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研究生课程建设十篇研究生课程建设十篇

研究生课程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19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1

关键词:科研院所;课程体系;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我们将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的简单的划分为基础性层次建设、发展性层次建设、创新性层次建设三个层次进行阐述。

一、三个层面上的课程培养体系互动计划

1、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

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是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体系的核心部分。在这个基础课程学习中,要让学生既要获得广泛的学科基础,又要培养学生获得创新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上,最重要的是设定标准化的选材标准和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导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基础的方向。比如,善于数学分析和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基础教学的时候强调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培养的时候更加强调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根据学生的各种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保持充分的热情,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术业专攻”,保持很好的学习的动力。

在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上,既要充分的体现规范性和科学性,又要充分的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在这个特定的行业里面,尖端的人才需要体现专业的特殊性和非常的研发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培养方式应该是有自己的专业特长的,在特定的领域中成为专家型的人才,而不是“十个指头一样齐”,每一处都知道,却处处不精通。

2、发展性层次的建设的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能力。

科研院所现在招生计划取得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院校,这些学生的专业水平普遍都比较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也很好,但是参与科研项目有限,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弱点都需要在随后的实际科研实践中得到弥补。

研究所专业课设置上很多地方都有交叉,比如说电子科学与技术,对电路原理,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的要求很高,知识点也需要覆盖很全面,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背后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涉及到计算机运用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则比较欠缺。有的学生很擅长逻辑分析,但是科研工作更强调实验的分析和处置能力。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和整合能力,我们认为应该在基础方案上添加个性化的是设计方案,比如有些学科,既要强调深厚的物理学的背景与功底,又要加强系统仿真的学习,同时也要强调融入一定的研发能力。在传统的学习方案上,加强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以期待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充分获得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是复合性的,既可以进行进攻性的开发,也可以进行防守型的基础科研工作,学生能够在二者之间自如的转化角色,所以具备很强的理论和实战的能力,后期的发展潜力巨大。

3、创新性层次建设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做最好的研发人员。

在上述阶段中,学生还处于知识储备和实验室操作的阶段。有的学生只能从事重复性的运算,解决了很多计算问题,实现了很多新的算法,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了调整,没有达到新的全面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能够形成新的专利产品。

研究所科研活动中,十分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研发能力。学生在进入培训计划的时候,导师和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同时,还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对他们的潜在的心理特质进行挖掘和整个,帮助他们很好的发挥科研的潜能,做出新的科研成果。

在创新性层次的培养计划上,需要强调团队作战的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在小团体中的合作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彼此之间的互动能力。在这样的培养层面上,学生既能够充分的体现思维的发展能力,又能够很好地彼此交流,充分接受同伴的智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技术,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效果分析

结论:

1、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三级培养方案在各个方面上都优于单一培养方案;

2、三级培养方案依旧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学科的针对性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进和发展。

三、讨论和建议

1、现有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新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不足;

2、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上述方案中没有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单独的切割,所以缺少培养层次上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朱秉升等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张尧学、史美林编著(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2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经管;研究生

关于“课程思政”的定义,高德毅、宗爱东(2017)在《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一文中指出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一种课程观。成桂英(2018)将课程思政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课程思政”与通过课程之外的其他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狭义的“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不断融入我国的教学实践。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是国家首次在中央部委文件中提到“课程思政”。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份纲要阐明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并对各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对于经管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自从2017年“课程思政”的概念提出之后,众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学者和专业课教师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王茜(2019)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肖咏嶷(2020)探讨了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陈中斌、杜春华(2021)探讨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美云(2021)通过调查的方式分析了经济类研究生导师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实现路径。现有文献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本科生,对研究生包括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在实践中也未得到充分重视。

1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

1.1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经管类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近5年来,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经管类研究生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虽然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规模远小于本科生,但他们所从事岗位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却高于很多本科生,如果他们不能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就很容易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动摇中国共产党的统治根基。

1.2课程思政有助于激发经管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经管类专业融合度较高、理论性强,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且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而课程思政与传统的仅仅通过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同,其将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课程之中、融入教学的全程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1.3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改善经管类研究生的思政问题

经管类研究生大都已经接受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二十余年的家庭教育,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水平等基本已经成型。虽然大多数学生有着较高的道德水平、较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研究生学术不端的事例也时有耳闻。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就业压力,以及来自父母、社会的期望,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就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2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2.1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2.1.1各高校积极开展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9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开始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专项的申报,要求教师要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和研究生教学特点进行项目建设并给予每门项目2万元建设经费。2020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式启动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战略管理》3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以“诚信”“会计职业道德”等作为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张美云(2021)对不同学校经济类研究生导师及学生的调查中,45.45%的导师表示已有学院及以上级别立项的示范课程,65.45%的导师表示学院传达了上级文件并对导师做了一定动员和要求,20%的导师表示学院传达了上级文件但未做明确要求,而“不曾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这一项的比例为0%,可见大多数高校都已对经管类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2.1.2经管类研究生与教师已初步形成课程思政意识在高校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也提高了经管类教师与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意识。在张美云的调查中,90%以上的师生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立德树人是经济类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职责。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对研究生价值观的塑造方面,85.45%的导师和78.44%的学生都认为作用“非常大”或“比较大”,认为作用“较小”或“不明显”的仅占3.64%和2.4%,可见大多数师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认同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也愿意接受学校针对课程思政制定的各项政策、开展的各项活动。

2.2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在张美云的调查中,有35.33%的研究生反映“多数教师专业课讲授不涉及思政”。在王方、张博文(2021)对全国各专业研究生的调查中,有39.65%的学生对于“课程思政”不太了解或完全没有听说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学校及教师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此外,因为研究生人数较少,且大多数已经有了稳定的三观,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在研究生的课程思政上的投入也不如本科生,尤其是经管类专业非学校重点专业的院校,在对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的建设上更为忽视。2.2.2课程思政未能很好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了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大多数教师也具有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但经管类研究生思政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在结合上仍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为经管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结合不够紧密,且思政教育难以贯穿于教学的全程之中、贯穿于经管类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究其原因,一是经管类专业的部分课程理论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校和教师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增加了难度。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各专业的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专业课教师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不甚关心,经管类研究生的教学也不例外。三是研究生的生活比本科更为丰富,除课堂教学外,还有较多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这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也使得思政教育难以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全程中。2.2.3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缺乏多样性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缺乏多样性也是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学校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方式上,学校通常以会议宣传等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项目,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通常也以会议的方式进行,这种会议的方式缺乏创新,可能难以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通常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生硬地将思政内容传授给学生,缺少生动与灵活性,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2.2.4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许多学校也建立了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比如从教师的教学表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来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这些固然是衡量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然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想态度的变化。但不同学生的思想态度各不相同,难以被量化为容易衡量的指标。这就使得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难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变得困难。

3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从提高课程思政意识、构建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及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实施推进。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如图2所示。

3.1多层面提高对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意识

首先,在国家层面,国家应出台针对研究生包括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政策文件,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价值做出阐述,对如何有效地进行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做出指导性意见。其次,在学校层面,学校要完善顶层设计,针对制定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总领全局、统筹安排,明确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与职责,并给予资金支持。最后,在教师层面,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在授课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生活上关怀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职业道德、价值态度,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3.2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要推进课程建设。比如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政点、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探讨等。经管类不同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点。在发掘思政点的过程中,单个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学校和学院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了经管类各专业课教师之间,还应组织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还应推进案例开发,针对每个思政点选取相关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可以是学科经典案例,比如名人生平、历史事件等。也可以结合时政,比如“会计的职业道德”这一思政点可以选取近些年来财务造假的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则可选取一些企业在洪灾和疫情中捐款的事例等。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还要推进示范课建设。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课程众多,可以先从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开始,将其列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示范课,通过示范课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结果反馈等,不断调整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方案,并将其推广至整个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

3.3创新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首先,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所进行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如科研、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经管类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也应融入思政元素。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灌输式的直接教学,还应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前者可以采用教师提问等方式,后者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小组游戏等方式,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4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有效地衡量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效果,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尽量全面地涉及到课程思政的参与者,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等。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应当包含6对评价关系———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①),可以采用校领导不定时听课等方式,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情况。学生对教师的评价(⑥),可以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日记、周记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以评估教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情况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评价(②④),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学校应欢迎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提出建议。课程思政的效果是通过学生的思想变化来体现的,所以学校和教师还应密切关注研究生的政治立场、思想态度、心理状态,以评价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效果(③⑤)。对教师的评价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师德师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观念的引导者、品格的塑造者,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态度积极、品行优秀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一些行为不端的教师则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与评价,将师德放在教师评价的首位,在招聘、考核等各个环节都要把控教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中办发[2014]59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0]11号.

[5]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等.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Z].沪教委德[2017]11号.转引自李佩文.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20.

[7]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等.关于公布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名称的通知[Z].沪教委德[2017]26号.转引自李佩文.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20.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3

关键词:留学生;精品课程;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097-0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办学实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攻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江苏省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强省,近年来的国际留学生规模不断攀升,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批精品课程,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关于精品课程的建设,现有文献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文献[1-3]系统地总结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及现有方法的不足之处。文献[4,5]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文献[6]研究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特色模式的建构问题。文献[7]从国际化视野的角度研究了精品课程建设问题。文献[8]探讨了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并将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文献[9]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研究了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

借鉴现有文献得到的研究成果,江苏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与高等学校深入研究留学生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培育精品课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授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虽然本文作者所在单位的留学生培养起步稍晚,但是我校不断拓宽办学途径,努力开展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大胆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建设自动控制学科全英文授课专业与品牌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国际化水平。

我校对国际留学生定位主要来自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培育建设若干门精品课程就成为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利器。为认真贯彻落实《留学江苏行动计划》,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评选工作,2014年、2015年共选出92门精品课程,2016年选出45门精品课程、30门培育课程。本课题组分别于2015年、2016年获得1门精品课程即《LinearSystemtheory》、1门培育课程即《optimalControl》。同时,我校也大力推进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本课题组研究人员于2014年立项建设校级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3门。

《LinearSystemtheory》和《optimalControl》课程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研究控制理论的基a,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基础性课程,在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与经济管理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inearSystemtheory》和《optimalControl》课程同时也是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位课必修课程,其地位十分重要。

鉴于以上两门课程对于留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前期成果,本文结合2015年度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LinearSystemtheory》、2016年度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培育课程《optimalControl》,江苏科技大学《LinearSystemtheory》、《optimalControl》、《modernControltheory》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过程,并参考文献[1-9]所提出的创新性方法,对留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机制和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本校留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本文所得结果对于留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省级留学研究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机制研究

下面,结合我校省级留学研究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讨论留学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机制及方法问题。

1.1课程培养定位与目标

《LinearSystemtheory》是包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研究生的理论基础课,也是学位课。本课程的授课目标应使留学生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深入了解和掌握线性系统及其相关理论算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控制领域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optimalControl》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最优控制的数学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对工程问题中最优控制问题的分析、设计、求解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控制理论打下基础。

1.2确立知识模块顺序及重点、难点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4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案例教学法;单自由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03-02

结构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理论和技术学科。结构动力学着重研究结构对动力载荷的响应,它不仅是结构抗震、抗风、抗爆分析以及结构振动控制、健康监测等课题研究的基础,也是土木工程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重要专业知识,结构动力学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超限及重要建筑的大规模建设,工程界对动力问题越来越重视,结构动力学知识逐渐成为评价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承担了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结构动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这两年的教学经历,加深了对这本课程的认识,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通过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开展了一些教学方法改进工作。

一、教学目的和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势能驻值原理、Larange方程、Hamilton原理建立单自由度体系、连续体系及多自由度体系数学模型的原理;掌握线性问题的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及连续体系的动力特性的分析方法;掌握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及连续体系在特殊激励下的动力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对多自由度体系分析的数值方法,为工程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准备理论基础。

二、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1)选用优秀教材:我们选用了R.克拉夫、J.彭津主编的《结构动力学》(第二版(修订版))。该书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结构动力学课程的基本教材之一,主要介绍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抗震结构计算理论,其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该书着重于基本原理、方法的阐述,虽然作者也列举了许多例题,当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对相对基础不是太好的初学者,可能觉得稍微难懂一点,但是如果借助教师之力一旦入门之后,定会觉得从该书获益良多。(2)对照其他教学参考资料与研究成果,以取长补短(备有6种主要参考书,并提供了相应的电子版文本)。

2.扩充性资料的建设与使用。课程内容新颖。紧跟根据“结构动力学”领域的发展历程,不断充实授课内容,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了解最前沿的研究动态。

3.实践性教学环境。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课、专题讲座等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与工程实践联系起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网络型教学环境。(1)部分教学资源上网,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笔记、教学日历、习题、课件、期刊网上下载的学生论文等,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2)进行网上辅导与答疑。(3)建立qq群和微信群,使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讲授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化手段,将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制作教学图片、录像等多媒体课件资料,适时示范,使枯燥乏味的专业基础课生动具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建立了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新的教学模式。

2.实施计划。(1)做好文献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了解结构动力学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对国内其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动力学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进行调研,结合本校特色和学科发展现状,完善结构动力学的教学计划。(2)加强实践学习,完善课堂内容。结构动力学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结构抗震、抗风、抗爆分析以及结构振动控制、健康监测等课题研究的基础,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集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专题讲座,加强学生的认识。(3)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丰富课下活动。单自由度体系是结构动力学课程的基础部分,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布置课下作业,由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形式。

四、专题讲座

1.现场动力特性实测。结构动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烦琐复杂,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抽象不具体。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结构动力学课程的认识,我们在讲解到单自由度体系阻尼振动时,专门进行了一次桥梁荷载试验现场动力特性实测的专题讲座。以吉林松原二莫互通四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为工程实例,详细了该桥进行动力荷载试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1)动力试验试验目的:桥梁自振特性与桥梁结构的刚度、质量及其分布有关,它能从整体上反映桥梁结构状态。通过对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检测,能从整体上把握桥梁结构的运营状态。(2)动力试验内容:桥梁动载试验主要完成以下两方面内容:①脉动试验:在中跨跨中设置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振动信号采集,可获得主梁的振动频率;这些频率可用于结构的参数分析,进一步确定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情况。②无障碍行车试验:行车状态下,在主梁上安放拾振器,记录结构在不同车速下的振动响应,可以得到车辆对结构的冲击系数,并获得最不利的行车车速。(3)试验结果。①脉动试验:采用脉动法通过大利的iBiS-S(形监测系统)测量结构的自振特性,图1测试分析所得的结构频谱分析图。测点为中跨跨中,通过频谱分析图可以得到结构的基频,汇总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意大利的iBiS-S(形监测系统)测量得到的桥梁基频分别为2.52,理论计算得到的桥梁基频为2.17Hz,与实测频率相比偏小,说明结构实际刚度稍大于计算值,满足要求。②无障碍行车试验:无障碍行车试验主要用来检验桥梁结构在行车状态下的动力响应,测试结构的冲击系数和阻尼比等参数。意大利iBiS-S(形监测系统)采用地面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进行远程测试,仪器架设在边跨跨中正下方,车速10km/h时的测试结果见下图2所示。根据实测得到的动挠度曲线图,从曲线上读取在动荷载作用下最大动挠度和其平均值就可以得到桥梁的冲击系数,不同车速及不同行驶方向的冲击系数表2中。③阻尼比。采用意大利iBiS-S根据无障碍行车试验跑车余振波动,采用波形法可以粗略的计算结构的阻尼比,测得余振波形图见图3。

按照波形阻尼法由实测波形图可计算得结构的阻尼比为0.0112。一般混凝土桥梁结构阻尼比(0.01~0.08)范围内,可以认为该桥的阻尼比相对较小,反映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动力特性,振动衰减要慢于一般的混凝土桥梁。

2.抗震入门介绍。在课程讲到多自由度体系时,增加了一次抗震入门介绍的专题讲座,介绍了地震动多维输入和多点动输入问题。

五、教学效果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加强了学生对结构动力学的这门课程的认识,使学生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和工程实践联系起来,解决工程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灵活,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2)善于思考,勇于质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均有所收获。(3)结合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加强。(4)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较好水平。

参考文献: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5

【关键词】肥胖大学生体育心理课程

一、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建设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肥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今,肥胖已向低龄化迅速发展,继而产生了各种继发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并且不少肥胖学生在心理上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症状。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与心理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应利用多种渠道对特别肥胖学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体育课应有特殊教学手段,其锻炼目的应以减肥和改善体质为主要目的,并以此作为体育课成绩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知识,真正做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提高。

二、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的必要性

(一)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2002年新《纲要》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五个基本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当然也适用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在普适的目标基础上还应该有适当的调整和针对性。但目前各校的大纲上并没有比较具体、明确的特殊体育课程目标,对应于新《纲要》的5个基本目标和5个领域目标,都是比较侧重于身体健康目标,对于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要求偏弱。对于肥胖大学生来说,不但注重身体健康目标,更应注重心理健康目标。(1)通过特殊体育课程教学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身体得以康复或好转,身体部分器官与肢体功能不断提高。

(二)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大学体育教育,和谐的基础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基本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大学体育要想均衡稳定地发展,必须关注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特殊体育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地是体现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目前,学校人们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肥胖大学生不敢与参加体育锻炼,不可避免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三)遵守高等教育与体育等的政策法规需要

我国《体育法》、《高等教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这也使得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和人文关怀理念顺利的渗入教育环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响应政策的号召。新《纲要》第四部分第十条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而肥胖大学生则属于身体异常范畴。也是校园里的特殊群体,特殊体形往往会给身心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活动迟缓、笨拙,心血管系统负担较重等,一般通过不了正常的体育课程考试,常有自卑感。更令人担优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也在不断的发生,且患病年龄提前10~20年。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肥胖检出率呈成倍上升趋势[1]。

比较新旧《纲要》的提法,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对象,还是课程结构本身,都较以往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体现了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应指向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呼吁教育公平的大环境下,新《纲要》的出台,使近年来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研究明显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基础

(一)健康教育理论基础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我们通常称之为“健康三维观”,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给健康重新下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通过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激发其增进健康的愿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实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健康的概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的科学、全面、完整、系统。健康教育力度不够严重影响着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要在大学四年使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的改善,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切实普及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肥胖大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正常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坚强的背后心理压力更大,也愈更加的脆弱,身心障碍造成其不能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适应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他们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而健康教育的健康自我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营养与健康、人际交往,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等内容是特殊体育理论教育不可或缺的素材。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基础

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对于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此“健康”需更加全面,更具该群体特征所需的健康水平。此外,体育学科诸多课程,诸如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以及体育保健学等将为构建肥胖大学生的体育心理基础提供最为专业的理论基础。肥胖大学生体育心理理论与其他学生体育理论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直接引用、借鉴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可促进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被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应借鉴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的一些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四、小结

目前,肥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高校肥胖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理论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完善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应利用多种渠道对特别肥胖学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体育锻炼,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945)

参考文献:

[1]傅兰英,盛伟,王小引.青少年女学生综合减肥方法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

[2]王拢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3]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4).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6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意义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740.4-4;G71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得以共享,人们可以利用和获取的信息渠道得以拓宽,信息的来源也更为广泛,人们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可以极大地提升自身的价值,简单来说信息利用能力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目前社会现象的认知,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1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一词起源于美国,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泽考斯在1974年提出的。首先,信息素养是一项的基础的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在2001年将信息素养以及学习技能,创新能力等一并列为21世纪人们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过硬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其次,信息素养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能力,它需要人们能够自主判断需要信息的时间,并且懂得获得信息的渠道,最后还需要明白如何评价信息并从中筛选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利用,因此若想要具备信息素养需要掌握包括人文,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信息素养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对信息的敏锐程度,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掌握能力和对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挑战。

2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的意义

2.1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经脱离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信息和知识,信息化社会包括了信息的生产,信息的应用,信息的保障三个部分,人们通过现代的媒体技术,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吸收,最终成为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个国家整体信息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该国家的综合水平,是以,为了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2.2提高大学生的能力

在现在这个竞争力极强的社会中,因此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处理信息的能力越强就能发挥越大的影响力。一个人如若具备了过硬的信息素养就具备了优秀的能力,能让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得以重用,从而为了促进社会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开设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将会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社会在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因此只有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加快速有效的利用信息,并且创造出价值,为他们职业提供保障。目前,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信息素养的教育水平较低,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做出调整,从而促进我国人才信息素养的提高。

2.3改善教育制度

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教育方式,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因此需要新的教育制度来培养新的人才。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部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因此为了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信息素养的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点方向。只有结合信息素养教育,改善我国的教育制度,才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3对高校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的建议

3.1提高重视度

虽然目前社会各界人士对于信息素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高校对于开展信息素养课程的重视程度依然较低。因此高校应该在课时设置,师资建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首先在课时的设置上,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应该适当的延长信息素养课程的课时,并且严格考核制度。其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由于信息在不断改变,高校应该定时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不断加强巩固教师的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

3.2开设文献检索课程

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项技能型的课程。现如今大部分高校的课堂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缺少针对性,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限。是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需要学生自主在课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检索相关的文献,信息材料等,而文献检索就是一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检索相关文献的技能。所以,在高校中应该开设相关的文献检索课程,结合当地的图书馆和数据库,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高效并且准确的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来说有用的信息。

3.3结合网络平台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结合网络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首先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可以拓宽课堂的教学范围,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网络上信息繁多,学生可以在利用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学校可以开设网络辅助系统,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定期相关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7

关键词:新疆农业大学;紊流数值模拟;研究生优质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82-02

一、引言

《紊流数值模拟》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水利工程中的各种类型的水流现象和伴随着水体流动发生的热输运和物质输运。在水利建设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中,水流和伴随着水流的热输运、物质输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兴水利、除水害,作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第一步,必须探明水流运动的规律和伴随水流发生的热输运、物质输运的规律。为了建设水利枢纽,必须预测建造水工建筑物以后上、下游水流的运动规律、泥沙运动规律等,从而选择最好的设计方案。为了防治水污染,必须预测河流、湖泊中的水流规律和污染物质的运动规律。准确地预测水流和输运现象,还能帮助我们预报乃至控制一些潜在的灾祸,如洪水和溃坝等。目前常用的预测水流和输运现象的方法为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如何使《紊流数值模拟》课程建设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前沿技术的发展需要,如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建设与改革,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以便与我校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水利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吻合,为学生在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课程小组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当前《紊流数值模拟》的课程体系、系列优化教材的选用与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善,以及考核方式的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满足研究生全方位课程学习的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建设内容

(一)教学内容更新完善

《紊流数值模拟》所涉及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众所周知自然界中流体(气体、液体)流动基本上都是紊流,紊流数值模拟可用于一切做紊流运动的流动现象。在理论上它更是涉及了流体力学、粘性流体力学、固液两相流动力学、气液两相流动力学、计算水力学理论和方法。课程的讲授思路是建立通用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以预测水流和伴随水流发生的各类输运(物质输运、浓度输运、紊动扩散输运)现象。但是水流输运现象十分复杂,为了封闭n-S方程不同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名目繁多,千姿百态,要在较少的学时内历数各类水流输运现象、各类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进行:从控制方程n-S方程出发,考虑到它的不封闭性,有不同的紊流模型对其进行了封闭,从最简单的紊流模型零方程模型讲到单方程模型,最后讲到双方程模型及其典型代表模型和应力―通量代数模型;由恒定一维问题入手,推广到非恒定流三维问题。

由于新疆地区属于B类二区招生地区,所以进入我校的硕士生生源入学分数较低,大多来自三本院校,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而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金忠青编著的《n-S方程数值解和紊流模型》,该书短小精悍,适用于数学基础较扎实的学生直接使用,书中的偏微分方程采用了张量、梯度、散度等方法表示,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用此类方法表示的n-S方程难度较大,不清楚各项的物理含义和对应的代数展开式。讲解容易但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听过后似乎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绪论之后的《水流和输运现象的数学描述》这一章的讲解过程中,增加了1~2个学时讲授张量知识、梯度、散度、通量的数学定义,并通过补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物理量在流体运动过程中的物理意义。在第三章紊流模型部分的讲解过程中,弱化了单方程模型(如k方程)和双方程模型(如k-e模型)的数理论证过程,强化广泛应用的紊流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的建立或其逻辑推导过程,强化了方程中各物理项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根据选课学生拟开展的科研课题的类型、硕士毕业论文的拟研究方向,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实例,在课堂上对教学实例进行讨论分析,课后请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不同的实例进行实践练习,之后教师与学生实践小组的讨论,对练习结果进行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学生对其实践内容进行完善,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黑板板书、课堂讲解为主,虽然也适当采用了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等方法辅助教学,但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调。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全方位的课程学习要求,作者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教学并存的教学手段。针对更新和完善后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各取其长,使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章、第三章控制方程的推导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与黑板板书相结合,把需要反复使用地方程如n-S方程用ppt呈现出来,但是后续方程的推导过程采用黑板板书,采用黑板板书与ppt相结合的过程可达到满意效果。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操作+质疑式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与本科教学不同,研究生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之后,很快会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发现问题、拟解决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阶段,此时学生的学习目的很强,授课教师稍加引导和启发学生便能进入带着问题主动学习的积极状态。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根据选课学生拟开展的科研课题的类型、硕士毕业论文的拟研究方向,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在重点章节结束后安排1个学时做专题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初步提出解决思路,学生对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如模型选择、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设置等问题进行讨论。

3.充分利用微信、QQ等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工具,建立讨论组,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在线实时交流,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不同学生所研究课题的不同,遇到问题不同,通过微信群、QQ群组的讨论过程,可使学生们共享案例分析过程、获得各种不同案例相关问题的解决经验,同时可以做到有问题及时讨论、及时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三)建设和丰富案例库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进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结合课题组承担的相关生产科研课题或者根据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相关信息建立了案例库,按照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其进行组织和加工形成教学案例库。通过图形和工程概况的相关文字说明使学生了解该工程案例所需解决问题。并根据图中给出的尺寸进行建模,划分网格,并选取合适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消力池模型试验结果图片进行初步对比,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再根据案例库中提供的该工程的实测的其他流场信息对计算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对出现的错误结果进行原因分析,经过纠错和改正多次重复,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如何在实际工程中有效应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和相关实践训练,大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以往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了卷面考试的形式,考试总评分由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组成,结果表明此种考核方式较片面,不能正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符合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因此,本研究将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所占权重,形成由过程性考核的平时学业成绩与终结性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在过程性考核方面,可结合不同的学习情境、实践任务,采用操作演示、方案设计、小组汇报及答辩、口试等方式进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可以采用笔试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语

本文立足于笔者及课程小组其他教师近些年来从事紊流数值模拟课程教学基础之上,分析了往届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原因,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达到研究生全方位的学习要求,笔者根据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完善了课程内容体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针对学生所参与的科研项目或其毕业论文研究方向,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实例,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将多媒体、网络交流工具、课堂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重考核过程、多阶段形式组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可有效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优质课程建设,完善了理论教学过程,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和新疆农业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全方位课程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忠青.n-S方程的数值解和紊流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8

关键词:生态学;网络课程;教学环境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向教学的网络平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网络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老师和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1]。

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课程越来越多地用于教学,其质量也逐渐受到高校网络课程执教者的广泛关注。培养优良的教学环境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内容涉及广泛的自然科学,也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及地理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校对生态学这门科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2]。

生态学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强化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传统的课程教学以说教式授课为主,偏离实用性原则,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网络课程是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建立的教学新体系,它有效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参与度和临场感,是新世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3]。

网络课程教学因其具有信息储存量大、教学资源共享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助于缓解高校面临的教育资源及师资匮乏等方面的压力[4]。

生态学网络课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将其融入到生态学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师生之间获得更便捷、更充分的信息交流机会,极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协作性和交互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态学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生态学网络课程的内容

1.生态学网络课程的内容选择

笔者所建设的生态学网络课程是以淮阴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为框架编写的,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及地理科学等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

(1)教材选择。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国内生态学教材强调以教师为本,且不能及时跟上时代节奏,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和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具有独特的逻辑结构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侧重于对问题、方法和结论的归纳、理解、比较。在引入国外原版教材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选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梳理改进,使之适合国内学生学习。

据此,淮阴师范学院选择了由aulaym等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本门课的主要教材,并以由杨持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作为辅助教材,以补充旅游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重点内容,这样将实现生态学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不至于导致教学内容显得空洞乏味,从而避免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脱节[5]。

(2)课件制作。目前,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材配套资源也很多,教师可以在参考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制作适合本校实际教学环境的课件。课件表达方式应以英文为主,但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及重点、难点问题,要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逻辑对国外原版教材的章节次序重新进行调整来安排课件内容[6]。

为了降低语言难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教材,包括图片说明、动画制作等,使概念和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教学内容情景化,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补充一些有关最新研究成果的内容,保证每一节课的课件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同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播放相关英语视频,以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学习兴趣;使教师提高授课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视野[7]。

(3)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最受用人单位青睐的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当开展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当中,启发学生提高科研兴趣,并加强野外实习工作,从而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学策略也应倾向于向教学过程转变,教学方法上应更注重采用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每次课前的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指出演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大量国内外案例分析,使得相关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和课堂内容相关的已,然后以ppt的形式来展示,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效果。生态学网络课程开发的目的是用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要求界面设计简约,模块清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很快熟悉操作过程,并能充分利用这样一个优质而高效的学习咨询平台开展学习,同时为教师提供一种更优良的教学途径,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2.生态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网络环境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它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索的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发挥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功能的基础[8]。生态学教学资源采用模块化组织方法,包括课程介绍、教师信息、教学资料、网上交互和外部链接等模块。

课程介绍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它使学生在上网选课之前对生态学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与安排等进行初步了解。在教师信息模块中,介绍任课教师的基本概况,包括主要开设课程、具体研究领域、研究项目和成果、教学经历及获奖情况等,便于学生了解教师,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学资料模块中,上传课程教案、课程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笔记、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便于学生课后开展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成果,获取更丰富的专业知识。网上交互模块中包括课程问卷、教研探讨、答疑解惑、课程通知等。

课程问卷有利于获取学生对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教研探讨有助于提升学生教研和科研兴趣,答疑解惑专区上学生可以提交自己的问题,请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在线进行解答,解决师生之间交流少的问题,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学习难点和共性问题。课程通知用于在临时改变课程教学方式的时候提前通知大家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生态学涉及生物、环境、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学科交叉性特别强,所以,为了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及时了解生态学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设置了外部链接模块。

外部链接模块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国内主要生态学专业期刊网站链接,如《环境学报》《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环境学报》等。同时,在外部链接模块中还为学生提供了国际著名生态学专业期刊网站链接,如plantecology、Journalofecology、ecologicalResearch、ecosystems、GlobalecologyandBiogeography、Functionalecology等,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与生态学相关的国际信息,为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小结

总而言之,为了建设优质精品的生态学网络课程,应特别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培养[9]:①采用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方式授课。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老师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角度来进行授课。分析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筛选和安排合理的实验设计,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②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在课程讲授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及设计的过程中,使实验实习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由从事科研的教师和科研合作方建立动态实习基地[10];③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努力开发出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更新,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和教学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一门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王强,宋霞.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环境的培养[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刘云超.生态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

[3]汪坤菊,易西南,吴志虹.网络课程建设在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中的实践[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6).

[4]李海霞,杨薇,宋吉善.从教育经济角度反思网络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02(1).

[5]张璐,苏志尧.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6]谈凤笑,冯远娇,曾任森,等.环境科学类专业《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与问题探讨――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

[7]庞玮,王开勇,杨乐,等.对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8]温玉清,尚伟,刘长久.《理论电化学》网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J].高教论坛,2014(7).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

《医学生物化学》作为医学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前沿学科,在医学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校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课程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改革,提高课程授课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也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繁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如何保证考试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授课质量,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课程组进行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试题库建设,实施教考分离,使课程考试更科学、客观和准确,同时也可为课程的无纸化考试提供条件[1]。

一、试题库建立的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考分离,保证考试公平。教考分离是指教学和考试由不同的人负责。以往本校的课程期末考试采用人工组卷,由任课教师出几套试卷供考试和补考用,教师个人的出题习惯导致题目重复率较高,影响考试的客观性。阅卷也会受到教师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有不同的评分标准,或有人为批改错误及分数偏差等。利用计算机建立试题库,实现计算机自动选题组卷,是实现教考分离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避免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考试的公平[2]。2.有助于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期末的组卷、阅卷、成绩统计及试卷分析等重复性工作使教师的工作任务增加,试题库建立后能自动组卷及阅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此外,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试卷知识覆盖面增大,能避免授课教师自己出题组卷所造成的在上课、复习及答疑时产生的偏向性,督促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突出课程重点,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并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以往教学中,部分学生靠考试前找老师画重点、突击复习的方式通过考试,从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学习懒散随意,也不利于对学生真正学习效果的考查。试题库的建立能避免学生套题、猜题、依赖临考前背重点来取得好成绩,促使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知识点,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二、试题库的建立及使用

1.命题教师的选择和培训。为配合本校实施的无纸化考试,课程组自2013年开始进行试题库的建设。试题库建设不是把试题简单地放在一起,它需要命题者对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非常熟悉。因此,《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命题组的成员均是本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中具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建设试题库前,课程组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弥补教师命题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的考试理论水平,同时还多次召开讨论会,确定命题原则、试题比例和难易度的划分标准,使大家能高质量地完成试题收集、整理及入库工作。2.试题库建设的要求及内容。《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建设是根据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要求来组织和实施的。题库中的试题不仅能体现大纲的核心内容,覆盖各章节所要求的全部知识点,还涉及了知识点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选择的试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无学术性错误。由于不同专业的学时数、教学目的、章节内容及教学重难点有所区别,因此每个专业都有独立的考试题库,题量、题型及难度系数的分配也不同。题库中的题量原则上是按理论课学时数的15—25倍比例出题,如临床专业的理论学时为84,则总题量为1800左右,而护理专业的理论学时为27,总题量为540。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7种题型,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1—5”5个层次,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40%、20%、10%。试题中,“掌握”、“熟悉”内容的试题占80%以上,侧重于对基本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建立起课程的基本知识框架[3],而“了解”内容的试题控制在20%以内。试题的来源主要是课程组所编写的《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以及历年的期末考试试题,同时参考一些相关教材和试题册,此外还加入了历年来的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及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真题,突出与临床实际及学科发展的联系,为医学生毕业后参加执医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奠定基础。3.试题库的审核及使用。试题库建设好后,由命题组先进行核查,再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试题进行抽样检查,每年审核1次。审核完成后,按专业、试题类型及难度系数导入由学校自行开发的无纸化考试系统。课程考核采用半人工组卷,考前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各章节的学时比例,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内容层次拟定命题计划,确定各章节的题数及题目难易度,保证试卷中各个层次要求的内容比例合理,章节覆盖面恰当。考试时根据命题计划所设定的各项指标,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生成试卷,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例如,在临床专业按20套/班从题库中随机抽题,生成试卷,每套试卷的题型不少于5种,包括主观题及客观题,题数60—70个,难度系数设置中1—5各个层次的比例为1∶2∶4∶2∶1,考试时长60分钟。学生完成后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成绩评定。对近几年利用题库考试的临床专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发现,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相对集中在75—85分,符合预期目标,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4.试题库的更新和维护。由于学科的发展及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区别,试题库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维护。首先是要对重复或存在相互提示的题目进行修改或删除;其次要根据使用教材版本和内容的更新,增加与新教材内容相关的试题,删除、修改内容有误或描述不准确的试题;最后还要根据试题分析的结果,修改不合理的难度系数。此外,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命题组适当减少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和“物质代谢”这两部分试题比重,逐步增加了分子生物学试题的比重,同时还增加了一部分案例分析题,加大与学科前沿及临床实际的联系。

三、试题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试题难度系数设置欠合理。难度系数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试题技术参数中最重要的指标。对于试题难度的划分是试题库建设中较难把控的一个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为保证学生及格率而将难度不大的试题设置为较大难度系数的问题,这需要命题组结合试题分析的结果及学生实际情况,对试题的难度进行更为准确的划分。2.题库软件系统有待完善。目前使用的题库系统只能考查一般的常规题型,如执医考试中的B1型、a2型题无法入库。此外,课程内容中涉及的生物大分子化学结构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化学反应等内容也无法导入系统。而且,计算机随机抽题会导致不同题型中可能抽到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存在互相提示答案的现象。3.主观题的准确评分较难实现。主观题的答案在题库中只能以关键词形式出现,而计算机对主观题的评判不如教师评判那样灵活,大大降低了评分的准确性。例如,学生在回答“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时,答案中的关键词如果设定为“蛋白质”,则学生写“pr”虽然正确却不能得分,出现评定误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细致的工作,需要将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更有效的结合,以提高考试的科学化及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葛杰,顾爱星,葛倚汀,苏豫梅.《基础生物化学》试题库的建设与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2):86-87.

[2]杨祎.高等学校学科试题库建设的时间与研究[J].教育观察,2016,5(9):32-33.

研究生课程建设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94-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属研究生教育欠发达地区。截止2007年底,全区有74所高校,高等教育在校生60.09万人。其中,培养研究生的高校9所,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8个,硕士点428个,研究生在校生15133人。

2008年9月,笔者对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开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广西高校目前开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情况基本框架相同,其中硕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其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文理课共同开设的,此外文科的一般开原著选读,理工科开设自然辩证法,不同的学校在课程名称上略有差别。开课的课时一般是36或者48课时,部分学校选读课程设置70学时。博士研究生一般开设《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总学时50课时左右。综合所调查的6所高校意见建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出以下改革设想和建议:

1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名称及内容的改革设想

硕士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已经学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几门课程,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等部分学习内容重复。另外,该课程广西高校使用教材基本上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放主编的研究生专用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没有涉及,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己补充。建议在课程的名称上,可以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进行,但又要同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所区别和侧重。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可以对教材原先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精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以及国外其他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新探索,将资本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进行的借鉴等新内容进行扩充,以使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也从更高层面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豪感和自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对文科硕士生的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和改革设想

目前文科研究生基本是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我们建议可以相应考虑文科学生的特点,做适当的适应性调整。由于理工科学生开设了《自然辩证法》,对他们认识自然界,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认识,对于他们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有益于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要多得多,以及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按照这种类比的思维方式,在文科的研究生中,目前还很少专门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本身和社会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核心进行整合的相关研究的课程,这样对于文科学生而言,除了专业的学习而言,他们缺少能超越专业,在他们的思想领域带来更多具有思维意义、指向意义和指导意义的专门课程。就课程的内容而言,更多地是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包括人的发展规律,包括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的发展伦理,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等。就其课程的名称而言,就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后才可以具体确定。因此,笔者认为,在文科学生中开设类似于理工科学生《自然辩证法》的课程,或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的一个补充。

3课程合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