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十篇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十篇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5:45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1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现代园林;历史;文化;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黄旭慧,柳州市龙潭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园林工程师,广西柳州545005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96―04

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它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迥异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构成了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回顾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分析其差异及特点,有助于现代园林的创作。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差异原因的探究

(一)历史起源不同

从《诗经》及《孟子》的记载可知,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就筑灵台、灵沼、灵圃,这是最早的皇家园林雏形。自此,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从周文王时代至东汉末年的萌芽期。从早期供狩猎之用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期。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为理念、观赏游览为主的园林艺术。第三个时期是隋唐宋的成熟期。文人参与造园的活动把园林与诗、画相联系,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第四个时期是明清的全盛期。建造了以大规模写意自然山水园及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为特点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在造园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传统园林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纳须弥”。至此,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了最高峰。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因丈量尼罗河泛滥退水后形成的土地,发展了几何学并把几何概念用于园林设计,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公元前500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及园林建设的繁荣兴盛。罗马继承古希腊传统发展了别墅园和宅园,以精确的数理推导、规则的几何形状、精致的雕塑等,形成了西方园林的基本雏形。此后欧洲经历了近千年漫长的、极度压抑的中世纪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春天,也迎来了园林空前的阶段。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由勒诺特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明显反映了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以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成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西方园林由此步入辉煌时期。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

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多元互补的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崇尚“仁义”和“礼乐”,重义轻利;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提倡“道法自然”,追求虚静;佛教追求“息心去欲”、“清静无为”等境界。园林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打上了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作为最高境界。

西方以征服、改造、战胜自然为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动力,是一种科学价值取向。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是在我们心中。”西方文化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表现自我。因此,西方园林的发展处处体现着人对自然的强制性约束,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

(三)哲学理念的差异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突出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重经验直觉。中国人的理性注重具体及实践,考察事物常忽略细节,提供的往往是关于对象模糊的整体。受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元化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国人多数不愿问津自然科学。受此影响,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深沉、虚实互生,注重对意境的追寻。

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是向外思维逻辑,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倾向于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重唯理,习惯探究事物内在规律;较多关注自然,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西方人的理性是讲功利、求效率、重实效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呈多元化。受其影响,西方园林艺术形成了分析、理性的思维。

(四)美学思想的差异

由于诗人、画家直接参与经营,中国园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楷模,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来萃取其精华,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色彩。文人特有的恬静趣味、浪漫风度、朴实气质,反映在其营造的园林风格中,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重情”的美学思想。

公元前6世纪毕达格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他们提出的。黑格尔也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也影响形成了西方几何图案的园林风格。

二、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

(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1.中国古典园林体现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中国古典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园林中山环水抱,曲折多变,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参差错落。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重视寓义于物,托物言志。

2.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表象上体现形式美,更把自我放人自然中,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借景物窥见心灵、触动情思,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

3.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构造

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

4.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园林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布局灵活,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构成优美风景。

5.中国园林的景观配置

“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园冶》的描绘说明中国园林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选择上除重视花木的姿、色、香、韵,还十分推崇植物的“品格”;数量上贵精而不求多;配置上仿照自然,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环境。

(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特点

1.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及人化自然

西方园林艺术完全排斥自然,体现严谨的理性,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来造园。布局均衡对称、规则严谨,具有明确轴线引导,呈现几何人工美。西方美学认为园林只有按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境地。

2.西方园林追求的是形式美

西方人对自然美的看法决定了其对自然美的改造提升态度与对形式美的追求。形式美的法则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园林更是明显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3.西方园林的布局构造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布局构造上。整座园林以体积巨大的建筑物为基准构成主轴,建筑物矗立在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上。主轴线伸出的几条副轴上布置着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笔直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4.西方园林以突出建筑为特色

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突出的是建筑,而不是自然风景。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中,建筑物控制轴线,轴线控制园林。

5.西方园林的景观配置

花木不是自然生长的形状,被人为地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体。草坪、花圃、水池被严格地规划成菱形、方形和圆形等几何形。水池中总是布局着人物雕塑和喷泉。各要素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推敲精致,体现对称性和整一性。

三、对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思索

(一)尊重历史,正确评价

中西方古典园林都伴随着古老的历史文明发展而来,都有着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两者表现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抒趣不同,所走路子不同,但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自成一体,都对世界各国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由于所处时代、社会的原因,中西方古典园林均带有自身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由高墙围合,供少数人游玩居住,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属于私人园林范畴,具有内向性和私密性。西方古典园林则由于一味追求形式美,使设计过多地考虑平面化、图案化,大尺度的平面布置图案虽美仑美奂,但考虑实用功能较少,设计思想及内涵过于简单,使园林景观装饰味过浓,与自然环境及人的距离拉大。

园林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其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并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任何一种成功的艺术形式都与其所在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紧密联系。因此,在评价古典园林艺术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割断历史,抛弃优秀传统,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纯现代派”;又不能一味地持“颂古非今”的态度,做照抄照搬、不加扬弃的“仿古派”,而应尊重其产生及发展的背景,持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正确分析和评价古典园林。

(二)传承文脉,古为今用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的立足之本,其造园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需要,又是发展现代园林事业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审美情趣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差距很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没有自我否定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发展和进步。因此,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是在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我们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襟,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态度来批判地认识、扬弃地继承中国古典园林,摒弃其历史局限,发扬其优秀传统。

蕴藏在表象之下的文化内涵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恒久的生命力,文化是衡量经济、技术乃至社会进步的尺度标准。在日益全球化、国际化的当今,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多样性就显得更为珍贵。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一笔无价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中国现代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积极深入研究传统园林,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重视本土自然景观资源特点,提炼园林文化的地域特征,根据现代人行为模式和欣赏水平,结合现代材料、工艺的应用,在园林思想内涵上下功夫,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环境,形成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做到古为今用。

(三)兼收并蓄,洋为中用

现代园林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民众,这就要求其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西方园林大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可以满足民众健身娱乐的需求。因此在现代园林发展过程中,西方园林风格曾在我国很多地方流行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顶峰。随处可见的罗马柱和欧式雕塑,讲究群植的植物配植形式,体现出纯西方园林风格。人们在初期对其手法倍感新奇,赞其风格豪华气派,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受到严重的挑战。然而时间与实践证明,不注重考虑园林的实用功能和对历史文脉的传承,采取拿来主义,机械效仿与生搬硬套西方园林风格,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挪移”只会生产出苍白无力的景观垃圾。简单地、片面强调西方园林景观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方法,是不切合中国园林发展需求的。

当今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中国的经济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追求逐渐多元化。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势必产生新的契合点,现代园林走多元化创作发展之路既是客观趋势,更是时代要求。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局限性,任何单独的应用都不能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现代园林有必要研究两种园林的优势和不足,继承与“拿来”都有一个“扬弃”的过程。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古典园林先进理论,不仅借鉴其外在形式,更要学习其内在理念,从而取优去劣,取长补短,洋为中用,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适应中国现代园林发展需要的融合。

(四)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推动着园林的进步。简单的模仿、抄袭、拼凑、组装的手法,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正如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最后一段总结性文字中说:“在新旧文化碰撞的急剧变革时候,如果不打破旧文化的统治,‘传统’会成为包袱,适足以强化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旦旧文化的束缚被打破、新文化体系确立之时,则传统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获得全新的意义,成为可资借鉴甚至部分继承的财富。”

因此,在世界园林发展的潮流中,只有以严谨的态度不断汲取、传承、扬弃、交流、融汇和贯通,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中国现代园林。我们既要传承历史,又要考虑时展;既要考虑传统文化的延续,又要借鉴国外园林的经验;既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地域性,又要发展其民族性。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从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人类文化的角度出发,用更宽的视野将园林规划建设放入城市范围内考虑,使中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古典园林历史文脉的同时,实践园林即城市,城市即园林的大地景观规划理念,不断迈向现代园林的理论新高度,实现城市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

四、小结

在中国现代园林建设发展中,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理念精髓,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做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园林。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形式风格造园手法

世界文明历史悠久,园林艺术深受其滋养。中西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明的两朵奇葩,因中西传统文化自然观的差异、造园者的审美观及造园手法的不同,两者创作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景观创作形式,其造园艺术各有千秋。

一、文化、哲学根源的差异

在整个西方艺术哲学史中,不论是哲学源头的古罗马还是古希腊时期,或者是中世纪结束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体系侧重理性的思考。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便尽心竭力地寻找生活中美的标准,他们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把美学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以科学、严谨的世界观审视世界,用分析与逻辑的方式和手段论证一切。所以,西方规整式园林艺术是以建筑为主体来安排周边的事物,强调建筑的条理感,讲究精湛的几何设计图案的布置,体现出布局均匀、井然有序的风格。因而西方古典园林体现出方正严谨、直道轴线、一览无余的风格,在布局上讲究对称、规则、严谨,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的特征。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三家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与西方清晰明确的争辩相比,中国的哲学家参禅悟道,对自然的意识皆主张遵循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自然保持协调。这种尊崇反映着自然无常变化和世界万物相辅相成的观念,与中国哲学的重情义、任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安静淡雅、浪漫洒脱的趣味取向和质朴实在而不浮华的风度和情操,影响着中国古代艺术家以自然美作为创作题材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了讲究含蓄、深沉、虚幻、虚实互生的中国古典园林鲜明特色。所以,孕育在东方文化肥沃土壤中的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绘画、诗词等其他艺术的影响,体现出天趣盎然、气韵生动的风格,其中奥秘在于藏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形式风格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建园以几何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崇尚修饰,追求对称划一。园林从整体布局到造园构成要素都以比例、规则、和谐等形式美来体现。贯穿全园的对称的中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的建筑物,建筑物、轴线、园林相互统率与控制。园中的中央大道、喷泉水池、绿篱、草坪等多采取规整对称的布局,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是极为明确的,给人视觉上一种端重、安定的美。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它注重自然美,崇尚意境,其精妙之处在于其师法自然而又不是简单的模仿。园中不论是花木造型还是水池设计遵循自然的法则,皆用不规则的形态。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有此风格,在于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造园家,不少兼官僚、文人、画家于一身的人自建园林或参与园林设计工作,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和文学绘画所描绘的意境渗透于园林的布置造景中。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循着绘画、诗词的脉络发展起来的。正是这种以古代山水画为蓝本,赋以诗词的情调,追求自然山水清幽淡雅的意境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绘画、雕刻乃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三、造园手法的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不仅由于哲学根源的不同而风格不同,而且在不同的自然观和审美情趣的影响下,造园手法上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西方古典造园艺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总体布局上体现出王权统治,以建筑为中心,过于追求人工化的规整格局。在园林中统率一切处于整个地段的最高处的是宫廷或府邸,以府邸为主轴线两侧布置主要景观,依次有次轴线、直干道和斜干道。因此,西方园林的布局安排上皆为整齐、前后轴线贯通、左右对称,这种布局显然是理性主义指导下的必定结果,显露“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想和人的意志。此外,西方古典园林的尺度、形象、体量缺乏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是着重强调建筑实体所造成的气氛,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死板的、静态的、一点透视的空间感受。园林景观是由实体和空间两部分组成,造园往往只注重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注重不够,采取显露的手法,对园林不加任何掩饰,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一种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强调意境美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讲究含蓄、曲折和变化,反对僵直单调、有法而无式。首先是布局灵活多变,园林布局上一般划分若干景区,各景区的面积大小和配合方式力求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幽曲和开朗相结合,所不同的是皇家园林的池水面积更大一些。其次是善于仿造自然山水,建筑在园中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穿插点缀在自然山水风景之间。再次是讲究细节处理,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处理上,园林突破空间的局限,用小桥、长廊等对空间进行分割渗透、对比衬托,使园林环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的特点。最后是园中有园,这个主要体现在皇家园林上,比如在圆明园中会看到江南各式各样园林的缩小版,此外,西方巴洛克时期的一些建筑形态也能在园中看到。

结语

中西古典园林作为人类生活环境中最美的部分,作为世界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如果西方古典园林是设计华丽的图案,那么中国古典园林是清爽的山林微风。正确审视文化内涵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的中西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别,有利于合理吸收借鉴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及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独创性、科学性的合理内核,从而进一步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营造出具有古典意境美、现代品位并存及全球性、地域性并存的中国景观园林。

参考文献:

[1]周武忠.城市园林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3]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3

关键词古希腊;研究进展;新视野

对于光辉的古代希腊文明,虽然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都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总结。但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直到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世界才又开始了对古代希腊文明的新认识与研究,延续到今天。在此期间,自然名家辈出,相关著述与争论也是层出不穷。

下面重点整理介绍最近二十年以来国内对于古希腊史研究的大致情况、成果和趋势。但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请见谅并批评指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世界上古史的研究经过诸多前辈学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其中古希腊史的进步尤其明显,这表现在:(1)古希腊史的史料建设在整个国内的世界史领域处于前列。(2)专门研究古希腊史的老中青人员的数量在世界古代史领域中相对而言是最多的,因此取得以论文和论著为代表的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世界古代史学科内也是最多的。(3)研究人员选题的范围广泛,涉及古希腊史的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妇女史、思想史等各个领域,同时能参与前沿性课题的讨论,在宏观与微观研究方面均已做出了某些不亚于国外学者的成果,积累了一个分支学科所必需的基本读物储备。

在文献资料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购置了一批国际学术界通用的希腊-拉丁古典丛书系列,如哈佛大学出版的“罗耶布古典丛书”(Loeb)、牛津大学出版的“牛津古典丛书”(oxonii)、巴黎经典文库出版协会的“布代丛书”(Budé)、民主德国科学院古代史与考古中央研究所的“陶伯讷文库”(teubner)。英国的古希腊研究促进会出版物《希腊研究杂志》最为我国古希腊研究者所推重,成为少数有条件订购外文期刊的高校和研究所图书馆首选的古希腊专业杂志,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学者了解国外该学术领域发展情况的最重要的信息平台。

当前我国研究者一方面仍需要在考释文献史料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必须尽快填补在希腊-拉丁铭文学、希腊-罗马钱币学、以及古典考古学等方面的内容。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铭文学和钱币学的重要性。我国的古希腊史正在迅速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广大学人正克服研究经费拮据,学科资料与图书积累不足,社会关注度低等重重困难,潜心钻研,在各自的领域努力把研究推向前进。

关于古希腊史研究的学术史有多项成果问世。黄洋的《古典希腊理想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Hellenism》一文指出,18世纪中后期和19世纪前西欧知识界对于希腊文化的阐述显示出,理想化的希腊是欧洲现代性自我形塑和自我表述的方式,而以现代性为归宿的希腊想象对现代希腊民族国家的塑造和古代希腊历史的认识产生了深刻影响。Hellenism成为欧洲在希腊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方式,而现代性的一些基本特征也由此渗透进了我们对古希腊历史一些关键问题的理解。徐松岩的《库纳克萨之战与“万人军”长征新论》指出,两千四百多年来,某些西方学者一直津津乐道于库纳克萨之战与“万人军”长征,从中似乎找到了西方人自古优于东方人的“根据”。然而,通过对有关史实的重新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色诺芬对小居鲁士个人才德的描述明显言过其实,很多事件不过是某些希腊作家对史实误解或自欺欺人的曲解而已。近现代西方学者从古代作家那里继承、吸收了他们对波斯人以及东方其他民族的某些偏见。近代西方人对东方民族及其历史文化的偏见,其源头之一正是他们对库纳克萨之战和“万人军”长征的曲解。王大庆在《论雅各布・布克哈特的希腊文化史研究――兼评》一文中,以布克哈特在希腊研究上的代表作《希腊文化史》的最新英文选译本《希腊人和希腊文明》为主要的参照,对布克哈特的希腊文化史研究的思想来源、贡献及特色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总结和评析。王志超评述了以研究雅典民主政治而著称的美国著名的古典学者约西亚・奥伯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特点。

在宏观研究的同时,我国的古希腊史研究者还对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希腊远古及荷马时代由于受文献资料的限制,历来研究比较薄弱,但近年来,一些学者克服困难,在该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王敦书著“古希腊‘英雄时代’辨析”一文(1985年),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提到的这一术语出发,结合古代史料、考古发现和国外学者的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英雄时代”不同于荷马史诗所反映的社会。英雄时代大约相当于公元前14―12世纪,是迈锡尼文明高度繁荣而后转入衰微的阶段,属于文明时代初期和带有奴隶制特点的阶级社会。荷马时代则属于迈锡尼文明覆亡后的公元前11―9世纪。在《荷马史诗与特洛伊战争》一文中,他介绍了国外学术界特洛伊考古的情况和争论,认为荷马史诗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真实,但以迈锡尼为首的联军曾与特洛伊作战这一基本事实,大概还是可靠的。

希腊城邦问题依然是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杨共乐对古代希腊城邦特征进行了探析。李慎令、贾文言则指出,城邦既是一个以公民权为核心的公民集体,也是一个包含奴隶、外邦人、外侨在内的社会。在城邦的这一特性下,雅典社会的经济性质则呈现出巨大的复杂性。张康之、张乾友在《变形的镜像:学术界对古希腊城邦生活的误读》一文中驳斥了学术界将古希腊的城邦生活作为公共生活理想形态的惯常看法,指出将城邦生活视作现代公共生活的原型是不正确的,城邦生活只是一种共同生活的形态。张强对十篇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法令铭文进行了译注,这些铭文集中反映出作为盟主之邦的雅典在政治、经济及司法等诸多方面对盟邦的肆意践踏,是解读该时期雅典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希腊化研究一直是我国世界上古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一些学者把目光集中到这一重大时段上。陈恒在《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分析了人们忽视希腊化时代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史学界目前研究的相关问题,总结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杨巨平论希腊化时期君主制特点、联盟中的民主制残余、希腊化文化的多元统一性,颜海英论希腊化时期埃及祭司集团的社会地位,裔昭印论希腊化时代的妇女与东西文化交流等。

参考文献

[1]廖学盛,刘家和.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m].商务印书馆,1990.

[3]威廉・格兰.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和中世纪部分[m].三联书店,1981.

[4]王敦书,刘家和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4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传统美学之间的参照关系,提出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尤其是中国传统乐论时中国古典舞艺术发展的影响,比较中西舞蹈理念的不同,研究中国古典舞艺术的民族性和科学性,阐明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舞强调身韵的重要性,脱胎于中国传统戏曲,吸收民间舞蹈特色,逐步走向成熟,并不断丰富,体现了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理念和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密不可分。多角度探寻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新要求。

说舞蹈,必然要头蕊音乐和艺术。古代中国,荀子的“美善于乐”提出之前,关于艺术的教育作用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持肯定态度的有孔子,据传他喜爱音乐,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之说。孔子还比较完整地总结了艺术的积极作用,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子路》)。

持否定态度的有老子、墨子和庄子。在他们看来,艺术具有一种使人堕落的力量,简直是有害无益,如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墨子则明确提出“非乐”主张,他认为嗜爱声乐伎乐,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还消磨人的志气,使统治者怠于政,人民怠于耕。

荀子在总结艺术作用的时候,也看到这个领域存在着两重对立的艺术:“以礼仪为文”的“文学”和“不顾礼仪”的“奸说”或“奸音”;“中声之所止”的“正声”和使民流侵鄙贱的“淫声”“邪音”。www.133229.Com他说:“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荀子认为人们乐邪音的结果是:“乐姚冶而险,则民流倡侵鄙贱矣,流倡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荀子·乐论》)基于此,他把教的内容放在第一位,要求“乐”要与美善结合起来,用相应的“礼乐”来达到强国安邦的目的。

既然古人对“乐”的评价的有“正声”和“邪音”之分,就不难理解在《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时,林黛玉虽然觉得是好书,但也称之为“淫词艳曲”,认为其不登大雅之堂。儒家认为文艺最主要的社会效果就是“厚人伦,美教化”,所谓人伦、教化,实际上都指宗法社会中群体关系的协调而论。《礼记乐记》论乐云:“乐者为同,同则相亲。”意为音乐表现了人们共同的感情,而通过情感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亲和。中国传统文论比任何国家的文论都强调文艺与伦理、道德的联系,强调美和善的联系,这正是我们民族重视人的群体性这一传统精神所决定的。儒家也认同人与自然的合一,认为文艺能增加人对自然的亲近感。《乐记》也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如《尚书·尧典》论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道家则非常强调精神个体通过对天地自然的自觉静观,在感受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所谓“万物与我为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这实际上是一种主客体相互融合的审美感受。

《诗经·毛诗序》中对艺术理念“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要求和“温柔敦厚”的美学宗旨阻碍了中国古典舞艺术中迷狂和奔放的气质,而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表意”的含蓄美。中国台湾高楼、李维二人合著的《中西舞蹈比较研究》中指出,东方舞蹈的文化特征有三:其一,东方舞蹈是“坐的文化”,它对“手舞”的关注重于“足蹈”;其二,东方舞蹈是“静的文化”,它对“心动”的关注重于“形动”;其三,东方舞蹈是“和的文化”,它对“和谐”的关注重于“冲突”。

中国古典舞也具有东方舞蹈的特点,从形态直观到文化特征上都是农耕文明与伦理本位文化境遇的产物一一儒家思想是这种文化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庸”的心理结构,“仁礼”结构的社会秩序,“至善”的人生主题和行为范式,以及“体用不二”的“实用理性”思维模式均为伦理型文化的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影响了中国古典舞的气韵和风格。

由于其文化特征,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舞蹈动作原理也有很多的不同:一、外射和内敛。西方文化的精神主外,一切思想知识与表现均以外在的事物为追求对象,动作多是离心的,星射的,中国古典舞动作的特质则相反,是向心的、集中性的,两腿为本能的弯曲,多交叉或盘坐,两臂挥拂旋转形成曲线来包缠身躯,这种内向的表现正符合中华文化的表现精神—即以仁道为中心,一切思想意识与表现均以人生为中心,多作内省的功夫;二、示形与示意。西方的古典舞蹈基本上是以示形为主,所有的舞蹈动作和姿势基本上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由舞蹈的不同需要、由舞者所赋予的。中国古典舞虽然也有示形的地方,但以示意为主,舞蹈动作均由其表现意义,任何意义的表达也有其专属的舞蹈动作,动作的本身为示意所形成,是将有意义的动作美化为舞蹈动作;三.、形澎动方和形方动圆。西方古典舞技巧的姿势要求以弧线为主,身体的线条均表现在圆弧上,而姿势、四肤的移动均以兔度与直线进升,又表现在.方正上‘路线为直线、转向为角),在动的形是圆的感觉,在形的动上又是方的原理。中国古典舞在姿势表现是直线和兔的方正,在姿势移动和双臂动作上又多按照弧线,在动的形是方的感觉,在形的动上又是圆的路线;四、中心的一高一低。西方古典芭蕾的重心提高,使动作感觉自由灵巧并表现动作的特质,尤其使女性的平衡表现,因脚尖的直立更有天平的平衡感觉。中撼古典舞动作重心降低,有表现平衡的特质;五、超现实豹动作和生活中的动玲。西方古典芭蕾的动作是超现实的动作,在现实社会中无论古今都没有这样的动作发生,完全脱离了人生的生活范围,在一个独特的表现领域中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古典舞蹈则完全不同,其动作完全产生在生活中,都是人生生活经验中的动作,也是人的生活中自然发展而产生的动作—文舞来自礼仪,武舞来自战斗,民间舞来自劳动等等。

中国古典舞以戏曲舞蹈的风格、韵律、技巧特形成初步的练体.系,加入民族特性。中国古典舞身体基本形态除“直立”以外,概括来说还有“拧”和“倾”;由“拧”和“倾”而生发出射雁、探海、斜探海、揣燕等基本舞姿。就总体而言,中国古典舞基本练所体现的民族特性有四个方面:一是舞者身体的专业能力调柔韧性和腰部的训练,尤其对肩、腰、腿、髓的柔韧性要求很高;二是在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上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在动作的内在节奏上抑扬顿挫、对比跌宕、柔相济、吞吐自如;三是在基本训练中贯穿这身法韵律,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动律元素,贯穿着呼吸要求和节奏特点,贯穿着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四是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也体现了民族特性,比如以拧倾形态舞姿为特色的旋转,比如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翻身”,还比如与武劝技巧相结合的弹跳。

在关注民族特性的同时,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还十分强调科学系统性,柔韧能力、身韵能力、技术能力是培养中国古典舞舞者的关键。中国古典舞特殊的能力训练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关节柔韧的幅度,二是舞姿身法的回旋与环旋,三是跳跃中的爆发力,四是旋转中的三种不l7舞姿的重心(平旋类的宣立重心,拧倾类的螺旋重心和俯旋、仰旋类的平衡重心),五是翻身中的水平线(腰为轴而臂为辐)在上述能力训练中,柔韧(软开度)的训练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具有极其重矍的的作用—柔韧训练为身法舞姿准备条件,“身韵”则赋予柔韧训练以灵魂和特色。柔韧训练和身韵训练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舞练的基础。身练又强调五个方面:1.身韵的舞蹈性。所谓舞蹈性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特性,不为戏曲原有动作所拘泥,不为其程式所约束。2.身韵的有效性,是指.其训练的有效,而提炼元素、发展元素和运用元素是解决有效性的办法,做到动作“少而精”;3。身韵的实用性,指身韵中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是为了整体而不是孤立的动作,身韵本身不是粼的而是要融化在申国古典舞的一切舞姿和技术技巧中,表现在节奏处理、点线处理、起始连接、动势渲染各个方面;4.身韵的表现性。指动作要有性格化的处理,气质.上要有感染力。5,身韵的时代性。指身韵的训练可以继续派生、演变和发展,有助于体.现当代人的风貌,还可从形、神、劲、律等方面来剖析身韵的意义。

而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舞者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动作有内涵,有感觉,内涵和内在感觉是起支配作.用的。二是其动作是由身法带动的,而身法是由腰部动律牵动的。三是其运动不是在单一的脉动节奏中进行,而是由多变化的节奏来完成的,它包含着轻重、强弱、长短,顿挫、附点、切分、延伸等节奏处理和力度对比,从外表和内体现形神具备、身心并用的要求。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5

长期以来,学科分工所造成古代与现代尔疆彼界。是否可以尝试另外的思路:既突破“古”“今”之间的学术疆界,又不至于混淆“古”“今”之间的学术界限,在细心的辨析中总揽相关学科之间并行而又互相纠缠的生动景观。比如,20世纪新文艺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不可能不与20世纪古典文学思想的研究发生纠葛。既然如此,当我们回顾百年历史中的古典文学思想研究时,就不能只限于考察现代学人对传统批评著作和传统批评理论的兴趣,而应该同时考察他们的这种兴趣实际辐射到哪些现代文学思想领域。要之,由于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现代的文学思考者对古典文学思想的思考,又因为20世纪的新文学有着与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追求,所以,沿着“现代”与“古典”并存而纠缠的双行思路去探询,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我们先关注一下王国维。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学人,很容易觉得中国文化思想在整体上擅长于历史叙述而缺乏哲学思考,于是,出于批判改造之意,必然要引西人思辩之长以改造传统文化思想。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既是传统词学批评的一种自然延续,又是20世纪新学人批判旧说而另立新说的“先锋”行为。换言之,王氏既可以看作是新文艺学思想的奠基者,又可以看作是治传统文学批评的先行者,这双重属性恰恰也是当时中国之文化形势的生动体现。在某种意义上,王国维的研究,已经在尝试着20世纪末人们所说的“转型”;为什么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还在吁求“转型”呢?

“转型”必需的前提就是不因循既定的格式套路。一般研究者多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作为现代学科的确立,是以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课程并最终写成《文心雕龙札记》为标志的。循着这种规范的学术思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或者被确认为传统文学批评的自然延续,或者被确认为同其《红楼梦评论》一样,是当时以西方思潮为动因而展开的新文学批评,总之是不宜拿它来当20世纪古典文学批评之研究的开山著作!而现在想提请大家讨论的是:这样一种规范的思路,是否可以与另一种思路连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于是,可以尝试双行思路。而一旦超越了单行思路,就会生成为多维思路。王运熙先生曾呼吁过,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应该重视作家作品评论中所具体展开的古典文学思想。这一呼吁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响应。举一反三,我们其实还可以意识到,在进入20世纪以后,古典文学思想的展开方式将是多维的:既可以在纯粹的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专门化研究中展开,又可以在具备了新与旧、中与西之思想冲撞运动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展开,还可以在新世纪人们创建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中展开,等等。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中国走向更加开放的大形势下展开的学术思维,不可能不具备中西比较的思维态势,但这必须是具有原创性的,不宜因循于既定的比较模式。比如,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认识:西方文化善于逻辑推理,中国文化善于直觉感悟,其实,我们何妨一问:那种被称作逻辑的东西,是否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发现百年以来人们以西方逻辑思维模式审视中国古典文学思想时所可能出现的错觉和误解。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去发现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其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政治思想等所具有的逻辑理性——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种逻辑理性。

不论是多维展开方式的确认,还是对中国传统逻辑理性的“证明”,都要求我们具备一个“思想者”所应该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捕捉真正的“问题”,于是就成为我们最为艰巨的学术任务。在这里,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古典文学思想的现代延伸方式与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只要回顾一下已经流行起来的古典文学批评方面的研究著作,就不难发现,其中很多是作为高校文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出现的,于是,大学文科教育就自然成了古典文学思想之现代延伸方式的基础,也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基本关注点。百年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的文学教育思路,以及其中相应的古典文学的内容,究竟有哪些“问题”值得思考呢?

现代“文学思考者”的汉语文化情结。20世纪,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因为这种新文化又是西方文化与中国国情的历史结合,所以,也就意味着西学东渐、洋学华化的历史过程。身处这一历史过程之中,而就文学之价值进行思考的中国现代的“文学思考者”,之所以始终不曾放弃对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的关注,说透了,有一种民族文化意识在起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而反对文言,并因此而产生了现代汉语,但是,一旦问题提到民族文化情结的层次上,一切就融会为整合性的汉语文化意识了。既然文学具有作为语言艺术的性质,那么,汉语文化环境中的文学以及文学思想,就应该具有超越时代而贯通古今的一致性。要之,关注于这种古今一致的汉语文化语境——民族文化情结,就有可能合理解释20世纪百年以来所有文学性思考的古今两难之题。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6

1.统一的审美标准与既定规则的支撑

所谓的传统即是不断被肯定的惯例,它“需要公认的美善标准和既定的规则来支撑,这些标准和规则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意,进而形成社会的审美价值”。马克思认为艺术品的最高价值是经由其他社会方面的价值一起完成的,包括社会价值、道德价值和宗教价值。这种价值观经各代的思想者通过研究艺术和诗歌来给美作以抽象的定义,用最带普遍性的术语来表达美的标准,为其找到一些普通使用的公式,成为一种审美经验。相应地在艺术创作中便形成了艺术运动的固定原则乃至共同的标准。而在传统社会中,个人生活在传统之中,传统是代代相传不变的经验,古典主义艺术正好符合这种不具有个人色彩、不反映个人观点、不具有过激的创新风格,也不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创作的特征。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人除了自己以外已经对任何价值系统丧失信仰,出现了艺术上的个人主义。人们或是对社会秩序公然表示敌意,或是根本漠不关心,任何形式的限制都被视为是一种局限。但是,这些社会和心理事实已经使艺术家在现实社会中难以立足。也就是说,如果艺术家有绝对的自由,任何事物只要经由他的认可都可以成为艺术,那么艺术就将停留在这种情况下,再无超越和进步的可能了。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已受到认可的古典主义被继承、弘扬,形成先后延承、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

2.哲学与美学的影响理论

对实践起到不可小视的指导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西方文艺实践的发展与哲学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就艺术创作上的古典主义传统而言,它的形成是同古典哲学、美学的不间断发展相联系的。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从古希腊诸位哲学家提倡的希腊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合式原则,到17世纪波瓦洛提出的文艺创作上的理性原则,以及18世纪启蒙运动的滚滚洪流中康德、黑格尔缔造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殿堂,而德国古典哲学也成为现当代哲学的直接源头。现当代西方哲学不论哪个流派,都不能不面对古典哲学这深厚的传统,那些试图从古典哲学中寻找思想资料的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固然会自觉地把古典哲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

3.文化源头的相关性与古典文化的复兴

就整个西欧范围而言,各个国家拥有大致相同的文化源头,拥有共同的。19世纪之前,在西方美术史的撰写和美术史的教学工作以及欧洲重要博物馆的收藏中,古典艺术仍旧占主流。由古希腊罗马作为古典主义文化的源头,自意大利在14世纪重新热衷于古典主义文化艺术遗产开始,恢复古代文化及艺术风格便成为可能。历经数代,虽然产生了其他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但突然出现了惊人的“退化”现象,20世纪的艺术家们,比如意大利新艺术运动的画家卡索拉蒂、未来主义的艺术家巴拉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在经历一段激进倾向之后便重新投入古典主义的怀抱。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文明也正是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共同孕育的果实。当艺术作品进入传统的艺术体系之后需要一种来源于艺术史的质量认证的标准,这暗示了恒久的质量需要一种传统性的因素作为参照和比较的框架,而从文化的层面出发,古典主义传统难以更移。

二、造成西方古典主义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7

关键词: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简述

        0  引言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  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3  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这一思想逐步发展,形成了西方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要使人临驾于自然之上,体现在园林设计方面时就表现为以规则式为主体,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表现人工的自然,中轴对称,整齐划一。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使中西的古典园林艺术交相辉映,称为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原著.园冶注释.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王毅.翳然林水——栖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8

关键词:西方艺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目前在我国普遍的艺术评论或艺术审美教育中,往往把西方艺术中的音乐和美术截然分开,这样的形式忽视了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以感性的语言和手法描述社会生活、表达人类情感。在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音乐与美术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出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本文以西方历史文化发展为背景,探讨西方艺术史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美术的艺术特征、代表人物,力图从较为全面的文化艺术视角进行比对、交流,探索共性,寻求听觉与视觉的完美融合,通过文化艺术的广角镜头去走进西方艺术世界。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古典主义”在艺术中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指艺术作品中追求完整的秩序和永恒的价值;另一种特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化艺术所特有的协调、匀称、单纯、明晰、整齐等特征。至18世纪中叶,理性力量的信念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开始影响社会的权威和宗教的确立。哲学家和作家,尤其是伏尔泰和丹尼斯・迪德洛特关注到了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代,并把其冠名为“启蒙时代”。他们相信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理性而非传统和习俗是对人们最好的引导,他们对贵族和神职人员特权的抨击反映了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中产阶级的观点。

古典主义艺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古典主义艺术家把自己作为传统的一部分,他们追求思想的明晰和形式的美,采用极客观的表达方式。2.坚持对艺术的控制和戒律,发掘表达理性和精巧技艺的潜力,发挥理想的美的想象力。3.形成秩序稳定、比例和谐的纯净而明朗的艺术风格,寻求在情感和理智、心灵和思想之间的完美平衡。

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与美术。在古典主义时期,中产阶级的崛起对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音乐中的“古典”一词主要有三种含义:1.指区别于通俗音乐的严肃音乐;2.泛指19世纪以前的音乐;3.特指以1800年为中心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18世纪中叶,作曲家倾向于简洁和清晰,丢弃了很多导致晚期巴洛克那种过于丰腴的音乐手法。复调织体被否定,转向于歌唱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当时的作曲家以音乐中的情绪和主题的对比吸引他们的听众。术语“华丽风格”(stylegalant)所指的就是这种轻快、优雅的音乐。音乐中的华丽风格类同于其他艺术上的洛可可风格。音乐中成熟的古典主义风格风行于1770年~1820年,这期间的伟大作曲家有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具有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宏伟、逻辑性强、强调结构的平衡与清晰的美学特征,充满了生气勃勃、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它强调情绪的丰富变化和对比;节奏自由多变;音乐织体建立在主调基础上且处理灵活多样;旋律富有歌唱性、易于记忆;渐强和渐弱成为力度变化的主流,钢琴逐渐替代了羽管键琴;数字低音的手法逐渐被淘汰。

在美术方面,伴随着思想和行为上的革命,视觉艺术领域的风格也发生了变革。18世纪初,浓重的、巨型的巴洛克风格让位于更为亲近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崇尚轻快的色彩、弧形的线条和优雅的装饰。但是到18世纪晚期,艺术的趣味又有了变化,洛可可艺术被认为是琐碎的、过于装饰的,并且缺乏民族的内涵。洛可可风格被新古典主义所取代,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感情。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试图再现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中高贵的简洁和沉着的庄严;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强调明确的线条、清晰的结构、高尚的主题。曾参加过法国大革命的画家雅克・路易斯・达维特在他的古罗马场景的描绘中寻求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灵感表达;英国画家威廉・荷加斯的绘画讽刺性地描绘了英国贵族和中产阶级的行为和道德;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高度个性化的视觉形象猛烈地抨击了伪善、压迫和残暴。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

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资产阶级的法国大革命成功以后,得利的是资产阶级贵族,人民大众依然处于社会底层,忍受剥削和压迫。资产阶级在革命时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诺言并未实现,人民对那些粉饰现实、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虚伪的学院派艺术极为不满,这就导致了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浪漫主义的产生与当时的启蒙思想密切联系。启蒙运动号召人们打倒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在文艺领域反对旧的古典主义,提倡文艺家要到农村去,主张到茅棚里访问百姓,看看他们的生活。19世纪初迎来了浪漫主义风格的发展与繁荣,它强调主观的情感体验和幻想,热衷于对大自然的迷恋和对中世纪艺术的特别眷顾。从某种意义上说,浪漫主义是对18世纪新古典主义和理性时代的反叛。浪漫主义作家割裂了由来已久的与传统的联系,并且强调情感表现的自由。浪漫主义的内涵非常宽泛,它包容了人性表达的方方面面。浪漫主义运动不仅在地域上覆盖全球,并且影响了所有的艺术门类。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主观的情感体验是浪漫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2.浪漫主义者尤其热衷于在幻想的领域探索内心世界:潜意识的、非理性的、梦幻的世界。3.自然是浪漫主义艺术的灵感源泉,物质世界被看做是慰藉的源泉和人类心灵的反映。

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与美术。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始于约1820年,止于1900年前后。其中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有弗朗兹・舒伯特、罗伯特・舒曼、克拉拉・维克・舒曼、弗雷德里克・肖邦、弗朗兹・李斯特、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埃克托尔・柏辽兹、贝蒂奇・斯美塔纳、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朱塞佩・威尔第、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瓦格纳等。仅以上名单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和多样,以及对今天的音乐会和歌剧曲目的持续影响。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继续沿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体裁与曲式。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情调表达已经在莫扎特,尤其是贝多芬的音乐中得到体现,贝多芬对他的后继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浪漫主义作曲家喜欢用有表情的、歌唱似的旋律,也出自古典风格。然而,在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之间还是有很多的不同。浪漫主义作品在音色、力度和音高方面趋向于更大的变化范畴;前所未有地强调自我表现和风格的个性化;具有民族主义和异国情调的特点;注重标题音乐的创作;强调富有表情的音色;强调充裕、色彩化和复杂的和声,和声语汇更宽阔,更强调色彩性的、不稳定的和弦,以此获得更为强烈的感情冲突;新的曲式结构被采用,并且在所有的曲式中紧张性更为突出,较少强调平衡和解决,曲式上注重微型化和巨型化。浪漫主义音乐与其他艺术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与文学作品的联系。

启蒙运动在美术上奉劝画家不要关在画室里,应该到百姓的生活中观察和描绘生活。因此,浪漫主义艺术家接受了启蒙运动的观念――回到自然中去。他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提倡个性解放和天赋人权,在艺术上反对因循守旧的古典主义学院派;在艺术创作上主张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竭力刻画人物的个性并赋予丰富的情感,画家创作过程中必须充满激情。由此产生了动荡的构图、狂放的笔触、丰富而热烈动人的色彩,有时以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画家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开创浪漫主义的画家是吉里柯,而将浪漫主义发展到高峰的则是德拉克罗瓦。早已不被人们欣赏的哥特式大教堂,却被浪漫主义者看做独特和神秘的景象。在建筑领域的“哥特复兴”重现在建筑结构中,如伦敦的国会大楼(1836~1852)、纽约的圣三一教堂(1839~1846)等。

瑰丽多姿的西方艺术史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其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更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本文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对其整体风貌做言简意赅的论述,主要着眼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美术进行比对,探索共性,以此建立起对西方文化艺术审美的整体视野,以促进对其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本文为河南工业大学2009高教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朱英萍:《音乐鉴赏》,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左庄伟:《美术鉴赏》,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4.杨琪:《你能读懂的西方美术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9

【关键词】近代油画作品;构图;古典主义;印象主义

中图分类号:J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88-01

一、西方流派对我国近代油画作品构图的影响

(一)古典主义的影响。西方古典主义画家比较注重传统和写实,在他们的心中,平衡的构图能够保证画面的和谐和稳定,能够体现出平衡美,为了使油画具有和谐和秩序的美感,在构图的时候,油画家多采用焦点透视法,完美融合透视和几何规律。我国近代许多油画家深受其影响,例如,为了充分展示人体美,徐悲鸿的人体油画在遵循西方古典主义构图的规范基础上,将古典主义构图的审美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利用西方传统的形式美法,使作品中的人体比例达到完美与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有秩序的东西才能呈现出真正的美,因此,在构图上,西方古典主义油画家将体现秩序美视为基本原则。在深入学习西方古典油画后,徐悲鸿从古典写实主义中寻找到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艺术,创作了很多规模宏大的作品,如《田横五百士》等。

另外,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构图集中体现了韵律美。在我国近代风景油画中,颜文派钍芷溆跋欤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西方油画构图的韵律美,如《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在黄金分割点上集合了透视焦点,使画面形成了大块的分割,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审美特征。

(二)印象主义的影响。印象主义时期,西方画家认为,色彩是由光线决定的,他们更加注重绘画语言的本身,在构图中,他们热衷于描绘、捕捉光色,通过色彩和笔触,通过运用科学的用色方法,打破了画面中形体的主要地位。在画面构图中,色彩的平衡、冷暖以及方向感发挥了原则性作用,作品的色彩成了主角,重新对色彩的配置和视觉效果进行定位。

我国近代画家李叔同、周碧初等深受其影响。周碧初创作的色彩风景油画,每一个色块都明亮鲜艳,光色的变化充满活力,画面具有平衡感和协调感,光色的变化通过参差不齐而有秩序的笔触得以体现,在光色朦胧的气氛中融入了多处景物。同时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为了形成独特的油画风格,周碧初使用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的色彩元素和构图模式融入进去。

(三)后印象主x的影响。西方现代各个艺术流派的画家对作品的构图,不再受透视与传统构图比例的束缚,开始不依赖于表现客观事物上,而是从最大程度上追求主观认识的真实度。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他们的构图审美注重构成点、线、面,注重色彩装饰性。通过合理运用点、线、面,使作品拥有更大的表现空间,提高了构图的自由度。

另外,20世纪初,西方一些油画家减少了对光影的利用,不再注重空间表现或透视,不再运用装饰性的风格或感性的色彩。我国近代油画家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如苏天赐利用奔放而热烈的笔触,以表现主义风格为主,创作了《黑衣女郎》,画面构图饱满而稳定,人物曲线优美而舒展,大面积的红色与大衣的黑色形成强烈对比,充分体现了表现主义构图的审美特征。

二、中国画构图的传承

首先,中国画的构图非常讲究主次关系,在创作过程中,画家注重虚实相生,善于利用留白,虚实结合能够增强作品的意境,激发人们更多的遐想。如徐悲鸿利用西方照相技术,在中国画构图的基础上,创作的人物油画《箫声》中,少女的手部、头部是作品的主体,人物的头部与长箫形成的斜线产生顿挫、曲直的强烈对比,少女和长箫形成的斜线构成了一个斜向的三角形,和苍老的树干形成相互呼应的关系,远处隐约的地平线,在平静中蕴含了变化,生动展现了作品的画外之意,整个画面给人典雅、含蓄的感觉,并且充分表现了中国化的构图特征。

其次,中国水墨画以白色为底,在构图中,画家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是黑白关系是否得当。为了使作品更有节奏,中国画讲究疏密变化,增强了作品的韵味和灵性,突出了作品的重点。例如,画家林风眠创作的《人类的痛苦》,画面规模宏大,增强了作品悲天悯人的深刻内涵,他运用线条的疏密和黑白关系,采用了大面积的线条和黑块,充分将人类痛苦产生的本源表现出来,构图具有磅礴的气势,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人物的构成不受空间、时间的束缚,通过块面和线条完成了画面的分割,将画家对人类痛苦根源的认识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特点,塑造了粗犷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刘俊.浅谈中国近代油画作品构图审美的形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2]汤胜华.浅析中国乡土油画构图形式语言的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16(1).

[3]白羽.中国近代综合性油画技法演变和发展研究[J].美术大观,2014(11).

西方古典文化的特点篇10

中西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如建筑、植物、地形、水体、园路等都是共有的,并且各自都具有鲜明的特色。然而将中西古典园林相比较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古典园林中多以人物雕像为视觉中心,而不以自然形态的石头作为观赏对象,一直到约公元1750-1850年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时期,才有自然形态的岩石出现[2]。相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材质多样,形态各异,工艺工程水平极高的石景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说到人物造像,除了寺观园林以外,极少出现。

中西古典园林都有悠久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遗产,都有许多自成体系的流派和类型。本文中以中国清代的北方皇家御园和江南私家园林,以及十七、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庄园和法国宫园为对象分析石景与雕塑,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中西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集中了古典园林文化的精华。

一、两种要素背后的文化成因。

首先,中西文化发展主线的不同:

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思想主线,无论是哲学、思想、艺术都弥漫着浓重的伦理学的感彩。在中国人看来,自然、社会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与社会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息息相关。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文化的灵魂,希腊人相当早地将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脱离开来,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来观察。在希腊的世界观体系中自然与人是二元对立的,哲学家们站在人的角度观察自然,既要客观地把握自然现实,又要理智地认识宇宙规律。

其次,对于自然、人自身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天人合一”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中华文化总是在追求、执着于自然与人工,宇宙与社会人生的亲和、合一境界。在中国文化中,“天”具有多重复合的涵义:是以客观物质形式存在的自然之天,是万物生成和运转所依据的规律,是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不为人工伪饰的存在状态,是人未经凡尘俗垢束缚的本真天性。而“人”指代“人事”、“人工”、“人为”,即一切经人的主体力量改造过的事物或状态。

中国人认为,自然具有高尚的德操。“诚者,天之道”,“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藏也,日月无私烛也”[3]。天地自然把自己至善至美的道德价值赋予人类,人类又可以通过善性的道德修养去领悟自然之“道”,达到精神境界的至高无尚。

古希腊的宇宙观不但把自然万物看作是分立、间断的,也把人与自然分立开来,认为两者互不联系、独立存在。古代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十分弱小,人们把大自然看作是冷漠的、没有生命的,因而也是异己的、对立的。但是人们要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便开始了对大自然的认知、探索和征服。亚里士多德总结这种现象时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4]所以对于自然岩石,西方文化中多是恐惧与敬畏,山石之间是异己的和恐怖的地域。西方造园家和旅行家对与自然山石也没有审美。

第三,对于园林的审美情趣不同。

中国人重视“德”的修养,认为自然天地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从而也是世界上最美的。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把“自然”作为园林创作的原则和艺术标准。自然形态的石头是大自然的造物,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重要材料和途径,石头本身也是符合中国人精神追求的审美对象。

西方几何形园林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和哲学基础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大多数是数学家,认为数是万物最基本的元素,宇宙规律体现为数的和谐关系。关于美,他们认为只要调整好了数量比例,就能产生美的效果。这种以数为原则的几何审美观一直统治着欧洲的文化艺术界,西方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二、石景与雕塑造园的不同的手法及其与园林整体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石景布局灵活,法无定式,游人可穿梭其中,领略峻峭山势;亦可从不同视角动态地观赏。常用手法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堆山叠石,这是我国独有的造园艺术手法,古代造园家根据石料的形状、纹理和色彩、质地等特点,因石因地制宜塑造出具有峰、壑、洞、峦、涧等不同形状的假山。或在方寸之中造出名山大川之气势,或在围墙之内暗示自然山水一角,是对自然界真山真水的高度抽象和提炼。二是置石,这种手法根据石材的品质与在园林中的地位不同而分成特置与散置。特置法是是将单块山石竖向布置形成独立石峰,这种手法一般会以自然界中的真实山峰为蓝本精心挑选天然石块,供人品评玩赏。散置法是于小径尽头、空旷之处、狭湖岸边、嘉树之下散置一定数量的天然石块,大大小小的石块看似无心散置,实则是经过精心布局的结果。三是与其他园林要素组成意境小品,在古典园林中,石景往往会利用石材结合其他造园要素组成各种独具特色的石景。如石与建筑结合可以软化建筑死角,使建筑更好的融入到环境中;石与水体结合;石与植物组合等等。

这些造园手法孜孜以求的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便呈现出建筑犹如顺自然山势而建,石景如从地下生长出来一般的自然意趣。

与中国不同,西方雕塑很早就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发展起来,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西方园林中,雕塑是点睛之笔。在布局上,与园林整体的规则对称相符合,与园林其他要素一同构成轴线上的空间序列。布置在建筑前的台地上,水池中心及四周,山坡上,或在林荫大道两旁成排展开……并在壁饰上、洞穴中都作有动人的塑像。

法国凡尔赛宫是西方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其纵向中轴线上布置着连续不断的壮观水景,在中心的两个喷水池中分别是拉托纳和阿波罗的神像,在两大喷水池之间的大道两侧也夹道排列着站立的人物雕像。在宫前两侧的横轴线和水池周围,也都有精美的雕像。遍布雕像可以说是凡尔赛宫园的一个特征。

从雕塑表现的内容上看除了神和英雄人物的单人塑像,还有宏大的叙事场面。用一组群雕讲述英雄的事迹或神话的故事,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三、自然风景式时期(1750-1850)及清代中后期的发展变化

18世纪中叶,英国首先出现了自然风景式的园林,随后对法、德等国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转变是从文学界开始引导的,英国散文作家艾迪生,英国田园诗人蒲柏于1712、1713年先后发表有关造园的文章,赞美自然式造园,否定传统的规则式。至18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在英国基础上发起了启蒙运动。这种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思想很快反映在法国的造园中。[5]

欧洲自然风景式园林的道路、水岸等都为自由的曲线,草丛、树丛配置自然。在峨麦农维尔(ermenonville)园中,“偏僻之地十分自然,这部分有丘陵、岩石、树林和灌木丛林等,颇具自然野趣。[6]”

中国园林在清乾隆皇帝对西方文化的好奇与学习中刮起了“欧风美雨”,在圆明园长春园(1751年建成)的北部边缘修建了“西洋楼”景区,总体布局规整,轴线突出,自成一体。同时规则对称的布置了大量雕塑,例如海晏堂西面就对称布置了十二生肖雕塑。然而园中的雕塑因为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以鸟兽鱼虫之类为题材,而非表现人体美的雕像。

四、现代城市景观中雕塑与石景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世界经济、社会、文化都呈现出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两种趋势。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西方的雕塑与石景都表现出多元的流派与风格。而中国城市作为后发者,受到西方现代造景手法深刻的影响。但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这座宝库更值得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环境创造适宜的雕塑与石景景观。

在现代雕塑运动中,可以用“生机论”(Vitalism)者来称呼的最突出的代表是亨利・摩尔(Henrymoore,1898-1986)。他说:“对我来说,一件作品首先必须具有其自身的生命力,我不是指生活之生命力的反映,或运动、身体的活动、跳跃、舞蹈等等的活力,而是说一件作品应该具备内在的能量,有它自身强烈的生命力,这些并不从属于它所再现的对象。”[7]除了人体之外,摩尔喜欢从骨骼、贝壳、树根和卵形等生物形体中寻找抽象造型的依据。因此,他的作品不论如何接近抽象,都比某些较具象的作品远为有力地表现出生命力。在现代建筑围合成的城市空间,这种风格的雕塑显得非常契合。可以说这种抛弃了对人体的具象模仿,走上了追求精神境界之路的雕塑与中国古典园林石文化在某处会合了。

而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石景的理论和技法,作为它的发源地和创造者,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使其生命力得以延续,并发挥其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中国现代城市景观与古典园林相比有了新的形势与特点,一是在数量上迅速发展,二是多数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公共艺术,三是天然石材在新形势下更加短缺。所以要如何使古典园林石景走出“私园”,进入“公园”,是设计师们需要认真、谨慎地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一些小环境中,可以设计精巧细致的古典园林石景,供人仔细欣赏和品味。而在现代大型园林中,再进行古典叠山,则一是易成为古典石景的放大版,失去其“高于自然”的韵味而显得繁琐和空洞,二是如果大量采用天然石材,对产地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三是不经济,不实用。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运用人造仿石砌筑驳岸等基础的构筑物,而不是景点;或借鉴古典园林中“点石成景”的手法精心地将天然石材散置于园林之中。总之起到创造自然意境的作用,而不应咄咄逼人,或匠气太重。

在现代城市街道广场上,作为公共艺术的石质雕塑与天然石景已经不再壁垒分明了,少见到具象的雕塑,也难找到未经人工的置石。不过如何使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符合其“公共”的性质,又是一门新兴学科――公共艺术将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了。

注释: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p1。

[2](日)针之谷钟吉著,邹洪灿译,《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西方造园变迁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11月,p258。

[3]《吕氏春秋・无私》。

[4]亚里士多德著,吴寿澎译,《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p5。

[5]张祖刚,《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p187。

[6]张祖刚,《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p196。

[7]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著,李长俊译,《现代雕塑史》,台北大陆书店,1982年,p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