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外建筑特色十篇国外建筑特色十篇

国外建筑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0:09

国外建筑特色篇1

关键词: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现状与应用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色彩的美学设计方法,对建筑外部环境比如墙面、门窗、突出装饰物、屋顶、台基等进行色彩搭配与设计。随着人们对建筑艺术中色彩设计的日益追求,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外部环境造型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体系比较庞大。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及运用过程中,一定要依从于建筑的整体特点,让色彩设计能够为建筑外部环境的整体造型加分,色彩设计要和建筑外部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本文就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及影响因素、色彩设计的现状和问题、环境色彩设计的具体应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及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可以很好地增强建筑外部环境造型的表现能力,并且丰富建筑外部的空间造型设计。因此,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艺术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不断地完善和美化生存的环境空间,以及提高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会召唤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建筑艺术设计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非常成功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作品。比如,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炎黄艺术馆、燕莎中心、上海商城、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等等。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及规划主管部门的重视,城市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发展。

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的总进程中可以看出: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从纯朴走向丰富、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崇尚自然走向独创匠心,并一步步地继续向着人性化发展,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环境色彩意识的提高和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心,建筑师们逐步地探讨在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究竟是哪些主要因素影响了建筑的外部色彩设计。色彩是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美感因素,对于建筑外部的色彩设计来说,建筑物的形态造型、盲目跟风流行元素、建筑的本身功能是影响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的主要因素。

首先,在影响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建筑的形态造型。在实际的建筑外部设计中,人们往往关心建筑的形态及造型,忽视对其外部的色彩设计。因此,就容易忽视了色彩设计对于建筑外部环境的特殊功能。人们一般认为色彩只是颜色的一种表现,是依附在建筑形态造型中,是建筑设计的次要因素。实际上,建筑外部的色彩设计并不只是一种装饰形式,更是辅助建筑形成独特风格的主要元素。因此,也就出现了个别建筑设计师不重视对专业色彩设计的系统化学习及运用,出现了盲目跟风流行元素,即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跟随当下的流行趋势,不具有个性及独特性、缺乏地域和文化性,出现“千城一面”等效果,因此,建筑设计的总体效果难免差强人意。

另外,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另一影响因素就是建筑本身的功能性。建筑是供人们使用的,必须要符合其基本的功能性。建筑设计不同于其他的设计,可以任意地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完成设计的效果。设计师们对于色彩的运用必须要和建筑空间的设计及其功能的发挥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建筑的外部色彩设计还应该充分的体现人性化,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心理,考虑建筑的特点、地域、文化、宗教、具体使用者等诸多因素,通过色彩的美学来做出最好的建筑色彩设计。

2、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趋向现代化,中国的大中城市中,各类现代化的高楼耸立,不管是城市的造型还是色彩的设计都与西方现代都市呈现出同一化的现象。比如,北京CBD与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现代建筑的冷灰色外观、跟风涂鸦而流行的五颜六色的建筑外部色彩效果都反映出现代建筑环境外部色彩设计严重缺乏个性的现状。其实,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外观的基调色彩设计,主要是通过现代的色彩科学及美学的运用,对建筑外部的墙面、门窗及其突出物、细部、屋顶和台基等周围环境进行色彩的处理与设计。

目前,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怎样和谐地处理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与整体现代环境建筑的和谐。精心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能让建筑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使人们身心愉悦地生活在现代建筑环境中,丰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另外,现代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严重缺乏独特性,现代建筑应该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通过建筑外部独特的环境色彩来展现独特的建筑景观效果,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及美感。

3、环境色彩设计应用的个案分析

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主要包括了建筑外部的墙面、门窗及其突出物、细部和建筑的周围环境部分。具体要做好的部位是建筑外部的墙面(除建筑物的外部开口及突出部分以外的四面墙面)、建筑门窗(门框、窗框、玻璃、雨篷及遮阳板、空调的窗口)、建筑外部的突出物(阳台和花台、屋顶水箱、天面楼梯间及外置的楼梯、门廊和花架、招牌)、建筑细部(线脚、转角及突出的梁柱、栏杆、排水管和排烟管、暖气管)、建筑的屋顶(平屋顶或斜屋顶、异彩屋顶、屋顶花园)、建筑的台基(台座和栏杆)、建筑的周边环境(建筑小品、绿化植物、山石、水池和叠泉),这些具体的外部环境都是构成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重要部位,也是色彩在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艺术设计及运用的空间。

以下,我们就对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环境色彩设计应用来说,要确定好色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整体出发,突出局部及细部,满足建筑使用者对于建筑整体色彩效果的需求。针对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的色彩设计来说,要突出明亮、丰富、卡通的特色。要分析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环境,突出色彩设计的整体,然后再深入到建筑物的其它部分,审视整体色彩设计是否和谐。

为了做好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的色彩设计,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的装饰效果、大众的审美特点及情趣。在设计中突出幼儿元素、符合幼儿园的特点,并在色彩的设计中传达出鲜明的时代性、独特性、文化性,通过对色彩设计基本原则的应用,选用与幼儿园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相匹配的材料进行设计,使设计更具实用性及可行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色彩设计原则确定设计中的目标,才能成功地创造出建筑外部的环境色彩。

其次,制定好计划和进行基地调查。通过确定幼儿园建筑的外部环境色彩设计遵循的原则之后,我们要对建筑物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实施制定出一套计划方案,方便展开随后的工作并做好外观色彩设计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基地调查,一般来说,基地调查需要对建筑外部进行调查,查看建筑周围的环境中是否有其它物体受到建筑外部色彩的影响。在幼儿园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可以通过拍摄周围环境的彩色照片来记录周围的环境的平面,并用色卡详细进行标注。

第三,进行模拟分析与色彩设计。通过基地调查,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色彩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找出现有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构成,为新的色彩设计做基础,

以便于通过建筑外部内现有的各种物体及设施的色彩进行设计,通过归纳探索出最适宜的色彩的配制比,并进一步设定出建筑外部环境进行色彩设计所需的组配依据。通过模拟分析之后,便可以开展幼儿园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了。根据对幼儿园外部环境的现状分析,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建筑整体效果,要注意使用多少种颜色、同一颜色是否要重复使用。另外,要对幼儿园的外观进行色彩配色,突出整体的协调统一。在实际的色彩设计过程中对于同一色彩及色调要注意形成对应一致性,同一色系的色彩设计要注意相近色调的相关,对于不同色系撞色之后能形成互补的色彩要突出其形成的和谐对比的效果。

综合以上色彩设计及配色方案的要求,对于幼儿园建筑外部环境的外观进行色彩设计,并提出适宜的几套色彩设计及配色方案,为下一步的现场测试做准备。

第四、现场进行测试。通过色彩设计出的几套配色方案,我们把相应的色标放大到幼儿园外部建筑色彩设计的基地现场,通过光照条件,确定以现场为背景,在不同的几种视线距离下用相机拍摄出彩色照片,观察照片中的色彩效果,通过设计师的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色彩设计方案供客户进行选用并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最后,审批及实施。完成对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进行色彩设计并形成色彩配色的具体方案之后,应该把方案及说明报请有关的管理部门进行论证审批,批准之后便可交给施工方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的监督指导工作,确保建筑物外观色彩设计的施工质量,达到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最佳效果,与建筑的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的效果。

因此,通过对幼儿园这一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应用的具体分析,说明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步骤及方法,通过现场测试建筑外部环境,合理选用建筑外部色彩设计的材料、在适宜的色彩的范围内进行面积比率的设计,提出一个科学、合理、个性独特的色彩设计方案。

4、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色彩丰富的时代。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并日益重视周围建筑的色彩。通过居住环境外观色彩的人性化设计及个性化设计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愉悦人们的心情,更好地促进时代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建筑外部色彩的设计,让色彩设计从建筑的形态造型设计中的从属地位中摆脱出来,正视色彩对于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恰当合理的色彩设计为建筑外部环境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传达出现代人生活的情感。虽然,我国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国民审美艺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建筑的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一定会迅速发展,涌现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严峰.试论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长江建设.1997(05).

国外建筑特色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降低能耗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m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一种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少,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少的建筑,目前已成为风靡建筑界的发展潮流。

1.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是遵循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确保人居环境质量这样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建筑理念,又称可持续建筑或生态建筑。我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与一般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其一,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并由此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可将能耗降低70%~80%,在德国甚至出现了零能耗的示范建筑。

其二,一般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生产技术,建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造成建筑风貌大同小异,而绿色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强调采用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和气候条件。

其三,一般建筑是封闭的,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康,而绿色建筑有合理的结构布局,适宜的朝向、型体,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宜人的周围环境,其内外部采取有效连通,能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可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其四,一般建筑往往忽略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而绿色建筑则强调建筑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行维护、废弃拆除,甚至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中对环境负责。

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应用

2.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实施现状

20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概念开始引入我国,而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从2001年开始,专家们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用于“全国绿色生态住宅”的指导和评估。之后又相继推出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在2008年北京举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背景下,《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简称(GoBaS)面世,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落实到招投标、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践奥运建筑的绿色化。

目前,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已经制定,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均出台了地方“绿色建筑评估规范”。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一系列示范建筑、节能生态示范小区陆续建成,如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等。

2.2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所采用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地下1层,地上4层。南面看去,透明的玻璃幕墙,感觉很像普通的现代式建筑。但幕墙外“支棱”着巨大的可调节遮阳板,由此提醒参观者——它与众不同。最值得称道的是,示范楼在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和温湿调节设备系统中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该楼是“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实验和推广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

2.2.1耳目一新的节能亮点——地下室里也能有阳光

示范楼南侧有3个彩色立柱,其上将被安装自动跟踪太阳光的透射式采光机。这种采光机能自动跟踪太阳,进行阳光采集,再通过光纤传导,就能把太阳光引进地下室,最远阳光传导距离可达200米。此外,示范楼屋顶还将设置碟式太阳光收集器,利用抛面反射镜将平行的太阳光汇聚,通过传输也能为地下室提供照明。

2.2.2“神奇”玻璃能发电

示范楼的南外墙装上了30平方米的单晶硅光电玻璃,这是最新型的建筑用高科技玻璃产品,它竟然能把太阳光转化为可被人们利用的电能,是一种能发电的玻璃。30平方米发电玻璃的峰值发电能力为5千瓦。

光电玻璃位于结构夹层外侧,不影响采光,同时与双层皮幕墙组成光电幕墙。光电幕墙的电能是一种净能源,发电过程无废气、无噪音、也不会污染环境,是一种“绿色幕墙”。

2.2.3相变地板收放太阳能

把特殊的相变材料作为蓄热体,填充到常规的活动地板就制成了相变地板。冬季,蓄热体白天可以蓄存照进室内的太阳光热量,晚上又向室内放出蓄存的热量,这样室内温度波动将不超过6摄氏度。

2.2.4轻质保温墙体

从外到内依次为聚氨酯发泡保温铝板、保温棉和石膏砌块,石膏砌块是利用发电厂烟气脱硫的副产品制成的,而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原料之一也是回收的废旧塑料瓶、光盘等。

4大力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策略

4.1加强绿色意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研究

通过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促使开发商积极开发绿色建筑,从源头上有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倡导绿色经营方式,进行绿色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加快国内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不断降低初投成本。

4.2完善相关法规,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尽管我国早已出台建筑节能规范,但大部分城市新建建筑只有约13%符合规范,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还较低,各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应设立执法监督机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制订优惠政策(给予补贴,减免税收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工程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市场,明确政策导向,吸引投资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4.3加快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加强急需人才培养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国情,针对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的不同来合理开发、有效实施。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提高,也可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

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下,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成为时展的潮流。作为建设者,我们在工作中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以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来改善和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建筑有效地成为环境的过滤器和调节器,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国外建筑特色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国情;技术;激励政策;宣传;教育

我国能源的平均占有率在世界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就决定了我们发展的道路必定要走出中国的特色,要将节能、环保、和谐作为发展的主要特点,推行科学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设工作的主要方向,新时期要将绿色建筑设计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以低能耗发展为中心,应用适当的技术将绿色建筑推向大众、走向实际,通过不断的正向激励和宣传教育令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切实开拓出绿色建筑设计的道路,实现建设事业在新时期取得新进步,完成行业的社会任务,达到综合发展的目标。

1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国外最早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我国接受这一理念的时间不久,在理念上、认识上和工作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在国家工业整体水平、技术能力和建筑行业发达程度上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给绿色建筑设计概念的推广和工作的展开都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和国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发达国家成功之处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研讨,将信息化、生态环境、科技化、标准化的理念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之中,使绿色建筑与我国国情相符合,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佳品,在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生命力的同时,形成绿色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2以低能耗为中心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推行低能耗的理念,而中国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因此,在推行绿色建筑的建设和设计中要更加注意能源的利用,要从生态化、环保化、低耗化的角度进行绿色建筑的相关工作。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选择低能耗为主的材料和工艺,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宝贵的能源,而且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此外,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要通过科学使用材料、节约能源消耗和扩大能源来源等方式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成本进行控制,不追求华丽、不盲目跟风、不相互攀比,以最佳的性价比实现绿色建筑的效果,以最佳的经济效益增加市场选择绿色建筑设计的可能,确保绿色建筑设计实际应用的扩大化。

3坚持适当技术原则

3.1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地域因素

绿色建筑设计要根据当地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能力要素,要走出一条适合于本地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新道路,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本地建筑发展、经济提高和科技水平提升。

3.2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实现污染控制

建筑材料应该实现绿色化,施工机械应该实现智能化,在材料运送的过程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降低噪音、废气、废渣对周边的影响,绿色建筑施工中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要得到总体的控制,应该推行绿色认证制度,确保绿色建筑施工中对污染的有效控制。

4绿色建筑设计的宣传和教育

4.1绿色建筑设计的教育

为建筑物的制造者和设计者应该提高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水平,千万不可以脱离社会现代化水平和时代化特征,否则将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当下应该积极接受绿色建筑设计的教育,提升绿色建筑的能力和素质,达到对绿色建筑工作的良好支撑。

4.2绿色建筑设计的宣传

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享受到持续的、健康的新式建筑。建筑行业应该做好绿色建筑设计的宣传工作,以设计、决策、管理、构建、开发、规划为主体,切实而全面地展开宣传工作,争取社会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5建立绿色建筑设计的激励机制

5.1加大绿色建筑的回报

当前绿色建筑设计带来的回报远远低于投入,作为一项前期资本投资大、利益获取时间长、速度慢的建设项目,绿色建筑在期初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绿色建筑上面的投资所得利益,到最后也有可能不会是开发商的。那么,这个利益受益者会是谁呢?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受益者是社会和使用者。这种结局虽然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但是还有一点会让更多的人感到诧异,那就是通常会在一定的年限之后才可以发现生态方面所投入的成本要大于节约出来的资源价值。如此一来,面对绿色建筑,很多的开发者和决策者将望而止步,显得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好像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已为人知的规律,也就是说当某一种新式的技术或思想的出现,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并没有表现出优于传统的技术或思想,那么,即使它在以后会有更大的优势,人们也将无法接受。

5.2出台绿色建筑设计的激励性政策

要使人们接受绿色建筑,就要实行限制性和鼓励性政策并举的方针,对于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采取禁止投入等强制性措施加以限制;对于按标准节能设计或采用可再生资源的建筑,给予减免税收、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从而增强绿色建筑项目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如果没有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机制用于补偿开发商额外投资的损失,绿色建筑的推广就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尽快确定目标并建立一套可行的制度体系,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分享社会资源。

6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是世界建筑产业的趋势,也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走低能耗的道路,要坚持适当技术原则,在外界争取最大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新道路,将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与建筑行业发展相统一,实现综合、总体、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祎,王随林,王清勤,宋晓新,张旭,罗雪莹.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建筑节能,2010(02).

[2]张建良,荆有印.基于环境扰动与生态补偿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J].制冷与空调,2010(06).

[3]罗曙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期待融入经济人文因素中德绿色建筑发展评估体系比较研讨会在京召开[J].建筑节能,2008(09).

国外建筑特色篇4

关键词:建筑物;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经过建筑业的长期发展,建筑从基本的实用性之外拓展出了一些其他特性,建筑物变得不只是人们为了遮风避雨等基本功能的产物,而是更多被赋予一些艺术性。利用建筑的艺术特点有些已经成为地域的标志,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迪拜的帆船酒店、埃菲尔铁塔已经是世界闻名建筑地标。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不仅会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展现时代的特色,而且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还能为建筑本身提高安全性。下面我们来对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理念进行探讨。

1建筑的表达形式

1.1材质的生命

我们在观察建筑物时,因为建筑物比我们高的多,观察者往往只能看到建筑物的侧立面,所以建筑物侧面的设计和材质选择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建筑物的认知。在一般的楼房建筑中,侧面的材质直接反应了建筑物的高档程度。人们往往用楼房外层的材质来判断楼房本身的档次,如人们普遍认为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一般都是豪华小区和大型商场。玻璃和钢材因为有着良好的光泽和物理特性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俨然成为了一种建筑外观风向。但是如今更多的材料被开发利用在建筑外观装饰,很多具有特色的材料步入市场。像模仿木材质的的新材料也受到大众的追捧。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表现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色,是新世纪的文明的重要体现。现在的外层材料市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也让大众欣赏到了各种风格不同的建筑物。

1.2建筑设计中“虚化”的表达

空间具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感,以前的建筑设计者往往不会浪费材料去建造一块没有实用价值的空间。而现在人们对美的认识提高,大量的镂空和钢架结构得到应用。就好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什么都没有画,但是少了就会大大损失美感。建筑同理,一些镂空的设计体现了建筑的未来气息,人们喜欢这种没见过的,奇特的设计。好比这栋建筑从未来穿越而来,与原来建筑风格格格不入展现的是未来对建筑的向往和探索。人们沉浸在这用用“虚化”表现的魅力中,更加完美的设计会利用阳光的阴影来设计,利用阳光的移动,墙和支柱的影子也会变化,这样增加了造型的艺术感和科技感。

1.3空间的设计

因为建筑物的各种功用不同,不同用途的建筑往往就有不同的造型。以居住为主要功用的建筑就要注意控制成本,所以立方体的就是一个良好设计;商业用途的建筑要在能保证正常工作下展现特点;体育馆的设计就要考虑容纳性和成本,所以俯视图较多设计为椭圆形。这些差异在越大的建筑里越明显,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针对建筑的用途进行设计,让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1.4色彩的张力

色彩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色彩搭配会使建筑物提高艺术性。无论多美丽的颜色被用在建筑上要是没有其他颜色搭配都会过于单调,缺乏美感。几乎所有的建筑在其建筑外观的突出部位都是用不同颜色进行处理,这样能突出建筑物的立体感。良好的建筑色彩设计也不是用的颜色越多越好,恰当的颜色搭配可以展现建筑物简洁大方,层次高档的特点。通过灵活的搭配向外界展现建筑特色。色彩还可以展现建筑物对的功能,医院的色彩通常以白色或天蓝色等浅颜色展现,配合红字的文字标识;检查司法机关多用深蓝色来表现法律的威严和庄重。邮局以绿色来象征为邮寄服务的工作热情。因此色彩不仅能表现艺术,也表现建筑物功用,在设计建筑物色彩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其次,伴随着生态建筑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人员也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尽量采用天然的用色,同时加大对低碳、环保型的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促使建筑物整体色调显得通透光亮,充分体现出自身强烈的科学意义。在目前很多的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设计人员已经将建筑材材质和色彩搭配相互融合在一起,而这种多元化的个性设计也势必成为了我国建筑造型设计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1.5建筑尺度与比例的表达

建筑尺度是人对建筑感官的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的埃及金字塔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建筑,或是中国的传统建筑都及其注重尺度与比例的推敲。在现代建筑中尺度与比例仍是建筑外观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2建筑的表达途径

2.1造型的变化与统一

人们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总结出无论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多样统一”的原则是建筑组合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要求建筑物有一个比较整齐的、有规律、匀称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希望有多样的变化。由结构、技术要求的各个构件所组成的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体量大小、形式、材料、色彩及质地等各不相同,互有区别,这就导致建筑具有多样变化的条件同时又由于其具有相同的功能要求、相同的材料和结构系统,这又是的建筑物具有完整统一的客观条件,在建筑设计中,就是要有意识的充分考虑和利用建筑物功能及结构、技术等条件,并加以有规律的处理,以求得建筑表现上的变化与统一的完美效果。

2.2节奏和韵律

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节韵律主要是指节奏和韵律两部分,因为节韵律通常都会进行有规律性的变化,能够带给建筑设计人员更多的创造灵感。但是,为了保证规律变化的组织性,设计人员需要采用相关的设计手法,以此来保证每一部分组织的连续性,真正形成有规律性的起伏变化。而另外一种的交错变化规律能够在建筑组合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空间、形体等部分进行交错安排,最终呈现出风格独特的建筑外观造型。

2.3动态的造型

在现代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无论是实体,还是“虚”的空间,通常都是动态结构形式,这样的设计形式是为了表现建筑物的动态感,而这种动态造型也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一般是在视觉上感受到建筑物的动势,赋予了建筑物强烈的张力和律动感,让人们印象深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外观造型设计要注意建筑物的实用性,同时要兼顾建筑物艺术性。学会利用建筑的材质、虚化、空间、色彩、比例等特点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建筑外观方案。认识建筑艺术设计的表达途径,理解造型的变化和统一、节奏和韵律、以及动态造型的特点,把建筑物外观的美感和特点展示给大众,并且为建筑物本身创造经济价值,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往往能赋予建筑物以生命。

参考文献

[1]薛冰.构成艺术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7(01).

[2]诸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杨胜.对现代建筑造型若干影响因素的探讨[J].建筑施工,2012,(3).

国外建筑特色篇5

【关键词】梁柱式结构,装饰色彩,建筑美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性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有的一种“大地文化”,它独有的文化性格,如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亲地”倾向和“恋木”情结,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等耐人寻味。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的群体建筑。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土木结构,布局严谨,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样,与自然环境协调。中国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给人的美感是:或雄伟、宏大;或浑厚、质朴;或挺拔刚健;或雍容华贵;或柔和纤秀;或端庄大方,这些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布局、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这些形式美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对中国古建筑的审美与欣赏。1、结构形式中国古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我国古建筑的木构架,主要是采用梁柱式结构(地面上立柱上架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就单体建筑而论,基本分为三部分:台基、墙柱构架、屋顶。2、群体组合与布局特征(间房屋庭院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为群体组合,即是由一个一个的单位建筑组合成的一个大的群体建筑。我国古建筑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由“间”组成“房屋”,再由“房屋”组成“庭院”,进而由“庭院”组成横向铺展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中国建筑布局在整体上是内向的、收敛的、封闭的(如四合院、皇宫、围合的城墙、长城等),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多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西方建筑布局在整体上是外向的、放射的、开放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民主性。可见东西方的建筑和各自的民族性格基本上是统一的。3、装饰色彩我国古建筑十分讲究内部的装饰、陈设和外部的空间点缀。建筑物内部常用雕梁画栋、图案花纹、匾额楹联以及壁画进行装饰,以增加华丽富贵的气氛。古建筑的外部空间常常用假山叠石加以点缀、设置华表、香炉、石狮、铜鹤等。古建筑装饰的内容可归纳为6大类:突出皇权、表示等级、表明品格、崇扬功绩、驱魔辟邪、祈求吉祥。装饰色彩中,红、黄、绿是我国古建筑的主色调。我国古典建筑中色彩处理以天坛祈年殿最为高超。4、文化内涵建筑是物质外显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是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缩影。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古建筑在审美文化上具有四大特点:①以大称威;②以中为尊;③礼制至上;④祈吉为尚。中国建筑是“木头的画卷”;西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5、艺术性与功能性、技术性密切结合我国古建筑具有艺术性与功能性、技术性密切结合的审美特征(例如屋顶上的仙人、走兽是固定屋瓦的铁钉套子),若能在观赏中体味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无穷的妙趣。中国古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较强(即功能性较强),西方古建筑的宗教神灵精神较强(追求精神境界)。6、建筑美与环境美的协谐环境是构成建筑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帝王陵寝的建筑以及许多寺庙宫观的建筑都是建筑美与自然风景美有机结合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讲究风水理论,重视环境优化的设计,建筑文化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与神秘色彩。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有一定关系。

中西古建筑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一)、建筑材料与结构中国古建筑:土木(“木头的画卷”),梁框式(梁架承重);西方古建筑:石质(“石头的史书”),围柱式,券柱式(墙柱承重)(二)、建筑布局中国古建筑:群体性(横向扩展、由建筑包围空间),中轴对称,封闭严谨;西方古建筑:独体性(垂直扩展、由空间包围建筑),同心放射,开放活泼(三)、装饰色彩中国古建筑红、黄、绿、蓝为主色调,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西方古建筑: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的性格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国外建筑特色篇6

关键词:临街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秩序;建构

本论文属于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为ioe017。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作为能够彰显本地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建设被逐渐提到了日程,公共艺术也因此在城市建设方面被更多的得到了应用,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建筑外立面也在美化城市形象方面的起着重要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一个城市建筑外观的整体形象是体现城市风貌最为直观的方式,因此,对齐齐哈尔市的临街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秩序如何建构进行研究,怎样形成更具本城市的特色建筑外部空间,提供给本市人民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对齐齐哈尔市临街建筑外立面现状进行分析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视觉对象,建筑外立面是建筑表现力的主要信息来源。齐齐哈尔市具有悠久历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国闻名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但是纵观全市整体临街建筑外立面现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整体质量较差。齐齐哈尔市城市发展历史久远,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建筑并没有与时俱进,由于年久失修,没有进行很好的维护,一些临街建筑外立面表面上有明显的污渍,墙体装饰残缺不全,不能很好地与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2.本城市的地域特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齐齐哈尔旅人文历史悠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鹤乡,作为东北名城冬季有美丽的冰雕雪景,同时也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但是这些能够体现齐齐哈尔市特色的标志性语言符号并没有在建筑的外立面上得到很好地挖掘和体现,在城市建筑外貌上呈现的是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杂乱现象。

3.临街建筑外部空间缺乏整体性。齐齐哈尔市原有建筑外立面由于建造年代不同,所受当时的建筑主流设计思想影响各异,并没有很好地进行统一规划,没有把城市建筑外立面设计放入城市整体形象设计之中,使得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在表现形式上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临街建筑外立面城市色彩整体缺乏规划。由于城市形象缺乏整体规划,因此临街建筑外立面色彩在整体上也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在临街建筑环境中色彩或艳丽或单调,尤其是商铺为了彰显自己的显著位置,很多都使用浓重艳丽的纯色,使人们视觉产生疲劳,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好坏。

5.临街建筑在材料使用上单一。通过对临街建筑整体观察,发现齐齐哈尔市临街建筑外部在材料上主要局限在涂料和瓷砖的单一使用,而对于特殊材料(如陶瓦、大理石、花岗岩等材料)的使用以及各种材料之间的搭配处理上有所欠缺。

6.建筑外部附带物品过多。临街建筑下部多为商铺或整体为商店,为了广告宣传,或者在建筑外部墙体上张挂条幅,或者把商铺牌匾做大,严重影响了临街建筑外立面的整体视觉形象,不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先进经验,从视觉语言表现方面对齐齐哈尔市的临街建筑外立面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对一些陈旧建筑的外立面进行修缮、改造和创新,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供给市民一个整洁、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齐齐哈尔市临街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进行设计时应遵守的原则

1.时代性原则

设计的时代性原则,不是片面的、单向的。它包含两个层次: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既要从时尚中寻求灵感,又要超越时尚把握住内在的本质。其次,经典和传统是时代性之根,建筑外立面设计离不开经典和传统的作用。一方面是对经典永恒价值有选择的借鉴,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内在精神有目的的传承。

2.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原则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如张钦楠在文章《建立中国特色韵建筑理论体系》中的论述,“一个民族或地域的建筑特色,来源于本国本地建设资源的最佳利用。这里所说的建设资源,是广义的和人文的资源。”自然资源,如地形、光线、风和气候等;人文资源,如种族、身份、历史、风俗以及构造方法等。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在尊重地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和归属。

3.大众性原则

建筑立面设计的大众性原则,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建筑外立面设计不应是设计师个性化的体现和实验性的产物,而是综合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设计。第二,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注意到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创造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认同的装饰,做到“雅俗共赏”。

4.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要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应有准确的定位。由于建筑外立面设计可以用作表达财富和经济地位的象征,很容易导致不顾建筑装饰的艺术性而将各种豪华材料堆砌起来,成为实现城市“形象工程”的手段。从经济性原则出发的建筑外立面设计,既不是盲目地追求豪华气派,也不是不顾场合地降低标准,而是本着节约和控制的原则,根据建筑的性质、周围的环境、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理性地确定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定位。

三、齐齐哈尔市临街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秩序的建构

建筑外立面的视觉语言包括形态、色彩、材料、细部设计等,视觉语言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在遵守以上建筑外立面设计原则的同时,也必须以美学规律为基本去进行设计,进行有机组织,发扬本地地域文化,合理进行规划,从而构建和谐的临街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的秩序。

1.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秩序建构需遵循美学规律。美学规律指的是各元素之间的多样统一性,包括对比、均衡、韵律、和谐等。建筑外立面的形态、色彩、材料、细部设计这些方面进行设计建构时应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对比、均衡、韵律、和谐关系,要注意要素之间的例如方与圆的对比、正反方向的对比、直和曲的对比、虚和实的对比、色彩与质感的对比等,也要注意形态、色彩上的均衡,同时也要使建筑立面中各种构件按各样规律排列显现出来,使建筑在立面上获得统一,从而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可以通过细部构件的重复和特定造型地排列丰富立面形式,增强视觉上的韵律感,也可以利用色彩、材质巧妙地重复运用,打破形式的单调强化立面的韵律感,而和谐是对建筑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对于建筑外立面视觉元素的有机组织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使建筑自身以及与建筑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美化城市形象。

2.对本地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

齐齐哈尔市是一个融汇了多个民族的城市,宗教文化和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因此也被成为鹤城,是著名的

东北重型老工业基地之一,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这些都是齐齐哈尔所具有的特色,应该体现在在齐齐哈尔市的临街建筑外立面的设计表现中。对于这些特色,要相应提炼出视觉符号来应用到临街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当中,如在房檐、楼顶、墙体图案、细部设计等方面相应的进行体现,合理进行组织,形成齐齐哈尔市独具的符号,树立齐齐哈尔市独特的城市形象。

3.临街建筑外立面色彩规划

对于齐齐哈尔市临街建筑外立面色彩进行规划,首先要对城市整体色彩进行定位,要从本城市的地域内的自然因素、历史文脉因素、城市色彩的现状和现实条件、已编制完成的规划等方面进行考虑,依据特色性、和谐性、多样性的城市色彩定位的主要原则,确定城市整体色调。在确定城市色彩的基本风格和色彩主题后,对城市进行色彩布局,确定空间结构及其色彩目标,在确保整体性的基础上形成风格的丰富性,以适应城市本身的多样性的历史感特征。现代城市区域按功能分为几种基本类型,如住宅区、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工业区等,对于临街建筑来说临街建筑类型包括商业建筑、医疗建筑、文化建筑、居住建筑等。临街建筑外立面的色彩需维护城市的视觉整体性,需服从街道整体色彩规划,建筑外立面的色彩设计既要关注距离的视觉效果,还有关注运动的视觉效果。另外,建筑色彩设计中更要参考建筑的内容,例如,有些建筑是带有商铺的,进行色彩设计时要考虑到底层的商业特点,一般这类建筑会采用分段式色彩设计的方法;工业建筑在色彩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标准用色和工业性质的色彩体现,以及建筑色彩对员it作情绪的影响,尽可能体现工业建筑的特征,使建筑的性质更为鲜明。、

4.多种建筑材料的运用

丰富多样的建筑材料是建筑物构成的基本物质要素,各种建筑材料有其天然的材料表现形态,会受气候、温度、阳光、物理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选用最适宜的材料,并通过构造把材料特征和表面质感充分表现出来,让人们在对材料与构造特征与质感的感受中认识建筑,产生某种心理效应。例如,我们认为木材有韧性、石材坚硬、金属冰凉、玻璃光洁等,合理的运用建筑材料,即潜含着情感的因素。齐齐哈尔市临街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建筑墙壁贴面已经脱落,色彩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使城市形象受到了影响,通过对不同材质饰面材料的使用,尤其是对现代材料或本地材料如砖瓦、石、木、金属、玻璃等材料的结合使用,既能体现出本地的地域特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建筑的立面视觉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原有建筑外立面饰面材料材质及建筑细部设计材料的变化对建筑外立面构成方式在视觉语言上进行重新组织,根据材料相应的调整建筑的比例、尺度等因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建筑立面的视觉形象,使原有建筑的立面视觉效果得到改变。

5.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控制规划

对临街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秩序进行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支持是分不开的,只有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制定城市整体色彩规划及城市建筑外立面整体规划,通过这种控制性引导性规划设计对所处街道的整体风格特色进行定位,力图通过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来控制引导具体的i临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在这种原则下,控制街道整体风格,引导建筑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精髓,使齐齐哈尔市临街建筑外立面成为展示齐齐哈尔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

结语

临街建筑外立面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使得城市空间因此变得更加适宜人居住,加强了人与环境的沟通,促进了城市与人的共生关系。城市建筑外立面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我们在进行建筑外立面设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适合本城市的建筑外立面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把各种要素有机组织起来,和谐统一的表现本城市地域特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边颖.建筑外立面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2]昊伟.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色彩专项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9

国外建筑特色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符号;形态;传承

1?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学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很多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符号。观察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可以发现,这些建筑极度缺少中国文化符号元素,缺少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元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把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在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增添其人情味、文化感,为人们提供美好的文化享受,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

2?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

所谓符号就是用甲事物表征乙事物,并且通过甲事物来传达关于乙事物的讯息,符号是某种代表意义的标示。其实建筑就是一种符号的表征,象征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信仰。从原始社会创造象征着神鸟飞翔的人字坡屋顶起,中国的建筑象征文化内容就不断的丰富[1]。建筑设计是指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符号,使建筑物的结构、形态、色彩、质地、空间站组合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实用艺术表达。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要运用建筑符号传达建筑的文化价值,为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3?国外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的结合

博览世界建筑发展史,基本所有的建筑都具有风格明显的民族文化符号特点,下面进行详细说明:(1)巴洛克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追求新奇,外形自由,炫耀财富,比较喜欢使用大量的贵重材料,外形华丽,色彩艳丽。(2)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它的特点主要是突兀的窗户、浓重的铁质装饰、削尖的屋顶等,但是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吸收、融合了很多装饰元素,并进行自由组合,样式非常复杂。(3)哥特式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多见于天主教堂,高耸的尖塔,尖形拱门以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玻璃。(4)洛可可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是以巴洛克式建筑为基础的,它的特点是细腻柔媚,色彩明快,家具精致繁琐。可以看出,欧洲的建筑风格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符号元素。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现在建筑设计的融合将是必然。

4?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建筑造型设计艺术是一种视觉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建筑的结构、色彩、形式等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与建筑是否好看和美观,是否具有艺术代表性同样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的传统造型艺术文化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寓意象征的作用,人们非常注重“象征”、“引申”、“借用”等手段的运用,因此把传统文化符号有效的运用在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中是有重大意义的。

4.1?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形态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的外观造型结构、尺寸、大小就是现代建筑的形态符号,设计师通过对建筑外形、结构、空间、比例等造型符号元素的排列组合,对建筑形态结构符号进行有效设计,把建筑蕴含的文化价值表现出来。经研究发现,把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到现代建筑形态符号设计中的建筑,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设计师把建筑物的各个部分的造型符号进行编码,以此来完成建筑的设计表达,在编码过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应用和提取,这样不仅把我国文化符号的精髓延续到现代生活中,而且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为例,其外观以“东方之冠”的形态构成,“斗冠”是斗状的主体建筑,是由56根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原理叠加而成。这56根横梁象征了我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它的设计既融合了现在设计理念,又融合了中国古代的营造法则,完美的展现了现代美、传统美和艺术美,最好的表达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现在建筑设计最完美、最成功的作品。

4.2?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色彩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的拔地而起,其色彩符号已经成为建筑消费群视觉认知符号系统的必要元素。设计师利用建筑的整体配色方案进行视觉信息的传达,人们在接收建筑色彩符号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基本的实用功能,而且现代建筑色彩视觉文化符号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审美享受。由此可以看出,将中国传统的色彩符号元素融入到现在建筑色彩符号方案中,必然会给人们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红色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色彩,它代表着喜庆、温暖、热烈、浪漫,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色。在上节已经提到的中国馆,它的整体外观运用了大红色,这种大红色又被成为中国红,是从故宫的红色中提炼出来的,非常符合我国古建筑的营造法则。

4.3?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材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增强现代建筑的审美功能,需要利用材质的质感效果来有效的表达建筑语言[3]。这里讲的材质的质感效果就是建筑材质符号,它指的就是建筑的表面特征。具体的讲就是人的感觉系统对建筑表面质感做出的反映,是人对建筑材质的心理和生理的感受。

5?结束语

当今的现代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各个国家的建筑设计都融合了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一定要充分的将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得我国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瑞琳,李华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国外建筑特色篇8

关键词:房地产;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开发与应用

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或者可持续建筑。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材),减少建筑活动的污染,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在房地产的开发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刻不容缓。

一、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

现在,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已经从生存型转变为舒适性,特别是环保意识的加强,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居住条件的环境质量。此外,人们对于环境的综合质量开始有了较高的要求,买到的房子是否有保值、升值的能力,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住宅的建筑水平,改进住宅的建筑技术方面下功夫,也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埋下了伏笔。

2、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但是,对资源的消耗却也是触目惊心。我国传统建筑业一直坚持搞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使经济的增长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之上。另外,房地产发展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据研究发现,建筑活动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环境污染总量的1/3还多。而且还造成了大量无法处理的垃圾,形由此看来,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建筑新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05年颁布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一大进步,《导则》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并且提出了“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框架,这使绿色建筑技术更加明确和体系化。另外,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04年建成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就是应用我国自主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典范。但是,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引进技术无法本土化、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过高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瓶颈。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起步较晚,因而难免要大量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如何能将国外技术本土化,创造结合本地实际的实用型技术,这是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难题之一。另外,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亟待降低。目前,我国的生态楼盘标价往往较高。在中国,绿色和生态总是让人联想到“贵族享受”。这主要是因为绿色建筑采用了一定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因而初期的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在房地产市场上往往出现绿色楼盘“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所以,降低绿色建筑的成本成为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关键。

再者,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和水平较低,环保产品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环保经济产业链。建筑施工队伍的素质仍然较低,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仍然缺乏经验。这成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障碍之一。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无法协调也是制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要素之一。绿色建筑技术使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房地产业对于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但是,过多的技术叠加也不一定就能优化资源的配置。过分的应用新技术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益,从而使房产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开发商和设计者在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途径

针对我国房地产开发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把好“三关”,即“设计关”、“能源关”和“材料关”。

首先,建筑物的造型设计对建筑物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交换、通风采光等性能,也就是说,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舒适度。例如,良好的住宅设计能够通过对太阳能的利用来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较好的房屋朝向能够利用太阳能控制建筑内的日照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提高舒适度,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提高小区的通风效果,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环境制造自然风,可以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英国的德蒙特福特大学的工程技术馆,就是采用建筑设计降低能源消耗的典范。该馆通过各种巧妙的设计,使它在夏季的时候室温不超过27℃,在有阳光的白天无需人工照明。

在住宅建筑建设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也往往成为绿色建筑关注的重点。一些高效节能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地热泵系统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都是体现住宅建筑环境效益的关键。

目前,对于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大大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此外,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受到绿色建筑技术的青睐。这就需要建筑开发商和设计人员在住宅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清洁能源,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地热泵系统是从低温能源中取热,提升温度之后为建筑物供暖和供热。解决居民采暖和生活热水供应的问题。热泵型家庭热水机组就是比较常见的地热泵系统之一,它是通过从室外空气中提取热量来制备生活热水,当没有余热或者废热可以利用的时候,这种方式是为家庭提供生活热水的最佳方式。此外,还有空气热源泵,地下水热源泵,污水水源热泵等等。

垃圾处理技术是通过一定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将建筑垃圾进行处理,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比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回收利用再生沥青路而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而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

国外建筑特色篇9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表皮;艺术表现;低碳环保

材料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物质要素,是建筑师用以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灵魂的重要语言。在国外,绿色建材已在建筑行业和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界逐渐出现“绿色建材”、“建筑表皮”等新鲜词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师的设计和实践。

1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建筑材料,简称绿色建材,也称作环保建材。它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无污染、无毒害的建筑材料,达到使用周期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有5个基本特征。一是生产所采用的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废渣、垃圾、废液等多种废弃物。二是采用的制造工艺属于低能耗且生产环境无污染。三是生产和配置过程中不适用甲醛等有毒物质,不使用含铅等金属物质及化合物的添加剂。四是产品的设计注重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且产品具有多种功能如抗菌、防霉、消磁、防辐射等。五是注重产品的回收再利用,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新时期的绿色建材包含多种,既有传统材料,也有新型材料。尽管对绿色建材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难以有定量化的标准,主要在于绿色建材应当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并确保人体健康,要做到将环境与发展相统一协调,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绿色建材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建材发展的重要趋势。

2建筑表皮

随着可持续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绿色建材的出现,建筑表皮这个词汇也被广泛提到。建筑表皮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外部环境相接处的界面及其表现形式,还包括内外空间环境交界处的构件及组合方式。

同“建筑表面”、“建筑外界面”等具有相似性,在一定情况下,“建筑表皮”可以与它们进行互换使用。但是“建筑表皮”更倾向于强调建筑外界面的独立性,即外界面可以适当脱离机构支撑。在低碳环保的整体趋势下,“建筑表皮”一词的含义也得到深层次的扩充,一些建筑师提出要使建筑的围护体系具有调节室内温度,适应外界环境改变的作用,发展成一种“呼吸的皮肤”。人们通过用皮肤的功能来描述在新时代下建筑围护的功能发展,因此,“建筑表皮”一词,更为准确生动的表现了特定的语义。

3绿色建材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低碳生活和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建筑表皮的设计中,对于绿色建材的科学合理运用是目前相关表皮设计的主要趋势。

3.1相似材料的组合表现

建筑表皮所用材料主要采用色彩和质感都比较相似的材料,甚至有的建筑采用单一的材料进行运用,这种方式对于促进表皮整体感有极大作用。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不同木材组合或者不同木材与竹材的组合,基本都会形成自然和质朴的感官效果,又会因为细微的纹理差异展现静谧和谐的细微变化。

3.2多种材料的组合表现

在表皮设计中,比较常见的是多种材料的组合运用。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色彩和肌理也大有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通过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就进行组合,通常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层次效果相当丰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如果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随意的组合和搭配,就大错特错了。并不是在同一建筑上采用的材料组合越多整体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在设计初期,了解并掌握好材料的外在特点,处理好材料在整体或细节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掌握好材料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的组合多种材料,取得恰如其分的感官效果。

我国存在一些优秀的建筑,在材料方面采用旧砖、旧瓦、混凝土等材料,混凝土主要负责承重,旧砖、旧瓦等极大程度的体现了材料的再利用原则,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彼此相互承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外观。多种材料的组合表现,需要明确在整体中材料如何展现着自身特色,如何通过不同材料的个体衬托整体等。总的来说,表皮的选择不在于数量,不取决于价格,最主要的是建筑师的巧妙的构思以及对多种材料的科学合理的利用。

3.3绿色建材的细部情感进行表述

国内外的许多建筑师都注重细部所展现的思想和情感,认为一个好的建筑要基于好的构思,并通过细部与其进行好的配合。细部设计能够很好地表现绿色建材的理念,在现代建筑表皮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部设计展现了表皮形态的完美,它将不同的材质、饰面进行综合,体现了面与面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不同材料和构造的交接方式,并且这种交接带来了表皮色彩、材质及纹理的交接。有的建筑灵感来自于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量现有建筑被夷为平地的现状,把被拆除建筑中的旧砖旧瓦作为设计作品中的表皮材料,通过对这些旧砖旧瓦的巧妙组合,化腐朽为神奇,既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表皮形式,又有丰富的细部处理,同时还能从中读出当地工匠的传统手艺和对材料的运用方式,让人们体会到地域文化的延续,激发起人们的怀旧情感。

总之,优秀的建筑表皮必然有精彩的细部处理,反之粗制滥造的细部无法让人感知设计的品位。

3.4材料的借光表达

“光”通常情况下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种。对建筑而言,自然光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建材的形、色、质之所以能够被人感知,都依赖于阳光。建筑师应该在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尤其是开始阶段就注重光线的运用。

首先,不同材料由于自身的质地、色彩不同,即使在同一光线的照射下,也会呈现出异样的效果。表而粗糙的材质,如木材、砖、石材、混凝土等,由于能够对光线进行漫反射,使光线均匀而柔和,形成空间氛围的均质感。同时,因为没有直接而强烈的反射,材质界而的视觉特征也会表现得更加真实,容易突出材料的本身质感;对于表而光滑的材质,在光线的照射下往往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光,形成视觉上的冲击,令人精神振奋。

其次,不同的光线条件会影响材料质地、色彩的表达。同一种表皮材料,会因为太阳角度的不同和太阳色彩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阴影和明暗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结束语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困境,时代要求中国的建筑美观而适用、高效且节能、安全又经济,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绿色建材与建筑表皮设计结合起来,推进建筑物的低碳环保,本文在这一方而进行了一些总结,希望对建筑师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自尚平.国内外绿色建材发展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5):156-158.

国外建筑特色篇10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形式的建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自身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的需要,绿色建材已成为当前建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所说的绿色建材其实就是不使用以前的天然资源和能源,而大量的去使用工农业和城市建设中的产生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这些还可以回收利用,是一类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有利的材料。如通常所说的3R建筑材料就是指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建筑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绿色建材及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了绿色新型材料及建筑节能在当前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提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势在必行。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建材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健康。它既可以减轻环境的压力,又有益于人类自身的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的概念

1.1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建材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研究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身体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发展绿色建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对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从国外发达国家绿色建材的发展情况看,绿色建材的发展除了研究和开发相关的技术体系外,必须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技术经济政策作为支撑。对于绿色建材的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国家采用LCa法,即寿命全过程评价法。所提到的绿色建材指的是无毒害或者是低毒害的健康型节能材料。从现在大量使用的绿色墙体材料体现出来的特点来看,使用绿色墙体材料是实现减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还应加大有关材料在其他方面的推广与使用。

1.2建筑节能的概念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建筑节能概念提出的最初目的是在建筑工程中减少能量的散失,而现在则被普遍当做了“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代名词,被定义为合理使用能源,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筑节能的具体内容是在对建筑物的的设计、规划、改建、扩建以及使用过程中,严格实行节能标准,使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强建筑物能源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在能够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室内供热、照明、热水供水等系统的能源消耗,以提高保温隔热性以及制冷制热系统的使用效率。

2绿色建材在建筑节能中的使用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多种廉价的农业废弃物,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节省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这些废弃物生产出来的墙体板材不仅重量轻、强度好,而且安装方便,非常符合绿色建材的要求。用这些农业废弃物还可以生产麦秸均质板、植物纤维水泥板、纸面草板、麦秸人造板、秸秆水泥轻质板等新型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完全可以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也是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左右。近些年,我国建筑垃圾已开始应用于墙体材料的研究和生产,虽然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质量较好的材料。其中出现的石膏墙体材料就包括纤维石膏板、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石膏刨花板、石膏砌块等多种类型。而且这些石膏建材具有加工工艺简单、能耗低、重量轻、防辐射、耐火性较好的特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除了各种建筑材料之外,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这两年得到广泛使用的就是太阳能资源,它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是建筑上极具潜力的新型能源之一。而且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如果能够将太阳能源充分利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常规能源,而且还有可能实现太阳能采暖、做饭等。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发展节能与绿色建材刻不容缓,而建筑节能已成为影响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

3绿色建材在建筑节能中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经济的有力支撑和有效推动之下,我国建筑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给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机遇,所以,实现建筑材料的“绿色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建筑物的造型以及其围护结构形式都对建筑物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通风状况以及自然采光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及其部件,是我国现在加大研究的方向,尤其外墙外保温、通风装饰板、通风遮阳窗帘、通风型屋顶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根据国外绿色建材发展的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可以得出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应遵循的趋势是:(1)资源节约型绿色建材;(2)能源节约型绿色建材;(3)环境友好型绿色建材。

结语

未来的人类社会肯定是节能的社会,是提倡环保的社会,全人类都将更加重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节约能源也成了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我国也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出发,加大对新能源的宣传,注重对生产和使用者的培训,以及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多方联动,从点到面逐步推广、使用新型墙材等建筑材料和能源,使建筑工程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绿色建材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代表着整个建筑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全人类的要求和时展的潮流。必须加强绿色材料的开发使用,以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建材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健康。它既可以减轻环境的压力,又有益于人类自身的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