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教学课程十篇儿童教学课程十篇

儿童教学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07

儿童教学课程篇1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的缘由

儿童文学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引起人们的关注,它逐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与它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我们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改革所引起的。

(一)课程地位的演变

小学语文课本来就是小学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语文让小学生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过去的课本中大部分编排的是一些关于红军榜样、红军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定的责任感,由于过份注重学习结果,以至于学生对于这方面认识不足,收效甚微。这就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考虑把儿童文学纳入小学语文课程中,所以在教科书编排的过程中,这个体系被提上日程,这让儿童文学的地位得以提升。紧接着是新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儿童文学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课程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的个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儿童文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虽然说没有把儿童文学的目标和内容明确提出来,但是相关阐述为儿童文学教学的组织提供了很大依据。以前,那些故事书一般只作为家长为了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买的课外读物,在学校老师并不允许它介入课堂,怕它干扰学生学习。但是现在,《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故事书已经越来越成为儿童文学融入语文课本的重要参考,这些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小学生从中领悟其中的意味,这个对于小学生思想的引导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至少要比死板的文章要有益很多。

二、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的的教学策略

现在的小学生视野是很开阔的,一部分出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一部分出于教育环境的改革。所以说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对新一代青少年来说是极为有利的,特别是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小学生学习更是有很大的帮助。

(一)把握小学生的特点,快乐学习

小学生也可以说出在儿童期的儿童,既然是儿童,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就是很强的,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儿童文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老师可以采用丰富的表情,不断变化的语调来给学生讲书中的故事,让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融入课堂环境中,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当然这就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必须具备很好的工作能力才可以做到这些。

(二)尊重儿童的理解特长,发散小学生思维

儿童教学课程篇2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教学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教学同步发展的重要性

1有利于幼儿园整合课程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教学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的概念常常被混淆,在许多不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游戏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事实上,游戏和教学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两者之间反而是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关系。需要将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比如在音乐游戏中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受,也能培养幼儿养成勇敢、机智的良好品质,通过相应的舞蹈训练也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2游戏活动促进幼儿激发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游戏活动,有利于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充分发挥幼儿成长特性,加强幼儿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从而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首先,以孩子为主体,根据他们的特点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为他们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树立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其次,将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促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不断探索新事物,从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最后,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注意力,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和想象的作用,在愉快的游戏中不断得到成长、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与教学关系

1游戏活动为幼儿园课程教学注入活力。幼儿处于发展的阶段,游戏活动和课程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学渗透于幼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幼儿自身特c选择游戏项目,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有利于加深游戏活动在幼儿课程中的地位,通过游戏活动不断巩固教学内容,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游戏活动渗透在幼儿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游戏内容不断融入幼儿教育过程,以借助游戏实现教学目标。

2幼儿课程教学为游戏活动增添魅力。从某种意义来说,幼儿课程教学为游戏活动增添了魅力。因为幼儿园本身就是为幼儿提供学习平台、为后期学习与校园生活打下基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游戏活动结合,就是为幼儿成长营造一个丰富的整体环境,通过课程基础教学内容与游戏相互渗透,不断丰富与更新幼儿的领域内容,通过游戏主题不断丰富教学情节与内容,充分利用幼儿课程的作用不断滋养游戏活动,增加幼儿对游戏活动所产生的吸引力,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加强游戏活动对幼儿性格的培养。游戏活动不仅局限于幼儿园内,也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而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创立“我是环保小卫士”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这过程中引导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与良好的性格。

三、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困境

1、游戏活动没有可操作性。学前教育的对象智力发育不健全,实践能力不足。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游戏活动,不要太难,将简单作为学前教育游戏活动的一大特点,才能提高游戏活动的可操作性。

2、游戏活动没有趣味性。有趣的游戏活动,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游戏活动,必须要具有趣味性。如果趣味性不足,儿童很难主动参与到其中,游戏活动的教育目标也就很难实现。

3、游戏活动没有启发性。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不是为了让幼儿玩,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是想通过游戏活动去提高幼儿的个人能力,让游戏活动具有教育意义。

四、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对策

1.设计、创新学前儿童游戏内容。设计并不断创新学前儿童游戏是建立有效幼儿园教育游戏的重要步骤。教师需要详细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教学对象以及教育功能情况,并结合幼儿的教育目标,设计更加新颖、有趣的学前儿童游戏计划,从而强化教师教学的目标性,真正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与此同时,创新的学前儿童游戏,能够提升幼儿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采取分组游戏老鹰捉小鸡的儿童游戏,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凝聚力、团队协作能力,对此,教师便要体现“老鹰”与“小鸡”的平衡性,既需要保障“老鹰”有可能抓得到“小鸡”,还需要保障小鸡通过合作能够躲避“老鹰”的抓捕。在儿童游戏的内容设计上,要充分展现幼儿的个体性差异。教师要将幼儿当作成人级别的独立个体,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幼儿的心理成长。

2.开展内容丰富的学前儿童游戏。开展内容丰富的学前儿童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并实施学前儿童游戏。第一,引导幼儿自行选择同伴、活动项目。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而言,其动作发展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活动以及自己喜欢的同伴,并安全、快速地开展内容多样化的儿童游戏。第二,在年龄段不同的儿童中开展学前儿童游戏,可以使用以大代小的活动方式进行游戏,从而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爱心与责任心。学前儿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接触与交流需求,能够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交往能力。

3.游戏材料与环境的创新。教师应为不同年龄学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游戏道具。在实际的学前儿童游戏教育中,教师还需要对当前的游戏环境进行创新,大力拓展、改善游戏环境,并按照实际的条件创建类型不同的室外、室内游戏环境。对于体育类的游戏应当尽量安排在户外,对于小型的创造性、开发性的游戏则应当在室内进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外进行活动,从而让幼儿更加容易地感受自然、亲近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行业不断创新、改革的今天,幼儿园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学前儿童游戏能够开拓幼儿的成长空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并针对幼儿实行个体化游戏活动,从而促使幼儿正确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

儿童教学课程篇3

【关键词】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歌曲创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我国的儿童歌曲是随着上世纪初“学堂乐歌”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形成的,当时留学海外的学子回国后在中小学开设唱歌课,并进行儿童歌曲创编。由于当时我国没有系统的音乐创作理论,他们大多是采用欧美各国流行的歌曲曲调进行填词,自作曲调的儿童歌曲甚少。上世纪20年代我国创建了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开始专业音乐教育,全面引进、介绍西方音乐创作理论。音乐家们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的音乐创作理论进行儿童歌曲创作,但极少关注儿童歌曲创作理论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音乐家借鉴外国儿童歌曲创作技法,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儿童歌曲。但是,儿童歌曲创作理论的建设和研究仍然很落后,虽然各地出版过一些讲授作曲知识的书籍,但专门讲授、剖析儿童歌曲创作技术理论的书籍和文章极度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占据音乐市场,受市场经济影响,不少音乐家冷落了儿童歌曲创作,也很少关注儿童歌曲创作理论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儿童歌曲创作理论研究的弱势和教材的极度缺乏,严重滞后于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儿歌曲创编”课程教学,再加上当时很多任教此课的音乐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这些教师专长于声乐或器乐,创作理论与实践创作较弱,故自身在“幼儿歌曲创编”课程教学内容上没有做足准备,没有整理、规范出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以至于课堂上照套成人歌曲的创作理论讲述,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学生的习作严重脱离幼儿的生理及生活习性,缺乏童趣。可喜的是,近10年来针对幼儿师范学校出版了一两本儿童歌曲创编理论教材,市场上也出现有关儿童歌曲创编理论的专著,有些刊物也发表了一些有关儿童歌曲创编的文章。这些理论专著、文章和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也为“儿童歌曲创编”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课程建设

本世纪初,笔者由媒体单位调入长沙师范学校任教,角色由音乐编导转为音乐教师。当时的长沙师范学校只是一所培养幼师的中专层次的幼儿师范学校,专业单一,只有学前教育专业。当时开设的“幼儿歌曲创编”课程面向全校学生,采用的教材是198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幼儿歌曲创编》。这本教材共分七章,每章篇幅短小,主要是将幼儿歌曲的一般特点和创编基本知识做了简单介绍与归纳,基本满足中专学生的学习需要。2004年,长沙师范学校升为大专层次的高等学校,在重点办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同时申办了新的专业,成立了音乐舞蹈系,申办了音乐教育专业,除继续保留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外,还招收三年制高中起点的学生。2004年至2006年,学校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社会幼儿园,培养大专层次、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艺术教育发展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特长突出的、多能一专的音乐教师”。新的专业设立和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对原有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知识结构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课程建设初期,音乐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初中起点)仍保留“幼儿歌曲创编”课程名称,三年制大专(高中起点)则更名为“儿童歌曲创编”。由于当时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音乐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在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上的区别也不是很明确,加之国内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办学时间短,市场上缺乏与之相适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专业教材,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没有明确区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两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分为幼儿(儿童)歌曲的词曲特点,幼儿(儿童)歌曲的题材、体裁和演唱形式,幼儿(儿童)歌曲的音乐表现要素,幼儿(儿童)歌曲的音乐主题写作,旋律发展方法,幼儿(儿童)歌曲的曲式结构,前奏、间奏、尾声的写作七大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和198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幼儿歌曲创编》的目录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教师备课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地增添一些内容并稍作深入讲授。

儿童教学课程篇4

关键词:儿童数学 数学教育 课程

一、“儿童数学”的内涵诠释

1.儿童数学是一种“经验数学”。

儿童学习数学,与大学生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前不一定有应用和计算微积分的经验,而儿童在日常活动中却经常有加减等运算的体验。如购物活动、游戏活动等。实际上,每个儿童并不是上学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儿童玩过各种形状的积木,折过纸,比过物体长短、大小、轻重、厚薄、宽窄,他们知道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到校几点放学,他们随着父母一起外出购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为他们积淀了数量和几何形体的初步观念。虽然这些观念往往是非正规、不系统的甚至是模糊的,或许还有错误隐藏其中,但这些都为他们上学后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儿童来到课堂里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而且也带来了不知从生活的什么地方所获得的大量的‘前数学经验’,带来了‘儿童的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所有的这些“学”,都是儿童的经验资源。我们称作为儿童数学学习的“前理解”,或者称作为儿童数学学习的“期待视界”,它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童数学的经验性,还表现为数学不仅仅是教室中的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家里、公园、商店里都可以是儿童的数学课堂。校外,无论是买卖活动、建造房子活动,都有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数学不仅仅是学校中的书本知识,研究者把大众生活中的数学称为“街头数学”。因此,儿童数学既是一种知识形式,又是一种活动形式;既是儿童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科。也是儿童在生活中的一种思考方式,这正是儿童数学作为经验数学的魅力所在!

当然,儿童的生活经验可以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如我们常常借助儿童日常生活中日升日落、白天黑夜周而复始的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循环小数”中“循环”的含义),也可以阻碍儿童的数学学习(如“生活角”对“数学角”的干扰、日常生活中的“质量”概念对数学中“质量”概念的学习影响等)。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对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加工、重组、提炼、干预,使作为儿童个体的数学经验上升为人类的“类经验”!

2.儿童数学是一种“建构数学”。

如上所述,儿童入学前就发展了许多非正式的、非形式化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对儿童来说很有意义,也很有趣味。非形式化的数学常常是儿童自主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儿童是入学后才开始学习用符号写成的“形式数学”的。研究表明,在学校的数学学习中,“儿童常常不按照教师的方式去做数学”,也就是说,儿童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成人的策略和思维模式,他们要用自己经验中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过滤和解释新信息,以至同化它。如果儿童看不出教师所呈现的信息和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教师的讲授就如同对牛弹琴。因此,儿童的数学化过程就是儿童“自组织”数学学习材料的过程,也是儿童对客观的“数学知识”进行主观“意义赋予”的过程。换言之。儿童的数学学习是儿童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我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建构!

因此,儿童视阈中的数学就不应简单地被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不应被看作无可怀疑的真理的集合,而应主要被看作儿童的一种“创新性建构”。儿童的数学学习和研究,是儿童的思想实验或“准实验”。在弗赖登塔尔看来,一个6岁的儿童用手指或用计算器算出8+5=13,对成人来说,可能那并不算是什么数学,但对这个年龄层次的儿童来说。就是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通过探究,儿童自己建构的知识,也许不是成人所认为的“科学”和“正确”的知识。但从建构主义观点看,所有的知识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也即意义是相对于知识的建构者而言的。比如有一个学生。认为“6是奇数”,理由是6可以写成2×3,而3是奇数,所以6是奇数。这告诉我们,这位学生有他自己关于奇数的定义,他是根据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的。因此。在儿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强迫儿童接受是不可取的。我们首先要反思自己概念的形成过程。然后再分析儿童的概念建构过程。要尊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原初解读,给儿童充分的时间建构,帮助儿童反思自己的先前图式。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3.儿童数学是一种“活动数学”。

“活动是智慧的根源”(皮亚杰语),也是儿童的经验建构方式。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儿童的一种自由与自觉,因为它摆脱了儿童生疏的纸笔策略,营造了具有真实的、有意义的、支持性的情境,使得数学学习成为“真实的数学学习”,符合儿童心智的发展。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上,师生做一个争夺红旗的游戏,有一面小红旗插在地上,然后让一些孩子排列在红旗的正前方,等老师发出口令后,大家都奔上前去夺这面红旗,以夺到者为胜。他们可能立刻就会提出异议,这样的游戏方法不公平,理由是每一个人到达红旗的距离不相等。那么,怎样解决最合理呢?经过思考、讨论、尝试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它们很快就逐渐形成一个手拉手的形状(圆)。于是,一个“动点到定点是一个定长”的意识就开始形成了――尽管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数学概念,但对“形式数学”来说,就可能会是从空间的“点集”性质特征来建构“圆”的概念的。因此。“数学活动”能让儿童自觉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实现儿童真正的“数学化”!

二、“儿童数学”的实践建构

1.让“儿童生活”嵌入数学教学。

“数学科学是人类精神从外界借取的东西最少的创造物之一”(庞加勒语),但儿童数学却应该亲近儿童,纯粹例题式的教学起点对于儿童来说不具有可攀性。于是,我们需要借取生活素材,让“儿童生活”嵌人数学教学,让“陌生的数学”变得熟悉、亲切。一方面我们要“活化教材”,充分感受新教材选择素材的独特视角,尽可能地发挥这些素材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每个儿童的家庭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同一教材不可能适应不同地域的儿童。因此,我们要创生教材以外的资源,将触角延伸至儿童周遭的“生活世界”,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设计“生活情境”,勾勒“生活画面”,使之符合儿童的“数学现实”!

例如,对于“平均数”,我们在学习材料的组织中,通常都是呈现一个“工业生产”方面的背景,而这种背

景对儿童来说并不熟悉。即便是呈现一些算“成绩”(成绩的平均数)的背景,对儿童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这通常是作为成人的教师行为。有时,为了表示所谓的“平均数本质特征”――“移多补少”,还常常用几块积木,在多和少之间移来移去。或者在几根长短不一的线段之间加来减去,儿童很难理解教师的这些行为。假如我们呈现这样一个背景:一群儿童在随意地“争夺”积木,有的多,有的少,发生了争吵。老师怎么办?让儿童去想象并设计一下教师的行为(方法和过程),然后思考:里面含有什么样的数学特点?用原来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可以解释?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儿童理解“平均数”的本质特性。

2.开辟“用手思考”的道路。

对儿童来说,学数学不应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因为思维的形成,必须从外在的可见活动开始,这既是人类数学经验的起源,也是儿童心智发展的历程,儿童需要“用手思考”!

例如对于“平均分”,我们是将其作为“数学概念”还是作为儿童的“思维对象”?是将其作为“数学符号”直接教学。还是让儿童经历“平均分行为”?很显然,我们应该让儿童在“平均分”的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自主建构“除法”、“除数”、“余数”等概念。活动开始时,儿童可能会依照经验,为了保证每个人所得的同样多。就用一种类似于一群人围在一起打牌时发牌的方式,将物品轮流地一个一个地分发(有时也会每一次先等量地分发给每一个人,然后再这样轮发),用弗赖登塔尔的观点。这就是关于分配问题的“水平数学化”。

但是,当任务较大(要分的物品或分配的对象等数额较大)时,儿童就会对这种分配方式进行反思,他们会尝试去获得另外一种分法,即用寻找尽可能大的份额来一次性地完成分配,并最终形成了用“除法”的概念与算法,甚至他们可能会有趣地发现,有的正好分完,有的还有多余,这多余的物品又不够再分,于是余数的概念就这样逐渐建立起来。此外,从多余的物品不能再分的现实问题情境中,儿童对“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也有隐约的理解。这就是弗赖登塔尔所说的“垂直数学化”――逐步的图式化。

不难看到,在儿童数学活动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思维,更准确地说是离不开儿童的“反思”。因此,“用手思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用头脑做”、“用头脑看”、“用头脑听”……真正的“做数学”活动意味着:一方面,儿童的手、脑、眼、耳等的多感官协同活动。可以加强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另一方面,儿童的外显活动与内隐言语、思维必须紧密结合,以便让活动成为“外化的思维”,让思维成为“内化的活动”!

因此,“用手思考”就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更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和儿童的学习方法论。其基本的价值观是: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儿童的主动观察、思考、操作、探究、尝试、发现与体验活动,它让儿童用一种整体的、手脑联动的实践方式去把握认识对象。这种方式既契合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也符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在儿童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

3.凝聚――必要的抽象。

数学“客观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的过程。儿童数学固然应该指向儿童――借助儿童的现实生活,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儿童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下进行自主建构,但儿童数学也应该尊重数学本质。在儿童数学教学中,要谨防数学内涵的悄悄流失,谨防儿童思维的“卡通化”、“浅表化”。要切实处理好生活的随意性与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之间的关系,将儿童的思维进行形式化的提升。努力促成儿童由“卡通思维”向“形式思维”的有效过渡!

儿童教学课程篇5

[关键词]现代儿童观;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1-0088-04

“儿童观”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对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者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观制约着儿童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实践者持有错误的儿童观就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试图分析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探究现代儿童观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启示意义。

一儿童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念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权利和地位、儿童期的意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儿童观与儿童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儿童观的发展状态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就不可能产生优质的学前教育。因此,形成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对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首先必须梳理儿童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对儿童的不同观点、态度和看法。在远古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乃至被后人认为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古希腊,人们对儿童的社会存在都是视而不见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急切地希望儿童能尽快加入成人的行列,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所以儿童被看做是“小大人”。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同“原罪论”,认为和是具有原罪的,需要通过鞭打、惩罚等手段使儿童的身体感受到痛苦而赎罪,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采取强制和体罚的手段。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使儿童观散发出了人文精神的气息。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儿童是无价之宝”。夸美纽斯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基督用双手抱着孩子,就像抱他的小弟小妹一样,他随身携带他们,吻他们并向他们祝福。”“凡是用双手抱持小孩的人,可以确信他也在抱持天使。”受到时代所限,夸美纽斯只能假借基督的名义来赞美儿童,在中世纪末期,他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需要巨大地勇气的。这一时期的儿童观承认了儿童的兴趣与自由,是从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承认并尊重人的地位,讴歌人的体魄、智慧和力量的新人类观引申出来的新儿童观,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仍然认同儿童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关系,归根结底,儿童仍是父母的所有物。随着启蒙思想的兴起,在17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体现人性解放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洛克认为不必过分的约束儿童的自由,不要一味的反对孩子想做的游戏和事情,除非他们想做的是坏事。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口号。卢梭认为,儿童生性是善良的,享有自由是儿童的权利,教育要“归于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他还认为要把儿童看作真正的儿童,儿童的精神世界不同于成人,面对客观世界,儿童有他独特的看法、想法和体验,儿童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这一观点在儿童观演变史以及儿童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学前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19世纪的教育家主张教育实践应以心理学规律作为依据,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儿童自然、自由地发展,此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继承并发展了卢梭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应重视个人本质的和谐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引领儿童朝向确定的目标不断获得发展。福禄贝尔被誉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开始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进行辩证地分析,并对其加以修正和完善。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具有天赋的力量,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应该让儿童遵循善良的天性,决定自己的行动,让儿童在自主行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成人不宜对儿童妄加干涉,而应通过对儿童实践活动的指导来启发儿童的潜在力量。福禄贝尔强调游戏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沉醉在游戏中的儿童,正是儿童美好生活的最好表现形式。福禄贝尔仿照大自然事物的形状、性质和法则,创造了一套专供儿童使用的玩具,称之为“恩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尊重儿童的呼声日益高涨,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逐渐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此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蒙台梭利和杜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他反对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儿童,这一观点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进行了批判,强调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和阶段性,实践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杜威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教育的开创者”,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真正重视了儿童的价值。杜威提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儿童是有独特生理、心理结构的人,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他指出,正是因为儿童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决定了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杜威强调活动的重要性,重视儿童活动过程中经验和体验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价值。杜威重视作为儿童天性的本能、冲动和兴趣,并强调儿童天性的本能、冲动和兴趣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对待儿童的观点和态度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奉行的是一种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认为子女在父母面前是没有自身权利的,父母可以随意打骂子女,可以任意安排子女的命运,儿童被看成是父母身体和精神的附庸,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是子女的职责。可见,中国传统的儿童观有着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到了近现代,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人在西方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影响下,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观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儿童的观点和态度也在日渐改变,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的发展是同步的,作为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观对教育观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摈弃陈旧的儿童观,认识儿童的“人”的本性,树立现代儿童观,以便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一)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的生命具有和成人同等的价值,他应该享有一个人的基本权利。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理念是儿童应该与成人平等共享相同的价值,平等共享相同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中列出了儿童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我国的《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儿童的合法权利进行了规定。儿童的生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为任何成人或家庭所私有,更不能被随意的处置。实现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先天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同儿童的发展潜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能力弱小,因此儿童的发展不能缺少成人的关爱与保护。儿童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儿童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机会与体验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儿童期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人一生的发展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哪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儿童期的发展不只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它还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期是人一生发展的生长点,儿童应当享有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儿童终究有一天要长大成人,而成人是经由儿童期、经过儿童的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儿童需要时间去不断获得成熟和发展的经验与体验,而成人要做的就是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实践,让童心、童真、童趣在实践中得到自由地展现。如果我们试图以成人世界的外部功利目的为价值取向来规范学前教育,无视“儿童的生长”本身的价值,这必然导致对儿童期内在价值的否定,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小大人,在儿童“长大成人”之前他的存在似乎没有什么价值,而学前教育的目标则被定位为“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的观念势必会对学前教育的实践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文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与他的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就本质而言,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用自己独特的知识经验与人类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获取新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唤醒、利用、修正和提升的过程,是儿童主动积极地对生活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成人对儿童的生活经验应持有一种承认、尊重的态度,引导儿童正确分析和利用他已有的经验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儿童文化是儿童所特有的身体、生理、心理和情感形态,形成于他们的生存、生活内容和生存生活方式,即形成他特有的文化。儿童世界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儿童之间相互认同的文化,包括儿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在儿童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活动规则,儿童文化独特的内容和价值是不能用成人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替代的,儿童文化具有其独特性。蒙台梭利曾说过:“如果我们真的渴望在大众中更为广泛地传播文明之光,那么,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求助于儿童。”儿童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哲学精神,即自由、平等和创造。儿童文化首先应该是自由的文化,儿童可以自由地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地表达和表现,自由地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并在其过程中尽情享受愉悦与满足;儿童文化也是平等的文化,在儿童活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规则,所有的儿童在规则面前一律平等,如果有人不遵守规则或企图任意篡改规则,就会遭到儿童群体的遗弃,除非他理解了活动规则并自觉接受规则对其行为的约束,否则不能得到儿童群体的接纳。儿童文化还是创造的文化,儿童的天真烂漫与执著,体现了人类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精神世界,儿童世界本身就是充满着创造的世界,如果没有了创造,儿童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

(四)儿童的发展具有能动性

传统的儿童观忽视了儿童发展的主观能动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积极的观点在看待儿童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作用。每一个儿童都是积极的生命实体,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是儿童的本能使然,儿童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儿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儿童在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始终是积极能动的活动主体。儿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来获得发展,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等等,在这些学习过程中,孩子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成人的教育与影响,而总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进行意义建构。儿童的学习以他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自己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为生长点,成人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各种学习形式,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和实践机会,这样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儿童以自己的需要、兴趣、经验、能力为基础,独立地对客观事物加以认识,有选择地接受外界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强调儿童在活动和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放纵儿童任意而为。

三现代儿童观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启示

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对课程实施发挥着作用。儿童观的问题是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儿童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前教育实践者的儿童教育观,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现代儿童观要求我们对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分别从课程文本、课程人和课程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相应地调整和改进。

(一)提高课程文本的科学性与适切性

课程文本主要包括课程制度、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等。课程制度作为课程组织与管理的规则系统,规约着课程权力的分配,直接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性质与形式,为课程运作设定基本的运行框架。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课程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课程的主管系(院)在课程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都大大增加,在教材的选用和审定评价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课程实施者拥有了更高的参与度和更大的自,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我们对国内当前通用的学前教育学教材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筛选,认为这些教材都有各自的编写思路与特色,但在内容更新、内容编排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需要我们根据本地、本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它们的明确性、可操作性、合理性及其复杂性,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明确性:即能让实施者知道自己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做的明确程度。有的课程改革实践为什么得不到有效推进,究其原因之一就是课程改革实践的目标清晰度欠佳或表述过于复杂,导致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或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来推行课程改革实践。可操作性:即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被实施的过程中的可落实程度。合理性:即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理解为变革的迫切性,如果使用者觉得某一变革十分必要的,他便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实施它。复杂性:指课程改革的范围与深度,包括教学内容、参与课程改革的人数、观念变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多层次不同程度的变化。考虑到全国各地文化背景、经济情况和风俗习惯等的差异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不能过于具体化;但是,如果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太过于抽象、概括,又缺乏可操作性,很难实现。另外,教材在课程实施中历来是受到关注的,教材的质量如何,教材的编制能否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及“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局面能否真正实现,都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确定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课程目标制约着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可以大大降低课程改革的盲目性,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容易表现出较明显的“知识化”倾向,课程的目标偏重于认知领域而对其他领域重视不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把当前的学习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活相联系的主动性,这样的课程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把当前的学习活动与将来可能从事的学前教育工作实践相联系。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要遵循学前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既关注师范生当前的学习生活,又要帮助他们在加强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的同时,逐步树立了解和热爱每一位儿童的专业信念与道德情操,掌握提升儿童学习结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意识地主动关注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学前教育职业领域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反思与探索,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二)增强课程人的参与度与能动性

课程人的范围较为宽泛,主要指教师、学生和校长,此外也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社会人士和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员。教师作为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其参与课程改革实施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对课程改革实施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于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态度、教师实施课程改革实践的能力水平、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评价方式、教师与其他课程改革实践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只有经过教师的深入理解和充分转化,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于课程改革实践中,体现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学生对于课程改革实践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待课程方案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课程实施的参与、配合与反馈上。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实施时,一方面,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课程内容,探寻适合与自身的学习方式,并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实施各种课程方案的内容、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形式和方法;另一方面,他们作为课程实施最为直接的体验者和感受者,能够为课程改革实施提供最有r值的反馈信息,这些都是影响到课程改革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承担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实践工作的教师需要深刻认识现代儿童观在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意义,充分理解和把握现代儿童观的内涵,并把这种理解和接受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理解程度越深刻,对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影响越大,也就越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和树立现代儿童观。基于对课程变革目标和意义的理解,承担学前教育学课程实践工作的教师还应该对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考虑,依据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本学校本专业的服务方向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的目标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课程方案的理念、目标和手段在课程改革实施层面上应当适合课程实施区域、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变革的需要,要与本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课程变革的途径和措施应是教师能够操作和实践的,否则将会阻碍课程变革的顺利推进。校长作为学校层面课程改革实践的总的领导者,其影响涉及课程改革实践的各个方面:对学校具体实施的课程方案的规划和制定提供重要决策指导;为选择或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内容(教材)提供宝贵意见;对课程实施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进行监督,为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思想与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处理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校文化建设等。

(三)优化课程环境的支持性和保障力

课程实施的环境包括多种外部因素,如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扶持,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各地区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的适应情况,社会、家长和学生对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解与支持力度,学校对课程实践者队伍的培训时间的安排与信息交流等,同时也涉及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学校内部关于课程改革实践的关键人物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学校文化因素,学校组织机构及其特征等。在学校管理的层面上,领导者的角色及其管理风格、课程实践者所持有的理念和教学风格、以及课程实践者群体内部的心理关系等都对课程改革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课程实践者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氛围,学前教育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要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主要涉及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两个方面,良好的学校文化可以吸引更多出色的教师加入课程改革实践工作,合作学习型的教师文化可以为课程改革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和完善。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夯实学前教育理论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并可以适当参与实践锻炼。为了使教育见习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见)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见)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完成高师生教育实(见)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见)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见)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其次,每一次见习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形式要多样化,内容应丰富多彩。第三,增加教育实(见)习的次数和延长时间。要提高教育实(见)习的效果,既需要加强组织的科学合理性,又需要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同时还需要足够的教育实(见)习时间来保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情,形成学前教育的专业理想和信念,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和正确的儿童观,有助于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学前教育实践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祝士媛,唐淑.幼儿教育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晓玲.教育视野下的儿童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儿童教学课程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学前儿童游戏课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70-02

在教学幼儿的过程中,要兼顾理论和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探访,了解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接着亲身体验,动手设计游戏并模拟教学,对整个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坚持“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在运用与反馈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现实中游戏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体验式教学设计原则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求。游戏对于儿童而言不仅仅是玩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提高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使自己很有信心。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很开心,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体验式教学是一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并运用知识及能力的过程,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法则的教育方式。正因如此教学不再是读课本,而是学生联系自身的经验,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接受、去体验、去领悟、去完善不足的过程。它体现参与者的平等关系是互动的,而不是单纯“教与受”的关系,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途径,对自身的不断反思与进步,明确自己的价值,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

体验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是将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强加于学生,而体验式的教学则是通过学习体验产生内在的教学思路。“学前儿童游戏”这一实践性和体验性较强的课程能较好适应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这门课程,我们要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针对性开展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因此,老师在开课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氛围,这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游戏技能。在游戏进行之前老师要设计好具体、可操作的真实体验。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在游戏中学会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戏技能。游戏本身就是应用于实践过程中的,只有让学生亲身代入到游戏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处理非良构性问题的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沟通中的平等,因为在对话平等的交流环境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游戏过程进行思考、反思与验证。游戏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在游戏中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会交流合作与互帮互助。“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能够很好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锻炼,这也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前教育观、教师观和游戏观。

二、体验式教学设计方法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一门课程中起引领性作用的环节,但也正由于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引导性,导致了课程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的方向,课程目标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规定了课程所应该进行的内容以及对于教学方式的规划。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课程目标着眼于通过游戏理论知识传授和游戏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对游戏组织、设计创编、游戏指导、游戏评价进行深入理解。因此,老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导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环节。

(二)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内容。通过幼儿老师的实际工作经历,立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有针对性围绕职业能力来展开教学,实现教学的目标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具体要求。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围绕着职业活动、工作过程方面的相关内容,并紧跟职业能力目标的实际进度展开教学。在教学的阶段性过程中老师也要善于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总结,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感受知识的学习乐趣。对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我们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游戏活动的兴趣,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游戏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针对目标来设计相应的内容,因此,在对“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设置中要彰显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内容做出规划,首先要立足于游戏的基本理论,先让学生对学习形成良好的意识;进而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幼儿园中不同的游戏;最后则是通过游戏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三)掌握课堂规律。要想把握好学前儿童教学模式的课程规律,就要明确目标,以学校和院系教育发展为总体方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自身性质特点寻找“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出路。高职高专在培养人才方面常以“应用”为主,传授学生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知识涉及各个行业,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这样的学校教学方式旨在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样的,学前儿童游戏教学也应以应用为导向,在游戏中达成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所谓知识目标,就是掌握游戏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等理论知识;所谓能力目标,就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所谓情感目标,就是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在娱乐中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念,领会游戏精神,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四)精用教材,化教学内容。为了教学目标更好实现,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就应该严谨合理,设计、编写、选择合适的教材。适合的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适合的教材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所以,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取其精华,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大致把学前儿童游戏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基本理论部分,游戏介绍和实践教学。第一部分是整个游戏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本质、产生发展、分类与作用等基本理论,才能游刃有余地设计、指导游戏,使其发挥最大功效。第二部分是本门课程的重点,阐述了各种游戏类型和介绍,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亲子游戏等。第三部分是本课程的重难点,阐述了如何构建游戏框架、创设环境、设计游戏情节等,同时在实践与组织指导中学习如何进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

(五)建构教学方法体系。讲授法与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现如今的众多教学模式下,课时少、学生多成了上课的主要情况,所以教学离不开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第一部分――游戏基本理论时,就可以以传统教授为主,同时借助多媒体和板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要想让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理论知识,并能加以理解,传统讲授是避免不了的,也可以运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法c研讨法相结合。要想课程教学达到最好的成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分析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所以案例教学法也是本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例如本课程的第二部分――介绍各类游戏,单纯从书本上对各类游戏的讲解,学生不足以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课内观摩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公开课视频或录像,学习分析优秀园长和幼儿教师游戏教学案例等方式不失为好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游戏类型的了解,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内多方讨论,总结经验,使零散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同时,能够使知识得到共享,丰富学生的游戏教学经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理念的理解。

模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游戏创编和教学的技能”,所以可以通过模拟教学与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以本课程的第三部分――实践教学为例,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合作学习、模拟教学、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方案,并在组内分析讨论,得出最终方案并进行模拟试讲。在修改与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游戏教学能力。

由于学龄前儿童在课堂上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所以相对于模拟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应对的突发状况也要计入考虑范围内。在课堂上,学前教育教师还要能灵活扮演多种角色,具备恰当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对这些突发问题,也是学生将来能更好适应教学的关键一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强情境中的实践教学经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基于体验教学模式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儿童教学课程篇7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及其内涵分析

(一)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的认识

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有的学者将之表述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说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掌握与同伴、成人交往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也有学者将其表述为:幼儿社会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幼儿施加多方面教育影响,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根据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我们认为无论是学科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还是课程领域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儿童的完整发展。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我们尝试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最终实现培育具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儿童之目的的教育过程。

(二)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涵分析的认识

学前儿童的教育者主要是幼儿园教师,他们是幼儿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虽然家长也十分重要,但在学校教育中家长是教育的合作对象,而不是主要行动者。教育的依据是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与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前者是外在根据,后者是内在根据,学前儿童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强调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是从文化与社会发展这一角度来理解教育的作用的,即教育应当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活动,应当倡导积极的文化价值,自觉引导孩子批判与反思消极的社会文化价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并不以掌握系统的人文社会生活知识为目的,而以丰富儿童心灵、发展儿童社会性、培育儿童良好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为目的,其中心灵的丰富是在对生活的丰富体验中获得的,良好的社会理解力、品德与行动能力是在与社会环境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基于儿童生活事物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启蒙性、基础性与具体性等特点。儿童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的发展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儿童性灵作为一种精神潜质,从根本上来说是纯真的,也是充满活力的。《说文》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这种本初的充满活力的善性是一切道德才能的基础。幼儿教育就是要保护和滋养这种本初的善性,使儿童的成长始终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品德与社会理解力和行动能力相关,是社会理解力与行动能力的方向和灵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有品德的性灵、有品德的理解力以及有品德的行动,一切都要以道德和善为原则。

二、社会教育在学前儿童整体发展中的课程地位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让儿童学会科学地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欣赏与创造美,还要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

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提出,既具有研究上的意义,也具有实践上的意义。从理论上看,有助于研究者理清社会领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帮助教育者形成更科学与恰当的教育意识;从实践上看,课程领域的相对区分有助于教育者根据不同发展领域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关照发展的细节,但这种领域区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领域有整体联系的区分,因而在课程实施中,教育者需要建立一种整体教育的观念。

三、如何摆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作为课程领域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在综合与变革以前的幼儿园社会常识教育与幼儿德育基础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领域。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而是一个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儿童主要学习的是如何协调自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习得与人和环境互动应有的知识、能力、态度与行为技能等。这一课程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最终帮助儿童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与善待世界的基本态度。

(一)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

健康是所有幼儿园课程体系都需要关注的领域,它包括身体的健康、情绪与心理的健康以及道德的健康。其中幼儿情绪与心理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领域关注的问题。当孩子有良好的师生与同伴关系时,他就能获得安定与愉快的情绪,并形成安全感与信赖感,这是良好社会情感形成的基础。同时,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可见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但社会教育在关注儿童情绪与心理健康时,更注重它的社会发展性。社会教育的责任是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与态度行为,这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健康。

(二)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语言教育关系的认识

语言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儿童才能与人沟通。但从社会教育的目的看,幼儿园教育不能止步于教会孩子说话,还要教会孩子善于倾听,并说礼貌的话、温暖的话、善良的话、优美的话。当孩子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时,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还有作品中人物的丰富心灵,让孩子从作品中体会到善与恶的争战、美与丑的较量。另一方面,如果语言教育没有了美与善的灵魂,就会成为抽象的没有生命的符号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可能会很流利地说有益人、温暖人的话,但也可以很流利地说伤害人的话,这全看教育者如何引导他们在利人利己的立场上运用语言。可见,语言在塑造儿童的社会性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认识

引导孩子探索与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我们探索与认识世界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世界,还要学会更好地保护世界。科学的技术如果没有仁慈之心的支持,也有可能变成伤害人类自身的利剑。如我们有了更多征服自然的方法,带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引导孩子学会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有一颗仁慈之心,让他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会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认识

艺术对性灵的陶冶具有特别的作用,艺术教育的价值也正在于它能够展示生命的美,畅想生命的自由,弘扬生命的价值,维护生命的尊严和张扬生命的个性。它的目的是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美好的情感和进行心灵交流的健康个体。当孩子学会用画笔或是音乐表达出他内心美好的体会和感动时,艺术就产生了。同样,当感受到美与善时,他就已经接受了社会教育。由此,教育要尽可能用艺术化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各种美与善。

(作者张瑛系驻马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

临颍电业:强化“四个能力”打牢消防安全

12月5日,临颍县电业局组织安检、物业、信息等部门人员,对局办公大楼进行了消防安全大检查。这是该局强化“四个能力”建设,打牢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具体举措。

针对冬季火灾易发、高发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安全自救能力,临颍县电业局以三级安全网络人员为重点,组织全局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建设。一是利用安全网例会、班组安全活动等学习机会,开展内部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二是组织开展全员消防安全知识普考,开展逃生、灭火等实践演练活动;三是组织三级安全网络人员对机关及各供电所、变电站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消除企业消防安全死角。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上升到了全新层次。

(河南临颍县电业局新闻中心夏占民翟晓陆)

新乡市牧野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会2011年度晚会隆重召开

玉兔将归去,金龙腾空来。12月18日晚7时,在激昂的开幕音乐中,新乡市牧野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会2011年度晚会在新乡市新龙大酒店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中央、省市及牧野区的各级领导,商会会员、社会各界来宾共400多人在载歌载舞中欢聚一堂。

晚会上,新乡市牧野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许文胜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机构、商会全体会员汇报年度工作总结。中共中央统战部统战系统工会联合会副主席杨元洲、新乡市工商联主席朱云卿、新乡市牧野区委统战部部长陈军分别做重要讲话并对年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儿童教学课程篇8

【关键词】生命关怀;儿童;教学;安全感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16-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逆反、孤独的心理,他们缺乏学习安全感,不能正常生活和学习,这种现象不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儿童安全感存在的问题

“安全感”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1]安全感对于人非常重要,对于心智还没有成熟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可是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安全感,致使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安全感,导致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甚至是学生生命的异化。具体来说,儿童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有:

(一)焦虑

最近的一次对江西省赣西、赣南、赣中等地区12所城乡小学的1267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显示:有45.22%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异常表现,这些学生在学习焦虑方面尤为突出。[2]也有很多调查研究显示:不少小学生因紧张而不能集中注意力于当前的学习内容,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学习成绩差。对于有些学生,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学生因为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而害怕被轻视、笑话或怀疑,自己的心里产生冷落和焦虑意识,他们对考试或某些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逆反

国外研究表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其贡献率高于其它认知变量。一些小学生上课时逆反心理特别强。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一定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由此导致与该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2009~2011年,徐州对沛县鹿楼镇曹文小学的一次调查结果中显示:有将近30%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逆反心理。当今很多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倾向,他们表现出与教师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上课想方设法与老师唱反调,对老师的话和要求总是加以拒绝和对抗,他们厌恶学习,不专心听讲,干扰老师讲课,故意捣乱,欺负其他同学。

(三)孤独

还有一种学生最容易被老师忽视,即“孤独的学生”。有很多调查研究中显示孤独的学生虽然所占比例很少,但我们也应该引起重视,这种学生往往害怕与老师的目光接触,他们在课堂上不破坏纪律,不和老师作对,对学习丧失信心,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抱着消极的态度听课。他们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这种孩子的脸上写着冷漠和失落,课堂对于他们是不安全的。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儿童安全感缺乏的原因剖析

教学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原因很多,有外在的原因,如环境的压力、教师的态度、学业负担过重等;也有内在的原因,如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由于学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课堂的不安全感。

(一)环境的压力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而言,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小学生长时间在学校,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现代学校被喻为“监狱”,虽然说有些偏激,但是在学校整个教学安排、教材以及教学进度都是统一的,这在使学生有“轨”可寻之时,也使他们失去了个性化“选择”的自由,他们会由于达不到要求而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无助感、不安全感。

学校的课堂管理是严格的,鲜活的生命被异化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井井有条的秩序中。有的学校在教室和校园中安置监控系统,不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查”,很多学生因害怕被监控到而变得“规规矩矩”,不敢发挥自己的个性气质。[3]同时,不少学校将学生的分数看作高于一切,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被重视,学生长时间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二)教师的态度

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对学生安全感的形成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小学,老师往往“高高在上”,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长此以往,学生与老师便会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的心理体罚,对学生的某些个性、创新的行为实施以冷漠或者压制的行为,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无形之中增大。同时,由于学校重视分数,尖子生备受老师们的关注,会经常得到老师的关心,而其他同学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会使其他同学产生压迫感,引起心理上的焦虑、恐慌,进而失去安全感。也有的同学心理承受能力差,由于总是受到冷落,没有地位,缺乏安全感、成就感,得不到老师关注,他们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故意做小动作破坏课堂气氛,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过重的学业负担

童年应该是幸福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时代,童年更应该是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但是,现在沉重的学业负担剥夺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现在小学生放学没有玩耍的时间,作业占据了整个活动时间,有些家长反映学生由于写作业而得不到正常的睡眠,有的学生因害怕完不成作业而受老师批评。学业负担过重还表现在考试繁多。小学生课课有测验,单元有考试,而且有的老师喜欢当众公布学习成绩,排名次,学生由此而惧怕考试,担心成绩不好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经常处于焦虑之中。

(四)学生的自身发展

根据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发展的阶段,其中小学低年级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对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多角度讲解和练习才能够接受,由于班级授课不可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再加之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自我意识存在问题,因此他们在课堂中难免遭受挫折。屡经挫折,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导致学习焦虑紧张等不安情绪,从而产生不安全感。另外,身体上的原因也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产生不安全感。有些孩子的身体发育要比同龄的孩子迟缓,智力发育也较缓慢,因此当自己达不到老师要求的时候,也担心会被同学嘲笑,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会产生不安全感。

三、提高儿童安全感的策略:基于生命关怀的视角

教育的生命关怀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予以关切,使学生在充满生命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说:“不关心的学校会培养出不关心他人的学生,而充满关怀的学校则能让学生的生活发生变化。”[4]

(一)创设充满生命关怀的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无拘无束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主动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足够的安全感,其主体性才能顺利发展,从而使他们有勇气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因而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关怀的课堂环境至关重要。

环境心理学认为:教室光线、色彩、地面软硬度、摆设和各种装饰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教师的上课热情,也从尊重学生这一层面讲,学校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学习的物理环境,从而构建出生动活泼、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另外,课堂的气氛也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愉悦的气氛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创立充满生命关怀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要关心、接纳、尊重、信任学生,不要随意对学生进行体罚。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鼓励,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只有教师对学生给予生命的关怀,学生才会与老师关系融洽,把老师当作是良师益友,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才能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充满兴趣,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不但要尊重、信任、理解学生,还要积极引导儿童接纳生活、品味生活,感知生命的复杂性、偶然性和神秘性,培养儿童对于生命的庄严感、神秘感与敬畏感,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生命,也要教导学生远离危险的事物,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实施充满生命关怀的教学

课堂教学新课改虽然要求课程内容改变以往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只注重书本知识,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去甚远。教师虽然不能改变所教授课程的内容,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要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不仅仅要把预定的课程方案落在实处,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注重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来进行教学,给学生以生命关怀。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易懂易学,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以及生命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命体验,进而增加学生的安全感。

(四)构建充满生命关怀的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片面重视分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压抑、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安全感,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所应有的情感、道德、审美、信仰、意志等方面的发展。殊不知,学生除了智力的发展成长外,还包括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所以,充满生命关怀的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充满生命关怀的教学评价就是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尊严的生命个体。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要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这样教学评价才能实现对个性生命的认可与尊重,学生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掌握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应合理利用激励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最终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安莉娟.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6).

[2]李玲.城乡小学生心理焦虑异常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0,(2).

儿童教学课程篇9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对幼儿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能运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乐理、声乐、钢琴、舞蹈等知识技能,制定幼儿园音乐教学计划,能设计、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初步具备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针对我院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运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本课程在设计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岗位需求为主线的设计理念,在在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本次课程改革致力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所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的,适合于高职高专《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手段,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以幼儿园岗位需求为依据,重构和更新教学内容。

本课程要建立适合幼儿园岗位需要的教学内容,就必须要根据目前学前教育行业发展需要、岗位需求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建立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要求,重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具体措施如下:

1.由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学前教育单位特别是幼儿园进行职业岗位调研,获得学前教育的岗位职业标准,并据此建立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要求。

2.学校和学前教育单位特别是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组织联合课程设计小组,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基于学前教育职业岗位能力导向的课程内容重构,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共同建立符合高职教育水平和培养目标要求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计划。

3.针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现有的需求,适时加入幼儿园使用的音乐教学教材的内容,更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

(二)以进修、交流、科研活动等为途径,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现有师资队伍的现状下,完善教学梯队建设,优化教师的结构,争取实现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方面实现合理的搭配。具体的措施如下:

1.坚持采取青年教师带领学生下幼儿园见习、实习,并在幼儿园进行实训指导的办法。同时,制定了实训指导的工作要求与工作时间表,使青年教师从幼儿园直接吸取一线经验、获得职业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2.以老带新。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由教研室指派一名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在教学、教研及个人发展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3.顶岗培训。每年都要派青年教师到幼儿园参加实践锻炼,要求每位老师两年内累计上岗实训达4个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授课程,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经验。

4.鼓励教改研究。引导教师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幼儿园教学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幼儿园联合开展课题攻关。

5.听课。鼓励青年教师组织公开教学活动,相关专业教师在听课的基础上,相互提取建议,在此过程中共同进步。

(三)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将原来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程教学模式改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把重点、难点放在学生音乐教法理论与课堂模拟授课、幼儿园实训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上。

2.变课堂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解为教、学、做三者结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活动按照学前教育单位特别是幼儿园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理论引导,实践讲解,优质课观摩和试讲四个步骤,强调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实训室与教室融为一体。

3.将校内外实训有机结合

将课堂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将课堂搬到幼儿园,将幼儿园搬到课堂,学生通过到幼儿园见习、实习、观摩教学活动,观看教学视频、模拟教学等途径,了解幼教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锻炼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

4.广泛地采用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手段方面,本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手段的时空限制,采用采用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媒体,把无法再现和表现的内容在课堂上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教学内容。

5.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本门课程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模拟教学、案例分析、校内外实训等教学方法,以校内仿真模拟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幼儿园)为上课场所,教、学、做三者结合,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的目的,我们根据与企业合作进行的对幼儿园音乐教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制定了技能考核标准和评分细则,注重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整体评价,与理论考试一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并重的评价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与各个实训幼儿园合作,对对幼儿园音乐教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儿童教学课程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64-0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及声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为基础,为幼儿园教育见实习、毕业设计等教育实践奠定基础,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艺术教育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试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培养学生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割裂零碎。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各类型的活动缺少整合和领域渗透,因而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出现内容零碎和割裂的问题,缺少对幼儿经验的整合。同时,教学的实施仅仅关注引导学生设计和实施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集体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学前儿童游戏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环节的艺术指导,导致学生只会在集体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把握幼儿艺术发展,极少关注在游戏和一日生活中其他环节去引导幼儿艺术发展。

(二)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践环节,教学的重难点仅仅落在知识层面而非行为能力层面上,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主动性不足,缺乏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在实践中难以设计和组织高质量的艺术活动。

(三)课程实践途径单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实践环节少,且少有的课程实践主要安排在课内完成,形式单一。课程实践途径单一导致学生可以用于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较少,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不能很好地在实践中运用,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不科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期末考查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最终成绩以期末考查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占比非常低。在评价内容上,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实际教学水平。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对教师评价指标的内容、具体操作步骤和结果较少有发言权,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出现松散懒惰的现象。

二、对策研究

(一)优化教学内容。为了避免课程内容割裂零碎问题,首先开展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调查,分析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同时,邀请幼儿园教师参与研讨,并结合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反馈,摒弃传统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章节”式的学科内容体系,以真实职业活动为课程内容主线,最终将课程内容整合为设计实施歌唱活动、设计实施韵律活动、设计实施打击乐活动、设计实施音乐欣赏活动、设计实施绘画活动、设计实施手工活动、设计实施美术欣赏活动、设计实施艺术综合活动等8个学习模块(包含14项学习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设计实施艺术综合活动,结合当前幼儿园现行使用的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统整的特点,重点理解艺术与其他领域统整的综合活动特点及统整原理,并且能够根据艺术综合活动的原理设计实施艺术综合活动。此外,在各学习模块中渗透区域游戏。如音乐区、美术区的设计与指导以及生活中如何引导幼儿感受与欣赏美,表现与创造美。在教育活动设计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安排学习任务,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使学生设计和实施艺术活动的能力在一个个学习任务的完成中不断提高。如设计实施歌唱活动,第一次任务是教师指定优秀的歌唱活动教案,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第二次任务提高难度,指定年龄班、题材,设计教案并模拟组织教学活动,第三次任务可再次提高难度,学生自选年龄班和题材,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素材特点设计教案并实施活动。

(二)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实施中,构建“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每项任务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等五个阶段组成。在下一个任务的资讯阶段,会对上一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并提出更高的任务要求。以设计实施歌唱教学活动为例:(1)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借助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研讨,归纳总结相关原理,教师适时进行讲解。(2)决策阶段,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教师布置的任务。(3)计划阶段,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明?_自己在本次任务中的角色,经过多次研讨制定出活动方案。(4)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设计、制作教具,进行组内试教,组内成员都参与试教,每次试教结束后其他成员提出建议。(5)检查与评估阶段,教师随机抽取一人进行模拟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自评,接着进行小组互评,其他小组对该活动进行评价,指出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教师进行进一步梳理总结、帮助学生提升经验,为下一任务的学习奠定基础。

2.以“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了让学生融入真实的教育情景,提高学生设计和组织幼儿园艺术活动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精选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教学活动录像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幼儿园艺术活动设计的要求和教学实施的要点。同时,引导学生迁移所学的知识与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活动设计、教学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避免以往教学中学与用相脱节的弊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情景模拟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创设相应的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演示、模拟组织片段教学或在实训室中模拟组织完整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教师角色”意识,锻炼教态、语言、提问、教育机智、活动组织以及与幼儿沟通等能力,帮助学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三)拓宽课程实践途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校内实训――模拟教学。校内的仿真实训室模拟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配备幼儿桌椅、移动黑板、钢琴等设施设备。在学习课程之初安排学生开展校内实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完成艺术活动方案设计、制作教具、组内试教,最后每组选取一人扮演幼儿教师模拟组织活动。为了避免“表演式”的试教,由非本组成员扮演幼儿。在模拟的幼儿园教学情景中进行实践,有助于提升其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2.校外实训――实景演练。充分利用学生到幼儿园教育见实习的机会开展实训,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足,迅速提高艺术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师在学生见实习前布置实践任务,如以见实习小组为单位,推选1人担任主教,其他作为助教,共同组织实施活动。第一,活动实施前,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本班幼儿能力及经验,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课堂所学,商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过程,写出详细教案。第二,请指导老师(幼儿园或本校均可)审阅教案、提出建议,组长提前约请幼儿园指导老师到场观看活动实施并给予指导。第三,活动实施时,全组同学全程参与,分工协作,注意观察和记录活动实施的情况,用摄录设备记录整个活动过程,便于实习结束后在课堂上进行活动研讨与交流。第四,活动实施后,组长提前约请幼儿园指导老师与全组同学共同评议活动,记录整理小组同学对活动的反思和指导老师对活动的评议。第五,将教案、反思、评议于见实习结束交给任课老师批阅,教师选取典型的活动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摩研讨,并做进一步的指导。

3.以赛促改――举办教学技能大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可选拔学生参加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学校和系部每年会组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比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说课和模拟上课三个部分。比赛分班级选拔赛、系级初赛和决赛、校级决赛几个阶段进行,系级决赛和校级决赛邀请广西优质园园长作为点评嘉宾,对学生的参赛表现进行全面点评。学生通过参赛,能直观了解自身优点与不足,通过观摩他人比赛能找到差距,进一步激发课程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