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下考古的意义十篇水下考古的意义十篇

水下考古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48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1

关键词:《古书疑义举例》;校勘方法

晚清著名学者、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俞樾先生一生著作多部经典,在训诂学、校勘学、经学乃至通俗文学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代表作有《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其中《古书疑义举例》(以下简称《举例》)则是其集大成之作。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曾评价此书道:“尽天下之方,视《经传释词》,益恢郭矣!”近年来,对俞樾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整体研究的学者很多,而对其专书进行校勘方面的学术研究乏陈可数。本文试分析《举例》一书中的校勘实例来总结归纳俞樾的校勘方法。

校勘是用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目的在于确定原文的真相。黎千驹教授指出:“古书在不断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因传写、抄录、刊行而难免出现一些讹字、异文、误漏、误增或因丝韦断绝竹简散乱而使文句颠倒错乱的现象,这就需要校勘之学,以复古书之旧。”[1]王引之曾指出:“经典之字,往往形近而讹,仍之则义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段玉裁在《经韵楼集・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里说道:“校勘定是非最难。是非有二: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何谓底本?著书者稿本也。何谓立说?著书者所言之义理也。……不先正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指出了校勘的重要性,所以历代学者非常重视古文的校勘,其中清代学者取得的校勘成就最高。而俞樾的《举例》则是清代校勘学的集大成之作。

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校勘方法还没有一个系统而权威的认识,只是大体赞同陈垣先生在其《校勘学释例》所提出的“本校法”“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四种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其书中的校勘实例将俞樾的校勘方法归纳为“上下文意考证法”“史料考证法”“用典考证法”“古义考证法”“古注考证法”“格律音韵考证法”“书写体例考证法”七种方法。

1上下文意考证法

所谓上下文意考证法,就是依据本书上下文来分析和考证文辞正误的校勘方法。如《举例》卷五:“《大戴记・五帝德篇》‘暗昏忽之义。’按:《大戴》原文本作‘暗忽之义’,与上文‘上世之传,隐微之说’文法一律。其衍‘昏’字者,暗即昏也。《礼记・祭义篇》郑注曰‘暗,昏时也。’‘暗’。‘昏’二字同义而误衍。”俞氏首先根据上下文辞一律的原则,指出“暗昏忽之义”应是四字为句,判断其有衍字,后根据郑玄的注释判断出是后人误衍了“昏”字。再如《举例》卷五:“《周书・命训篇》‘通道通天以正人。’按:下文云‘正人莫如有极,道天莫如无极。道天有极则不威,不威则不昭;正人无极则不信,不信则不行。’皆以‘道天’‘正人’对举。然则此文当作‘道天以正人’。道天以正人,即通天以正人。”亦是根据下文文例而校勘文辞正误。

2史料考证法

史料考证法是根据古代社会有关史料的记载来分析和校勘文辞正误的方法。《举例》卷六:“《周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浸颍湛。’郑注曰‘颍水出阳城,宜属豫州,在此非也。河南曰豫州,其浸波选!注曰《春秋传》‘除道梁眩营军临随’,则岩耸艟V荩在此非也,盖荆豫二州相次,传写误倒之耳。”俞氏据郑注及《春秋传》这些相关的史料来考证颍水本属豫州,而原文将“豫州”误写为“荆州”。

3用典考证法

用典考证法就是依据他书引用本书的文辞来校勘正误的方法。《举例》卷六:“《论语・公冶长篇》‘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韩诗外传》引作‘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再如,《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作“仁者乐山,知者乐水”。虽然这类的错误对经文义理的理解无甚得失,但是也应该根据他书的引用来恢复原文之旧。

4古义考证法

古义考证法是通过分析古字字义来校勘正误的方法。《举例》卷三:“《诗・凫s篇》‘公尸来止熏熏,旨酒欣欣。’熏熏、欣欣传写误倒。本作‘公尸来止欣欣,旨酒熏熏’。熏熏以旨酒言。作‘熏’者假字,《说文》作‘醺’者正字。观其字从酉,可知其当在‘旨酒’下也。”俞氏根据“熏熏”是“醺”的假字,是用来形容美酒香醇馥郁的意思而判定原文有误倒。再如《举例》卷三:“《诗・夏小正》‘黑鸟浴。’传曰‘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按:飞乍高乍下,何以谓之浴?义不可通。‘浴’者,‘俗’之误也。”俞氏根据《说文》“俗,习也”“习,数飞也”之意判断毛传所谓飞乍高乍下者,正应数飞之义。因此判断“俗”误为“浴”。

5古注考证法

古注考证法就是根据前人的注解来分析和校勘正误的方法。《举例》卷六:“《周书・克殷篇》‘泰颠、闳夭皆执轻吕以奏王,王入即位于社太卒之左。’孔注曰‘执王轻吕当门,奏太卒,屯兵以卫。’按:经文本作‘泰颠、闳夭皆执轻吕以奏王太卒,王入即位于社之左’。故孔注如此。”俞氏正是根据孔氏的注释来判定原文有误并订正原文之旧。又如《举例》卷四:“《礼记・哀公问篇》‘即安其居,节h其衣服。’按:郑君作注时盖作‘即安其居,即h其衣服。’故注曰‘即,就也。h,类也。就安其居处,正其衣服。’以一‘就’字总释两‘即’字。”俞氏依据郑玄的注解和无释“节”字情况校勘原文正误。

6格律音韵考证法

因为古书多韵文,故可以根据上下文音韵的格律来校勘原文正误。《举例》卷六:“《大戴记・礼三本篇》‘天地以合,四时以洽,日月以明,星辰以行。’按:‘日月以明’当在‘四时以洽’之上,自此至终篇,皆两句一韵也。《荀子・乐论》、《史记・乐书》皆不误,可据以订正。”俞氏根据两句一韵的原则判断出原文有倒置,分析出“合”与“明”对,“洽”与“行”对,后又根据《荀子》《史记》文辞来判断自己的校勘是正确的。

7书写体例考证法

书写体例考证法是根据古人书写的方式方法来分析和校勘的方法。《举例》卷五:“《礼记・缁衣篇》‘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阒,则民有孙心。’惠氏栋《九经古义》谓‘孙心’当作‘簟。《说文》‘簦顺也。’《书》云‘五品不簟!今文《尚书》作‘簟,今孔氏本作‘孙’,卫包又改作‘逊’,古字亡矣。《缁衣》犹存古字耳。”因古人是竖向书写的故,“簟北缓笕宋蟾奈“孙心”,而后人又因义不可通而改为“孙”或“逊”。再如《举例》卷五:“《左传・襄九年》‘闰月’杜注曰‘闰月当为门五日’,‘五’字上与门合为‘闰’,则后学者自然转‘日’为‘月’。”因为古人作字,只取疏密相间,古书传写常有将两字并为一字,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参考文献:

[1]黎千驹.现代训诂学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74页.

[2]俞樾.古书疑义举例[m].中华书局,1963.

[3]黎千驹.现代训诂学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引之.经义述闻[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2

一、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高考的文言翻译题对文言文固定句式的考查涉及,在2006年高考中成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新热点,而在2007年高考中还加强了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18套高考试卷中,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这一知识点。

例1.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年高考安徽卷)

例2.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2007年高考天津卷)

备考宝典:翻译时首先要掌握固定句式的含义,把文言文固定句式转换成现代汉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套用这个句式便可。例1句考查了“特……而已(耳)”这一固定句式,其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只不过……罢了”这一句式,在翻译时我们只要套用“只不过……罢了”这一句式,把“与庸俗人同好”翻译的内容放入该句式中即可,该句译为: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例2句考查了“所以”这一句式,其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原因”或“用来……的”这二句式,该句是表原因,而不是表方式,因而选用“……的原因”这一句式,再因为这又是一个判断句,根据句子特点,翻译时采用“这是……的原因”这一句式,然后再把“愚者大过”的翻译内容放入句式中,译为: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现场练习1】翻译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

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特嫉恶太过耳。”(节选自《宋史・吴育传》)

1.不杀绶,无以示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育刚正可用,特嫉恶太过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对特殊句式的句子的翻译,历来是高考中重点考查对象之一,在2007年高考中被广泛关注,所占分量很大。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造成失分。

例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007年高考浙江卷)

例4.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2007年高考山东卷)

备考宝典:例3句考查了“相”作人称代词时常常前置这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把语序理清,才能做到准确翻译。翻译时先把该句的顺序整理为“余意其甚怨我,不敢以书闻相”,然后再按此顺序翻译即可,该句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例4句考查了用“为……所”表被动这一特殊句式,以及“由是”这一固定句式,翻译时把“为……所”译为“被”,“由是”译为“因此”,整句译为: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现场练习2】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徐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明史・于谦传》)

1.言南迁者,可斩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师天下根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以议南迁,为谦所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5.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例6.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年高考安徽卷)

备考宝典:两句中分别考到了“谨”的翻译,而“谨”的义项:①谨慎、小心,②恭敬,③微末、细节,④语气词,表恭敬语气,⑤郑重。例5句中的“谨”是一个易错点,看上去好翻译,很多考生译为“小心”,句子读起来也很通顺,实则不然,我们只要结合上文的“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和下文“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我们就可判断,它的意思为“恭敬”更合适,这一用法与在高中语文读本《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的“谨斩樊於期头”用法一致。而例6中的“谨”就可译为“小心谨慎”,这可以根据上文“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和下文“勿令损毁”的语境中来判断。可见,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句子,而应该具有语境意识。

【现场练习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放:放任恣纵

B.不得奋见于事业。奋:勤奋努力

C.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选取

D.往往探其奇怪。奇怪:奇特怪异的现象

2.指出下面“穷”的意义和用法。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非诗之能穷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司马光《训俭示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7.始城州,周十三里。(2007年高考海南卷)

例8.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2007年高考山东卷)

备考宝典:名词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如例7中的“城州”是两个名词连用,且是句子的谓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前一个名词“城”活用为动词才能使句子成立,因此可判断“城”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构筑城墙”的意思。形容词活用现象有:用作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如例8句中的“奇”是一个形容词,后面带了一个“之”作宾语,根据语法知识,我们知道形容词作谓语是不能带宾语的,只有活用为意动用法是才可,因此判断“奇”一定是活用为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奇异”。

【现场练习4】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马骇舆,则君子(指乘车人)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息之。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语助词,无义)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君道篇》)

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情况并翻译该句。

1.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骇舆,则莫若静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庶人骇政,则莫若息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貌似”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一些词语容易造成错觉,使人望文生义,把它们当作一个双音节词语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9.其身体则可。(2007年高考湖南卷)

例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007年高考上海卷)

a.博涉书记B.善待遇C.访以当时之事D.可以自娱

备考宝典:例9中的“身体”是“身”和“体”两个词,译为“亲身实践”,与成语“身体力行”中的意义是一样的。例10中a项中的“书记”是指“文章书籍”,而现代汉语中指“党团的主要负责人”,就属于词义的转移;B项中的“待遇”是一个动词,译为“对待、招待”,而在现代汉语中“待遇”是一个名词;D项中的“可以”是由“可”和“以”两个词组成,而不是一个词,译为“可以用来”。

【现场练习5】指出文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节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1.涉猎古义: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尘纷古义: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情古义: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练习1】1.不杀向绶,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考查了固定句式“无以……”,相当于现代汉语“没有用来……的”,句子也可译为“没有用来向天下百姓交待的”)

2.吴育刚正不阿,是可用之才,只是嫉恶如仇太过分罢了。(考查了“特……耳”这一固定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只是……罢了”)

【练习2】1.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译为:主张南迁的人是该杀的人。2.判断句。译为:京师是天下的根本。3.倒装句(定语后置),正确的语序为:谦性故刚,遇有不如意事。译为: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4.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译为:徐因为提出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

【练习3】1.B(奋:施展)2.(1)形容词,完结、尽。(2)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处在困境中。(3)形容词,困厄、不得志。(4)动词,走到尽头。(5)形容词,贫穷。

【练习4】1.舆:名词作动词,乘车。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君子就不能安心乘车。

2.静: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静。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那么没有比让它安静下来的办法更好。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结合语境理解常用实词的意义。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意义实在、指代明确、直接关系到语句理解的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一考点的题型设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含义和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出题方式:①对四组解释进行辨析,要求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语(放在具体语句中),要求选出古今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③给出四组语句,要求选出含有或没有通假字的一项;④直接解释加点的词语。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结合语段阅读进行,也有单独设题的。以考查课本中有注释的为主,但有由考查课内识记向考查课外迁移运用的趋势。

备考策略

对语言的学习总要从积累基本的词汇开始,文言文也不例外。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其中,文言实词又是关键所在。

1.由于时间的流逝,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词语,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地死记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迁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文言文是要下点苦功夫的,必须以一定的识记积累为基础。

失分会诊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几乎都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下面具体说说:

一、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假借。即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替代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通假字“说”——本字“悦”)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最大关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据此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情况。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音同音近关系主要是就古音而言,不能完全以现代的读音来衡量。

识别四类通假字:

①音同形似。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意思是“同伴”。

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懂得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现代的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注意这种古今言殊的现象,避免发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当然。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则是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即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变化。例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①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②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汤”古义是“热水”,现在的常用义是“汤菜”“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意思是身份低下,见识短浅,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含贬义。而现在是言行不道德、下流无耻的意思,是贬义词。

5.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不要误认为现在的常用词。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一词多义在根本上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但是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比喻、借代、假借等而产生形成的。对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含义。当然特殊的义项只有靠平时的记忆了。

专项训练

1.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③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④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通“______”,意思: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4

关键词:古树名木;现状;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某市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其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古迹荟萃,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古树是指树龄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传承绿色文化的活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2古树名木现状

本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悠久,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繁衍孕育并保存有众多的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璀璨文化的载体,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无价珍宝。所以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古树名木的保护更具有生物资源和历史遗产保护的双重意义。

2.1分级标准

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高城乡文化品位、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契机,组织开展古树名木普查调查工作。古树为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为当地或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或从外地引入的名贵树种,也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其中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部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2.2古树名木调查

各级古树名木比例调查得出,从古树名木生境分析,山坡地带最多,其次为村旁,再次是路旁。分析其原因,第一,在人迹罕至的偏远山区或农村,开发强度低,交通不便,许多古树处于野生状态,易于保存;其次,村口、水边、路边的古树名木多为一个村庄的“风水树”,是重要的乡村景观元素,受到村庄族人的重视;再次,受宗族观念和迷信思想影响,人们认为破坏坟头、寺庙和祖宗留下的树木是对鬼神、祖先的不敬,因此这些地方的古树保护较好。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自然及人为环境因素

立地条件差,营养面积小。一些古树分布于丘陵、山坡、墓地、悬崖等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营养面积小,随着树体的生长,汲取的养分不能维持其正常生长,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而衰弱甚至死亡。古树周围尤其是四旁的古树,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土地板结,根系严重,影响了古树的生长。生长在路边、庭园的古树由于路石硬化,根系生长受到影响。再如某市区道路施工及市政部门的改造和基建,施工中不注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因基础开挖对树木的根系造成严重损坏,并破坏了树木周围的生存环境,事后,又未及时报告和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而致使古树名木损坏,甚至死亡。

3.2环境污染对古树名木保护构成威胁

在农村和景区中普遍存在随意填埋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污水的现象,特别是在部分古树周围随意摆摊设点,乱扔果壳杂物,“农家乐”污水严重污染了周边土壤,破坏了古树生存环境。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酸雨次数增多、强度增大。例如,在浦口老山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松火炬松古树群由于酸雨造成整体退化,生长变弱。

3.3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大部分古树属集体所有,大多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单位不固定、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古树得不到应有的体检、预测、保护和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古树饱经沧桑,由于人为、环境及自身遗传因素等的影响,生命力逐渐减弱,容易受到病虫侵害。偏远农村、山区等地的病虫害防治水平不高,产生病害后,对古树名木只做简单处理,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在不良气候环境和恶性天气下,缺乏应急预案,致使在雷雨频繁季节,不少偏远山区的古树名木由于缺乏避雷设施而被毁;地势较低的古树,在发生洪涝灾害时被淹;遇上强风、台风,古树名木容易被吹倒。

4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在继承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的同时,发展珍贵稀有和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增强人们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州也是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其它大城市相比较明显滞后,这对改进该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十分不利。为此,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以及考虑采取一些必要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4.1加强规划管理

改善立地条件,拆除违章建筑,清理树基周围的混凝土与垃圾杂物,建立护栏、扩大树基周围的绿地面积。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古树名木档案,根据古树名木的树龄、价值、作用和意义等,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实行分级养护管理。

4.2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体系和动态监测体系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开展古树名木环境条件变化、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长期观测和预测。继续完善古树名木档案,加快古树名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动态化管理,及时记录古树名木的生境、生长势的变化,进行定期动态监测。定期探测古树名木内部生长养护情况,及时记录古树名木周边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地下水位、气候环境、道路和房屋建设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4.3宣传与立法

要通过绿化美化知识的普及,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和观赏旅游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意义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爱树护林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应该根据法律有关条款,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某市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一个根本性的属于某市自己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通过明确该市古树名木的保护部门、单位和个人,确定保护管理权限,制定严厉的处罚办法。通过严格执行禁止一切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行为。这将有利于某市生态园林化城市的建设,对继承和弘扬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5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某字

《汉书注》是颜师古的学术代表作,堪称注《汉书》的划时代、集大成的典范之作,为后人阅读《汉书》扫除了各方面的障碍。《汉书注》在训诂、校勘及考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颜师古广泛吸收前人成果,抉择按断,兼下己意,而对于无法下确定结论的,便多存异说,为之兼容并存。在训诂方面,颜师古非常重视注音规范,讲求雅正,以音求义,解决了难字的音读及义训。

术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没有内涵和外延确定的术语,科学的抽象思维便难以进行。术语标志着某种现象已被从本质上概括体现出来,也标志着许多与之近似的现象已被区分出来。科学术语的确立与科学原理的总结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全面研究《汉书》颜师古注训诂术语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唐一代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语言面貌提供帮助,为进一步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术语学和科学的汉语史、训诂学史提供经过论证的术语、语料。

本文主要分析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某,亦某字”这一术语共使用32次(不计重复)。

一、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又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和“部分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在《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共有12次。占使用总数的37.5%。例如:

(1)《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温而风则生螟媵,有裸虫之孽。”颜师古注:“裸亦赢字也,从衣果声。”《说文·衣部》:“赢,袒也。从衣,赢声。裸,或从果。”段玉裁注:“俗作赢。”《广韵·果韵》:“裸,赤体。”《广韵·果韵》:“赢,同裸。”《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太玄·玄》:“类为其裸。”范望注:“裸,为无鳞甲毛羽,人为之长也。”《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王逸注:“赢,一作裸。”洪兴祖补注:“赢,赤体也。”“裸”和“赢”为一对异体字,义为“赤体”。

(2)《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于是信孰视,俛出跨下。”颜师古注:“侥亦俯字。”《说文·页部》:“俯,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杨雄曰:‘人面俯。’俛,俯或从人、免。”段玉裁注:“《匡谬正俗》引张揖《古今字诂》云:‘俯,今之倪俯也。’盖俛字本从免。俯则由音误而制。”《广韵·虞韵》:“俯,《汉书》又作侥。”《周礼·考工记·矢人》:“前弱则倪,后弱则翔。”郑玄注:“倪,低也。”《左传·成公二年》:“韩厥倪,定其右。”杜预注:“倪,俯也。”《玉篇·人部》:“俯,谓下首也。”《字汇·人部》:“俯,倪也,又曲也。”“倪”和“俯”为一对异体字,义为“俯身,低头”。

(3)《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颜师古注:“啖谓使食之,音徒滥反。啖亦啖字耳。此义与《高纪》‘啖以利’同。”《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瞰。”《广雅·释诂二》:“啖,食也。”《说文·口部》:“啖,食也。从口,自声。读与含同。”《广韵·敢韵》:“瞰,瞰食。或作啖。”《广韵·敢韵》:“啖,上同。”《广韵·敢韵》:“啖,亦同。”《集韵·肱韵》:“啖,或作啖。”《国语·晋语二》:“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啖,啖也。”由“吃”义引申为“利诱”。“啖”和“啖”为一对异体字,义为“吃”。

二、用“某,亦某字”表假借关系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两个字的假借关系,这类共7次,占使用总数的21.87%。例如:

(1)《汉书·高帝纪念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饷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颜师古注:“鬼亦馈字。”《说文·食部》:“傀,吴人谓祭曰傀。”段玉裁注:“读与馈同。按祭鬼者,馈之本义,不同馈也。以馈为馈者,古文假借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傀,假借为馈。”《管子·弟子职》:“各撤其傀,如于宾客。”钟广笺释:“傀,与馈同。”《说文·食部》:“馈,饷也。”《荀子·正论》:“曼而馈。”杨惊注:“馈,进食也。”“傀”假借为“馈”,义为“给人食物”。

(2)《汉书·扬雄传上》:“陿三王之陀薜,峤高举而大兴。”颜师古注:“薜亦僻字也。峤,举步貌也,音去昭反。”《说文·艹部》:“薜,牡赞也。”《尔雅·释草》:“薜,山蕲。”郭璞注:“《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者,今似蕲而麅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薜,段借为僻。”《说文·人部》:“僻,避也。”《吕氏春秋·慎行》:“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高诱注:“僻,远也。”“薜”假借为“僻”,义为“偏僻”。

(3)《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颜师古注:“核亦荄字也。草根日荄,音该。”《说文·木部》:“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簌尊。”段玉裁注:“今字果实中日核,本义废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核,叚借为荄。”《说文·艸部》:“荄,艸根也。”《尔雅·释草》:“菱,根。”郭璞注:“俗呼韭根为荄。”《方言》卷三:“荄、杠,根也。”《汉书·礼乐志》:“清明开动,根荄以遂。”颜师古注:“草根曰荄。”“核”假借为“荄”,义为“草根”。

三、用“某,亦某字”说明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说明汉书中的文字关系。这类共有6次,占使用总数的18.75%。例如:

(1)《汉书·王子侯表上》:“至于孝武,以诸侯王畺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颜师古注:“畺亦壃字也。”《说文·畕部》:“置,界也。从晶,三,其介画也。疆,畺或从工,强声。”段玉裁注:“今则疆行而畺废矣。”徐灏注笺:“置、疆古今字。”《玉篇·土部》:“壃,同疆。”《周礼·春官·肆师》:“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尔雅·释诂下》:“疆,垂也。”《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孔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畺”和“疆”为一对古今字,义为“疆界,疆域”。

(2)《汉书·谷永杜邺传》:“悉罢北宫私奴车马婧出之具。”颜师古注:“婧亦惰字耳。惰出,惰游也。”《说文·心部》:“慵,不敬也。从心,埔省。《春秋传》日:‘执玉憜。’惰,憜或省自。婧,古文。”《玉篇·心部》:“憜,同情。”《集韵·遇韵》:“惰,懈也。亦作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杜预注:“惰,不敬也。”“婧”和“惰”为一对古今字,义为“不敬、懈怠”。

(3)《汉书·地理志上》:“临邑,有沸庙。”颜师古注:“沸亦济水字也。其后并同。”《说文·水部》:“沸,沇也。东入于海。”段玉裁注:“四渎之沸字如此作。而《尚书》、《周礼>、《春秋》三传,《尔雅》、《史记》、《风俗通》、《释名》皆作‘济’……则知汉人皆用‘济’。班志、许书仅存古字耳。”《汉书·地理志》:“沸,河惟兖州……浮于沸、漯,通于河。”颜师古注:“沸本济水之字。”“沸”和“济”为一对古今字,义为“水名”。

四、用“某,亦某字”表注音

这类共3次,占使用总数的9.37%。例如:

(1)《汉书·陈胜项籍传》:“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好奇计。”颜师古注:“居鄛,县名也,《地理志》属庐江郡。鄛音巢,字亦作巢。本春秋时巢国。”居巢县:秦置,亦名居鄛。后汉永平中,徙封刘般为居巢侯国。东晋后废。在今安徽省巢县东北。“鄛”和“巢”上古音同为崇母宵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2)《汉书·扬雄传下》:“而丰子寻、歆子菜复献之。”颜师古注:“棻亦枌字也。音扶云反。”《说文·木部》:“梤,香木也。”段玉裁注:“此形声包会意也……芬为草香,梤为香木。”“棻”和“枌”上古音同为並母文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3)《汉书·地理志上》:“裹德。”颜师古注:“裹亦怀字。”“裹”和“怀”上古音同为匣母微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五、用“某,亦某字”说明同源词

同源词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这类共2次,占使用总数的6.25%。例如:

(1)《汉书·地理志下》:“赐受叝、酆之地,列为诸侯。”颜师古注:“叝亦岐字。”《说文·山部》:“叝,周文王所封,在右扶风美阳中水县。从邑,支声。岐,叝或从山,支声。因岐山以名之也。”《尚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传:“三山皆在雍州。”《诗·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文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李善注:“薛综引《说文》曰:‘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叝”和“岐”上古音同为群母支部,古音相同。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岐山因山有分枝而得名;叝邑因境内有岐山得名。”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2)《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循河湟漕毅至临羌,以示羌虏。”颜师古注:“视亦示字。”《广韵·至韵》:“视,看视。视,古文。”《集韵·至韵》:“视,古作视。”《说文·示部》:“视,瞻也。”《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玉篇·目部》:“视,亦作示。”《玉篇·示部》:“示,语也,以事告人日示业。”《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唐孔颖达疏:“古之字,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后世而作字异,目视物作示傍见,示人物作单示字,由是经传之中,视与示字多杂乱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视,段借为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字。’”“视”上古音为禅母脂部字,“示”上古音为神母脂部字,禅神旁纽,脂部叠韵,古音相近。都有“看”义,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汉书注》是一部随文释义性质的著作,颜师古作注的目的不是专门为了探求语源,寻找词的造词理据,而是要疏通文意,解释词的文献实际使用义,使在当时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汉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翻译版本。

由于在作注时均是就某一词作出意义训释,所以颜师古所系联的同源词大都是两两相对的,他仅仅还处于局部系源的阶段。但是这对我们全面系源、推源及归纳词族,整理词义的发展脉络,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用“某,亦某字”说明连绵词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蜉蝤,甲虫也。好丛聚而生,朝生而夕死。蝤,音由,字亦作蝣,其音同也。”《尔雅·释虫》:“蜉蝣,渠略。”郭璞注:“似蛄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孔颖达疏:“舍人日:‘南阳以东曰蜉蝣,梁、宋之间日渠略。”“蜉蝤”为连绵词,也可以写作“蜉蝣&

rdquo;。

七、用“某,亦某字”表释义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王莽传中》:“中部洎后十郡。”颜师古注:“洎亦泉字也。泉,及也。队音遂。此下并同。”《集韵·至韵》:“洎,及也。”《庄子·寓言》:“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郭象注:“洎,及也。”《说文·口部》:“泉,众词与也。”《史记·夏本纪》:“淮夷珠泉鱼。”司马贞索隐:“泉,古暨字。泉,与也。”都有“及、至”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师古《汉书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占使用总数的37.5%)、说明假借字(占使用总数的21.87%)、说明古今字(占使用总数的18.75%),其次表注音和说明同源词(分别占使用总数的9.37%、6.25%),偶尔用来说明连绵词、表释义(各占使用总数的3.12%)。

综上,颜师古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所以黄建中所说“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并不能真正概括这一术语的用法。而且像一些次要用法如表注音和说明同源关系等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中国传统训诂学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术语,不同的训诂学家所使用的同一术语往往所指不同,造成后人理解的失误,因而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指出“对古代语言学著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名词术语要进行一番彻底的研究,基本名词术语搞不清,我们就难以对古人的学术成就做出准确的评价。”我们深以为是。

参考文献: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6

关键词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保护;开发期刊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城东南20km处,与河南省国有泌阳马道林场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是200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的部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1996hm2,园内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寨1处,名为义和寨。笔者根据多年来对森林旅游开发的研究,就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内义和寨的保护开发进行探讨,以为全国森林公园的古寨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1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概况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位于泌阳县城东25km处,沪陕(上海—西安)、新阳(新蔡—泌阳)、焦桐(焦作—桐柏)3条高速公路从景区交叉而过,S344二线省道穿越景区,交通便利。义和寨海拔602m,寨顶面积15.8hm2,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高大山寨,也是全国罕见、现存较完整的山寨,寨墙现存8km,围墙宽处2m,坚固雄伟,蜿蜒在山顶四周,放眼望去,犹如弯弯曲曲的长城。由于风蚀残剥,部分地段的寨墙风化严重,有的地方苔藓密布,亟需进行保护。寨顶原有建筑物已倒塌,仅存1口水井,一年四季向外溢水,水质清澈甘甜,据记载,在白莲教兴盛之时可供2万余人的生活用水,为纯天然优质山泉水。古寨上有古炮台、旗杆石、断头台、紫禁城等遗迹,至今还流传着闯王战营盘、白莲教主骑马射金钱的故事[1]。

一座古寨记录着一段悲壮的历史,古寨的发展演变也是历史的最好见证。据历史考证,义和寨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建造最早的楚长城,被国家文物局罗哲文教授称之为“长城之父”,发达于明末至民国时期。明末李自成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山脚下的河流称为营盘河,河畔有营盘遗址;晚清时期因义和团在此招兵买马、安营扎寨、抗击八国联军而得名义和寨;民国初年白莲教主冯玉兰以此为基地起兵造反并自封,寨上曾驻扎2万余人,至今还有聚义厅、紫禁城、旗杆石、断头台等遗迹。义和寨不仅具有古老的历史与传说,还曾是红色革命的摇蓝。1936年12月中共鄂豫边省委在义和寨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在游击区建立抗日自卫会和民军自卫队,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了会议。义和寨的历史是一部悲壮英勇的激流曲,随着时光的流逝,古寨历史文化也在不断地流失,泌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古寨文化的抢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多方考证,编撰历史文集,建立古寨档案,揭开了义和寨神秘的面纱。

2义和古寨资源的保护

古寨是战争年代,人们利用有利地形将其建在地势险要之处,作为屯兵防御外敌入侵的战略防御工事和军事据点。古寨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资源而存在,大多有过辉煌的历史。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已日益突显。因此,加强义和寨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1实行重点保护

为加强古寨保护,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会同旅游、文物管理、城建、当地政府等职能部门,成立了在县政府领导下的义和寨景区管理委员会,深挖旅游文化与资源,力争将义和寨列入一定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一定的政治高度来加强义和古寨的保护[2]。

2.2实行原地、原样保护期刊

在义和寨的保护管理中,应保持其原有的风貌,不可随意拆毁现有古寨的一砖一瓦,不可随意更改或变更古寨原有的建筑及位置。在古寨的修复过程中,应按照原有风貌进行修复,所用墙体材料采用原始石块或仿生石块进行修复,杜绝古寨现代化。

2.3制订保护管理规定,申报文化遗产

泌阳县政府正在酝酿制订义和寨保护管理规定,将古寨的管理纳入地方行政法规管理,使古寨保护有法可依,从而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制。另外,当地会同文物主管部门正在积极筹备申报文化遗产,使古寨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3]。

3义和寨的开发利用

古寨开发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遵循保护原物、原件、原态、原貌的原则,开发即对原物、原件、原态、原貌进行修复利用,使古寨资源变为旅游资源,进而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体现古寨资源的巨大社会价值。 

目前,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已聘请有关专家制定了义和寨景区详细规划,景区的建设围绕突出重点、落到实处、有层次、有特色、有风格的目标进行,在保护古寨原貌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古寨进行修复重建和开发利用。加大对古寨的宣传力度,开发古寨旅游文化特色,挖掘文化深度,开辟古寨对外联络通道,努力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改善景区周边的居民环境,使古寨与周围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

4义和寨开发利用的价值

4.1历史研究价值

义和寨经历了2000余年的风雨历程,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义和寨的开发极具历史研究价值[4]。

4.2建筑研究价值

义和寨建造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建筑材料以石头为主,建筑风格独特,极具建筑研究价值[5]。

4.3民俗研究价值

义和寨是防御性质的军事设施,其本身折射了特殊时代的社会风貌,反映一个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是民俗研究的重要内容。

5参考文献

[1]泌阳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泌阳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张运来,那守海.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1):51-53.

[3]庄晨辉,李闽丽.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4):63-67,78.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7

关键词: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诗词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邃。高考中考查“诗词鉴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诗词鉴赏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诗词鉴赏试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过去的客观题相比,这种诗词鉴赏题也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泛滥成灾,而多读诗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诗词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读诗使人明理”。

一、揣摩题旨,关注题目

高考试题中的鉴赏诗是一项考查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题型,面对这样的语文试题,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反复地读题,由浅入深地读诗,由表及里地体会题旨。审题是答题的关键、答题的方向。通过审题,知道出题人要求回答什么,什么不用回答。有的时候题目也可以提供理解诗词的某些线索。另外,鉴赏诗词类的题目也是用心体味诗词深邃美妙的意境的一种手段,要分析诗词的内在含义首先就要从诗词的文体入手,只有在关注题目,揣摩题旨的前提下,才能体会诗词意象所蕴含的丰富涵义,便于开展认真地阅读鉴赏过程,探索文字之外的情感思维,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把握作者,挖掘内涵

要想深刻地了解古诗词,首先就要对作者有所知晓,古诗词的作者往往有着独特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上的共性特征会帮助我们体会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对挖掘诗词内部的情感信息大有作用。例如:寄情于山水,以景抒感的诗人有王维、陶渊明等;以景带情,心声细腻的诗人有李清照、柳永等;言辞豪放、不拘小节、以歌咏志的有李白、苏轼、曹操等。除此之外,还有边塞诗人、爱国诗人、送别诗人等很多不同的类别。学生要抓住这类作者的特点,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把握诗词的大体风格。有些诗词鉴赏题,出题人会在诗文后面加上对诗词作者、背景或是诗词中的某些词语的解释,考生要对这些注释认真阅读。

三、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的主要题目规则还是以领会诗词意境为主,其实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一些“意象”指标来展示的。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诗词意向,大体上都有着相同的意境含义。例如:斜阳含有凄惨之感,多会出现在离愁别绪的情感表达中;残月表示孤独忧愁的心绪,多会出现于思念、思乡的情感寄托中,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是绵绵不断的愁思与相思,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等。例如2009年的山东高考卷,有一首杜牧的诗词鉴赏《寄远》“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这首诗的鉴赏就要抓住“漫悠悠”和“红袖”这两个意象来体会诗人将动静结合到一起的映照情景。同时,还有找到“孤”和“变秋”的意象提示来体会诗人有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则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客心”。

四、突出诗眼,把握情感

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最简短的言语表达最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赏析古诗词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抓住诗眼,所谓诗眼,其实就是最能够表现诗词内涵的句子或词语。抓住了诗眼就可以很快地把握住诗人写诗时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表现。例如:杜甫的《月》“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考生要抓住“高当泪脸悬”这一句,以“泪”字为诗眼,深入赏析“泪”,明确反映出诗人的主观情绪。同时结合“南飞乌鹊”的客观意象,就可以快速地分析出诗人企盼早日归家与亲人团圆的心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雕塑了一条雄奇瑰丽的诗词艺术长廊。中华儿女徜徉于这条长廊中,开阔了胸怀、陶冶了情操、滋补了精神。因此高考中出现了古诗词鉴赏,而且古诗词的鉴赏也正在慢慢地进入青年的生活范围之中。在这条鉴赏之路上,考生要知道古诗词的题目是作品的眼睛,情感的把握是阅读作者思想的窗户,诗词的意象凝结着作者对整篇作品的综合思考,这些都是考生拥有高度的鉴赏意识、经历诗词鉴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古诗词鉴赏训练[J].中学生时代.2006.(04).

[2]黄颖.诗词鉴赏与多元智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0).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8

日常教学中,教师很注重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古诗文,经过几年的积累,考生对备考的古诗文篇目不论是直接型默写,还是理解型默写都能做到对答如流了,但是落实到书写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失误,导致失分。古诗文背诵默写错一个字扣一分,也就是说所检测的9句古诗文,每句都只有一个错别字,那么这9分也将全部失去。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对以往古诗文书写中出现的失误进行会诊,会对其日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文的含义,尤其是易错字的含义,会减少或避免失误的出现。

针对学生在古诗文书写中出现的一些失误,笔者认为学生的失误表现为写别字或写错字。

造成学生写别字的原因

(一)误解错用。误解诗文的意思,造成书写中出现别字。

例如: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句的意思是: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的情思。个别学生误解为共剪西窗外的竹子,而将“烛”写成“竹”。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诗句的意思是: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个别学生误解为像蛇那样的形状,而将“行”写成“形”。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诗句的意思是:(莲花)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挺洁净地立在那里。

个别学生误解为莲花香气四溢,洁净笔直的在水里。而将“益”写成“溢”,将“植”写成“直”。

(二)同音替代。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在书写中用同音字替代,造成别字。

例如: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

环是指玉制的装饰物,不能误写成佩。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原意是青竹出汗的工序,渐渐成了竹简的代名词了。现在指史册。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学生有时会把“尽”误写成“进”,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尽”的意思:本义是完毕,在这里是全部饮完。

(三)形近混淆。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在书写中造成形近字混淆。

例如:

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冽:冷。洌:清。“冽”和“洌”形近而音同,书写时如果不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及两个字的含义,就极易混淆。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掣:拽、拉。擎:向上托,举。“掣”和“擎”形近,书写时如果不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及两个字的含义,就极易混淆。

(四)不明意象。

古代诗歌,往往借助客观事物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就是“象”,诗人的主观感情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鉴赏诗歌时,捕捉、感受并理解诗歌中意象,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意旨、感情和哲理。明确了诗歌中的意象,书写时自然会减少失误。

例如: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诗中多用“雁”这一意向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多用“燕”这一意象象征春天,表欢快、生机。

(五)忽视通假。古诗文中的通假字现象不容忽视,书写时要写其假借字。

例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

造成学生写错字的原因

明确了字的含义就不会写别字,即用形近字或同音字替代。如果在准确理解诗文中字含义的基础上,还熟知字的本义,就不会写错字了。

例如: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其中的“亡”表示“罔”字的读音,而“亡”外面的偏旁是“网”字的变形。教师要提醒学生“罔”的本义是蒙蔽,在句中的意思是迷惑。这样学生就不会把下框写成“门”,或者把下框内的“亡”字上面的部首写成草字头。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荒:《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草掩地也”,即荒芜。“荒”草字头下面的部分现在已不单用,只用作偏旁,在古时是一个形声字,读作huāng,上面的“亡”表字的读音,下面是“川”字的变形,表字的含义,为“水广大”之意。所以“荒”字的中间部分是“亡”。

流:左边三点水表示字的含义,右边部分古时读作liú,现在已经不单用,只用做偏旁,表示字的读音。而“流”右边的偏旁在古时表示带血水的倒子,表示顺畅,疏通。即“流”右边偏旁的上面是倒写的“子”字,下面是“川”字的变形,表示血水。

如果教师讲明了这两个字的本义,学生就不会把“荒”字的下半部分与“流”字的右半部分相混淆。

3.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籁:本义是古代的一种箫,竹制乐器。上面的“竹”是“籁”的义项,下面的“赖”是“籁”的声符。引申为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有些学生容易把下面的“赖”字写成“刺”、“敕”,还有学生将“赖”右侧的偏旁写成“页。”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一些古诗文,由于版本不同,个别诗句有不同的写法,教师要提示学生遵从教材,对于一些在教材中也没有明确的字词,要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以明确,避免不了了之。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选取的《相见欢》的下阕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的版本将“一般”也写作“一番”。

建议

进入复习阶段,教师会通过各种方式检测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默写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将每一次检测的试卷保存下来。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写别字的误因,如误解错用、同音替代、形近混淆、忽视通假等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将自己古诗文背诵默写方面出现的错误对照误因进行分析、归类,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汇报自己小组交流的结果,这样基本上把古诗文中易错字汇总出来,既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及整理的能力,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书写中的错字,即学生在本字基础上的自造字,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件事。笔者认为罚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让学生理解字的本义。教师应让学生备一本字典,对学生出现的错字,及时让学生查字典,了解字的本义,教师适时向学生补充一些偏旁部首的本义,如“畏”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中是一个人头戴恐怖的假面具,手持树枝欲扑打的样子,本义为形象丑恶。所以手持树枝应向前扑打,不该在下面再加一瞥,猿已经进化为人,没有尾巴了。在明白字的本义的基础上,为加深学生对字的识记理解,教师还可以设计让学生为字编写字谜的教学环节。教师先教给学生编写字谜的方法:借字法(即借用其他字交待谜底),如给一半,留一半――细;写义法[用叙述或同义词代替的方法揭示谜底或组成谜底的字(有时是组字部件)的含义],如木乃伊――居;笔画交待法(抓住谜底的笔画特点交待谜底),如,心有余力不足――刀。经过几个环节的设计及对学生的训练,学生对一些易错字掌握的准确率明显提升。

同时,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同时,“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识字写字一项有这样的目标: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训练,并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9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古村落保护;安义古村;江西

1.前言

古村落又称名村。一般是指“至今保留古朴民风、传统生活方式与历史建筑的自然村落”;从村落保护角度看,古村落是指“历史年代久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且需要保护或已经受到保护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

至今,江西省内1293个乡、镇的15303个村中还保存着众多原生态的古村落。(黄浩,《江西民居》)。

2.我国古村落研究现状

2.1研究历程

我国古村落的研究最早发起于社会学领域。1980年代后的研究由建筑研究学者主导,重点是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古村落的个案研究。进入1990年代,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也进入新的时期。

2.2现状古村落保护研究的不足

关于古村落的研究发展相对于中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而言较为滞后。已有保护规划均较少涉及古村落周边环境的保护或者周边环境如何保护才更有效的问题。在这种由点及面的保护思路下,既便制定了保护规划,仍有许多古村落个性语境逐渐消失,陷入到光华不再的尴尬境地。这其中有管理上的问题,也与规划理念的缺失有关。

3.风水理论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借鉴

自唐宋以来,江西古村落建设主要受形势派风水的影响。形势派风水着重于村落选址与村落外部环境的护佑。分析传统形势派风水理论,结合目前古村保护规划思路,提出江西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借鉴:

3.1江西古村落保护原则——“天人合一”

江西古村落基本处于偏远地区,村镇聚落一般都能保持传统的旧貌,并与自然环境共处于统一和谐的关系之中,景观也多富有变化。这种情况体现了人们传统的意识和观念——即尊重自然,不违“天命”——即“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风水)思想。

3.2江西古村落保护思路——由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

纵观中国风水理论形势派发展,就相地而言,其注重用地的整体性把握,“基本形成了一套从区域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选择程序,这是一个以寻找生气为目标多方面综合的过程”。“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与现今单体建筑定位类似),专注龙、穴、砂、水之相配,其他拘忌,在所不论”——王祎《青岩丛录》。因此,可以判断“定位向”即定向是目的,而“寻龙、察砂、理水、定穴”均是分析过程与操作措施。

3.3江西古村落保护标准——传统自然美学标准

风水理论中古村落风水格局的选址布局除了“寻龙、察砂、理水、定穴、立向”的技术手段外,还需满足审美体系的要求。简而言之,技术手段只是单个考核指标,这些单个指标能否组合成一个“聚集生气”的整体环境,还需以审美的眼光评价山水形势的吉凶,将吉凶与景观的美丑联系起来,是风水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即体现生命之美、人伦之美、灵活变通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

4.江西安义古村落保护策略

安义古村落保护范围应选取最有利于古村“藏风聚气”、生态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此区域北至毛岗北端,南至赤岗南端,东至梅岭罗汉峰,西至南潦河与九岭山余脉,总用地面积约10k㎡。

最早在安义古村保护的目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又是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其保护可以总结为“内外并举,软硬兼优”八个字。“内外有别”是指两个层面:一是古村外部环境的整治,二是古村内环境的整治;“软硬兼优”是指营造两种环境:一是硬件营造即对古村空间进行重塑,二是软件营造即对古村文化进行修复。

根据风水格局理论,古村落选址建设设包括:龙、砂、水、穴、向五个方面;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龙、砂、水三个方面,真正涉及古村内部环境的主要为穴、向两个方面。这里要强调的是,古村保护规划既要讲求现代语境,但同时又要与传统文化契合,因此,除了古村落环境外,必须强调“人”的活动的引导。笔者将古村的管理政策与居民素质的提升放在内部环境(也是软环境)整治中进行表述,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4.1古村落外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龙”的保护

将梅岭的保护纳入《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中,明确禁止乱砍乱伐,采石取土等行为,古村的龙脉将得到有效保护。

(2)“砂”的修复

必须通过划定绿线的方式将山体控制起来,然后采取退耕还林政策,还原赤岗蜿转腾挪的气势以及毛岗墩实厚重的山形。

(3)“水”的治理与改造

在京台村以西100m左右规划一人工湖,一则聚集潦河地气,二则汇聚罗田水库及周边丘陵地表水,由此营造“交锁织结”的水势,形成良好的景观水面,三则可打造古村落较佳观赏点。为有效控制水道、水质,必要时可在潦河沿线划定蓝线进行开发控制。

4.2古村落内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穴”的调整

①为了确保古村环境、展现古村风貌,需对古村建设范围进行划定,参考风水中“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标准,对古村规模进行限制。

②为展现安义古村景区风貌,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对现代居民住宅进行拆除,统一在村外另辟区域进行安置,村内建设须与古村现存建筑风貌统一,并颁布古村规划建设标准。

③为了恢复生态、限制村内用地开发,为体现古村风貌,还需在风水格局范围内划定限制建设区。

(2)“向”的重塑

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旧有建筑改造与公共空间建设的契机,重点打造“天心十道”两条轴线:一是罗田岗至九岭山青溪垄的横向轴线,二是赤岗至毛岗的纵向轴线。

(3)“人”的提升

根据“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必须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培养古村落居民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技能,逐步转变其生活观念与生产方式。

5.结论

本文以安义古村为例,提出古村保护策略:首先遵循“天人合一”的古村落保护原则,解决古村落三个主要矛盾:村民与古宅之间、村民与旅游公司之间、村民生产与古村落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出将村民生产与部分生活功能迁出古村,将村民传统的生产劳作转化为提供旅游服务,将古宅作为旅游资产入股旅游公司的策略,较好地化解上述矛盾。其次,针对现状古村格局面临的问题,笔者按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古村落保护思路,分析和梳理古村落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策略。第三,在古村格局修复过程中,笔者采用风水理论的美学标准与“喝形”方法,提出植被修复、在村口修建景观汇水池等策略,从而恢复古村“生气”,展现古村原有生活风貌与生态特色。上述可知,风水理论有效拓展了古村落保护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鄢泽兵,万艳华.浅议“风水”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华中科技大学.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2版)

水下考古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老子》异文校勘

先秦道家著作《老子》版本众多,且不同版本间在字词组成和篇章结构上都存在较大区别。学者蒙文通曾感叹:“我国旧籍之讹误紊乱,无过于《老子》”①。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从汉字的形、音、义方面入手,对不同版本中《老子》中字词的相异情况进行再考察,使异文之间的关系和异文产生原因清晰可晓。

一、“治”

《老子》第十章“爱国治民②”一句中的“治”在王弼本中均为“治”;河上本则为“活”;在帛书甲本中,该句残缺;帛书乙本中为“栝”;另外,郭店楚简中不见此句。由此,“治”、“栝”与“活”构成异文。

关于此处异文,学术界亦存在分歧。清李翘在《老子古注》中否定“活”字,并认为“栝”应读为“治”,但并未就为何“活”字有误及为何“栝”读为“治”给出具体的解释;帛书研究组将“栝”读为“活”,认为“栝国”即“活国”,但同样仅就不同版本的异文情况进行简单罗列与概括,并未讲明原因;高明先生赞同李翘的说法,在《帛书老子校注》中从音韵学的角度对“栝”与“治”进行考究,他认为“栝”读音与“治”相近,因而构成通假关系。但“栝”有两个读音。高明仅取前者而未做解释的做法欠妥。

“栝”在上古时期的两个读音相差较大,若想研究“栝”是否与“治”存在通假的关系,则必须首先探究此处“栝”的读音。通过对字形的对比可知,“栝”为从木舌声的形声字,其形旁“舌”的讹变正是导致“栝”字两读的原因。

“”从口,省声,下刮切。现有的“刮”、“鸹”、“”均为从“”得声的形声字。然而,“”()的字形与舌()较为接近,故“”讹变为“舌”。直接的证据是《广韵》中所记载的“舌”有“下刮切”与“食列切”两个读音,“下刮切”的读音与“”相同,这说明“”字讹变而产生的音保留至“舌”在近代汉语的读音中。“刮”(月部、见纽)、“鸹”(月部、见纽)、“”(月部、匣纽)与“”相近,且《说文解字》中所记载的小篆字形的声符均为“”。可见该类字本从“”,后从“舌”也是受该字讹变的影响。相较之下,“恬”(谈部、定纽)、“舔”(侵部、透纽)等字以“舌”为形旁,不受“”讹变的影响。

“活”的读音有“月部、见纽”与“侵部、透纽”两个,其中,前者由“”讹变而来。《康熙字典》记载“”为流水声,在《诗经・卫风・硕人》中也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的用法;而“月部、见纽”的“活”本义为“生存”,这一用法在古今都更为常用。由此可见,此处的“活”本为“”,可见“”与“”均为从“”得声,后因“”字讹变从而变为从“舌”得声。“活”与“栝”义异而音同,为通假字的关系。

从“爱国治民”句的文义来看,“治”为“治理”义,即爱护民众,治理国家。《说文解字》释“”为“”。段注:“与栝互训。栝者,矫制曲之器也。”可知“栝”与“”均有矫正竹木之器之义,且《淮南子・修务训》中也有“其曲中规,栝之力。”的用例。后“栝”引申出修改文章的意思,出现“蹊要所司,职在裁,栝情理,矫揉文采也”《荀子・性恶》的用法。“栝”在此处出现了词义的另一方面转移――由“矫正竹木之器”引申为“治理”(国家),“栝”与“治”为同义换读的关系。通过“栝”字与“治”关系的确定,可知在“栝”与“活”的通假关系中,“栝”为本字,“活”为通假字。

就此,本处异文情况得以清楚解释――“活”是此处异文考察的关键。“栝”本写作“”,与“活”因读音相近而通假。在“爱国治民”一句中,“治”为“治理”义,与“”的意义相同,为同义换读关系。

二、“监”

《老子》第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一句中的“览”字在帛书甲本写作“蓝”,帛书乙本写作“监”,而在郭店楚简中并无该句。

《说文解字》将“监”解释为从“卧”的形声字,其意为“临下”;然而通过考察“监”早期字形,可以判定其为从“卧”从“皿”的会意字,取人伏于装有水的器皿之上表示“照视己形”。甲骨文中“监”写作“”,象形程度较高,为一人瞪大眼睛跪在器皿旁,表示以水中倒影照视己形的意思;而金文时期“监”写作“”,将器皿中的水用一条短横表示出来,小篆中的“监”()保留了表示水的短横,有着较为明显的继承演变关系,由此可以基本断定,许慎由于无法见到“监”字的最初形体,加之东汉时期“监”表示“镜子”的意思已有“鉴”承担,对“监”的构型方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其后,在公元前20世纪左右,青铜镜产生且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人们以青铜镜取代了以水照形,便在“监”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示材料的形符“金”,根据“金”的位置不同产生了“鉴”与“鉴”两种写法。后代用“鉴”表示“镜子”的用例十分丰富,如“临鉴而立,景到”(《墨经・经下》);“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等。

结合上文所得出的“监”字“镜子”的字义和“玄”字“深奥、玄妙”词义可知,该句喻明澈之心为明镜,即心灵澄澈如镜之意。

通行本此处则为“览”。《说文解字》对“览”的解释为“观也。从见监,监亦声”。这一解释与“监”的“古人盛水于盆以照己形”及“监”早期形体突出人眼及盛水器皿的做法实为同属。《汉语大字典》解释“览”的“观看”之意由“借水照形”引申而来,这正可与《说文解字》相互印证。由此可见,“览”与“监”为同义换读的关系。

帛书甲本作“蓝”,其属“谈”部,“来”纽;与“览”音同;而“监”属“谈”部,“见”纽,因而“蓝”与另外两字音近,构成通假字的关系。

就此,该处异文情况得以清楚解释――将“监”理解为“镜子”从而实现句义的准确理解为关键,通过形、音考察可得出“监”与“览”为同义换读,“蓝”与“监”为通假字的关系。

三、“澹”

《老子》第二十章有“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一句,其中“澹”在帛书甲本中写作“忽”,在帛书乙本中写作“”,而同为出土文献的郭店楚简中并无此字。由此,“澹”、“忽”与“”构成异文。

该句异文情况繁复,有人提出该句并非位于该章甚至该句为后人伪造的观点,随着帛书老子的出土,上述观点不攻自破,但其中的异文情况却值得我们从文字学、文献学等诸角度加以剖析。

“澹”为安定义,“”在《说文解字》中意为“高风”。该句字面意思为大海沉静浩渺,高风吹拂好像从未停止,联系上下文可知该句比喻人心幽远。

“”有“渺茫、不分明的样子”义,与“澹”用法相近,为同义换读。帛书乙本中有“望”的用法(“是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胃望”;“呵望呵,中又象呵,望呵呵,中有物呵”),其在王弼本均作“恍惚”。“望”(阳部、明纽)与“恍”(阳部、晓纽)音近通假。且据《汉语大字典》“”为“忽”之本字。

根据句义分析可知,“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两句字面上描绘的是海面浩渺辽远,风吹不止的自然情景,而通过联系上下文可知,该句实际上指的是与“俗人”相对立而存在的“我”的“闷闷”之态,是对于圣人心境的描写。“恍忽()”正是去除了比喻义的关系,直接描摹内心的用字方法,与前者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本节中,“澹”、“忽”与“”为异文的关系。根据句义可知意义相近的“澹”通过描摹大海的沉静、深淼比如圣人心境之渺茫。而“”与“忽”与下句开头的“”(恍)是双声联绵字的关系,直接形容圣人的心境而省去比喻的修辞用法,且两字为古今字的关系。

本文对比通行本、帛书甲本和帛书乙本《老子》所存在的三处异文情况,得出了“栝”本写作“”,与“活”因读音相近而通假,与“治”同义换读;“监”为“鉴”的古字,“监”与“览”为同义换读,“蓝”与“监”为通假字的关系;“”与“忽”为古今字,“澹”则与前两字选取不同的描摹角度这三条结论。

三处异文关系的梳理对于汉字发展演变过程和《老子》思想研究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且在对于上述三处异文的关系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声符讹变、通假、古今字、修辞方法不同等异文产生原因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注释:

①蒙文通.王弼《老子注》初校记[a].长沙:岳麓书社,1983:61.

②本文主要以帛书甲本、乙本及通行本《老子》,并辅之以历代其他注本展开对比分析。为行文之便,除特别说明处,本文引例均来自于通行本《老子》(即由王弼注,楼宇烈校释的《中华国学文库:老子道德经注》.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

[2]高明.新编诸子集成: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05.

[3]贾廷柱.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m].丹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许伟建.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89.

[5]蒋书红.试论联绵词的几种特殊用法[J].汉字文化,2009,04:34-39.

[6]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

[8]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06.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市: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10]王弼,楼宇烈.中华国学文库: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01.

[1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梁启雄.新编诸子集成续编:荀子简释[m].北京市:中华书局,1983.

[14]杨柳桥.庄子译注[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5]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