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十篇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十篇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3:55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教育学案例教学法分析应用

教育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其对于正确引导师范类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掌握关键教学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相关领导和部门进行高度的重视。然而,从现实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其教育学的发展现状不够乐观,教学工作中往往缺少必要的教学资源设施,而且过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教授,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下面就以案例教学法为例,简要分析其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教学法综述

1.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以运用案例为主,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解读和分析,从案例中解析出相关知识,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教师人才的独特、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案例的含义,其主要内容在于叙述某一个完整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将蕴含在其中的教育道理进行挖掘,换句话说,案例就是一种教育学中的典型教育故事,并不断启发着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目前来讲,我国教育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往往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或冲突,引导广大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通过寻找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和矛盾,并在其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2教育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借助黑板对学生进行教授,方式单一,缺乏一定的兴趣性,然而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课堂中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状,教育课堂不再仅仅以老师教授为主,而是紧紧围绕在广大学生的周围,通过为学生展示多方面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丰富感性材料的熏陶,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从实践中寻找知识的身影,并在实践中实现对知识的充分运用,确保学生在进入社会时,能够准确寻找自身的定位,得心应手地投身于教学工作中去。此外,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引用,使得中职学校内部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机制,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而且能够大大提升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中去,对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教育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利用,使得其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学校在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时,应该了解其具体实施步骤,下面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作简要分析。

2.1准备阶段

在教育学教学工作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不仅需要每位教师在课前进行准备,也需要广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需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除并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上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外,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网络等教学资源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经典案例,并将这些案例以多种形式展现在每位学生的眼前,只有选择合适的、经典的案例,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亲身进入到教育情景中去,并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对于每位学生而言,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对教师提出的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充分理解案例中的细节和精髓,及时发现案例中蕴含的问题,并尽最大程度地抓住案例中的本质,分清主次,并将这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2呈现案例阶段

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案例的呈现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口头陈述或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也可以通过向每位学生发放纸质材料进行呈现。对于处于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境下的案例,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展现形式对相关案例进行呈现,保证学生能够清晰、完整地对相关案例进行解读,并抓住案例的本质和精髓,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习。

2.3课堂讨论和总结阶段

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阶段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案例,学生需要对相关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整理,并就某些案例与周边同学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讨论阶段完成后,教师需要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地方要进行充分的鼓励,便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案例选择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教育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案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使用的案例进行认真谨慎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要有经典性。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便于理解,而且也能够在案例中领会到多方面的道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第二,案例要具有真实性。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案例的真实性,教育案例一般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是需要引导广大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一定要确保案例的真实性。

第三,案例要具有启发性。选择案例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步。

4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学教学工作也有了巨大的改革,特别是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不仅减轻了广大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引导学生进步,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蒯秀丽.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12):50-51.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中专学生 案例教学法 德育 教学

在中专德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在特殊情景中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相对鲜活的教学情景,把真实问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思考。这对于激发中专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一、如何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中专德育教学的关健

1.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激发中专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专德育教材虽然已经考虑到了中专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基础,但是德育课本身理论性强的特点是无法规避的。如果教法不得当,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就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其感性认识。

2.案例教学法建立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阶梯。

案例是现实问题的抽取和缩影,它把生活大课堂中的真实情节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同学们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直接进入实践,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3.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教学法通过有目的的叙述生活情景,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刻得多。如:在讲述“国家制度”时,分别展示中国的最近一次全国人大会议和美国的众议院会议,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鲜活的例子能更好的给学生带来冲击,通过学生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

4.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培养中专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我国食品安全时,首先口述2008年9月份国内检测出奶粉中含有三氯氢氨的事件,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食品生产领域存在什么问题?第二,此次大规模发现奶粉中含有三氯氢氨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事件?第四,而对这个事件,作为中专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同学们围绕这个事件展开深入讨论,讨论后让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大胆构想。针对同学们的观点,我们可以适当地结合课本理论做延伸,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撰写教学案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撰写要兼顾可读性和思想性。

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思考、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于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本身所蕴含的逻辑结构和所包容的知识。案例反映的应该是一个基于现实的事件,案例的叙述要抓住重点和注意表现手法,以便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目的。一个成功的案例能把一个生活片段经过加工引入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的延伸和升华。

2.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首先,案例教学法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在教师呈现了案例之后,蕴含在案例中的问题便摆在了师生面前,于是师生开始进行积极互动,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畅所欲言,各种观点在激辩中交错,教师从旁适当点拨,让探讨顺着逻辑逐步深入,以致问题的解决。在讨论中,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中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扩充和革新,其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中专的德育课教学中应努力实践,力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冠运用教学案例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J].成功(教育),2007。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教育;实际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的院校提出和倡导,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被我国教育界所认知,经过借鉴、改进、创新,案例教学法已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专家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是: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宗旨,以此为理念基础和目标来设计出“学习理论”、“论证理论”、“实践理论”缺一不可的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做”为目标,教师以“做”教学,学生以“做”学习知识。基于此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学》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教师教育特色的主要课程。在当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学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都从枯燥、抽象的相关概念介绍开始,以知识的深度按顺序逐章逐节讲授。教师以课堂的教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和记。教学中讲求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重视的是知识量的储存,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这种教学只能应付当下的应试教育,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逐渐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相背离。例如在《教育学》的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趣,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就是背理论知识,与实践没有联系。实际上,这些理论知识是从事实中得出的结论和总结,那么在教学时就应该让这些知识回到现实中去,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教育学》原理的学科价值。

二、高职院校开展案例教学法的要求

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设置各类专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生产、服务和管理前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由于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学生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真正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为他们今后参与实际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实施

(一)、如何选取适当的案例教材

案例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即要满足高职院校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又要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案例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1、案例的选择具有实用性、真实性

高职院校所选教学案例一定与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并且来源于实际,要有真实的意境,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工作任务中,确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才能使学生开拓知识,提高能力。

2、案例的选择应由简入深,逐步加深理解

首先应选择便于学生理解基础理论的案例,在充分理解了书面知识的基础上,再选择复杂案例,由学生去讨论、分析和解决,在争论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能力。例如:在《教育学》课程中选编的案例应该是贴近教育实践,充满矛盾和问题的。可以深入到基础教育的实践当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寻找案例。

3、案例的选择具有典型性

高职院校所选教学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可以培养灵活的思维模式,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二)、高职院校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教师选取案例并进行演示

教师借助教室,多媒体教室、ppt、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介质对案例进行演示,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针对案例准备阶段

学生通过教师对案例的演示、阅读案例资料,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查阅与案例相关的资料,搜集相关的可借鉴的信息,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思考,并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得出初步解决方案。这是案例教学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学生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做到胸有成足,势必会影响本次案例教学的效果。

3、针对案例划分讨论单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案例的不同理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单元采取自己的方式组织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4、各讨论单元集中进行讨论、发表对案例的意见和见解

各讨论单元分别发表本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办法,各讨论单元还要接受其他小组对本小组意见的询问和辩论。这一案例教学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的过程,是深化学生对案例和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运用能力。此时组织案例教学的教师就成为组织者和主持人,对学生的激烈讨论维持秩序,控制讨论节奏,使讨论紧紧围绕案例主题,引导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合理解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案例教学法的最佳教学效果。

5、案例问题的解决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选案例进行认真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应以书面形式对案例分析解决的结果做出规律性和经验性的总结,这样学生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体会更加深刻,对案例以及案例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无论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与传统教学法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高职院校针对性的办学目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学习情境和教育对象也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这样案例教学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个体差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才能将案例教学进行广泛推广,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的目标。使高职院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严峻形势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引兰,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分析[J].析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2]刘金祥,论案例教学法[J].北京市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2,(03)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4

一、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作用。由于传统法学教育在教授形式上主要是教师讲,学员听,教师是主动的,而学员是被动的。师生之间缺少在具体法律问题上的直接交流,容易导致学员缺乏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利用实务案例,形象地说明理论知识,使学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学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激发起思维积极性,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下掌握有关知识。案例教学法让学员与真实的实务问题充分结合,以强化学员主动,并引导其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历程。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作为解决理论与实务相脱离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传授新知识,也可以激发学习者讨论与思辨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决策能力。

(二)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与常用的几种方法的区别:1、案例教学法与案例演示不同。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中,教师也常常讲到案例,其模式是:教师系统讲授理论、法规则后,举出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让学员进一步理解法理论、法规则。因而传统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演示只能称为举例。这种举例不会使学员进行讨论,在教学的方式上仍然是教师讲,学员听,其目的也仅仅是解释法理论、法规则,而不能培养学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与案例分析不同。案例分析是指运用成文法分析和研究案例,并对之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案例教学法包含了案例分析,但案例教学法比案例分析更强调学员的参与,不仅要让学员掌握案例的处理意见,分析之后还要求达到对成文法的理解与把握。案例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案例与案例分析的要求也不同,其运用的案例不是简单的就案说法,必须有真实的两难抉择情境,以引发学员不同观点之间的冲突。这样才能吸引学员的关注,可以使学员自主地选择和判断,促使学员养成主动学习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二、影响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因素。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员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教师、学员和案例三个方面。

1、案例的精选。运用案例教学必须解决案例的选择问题,这是组织好案例教学的基础。首先,案例的内容是源自真实的生活中人们所遭遇到的问题,具有真实性,而不能是虚构的故事。从司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就可以得到这样的案例材料。其次,实施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必须能够与课程结合,能呈现课程内容的重要概念,适合学员的知识程度。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合于教学使用。好的案例应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案例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涵盖教科书上相关的重要概念和议题,从而引发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的讨论与分析。因此,教师需要组织适合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指导案例教学。第三,案例应有适度的复杂性,能反映真实世界中两难抉择的情境,能引发不同观点的冲突,一方面能引起学员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员有自主的发挥,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5

张丽娟三亚学院

摘要: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理论法学相关知识教学时,老师往往把记忆晦涩的知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逻

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年能力的思维过程。为了解决这一弊端,案例教学法被引入到法学教育中,这对于引导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有效地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理论法学;案例教学;定位实施;意义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

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

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

问题为中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启发式教学、参与式

教学、民主式教学等特点,在一些实体法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

理论法学教学中应用的并不深入。理论法学是研究法学的基本概

念、原理的法学学科,具体包括法理学、法律逻辑学、中国法制

史等学科。

二、案例教学的定位与实施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通过案例把教材中的理论

化抽象为具体。理论法学课程反映的是事物的共性和规律,具有

高度概况性、抽象性。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感性

材料,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枯燥的知识

趣味化、抽象晦涩的问题具体化、复杂深刻的问题通俗化,从而

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这些知识。比如说在法理教学中引入“生

活中的法理”,在我国某高校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蓬莱油

田溢油事故及“毒奶粉事件”等案例为例,这种侵害公益的事

件屡见不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就是相关受害人如

何进行公益诉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民

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加第55条,即“公益诉讼”条款,这是

我国首次确立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那么在法理学讲授过程中,

可以通过这一制度探索许多亟待解决难题:比如立法层面上的适

格公益诉讼主体有哪些以及适用范围应有哪些,这样将原本深奥

的理论立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这些无形的深奥理论

产生一种感性认识。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掌握不同时机穿插教学案

例。在新课开始前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个案例作为课堂的导入部

分,就会一扫刚刚开始上课的沉闷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燃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理论知识讲授奠定一个良好的基

调;同时,在讲授过程中讲述相关案例,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也让知识变得鲜活真实。那么如在结束阶段导入一个案例收尾,

又会起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毫无疑问,这会给学生造成一个悬

念,使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并借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扩展他们的思维。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根据教学重难点甄选案例。

案例教学是架构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在进行案例教学

时,要根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

选择案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所选取的案例要尽量体现时效性。时效性主要指的是

选择最新的热点案例,给学生以新鲜感和现实感。世间任何事物

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又多

变的,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不能选取一些陈年旧案,否则就没有

什么实际意义了。

第二,所选取的案例要尽量体现正面方向性。这主要指的是

选择案例时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把握好尺度。比如《法理学》中

有一节叫“法的局限性”。我们在讲授法的作用的同时还要让学

生认识到法并不是万能的,而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具有一定的

局限性。但不可用过多笔墨渲染法的局限性,因为对于刚刚入学

的法科学生过多的渲染局限性,大谈特谈消极性案例,容易使学

生陷入“法律无用论”误区,势必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为

学生以后的课程学习设置障碍。

第三,所选取的案例要体现趣味性和真实性。趣味性主要是

指在选择案例时要选学生大多人都关注的喜闻乐见的案例。真实

性主要是指尽量避免胡编乱造,引用一些现实中发生的典型性案

例,用事实说话。

第四,所选取的案例要体现启发性。启发性主要是指根据所

要讲授的内容选择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案例,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既能

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

习兴趣。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注

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引出案例之后,不要直接表露自

己观点,要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围绕案例进行讨论研究。例

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分组讨论,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注意

因势利导,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注重学生讨论的质量,引导学

生向纵深方向发展,而不是执着于某一浅显法律问题止步不前。

老师在讨论研究后要进行鼓励性质的点评,及时总结优点和不

足,点评时本着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商榷探讨,让学生

体会不到压迫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课堂教学工作。精彩的

课堂评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强化教学效果,能够使得教学

双边活动达到统一的效果。

三、案例教学对理论法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缩小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

通过一些真实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将大课堂的内容真实地引入

小课堂,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该知识点并学会解决现实问题

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二)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克服学生被

动学习的弊端。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秉承“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的古训,忽视了培养法律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而案例教学法克服了这种缺乏创造性的学习方式的弊

端,使得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

也是当今法学教育改革趋势的必然结果。

(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能将所讲的知识立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枯燥乏味的理

论被老师用案例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

学习兴趣,对于培养法律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

义。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1997:21-23.

[2]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7:3-4.

[3]王继福.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2008,10(8):119-123.

作者简介:

张丽娟,女,1983年出生,汉族,山东宁阳人,三亚学院法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师教育;教师技能

1教学案例及类型

“教学案例”的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师范生的知识水平,以文字、语言、影像等形式呈现的有典型意义并能促进其分析和讨论的实例描述[1]。

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顺序是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教学实践。三个过程环环紧扣:师范生先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再结合理论进行教师技能的培训,加强每一项技能,逐渐形成综合教学能力;最后展开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本文按照师范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教学案例分为:理论学习型、技能培训型和教学实践型。

2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在教师教育各理论课程中,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体系,以及在这些理论中论点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联接主义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等,认知主义学习理路中的发现学习论、意义学习论等。教学案例可以把理论课程中抽象的教育理论具体化,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特定教育现象或具体课堂教学实况中,为师范生提供接触课堂的平台,既能升华理论学习,又为教学实践做好铺垫,是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极具价值的财富。下面就以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意义学习理论的学习为例来说明教学案例的应用。

2.1教学案例聚焦

案例1: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一节的导入中,教师这样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精子的形成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多少个精子?该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学生回答)我们知道男性体内有很多的精子,而女性则一般是一个月才能产生并排出一个卵细胞。另外,精子小,卵细胞大。那么精子和卵细胞的这种数量和形态上的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哪些异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案例1从表现形式上属于描述型案例,教师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请学生根据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再由两个演绎式的提问自然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复习,学生不仅对已有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而且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2分析教学案例,链接“最近发展区”理论

案例1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作为新课的支点,这种旧知识导入是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师首先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根据教学内容的内部联系,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并创设了几个最近发展区。在导入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由提问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通过这两个发展区,最终实现知识的同化和思维的发展。在分析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师范生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3“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新、旧知识衔接处通过设疑,可以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从一个“最近发展区”过渡到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最近发展区”。随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发展,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变化,他们所在的最近发展区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预测可能发展水平,将教学准确地指向最近发展区,在最佳时间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学案例在教师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2]。在教师技能训练中,教学案例几乎涵盖了每一项技能,利用微格教学,师范生通过教学案例的研究、教学案例的获得及讨论、教学案例的修改等环节,可以迅速有效提高教师技能。

3.1理论学习,小组熟悉

在微格教学前,组织训练者学习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知识。尤其是对教学技能进行全面的学习,分析教学技能的分类、每种技能的定义、作用、运用方法及要领等。一般小组成员在5~10人左右,分好组后每个成员之间要互相尽快了解,利于之后对问题的研讨。

3.2展示教学案例,示范观摩

针对各项教学技能,提供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示范,这些教学案例以课堂教学片断的录像形式展现,使训练者对这项教学技能的应用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因为选择的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所用的技能单一,所以非常适于师范生进行学习与研究,加深对这一项技能的理解。

3.3认真备课,编写教案

训练者确定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后,正确分析教材,根据训练的教学技能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实施方式,编写教案。

3.4角色扮演,进行录像

微型课堂要由扮演的教师、学生和摄像人员组成,教师由参加训练的师范生轮流担任,学生由小组的其他成员扮演,整个实践过程用录像的方法准确记录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虽然这是一个模拟的课堂,但是它改变了传统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师范生有了“上课”的机会,由原来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把教师技能训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5组织讨论,反馈评议

(1)录像材料作为教学案例

录像真实地记录了“教师”角色的实践表现,把“教师”备课时的设计以及对教学技能的理解直观地展示出来。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很高,其录像可以作为示范观摩的教学案例,循环利用;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加强,那么其录像就是为他自身技能提高而量身定做的教学案例;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较低,则其录像可以作为反面教学案例,为其他师范生的讨论提供材料,通过分析此教学案例的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分析讨论教学案例,进行评议

小组成员通过反复观看、反复比较各个“教师”呈现的录像,以此为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交流、交换意见。

在评议的过程中促进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改进自己的内隐决策,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各项技能。

3.6修改教案,反复训练

训练者深入研究本人的教学案例,对照评议结果提出的问题,修改完善教案,重新实施教学,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实际情况决定反复训练的次数。在重复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案例的循环利用,快速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

4教学案例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案例在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促进实践者知识结构的变化——由理论性知识逐渐向实践性知识过渡。于2009年2月~2010年4月在温州市钱库高级中学见习、实习过程中,积累了教学实践的经验,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有效发展了实践性知识。下面具体以在“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章节复习课”中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说明。

4.1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教科书和网络途径,本人研究了大量的关于复习课的现成教学案例,发现在传统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把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概括,列出知识框架,尽管有的教师在其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但都流于形式,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是浙科版教材《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第三章知识,这章内容与人体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了对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教材后,本节复习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美国“泡泡男孩”的生活,把复习的知识点连贯性地加以整合,经过学生对短片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探究、讨论、总结,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转贴于4.2.教学实践

从网络中下载“泡泡男孩”的视频,结合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将“泡泡男孩”的故事分割成若干片段,由这些片段分别引出知识内容。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协助者”播放“泡泡男孩”的短片,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学生通过观看短片,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科学问题。

4.3撰写教学案例

综合课堂上教师教学、学生表现以及课后指导老师的评价,本人草拟了教学案例的初稿。而且各教师通过讨论交流,指出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如个别短片内容和知识点联系不大;由于截取的操作问题,部分短片跳跃性过强,应该舍弃;部分短片时间过长,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建议每个短片时间把握在30秒~1分钟等等。本人虚心接受了其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反思分析后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完成定稿。

4.4教学案例指导教学实践

撰写的“免疫复习课”教学案例以书面的形式反映了本人教学实践经历,对复习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为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为其他同学以及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5总结与反思

5.1结论

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在高校的课堂、教师技能的训练、中学的实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案例应用的优势,教学案例对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教学案例是教师提高教师技能的有效媒体。虽然教师的切身经验很重要,但是教学案例呈现的情境为师范生进行了其它教师的技能展示,提供了成为优秀教师的参考点和共享经验,使知识不断交融与延伸,教师技能共同提高。

(3)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在记忆中不断扩展解决具体问题的案例库,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根据他们从以往案例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来采取行动,从而提升教师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

5.2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中应用的不足

尽管教学案例的应用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教学实际,当每位教师在编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自身的一些偏见,造成教学案例的不客观性,阻碍学习者正确认识和把握问题。其次,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标、录像等,它们在教师教育中应用时必定会使师范生在课堂上引起头脑风暴,通过课堂的互动,促进师范生的讨论交流,这就要利用课堂上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教学案例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教师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

[4]towl,a.R.etal.aSCicasecollection.1963:293.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7

教育学原理作为教育学类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基础,有助于学习者检讨原有的教育观念、分析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然而教育学原理这门基础课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大,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一言堂式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教育学原理课程呼唤一种新的方法来改善现状,而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中,案例教学法脱颖而出,成为一些教师的首选。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以精选的案例为情境,在情境中创造性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难题的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其特殊性。第一,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案例教学中,选取的案例多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属于教育的真问题,其在材料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自觉运用教育学的原理知识去分析、解决来源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教学难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以致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第二,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案例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案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含有多个教育问题的复杂情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紧围绕教育情境展开,在情境中,运用情境内容,解决困难情境。因此,我们说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第三,案例教学法具有整合性。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会运用到当前所学的新知,也会用到已有的旧知;不仅会用到《原理》中的理论,也会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所以,进行案例教学是一个学科新旧知识,以及多学科教育知识有机整合的过程。第四,案例教学具有开放性。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为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体现。

二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1促使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重新回到实践中来

在传统教学法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材通常比较单一,一些教师不习惯于随时更新教材,通常使课程教材多年来保持不变。尽管有些教师通晓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出比较准确的对比,但是出于个人原因,仍然不想改变教材,只是将新版本的教材内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一些。同时,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不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籍,认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只需要掌握一本教材就可以了,其他书籍没有必要去阅读,学生在“学有余力”或者有“考研要求”的时候再去看参考书籍。

众所周知,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作者基于理论研究的实践成果,也就是说,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即理论知识的实践基础。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以实践的形式在课堂中形象生动的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讲授教育学原理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与教材知识密切关联的实例来阐释,比如讲授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著名教育学家的轶事。通过这些案例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教育学家成长的历程,理解其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气氛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说法:“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然而以往的教育学原理课堂教学多采用“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强调学生机械记忆和背诵,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缺乏生命力。

运用案例教学,师生可以针对案例,集思广益、热烈讨论,可以有效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关系,实现师生互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变苦学为乐学、厌学为愿学、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H哒样做有利于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轻松、积极、自然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使每个个体的内心都洋溢着满足感和成就感。

3变“一言堂”为“多言堂”

在传统教学法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理论课的教育学原理,一直是教师在前面“拼尽全力”的讲解,而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宣讲。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尽管用尽了毕生的精力来讲解理论内容,而学生却仅仅在期末评价时才“认真”地把所有的教材内容都背诵下来,可以说,学生根本不能得到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如果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只需要精心地挑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并在课程讲解时恰当地运用,学生的兴趣便可以很快被调动起来,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就会改变,而学生们的“多言堂”现象就会应运而生。学生们可以在教师几句简单的引导话语之后,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案例中所涉及的基本常识知识、深层次的知识等等都挖掘出来,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运用案例评价学生,切实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在传统教学法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当教育学原理的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会被一些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学生们认为最难的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所困扰而不知所措。学生们努力地在寻求这些类型题的所谓“标准”答案,进而在自己的“精心”总结的题签中完成本课程的总结性评价。这样的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学生的能力何从谈起?

相反地,如果我们在教育学原理课程结束的时候,采用案例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们通过分析案例来反思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原理,在分析案例时试着用原理的基本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这样一番历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分析工作之后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案例的甄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的甄选案例。在教学中运用案例主要是期望帮助学生深人理解教育理论中的原理性知识或帮助学生生成有效的策略性知识或提升学生的教育敏感性和判断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目的来遴选,案例的实施者、实施情境、典型事件都要十分明确,教师对于案例必须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运用于案例分析之中。另外,教师要根据授课班级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案例。在教育学原理教学中选择的案例难度不能太大,内容不能太复杂,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明了。教师选择一些贴近教育实践的案例,案例中又充满矛盾和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的引入

教师要注意案例引入的时机。在引入案例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原理概念,引出课程新内容,再给出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介绍一个案例给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且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为文字、视频、音频、真实情境模拟等。另外,案例的引入也可以在课程运行时穿插进来。当教师在解释某一个知识时,如果觉得语言已经无法准确地阐释这个内容。这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解释这个内容,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3案例的讨论

通过案例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案例的重要性,可以初步领会案例所包含的教育理论,从而达到教育理论知识内化的目的。学生在讨论典型案例时,针对模拟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首先采用头脑风暴式的陈述,进而通过大家的分析来达到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剥掉案例中非本质的细节,理清本质的内容,揭示案例所要呈现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畅所欲言的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制定案例讨论围绕主题进行,努力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观点做出比较公正、客观的反应,复述学生的观点,并适时地表现出欣赏和认同。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教学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

心理健康专业硕士教育近几年发展较快,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凭借师范教育的心理学类课程的班底,相继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由此产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日渐突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上往往不能突破长期习惯的传统惯例,仍然延续局限于教室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科中心教学模式。其实早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曾经强调指出,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为此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的培养上都做出了一些改革与尝试,特别是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国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发展时间短,培养经验不足,以及案例教学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加上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上的差异、教学管理改革滞后等所带来的负面制约作用,这些改革与探索的效果多半不甚理想。

二案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适合性

案例教学是在模拟实践领域中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互动和探索尝试等方法,学习者获得融合性知识,并提高实际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最初并不是直接产生某一个学习理论,而是产生于教学实践。1880年,哈佛大学率先开发了案例分析法(Caseanalysismethod),后由哈弗商学院用于高级管理精英的培训。这是最早实际运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例子。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人将其运用在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上。所谓“案例”,就是对实际情境的一个描述,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事件,包含内容、过程、性质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作为教学的“案例”,不同于教师的举例,它一般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复杂性、整体性等特征。教学中,案例的作用是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建构主义认为,认识隐含在情境中,人的理解是对情境自我建构的结果。传统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按照词语逻辑关系、理论意义、以一种良好的结构预先组织好的,这与真实的现实情境所隐含的知识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我们在学校中学会的知识却难以在现实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4]。与其它教育硕士专业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最适合也最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其培养目标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系统的专业知识没有绝对要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工作本就经常性面对一些特殊情境,其整个教学活动并不绝对依从于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时调整并做出决策。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开展案例教学改革,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有着实际的客观需要[5]。但是经过一段实行之后,往往感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认定;似乎教学改革的效果也没有象预想的那么突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在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顶多就是多联系实际。其实案例体现的是实际职业情境,它是为整个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不是为个别教案服务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要从案例出多发,以情境问题为锚点来组织知识教学,打破原有以概念或理论意义来组织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按照传统教材内容的顺序。在理论与实践这一维度之间,案例教学可以有多种程度、性质和类型。第二,案例教学中案例来源。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依据,又是教学的有效组织者。有人认为,案例教学开始于案例形成之后。这种观念指导下,往往会把案例绝对化,要先把案例编写好,甚至购买现成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属于简缩版的案例教学,将案例视为教学的唯一指针,隔离了与实践的关系,最终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案例教学的全部过程必须包括案例形成,具体案例形成过程又包括案例的识别、体验、描述、概括等。案例与案例库要开放地、动态地始终保持与实际情境的联系[6]。第三,案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论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实践能力。案例教学远不是一个教学方法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上思想观念的问题。它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抓住案例教学的精髓,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比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团体合作和尝试探索等。不存在单纯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它更应该称作一种教学模式。第四,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对案例教学的支持性,是否合理配套,也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与案例教学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很多,比如,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见习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和学生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等。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9

【关键字】案例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法

案例这个词语最早出自于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首次提出在教学中采用“问答式”教学法,这一理论可以看作是案例教学的雏形。后来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将一个原理对应于一个例子,把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案例的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到本世纪初案例教学在医学和法学领域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管理教学中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本文所要讨论的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才刚刚起步。

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案例讨论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并讨论、表达等活动。

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问题,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来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单指向于教,而且也涵盖于学。

它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要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一、案例来源和选择

课堂教学中好的案例是网络教学成功的保证,是网络案例教学的灵魂,所以对于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握好尺度。一个成功案例的要符合很多要素,具体都有哪些呢?

第一:优秀案例需要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故事,并且故事中的要素应能够具体描述出来,其中包括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

第二:优秀案例要内容新颖并贴近生活,最好是最近发生的事,陈旧的案例对学生来说会感觉很陌生且不易接受,学生也很难想象那种情境,会造成教学上的困难。

第三:优秀案例不仅是=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更要对以往的评价做出讨论,以便为新的决策提供参照点。

第四:在确保案例质量的好坏之后,还要针对教学对象考虑案例的难易水平,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加以接受。

二、基于网络案例教学设计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1)要服务于网上教学。

(2)过程要简单明了,学生方便使用。

(3)画面流畅,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4)系统功能齐全。

网络案例教学平台,主要就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更好的一些计算机专业知识。由于本教学方法主要的学习对象就是案例,所以网络案例库的建设就很重要。

网络案例库主要是专业案例库,也可以扩展其他的资源,像素材库、论文库等。授课教师和同学都可以向向素材库添加素材,或者向案例库中填加案例。这样一来不断的更新内容,通过素材生成新的案例,以促进案例库资源的丰富多元化。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想,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交互学习平台,他的整体设计主要分为对案例库的设计与对师生通讯的设计。

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案例教学的一大关键。如果只有老师单独在网站上给出案例而没有学生的配合,这是教学的失败。网络案例教学特点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这一案例。

在网络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网络教育的质量一直表示极大的关注。好的学习方法是网络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环境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本文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应用,尝试从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与网络环境的交互相结合这两方面来研究。首先介绍了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网络案例教学的界定等基本知识。然后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特别是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网络案例教学的网络平台的构建和案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

由于技术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络案例教学平台不是很完善,案例教学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1999):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中学教育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30—01

一、案例的编选

案例的编选是案例教学最基础的工作,这需要教师来时要多下功夫:多看报纸杂志、多听新闻广播、广览博取,编好之后成册存放,随时供教学使用。新编中职课教材,尤其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每节都有节首案例,针对性较强,应尽量采用。但也可根据本地、

本专业实际另选案例。典型、适当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目标的明确性。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

第二,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表述,又包含着问题。案例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对其中问题作出判断、推理和认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第三,选材的生动性。案例的直观性和可视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第四,较强的综合性。在案例教学中运用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品德教育等任务,都是借助案例展开的。

二、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根据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案例讨论法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讨论案例时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深入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当然讨论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组织和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

例如,在讲“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诚实守信”这一内容时,我提前设计了一份“虚假欺诈行为及其危害”调查表,学生对此进行了认真填写。课上,学生对这些资料非常感兴趣,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尤其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缺斤短两、坑蒙拐骗、偷工减料等行为的利弊争论不休。这时,我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进行启发、点拨。这些真实资料使他们终于心服口服地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人际交往和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的道德规范”。

(二)案例讲授法

它是以教师为主,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使案例与教材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职业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案例:拉赫美托夫从懦弱到坚强。首先,我向学生介绍:拉赫美托夫是世界著名作家车乐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的主人公。他出身贵族,从小过锦食玉衣的生活,性格一向懦弱。自从他加入19世纪俄国民主革命队伍后,觉得自己这种文弱不堪的样子无法承受革命斗争的严酷考验。于是他下定决心有意识地去做重活、苦活,用吃苦劳累的生活磨炼自己的性格。经过长期的锻炼,他终于成为了一名性格刚强的战士。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树立了“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的观点,找出了自己的性格与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职业性格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根据差距制定了职业性格培养、调适、提高的措施和计划,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德育课的实效性。

(三)案例模拟法

它是一种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感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案例:某校一女大学生到某超市购物,保安怀疑她偷盗,就将她带到人多的地方当众强行搜身并侮辱其人格,使该生身心受到很大伤害,她为此到法院。然后选定学生分别扮演女大学生、超市保安、法官等角色来演此“剧本”由于学生身临其境,获得了真实、具体的情景感受,从而加深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认识,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