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私募基金行业报告十篇私募基金行业报告十篇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5:10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1

有着资本界“蒙面侠客”之称的私募股权基金(pe)。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带着神秘的色彩。这些年来许多引人注目的企业通过ipo上市,其背后都隐藏着私棼基金的影子。但是在利益驱动下,私募股权基金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他们有潜在的动机不“说真话”。通过故意高估其持有的未上市公司的资产的价值来提高回报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这种不“说真话”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也就是被投资企业的实际风险可能比私募股权基金所声称的要高,而实际回报可能比私募股权基金所报告的要低。其结果是机构投资者把钱投给了较差的私募股权基金,优秀的私募股权基金被较差的私募股权基金所驱逐出市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得到的回报降低了;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上的资源未能最有效地得到配置。

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对象往往是尚未实现公开上市的新创企业,从技术、市场、财务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由于缺少二级市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流动性要远远低于私募证券基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也要高出许多。

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资产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不能得到发挥,这些资产的真实价值难以评估。在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基金投资人自然期望其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能够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定期不定期的披露经营信息,增强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减少市场初期最易出现的道德风险。然而,私募股权基金几乎不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也不承担信息披露的义务。一直以来该行业的规模、成本、收益等基本信息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私募股权基金对其回报水平有限的信息披露,决定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而在私募股权基金回报水平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对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低流动性的未上市公司的资产的未实现回报的估值。

机构投资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实际投资情况并不了解,难以了解私募股权基金详细的投资组合、投资比例、投资行业等情况。如果投资者不能从其他途径进一步了解到有关信息,在选择私募股权基金进行投资时,只能用私募股权基金披露的过去的投资回报水平来衡量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水平。作为人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深知,如果私募股权基金的回报水平很低,将难以再次向机构投资者进行融资。

在私募股权基金的经理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性的情况下,当前的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回报水平“说真话”了吗?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DouglasCumming的文章《国际上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和信息披露》(pfivmeequityReturnsandDisclosurearoundtheworld)探讨了私募基金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是否“说真话”的问题。该文认为影响投资组合实际回报水平表现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环境、私募股权基金的特性、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特性,以及私募股权基金与被投资公司的交易安排等。

相对机构投资者而言,私募股权基金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处于绝对的信息强势地位,完全有可能利用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性而操纵投资回报水平,进而左右投资人的投资决策行为。如果高估现有投资价值的好处大于高估现有投资的代价时,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将有动机去故意高估基金中的资产价值。既然如此,那么私募股权基金在什么条件下更有可能不“说真话”呢?

Cumming教授通过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私募股权研究中心(CenterofprivateequityResearch)搜集了丰富的私募股权基金在1971年至2003年向投资者公布的数据,包括了72位私募基金经理掌管的221家私募股权基金的5038个投资组合。根据Cumming教授的研究结论,私募股权基金在以下条件更有动机去高估尚未实现的投资价值。

第一,越具有信息不对称特性的投资。越容易出现资产价值的高估现象,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机构投资者很难分辨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对资产实际价值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Cumming教授认为当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组合中企业数量较多、被投资企业的规模较小,或者被投资企业属于某些特别行业的时候,私募股权基金会更有动机去刻意高估被投资企业资产的价值。这一点和Kanniainen与Keusehnigg(2003)的研究结论十分相似。

第二,相对不够严格的会计标准以及不够清晰的法律体系会诱使私募股权基金不向投资者透露真实的投资情况信息。Cumming教授将不同国家的私募股权基金所处于的法律环境的要素进行了拆分,并对不同法律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内部报酬率水平(iRR)进行比较发现,在法律体系以及会计标准相对不完善的国家,私募股权基金未实现投资所报告的内部报酬率水平平均要高于那些法律体系以及会计标准完善的国家的基金。尽管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内部报酬率数据的方差较大从而使得这种报酬率均值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但至少数据暗示出私募股权基金可能在不完善的体系中不“说真话”的趋势,而且值得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私募股权基金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式。在一些会计标准不够严格的国家。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可以将投资回报的高估归因于市场环境恶化导致了被投资企业最终实现价值的下降,那么私募股权基金刻意高估资产价值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声望损失就较小,更有动机去做出高估被投资企业价值的行为。

第三,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的个人声望是不可或缺的品牌资源,管理者的投资运作理念先进与否,以及其在市场中形象的好坏决定了该基金能否在市场上获得充裕的资金资源。因此,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为了维持“声望”这种无形资产的时候。就不得不尽量“说真话”。现实经验也表明,私募股权基金的声誉成本的大小与未实现投资的估值高低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Cumming教授将具有不同经验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进行区分,并且以五年的时间为标准区分了这些基金的成立时间长短。结果显示,缺乏足够行业经验和声望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由于在市场上积累的声望较小,因此高估资产价值可能带来的潜在声誉损失也较少,而且为了证明他们的投资能力并吸引市场上更多的机构投资者的注意,他们比那些资深的经理们更有动机去高估其投资的资产价值。此外,那些成立时间少于五年的基金更加不愿意向投资者报告他们在尚未实现的投资上的损失,原因可能他们更需要尽快获得足够的声望以吸引市场上其他投资人的投资。相比之下,

有丰富行业经验和声望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倾向于保守地对未实现的投资收益进行估值。

第四,高估资产价值的行为应该更容易出现在投资的初期阶段。在cumming教授的数据中,处于起步阶段的56个未实现的投资样本平均内部报酬率为126%,而对应的34个已经实现的投资样本的内部报酬率仅仅为48%,两者相差了78%。在早期阶段的投资中,数据也显示出了相似的结果。而私募股权基金在扩张期企业的投资样本中,未实现投资收益与实际已实现投资收益的差距仅为8%,明显地比那些更早期的投资要少。

私募股权基金所投资的企业在报告期内的估值水平可能显著地高于私募股权基金在退出该企业时所实现的实际回报水平,这种风险投资计量价值的减少可能是由于市场环境的恶化所导致,也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影响因素导致了私募股权基金经理未能在报告期意识到这种潜在价值的变化。由于投资初期阶段距离私募股权基金退出被投资公司的期限仍很长,在较长的投资期间内很难区分究竟是私募股权基金有意地高估资产价值还是在报告期至退出期内资产的实际价值发生了不利的变化,从而造成声誉损失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也会较小。

第五,私募股权基金全部退出被投资公司的情况下,相比部分退出而言,未实现投资回报总体上有着更高的估值水平。也就是说,私募股权基金的部分退出,可能有助于更加现实合理的估值。私募股权基金部分退出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减轻退出时作为出售方的风险资本和购买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风险资本不选择全部退出而是选择保留原来投资企业的部分股份,是表示风险企业质量较高的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私募股权基金对该企业未来前景的看好和对当前估值水平合理程度的认可。

由于私募股权基金相对投资者在信息方面的不对等地位,决定了私募股权基金在操纵信息上的主动权,降低了资本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纠正这种不对等地位,从而迫使私募股权基金“说真话”呢?

为了使得私募股权基金“说真话”,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运作的情况,避免信息失真的现象发生。

然而,在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中,私募股权基金与被投资企业往往通过一些非常复杂的合同关系来约定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利益、风险以及激励机制等等,而且被投资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在市场中利益的考虑也有着一些经营项目保密的需求,所以完全敞开地向众多投资者披露基金运作的详细信息是不现实的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情况。

为了准确地反映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情况,首先需要考虑的应当是建立并完善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的会计标准。更加严格的会计标准使得私募股权基金的信息披露建立在透明且可比较的基础之上。私募股权基金按照相同的会计标准对其投资的资产回报进行估计,能够使得投资回报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个别私募股权基金高估其投资回报而导致的资本在不同私募股权基金之间的不合理分配。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2

普华永道2012年上半年企业并购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交易数量同比大幅下滑(同比下降39%),部分原因来自于私募股权基金在预期市场价格会进一步下跌的情况下放缓了交易进程。

“我们认为,目前披露的大型私募交易数量的急剧萎缩,只是个时间性的问题。许多买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迅速完成交易的压力减小了,因此很多交易的过程被拉长了。”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合伙人刘晏来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不是原因的全部。

企业家急,pe更急

“这几年,我在全国各地看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私募股权基金,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赚大钱,掮客横行,完全看不到其中所蕴藏的风险,中国投资界被推进了全民pe时代,现在来看,当中的泡沫很明显。”清科集团董事长兼Ceo倪正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私募股权基金想赚快钱,投资时估值就很高,退出时并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私募基金在密切旁观。”刘晏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有限合伙人)对于投资标准愈发严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无论在中国境内还是离岸市场的资金募集都面临相当大的挑战。而累计募集的资金规模表明,私募股权基金可用于中国市场投资的资本规模处于创纪录的高位,这将对募集资金进行新的投资活动造成压力。”

自去年年末以来,看空中国经济论逐渐演变为做空中国的行动。在美国市场,中国概念股从上市时所能够获得的“溢价”变成了如今的“折价”。在国内,大量可统计的外资通过各种方式撤离中国,原本因为经济高增长所引发的企业扎堆上市热潮正在消退,私募股权基金不得不重新思考投资中国的风险和盈利预期。

长信基金研究发展部副总监安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普遍认为中国将在2015年迎来人口红利的拐点,这意味着经济中边际上消费的力量将大于生产的力量和储蓄的力量,这将带来较持续的通胀和资产估值的下移。”

类似的观点越来越被投资界认同,资产估值的下移让私募股权基金感到不安。

“为什么这几年私募股权投资者和企业家、创业者的矛盾那么多?因为在资本方看来,企业并没有按照所谓的‘对赌协议’完成当初企业业绩的承诺,就应该按照游戏规则愿赌服输。而企业家则认为,国际和经济形势等大环境使然,才让公司无法按期履行承诺或无法如期上市,作为投资者应该体谅,这就是资本方和企业家之间矛盾的根本。”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韩微文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资本市场低迷,企业无法上市,企业家急,私募股权基金更急,因为其身后有着投资者的催促。

数万亿资金等待套现

“据我们最近观察,内地市场目前等待套现的私募股权基金超过了3万亿元,这么大的体量会给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中金公司资本市场业务委员会执行主席何华公开表示。

清科集团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67家由私募股权基金(VC和pe)支持的上市企业仅为其背后的174只投资基金带来5.27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较去年同期回报下降35.3%。

贝恩公司全球副董事杨奕琦认为,资本市场环境充满挑战、私募股权近期支持上市的企业在上市后的表现不佳,可能会导致上市退出更具挑战性。

根据贝恩公司统计,上市仍是私募股权在中国的主要退出途径,占2011年退出交易数量的66%。但由于股市震荡,与2010年相比,退出交易总体减少了20%,2011年下半年退出的交易数量较上半年减少了23%。而且,大多数公司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令人失望。

“面对动荡和困难的二级资本市场,私募股权基金的上市退出绝对数量已大幅下降。”刘晏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不少私募股权基金现在正处于退出阶段,数百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企业存续在基金账面上;如何成功实现退出是一个关键挑战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会带来更多的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的并购交易,所不同的是,私募股权基金将作为并购交易的出售方。”

场外800亿美元伺机而动

“如果二级市场还不好转,我相信会有很多私募股权基金会熬不住的,”一家国内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项目经理夏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一些基金已经在业内四处打探是否愿意接手一部分被投资公司的股权,价格还好商量。”

在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也在寻求新的退出渠道,除了投资人回购公司股票之外,转手并购成为最为可能的方式之一。

清科集团数据统计显示,自2010年起,私募股权基金并购退出数量逐年递增,2010年,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并购退出的案例共计26笔,同比增长1.89倍;2011年,在私募股权基金通过ipo方式退出不畅的情况下,并购成了私募股权基金重要的退出方式之一,仅2011年就有62笔并购退出案例,是2010年的2.38倍,呈现出“井喷”之势。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3

编译/王孟颖

根据道琼斯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e基金募集量持续走高,共有68只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工作,总募集金额达到443亿美元。该数字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增加了46%。

2006年一季度,全美私募股权共募集266亿美元,有46只新私募股权基金成立。去年全年度全美共有359只私募股权基金成立,总募集额达到2463亿美元。

相关数据显示,除已完成的443亿美元私募股权基金以外,另有超过400只基金正在募集过程中,预计募集金额将超过1300亿美元。

私募股权基金包括并购基金、企业融资基金、创业投资、夹层基金和基金的基金(FoF),但并购基金仍是私募股权基金最主要的关注点,第一季度总私募股权基金募集额中有352亿美元为并购基金。

除此之外,第一季度共有22只新的创业投资基金成立,共募集38亿美元,与2006年第一季度募集的44亿美元有明显下降。另外,FoF基金和夹层基金(mezzaninefunds)总金额达到53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与美国私募股权市场强劲的上升走势相比,英国私募股权市场2007年第一季度创下了三年以来的最低点。据管理并购研究中心(CmBoR)出具的报告显示,截至到3月31日,英国并购基金公司仅完成34亿英镑的交易,是三年来表现最差的财务季度,明显低于去年第四季度93亿英镑的交易额。

CmBoR的数据还显示,引起这种季度跌幅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的缺乏。尽管2006年最后一个季度发生的25笔并购交易的市值达到60亿英镑,但在2007年第一季度仅有6笔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总价值为5.13亿英镑。

道琼斯《私募股权分析师》的执行编辑JenniferRossa指出:“并购基金的募资额占第一季度总募资额的62%,这显示出并购基金的持续统治地位。但是,今年在私募股权基金领域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其他的募资策略。”

机构投资人更热衷于投资私募股权提供的高回报的传统行业项目,近几年来并购基金成为了投资的热点。然而有行业内人士指出,并购基金的投资热已经快达到顶点。机构投资人很清楚这个行业的生意是成循环走势的,只是他们无法控制自己持续向并购基金投资。

清洁能源持续升温

全球VC与pe持续对清洁能源领域投以重注,2007年第一季度该领域的投资额再创新高。据美国newenergyFinance公司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本年第一季度,全球清洁能源领域发生的投资事件涉及金额高达22.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7.7%,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60%。

同时有数据显示,后期投资和杠杆收购占大部分比例,涉及金额达13.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

太阳能产业备受关注共获得5.14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投资是太阳能硅晶片制造商Siliciumdeprovence从pe投资人处获得3.94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但newenergyFinance的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michaelLiebreich警告说:“大量资金注入太阳能产业会使该产业在短期内由资金短缺到资金过剩。”

近年来,清洁能源领域内大规模的融资事件时有发生,一家伦敦的调查机构指出,2007年一季度,全球清洁能源公司ipo融资总额达到8.99亿美元,尽管与上期相比有明显回落,但与去年一季度相比有超过5.7亿美元的增长,其中最大ipo融资规模是中国的生物能源公司――中粮控股在香港联交所首发的4.13亿美元。

Google31亿美元收购DoubleClick

Google于近期正式宣布31亿美元收购全球电子营销技术及服务的领头羊DoubleClick,此次收购将巩固Google网络广告之王的地位,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定位、展示和全类型广告分析的高级工具。

与Google共同竞争DoubleClick收购权的还有微软、雅虎,以及时代华纳旗下的aoL。通过此次收购Google进一步拉大了与微软和雅虎的距离,同时使微软企图依靠DoubleClick翻身的梦想破灭。

但是DoubleClick并不是唯一的收购目标,其他的潜在收购对象还包括公开上市的网络营销公司ValueClick,以及创建于2003年的在线网络公司Rightmedia。尽管ValueClick和DoubleClick的名字很相似,但两者在业务模式上有着本质的差异,ValueClick主要提供面向特定人群的广告位。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4

私募基金是什么

假设你有一笔钱想投资股票、债券等证券产品,并欲获取较佳的收益,但又因为自己没有专业知识而不了解如何把握买卖点,或因为上班而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操心投资的事情,怎么办呢?你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让专家来帮你理财。但请专家费用太高,而你自己出不起这份钱。你就想到与亲朋好友合伙出钱请高手来帮自己操盘。高手的收益定期从大家合伙投资的钱中进行抽取。如果把这样一种投资方法,按照一定的模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基金。在这样一种模式中,通常包括3个要素:投资者、管理人和投资对象。投资者就是出钱的一方,管理人就是负责操作的一方,而投资对象就是股票、债券等具体的理财产品。管理人在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过程中,需要获得一定的报酬。

在基金管理人向基金投资人募集资金的过程中,如果向社会所有人公开募集,任何人都能购买基金份额,这类基金就是我们平时熟知的各基金公司发行的公募基金。反之,如果不公开募集,只针对某些特定人群(比如一次性购买资金能够在1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投资者),则叫私募基金。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感觉神秘的私募。私募的发行对象,相对狭小,普通投资者通常难以接触到,很难了解它。正因为不了解,这种产品在众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但事实上,这种投资产品和公募基金差异不大。本质来说,私募基金就是一种集合众人资金进行理财的投资方式。

国外股神多为私募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他是投资神人。1965~2008年的44年间,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净资产从19美元上升到了70530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3%,累计增长371111%。而同期美国股票指数――标准普尔500的年均增长率则为8.7%,累计增长幅度为3887%。巴菲特的投资远远跑赢美国股市指数。而根据特威迪―布朗的权威报告显示“标准普尔指数在截至1997年12月31日的16年里表现优于91%的股票投资公司”。巴菲特的业绩在44年里远远超过标准普尔指数,在同行中遥遥领先,而且几乎年年如此。正因为每年都能够获得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巴菲特被称为股神。

神奇的股神之路其实是从私募开始的。1956年5月1日,26岁的巴菲特回到了故乡奥马哈。当天,他便把他的7个亲戚朋友组织起来,集资了10.5万美元,巴菲特作为总合伙人,象征性投入100美元,成立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这个所谓的合伙人公司,就类似于今天的私募基金。巴菲特合伙关系有限公司的经营方式非常简单,当有限合伙人的获利超过6%的时候,巴菲特就收取超出部分的25%;如果获利没有达到水准,他就不收取任何费用。为什么巴菲特要选择最简单的有限合伙人制的公司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呢?主要在于这种模式的合伙人很少,不超过100人,这样就不会受到当时美国证监会有关共同基金管理规则的约束,而且可以自行制订如何收取手续费用,不像共同基金的手续费受到严格的限制。在1956~1962年,巴菲特以同样方式又设立了另外9家有限合伙公司,以管理各种类型的投资目的。1962年,巴菲特已经管理了1055万美元的资本,这些钱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是30亿元。为了方便管理,他把自己旗下的所有的“有限合伙关系”企业合并成巴菲特合伙关系有限公司。

国际上知名的投资大师们,多半都是私募起家的,比如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朱利安・罗伯逊和他曾经显赫一时的老虎基金,著名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正是他们的杰作。这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四处游荡,到处寻找机会的对冲基金,正是国外最典型的私募基金。

私募在中国:阳光私募和灰色私募

中国内地的金融市场,监管十分严厉,改革比较缓慢。很多金融方面的创新,非常容易就会演变成所谓的非法集资罪。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在没有经有关部门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集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会以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形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或其他方式向出资人给予回报。

很容易发现,私募基金向投资者不公开发行。进行资金募集,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证券产品的操作模式,很难和非法集资有效区分开来。两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候非常模糊。在难以界定合法性的情况下,私募基金的发展非常缓慢,处于一种不见阳光的地下运行状态。2004年,私募基金开始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信托投资计划,私募基金从投资者手中募集来的钱,以信托的形式存在,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私募基金公司将客户的钱挪作他用、甚至卷款潜逃的可能性。私募信托化标志着私募基金开始逐步浮出水面,正式开始阳光化运作。通过信托计划,进行股权投资或者证券投资,就成为了阳光私募的主要形式。2005~2007的大牛市,私募基金获得了更加蓬勃的发展,一大批业界精英和经济学家已经集中到了这个领域。

由于历史因素,又或者是由于实力不济规模偏小,很多私募并没有从地下转入地上,还是处于私自运行的状态,这类没有按照合法手续,取得运营资格的私募基金,就是灰色私募。阳光私募与灰色私募主要区别就在于管理是否规范化、业绩报告是否定期化、透明化。

阳光私募操作模式

事实上,私募基金主要有私募证券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即风险投资基金)3种。个人投资者最容易接触的,是私募证券基金。目前,中国a股市场的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大约有5000亿元人民币,他们主要投向于股票、债券、银行证券市场投资。中国的阳光私募,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如下的操作模式。

收取超额业绩费

如果私募基金净值创出新高,则超额的部分,私募基金运营方通常会提取其中的20%作为回报。

客户利益导向

由于只有在基金净值创出新高的情况下,私募基金运营方才会获得超额收益。因此,运营方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只有投资者赚到钱,私募才能真正赚到钱。因此,阳光私募通常会把追求基金的绝对正收益放在第一位。

投资比例控制灵活

常见的公募股票型基金,由于监管的要求,因此常常有60%的股票仓位下限。如果出现大熊市,这样的股票型基金只能干瞪眼,坐视股票下跌而毫无办法。私募基金,通常没有这类限制。它们的股票仓位可以在0~100%任意进行变换。

普通投资者难以介入

阳光私募基金购买门槛较高,通常要求每份投资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5

关键词:私募基金;监管;立法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212-02

1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虽然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找不到对私募基金的准确定义,但是在市场中实际上具有私募基金性质的地下私募基金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上都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01年,夏斌的《中国“私募基金”报告》估算出当时中国私募基金达7000亿元。目前我国具有私募基金性质的地下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这些地下私募基金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工作室。

工作室是目前最公开最常见的私募基金。以较有名气的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的各类工作室大部分负责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市场操作计划,而且,随着资金量的较大差异表现为所谓“金牌会员”、“银牌会员”等一般地进入工作室所要求的资金量门槛并不高。在深圳,一些著名咨询机构下的工作室只要有50万元就可以达成合作的口头协议。正因为资金量不算太大,一些客户提出了较高的年保本收益率,这一数字目前一般为20%左右。至于工作室的收入,大多数并不直接向客户收取,而是由工作室与客户进行交易的证券营业部进行协商,从交易佣金中提取。

(2)券商。

证券公司是最早参与地下私募基金的。1993年证券公司的主营方向由经纪业务转向一级市场业务,与之相应的是需要定向拉一批大客户,久而久之,双方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证券公司的角色也就顺理成章的转换成委托人。从1999年起综合类券商经批准可以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现金、国债或者上市证券。从地下转为地上公开之后,各券商在这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了。目前,一些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都有相同的承诺,如保证收回本金保证年收益率等。

(3)公司型私募基金。

从1997年以来,更加接近于严格意义上的私募基金以公司的形式出现了,如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顾问公司以及投资公司。地下私募基金主要来自于企业,大多以专用账户的形式存在。在出资额、使用期限、分配等方面都参照公募基金。投资咨询公司能作为地下私募基金的发起人、管理人,其工作重点也会以目前的公司形象宣传转而向提高所管理资产的利润率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吸引力,形成良性循环。至于监管方面,这部分基金多让大投资者做资金的监管人,重大投资则须经投资人本人同意,因经营业绩相当不俗,这些基金在市场上颇受追捧。

2私募基金发展的风险分析

2.1我国私募基金的风险分析

中国的私募基金一直游离于法律、法规监管之外,没有取得合法地位,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首先,我国的私募基金一般以工作室、券商、公司型私募基金等名义存在,在组成形式上与受托理财、集资投资相似,基本上通过私下订立契约而形成,建立在这种非法的契约上的委托关系是很脆弱的,无法控制受托者的道德风险,一旦发生纠纷,投资者权益难以得到法律保障。

其次,国外私募基金的操作手段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对冲,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加大了风险。在目前我国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不完善甚至不存在基金管理人素质不高的条件下,私募基金主要依靠在证券市场上做庄或跟庄获取收益,既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也使其面临的风险扩大。

最后,由于目前国家对私募基金的立法没有正式出台,投资者还面临着政策调整的风险,由于私募基金信息披露要求低,高财务杠杆投资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高风险性和社会震荡性。所以,如何加强对私募基金风险的控制和适度监管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2.2私募基金蕴含巨大的风险

(1)信用风险。

因为私募基金在法律上还没有正式地位,所以它的投资者与管理者签订的契约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是得不到法律保障的。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者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

(2)到期无法兑现的风险。

私募基金投资者对管理者使用资金都有一个期限限制,如果私募基金到期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那么,就会像非法集资案一样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因兑付现金越来越多而集资资金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无可挽回的兑现风险。

(3)系统风险。

虽然一些较大规模的私募基金采用了西方基金的做法,有一套监管、运作的方案,而且,迄今为止私募基金的运转从整体上讲还算正常,没有出现系统性的信用危机。但由于缺乏外部监管,加上此类业务本身就处于地下状态,使得基金管理人操纵市场、欺诈客户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法律地位不确定,很多基金管理人短期行为严重,经营风格激进,一旦市场大势发生逆转,基金经营的资产质量下降将会引发很多金融风险。

3国外私募基金监管的经验

目前各国对私募基金的规范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对私募基金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第二类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形成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私募基金监管法律体系。

3.1美国私募基金监管模式

美国对私募基金的规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投资者资格的限定。美国法律规定,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必须是“有资格的投资者”。所谓“有资格的投资者”是指必须符合《1933年证券法》的“法规D”,以及《国民市场证券改革法》的有关规定。

(2)对私募基金设立的放宽。据美国《投资公司法》的规定,在美国从事证券投资、证券交易的基金必须向全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注册,并且只能设立固定面额证券公司、单位信托投资公司和公开募股管理型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从基金的投资资格、范围、方法、手段等方面予以审查监管。但是对于私募基金,美国的《证券法》却为其提供了“安全港”(SafeHarbor)条款《证券法》中的D规则规定私人合伙投资于证券市场,投资者可以不按《投资公司法》规定的三种方式设立合伙制的投资机构,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如符合投资者人数的规定或不公开发行证券等,可以免于登记注册《证券法》的S规则则为外国人的私人证券投资提供了同等优惠的条款,这样美国的私募基金实际上就具备了一条合法的避开金融监管且注册豁免的简便路径。

(3)对私募基金公开发行的限制。美国法律规定私募基金发行不能在社会上公开宣传,只能在私下进行。因为大众投资者不具备专业分析和自我保护能力,美国法律对私募基金投资者限定的原则,就是将他们严格控制在有自我判断、自我保护和具备抗风险能力的人范围,因此严格限制公开发行。

(4)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做严格要求。根据美国的法律,公募基金必须定期向投资者通告经营状况,包括净资产报表、收入和支出报表等,不得少于每半年一次;向SeC提交年度或半年度经营报告,汇报主要经营情况,并接受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内部会计制度等。而私募基金则不要求在监管机构登记、报告或披露信息。因为美国相关制度的设计就是以投资者的成熟、理性为基础,认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技巧跟基金经理人合作和沟通,监管部门和公众都无须介入和了解情况。

3.2英国私募基金监管模式

英国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原则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方式上。在英国《2001年集合投资发起(豁免)条例》中,从传播信息的角度,对“未受监管的集合投资计划”进行限制,将“传播”理解为“被授权人在业务过程中邀请或请求加入某不受监管计划”,并将“传播”划分为“对某人的传播”和“指向某人的传播”、“实时传播”和“非实时传播”等。在传播过程,其一般要求提供:投资者的资格证明、投资者本人的声明和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发出警告及有必要的防止其他非目标人员参与的机制。其对“实时传播”则仅限于由海外人士向海外人士传播关于海外投资的计划,投资专家,拥有高额资产的公司、非法人公司组织,熟练投资者,信托的发起人、受托人、其他代表和信托、遗嘱的受益人。

英国有关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定也包含在证券和投资基金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包括有1958年的《防止欺诈法》,1973年《公平交易法》,1976年的《限制交易实践法》以及1985年的《公司法》等,而1987年的《金融服务法》,可全面监管投资基金的各项运作环节。但总的说来,英国私募基金业管理宗旨是以行业自律为主,法律的监管居于次要地位。其行业监管体系由三个机构组成:证券交易商协会、收购与兼并专门小组、证券业理事会。各个机构都制定有一整套的行规和条例来进行自我监管。不过近年来,英国证券市场监管有了些变化,出现法律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趋势,但总的说来,与美国相比,英国的法律监管体系还是较为宽松。

从以上私募基金监管模式我们可以知道私募基金在国外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国外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主要靠一些较为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规定,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即便在最发达的美国其监管也是很严格的。因为“私募基金”投资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国外私募基金监管的重点:一是对于投资者人数和资格的限制;二是对私募基金发行方法和信息传播的限制。因为私募基金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所以我国的私募基金监管模式应主要向监管较为严格的美国的监管模式学习。

4我国私募基金监管的立法选择

我国的私募基金目前处于地下状态,并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它完全是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而自发产生的。尽管时间不长,但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逐步规范私募基金,使其合法化是必然的趋势。借鉴外国经验,再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加紧制定和完善与私募基金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其有一个明确和恰如其分的法律身份,再配之以严格的法律环境和监督制约,这样既可以顺应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减少交易成本,又有利于它们的规范运作。具体来说,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严格设立管理人与发起人条件

鉴于私募基金的高风险性,基金管理人的资格应该制订得比公募基金更为严格。作为私募基金发起人和管理人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其注册资本和净资产要达到一定规模,同时要根据其注册资本和净资产的大小来核定其募集基金的最高限额;(2)具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型从业人员和固定的经营场所及必要的设施;(3)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信誉等。在试点阶段,符合一定资产规模的,规范运作了规定年限的,有成功管理基金业绩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大型投资咨询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投资顾问公司可以作为发起人和管理人的首选。

4.2确定统一的监管部门

信托业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而证券市场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这就导致当私募基金出现问题后,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行使行政管理权时,存在管理权的交叉或真空地带,在对违规的私募基金进行处罚时,两个部门之间必须花费精力来相互协调。为防止出现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都管,结果都不管的情况,建议应该明确由一家机构作为行政监管机构。从我国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向看,目前基本上是投资于我国的证券市场。从监管的便利、及时出发,私募基金的行政监管机构为各级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更为妥当。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私募基金的监督部门,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4.3加强对私募基金信息披露要求

监管部门应当要求私募基金定期地不间断地向投资者公开其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增强其经营透明度,并且,定期就其投资情况、资产组合和资产状况向监管部门备案。

参考文献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6

事实上,自2004年中国诞生最早的阳光私募后,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阳光私募已经实现了管理资产规模从“0”到“5万亿”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行业也经历了从最初的行走于灰色地带、野蛮生长,到现在的监管适度、有法可依。中国私募业正朝着有序规范健康的发展中。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十年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规模会达到20万亿,这预示着未来行业仍将有广阔发展的空间。

私募发展驶上快车道

2014年是中国私募基金发展史上注定具有浓墨重彩一笔的一年。当年2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制》办法公布实施,确立了私募基金行业自律性的监管原则,私募基金发展由此驶上快车道。

相关数据显示,私募基金备案制实施仅一年,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办理完毕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已达到7358家,所管理的私募基金9156只,管理规模达到2.38万亿元。截至2015年底,管理机构激增到25005家,私募基金达24054只,管理规模5.07万亿元。而到了2016年2月底,中国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达到近2.6万家,备案私募基金26387只,认缴规模5.5万亿元,实缴规模4.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私募基金备案制的开启,促进了私募行业大跨步发展。但是不设准入门槛的监管原则也滋生了一些钻空子的私募机构,其利用备案牌照作为信誉凭证,私下运作极不规范。

记者日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上看到,自2015年11月起,中国基金业协会已陆续公布了四批失联(异常)机构的名单,涉及到的机构29家。此外,据基金业协会3月28日的2015年度基金业从业人员年检公告显示,2015年基金从业人员有92人未通过年检。

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面对私募基金募集运作不规范、行业信用风险不断加大的现状,中国基金业协会自去年12月底接连出台多项举措规范私募基金,其中以今年2月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最为严厉,公告提出了废止登记证明、对长期空壳私募进行注销、未及时履行信息报送进行严惩等五大措施,被业界看作是全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7

关键词:私募基金;法律监管;合法化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52-04

一、私募基金的法律性质及特征初探

私募基金是指通过私募方式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由专业人士进行组合投资的一种集合投资方式。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私募基金,其运作机制依据的都是信托原理。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信托。与同为信托的公募基金相比,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募集方式的非公开性。私募基金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非公开募集。即不得利用任何媒体广告招揽客户,只能通过私下方式征询特定投资者并向其中有投资意向的投资者发售。

第二。募集数量的有限性。私募基金募集对象限定于少数特定投资者。这些特定投资者多为一些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识别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的机构或个人。且投资者人数不是无限开放,通常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第三,信息披露的自愿性。这是私募基金募集对象有限性使然。由于私募基金一般不涉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不可能如公募基金那样强制要求其进行公开的信息披露。是否公开披露,以及多大范围的公开披露完全由私募基金自主决定。通常而言,囿于投资信息的隐蔽性与价值性,私募基金向社会公开披露信息的较情况为鲜见。

二、国外的私募基金监管立法

综观世界上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私募基金立法,尽管模式与宽严程度不尽一致,但都是根据自身国情,在承认私募基金合法性基础上从投资者和发行方式两方面来确定监管内容。

(一)美国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在美国,私募基金是指根据《投资公司法》第3(C)(1)条或第3(C)(7)条设立的一种无需注册的投资公司,分别被称为“第3(C)(1)条基金”与“第3(C)(7)条基金”。根据现行的四大联邦证券法律及SeC颁布的行政法规,美国法律对私募基金的规范主要集中在:

第一,规定特定投资者人数与资格。如《投资公司法》规定“第3(C)(1)条基金”的投资者人数最多不超过100人,而对“第3(C)(7)条基金”,法律虽没有直接限制其投资人数,但由于其最低规模通常是在1000万美元之上,故依照《证券交易法》对最近一个财务年度资产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且证券持有人超过500人(含500人)的发行人须进行注册的要求来看,其投资者人数最多也不得超过500人。而在投资者资格方面,包括要求“第3(C)(1)条基金”的投资者为自然人的,其净资产不得少于100万美元。出资额不得少于20万美元;而对机构投资者,其净资产不得少于1000万美元,投资额不得少于100万美元。对投资“第3(C)(7)条基金”的,必须为法律所认可的合格购买人(qualifiedpurchaser),其必须符合以下任一条件:(1)任何拥有不少于500万美元投资的自然人;(2)任何拥有不少于500万美元投资的家族企业;(3)其他拥有不少于2500万美元且具有自由支配权投资的组织。

第二,禁止公开劝诱或变相公开发售。如SeCl982年颁发的《502规则》c条规定私募基金的发行人及其人不得通过以下形式的广告进行一般性劝诱(generalsolicitation)或变相公开发行。包括(1)在任何报纸、杂志及类似媒体和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进行任何形式的一般性广告宣传;(2)通过一般性召集而召开的研讨会或其他会议。除此之外,在解释何为一般性劝诱及公开发行上,判例法提出了“既存的实质性联系标准”,即法院认为发行人与购买人双方存在密切联系并曾进行交易,则该发行为私下发行,不构成公开劝诱。反之,购买人与发行人素不相识、发行人实际上是在向随机挑选的一般公众进行销售,则此发行属于公开发行。SeC的一系列不采取行动函对此标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释,认为所谓“既存”的联系,指从发行人或其人与购买人发生联系到向该购买人发行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间隔,在私募发行基金份额的时候,该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0天,而对于“实质性”联系,如果发行人与受要约人之间的联系使得发行人可以评估受要约人的成熟程度或财务状况,则发行人与受要约人之间有实质性联系。

需注意的是,美国虽豁免了私募基金及其管理人的注册义务,但并没有排除反欺诈条款对其的适用。2007年,SeC还专门颁布公告,禁止私募基金管理人对其客户(或潜在客户)做出虚假或误导性陈述,或者进行欺诈。同时,SeC重申,无论某一投资顾问是否注册,也无论该投资顾问管理的基金本身是否注册,只要该投资顾问有虚假、误导性陈述或者欺诈客户的行为,SeC都有权对其提讼。

(二)英国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英国的私募基金又称“未受监管的集合投资计划”。是指不向英国普通公众发行的、除受监管的集合投资计划之外的其他所有集合投资计划。与美国一样,英国法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资质的双重要求。《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将私募基金的发起人及管理人局限于“被授权人”,包括:(1)获得允许开展一项或多项受监管计划的人;(2)被认可的eea企业或treaty企业;(3)由于该法的某一条款而被授权的人。监管当局FSa在决定是否授权,主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被授权人的组织形式、被授权人的总部或业务开展的地点、关系密切者的情况、公司拥有资源的充足性以及合适性等。而《2001年集合投资(豁免)发起条例》规定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只包括投资专家、富裕个人、拥有高额资产的公司及成熟投资者四类。至于是否成熟,除了投资者的财富多寡之外,英国更注重投资者本身投资经验及金融知识背景的考量。

(三)日本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日本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将其私募基金分为职业私募与少数人私募两种。前者是指仅以合格机构投资者为发行对象且基本不再转让于合格机构投资者以外的一般投资者,并符合政令规定的情形。后者指劝诱对象在50人以下且该私募证券被转让给多数投资者的可能性很小、并符合政令规定的情形。合格机构投资者最初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信托公司等。而在2003年4月修改《证券交易法》时,合格机构投资者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厚生年金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产业再生机构及海外金融机构等。且该法明确规定,职业私募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少数人私募中的投资者不

得超过50人,在判断是否超过50人时,发行人过去6个月内同类证券劝诱活动中的劝诱对象应与本次劝诱活动中的对象合并计。此外,在备案与信息披露上,无论是职业私募与少数人私募。该法均允许基金发起人和管理人都可以适用不同于公募基金的例外规定,既可免于向内阁总理大臣履行备案手续,又可免于向主管部门提交有价证券备案书、有价证券报告书等文件,同时亦可免于向投资者交付招股说明书的义务。

(四)我国台湾地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在2000年前。我国台湾地区“私募基金”主要是“公司型基金”,且基金凭证不能上市流通。而契约型基金则是近几年才得到认可。2004年,台湾统合原“证券投资信托事业管理规则”、“证券投资顾问事业管理规则”、“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了“证券投资信托及顾问法”,并特别增补了以私募方式对特定人招募基金的相关规定。依据这些规定,台湾私募基金仅可以向机构投资者或符合一定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公募基金私募发行受益凭证,其中机构投资者以外的投资者最多不超过35人。同样,该法禁止通过一般性广告或公开劝诱之行为进行私募基金受益凭证的发行与转让,并且要求发行人在私募完成前须向机构投资者以外的投资者提供与本次受益凭证私募相关的财务、业务或资讯,在受益凭证价款缴纳完成5天内向金管局申报。

三、我国私募基金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剖析

我国私募基金自1993年产生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和数量又跃上一个新台阶。据测算,2007年底,我国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达1万亿元,占到深沪两市流通市值(13万亿元)的8%。无疑,我国目前私募基金市场比较活跃,整体呈发展壮大的态势。但与国外规范的私募基金相比,其弊端与缺陷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首先,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委托理财协议的合法性模糊,双方都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面临投资者拖欠或抵赖业绩报酬的风险。在现实中,如果投资者到期不按照委托协议向基金管理人支付投资咨询费或投资收益分成,则管理人多半只能依照协议提讼。但我国法律对这种理财方式及协议的合法性没有界定;另一方面,投资者面临较高的道德风险。若基金管理人利用基金财产暗中为他人锁仓、拉抬以及从事其他不当行为损害基金利益,则委托人是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其投资损失。

其次,容易引发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由于大多私募基金对委托理财都承诺“保底分红”,这种高额收益使其与银行贷款利率之间存在着套利机会,特别是在牛市期间。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通过私募基金流入股市。如2006年,我国私募基金的平均回报率高达300%,而在当时近1万亿的私募基金规模中,银行的信贷资金就占到40%。在此情形下,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大量银行信贷资金回流,其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威胁不言而喻。

最后。内幕交易和股票操纵的风险极高。在我国私募基金的资金构成中,除了前述的银行信贷资金,还有很大的比重是上市公司的资金。这就使得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在二级市场上容易结成秘而不宣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在股改完成后,私募基金与接受巨额资金委托的上市公司股东、高管等内部人联手制造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动机进一步增强。正是私募基金的投资不受监管,所以实践中我国私募基金管理人不仅有能力、也有动力参与内幕交易与股票操纵。

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在笔者看来,主要是我国私募基金的法律监管严重缺失所致。无论是《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还是《证券投资基金法》都对私募基金的含义、资金来源、组织方式与运作模式的规定阙如。大量私募基金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在“灰色地带”自由运作,由此滋生的法律风险、信誉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共同构成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一大潜在的紊乱因素。

四、构建我国私募基金监管立法的对策

由上可见,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必然产物,私募基金的实体客观运行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制度需求。一味地再拒绝承认其合法性地位不仅徒增运营风险,而且对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无益。只有从立法上对私募基金加以“招安”,使之不再“法外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契合的监管制度才是明智之举。借鉴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笔者建议我国可通过如下的立法举措来实现私募基金的监管。

(一)赋予私募基金合法地位,明确私募投资者的认定标准

1、规定投资者资格。合格的投资者是私募基金的构成要件之一。美国是从收入及资产状况来对合格购买人加以界定,但这一标准在我国难以实现。笔者认为,我国并没有如同英美那样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而且个人收入来源比较混乱。简单搬用美国标准过于单一,并不可取。而且,我国2007年3月1日实施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已经采用投资者的个人年均收入、家庭年均收入、机构或个人可自由支配资产等指标很好地定义了“合格投资者”概念。笔者认为这为我国私募基金投资者资格的界定提供了很好借鉴。参照该办法,可将我国私募基金的投资者资格界定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够识别、判断和承担所投资基金的相应风险的人:(1)投资一期基金的最低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3)在最近三年内,个人收入每年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夫妻双方收入每年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此外,为防止变相集资投资,立法应强调个人投资者只能用自有资金投资。

2、规定投资者人数。投资私募基金毕竟风险极大,因此限定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的人数颇为必要。至于具体的上限多少,国内很多学者观点不一,绝大多数人倾向于根据《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对有限公司股东和合伙人数的要求,将私募基金的发行对象规定为累计不超过50人。然而笔者认为,我国人口众多,3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造就了一大批富裕阶层,且现有的私募基金主要以契约型为主,在此情形下参照有限公司和合伙组织的要求无疑较为苛刻。因此,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如借鉴《证券法》对于“公开发行”的人数界定标准。将私募基金投资者的数量上限限定为200人。同时,为防止钻法律漏洞,立法在作此限定时应以基金发行时的实际投资者计算为准,不包括名义投资者。

(二)规定基金发售方式

现行《证券法》虽有“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之规定,但以此作为规制我国私募基金发行的立法依据还是略显笼统与抽象。建议效仿美国的做法,对“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做更为详细的规定,从而明确禁止私募基金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或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向社会有关招募广告,避免过度的

市场炒作对投资者造成的误导。

(三)规定发起人与管理人条件

国外对私募基金的发起人与管理人一般并无严格的资格限制,既可是自然人,也可为各种法人,唯一的限制是发起人或发起人的主要成员不得是曾经因有欺诈行为而被监管当局勒令不准担当发起人的情形。而反观我国,由于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私募基金发起人与管理人的财力及相关情况都处于一个未知的状态,因而风险极大。故建议我国在以后《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中应在第二章“基金管理人”中增补私募基金发起人与管理人的任职资格。这个资格认证要求可以考虑包括:(1)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2)有符合规定的经营场所与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所需的其他设施;(3)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社会信誉,且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没有任何的违法记录;(4)符合基金从业资格的人数要达到法定人数。视基金规模大小。通常至少要有5至10人。

(四)强化资金来源监控

前述分析表明,私募基金经常成为各种违规资金聚集的理想场所,因此对私募基金资金来源进行监管颇为必要。从事前防范的角度看,建议我国采用登记备案制度,要求私募基金在募集资金后将投资者名册及情况报送证监会备案:由投资者对其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做出陈述与保证。监管部门进行形式性审查。一旦发现存在非法资金,则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变更或处罚。

(五)规定信息披露,严禁保底分红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8

所谓私募基金,又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但笔者要强调的是“非公开发行”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诸如做广告等宣传行为,而是更注重于向特定的公众发行。本文探讨的私募基金就是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目前私募基金司法解释尚处于论证阶段,自然无法从法律条文中找到答案,有关部门也并未就此做出说明,到底什么是规范私募基金或不规范私募基金呢?估计私募基金业内人士也较难把握。

据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某位法官说:“实践中我们认定私募,最主要的特征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发行。认定不规范的私募,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承诺保底收益;二是资金是否打入管理人账户。”

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约束,我国的契约型私募基金在运作中往往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甚至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实践中,非法的私募基金常见于三种类型:非法集资、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蛊惑交易”操纵股市行为。

一般而言,私募基金的对象则是少数的特定投资者,且对这些投资者一般门槛较高,参与的资金量要有一定规模,其目的是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和风险,但如果私募基金的发起人向投资人许诺高比例的保底收益,则可视为非法集资。

根据我国法律,非经金融主管机关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否则即构成违法行为。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与私募基金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于是否给付利息,私募基金的收益来源于风险收益,不应涉及任何形式的固定利息,否则既有违法之嫌。

另外,私募基金很可能违反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办法》有关“蛊惑交易”的规定。“蛊惑交易”可以理解为,操纵市场的行为人故意编造、传播、散布虚假重大信息,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市场出现预期中的变动而自己获利。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蛊惑交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通过论坛、QQ、mSn、博客等网络传播手段,一个虚假消息可以在短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网状扩散,贻害无穷。

二、私募基金应该合法化

通过对海外私募资金的考察不难发现,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升级,“私募基金”难以阻止,将成为一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后必然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服务领域。

2007年2月27日股市大跌,上证综指下跌8.8%,大跌的根本原因是机构结构过分单一,大量赎回使公募基金承受巨大的压力。私募基金一般有一年的封闭期,并且一年之后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赎回,而不能天天赎回,如果私募基金发展壮大起来,与公募基金互补,可以避免股市大起大落。此外,股指期货推出后,如果只有公募基金和券商,没有私募基金,那么将加大市场的金融风险,大力发展私募基金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

另外,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相比,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一)基金规模越大,管理难度也越大

目前国内的正规私募基金一般有至少一年的封闭期;在封闭期后,每月只有固定的日期(一般为每月的15日和月末)作为开放日,投资者只能在每月开放日认购和赎回。这样就有效地隔离了风险承受能力差,投资不理性的中小投资者,因此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稳定,投资策略也得以坚持,投资风格可以更加激进,收益也就相对较高。

(二)灵活性、针对性和专业化特征

私募基金的出现,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也活跃了市场交易气氛,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喜好,吸引更多的社会闲置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打破了公募基金一基独大的垄断地位,有利于促进私募和公募之间良性竞争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提高证券市场资本形成和利用的效率。

(三)独特的研究思路

根据《基金法》的规定,单只基金持有一只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一公司持有一只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10%,这一“双十”规定,决定了公募基金必须同时持有10只以上的股票,这使公募基金的研究必须涵盖多个行业,限制了基金公司研究团队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深度。与之相比,私募的投资不受任何限制,持有的股票数量可以较少,也就可以集中力量,更加认真、细致、透彻地研究关注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价值的理解也能更加透彻。

(四)需履行的手续较少,运行成本更低,更易于进行金融创新

私募基金的发展壮大会加剧整个基金业的竞争,冲击公募基金的垄断地位,提高基金市场的运作效率,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结构,推动我国成熟、理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加速形成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建立,为我国履行加入wto后向外资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做好准备。

(五)私募基金的产权基础,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和产权结构改革的重要主题

作为民间主体自发推动形成的产物,私募基金的发展将改变资本市场的机构主体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局面,推动我国金融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三、私募基金制度完善的几点建议

纵观全球各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大部分都没有专门的私募基金法律,但仍有一系列法律足以对所有的私募基金构成有效的法律规范。而从目前我国立法来看,没有专门约束私募基金的法规,私募基金主要受《合同法》

转贴于()、《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刑法》等综合调整。由于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在金融证券领域奉行的基本上是“法有明文规定方可为”。

因此,为了避免法律上的风险,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在立法当中确认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并出台有针对性的细化的配套监管措施,以便私募基金能够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私募基金制度规范化应以《投资基金法》为主要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各方要求,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私募基金采取全面而有效的监管办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私募基金的制度建设和完善:

(一)投资者资格和人数限制

1、投资者资格。对合格的投资者的判断有以下几种方法:根据其投资的最低限额为判断标准;根据其收入多少来判断;只要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均可投资;对财产拥有独立自主的处分权的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2、投资者人数限制。应该考虑我国的国情再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对于投资者的人数应该限制在100人以内,但应该允许特殊情况下超过100人。

(二)管理人条件

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应具备要求的准备金、经营业绩、人才和营业硬件设施等市场准入条件,并且,管理人的资格应该是竞争性的,而不能是垄断性的,设立私募基金时应向证券监管部门备案。

要求私募基金的管理人投入的资金在筹集的基金总额中必须占到一定的份额,以避免利益主体的缺位。当私募基金发生亏损的时候,管理人的出资应该先行用于支付。

(三)托管人职能规定

作为基金一种特殊形式的私募基金具备基金的共同特点,即现金资产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基金管理人具有资产的管理权,基金托管人为基金投资者行使部分监督权。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表明,公募基金托管人在监督基金管理人运作方面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基金托管人地位的独立性较差。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相对较少,为了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基金托管人的监督权应进一步强化,如规定私募基金托管人不得自行担任,必须将资产交给指定机构托管;强化托管人的权力和责任,对基金管理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基金契约做出的投资指令,托管人应当拒绝执行,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并向管理当局报告。

(四)信息披露规定和风险揭示

私募基金必须与投资者签署完备的书面协议,尽量详细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投资品种及组合、相关风险提示及业绩报告周期。严格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是控制私募基金风险的重要手段。私募基金虽然没有义务向社会披露有关信息,但向基金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披露信息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设立私募基金时,应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其存在的风险,基金设立之后,应该定期向投资者报告基金投资情况及资产状况,并定期将这些信息向监管部门披露,以便投资者与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其运作情况及风险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五)允许私募基金进行适当地公开宣传

在美国,证券法规定私募基金在吸引客户时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其参加者多为中产阶级,他们主要依据在上流社会获得的所谓“投资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认识某个基金的管理者进行投资。但笔者认为我国不应借鉴这种做法。首先,严格限制私募基金在公开媒体上做广告宣传的效果是不佳的。其次,通过私募基金内部约束机制以及像外部完善的基金评级体系以及基金行业自律组织足以避免私募基金过度的市场炒作对投资者造成误导,以及基金管理人之间的恶性竞争。最后,通过适当的公开宣传使私募基金名正言顺的成为“公开,合法”的基金,消除股民对它的神秘感以及纠正人们对它偏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发起人与投资者相互了解,为以后的合作创造条件,从而迅速壮大我国私募基金的规模。

(六)收益分配规定

国际上,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以保证管理者与基金利益绑在一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起,另外一些私墓基金只给管理者一部分固定管理费以维持开支,其收入从年终基金分红中按比例提取,这种基金的利益分配方式相对地能够使资本持有人与管理者利益一致。另一方面,应该禁止签订保底条款。因为保底条款容易引发了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而且也有悖于基金设立的原则,不利于市场的规范。此外,我国新《合伙企业法》中规定的有限合伙,即基金管理者承担无限责任,投资者承担出资额范围内的有限责任,为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法律组织形式的选择。

(七)尽快完善基金评级体系,建立基金行业自律组织

国外诸多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合理完善的基金评级体系是基金业规范发展的重要配套措施。在私募基金存在的情况下,需要一个独立公正的评级机构对基金经理人的准确评价作为投资者选择基金经理人的参考,另外要注意完善当前国内不科学的基金评级方法。

(八)完善我国其他金融衍生工具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9

政府的功能就是弥补市场的不足,市场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应当提供什么服务;而市场能够实现的,就应当由市场做主。目前,对我国私募投资基金市场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监管仍然无法可依。《私募登记办法》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央编办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而制定,法律层面的依据明显不足。因为《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管辖范围是证券投资基金,不包括私募股权基金;中编办的通知只是将监管部门从发改委变为证监会,但对于如何监管私募股权基金没有法律依据。2007年实施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也只适用于创业投资企业,对其他私募投资基金不适用。

二是仍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实现全覆盖监管。《私募登记办法》规定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从业人员管理、自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但如果市场上的基金不去登记或者违反相关规定,仍然只能采用警告、批评、谴责、取消会员资格及从业资格等无关痛痒的手段加以惩戒,行业自律管理的效果比较空洞,能引起切肤之痛的惩戒措施严重缺失。

私募基金行业报告篇10

关键词:私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金融衍生工具

一、私募基金的界定

所谓私募基金,又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但笔者要强调的是“非公开发行”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诸如做广告等宣传行为,而是更注重于向特定的公众发行。本文探讨的私募基金就是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目前私募基金司法解释尚处于论证阶段,自然无法从法律条文中找到答案,有关部门也并未就此做出说明,到底什么是规范私募基金或不规范私募基金呢?估计私募基金业内人士也较难把握。

据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某位法官说:“实践中我们认定私募,最主要的特征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发行。认定不规范的私募,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承诺保底收益;二是资金是否打入管理人账户。

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约束,我国的契约型私募基金在运作中往往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甚至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实践中,非法的私募基金常见于三种类型:非法集资、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蛊惑交易”操纵股市行为。

一般而言,私募基金的对象则是少数的特定投资者,且对这些投资者一般门槛较高,参与的资金量要有一定规模,其目的是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和风险,但如果私募基金的发起人向投资人许诺高比例的保底收益,则可视为非法集资。

根据我国法律,非经金融主管机关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否则即构成违法行为。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与私募基金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于是否给付利息,私募基金的收益来源于风险收益,不应涉及任何形式的固定利息,否则既有违法之嫌。

另外,私募基金很可能违反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办法》有关“蛊惑交易”的规定。“蛊惑交易”可以理解为,操纵市场的行为人故意编造、传播、散布虚假重大信息,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市场出现预期中的变动而自己获利。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蛊惑交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通过论坛、QQ、mSn、博客等网络传播手段,一个虚假消息可以在短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网状扩散,贻害无穷。

二、私募基金应该合法化

通过对海外私募资金的考察不难发现,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升级,“私募基金”难以阻止,将成为一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后必然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服务领域。

2007年2月27日股市大跌,上证综指下跌8.8%,大跌的根本原因是机构结构过分单一,大量赎回使公募基金承受巨大的压力。私募基金一般有一年的封闭期,并且一年之后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赎回,而不能天天赎回,如果私募基金发展壮大起来,与公募基金互补,可以避免股市大起大落。此外,股指期货推出后,如果只有公募基金和券商,没有私募基金,那么将加大市场的金融风险,大力发展私募基金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

另外,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相比,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一)基金规模越大,管理难度也越大

目前国内的正规私募基金一般有至少一年的封闭期;在封闭期后,每月只有固定的日期(一般为每月的15日和月末)作为开放日,投资者只能在每月开放日认购和赎回。这样就有效地隔离了风险承受能力差,投资不理性的中小投资者,因此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稳定,投资策略也得以坚持,投资风格可以更加激进,收益也就相对较高。

(二)灵活性、针对性和专业化特征

私募基金的出现,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也活跃了市场交易气氛,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喜好,吸引更多的社会闲置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打破了公募基金一基独大的垄断地位,有利于促进私募和公募之间良性竞争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提高证券市场资本形成和利用的效率。

(三)独特的研究思路

根据《基金法》的规定,单只基金持有一只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一公司持有一只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10%,这一“双十”规定,决定了公募基金必须同时持有10只以上的股票,这使公募基金的研究必须涵盖多个行业,限制了基金公司研究团队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深度。与之相比,私募的投资不受任何限制,持有的股票数量可以较少,也就可以集中力量,更加认真、细致、透彻地研究关注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价值的理解也能更加透彻。

(四)需履行的手续较少,运行成本更低,更易于进行金融创新

私募基金的发展壮大会加剧整个基金业的竞争,冲击公募基金的垄断地位,提高基金市场的运作效率,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结构,推动我国成熟、理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加速形成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建立,为我国履行加入wto后向外资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做好准备。

(五)私募基金的产权基础,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和产权结构改革的重要主题

作为民间主体自发推动形成的产物,私募基金的发展将改变资本市场的机构主体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局面,推动我国金融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三、私募基金制度完善的几点建议

纵观全球各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大部分都没有专门的私募基金法律,但仍有一系列法律足以对所有的私募基金构成有效的法律规范。而从目前我国立法来看,没有专门约束私募基金的法规,私募基金主要受《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刑法》等综合调整。由于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在金融证券领域奉行的基本上是“法有明文规定方可为”。

因此,为了避免法律上的风险,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在立法当中确认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并出台有针对性的细化的配套监管措施,以便私募基金能够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私募基金制度规范化应以《投资基金法》为主要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各方要求,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私募基金采取全面而有效的监管办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私募基金的制度建设和完善:

(一)投资者资格和人数限制

1、投资者资格。对合格的投资者的判断有以下几种方法:根据其投资的最低限额为判断标准;根据其收入多少来判断;只要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均可投资;对财产拥有独立自主的处分权的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2、投资者人数限制。应该考虑我国的国情再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对于投资者的人数应该限制在100人以内,但应该允许特殊情况下超过100人。

(二)管理人条件

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应具备要求的准备金、经营业绩、人才和营业硬件设施等市场准入条件,并且,管理人的资格应该是竞争性的,而不能是垄断性的,设立私募基金时应向证券监管部门备案。

要求私募基金的管理人投入的资金在筹集的基金总额中必须占到一定的份额,以避免利益主体的缺位。当私募基金发生亏损的时候,管理人的出资应该先行用于支付。

(三)托管人职能规定

作为基金一种特殊形式的私募基金具备基金的共同特点,即现金资产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基金管理人具有资产的管理权,基金托管人为基金投资者行使部分监督权。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表明,公募基金托管人在监督基金管理人运作方面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基金托管人地位的独立性较差。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相对较少,为了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基金托管人的监督权应进一步强化,如规定私募基金托管人不得自行担任,必须将资产交给指定机构托管;强化托管人的权力和责任,对基金管理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基金契约做出的投资指令,托管人应当拒绝执行,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并向管理当局报告。

(四)信息披露规定和风险揭示

私募基金必须与投资者签署完备的书面协议,尽量详细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投资品种及组合、相关风险提示及业绩报告周期。严格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是控制私募基金风险的重要手段。私募基金虽然没有义务向社会披露有关信息,但向基金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披露信息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设立私募基金时,应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其存在的风险,基金设立之后,应该定期向投资者报告基金投资情况及资产状况,并定期将这些信息向监管部门披露,以便投资者与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其运作情况及风险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五)允许私募基金进行适当地公开宣传

在美国,证券法规定私募基金在吸引客户时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其参加者多为中产阶级,他们主要依据在上流社会获得的所谓“投资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认识某个基金的管理者进行投资。但笔者认为我国不应借鉴这种做法。首先,严格限制私募基金在公开媒体上做广告宣传的效果是不佳的。其次,通过私募基金内部约束机制以及像外部完善的基金评级体系以及基金行业自律组织足以避免私募基金过度的市场炒作对投资者造成误导,以及基金管理人之间的恶性竞争。最后,通过适当的公开宣传使私募基金名正言顺的成为“公开,合法”的基金,消除股民对它的神秘感以及纠正人们对它偏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发起人与投资者相互了解,为以后的合作创造条件,从而迅速壮大我国私募基金的规模。

(六)收益分配规定

国际上,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以保证管理者与基金利益绑在一起,另外一些私墓基金只给管理者一部分固定管理费以维持开支,其收入从年终基金分红中按比例提取,这种基金的利益分配方式相对地能够使资本持有人与管理者利益一致。另一方面,应该禁止签订保底条款。因为保底条款容易引发了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而且也有悖于基金设立的原则,不利于市场的规范。此外,我国新《合伙企业法》中规定的有限合伙,即基金管理者承担无限责任,投资者承担出资额范围内的有限责任,为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法律组织形式的选择。

(七)尽快完善基金评级体系,建立基金行业自律组织

国外诸多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合理完善的基金评级体系是基金业规范发展的重要配套措施。在私募基金存在的情况下,需要一个独立公正的评级机构对基金经理人的准确评价作为投资者选择基金经理人的参考,另外要注意完善当前国内不科学的基金评级方法。

(八)完善我国其他金融衍生工具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做空机制、对冲风险的避险工具的缺乏,私募基金在投资渠道上的受限,市场中金融产品单一,因此我国现有的私募基金实际上发挥的仍只是公募基金的部分功能。对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尽快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产品,扩大私募基金的投资渠道。私募基金本身也应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其他的市场来对冲风险,以规避国内股市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私募基金生存报告[J].大众理财,2007(5).

2、王凌燕.中国私募基金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