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十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十篇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25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3-0083-05

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就此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断的命脉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彰显与弘扬。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民族的基因”党的十强调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一是国家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个人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其实质讲的是三种不同的价值理想建构。这正如所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从国家层面,主要说明我们将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价值形态;从社会层面,具体阐述我们的社会应该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价值状况;从个人层面,详细规划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境界。这三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根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保障;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条件。

在此,如果没有国家价值形态的良性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具有其良性的价值状况,这是由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特征所决定的,在阶级对立、民族矛盾仍然存在的今天,国家必定是作为公民社会实存的价值基础,没有国家的政治力量支撑,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发展。相反,如果没有相应社会的良性发展,国家的形态就不能够体现出它良好的价值性。其间如果没有每个人的具体努力,没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追求,即不利于国家、社会价值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价值实现。因此,这三者是纵横相连,犹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3〕就此而论,从文化传承和思想根源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确实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在我国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理。正如《大学》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气呵成,相互贯通,互为关联,整体意境上已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从国家层面来看,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孔子曾如此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这就是说,治理国家要讲“大道”,大道,就是人类社会中人们共同遵守、而去努力执行的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就是选有德性、有才干、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担当国家大事,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就是讲信用,不欺瞒,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和睦相处。

从社会层面来看,其社会境况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孔子把这样的社会叫做:“大同”。“大同”思想自先秦以来不断地支配着中国大批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无数志士仁人为之思虑,为之奋斗,其间不乏优秀的思想和精辟的学识。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建构“大同”社会的核心是“恕”,即以礼待人,以利与人;不民意,不强民所为;勤政勤劳,不悔不怨。正像孔子所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从个人层面来看,其品质修为应重在于修身养性。《大学》说的明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从社会分工的层面,把每一个人应该重于什么样的个体修为,具有什么样的个体品质阐述得清清楚楚,而以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交往的基本行为规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尤其强调为政者的个人修为,特别突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生境界和民本情怀。这就是志在于: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无不感叹地说道:“何事于仁!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孟子进而解释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当在重公轻私,公私有别。正如儒家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私义行则天下乱,公义行则天下治。公则一,私则乃殊。为公,便能为民,为民,则天下同乐;为私,仅只为己,为己,则天下纷乱。此外个人品行修炼还应注重“礼义廉耻”,说的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4〕为此,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的提炼,无不闪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如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5〕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源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应该看成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因为我们理解的文化,并不是指一时间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生活现象,而必须是一种国家民族的共同社会生活绵延过程的历史积累。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6〕这正如一个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过程,那就是生命一样,文化也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钱穆先生为此说的明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7〕概括起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共同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形成、发展和聚积起来的精神生命实体,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永恒不灭的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生命进程中根据时代要求提炼出来的理性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大系中的一个环节。自然是不可与中华优秀文化相割离的,它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华优秀文化广博的内容来看,其精髓主要体现为:一是“仁”的核心价值理念;二是“恕”的实践价值精神;三是“德”的人格价值追求。其三者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乃至于个人层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秀文化品质和精神支撑性。

基于国家层面,“仁”是支撑国之为国的根本。“仁”的核心价值就讲一个词:“爱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樊迟问仁的含义时,就曾明确指出: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在此,“仁者爱人”的思想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这直接关系和影响到良好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这个价值要素的实质就是“修己”、“克己”。因此,无爱人无所以构建起良好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而对“仁”的实践却在“义”的坚守上,为此,以孔子为首的儒学思想家们提出了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义”,即适合于仁的精神,正所谓“义者宜也”。用宋明理学家朱熹的话来说:“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无不利之有,君子只理会义,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朱子语类・卷27》)这就是说,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不因事而就事,而应根据这件事是否适合仁的规范来做,如适合“仁”的精神,便无不利于自己的行为发生,这就是义。而君子只应该知道义,对自己的利害得失不必理会。应该说,这对我们今天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培育具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性意义。

基于社会层面,“恕”是社会和谐的依据,是“仁”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恕”就是宽容,宽容就是心胸开阔,宽厚待人,就是“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视人善,曾不损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霖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曾国藩全集・家书二》)宽容要求性格豁达,胸怀坦荡,心地磊落。不过分看重一己之私利,一时之得失;不过分计较名誉地位。当他人取得成就时,不犯红眼病,不起忌恨心。即使有时命运在捉弄人,当不如自己的人在升迁、晋级、名誉、地位上一时高于自己时,也不会显得过分的沮丧、悲愤、不满和仇恨。因此,宽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善品质的表现。只有懂得仁爱的人才懂得宽容;只有深知道义、明白礼节的人才具有“恕”的品质。子贡曾请教孔子,说:做人“贪而无陷,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如此做人,可是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而乐于自觉加强仁德的修养,虽富足却谦虚礼让,不以富压人。”(参见《论语・学而》)这就是儒学的恕,儒学的宽容。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曾国藩曾有句名言:“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曾国藩全集・家书二》)这是中华优秀文化中坚持至仁至善思想在人生情感认识论上的具体体现。善莫大于恕,就是说,一个人品性中最完美、最善良的本性都不可超越宽恕这一至高的德性。德莫凶于妒,就是说,一个人的品性中最丑恶、最凶狠的本性都不如嫉妒情感显示得那样恶劣。在今天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发生争论,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一点、相互包容一些,努力做到:“贫而无怨”、“富而无骄”(《论语・宪问》),不犯红眼病,不起忌恨心,即使有时命运在捉弄人,当不如自己的人在升迁、晋级、名誉、地位上一时高于自己时,也不会显得过分的沮丧、悲愤、不满和仇恨。社会自然就会呈现“自由、平等、公正”的状态,“法治”也就融含其间了。

基于个人层面,“德”是个人品质的核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具有广泛的涵义,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纳入“德”的范畴,不仅如此,“德”更是一种为人的崇高境界。因此,我国历来志士仁人都十分强调做人“怀德”。孔子说的非常明白:“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含义广泛,层次复杂的概念。从政治思想的角度理解,君子可指君主、君王,也就是国家的首领;从法律思想的角度理解,君子可表示遵守法律,忠实于统治阶级意志的人;从伦理思想的角度理解,君子一般指道德高尚、品性优秀,具有崇高人生境界的人;此外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来看,君子还可以解释为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小人”一词,与“君子”一词相反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是一个含义广泛、层次复杂的概念。与君主、君王相反对,小人可指一般的普通的平民百姓;与守法的人相反对,小人可看作顾利枉法的人;与有德性的人相反对,小人是道德品性差、人生境界不高的人;与志向高远的人相反对,小人是指胸无大志,抱负肤浅的人。君子怀德,就是强调:一个胸怀大志,品质优秀的人,应该是时时不忘道德规范,处处以道德规范来要求和制约自己,须臾不可轻视自己的言行,遵循法律制度,依法办事。小人怀土,就是说一个心胸狭窄、品性不高、胸无大志的人,才念念不忘自己的生活处境,只顾自己的利益,关心恩惠,而不注重道德品质修养,不遵守法律规范。为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做人怀德,才是君子之所为。认为人的一生无非是以德律己,以法束己,做人怀德者为人的正道。而做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却多怨恨,是小人之所为。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一个人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孔子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即君子通达于仁义之行,小人则精通于财利之道。今天看来,君子怀德既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所强调的人生境界,又是其推崇的做人原则,这一思想是积极的。人生的实践证明,一个人一旦疏远了、淡忘了道德的自我约束,一旦亲近了、接受了物质利益的引诱,这个人便会走向道德人格的堕落。中外古今,此类事例数不胜数。所以,“君子先慎乎德。”(《大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也不可避免具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8〕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够把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人们的生活相割离,只有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由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远,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历史延续性和时代价值性。这便决定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所融含的思想精髓和价值理念,不仅具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变迁不断地与时俱进。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根源上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而且在现实中要充分体现出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人的独特精神风范,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为此,我们必须对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要看到其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所以,我们应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此,我们首先应该进行两个分清与三个剥离。两个分清:一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绵延性与现实创造性的关系。我们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仅此一点,中华文化在其承载的内容上是厚重性和历史性的,在中华民族生存的任何时期都是不可断裂的。文化的现实创造性,只是中华文化历史链条中的一环,这个环节无论怎样创新,也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历史延续或者替代文化的历史厚重性。二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与创造主体的关系。我们说文化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生活是文化的源泉,一种生活的历史绵延性决定着特定文化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而生活的主体是人,是既定的某种人群。因此,中华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中华民族自身,是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大众基础。但是,文化是需要提炼的,自发的生活是不能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神的,因此文化必须进行创造,也就是进行生活精神的提炼与张扬。在此来看中华文化,它既是人民大众的,又是知识精英的。前者是根基,是载体;后者是繁叶,是精髓。再看三个剥离:即把根植于中华民族中优秀的大众的传统文化与封建社会中王权的专制的文化形态剥离开来;把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知识精英与封建专制中的统治者剥离开来;把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与文化的使用者、占有者剥离开来。通过两个分清、三个剥离,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优秀的文化,哪些是文化的糟粕。在此,文化的摒弃,不是因为文化曾经被谁使用和占有过,而是摒弃掉文化使用的为己性和占有的个体性。说的明白点,就是要摒弃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封建地主阶级用来为其统治服务的为己性,以及农业文明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旧的生活习俗与行为习惯。

为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业,是福祉于每一个中国人切身利益的事业,这在本质上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通的。

所以,要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它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要紧的是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修养做起。一是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民族、报效祖国的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范畴;二是把“笃志而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范畴;三是把“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范畴;四是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关爱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范畴。只要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修身本位,认真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真正地在现实生活中,既坚持了良好的品行修为,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9〕根据这个表述,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华夏大地上的创新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大树在改革开放历史新环境中的繁荣昌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理解为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它融含有时代的创新精神,它是为解决时代问题应运而生的。它既不是复古,又不是崇洋。

〔参考文献〕

〔1〕〔8〕.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写作。

2019年2月,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文史专家陈洪认为,雕塑施礼方式有误,拱手礼从揖礼演化而来,行礼时应右手成拳,左手在上,表示压住了具有攻击性的右手来表达善意。

2019年2月,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一目了然。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丰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应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使命神圣,任重而道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该命题与新时代主题共振,视角宏大,能充分发挥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又贴近实际,综合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作文题由两段材料构成,谈的都是当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一段材料是反面事例。四川乐山的雕塑“拱手礼”引发质疑,根据文史专家陈洪的说法,可知雕塑的施礼方式是错误的,可以看出是设计方忽视了对拱手礼的考证。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第二段材料是正面事例。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一是因为有神秘的甲骨文、亲民的设计、直观的动物形象、时尚的网络用语,又有图案与意义的完美结合;二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甲骨文表情包借助手机成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网络资源。

本题写作的具体任务是“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写作时应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归纳材料提供的写作方向,并联系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实际,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

认真学习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创新改良,永葆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接地气聚人气;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佳作赏析】:在传承中坚守传统文化精髓

甲骨文手机表情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而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错误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正反对比的事例发人深思。创新传承方式值得肯定,但文化精髓不容亵渎。在传承中坚守传统文化精髓,我们责无旁贷。

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可以让传统文化根脉永存。有人恶搞传统文化,也有人为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声疾呼,身体力行,无私奉献。樊锦诗用四十余年的坚守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从北大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她进入大漠深处,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用生命守护敦煌,只愿保住中华文化根脉。为了坚守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樊锦诗锐意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可以让传统文化遍地开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批有内涵、高品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让传统文化火了起来。从分享知识和智慧的《百家讲坛》,到探寻文字、诗词之美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以人生感悟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些电视文化精品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坚守传统文化精髓的好节目于润物无声中成风化人,展现了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赢得了观众的口碑,也让传统文化一时间受到关注。

然而,在傳统文化的传承中也有令人担忧的事。有人知识匮乏,又缺少考证精神,不辨真伪,错误传递传统文化精髓;有人急功近利,断章取义,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化、商业化、庸俗化解读;也有人戏说历史,恶搞经典,丑化英雄,以讹传讹,亵渎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中坚守文化精髓,要多读书,汲取营养。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我们要敬畏经典,潜心研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涵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底蕴,让优秀传统文化泽被后世。

在传承中坚守文化精髓,还要善辨别,慧眼识金。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传承不是为了守旧,创新也不是为了*,我们要坚持去伪存真留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3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五千年文明史创造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代代中华儿女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然而站在二十一世纪这一历史制高点,细心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其自身夹带着文化缔造者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中带有局限性的意识观点,如何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观念,这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是不可忽视的原则性问题。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基本原则,传承祖国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灵活性地继承”,“开拓性地继承”。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而清醒的认识,把握好敏感、重点问题的处理,让传统文化扬长避短,进而起到最佳的教育作用。

一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虽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成就,但由于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今天而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继承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原则。

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不少保守、消极的观念,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一类的价值观念在中国大地上已经流行千百年,受此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一向崇尚低调做事,不外露,不张扬。在现今看来,此种观念扼杀了一大批人的冒险、进取精神,扼杀了很多人的进步思想。又如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其重形式不重内涵的实质误导了青年人求学求知的真谛,极大程度地扼杀了学术的进步。这在现今看来仍有现实教训意义。同样的,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制度是对女性不尊重的典型体现;封建文化下的“求神拜佛”更是愚昧无知的落后行为。诸如此类的消极元素,现代人应当对其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反省,争取在现今价值观念里摒除腐朽思想。

当然,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依然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无不体现着古代“君子”们的思想高度和道德水准。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气势更是体现了古人追求完美的道德修养。单纯的文化方面,古代散文,古代诗词在艺术上的成就则是绚烂夺目,令人惊叹。诸如此类的优秀传统、积极元素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值得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的文化主题。所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客观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前提。肯定其优秀内容,批判其消极的思想,这是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秉承的主旨。

二灵活性地继承传统文化

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不可完全照搬,应当充分考虑道德原则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影响力,深挖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实质,灵活地继承其精髓内容,灵活地将其内容传承给后人。譬如,一向以极高的思想成就和教育价值著称的儒家思想,其倡导的到的标准是“三从四德”,所谓的“三从”是指:古代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功。这些道德原则显然都是产生于封建礼教的大背景下,其明显有悖于“相互尊重”、“平等待人”的现今原则,是值得重新审视的。然而更近一步挖掘“三从四德”的精神实质,“三从”有着更深层次的道德内涵: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这是尊重长辈;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一同持家,这是尊重亲人;夫君不幸先逝,则要坚守本分,爱戴子女,这是尊重后辈。“三从”的道德内涵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与人相处基本的美德——尊重。在今天看来,谦恭、尊重与和谐仍是现今社会值得大力弘扬的美德,其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在平顺的环境中向前发展。只不过并不是只有女子才需要尊重他人,二是每一个社会分子都需要尊重他人。“三从四德”,既有封建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传统道德,传统文化其在表面看来可能已经过时,已经老化。但表面的背后,每一条道德、行为准则都包含着前人对思想、哲学的深度思考。将其精髓的核心价值加以提取,并将其与现今时代相结合,用以提炼新的规范和标准,这是灵活继承传统文化最值得提倡的方法。

三与时俱进,创造优秀文化

优秀的文化总是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得以升华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千百年来代代中华儿女不懈努力,不断完善而书写的宏幅巨作。只要中华民族进步的步伐不止,中国的文化就需不断地向前迈进。所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将老内容向后传承,还应该思考怎样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内容。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60-0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给每个中国人打上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对外的一个代名词,在这个大框架下,这种观念是由传统和文化两者相互编制而成。何为“传统”,它是代表我们从古至今身体里所蕴含的一种社会价值观念,它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涉及道德文化、自我修养、艺术、政治、礼仪等等。对于“文化”而言,与暴力相对,都形成了对社会的一种价值理念,这里要说的文化是较为含蓄内敛的理念。从宏观来看“文化”,说的是人们在历史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共同体。从微观来看“文化”,说的是我们在社会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伴随意识形态产生而来的是与它吻合的规章制度和社会团体。因此,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文化指的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这样的文化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去粗取精,将对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部分延续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具有共通性和非共通性两种,它引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息习惯,对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差异是本土文化与外界文化相统一的,本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与世界其他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性和创新性,传统文化当中有特别丰富的资源,需要我们去传承。另外就是传统文化的向前发展,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去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深厚的传统文化成为教育大学生的精神宝藏,不管是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领域,还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者的文化素质水平,都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首先,有助于处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催动下对文化的挑战,也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考验。通过对“文化全球化”的思考,将会有形形的世界各地的文化进入中国高校,对于中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机会又担心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文化全球化”不但对中国高校教育进入世界发展潮流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能吸收外界新鲜的文化,以此来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能加深大学生对祖国的爱国情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学习,也能够构建大学生的人格魅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着大学生如何做人,这对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我国传统文化要学会甄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对现有文化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式继承,并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科学创新,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以下几种途径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营造大学生成长的有利环境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中的思潮、时事新闻等也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培养越来越需要注重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作为影响人格最大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文化促使人们实现社会化,并形成独立人格。因此,要在大学校园中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将传统文化列入大学课程、考核范围中,营造重视传统文化的氛围;其次,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包括伦理、道德等在内家庭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和健康成长,因此在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要注重开展家庭美德建设,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有文化氛围和思想道德的环境,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创造基础。

2、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引导,使其正确认识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在大学中多开设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举办一些名师讲座,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充分利用大学所在的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如古迹、收藏、历史故事等对大学生进行立体、全方位的教育。

3、完善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相关组织和制度的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将相关权利职责明确到人,加大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其传统文化素养、事业心,以其自身的高尚人格对学生进行切身的感召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徐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81.

[2]扬建树.试论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潜价值[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2.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5

【关键词】文化基因红色基因传承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2014年12月,在视察机关时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①红色基因属于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化基因。本文尝试用文化基因的相关理论,对红色基因做出学理上的分析,厘清红色基因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特征,探索红色基因传承的基本规律,以期对红色基因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为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文化基因的理论

“文化基因”一词最早由英国学者查理德・道金斯提出,他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用“谜米”解释文化传承中的基本单元,提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之后,苏珊・布莱克摩尔在《谜米机器》一书中,阐释了文化基因作为一种复制因子在功能、内容、作用等多方面的性能特征。谜米学者认为,人类的一切学习其实都是模仿,当你模仿别人的时候,必然有某种东西从别人身上传递到你身上,这种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东西,就是谜米。②对于“谜米”的定义,《牛津英文字典》解释为:“文化的一种要素,可设想为一种非基因手段的复制。”

中国学者对于文化基因的理解,主要从哲学、文化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角度作出阐释。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③还有学者认为它是“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④毕文波认为:“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者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做‘文化基因’。”⑤赵传海认为“文化基因是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⑥

综上所述,文化基因是隐藏在各类文化现象内部,决定文化系统本性和发展走向的基本因子,是对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基本精神、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等观念和精神形态的总和。文化基因一旦产生后,经过实践的验证,如果确有价值,它就具有了一定的生命力,会成为文化传统而被继承、延续和保留下来。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这些文化基因就形成了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的独特的文化特征。

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红色基因”一词,是近期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2013年2月,在视察时首次提到“红色基因”一词:“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014年,他在新疆、福建、南京等地视察时指出:“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继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当前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红色基因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红色文化的诸多现象中,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规定性,规定了红色文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本质,这就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⑦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因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相结合而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基本文化单元。

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遗传密码,主要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第一,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理论。具体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具体体现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第三,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具体体现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等;第四,优良的传统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体体现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判”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忠诚、奉献、公正、诚信”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红色基因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文化的独特的文化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传家、立业、取胜的精神法宝和动力源泉。如今,红色基因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因构成。

红色基因的特征。红色基因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除了具有文化基因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根本特征。

第一,无产阶级性。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中产生的文化类型,必然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立场和本质特征,天然地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红色基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最高价值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追求,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原则,这些是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灵魂,规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特质。

第二,民族性。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都具有积累性和继承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国人坚持精神独立性的文化根基。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已经成为红色基因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科学性。红色基因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红色基因的科学性表现为先进性、实践批判性和创新性。先进性是指红色基因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始终走在时代、民族、社会前沿,自觉与腐朽落后的文化基因相对立,从而具备先进性和前瞻性;实践批判性是指红色基因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精神,在实践运动中检验自己和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纠错和自我批判;创新性是指红色基因能够以开放的结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完善,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红色基因的传承

文化传承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文化的继承性和变异性。继承性与变异性是文化基因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继承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性就没有变异性产生的基础;变异是条件,没有变异性,继承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二者构成矛盾统一体,普遍存在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遗传性规定了文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变异性则推动着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红色基因的传承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坚持红色基因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发挥红色文化场的积极引导作用。同时,还要谨防红色基因的“退化与突变”,保证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坚持红色基因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体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靥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⑧正是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的遗传作用,世界上才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同时,文化基因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以及人类自我发展的需求,是促成文化变革创新的根源。文化基因具备自组织功能和环境适应性,能够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不断的修正、调整和强化自我,文化基因的变异能够不断优化文化基因的内涵和外延,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近代中国,随着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瓦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以及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向现代转型。中华文化基因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抛弃其中腐朽落后的文化因子,主动选择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基因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因子―红色基因,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转型。红色基因的形成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继承与变异的产物。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愈加激烈。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崛起,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精神指引作用,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在红色基因传承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继承性与变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坚持继承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民族性,不断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又要坚持红色基因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吸收其他思想文化中的精华,不断丰富红色基因的内涵和外延,提升红色基因的创新能力,使其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学习党史、国史,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发挥红色文化场的积极引导作用。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构建共同的红色文化环境,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发挥文化场的引导作用。首先,学习党史、国史,加强红色历史教育。红色基因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学习党史、国史是实现红色基因传承的最好方式。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是最好的营养剂”;其次,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最后,充分发挥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引领者,彰显了红色基因的“遗传密码”。

谨惕红色基因“退化与突变”,保证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文化基因的变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向上的正向变异即基因的进化,基因正向变异能够形成新的文化基因组合,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另一种是向下的负向变异即基因的退化,基因负向变异发生时不利于文化的发展,有可能导致文化的衰退或死亡。我们要努力推动红色基因的“正向变异”,防范“负向变异”,始终坚持继承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增强红色文化自信,警惕在新的环境下,发生红色基因“退化和突变”的现象。

一方面,我们要谨防“红色基因退化”的危险,激活红色基因,保持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化,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精神基因退化的趋向。面对新时期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只有激活红色基因,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为思想指引,以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作风为行动指南,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提高党的战斗力,增强党的免疫力,自觉抵御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另一方面,要谨防红色基因在新的环境下发生“基因突变”,防止“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潮对红色基因的破坏。红色基因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年代,革命与战争是时代的主题,红色基因是以革命为中心的文化。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革命、斗争”为标志的革命文化要实现其向“崇高、奋斗、理想信念”的红色文化的现代性话语转换。当前我们重提“激活红色基因”,并非号召大家重回那个阶级斗争的年代,而是重新挖掘红色文化的现代价值,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把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结合,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因此,在继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要注意时代的变化,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防范类似的“左倾”错误思潮的破坏。同时,我们还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将带有特定目的的文化因子输入中国,破坏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对我国民众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诱导,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因此,对于西方外来文化基因我们应该做出理性评估,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坚持红色基因的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安全,防范“右倾”错误思潮的破坏,防止红色基因发生“突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基因。

(作者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警察学院思政部讲师)

【注释】

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4日。

②[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王东:“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

④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⑤毕文波:“当代中国新文化基因若干问题思考提纲”,《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⑥赵传海:“论文化基因及其社会功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⑦强卫:“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4年第18期。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6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这就需要在国家和高校的大力提倡和重视下,大学语文教育者从教材建设、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学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多个角度研究探索,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最终,使民族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

http://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材;师资;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258-03

基金项目:2013—201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公共课改革科学研究立项“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学科,大学语文教育承载着提高非中文专业大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大学语文教育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凸显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提高了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以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和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显得格外重要,需要提到当代的历史进程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各个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都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学分制、导修制改革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该涵括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当代大学生服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是一门复杂、多层面的学科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相应的也是一个复杂的改革过程,涉及到国家和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大学语文师资建设以及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等一系列问题。

一、国家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教育,自从设立以来几经废立,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但仍然发挥了其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它也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发展状态。现在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往往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对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育持不重视的态度,仅仅把大学语文课当做修得学分的一种手段,从而使大学语文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不足之处,教学定位不明确,也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其与“终身学习”的大语文教育观背道而驰,不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要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才能在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进展。

二、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教材建设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必须要体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选用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欣赏,使学生接受语文知识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为这些文章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典范,而且聚集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应该选用一些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篇目,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既兼顾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又能彰显传统文化精神。另外,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潘文国主编,专门为翻译专业编订的《中文读写教程》也是一部很好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由易而难,分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晋代到清代)、中国古代散文(先秦至两汉)、诗歌辞赋及骈文,共4册,每册又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由“文选阅读”“中文知识”“语言实践”3部分组成,从而形成完整严密的整体。文选阅读,主要选用一些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各篇都有学习提示和思考题,供学生自学和课内课外引申学习。语言实践部分主要介绍各种文体的写作和例文欣赏。中文知识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介绍,涉及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部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非常鲜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重要教学篇目的欣赏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其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上,我校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探索,编订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部教材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编排的原则是兼顾古今中外,并选录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经典影视欣赏篇目。每篇文章都有自学提示、思考练习、知识链接,目的是使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且要延伸到课外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和教材的自学,联系现实生活,感同身受,真正达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一部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既是语言文学知识的合集,又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再现。所以,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上,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为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指导。

三、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传统文化的素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大学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实践教学中达到最终教学目的,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大学语文师资的建设和培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1.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扩充自己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大学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层次,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大学语文教师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所以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阅读文献、欣赏名家名作,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能力,深刻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承担大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

2.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大学语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要引起各个高校的高度认识。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实践基本上是由年轻教师来承担,而年轻教师在学识水平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局限,很难有效地完成大学语文教育所承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就要不断为大学语文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最终目的。

3.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立直接决定了大学语文教育的成败与否。所以,各个高校应该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和科研团队。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有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首先,要让一些资深的教师进入到大学语文的教育中,发挥他们的教学优势。这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了,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传统文化的素养,选用这些教师进入大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能为年轻的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形成以老带新的传统。其次,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充实大学语文教学队伍。这些教师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熏陶,能够胜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不过在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上还有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向老教师学习,通过不断教学探索实践,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再次,稳定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一个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是大学语文教育实现其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团体的建立,无疑对大学语文教育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当然,要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堪忧,尤其学生普遍的厌学情绪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要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思考,联系现实生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从而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篇目的讲授和欣赏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目的

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一些重点的教学篇目欣赏进行。所以,这些重点教学篇目的选择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大学语文选录的作品,尤其是精讲的篇目大多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也会给学生带来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启示。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陆游《示儿》、杜甫的《登高》等作品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李密的《陈情表》体现了我国忠孝思想的精华;《诗经·蒹葭》、李清照《醉花阴》、陆游《沈园》等作品体现了古代的爱情理想;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苏轼的《前赤壁赋》表现了他们悠闲自然的生活情趣和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先秦诸子散文中有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也有关于如何修养人格、增进学业的精辟论述。这些文章都闪烁着传统文化精华的光芒,能引起学生深刻的思考,使学生深受其益。

所以,要想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就应该在作品讲解和欣赏中,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爱情观,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教学篇目的讲授要结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一味的以教师为主体,一定要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不然我们所讲的作品就会和学生产生一定距离,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清照的《醉花阴》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丈夫的相思之情,从而体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真挚的爱情,这就可以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念相联系来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李清照和赵明诚爱情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美好的爱情观。讲解苏轼的《前赤壁赋》,可以给学生延伸介绍苏轼的生平,其中苏轼母亲给他们讲范滂的故事,有故事,有情节,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给学生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可以通过介绍学生熟悉的《赤壁怀古》,让学生体会苏轼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进入到《前赤壁赋》的欣赏中去,深刻理解苏轼的人格精神的内涵。

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以思考启迪,使其在无形中受到这些作家人格精神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既接受了语言文字的知识,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教育。

(三)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毕竟时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他们的兴趣支点也在时刻发生变化。世变时移,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现代教学的新模式。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现代教学新模式,使传统文化的教育生动形象。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案和板书为中介,向学生展示语言文学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一般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性和形象性。现代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教学,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现代的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接受大学语文课堂所传授的语言文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垓下之围》的讲授,可以通过影视资料先向学生介绍项羽的生平事迹,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项羽的英雄形象,从而受到其英雄形象的感染。然后,通过文章的分析和欣赏,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羽勇猛多情而又自负的英雄形象,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垓下之围》的学习和欣赏,我们要在项羽身上学到什么,应该摒弃其身上的缺点,发扬其身上的闪光之处。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和作品欣赏,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也就在无形中达到了。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大学语文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问题,随时向学生提问,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深刻思考,学有所得,从而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当然,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和教师交流,这样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在课外也可以随时进行。通过课外延伸的方式,让学生阅读一些名家名作,并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教师交流心得体会,然后写出鉴赏文章。这样教学交流,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又能使学生在自然阅读的状态下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育涉及到很多方面。在素质教育改革、学分制改革、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改革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教学目标应该鲜明地凸显出来。这就需要在国家和高校的大力提倡和重视下,大学语文教育者从教材建设、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学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多个角度研究探索,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最终,使民族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

http://

参考文献:

〔1〕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周应萍.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5,(9).

〔3〕王小秋.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8).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7

〔关键词〕阿依特斯保护与传承现状保护与传承再思考

2006年5月,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此为契机,我国致力于新疆哈萨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为“阿依特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笔者出于对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热爱,通过深入调查,潜心研究思考认为:在现有保护与传承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上,转换思维,立足新的视角点,开拓视野,还能求得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可持续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

一、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新疆哈萨克文化研究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确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应用、继承发展”的方针,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布实施、明确责任、形成合力”为原则,为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于对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民间普查、收集整理工作已从20世纪80年代展开,至今已完成了《中国曲艺志》哈萨克“阿依特斯”部分的编纂工作。2008年11月,出版了由吾哈甫・努拉合买提主编的《丝路明珠:哈萨克阿依特斯》丛书,该书图文并茂,对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在民间传承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2009年11月,我国著名学者黄中祥先生的专著《传承方式演唱传统: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调查研究》出版发行,他以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调查方法,对国内外的哈萨克族民间艺人进行了定点的抽样实地调查,结合详实访谈案例及19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研究成果,从民间艺人的形成环境、演唱形式、社会职能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类,概括出了其中的一些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其中以较大篇幅内容对“阿依特斯”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2009年12月出版发行了由哈依夏・塔巴热克翻译的《哈萨克阿依特斯选集》汉文版,该选集将哈萨克文不同时期的“阿依特斯”经典对唱等进行了详细归类编辑,为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哈萨克民族,了解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研究“阿依特斯”艺术提供了现实而宝贵的资料。2011年6月出版了由加列力・努尔培斯担任主编的《哈萨克阿依特斯史》,本书以大量的事实文献,具体将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回顾性描述,并从不同角度客观反映了“阿依特斯”艺术在哈萨克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自2004年起,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开办“阿肯艺术班”招收学员,对学员进行专业培训。相继在伊犁州范围内各个地区、市、县、乡,成立了阿肯基地,为一代代“阿依特斯”传承新人的培养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现今,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伊犁州所属县一级范围内每年都要举办“阿依特斯”活动。地区级每两年举办一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每隔三年举办一次。自治区级“阿依特斯”盛会每隔四年举办一次。自治区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曾多次举办“阿依特斯研讨会”,聚集专业研究学者进行“阿依特斯”学术研究讨论。2008年1月自治区级学术研究机构“新疆哈萨克阿有特斯研究会”在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正式挂牌成立。

但是,由我国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当代哈萨克牧民追求多元文化生活的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当代的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和观念悄然发生着改变。“阿依特斯”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不再是他(她)们心中重要的精神文化需要,现实存在着民间自然保护与传承动力不足、“官热民冷”的被动式状态。另据调查,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在“申遗”之前多是民间以“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来维系该艺术的代代传递,“原生态”面貌随处可见。“申遗”成功后,政府加大了传承保护措施力度,投入人力、物力,从宏观引领到具体实施都获得了明显效果,但从“阿依特斯”艺术本身而言,原有的传统风貌发生了变化。那些朴素而大众化的场景被华丽的舞台所代替,使“阿依特斯”舞台表演的成分过于浓郁,老百姓就成了纯观众,而不能随兴参与其中。

二、对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再思考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我们应以自己的一腔热情和智慧,脚踏实地、认真探求,为在新时期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上而尽全力。

(一)注重民间传承的现实意义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民间全民喜爱并可参与的重要文化活动,参加“阿依特斯”活动的既有普通老百姓,还有具有文化造诣的阿肯。纵观“阿依特斯”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它源自于哈萨克族民间,并且赖于哈萨克传统的民俗得以传承。无论是人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礼仪,还是普通生活年份中的每一个节日或庆典,都缺少不了“阿依特斯”活动的伴随。离开哈萨克民俗,“阿依特斯”固然荡然消失。现今我们说起“阿依特斯”,它是高级的表演形式,即:阿肯“阿依特斯”。而阿肯“阿依特斯”必须是在群众性的“阿依特斯”发展基础上逐步形成,也就是说,阿肯的成长过程必然要经历群众性“阿依特斯”的百般锤炼,才可能使一个普通歌者成为人们广为信服认可的阿肯。在此我主要强调“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民间千百年来民间自然传承下来的古老艺术,它离不开哈萨克人草原文化的土壤,离不开哈萨克哈萨克民间民俗的生活语境,保护与传承阿肯“阿依特斯”万不可忽略对群众性“阿依特斯”的重点保护与传承。固然,如今在社会现代化进程里,新疆哈萨克人已由“游牧”逐渐转为“定居”,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正在接受现代文化冲击的考验,由此受到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现代化的媒介及设备是人发明和掌握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优势和手段为“阿依特斯”艺术在民间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也就是说,现代人要以现代的理念及行为为古老传统艺术的与传承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

(二)唤起“阿依特斯”艺术传承人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理论是由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倡导。它意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音乐学家乔建中先生曾言:“保护民间传人是全部保护的重要环节,优秀传人代表了优秀的文化,他们身怀绝技,正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在,传统就在;传人不在了,就意味着传统也消失了。”民族音乐学家周吉先生也持有“人在则艺在,人去则艺亡”的观点。总之,在现今时代,我们应该认识到传承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主体,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理应有清醒的认知,主动承担起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职责。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阿肯充当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受当代社会“嘈杂”的文化思潮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对撞,“阿依特斯”艺术在现代阿肯的思想意识上都还处于“麻木”状态,由衷的“自然”情感缺失了很多,因此,应加强对阿肯的思想引导,通过建立建全各种机制,使他们重新审视传承“阿依特斯”艺术得重要价值和意义,变“被动”为“主动”。从另一角度说,唤醒“阿依特斯”艺术传承人的“文化自觉”,让他们成为“保护与传承”的当先者,为古老传统艺术的发扬与光大而竭尽于全力,这是哈萨克民族的期待,更是国家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希望。

(三)加强区内、区外专家和学者的互通联动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无疑为我们搭建信息的交流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无论是区内的专家还是区外的专家,都能将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或研究的成果,很便利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以寻求更多的合作。关于对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机构,应创建专门的电子信息公开交流窗口,将区内、区外专家、学者有关于“阿依特斯”研究的专著、文稿以及编著等,予以归类编辑,以方便查阅和交流,为“阿依特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更为系统和快捷的服务。建立联动机制,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互补,首先,区内专家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优势,特别是哈萨克族专家,他们对本民族的风俗人情、人脉关系不解自通,语言交流更是畅通自如,为研究工作能创造最为便利的条件。区外专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扎实的理论功底、开阔的前沿视野、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是他们的优势和特点。二者在研究工作中相互搭档,从“原生态”的记录到阶段性的总结,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阿依特斯”艺术的真实全貌,为保护与传承做好先前的案头工作。其次,区内专家应充分利用本民族熟练的语言和文字能力,多方搜集和分析前人挖掘、整理出来的原文资料,为区外专家提供可借鉴性材料而进行科学的论证,在“阿依特斯”艺术更高的理论研究平台上获得有价值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成果。

(四)与邻国(哈萨克斯坦)建立友好的学术联系

与新疆地理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国有着哈萨克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2013年5月,本人前往哈国阿拉木图国立音乐学院、哈国国立女子学院、阿拉木图社会科学院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活动。通过参观、座谈和个别访谈了解到:哈萨克斯坦“阿依特斯”艺术,已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全面保护。音乐学院设立此专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表演竞技水平之高,令人赞叹,并走向了国际表演舞台。哈萨克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哈国是传统依存,传统与现代恰当融合已形成两条发展的道路。国立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作曲家阿克托特教授告诉我:“我们国家的阿依特斯艺术,民间主要是自然传承,而高水平的演唱、弹奏人才还是出自于我们学院,是我们对他们专业进行系统培养的结果。”可见,这种培养模式大大拓宽了“阿依特斯”艺术发展水平的空间。我国虽然从2004年起在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开始举办“阿依特斯”艺术班,为“阿依特斯”艺术培养后继传承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办学经验、教学水平的局限,因此获得的效果并没有特别突出。在此,加强与哈萨克斯坦“阿依特斯”艺术交流、建立学术联系、获取成功经验是我们非常可取的方法和措施。

(五)发挥专业团体的有效作用

新疆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阿勒泰、塔城三个地区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各区、市、县都有专业的文艺团体,团体成员均是受过艺术院校专业培养或是民间优秀的文艺骨干。他们无论是在演奏、演唱还是舞台表演,都有着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专业团体的优势,对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进行大力宣传,这也将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当然,这对于专业演职人员来说,是有一定的难为情绪,因为他(她)们毕竟不是民间的即兴创作歌手。但我们的做法是:演出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对演出舞台的场景、唱词、旋律都要有前期的设计和成熟的排练,在舞台上,演员只是表演。这样势必对“阿依特斯”艺术传统意义似乎有一点背离,但就在宣传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扩大“阿依特斯”艺术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则有着特殊的效果,这也可谓是以专业方法对“阿依特斯”艺术的传承。

保护与传承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应注重以本真性为基本原则,即:保持“阿依特斯”艺术鲜活的“原生态”面貌。笔者在研究中力求在现有的“文本传承”、“教育传承”、“博物馆式传承”、“原生态传承”等方法之外,重新调整思路,树立新观点,以寻得对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的文化观照和“保护与传承”新对策。事实上,对于正文所阐述的个人思考结论,在现实中,只要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付诸实际行动,就必定会有所收获,并相信这些收获会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疆哈萨克“阿依特斯”艺术真正的文化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从而提升“阿依特斯”艺术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保护与传承“阿依特斯”艺术的传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那么,提倡该艺术与时代同步发展,与当代人的审美理念产生共鸣,即:创新发展,是否能产生新的效果?如:伴奏乐器除冬不拉之外,采用流行的电子乐器,唱腔旋律除传统民歌旋律之外,采用社会流行风格旋律(当然,唱词还是保持传统的即兴特点不予变化)等等。艺术生命力的延续在于艺术的再创作,在当下我国社会大变革背景下,仅靠保持传统来赢得一代代传承新人的心里默许,是否可以永久持续,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而得出最后的定论。

注释:

①阿依特斯:对唱、对歌之意。

②人民日报特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7年10月20日

③阿肯:哈萨克族民间诗人、歌手、说书人、即兴演唱者

④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三期

⑤乔建中.传人文化生态及其他―关于“遗产保护”的断想.音乐研究,2006年第二期

⑥周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三期

参考文献:

[1]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2]孟驰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5]王希隆、汪金国.哈萨克跨国民族社会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8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摘要]中国文化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国家。中国文化渊源流畅,从而间断,具有着极大的考察价值。中国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与政治、经济充分的融合,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展中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为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思想基础,在时代的发展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本文就主要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与政治、经济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发展的水平对国家的凝聚力和亲和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其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着重要的考察价值。而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保持,就需要相关的人员积极的探索,利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及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的有机构成体系。其中儒、道、释三家是撑起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而儒家思想又是其核心和精髓,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各种思想相互融通,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鲜明特征和突出表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的鲜明而不朽的“民族精神”或“民族个性”。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论析,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有生命力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中,提倡和谐和大同,其希望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能够在遵守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统一。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除了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来自刀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虽然与儒家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道家思想也提倡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也提出了和谐的观点。从这两点中国传统的思想理论大家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主要就是和谐,和谐观念的提出,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和谐文化思想的提出,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使得社会能够更加的和谐,人际关系更加的融洽,而且其也为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是时展的价值所在。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分支。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价值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文价值,其提倡塑造高品格的人,在儒家思想中,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就在于仁,同时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人文思想包含了人格价值观,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注重沟通和关爱,人要懂得尊重他人,能够为他人多考虑,心中充满人文主义情怀,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国家相处值周,需要人格价值观的指导,只有怀有人格价值观,才能够使得各个国家之间以及民族之间可以更为融洽的进行交流,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颠倒的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危机显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力宣传儒家思想以及人格价值观,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先进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使得现代的社会可以想着文明社会的方向发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社会能够更加的文明和和谐,从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特征,是这个民族意识中的精华,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支撑和促进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倒,战胜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经五千年风雨浩劫而传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各国的宝贵财富。因此,挖掘、利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全世界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当今世界,虽然大环境是和平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局部的战争和冲突,仍然不太平。而儒家学说为主的和谐思想,是在解决各类矛盾和冲突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合适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问题,采取相应策略,调和矛盾,求大同存小异,缓和局势,最终达到世界和谐的目标。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目前,“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各国的多样文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碰撞、破坏,甚至导致遗失。而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从未间断,极富生命力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和合的特性,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三、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是,在我们继承、利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把握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当庞杂,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要辩证统一地将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全面认识、分析批判、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和吸收传统文化,使其自我更新为现时代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突出了时展的具体内涵,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我国文化的复兴,同时也有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使得世界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然而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也需要摆正观念,科学的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去粗取精,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从而为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保障中华文化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夏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先进性及现代演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2]关静.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之我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9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作用;功能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今,传统音乐文化得以延续艺术生命,不仅体现在其扎实的文化根基,而且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民积累和沉淀的艺术智慧,优美的音符记录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群众的思想和情感,汇集成了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音乐形式,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因而,探寻音乐教育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多元功能,将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将进一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与实践,从音乐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使传统音乐文化学科建设更加系统

传统音乐想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和长久的传承,进行学科化建设是必须要走的一条正确的路径。虽然近些年来,学校的传统音乐教学陆续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系统化的学科建设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事实上,音乐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可以使传统音乐教学课程专业性强、涵盖性广,而且能够触及传统音乐文化内核,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将其渗透于学生的艺术修养之中。另一方面,笔者在对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由于过去我国的音乐记谱意识薄弱,导致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因为没有系统的记录而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这种文化的流失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是永远的遗憾。过去由于大众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没有及时地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导致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断代。现在,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政策引导下,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更加规范和深入,音乐教育担负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音乐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传承渠道之一,是传统音乐艺术性传承和学术性建设的根基。所以,学校的系统性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从正规性的学科建设入手,优化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力度。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传统音乐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能从音乐表演实践需求出发,加强传统音乐表演型、学术型、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笔者从学校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开展能够从高瞻远瞩的发展性策略入手,系统化地进行传统音乐课程设置和教学开展,从传统音乐的理论基础入手逐步深入到艺术实践,将传统音乐的表演舞台与音乐的教学讲台连接为一体,将田间地头的传统音乐搬到多元精彩的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其对传统音乐的艺术性和系统性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使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创作更具创新力

传统音乐是在一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体现了当时大众艺术审美的眼光和追求,因而传统音乐也印刻了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大众的音乐审美品位也更加的多元开放。在此背景下,传统音乐文化如何结合时展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符合音乐多元化的要求是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大量实践证明,学校丰富的音乐教育开展活动,对于传统音乐内容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培养的音乐人才具备专业的音乐基础,对于音乐内容的创作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因而在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中,能够与当前的观众欣赏需求和审美品位相匹配,为传统音乐作品加入更多的现代内涵。音乐教育系统地培养和拓展了学生音乐创作的技法和手段,使传统音乐文化能够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内在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显然,与传统的依赖于民间艺人创作发展的常规形式相比,音乐教育激发了传统音乐自身创新发展的动力。以传统民歌为例,很多学校在本土的校本音乐教材的构建中,融入了很多学生喜欢的脍炙人口的音乐内容,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传唱家乡的歌。很多学生为了使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对民歌的演唱内容和曲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有的加入了说唱内容,有的加入了合唱声部,有的则进行了乐曲的重新填词,加入了符合现代学生审美的歌词,赋予了传统音乐新的艺术思想。这样一来,传统音乐不再是一种古老、陈旧的音乐形式,而是在与现代音乐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产生了新的艺术表达和呈现形式。

三、使传统音乐文化人才培养更加多元化

千百年来,我国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以老百姓最为喜欢的方式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音乐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多以口传心授的师承关系进行代代相传,现今看来,这种传承方式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适合当时的传承人培养工作。现在,只能作为其中一种的传承方式,而不能作为主要的传统音乐传承人培养方式。面对缺乏系统的传承模式这一问题,学校教育以更为专业的平台加强了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工作。现今,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学校音乐教育在针对传统音乐人才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拓展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形成了专业系统的传统音乐人才培养渠道。尤其是学校音乐教育平台的构建,集聚了最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高端的教学资源,在音乐师资的储备上也更为专业,进一步拓展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途径。相较于传统的传承方式而言,音乐教育以系统化的人才培育为切入点,对传统音乐传承人才针对性地展开系统化培养工作,进一步弥补传统传承人才培养方式中的不规范和不足之处,以更加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传统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的广泛性开展,可以使传统音乐人才能力更加多元化,符合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也进一步丰富,彻底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中表演、创作人才一把抓的状况,细致地对传统音乐人才进行分类,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传统音乐人才需求。

四、使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工作更为深入

传统音乐教育是面向学生群体展开的教育活动,辐射的面积大、受益的群体广。因而,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具有显著作用。传统音乐在学校教学中的开展,使广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度和理解力提升,能够从文化遗产的传承角度去重新思考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随着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的逐步深入,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心理认同,继而逐步地从感性的音乐品鉴上升到理性的传承思考,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成为守护传统文化的一分子。所以,从传统音乐教育活动实施的根本目标上来看,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音乐特色化教学,加强了音乐学科建设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使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趣味凸显出来,营造与众不同的音乐氛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而言,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加强了传统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速度,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传统音乐艺术的璀璨夺目、博大精深。音乐教育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助力,有益于激发传统音乐文化自身内在的活力,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被动传承改为主动式发展,这样才能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的持续性开展,使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畅游在丰富的艺术海洋中,得到了音乐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不仅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欣赏传统音乐的好习惯,还能够主动创作和保护传承传统音乐形式,使传统音乐创新发展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传统音乐教育的普及开展对于传统音乐传承工作的快速推进意义深远,作用显著。

五、结论

总而言之,传统音乐文化依托教育平台进行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传统音乐形式得以保护以及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学校深入的音乐教育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以更为学科化的课程建设,展开了传统音乐人才的全面性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了音乐教学改革,使我国传统音乐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因而,对于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作用的探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效地指导了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合理开展。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也肩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重任,以保护和抢救文化的角度探寻传统音乐发展路径,全面推进传统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指导传统音乐艺术实践的探索。当然,学校的音乐教育开展要与时俱进,做出不断的调整,要根据传统音乐传承工作的时代要求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才能体现出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和特色,才能确保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1]侯昀晨.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研究[J].艺术家,2020,(08).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篇10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传统武术现今的发展状况,指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传统武术要实现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策略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传承与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但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详细而又理智的思考当前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深入地理解当今武术的发展。

一、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受自身因素制约

传统武术产生发展于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之中,这种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人们的交流,人们的思想状况趋于保守,所以不同地区的拳种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很少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的宗法制度和家庭本位主义,注重血缘关系,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是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封闭,缺少外来的营养,极大地影响着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农村与城市的武术发展不均衡。每当谈到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经济问题,然而在传统武术发展方面也同样存在不均衡问题。可悲的是,在经济方面城市优于农村,但是对传统武术保护方面,由于农村受到外来体育文化冲击相对较少而要优于城市。其次是国内外武术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少林寺等电影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国外掀起了武术热。众多资料与媒体调查显示,近年来,学习我国传统武术的外国人络绎不绝,其目的在于学习正宗的传统武术,渴望通过外部形体的学习、锻炼,逐渐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圈。而我们自己却丢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仿效别人的竞技体育模式,这是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三)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受历史因素制约

武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武术主要表现了军事价值,原始战争推动了军事战斗技能的产生随后武艺有些内容散入民间,具有了竞技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功能,日常武艺不断丰富和日益壮大,历代国家统治者都把“崇尚武德,招揽武术人才、营造习武之风”成为治理国家重要任务在明清时期古代武术走向了鼎盛,之后随着火器的出现,武术的军事价值和技击性不断被弱化,军队进行传统武术训练技能的训练意识也不断被弱化,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转向了民间武术的个人行为。

二、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协调发展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源与流的关系,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是武术整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相互融合。传统武术是经历几千年文化熏陶而形成的,而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文化基础下创造发展的,是国内外不同文化融合的产物。然而,在当代武术发展中,传统与竞技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发展不融洽的状况。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参照西方的文化模式进行发展,对于本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处于忽略状态,从而导致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变得不伦不类。而传统武术过于保守,传承过于狭窄,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退现象。因此,传统武术要向现代武术靠拢,巩固竞技武术开拓的阵地;现代武术要向传统回归,从传统武术中吸取营养,走融合发展之路,走大武术发展之路。

(二)集思广益,传承发展

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模式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变化,而现代化的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模式应该趋于多元化,因为多元化模式更适何全民健身,更顺应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的趋势,更是建立我国武术后奥运整体传承与发展模式的基础自我认为多元化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大众化。传统武术发展的稳固根基与有力跳板。传统武术的大众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对原有武术的保护,更是保持风格,与时俱进的创新式的自我发展。2.国际化。传统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最高巅峰。传统武术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我国的传统武术,毋庸置疑,传统武术对国外其他一些国家的武术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中国传统武术能在世界更多的国家发扬与创新,这对于中国及其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无上骄傲与自豪。3.教育化。传统武术发展的精神支撑与鲜活力量。传统武术的教育化发展主要是指其在各大学校的发展和普及,体育院系应对传统武术习练考生敞开胸怀,并且为从小习练传统武术的考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使传统武术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

(三)突出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

现在传统武术基本是以套路演练为主,只是在演练中包含攻防意识而已,几乎很难达到技击实战作用。如果传统武术不能很好地突出技击实战价值,就失去了它最原始的意义。因此,在以后的传播过程中,传统武术的传承者应多注重武术技击价值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