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燃气行业研究报告十篇燃气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23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1

2011年底,国务院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提出了“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等要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中国的能耗大户,涉及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等多类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因此必将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参与行业。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组织下,清华大学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合作,分两批开发了适用于不同有色金属子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其中,第一批开发的两个指南《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和《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已于2013年10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分别适用于铝冶炼(国民经济行业代码3216)和镁冶炼(国民经济行业代码3217),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中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子行业;本文介绍的是第二批开发的《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于2015年7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适用于除铝冶炼和镁冶炼之外的其它所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以32开头)。

上述三个指南的研究开发,全面覆盖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是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合理分配企业的碳排放权、保证市场的公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方法学的技术概要

(一)核算边界

本方法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是中国除铝冶炼和镁冶炼之外的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单位。

(二)排放源

企业核算边界内的关键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

1、燃料燃烧排放:煤炭、燃气、柴油等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如锅炉、窑炉、内燃机等)中与氧气充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主要是冶金还原剂消耗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常用的冶金还原剂包括焦炭、蓝炭、无烟煤、天然气等。

3、过程排放:指工业生产活动中,除能源的使用以外所发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所涉及的过程排放是企业消耗的各种碳酸盐以及草酸发生分解反应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4、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指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所隐含的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此类排放实际发生在其他企业所控制的发电和供热设施上。

(三)量化计算方法

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其各项排放源的排放量之和,按公式(1)计算。

em=∑emi(1)

式中:

em―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emi―企业核算边界内某项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i―排放源类型,包括燃料燃烧、能源的原材料用途、过程排放、外购电力和外购热力等。

按照以下内容核算各类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燃料燃烧排放

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企业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总,按公式(2)计算:

e燃烧―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百万千焦(GJ);

eFi―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

i―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燃料燃烧的活动数据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按公式(3)计算:

aD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百万千焦(GJ);

nCV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采用本指南附录二所提供的推荐值;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万nm3);具备条件的企业可遵循《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等相关指南,开展实测;

FC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净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相关计量器具应符合《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3)。

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4)计算:

2、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

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冶金还原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e原材料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F还原剂为能源产品作为还原剂用途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还原剂(tCo2/t还原剂),指南附录提供了不同能源品种作为还原剂的排放因子推荐值;

aD还原剂为活动水平,即核算和报告年度内能源产品作为还原剂的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对固体或液体能源,单位为吨(t),对气体能源,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3)。

3、过程排放

过程排放量是企业消耗的各种碳酸盐以及草酸发生分解反应导致的排放量之和,按公式(6)计算:

e过程=e草酸+∑e碳酸盐=aD草酸×eF草酸+∑(aD碳酸盐×eF碳酸盐)(6)

e过程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草酸为草酸分解所导致的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碳酸盐为某种碳酸盐分解所导致的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草酸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草酸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单位为吨(t);

aD碳酸盐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某种碳酸盐的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单位为吨(t);

eF碳酸盐为某种碳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碳酸盐(tCo2/t碳酸盐),指南附录提供了不同碳酸盐品种的排放因子推荐值;

eF草酸为草酸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草酸(tCo2/t草酸),按公式(7)计算。

eF草酸为草酸分解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草酸(tCo2/t草酸);

0.349是二氧化碳与工业草酸的分子量之比;

pUR草酸是草酸的浓度(含量),采用供货方提供的标称值;如标称值不可得,则采用默认值99.6%。

4、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

企业购入的电力消费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8)计算:

e电―购入的电力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电―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是企业购买的总电量扣减企业外销的电量,活动数据以企业的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电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

eF电―根据企业生产地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兆瓦时(tCo2/mwh)。

5、净购入热力产生的排放

企业购入的热力消费所对应的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9)计算。

e热―购入的热力所对应的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热―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热力,单位为百万千焦(GJ),是企业购买的总热力扣减企业外销的热力,活动数据以企业的热力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热力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

eF热―年平均供热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可取推荐值0.11tCo2/GJ,也可采用政府主管部门的官方数据。

三、关键问题及解决

(一)本行业内产品种类多(铜、铅、锌、镍、各种稀土等几十种),如何用一个指南覆盖住所有关键排放源

经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各产品生产工艺的差别体现在能源的原材料用途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国际通用的核算方法分为基于产品产出和基于原料投入两种。由于产品种类多,采用基于产品产出的方法容易产生漏算问题;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使用的作为原材料用途的能源品种和碳酸盐原料品种比较统一,合计主要有7种,因此本指南采用基于原料投入的方法,全面覆盖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种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因子推荐值、工业生产过程各种碳酸盐消耗的排放因子推荐值,不会导致漏算问题。

(二)本指南所提供的碳酸盐消耗排放因子推荐值为何略低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欧盟缺省值

ipCC和欧盟缺省值为碳酸盐原料纯度和分解率均为100%情况下的理论值;但经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了解到我国碳酸盐原料纯度和分解率达不到100%,企业生产记录数据在95―99%之间,因此本指南根据我国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修正。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2

本报告的旨意是对世界燃气工业进行总体评价,检查该工业是否朝着天然气黄金时代的正确思路发展,本评价是以国际煤气联合会成员国提供的国家报告为基础,不包括其他资料。36个国际煤气联合会成员国提供了他们最新资料.

提供资料的国家:

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南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来西亚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俄罗斯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突尼斯乌克兰美国英国南斯拉夫

按下列观点分析资料

1、燃气销售和需求2、燃气生产和供应3、基础设施和投入4、商业环境5、研究和发展

1燃气销售和需求

对南韩而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恢复了燃气销售,在1998年7月到1999年6月期间,销售量比前一年增加了15%,这一事实清楚表明,南韩的经济现在已恢复到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芬兰也同样增长了15%,比利时已增加了10%。芬兰和比利时这两个国家开始新建天然气电厂,这说明发电行业对天然气具有最大的潜在需求。在突尼斯的燃气的需求增加了11%,主要是增加了发电量。不过,西欧一些国家由于经济问题和战争.燃气销售量下降。

燃气销售(包括出口)

南韩+15.0%法国+7.0%

立陶宛—11.0%加拿大-5.0%

芬兰+15.5%巴基斯坦+6.7%

南期拉夫—7.7%克罗地亚—3.4%

突尼斯+11.0%西班牙+6.3%

乌克兰—7.0%拉脱维亚—2.5%

比利时+10.3%瑞士+3.3%

爱沙尼亚—6.5%

在发电和联合发电市场方面,据法国报道,在联合发电方面有显著的增长,1998年为1500mw,增加300%。西班牙的联合发电也增长18.5%,比利时、匈牙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突尼斯在这个市场也有增长。在美国,发电量从1mw到25mw的散布电厂有急剧的增长。

发电和联合发电市场:

法国:1998年联合发电量1500mw,增加300%

比利时:1999年上半年增加26%

匈牙利:发电增加16%

南韩:发电增加10.9%

西班牙:联合发电增加18.5%

澳大利亚:联合发电和电厂增加

加拿大:在加拿大和美国东北联合发电增长

芬兰:新天然气电站

阿根廷的天然气汽车正在增加,现有45万辆和700个加气站在德国,天然气小巴在科隆的G8区运行。瑞典的天然气汽车已进入商业运行阶段。南韩计划到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其天然气汽车增加到5000辆。

来自马来西亚的报道,在燃气制冷和除湿器市场方面,拥有两个大型区域制冷装置。日本的燃气制冷容量达到7百万冷吨由于使用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数量在增加,即使在气候寒冷地区的国家,空调市场在写字楼存在巨大的潜力。

新的市场:

天然气汽车

阿根廷:450,000辆天然气汽车和700个加气站

德国:5、000辆天然气汽车和100个加气站在科隆G8区天然气小巴

日本:3,640辆天然气汽车和82个加气站

南韩:到2,002年举行世界杯时,天然气巴士5,000辆

瑞典:1、500辆天然气汽车,处于商业性运行

马来西亚:1,460辆天然汽车

法国:500辆天然气巴士及天然气拖拉机

西班牙:在马德里50辆天然气巴士

燃气制冷和除湿器:

法国、香港、马来西亚、日本、突尼斯

2燃气生产和供应

从提供的燃气生产国的报告知悉,由于出口到智利的天然气增加,阿根廷天然气生产增加最多,接近10%。同样,因为美国东北部联合发电需求的增加,加拿大出口美国的天然气增加了9%。在巴基斯坦和克罗地亚已经发现新气田,并开始投产天然气最大的出口国俄罗斯,已签订供贷新合同。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西班牙的首笔交易和意大利从阿布扎比购买合同表明,LnG贸易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燃气生产和供应

阿根廷:随着向智利出口的天然气增加,产量增加9.9%

加拿大:出口到美国,产量增加9.0%

俄罗斯:产量增加3.7%,与意大利、捷克、土耳其和希望签订新的供货协定。

巴基斯坦:加速发展新气田

克罗地亚:开始近海生产

乌克兰:6个气田的委托协议

西班牙:1999年6月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第一笔LnG交易生效

意大利:从阿布扎比购买LnG

总览天然气需求和供应,需求量增加的地区,其供给量也在增加,这是很清楚的.

3基础设施和投资

为满足天然气的增长需求,世界上也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最多的国家之一是阿根廷,到智利和乌拉圭的长输管线已竣工投入运行。在欧洲大陆,比利时、丹麦、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已在修建新的输气管线,而荷兰和乌克兰加强现有管线,斯洛伐克共和国输送天然气量已创历史记录,达到84BCm。

据芬兰和瑞典的报告,已计划和讨论大型的管线项目,提出发展“北欧天然气管网“项目(nordicgasgrid),管线长达4000公里的“波罗地海海底”新计划正在研究中,在亚洲,巴基斯坦政府正力促“中亚燃气项目”。

基础设施:

阿根廷:到智利465公里“gasandes”管线正在运行

到智利的900公里“atacam”管线已竣工

到智利的900公里“norandino”管线刚完工

到乌拉圭的200公里新管线已完成

比利时:“RtR”横向连接东西的输气管已于1998年签约

丹麦:从北海到日德兰半岛的300公里海底管线正在修建

法国:来自挪威的900公里“norfra”管线,于1999年10月动工

北海到瑞士的“northeastmarches”项目正在建设中

意大利:来自北欧的输气管正在延伸

同荷兰和挪威已签新的供贷合同

南韩:两个大型LnC储罐在建设中

荷兰:管线改线项目

巴基斯坦:政府出资的“中亚燃气”项目

斯洛伐克共和国:输气量达84BCm,创历史记录,235公里长的第五输气管已完成

西班牙:466公里“Rutedelaplata”管线已完成

芬兰和瑞典:“nordicgasgrid”项目经济可行

芬兰:400公里“balticseaBottom”管线在研究中

乌克兰:检查962公里输气管

4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的关键词就是无规则、私有化和开放了市场。从比利时、加拿大、芬兰、德国、匈牙利、南韩和荷兰的报告获悉,他们开放了电力市场,这对燃气市场有各种各样的冲击。一方面,支持天然气发电反对核电,而加剧能源市场中对手之间的竞争,这导致了能源公司的合并。燃气市场也朝开放市场发展,欧洲国家几乎一致认为要开拓欧洲燃气市场,亚洲国家包括日本、南韩和巴基斯坦也谈及到开放燃气市场,表明竞争已是全球能源工业的主要概念,据英国报道,2千万用户中有4百多万在1998年底更换了供货商。

另一方面是,1998年油价走低以及1999年油价迅速上升的影响,低油价导致廉价的加热油供应商之间的剧烈竞争,迫使一些国家的燃气价格迅速下降。1999年上半年的气价呈上升走势,显然,油价走势对现时燃气工业是一个焦点。

商业环境:

无规则、私有化和开放的电力市场;

支持天然气发电,反对核电能源公司合并的国家有:比利时、加拿大、芬兰、德国、匈牙利、南韩和荷兰

能源公司合并的国家有:芬兰、荷兰

欧洲燃气市场的发展和开放:比利时、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日本、南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挪威、巴基斯坦、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

油价的影响:

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挪威、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1998年气价降低,同时加热油竞争剧烈

——由于油价上升1999年气价呈上升趋势

5研究和发展

积极的研究和发展是工业正在发展的信号,燃气工业议论的热点是小规模联合发电的研究和发展,日本、荷兰、和瑞典在开拓住宅燃料电池,而丹麦和美国则支持发展微型和小型联合电站。

在挪威和俄罗斯已促使近海生产新技术的应用,这将使天然气刷新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个新项目是寻求环绕南韩半岛的燃气水合物。德国在汉堡和慕尼黑的加氢气站已投产,那里的所有机场巴士将转换为使用氢气,氢气由于无碳的明显特性,在长途行驶中。将是一个重要携带能源,因而我们将期望德国在这个领域起领导作用。

研究和发展

——小规模联合发电的研究和发展

日本、荷兰、瑞典住宅燃料电池

丹麦和美国微型和小型联合发电站

——地下储存的研究和发展

捷克共和国、丹麦、拉脱维亚

——近海生产的研究和发展

在挪威内海生产,在俄罗斯浮动钻井平台

——在南韩寻找燃气水合物

——德国加氢站

6结论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3

第一条为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理好*市城市燃气重大事故,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影响,保障城市燃气正常供应,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市人民政府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的意见》以及省政府、市政府和县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城市燃气供应实际,特制定兴国县城市燃气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二条预案为兴国县建设局处理兴国县城市燃气重大项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第三条预案所称城市燃气重大事故是指兴国县城市燃气中兴国县站储气设施爆裂事故。

第四条在兴国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我局对兴国县各燃气公司、站建立和完善燃气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县各燃气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根据预案的精神,制定企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第二章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第五条根据建设部和*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规定,兴国县建设局建立燃气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处理指挥中心),由局长任总指挥,负责对重大事故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管副局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规划建设股长、规划建设监察大队大队长和各燃气公司、站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

第六条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一、拟定我县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指导各燃气公司(站)建立和完善燃气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

二、及时了解掌握安全事故情况,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市规划建设局、省建设厅和县重特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三、指挥、协调我县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应急和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适时通报,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四、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五、根据事故灾害等级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六、根据预案在实施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和存在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和补充。

第七条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规划建设监察大队,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规划建设监察大队大队长但任。

第八条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密切关注燃气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制定重大危险源的防范和监控措施,督促燃气生产经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限期整改;

二、事故发生后,及时与事故单位和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将所了解的情况向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汇报,并将应急处理指挥中心领导的指示传达给有关单位;

三、及时办理应急处理指挥中心领导交办的各种事项。

第九条全县各燃气经营企业单位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预案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由企业经理牵头,分管副经理和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定期(每年)组织演练,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

第三章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条兴国县建设局将定期研究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本县应急救援组织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城市燃气安全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第十一条各燃气公司、站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燃气安全事故的变化和应急救援预案在实施中发事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补充。

各燃气公司(站)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报县建设局备案。

第十二条各燃气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定期演练,器材、设备等应设专人进行维护。

第十三条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县建设局应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县安监、*、卫生、消防、经贸委、民政、质监、工商等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章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第十四条一旦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

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大;

二、立即与急救中心和临近医院联系,以尽快将伤员送至医院抢救,在急救车辆到来之前,应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三、立即以电话的方式向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报告。

第十五条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接到事故快报应立即向县政府、市规划建设局报告,并将快报送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十六条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接到事故快报后,应当立即派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抢险、事故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工作,同时组织力量对事故所报快报表的内容进行调查核查。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重大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为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事故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

第十九条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办公室电话:*

第五章应急救援

第二十条当发生城市燃气中气站储气设施破裂等重大燃气泄漏时,事故单位应及时向当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尽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织抢险队伍,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救援和应急处理。

第二十一条应急处理程序

一、当发生重大泄漏火灾和爆炸应立即按程序报告,并根据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批示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二、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后,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组建安全疏散组、安全检测警戒组、抢修组、消防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等抢险救援队伍,在应急处理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明确分工、密切合共共同完成抢险救援工作。

三、各抢险救援部门都要为抢险救援工作开绿灯,全力以赴提供抢险救援必需的机具设备、车辆、材料、人员和物资。

第二十二条应急处理现场指挥小组

组长:县建设局分管燃气工作的副局长担任。

副组长:燃气企业负责人和燃气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以上级别)

成员:安监、*、消防、卫生、质监、工商、燃气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等组成。

第二十三条抢修救援作业程序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初步划定污染警戒区,立即疏散污染区内的所有人员,并用警示带进行隔离,各主要路段设立警示牌,做好现场监控。

2、对燃气中毒或受伤人员必须及时救护,严重者送医院进行抢救。

3、污染区内严禁使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如手机、呼机、对讲机、碘钨闪光照相机)等,严禁穿戴钉子鞋和化纤服装进行污染区。

4、施工作业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GJJ51-2001)实施。

5、抢修结束后安全检测警戒组对事故现场作全面清场检测,防止燃气窜入夹层、窖井、地下设施和室内等容易积聚燃气的场所,根据现场安检监测报告确认现场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由现场总指挥下达命令,抢险救援人员方可撤离事故现场。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未按本预案的要求履行事故报告职责,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指使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应急救援工作中或临阵脱逃、擅离职守的;

二、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不听从指挥的;

三、妨碍救援抢险工作的。

第二十七条各燃气公司、站在事故发生后,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县兴国县建设局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pm2.5;污染源;控制

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其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2011年末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了北京pm2.5监测数据严重超标的消息,pm2.5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初全国多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m2.5与雾霾天气密切相关[1]。当pm2.5监测数据居高不下时,医院呼吸道病人就诊率也急剧增加。研究证实pm2.5可通过呼吸道到达并聚集在肺泡表面,引起肺气肿等疾病,pm2.5中的可溶物质经血液循环系统到达全身部位,引起心血管系统、细胞组织、免疫系统等破坏,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pm2.5污染,然而要控制pm2.5污染首先必须弄清pm2.5的来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控制pm2.5的措施。

1、pm2.5污染源分析

1.1pm2.5形成机制

根据目前认识,pm2.5形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指直接排出的固态粒子,或者高温气态排出、经冷凝为固态粒子。二次颗粒物是由气态前体污染物(如So2、nox和nH3等)经过多相化学反应形成的颗粒物。

1.2pm2.5来源分析

一次颗粒物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两类。天然源主要来源于土壤尘粒、风沙尘、海盐粒子、植物花粉等。人为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煤、油、气等)飞灰、机动车尾气尘、工业粉尘和生物质燃烧飞灰、道路扬尘等。二次颗粒中的气态物质有So2、nox、VoC等,来源极为复杂,一般认为来自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商住区餐饮等。pm2.5的成分一般包括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元素碳、微量重金属元素等,其组成和数量与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生产及管理方式有关。

我国东部地区pm2.5污染较为严重。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2013年上半年全国74个城市pm2.5浓度范围在24μg/m3~172μg/m3,平均值为76μg/m3。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二级标准值35μg/m3衡量,74个城市中仅有4个达标,不合格比率达到94.6%。pm2.5污染最严重地区为京津冀地区,半年平均值为115μg/m3,其次为长三角地区,半年平均值达到69μg/m3;珠三角地区半年平均值也有44μg/m3。从上述情况看,南北差异较大,纬度较高的地区比低纬度地区污染更严重,这可能与工业结构、采暖燃煤量、绿化覆盖率、降水量等有关。

许多研究者对pm2.5污染源及贡献率进行了研究,但针对同一城市的研究结果也往往差别较大。目前,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根据行业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二是通过采样分析进行确定。前一种方法宏观上比较容易判断不同行业污染源的贡献率,但对二次颗粒的计算较为困难;后一种方法可以分析二次污染的比例,但对pm2.5来源分析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北京市是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据王跃思、安娜等人近期研究,汽车尾气、燃煤和工业排放是pm2.5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超过50%;其次是地面扬尘、面源排放等[2]。柯钊跃[2]在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操场采样并分析了pm2.5来源,离子组成中So42-占比是59%,no3-为28%,nH4+为5%,Cl-是3%,其他离子5%。由于So42含量较高,该区域pm2.5主要来源于燃煤和和生物质燃烧,而海洋盐粒和机动车尾气居次,而有报告[3]称广州流动源贡献超过了固定源,可见pm2.5来源的复杂性。就我国目前情况看,贡献比较大的污染源是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道路扬尘、生物质燃烧等几项。一线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快,而且绝对数量大,机动车尾气对pm2.5贡献率大,增长也快;二三线城市很多属于煤烟型城市,其燃煤排放的贡献率更高一些。

2、pm2.5污染源控制措施

2.1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不仅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GDp也跃居世界第二,然而在GDp快速增长的背后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结构中,高能耗的化工、建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使能源供应紧张,同时我国能源结构又以煤炭为主,大量燃煤不仅大量排放So2、nox,而且造成严重pm2.5污染。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控制高能耗产业规模,以低能耗的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增长。

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太大是大气环境治理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比起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煤炭燃烧引起的pm2.5污染要严重的多,所以控制pm2.5就必须减少煤炭比重。另外,还应积极研究开发煤炭清洁技术,降低每吨煤炭的排污量。大力发展低污染公共交通,控制机动车数量,并且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提高燃油效率,以减少污染排放。

2.2健全相关法律,加强污染治理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对大气污染防治配套管理手段不足、责任不清,同时信息公开度不够,实际操作时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由于处罚数额较低,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意在环保设施上更多地投入,所以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势在必行。污染治理方面,应采取So2、nox、VoC、pm10/pm2.5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固定源与移动源、面源与点源共同治理的措施。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应坚决予以淘汰、取缔。

2.3完善监测体系,明确污染来源

目前pm2.5监测体系尚不完善,对于pm2.5来源的分析也方法各异,这影响到pm2.5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快pm2.5监测体系建设。应制定针对不同地区污染特征、监测质量要求的推荐标准,以便合理安排设备、人员和监测布点,还要加强人员培训、数据质量控制等工作。

2.4加强联防联控,协调环境责任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采取了区域联防联控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上述活动期间的空气质量。区域联防联控需要打破原来行政区划的限制,成立区域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共同行动。这样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推广,而且国外如美国也有区域联防机制。

3、结语

pm2.5污染的防治关系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治pm2.5污染首要工作是找准其来源,然后“对症下药”。由于pm2.5来源的复杂性,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结论,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情况会越来越清晰,pm2.5污染问题终究可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新兴,尉鹏,冯丽华.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源解析[J].前沿科学,2013,7(2):12-19.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

2.2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2.3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专家工作组

2.4县(区)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2.5应急组织体系

3事故分级

3.1特别重大事故(Ⅰ级)

3.2重大事故(Ⅱ级)

3.3较大事故(Ⅲ级)

3.4一般事故(Ⅳ级)

4预警与预防机制

4.1监控机构

4.2检测网络

5应急响应

5.1总体要求

5.2预案启动

5.3事故报告

5.4响应行动

5.5指挥和协调

5.6工作流程

5.7现场应急救援

5.8信息

5.9善后处理

6应急结束

6.1结束程序

6.2事故调查与总结

7应急保障

7.1指挥技术系统保障

7.2通信保障

7.3队伍保障

7.4装备保障

7.5宣传、培训与演练

7.6奖励与责任

8附则

8.1管理与更新

8.2解释部门

8.3实施时间

8.4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联络员名单及通讯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城市燃气安全事故的危害,做好全市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抢险,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燃气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城市燃气突发事件的处置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依据《浙江省城市供水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1)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突发性城市燃气系统的事故应急处置活动。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燃气企业、咨询机构相应职责,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2)统筹协调,快速反应。统筹安排各部门应急工作任务,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密切配合,保证重大信息及时报告、准确传递、快速处置。

(3)长效管理,落实责任。以保障城市燃气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政府强化监管与企业规范经营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人口、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情况报告、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落实城市燃气事故应急责任机制。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领导体系的要求,成立**市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

2.1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

2.1.1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城建委主任

主要成员:市城建委、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劳社保局、市交通委、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水务局、市质量技监局、市电力公司、市蓝焰燃气公司、各县(区)政府等单位有关负责人。

2.1.2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制订、完善和实施市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2)领导和协调全市范围内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部署市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3)负责全市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及时了解掌握全市范围内城市燃气突发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市政府、省建设厅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的建议。

(4)组织对事故发生地区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

(5)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6)决定其他有关全市范围内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

2.1.3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的指导、协调和保障工作。

(1)市城建委:指导、协调各县(区)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完善和实施城市燃气事故防控技术方案,负责全市城市燃气事故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地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参与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2)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事故有关信息的对内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和对事故现场内外媒体活动的管理、协调和指导。

(3)市经贸委: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物资能源应急保障综合协调工作,建立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预警、应急供应协调机制。

(4)市公安局:负责事故的安全保护工作,维护现场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组织指挥排爆、案件侦破等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工作,负责保障抢险救援人员、车辆的通行,负责事故中的抢险救援和火灾扑救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5)市监察局:负责对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履行职能的监督,及时查处违反本应急预案的行为,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违纪责任。

(6)市民政局、市人劳社保局:负责对因事故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视情实施救助、工伤保险等相关工作。

(7)市财政局: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的落实。

(8)市交通委:负责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9)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事故中的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疾病控制、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10)市环保局:负责事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环境监测和实时报告,对事故产生的废弃物等有害物的处置提出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11)市安全监管局:参加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2)市水务局:负责事发区域损坏的供水设施抢修。

(13)市质量技监局:组织参与事故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抢险救援,负责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事故调查、检测鉴定和其他产品质量的分析检测。

(14)市电力公司:负责事发区域损坏的电力设备、电力设施抢修和电力保障供应。

(15)市蓝焰燃气公司:贯彻落实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负责本公司的城市燃气供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实施。做好城市燃气供给安全预防工作。制定城市燃气供给应急专业队伍,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建立完善城市燃气应急抢险抢修措施和方法。及时向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按要求做好城市燃气供给事件的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善后处理、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工作。

(16)各县(区)政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2.2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2.2.1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

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建委城建处(**市燃气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成员:市城建委城建处处长、分管副处长,市蓝焰燃气公司总经理助理。由市城建委城建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事故响应时,抽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充实办公室力量。

2.2.2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在应急响应期间负责与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单位和专家工作组的联络,负责收集情况,及时传达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应急响应时,提出报告和建议,及时传达和执行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

2.3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专家工作组

2.3.1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专家工作组组成

由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邀请公安、消防、交通、环保、安全监管、质量技监、卫生、燃气等单位中有关专家参与,共同组成专家工作组。

2.3.2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专家工作组职责

参加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提出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受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派,对事发地实施技术支持。

2.4县(区)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比照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职责,成立县(区)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本级政府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地区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负责实施。各燃气单位根据当地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组织。

2.5应急组织体系

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由各级政府和建设、安全监管等部门,以及燃气管理和生产经营单位、企业等组成。

3事故分级

城市燃气突发事故按照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一般事故(Ⅳ级)。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3.1特别重大事故(Ⅰ级)

(1)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连续24小时以上停止供气,或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2)自然灾害或其它因素导致设施淹没,机电设备损坏,气源生产、输配、应用设施设备以及辅助设施等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

(3)城市主要供气和输配系统管网发生干管断裂等突发灾害影响大面积区域供气;

(4)非正常情况下,导致城市气源中止,或导致供气设施中气源指标严重超标;

(5)调度、自动控制、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3.2重大事故(Ⅱ级)

(1)造成1万户以上居民连续24小时以上停止供气,或造成3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事故。

(2)涉及跨县(区)级行政区域或超出事发地县(区)级政府处置能力的重大燃气事故;

(3)需要由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处置的重大燃气事故。

3.3较大事故(Ⅲ级)

(1)造成2人及2人以下死亡的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或造成区域性管道燃气用户停气、脱压或超压在1000户以上的事故;

(2)在燃气生产、运行、经营、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燃爆,影响正常生产并需要外界协助的安全事故。

3.4一般事故(Ⅳ级)

(1)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或造成区域性管道燃气用户停气、脱压或超压在100户以上、1000户以下的事故;

(2)在燃气生产、运行、经营、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可能影响正常生产和经营的安全事故;

(3)造成人员受伤的事故。

4预警与预防机制

4.1监控机构

县级以上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燃气系统运行的监测、预警工作。主要职责是:建立城市供气安全监管体系,对城市燃气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并作出报告。

4.2检测网络

随时对城市燃气安全进行监测,逐步建立城市燃气安全网络。

5应急响应

5.1总体要求

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发生后,在事发地县(区)政府领导下,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抢修、快速修复、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并及时向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

5.2预案启动

发生Ⅰ、Ⅱ级燃气系统突发事故,本预案、有关县(区)级预案及相关企业预案必须立即启动;发生Ⅲ级事故,一般应启动本预案,有关县(区)级预案及相关企业预案必须立即启动;发生Ⅳ级事故,一般应启动县(区)级预案,本预案视情启动。

对于先期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或者需要市政府协调处置的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根据事态发展,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启动市相关预案,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必要时直接提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或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有关事项。

5.3事故报告

5.3.1报告程序

(1)燃气突发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及义务立即报告,涉及消防、人员救护的,应立即拔打“110”、“119”、“120”急救电话,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燃气企业要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和“110”联动机制。有关企业或应急组织接到报告后,立即指令相关部门派员前往现场初步确认是否属于燃气突发事故,如确认,立即启动企业应急预案或相应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对事故等级情况的初步判断,立即报告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2)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迅速、准确”的原则,立即报告同级政府、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不得瞒报、缓报、谎报,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实行即时报告、态势变化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发生Ⅱ级及以上重大事故或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企业及各级、各部门除根据管辖权限逐级上报外,可直接报到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应急组织之间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5.3.2报告内容

在紧急情况下,除先电话报告外,必须在24小时内形成书面快报,快报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2)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生产规模、气源厂座数、气源来源;

(3)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别;

(4)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事故的简要经过;

(6)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7)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8)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9)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10)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5.3.3相关记录

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对组织、协调、保障应急行动的情况做出详细记录。

5.4响应行动

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事发地应急领导机构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并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

(4)服从各级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调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置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5)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5.5指挥和协调

(1)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分析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时向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处置建议,同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市政府和省建设厅。需要市政府领导协调的,报告时一并提出处置建议。

(2)第一时间召开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报事故情况。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到位并开展应急工作。

(3)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与事发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并核实有关事故和处置情况;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应急工作;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协调工作,并收集汇总事故发生情况和各部门意见,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随时向市政府、省建设厅汇报事故进展情况。

(4)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召开成员单位和专家工作组会议,根据事故和应急情况提出城市燃气系统的抢险、抢修、临时供气等工作方案,组织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5)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各成员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开展应急工作,成员必须坚守岗位。

(6)各地在应急处置中,抢险救援需跨地区调配应急物资、救援力量的,或需紧急征用的,由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集中统一、及时调配。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和拒绝,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5.6工作流程

5.7现场应急救援

(1)现场应急救援中,可根据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成立现场指挥部。参与现场应急救援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2)现场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可成立综合协调、专业抢救、医疗救护、安全保卫、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专家技术、新闻报道、后勤保障、事故调查、善后处理、预备机动等专业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具体职责如下:

1.综合协调组: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应急救援情况,综合协调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2.专业抢救组:对事故进行现场救援。

3.医疗救护组:开展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4.安全保卫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故现场。

5.交通运输组:运送事故现场急需的物资、装备、药品等,输送现场疏散人员。

6.通讯网络组: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网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

7.专家技术组:成立若干各行业技术专家组,对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8.新闻报道组:组织新闻单位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及时报道抢险救援的有关情况。

9.后勤保障组:负责指挥人员的现场食宿安排,保证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

10.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等进行调查,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11.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12.预备机动组:由现场指挥部领导临时确定,机动组力量由现场指挥部领导调动使用。

5.8信息

城市燃气突发事故的信息由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向社会公布。对需要向社会预警的,根据预警的权限和规定程序及时预警。必要时,市政府新闻管理部门进行指导协调,重大情况报市政府决定。有关新闻工作,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实施。

5.9善后处理

善后处理工作由事发地县(区)政府负责,市级有关部门(单位)提供必要的支持,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和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督促、协调有关单位依法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必要时,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提请市政府派遣工作组进行指导帮助,对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按规定给予抚恤,对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对紧急调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照规定给予补偿,确保社会稳定。

应急救援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6应急结束

6.1结束程序

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由相应的各级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机构决定应急结束,并通知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特殊情况下,由市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宣布应急结束。

6.2事故调查与总结

(1)各级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派遣专家工作组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事故调查,认真吸取教训,及时整改,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2)在事故调查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城市燃气事故原因,从城市燃气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各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3)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终止后的1个月内,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向同级政府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发生事故的燃气系统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估,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事故结论,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经验教训,事故责任人及其处理意见,各种必要的附件等。

7应急保障

7.1指挥技术系统保障

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市城建委,并建立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满足指挥决策、应急协调和对外联络的需要,主要包括:

(1)接受、显示和传递城市燃气事故信息,为专家咨询和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2)传递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实施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

(3)为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指挥和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传输提供条件。

7.2通信保障

(1)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城市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网络系统,并建立相应的网络能力保障制度,以保证应急响应期间应急领导小组同各级政府、市应急响应部门、有关单位和应急专家工作组通信联络的需要。

(2)应急响应期间,有关单位必须保障通信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随时接收市政府的指示和事故发生地的事故信息。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

7.3队伍保障

各级必须建设好应急救援基本力量。

7.4装备保障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紧急情况下燃气设施抢险设备、物资的储备和调配方案,报本级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备案。燃气企业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设备、物资应满足抢险急需。

7.5宣传、培训与演练

7.5.1宣传

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及事故应急处置知识的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燃气安全使用及应急的基本常识等。公众信息交流工作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燃气企业负责。

7.5.2培训

(1)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培训,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下级工作人员的培训。

(2)培训工作要合理设置课程,分类指导,严格考核,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

(3)培训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多种组织方式。

7.5.3演练

各级要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7.6奖励与责任

市城市燃气应急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服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脱逃、擅离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8附则

8.1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城建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预案由市城建委负责管理与更新。市城建委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和专家进行评审,并视评审情况对预案作出相应修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县(区)政府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区的应急预案,报市城建委备案。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8.3实施时间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6

一个渴望百年长青的企业,若怀有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定会赢得业内的尊重和认可。敬畏历史,才能从文化血脉中不断汲取力量;敬畏自然,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赢得一个可持续的绿色未来,而这一切的落地离不开环境会计的计量和引领。

为了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宝钢金属推出尾气制乙醇“变废为宝,变害为酒”的环保项目,以钢厂尾气为原料,生产制造燃料乙醇,对比传统生产方法,有效减少了对土地、粮食的依赖及废气排放。

在“变废为宝,变害变酒”的过程中,一氧化碳遭遇的“阻击手”究竟是谁?宝钢金属财务总监范松林风趣地说:“小虫子――厌氧菌功不可没,在一氧化碳浓度强的环境下,这些小虫子会以一氧化碳为食迅速生长,它们产生的粪便成为制作乙醇的原料,微生物不仅帮助我们变废为宝,也告诉我们,不要小看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创新,由小虫子带来的‘变废为宝’的绿色思维方式,给我们传统财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震撼。”

生态效益的财务视角

在GDp经济晴雨表的主导下,历经三十多年,“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经营,使得经济掣肘与环境保护的失衡,不能再在沉默中等待。怎样重塑生态环境和中国形象,已成为考验大国集体智慧的课题。

面对环境亟待改善的生死抉择,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节能减排点名立下军令状,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越来越多的财务人不再埋头于自有的专业领域,而是将视角投入了对生态环境最积极的思考和观察,他们经过留心观察注意到,人类从事社会发展和生存的生产消费,要从自然的生态圈内消耗一些资源,经过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人类生活等一系列过程,势必会导致排放物的产生。

如果排放物过多,环境来不及将其净化或转化为再生性资源,则需要人类用昂贵的代价进行净化或转化,否则环境由于人类自身行为的破坏将给人类带来报复性的危害。而衡量和计量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在倒逼财务人,必须善于运用智慧、科学可持续的方法快速反映到会计模式中去,提出最具绿色价值的信息。

事实上,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产品的同时,也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解决这一矛盾,1971年比蒙斯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在《会计学月刊》第二期上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从此环境会计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从此,各国政府纷纷研究建立本国的环境会计体系,中国于2001年3月成立了“环境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开始追赶全球环境会计的脚步。

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会计价值观念开始寻找自己的角色转变,以适应世界绿色经济变化。而重中之重的环境信息报告是环境会计的主要表现形式,现有财务报表主要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而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鉴于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已越来越超出了传统概念,中国企业也在迫切需求自身有着未来发展前景的环境信息,以降低环境成本和负债的负荷,清晰反映或进一步解释报表,甚至创造新的价值。

在中国环境变革催生环境会计快速发展和多重挑战的大背景下,2012年宝钢金属成立了环境会计试点项目,通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将环境要素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制定细致的核算规则,对公司经营各个环境要素进行计量,统一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合理衡量项目社会环境效益,构建环境会计管理指标体系,最终形成透着绿色气息的无可替代的环境会计报告。

巧借东风

接到创建环境会计项目的军令状之初,项目组每一个人都在苦苦思索,怎样以环境会计实践项目为通道,增加企业管理维度,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价值?怎样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怎样满足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只有对环境污染进行最深入的思考和摸底之后,才会对环境会计的各个要素理解得透彻入骨。“环境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虽然其核算范围在传统会计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外延扩大,但核算的基本规则仍与传统会计具有一致性。宝钢金属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在结合传统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有效地将劣势转为优势,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和调整,这也提醒我们财务人员完全有能力跳出固有的条条框框,在企业一线推进管理会计。

说起环境会计的思维模式的突破,范松林表示:“思考和行动同样重要,环境会计能够合理计量与报告对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效益。企业应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作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持久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沟通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而这也需要我们像厌氧菌一样在缺氧的环境下也能顽强生存,推动环境会计尽快落地。”

据范松林介绍,为了让环境会计平稳着陆,宝钢金属组织成立了跨部门的网络化项目组,由钢厂尾气制乙醇项目组财务部、安全环保与工厂管理部和系统部作为核心部门参与项目整体的推进,经过各方支持和周密布局,钢厂尾气制乙醇的整个生产流程开始试行、顺畅运转(见图1)。

谈起对生产流程进行梳理,范松林表示:“在尾气新工艺整个生产过程中,直接投入原料气、能源消耗、营养液及菌种等,主要产品为燃料乙醇、废气及废水等,考虑到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成本、人工成本、无形资产产出等诸多要素,我们构建了一套环境经营指标体系,用来梳理项目投入产出关系并形成报告的模。新模板对资源环境、废弃物、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在范松林看来,巧借东风的管理之道,能够使项目组不再孤军奋战,并且和各个部门合作沟通也加速了整个项目的推进。

多赢格局

传统钢厂尾气主要作为燃料进行二次利用,但这种处理方法利用效率低、放散率大,并最终导致企业单位能耗较高,不利于绿色经济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宝钢金属环境会计实践项目对于上游供应商具有环境效益的正贡献,亮点在于钢厂尾气的处理上,利用钢厂尾气制乙醇,可以大幅提高钢厂尾气利用效率,提高产出经济性,实现“多赢”格局。

环境要素效益的衡量与评估,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要素以货币计量,很多时候要以物量单位进行衡量,甚至可能出现无法以单位进行衡量的情况。如何合理有效的对这部分环境要素进行计量与评估,是环境会计探索与实践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突破环境会计最难啃的硬骨头,宝钢金属环境会计管理指标体系被分为对外及对内输出两大组成部分,通过环境会计实践项目的管理创新,以钢厂尾气制乙醇项目为实践实施单位,系统分析环境会计要素和环境效益,与传统财务报表相比,令人眼前一亮。

范松林介绍:环境经营管理指标体系,对内可为公司决策者及环境经营绩效评价工作推进提供绩效评价工具,更好地推进公司绿色经营的战略实施与落实;对外可与外部咨询机构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接,使公司环境经营管理指标能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权威指标,引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指标体系关键在于全面覆盖经营的各环节;可采集,可跟踪;可评价,纵向可比较;要能体现环境经营的价值创造绩效;设定的管理指标要能体现管理创新水平,符合环境经营的特色,并与内部与外部咨询机构评价指标进行顺畅对接。

据新出炉的环境会计指标体系的初步测算,钢厂尾气制乙醇的收益约为发电的1.5-2倍。对于下游具有环境效益的正贡献,环境会计实践项目主要体现为降低使用成本。燃料乙醇的终端使用为乙醇汽油的添加组分。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生产每吨燃料乙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吨。数据表明,项目实践期间减少尾气排放423.36万立方米,对于上游供应商,产出提高211.68万元。

通过环境会计实践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在实践期间共生产乙醇377.78吨,若作为乙醇汽油添加,可减少使用汽油377.78吨,相对减少使用成本35.48万元,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尾气排放158.71万立方米。

据研究,使用乙醇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具备减少排放和资源丰富等显著优点,车用燃料乙醇含氧量达35%,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使用乙醇汽油,在不进行发动机改造的前提下,动力性能基本不变,且能在行驶过程中减少Co和HC化合物排放量30%以上,有效降低有害尾气排放。实践项目采用生物法以钢厂尾气制燃料乙醇,减少对土地和粮食的依赖。我国巨大的钢厂尾气资源保证了燃料乙醇生物法生产的原料供应,减少车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利于能源安全。

在一年的试点期间,宝钢金属环境会计实践项目在深入识别环境各个要素之后,通过统计测算,共减少尾气排放582.07万立方米、废气排放717.77吨,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1,200亩,各类环境要素贡献达到463万元。

但是面对新的环境会计评价机制,宝钢金属环境会计项目组的每一个成员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们知道优化与完善才刚刚起步,“对环境经营实施战略进行评价,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宝钢金属环境会计采用pDCa闭环模式,定期总结,对于发现的问题,汇总研究解决途径,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要做出必要的修正和调整。深入研究与先进研究成果、国际及国家新颁布的相关会计准则顺畅衔接;探索利用信息化等手段提高执行效率,结合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及公司战略,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及管理指标体系。”范松林补充说。

引领环保大势

随着全球各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信息的日益公开,形成倒逼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2015年2月环保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扶持环境监测服务行业发展。政府部门和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治理压力,但与此同时,也给勇于治理环境的企业和政府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政府的裁判角色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伴随一年的磨砺,宝钢金属环境会计项目组逐渐意识到,认清环境大势,虽然起于恢弘的战略,但最终还是要识于点滴,成于甄别,胜于合作。“因为宝钢金属环境会计实践项目需要分别对企业的环境效果进行识别,可是我国的环境会计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基本理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尚未制定环境会计规范的情况下,深入研究环境会计理论,针对性地创建核算规范及报告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环境会计软着陆,首先要从识别环境活动开始最有效的梳理,范松林表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经营活动,包括减轻、预防或消除因营运过程和产品、服务对环境造成的冲击,以及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等活动。从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企业具体经营环节出发,确定不同类别的环境业务活动,而这一切为的是让环境会计在优化中创造最大效益。另外,在传统的会计计量下,无法区别为环境投入的成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区分出企业的环境成本,确认的原则是,如果成本可直接识别为环境成本时,则直接视为环境成本予以统计;如果成本支出混合着环境保护与非环境保护性质,在判定环境成本时,应先辨识成本支出的性质,以便区分环境成本及非环境成本。“只有对于业务的每个环节了然于心,环境会计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谈到环境要素投入产出识别机制,范松林更希望着眼未来:“评判环境会计环境要素的投入产出,除公司范围内的要素之外,对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还着重体现在对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总体社会环境的保护和降本增效。公司项目运营部门、安全环保、工厂管理部及财务部门正全面整合专业能力,建立上游供应商、项目公司、下游客户、社会环境四位一体的环境效益分析机制,正实时更新、全方面分析和优化环境效益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技术要点

1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的制约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中,制约影响工程测量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受城市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主要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供暖需求为建设目标,其选址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段,以缩短管线安装半径。而城市中心地段车流量大,地物众多,会给测量工作形成一定的干扰。

其次,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周边区域管线分布较为集中,各类管线彼此间会产生信号的交叉,从而给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的信号获取及识别增添了难度。如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周边预埋有金属性质的物体,如钢筋等,其会对测量信号施加高强度的影响,极易使测量失准[1]。

第三,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上,相应的探测手段还需改进及完善。在具体的探测设备及技术上,较为常用的探地雷达在测量管径较小的燃气管线时,存在测量效率低、分辨率差、受探测场地影响较大等问题,在测量塑料类非金属管线时,探测精度不高。另外,城市道路施工建设与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建设一般不同步,这也给管线的开挖探测及钎探探测造成不便。

2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技术要点探究

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实施中,一是要做好实际的测量工作,把握相关的测量重点及技术要点;二是要编写测量报告,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标注,然后经过分析探究,总结测量经验及改善建议。下面予以具体分析:

2.1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的技术要点

2.1.1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增加测量定点

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实施中,在测量定点的布置上,要严格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进行操作,相邻管线测点在设置上应保持10m以内间隔距离。如城市地下燃气管线采用弯曲布置方案,相应的测量定点在设置中要顾及燃气管线的布局特点。基于城市各类管线分布较为集中,加上城市道路人车数量较多,为求取测量精度的最大化,在测量定点的间距及密度上要适度增大,以避免测量过程中因定点快,少而导致测量成果与施工要求不相匹配。具体地说,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定点的布置上,要把握以下要点:

首先,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的时间上,要错开城市人车数量通行的高峰时段,在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密度加以明确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探测仪器安放点。如城市地下管线的密度大小超过100km/km2,应尽量选择在夜间时段进行测量作业,一方面能够将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干扰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可以为管线测点的选取及密度的增加提供保障,从而提升测量精度。

其次,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定点的增加上,要结合测量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管线测点的重点加密。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如建设长度有限,在管线测点的布置及密度增加上可以沿用城市管线基本测量及普查标准,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城市管线布置图及成果图,界定城市地下燃气管线测量的红线位置,然后从此区域获取燃气管线的断面图,在精简城市地下管线测量工作量的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测量的精度,提高测量成果与施工规划的匹配度。

2.1.2做好城市地下燃气管线测量预留管的定位工作城市地下燃气管线测量实践中,较常遇到测量信号丢失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金属预留管出现管堵情况,导致测量追踪信号被堵塞及屏蔽;第二,地下燃气管道发生了材质上的变化。不管是哪一方面原因,都会导致城市地下燃气管线测量质量严重受损。针对这一现象,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测量工作中,一方面应注重对预留管进行定位,明确管堵的易发部位,提高测量感应信号的强度;另一方面要对城市地下燃气管线的基本走向加以了解,加强与城市管线权属单位的沟通交流,在获取详细的管线布置及维保信息后,对燃气管线的预留管方位进行定位,然后采用探地雷达、钎探、开挖探测等测量手段予以验证。

2.1.3对测量难度较大的燃气管线进行重点分析及推断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中,如遇到混凝土管、pVC管等,由于其管径较小,在进行测量时极易出现测量信号不清晰,探测线索较为隐蔽等问题[2]。针对这些测量难度较大的燃气管线,在进行测量实践操作时,首先应对管线的布局形式及具体分布进行现场勘察,掌握其基础资料及管线的布置和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对其测量要点进行分析及推断。在分析推断过程中,要对测量信号进行分辨,避免目标管线受到其他电磁信号的干扰,影响信号的辨识质量;如燃气管线埋设深度较深,要进行多组场值的多次测量及校正,以减小疑难管线测量误差。

2.2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报告的编写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报告编写内容要全面。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报告应涵盖工程的基本情况、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及相关技术参数,如测量精度、测量测点间距设置等、测量成果、测量过程中的测量难点及解决方案、相关意见建议等。其中,需要特别标注出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测量难点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如解决办法尚不成熟,或测量精度把握不准,要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例如,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地段,如其周围存在其他的管线工程,而又无法进行开挖探测时,在测量报告成果中应参考探地雷达的测量结果,提示施工方在施工时应留出足够的施工安全间距,或在施工前根据管线断面图,进行人工开挖核实。其次,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报告中,应对测量成果的有效期限加以明确,避免测量成果与城市其他地下管线施工存在过长的时间差而给燃气管线工程施工带来冲突。

3结语

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作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其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极高。在开展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作业时,应对制约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加以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提高测量作业实践流程的质量控制及测量成果编制水平,以此保障城市地下燃气管线工程测量科学,规范,精准。

参考文献:

[1]马西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2(20):52-53.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8

天然气公司从2006年3月登陆上高以来,已有8个年头了。8年多来,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公司不断壮大,声誉不断飙升。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发展用户近2万户,尤其是近三年来每年都以3000户以上的速度增加,日供气量40000立方米,管道长180余公里,年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年向国家贡献税收200万元,2014年贡献税收可望突破300万元。

优质的管理,优惠的价格,优良的服务,天然气公司已连续多年荣获全省、全市的先进单位,同时深受上高人民的喜爱,用户迅速增加,连续8年安全事故为零。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投入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相应也不断增大,加上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加大。

1、管道越来越长,闸门越来越多,气表可谓星罗棋布,纷繁芜杂,每根管道、每个阀门、每只气表都是一个个挂在地上或埋在地下的定时炸弹。

2、用户越来越多,新增用户普遍缺少安全用气知识,尤其是刚从农村转移到城区的居民。

3、县城每年以每平方公里一万人口的速度迅速扩张,新城区的建设,老城区的改造,随处随意无序开挖,使得安全隐患险象环生。

4、政府号召建设“蓝天碧水”工程,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要求,工业企业及商业企业都要求全面实施“煤改气”工程,天然气管网已延伸到了工业园区。

5、油改气车辆的不断增加,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存在着安全隐患。

6、去年的青岛煤气泄漏和今年台湾高雄地下燃气管道爆炸事件,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危害问题,血的教训给予了我们预警。

“隐患胜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鉴于上述原因,通过借鉴宜春市申然燃气公司管理的经验,经县政府同意,局务会研究,决定在执法大队中成立燃气执法中队,专门从事燃气执法的巡查监督执法工作,目的在于加大燃气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燃气使用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实践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我完全相信大家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为搞好下一步燃气执法工作我给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作风过硬

城管执法队伍是一支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队伍,应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只有过硬的作风,才能完成过硬的任务。

二、业务精湛

1、熟悉《上高县天然气管理办法》;

2、熟悉燃气使用的基本常识;

3、熟悉燃气开挖审批的基本流程;

4、培训上岗,坚持每半月集中总结学习培训一次;

5、坚持着装上岗。凡上班时间、重大活动、相关会议都必须着装出席。

三、执法如山

1、敢于动真碰硬;

2、敢于坚持原则。宜春燃气执法中队成立了以后,事故下降80%(2012年前每月6起,2014年半年6起),我们现在每月2-3起,2015年目标要求是每两个月1起,全年控制在6起以内。

3、统一处罚标准。

4、勤政务实。一是坚持每天分片巡查到位;二是坚持不放过每一个存在安全隐患的细小环节。安全生产无小事,小事不处理,必将酿成大祸;三是坚持每日安全巡查零报告和事故隐患登记通报制度(无事报零,有事向执法中队长报告,安全隐患向分管安全的燃气公司领导报告,未经批准擅自开挖的向中队长报告,重大事件向公司老总和局领导报告)。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9

关键词:燃气公司;新企业会计准则;应对策略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之时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并积极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经过10年的实践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逐步被应用到社会经济各领域,成为指导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指导依据。燃气公司作为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能源资源的生产型和供给型企业,必然要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亲密接触”,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也必然会对燃气公司的会计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燃气公司应坚持积极主动的态度,采取应对策略,不断提升公司财会工作水平。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

(一)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要素方面的变化

一是在会计核算原则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原《企业会计准则》一般原则基础上,作了一些补充或修改: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修改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充实了其他会计原则,比如:对真实性原则增加了如实反映现金流量;对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时间标准上表述得更加准确。二是在会计要素确认方面,《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的6个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更加符合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

一是在资产核算方面,规定资产在期末时按照其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等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期末前必须处理完毕。二是在短期投资收益确定方面,改变了以往作为投资收益确认的作法,而将所取得的现金和利息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这一高度稳健的作法有助于抵御短期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短期投Y价格波动引起的年度间的损益波动。三是在长期投资核算方面,明确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运用的条件,以“放弃非现金资产”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四是在借款利息资本化核算方面,统一制度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借款利息终止资本化的时间,保证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三)新旧会计报表的变化

一是新旧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在项目大类、金融工具有关信息的披露、新增资产项目、部分项目计量方法、部分资产项目填列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二是新旧利润表的变化,新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而将它们统一归入日常营业活动中,投资收益项目在列示顺序上有变化,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利润总额中非经营活动损益简化了列示内容,增加了每股收益项目。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燃气公司的影响

(一)明确财务报告目标,影响燃气企业的会计信息情况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以向报告使用者(也即相关利益者)提供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和反映履行责任情况为目标。对于正处于改革和改制深化阶段的燃气公司而言,当前其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是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经营状况及经营业绩,为公司内部实现考核奖惩和人员选拔晋升提供依据,并保证公司所拥有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着燃气公司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财务报告目标将在燃气公司进一步实现,燃气公司的会计信息将进一步为公司投资、融资和决策提供更重要依据。

(二)增加会计计量模式种类,恢复了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认可了包含历史成本的五种计量属性,并回归到只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属性,能够为燃气公司更好地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增强燃气公司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效性,从而防止公允价值沦为燃气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手段。

(三)杜绝燃气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利的行为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联营公司、子公司等的投资资产减值一旦确定,就不得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转回。由于燃气公司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比超过九成,对燃气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更有利于提升燃气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会计要素计量要求变化,影响燃气企业的盈利水平

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新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职工薪酬等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更加符合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比如: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必须考虑将弃置费用计算入固定资产原值,从而使燃气公司的弃置费用更加有保证,从而为燃气公司建立财务保障机制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再比如: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职工福利费应据实列支,取消原来按照职工工资比例进行计提的做法,从而使得燃气公司福利节余或福利超支的部门能够进行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当期盈利,从而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很大影响。

三、燃气公司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习,加大宣传,深刻领会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涵

当前,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已经10年,新准则的内涵和要求已经为燃气公司人员所了解。但是,许多燃气公司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学习还不够深入。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对新企业会计准则新理念、新要求、新内容、新变化的宣传,让燃气公司管理层在思想上重视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问题,积极支持燃气公司财务人员的财会工作,从而更好地位新企业会计准则在燃气公司的落实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对管理层、会计人员等进行系统性、多层次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业务知识培训,让他们有效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要求、变化等知识,提高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以致用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

(二)务实举措,强化管理,不断规范燃气公司会计基础工作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一些燃气公司的财会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此不能“讳疾忌医”,而应结合燃气公司的具体实际,遵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新要求,不断建立完善燃气公司的会计科目体系与财务报表体系。同时,燃气公司财会部门应积极协助配合公司有关业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资产市价、成新度、现金流量、贴现率等信息搜集工作和相的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计提工作,不断规范和夯实燃气公司会计工作基础。

(三)注重源头,加强控制,建立健全燃气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对燃气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燃气公司的特点和管理实际,积极建立现代的燃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突出燃气公司的组织机构优化和全责划分,注重企业内部监督评价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完善燃气企业内部的信息生产、传递和处理制度,创立内部控制人员队伍培养激励制度,实现燃气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强化激励,落实责任,修订完善燃气公司绩效考核体系

针对目前燃气公司普遍存在的对财会人员“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现象,要研究如何加强财会工作制度激励,落实绩效管理,强化新企业会计准则落实的主体责任,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因此,要逐步修改完善燃气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积极将新企业会计准则纳入公司考核范围和内容,从而激发公司财会人员学习应用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升财会工作水平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随着财务会计制度的日益规范,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已成为当前燃气公司做好财务和会计工作所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人们对燃气公司财会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期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燃气公司财会工作人员要积极适应新形势,认真学习研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财务纪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燃气公司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会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促进燃气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财会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立波.石油天然气企业会计准则解析[J].炼油与化工,2012,03:44-46+60.

[2]陈方.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83.

[3]赵永利,陈书瑶.关于石油天然气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2,03:48-51.

[4]吴韶华.探讨新会计准则下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3,26:190-191.

燃气行业研究报告篇10

关键词:碳交易碳审计iSo14064标准碳交易审计

一、引言

随着国际社会上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行,碳交易也在不断发展,随之对企业碳排放量核查、鉴证业务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审计因其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审计从业人员的良好专业背景,被认为是现代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在碳交易审计过程中发挥自身的鉴证技术优势以及检查资金和管理的专业优势。因而,在企业低碳经济和碳减排的要求下,碳审计这一新兴概念应运而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碳审计的新分支――碳交易审计投入了关注。碳交易审计是在碳审计与碳交易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碳交易审计的审计客体是参与到碳交易市场的企业,第三方审计机构运用审计方法、依据相关审计标准,对企业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独立客观的审计与鉴证,并发表审计意见。推行碳交易审计的意义在于响应了国务院“十三五”规划对碳交易市场中的重点企业碳排放情况的核查要求,促进节能减排;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进程,保证碳交易活动的有序进行;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能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胜任能力和专业优势,进一步拓展审计鉴证业务范围。而保障碳交易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关键的就是统一的碳审计标准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碳交易审计标准还未统一,审计结果缺乏可比性。这有可能对构建全国范围的碳交易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日后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入到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竞争与交流中时,缺少与国际接轨、统一的碳交易审计标准的支撑,我国的碳交易产品将很难与其他国家的产品和交易平台接轨。所以,研究碳交易审计这一课题,就务必结合当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公认的审计标准进行研究。iSo14064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所制定的测量和控制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指南,可用来服务于碳排放交易,指导碳交易审计的鉴证工作。因此,本文是在分析iSo14064-3标准的基础上对碳交易审计展开研究的。

二、碳交易审计及iSo14064系列标准

(一)碳交易审计

国外最早提出“碳审计”这一概念的是JessieFrancois,他于2003年提出碳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碳审计将成为环境审计中致力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第一步。Susiemoloney(2010)认为碳审计是审计主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运用审计方式与方法对有关地区、组织或个人在生产经营或生活过程中消耗含碳元素为主的自然资源,因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审核、鉴证或第三方评论,并出具碳审计报告的一种经济监督和经济控制行为。

碳审计最初存在的形式是企业低碳审计(李兆东,2010),内容主要包括: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财税资金的审计监督、低碳行为和产品的审计认证(王爱华,2015)。经统计发现,国内的学者主要将碳审计产生的动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企业低碳生产经营的需要(陈小林,2012)、企业受托减排责任的催生(王帆,2013)、碳交易市场对碳审计鉴证业务的要求(李欧洋,2014)、企业碳信息披露需求的增强(危英,2015)。因产生的动因和需求不同,碳审计划分为企业低碳审计和碳交易审计两大类型。

近年来国际社会将碳交易市场作为应对碳排放问题最好的经济手段之一,而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碳信息的量化与公开,这向碳交易审计的开展传递了信号。碳交易审计的对象是碳交易市场中企业的碳排放活动,记录企业碳排放活动的依据是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审计制度能够从第三方角度为碳交易过程和碳排放报告提供监督,能够保证碳交易过程的公正与公允,维护碳交易参与者的利益,并为政府更好的构建碳交易市场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在碳交易过程中,必须有碳交易审计的参与(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碳交易审计主要从两个角度参与到碳交易过程中。其一,当企业申请注册进入到碳交易市场时,需要向政府报送阶段性(3―5年)的已经审计的碳排放报告来申请初始配额。其二,企业在初始配额的范围内进行碳排放,有剩余配额的企业可用来在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交易,配额不足的可以从碳排放交易市场购买配额。当企业参与到碳交易市场的配额买卖时,需要凭借已经审计的碳排放报告来证明企业碳排放信息的真实性,以此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碳交易审计是碳审计与碳交易市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对碳交易等经济活动的新型管制行为。因此,对参与到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的企业进行碳交易审计将成为市场趋势和基本要求。

欧盟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etS),采用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模式并明确规定在碳交易过程中需要提交已经指定第三方审计的碳排放报告。

2009年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提出了对诸如碳的收集与储存、减少运输排放、减少采伐森林造成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碳收支等低碳问题进行的全面审计《2008―2009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成为全面碳审计的应用典范。

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地区的碳交易市场,将安永、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国际知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纳入认证的第三方核查机构,由注册会计师对碳交易活动提供审计鉴证服务。

从2010年碳审计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到2013年碳交易试点的运行,再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建立全国范围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交易审计实务一直处于积极探索阶段。2009年年底,四川中熹会计师事务所在事务所内部成立了碳排放审计课题组,完成了国内首份碳排放审计报告的编制工作,也标志着国内的碳排放审计进入实务操作阶段。2012年,中注协了《注册会计师业务指导目录(2012版)》,明确提出碳交易审计的属性为其他鉴证业务,指明注册会计师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对碳排放符合标准及影响进行专项审计,并要求其根据碳交易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大力开展碳交易审计。在碳交易市场层面,国内也在积极规范碳交易审计业务。以北京碳交易所为例,在规定的第一批北京碳交易所核查机构名单中,除众多环境质量认证中心之外,中准会计师事务所赫然在列。在政府、社会以及行业等各方的强烈要求下,碳交易审计在我国正逐步兴起,并将成为今后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在我国启动的七个碳交易试点市场运行的过程中,各试点尽管了各自的地方核查标准来指导碳交易审计工作,但由于各地区的碳交易审计标准未能统一,对碳交易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审查不规范,导致审计结果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构建国家层面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尤其是当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入到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竞争与交流中时,如果没有与国际接轨、统一的碳交易审计标准支撑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我国的碳交易产品将很难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的产品和碳交易平台接轨。因此,推行碳交易审计工作的关键落到了审计核查标准的确定上面。

(二)iSo14064系列标准

2006年3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64系列标准。该标准是由来自45个国家和175位专家以及商业、发展和环境组织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作为一个实用工具,它严格按照mRV(measurable,Reportable,Verifiable)要求制定,使得政府和企业能够测量和控制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并且可用来服务于碳减排量交易和碳交易审计。

iSo14064(2006版)系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iSo14064-1: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清除的量化与报告规范及指南;iSo14064-2:项目层次上对温室气体减排或清除增加的量化、检测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14064-3: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

下页图2展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iSo14064系列标准的有助于帮助企业减少温室气体管理的风险,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并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在碳交易过程中,可以协助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独立查验鉴证,建立可供认证的线索和标准,维护碳交易市场的稳定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中iSo14064-3核查标准制定了具体环境目标与对应核查指标供企业参考,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在碳交易市场中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是紧密关联的。所以该核查标准以来,获得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已经成为了大部分碳交易市场公认的核查标准。

总之,iSo14064标准制定了企业和组织对碳排放进行监测、计算、报告和核查的国际标准。该系列标准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和组织建立起碳交易管理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做出碳减排措施,为碳交易审计工作提供了规范的核查与鉴证标准,为构建碳交易市场提供了制度和物质保障。

三、iSo14064标准与碳交易审计的比较与结合

碳交易审计的审计目标是通过碳审计确保被审计单位对于碳排放量的测算、计量和披露符合国际组织规定的准则或标准,具备必要的国际规范性、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而保障碳交易过程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碳交易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整理核实碳排放报告的数据资料;二是按照相关核查准则完成实际碳排放量的计算;三是形成碳交易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核心内容是利用核查准则对实际碳排放量的重新计算并与企业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比较。因此,保障碳交易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最关键的就是准确合理地对碳排放量计量过程进行核查。这就需要考虑碳排放的规律和被审计企业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统一的核查标准进行碳交易审计。

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064-3标准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如何对参与到碳交易的企业进行碳排放量的核查,iSo14064系列标准的第三部分iSo14064-3制定了详细的规范与指引。该部分标准规定了碳排放清单核查原则和要求,说明了核查过程及具体内容,如审定或核查的计划、评价程序以及对组织或项目的碳排放报告评估等,第三方独立机构可根据该标准对碳排放报告进行审定或核查。

将iSo14064-3标准与碳交易审计在内容、目的、方法、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比较见表1。

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发现,iSo14064-3标准与碳交易审计业务结合程度很高。两者在基本内容、对象范围等方面都保持了一致,均是需要借助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力量,针对参与到碳交易活动的企业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核查与鉴证。而碳交易审计的目的是建立在明确iSo14064-3核查标准的基础上的。对于碳交易审计的短板――审计计量方法方面,iSo14064-3标准运用了燃料守恒法及排放因子法,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及元素守恒定律可以推算出被审计单位在监控期g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以,在碳交易审计中,iSo14064-3核查标准最大程度地弥补了碳交易审计在审计标准方面的缺陷。我们可以借鉴iSo14064-3的方法及标准,对企业具体该提供哪些资料与信息、审计对象的范围以及碳排放量的核算等方面进行充分规范,明确量化过程。

四、碳交易审计案例研究――以电力企业为例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承担着提供稳定可靠电力保障的任务。我国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气体污染物排放,电力行业都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电力行业必然成为重要的市场主体。

在对电力企业进行碳交易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iSo14064-3核查标准的内容,对其风险性较高的碳排放量的计量过程进行重点审计。所以,本部分将对电力企业碳排放源种类的确定、碳排放量的计量方法、企业需要提供的佐证资料及审计要求等内容展开讨论,尝试将iSo14064-3标准的量化方法学应用到碳交易审计中,采用传统审计的风险导向理论做出分析,明确碳交易审计重点。

(一)温室气体排放源识别

燃煤电力企业典型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锅炉中煤炭的燃烧、锅炉启动阶段燃料油的辅助燃烧以及外购电力。电力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电力企业的典型温室气体排放源如表2所示。

(二)碳交易审计中的量化方法学

按照电力企业碳排放源的类型,可以将碳排放的量化过程拆分为化石燃料燃烧过程和外购电力两部分。运用到的量化方法包括能量守恒法及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法(指根据Co2排放的系数推算出某耗能过程产生Co2量的方法。比如发电过程,发1度电涉及到的能耗折合的Co2量,就是发电过程的Co2排放系数)。Co2化石燃料燃烧是燃煤、燃油和燃气发电企业最主要的排放源。包括锅炉启动阶段的辅助燃料和运行阶段的燃料。

1.化石燃料。计算方法见式1:

effCo2=(Qff×Cff-Qash×Cash-Qcinder×Ccinder)×44/12(1)

式1中:effCo2表示检测期内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Qff:检测期内煤的消耗量(t);Cff:检测期内煤的含碳量(%);Qash:检测期内燃烧后灰的产生量(t);Cash:检测期内燃烧后灰的含碳量(%);Qcinder:检测期内燃烧后渣的产生量(t);Ccinder:检测期内燃烧后渣的含碳量(%);44/12:燃煤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系数(碳元素占Co2的比例)。

2.外购电力。ee=eG×eFgrid(2)

式2中:ee表示检测期内企业外购电力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tCo2);eG:检测期内企业从当地省级电网购入的电量(mw・h);eFgrid:检测期内企业所在省级电网提供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o2/(mw・h)]。

(三)对相关检测参数的审计重点及要求

1.检测期内化石燃料的消耗量(Qff)。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该数据是否通过企业定期校准的重量或体积检测仪器测得或供应商提供,是否优先选取检测期内的入炉值。对该数据的记录频次必须要重点关注,保证记录频次应与企业的管理要求和电力行业的常规要求一致。

2.检测期内煤的含碳量(Cff,%)。审计人员应审查该数据是否由经过定期校准的分析仪器测得,应重点关注企业是否选择使用检测期内的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相较于算术平均值准确度更高,更符合标准。以及Cff的取值来源是否与Qff的取值来源一致。

3.检测期间燃烧后灰的产生量(Qash,t)及渣的产生量(Qcinder,t)。审计人员应审查测得燃烧后灰和渣产生量的仪器是否经过定期校准。关注该数据的记录频次应与企业的管理要求和行业要求一致。当发现实际上的检测频次低于规定要求值时,项目组应首先要求企业说明原因,同时利用企业的能源平衡表、日常运行记录和其他证据证明所检测频次降低阶段产生量的合理性。

4.检测期内燃烧后灰的含碳量(Cash,%)及渣的含碳量(Ccinder,%)。审计人员首先应审查企业是否经过定期校准的设备测得,如企业没有测定,可以依据《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测得的飞灰及渣中可燃物含量数据进行确定。审计项目组如发现含碳量部分数据缺失,首先应要求被审计单位说明原因,同时提供其他证据佐证,可以采用通过离缺失期最近的同时段发电量或耗煤量推算出灰或渣的含碳量作为代替,详细的替代过程需要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

5.检测期内企业从当地区域电网购入的电量(eG,mw・h)。审计人员重点关注企业是否通过购入当地区域电网的电表获取数据。当审计过程中,发现电量部分数据缺失,购入电量数据不完整时,需要要求被审计单位说明原因,同时提供电网公司的最终结算数据或者对账单作为替代,替代过程需要详细描述并记入审计工作底稿。

6.检测期内企业所使用的省级电网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eFgrid,tCo2/(mw・h)]。审计项目组查询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来源于国家发改委的《中国区域及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中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数字。审计项目组应在该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采用记录数据的时间与真实检测期间是否保持了一致。

五、总结

综上所述,审计人员在碳交易审计过程中,应依照iSo14064-3提供的审计标准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对以下三大方面进行重点审计:一是企业内部对于碳排放的量化方面,如量化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数据的量化是否合规,排放因子的选择是否合理等;二是对排放数据的检测方面,企业是否有完善且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明确的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否保证检测体系有效执行,企业是否根据检测的数据进行计量与报告等;三是对排放量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方面,检测期间是否有可用的完整稻荩排放量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可验证并且重复计算。只有在统一碳交易审计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对企业碳排放量的审查过程,才能保证碳交易审计的顺利进行,从而推进碳交易在我国的进程,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Z

参考文献:

[1]梁春.注册会计师在低碳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2).

[2]王爱国.国外的碳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