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孩子心理疏导方式十篇孩子心理疏导方式十篇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4:46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1

【关键词】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疏离感;现状;对策

疏离感是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身等种种关系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无意义感、压力拘束感、自我疏离感、不可控制感、社会孤立感等消极情绪。[1]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国经济开始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因此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与户籍制度等原因,大多数进城的农村劳动力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抚养和照顾,孩子们被留在农村托付给其他亲戚甚至是年长些的同辈人进行照看,因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2]他们逐渐长大成人,有的孩子成绩优异,步入大学校园进行学习,成为“留守经历大学生”。事实上,在城市也存在这种“留守经历大学生”。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疏离感,这严重影响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疏离感的现状

当前留守经历大学生对各个群体都有不同的疏离感表现,疏离感严重影响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随之产生各种不良的行为,对自身或者他人造成伤害,严重的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1、社会疏离感

2015年全国两会上,关于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热点话题再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各界对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相关政策和关注较少,因此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群体感受不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将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例如压抑和逆反心理,严重的会使性格上变得冷漠,久而久之,留守经历大学生会对社会感到失望,产生对社会的疏离感。

2、家庭疏离感

家庭是个体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个体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不完整的家庭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来讲会产生许多问题。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己在成长中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导致其对家庭观念淡薄,体会不到亲情的重要意义,容易产生家庭的疏离感。这种状况下,留守经历大学生会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既渴望得到家庭的关爱,又排斥家庭的温暖。他们对于淡漠亲情观念,对于今后他们的婚姻生活中也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埋下许多隐患。

3、学校疏离感

学校是留守经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时间都要在学校度过。学校的整体环境和管理方式会影响学生对于学校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尤其是留守经历大学生对于该方面更加敏感。当留守经历大学生犯错误时,高校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放任政策和开除学籍留校察看等方式。但是对于学生为何会产生此问题,今后要如何解决,如何疏导等问题并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留守经历大学生容易产生学校的疏离感。

4、自我及他人疏离感

留守经历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刚刚步入新的环境,心理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会给留守经历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对待自己的心理压力和困扰没有有效的自我缓解的方法,而且大多数的留守经历大学生都较为敏感,不愿意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进行咨询和求助,更不愿意向周围的同学进行倾诉。[3]久而久之,心理压力和困扰更加严重,会导致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我封闭,逃避人群,从而产生自我疏离感及他人疏离感。

二、缓解留守经历大学生疏离感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

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出台对于留守经历大学生保护和监管的规章制度,甚至上升为法律的层面去对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照顾和监管,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有效的对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当前的情况,深入探究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其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除此之外,在社区中积极建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监护体系,为其健康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2、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留守经历大学生产生疏离感,家庭沟通少是最重要的原因。家长要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了解孩子的同时,也会让孩子更加的理解和尊重父母,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让留守经历大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温暖,重塑和增强家庭观念。

3、学校方面

在新生入学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工作的同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着重关注留守经历大学生,建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实行跟踪管理,随时掌握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情况。

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要鼓励社团开展活动,吸引留守经历大学生参与到其中,展示自己,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与其他同学多多接触和交流,建立友谊,增强他们的归属感,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他人疏离感。

针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犯错,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避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避免伤害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尊心。

4、个人方面

留守经历大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到学校丰富多彩的实践和文体活动中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包括“六自”,分别是:自知、自爱、自尊、自信、自强、自制。通过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缓解自己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客观的对自己进行评价,增强自信心,缓解自我疏离感的产生。

三、小结

学术上对于疏离感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疏离感的影响是弊大于利这一点是得到大家认可的。留守经历大学生更是一个脆弱敏感的特殊群体,对于他们的疏离感更是要进行特别的关注。解决留守经历大学生疏离感的问题现在需要各界人士共同的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春光.青少年疏离感研究概况和对策[J].社会心理学,2007.Z3.187-191.

[2]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71-79.

[3]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D].湖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2

[关键词]:后进生社交心理疏导

后进生往往是不被同学们欢迎,甚至令老师、家长揪心、担忧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多表现为孤独、自卑、焦虑、逆反心理强,而且常常心灵封闭。其实在他们心灵深处是多么的渴望与人交,他们更需要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在增强后进生社交自信心,引导他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与研究。

一、案例:李玲,女,16岁,学习成绩很差,上课不发言,而且总是在回避和老师的接触的机会,个性胆小、自卑、不擅言谈。在学习上常常撒谎,一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家庭生活背景:父母务农,靠做点小买卖谋生,父母平时几乎没有时间,甚至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其唯一的教育方法就是粗暴的训斥与打骂,尤其是在学习的问题上。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二、案例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了解,发现她与人交往的主要心理表现是:严重自卑心理、孤独焦虑心理、胆小压抑心理。我认为形成该心理的原因主要是:

1、父母在学习上对他的期望值太高。

通过家访和与家长的谈心,了解到李玲的父母都是农民,生活比较艰苦,因此希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李玲的成绩很让父母失望。为此,家长通过请家教、找亲戚帮忙等种种方式来弥补,但仍不见成效。父母的打骂使她形成了严重的胆小、焦虑心理特征,造成了如今自卑、孤独的性格。

2、同学的排斥

因为她在班级里成绩一直非常差,每天面对许多的错题改正,考试常常不及格。由于长期不被群体接纳,李玲一直就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出现在班级里,可以想象他内心的孤独、焦虑和无助让他多么痛苦了。

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她谈心,给予倾诉机会,和相应的社交心理疏导。关心、爱护,帮助她树立健康的自信心,同时教授他一些社交技巧,让她有机会能自由地与他人交往,促进其社交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更加健康。

三、注重疏导

(一)疏导父母

我主动利用傍晚及星期天与张松父母谈心,劝他们给孩子更多生活空间并给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途径。建议家长在生活中多抽出时间,多和孩子沟通,多一些欢笑,多赞扬孩子身上的优点,例如:忠厚诚实、细心体贴等等,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不要一直打骂,打消孩子心中焦虑、胆小的情绪,培养正常的社交心理。

(二)疏导同学

在班级里告诉同学要平等友爱的和张松相处,不要随意的欺负、取笑他,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耐心细致的关心他,如果张松有不懂的地方向你请教,态度要耐心,不要用不好听的话去讽刺他;帮他树立信心,让同学们真心想一想他的优点,例如:忠厚诚实、细心体贴等等。并且和班主任沟通,给他安排了一个活泼爱笑的学生作为同桌,为他建立良好社交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个人疏导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相信,个体内心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才能真正达到心理的成长,只有发挥他个体的自我力量,才能使他真正走出孤单、走出胆怯,树立健康的社交心理。

1.发现“闪光点”学会赏识自己

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正如一位老教育家讲的那样:“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我告诉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十指有长短,各有各作用。天上有月亮,也有星辰,甚至有一些我们根本看不见。可是,它们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我不仅让她在小卡片上写下自己的优点,而且我还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写下她的优点,并在班上读给她听。开始她很惊奇,很害羞。后来她的眼中开始闪现光芒,腼腆地绞着手说:“我没有想到,我还有优点,这么多……”我鼓励他发现优点,赏识自我。

2.提供社交机会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3

关键词:儿童;线描写生;观察;表现

线描写生是儿童认识世界、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进行线描写生活动能让儿童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表现事物,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造型能力及审美能力。孩子通过线描写生进行基础训练,能积累创作素材,锤炼他们的意志。

对于线条,孩子们非常熟悉,他们最喜欢、最常用的表现方式就是线条。那么,孩子在线描写生中如何进行观察,怎样表现才能驾驭线条这种美术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观察]

让孩子们学会“看”,看什么、怎么看,是进行线描写生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在学习活动中调动孩子的知觉体验,唤起对描绘的事物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对事物进行研究,以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

一、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以香菇为例。香菇孩子们非常熟悉,他们都能判断出形状特点:圆形的菇盖,长圆柱形的柄,这是它的主要特征。

出示下面香菇:

请孩子们看香菇的外形特征:你看到的还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由于我们观看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不同的外形特点,有的菇盖呈半圆形,柄从盖的下面伸出;有的菇盖呈圆形,柄从菇盖中间长出,并能看见盖子里面的密密的细线条……

再看各种各样的蘑菇图片,孩子们就会明白只要掌握了香菇的特征,写生其他的蘑菇就变得非常轻松,要让孩子们明白事物外在的多样性其实有内在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千变万化”。

二、仔细分析细节特征

为什么有些儿童表现出来的物体显得很空洞、很单调,主要是没有对物体的细节进一步深入的体验感受。细节是构成事物特征的重要部分,通过精细刻画可以使儿童对事物认识更深刻,可以使儿童在平凡的物体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细节观察和精细刻画还可以克服儿童粗心大意和对事物不求甚解的坏毛病。在对事物局部的精细刻画中也要照顾到全局,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得好,作品才显得完整、充分,徐悲鸿说“致广大而尽精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细节在哪里呢?

1.细节在连接处

物体的细节在转折或是交叉的地方,在连接处,在分界线的地方……比如写生灯的细节在灯柱的连接处;大叶子植物的细节在叶子和杆子连接处及细微的前后关系处,藕的细节是藕节的连接处……作品要耐看,这些细节的观察非常重要。

2.细节是纹理,是小构件,是装饰物

物体上面的纹理,比如虎皮兰上面的斑纹,细致刻画更能生动表现植物虎皮兰的特征,更具层次感。玩具枪上面的小结构、小部件让整个物体变得细节丰富,很耐看。布娃娃身上的装饰物、建筑上面的悬挂物……这个细节特点让物体变得灵动、生机勃勃。

3.细节在疏密关系之中

线描写生是用线去表现对象,通过线的勾勒、点画、排列等方式来表现事物的一种造型方法。线的韵律就在疏密、长短、曲直、粗细的排列变化中体现。丰富的黑白灰关系要靠疏密得当的线体现。

比如画扫帚,引导孩子理解:“该靠近和分开的线一定要靠近或分开,该密密画的地方一定要画密,该稀疏的地方要稀疏,注意扫帚上面线的走向、线的穿插和重叠。”这是黑白灰效果产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至于用什么样的线,靠要靠近多少,密要密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体会。

三、找到个人的兴趣点

写生就是画自己对物体的感受。写生时赋予线条生命力,通过它的粗细、轻重、曲直、长短、浓淡等的变化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和情感,会带来不同的独特韵味和个性化风格的呈现。因为人的能力、喜好、心情等因素的掺杂,孩子的表现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写生时要引导孩子观察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重点刻画。

比如,这三幅《红掌》作品,每个孩子对红掌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花的表现,有的侧重于叶子的表现,在叶子叶脉的感受上也是不相同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的“共性”与“个性”,寻找到能体现物体质感、肌理的细节,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提高对观察物体的感知能力。

[表现]

线描写生如何进行表现,在表现中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哪些问题,最后呈现出什么样的作业效果,在表现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哪些能力发展,是进行线描写生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点”入手,分解组合

由于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对事物观察喜欢注重局部开始。我们在引导儿童进行写生的时候可以从局部的“点”入手,采用推着画的办法,最后形成物体的整体结构。我喜欢让孩子们从离自己最近、没有遮挡的局部开始着手,最后可以画完整个物体,也可以只表现一个部分。

写生还要学会分解和组合,观察时就是个分解的过程,要会化整为零,比如我们要会把自行车拆成把手、三脚架、车轮等等。而把手你又要能拆成把手皮套、车铃、刹车把手等等,如果你分解得越细说明你观察得越仔细。把物体分解完了,我们要把这些零部件都转移到我们的画纸上,这就是个组合的过程,要化零为整。组合的时候突出重点,作品的多样性就是在这个“组合”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二、注重构图形式美感

画面的美感之一取决于画面的构图美。那么,在写生的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做到画面构成的形式美呢?

1.写生前欣赏优秀的写生作品,让孩子从名家作品中了解到形式美的要素。画面饱满,物体大小布局合理,有主次疏密关系等。

2.在教师摆放静物的时候,注重画面的疏密、层次感。比如,在静物下垫张纸,方便位置大小的引导渗透,给孩子一个画面感。

3.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比较、评价,让孩子在互相学习中逐步形成对构图形式美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构图的美感,画面饱满、主体突出,有疏密变化和层次感。

三、线条美感、黑白灰关系的表现

线条的美感主要体现在疏密、曲直、粗细、长短的排列变化中,儿童刚开始线描写生,总是出现用线不肯定、不到位或反复涂改等习惯性表现方式。因此,要让儿童明白怎样的线条才算美、怎样画才算流畅。

1.不要用铅笔,直接用不能修改的勾线笔、签字笔等工具。用铅笔会让孩子不停反复修改,纠正自己的造型,在纸上画了又改,改了又画,形成不肯定、胆怯的心理。孩子用铅笔画了再用勾线笔定稿,结果就会出现线条断断续续、生涩不流畅的效果。

2.注意用线的疏密关系。比如,在画运动鞋时,鞋上的网格线很密,其他部分比较稀疏些。要让儿童了解:该靠近和分开的线一定要靠近或分开,甚至可以适当的夸张。还有能看出厚度关系的地方一定要画出来,鞋底的图案和花纹也可以适当表现,不然会显得很空。有了这些疏密线条,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3.线条点画、排列、勾勒是否生动、变化多样,要能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四、个性化的表现

儿童有的活泼、有的奔放、有的娴静,表现在作品中,有的画风细腻,处理得当,有的奔放大胆,画大感觉为主。在写生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在表现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比如,在画绒毛娃娃时,三个不同的儿童对毛绒娃娃的绒毛的感受不同,用不一样的表现方法。第一个侧重于整个身体都用绒毛表现,第二个侧重于表现兔子的长胡子,身体的毛发表现较少,第三个用了疏密的线表现绒毛的明暗感觉。

教学时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不能要求分析到一个规定的程度。教师不能毁灭掉孩子对事物敏锐的观察,细腻的体验,而要鼓励和引导,发挥他们个性上的优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一种特质的个性美。

通过线描写生练习,让孩子们学习观察生活细节,拓展思维方式,学会思考,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亲近生活的心,在动手写生中激发他们的智商和情商。

参考文献: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4

关键词:叛逆;原因;探究;对待方法;家长;老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52-01

参加工作至今,我都担任小学高年段的班主任,小学生到了五、六年级,就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性格容易出现叛逆。叛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家长和老师如何正确对待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这一主题谈一下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探究学生叛逆的原因

孩子在小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迁就等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孩子造成任性的心理。此外,部分父母常常采取指责、暴力等手段,以及用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等,严重侵犯了孩子的尊严。对尊严的伤害必然导致怨恨和愤怒情绪的产生,小学生长期积累的怨恨和愤怒如果不能通过正面对抗等方式及时疏导或释放,就会形成逆反心理。许多学生因为做错事情受到老师不公平的对待,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叛逆行为。

二、探究正确对待学生叛逆的方法

有位专家这样评论道:“对于‘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将使他们一生受益,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成长行为。”可见,当孩子产生叛逆行为时,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采用怎样的疏导方式,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段来化解孩子的叛逆情绪,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下我的做法。

1、家长要努力处理好亲子关系

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就如当一个您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您时您会欣喜不已,他批评您时您会格外愧疚。因此,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1)尊重孩子,不和别人盲目比较

父母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的孩子优点比较时,往往只注意自己希望看到的一面,没看到别家孩子另外一面,更没有把自己和别家的父母比较,没有想过别的父母是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己的方式是否让孩子心服口服?有哪些不足?怎么改进?这样比较也是很不公平的,孩子无从选择,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恐怕不愿意选择这样的父母,而去选择别家看似“完美”的父母。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老是拿孩子与别人盲目进行比较。

(2)敢于承认和改正不足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时,就应坦率地向孩子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误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相反会让孩子觉得您很有勇气,从而大大提高您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促使孩子更愿意和您交流沟通,使你们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力助逆反情绪化解,再犟的孩子也会向你敞开内心世界。

2、老师应该如何与叛逆孩子相处呢?以下几点也许能帮助老师化解学生的叛逆。

(1)心平气和跟孩子沟通,少用命令式、归劝式的口吻

到了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都逐渐成熟了,再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会使他们感到自尊心的受挫,因此老师需要改变这种方式。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避免用命令式、归劝式的口吻,了解学生的情绪特征,发现他们有问题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帮忙,理解他们的感受。教师要给孩子发泄情绪时间,有些事情事后处理会比事发当时效果好,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2)少批评,多鼓励叛逆的孩子

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叛逆的孩子,哪怕他有一丁点的进步,老师也要看在眼里,并要夸大地来欣赏,坚持鼓励,避免讽刺和斥责,因为叛逆的孩子肯定受到过很多斥责,他们对斥责早已学会了反击,哪怕你再有道理。因此,无论你多生气,都要控制好情绪,别想用你的气势压倒学生,那会使学生口服心不服,还可能在学生心里埋下了一座“火山”。

(3)用师爱去感动叛逆的孩子

叛逆的学生很少因为老师言辞激烈而愧疚落泪,而老师肺腑之言,在生活上真诚关心叛逆的孩子,让他感受到你的爱,他就会因感动而改变。

(4)多信任、多宽容叛逆的孩子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5

关键词:网络迷恋身心危害心理疏导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特别是网络游戏,它像一样使未成年中学生上瘾,其中暴力、血腥、和色情等诱惑着学生,对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和成长产生严重影响,甚至让这些未成年学生走向犯罪。

一、网络迷恋对中学生的身心危害

网络迷恋对中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例如:影响学习、身体健康、人际关系、行为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毁掉一生。同时,将给社会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理方面。

中学生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孤独不爱说话、疲乏无力、食欲缺乏,上课思想不集中。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引发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

2.心理方面。

中学生患上网瘾后,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对同学冷漠,人格异化。因上网吧上网,被家长和老师抓到多次,竟然有报复家长和老师的想法。可见心理不健康,心理扭曲。

3.道德方面。

中学生网络迷恋者缺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望。在这一课题研究调查中,承认访问过的中学生占42.8%。通过这个数据可见网络迷恋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之大。

4.行为方面。

网络迷恋的中学生的人格易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持续上网,他们往往不惜欺骗父母。网络游戏最直接的危害是耽误中学生正常学习,致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成绩下降,甚至逃课、辍学。

二、学校对网络迷恋的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如何对网络迷恋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矫治中学生网络迷恋心理及行为呢?课题组研究中学生网络迷恋心理疏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造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和文体竞赛活动,逐渐降低学生对网络的倾注程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讲座、咨询、活动、参观等方式,培养中学生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再如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帮助中学生树立远大目标,陶冶情操,加强自控力教育引导等,提高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

2.明确网络管理规范。

针对网络文化多元信息的冲击,学校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并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增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同时,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提高使用互联网水平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观念。

3.借助网络培养兴趣。

老师借助网络这个有利平台,通过网络这种无声网上交流,有选择性地给学生提供游览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走进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在网上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感知,对生活的感受。老师通过网络与之进行心灵交流。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没有压抑,愉快地学习、交往,注重情感自然流露。

4.建立校园网站,实现心灵沟通。

学校建立校园网站,以校园网为依托,加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网络平台,形式多样的栏目设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使之成为德育主阵地,促进学生德育活动开展。如模拟实验: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社区,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活动者在不同道德观念支配下的不同行为反应将导致不同结果,如“竞争与合作”、“知法守法”、“道德警戒线”等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感受某种做人道理,把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争取社会的理解支持。

由于有些家庭尚未普及电脑,因此闲暇之时,网吧成了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学校老师可主动上门,恳请业主配合学校教育,引导孩子利用节假日有效利用社区网络资源,博览广趣、勤学善思。

三、家庭对网络迷恋的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1.在视线范围内监管。

将电脑安置在家中共用区域,孩子上网在家长视线范围,并对孩子经常光顾的网站通过采用过滤软件将有害信息屏蔽。

2.制定协议,达成共识。

网络游戏不是不能玩,但要与孩子制订协议,达成共识。如没有完成作业不能开电脑,不吃饭不能开电脑,临近重大考试、测验期间减少或停止玩游戏的时间等。电脑前放个定时小闹钟,规定游戏时间,铃响后2分钟内一定要关掉,否则取消下次游戏时间,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必须严格遵守承诺,家长更应履行监督职责。同时,规定孩子不能随便玩电脑游戏,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共同遵守家庭规则,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鼓励阅读书籍,体验真实生活。

如果孩子喜欢玩科幻角色扮演游戏,就可以鼓励他们阅读科幻书籍,在紧张学习之余,帮助孩子重新捡回兴趣爱好,回到真实生活中,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从而避免网络游戏上瘾。

4.营造和谐氛围,与孩子多交流。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6

关键词:班主任;爱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工作是繁忙、繁重、繁琐的。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千头万绪的,面对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注定教育工作者需要有爱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

一、爱学生,使教育更有效

教师对学生的爱,既表现为知识传授上的无私奉献,又表现为心理上的沟通、正确的疏导和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曾有一位班任谈到:“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如:我班学生张xx同学平时自由散漫,说话没有礼貌,上课说话捣乱,又经常说粗口并与学生发生矛盾,属于小错不断,大错时有的学生。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没有急于批评,而是进行多方面观察,多与他交流。在交谈中,我发现他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经常亮“红灯”的成绩抱有无所谓的态度。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尤其在踢毽子时会玩许多花式。为了能使他转变,我抓住他这个闪光点经常在班上表扬他,激发他学习的上进心,平时我经常找他谈心,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对待同学、老师的态度。通过努力,他待人接物的态度有了根本的好转,也慢慢努力学习了。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让我感到欣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作为班主任的自豪感。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

所以,仪表、眼神、动作等仪态,虽然无声,作用却非常神奇,鼓励和赞赏的眼神,提醒或刻意制止的目光,真诚的微笑,大方自然又亲切的动作,有时胜过苦口婆心的批评和劝说,学生感到老师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从而大大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三、管理要“疏导”

现在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较快,思维灵活,在成长中得到的条件及信息量都今非昔比,天赋优禀,但是又太脆弱、太敏感、太逆反,他们太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歪风邪气的不健康影响,会产生诸如自卑、叛逆、嫉妒、孤僻、缺乏同情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问题。势单力薄的班主任,虽无力改造社会大环境,却可以借用外力、使用智慧与技巧,教会他们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辅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正其品德行为,塑造其完善、独立的人格。要谨记凡事“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如果一味“打、压、扼、控”,则可能会给学生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导致其心理挫伤、扭曲,甚至是更严重的畸形发展。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7

关键词:聋生心理疏导几个方面

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听力和语言方面存在着障碍,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由于自身缺陷,加之受到社会和家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聋生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我在教育实践中碰到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感觉迫切需要懂得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青春发育期的聋生渴望独立,希望得到人格的尊重,而他们肤浅的知识和阅历又难于分辨出身边的是与非,缺乏独立解决矛盾的能力,他们常为父母、老师一点小小批评或指责而感到心理难于承受,或离家、离校出走、抽烟、喝酒或以损坏东西、图报复来发泄心中不满。对于这些学生如不及时引导容易走向歧途。

一、了解聋生存在心理问题是心理疏导的前提

当前中学聋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性格品质方面:情绪不稳定,心胸窄小、自私、自卑、多疑、急躁、任性、孤僻、冷漠、不合群、偏激、盲目等。

心理能力方面:认知能力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不能将自我正确定位,看问题片面,合作能力差,人际关系难协调、自控能力差、辨别能力不强,易受他人利用、引诱,情绪调适能力不强,难以融入社会等等。

心理动力方面:兴趣不广、需要层次低、目标不明,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上进心不强,内在动力缺乏。

心理健康状态与同龄正常人比较,显得幼稚。

以上问题在不同个体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健康因素,其比例(左右)比正常青少年(左右)大得多。

二、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家长不良心理的影响

1、溺爱心理。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成了残疾人,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便溺爱孩子,但由于不能和孩子沟通情感,只知道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放任、迁就孩子,导致孩子骄傲、自大、自私心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小偷小摸就随之而来。

2、放任心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残疾人,给自己造成负担,便对孩子放任自流,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情感贫乏、对人不信任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3、动荡心理。溺爱偶加以教育,由放任而施行粗暴惩罚,易导致逆反心理。不少家长因为工作忙,文化层次不高,随着聋儿的成长,沟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难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家庭教育跟不上这一普遍现象,让孩子在许多具体事情中失去心灵疏导的时机,这对聋孩很重要,因为在具体环境中得到指导,更便于他们领会、纠正,效果会更好。

(二)学校因素

为了聋生安全起见,聋校多采用封闭式管理,使聋生交往范围缩小,对社会和人情事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容易形成偏颇认识。其次,对聋生的教育手段传统、单调,聋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少学校定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资询和指导。

(三)社会因素

在社会上,聋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普遍遭受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表现在:

1、难找工作,既使找到了,也是苦、脏、累的工作,并且收入

菲薄。

2、难找对象,不愿娶嫁聋哑人;

3、难受到重视,而往往是嘲笑、可施舍的对象,这造成他们心理的失衡,产生不满、怨恨、怀疑并否定一切和敌对的心理。

三、中学聋生班主任进行心理疏导的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要努力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

研究证明:某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该个体所处的心理环境,某一社会团体(或某一群体)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带来的影响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个体心理状态受制于整体,个体水平受制于整体水平。实践证明,一个长期生活在他热爱的集体中的聋生,他的心态是积极的,他的情绪是稳定的,他会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活,在集体中他会最大限度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相反聋生在自己的集体经常遭到白眼、被歧视、孤立在老师和同学那里经常感受的是不信任的眼光,时间长久,他的心理会被扭曲,不仅自身难于完成学习任务,也会为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严重干扰。因此,班主任应在班级努力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班主任应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办学宗旨“一切为残疾孩子的生存奠基”,教学生学知识,学做人,做一个有能力生存的人,让他学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着眼于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班主任要关心、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喜欢

入学前的聋生得到父母,亲人的爱,入学后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同学就成为他们生活中最近亲的人物,聋生自然把爱转移到教师身上。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于青春期的聋生,班主任真诚的信任和理解会使学生感到一种人格和尊重,他们会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向老师诉说自己心中的秘密。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情通则理达。情通,是心育的前提,情通,心育才更有成效。这种建立在平等师生关系上的爱,能帮助班主任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灵,从而及时帮助聋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而与此相反的是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学生带着厌恶之感,成天对他们虎着脸,那么学生每天都会面临新的苦恼,特别是差生在老师的眼里是包袱、负担,师生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形成心理上的鸿沟难以填平。

(三)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导

1、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感染力和教育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我先后开展多次“身边的故事”活动,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共同参与班规的确定等。在活动中,由于这部分学生受到个别的照顾,他们受到感染后,开始变得热情,开始注意团结,开始互帮互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变得积极而温暖。

2、在班级中建立“聊天角”、“发泄角”等。

学生在“闲聊”中不经意地谈出自己的苦恼、忧伤、愤怒等,班主任可从中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苦闷、焦虑等。在“聊天角”,不分师生、男女,大家都是朋友,彼此平等,真诚相待。学生在聊

天角除了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外,还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接纳、相互建议。这样就会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谈话环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扉。发泄角里可设置沙袋、跑道、橡皮人、纸笔等发泄工具。学生在发泄角可以对发泄工具采取砸、摔、涂、画等方式,也可拼命运动、大喊大叫等。发泄是一种物理排解法,适合攻击性强、性格内向的学生。当学生在发泄角充分宣泄了自己的苦闷、愤怒、无助等情绪后,心理辅导教师再对他做咨询辅导。

3、笔谈是对聋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之一

由于聋生手语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许多心理活动无法单靠手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书面语是丰富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师生沟通心理交流感情,架起心理的桥梁。有一定书面语言能力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聋生积极正确地去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书面语言的能力,而且一些聋生隐藏在心里不愿张扬的悄悄话,易于从笔尖流入纸上。用书面语给聋生开展以心理辅导方法是多样的,有的学生用日记谈想法,教师作认真地批语;学生用以书信、三言两语的字条等进行交流,教师都及时回复决不要怠慢。但无论哪种书面语言进行交谈,教师都应给予对方以信心,鼓励以理解,同时帮助谈话,指出问题,提出希望。

(四)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班主任不能一味从自己的感情出发,还应从理智出发,借助心理学中的理论,客观地考虑学生实践体验的需要,更科学地去引导他们自主摸索,帮助他们自主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关键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班主任,首先自己要懂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公正无私的品质、乐于奉献的美德、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饱满的情绪,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以美好的形象。发挥榜样力量,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四、小结

总之,在聋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聋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聋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小事做起,坚持从整体着眼,提高全体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积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诊断不良心理问题时,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可行的措施,运用有效的方法,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改变聋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维护和促进聋生的健康心理水平,进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姜宽飞

2《聋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8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了当今全社会的共识。现在由于学校很重视升学率,导致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存在着心理问题,如果教育不当,今后很可能会让他们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教育者要深入了解他们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才能校正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偏差行为。

一、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道德认知偏低。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将品质行为传递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妈那里学到的,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能哄就哄,能瞒就瞒,结果受害的是学生,思想情感必不健康。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2.逆反心理严重。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寻求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反对恪守“老一套”,厌倦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肤浅。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一概地以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去授业,去释惑,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辟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朽木”“顽石”。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单以此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3.人际关系紧张。学生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公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显得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惊悸恐怖。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很僵。

二、对行为偏差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

1.人格示范教育。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

2.不能一味压制。青春期学生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决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那种看成“服从”与“被服从者”的观点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疏导。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要严禁使用命令,那种认为命令孩子服从是天经地义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事不要随意发表评论,而要采取一种积极聆听的态度,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辨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同时,老师与家长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9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疏导;宣传教育;鼓励

1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心理疏导

1.1医生在治疗前对患儿及家长的诱导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儿童口腔科医生掌握了治疗口腔疾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制订和实施治疗计划。与其他口腔科医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治疗中不同,儿童口腔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时刻关注患儿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应有一定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来作为补充。口腔科四手操作的开展,让医生能更加专注的治疗,护士也能帮助医生稳定患儿情绪,及时传递治疗用品,观察患儿情绪变化,这种一医一护的治疗模式在儿童口腔诊疗中不可或缺[1]。学龄前儿童心智还不成熟,情绪不能自控,但如果能正确引导,可以达到治疗前的心理诱导。医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治疗,应尽量做到让患儿主动配合,不能强制性束缚,否则会造成患儿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伤害会一直影响孩子对牙科治疗的认知,也会间接影响周围的孩子,从而牵扯到其它方面的治疗,所以说,儿童口腔科治疗主动配合的益处远大于暴力性的强制束缚。医生应掌握行为诱导方法,即讲解-示范-演示[2]来达到预期效果。3~6岁儿童正处于乳牙列阶段,是孩子的第一套牙齿,初次就诊多数是第一次经历牙科治疗,所以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及认知。临床工作中,有时受到患者多,环境乱的影响,医生会忽视对患儿耐心引导的过程,这样的治疗不算是成功的治疗。在治疗前,医生应向患者耐心讲解治疗过程,演示需要的操作,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进行诱导,比如告知孩子手机是给小牙刷刷牙,牙里面有小虫子,用手机给他抓出来。让孩子适应手机运作的声音,演示每一个器械的用法说明,告知小朋友治疗动作会轻轻的,仔细听孩子的诉求,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只有一点点通过恰当的语言与情感的交流,才能及时消除患儿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可通过沟通过程,使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建立信任与依赖关系,进而使患儿主动进行治疗。同样医生对家长的引导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患儿家长由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及文化水平的不同,对口腔科的治疗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表现及话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初次就诊,医护人员通过自己的检查,孩子及家长的主诉,会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并向家长告知。在此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孩子。比如牙髓炎引起的疼痛,治疗方法应是立即开髓,这就会产生一过性的剧烈疼痛。若这样的话语被小朋友听见,会加剧其本身紧张的情绪。小朋友年龄的原因,不能完全理解治疗的必要性,所以,家长在这其中就要起到引导作用。被告知患儿的治疗方法,时间,刺激强度,以及治疗的必要性后,家长通过对孩子性格的了解,对其进行仔细耐心的告知。往往家长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会比医护人员更加顺利。这样和谐的三者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2医生对不同患儿口腔治疗合作程度的处理态度

通过临床实践中的观察,患儿对口腔治疗的合作程度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配合型。此类患儿较为听话,能跟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对口腔治疗没有过多的恐惧,能理解家长及医生的询问,主动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只需在治疗前耐心的鼓励,在治疗中告知每一步的过程及时间,患儿便可听话的配合治疗,这是儿童口腔治疗最佳状态。(2)条件承诺型。相比配合型的患儿,此类型孩子会反复强调自己的担心顾虑,这就更需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其讲解和安慰。如在治疗过程中不许医生安放手机,反复强调疼不疼之类的话,要求家长在其治疗后买喜欢的玩具,这种类型的小朋友需要医生用温和的态度对其承诺,鼓励,耐心讲解,多数情况下可以完成治疗。(3)被动型。此类患儿从外表上看较为乖巧听话,多偏于内向,没有过多的话语,会主动躺在牙椅上,不说话,不哭闹。当对其进行治疗时,动作上却有意与医生的要求背道而驰。时而听话时而躲避,对刺激的敏感值降低。此类型患儿多把恐惧感表现在内心,此时医护人员应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态度,通过讲解,演示,慢慢建立友好关系,信任程度,当孩子适应诊室环境,从自己内心消除恐惧感时,便可配合治疗。对待这样的孩子,耐心亲和最为重要。(4)冲动型。此类患儿在没有进行治疗前就会不停的哭闹叫喊,发脾气,听不见去任何人的话,情绪十分激动。这样的孩子多数在家中比较溺爱,任性顽皮,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家长应配合医生稳定患儿情绪,医生应用相对强硬的话语进行教导,说明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带其参观别的小朋友的治疗过程,增加其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性固定措施,以防突然的冲动行为造成伤害,尽量快速高效的完成治疗[3]。

2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疏导

2.1治疗前的认知教育

家长对口腔科治疗的认知往往会通过行为和语言间接影响患儿。比如家长有较为痛苦的牙科治疗史,有时会在一言一行中传达给孩子,让本来对看牙没有行为概念的孩子,在内心就有了疏远跟恐惧。所以家长作为治疗前的第一位疏导人,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并给孩子普及口腔科的知识,对孩子进行耐心的讲解。树立良好的口腔观念,鼓励孩子生病要勇敢的接受治疗。学龄前儿童处在接触新鲜事物的阶段,应对其鼓励引导教育,绝不能恐吓,威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前的体验,可以从熟悉诊室,医护人员开始,慢慢的进行简单的口腔检查,当孩子自己开始从内心消除恐惧时,后期的治疗将会更加顺利。

2.2治疗中的鼓励安慰

医护人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疗上,而患儿情绪的稳定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临床观察,有的小朋友需要家长在其旁边进行陪伴,家长可在一旁紧握宝宝的手,给予安全感,并不断鼓励,告知进程,孩子会增加其治疗过程中的信心。有的小朋友家长在其旁边反而更加拒绝治疗,这样家长可适当回避,医护人员就要担当起更加重要的责任。总结来看,对待不同的孩子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行为的疏导最终都是辅助治疗顺利进行。

2.3治疗后的支持鼓励

一般的小朋友在接受治疗过后都会心情低落,这时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以在语言上对其进行支持鼓励,比如像你是最棒的,真勇敢,你可以跟你的小伙伴讲解看牙过程啦之类增强其信心的话。也可以带其吃一些好吃的,告诉孩子只有牙齿健康才能吃更多的东西,来教导他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总之方法很多,要因材施教。

3社会宣传对孩子治疗前的影响

3.1幼儿园

学龄前孩子多数处于幼儿园阶段,一天中多数时间小朋友都在互相交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某个小朋友曾经的治疗体验会通过言行举止传递给其他小朋友,这样幼儿园老师就是正确引导孩子的最重要引导者。首先老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口腔科知识及文化素养,本身起到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认知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拒绝糖果及碳酸饮料,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其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小朋友观看口腔宣传片,普及保护牙齿对身体的重要性,以及有病早治疗的必要性。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及文字说明,让小朋友了解认识口腔治疗的器械,治疗过程,从而使接受治疗时对整体的诊室环境不陌生,也能更快的适应环境。当每个小朋友通过良好的教育能主动保护自己的牙齿时,预防比治疗更加有意义。有学者调查研究显示,309例儿童牙病患者,其中3~6岁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85.29%,学龄儿童为72.38%,两者比较证明年龄越小,牙科畏惧症发生率越高[4]。所以说,加大保护牙齿的宣传教育力度,较少低龄儿童患龋的风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幼儿园应联合医院组织开展对孩子牙齿的检查活动。许多小朋友在一起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会有榜样作用。医生用口镜给小朋友进行口腔检查,不会产生疼痛感,从而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也能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尽早治疗减少疼痛。第一次良好的体验会给孩子留下较好的印象,在以后的治疗中也不会产生抗拒心理。医院也可以组织孩子参观口腔科的诊室,通过观察医护人员的示范,相互交流,减少以往孩子对穿白大褂医生的恐惧。

3.2诊室环境

学龄前孩子还处在幼年阶段,会被一些好奇的事物所吸引,诊室的环境也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诊室内可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动画片及儿歌,也可播放牙科治疗宣传片,屋里布置一些有趣的卡通图案,让诊室环境更加温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5]。也可准备一些小礼物鼓励配合治疗的孩子。总的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辅助孩子能顺利安全的完成治疗。

3.3社会活动

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或是某些医疗机构,都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社会活动。例如宣传牙刷及牙膏的选择,Bass刷牙法的现场指导,对刚刷过牙齿的小朋友进行菌斑显示实验,用显示结果来进行更加直观的口腔卫生宣教。

3.4提高家长口腔保健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家长的行为习惯,从而获得自己对口腔知识的认知。近年来幼儿患龋率大大增加,跟家庭环境,经济条件,文化素养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孩子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认知就相对比较高。所以今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进行幼儿口腔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引导[6]。希望通过努力在今后的儿童诊区不在听到孩子害怕的哭喊声。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疏导也应越来越受重视。

参考文献

[1]胡蓉.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门诊手术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1):73-74.

[2]樊林.学龄前儿童牙科诊疗行为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7):369-371.

[3]易黔林.儿童口腔疾病治疗前的心理分析及心理诱导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21):2347-2348.

[4]秦德川,高爱兰.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行为特点及防治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7):69-70.

[5]范爱洁,包金娥,柴银薇.心理疏导在儿童牙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5):114-115.

孩子心理疏导方式篇10

所谓“心理虐待”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惯性发生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之受到伤害的言行。如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无端的恐吓、恶语伤害等,教师随便的一句话、一种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心理虐待,这就是无意的伤害。心理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体罚还要严重。

一心理虐待的主要表现

1.威胁、恐吓

有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遇到顽皮、不听话的孩子,不进行说服教育,而是进行恐吓:“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交给警察。”还有的老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等,经常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会使孩子形成拘谨、胆小怕事的性格,压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疏远、冷落

疏远、冷落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的疏远、冷落,指对一些能力较差、不太听话,或爱提意见的学生,教师有意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不理不睬,更不去亲近,使孩子看不到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庞,得不到更多的关爱,长期下去,这些孩子只会更孤僻、更懦弱、更胆小,发展更慢;另一种是无意的疏远、冷落,一般是指那些处于中间阶层的孩子,他们性格比较孤僻,不愿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更没有什么出色的特长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因而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根本无暇顾及到他们,忽视了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这种忽视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

3.缺乏鼓励,恶语伤害

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别人,这是孩子们的最大特点,他们希望老师表扬自己,可有些老师总爱挖苦、嘲笑孩子,贬低他们的成绩,不能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如“老师,我想帮你做事。”孩子高兴地说。“你!不行!你可做不好!”孩子低头离去。又如“老师,我画得好不好?”孩子用期盼的目光望着老师。“你画的是啥呀?你怎么这么笨呢!”孩子的脸红了,脸上出现了窘迫与无奈。现实中这样的语言屡见不鲜,极大地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造成看不见的心理伤害。

4.武断夸大,爱算旧账

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状况时,往往运用已有的模式去评判。如“从开学到现在你都不老实”,从这句话中看出老师将问题夸大。又如“你怎么打人了,上次你打小朋友的事还没解决呢!”等类似的话语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二造成幼儿心理虐待的原因

心理虐待可理解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造成这种伤害的主要原因:(1)教师对问题认识的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是在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他们没有将管教和虐待区分开来。(2)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自尊及其独立的人格,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没有人格、尊严可言,所以在对幼儿的态度上很随便,从不考虑后果。(3)教育方法不科学。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幼儿不体罚,觉得自己做法无可厚非,殊不知,心理虐待是更为严重的教育误区。(4)教师的情绪宣泄不当,常把幼儿当做自己的“出气筒”。(5)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处理不当。

三解决幼儿心理虐待的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要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纠正认知上的偏差,高度认识心理虐待的严重后果。

2.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心理虐待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心理素质缺陷有关。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角色的扮演上时常出现冲突,导致部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为了减少心理虐待现象的发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社会对教师应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各级领导应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当做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教师也应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加强控制自身的情绪,及时排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或障碍,正确对待家长意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把与家长的矛盾转移到幼儿身上,更不能因此来逃避对幼儿教育的责任。

3.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教育中的心理虐待现象概括起来是:对智力发展缓慢的幼儿轻视,对中等发展幼儿的忽视和对智力发展突出幼儿的过分重视。作为教师,应清楚自己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重任,自己的言行对幼儿起到表率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以健康的心态面向全体幼儿,善待孩子,关心每一位幼儿,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