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外汉语学习内容十篇对外汉语学习内容十篇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4:53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1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热带动了国内外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空前高涨。北语社、北大社、华语社等多家出版社不断推出各类对外汉语教材。这些教材中不乏精品,以适合欧美、日本和韩国学习者的教材为主,且多是面向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对外汉语教材尤其是面向海外的对外汉语教材,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汉语教师以至学习者的诸多批评。大量的研究表明,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仍然不能满足海外汉语教学的需求:对外汉语教材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学习对象的研究,缺乏“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编撰教材。不少学者深入地揭示了国内编写的教材到国外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结,即我们不区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教材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材。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和汉语作为外语的教材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CSL)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CFL)

目前我国国内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大都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探讨,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比较少。“第二语言教学”与“外语教学”这两个术语在很多文献中被看作是相互替换的概念,但有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加以区分。Stern指出,“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是用来指一个国家内学习和使用的非本族语,而外语通常指的是学习和使用一个国土疆界之外的言语社团的语言”[1]。第二语言是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习得和使用的语言,例如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汉语就是第二语言学习,针对这类学习者的教学就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如果学习者在其本国母语环境中学习外国语言,我们就称之为外语学习。因此,我们在海外所推广的汉语教学严格地来说属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对tCSL和tCFL加以区分。有学者不主张区分tCSL和tCFL,认为应该把第二语言和外语看成是一种包容关系,而不是对应关系,即第二语言教学也包括外语。有的学者虽未明确地就“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这一概念进行论述,但从其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对tCFL,包括tCFL教材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朱志平指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曾称之为“对外汉语教学”,这是个从产生的时候即已引起争议的名称,因为所谓“对外”,是与“对内”而言的,这个名称表明,教材的立足点在国内。它显然不易为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一些学习对象和海外的第二语言教学所认同。刘珣认为“囿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所表现的内向型的视角和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好我国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而不注意、不研究学习者的人数数百倍于来华留学生的海外汉语教学。赵金铭则明确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内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国外(境外)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2]。

(二)tCSL教材和tCFL教材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对tCSL和tCFL教材的区分更缺乏重视。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多为通用型,教材编写的主要着眼点比较一致地指向班级课堂教学,其所针对的学习者也是外国留学生群体,中国大陆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基本上能满足国内教学上的需要。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展开,国内教材不断输往海外,然而这类tCSL教材并不能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要求汉语“本土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现象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国外,与tCSL受到“冷落”相比,受欢迎的教材多是具有明确的学习者、中外合编的教材。如白乐桑和张朋朋主编的适合法国学习者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是法国最近十年来最畅销的基础汉语教材。再如,吴勇毅和刘虹为法国学习者而编写的《汉语入门》、任远和玛格·阿比提女士合作编写的供意大利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中塞合编的《汉语教程》,还有中越合编的《越南大学中文专业系列》等。

二、tCFL教材的特点

与tCSL教材相比,tCFL教材能更好地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的内容和表述语言

tCSL教材的适应面广,但缺乏针对性。教材的内容很少能考虑到学习者的国别、母语、文化特点、学习目的等。如果教材内容远离学习者的日常生活、文化背景等,教材就会失去吸引力,学习者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当前国内很多的对外汉语教材多为汉语,偶尔配为双语(多为英语),“鲜有配上当地通用语,即使配上也是相当粗糙的直译体”[3]。有的学生和外籍教师反映教材的外文注释看不懂,我们的教师也发现学习者学习中出现的某些偏误,其根子在外语翻译上。tCFL教材一般都是用学习者的母语来注释和说明的,这些语言很自然、地道,是学习者更容易接受的。参看为外国人学英语编写的《新概念英语》和《走遍美国》,这两套教材展现的是本国的真实的生活,使用的是地道的语言,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成功的教材编写范例可以为我们编写tCFL教材提供一定的启示。在2002年,国家汉办计划在两年内编写出世界主要语种国使用的汉语教材;华语出版社也以小语种为切入口,在以英文为主的前提下探索小语种的发展,如该社出版的《互动汉语》已推出十个语种的版本;外研社的《汉语900句》正通过14个语种向50个国家推广。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材的表述语言,但教材内容缺乏对比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教材的对比性

很多tCSL教材本身在内容的说明、讲解和注释上缺乏对比性。教材的多种注释本,只有语言本身的不同,而内容上的差异很小。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有英、法、德、泰等语种的注释本,但内容上少有变动。tCSL教材在语法项目、词汇选择、重难点的确定、习得顺序的安排上缺乏对比性。泰国皇太后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汉语教材选用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中的汉语教程、汉语听力教程和汉语阅读教程。这套教材所针对的对象是在中国学习汉语的不分国别的留学生,因此,对于在泰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并不完全适用,如z、c、s、j、q、x、zh、ch、sh、r这几个音对于泰国学习者来说都是重难点,而教材中把这几个音编排在一起学习对泰国学习者来说是不合适的。

tCFL教材能很好地弥补tCSL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tCFL教材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因此在教材中始终贯彻对比性原则。例如,韩国编写的tCFL教材在语言注释上比较有针对性。“对汉语和韩语共有的词语、成语等的注释会一语带过,对汉、韩语中相同的语法现象、文化现象也不作过多的注释”[4],但对语音教学尤其是声调教学进行了详细地注释,纠正学习者念韩语单音节全部用降调的习惯。中塞合编的《汉语教程》针对母语为塞尔维亚语学习者的特点,把声调教学作为语音教学的重点。

(三)教材与国外学时、学制相对应

tCFL由于缺乏目的语环境,学制跟国内的不同,学时相比tCSL又很少。在tCSL环境中一般是每周20个学时,课后又处于目的语环境,因此在编者的潜意识里已经把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了。对于海外学习者而言,国内出版的教材最大的问题之一容量大,很少考虑到当地的学时、学制。在国内一个学期可以学完的教材在国外甚至一年都用不完,学习者整天面对“旧面孔”,很容易感到厌烦。新型教材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练习设计的题多量大。比如,以《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为例,它的练习量是《实用汉语课本》的三倍以上;《速成汉语初级教程》每课的课文、生词、语法平均占4页而练习占9页之多。根据外语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通常认为综合课课后练习用时与课堂教学用时的比率保持在1︰1左右的水平是比较适宜的。按照这一研究成果来考察在海外使用的tCSL汉语教材,其确实存在着这种弊端。相比之下,tCFL教材可以很好地与国外的学时、学制相适应。比如,在韩国在校学生每学期汉语课一般有36个课时左右,因此韩国编写的汉语教材多以15到20课为宜,以3至4个学时完成一课为宜。韩国的汉语补习班每期的学制是16至20个,因此教材每册不宜超过20课,课文篇幅也不宜过长。

从tCFL教材的特点可以看出,这类教材更好地关注到了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这无疑对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是有益的。汉语的国际推广要得到更好地实现,我们目前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要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突破,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把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明确对外汉语教材的使用对象和使用环境,编写针对学习者本身需求和特点的教材,以此来适应海外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H.H.Stern.FundamentalConceptofLanguageteach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赵金铭.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代序)[a],对外汉语教材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郑定欧.试论从词典入手催发华文教学师资的自我培训[a],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2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思维语境强化

一、培养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思维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来自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也是因人而异。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学习目的:长期学习汉语把汉语作为专业方向进行研究;作为在中国工作或旅游的交际工具;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医学等奠定语言基础。无论是基于何种目的学习汉语,对于初步学习汉语,处于接触汉语环境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汉语思维”的培养是他们学好汉语的首要前提。但就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学习而言,新的语言思维、习惯的培养确实并非易事。仅就口语而言,刚来到中国的留学生的汉语知识储备比较匮乏,母语或者英语成为他们主要的交际工具,他们很少使用汉语,这对于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是很大的障碍。因此,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汉语思维的淡薄是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培养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汉语意识?这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如何培养留学生的汉语思维

(一)讲授内容与语言的选择

对外汉语教什么?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内容是有很大差异的。前者教的是系统的汉语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而且需要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教的则应是“是什么”。比如,汉语中的动态词“着”“了”“过”是留学生学习难点之一。尤其,“了”是汉语语法的重点,研究层面丰富多样。对其完全接受不仅对于本国学生有所难度,对于初步接触汉语的留学生而言,其难度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内容应该有所选择,提炼出最精髓的部分,由简入难,着重突出其实践层面。

留学生学习汉语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他们学习汉语的目标性很明显,这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应具有指向性,长期班需要规范的汉语体系,可以按部就班的按照相应的汉语言知识体系,使之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娴熟的汉语语言习惯。而对短期班而言,他们学习汉语的现实目的性更强,因此,要求所讲授内容具有更高的凝练性,并且内容更要突显实践性与动态性。对于长期班的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无论是口语课还是听力课,内容的选择应该简单易懂,由简入难,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起始阶段他们接触的内容比较有难度的话,一定程度上可能使他们的语言学习产生挫败感和抵触心理。

采取怎样的教学语言才更有效呢?对于英语语系的学生,尤其是零起点的学生,英汉互译的方法是比较简捷有效的。解释词语或语法,以基本对应的英语结构解释,便于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与掌握。否则,为解释一个知识点而使用大量的汉语知识,可能使留学生愈加迷惑。因为,他们掌握的汉语知识毕竟有限,接触汉语环境的时间毕竟短暂。当然,随着他们掌握的汉语知识的逐渐深入与广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减少英语的使用,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汉语思维。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来源是多向度的,有的留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差强人意的,其程度与汉语水平相差无几,选择英语作为媒介语其效度也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使用语言之外的体态语,手势、表情,甚至可以发挥自身的绘画等才能。灵活地运用体态语也是比较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之一。

在教学语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汉语应简单易懂符合交际性原则,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运用的规范。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教师是对外汉语学习的指导者与示范者,学生在学习中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模仿,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的模仿趋向更加明显。其二,汉语是我们发展历史悠久蕴含深厚的民族语言,留学生应该向教师学习的是语言的精髓。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交际性原则的基础上一定要讲求规范性,教师的发音吐字应该字正腔圆,遣词造句必须规范准确,语义表达应该明晰通畅。尤其对于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教学语言应该具有明显的节奏性,适当放慢语速,过快的语速可能使学生产生思维空白。

(二)“强化”在“汉语思维”培养中的效用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3

关键词: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近年来,不少国家尤其是泰国在中小学设立汉语课,使之成为正规的课程,对中小学汉语课程的师资和教材需求大增。要编写优质的儿童汉语教材,必须深入了解外国学校课堂学与教的需求,可是范围太大,我们选取泰国作为目的国家,笔者所在教学学校作为目的学校,所教学生作为对象,分析其教材优劣,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泰国玛丽威学校汉语教材使用者需求分析

学习者需求是课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依据。要探讨适合玛丽威学校对儿童汉语教材编写严重,首先要研究这个学校汉语教材使用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1.1针对学习者特点编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玛丽威学校幼儿园学生年龄在3-5岁。他们有着儿童学习者的一半特性,可塑性高、活动能力强,但分析能力和注意力非常弱,缺少耐心,兴趣不会持久。每班人数35人,于语言教学来说相对较多,不好管理,幼儿园小班课堂没有桌椅板凳,可随时走动,但中班和大班的学生在课堂的活动空间较小,座位固定,基于他们的年龄和上课的表现情况,学生较喜欢活动性强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不喜欢跟读。虽然每个年级都有教材,但难度太大,学生和教师均不使用。根据学校高层领导的理念――“使学生能用汉语进行简单地交际”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兴趣”是最重要的汉语教学目标。课程实际应配合这个取向,以交际为主,着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汉语的教与学都处于不利的环境

在玛丽威学校的汉语学习者身处的并非目的语环境,而且学校也不是只进行汉语这一种外语的教学,英语的教学更成熟,学生英语水平也较高,学校以泰语和英语为主要学习语言。在日常社会生活或学校生活中,学生的汉语学习环境都是不利的,只能靠汉语课堂的环境促进汉语的学习;而课堂的语料与生活上运用的真实语言有一段距离。在学校教学中,学生要接触三种语言的学习,学校因此要设立不同语言的教学目标,这种复杂性增加了汉语课堂教学的难度,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收到了局限。

1.3需针对老师面对的问题做出支援

幼儿学习汉语的动机不强,教师充当了重要的引导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生活上缺乏汉语环境,教师要尽量多地创造汉语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且,由于汉语教师缺乏,每个汉语教师每周要上二十节课左右,工作量大,希望汉语教师们能有更多支援。

1.4教材需配合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要求

调查显示,教师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教材未能配合学校课程要求和学生程度。此学校选取自编教材《汉语乐园》作为其主要教材,把图片和汉语词语相结合,虽较常用,但未配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而是较为独立地由汉语教师自行商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教材编写者应积极考虑学校的发展需求,向教师提供针对口语课程而编写的汉语教材。

二、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成学校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想编出一本适合儿童的对外汉语教材,要求编者不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对汉语有深入地研究,还要具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教学等方面的理论,还要了解汉语文化,并且在编写过程中严格地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2.1针对性

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在玛丽威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年龄一般在3-5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善于模仿,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想知道个究竟,比较好问,喜欢通过动手来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律能力较弱。所以,教材在每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的内容、文化知识的介绍等方面,都应针对泰国儿童学习汉语的特点来进行编写。

2.2实用性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从学习者需求出发,语言材料尽量真实,有利于学习者开展交际活动。在此学校,对幼儿园的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能够说简单日常的汉语对话,且对汉语感兴趣。由于书写方面要求学生不写汉字,只注重口语,那么教材偏重口语教材。所以,以泰国幼儿作为教学对象的对外汉语教材的语言材料,应尽量满足其交际需要,语言材料尽量真实自然并且与其文化紧密结合。

2.3科学性

语言材料要尽量规范,注释要准确,教材的内容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在翻阅现在所用教材后,笔者发现其中许多错字,没有对话形式的图片,不适合口语教学,也不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教材还有许多改进的方面。

所以说语言要规范,顺序要合理。尤其要注意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要避免出现方言词和方言句式,文化知识的注解也要正确无误、简单易懂。在语料的安排、题材的选择以及语言技能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4趣味性

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丰富、生动、不死板、能吸引学习者,让学习者产生兴趣。趣味性是儿童对外汉语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无论是教材的形式还是内容,都要做到多样化,适当穿插小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内容,吸引儿童的注意。同时,教材的版式、插图、颜色等方面要丰富且富于美感。但要与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不能单纯为了教材的趣味性而牺牲科学性和实用性,这样的教材活泼有余而严谨不足。

2.5系统性

教材在言语技能方面的安排要平衡;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各部分分工要明确,初中高级教材要衔接,形成系列的立体教材。在笔者调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从小班到大班的教材相差不大,而且每个年级的汉语课内容都是相似的,水平不够衔接。

所以,要求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包括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要相对平衡,教材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均要配套,难易程度从入门到高级教材要衔接得当。

三、结语

儿童对外汉语教材在国外儿童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好的儿童对外汉语教材不仅要符合一般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还应在课文的内容、语言材料的选择、知识点的实用程度、教材的趣味程度等方面能够做到更加符合国外儿童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熟知汉语的知识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更要深谙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对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者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42-01

一、语音教学时间短暂,多集中于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被架空

笔者综合教学资料发现,传统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大多是安排在初级阶段的综合课上讲授,通常用2-3周的时间,内容主要包括:声韵母包括声调学习、上声变调、“一”、“不”变调、轻声和儿化等;而中高级的汉语综合课中却没有对语音教学内容作明确表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和语音训练只在初级阶段进行,对中高级阶段不再有要求。

对于传统的语音教学大纲的安排,我们且不说内容安排是否过于集中,仅从教学时间上看,短短的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满足不了语音教学的要求,很容易会使教学流于形式,甚至教学标准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而后,当进入词汇、语法的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受教材的约束和其他教学内容的冲击,语音教学就被冷落了,教师和学生都不再重视语音问题。与短暂的教学时间相比,语音教学的内容则显得过多、过细,要求过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这么多内容,就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方言区学生要很好地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都值得怀疑,更不要说将汉语作为目的语来学习的留学生了。

有的对外汉语教师认为,花费很长的时间去进行语音的学习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没必要的,他们认为语音教学只要掌握基本的能识记就可以了,而要将重心全部集中在词汇、语法的学习上。针对这种争议,笔者根据调查发现,花费较长时间进行语音学习的学生往往会比匆忙结束语音学习的学生,更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

笔者认为,中高级学生更应该加强语音教学和训练,语音的学习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语音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得不到重视,不仅会挫伤学习者对语音学习的兴趣,而且会影响以后的语法学习、单词记忆、课文理解、听力的提高和口语的发展,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今后整个汉语学习的全过程。由此可见,语音教学时间需要加长,语音学习和教学不仅仅在初级阶段需要进行,就是在中高级阶段,语音的学习与训练也是有必要的。

二、语音教材偏少,且编排方式多样化,缺乏统一性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存在不平衡现象,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语法的相关研究和教材编写都占最大分量,其它发面则略有不足,尤其是语音。目前专讲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材很少,语音部分往往作为整本教材的附属,被放置于教材的初学阶段,大概用2-3周课的内容时间,而后整本教材就不再提及语音,专讲词汇和语法。有的教材也会在后期配合少量的语音练习,但这种练习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之后基本没有语音方面的输入。有些教材后期会出现这样的题型:“用正确的语调朗读下列句子”,但没有对什么句子应该用什么语调朗读进行讲解说明。这也说明了目前对外汉语语音教材存在种种的问题,不仅数量偏少,质量也不及语法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拥有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引导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语音教学也不例外,语音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也需要一本好的语音教材。

这里为了便于突现“语音教材的编排方式多样性,缺乏统一性”的观点,笔者对在对外汉语教学历史上影响比较大,又有代表性的五套教材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这五套教材是:《汉语教科书》,《基础汉语课本》,《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汉语初级课程》。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汉语教科书》,《基础汉语课本》,《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初级课程》,都是按分阶段教学的原则,单独安排语音教学阶段,教学课程从10课到16课不等,教学时间一般为50学时左右,在两周内完成教学计划;而《初级汉语课本》不单独安排语音教学阶段,一开始就把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结合起来。以上这两种编排方式是现今众多教材中占主流的两种思想,对于这两种编写方式孰优孰劣,各界至今争论不休,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针对这两种编排方式,笔者认为各有各的优势,但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教材编排。笔者认为,语音的学习应贯穿于整个基础阶段,开始阶段的语音学习只是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的正确发音,要在整个基础阶段反复、不断的练习。但笔者也认为,不同的阶段教学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在语音教学阶段,要集中精力打好语音基础,而在语法、词汇教学阶段不仅要把重点由语音转移到语法、词汇上,也要注意语音训练。这就照应了开头所讲的教材在后期语音训练上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语音教材编写上要做足研究,下大工夫,相信会取得好的结果。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高级教程;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87-02

根据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相关标准,评价一部教材的好坏,以下几点是必需要涉及到的:教材结构与编排;词汇;课文;语法点;版面设计。

下面我们就根据上述标准对《新汉语高级教程》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进行评估:

一、教材结构与编排

《新汉语高级教程》的编排结构基本走的是传统路线:生词表、课文、练习。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的编排结构略有创新,进入课文之前有热身活动(包括写和说两部分,用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然后是一段对话,用来对将进行的课文学习进行铺垫。

评价一部教材的结构编排的时候,教材的针对对象,教材组织结构是否适应并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学习起点、进度和速度是什么,主要教什么,最终达到什么目的,以及教材前后衔接情况如何,有关教材的介绍和使用方法是否详细清楚,目录是否清楚明了都是评价的依据。《新汉语高级教程》在前言里提到是为长期进修汉语的留学生编写的高级精读教材,这一提法看似表明了教材的针对对象,实际上针对对象却是非常模糊的。教材的针对范围包括:学生的自然条件、汉语水平、学习目的、将来使用汉语的职业、学习时限、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年龄、身份、母语、文化修养等。依据这些针对标准来衡量《新汉语高级教程》的针对性,不难得出这套教材的针对对象是模糊的这样的结论,《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存在同样的问题。

对课时总量以及每周的课时量说明上,《新汉语高级教程》做的比较周全,有细致的总课时量以及每周课时量的说明,便于教师使用时做参考。《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没有提到具体的课时进度,在使用的时候,教师只能自己把握,主观性较大。针对性被公认为是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一个基本原则,例如王德佩等认为:应为不同语种的学生编写具有不同针对性的课本。而任远的观点则很好的阐释了本文分析所选择的教材在针对性方面的缺陷:现有教材基本都是没有国别、语种针对性的通用式,尽管都有生词和注释的翻译,但是单凭译文“远远无法对付国别、民族、文化、心理等差异所造成的特殊性”。《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在编写时提供了英译,看似方便了学习者,实际上我们知道,同样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通用语的学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各自的情况千差万别,同一部英译教材到底针对谁呢?

二、词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生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精读课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的,教材圈定了所学词语的范围,虽然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生词,选择重点,但教材始终是决定因素,是学生手最直接的词汇来源,所以一部教材对词汇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教材中生词处理的基本模式为:初级阶段以注释为主,简单明了。中级阶段在此基础上选重点词在文后以词语搭配、词语例示方式处理。高级阶段增词语辨析。生词表形式为:词语―注音―词性标注―对译。词表中的词按照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词语练习的常见形式有:熟悉词语搭配、选词填空、解释词语的句中义、替换练习、填反义词、模仿造句、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与回答问题等。在词语处理方面,《新汉语高级教材》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在框架上基本依循了上述的处理方式,但是在具体的细节处理上略有不同。《新汉语高级教材》少了词语对译这一环节。我们知道,教材中词语翻译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帮助。这种帮助包括两方面:一是帮助理解,二是指导运用。《新汉语高级教程》省去了词语翻译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教材中词语理解的准确度的把握不够。但是也有好的一方面,那就是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当教材不提供“翻译”这一辅助帮助之后,学生必须自己克服词语理解这一难题,无形中减弱了学生的依赖性。《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提供了比较细致的词语对译。并且采用了“同义词互参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义词来翻译一个被译词,两个译词互相限制,互相说明,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被译词的意义)。《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在词语翻译时一般都会提供两个甚至多个翻译词语。例如:突破break,through,makeabreakthrough,break(limit);调查vestigate,survey,investigation,inguiry.在提供被译词的词语对译的时候,《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力求做到全面,这是这套教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可是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这种翻译方法带来的弊端:对一个词语提供两种或者多种翻译的时候,对使用方法和范围没有加以限制。例如对“区域”译词提供七种翻译意义,可是并没有限定“区域”一词在课文中的翻译意义,这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难。

三、课文

课文的选编在对外汉语的教材编纂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课文内容不仅要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还要实用和创新。枯燥的课文引不起学生兴趣,就很难谈到学习效果了。但是在选编课文的时候,并不是只注意生动、有趣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所选的课文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并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语言交际技能。很多传统教材在课文的选编过程中,会采用文学作品中比较经典的篇目,这一做法在最新流行的教材中已经基本不再被采用。但是实际调查显示,学生对一些生动有趣的较简短的文学作品或者是经典著作的选段还是很感兴趣的,并认为这是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有效途径。

对外汉语教材编著者都注意到了课文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选择课文内容方面可以说也下了一番功夫。我们所选的两套教材,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新”,摒弃了传统教材从文学作品中选文的做法,代之以真实鲜活的生活语料,《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选用了政府文件、报刊文章、广告、公司介绍等各种原材料,以此来保证内容的真实,并且所选内容大都紧贴时代话题。网络时代、经济全球化、环境保护、就业、新的生活方式、中国特有的一些文化现象都纳入了课文选编的范围。可以说做到了实用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并且选文都紧贴真实的生活内容,方便学生学以致用。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弊端,教材在选材时一味追求语料的新奇性,但是新奇具有实效性,只能流行一时,很难做到长久不衰。所以教材要做到经典,在选文方面应作全面的分析。

四、语法点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法点的编排,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语法点是否应该直接编入教材以及编排的时候占有多大的比例,目前都没有定见。本文所选择的两套教材在处理语法问题时就采用了两种迥异的态度。《新汉语高级教程》每课的后面都附有语法讲解,练习中渗透着语法点,并且有专门的现代汉语语法常识,而且占了很大的比例,可见《新汉语高级教程材》对语法知识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与《新汉语高级教程》不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不重视语法在教材中的直观呈现,在编写中采用了“以内容为中心,语言教学围绕内容进行”。传统教材的编写很注重形式(语法)的呈现,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却有意避免这种编排方法,它看重的是内容的作用,语言形式根据内容而定。传统的教材是根据语言形式安排教学内容,由形式决定教学内容与顺序,而《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却采用了依据内容来确定形式的编排方法。前面已经说过,关于语法点在教材中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目前仍然没有定论,但是《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所采用的方法值得借鉴,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交际,实现交际作用也就实现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而《新视角汉语高级教程》对语法点的处理,正是采用了这样一种方式。

五、版面装帧

传统教材编写是不大注意版面的设计和教材的装帧问题的。而且由于教材的编纂和最后的教材的版面设计是由不同的部门承担的,所以造成了教材内容和形式设计相脱节的局面,有时候会出现教材所编的内容和形式完全没有衔接的情况。这种状况在当下的教材编写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编者们越来越注意到教材的版面设计和装帧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从我们所选的两套教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两套教材都采用了多种颜色。我们知道单一的色彩容易引起视觉上的疲劳,进而影响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采用变化的色彩标示不同的内容,使学习者觉得新鲜,降低疲劳度,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再一点就是将涉及了与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或者图形,这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者兴趣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在版面设计和装帧上,这两套教材都做的比较好,一改传统教材单一呆板的做法,采用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

相对于初级、中级对外汉语教材来说,对外汉语高级教材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初级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呈现火热的上升趋势,而高级教材的出版则相对冷清。这和对外汉语高级教材本身的一些特点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知道到了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和自学能力,他们可能脱离教材而通过其他途径提高汉语。到了高级阶段,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初中级阶段更为突显,这时候怎样去将初中阶段所教的内容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成为限制高级教材发展的瓶颈。高级教材和初中级教材缺乏连贯性,要么重复呈现初中级阶段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要么脱离学生实际水平,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导致呈现的内容使得学生难以在已有的水平上消化。我们所选择的两套对外汉语高级教材各具特色,从创新性、实用性、和初中级教材的连贯性几方面综合考虑,我们应借鉴两套教材在这些方面的优点,尽量避免上文提出的缺点。希望以上的分析能为对外汉语高级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角度,以期更好的对外汉语高级教材的出版。

参考文献:

[1]郭曙纶.新汉语高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庄稼婴、张增增.新视角高级汉语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韩萱.全球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4]吴茗.关于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语法点编排问题的思考[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7.

[5]郭曙纶.试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超纲词[J].宁夏大学学报,2008.

[6]卜佳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7]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

[8]朱志平、蒋丽莉、马思宇.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

[9]邓恩名.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心理学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8.

[10]朱素弟.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09.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6

【关键词】汉语交际能力培养

过去50年以来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过去的对外汉语教学总是过分地注重语言能力,而忽视了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只侧重于“语言”教学,而对“言语”教学则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之间脱节,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一、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对外汉语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0年1月刘先生曾在出版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指出:“教学目的是总体设计中的首要问题。教学目的一经确定,将决定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直到测试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把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是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三是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在这三方面的教学目的中,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最直接最根本的教学目的,而在这个最直接最根本的教学目的中,可以看到:培养交际能力是最终的目的。这个最终的目的不是凭空而定的,它是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符合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密切交往迫切需要语言人才的现实,同时也是学习者本身对学习第二语言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学习兴趣、动力之所在。培养汉语交际能力这个教学目的的提出,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是对外汉语教学思路的重大转折,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将从汉语知识讲授和语言技能训练转移到交际能力培养的轨道上。它将带动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对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一)总体设计

教学目的是总体设计的首要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根据这个教学目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时,必须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培养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出发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教学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大量的汉语材料,词汇量要掌握三千到五千个词,最终达到八千个词。语法要求掌握词法、句法到语段、篇章结构规则。二是要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掌握以语言规则为基础的语用规则。三是要熟悉汉民族的交际文化知识,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的对象交际,语言表达要得体。

从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出发,可以把汉语的教学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汉语知识(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和基本技能(汉语听、说、读、写);二是汉语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三是汉民族的交际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外国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规律和汉语言专业的学习年限,汉语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对不同的教学阶段有所侧重:初级阶段应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为主。中级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交际技能及成段表达为主。高级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交际能力为主。其中社会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语言与文化融合贯通的能力。初、中、高级三个教学阶段并不是绝对独立互不联系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当在某一个阶段就侧重某一方面时并不是忽略适合该阶段教学的其他因素。中级阶段对于初级阶段来说,高级阶段对于中级阶段来说,都是上一个阶段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在讲授内容上照顾到各部分的右击衔接和整体的融会贯通。总而言之,汉语教学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离开培养交际能力这个最终目的,都必须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为导向。

(二)教材编写

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教材编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总体设计的具体实施。所以它应该反映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同时它又是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依据。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认真贯彻教材编写的六项原则,即“实用性原则、交际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教材内容的编排在不同的汉语教学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但是总的编写方向应该以培养汉语语言能力为基础,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的、为导向。编写使必须处理好语法项目和语用项目之间的关系和比例,做出合理的内容编排。

(三)课堂教学

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中心环节。首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为实现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服务。比如初级阶段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五个主要环节,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和不知课外作业。对于上一个环节已经初步获得的技能必须及时加以巩固,以形成语言习惯和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更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和精讲多练的原则,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进行高密度、快节奏、多形式的语言操练活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把课堂变成一个各种类型的社会情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模拟交际的舞台。其次,培养汉语交际能力要重视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做周密的设计,事前让学习者进行一定语言方面的准备,在活动中,教师就语言问题给予指导,活动后,对语言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总结时,给补充有关交际文化的知识,针对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语言实例告诉学习者如何选择表达方式,如何运用交际策略。最后,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必须建立一套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材对外汉语教师

随着“中医热”的持续升温和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近年来有大批留学生选择到中医院校学习中医。他们想学好中医,首先要具有扎实的汉语功底。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内涵广博而深邃。只有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把握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学好中医;也只有借助汉语这一工具,才能真正领会中医的精髓。

伴随着留学生大量涌入中医院校,在推动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同时,也给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留学生在进入中医药专业学习之前,通常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先学习汉语,来夯实汉语基础。可是进入专业学习后,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留学生反映听不懂中医专业教师讲授的内容,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课下阅读中医教材,查找专业词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最后也只是“一知半解”。感觉自己的汉语水平并没有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而提高,反而退步了,使得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医专业本科留学生做了相关调研。研究发现,中医院校的留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学习目的,如果按照综合院校通常采取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将导致汉语学习与中医药专业学习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过渡。因此,如何尽快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为他们进入中医专业打下良好的汉语基础,走出一条有中医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之路,是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院校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不同于综合院校。将综合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部分内容运用到中医院校的汉语教学里,并结合中医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探求针对中医留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汉语教学模式,搭建汉语教学和中医药本科专业教学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是保证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教学目标

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预科性质的教学,其总体教学目标是:完成一定量的语言项目的教学,使留学生掌握汉语的基础语言要素、基本言语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初步感知中医药的专业语汇及简易文本,从而为较顺利地进行以汉语为授课语言的中医药专业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置

中医院校汉语课程的设置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重视目的性。在汉语学习阶段,留学生所掌握和操练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要为他们今后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学习打基础。

第二,突出教学重点。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中医院校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与综合院校不同。综合院校是培养留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并将这一目标贯穿教学的始终。而中医院校则是在留学生四项语言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将教学重点放在听力和阅读两个方面。因为留学生进入中医药专业学习,首先遇到的学习困难就是听不懂,满耳充斥着生疏的专业词汇,加之个别老师发音不标准,语速过快,句式过于概括等情况,其汉语学习就更困难。阅读专业教材能力差,也是留学生学习的一只拦路虎。汉字难写、难认、难记。留学生认识的专业词汇数量有限,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字、词、句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使逐字逐句翻词典,也难得到正确的解释。教材上的一小段文字,留学生往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加强听、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所设课程要注重衔接性。中医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连贯性的阶段。对零起点的留学生,要以基本的语言交际技能训练为重点,这是以基础汉语为主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基础汉语的延伸与中医文化知识的渗透,该阶段则可以进行相对集中的中医汉语教学。

三、教学内容

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汉语和专业汉语两个方面。中医汉语是专业汉语。这门课程除了具有基础汉语课的特点外,还具有过渡性和文化性的特点。所谓“过渡性”是指中医汉语一边连接基础汉语,一边连接着中医专业。“文化性”是指中医汉语的教学内容与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紧密相连,如中医理论包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等。

四、中医汉语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中医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中的教学难点:专业词汇多,记忆困难;专业术语较为抽象,使用范围狭小,与日常生活用语脱节;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难于理解。

目前,中医类对外汉语教材与综合院校对外汉语教材相比,数量极少,种类匮乏,内容亟待更新。天津中医药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在总结十几年中医汉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实用中医汉语》系列教材,并于2010年起陆续出版。在编写过程中,做到了将专业词汇分散到每一课里,避免专业词汇过多,从而降低了留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文编写和词语解释时,尽量拉近中医与百姓生活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增加形象性。对深奥的中医理论的介绍,或借助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举出身边触手可及的实例,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整套教材的语言风格,力求准确、清晰、简明、易懂。

五、师资力量

中医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具备综合院校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外,还需要具备中医药的专业知识。否则,单一的语言专业或单一的中医药学专业教师从事中医汉语课程教学都会使得中医汉语课程或偏向于单纯的语言技能课训练,或偏向于中医药的理论讲授。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会制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中医院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一套中医专业预科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帮助教师尽早成为“汉语知识与教学技能+中医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当然,教师也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及劣势,以适应中医预科汉语课程的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泉.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2]黄莺.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汉语现状与教学探究[J].成都中医药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3]张丽,白迪迪.浅谈中医院校与综合院校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之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8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在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上,教学内容应在教材基拙上结合实际用语,练习彩式可结合课文主题多开展实践活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要恰当并发挥实效,教师应注意把握课堂语言,关注学生差异,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近年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研究文献为数不少,总结以往研究主题,有的研究初级阶段各种课型如口语课、听力课、精读课等的教学方法,有的从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语义教学等角度出发讨论教学难点,有的进行偏误分析等学生习得研究,有的探讨教材改革,也有的就教学方法、课堂用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与中高级阶段相比,处于初级汉语学习阶段的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从事初级阶段教学工作的教师人数也相应较多,来自教学方面的反馈与第一手研究资料也比较丰富。同时,初级阶段也是中高级阶段的基础,对初级阶段的教与学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探求如何抓住这一阶段的特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终将有利于后两个阶段的教学工作。

笔者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曾连续六七个学期担任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除此之外,还担任过数个零起点汉语短期班的教学。上述长期、短期班的留学生来自亚洲、非洲、欧美等多个国家,年龄层次从十七八岁到五六十岁均有,学生身份如进修生、交换生、经商者等等不一而足。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观察初级阶段的各种特点,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快地将学生带人汉语学习的状态,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一阶段的汉语学习打好基础。下文将从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教学内容、练习形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四个方面阐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探索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立足教材.兼顾实用

尽管对外汉语教学界存在着对各种汉语教材的批判,也不断有研究者发出教材改革的呼声,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与其抱怨教材内容的陈旧,练习形式的死板,不如换一种角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地利用手里的教材,再适当添加新内容,无疑会给课堂带来生气,也能让学生学到新鲜实际的内容。

大部分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汉语前,心理上都存在着类似“汉语是一种很难学的语言”的顾虑,如何使他们减轻这种顾虑,克服心理压力,充满自信地投吞}m语学习中去,这就要靠汉语教师从简单的声韵调,从基本的横平竖直,从简短的“你好”“谢谢”开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麟上汉语学习之途。处于汉语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虽有压力,但又有较之另外阶段更为急切的“学以致用”的愿攀。希望在课掌上学到的汉语能马上用到课后实际生活中去,娜循娜诀日常生活间题如购物、吃饭、乘坐交通工具、肴病买药,以及与中国人开展交流等等。因此,汉语教师在初级阶排等合课上除了利用教材循序渐进地进行语音、汉字、词语、句子、语段、箱章的教授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简单实用的常用表达语,更加丰富课本内容.比如学到“对不起”的内容时:甩向学生介绍“不好意思”“没事”等用语,学到“吃饭”的话题时,为学生附加上“打包”“带走”等相关的表达用语。

汉语课堂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择汉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培养学生的会话技能,照本宜科地完余按那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进度来安排教学内容,的确能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但语言教师也有必要时刻考虚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把握教学内容。留学生将课上所学寒到举活中使用,交际的顺利带来成就感,学习也更加有动力。但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处于这一阶段的留学生刚起步学习汉字,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掌握课本中的汉字己有压力,因此一般来说,附加内容就不宜再作汉字书写上的要求。

另外,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汉语的学生,大多是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接触中国的社会文化。因此,汉语教师除了向学生教授汉语知识与会话技能,还可以配合课文话邢,添加有关一些中国风情文化的内容。比如结合有关“贴春联梦这一主题的课文,给学生介绍中国各地过春节的~些传统习俗;课文中有“黄河”等内容,就可以跟学生讲讲中国的江河;某一课的对话中讨论假期旅游的话题,则为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文化内容的加人,丰富了汉语课堂,也增加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二、练习形式:多开展实际练习活动;尽早引入成段表达练习

吕必松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中指出,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包括交际性练习在内的言语操练。

为了让学生掌握每一课的语法、句型等重点内容,除了进行操练、做练习题等各种口头、书面练习形式,另一有效练习形式是以课文主题为基础,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练习并进行表演或汇报。比如在课堂上设置情境,鼓励学生模拟实际交际活动进行对话练习,对话的内容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老师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外使用所学的语言。比如可以布置题目让学生课后对中国人进行采访,学生将采访结果总结后在下次课上作口头报告。如“谈兴趣爱好”这个主题,练习形式可以不仅仅拘泥于课堂上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课后去采访不同身份的中国人,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学生在实际采访过程中,既增进了对中国人的了解,又练习了谈爱好的几种表达方式,还可以收获一些课本中可能未提到的关于兴趣爱好的生词。无论是编对话还是演场景剧,还是采访作报告,具体活动形式可根据课文主题灵活安排。这样的练习方式不仅生动有趣味,也更让学生将所学与所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疑会给汉语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

学生的潜力需要汉语教师去发现挖掘,正如作采访等练习形式不只是局限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一样,成段表达也可以在较初期的阶段就让学生练起来。比如教了代词以后,教了“也”“都”“先……再……然后……”等以后,就可以试着让学生开始做段落的写作与口头练习。成段表达练习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激活已学的词汇和语法,并在老师的修改和指导下,逐渐掌握词和语法的得体用法;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练习运用代词、关联词语,在句与句的衔接练习中,学生能逐渐体会到汉语篇章的特点,培养起语篇意识。有些学生在词汇量、语法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后,虽然考试时能够做对习题,但说起话来或写起作文来却非常不连贯,不顺畅,原因之一就是成段表达的练习做得不够。

三、多媒体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讲求实效

现在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采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能够以视频、动画、录音、图片等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方式比起一本书加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的确要生动得多。但并非不使用多媒体就培养不出高语言技能的学生了,最重要的还是看教师如何把握教学方法。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使用多媒体,更要注意方法,否则,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失去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种种优点,多媒体就会成为一种华而不实的方法。比如,把视频、动画等音像材料用到教学中去,如果不把握好这些材料的播放时长,或者没有把材料跟教材主题很好地结合起来,或者光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花哨形式而忽略内容,或者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发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等等,那么所谓多媒体的运用不是喧宾夺主,消耗了大量本该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就是只作为课上的一个插曲,除了让学生在看后谈两句观后感之外别无他用。再如幻灯片课件的使用,有些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图片例句一应俱全,这时候比较忌讳的是教师忘记了自己是语言教师的身份,按部就班根据幻灯片顺序往下讲,把一堂本该有大量操练、讨论形式的课上成了讲座。据学生反映,有时候他们忙着记笔记,都来不及思考练习。学生当然喜欢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课堂,但他们也关注自己在一堂课上到底学到了什么。所以,在汉语课堂上特别是初级汉语综合课上,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所限,有些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来解释或呈现,更加能让学生明白,同时也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但这个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跟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多给学生开口练习,然后予以肯定或纠错,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有效方式,而不是老师盯着幻灯片讲,学生忙着记。刘亚飞也在其文章里提到了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应避免的一些不良倾向,并指出学生不应仅仅是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将信息进行加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素质;作为教师,应是学生在加工信息、内化语言知识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四、教师的角色:把握课堂用语的使用;关注学生心理;营造班级氛围

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笔者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135名来自亚、非、欧美等各国且汉语程度不等的留学生中,41%希望教师在课堂上用汉语和体态语教授,50%选择了汉语和英语结合的教师用语,而选择英语的仅为2%。这表明,学生并非抵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而是不赞成只用英语进行教授。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是,完全依赖英语或其他学生母语作为媒介语授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有人则支持“沉浸式”的方法,完全用汉语教汉语,给学生一个纯汉语环境。持中立观点的人则认为,在初级阶段可以适当使用英语或者其他学生母语来辅助汉语作为媒介语,但媒介语应该是有发展性的,不断变化的,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变化,媒介语中汉语的比重应该越来越大,且越来越贴近自然语言。但就教师课堂用语的教师指令一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深刻体会到了尽快让学生明白教师指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习惯教师的中文指令固然重要,但在宝贵的上课时间,首要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明白老师现在需要他们做什么,然后赶快进人下一环节,把握好教学节奏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教师指令应该尽量简短、清楚,在需要时用体态语辅助。比如对刚开始上汉语课的学生,与其反复说“请把书翻到第五页”以培养学生对指令的熟悉度,不如简单地做一个翻书的动作,然后告诉学生“第五页”。当学生汉语程度很低的时候,教学内容之外的话,教师应该尽量少说,因为对于学生而言,那些话语信息度不高,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前文已提到过,处于初级汉语阶段的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的社会文化,由于自己国家跟中国之间存在着风俗习惯、饮食、气候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小则影响学生心情,大则引起严重的消极情绪,对汉语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担任综合课教学的汉语教师一般为班级的主课老师,跟学生接触相对较多,直接或间接地扮演着班主任的角色。因此,对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重视。比如,多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在出勤或课堂表现上发生什么特殊情况,也要及时关注询问。教师争取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不适感和低落情绪,并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适感,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度过中国的留学生活。

课堂学习的不成功导致的挫败感和沮丧感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需要谨慎对待学生差异。比如在安排分组表演时,尽量考虑学生汉语程度的差异,把程度相对较好的学生跟相对较差的分在一起,这样在前者的鼓励带领下,后者也能够努力跟上,以争取有较好的表现。再如,也可以通过课后的个别谈话,提醒程度较好的学生不要满足于现状,并跟他们推荐内容合适程度相宜的辅助材料,让汉语水平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跟相对较落后的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讨论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时刻关注着他们学习中的进步与问题。总之,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不让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觉得学习没有压力,甚至没有动力,因而收获也不明显,也不能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在沮丧感与挫败感中失去信心,产生恶性循环,最后甚至放弃汉语学习。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9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热”带来了“汉语热”,目前全世界也在开展汉语教学,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3000多万人,学习汉语的国家分布也极其广泛。汉语已成为美国第三大使用语言,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第二大使用语言。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可谓成绩喜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超过2500所大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教授汉语。我们国家在69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孔子学院,总数已有238所。在国内,2004年底,全国已有120多所大学建有留学生教育学院,4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近几年,每年都有7万人以上的留学生在华学习,其中有6万人左右在学习汉语。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初步形成了以北京语言大学为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教学点遍布全国的、各具特色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教学体系,发展出汉语预备教育、汉语研究生教育、网络教育、对外汉语师资教育、汉语速成教育、华侨补校等多种教学类型。

虽然近年来对外汉语的发展及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汉字教学与研究仍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有关汉字与汉字教学的论文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在教学方面,很多汉字教学还只是附着在综合课里随文识字,没有开设独立的汉字教学课,更多的汉字练习只能是学生在课下独自完成。即使在部分开课单位,汉字教学也缺乏总体设计,更缺乏适用的教材,尤其是对汉字教学法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如针对学习对象不同,在学习汉字时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放在一起学是否合理。还有一些教学单位注重实际效果,重听说,轻写,对汉字教学不够重视等等,各种现象及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其实对外汉语课本上的语句并不深奥,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源于它的外语特性。汉语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汉语学习中受母语的干扰较大。另外真正与中国人交流的时间也不是很多,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往往感觉口语学习非常困难。如中国人学习外语一样,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也同样存在着“开始害怕开口说,中间不自信不说,最后完全放弃说”几个阶段。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两个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1、渗透情感教育

学习汉语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多一种知识,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能用汉语进行交际,达到用汉语交流的最终目的。而如何能使学习者有效掌握学习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被证明是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汉语情境教学法,是指遵循留学生在中国日常生活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假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创设尽可能多的汉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汉语、说汉语。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语言课堂可避免陷人枯燥无味的泥潭,同时也可避免我们常说的学了不会用的现象。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方法是:利用生动的课堂讲练,在情境中理解、在实践中运用,讲练结合。

(1).语法的讲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是一直被认为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很多语法条目讲解之后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反而是更加容易出错。在这一方面,情境教学法在这一方面显然可以有很大的帮助。

例:作为+名词

情景假设一:

妈妈生日,你送给她什么作为生日礼物?―我买了……送给她当作礼物。

情境假设二:

在中国,订婚礼物是什么?人们常把戒指作为订婚礼物。

(2).词语的讲练。汉语的词语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的练习比较容易,可以利用图片或者周围环境中已有物品来呈现,但有些难以解释的词将其放在形象具体的情境中去解释更能使学生充分掌握,而且记忆深刻。

讲解“舍得”一词,很难用中介语来找一个对应的意思来解释这个词。情境法则这样做:首先设定一个具体语境:我买了一个手机,我很喜欢,但我朋友想要,所以造句:“我不舍得给他”。一个学生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他会很难过,他难过的话,老师也会难过,所以造句:“我不舍得批评他。”“我不舍得骂他。”等等,还可以不断地提供同类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课文的讲练。在课文讲练中,我们将学生投放到假设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都可以集中,并且这种具体的情境与生活实际相一致,他们学习动力也明显增强。

例:课文情境对话可以分角色朗读,并且可以根据原文的主要内容改编为教师所教的学生熟悉的真实环境。

a:我们今晚一起去吃饭吧。

B:好的,去哪儿吃饭?

a:就去学校附近的饭馆儿吧。(学校、饭馆儿均为真实的环境)

B:好的,我们在哪儿见?

a:六点半在食堂门口见,怎么样?(食堂门口为真实环境)

B:行.没问题。

通过这种方法,经过几次反复操练之后,学生就能对课文马上熟悉并理解了。

2、改善教学环境

(1).教学方法的改进

目前,在对外汉语界,人们往往会将汉语发展滞后的原因归咎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和难点,以及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起点低等客观原因。根本原因可能还在于我们没有完全找到针对汉语特点的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法体系还不完善,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革。对外汉语教学创立至今我们几乎还沿用老一套的做法,如混合编班、通用教材、单一教法、统一测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取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学习目的不同的学生而实施不同的教法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这就难以真正达到因材施教,提高并展示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2).教学设备的完善

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外汉语教学手段的使用却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黑板、粉笔、书本和师生构成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即使偶尔使用一些磁带、幻灯片等教学辅助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前,多媒体和网络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将其运用到教学上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技术。才使用录音机等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技术优势明显它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效果结合起来,使学生置身于色彩、语言及影像等环境之中,使他们全方位地感受信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即时反馈技术提高情境教学的效果,通过录像记录学生学习语言白过程以及他们的反应,并及时回放,加以评论。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3).教材的改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汉字教学内容完全依附于汉语综合课本,大多数汉字的认读与书写靠学生自学,再加上教材中涉及汉字练习的内容也很少,造成留学生忽视对汉字的学习。针对这一问题,应在综合课之外独立设课,并编写独立于综合课之外的汉字教材。当前我国对外汉字教材还存在不足,汉字教学仍然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按不同国别编写的汉字教材还十分有限:吸收先进的科研成果速度缓慢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应加大投入,多方考虑,编写出能够适应各类留学生的汉字教材。

3、提高教师素质

据北京语言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宁志介绍,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本身有理性的认识;其次是中国文化;第三是汉语知识。此外,还有技能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才艺等课程。但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汉语言专业或外语专业毕业的,而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这支队伍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是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的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知之过少,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明白了这一原因,教师们在教学中就应当时刻注意并努力解决此一问题,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从汉语角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知识,对汉语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是遵循汉语作为外国人第二语言和习得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围绕影响外国人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

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导入。目前,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汉语教学无疑是主体和基础.对学生所学汉语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文化有较广泛地了解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实际是应用型文科专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良好,但一种语言能不能成为强势语言,并不仅仅取决于该母语的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也取决于语言本身及语言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努力探索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短、任务重、难度大,应作相对长远的打算,从汉语研究、教学认知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材编写、教学手段现代化等各方面攻关,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使对外汉字教学跟上汉语言迅速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世界汉语教学,1999(1).

[3]吕必松.我对发展汉语教学的几点认识,汉语学习,1993(6)

[4]李晓亮.对外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5]张和生,鲁俐.再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培养.语言文字应用.2006

对外汉语学习内容篇10

一、遵循实践原则,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汉语作为世界语言之一,和其他语言一样离不开实践的原则。遵循实践原则不仅指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按照实践原则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估教学,而且指学习者在学习时也要遵循实践原则,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测试自己学习语言的能力。遵循实践原则并非忽略理论的指导作用,因为语言教学理论是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形成。只有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在现实中生动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是学习理论,并将抽象理论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使之鲜活起来。现在世界上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最先进的指导思想可谓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其理论核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注重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这一理论核心起码提供了以下两点启示:第一,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摆正位置,那就是把受教育者――学生放在核心位置,所有的教学设计、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系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接收、理解信息的程度进行。教育者只需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特别要注重目的语文化环境的构思与实施。这需要在教学中探索、积累鲜活的教学实证,教学理论只有放在教学实践中才有活力。第二,该理论“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然而,现实中的语言学习者,很少有人会自觉主动地学习,会有计划、有组织地提前安排好学习内容。大多数人是以一种反应性的方式学习,即按照教师和教材的要求完成指定任务。尽管语言学习和学习进程离不开学习者的自身作用,但这为语言(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培养语言(汉语)学习者的主动精神?虽然不同的教师可能有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但我想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内容:在学校,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身需要、个人动机、秉性和已有的知识,在尊重学习目标、学习课本、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学习安排。另外,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然后对已有理论内容进行再补充、再完善、再提升。

二、建立“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制定切实贴近学习者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进入21世纪后,外语学习已成为人的毕生之事。在乌克兰,目睹了乌克兰人语言的现状:每一个人不仅只懂一两门外语,而是三四门,有的甚至会说七八门外语。从小学到大学,乌克兰学校开设的语言课门类很多,我所工作的大学就开设了十余种语言课供学生选修,这与最近几年来欧洲理事会外语教育政策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语言多元化的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里需要说明,“语言多元化”不等于“多语言化”。后者指个人会说一定数量的外语,而前者则不局限于此。它强调随着个人在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中语言阅历的增加,个人不会把这些语言及其文化割裂开来,而是在建构一种交际能力,即每学会一种语言以及学习语言的每一次经历都在促进交际能力的构建。在这样的交际能力里,说话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形灵活地应用交际能力的不同方面,实现与某一特定对话者的有效交际。“语言多元化的理念”给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深刻的启示:汉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学会这门语言,不再是以培养理想中的讲汉语的人为终极目标,而是要培养具备汉语交际能力的综合语言素质,并激发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继续学习汉语的动力、能力和信心。因此,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不应只满足于学生达到某一阶段的汉语水平,哪怕是极高的水平。面对这样的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形势,当务之急就是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其一,建立“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就是把学习者个人在校期间汉语学习的点点滴滴及其跨文化的经历记录下来,作为学生毕业离校后学校赠送给学生的一份纪念礼物。其中的内容需要在校的相关管理者、考核者、任课教师填写,因为这些人员与汉语学习者接触最多,也最了解他们的交际状况、进步程度。这个思路基于学习者终生学习汉语的需要。在为世界瞩目的中国,来华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汉语不单是中国人说的汉语普通话,而是已成为全世界的语言。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外国留学人员数量将达到50万,我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汉语的发展前景将同英语一样成为全世界普遍学习的语言,并将成为终生学习的语言。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长远着眼,放眼世界,关注未来,要充分考虑到汉语学习者离校后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以此为终极目标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点点滴滴的成长记录。做好“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的记录格外重要,因为它是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对毕业后的汉语学习者的随时激励,其内容至少包括学生学习汉语的点滴进步、需要改进之处、跨文化交际中的所有细节等。记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日记体、语录体、格言式、条目式、短文式等皆可。对学习者而言,这份倾注心血的纪念册既是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经历最珍贵的回忆,也是一种汉语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更是对离校者继续学习汉语的精神激励。它留给学习者的不只是内心的感动和对学校及其教师的感激,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汉语的动力、决心和信心。因此,建立“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尤为必要,这是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切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远景内容。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对每一位学子负责,付出热情、心血和汗水,需要恒心、爱心和关心。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所学校建立这样的纪念册。

其二,确立学习者容易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目的”一词的解释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是实现目的的标准或尺度。目的是最终的结果,目标是为了实现目的这个最终结果而制定的可操作的标准。目的是宏观的、概括的,目标是微观的、具体的。因此,教学目标制定得不要空泛、模糊,要具体、明确,教育者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制定他们容易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外国人学习汉语应该有以下四重目标及其相应的内容:学习汉语技能和有关特定的汉语知识;培养汉语交际意识;培养个人的汉语交际能力的态度;培养汉语交际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