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十篇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十篇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50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1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普法规划和依法治理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定期安排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坚持积极配合牵头部门作好相关工作,在平时工作中做到食品安全宣传贯穿到我局工作职能的履行过程中。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一是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深入社区、农村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在中小学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宣传、诚信自律宣传教育。二是利用网络、电视、微信等多种宣传渠道,宣传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的防骗意识。三是围绕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职工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食品安全宣传进企业

以“法治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法律进民企”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解读《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继承法》等民商事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者和企业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5月,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和“4·26”知识产权保护日,组织普法办、法援处等部门到**县**厂开展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宣传进企业活动,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治观念,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四)利用传统方式和新媒体平台进行普法宣传

在局机关户外宣传栏、室内外LeD和多媒体一体机播放相关宣传标语和相关法律法规,并积极运用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认可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食品安全舆论引导,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提高食品安全认知水平,增强公众消费信心。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抓好食品安全方面宣传教育。继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学校等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利用好网络、电视、微信等多种宣传渠道,宣传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不断加强对群众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在普法工作中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切实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继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活动,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防控产品风险和社会风险。

(三)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确保依法行政。宣传引导行政执法人员对食品药品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水平。树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2

1相关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食品安全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和完善。从卫生角度可以将农村食品安全定义为农村地区生产和销售的食品中不含有导致急性或慢性毒害或疾病感染,危害消费者身体和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因素;从法律角度可以将农村食品安全定义为农村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的强制性标准和要求,不存在损害或威胁消费者及其后代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质。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指用来规范、约束和引导农村食品生产、销售等行为,保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相关法律部门、组织和个体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涉及整个农村食品安全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村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和行为指导,是保证农村食品安全的主干线。

2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2.1是维系人们身体健康的客观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几年来,欧洲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二噁英事件”和我国发生的“瘦肉精事件”、“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染色馒头”等,都清楚地表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07年,卫生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报告506起,其中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1起;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7.35%和64.73%。众所周知,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人们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完善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已成为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

2.2是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公民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农村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约为8%,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达到7%左右,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发生使我国的食品出口受到挑战。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透露,因为农药残留率超标,大批中国进口食品被扣留。出口食品被扣留或退货不仅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使我国在国际上引发了不信任危机。我国是一个食品出口大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2.3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农村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食物中毒、死亡及其他问题,会激化受害者与国家政府部门、生产企业的矛盾,从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其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无从知道从市场买到的食品是否安全,也就无法保证买到的食品都是可靠的,购买过程充满了疑虑,最终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时有发生,食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村民们也提高警惕,在对食品安全性的鉴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增加了村民的支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再者,正规的食品加工厂商因为自身经济利益不能保证,会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多多少少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构建的难点

3.1农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行政执法缺乏权威依据1983年《食品卫生法(试行)》的颁布实施,以及1995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我国的食品卫生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出台时间早,在当时的立法背景、立法条件、立法信息及立法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下,难免出现内容不全面、不具体的情况[1]。例如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内容“不安全食品的处理和召回”、“食品安全市场准入”、“食品安全认证和认可监管”等,均未能纳入《食品卫生法》调整的范围,从而使《食品卫生法》无法在食品安全领域扮演好“母法”的角色;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违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现有法律体系尚未将其纳入规范和界定的范围,给许多不良商家留下法律不够健全的空子,违法违规生产加工一些有害有毒食品,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3.2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交叉、监管行为不够规范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是一种“公共服务”,从农村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到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政门的监管和执法。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主要是实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督协调,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2]。但由于多部门管理一个食品安全环节,经常出现因管理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相互推诿而造成的管理漏洞。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缺乏规范性,使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机制很难进行有效的配合,当问题发生后,各部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许多监管工作形同虚设;加上我国众多家庭作坊式的造假窝点,以其独特的隐蔽性,给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3.3农村食品市场准入机制不合理,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我国农村小作坊数量众多,以小作坊加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食品业长期保留着原始加工的简单化、随意性特点,并且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混乱,目前就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3],标准繁杂且不合理、不统一,为这些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浑水摸鱼”提供机会,不经合法申请或申请未经批准就擅自经营食品业务,而且不执行国家规定的卫生管理规定,管理混乱,不按照标准生产和加工。据统计,现在80%以上的食品质量问题都是出自于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4]。其次,农村食品经营企业大部分是小型餐饮店、街头商贩和社区网点,具有规模小、条件差、分布广的天然特性,使其进货渠道难以统一管理;街头商贩、社区网点的进货渠道更是混乱不堪,大多以价格为主要导向,食品安全性处于次要地位,这些食品经营者根本不关心生产者是否合法。再者,《食品进货查验制度》及《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并未真正建立,导致低价劣质产品泛滥,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

3.4农村食品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轻,难以形成威慑效应《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以消费者购买食品所支付的价款为基准,这种确定性的计算原则易于操作,增强了该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也极有可能导致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的责任过轻,纵容了生产经营者的不法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备受全社会的关注,法律对于出现问题的商家惩处也较我国严厉。例如,美国法律明确规定,不论涉案金额大小,制假售假的行为均属有罪,要处以25万~100万美元的罚款,并处以5年以上的监禁,对有前科者罚款金额高达500万美元,这样的处罚力度使得经营者惧于处罚而自觉遵守食品安全规定[5]。与之相比,我国现有的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违法的个体或企业处罚过轻,低廉的违法成本助长了农村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不足以对不法行为产生威慑作用。

3.5农村消费者自身素质的内在制约,滋长了不法企业的投机心理商务部《2005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虽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的人仍首选价格便宜。食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息息相关,他们是食品安全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因此,消费者鉴别食品安全能力的高低、维权意识的强弱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据调查显示,了解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28类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且认识质量安全(QS)认证标志的居民数占所调查总数的24.1%,不了解、不认识的农村居民竟占到了75.9%,知道辨认、识别假冒伪劣食品方法的居民数仅占所调查总数的7.2%,略懂一点的农村居民占63.9%,完全不知道如何防假识假的居民数占28.9%。我国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应对食品中毒态度消极,甚至许多农民对农药使用不当造成严重源头污染带来的危害几乎不了解,成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4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构建的路径

4.1完善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使农村食品安全有法可依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食品安全执法顺利推行的前提。鉴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食品安全立法无论是在立法理念上还是在具体法律制度上都比较落后,因此,应尽快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立法的进程。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所涵盖的法律法规并非以“食品安全”为中心构建,而更多定位于“食品卫生”的层面,应以国际现有的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建立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首先,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国家应确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模式,制定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卫生和安全的法规、规章,从立法上弥补食品安全的漏洞;其次,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全面系统地修订和调整我国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以及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突出重点,填补空白,逐步形成完善而严密的、既有综合性法律法规又有配套性具体规章制度的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4.2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统一监管,规范农村食品行政执法行为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已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但仍存在重复执法、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责任、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监管体制,应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统一监管制度,规范农村食品安全执法行为,逐步实现包括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一些重要产品的综合监管和统一监管。首先,应制定全国性的食品质量标准,健全食品质量认证制度,协调、监督各部门与此相关的工作;其次,要明确各个阶段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责任,各监管执法部门要促进协调和配合,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管,尤其要解决执法监督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最后,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制度,便于进行危害预测。

4.3健全农村食品市场准入机制,严厉打击低价劣质食品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是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及食品市场秩序稳定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首先,政府部门应明确农村食品市场准入的条件和要求,严格监控农村食品企业的准入,减少和消除不安全、不规范小企业和小作坊违法生产的可能性;其次,应加强行政监管和检查力度及范围,尤其是对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应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监督和规范其生产行为;再次,对小作坊的整治要坚持“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一方面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让小作坊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措施,限制销售范围、严格限制预包装,以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最后,企业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应积极引导企业完善自律机制,促使企业不断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3

一、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省、市工商局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党组书记、局长张新荣同志任组长,副局长王兆文、刘晨、雷光英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经检分局、市场监管室、注册登记室、“12315”投诉举报中心及各工商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监管领导小组。根据我县食品流通领域的特点,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先后制定下发了《高台县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高台县工商局“两节”市场检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及《高台县工商局食品监管应急预案》,从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及工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行政管理目标责任书当中。年初与各室、经检分局、工商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工商所、分局又将监管内容、任务分解细化给各巡查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分工抓,分局、工商所重点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月一法一考”,组织开展以案学法,重大执法行动先行培训活动,积极探索培训载体,加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内容的学习培训,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常规知识、假冒伪劣商品鉴别知识、适用法律法规知识、办案文书处理等为内容的知识更新活动,特别是今年四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举办的“工商执法大练兵”活动,有力促进了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为发挥工商职能,提高执法效能,稳步推进、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积极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3.15”、“12.4”等法制宣传日,拟定节日宣传主题,通过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刊载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在市场、商场、饮食门店粘贴标语,悬挂横幅,搭建食品安全咨询台,成果展台等宣传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意识,使工商维权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贴近了消费者。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材料10200多份,参加5000多人次,设立了现场投诉、举报,法规宣传咨询,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等制度和消费知识展板5块,悬挂横幅22条。现场接受咨询人数400多人,受理投诉案件1起,与所有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门店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二是深入开展消保维权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进乡村活动,大力宣传消保维权知识,识别假冒伪劣商品、广告常识。到目前为止,我局在9个乡镇、135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联络站,选聘了266名联络员,使消保维权网络向农村拓展,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使“12315”维权体系在打假维权,调节食品安全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以平时检查、重大节日为宣传契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了打假维权,净化市场,人人有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氛围。通过集贸市场集中宣传、平时检查逐户宣传、重大节日设立展台、咨询台讲解宣传等形式,逐步提高了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参与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四是加强对食品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人意识和职业道德。截至目前,我局通过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发放食品安全典型案例警示材料、相关法律法规材料等学习教育形式,使食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安全常识,堵塞了假冒伪劣食品在流通领域内的存在空间。

三、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严把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准入体系,进一步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自律制度,结合经营者自查自纠,重点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和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等4个制度,突出抓好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和食品批发企业,在全县城乡开展了创建“食品放心消费示范店”活动,向“爱家超市”等30户食品经营单位授予“食品放心消费示范店”牌匾。二是通过扩大12315网络和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充分发挥广大消费者和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着力构建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分类监管,加强对食品退市的监管,防止已退市的食品改头换面二次流入市场。统一制订和印发《高台县食品经营行业自律规范》汇编1600本,内容包括:食品经营者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应当遵守的规范、关于实行索证索票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实行对食品质量负全责等制度,要求经营者人手一册。在2004、2005年度推行重要商品进货索证、索票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大了工作的力度,在全县食品经营者中又认真落实了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共检查纠正经营资质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者241户、进货检查验收存在问题的26户、食品商标广告存在问题的6户。至目前,已发放商品信誉卡10万多份,进销货台帐800本,签订食品责任书1000余份。今年,由于我局加大了食品安全的整治和市场巡查监管的力度,运用“星级”管理强化对经营者的分级分类监管,通过推行重要商品索证、索票、备案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经营假冒伪劣和过期食品等违法违章行为明显下降。使食品质量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各项自律制度和加强监督检查,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三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国家工商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条意见”的工作要求,我局将食品监管工作的重心下移,实行食品安全片、段长负责制,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管“五结合”模式,即“工商所与经营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相结合;市场监管责任区责任人与市场巡查相结合;食品安全监管与经营者建立、落实自律制度相结合;常规检查与食品安全预警应急处置相结合;教育警示与加大食品安全大案、要案查处力度相结合”,有效地发挥的工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四是结合“百城万店无假货”、“名优食品入乡进村工程”和“三绿工程”等活动,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放心示范店”、“放心示范超市”、“放心示范市场”等创建活动,树立典型,鞭策后进,营造放心消费市场。截至目前,以在全县城区及各乡镇建立“放心示范店(超市)”30个。

四、加强监管,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努力建设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市场

(一)、继续加大清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力度,严格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结合2005年度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局的要求,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结合日常监管依法对全县1552户进行全面清理,主要内容包括证照是否齐全有效、经营事项与登记事项是否一致、年检和验照是否通过等,建立健全了工商所辖区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档案,监管记录和监管记录卡等登记注册基础资料,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2005年,我局依据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共取缔食品无照经营户200多户,罚款60000余元。今年上半来,又查处食品无照或超范围经营案35起。

(二)、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长效监管机制为目标,全面推进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结合工商e6办公系统,按照各工商所管辖范围,初步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档案、不良行为记录档案、食品经营主体注册登记电子档案和经济户口数据库,加大失信惩戒力度,通过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不断提高食品经营主体职业道德,强化自律意识和社会意识,从主观上杜绝了食品不安全案件的发生,促进了食品流通的良性运行。

(三)、继续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为进一步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良心运行,我局以重要节假日为契机,以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为基点,以城区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粮油、肉类、蔬菜、食品、饮品、保健品、水产品、酒类、儿童食品为执法检查为核心,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区域,先后集中开展了儿童食品市场、农村食品市场、包装食品、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月饼市场及节日市场、秋冬季食品市场等10次大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通过对全县经营食品其中的800户零售经营门点,8家超市,3家商场,36家宾馆(饭店、餐馆)的餐饮操作间,25户食品批发经营户进行多次检查,特别对有文件通知的涉“红”食品及其它食品,对照企业名单、商品名称、品牌、批次、生产厂址等项,重点进行了清查,扎实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有效维护了食品市场消费安全。至*年6月底,共检查经营门点3561户次,检查商品10大类194个品种,1800多个计量单位,下达违章警示通知96份。扣留收缴假冒伪劣或“三无”商品总价值4万余元。

(四)、继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行为。今年,按照总局制定下发的《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五个到位”、“六查六看”的要求,我局将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和责任认真落实到每个基层工商所,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基层工商所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到位;市场监管责任区、责任人和市场巡查到位;食品质量监管和经营者自律制度到位;查办食品违法案件和取缔无照经营到位;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申诉和预警与应急处置到位。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并对规范情况和落实“五个到位”情况进行了自查,逐所验收。结合高台实际,制定了我局《工商所落实〈规范〉考核办法》,突出“五有、一落实”。即,有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有辖区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档案,有监管记录和监管记录卡、监管责任书、责任区和责任人分布图,有市场巡查和查办食品违法案件登记簿,有与食品经营者签订的责任书;全面落实食品经营行业自律规范。同时,参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实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的意见,制定了《高台县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强化工商所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落实。

五、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社会监督,努力构建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因素,逐步形成“珍爱生命,关爱生活,杜绝伪劣,安全消费”的社会氛围,我局不断整合社会资源,畅通监督渠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首先,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了广大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以“12315”行政执法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一会两站”作用,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受理投诉、案件查处、跟踪督办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减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监管工作效能。第三,与消费者协会,食品行业组织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社会监督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第四,充分利用报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宣传引导作用,及时对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予以曝光。第五、积极发挥工商行政检查职能,组织行政效能检查组,日常监管、临时抽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加强监管,并将履行职责的程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与单位工作效能、个人工作业绩相结合,确保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

六、分工协作,积极配合,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整体合力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只依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力量,显得有些股单力薄。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积极加强与质检、药检、卫生、经贸、公安、广电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整合执法资源,增强执法效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形成协调、统一、效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在历次联合执法工作中,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作详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统一协调指挥,责任落实到位,使联合执法行动去得了阶段性成果,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截至目前,我局会同其他部门联合执法12次,涉足全县范围,出动执法车辆36台次,执法人员64人次,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食品经营,食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局在今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努力的方向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20

DiscussionoftheimperfectionofFoodSafetyandtheStrategiesinChina

XUZhi-qiang

(informationacademy,Shanxiagriculture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China)

abstract:Foodasthemostfundamentalsubstanceofhumanlifeandevolution,byanalyzingoftheimperfectionoffoodsafetymanagementinChina,thisdissertationthrowedlightsuponthefoodsafetywasanultimateelementofnationalsteadinesswhichwasdirectlyrelatedtotheeconomicsteadydevelopmentandabigissueofcitizensthathasalreadybecameasocialissueandanelementaffectingsocialharmony.inordertoimprovethelevelofnationalfoodsafety,thenationalsenseoffoodsafetyandperfectnationalfoodsafetylegalsystem,thisdissertationpointedoutlegalcountermeasurestoperfectmanagementsystemofnationalfoodsafetyandsomecorrelationalsuggestions.

Keywords:foodsafety;supervisorysystem;countermeasure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国家安定的根本要素。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质量及安全性都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涉及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1]。它已突破国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世界性的话题。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市场空前繁荣丰盛,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年来,国际上时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发生,中国这类问题也具普遍性,且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形势十分严峻,它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因此,吃到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物这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要尽快修定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体系认证,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含量,加强食品营养卫生知识教育和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食品安全,造福于人类。

1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弊端

1.1法律保障体系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中国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已颁布出台多部,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但因分段立法,条款相对分散,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部食品产业链基础上,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广度不够,具体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上也不够协调和系统[2-3],致使中国的法律体系缺少系统和完整性,相关法律条款内涵界定较笼统模糊,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窄,可操作性差,威慑力不够,给执法留下空隙和隐患,使执法主体对相同具体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等,不能准确定性,所以造成处理结果相差很大的案例到处可见,这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律相比,中国相对缺少了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

1.2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食品卫生监管不力[4]

中国现阶段对食品安全管理实行分段监管,现有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繁多,执法不一,责权不清。工商、卫生、农业、质监、贸易等行政管理部门都承担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任务,由于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监管责任也就难以落到实处[2]。另外,中国食品安全有关立法相对滞后,不能尽快适应新情况,可操作性较差,法律法规不配套,在责任追究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往往不了了之,造成执法混乱和工作效率不高,这些都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重要障碍。

1.3惩罚标准低、力度小

多年来,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制假售假行为和不法食品生产和经营者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震慑和遏制利益驱动下的不法行为,有的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高增长和增加就业人数,采取地方保护主义,从而使制假者付出的风险及代价很小,导致恶性循环。中国从食品安全的监管机构到监管制度与发达国家都存在差距。如:美国的法律规定,无论金额多少,只要制假售假均属有罪,有假冒前科,罚款额可达500万美元[5]。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体系,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制度,监管机构的设置趋向于独立行使职能的单一权力部门,避免了监管上的许多漏洞。而中国虽设有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但未摆脱多部门执法、职能交错、责权不清的状况,使得监管体系全过程中存在断层与重复的现象[6]。

1.4无法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强,维权意识淡薄。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对食品是否合格,标志是否齐全,厂家是否正规很少关注,多数人没有索要票证的习惯,有的消费者缺乏食品基本安全知识、识假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对自己购买的产品了解甚少,有的消费者贪图便宜,几乎不知道食品潜在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范围,遇到个人利益受到伤害的质量安全问题,因怕处理繁琐,多取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破财免灾之态度。

中国的法律法规有时不能很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相比之下,食品生产经营者多是强大经济实力的组织体,而消费者是单个分散的经济实力薄弱者,维权成本相对较高,所以“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7]。这种现象的出现助长了生产经营者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的侥幸心理,造成违法食品有市场、违法者有生存空间的状况,殊不知长此以往企业和商家不讲诚信而去逐利,将会使其更快地走向没落,步入行业的“冬季”。

2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2.1进一步建立完善高效的监管体系

逐步建立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形成协调、统一、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职责和执法标准,在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和法规的基础上,依法加大监督惩罚力度,使我们无论在何时,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安全预警网络和紧急预案,随时向公众报道监测食品的卫生状况,严惩制假、售假不法行为,只有加重打击力度,才能有效遏制其恶。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确保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我们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确保食品的安全,除了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行业自律,更关键在于建立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预警体系以及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8-9]。

2.2加强和提高食品行业诚信经营的理念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处世观、道德观。人无信不立,事无信则乱。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公众的基本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我们深知,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这个企业的无形资本,是将食品安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作为保障,所以政府应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更好地加强和提高食品行业的诚信经营理念,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意识[10]。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运用市场规律,自觉坚持诚信经营,不断跟踪监测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状况,逐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使食品行业从种植、养殖、加工、储藏到经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置于全社会的诚信监督下。

2.3加强国民对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11]

提高全民对食品安全重要性及它造成严重危害的认识,重视普及全民食品安全知识,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一切传媒不断加强对群众食品安全的教育,普及食品安全法律规范,促进公众对食品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培养国民科学和安全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社会安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消费知识和技能,引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正确趋向,真正关心消费者自身利益,提升其维权意识和参与改善生活环境的能力。

3结束语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我们应正视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加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完善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制定,突破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科技“瓶颈”,改革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食品安全的科技投入,加强监管力度,重视宣传教育,加强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提高全民素质,不断吸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通过实施这些措施,相信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人类的食品安全定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李光宇,王世琨.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47-49.

[2]朱育菁,冒乃和,刘波.关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和标准的建设[J].科技导报,2004(3):54-55.

[3]冒乃和,刘波.中国和德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74-77.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5.

[5]韩运镇.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缺陷及应对[eB/oL].(2004-02-05)..

[6]王澜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05,20(1):11-14.

[7]李长健,陈占江.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306-308.

[8]刑宇,郭丽娜.当前食品安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J].科技论坛,2006(2):76.

[9]白献晓,马强,韩蕴,等.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102-105.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5

关键词:

食品安全教育;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059-01

1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屡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在质疑食品安全的同时,也对我国食品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也在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各种途径方法,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各地也积极开展各种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及各种科技知识竞赛,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与此同时,在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的建设中,农村农民的食品安全教育问题,摆在了显著的位置,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着食品安全的隐患。例如:农民过量使用、滥用除草剂等农药,对于农药等的副作用认识不清;农村自制副食品,卤制品等销售量颇大,安全意识不强;农村小卖部,集贸市场,校园周边等监管盲区,不合格食品,伪劣食品大行其道,安全质量问题频发,农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法律意识不强,大多私了解决或者碍于情分不予追究,当损害加大时,追偿困难等。

2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不足

虽然食品安全教育形式、手段、内容不断多样化,但是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反映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改进和完善。

2.1农村安全教育工作不完善

20世纪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包括公众食品安全教育、在职人员职业培训、高级人才教育等。但是目前,农村基层针对农民的食品安全培训、食品安全普及宣传较少,农民的食品安全知识还大部分停留在日常生活经验等,另外,我国食品宣传教育的资料大多是采用书面文字资料,针对农民的实物材料,案例资料、浅显易懂的资料不多,难以引起农民的重视。

2.2农村的食品安全教育学术性过强,实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等宣传食品安全的知识,宣传涉及食品各种科普知识及食品安全的常识等,但是也透漏出在农村的宣传过程中,学术性术语较多,农民一知半解甚至不明白,与农村日常生活脱节,食品安全教育普及的效果不佳。

2.3缺乏行政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目前,我国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通过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例如制订了《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等,但是针对食品安全教育的法律还不健全,管理机构也不明确。尤其是在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管理更是不健全。

3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措施

(1)完善农村食品安全培训工作。一方面可开展针对农村基层管理者(村官)的培训工作,来带动管理者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开展针对农民的季节和定期培训,尤其是在过年或者农忙人员相对集中的季节,加强培训;另外,可以开展针对农村家庭主妇等培训,因为此群体,对家庭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很高。

(2)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的实用性。针对行业的不同、从业人员素质的不同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食品污染源的教育,并与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采取容易接受的宣传资料、宣传语、案例等来普及知识,加强实用性,来纠正不正确的生活常识等。同时要加强农村学生全体的安全教育,来切实加强其实用性。

(3)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政府要完善对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设立从市到区县、村等层级专管部门来负责工作,同时发挥社会监督管理职能,设立农民协管员来协助工作。同时加强对农村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广泛深入地向农村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同时也要完善我国的法律建设,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证食品安全教育的进行。

(4)发挥大众传媒的监督作用。

要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揭露农村食品安全事故及各种违法行为,宣传农村食品安全的正面事例,提高整个农村、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总之,食品安全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工程又是一个综合性系统的工程,他需要政府、社会、居民等多方合作。食品安全教育又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更是工作的重点,提高农村的食品安全教育,有利于我国农产品供应的质量供应,才能巩固居民的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保证我国食品安全朝着健康、科学方向发展,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春.浅析食品安全知识的国民教育问题[J].科技信息,2007,(21).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6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县委十届五次全会《决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统揽,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活动为抓手,立足工商职能,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食品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梳理监管漏洞和盲区,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和要求,全面堵塞监管漏洞,着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力组织保障。成立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局长靠前指挥,各工商分局、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严格落实监管人员、监管任务和监管措施,重点监管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经营行为和食品质量,按照网格责任区强化日常监管,严格规范市场监管行为。三是建立问题食品后处理机制,有效提升对问题食品的规范处置能力。

(二)加强食品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物资保障。为一线监管执法人员配备现场快检设备、监管业务用车等必要的技术装备,为满足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从相关科室抽调熟悉业务的精干力量充实到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力量,同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知识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实践演练,讨论交流,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完善工作制度。为适应工作转型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工商执法办案工作体制,对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和更新,完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三)强化日常监管执法。一是加强日常巡查。重点检查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有效、是否亮照经营,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等自律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销售“三无”产品及过期产品的行为,将经营者经营记录作为日常监管巡查的重要内容,按照风险分类登记、诚信经营情况等实行量化分级管理。二是开展各类专项整治。针对“春节”、“元旦”“五一”“中秋”“国庆”等重点节日,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粮、油、生鲜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酒、饮料等重点品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三是加强食品质量定向监测。在强化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既定抽检计划,以可能危及消费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食品及消费者申诉举报比较集中的食品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四是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研判。针对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批发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经营户,纳入隐患登记台账,并采用行政约谈的方式,明确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限期整改。五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为食品经营单位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将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并选择典型案例适时向社会公开“曝光”。

(四)严格落实经营主体责任。一是认真落实企业自律制度。检查、督促所有经营者严格落实责任管理、进货查验、出厂检验、索证索票、产品追溯、生产经营记录等自律制度。让食品经营者通过索证索票,向供货商或生产商索取“三证”、“三书”、“二照”、“一票”把好食品进货渠道关;通过索取食品检验报告单等把好食品质量关;通过加强其内部管理,把好食品销售关。二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定期组织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详细讲解《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流通领域乳制品、酒类经营、临保食品管理制度及销售假冒劣质食品和过期食品等不合格食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增强经营者的守法、诚信、自律、责任意识。

(五)构建群防群治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受理咨询、开设食品知识专栏等形式,深入到各乡镇、较大行政村、食品经营集中场所进行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无照经营查处取缔等法律法规知识巡回宣传,增强公众食品消费安全意识和识假辩假能力。二是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深入推进12315“五进”工程,不断强化全县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在各工商分局建立“维权调解站”,在大型商场、超市、市场、公共服务企业、旅游景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和乡村建立“工商维权服务站”,健全投诉举报快速受理、高效处置机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群防群治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阶段(4月8日—4月13日)。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细化任务,明确责任。

2、实施阶段(4月14日—7月31日)。根据实施方案的内容,逐项落实,全面开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完成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3、自查阶段(8月1日—8月20日)。根据任务分解表中的任务,进行自查自评,看任务是否完成、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并查找问题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形成自查报告报送县政府食安办。

4、整改阶段(8月21日—11月30日)。根据县政府联合初审考核组的初审结果,对在初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及设备。

5、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市政府食安办、是市食药监局联合省政府食安办、省食药监局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组织领导。成立县工商局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具体名单如下: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有关科室、分局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为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打好基础,为构建“五个”作出贡献。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7

一、指导思想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构建和谐*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大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食品安全宣传形式和内容。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维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得到普及,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显著增强,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岗位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透明,舆论监督及时有效。全社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形成全民关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食品安全宣传基本内容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教育重点,服务改革发展。

(一)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政策部署。重点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江门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及新制订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展示食品安全整治取得的成绩。

(二)广泛宣传我区“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等活动取得的成效,曝光一些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激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抵制制售假冒伪劣本文来自文秘写作网食品和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的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宣传。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积极宣传重视食品质量卫生,讲究信誉的典型,重视企业信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者的责任安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五)宣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的成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食品放心企业,提高我区食品信誉,增强群众食品消费信心。

四、主要措施

(一)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成员单位及镇政府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主要渠道作用,加大食品安全舆论宣传力度。

1、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工作计划,围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每年初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根据食品安全形势,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报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会城街道办、居委会、各镇政府、村(乡)委会要设置食品安全常识宣传专栏,支持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倡导科学、健康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新闻媒体要把新闻报道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开揭露曝光忽视食品安全,违法生产、经营伪劣食品的行为,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广泛宣传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推广食品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要体现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防止以偏概全和主观臆断,避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或引起社会恐慌。

(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

1、充分发挥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定期开展群众性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分析透视和报道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和谐社区、安全社区的建设。

2、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村入户”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建立食品安全橱窗,采用张贴海报、漫画和举办公益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常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力量,开展青年志愿者“食品安全知识下乡”活动。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学术团体、专业性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科普节”、“美食节”等时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和专业讲座,传授科普知识,帮助人民群众掌握识伪劣,防欺诈的常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4、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以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公民监督参与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公益活动,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

5、建立食品安全网站,通过互联网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常识和食品安全质量状况以及政府部门重大食品安全举措、成效,加强监管部门与公众间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推进食品安全新闻会制度,统一重要食品安全信息。

6、通过食品安全简报、内部参考资料等,向各级领导通报全区食品安全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定期邀请各级领导参加有关食品安全的座谈会、研讨会以及面向公众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及时向各级领导传递各类食品安全信息。

7、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探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1、对食品从业人员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有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培训,使依法经营、规范生产成为企业职工的自觉行为。

2、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把在职人员的培训纳入计划,对从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干部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3、重视对广大农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向农民传授农业种植、养殖的安全知识,使农民自觉抵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禁止使用的兽药。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全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建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部门配合,公众参与,分期实施的工作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各自职责范围内宣传教育活动,确保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三)落实宣传教育经费和人员。

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全区食品安全宣传计划和重大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各镇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与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和具体人员负责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订和实施本部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计划,保证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8

各村、学校、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根据市食安办下发的《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决定,6月21日至27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深入扎实地做好宣传周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结合全市开展的“社会共筑,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活动,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正确的饮食观念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和成效,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宣传口号

1、想要健康活到老,食品安全不能少。

2、食品安全,全民行动。

3、食品安全齐监督,健康生活同构筑。

4、严把食品安全关,喜架健康幸福桥。

5、举报食品违法行为人人有责。

6、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7、食品安全有保障,绿色消费享健康。

8、安全食品联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9、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10、保障食品卫生,构建和谐社会。

三、活动安排

1、召开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

召开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传达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

2、悬挂横幅、设置站牌

各村、学校、企事业单位、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单位门口醒目位置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标语或设置站牌,内容在十条宣传口号中选择。工商所、农业服务中心、经济服务中心、兽医站等部门选择在农产品养殖基地、集贸市场、超市、副食品商店、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等场所门口醒目位置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标语或设置站牌。

3、张贴宣传海报

在集贸市场、超市、副食品商店、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机关、行政村等张贴食品安全宣传海报。

4、开设食品安全宣传栏

各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栏应在活动周内专门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张贴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食品安全宣传周各项活动情况等。

5、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

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在宣传周期间走进村、学校和食品企业,为广大群众和食品从业人员讲授食品安全常识,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学校要组织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活动,通过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热情,带动家庭成员和全社会树立共责意识和科学观念。

四、工作要求

1、各村、有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制定本单位宣传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要编印、翻印有关宣传材料下发,促进活动的开展。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9

1.1食品流通许可情况被调查的56家客房配备食品的旅店业经营单位均未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食品流通许可证。

1.2食品的储存情况56家客房配备食品的旅店业经营单位均未设置专门的食品存放仓库,采购的食品存放在布草仓库内,与布草、洗化用品等非食品物品混放,未设置专用食品存放架,部分经营单位食品就地堆放。

1.3食品的采购56家经营单位均未建立食品采购查验制度,未设专人负责食品的采购和验收,采购人员均未参加岗前培训,48家经营单位能从固定供货商处采购食品,但仅有3家单位与供货商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协议,协议内容粗略,对应提供的保证食品安全质量的企业许可、产品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未加限定。供货商许可证索证率仅为42%,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明索证率36%,食品相应批次检测报告索证率为9%。

1.4食品周转情况桶装饮用水周转期平均13~15d,方便食品平均周转期22~25d,火腿肠平均周转期27~30d,饮料平均周转期22~24d。

1.5超保质期情况抽查272份食品,共发现超过保质期食品32份,超期率11.76%,桶装饮用水超期率最高,火腿肠超期率最低,四种食品超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数意义(χ2=28.39,p<0.005)。(表1)。

1.6抽检合格情况抽检食品样品266份,合格242份,合格率90.98%,其桶装饮用水合格率最低,火腿肠合格率最高,四种食品抽检合格率差异有显著统计数意义(X2=22.51,p<0.005)。

2讨论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实行以部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督管理模式,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目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由于客房配备食品供客人消费的形式属于新的营销方式,加之经营过程的隐秘性,其经营行为往往不被人们关注。目前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未将其纳入管理范畴,造成该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空白,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经营行为不规范等,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此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亟待解决。

2.1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总结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形成不交叉、不重复、不漏管、协调一致、高效有力,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合作的监管体系。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议事机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合作机制等综合协调机制及配套法规,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卫生行政部门在旅店业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相关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对旅店业经营单位客房配备食品的经营行为加强管理,严格该领域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对未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经营单位予以行政处罚。

2.2规范客房配备食品安全等经营行为规范旅店业经营单位客房配备食品的经营行为,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强化经营单位负责人、采购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督促其掌握有关索证管理规定,提升“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和“主动索证索票”意识。满足采、供、消三方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降低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规范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真实反映食品来源渠道,为不合格食品溯源创造良好条件。

2.3督促旅店业经营单位设立食品专用存放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食品陈列货架,食品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建立健全食品检查验收制度,严把食品入库查验关,食品尽可能做到计划采购,先进先用,缩短食品在库房和客房的周转周期,确保食品经营过程中不超保质期限。本次调查显示,旅店业经营的四种常见食品中,尽管桶装饮用纯净水平均周转期最短,但由于其本身保质期限较短,超过保质期使用现象仍最为严重,抽检合格率最低,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督促旅店业经营单位尽可能采用小容量包装的桶装饮用水,提高其周转率,缩短开封后的周转时间是降低微生物污染污染的关键。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篇10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新乡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迅速成立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相关二级机构及各县区一把手为成员的宣传领导小组,负责宣传周活动的具体实施。召开有关餐饮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会上由卫生监督人员对《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进行讲解宣传,会议要求宣传日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主要街道的宾馆和较大的饭店,在门前悬挂宣传横幅和制作宣传展版。撰写食品安全知识科普稿件,利用新闻媒体播放宣传有关餐饮安全知识等形式,扩大宣传面,营造食品安全舆论氛围。

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

宣传活动以“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为主题,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等为主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围绕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工作成效。

(一)开展法律“四进”活动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法律“四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种途径,面向社会公众、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新闻工作者、学生群体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6月13日市新乡市《食品安全法》宣传启动日,市卫生局组织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在新乡市人民公园东门启动《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宣传会场各单位精心制作的宣传板块和宣传条幅引来行人纷纷驻足浏览,设立的咨询台前,更是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市卫监所的展台前,过往的行人被数十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展板及数百种假冒伪劣食品所吸引,不停地围上观看、询问。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宣传食品科学知识,解答疑问,并现场采取知识讲座,现场专家咨询、免费发放卫生知识宣传材料、受理群众投诉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新乡市四大班子、卫生局、药监局等领导亲临宣传活动现场指导工作。新乡日报社、新乡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次宣传活动给予了报道。

宣传周期间,市区大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大型商场、超市、酒店、宾馆均在企业门前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横幅,在单位内部设立食品卫生安全专栏或展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各县(市)区在主干道的较大餐饮单位门前悬挂“关爱生命,关注食品安全”等宣传食品安全的标语口号,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发挥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食品安全法》。针对近期群众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在新乡日报上刊登了新乡市卫生局出台严厉打击餐饮服务环节违法添加行为,确保餐桌食品安全的十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