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十篇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十篇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22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非理性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35.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2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面对wto,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在竞争中取胜,关健靠人才。

    加人wto是中国现代化战略进程中的转机,虽然在wto众多条款中涉及教育的条款并不多,但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子系统同样地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加之当今世界,人类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回归自然,中医两千年来的自然疗法、自然的药物来源吸引了众多崇尚自然、追求人类健康者的目光。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关注日益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也将会增加,这些都给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极好的机遇。但是机遇不等于成功,更严竣而冷酷的事实是竞争。中医药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靠人才。而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关键。因此,面对wto,我们要培养具备什么样素质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将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在培养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发展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而各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人世”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人才更具多变性、多样性和流动性。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劳务市场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医药市场及医疗单位的职责、管理模式也将随着社会的需求而经常调整。因此,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现时社会对人才要求的。

    wto的“游戏规则”及其特性影响了经济全球趋势下人才素质要求的新走向,它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广泛而扎实的文化基础:有较高的文明程度;能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尊重各种文化价值,平等、诚信地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优异的人格心理品质,包括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应对挫折的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等。这些恰恰就是通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包括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个性的熏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吻合的。在提倡通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削弱主体专业的教育力度,不能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类共同的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为目的,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强调的主要是与中医学术发展相关的“通识”,只讲“通识”,也容易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缺乏实际本领是不行的,难以达到“人世”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强调了通识与专业教育的同时,中医药教育应培养个性鲜明、专长突出的人才。这也是“人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工业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的是同质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化、标准化,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加人wto,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的个性化模式。21世纪的教育模式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教育方式。高等中医药教育也要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纵观历史,中国东西南北气候悬殊,人们饮食嗜好各异,因此产生了中医的不同学派。传统中医药教育得以发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争鸣。大凡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留名青史的中医药名家,无不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无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同时学术特色突出,专业技术独特,幼从师训严格。但现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着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用说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就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有困难,更别说注重个性的培养。因此,21世纪的中医药教育要获得发展,在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素质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博大精深,不仅在于中医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有着浩如烟海的古代医籍等巨大文化遗产,还在于其植根、生长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它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蕴藏着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应对“人世”给我国中医药带来的冲击,提高中医大学生文化底蕴是必经之道。其实,中医教育曾造就了有很高人文修养的老一辈科学大师如李时珍。他是中国文学的酷爱者,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有不少地方用的是著名诗人的诗句表达的。可以说他的医学成就其实就是人文学术精神主导的成就。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人文素质”,又称“文化素质”,是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是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等基本素质的总称。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人,一方面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学科与学科间交叉与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医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迁移和科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功能性症状与病痛,尤其是那些创伤性的检查与治疗,化学药物对于人体“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攻击,无不使人们对此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质疑。随之而来的是医学模式的转换。即构建“生物—心理—社会”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的现代医学模式。闭医学的性质也不再仅仅属于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医学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人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而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因循了西医院校和理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偏重于专业化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除了设几门政治理论课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内容,如文化史、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社会学等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以及生态环境、社区卫生保健等综合相关学科的课程等开设较少,极大地削弱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不利于促进人本身的发展。人文教育薄弱亦成为中医人才培养中高素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吸收人类文化时,应当不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而应该以超越一切的眼光看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正如哈佛大学《共同基础课方案》中所指出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的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因此,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眼界,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宽容精神和包容胸怀,从而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使之善于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具备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体的成才,还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兴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以往的中医药教育,多注重对已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是在急剧变化的信息时代求得生存的首要条件,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创造性更为重视。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由于人类已进人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所以纯记忆型的智力必然会普遍贬值,而想像力、创造力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的创造力。其功能应从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受教育者的智能,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知识素质的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江泽民同志还曾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同志也指出:“我们要在继承中医精华的基础上创新。”这就说明我们不但要创新,还要在继承稳定基础上创新。有继承而无创新,则永远停滞不前;有创新而无继承,则学无所据,势必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常提倡师古而不泥古,提倡活法圆机,就意味着在继承中创新。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维的个人。加人wto后,我们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创新。因此,高等中医药教育要肩负起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担,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强化继承、强化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

四、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教育的国际化和文化的世界化,使得教育必须具有国际性质,教育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教育国际化是在具有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脱离国家的教育目的,去追求教育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教育国际化与国家化相结合。加人wto,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适应变化的世界给祖国医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严峻考验就必须把握时代特色与本国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将国际视野与本土理念结合起来,用西方人的语言去讲东方人的故事。如今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炙手可热”的态势,中医已成为世界的中医,并与世界科技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取长补短。

    随着中国加人wto,中医药国际交流会越来越频繁。例如:相互交流学者,经常性地开展国际中医学术活动,促进中医文化与世界各地科技文化间的相互开放、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各国科学家通力合作,共同攻关,完成中医重大科研课题,破译中医理论奥秘;促进中医科技信息的全球化,加速世界科学对中医学的吸引和融合;各国现代教育理论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应用,现代知识在中医学科中的体现等。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就必须具备国际教育学术交流和医疗活动的交流能力。这就要求中医高等教育要尽快与国际接轨,善于吸收和运用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非理性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1] [2] [3]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而%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路径选择

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一根本问题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目的的体现形式,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不同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各国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要求培养对象具备不同的素质结构,所采用的教育形式和评价质量也有所区别。

以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之一德国高等教育为例,19世纪初期经历了耶拿战役失败后,德国政府提出了“必须用智力来弥补在物质上所遭受的损失”,以此拉开了德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序幕。1809年,德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冯·洪堡负责筹建柏林大学,提出现代大学应该成为“知识的总体”,并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学者,即培养具有为学问献身精神的人,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发现、表现能力的人。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的胜利被欧洲的文化精英归因于“它那闻名遐迩大学所具备的优越性”,高等教育由此被赋予了可以左右国家兴衰的重要性。柏林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重镇,直到二战前夕都始终是世界的学术中心,德国高等教育也始终坚持以知识为本体的基本定位,不为一时的得失利益所迷惑。康德认为,要在自由的基本原则下重新界定高等教育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不应妨碍学术自由的实现,高等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活已经掌握大量知识的优秀青年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可以使他们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展开研究。柏林大学之后,相继出现的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学等,也都以追求科学研究为己任,并且将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的学生作为根本任务。在知识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德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柏林大学展现出的学术自由与平等的观念和传统,对后来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3]。

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坚持以国家本位为主导,提倡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直接为国家机构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而非“学者”,对于学生而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4],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高等院校追求学术和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有所淡化。从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上看,法国将培养的学生划分为两类群体:一是以行政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公职人员培育;二是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技能培育。进入20世纪后,法国逐渐意识到其局限性,将高等教育分离成两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大学校。前者一般是公立大学(université),入学门槛低,主要是实现大众教育的普及;大学校(Grandesécoles)是法国精英学校,一般为私立,培养“高精尖”人才,如以商科而闻名的巴黎高等商学院、培养顶尖工程师的巴黎综合理科大学等。除此之外,法国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培养社会各领域急需的工程师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应该说,这种体制提供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术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试图做到互相协调、优势互补,但依然沿袭了19世纪法国高等教育的某些特点。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以牛津、剑桥的古典教育为范型,以培养为宗教服务的神职人员以及效忠英皇的殖民官吏为己任,进行“绅士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具有标志性意义,可视为中世纪以来英国乃至欧洲大学传统在新大陆的繁衍。尽管哈佛学院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这并没有使它成为隶属于某一个教派的神学院或宗教机构,其使命和责任也远远超出了宗教神学藩篱。正如1650年《哈佛宪章》所指出的,这所学院的建设是为了推进所有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教育本国青年人,不仅包括英国人,还包括土著印第安人[5]。随着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高等教育逐渐呈现模仿、吸收、创新的过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古典主义逐步世俗化、实用化和民主化,到20世纪初更是呈现多样化、特色化[6]。“允许每个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最适合自己特殊才能,和他打算从事职业最有联系的领域”是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信条。此后,美国愈来愈强调“学以致用”,重视专业实用知识的灌输以达成专门技能的养成。到20世纪80年代,在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用性人才的同时,美国开始再次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人才培养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历史悠远。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春秋时代官府垄断的知识开始向民间流传,“学在民间”,如以培养政治和学术人才为目标的齐国稷下学宫。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汉代太学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自隋至唐,科举制确立并日渐成熟。这种“在全国竞争性考试的基础上选任文官”的制度,是“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类似的情况在西方或其他任何地方过了2000年才出现”[7]。但归根到底,古代中国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提供各级行政官吏。近代大学教育始于清末,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洋务运动,特别是后来的维新变法,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学逐步设立。辛亥革命后,涌现出一批如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优秀大学。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和使命。1952年院系改革,高等教育以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人才为目标。20世纪末以来,院系合并、联合办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政策相继出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愈来愈清晰,党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著名高校也纷纷修订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东南大学提出,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可以说,古今中外高等教育都是依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换言之,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行为的根本特征。离开时展谈人才培养目标,就失去了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属性和基础。

二、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明确符合新时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

(一)以时代价值为引领,铸就崇高理想信念之魂

青年兴则国家兴,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命运掌握在当代青年学子的手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带来了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不仅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承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符合时展的精神产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适应时展的德育理念与整体思路。高等教育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入美德教育,以德励才、以德成才、以德用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以生活化、通俗化的叙说风格阐释国家宏大价值,提升其吸引力,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提升其传播范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真正做到“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并内化为整个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需要创新实践活动方法与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价值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青年群体自觉尊崇的个人行为规范。

(二)以专业素养为核心,塑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当今社会,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时代特征。党的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经济发展质量与产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人民日渐多元化的个性需要应当增强社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以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8]。新时代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的出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都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原来传统、单一的专才已经适应不了当下的时代要求,因而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以前的工程师“专才”转变为引领型“复合人才”,在以专业素养为核心的同时,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新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价值取向[9]。复合型人才不仅在专业方面有突出能力,同时还具备较高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在知识复合、技能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都有突出优势。而目前侧重于“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型平台,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学生缺乏大局观和学科引领意识。因而,应通过多专业联合、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国际成熟经验引入,设立“专业培养全面—学科交叉深化—国际接轨拓展”的梯度化培养目标,完善“跨专业+跨学科+跨校跨境”的链条化培养过程,强化面向行业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协同化和国际化的多维度知识培育体系。

(三)以锻造本领为导向,培养科学实践之精神

有本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特别是专业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知识的融合与消化,并进一步提高能力,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10]。由此,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倡导锻造本领为导向,塑立科学实践精神。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作为传授主体的作用,以及书本作为教育载体的作用,忽视了青年人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及教育的实践属性。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这种模式不仅不能促进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前所未有地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指出,“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11]。实践活动是检验人才的炼金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与创新需要青年人才真抓实干的实践能力。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知行结合、引导内发、相互教育的特点。当前,一些高校虽已将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育人环节融入课程体系,但不同程度存在着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育人效果不明显、评估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始终将时代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指引,适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案,注重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创造,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增强本领。

(四)以全面发展为指导,建立综合素质养成机制

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马克思早就指明,人应该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2]。但部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与老师的宠爱与呵护下,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缺少服务大众、奉献祖国的家国情怀;缺少学科交叉、全面发展的大局意识。目前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建立以“专业文化+创业精神+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多元化素养养成机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尝试构建“思政班主任思想引领+专业班主任专业引导+学术导师研学引航+班指导朋辈辅导+班委及学生自主管理”五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融合思政教师的价值观引导功能和专业科课教师的学术引导作用,不断营造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成长育人环境;充分培育和彰显群体(班级)特色文化,积极进取的良性集体文化对学生的个性选择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学科文化和专业素养教育,开展以“理想与责任”为核心的创业精神教育,培育新时代所需的担当品质、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实施和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人文关怀等。

三、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重视个性化发展,并具体体现在教育体系、教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

(一)立足全局视角,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缩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性结构已经基本建立,相比于1978年1.55%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6%,实现了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但高等教育体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我国高等教育呈东高西低的发展现状,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13]。此外,由于国家对于各类型教育投入的不均衡,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受到了一定的忽视,加之整个社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并由此形成学历上的歧视,导致职业教育往往不能获得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城市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因而造成了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因此,国家完善教育体系需要立足全局视角,在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中应该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投入方案,通过不同地区资源投入的配比调整,不断改善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形成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良性发展局面;其次,国家应根据社会需要与时展,不断调节高等教育体系失衡的状况,增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与关注,让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模式能够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相衔接,使得高等教育体系各组成部分能够同向发力,真正与时展相契合,培育出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尊重个体差异,树立发展性教学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心理和教育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开始重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理念[1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首先,根据高等教育层次对学生发展进行精准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由“适应性教育”转换为“发展性教育”。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习惯于“适应性教学观”,学生被动接受学校、教师给予的系统知识,学习主动性与全面发展动力不足。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将教育观念更新为发展性教学,从知识本位发展为学生本位。坚持学生本位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所处高等教育层次进行精准定位。对于处于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根据其年龄、知识、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确立相应的教学理念,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创新专业录取和调整模式。填报志愿是迈向高等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参考。但由于学生对大学专业没有深刻了解,同时存在追求热门专业,忽视自身条件与能力等因素,学生填报高考志愿过程中充满了很多主观性和偶然性,导致部分同学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发现专业不合适。目前,部分高校进行改革,通过大类招生方式实行二次专业调整即是宽口径培养的典型示范。如东南大学2019年招生将全校所有专业整合,推出跨学院的14个类与5个专业招生,点面结合、立体交叉;大一结束后还可以进行转专业考试,进入其他类别专业学习,充分给予学生选择专业的权利。

(三)强调目标差异,构建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新时代要强调培养目标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培育符合时展的创新人才。

首先,要根据高等教育类型制定多元化培养方案。2017年初,《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同质化严重,缺少辨识度,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因此,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应分层分类,强调个性差异,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整体上可以划分为研究性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高职高专)两类。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着重转变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学过程中由单向接受知识转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从人本主义出发,根据学生研究兴趣进行合理引导,强调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发现思维、研究思维以及分析思维,提升学生自主科研的能力;应用型高校应当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引导性教学,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育,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度。此外,即使同一个学校、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应当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如拔尖创新人才、专业人才、职业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案,要摒弃标准化培养方案,制定结合菜单式培养方案,允许学生在一定基础课程上自由选择。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15-02

自宋代起,以胡安国、胡寅为首的学者齐聚湖南,创立了湖湘学派,之后朱熹与张的理论讲学,使湖湘学派更为成熟,在此基础上,湖湘学派的定型与成熟促使了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数代,湖湘文化逐步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兼具儒学正统文化与楚文化的区域性文化形态。

湖湘文化既保留了湖南人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实学风格和拼搏精神,同时也融入了儒家的“入世”观点,既涵盖了楚文化中“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的精神,也融入了自屈原以来就被湘籍文人学者们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湖湘文化的内容,现代学者们主要归纳为几个方面:首先,在湖湘文化中历历可见的忧患意识。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到近代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籍将士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于实践,这些缠绕在湖湘精英们心头的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次,与儒家文化承一脉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也成为湖湘文化精华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湘籍文人们纷纷著书讲学,发展并创新学术思想,尤以周敦颐、张载等人为首的文人们在理学思想上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使湖湘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宽,并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曾有学者评价湖湘文化“颇能自振于他省之外……胜国以来,船山王氏以其坚贞刻苦之身,进退宋儒,自立宗主,当时阳明学说遍天下,而湘学独奋然自异焉。”湖湘学派对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突破与创新,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的质疑正反映了思想家们对传统文化与湖湘文化的转型思考;最后,即湖湘文化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讲究“求实”二字,而各阶段的湖湘精英们正是秉承着此精神在做事和做学问。近代湘人曾国藩以湘军为代表所组织的湖湘集团就是凭借湘人乡情,以地方区域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据湖湘区域文化特点进行军队集团的组建,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质。

湖湘文化发展到今天,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群体,而且为湖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理论基础,促进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转型。在传统的湖湘文化中,湖南的书院教育在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下,逐渐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方式,它独特的教育体制、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为湖湘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一批批崇尚理学、注重经世的湖湘人才的出现。然而,斗转星移,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湖南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模式,在与湖湘文化发展接轨的同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湖湘文化的滋养就不可能出现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同样,只有在湖湘文化的浸润下,湖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才能兼具普遍性和独特性;只有以湖湘文化为理论基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与其精髓相结合。

一、“经世致用”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融合统一

“经世致用”即关注社会现实,能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务实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经世致用”从古至今始终贯穿湖湘文化,同样也应当融入当今高等人才的培养之中。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的人才应不仅仅只是具有专业方向的知识,还应在能力和素质修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条件,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结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加强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课程,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观,提高整个群体的精神境界。

二、“笃行践履”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现

“笃行践履”实际上是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把知识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其本质与经世致用有一定联系,都是讲究将所学知识作用于社会,但“笃行践履”更强调“知”与“行”的同一,更强调理想实现过程中人具有的明确目标和坚定意志。因此,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一专多能”的模式,即将宽阔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教养与能力创新性的提高相结合,培养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走入社会能真正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将具备的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考虑首先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于市场需求相结合,符合社会的用人要求,逐步缩减与社会脱节的专业;其次,加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知道做”,而且“能够做”,为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三、“反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

《初学记・鸟赋》中写道:“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这句话表达了报答亲恩的意思,而其中包含的“反哺”的思想行为不仅体现在湖湘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对湖湘精英的培养上。受湖湘文化熏陶的许多先贤们在功名成就之后纷纷将目光投向故里,为家乡捐资出力,造福当地。清代湘籍两江总督陶澍、著名湘籍将领胡林翼为官之后都为家乡捐银、捐田,兴办学校,并资助家乡学子。这些湖湘人士回报故土的行为正是体现了“反哺”的情怀,湖湘文化培育了他们,他们在获得成功之后为故土贡献自己的力量。古人如此,生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更不应抛弃这种“反哺”的思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常抱有一颗感恩之心。目前,在许多大城市,不少大学毕业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宁肯从事薪俸微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也不愿回家乡,导致大城市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和浪费,而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稀薄,虽然政府出台了“村官”等政策吸引毕业生,但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现代人的思维观念出现了偏差,如果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感怀故里,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培养过自己几十载的家乡,那么他终会将自己与家乡缠绕在一起,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教育知识的同时,“反哺”的这种湖湘文化精神也应贯穿其中,且在当今社会日益突显其重要性。

四、“实事求是”应体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节中

在岳麓书院“忠孝廉节”堂上现在还仍挂着“实事求是”的匾额,作为湖湘文化的精髓,它是古往今来不可缺少,且湖湘人士一代代继承下来的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将“实事求是”的思想纳入其中。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与大学生们自我定位偏失,缺乏“实事求是”的思想有一定关系。社会资源的相对过剩导致大学生们远大抱负、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极大反差,他们不愿面对现实,或许更多的还在自我陶醉、孤芳自赏中,这就造成了每年就业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诱导学生正视自我,以务实的精神来面对困难,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终极关怀”涵义上的转变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合

湖湘文化长久以来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基础的,岳麓书院讲堂所悬挂的“道南正脉”的牌匾正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儒学正统的特色。众所周知,儒家提倡的是“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封建社会,“忧国”即是为君主担忧国家江山社稷的安危,“忧民”即是为君主担忧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便是古代知识分子们的“终极关怀”。湖湘文人胡林翼曾表示“惟素蒙教训,未尝一息敢忘君国艰难”。如何排除“君国艰难”是他们肩负的责任,而这种“终极关怀”是与君臣之礼、为臣之道息息相关的。当今社会,“终极关怀”的内容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要求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家国安危,更应该关心社会的发展、人性的发展,以此为基础,“人文关怀”随之提出。“人文关怀”提倡的是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肯定,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它的提出是对传统“终极关怀”的内涵的延伸和拓展。在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我们也应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能主动关注人类社会、关注人性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的生存承担起一份责任。

总而言之,湖南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在与社会环境、现实相接轨的同时,也应汲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髓,湖湘文化与现代文化相遇之下迸发出来的火花将使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处于更好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旒麟.新湖南[J].湖南历史资料,1959,(3).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旅游;高等教育;才培养

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20世纪80年代,只有大专或中专职校设有旅游管理课程,到20世纪90年代,很多旅游高等院校开始开发学历项目,以此应对旅游业高层次管理人员匮乏的现状。2009年以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引导普通高等学校加强旅游业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截至2011年,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已达到1115所,其中完全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20余所,设旅游相关院(系)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分别达到260余所和220余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分别达到270余所和330余所。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8.33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为59.98万人,毕业生数为15.97万人。

然而,从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人才需求看,现有旅游高等人才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还有一些与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需要继续加以研究改进。

一、旅游学科与专业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尽管许多学者对旅游学科的体系和性质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缺乏旅游理论体系的支撑,目前旅游学科还没有最终形成,旅游学的学科地位还不稳定,影响了学生学术的上升通道,进而影响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质量和行业就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发展。从专业设置上看,2012年教育部在旅游管理学科下设了三个专业,同时对旅游院校设立新专业(方向)给予了高度重视,各院校已经开设了近30个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专业(方向)。然而对于旅游业这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来说,较为完备的专业教育体系尚值得旅游教育界进行深入探讨。

二、现行课程与学生实际就业需求存在差距

旅游教学内容大都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只注重理论教学。并且我国的旅游专业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专业的教学转变来的,在教学内容教学设置以及教学课程安排上都缺乏专业性以及实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许多院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与原来教学内容相关或者相近的部分,比较混乱,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原来以旅游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旅游学科按照本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选择教学内容,容易忽视相邻学科之间、旅游学科与分支学科之间在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框架上的相似性问题,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会被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反复讲授的问题。这样的重复性教学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我们的教学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旅游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果涉及以前的教学学科,我们也应找准与旅游教学最佳的契合点,在学生学习旅游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2012年,教育部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的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的专业类,该专业类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旅游管理的专业类今后将和工商管理类平级。这一学科隶属关系的调整和下属新专业的确定,必将使得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旅游相关专业面临转型、整合的前景。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和专业的建设与调整有重要的关联。1978年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成立旅游教育机构,先后与8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旅游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和课程结构建设。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的繁荣,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旅游专业。在此过程中由于各院校专业依托不同,形成的课程结构类目繁多。如依托于地理学的课程结构的重心放在了旅游资源开发;依托于经济学的课程结构的重心放在了旅游经济宏观管理。为改变旅游专业过热和学科设置混乱状况,1998年教育部将旅游专业设置为管理学,成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然而,原来的学科隶属关系使得工商管理核心课程占了较多课时,真正留给旅游管理安排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课时有限,导致旅游院校教育专业特点不突出,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7

一成教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其看成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课程设置基本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普通高教计划、大纲的浓缩与翻版,教材挪用或套用普通本科教材,存在许多弊端。近年来,尽管我校成人高教的课程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但基本上尚未摆脱普通高教的课程模式。这些问题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更不可能实现成人高教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第一,专业培养方案不合理,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现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文件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处于从属的、被忽略的地位。教学大纲、教材等教学基本资料大多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相关材料,忽略了成人教育自身的特点。

第二,从课程教学体系来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不科学,不能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三类课程之间有些内容重复,有些内容脱节,没有重视学生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从业人员的具体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没有充分考虑成人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接收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存在的差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成教“普教化”现象严重。

第四,培养方式单一,企业和社会参与教学、教育的机会少。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环节脱节,学生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动态,不能及时跟踪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难以学以致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高。

第五,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非常薄弱,与成人远程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差别。

第六,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基础较差,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

因此,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自身特点,结合畜牧兽医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强调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平台,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对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本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制定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

第一,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根据畜牧兽医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结合我校成人教育的实际,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按照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以畜牧兽医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导,以提高在职、从业和社会其他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动物科学专业改革,努力将动物科学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成人高等教育动物科学品牌专业,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和辐射作用。

第二,确立专业建设目标。深入研究国内外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国内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以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省级特色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培养机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确保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质量的优秀技术人才。具体建设目标: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学年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满足成人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组建专业师资队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实践能力强,熟悉成人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是搭建成人网络教学平台:以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依托,搭建能够满足成人教育学生在线学习需要,支持教师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支持课程长期滚动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支持教与学过程跟踪统计,并为教师提供强大的在线备课工具和网络施教环境的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学平台。

四是构建丰富的课程资源:以省级特色课程建设为示范,带动其他课程建设,学校立项建设12门主干课程,使每门课程都具有完善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自学指导书、多媒体课件、授课视频、试题库等,并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

五是开展专业教材建设: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组织具有丰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主编,编写6门适合成人教育的动物科学专业系列教材。

六是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提升成人教育内涵建设,促进我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领导保障。学校十分重视品牌专业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品牌专业建设工作,沟通协调各部门工作,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立了由学校分管副校长为组长,动物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要领导为副组长,教务处、财务处、动物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品牌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经费投入与预算、检查与监督等主要工作。动物科技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成立了“品牌专业建设团队”,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论证,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训,课程建设的管理与督促,教材的规划与编写等工作,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模块化、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以学员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成人高等教育动物科学专业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成人,其培养目标应该更加体现其行业要求。通过对我省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掌握了本专业岗位群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增强了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于学员工作的实际,注重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突出应用性与职业性,培养动手能力强,能在畜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市场开发、经营管理及科技推广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第二,以创新教学模式、整合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学校根据社会和学员需求的实际,确定相应的知识点和重点课程,突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的作用,探索和创新成人教育岗位适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科学地界定各门课程的知识宽度、深度,确定各门课程之间的合理衔接,并注重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使教学内容适应最新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做到专业贴近产业发展实际,课程贴近岗位实际,教学贴近学习规律实际。

第三,以因材施教和分专业方向教学为出发点。明确本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把基本规格同多渠道选择相结合。根据本专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技术要求设置基本课程,在基本课程之外,根据不同学生拓展专业或加厚基础的需要,开设不同的专业模块,扩大学生自我选择的空间。

第四,以构建能力本位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着力点。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加强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注重实习、实训的实效,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包括独立实践课、课程实践环节、综合实践课以及毕业实践环节在内的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学会岗位操作,解决技术问题,培养必备的技术应用能力。

第五,注意“专升本”与专科的知识衔接。“专升本”是成人高等教育特有的本科层次,属于专科后的继续教育,且考生群体构成复杂,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差异较大。我们注重专科与本科知识的有机衔接,在一些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上,尽可能避免一些课程的简单重复,把教学重点放在专科知识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广内容的新知识新技能的拓展。同时,注意照顾部分专科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适当开设与专业内容相关的选修课,以弥补这部分学生的知识欠缺。

(三)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第一,建立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学队伍。选聘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师承担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一只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专职教师队伍稳定,兼职教师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

第二,成立了校内外相结合的辅导教师队伍。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学校制定了青岛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辅导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要求各函授站按照管理办法要求聘任辅导教师。辅导教师主要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学习中心的教师组成,主要承担课程教学辅导、答疑及教学支持服务工作。

第三,积极开展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学校出台了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主要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平台建设和应用、教学辅导、师生在线交流、远程教学、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方面,对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系列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改善教学条件

第一,教学软硬件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经过1年多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教学基本条件。学校投入14.35万元购置了新的服务器,用于支持青岛农业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运行,投入5万元购置了三分屏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制剪辑系统。

第二,搭建了现代化网络教学综合平台。2010年,我校搭建了适合成人学生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支持教师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它能向学生提供网络辅助学习支持功能,如浏览所选课程相应的课程辅导材料,进行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等;可向教师提供网上教学支持功能,如选课信息、布置作业、制作课件、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并永久保留各项网上学习痕迹和各项统计消息等等,从而拓展了教学空间,扩大了师生视野。

(五)构建丰富的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源

第一,立项建设成人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为进一步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工作,学校开展了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立项申报项目,首批立项建设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生产学、动物育种学、兽医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6门课程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出台了青岛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编写要求。同时,将教材建设与课件资源建设进行同步开发,确保文字教材和教学课件的一致性。

第二,开展课程资源系列化建设。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线,积极开展省级特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根据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立项建设不同层次的课程。动物营养学课程被列为2010年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根据青岛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立项建设了校级精品课程、校级优秀课程和院级重点课程等不同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12门,逐步形成了以专业为主线的系列课程资源,有力地推动了精品课程资源系列化建设和品牌专业建设。

第三,开发教学课件,方便学生学习。为了加强网络化教学,方便学生的学习,学校从课件建设入手,引进三分屏课件录制编辑系统,录制公共课多媒体教学课件9门,专业课多媒体教学课件3门,并全部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

第四,扩充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学校建设完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包括猪、鸡、鸭、鹅、奶牛、肉牛等特种经济动物和水产养殖动物等实用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和饲料配制技术手册和教学录像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扩大了学生自我选择的空间,实现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五,建立了动物科学品牌专业网站。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介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进度、专业师资队伍、课程资源等。专业网站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现已向学生开放,从品牌专业网站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各个课程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远程交流,效果良好。

(六)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研究

为了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促进我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涵发展,学校组织了2010年度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评审,确定校级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共32项。研究内容包括成人教育综合研究、教学管理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等。

三改革后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

第一,组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均建立了包括教学大纲、自学指导书、专用教材、电子教案、授课视频、试题库、案例分析等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上共享。采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将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对学习内容进行详略不同的表现和阐述。同时扩充教学资源(技术手册、录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体现了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新型教育理念。

第二,初步实现了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根据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自身特点,积极推行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方法,搭建了青岛农业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将自学、辅导答疑、集中面授、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初步实现了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

第三,采取“培训+学历教育”的方式,开展畜牧兽医专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自2008年开始,学校与青岛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根据生源差别大、专业方向多样的特点,采取“培训+学历教育”的教学模式,实行分类培养。将学生分流为几种不同类型。在教学过程中,核心基础课实行学,专业课实行模块化分类培养。通过入校集中培训、现代远程教育、专家下乡指导等,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发展需要。该项目深受学员的欢迎,也引起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2009年青岛市委30件大事之一。

参考文献

[1]唐勇奇,黄绍平,刘洁纯,何许腾.成教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0(11):46-47.

[2]刘燕红,王子原.21世纪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职教论坛,2004(31):32-34.

[3]吉俊玲,张力,卢炜,张玲.动物科学专业产学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95.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8

论文摘要:在分析了当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模式,政策上存在的困境以及国外相关的政策法规后。提出关于我国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制定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完善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尤其重要。目前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章主要涉及合作机制、问题对策、国际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政策分析等方面,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还没有进行系统分析。

一、当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国家政策法规

虽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形式也有多种,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企业如何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明确的政策法规出台,现存的政策法规更多的是提出一些指导性原则。

1.政策以鼓励为主。缺少制约性

1991年国发第5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发展行业、企事业单位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的优势和力量。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政策有具体化趋势

2002年国发l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学投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2005年国发3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2006年教高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3.税收、教育经费问题在近些年的政策中凸显

2005年国发3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61107号《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指出: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期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指出: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企业因接受学生实习而从国家或学校取得的补贴收入,应并人企业的应税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7]4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地税务机关应加强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的监督管理,对企业故意弄虚作假骗取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纠正外,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国内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历年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分析来看,这些政策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我国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策性文件较多

目前。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大多是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规性文件较少,而且政策多出自教育管理部门,由企业管理部门出台的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享有更充分的自,没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这些政策很多只是流于形式。

2.缺乏可操作性法规

我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起步较晚。政府相关文件中倡导性政策和宏观指导性意见较多,具体责任义务和措施较少,企业是以获得最大利益为目的,如果没有明确的措施,很多企业就可以钻空子。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工作,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指导准则和手册。

3.缺少对企业的激励机制

对于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家尚未形成对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利益考虑不足,保护不够。特别是在税收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机制,不能使企业获得利益,参与人才培养被看作是一种义务,就会使企业缺乏积极性,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4.缺乏监督政策落实的机构

当前关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不少,但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来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这项工作。很多项目难于获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充分协调。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在与现行制度发生矛盾时,显得无能为力。因此,这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协调各方利益,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三、国外相关情况

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下,欧美国家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工作非常重视,政府制定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比较规范,这对我国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战后,美国提高了对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其中有《高等教育法》(1965)和《高等教育法修正案)(1968)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育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的资助;1990年《伯金斯职业教育法案》鼓励工商企业和教育机构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拟订培训项目和课程表。1994年《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规定企业负责延伸的学习活动,如提供合作学习课程,向高中学生提供实习职位,提供实地工作指导,学校和企业必须一同工作以创造合作关系,建立就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2006年《卡尔·伯金斯生涯与技术改进法》把职业教育延伸到了工作阶段.支持在学校、学位授予机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使其在一生中获得保持美国竞争力所必需的知识和机会。

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世界上已经得到认可,其中的“一元”就是企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在德国非常规范。德国的职业教育就是通过立法确定下来的,其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拥有坚实的法律保障。国家从法律、法规、执法监督等方面,确立了有关各方的行为,形成了一个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各司其职、紧密合作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这对规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德国和美国都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来保护和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奠定了法制基础。下面是德国和美国在促进和规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

1.相关的法律相互配套,形成了规范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

比如,美国《高等教育法)(1965)和《高等教育法修正案》(1968)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育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的资助;1990年《伯金斯职业教育法案》鼓励工商企业和教育机构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拟订培训项目和课程表。美国颁布的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法规和法案超过了150个。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

2.法律规范既有原则性的规定。也有操作性很强的细化的规定.便于贯彻执行

比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中就有培训合同不能有哪些内容。学徒的津贴以什么形式支付等细节的规定。确保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得到保障。

3.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订或制定作为补充的法律

比如,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而后又制定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76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等。

4.严格对职业教育法的监督管理

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

四、结合我国的情况,构建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

企业作为独立经济组织。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培养人才只是企业实现利益的手段,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人财物力的投入,这会增加企业负担和成本,极大地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构建有利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非常重要。通过对美国、德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

1.要制定具体适用的法律法规

从立法层面,建议完善《职业教育法》,或者制定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新的法律。指导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企业在合作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其中要对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性质做出明确规定,使之细化、具体化,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问责制度。把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纳人企业领导考核内容。对拒不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政府、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财政管理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职业教育的长效投资机制,积极组织行业、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建立专项基金制度,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政策,按照教育机构参加工学结合人数增加政府补贴标准,出台有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政策,加大培训经费提取的力度,让企业积极地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使“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真正糅合起来。

3.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有最低程度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素质的要求。以职业资格制度为基础,可以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紧密结合。因为企业、行业是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的主体。行业的用人标准直接可以通过资格标准向职业院校传达。

4.制定相关人事法规。完善职业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分类;非均衡发展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现阶段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普遍认同的观点。大多数的关于高等教育水平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回归分析也表明高等教育水平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互为因果的关系。[1]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一些省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而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应当将办学的目标向为本地区培养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相应专业人才方面转移,即应该充分关注区域,将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为本地区经济服务。同时,加快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各类各级高校建设。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应当按照这样的发展目标来定位自己呢?是不是所有省或地区都应当有完备的各级各类高校呢?我认为完全不必这样,可以根据高校培养的学生的类型有区别的发展。

根据全国人才会议提出的发展目标,我国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这里将人才分成了三类,即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个人认为,应当跟进一步的将所有劳动者划分为四类:高素质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创新性人才。这四类劳动者在社会分工上有着不同,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也迥异。

首先看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众多的劳动者,他们在各个岗位上负责各种直接的社会生产或服务,直接将自己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各种社会需要的产品与劳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这类劳动者主要由高中学历以及少数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构成。[3]

再来看专业技术人才,这种人才一般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与其工作相匹配的专业技能,在社会生产中主要负责一些技术环节的处理(技术员或技术指导)和基层人员管理(如领班,组长及政府基层人员)。这些人员大多在各类的职业技术学院(基本包含现在的大专,三本这一级别的高等院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学习过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

再下来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这类人才掌握着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尖端专业技能,或者是高级管理人才,在社会生产中主要负责高新成果的生产转化,较为抽象和宏观的技术处理,大规模管理等,社会生产的高层管理也由这一层次人才实施。这类人才一般由各种普通高校和部分重点高校培养的本科及部分研究生构成。

以上三类人才基本囊括了社会物质财富生产者与劳务提供者中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社会生产劳动的全部主要环节,而创新型人才则与这三类差别巨大,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也是完全迥异。

创新型人才的最核心特点是:该类人才的主要社会职能就是创新,也就是说,这类人才并不太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具体生产,他们主要工作发现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创造新的思想,新社会价值与新文化。一句话,它们的工作就是创造新东西,而这种新东西的社会应用才是另外三个类别的劳动者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创新型人才就是只在象牙塔里,他们的研究与创新也是离不开各种社会生产实践的,只不过在整个社会生产环节中,他们的工作更是研究,研发和发明而不是推广,应用和生产。这类人才的培养是极少数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所通过专门人才培养产生的。这种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当及其重视人才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在录取和培养方式上应当不拘一格,允许根据学生特点专门设计培养计划和授课方式等。按我国现状这类人才的培养机构由“211”大学甚至“985”大学以及国内最顶尖的研究所培养。

当然,将创新型人才单独作为一类提出并不代表其他类型人才不从事创新活动,更不是说他们不能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做出各种创新,只不过这些人才的社会职能和自身劳动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以社会物质财富和各种劳务的生产作为日常劳动的主要部分,属于“生产者”类型的劳动者,而创新型人才属于“研究者”或“设计者”型人才。

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那么,各类高校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也就相应的明确了。现有的三本和大专类院校,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人才主要去为当地或本省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的发展建设优先考虑以当地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类型为主导。在资金来源方面,可以吸收当地相应企业的投资。而各地区在兴办这一类学校时,对于能为当地提供对口型人才的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帮扶。

而对于现在的普通高校和部分重点院校来说,培养的学生(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这类人才的去向并不完全是本省或本地区,具有一定程度的扩散性,但是其学生应当有较稳定的社会职业类型,通俗讲,就是虽然哪里都去,但是都是干这一行的。这就要求学校在发展上有一定的专业趋向,但不必有过多的地区倾向,其学校的发展经费除过部分由教育经费划拨外,还应当由相应的部委以及社会企事业的联合组织给与适当的投入(如对于能源勘探或环境保护类学科为主的院校能源与环保部应当给予适当的经费投入)。这类院校各省或地区均应当适当发展,但是只是适当考虑各地平衡,更多考虑各地已有的教育优势来办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靠人才自身流动解决各地区对这些需求,不必求全责备。

最后,对于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校来说,由于培养的人才大多留在各种研究或研发机构,而且有可能是各种创新型人才,因此这类高校的经费主要由教育财政支持,同时,鼓励社会各个阶层的行业或个人对其投资,但是学校的发展不应过多受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充分保证其发展的自主性与自由性。这类学校由于投入巨大,创新型人才本身又由于其独特性而难以大量的培养,故尔要少而精,办好一所学校胜过办了十所学校。完全不必考虑这类学校的地区平衡或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匹配。

教育是百年大计,高等教育是这个大计中的关键部分,有特色的,非平衡的发展高等教育是有利于实现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实现我国人才战略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修订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两区一带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类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带有鲜明个性的区域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而区域创新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知识资源在区域经济创新中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源头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同样,区域经济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质、资金和技术保障,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

一、广西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79年的广西GDp总量仅为75.85亿元,到2009年达到了7759.16亿元,增长了102.30倍。目前,广西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3.8:36.9:39.3,广西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先升后降的态势。有关部门推算预计,2015年广西全区经济总量将超过两万亿元,“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2100多亿元。然而从已公布的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的人均GDp来看:全国人均GDp达5449.71美元,广西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第26位。经济实力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十分落后,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于2009年12月7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广西各地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西江经济带,包括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贺州市;桂西资源富集区,包括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两区一带”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广西人才类型需求分析

“两区一带”的划分使得广西地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区域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北部湾经济区要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林浆纸、修造船、电子信息、粮油加工、新能源、海洋等产业,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西江经济带要以区域内重点城市为节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完善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产业带。桂西地区有色金属、水能、动植物和旅游等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加工、水能开发、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民族特色旅游业是其发展重点。因此,该区域对冶金及金属材料工程、兽医兽药技术、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管理、畜牧技术等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较大。

三、广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引领广西未来经济成长的“龙头”,在过去五年,它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占全区GDp近三分之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规划应以对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发展的不同定位为主要依据,继续巩固南宁作为广西高等教育核心的地位,建设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北海广西海洋大学的成立将势在必行,有关海洋的专业将成为该校的重点专业;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转制为钦州职业学院,主要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用型人才,同时整合防城港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资源,建立防城港职业学院。

桂西经济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在经济以及教育上是广西的落后地区,属于“老、少、边、山、穷”地区。针对该区域的特点,我们认为该区域高等教育的布局战略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第一,政府要加大对桂西地区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式,逐步形成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经费配置方式。第二,对原有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进行调整,突出地方特色专业;第三,改革现存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整合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逐步形成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西江经济带作为广西的工业发展重地,发挥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此经济带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应在广西工学院的基础上扩大其规模,提高其质量,建成一所包括机械、冶金、建材、钢铁、电子等工科专业在内的理工大学。其次,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加大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力度,促进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之建设成为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牌学校;再次,还应根据各市区情况发展社区学院,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最合适的途径。同时,可采取跨省、跨国引进方式,吸引有实力的高等教育到该区域办分校这样可以避免该区域高教基础差、文化气氛缺乏之缺陷。

参考文献:

[1]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张阳,王丽恩.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n].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96-98.

[3]李建宇.湖南、广西高等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n].盐城工学院学报,2000,13(2):71-75.

[4]倪小敏,任柏强,嵇小怡,张玲玲.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中的地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6(6).

[5]颜蔚兰,杨德云.高等教育与广西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模式选择[J].市场论坛(区域经济),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