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定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5:44

管理学定律篇1

只有官僚机构才能对付官僚机构。谁都耗不过官僚机构。所以,不要被卡在两个官僚机构之间。

朽木支撑大树。就算它还站着,它也是朽木。

为提高效率而进行改组的官僚机构,改组后马上就会故态复萌。

每个机构都有一些不称职的人。走了一个不称职的,另一个就会补充进来。

如果一项计划能够通过官僚机构审查并得以实施,那么,它根本就没有价值。

越多的命令去解决问题,问题就会变得越严重。

拖延是最致命的拒绝。

在公司重组的过程中,先要炒掉花大价钱发展的内线。

人们专门研究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

在官僚机构中,当汇报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工作时间越来越少时,书面工作就会增加。当所有时间都用来汇报时,工作量就稳定了。

机构作用越小,改组次数越多。

信息在官僚机构中自下而上传递并走样。

备忘录不是为了告知看的人,而是为了保护写的人。

我们得以幸存,只因官僚无能。

语言使我们区别于低等动物,也区别于官僚。

在官僚体系中,支出越多,产量越少。

官僚机构防范问题越努力,出的问题就越大。

等级学

不管你做得多漂亮,上司都会指手画脚。

老板忍受不了一贯正确的员工。

你越是强大,失败时伤得就越重。

在等级体系中,重要的信息只有一种,就是谁知道内幕。

同样的事情,按照一种标准会让你晋升,换一种标准就会害死你。

批准比原谅更难得。

别让上司们知道你比他们更棒。

有足够的信息,谁都可以决定;没有足够的信息,优秀的经理人也可以决定;即使完全无知,完美的经理人还是可以决定。

如果老板向员工炫耀自己对复杂细节的了解,那就表明他没有长远目标。

机会与觊觎机会的人数成反比。

可以让别人做的决定,不要自己做。所以,没有人记得你应做而未做的决定,每个人却都记得你的错误决定。

奶油升到最高层,泡沫也一样。

管理的第一神话就是有管理这回事。没有人真正了解机构的各种内幕。

在等级体系中,每个员工都会晋升到不称职的岗位。所以,1.每个岗位上的员工迟早都会不称职。2.干活的是还没有升到不称职岗位的员工。

官僚机构中级别越高的地方,喜欢墨菲定律和彼得原理的人就越少。

级别越高的人,说话速度越慢。

头衔越长,职位越低。

坐着干活的人比站着干活的人挣钱多。

当你站起来表明立场时,就会有人占据你的位置。

不要太正确,正确的次数不要太多;多听建议,少提建议。

凡是缺乏合理解释的行为都被视为“公司政策”。

别让自己无法替代。要是你无法替代,你就无法晋升。

如果你很棒,工作都归你;如果你真的很棒,你就不用干活。

光是守规矩,不会做好事情;做好了事情,也不能不守规矩。

老板说提高生产率,但不是在说他自己。

增加的薪水刚好多到让你多缴税,刚好少到等于没加。

在等级体系内,不同等级之间强化与扩大交流,必然导致误解大增。

在等级机构内,级别越高,混乱越多。

过度劳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好,因此工作效率不要太高。

项目经理10项原则:

1.努力让自己显得非常重要。

2.要让别人看见你和重要人物在一起。

3.说话要有权威。不过,只说显而易见或已经被证实的情况。

4.不要参与争论,如果被逼无奈,先问一个无关的问题,趁对方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向后一仰,并满意地笑笑,马上换个话题。

5.在别人争论时仔细倾听,抓住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并借此结束争论。

6.如果下属提出的问题有意思,看着他,好像他的脑子进了水。当他低眉顺眼时,换一个说法反问这个问题。

7.争取好差事,但不要让人看见,并保持低调。

8.快步离开办公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下属和上级的提问。

9.办公室要关门。这样会使访客处于被动状态,并使人觉得好像你一直在开重要会议。

10.口头指令。不要留下任何可能成为“珍珠港档案”的书面文件。

管理真相:1.三思而后行。因为那不是你的钱。2.主管都不会承认错误。3.如果你为了证明一项行动合理而思虑再三,就不要行动。

傻瓜身居高位就像人置身于山顶,他小看别人,别人也小看他。

拥有者分的最多。

出了事还能微笑的人,已经找好了替罪羊。

在等级系统中,越是让人讨厌和越难的工作,报酬就越低。

科技被两种人支配:一种人懂技术,但不管事;一种人管事,但不懂技术。

在挪动怀孕的猫时,把它抱起来就行,让它自己关照小猫。

一旦破例,下一次就会变成理所应当。

办公室墨菲学六定律:

1.没有错误的重要邮件会在发送过程中产生错误。所以,在老板阅读邮件副本时,就会出现通信错误。

2.上班时间运行正常的办公设备,当你晚上为了私事回到办公室使用时,它却坏掉了。

3.维修人员一到,故障设备就一切正常。

管理学定律篇2

所谓管理定律,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形成的管理思想。它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特定的环境,而且也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正是由于管理定律的这种特性,它愈来愈成为当今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激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本文试通过八条经典管理定律,对教学过程中兴趣、目标、尊重、信任、赏识、奖励、竞争、成就的激励策略进行分析和诠释,从不同的视角对教学激励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一、兴趣激励:“内需”重于“外需”

【钓鱼效应】:在钓鱼的过程中,鱼因为喜欢饵而上钩。在行为心理学中,一个人因为强烈的内心需求而产生相应行为的现象,称之为“钓鱼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欧佛斯特曾说过:“人类的行动产生于心理的需求。因此,打动人最好的方法,首先是引起对方内心的强烈需求。”内在需要是指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深切的渴望,一旦遇到合适的诱因,这种渴望就会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就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能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持久永恒的动力,还是实现梦想和创造未来的支点。内在需要是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内在需要的延伸,如果对知识只停留在表面的需求,那么它注定只能成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可能变为精神文明的食粮。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入手,达到内外统一的目标。

二、目标激励:选择决定价值

【快车道效应】:由于快车道限制了许多车辆的通行,从而使允许行驶在快车道上的车辆畅通无阻,并迅速地到达目的地,这种现象被称为快车道效应。

激励必须带有一定的指向性。没有目的的激励是发挥不出它的最大作用的。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表明,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将会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有效的激励。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教学激励中的重要环节。赋予学生亲自定制目标或参与制定目标的权利,“制定―实施―实现”的过程会让学生体会到目标的真正意义。目标激励,不应总是着眼于目标的内容或达成,而更应该重视生成的过程,以求真正实现它“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

三、尊重激励:在“自尊”的基础上赢得“他尊”

【鲍雷夫法则】:要想建立合作和信任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尊重激励也被管理学家称之为“爱的经济学”,它不需要资金的投入,只要注入赏识、关心等情感因素,就能获得产出。现在多强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但却忽略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应尊重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学会自我尊重。在自尊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尊敬别人,也才能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自尊”的培养,等于在进行自我激励。“自尊”和“他尊”都是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方式,但“他尊”更多的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获得,而自尊则是对自我的满足和信任,这就好比学习动机中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根本,外在动机是辅助,教学激励应该把“自尊”捆绑在尊重激励上,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展开。

四、信任激励:参与式自我管理

【倒金字塔法则】:在组织心理学中,人们把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倒置从而使下属人员积极性高涨的现象,称之为倒金字塔效应。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需要,赋予个体一定的信任和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个体内部的巨大能量和热情。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作为润滑剂。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信任可以催生出许多附属品,它使人感到安全、自信和充满激情。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肯定,以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现代企业中讲究领导向员工“授权”,在教学中也应该倡导教师的“权变”。权利的下移,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益于学生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其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信任不仅能促进学生在个体能力上的发展,而且还会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如果学生能徜徉在信任的海洋中,即使学海茫茫,最终也一定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五、赏识激励:关注“闪光点”

【比马龙效应】:把人比成龙,他就会像龙一样表现;反之,被比成马,就会像马一样表现。比马龙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它强调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在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在不被重视、得不到激励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出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行动也会变得积极,最终取得成就。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吝啬对赞美的使用。要强化学生的长处,弱化学生的短处,久而久之定然会达到期望的效果。在对待学生时,很多教师往往只集中在分数或学业上,而忽略了其他的“闪光点”,这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和困扰。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因此,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赞美,纵然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奖励激励:“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其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手段,能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认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而获得奖励是被肯定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教学来说,奖励提供了一种愉悦的氛围,学生的情绪因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而高涨。但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此时再对学生进行奖励,不仅不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经常性的使用奖励会令学生把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行为偏离,而只注重眼前的名次和奖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是将奖励视作激励的唯一手段。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这种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兴趣是不可能长久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奖励只能作为“内在成功”的辅助性工具,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奖励更为有效.

七、竞争激励:培养自我挑战意识

【鲶鱼效应】:挪威人捕沙丁鱼运回码头卖,为了保证到港后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渔民们会在其中放入鲶鱼。鲶鱼精力旺盛,总是在鱼槽里游来游去,这样沙丁鱼也就跟着一起活动,鲶鱼起到了催活剂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竞争是激发个体潜能的有效手段。在竞争过程中,随着个体渴望获得自尊和成就的动机加强,并伴随着不甘落后的心态,这些因素促使情感和思想的同时亢奋,使个体在面临挑战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从而达到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外部压力是激发斗志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学习的产生不应只源自外部刺激,而更应该从自我挑战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大量人为的竞争因素。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这种激烈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可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激励,缺少了个体内部因素的共鸣,是无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的。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竞争应是由内而外的自我挑战。将自身的不足作为参照物,把完善发展作为目标,不断强化和改善,战胜自身的弱点,这才是竞争激励真正应该达到的目的。

八、成就激励:“以小见大、点滴累积”

【头衔效应】:日本管理学家田中一郎提出,一个人一旦获得了某种头衔,不管头衔是虚是实,人们往往都会努力去适应这一头衔的相关要求。

管理学定律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措施

近年来,高校和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的案例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地将高校自主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重权利、轻程序”问题突出出来。且随着高校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管理权和学生自我权益之间存在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需要立足于高校和学生中的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教育理念、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以及正当程序等方面,制定出最佳的维护高校学生管理和保障学生权益的思路对策,实现依法治校与和谐发展。

一、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

为实现依法治校,制定有效的对策机制,需要明确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义务、权利、责任,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下:

1.民事法律关系

高校不仅具备教学育人的职责,而且还具有实施、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独立民事主体身份。大学生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和高校的饮食住宿服务、财产管理使用以及损害赔偿等方面存在法律关系。高校为大学生提供教育资源、环境,学生缴纳教育费用,是两个主体之间自主产生的一种法律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高校具有招生、学籍管理、奖惩等权利,具有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国家、地方教育部门通过管理高校,间接地对学生实施行政管理。另外,高校作为行政主体,有权利根据法律法规直接对大学生实施行政管理。

二、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原因分析

1.存在的法律问题

(1)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学生管理规定往往存在重视学校权力、忽视学生权利以及权利与义务规范失衡的情况。如部分高校明确规定,如学生未通过Cet4,就不能获得学士学位,该规定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的规定。

(2)学生的教育权利受到侵害

高校学生教育权利受到侵害主要存在于学籍管理和招生录取方面。其中,学籍管理主要指的是高校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在学生品行、成绩方面评价不公正或者开除学籍;招生录取指的是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对待报考学生不公平或者违反程序招生。

(3)学生财产权不能得到保障

高校学生财产权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没收学生违禁品不给予归还、强制学生购买教材以及罚款等方面。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和消费者,学校要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财产权。

2.原因分析

(1)法律规范制度不完善

校纪校规内容不完善,《高等教育法》规定原则性较多,需要具体化实施规定,进而导致高校规章制度在教育关系、行为以及管理行为等方面缺乏规定;另外,校纪校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不够,部分高校规章制度超越上位法与法律保留原则,甚至出现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

(2)学生管理程序存在瑕疵

高校在对学生的学位、学籍管理、处分以及奖励等方面进行管理时,要严格遵循正当程序,且要明确规定时限、条件、送达、告知、权限以及申诉等,这样能够避免出现高校滥用学生管理权的情况。如缺乏正当程序或者存在瑕疵,那么就不能有效保障、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高校管理者自身法律意识较弱

受到传统思想影响,高校管理工作者自身法律意识较弱,应用传统管理手段管理学生,未全面落实依法治校理念。

三、高校学生管理若干法律问题的措施探讨

1.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修订管理规范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依法治校理念的不断深入,要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为减少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可出台一系列加强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注重健全学生管理程序、内容以及申诉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如可制定《考试法》《学生管理组织法》等严谨性、细致性以及操作性强的法律规章制度。另外,及时修订学生管理制度,如学籍、教学、学位、日常、申诉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方面的管理,从程序、内容方面出发,有效保障学生、高校的双向合法权益,进而有效保障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2.更新管理理念,增强法律意识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往的行政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已经逐渐朝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提供平等教育管理关系为主,高校主要以教育培养学生为主,以管理学生为辅。因此,要求高校要树立“人本管理”“依法管理”的理念。只有高校管理者具备较好的法律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具备较好的法律意识,才能够和高校管理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权利诉求的合理性。

3.加强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学生管理保障体系

加强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学生的管理保障体系,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以及公开性。制定健全、完善的高校管理工作监督机制,主要从司法监督、群体监督两个方面实现。其中,司法监督主要经国家司法机关介入后,对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进行处理,也是一种学生经司法程序维护自身权利的方式;群体监督主要指的是学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重大决策、规章制度以及管理行为中,并实施监督。

总之,为有效解决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法律纠纷问题,需要增强学生自身法治理念,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实现学生管理和服务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王鑫颖.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1):87-88.

管理学定律篇4

 

一、当前高校管理涉及的法律问题

 

各式教育诉讼层出不穷,但主要与高校发放毕业证、学位证行为,招生行为,纪律处分行为这三个高校管理中最主要的部分有关。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多样的,但就其共性分析包括以下几种:

 

1.相关法律、法规的混乱及缺位。虽然《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都授予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权利,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且低位法缺乏可操作性。如《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执行国家教学标准,保证教学质量;《学位条例》规定,国务院已批准授予学位的单位,在确认不能保证所授学位的学术水平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授予学位的资格。但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却没有规定保证教学质量的方法和不授予学位的情形,也没有授权高等学校不授予学位的权利。高等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所授予的学位而制定的校内规章制度,又多次在司法审查中被认定为没有法律依据。由此出现了对有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而言,其对所有层次的毕业生,不授予学位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现象。因为法律、法规没有不授予学位的具体规定。由于法律、法规的缺陷,学生毕业时获得学位的权利与高等学校履行管理义务不授予不符合学校规定条件的学生学位的权利之间出现法律冲突,产生纠纷也就是必然的了。

 

2.规章制度的陈旧和不规范。在高等学校自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我们不仅看到有立法技巧上的不足,而且其本身在制定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主要表现有:(1)规章、制度设定的内容不规范。如对受教育者的知情权、申辩权、申诉权规定不明确;有些规定过于模糊,没有具体规定,不便于操作;而有些规定又因太过于具体,不能包括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具体现象,使自己在进行管理时缺乏依据。(2)规章、制度设定的形式不规范。如有部分规章、制度是以《……规定》、《……制度》的形式出现的,有一部分却并不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通知》、《……意见》等形式出现的,即不规范也不严肃,却仍在发挥着规范性文件的效用。(3)缺乏程序性的规范。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对某一项管理活动需要的程序缺乏规定。如对学生的处分如何申辩、申诉;在什么时间内进行;向哪一级组织申辩、申诉等缺乏程序,性规定。从法院判决学校败诉所采用的法律依据上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往往是高校容易忽视或不容易做好的地方。

 

3.高校与学生之间模糊的法律关系。首先,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内部的管理行为,还是一种外部的管理行为的法律关系模糊。从理论上看,学校与学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从司法实践来看也不明确。如:在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中法院认定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是外部行政行为;而在六名学生诉湖南外语外贸学院案中,法院认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适用的又是属于内部行政管理行为的法律、法规。由于不能准确判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到底适用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还是外部管理行政行为,又导致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者的法律关系模糊。这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表现了司法界内部亦对高校管理行为可诉范围存在争议。

 

其次,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模糊。高等学校根据《教育法》、《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承担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位授予水平的义务,实现这一义务的对象是高校的学生,即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来体现的,但是,对学校通过什么途径来履行这一义务,法律、法规规定模糊。其表现形式是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没有法律、法规确认。由此,高等学校是否需要制订自己的学位授予条件,有没有权利规定,高等学校规定什么样的条件是合法的等问题仍然模糊不清。从学生方面讲,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当予以保护,但他们需要履行哪些义务并不清晰。由此引出学校合法的规定他们是不是应该遵守,遵守学校的合法规定是不是他们的义务等与此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模糊的。

 

二、当前高校管理涉及的管理问题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硬性的管理规则,高校的管理活动引起诸多的法律纠纷也显示出,高校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

 

1.高校管理理念滞后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由于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处于受动的地位,因此,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受教育者的权利一直得不到充分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都是国家举办的,学校作为国家授权举办教育的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内部管理一直沿用行政管理体制,校内的各种主体关系,如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之间一般是“我命令,你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关系得到了逐渐的调整,但是高校的管理理念仍跟不上这种调整的需要。

 

2.高校管理行为脱节于依法治校。在依法治校方面,高校从主观上来讲仍存在一些误区,如认为依法治校就是用法规治理学校,再由学校用法规治老师和学生,却忽视了依法治校的主体应是所有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管理者依法得到授权也要受制于法,因此出现了有的高校自行制订的一些内部规定与现行法律法规明显相违背的现象。这种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法律纠纷成为必然。

 

3.高校管理职能设置存在越位和不合理。由案例可见,职能设置上最明显的已产生冲突的是答辩委员会和学位(术)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是一个学术性的专家组织,其决议不应为其他组织推翻,除非其组织成员不合格,答辩中有弄虚作假或违反程序的情形。学位(术)委员会是一个具有行政权能的机构,它代表学校作出是否授予学生学位的决定。它虽然也是由专家组成,但其在审查非本专业的论文时则是外行。因此,学位委员会一般不应审查学生论文的学术质量,而应只审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表、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资格、答辩程序等。但是高校在学位管理中两者往往职能混淆,以致学位委员会多数委员不得不去评价、审查非本人专业领域,从而自己完全不懂或仅懂得某些皮毛的天书式的论文,并还要盲目地去就其论文学术质量是否合格投上一票。

 

4.高校管理中责任机制的缺失容易使民主流于形式。一个学校如何创造一个责任机制的问题,也就是责任要明确的问题,高校现行的委员会制度、无记名投票制度,使得最终决策责任的相关承担者不易分辩,极易出现争功诿过的现象,没人负责亦成为此类集体主义制度最大的缺陷之一。责任没有人负,荣誉也不能够得到特定化,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产生很好的稳定和激励效用,对高校的长远发展而言存在负面影响。

 

三、解决高校管理问题的对策

 

高校的管理,既是法律行为,亦是管理行为。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法律体系与高校管理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如何针对上述高校管理中诸多问题来提出对策,需要法律界人士与教育学、管理学专家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以下方面来综合构建一个高校的法律管理体系:

 

1.要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管理法律体系。首先,要通过修改《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对大学生管理的具体要求,特别是要明确哪些相应的规章制度可授权给高等学校制定等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国家立法与学校制定校纪校规的法律关系,从而使高等学校的规章制度真正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其次,要清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在长期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各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于稳定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存在着不足或逐渐的不合时宜也是可以确定的。对高等学校现行的规章制度中的那些不符合或者违背法律法规的部分要取消,对那些规章制度中不完善的部分要根据现实情况予以完善,使之适应法律规定和公民道德准则的要求;第三,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明确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既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又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作为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保护,我国《民法通则》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而他们作为行政法律主体的权利保护,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律体系。

 

2.要加强法制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加强法制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要在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中树立对学生进行管理要立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的法律意识。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规范管理。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决定了维护学生正当合法权益也是法律赋予高等学校的义务。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既要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又要维护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要使其明确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明确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任何权利和义务都是相适应的。只有认真履行义务的权利才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高等学校的校纪校规,作为校内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高等学校实施内部行政管理的必要和有效方式,在校纪校规合法的前提下,是可视为法律规范的延伸。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高等学校依法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制度规范。对高等学校制定的这些符合法律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学生也必须要遵守。

 

3.以人为本。不断探索适应大学生的管理新模式。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的学生管理具有特殊性,需要在管理模式上不断探索。首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模式要适应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大学生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群体,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不能继续适用以往长期实行的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而应该建立一套充分尊重受教育者权利,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权利义务关系相一致的管理模式。其次,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这也是现代法律精神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尊重被管理者的基本权利,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建立起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使个体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第三,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模式要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这是由高等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高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如果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也就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

 

4.建立一套健全的高校纠纷司法救济制度。教育行政职权的获取和行使做到有法可依只是实现依法治校最基本的要求,依法治校还要求相对人在受到高校违法行政侵害肘能得到法律切实有效的救助,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教育行政救济制度。但目前作为教育行政救济制度基础的教育法律方面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如前所述,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结束高校侵权救济无门的现状,首先应建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前置制度。行政复议有及时、效率较高的特点,作为复议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又有掌握高等教学规律,熟悉高校管理的条件,实行复议前置制度,有关纠纷有可能在行政诉讼之前就得到解决,不仅能减少各方当事人的诉累,更能保障行政管理秩序的持续和稳定。其次,尽快从立法上将有关教育行政行为明确规定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内。也就是说,相对人在面对高校作出的、对其有重大影响的决定时,可先行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提行政诉讼。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管理活动既受行政法基本原则和行政程序的规范,也受上级行政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司法审查约束;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放任高校的行政职权随意侵犯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才能保证行政法治原则在高校管理中的顺利实现。

管理学定律篇5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涵及特点,并依此提出了依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iy具有先i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更是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繁荣和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思想适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而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当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上存在的法治意识缺位问题,积极探讨法治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构建。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依据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依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的等级可划分为先法、教育基本法、单行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等,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先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先法第19条关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定是我国教育立法的依据。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先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公布实施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勺_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有人称之为“教育的先法”,即由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单行教育法主要是指依据先法和教育基本法,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公布实施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方面的教育法规,如《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等。行政法规是指根据先法和法律授权,由国务院制定、批准的法规,如《学位条例祈行实施办法》、《高等教育管理职责祈行规定》等等。地方教育法规是指根据先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授权,由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只在其行政区域内有效的法规,如《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等等。行政规章是指根据先法、法律和国家行政法规的授权,由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祈行实施办法》等等。我国高等学校依据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拥有对学生的管理权。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条的规定,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主要包括学生的学籍管理(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升级与留、降级,转系、转专业,转学、体学、停学、复学与退学,毕业)、课外活动管理(文娱体育、勤上检学、社会活动)、校园秩序管理、对学生的奖励与处分和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等。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不仅是教育界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法学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同时也是防治高校与学生之间出现法律纠纷的前提。

    1.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基本内涵

    一是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学校(高校)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但是法律赋予它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我国教育法中关于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以及学位管理条例中对高校学位授予权的规定等,都体现了这种性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代表国家或者说高校受国家的委托,对有关学生教育的事项进行管理。这种法律关系强调的是管理与服从,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是一种纵向的行政管理关系。一是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高等教育是收费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生自费(国有公办高校学生部分自费)上学、自主择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通过学费这一媒介,学校与学生之间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在这种法律关系中学生与学校的法律主体地位是平等的(或趋向平等的),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当然,在现实的学生管理过程中,有时很难判定某一行为的性质。但是,从理论上讲,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一者是能够分清,也应该分清的,这对于确认学生管理的指份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从行政法律关系讲,高校必须依法行政;从民事法律关系讲,合同双方必须平等履行各自义务,特别是高等院校,不能逃避自身的基本义务。

    2.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特点

    从高校是教育机构、学生是受教育者来看,高校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都分别做出了规定;从高校是一种组织系统、学生是其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和地位区别来看,高校与学生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即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一般由学校的章程和规则加以规范,法律规定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复杂结构的法律关系,其中既包括隶属型法律关系,又包括平权型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是其主要特点。高校与学生的平权型法律关系,也不同于普通的民事关系,学生依然承担认可和服从学校管束的义务,高等学校有权依据自定规则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权利,直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法律地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普通的民事关系,也不是普通的行政关系,而是具有特别权力因素的公法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高校作为履行特定职能的特定主体,依法有在其特定职能范围内自主判断、自定规章、自主管理的权力。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力。这种自主管理权,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学校的为保证其机构管理职能的实现而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处置的“自由裁量权”,是我国法律对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确认和维护,是法律对于高校作为一种公法人内部“特别权力关系”的确认和肯定。

二、建立高校法治学生管理模式的策略

    随着依法治校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高校法治学生管理模式建设,是履待解决的大事。

1.坚持“德法并蓄,宽严并济”的高校学生管理原则

德法并蓄,就是要实现德治和法治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统一。依法管理是学校保持稳定有序的基础和前提,但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却离不开德治的配合。依法加强学生管理,尤其是实施惩罚时,要以教化为前提,即教化在前、惩罚在后。新生入学时,应对新生进行必要的校规校纪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哪此纪律需要遵守,违反要受到何种惩罚,做好这项工作无疑会大大减少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对受处罚的学生,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其思想政治上作,帮助他们寻找错误根源,鼓励他们自觉纠正错误。要通过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进一步强化遵规守纪教育,真正达到惩一做百的效果。

    2.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要搞好法治化学生管理必须建立和充实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以便形成权力法定、公开透明、制度统一、注重程序的大学生法治化管理体系。目前要做好以下儿件上作:一是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教育立法,尽快出台目前高校大学生管理所急需的法律法规,以便指份学校“立法”;一是尽快整理现行的有关大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有悖于上位法的或相互冲突、抵触的法律法规予以修正,对不符合现行学生管理实际的法律法规予以废止;三是搞好学校“立法”,学校应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好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学校“立法”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必须遵循统一原则,即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不得与之相冲突,不得与先法相抵触;一是必须贯彻平等和公正原则,确保学生应有的法律权利和正当利益;三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即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听取学生的意见,使规章制度科学化、合理化、有可操作性。

    3.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法治化育人环境

管理学定律篇6

【关键词】依法治校法律事务运行模式创新innovativeResearchofGuizhouCommercialCollegelegaldepartmentrunmode

2010年末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关心支持下我校首次设立了管理法律事务的专门机构―法律事务室。通过近一年的试运行,法务室在处理学校法律事务、维护学校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成绩得到了学校各部门的认可,但现有的运行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自身难以消化的问题。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在民法、行政法等领域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在学校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彰显。

由于旧有观念对我们有着很深的束缚,因此在这变革性的转变中,学校在法律事务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部门规定之间有冲突;学校的规章制度与上位规定相抵触;一些管理人员法律知识欠缺;一些教师法律意识不自觉等等。从学校层面来讲,防范意识不强就会陷入各种法律纠纷,这些纠纷涉及普通民事纠纷、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人事纠纷、等诸方面,部分纠纷甚至升级为诉讼,单靠以往的行政手段来处理已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不仅使相关主体的权利保护受到影响,也对学校通过几十年的积累所形成的办学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一、国内高校法务室模式运行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法人地位得到确立,与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不同法人主体间的关系,依据法律进行调整。随着“六五普法”的贯彻落实,各个学校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国家及省教育厅下发的“六五普法”相关文件,营造浓厚的“六五普法”学习、宣传氛围。学校在制定重大决策、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时,严格遵守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注意听取各方面意见,使各项政策和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法,并维护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严肃性,从而对广大师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教化、熏陶的作用。而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管理部门依法治校的观念正逐步加强,具体体现在学校领导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制定、修订和清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落实专业人员处理学校的法律事务等方面。

从课题组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发现高校的师生也已普遍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依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愿日益强烈。超过大约70%的教师和50%的学生会查阅或经常查阅学校相关规章制度,11%的学生在与学校发生争议时会考虑运用法律武器。但是,由于人治传统和计划经济思维的长期“统治”,旧有观念对我们有着很深的束缚,因此在这变革性的转变中,高校在法律事务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部门规定之间有冲突;学校的规章制度与上位法律相抵触;管理人员法律知识欠缺;有些教师的法律意识不自觉等等。从学校层面来讲,眼下高等学校时常陷入各种法律纠纷,这些纠纷涉及普通民事纠纷、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人事纠纷、行政纠纷等诸方面。面对如此多的纠纷相当一部分纠纷甚至升级为诉讼、仲裁案件,单靠以往的行政手段来处理已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高等学校作为被告的案例不断见诸媒体,而高等学校在操作过程中程序不当、不严格照章办事、学校规定与上位法律法规不吻合等很容易导致高等学校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不仅使相关主体的权利保护受到影响,也对学校数十年办学积累起来的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商专法律事务室运行模式创新的建议

学校法律事务室的职责主要包括学校参加法律诉讼、非诉业务,起草、审查学校规章制度和法律合同,提供法律咨询及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培训等。我校法律事务工作特点是块状工作,而非线状工作。我们主要是针对块状工作的点对点管理,即学校的哪个点上出现了涉及法律的事务,对这个点所在部门、管理机构或有关人员委托法律事务部门予以处理。

目前,我校法务室的设置模式主要为机构职能拓展的模式和聘任法律顾问的模式,不论采取何种模式,其管理模式基本上均属于单一化的平面管理模式。而学校是内部结构复杂、学术属性与科层属性并存、多方主体利益并重,法律事务可能涉及的管理部门、学术单位、师生员工各类主体众多,事务类别也错综繁杂。在当前的运行模式下,我们的法务室开展工作不可能采取主动搜集信息的方式,因此难以知晓学校各层面的法律事务信息,而涉及法律事务的所在部门、管理机构又不会主动告知法务室,工作脱钩、信息不畅的情况不可避免。现有的工作方式一般为事后救济,即出现问题时充当救火员角色,事前事中不参与。当前,高校作为被告的案件较多,且败诉的情形还占多数,究其原因,基本上都是由于事前事中管理上缺乏全程法律监督和风险防范机制,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目前,法务室管理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层面、层次不高。现有的法务室运行模式已不能全方位关注和充分满足实际需要,亟待完善。课题组认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观念层面上,高校管理部门、部分管理人员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不强;二是制度层面上,高校法律事务管理过程中的扁平化处理。因此,完善高校法务室模式须从观念和制度这两个方面着手。

(一)观念层面的完善

学校部分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法治观念淡漠、依法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人员在观念上仍然认为法律事务室的事前事中审查可有可无、意义不大,即使被要求也仅是形式化、走过场的程序,这种法律审查还没有完全成为自觉行为。通过课题组的调查访谈,要改变部分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意识不强的现状,应着眼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应明确我校法务室的定位即服务机构,它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服务的,而非其他。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是法务室成立的宗旨。

第二,必须站在依法治校的高度理解我校法务室的定位。法务室的设立不是应付各级检查的装点和摆设,而是要为我校依法治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依法治校包括以下内容: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依法治校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的关键。法务室在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上一定要积极参与,发挥其重要作用。

第三,法务室是“防火墙”。法务室的定位应是高校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机构,是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的机构,是依法治校的实施者和监督者,是防范学校内外部管理法律风险的一道坚实防线。观念的改变并非一日之功。基于观念与制度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不能因为观念的滞后,要等到人们在观念上可以接受之时,方才作相关制度上的变革。可以采取制度先行的方法,因为制度的制定、运行也会对观念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高校法务室模式还须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完善。

(二)制度层面的完善

如何完善我校现有的法务室运行模式,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在学校指导下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因为总法律顾问制度具有层次高、任务重、协调广、责权大等特点,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法律顾问机构配置模式存在的机构层次低、独立性不强、服务职能不全面、缺乏责任追究机制等不足。在学校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由总法律顾问全权负责学校法律事务工作,全程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对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实现“关口前移、源头介入、全程参与”,改变以往法律工作仅限于法律咨询和事后补救,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但经过课题组调研后,我们认为总法律顾问制度是通过提高法律顾问的级别层次来强调法律顾问的重要性,即认为级别越高,事情越好办。从本质上说,这还是过去行政化管理手段的老路子。在当前的公立高校体制中,总法律顾问的任命和实现也存在现实难度。因此,这种做法对于学校的现有实际情况来说不太符合,并非合宜之计。二是建立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法律事务具体管理部门作为具体操作者,并在各系、各部门设立法律事务联络专员,形成一个触角延伸至全校各系、各部门的法律事务管理网络。

比较而言,我们一致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第二种方案更为可行,因为它能较好地解决。目前高校法律事务管理过程中扁平化处理的制度设计困境,理由基于以下几点:首先,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是可行的。考虑到法律事务管理的专业性,在学校层面建立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可在更高层面上为学校法律事务决策提供支撑。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主管校领导、法律事务管理部门领导、学校各学科专业的有丰富法律服务经验的专家组成。这既能解决法律事务室现有人员不足的矛盾,也能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专家指导作用。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可使这些专家教师的咨询服务制度化、程序化,不再局限于仅就某个具体事务性问题提供随机随时性的咨询问答,而是常态化、更高层次、更多层面的学校法律事务管理决策。

其次,法律事务具体管理部门是高校法律事务管理的具体操作者。如果所有法律事务都集中在校级层面,学校将难以应付。因此,还应放权到必要的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法务室。法务室是负责学校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日常运转的部门。目前在我校的管理体系中,各部门、系部均设置有教学干事、人事干事、科研干事等管理岗位,对应负责教学事务、人事事务、科研事务,各行其职、各负其责,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上传下达、顺利进行。当然,有些岗位的工作人员是身兼数职。同理,我们也可以设置法务干事及法律事务联络专员,负责法律事务,这一职责也可以由工作人员兼任。在学校各部、处、院、系、所设立法务联络专员,可以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反馈,一方面能较好地解决法律事务室现有人员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学校法律事务管理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工作网络,使法律事务工作在各个层面都有依托,实现学校法律事务管理在各个环节的无缝链接,形成高效、有序、畅通的法律事务管理网络。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张耕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编.中国

法律援助制度诞生的前前后后[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

[3]闫周秦著.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应用全书[m].中国法制出版

社,2012.

[4]兰台律师事务所编.企业法律顾问实务操作全书[m].中国

法制出版社,2012.

[5]吴浩鹏.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J].河

北法学.2006,(07).

[6]李军.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援助[J].山西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04).

[7]陈瑶.浅论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管理学定律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对策

近年来,高校作为被告被学生诉至法院的案例层出不穷,而且大有泛滥之势,站在被告席上的高校不仅有邵阳学院等地方高校,而且有华南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重点大学,更有北京大学这样的全国一流学府。在此类学生诉学校的诉讼中,学生胜诉的比例很高,反映了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诸多法律风险问题。

为加强高校法律事务管理,教育部曾举办了“现代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纠纷处理研讨会”,旨在实现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与法治化,进而在法治的原则下解决学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使学校管理走上科学、规范的法治化轨道。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学生管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加强高校法律风险防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中一些经验,就此做一分析。

一、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我国正在逐步迈向法治社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高校教育活动势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司法审查,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法律风险防范。

(一)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法治校要求我们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协调、处理好高校内外的各种关系及利益,规范高校的各种管理。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可以提高高校的法律意识,减少法律纠纷,加快依法治校的进程。

(二)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可以提升高校管理水平。近年来,虽然高校的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管理事务繁杂、管理意识的缺乏、规章制度建设滞后、管理程序不完善,导致随意性和无序性的管理仍然大量存在。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可以加快规章制度建设的进程,保证规章制度和管理事务的合法性,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三)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可以有效保护学生权益。在教育管理中,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必然要建立健全学生与学校争议解决机制和机构,规范学生申诉程序,保证每一个学生申诉案件都能及时、依法得到处理,使对学生的处罚做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同步实现,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高校与学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教育管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日常管理。虽然表面上同是管理与被管理,但二者的法律性质截然不同。

(一)行政法律关系。高校虽然被法律授予了办学自主权,但并未明确高校究竟是行政主体、民事主体还是特殊公法主体,学界对此也有着不同的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在对“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书一案”的判决中写道:“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某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但是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这些单位、团体与管理相对人之间不存在平等的民事关系,而是特殊的行政管理关系。他们之间因管理行为而发生的争议,不是民事诉讼,而是行政诉讼。”可见,法院是以授权行政主体的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即认为高校属于我国行政主体中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因此高校才可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不难看出,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已经确认高校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因此高校在行使教育管理权时与被管理者之间构成了行政法律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生作为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他们与高校发生的如收取学费、提供教学、包括住宿和饮食在内的后勤服务以及对学生的人身、财产所给予的安全保障则明显地构成了民事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实施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分析。高校作为行政主体,依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授权,有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学业合格的受教育者颁发学业证书,对违纪的受教育者进行处分等权力。高校做出或不做出上述某一项权限内的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权,这也成为高校被诉的主要缘由。高校之所以因此被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实体规则的缺失或违法。我国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比较详细地规定了学生的权利种类,但是保障学生具体权利的法律缺位。对学生权利有影响的规则,大多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各高校制定的。许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规定创设了法律、法规中没有规定的新处罚或新义务。如果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法规,则依此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和处分也必然是违法的。

2.不遵循合理的程序。“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密不可分的,不遵循合理程序做出的各种处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目前,各种法律法规仅对学生权利保护进行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一旦学生权利受到侵害,就往往投诉无门,申辩权和知情权得不到保障。高校重实体、轻程序,忽视对运作程序的配套规定,使管理显得过于主观化、随意性。

3.难觅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可能的救济途径一般是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实际上由于制度设计和贯彻的问题,申诉和行政复议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多数救济只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于在受案范围上还存在着争议,大量案件还不能得到司法救济。以近几年发生较多的围绕高校处分的诉讼案为例,绝大多数学生的起诉都被法院以“不属于受理范围”为由予以驳回。

(二)高校作为民事主体实施日常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分析。高校作为民事主体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双方构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合同关系,高校作为教育服务和物业管理的提供方,有义务保护学生权利并提供合格的服务,学生有义务缴纳有关费用并遵守高校的日常管理规定。

目前学生维权的一个热点就是高校侵犯学生生命健康权和隐私权,如因为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对违纪学生进行公示等事件,被学生诉至法院。这反映了高校在管理中的错位,把行政管理意识带入了民事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从而导致学生的维权活动的发生。

另外,部分高校不具备办学的软硬件条件而设立新专业,导致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盲目扩招带来学生住宿、用餐、教室等高度紧张,使学生享受不到合格的教学设施,这都可能成为将来的诉讼热点。

四、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

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明确自身的权力范围,做出的处罚决定要依据合法的规则、遵循合理的程序,并且慎用权力;在日常管理中,要清楚自身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与教育管理中的身份相混淆,全面适当履行服务合同。

结合以上分析,现就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高校规章制度是高校为了组织和管理各项行政工作,按照一定程序制定的,在全校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随着高校规章制度逐步被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制定合法合理的校规也就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建章立制应严而有度,多用倡导性条款、少用禁止性条款、慎用惩罚性条款,在规章制度中明确相应的程序与处罚主体,并规定具体的救济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评估等制度,完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建立健全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在制定规章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在法治社会,任何权力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超越宪法和法律限度的权力即为非法。高校的规章制度自然不能例外,如果与法律法规相抵触,那么该规章将不产生法律效力。因此,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审查,及时修改或废止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

2.合理性原则。高等学校是根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设立的,其行为应当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学校无权逾越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在校学生制定更严格的学业标准和更严苛的处理方式。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确保规章制度的合理性。

3.正当程序原则。高校在做出影响学生权益的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并说明行为的根据、理由,听取学生的陈述、申辩,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等。

4.法律本位原则。道德和法律是两个不同的行为规范,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应随意把归属道德规范的行为纳入法律的范围,更不应该规定惩罚措施。对于不文明和违背道德的行为,应通过一种文明风尚的倡导,来潜移默化地完成纠正。

5.民主公开原则。在规章起草阶段,应当允许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发表意见。起草完毕后,应该通过媒介予以公布,以征求意见,进行适当的修改。在表决通过阶段,应当将起草的规章文件提交给校长办公会议或校务会议审议,并允许学生等利害关系人旁听。在校规正式执行阶段,应当在校内予以公布。

(二)建立学生权利保护机制。权利与救济是密切相关的。救济的存在以权利为前提,没有权利就无所谓救济;权利的存在也是以救济为前提,因为一种无法许诺法律救济的权利根本就称不上真正的法律权利。

高校要依法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申诉和学生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学生与学校争议解决机制和机构,规范学生申诉程序,保证每一个学生申诉案件都能及时、依法得到处理。

高校必须设立校内仲裁委员会,邀请学术专家、法律专家作为固定的仲裁员,以随机产生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作为临时仲裁员,共同审查、处理一些学校的行政管理行为、学生与学校的纠纷,这可以有效地将一些纠纷化解在校内,避免双方对簿公堂。

(三)加强普法宣传和思想教育。一方面,部分高校管理者法治观念淡漠,惯于用政策和道德观念来治理学校,致使在高校里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德替法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维权观念不足,是大学生权利保护实现不充分的另一原因。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局面亟需改变。

高校应加强普法宣传,对象不仅包括学生,更重要的是高校管理者。高校应编制年度普法规划,系统学习宪法、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每年定期举办法制讲座。普法可以让管理者知道自己的职权范围和权力界限,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让学生清楚自身享有的权利,知道什么时候该维权,什么时候应服从管理,既不能不维权也不能盲目维权。

(四)提高服务质量,尊重学生的权利。高校在不同场合下的角色不同,必须正确地给自身定位,防止处处以管理者自居,突破权力界限,以行政关系替代合同关系,从而侵扰学生合法权益。

一方面,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合格的师资条件,建设高质量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履行教育服务合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面,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尊重学生作为公民的各项权利,保护其合法财产所有权,不侵犯学生的隐私,保护其人格权不受侵犯。如不得违反国家和学校有关收费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自立收费项目或超标准收费,非法或不合理向学生摊派有关费用;不得体罚辱骂违纪学生、随意公布学生个人信息等;不侵犯学生的休息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相关权利。

(五)聘用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法律咨询,并处理相关法务。很多高校都设有法学专业,法学教师都是通晓法律的专家,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师事务所的兼职律师,精通法律事务,这为高校法律顾问的设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六)强化证据意识。高校做出任何处罚或处分必须依据证据,及时收集和固定证据,可以为管理举措提供有力的佐证,也可以有效应对学生的申诉和法院的诉讼。尤其是在履行行政主体职权时,如果在被诉至法院后再收集证据,就会被法院认为证据无效,判定在做出行政处罚时没有依据,而导致高校败诉。

(七)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高校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教学、会议、演出、就餐等活动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排查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发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S]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

[2]高等教育法[S]第三十条

[3]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S]教政法[2005]3号文件

[4]张学亮.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2005(6)

管理学定律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途径

[作者简介]李志兵(1972-),男,江苏盐城人,南京晓庄学院宣传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江苏南京21117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47-02

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重要任务,其各项工作都应顺应法治化社会的总体要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首要环节,学生管理工作同样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法治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按照程序实施法治化管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问题,只有在法治化理念的指导下,这项工作的开展也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1.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有所变化。根据教育部2005年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容、权限包括:学籍管理权限、校园秩序和课外活动管理权限、奖励和处分权限。随着大学生就业由计划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人生规划教育也成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性质发生改变。以前,我国高等学校的运行经费基本都来自国家拨款,高等教育者的管理权是行政权力的一部分,高等学校行使的是行政管理职能。现在,高等学校实行并轨招生,教育逐步市场化,学生自费上学,毕业后自主择业。学校收取相关费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这些都意味着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在以前单一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同时,增加了一种契约关系,这是种民事法律关系,这表示学校除具有刑事法律职能外,还具有民事法律职能。

3.学生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高等教育改革之前,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单一,强调国家、集体整体利益,对个人价值和利益重视不够,学生基本处于从属地位,权利意识较为弱化。随着“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法律课程在高校的广泛开设,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得越来越多,自我意识在不断觉醒,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维权的呼声越来越大,他们已经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途径

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内进行,逐步走上法治化的必由之路,变“人治”为“法治”。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需要多措并举,从各方面入手,寻找法治化的途径。

1.更新理念,增强法治意识。新形势下,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变化,学校与学生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主体,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当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一方面,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注重管理的有序性、有效性,而忽视合法性和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状况;要摒弃行政领导式的管理模式,树立服务社会与服务学生并重的办学理念,建立服务型的管理模式。要将以生为本作为唯一的工作理念,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工作者也要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学生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权益观,要经常性地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增强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法律修养,学会熟练地运用法律手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切实尊重大学生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也包含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相关规定,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高校应当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给学生开设一定课时的法律基础课程,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宣传,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积极参与民主和法治管理,形成基本的法律理念,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觉地运用法律思维来分析、处理问题。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校的前提条件,要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必须先要有健全的法制。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如果法律制度不健全,那么法治化就只能是空谈。

国务院、教育部多年前就颁布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教育法规对规范教育行为、规范学生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教育法规宣告性条款多,操作性差,其后也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统一的高校内部管理的大学法。而且,这些法律法规是特定背景下,由政府推进立法的产物,立法的总体价值导向着眼于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对公民个体合法利益的保障有所忽略。

各高等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制定学校管理章程,再在章程的规定下,制定包括学生工作在内的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目前,各高校或多或少都已制定了各方面管理的规章制度,但作为学校的“根本大法”——章程还不完善,甚至缺少。高校应综合考虑本校的办学特色、管理模式、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学生来源等具体情况,遵循“合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权利和人性原则”“实体和程序相并重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生公寓、考勤、学籍、学位申请、评奖评优、考风考纪、就业创业等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要符合管理规律和学生权益,可行性强,便于操作,还应富于人文关怀,体现人道精神。新生入校后,要通过多种途径,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知晓,让规章制度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成为学校施行各种管理的唯一依据。

3.严格法治化管理程序。法治化管理程序是指按照既定规则所要求的顺序、方式和手段来做出决定或从事行为的内容。严格的程序是民主和法治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执法权威,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的重要条件,是增强学生管理的透明度,保证严肃性、关键性的关键所在。

严格的程序,首先指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高校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的产生都应当按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的规定,由学校相关部门反复论证研讨,经民主程序,举行听证,认真听取包括学生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经教代会、学代会审议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严格的程序还指执法的程序。学生工作的开展要依法进行,具体步骤要严格按照既定程序展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要求高校处分学生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做出处分前,听取学生或人的陈述和申辩;做出处分时,出具处分决定书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做出处分后,将处分送达学生本人,甚至学生的监护人。

4.完善信息反馈、执法监督系统。孟德斯鸠曾说:“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高校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是否滥用了职权,是否按法律程序办事,处理结果是否被学生认可,作为管理者,应当准确、及时掌握校内外各方面的反响,倾听各方面的声音,调整、修正、改进学生工作方法。这就需要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完善权力监督、制约系统。如可以在校内设立校长信箱,接待日,解答学生疑问,倾听学生意见,及时纠正基层管理者的违法行为;学工处、保卫处、招就处、团委等相应的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向学代会通报工作,接受学代会咨询;二级学院通过学干、团干、党员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虚心接受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建议、批评。在校外,关注社会传媒对学校的报道、评述,乐于接受社会的监督。

5.建立维权机构,畅通权利救济渠道。高校要善于倾听,虚心接受监督,一旦发现管理者有越权、侵权、违法行为,必须立即予以纠正,给学生以权利救济的渠道。《教育法》第42条第4项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5条规定:“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辩、申诉和保留不同意见。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法律、规章都赋予了学生依法申诉的权利,作为学校,应当建立校内申诉、复议制度,使学生有一个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也使管理者有一个兼听则明的机会。

为使权利救济落到实处,高校应当设立学生维权机构,畅通维权渠道。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维权组织和机构,成立独立的申诉审查部门,设立法律咨询室,设立维权信箱,建设大学生维权网站,聘请专门的法律老师为学生搭建维权平台。可以成立学生权益代表大会,作为学生维权的法定组织,代表学生向学校提出维权诉求。

维权机构是学生行使权利的代表,应包括宣传正确的法律知识、维护正当的法定权利、使用合理合法的维权方式、提供简捷且成本低廉的维权服务。高校应提高对学生维权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学生维权机构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应本着治本的态度来处置维权诉求,对学生投诉的事项,从根本查起,从源头改起。高校本身要勇于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取信于学生。

三、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中应注意的事项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涉及面广,需要一个过程。要使学生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法治”轨道,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1.学生工作法治化需要常抓不懈。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体系还在逐步的健全和完善之中,长久以来存在的“人治”的传统,时有发生的学生侵权行为,种种现状和问题决定了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不是某一阶段、某一时期的事情,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需要根据学校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需要一个渐变过程,需要常抓不懈,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措施使之常态化。

2.学生工作法治化是个系统工程。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单靠某个部门、某几个人员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从职能部门到院系,从管理者到学生,各个层面的通力合作。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单纯仰仗完备的法制也是不够的,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学生管理法治化系统,此系统应包括法治的主体系统(民主系统)、思想观念系统、教育系统、法制系统、辅助系统、信息反馈、监督系统等。

3.学校规章的制定要遵循法律优先的原则。高等学校拥有自主办学的权利,可以根据具体校情制定内部规则,即校规。校纪校规是落实教育法规关于学生权利的重要途径;按照法律对高校管理的要求,制定校纪校规必须遵循法律优先的原则,即校纪校规的制定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校纪校规的地位应当低于法律规章。

四、结语

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法治社会中的任何集体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法治文化、法治社会的建设。作为教化育人的高等学府,应当成为法治化社会建设的排头兵,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学生管理,都必须步入法治化的轨道,遵循法治精神,把法作为行使管理职能的最高权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也以此影响、教育学生,主导性培育和提升青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把他们塑造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文娟.高校学生管理行为侵权的法律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季海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管理学定律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的涵义与关系

法制化,即指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关系和主要活动经由法律制度规范、调整和保护,在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发展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指国家通过教育立法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干预和调控,教育行政部门行使管理职以法律为主要依据,教育管理者解决教育问题诉诸于法律。

法治化是一种“法律至上”、“法律主治”的社会状态。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就是要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等相关法律规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简言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制定完整教育法规范体系,健全的法律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的保障制度。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就是要在运用这些法律来治理事务,法制化是法治化的基础、前提条件,法治化是法制化的具体实践。

2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的原因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且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是社会民主、法制发展的必然。

第一,教育法律思想由来已久。教育法律思想早在古希腊时就有,柏拉图最早在其名著《理想国》中阐述教育法律思想。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进入教育立法的时期;1957年德国学者黑克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我国教育向来强调人治不重视法治,但教育法治思想和法治实践却一直存在。如韩非就曾提出“以法治教”的主张,并从中央到地方设吏师,保证国民的法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悠久的教育法律思想给教育的法制化与治治化提供了沃土。

第二,教育法制与法治意识日益增强。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推行,教育亦不能像以往一样仅靠行政命令或人治来发展。这样,教育的法制化和法治化就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心的重要课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我国教育法制化和法治化经历了起始、发展、深化等阶段,法律理论研究日益丰富,法制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法律实践也逐步得以实施,人民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第三,学生管理实践中案例频发。在全社会快速推进法治化进程的大趋势下,人们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也不例外,而且更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故此近些年大学生为维护自己的权利状告高校的案例时有发生。如:1998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管理不当,,侵犯其受教育权案;1999年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滥用行政管理权,不颁发毕业证书,拒绝授予博士学位案;2000年余丹丹诉襄樊学院勒令其退学处分无充分理由和法律根据要求案;2000年张某诉华西医科大学不授予其博士学位案;2001年王某诉武汉理工大学不授予其学士学位案;2003年董斐诉郑州大学请同学替考“勒令退学”案等。这些案例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敲响警钟,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第四,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随着教育法律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它由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规体系和教育规章体系构成。教育法律是指《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我国教育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法规则由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地方性法规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等构成;教育规章包含行政规章与地方性规章。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为实施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3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法规、规章与法律存在冲突。地方性法规、规章与国家法律抵触的这种法律规范相互打架的现象,就是学术界通常所说的法律冲突。法律冲突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但由于在校生结婚给学生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些高校校规限制大学生结婚;又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与《高等教育法》冲突等。

第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过去高度强调意志统一、集中统一管理和学生的服从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大众化阶段的高校学生管理形势。但这种传统习惯根深蒂固,导致管理者法律意识淡漠,较少用法律的原则和精神管理学生。具体表现在:片面强调严格管理,片面强调学校的权力,从而忽视了学生权利的保护;将法制与严格管理对立起来,认为遵循法治原则,就是放松管理,就会放任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这些认识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

第三,未理清高校与学生间的关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和学生的关系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关系逐步向复杂化方向转变,而管理者却较少从法律角度认真思考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要重新审视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基于二者关系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能够全面准确描述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观点有特别权利关系理论、教育契约关系论、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并存等,但这些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维护学生自,强调学生权益,主张司法程序介入高校学生管理,倡导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

第四,管理程序不够规范。现实高校学生管理中,有很多程序不清,不够规范的地方。比如,学校在对学生做出行政处分时,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如何调查取证等都没有比较详细、严格的规定,这样都可能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侵犯。学生寻求救济的途径还很不顺畅,各种救济手段未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遇到问题时诉之无处、无门,造成大学生的权利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

4改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的措施

第一,加强立法工作。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但在有些方面尚存在空白;另外,教育法规、规章与法律存在冲突。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是目前侵犯学生权利,引起法律纠纷最主要的原因。从法律的位阶上看,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位阶是最低的,其效力也是最低,只要与法律、法规、规章相冲突,均属无效。实践中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冲突的案件均有,但最多的还是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冲突最多,这有待于加强立法工作。对学生的管理中,必须依法制定全方位的规章制度,并对现有的规章和条例进行清理和修订,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改革成果应继承,同时要充分考虑整个社会法治的进步。

第二,提高法律意识。近年来,教育法律纠纷频频见于报端。纠纷的实质是教育者法律意识的淡漠和学生日益崛起的主体权利义务之间的冲突,是关于学生权利的法律规定与学生管理制度中不当因素的冲突,冲突的焦点是学生或学生的权利是否得到尊重或侵害。减少、避免、解决教育法律冲突的必由之路是:教育者和学生都要学习、理解、掌握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和实质,按教育法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依教育法科学的学习。做到教者、学者均知法、守法、护法。

第三,树立服务意识。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变化,找准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适时调整角色地位,保护学生权利,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热忱为学生服务。大学生智商高,知识面广,观念更新周期短,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教育者要从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观点出发,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教育大学生,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法律地位,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四,规范高校管理行为。2005年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规定》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对原《规定》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的《规定》把学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工作职责、范围,管理者的权限、义务,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体系,规范了高校的管理行为,依法行事。

第五,完善学生救济机制。一是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禁止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发生;二是建立学生申诉制度,使学生权利得到救济,三是进一步明确司法审查介入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动的权限、程序,在维护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和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审查对大学管理的介入不仅是完全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规范管理权利,更新管理观念,促进高校管理的法制化和法治化。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关系逐步向复杂化方向转变。为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才能促进高校的长期稳定与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冕.明晰法律关系,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8(1).

[2]吉志鹏.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J].民主与法制,2005(11).

[3]付红梅.大学生受教育权及其保障[J].南华大学学报,2006(4).

[4]张静.论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和平衡[J].河北法学,2005(2).

[5]陈宗波,陈祖权.论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J].扬州大学学报,2005(6).

管理学定律篇10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寓管理法理

高校公寓管理是指高校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规律,结合高校实际,采取各种科学、可行的方法,合理地配置资源,旨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一、公寓不被擅自进入权与公寓管理权的冲突

案例:一天,某高校一位学生手持一张《学生公寓违章物品没收通知单》,到公寓物业管理中心投诉,称管理员未经本人同意,擅自进入寝室检查,他对此做法表示强烈不满。他认为公寓管理员没收“热得快”可以理解,但“乘无人而入”无异于窃贼所为,有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嫌疑,并要求今后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其寝室。公寓内的很多学生也认为公寓管理方的做法太过分。他们认为:“既然交一年1200元的住宿费,我们就是房间的主人,公寓私配各寝室钥匙,万一遗失了贵重物品责任该谁承担?”而管理员则称,公寓管理人员的这一做法是为学生着想,绝对不会偷拿学生的财物。物业经理对此也作了耐心的解释,并将《学生公寓管理手册》中关于禁止在寝室内使用违章电器的相关管理规定读给该学生听,并说明“热得快”只是由物业管理部门代为保管,而不是没收,等到假期办理相关手续后便可以领回。

以上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可以说是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公寓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学生住宅”,而住宅所有权关系是一种所有权受绝对保护的法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侵犯。英国著名哲学家、现代法治的奠基人洛克曾有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说的就是这种“住宅不受侵犯”的绝对权利。而在我国各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中,管理员处均存有各个寝室的钥匙,这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惯例”。从公寓管理方面来说,管理员利用学生寝室的备用钥匙,检查学生寝室内的卫生和安全情况,属于日常性工作。这对保障学生公寓的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寓管理者未经过学生同意,到学生寝室中检查,并收缴违规违章物品,对于这一行为的确是一直存在争议的。一方面,擅自收缴学生的违禁物品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若放任不管,又将给学生公寓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过去在对学生公寓的检查中,只要发现违章物品就一律没收,统一销毁。学生对这种处理方式的意见很大,经常与管理人员发生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增加了公寓管理的难度。虽然如何界定管理人员私入学生寝室的行为,我国法律上尚无明文规定。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仍然是有必要探讨的:

1.学生公寓是否是“公共场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很难界定,学生公寓也很难符合“公共场所”的概念。因为,从公共场所的概念来看,公共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这里的“公众”不是特定的,而学生公寓的学生个体则属于特定的人。我国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甚少,学生公寓管理几乎无章可寻。根据教育部关于学生公寓的规定:本科生为4人一个房间,硕士研究生2人一个房间,博士研究生1人一个房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将研究生的房间也界定为“公共场所”。笔者认为,学生公寓或可称为“准公共场所”。

2.学校后勤公寓管理部门是否有权在学生寝室无人时进行“检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文件对此都没有规定。从法理上看,如果学校后勤公寓管理部门是作为学校行政部门,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是不得随意进行检查的,否则就是越权行政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学校后勤公寓管理部门是作为企业(包括社会企业)来进行公寓的日常管理,在权力的性质上则不属于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不具有单方的意志性和强制性,而应该根据合同的约定,分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依据合同法来约束双方的行为。

在前文所述的案例中,公寓管理员没收“热得快”或其他大功率电器,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更没有必要“私入学生住宅”。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公寓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此类问题。而且教育部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学生公寓内要设立火灾预警监视系统、恶性用电识别装置等,通过技术防范设施,防止火灾发生。要加强学生公寓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技术配备和条件保障,每年都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安全保卫设施和装备的添置和更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宿舍的卫生检查应该安排在学生寝室有人时较好。

二、学生公寓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应受合同法的调整

学生公寓作为学生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学校公寓管理规则的设置只倾向于对学生作出单纯义务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势必难以为学生所普遍接受,并内化为其自觉的行为,也难以调动学生自觉遵守与维护规则的积极性。

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此类案例时,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关注其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分析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表面上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学生一方的公寓不被“非法进入”和公寓管理一方的公寓管理权。但从双方的法律关系上分析,学生租住公寓(学生每学期向学校交纳的住宿费可视同为租金,其标准由国家制定)就同公寓管理者形成了一种租赁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说明。例如,承租方不得破坏房间基本设施、不得使用禁止使用的电器。当然,也可以在合同中说明出租方不得在承租方不在时擅自闯入房间等。合同一旦签署,那么,双方均要按照合同约定条款遵守执行,如有违反,则按违反合同约定来处理。这才是一种理性的、合法的处理此类问题的途径。如果我们缺乏法律的思维和合同约定条款,就无法去判断公寓管理人员私闯学生公寓行为是侵权行为,还是在履行公寓管理权利行为,这里的关键是要强调不得“非法侵入”。

其实关于学生公寓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我国教育部是有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业主、物业管理等各单位和人员之间,要建立一种严肃、有效的契约关系,各自有关方面都要严格按契约规定办事,以保障入住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各项生活设施的正常使用,维护公寓的正常的生活秩序。”这是教育部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而学校制定的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如果是学校单方制定的,则有格式合同的嫌疑,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合法的地位。

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精英教育,国家把有限的财力大量投入到高等教育中,而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已由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伦理关系演变为世俗化的契约关系,也有必要对学校的权威进行重新审视。高校后勤管理随之也由原来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进而体现为一种契约关系。在前文的案例中,为什么学生会对公寓管理人员私配钥匙和私入学生公寓的行为产生质疑呢?笔者认为,一是因为缺乏合同约定,我们无法对此行为作出判断;二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将租住公寓行为视为住宅所有权行为(即学生所说的“我们就是房间的主人”),即将租住公寓所形成的租赁法律关系理解为住宅所有权关系。但实际上,租赁法律关系是一种由双方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靠合同来约定,它是一种受限制的法律关系;而住宅所有权关系是一种所有权受绝对保护的法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侵犯,这同租赁法律关系的受限性有区别。就租赁法律关系这一点来说,笔者认为学生租住公寓同租住宾馆饭店表面上看来并无差异,但实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学生租住公寓应与租住私人住房无差异。

正因为如此,早在1861年,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在研究古罗马时代契约史后,曾有以下著名论断:“我们可以说,所有进步的社会运动,到此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个论断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社会进步公式。而且“从这一个起点开始,我们似乎是在不断地向着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状态移动,所有这些关系都是因‘个人’的自由合意而产生的”。虽然现在每一个谈论法律和社会进步的人都知道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这句话,但其内涵却鲜为人知。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引进物业公司来管理学生公寓,则更需要维护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此可见,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有很多权利和义务需要重新确定,并不仅仅只是擅自闯入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要有合同约定,双方平等地按合同约定办事,真正体现一种契约精神,这也是现代法治精神之所在。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