉案金额128.5万元,其中移动40起,涉案金额73.26万元;电信8起,涉案金额10.44万元;联通21起,涉案金额44.8万元。

20__年,发案50起,涉案金额160.4425万元,其中移动36起,涉案金额101.1万元;电信7起,涉案金额14.99万元;联通涉案7起,涉案金额44.3525万元。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案件发案总数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二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发案数成正比。三是案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依次是移动、联通、电信。

(二)发案和损失分布简要情况。20__-20__年,全区移动通信设施被盗窃、破坏发案共174起,涉案金额377.0625万元,除大寨子、炎山、田坝三个乡未发案外,其余17个乡镇、办事处均有发案,其中青岗岭乡发案22起,涉案41.94万元;靖安乡发案22起,涉案47.5万元;北闸镇发案14起,涉案32.29起;苏甲乡发案13起,涉案29.0425万元;盘河乡发案13起,涉案22.7万元;苏家院乡发案12起,涉案24.42万元;旧圃镇发案11起,涉案12.81起;龙泉办事处发案10起,涉案33.07万元;太平办事处发案10起,涉案38.07万元;洒渔乡发案9起,涉案19.8万元;永丰镇发案8起,涉案14.3万元;乐居乡发案8起,涉案18.9万元;守望乡发案8起,涉案10.05万元;布嘎乡发案7起,涉案12.6万元;凤凰办事处发案5起,涉案7.57万元;大山包乡发案4起,涉案8.7万元;小龙洞乡发案3起,涉案2.43万元。

通过上述数据比对,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发案较为突出的三个乡镇,依次是青岗岭乡、靖安乡、北闸镇。二是发案造成的直接损失较为突出的三个乡镇,依次是靖安乡、青岗岭乡、太平办事处。三是为下步工作确立了安全防范和侦查破案的工作重点。(注:以上数据均由三家通信企业提供)

(三)立破案情况。20__年,全区公安机关共立盗窃、破坏电信设施案件105件、破65件,破案率为61.90%;20__年,全区公安机关共立盗窃、破坏电信设施案件21件、破6件,抓获涉案人员5人,破案率为28.57%;20__年,全区公安机关共立盗窃、破坏电信设施案件53件、破14件,抓获涉案人员7人,破案率为26.42%。(注:以上数据由区公安机关提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案件多发的原因。一是通信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薄弱,防范措施过于简单,“技防”升级改造缓慢,“技防”资金投入不够。二是报案不及时,往往是发案多日后,通信企业才向公安机关报案,错过了最佳取证时机。往往发案后,到公安机关报个案,开具一个被盗证明,到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三是移动通信设施点多面广,站线长,安全防护工作存在较多困难,特别是边远山区的设施,安全防护工作存在较大漏洞。四是公安机关对通信企业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检查力度不够。

(二)未及时破案的原因。一是公安机关重视程度不够,受人员、经费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昭阳区公安机关未建立专业“三电”侦查工作队。二是从以往破获的“三电”案件,多数为团伙犯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流动性强,往往与其他“涉电”犯罪紧密结合,侦破工作难度较大。三是报案不够及时,往往多数案件是发案多日后,才向公安机关报案,错过了最佳取证时机,导致现场走访难度较大。四是被盗物品销赃渠道入口较多,往往是甲地作案,乙地销赃,不易发现和获取破案线索。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公安机关、通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和合作机制,细化措施,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全区通信设施安全运行,保障通信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不法侵害。

二是通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改造升级现有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防范级别。

移动通信设施篇2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脉冲设计

近年来,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雷击事故发生率大大提高。由于移动通信基站地理位置的相对特殊、通信设备的重要性、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因此,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措施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脉冲电源系统、对接地系统、中继传输系统等电位防雷措施设计方案,以便提高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能力,并且能够进一步做好移动通信的防雷工作。

一、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措施的设计思路

我们要着重提高对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意识,这项大工程包括移动通信基站中的接闪器、电源SpD型安装和做好其他的有助于减少外界电磁强度的有效措施。必须在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相关信息进行勘察和记录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根据所在地理环境、供电方式、雷电事故的发生的具体原因等问题制定相对应的措施。要将绝大部分的雷电流引入地网进行排泄工作,这样可以避免雷电破坏移动基站设备,最大程度的提高安全度。同时,要注意观察和分析沿电源线或数据线的阻塞问题、或者由于天馈线引入的雷电进而破坏电磁脉冲的电压,而且要注意提高移动通信设备的电磁的兼容能力,避免因这些因素造成电击故障。在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脉冲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基站防雷工作。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做好提高移动通信的防雷级别,以最低成本来进行有效的避雷措施,提高防雷意识,要注意和气象局做好联系工作。积极地采用先进的防雷检测仪器和雷电监测数据仪器,提前进行雷电风险数据分析,在最佳的时期利用各类设施做好防雷工作。

二、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脉冲的措施和方法

进行移动通信基站综合性的防雷工作,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防雷工作中,首先要做好防雷预防工作,并且进行系统性、规划性、合理可抗性、经济性的方式实施好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整改。

(1)移动和通信基站的电源防雷设计。根据统计,我国绝大多数的雷击事故都属于由于雷击致使电源系统产生过电压现象,从而导致通信设备被破坏,造成通讯设备瘫痪,给移动基站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勘测的过程中发现移动通信基站的电源系统大多属于远距离传输的架空线,会产生两种可能:第一,出现雷电现象时,雷电直击架空的电源,产生高电位从架空的电源线进入移动通信基站,破坏电源系统。第二,雷电所产生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进入移动通信基站的电源系统。因此,为了防止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雷击现象从而引起的通信系统遭受破坏,应该在基站供电系统的电源线路和地电位或者电位补偿系统之间建立一个等电位,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移动通讯基站。另外,对电源系统的整改工作还可以通过保护基站的电源变压器,在安装SpD时,要注意在变压器输入电源铁铠电缆要做接地处理,这样就不容易损坏基站的变压器。移动通信的机房内部电源柜也要做好防雷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了移动通讯基站的畅通,并且有效的延长了移动通信设备的使用寿命。

(2)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网的整改措施。由于移动通信基站遍布的地区地形差异大以及土壤类型不一,造成了基站的地网电阻不易控制,这就增加了施工难度。在进行详细的勘察之后,对移动基站的地网进行整改工作,设计方案应是大多以水平接地为主,要在规定的材料标准下建设,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3)移动通信基站的中继传输系统的防雷改造装置。为了有效的防止雷击,在通信的过程中,要采用光纤设备,因为光纤的材料是由玻璃纤维组成的,这种材料对雷电电磁脉冲起不到电磁感应的作用。只要在装置的过程中采取把光纤的金属加强芯以及终端盒内部与通信用户的接地母线在科学的数值范围内连接起来,这样就能最大化的避免雷击事故。输入的功率值能够满足通讯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的要求,完善各项设备,避免雷击。

总之,随着4G时代的到来,新建和需要整改的移动通讯基站的防雷项目不断增多。因此,对通讯设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措施注意电压保护,从而促使基站的通讯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要求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完善防雷工作,降低基站的因雷击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提高移动基站的防雷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会群,纪新建,石永玮,魏敏.通信天线塔对雷电灾害环境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移动通信设施篇3

【关键词】通信;基站;问题;对策

0.引言

随着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公用移动通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等领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移动用户数量和普及率显著提高,通信事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越来越明显,电信产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主要的增长点之一。通信基站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其建设和布局不仅要满足通信覆盖和承载容量的需求,同时也应符合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体现与城市景观和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然而随着3G网络的建设,移动通信基站布局密度增大,基站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成倍增加,铁塔和建筑物上架设的天线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基站建设过程中的站点选址、物权纠纷等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因此探究如何合理规划、科学建设移动通信基站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电磁辐射问题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担心通信基站发射、接收无线电波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特别大的伤害,进而诱发其它重大疾病;另外通信机房的空调风扇产生的噪音也会对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在移动基站选址与建设过程中会遭到附近居民的投诉和阻挠。

1.2权利、经济利益冲突问题

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争议中,权利纠纷和利益分配往往是分不开的。由于基站建设需要占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必然牵涉到相关物权人的利益。经济利益问题主要集中在移动基站铁塔天线占地补偿和机房租赁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移动运营商租用楼顶房屋并在上面架设天线铁塔、安放设备,楼内其他业主则认为楼顶属于业主共有,自己也应当得到相应得补偿,并以未得到补偿而抵制基站施工。

1.3基站建设法律依据不足

基站作为移动通信服务的基础设施,是创建信息化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实际上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未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之中,缺乏相关规范指导。基站从选址到维护的整个过程都缺少必要的法律规范指引,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很少对其指导和管理,更没有对基站颁发相关的许可或认定文书。基站完全由运营商自行选址建设,因相关法律条例的冲突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社会和公众对基站选址和建设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基站建设经常被投诉为“违规乱建”,结果很多基站被迫停建或拆除。

1.4重复建设严重

移动通信发展到一定阶段,受资源、环境等方面制约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对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各运营商为抢占市场各自为政,在建设基站时并未遵循共享共建原则,基站的重复建设造成了土地空间资源的严重浪费。

2.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对策分析

2.1加大宣传力度,为基站建设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相当多的居民对电磁辐射存在一些误解,认为移动基站会对人体造成特别大的伤害,实际上国家对基站天线辐射有严格安全标准进行控制,合理设计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能满足所有的安全标准,一般而言,生活或工作在安装有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大楼的顶层不会存在安全问题。所以运营商要做好和居民的解释和沟通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和通信运营商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全面地向人们宣传电磁辐射的科学知识,消除公众对电磁辐射的误解,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避免基站在施工过程中遭到居民的阻挠而导致工程施工受阻,影响施工进度。

2.2完善电信法律制度,平衡权利或利益冲突

对可能发生的权利冲突,《电信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了解决机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在民用建筑物上附挂电信线路或者设置小型天线、移动通信基站等公用电信设施,但是应当事先通知建筑物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并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向该建筑物的产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支付使用费。

我国电信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结合我国通信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法律制度,未来《电信法》在电信设施建设和保护方面需要考虑以下立法诉求:一是明确规定公用电信设施属于社会基础设施,二是应当明确通信基站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要求,包括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电磁辐射、防震、防雷电等技术标准;应当优先使用国有土地和公共建筑物等;三是明确通信基站共建原则及其保障制度。

2.3加强4G无线基站建设

4G无线基站的布局和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出席2013中国Lte产业发展峰会时就指出,我国通信业进入到Lte时代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网络优化问题。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简称。4G提供比3G更高的上网速率,最高可以达到150mbps的下行速度,和50mbps的上行速率。4G采用Lte技术。Lte技术有两种制式――FDD-Lte和tDD-Lte。其中,中国移动采用4G(tDD-Lte)标准,网络速度可达3G网络速度的十几倍到几十倍,tDD-Lte是高带宽、高质量的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标准之一。4G网络既可以达到有线宽带的上网速度,又可以让客户享受移动的自由。它不仅支持话音、短信、彩信,还支持高清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视频调度等。联通4G采用的是FDD-Lte标准,是国际主流4G技术,使用的国家多、覆盖的范围广、支持的机型多、技术最成熟,网速也最快,完全可以满足看电影、玩游戏、传送大文件的使用需求。4GLte的主要组成技术包括mimo多发多收技术、64Qam调制技术、oFDma(下行)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以及SC-FDma(上行)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

在4G无线基站建设方面,需要努力提高网络覆盖和网络容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做好网络噪声的管理。与2G网络不同,在3G、4G网络中,重叠覆盖会对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有高性能的天线。做65度角天线覆盖的时候,网络两边的覆盖收缩得要特别快。解决好网络的干扰控制的关键在于天线性能、安装质量以及做频率规划时留出足够的富余量。

②做好无线扇区的规划,对天线的管理以及网络的优化、维护。精确控制网络波形的边缘,相邻两基站相互之间能够补充,但不产生的干扰。可以使用远程天线控制。就是将远程的RRU和天线整合,把2G、3G、4G的天线,整合成一套简单、清楚、易于维护的系统,放在一个装置里,称为远程控制单元。

③做好室内和场馆等特殊环境下的覆盖。可以使用小区分裂的方法,在用户密集、业务量特别大的场所,进行小区分裂。减少小区的覆盖面积、增加小区数量,提供更多的信道,提高用户的容量。

2.4依法将通信基站纳入建设规划,加强管理与协调相关法规、政策的缺失,使得基站建设介于管与不管之间。为规范基站建设行为,应采取政府和运营商共同通过规划引导的方式,将基站管理融入政府现有的管理系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规定: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移动通信基站用地作为基础设施用地,理应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也规定:“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安排,保证无线电台(站)必要的工作环境”。所以主管部门要推行基站与城市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将通信基站切实纳入城乡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综合利用、达到多方共赢。

3.结语

近年来,移动通信事业取得了显著得发展,它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力推动作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作为移动通信事业的基础设施,解决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的问题,科学建设移动通信网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为了保障移动通信事业进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并将其列为城市公用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科]

【参考文献】

[1]张晓冬.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移动通信设施篇4

【关键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互调影响

0.前言

地铁作为大多数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舒适便捷、承载量大、安全快速等特点,而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之下,通信设备也在地铁内得到普及,让人们在任何位置都能有着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但是,作者在对近些年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的情况调查发现,由于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多样性、同时性等特点,使得各个通信系统之间会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不仅对乘客的移动通信带来一定的影响,更对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规避地铁移动通信系统间的干扰现象,对此,本文主要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间的互调影响进行分析。

1.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通信系统是地铁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地铁内的具备多个通信系统共存,不仅实现地铁内部的通信功能,同时也将对地铁乘客移动客户端提供通信服务[1]。就当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分为公用通信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等两大类,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将其称为民用通信系统,主要是为了广大乘客以及地铁流动人员提供通信资源共享的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分为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的通信系统,也就是地铁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表述的联通的GSm和tD-SCDma、移动的GSm和tD-SCDma、电信的CDma2000等移动通信系统,为地铁通信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地铁日常生产调度、运营等专用的通信服务,专用通信服务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极为严格,主要包括wLan系统、tetRa系统等(如图1所示),是确保地铁正常运营的关键。

2.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特点分析

在近些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且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地铁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利用通信技术来实现的,同时也是确保地铁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2]。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在正常运营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信息传递的,而传递则需要发射机发射传递信号,并且接收机接收到相应信号才能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也就是通信的过程。但是,在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过程的调查发现,由于电磁波是通信系统的主要载体,使得信号发射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从而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通信带来极大的影响。地铁作为很多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一旦移动通信系统受到干扰出现问题的话,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地铁是否能够正常运营,甚至会因信号传递的不完全性、不正确等因素造成事故的发生,就目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间的干扰类型分析,主要分为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等,尤其是互调干扰的发生,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产生的干扰作用比较大,危害性也极大,是地铁移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3.地铁移动通信系统间的互调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通信系统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需要由发射机发射信号、接收机接受信号等,而在两者之间共同来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然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电磁波等相关干扰源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经验发现,在当前地铁移动信号系统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主要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动干扰等,尤其是互动干扰将会给地铁列车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

4.地铁移动通信系统抗干扰的主要措施

4.1地铁公众通信系统间的抗干扰措施

公众通信系统是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公众乘客携带的移动设备提供相应的通信。但是,由于乘客携带移动设备所属通信运营商的不同,如果是同时进入地铁环境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一个复杂的通信系统,在各个系统工作频段存在包含或相近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频段互扰的现象发生,从而对地铁公众信息系统带来影响。针对地铁公众通信系统间的抗干扰措施,主要采用器件隔离的方式,来实现隔离干扰信号的目的,进一步防止各个系统间相互干扰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信息共享、通信畅通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器件的隔离主要是采用poi隔离,隔离度可以达到隔离90dB以上,隔离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干扰信号的隔离,从而有效的避免或减少信号干扰现象的发生,进一步保证公众通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4.2地铁公用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间抗干扰措施

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两项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的,而且,从实际中也能发现,地铁内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与专用通信移动都是独立分靠的,为了确保各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防止干扰现象的发生,应合理控制各个系统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达到防止干扰的目的。

另外,在现阶段地铁移动通信信息系统在运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移动通信系统间抗干扰措施有以下两种方式:①信号源发射至接收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分布损耗的形式来实现隔离干扰,从而有效的保障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通信系统分布损耗主要是经tetRa系统、wLan系统、D-SCDma/wCDma系统的信号源发送至天线端的损耗来实现隔离干扰,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该种隔离干扰的措施具有很大的效果,在信号源传输的过程中三者分别为33dB、17dB、7dB,再加上移动通信系统空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实现防止互调干扰的目的。程序如下:

信号源发射系统分布损耗隔离干扰

②合理设置垂直距离可以有效的做到隔离干扰,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各项组成设备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设置距离,以此来实现隔离干扰的目的,例如,公用移动信息系统泄漏电缆与tetRa天线之间保持间隔大概在0.5m左右时,隔离度可以达到70dB,实现隔离干扰的目的。公用移动通信系统泄漏电缆应与wLan天线之间保持大概1m左右的垂直距离,这样距离的隔离度可以达到80dB左右。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各个系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话,可以有效的避免系统间的临近频段出现干扰的现象,从而有效的保障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5.总结

通过本文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间的互调影响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主要从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特点分析、地铁移动通信系统抗干扰的主要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高地铁移动通信系统信号传输到可靠性提供一定的建议。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设施篇5

1adHoc网络的概念

adHoc网络是一种没有有线基础设施支持的移动网络,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adHoc网络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它的研究起源于战场环境下分组无线网数据通信项目,该项目由DaRpa资助,其后,又在1983年和1994年进行了抗毁可适应网络SURan(Survivableadaptivenetwork)和全球移动信息系统Glomo(GlobalinformationSystem)项目的研究。由于无线通信和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adHoc网络在民用环境下也得到了发展,如需要在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地区进行临时通信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搭建adHoc网络实现。

在adHoc网络中,当两个移动主机(如图1中的主机a和B)在彼此的通信覆盖范围内时,它们可以直接通信。但是由于移动主机的通信覆盖范围有限,如果两个相距较远的主机(如图1中的主机a和C)要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它们之间的移动主机B的转发才能实现。因此在adHoc网络中,主机同时还是路由器,担负着寻找路由和转发报文的工作。在adHoc网络中,每个主机的通信范围有限,因此路由一般都由多跳组成,数据通过多个主机的转发才能到达目的地。故adHoc网络也被称为多跳无线网络。其结构如图2所示。

adHoc网络可以看作是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交叉。在adHoc网络中,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分组交换机制,而不是电路交换机制。通信的主机一般是便携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移动终端设备。adHoc网络不同于目前因特网环境中的移动ip网络。在移动ip网络中,移动主机可以通过固定有线网络、无线链路和拨号线路等方式接入网络,而在adHoc网络中只存在无线链路一种连接方式。在移动ip网络中,移动主机通过相邻的基站等有线设施的支持才能通信,在基站和基站(和)之间均为有线网络,仍然使用因特网的传统路由协议。而adHoc网络没有这些设施的支持。此外,在移动ip网络中移动主机不具备路由功能,只是一个普通的通信终端。当移动主机从一个区移动到另一个区时并不改变网络拓扑结构,而adHoc网络中移动主机的移动将会导致拓扑结构的改变。

2adHoc网络的特点

adHoc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组网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2.1网络的独立性

adHoc网络相对常规通信网络而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不需要硬件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持,快速构建起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它的建立不依赖于现有的网络通信设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adHoc网络的这种特点很适合灾难救助、偏远地区通信等应用。

2.2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

在adHoc网络中,移动主机可以在网中随意移动。主机的移动会导致主机之间的链路增加或消失,主机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在自组网中,主机可能同时还是路由器,因此,移动会使网络拓扑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式和速度都是不可预测的。对于常规网络而言,网络拓扑结构则相对较为稳定。

2.3有限的无线通信带宽

在adHoc网络中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主机之间的通信均通过无线传输来完成。由于无线信道本身的物理特性,它提供的网络带宽相对有线信道要低得多。除此以外,考虑到竞争共享无线信道产生的碰撞、信号衰减、噪音干扰等多种因素,移动终端可得到的实际带宽远远小于理论中的最大带宽值。

2.4有限的主机能源

在adHoc网络中,主机均是一些移动设备,如pDa、便携计算机或掌上电脑。由于主机可能处在不停的移动状态下,主机的能源主要由电池提供,因此adHoc网络有能源有限的特点。

2.5网络的分布式特性

在adHoc网络中没有中心控制节点,主机通过分布式协议互联。一旦网络的某个或某些节点发生故障,其余的节点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2.6生存周期短

adHoc网络主要用于临时的通信需求,相对与有线网络,它的生存时间一般比较短。

2.7有限的物理安全

移动网络通常比固定网络更容易受到物理安全攻击,易于遭受窃听、欺骗和拒绝服务等攻击。现有的链路安全技术有些已应用于无线网络中来减小安全攻击。不过adHoc网络的分布式特性相对于集中式的网络具有一定的抗毁性。

3adHoc网络的应用需求

adHoc网络的应用范围很广,总体上来说,它可以用于以下场合:

a)没有有线通信设施的地方,如没有建立硬件通信设施或有线通信设施遭受破坏。

b)需要分布式特性的网络通信环境。

c)现有有线通信设施不足,需要临时快速建立一个通信网络的环境。

d)作为生存性较强的后备网络。

adHoc网络技术的研究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应用的需要,军队通信系统需要具有抗毁性、自组性和机动性。在战争中,通信系统很容易受到敌方的攻击,因此,需要通信系统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攻击。若采用集中式的通信系统,一旦通信中心受到破坏,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分布式的系统可以保证部分通信节点或链路断开时,其余部分还能继续工作。在战争中,战场很难保证有可靠的有线通信设施,因此,通过通信节点自己组合,组成一个通信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机动性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部分,这要求通信系统能够根据战事需求快速组建和拆除。

adHoc网络满足了军事通信系统的这些需求。adHoc网络采用分布式技术,没有中心控制节点的管理。当网络中某些节点或链路发生故障,其他节点还可以通过相关技术继续通信。adHoc网络由移动节点自己自由组合,不依赖于有线设备,因此,具有较强的自组性,很适合战场的恶劣通信环境。adHoc网络建立简单、具有很高的机动性。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为作战人员配备了尖端的个人通信系统,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很难通过有线通信机制或移动ip机制来完成通信任务,但可以通过adHoc网络来实现。因此,研究adHoc网络对军队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长远意义。

近年来,adHoc网络的研究在民用和商业领域也受到了重视。在民用领域,adHoc网络可以用于灾难救助。在发生洪水、地震后,有线通信设施很可能因遭受破坏而无法正常通信,通过adHoc网络可以快速地建立应急通信网络,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紧急通信需求任务。adHoc网络可以用于偏远或不发达地区通信。在这些地区,由于造价、地理环境等原因往往没有有线通信设施,adHoc网络可以解决这些环境中的通信问题。adHoc网络还可以用于临时的通信需求,如商务会议中需要参会人员之间互相通信交流,在现有的有线通信系统不能满足通信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adHoc网络来完成通信任务。

adHoc网络在研究领域也很受关注,近几年的网络国际会议基本都有adHoc网络专题,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自由通信需求,adHoc网络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和普及。

4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4.1蜂窝系统

蜂窝系统是覆盖范围最广的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在蜂窝系统中,覆盖区域一般被划分为类似蜂窝的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内设置固定的基站,为用户提供接入和信息转发服务。移动用户之间以及移动用户和非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均需通过基站进行。基站则一般通过有线线路连接到主要由交换机构成的骨干交换网络。蜂窝系统是一种有连接网络,一旦一个信道被分配给某个用户,通常此信道可一直被此用户使用。蜂窝系统一般用于语音通信。

4.2集群系统

集群系统与蜂窝系统类似,也是一种有连接的网络,一般属于专用网络,规模不大,主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语音通信。

4.3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范围最广,可以为全球每个角落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在此系统中,卫星起着与基站类似的功能。卫星通信系统按卫星所处位置可分为静止轨道、中轨道和低轨道3种。卫星通信系统存在成本高、传输延时大、传输带宽有限等不足。

上述移动通信系统都需要有线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支持,如基站、交换机、卫星等。这些设施的建立和运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成本比较高,同时建设的周期也长。adHoc网络不需要基站的支持,由主机自己组网,因此,网络建立的成本低,同时时间短,一般只要几秒钟或几分钟。上述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之间并不直接通信,并且移动终端只具备收发功能,不具备转发功能。而adHoc网络由移动主机构成,移动主机之间可以直接通信,而移动主机不仅收发数据,同时还转发数据。此外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语音通信功能,通常采用电路交换,拓扑结构比较稳定。而adHoc网络使用分组转发技术,主要为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拓扑结构易于变化。

5移动ip和adHoc网络的结合

实现移动和全ip是当今网络发展的两大趋势。随着手机使用的日益广泛和人们对移动所能提供的信息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加希望能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对于adHoc网络,网络是随时生成而且具有易构性,不需要事先存在的网络来支持,因此,应用很广泛也很简单。但是这种网络有很强的独立性,它可以单独存在,它的特性和它所使用的主动的、按需驱动的路由协议都令它难以与互联网通信,达到交互信息的目的。为了达到adHoc网络中的移动主机可以在不同的adHoc网络间移动和随时接入互联网,我们利用移动ip协议可在不同网络中漫游的特性,结合移动ip和adHoc网络,即mipmanet,提供一种将adHoc网络使用按需驱动的路由机制,移动ip提供地址和反向隧道的adHoc网络接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图3为adHoc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模型。

6管理adHoc网络面临的问题

adHoc网络的特性决定了管理上比有线网络复杂许多,因为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要求网络管理也是动态自动配置。而且要考虑到移动节点本身的限制,例如能源有限、链路状态变化和有限的存储能力等,因此,要将管理协议给整个网络带来的负荷考虑在内。最后还要考虑到网络管理对不同环境的适用性等。

具体adHoc网络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以下几方面:

a)网络管理协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网管知道网络的拓扑结构。在有线网络中,由于网络变化不频繁,所以这点容易做到。但在移动网络中,节点的移动导致拓扑结构变化太频繁,网管需定期收集节点的连接信息,这无疑会加大网络的负荷。

b)大多数节点使用电池供电,所以要保证网络管理的负荷限制在最小值以节省能源。要尽量减少收发和处理的节点数,但这是与需要拓扑结构的定期更新相矛盾的。

c)能源的有限性和节点的移动性导致节点随时可能与网络分离,这要求网络管理协议能够及时觉察节点的离开和加入,而更新拓扑结构。

d)无线环境下信号质量变化大。信号的衰退和拥塞都会使网管误认为节点已离开,因此,网管必须能够区分是由于节点移动还是由于链路质量的原因导致连接中断。网管必须询问物理层,但这样会违反oSi的层次管理结构。

f)adHoc网络通常应用于军事,因此,要防止窃听、破坏和侵入。所以网管需要结合加密和认证过程。

由上可见adHoc网络的网络管理是与传统网络不同的,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有效地收集网络的拓扑信息,如何处理动态的网络配置和安全保密问题。

移动通信设施篇6

【关键词】提高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电源系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很多移动通信系统在电源系统上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均受到诸多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究出提升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措施。

一、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组成

在整体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电源系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部分,其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移动通信的整体运行状态,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在组成上主要包括集中监控系统、双回路10kV高压系统、油机供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直流整流配电系统以及UpS系统等,并且各项组成系统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功能都是独特不可代替的,不同组成系统之间的共同运作保障着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稳定[1]。

二、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在安全可靠性上的具体要求

对于移动通信电源系统而言,其在要求上提升主要是因为的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提升,进而对移动通信上的要求提升,导致移动通信对自身的各个部分要求也逐渐提升,电源系统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具体而言目前在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求上主要集中在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以及可测性和可靠性几方面,并且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以解决,保障能够为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支持。

三、影响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雷击的影响,自然界的雷击必然会对电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目前大多数移动通信电源系统中均设置相应的避雷设施,但是就实际情况观察,还是有一些雷击事件的发生,这也说明目前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接地防雷措施仍然不足;其次是电源系统监控力度不足,一个系统的运行必然会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出现种种的问题,而为了及时检查和避免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进行监察作业,然而目前很多移动通信企业在移动通信电源系统运作监管力度上均不足,导致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再者为谐波电流的影响,谐波电流会直接导致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在运作中部分组件和线路出现温度过高问题,进而就会导致一些电源事故的发生,虽然现阶段很多移动通信电源系统都对谐波电流采取了一定的抑制措施,但体效果仍旧不佳。

四、提升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1、完善防雷接地工作。雷击属于自然现象,但是同时也是目前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因此要提升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首先就必须强化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接地防雷措施。具体而言,首先需要需要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级别进行划分,进而依据划分结果制定出多层级的防雷措施,保障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稳定;其次需要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如整流器、控制器给以安装额外的避雷设施;再者需要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展开全面性的分析,进而制定出整体性的防雷措施,实现全面化、系统化、整体化的防雷能力提升;最后对于避雷设施的接地端需要给以防腐、防锈处理,保障其连接牢固。

2、强化对电源系统的监控力度。强化对电源系统的监控力度是保障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稳定的必要措施,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强化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巡视工作,制定出完善合理的巡视制度,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安全隐患均给以处理;其次需要在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巡视人员上,保障其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合格,避免走过场的问题出现;最后还需要利用目前十分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移动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状态的数据库,并且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库找出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数据,进而针对性的检查和处理[2]。

3、强化对电源系统的谐波治理力度。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很多的移动通信电源系统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谐波问题,并且就移动通信企业而言,对谐波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导致目前屡见不鲜的移动通信电源系统谐波问题。在谐波处理上,首先需要移动通信企业在思想层面强化对谐波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需要结合每一处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谐波治理的措施;再者还需要结合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给以安装适当的过滤波器,实行对谐波电流的有效处理。

结束语: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电源系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而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也提出了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以及可测性和可靠性多方面的要求。在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上主要集中在雷击的影响、电源系统监控力度不足、谐波电流的影响三方面。面对人们对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及其影响因素,完善防雷接地工作、强化对电源系统的监控力度、强化对电源系统的谐波治理力度是切实有效的提升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措施,值得移动通信企业充分合理的使用。

移动通信设施篇7

突破传统局域网的呼声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于2002年5月开始建设,同年6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学校师生以及来访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借助笔记本电脑、pDa等无线终端方便高效地使用网络,从而促进了北京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的建设有其背景原因。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随着211工程和985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项目的实施与深入,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在会议中心、阶梯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区等空旷场所提供网络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需求对现有的校园网提出了技术挑战。

传统的局域网存在铺设费用高、施工周期长、移动困难、维护成本高、覆盖面积小等问题,严重地限制了网络部署和扩展的灵活性。在一些公共场所,很多时候几乎无法或者很难提供足够的网络设施满足移动用户的使用要求。这种困惑在多空旷场所的校园里显得尤为突出。

分步建设的无线网络思路

无线局域网技术(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的出现和发展,帮助我们摆脱了有线传输介质的束缚。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不受电缆限制,可移动,满足各类便携设备入网要求,能实现计算机局域联网、远端接入、图文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wLan安装简单,具备可贵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弹性。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可以根据需求而轻易地进入或脱离网络,使得网络各节点的变动不会受线缆的制约,满足了我们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不间断移动办公的需求。

这一技术尤其适用于会议中心、图书馆、阅览室、阶梯教室、教学区周边等空间大、移动用户多、不宜铺设有线介质的场所,不仅经济有效,便于安装,而且要求的配置和维护最少。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学校可以迅速、方便地部署更多的节点,并且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经济有效地拓展连接能力,弥补了传统有线局域网在提供完善数据服务方面的不足,为校园网的建设,特别是解决校园内公共区域的局域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定位为校园网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大任务是对现存校园网作重要补充。鉴于无线网络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本着采用先进成熟技术、满足基本应用需求、追求高品质的性能和价格、观望最新技术发展的原则,我们采用了先解决有无,后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过渡的分期建设思路。我们首先在急需使用的场所优先按空间覆盖完整的方式配置设备,这样较好地控制了经费的预算。由于无线网络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当网络带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可随时根据使用情况增加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

250个ap覆盖每个角落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pKU)是依靠在原有的有线局域网络(pUnet)基础上设计的,设计目标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的重要补充,和有线局域网络共同为北京大学的广大师生提供更完善和方便的网络接入服务。总体建设目标是以现有校园内有线局域网络为依托,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校园网延伸到校内移动用户较多的主要公共教学科研办公区域之中,实现这些区域与校园网及internet的高速联网。通过项目的建设,改善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基础设施的环境,解决公共区域铺设网络电缆难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校园网的使用范围,使全校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高效地使用信息网络,促进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无线网络通过接入点ap(accesspoint)和有线网络无缝连接,使有线网络得到延伸扩展。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第一期工程一共使用了250个ap,灵活运用多种覆盖方式,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北京大学的校园。从理科楼群、公共教室、会议中心,到校园内部的学生和教工宿舍,甚至是未名湖畔,几乎在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只要拥有一块无线网卡,任何计算机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到校园网,进而连接到CeRnet和internet。

北京大学无线局域网络初期主要采用ieee802.11b协议,最大连接速率可以达到11mbps,部分地区的ap具有升级为ieee802.11a的能力。这是因为当时多数厂家的ap还仅支持ieee802.11b及ieee802.11a协议,而802.11b是当时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同时,考虑到在未来的无线网络的发展中,ieee802.11g因为采用了与ieee802.11b相同的2.4G频段,同时最大速率可以达到54mbps,向下兼容ieee802.11b,所以是ieee802.11b的理想升级换代技术。

为了方便学校师生和来访人员使用网络,北京大学无线网络中大部分的ap采用不加密方式,在一些重点部门根据实际需要,采用64bit或者128bit数据加密。ip地址分配使用DHCp动态地址分配,目前已经开放了4个C的国内地址空间,能够提供近1000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要求。

树荫和爬山虎成无线杀手

无线局域网络的实现与所处的环境紧密联系。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无线局域网络采用微波频段,信号传输的绕射和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必须实地测量之后才能够真正定下具体实施的方案。比如在学校行政办公楼群(未名湖畔,红一楼到红四楼),原计划是采用室外天线覆盖室内空间的设计,但是由于这一楼群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组合,大部分建筑物的外墙一般厚0.5米左右,最厚可达1米,加上外侧铁质和铜质纱窗的屏蔽效应,所以无线微波信号几乎无法穿透,因此只能修改计划,全部采用室内覆盖方式实现。

北京大学校园是一个园林式风格的校园,学校在绿化建设上很有特色,但是因为水分子对无线微波信号的吸收效应,因此大量的树木也成为设计和实施工程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地图上看似很普通的结构,在设计阶段的考察过程中就发现有大量树木存在,导致设计因此而发生变化。另外在夏天的实施阶段也发现,虽然已经考虑到了树木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夏天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又会影响到原先的设计效果,曾经被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树荫和可爱的爬山虎又一次成为我们施工中最棘手的问题。

北大校园网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见规模,已经拥有超过24000个有线网络端口。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选择好无线网络的ap和天线位置后仍然发现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有线网络的布线配合,另外如何解决ap的供电问题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时候不得不因为无法供电而改变原先的设计,在一些必要的地点只能对设备采用网络供电方式。在无线网络的施工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无线局域网络的实施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线局域网络的规模和布局。在一些新建的楼群中,布线系统遍及所有角落,这个时候实现无线局域网络和有线局域网络的连接就很简单。相反,在一些尚未进行布线系统改造的楼群,这样的布线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施工时间。

无线局域网络是有线局域网络的必要补充,在现在新楼的布线系统设计和老楼布线系统的改造中,我们已经适当修改了原先的方案,在设计中添加了对未来无线局域网络的布局和实施的考虑,这样,无线网络的实施实际上也对我们的有线局域网络的设计有了更深层和更广泛的思考。

不断增加的应用

根据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我们于2005年9月对无线网络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升级,包括增加ap的布署密度,部分区域采用ieee802.11g协议,使接入速率达到54mb/s。同时,在校园内安装了多个无线室外单元,进一步扩展了室外区域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校园内室外区域的信号强度和质量。

北京大学校园无线网络自建成以来,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日益丰富。在北京大学主校区的教室、办公室、运动场,甚至是校园草坪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Da,或查阅资料,或在电脑上完成论文并递交到导师信箱,或上网访问。据介绍,利用这一无线网将能够达到2~10兆的传输速度。

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学校的迎新工作都在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学校各部门和院系集中在校园内,利用无线网络完成新生的报到、交费、宿舍安排等工作,为新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得到了学校各部门和院系的肯定。2005年9月开始,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与网通宽带合作,以北京大学校园无线网络为依托,开展了基于无线网络的Voip业务实验,学校的师生可以使用wi-Fi手机在校园无线网的覆盖范围内拨打全国各地的市话和移动电话,实验进展顺利。

北大网络中心主任黄达武说:“北京大学在移动教育方面,正在研制开发基于有线网(互联网、电话网、光纤等)和无线网(卫星网络、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蓝牙等)的移动虚拟校园系统(mVC)。该系统为校园内的用户和校园外的用户提供了大规模的移动计算环境,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间断访问LDpm的信息。已开发完成的系统有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其中移动教室管理系统正在试用。”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接入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人们对无线网络的信赖程度也会越来越强,这同样会促进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链接

移动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架

移动教育(mobileeducation)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移动教育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际互联网、移动教育网、移动台和教学服务器。

移动教育网:该网络是整个移动网络的一部分,由多个基站组成,用来发射或接收来自移动台以及互联网的信息,并通过空中接口将移动台与互联网实现无缝连接。

国际互联网:该网络即我们通常说的internet,该网络是教育资源的有效载体。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与互联网连接的客户可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并可访问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教学服务器:该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存放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应的服务程序。

移动通信设施篇8

关键词:移动通信;机房基站;绿色;节能减排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国民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成为人手一部的必要通信技术。伴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和使用率的激增,通信业的机房基站建设问题,成为暴露在企业面前的主要问题。随着“节约型社会”理念的发展环境和“低碳环保”经济的熏染之下,时展的主题中填充了“节能减排”这一发展特点。“十二五”以来,信息通信业应国家节能减排总体部署,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和科技创新,深化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大力应用,对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构建了绿色信息通信网络。“十三五”行业内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高耗能的网络设备大规模减少,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绿色发展途径。

1移动通信机房基站作用及作业能耗现状

据国家电力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年耗电量超出了250亿度,而以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占据整个统计数据的九成。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显示,移动通信的机房基站建设已经成为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移动通信公司在机房基站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节能减排节点的把握和投入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和优势,现有的高能耗问题依然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

2绿色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对移动通信机房基站的作用

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移动通信机房基站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无疑成为行业新发展的助力。移动通信机房基站在2017年绿色低碳通信行业发展中,对通信机房基站施工仿真模拟系统的应用,无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鲜明体现。如图1,机房基站的软硬件平衡。从移动通信的市场应用来看,其普遍使用率和受用户青睐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纸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其便携式的应用方法,给人们的出行和社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再者,从移动用户的流量来看,以移动和联通的营业额成为行业的翘楚。移动通信机房基站绿色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展,不仅是行业正向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节约能源资源,实现产业优化配置,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环境,为企业经久发展提供机遇的体现,更是对企业发展起积极指导作用的体现。该项目的倡导,对机房基站施工区域保护、周围环境净化、避免施工污染、减少高电量能耗、减少作业污染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

3绿色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策略

绿色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机房基站建设,不仅可以确保基站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基站安全性和效益的基本体现。在贯彻和落实中,将需要配套的全面性技能减排指导方案实施策略,对推进机房基站节能减排改革,具有加速进程作用。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方案确定,对监测方案的可行性和技术安全,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被不断印证,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对提高能源利用率有着直接影响。

3.1高能耗项目的能耗分析

高能耗项目的分析,首先涵盖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构成比分析,以无线传输设备、基站本身电源设备、空调制冷设备的电能耗进行控制,尤其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控制。基站本身电源设备的功率较大,能耗也大,在分散的基站布局环境下,维护和保养成本较高。

3.2绿色节能减排的方案设计研究

(1)基于能耗分析的基站设备减排方案主传输设备的节能减排是基站节能减排的核心和关键。过去以日系、芬兰和德国的厂商为主,近年间以华为、中兴国产品牌自主研发的技术也入住进来。随着用户的增加,配套设备的能耗使用,将宽带和光纤应用于实践中,实现节能效果。如图2,大唐智能新风系统示意图。(2)基站配套设备的节能减排方案基站配套设备包括空调设备、电源、照明设备等。对空调系统的改革,是降低能耗的基础,避免高的空调使用率。节能减排设置以室内通风为主,增加基站机房内的空气流通,增设排风换气口,以太阳能或风力确保空调发挥效果。对配套设备中的大功率设备,引进节能减排设备,空调制冷剂的加入,都可显著提高空调设备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如图3,基站配套设备的节能减排示意图。(3)机房基站布局环境的节能减排方案机房基站布局环境由集中式改为分散式,不仅方便施工,同时也确保降低了维护成本,增加了信号强度,尤其是减轻了运营商的压力,扩大了运营商的服务范围,增强了信号的接收和传输,确保了工程质量,减缓了工期,很大程度地实现了有效节能减排,满足了节能减排要求。该项新型布局模式,对分化运营商投资,满足当下改革新突破,实现基站的基础建设,实现了按需供给。如图4,机房基站布局环境整体优化方案。

3.3指导思想

移动通信机房的基站建设,必须立足于党的会议精神,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通信行业发展理念和发展观,推进机房的基站建设改革进展步伐,以信息化应用促进全社会领域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降低通信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通信产业的全面升级,促进行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4建设原则

以市场主导和国家政策相扶持的支持力度,以政策加强和引导,发挥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信息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提升。基站机房建设应与节能减排和产品过程节能融合建设,以周期性的节能管理,全面推广高效能技术产品,提升通信业整体能效水平。

3.5建设目标

信息通信网络全面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高能耗老旧通信设备淘汰,全面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能源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服务系统,能实现通信业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

3.6实施步骤

创新推广绿色网络技术,以技术创新强化基站建设节能减排,构建先进绿色网站,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全面推进机房基站建设的系统性节能减排,加快传统交换设备和高耗能设备的升级改造。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试运行和推广,以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典型应用,严格执行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实现机房建设的全面能耗降低。充分利用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占有率。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扩展和深度广度的进步,以实现资源共享带来的节能效应。在绿色供应链建设中,从产品运行周期到标准化研发步骤,全面推进信息通信设备的回收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全面推动其绿色循环发展。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与平台建设:从目标制定、责任归位、绩效管理、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在动态化的数字场景控制中实现对基站机房建设的精准控制。建立健全第三方节能服务机制和金融服务模式体系,将基站机房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应用到具体的商业模式运作之中。基础电信企业步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健全节能减排制度、落实节能减排责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加强重点环节的节能减排管理、对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指导目录和老旧高耗能通信设备淘汰指导目录进行编制、开展节能教育及岗位培训、加强基站机房基础设施宣传交流力度,营造行业节能减排氛围,不断提高行业节能减排水平。

3.7机房基站的优化原则和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通信机房的建设力度加大和改革进程的深入,主设备节能减排和配套的基站节能减排方案措施的实施,目前的设备投产和改革已经获得了初步收益。从整体优化来讲,通信设备和设施之间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分,还需要系统性的优化和研究。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经久发展的工作去实施践行,不仅是与时俱进,也是当前形式下,移动通信改革手段和改革策略中必须充分关注的问题,对基站的节能减排方案,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4结束语

移动通信设施篇9

也可以说:但是,诸多问题、诸多可行性问题,也包括诸多认识论问题,使这一朝向步履蹒跚。而且,还可以说:当前中国信息服务最大的瓶颈不在于应用,而在于基础设施。

所以,可以说:当电信运营商纠结于管道化困境之时,云计算走来,带来一片曙光。

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互联网接入资源、iDC、无线宽带资源均掌控在电信运营商手中,这些资源是未来云计算发展的基础资源。而在中国的通信产业发展环境下,互联网企业很难获得这些资源,因此,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并不像移动互联网领域那样存在定位模糊、利益冲突等诸多问题,相反,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倒是众望所归。只是在目前云计算产业前景尚未明朗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是否能勇于出手,做好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中国移动对云计算抱有很大的期望。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认为云计算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可以使互联网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成本更低。在2010年中国云计算大会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更是清醒地分析了云计算给中国移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黄晓庆认为,云计算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中国移动在过去专注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未来要兼顾于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做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提供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移动认识到云计算所带来的增量市场,但是面对这一新的领域,中国移动目前似乎并没有对外明确的激进观点或信息。

移动通信设施篇10

【关键词】移动建设;4G无线网络;管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技术的简称,下载速率设计为100mbks,在4G通信中引入了很多尖端的通信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中国移动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运营商,具备建立4G无线网络工程,本文先分析了4G无线网络工程建设现状,进而研究管理策略。

1.4G无线网络工程现状

中国移动在2013年启动tD-Lte扩大规模项目,建设两万个基站,覆盖13个城市,移动4G无线网络建设管理中牵扯到通信专业,分为主设备工程和配套功能两大类型,主设备工程主要是指室外的天馈设备以及基站主设备的建设,配套工程主要涉及土建、管线以及配套设备等工程的建设。

从建设周期方面来说,移动4G无线网络建设分为启动设计以及验收阶段,在启动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获取站址以及追被工程信息系统等;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勘察站点、设计批复等;施工阶段主要涵盖了土建、铁塔、管线等的施工。在工作安排中,要求在启动阶段初步勘察规划站址等,签订购买协议,在设计阶段主要是编制后期建设的各个设计文件并通过审批,施工阶段就是依照设计土质进行施工,并接受监督,验收阶段由网络维护等部门实现,并进行工程归档。

2.4G无线网络特点

4G无线网络工程技术含量高,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工程,在建设中不但会有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工艺等应用其中,因此在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会存在技术方向的把握问题,由于4G设备是应用到世纪网络工程建设中,因此技术的应用也为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与2G/3G网络工程相比,4G天馈线的建设极大的增加了工程量以及施工难度,电源线也是极大的增多,在天线的架设中稳定度以及方位角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基站天馈线与建筑物或者是其他通信系统之间的连接需要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要求建筑物距离天馈线的距离至少1m,与GSm天线的垂直距离大于0.3m,水平距离大于0.5m。虽然FaD智能宽频天线很好的利用了tD-Lte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为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安装难度大,种类多,各种防雷接地措施繁多,管理非常复杂。

从时间上分析,通信工程项目需要实现市场扩张目标,延长工期,必然会影响投资的收益,因此通信工程一般要求的工期都非常短,很多单位共同合作,这就为管理加大了难度。从需求角度分析,通信工程在建设中设计到很多专业,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建设中时常出现争议以及返工的情况。受到网络规划的需求,站点分散在各个城市内,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天气、业主以及市政管道等工程的影响。

3.4G无线网络工程管理策略

公司管理层应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展以及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等,针对网络建设项目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工作流程以及相应的奖罚措施等。由于工程的建设牵涉多家单位,因此需要对合作单位的工作作出考评,避免后期出现矛盾。在团队建设的管理方面需要成立4G无线网络项目组,由设计、监理以及施工等单位参与其中,共同完成管理工作。邀请专业人员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工程建设中,参与人员非常多,工程信息更新也是非常快,在管理中要求能够进行及时的沟通工作,在此管理中可以成立办公场所保障等,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在资金以及技术等的管理中,可以采用优先拨付的方式,优先保证站址获取的效率,工程物资在管理中需要实行优选采购和配发的原则,避免因为设备或者材料产生误差,在管理技术手段的应用中充分发挥出设备所具有的网关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4G无线网络工程管理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管理措施,实时记录具体数据以及指标的应用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及时修改不合格的项目。在机房以及室内条件的建设管理中,需要注意安全性、承重以及装修等问题,检查走线架、接地系统等的安装位置,保证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在天线抱杆的施工管理中,检查抱杆数量、悬臂伸出长度以及偏差等,保证满足要求。在接地以及天馈线的安装管理中,需要检查接地位置预留情况、馈线走线位置等,要求天线垂直度误差小于1度,方位角误差小于5度,GpS探险与天线呈现45度角。

在馈、跳线制作安装的管理工作中,要求在制作以及安装中,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水处理措施,严格依照要求安装天馈线以及走线等,馈线转弯处曲率半径不小于线径的20倍,馈线窗在管理中要求密封完好不透光,天馈系统电压驻波比小于1.5。在室内设备安装中,先检查设备以及主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等,满足要求后在检查安装位置的准确性,要求同类机架间距不大于3mm,垂直度偏差小于0.1%,直线误差大于3‰。在线缆布放工艺的管理中,严格检查材料、电源线的质量、颜色等,要求信号线与电源交流线分开排放,线缆头制作完全符合要求,并检查标识。在无线基站系统开通调测的管理方面,选取合适的测试工程师,明确方案中的项目、内容以及步骤等,检查仪器以及校验标准,检查电源的连接性。

4.需要注意的重要管理问题

在接地方面的管理中,接地措施主要是为工作地单位做好防雷措施,避免基站设备的损害,在接地中,需要秉着联合接地系统原则,也就是指把变压器站、铁塔地和机房地联合成一个系统,在管理中需要注意个体设备的等电位连接等问题,各配电柜、交流配电箱等都严格依照等电位接地,针对传输综合柜的光缆还需要加强接地措施的管理。

在天馈系统的防雷管理方面,要求天线的建设完全在避雷针45度保护范围内,天馈线与机房前其金属外护层的接地点至少有三点,室外接地所采用的铜排引下线应采用直径大于95mm的通道县,长度需要限制在30m范围内,天馈线在进入到机房内的1m范围中需要就近设置避雷器等,一些射频放大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电源线一般采用铠装二芯电缆,这点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改变,若是出现多雷区域需要加强防雷措施。在电源方面的管理中,需要重点管理基站电源施工质量,保证各线缆的防雷效果以及安全性,基站电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传输线路环内各基站的服务站时间等信息。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分析了中国移动4G无线网络工程建设现状以及管理存在的难度,进而分析管理策略和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我国工信部已在2013年12月发放4G牌照,获得tD-Lte牌照的不仅中国移动一家,在以后的建设中还需要不断总结前期建设管理遇到的问题,为后期的工程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韩冬伟.省地一体网优工程管理系统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3,15(11):40-41,43.

[2]许准.nJ移动4G无线网络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