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产业经济十篇城市产业经济十篇

城市产业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54

城市产业经济篇1

1.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赣州市完成生产总值11197412万元,比同期增长了19.0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189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670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7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11144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8%。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的25.84%,36.39%,37.77%到2010年的18.92%,41.11%,39.97%,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拉动赣州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相比2005年增长了2.73倍,增速超过了赣州市总产值2.24倍的增速。从表(2)可以看出,赣州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逐年递增,第一、第三产业及农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由2005年,2006年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转变为2010年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2.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分析。首先对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构成比例进行纵向比较。从赣州市2004年至2010年的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情况的直线图表(4)分析得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构成比例仍然较高,虽然今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所占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因为江西是个传统的农业的大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积聚上升,上涨的势头很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较为稳定,但是其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通过折线图可知,第二产业是迅速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致,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二、赣州市产业机构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赣州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对三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中得出赣州市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

1.调整农业比重,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今后农业的发展中,应注重科技的应用,将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分流,使得三产比例协调,同时对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牧业、渔业,提高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扩宽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

2.加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发挥优势产业。对于矿业、稀土等传统工业应发挥自身优势,采用高科技技术,建立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应注重行业重点优势的发展,工业是赣州市的经济命脉,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密切联系市场,了解与把握市场动态,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产品创新。

城市产业经济篇2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城市产业经济篇3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0-0033-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0.09

一、引言

金融产业集聚通过各种经济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提升区域金融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关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意义重大,已有多位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珠三角的深圳和广州、长三角的上海、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等沿海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较高,而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和金融基础较弱,金融集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武汉城市圈包含武汉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八个中小城市。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背景下,发展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谭玉成(2009)以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作为研究切入点,首次把耦合关系运用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方法分析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1]。陈文锋、平瑛(2008)运用区位熵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上海市1990―2006年金融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2]。姜冉(2010)通过计算泛珠三角地区的赫芬达尔指数,发现泛珠三角地区的金融业存在集聚现象,而且金融发展很不平衡[3]。丁艺、李静霞等(2010)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4]。钱水土、金娇(2010)以长三角洲地区16个地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贷)款集中度和股市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结构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贷款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5]。

二、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度分析

本文构建金融产业集聚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多元统计评价方法对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

(一)数据说明与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测算数据源于《湖北统计年鉴》(2002―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2010)、《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2―2010)和中国资讯行高校财经数据库。在综合分析基础上,从经济和金融两个角度构建金融集聚指标,选取了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来评价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的集聚情况。

(二)模型检验

用SpSS软件对金融集聚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相关矩阵分析。根据相关矩阵(Correlationmatrix)的分析结果可发现,指标间的相关性都在0.3以上,且都为正相关关系,采用Kmo(Kaiser-meyer-olkin)和巴特利检验,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到,Kmo统计值为0.606,巴特利球体检验sig为0,虽然并非很理想,但巴特利检验和指标相关矩阵结果较好。因此,可判断选取的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

(三)测度结果

指标体系的构建意在对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情况进行评价,重点把握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分布情况和特点。在计算得出各主因子得分的基础上,可构建金融产业集聚综合评价函数:

其中,?姿i为旋转后第i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fi为第i个因子的得分,m=2。用标准化后的数据测算fi,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可得到2009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金融集聚综合得分(见表3)。从表3可看出,武汉城市圈的各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强弱对比情况,按照强弱顺序依次是武汉、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咸宁、潜江、仙桃、天门。其中,武汉金融产业集聚指数最高,F值为2.451;集聚指数第二的城市孝感才-0.142,可见武汉金融产业集聚度最大,而且在武汉城市圈中处于集聚核心地位;金融集聚指数最小的是天门。

以此方法,本文构建了历年武汉城市圈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指标体系,采用搜集到的每年数据以及部分调整计算,依次对每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进行了测度,得出表4。

运用2001―2010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指标数据,计算武汉城市圈总体金融产业集聚指标,同上述分析方法,构建金融产业集聚指标体系,从表5可看出金融产业集聚指数的变动情况,从图1可看出历年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并在2006年之后呈现加速发展的状态。

三、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一)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

1.数据说明

采用2001―2010年武汉城市圈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金融产业集聚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口数比值得到,在这里用GDpp表示;金融产业集聚指数为前文所测算出的数据。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代表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情况,金融产业集聚指数代表金融产业集聚情况,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力地反应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体数据见表6。

2.变量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做单根检验,通过eviews6.0软件实现,其结果如表7所示。

结果显示,F、GDpp的原始数据及一阶差分后的aDF检验均存在单位根,不是平稳序列,进行二阶差分之后的aDF检验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3.协整检验

由上述分析可得,金融产业集聚指数和GDpp在差分滞后2期的情况下是平稳的,笔者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判断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此说明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第一步,进行回归,得到协整回归方程:

GDpp=16914.77+7807.736F

(105.0062)(46.02595)

第二步,对回归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表8。

从表8可看出,残差序列的aDF值为-3.523232,小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3.259808,表明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说明金融产业集聚指数与GDp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为了进一步确定两者可能的因果关系,本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4.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GDpp和F两个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表9。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因果关系,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很明显,说明武汉城市圈的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滞后期为2时,假设GDpp不是F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1062,在10%附近,说明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也会对金融产业集聚产生影响,促进金融产业集聚。

(二)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模型分析

1.变量解释与模型建立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以各市的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GDpp表示,用于衡量各市的经济增长,为了使分析结果更为显著,对人均GDp取对数。

(2)解释变量

投资增长水平,采用i/GDp表示,即用每单位GDp的固定资产投资量来衡量各市的投资增长水平,反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力资本存量,采用StU表示。人力资本是一种非货币化的变量,一般用工具变量来表示,本文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基础变量,单位万人。

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采用eX/GDp表示。本文用地方财政支出与GDp之比代表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

利用外资产值率,采用FDi/GDp表示,用以衡量经济开放程度,反映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引进外资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扩大地方就业、出口,并增加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为使分析更为显著,对上述四个解释变量均取对数。

金融产业集聚指数,采用F表示。金融产业集聚指数愈高代表金融产业集聚程度愈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金融产业集聚指数的数据来源于前文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

综上所述,为估计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lnGDpp=?琢+?茁1F+?茁2ln(eX/GDp)+?茁3lnStU+

?茁4ln(i/GDp)+?茁5ln(FDi/GDp)+?着it

其中,i表示横截面(地市),本文选取了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t表示时间序列(年份),本文选取了2001―2010年10年的数据,?着it为随机误差项。

2.数据说明

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湖北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资讯行高校财经数据库。计量分析采用数据主要构建了固定投资、政府干预、外资利用、人力资源等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指标,引入金融产业集聚指数,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对部分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建立了武汉城市圈的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处理。

3.面板数据模型参数估计及分析

由于本面板数据时间序列长度不长,数据中所包含个体成员是所研究总体的所有单位,个体成员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作回归系数的参数变动,即全部的个体成员为武汉城市圈的所有单位,此处主要研究模型中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主要考虑的是横截面变量影响情况,所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利用eviews6.0运行得出表11。

从表11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可看出:

(1)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表明模型的整体解释性比较合理,即用投资增长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利用外资产值率、金融产业集聚指数来解释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是比较合理的。

(2)从p值看,除lneX/GDp的显著性水平小于10%,lnFDi/GDp的显著性水平小于5%,其他的几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都小于1%,检验效果较为显著,说明投资增长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利用外资产值率、金融产业集聚指数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从变量系数看,变量系数都为正,按照系数大小依次排列为lni/GDp、F、lneX/GDp、lnStU、lnFDi/GDp,反映5个因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看出,投资增长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金融产业集聚指数,然后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和人力资本存量,最后是利用外资产值率,这也表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水平的依赖较大。究其原因,武汉城市圈正处于“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地区投资增速加快,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仅次于投资增长水平,F每提高1个单位,人均GDp就提高4.05个单位,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

四、启示与建议

随着金融产业集聚不断发展,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将更为突出。我国各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金融产业集聚对改善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金融产业集聚指标体系,客观地描述了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现状,通过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此外,本文研究过程中,存在数据搜集困难,影响金融产业集聚因素的指标有很多,文中构建的金融产业集聚指标体系并不完善,不能完全准确说明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情况。

笔者认为,加强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为了推进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加速发展,促进圈内经济健康快速增长,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资源空间布局。从武汉城市圈看,突破点在于建立一个区域性资本市场、区域性货币市场、区域性债券市场、区域性期货市场、区域性民间融资市场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鼓励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建立金融控股和金融租赁公司,鼓励城市圈内商业银行积极向外扩展业务,壮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担保等公司规模,支持金融机构在城市圈内扩展业务,积极网点布局,鼓励向落后地区延伸,实现城市圈内协调发展,更有效地实现储蓄向投资转换。

2.加强区域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和组织的创新是实现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完善圈内金融市场层次的同时,不断创新推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网上金融业务,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整合圈内金融资源,进一步打破圈内城际行政区划对业务的限制,更大限度的发挥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的增长和扩散效应。

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圈内金融一体化建设进程。结合各个城市实际情况,加强金融发展基础建设,构筑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城市圈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财政等部门协调合作,支持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推广,防范和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推动武汉城市圈信贷市场、票据市场以及支付清算、信息服务等一体化,提高圈内资金使用效率,畅通信息共享的渠道。

4.加强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目前,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健全金融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尤为重要。一方面,应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制定武汉城市圈金融人才培养与发展计划,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集合政府、金融部门、高效、企业等多种资源,加强后备金融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向圈外重金招聘,为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落户武汉城市圈。

参考文献:

[1]谭玉成.对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J].理论与实践,2009(7).

[2]陈文锋,平瑛.上海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8(20).

[3]姜冉.泛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基于1982―2007年的数据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城市产业经济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产业转型;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平顶山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了,形成了一种黑、大、粗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这是资源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资源的天然禀赋在带来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势必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平顶山进入调整经济结构以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产业结构优化上高瞻远瞩,要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积极促使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快速转型。

二、平顶山地区产业现状及影响

依靠着富饶的地下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平顶山地区建立了强大的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产业,这些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产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为平顶山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也给区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矿业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约300km²;因采煤而引起的地表塌陷区面积约200km²,破坏耕地约12000hm²。目前形成矸石山38座,占地约1000hm²。

三、后资源型城市经济低碳转型的视角

(一)产业经济的低碳化视角

1.产业结构低碳化与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低碳化与高度化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高度化不仅要依据传统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使产业结构由低到高不断发展,而且也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更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能源浪费严重、碳排放量大的产业。

2.产业结构低碳化与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加强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即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产业联系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均衡。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以自然资源还原、恢复、再生成为手段,在加弹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永续使用、环境不断净化、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以及提高产业的关联水平基础上,经济社会达到科学合理、长期持久稳态增长的和谐的产业结构状态。

(二)休闲时代与休闲经济视角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休闲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休闲转变。

休闲度假旅游是一种高水准、高品位的需求,对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导的城市旅游,只有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休闲度假旅游体系,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后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的低碳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时面临多种产业选择。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角度看,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四种。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努力挖潜,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大环境的逐步改善,为旅游产业成为转型期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奠定了基础,使旅游产业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逐渐突显。

(一)平顶山地区旅游产业开发现状

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极度非均衡性,主要集中在鲁山、舞钢、汝州,呈现出山水旅游资源受到投资商青睐。鲁山、舞钢市在2004年吸纳旅游建设资金1.23亿元,占全市的89%。

(二)平顶山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业扶持过于集中,旅游产业开发类型单一,主要以山水旅游资源为主。

2.旅游层面过于简单,主要依赖观光旅游项目,对旅游资源文化价值的挖掘深度不足。

3.表象开发,深度不足,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原始,产品缺少创新,旅游产品内涵不足、缺少时尚性、参与性、吸引力和震撼力。

4.工业旅游意识淡薄,旅游资源开发出现空挡。

五、平顶山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一)进行体系化建设,打造一流旅游区。

建设一流旅游区,从长远发展的要求来看,必须实现可联动、可拉动、可推动、可弘扬、可持续。战略重点是:“保护做好、环境做优、文化做深、市场做透、产品做精、服务做细、产业做强、发展做大”。

平顶山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四个层面:转换模式、增长规模、品质提升、结构优化。按照分步实施原则,根据平顶山旅游发展的形势、当前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的发展环境,实现以下目标:

1.转换模式。逐步改变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旅游环境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高、空间尺度的拓展、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等体系化建设,逐步形成集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修学会议、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2.增长规模。旅游目的地发展成熟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游客滞留时间和人均消费。平顶山旅游业的发展应首先实现游客数量的快速增加,实现由规模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人均消费。

3.品质提升。突出生态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发挥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挖掘工业旅游产业潜力,进一步强化强势品牌的市场拉动功能,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4.优化结构。首先,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拓宽旅游产业链条,扭转单一“门票收入”结构,增加其它“服务性收入”;其次,优化客源结构,重点开发省外市场、拓展国际特种旅游市场和国内会议度假、文化体验、修学旅游、温泉旅游等新型旅游市场。再次,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推进温泉、山水、乡村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全年候均有特色旅游活动的产品体系。最后,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各县市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覆盖平顶山全市的旅游空间网络,逐步改变单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由一强变多强,实现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

(二)生态产业置换,全面优化平顶山环境。

以旅游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人居的和谐,实现生态型旅游城市的目标,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以旅游开发为契机,促进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完善旅游资源产业链,实现“双利”低碳经济。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这种旅游方式是指对现代工业场所的参观,包括参观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可以实现经济“双利”局面。工业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企业应该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公关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结束语

关注生态,关心文化,构建和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就是这一理念的推动下产生的,又把这一理念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推进。平顶山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是一个老工业区,一些地方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部分老工业区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急需进行整治。生生态产业置换正是针对这样的老工业区而提出的,是结合老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产业结构由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益的生态产业的转换,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大伟.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对策思考——以平顶山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21.

2.蔡守秋.低碳经济立法研究一模式选择与范围限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38一43.

3.陈德敏.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12.

4.陆钟武.关于低碳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3(5).

5.李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山[J].,城市发展研究,2010(2):56一72.

6.苏明吾.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J].中州学刊,2001(3).

作者简介:

城市产业经济篇5

[关键词]潍坊国际风筝会旅游节庆经济发展影响

引言

潍坊市从1984年开始先后组织了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蔬菜博览会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对该市的经济、劳动力就业、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数据用数量形式表现出来,如对经济及劳动力就业的带动效应;有的则无法用经济及数量的指标来衡量,如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希望给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旅游节庆的特点

旅游节庆通常是指一些含有多种旅游项目的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交易会、博览会、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围绕旅游节庆所开发的一系列旅游产品我们称之为旅游节庆产品。除具有旅游产品的一般性特点外,旅游节庆产品还具有以下特性:①主题特色突出,旅游节庆产品的策划和组织通常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对当地资源、产业等要素进行整合,而这一主题大多来源于当地较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历史、艺术、宗教、特产等;②旅游节庆产品的推出大多具有短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每次短则三、五天,长则半月到一月,大多为周期性举办(一般是一年一次),少数围绕一些特殊事件(如世博会、奥运会等)开发的旅游节庆产品在同一地区则往往不具有周期性的特点;③旅游节庆产品强调从总体上形成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热闹、欢庆气氛,较之一般性的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产品的质量在较高的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环境气氛的营造;④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说,旅游节庆产品的整合性特征更加明显,要和当地政府、民众以及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牵扯到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二、我国各地旅游节庆活动可谓遍地开花,热闹非凡

在这其中也确实涌现出一批综合效益高、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地方标志性节庆,象上海旅游节、青岛啤酒节、潍坊风筝节、大连服装节、深圳高交会等,它们在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提高地区知名度、增强城市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举办节庆活动的作用,以山东潍坊的风筝会为例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当前,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国内的广东、温州等发达地区,由于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加工制造业已趋近饱和,正在寻找对外扩张的空间。潍坊市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风筝会的名气和品牌。“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办会宗旨,突出经贸唱戏这个重点,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招商引资上。每届风筝会都有大量项目签约,数目难以准确统计。2005年潍坊风筝会期间已签定和拟签定合同项目227个,预计招商引资165.1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外资金约占三分之一。在227个合同项目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109个,过亿元的45个,投资过1000万美元的境外合同项目15个。境外投资方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我国台湾、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4月20日同时开幕的第23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会和第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风筝牵线,蔬菜为媒,文体搭台,经贸唱戏,招商引资取得累累硕果,至今共签订合同项目159个,合同金额257.3亿元。

2.有力地带动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节庆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交通、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业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加快发展节会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外来游客的支出直接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居民的边际消费水平,扩大了消费需求,从而刺激了其他产业的增长。据专家测算,节庆经济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其长远效益更是不可估量。例如,自1984年以来,潍坊已经成功举办了23界国际风筝会。在为当地旅游业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的同时,风筝会带动了风筝、住宿、餐饮、旅游、商业、交通、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庞大的潍坊风筝产业。潍坊风筝从材料供给、生产制作、贩运流通到市场销售,已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成规模的风筝厂有二三百家,产业从业人员有万人之众,年销风筝3000多万只,收入4亿多元。寿光的菜博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以市场为中心的北宋商贸园,形成了以兴美冷藏、齐鲁制冰为主的农产品冷藏保鲜业,以福运塑编、兴隆纸箱为主的农产品包装业和以嘉元生物、釜盛有机肥为主的肥料业三大产业群。同时形成了种子、农药、化肥、薄膜、农机等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电子拍卖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的市场体系。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促进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城乡互动。在节庆活动期间通过对潍坊市内寿光蔬菜、昌乐西瓜、安丘蜜桃等20多种土特农副产品,风筝、年画、嵌银漆器、仿古铜等民间工艺品以及临朐奇石、昌乐蓝宝石等特有矿产品,进行优选和精雕,嵌“旅游”铭牌,身价倍增,实现了“以游引资,以资促游;以游旺商,以商促游”的大循环,使旅游业和其它产业间的联动作用更强,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提高了人们收入,扩大了就业机会

节庆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餐饮、住宿、导游、交通等方面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第二,旅游设施的建设,能够直接提高建筑与建材行业的就业水平;第三,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通过乘数效应波及到其他行业,从而带动其它行业就业水平的提高。例如北延商贸一条街,成为周边地区肥料、种子、农资批发零售集散中心,从业人员1000多人,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目前在寿光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外来人口达10万人以上,企业膨胀扩大了劳动就业20万人,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多万人。实践证明,菜博会作为寿光的“金字招牌”,既扩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开创了农业经济的新局面。

4.提高城市形象

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也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潍坊市在风筝上下足了功夫。街道两旁高高的路灯杆上,装饰着铁艺的风筝图案;候车廊上张贴着风筝的海报;建筑物上随处可见风筝标识;很多场所的命名都与风筝有关……历史的文化传承被潍坊人挖掘利用得淋漓尽致,并且已远远超出了文化的范畴。2006年他们在市内建成了一座面积8100多平方米的世界风筝博物馆,建筑造型吸收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征,成为潍坊这个“世界风筝都”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我国第一个大型风筝博物馆,该馆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左右。邻近博物馆,潍坊市又建设了一个占地9公顷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成为展示风筝文化与民俗文化、市民休闲娱乐、商业购物消费,以及举办大型集会活动的场所。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为潍坊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潍坊的桥梁和纽带,成为重要的城市名片。

5.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群众素质的提高

旅游节庆活动推动了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中外客商莅临潍坊,给潍坊人以巨大的鼓舞,激发了潍坊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每届风筝会都同时举办专家报告会、理论研讨会、经济发展论坛等,各种先进的思想理念在此交汇。来自国内外的新科技、新理念,引发了寿光农民的“理念更新”。观念的更新成为潍坊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践证明,节会已成为潍坊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节会的举办,不仅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扩大了潍坊市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完善了产业链条,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产业经济篇6

关键词:产业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协同发展;经济绩效;空间计量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5.02

中图分类号:F121.3;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006-05

industryDevelopmentpatterns,CoordinatedDevelopmentofCitySizeandUrbaneconomicperformance

――empiricalResearchBasedonSpatialeconometric

CaoCongli

(antai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

abstract:thispaperconstructsacomprehensivetheoreticalmodeltoanalyzethesynergyeffectsofindustrydevelopmentpatternsandcitysizeonurbaneconomicperformance.Basedonurbanpaneldatafrom2003to2013inChina,itestimatesthemarginalbenefitofspecializationanddiversificationunderaconstraintofurbanscale,theoptimalcitysizeforagivenlevelofspecializationordiversification,andthespilloverrangeofspecialization.itfindsthat:onlywhenacityscalesurpasses129millioncandiversificationpatternenhanceeconomicperformance;asthepopulationsizeincreases,theeconomicperformanceexperiencesaninvertedUstructureandthemarginalrevenueofurbanscaleincreasesasthedevelopmentpatternshiftfromspecializationtodiversification;theimprovementofspecializationindexofindustryshowspositivespatialspilloverontheindustrialefficiencyofsurroundingcities,andthisspatialspilloverperformsmorestronglyaround100kilometersand400kilometers.

Keywords:industrydevelopmentpatterns;citysize;coordinateddevelopment;economicperformance;spatialeconometric

S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正从增加投资转向技术创新和提高经济效率。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经济活动呈现出愈加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大约超过总人口的60%,而相应的面积不超过5%[1]。2015年中国以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达到56.1%,在城市人口不断集聚,中国面临经济减速、驱动转换的现实挑战下,城市产业发展如何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从而更好发挥空间和地理上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而带动整个经济体效率的提升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1文献评述

对于集聚经济和城市生产率,国外学者最早倾向于从城市规模的视角来考察。许多关于“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研究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城市生产率可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转变[2,3]。另外,早期的相关研究通常假设城市的最优规模是唯一的,忽视了城市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和内在功能等城市特征的变化对城市效率规模的动态影响。abdel-Rahman和anas,Capello等否定了单一最优规模,认为在构成城市体系的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经济效率会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4,5]。柯善咨研究发现从制造业向生产业转型中提高效率的门槛规模大约为43.5万人,以2008年生产业与城市制造业的结构比例1.437来测度,城市的最优人口规模是245万人[6]。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功能等特性的变化,城市具有动态非唯一的最优规模。

随着集聚经济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从专业化和多样化经济的视角研究集聚经济和地区生产率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共识。Henderson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本地化经济集聚效应将逐渐消失[7],而Duranton则观点不同,认为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产业走向成熟,城市应从综合性城市体转变为专业化高度发达的特色城市,通过地方化生产模式以获取更大收益[8]。这些分析表明专业化、多样化生产模式以及带来的外溢效应可能与城市规模协同发展,共同作用城市的经济绩效,如果割裂两者的协同影响单独研究可能会忽略某些重要因素。

纵观已有文献,由于缺乏一个共识的综合框架,对城市产业发展模式的综合检验相对缺乏,以往对城市规模、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经济绩效的大部分研究是独立的,在计量方法上也很少考虑基于距离的空间外部性。鉴于此,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于:①在分析视角上,考虑了城市发展方式和人口规模的协同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城市规模的倒U型特征。②在研究方法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虑了基于距离的经济体间的空间互动。③在证研究上,进行了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绩效提升的综合实证检验。

2计量模型

2.1计量模型设定

全要素生产率(tFp)被定义为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本文用全要素生产率表示城市经济绩效。根据前文已有文献的研究,建立可供检验的计量模型,在回归模型中用一次项、二次项表示经济绩效随人口规模变动的倒U型结构;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规模具有协同发展的特性,使用产业发展模式(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规模的乘积项表示两者的协同作用;根据anselin的研究[9],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存在空间相关性,因而建立模型时需要考虑空间因素和溢出效应。本文借鉴于斌斌和金刚的方法[10],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lntFp代表城市经济绩效,RZi和RDi分别代表城市产业的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n表示城市人口规模,交叉项RZi×lnn和RDi×lnn分别表示专业化或者多样化与城市规模的交互影响,X表示其他控制变量,主要选取产业结构、政府作用和人力资本,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εkt表示误差项,αk表示个体效应,γt表示时间效应。

当λ=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模型),定义为模型1和模型2;

当θ1=θ4=λ=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aR模型),定义为模型3和模型4;

当θ1=θ4=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交叉模型(SaC模型),定义为模型5和模型6;

当θ1=θ4=ρ=0时,模型为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em模型),定义为模型7和模型8。

2.2相关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经济绩效(lntFp)。参照张浩然、蔡伟毅等学者的处理方法[11,12]。此外,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以2003年为基年,将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本存量分别用城市所在省区生产总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处理。

(2)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专业化、多样化指数:借鉴Duranton和puga的方法[13],城市的专业化发展模式用RZi指数测量,多样化发展模式用RDi指数测量。RZi计算公式为RZik=max(sjk/sk),RDi指数计算公式为RDik=1/∑jsjk-sk,其中sk表示所有j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全部城市就业人数的比值,sjk表示城市k中,j产业的就业人数和该城市总就业人数的比值本文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选择了主要的产业,包括制造业、生产业、生活业和公共服务业。在14个服务业行业中,生产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教育;消费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公共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专业化指数体现了城市的maR外部性,多样化指数体现了城市的Jacobs外部性。事实上,RZi指数和RDi指数并不绝对相斥,某些多样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某一个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也可能具有较高的水准。

城市人口规模用市辖区年末总人口来表示。由于城市非农业人口数据从2009年起停止,本文使用市辖区年末总人口来表示人口规模,使得数据统计口径一致。

交叉相乘项。专业化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交叉相乘项(RZi×lnn):该交叉相乘项用以考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专业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多样化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交叉相乘项(RDi×lnn):该项用以考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绩效的作用。

其他控制标量。产业结构升级(third):采用第三产业相应增加值占城市年度总产值的比重反映。外商投资强度(fid):采用根据历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价换算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来反映。政府作用强度(gov):选择政府财政支出占城市年度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人力资本积累(edu):采用每万人中等以上学校教师数衡量。

(3)空间权重矩阵。已有文献中使用的空间结构权重矩阵有经济距离、地理距离等,但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是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采用距离衰减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如下:

wkl,d=exp(-dkl),其中k,l表示不同的城市,d表示距离。

3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3.1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选取了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年鉴》、地区统计信息网等。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因为没有各城市的相关指数,所以用各省的指数代替。

3.2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首先进行豪斯曼检验,各模型均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其次根据自然对数函数值(logl)对四种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判断与选择,由表1可知,SDm模型是实证研究中考虑RZi和RDi效应的最优模型。接下来根据模型1和模型2进行实证分析。

(1)专业化、多样化指数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在方程1中,对专业化指数求偏导数,可得,lntFp/RZi=0.0551+0.0402w-0.0011lnn,专业化指数RZi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在考察的样本区间,专业化发展模式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但专业化和人口规模的乘积项(RZi×lnn)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专业化效应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作用在逐步减小。在方程2中求偏导数,得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绩效的边际效应lntFp/RDi=-0.0073+0.0015lnn,多样化指数RDi在5%的水平显著为负(-0.0073),表明样本区间内城市的多样化发展模式抑制了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但多样化指数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乘积项(RDi×lnn)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多样化生产模式逐渐开始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也表明多样化生产方式正向效应的发挥有一定的门槛规模要求,进一步,可以解得城市多样化对经济绩效的门槛规模大致为129万人。2013年我国城市体系中,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29万人的有99个,大部分城市低于城市多样化生产模式经济绩效发挥效应的门槛,所以对于中国大部分的中小城市来说,盲目地发展“小而全”的多样化生产模式是不太适宜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中等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此时,城市也需及时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战略,从专业化经济向多样化经济转型发展,激发城市持续增长的潜力。

(2)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从城市人口规模的回归系数来看,一次项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二次项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城市规模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结构:一方面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产生集聚效益,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知识和信息的溢出,形成模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绩效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集聚度的不断提升,交通、房价等成本持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拥挤效应,从而降低城市的经济绩效,抑制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当收益和成本均衡时,城市规模达到最优。同时这一规模随

着城市产业发展结构模式、人力资本、外资情况,政府作用等也在动态变化。利用方程1的估计参数,可以得到lntFp/lnn=0.0173-0.0011RZi-0.0026lnn,把2013年专业化指数的平均值2.56带入,可以得出具有平均专业化水平的城市最优规模大致为262万人。利用方程2的估计参数lntFp/lnn=0.0167+0.0015RDi-0.0038lnn,把2013年多样化指数的平均值3.98带入,可得具有平均多样化水平的

城市最优规模为389万人,这与王小鲁等的一些研

究结果类似[14]。比较两个边际效应,可知城市规模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和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以上研究,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人口规模还远远小于发挥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的最优规模,今后在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要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城市的人口集聚;而对于一些城市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如北京(1245万人)、上海(1364万人)等则要提升产业多样化的水平,与相应的城市规模相匹配,使城市在专业化向多样化的转变中实现城市经济绩效的有效提升。

(3)空间溢出效应。wlntFp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1%的水平),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一个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临近城市效率的提升,而且这一技术溢出效应一旦产生会对整个经济部门的增长产生明显推动作用[15]。从RZi和RDi的空间滞后项来看,专业化的空间滞后项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多样化的空间滞后项不显著,表明专业化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可能与研究样本区间的城市规模以及多样化水平有关,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规模还比较小,多样化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我国的多样化水平相对不高,部分学者认为多样化水平较高时才能发挥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和对临近经济体的空间溢出。

为了进一步分析随地理距离增加,专业化效应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溢出效应,本文使用SDm模型,对空间权重设定100~800千米的距离阀值,分别回归得出空间溢出系数(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专业化效应的溢出效应在100千米和400千米左右较大,在600千米以后逐渐变得不显著。100千米左右较强的溢出效应说明较短的距离(比如临近城市)有助于专业劳动力和产品的提供,可以有效促进知识和技术等创新因素的溢出。400千米左右较强的溢出效应与集聚阴影效应(agglomerationShadows)的减弱有一定关系,根据Fujita等的研究[16],当与中心城市距离逐渐增大时,市场潜力函数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呈现“∽”型曲线。在100~400千米之间,随着与中心城市地理距离的增加,市场潜力函数逐渐上升,中心城市的集聚阴影效应逐渐减弱,经济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当距离超过600千米,随距离的增加空间溢出效应迅速衰减,并且逐渐变得不显著,难以对周边城市的经济绩效产生促进作用。

(4)其他控制变量。其他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对本地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没有显著提升地方经济绩效,反映了地方产业发展中,产业结构虚高而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较低,这种测算的失真使得产业结构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积累对本地经济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提高教育质量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逐渐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最重要的投入要素,而且人力资本特有的收益递增和外部性特征提高了其他要素的效率,进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绩效提升。政府作用强度的回归系数为正,显示了在中国式的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绩效的提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经济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这可能与外商投资的领域有关,如果外商投资的领域偏重于加工制造业,技术含量低,则对城市经济绩效的作用不显著。

4结论

本文构建综合实证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提升的协同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专业化、多样化对经济绩效提升作用的发挥与城市规模相关,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对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多样化的提升作用逐渐增加,多样化对经济效率提升的门槛规模是129万人。②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经济绩效呈现倒U型结构,而城市规模增大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而增加。以2013年的专业化、多样化平均水平为基准,与专业化水平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是262万人,与多样化水平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为389万人。③专业化具有显著的跨区域空间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在100千米和400千米时较大,在600千米以后逐渐变得不显著。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设计倾斜政策,引导剩余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向规模偏小的中小地级城市集聚,使其成为我国地方性城市群的核心和城市体系的基层结构。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规模还远远小于专业化和多样化经济发挥效应的最优城市规模,扩大中小城市规模可以提{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同时让更多的人分享各类保障和发展机会。(2)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应根据城市特征实施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专业化和多样化分工协作。大城市要实施“多样化”为主、“专业化”为辅的“驱动”城市路径,中小城市要实施“专业化”为主、“多样化”为辅的城市路径。我国大部分地级市的实际规模仍未达到产生多样化效应的门槛规模,在大城市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多样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小规模的地级市应结合城市要素禀赋、比较优势,集中人力资源和资本推动当地特色产业专业化发展。(3)城市间溢出效应范围为都市圈的区域规划、产业布局提供了借鉴意义。城市间的溢出范围在100千米和400千米处相对较强,对于东部地区城市群内的城市而言,产业发展应采取功能互补、差异化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对于西部地理距离较远的城市而言,应建立不同区域的市场核心,形成多核发展格局,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更好发挥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RosenthalSS,StrangewC.evidenceonthenatureandSourcesofagglomerationeconomies[J].HandbookofRegionalandUrbaneconomics,2004(4):2119-2171.

[2]oSullivana.Urbaneconomics[m].mcGraw-Hillpress,2007.

[3]梁婧,张庆华等.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中国城市规模是否过小?――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2015(3):1053-1072.

[4]abdel-RahmanHm,anasa.theoriesofSystemsofCities[J].HandbookofRegionalandUrbaneconomics,2004(4):2293-2339.

[5]CapelloR.RecenttheoreticalparadigmsinUrbanGrowth[J].europeanplanningStudies,2013(3):316-333.

[6]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4(4):76-88.

[7]HendersonJV.theSizesandtypesofCitie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4(4):640-656.

[8]DurantonG,pugaD.FromSectoraltoFunctionalUrbanSpecialization[J].JournalofUrbaneconomics,2005(2):343-370.

[9]anselinL.Spatialeconometrics:methodsandmodels[m].Berlin: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13.

[10]于斌斌,金刚.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4(2):31-44.

[11]张浩然.空间溢出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J].财贸经济,2014(9):51-61.

[12]蔡伟毅,陈学识.国际知识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5):52-57.

[13]DurantonG,pugaD.DiversityandSpecializationinCities:why,whereandwhendoesitmatter?[J].UrbanStudies,2000(3):533-555.

[14]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9):22-29.

城市产业经济篇7

摘要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城市经济提供发展所需的机遇与动力,对城市化建设目标的加速实现也有重要价值。论述从体育产业的发展角度入手,探讨体育产业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城市经济体育产业发展影响

体育产业是指从生产经营以及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具有大众性特点的体育生活与相关经济行为有机融合起来进而形成的一项特殊产业。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健全,体育产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一、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体育赛事为依附的发展格局,通过举办、参与各种体育赛事的方式,能够为城市崭新形象的塑造提供良好契机。换言之,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城市文化提供驱动力,彰显城市活力,丰富经济结构,对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以及发展扩容等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近年来的实例中表明,随着洛杉矶、莫斯科、蒙特利尔等城市成功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这些城市迅速扩容,取得了全新的发展,并且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功能的多样化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以体育赛事为依附的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饭店、酒店、旅游设施、城市绿化)等均能够得到大力的支持与发展。这不单单能够有效提高相应城市的整体品味,并且对改善城市软环境也有重要价值,在吸引资金、资产投资,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刺激城市经济消费

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并促进经济水平增长的过程中,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所占据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换言之,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可以以刺激并鼓励消费为途径所实现。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的消费市场是非常庞大,且伴随着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大众自身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相关的服务类消费品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消费者消费诉求正逐步自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娱乐、教育、体育等精神层面。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加速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刺激消费并鼓励消费的作用,带动GDp增长,进而为城市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与优化奠定基础支持。

三、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社会大众的休闲时间明显增加,大众对于体育产业的需求量也日益升高,这直接表现为大众对体育终端消费品――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为了满足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就应当增加体育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体育产品生产从行业属性上来说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点,所需要的劳动力规模高,因此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除此以外,各类体育赛事的举办也能够增加体育产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量,带动相关行业人员的增加,在缓解城市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方面有确切意义。

以2008年北京所举办奥运会为例,在奥运会申请至举办的全过程中,奥运经济已经累计为我国提供200余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分别来自于:其一是因奥运会相关赛事所需工程建设以及奥运会场馆后期所需专人管理、运行所产生就业岗位;其二是在奥运会举办后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提高,为城市发展吸纳更多投资机会,并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三是通过举办奥运会赛事的方式,使相关人员需要进行教育、培训活动,随之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促进人力资本投入水平的增加,形成更高的竞争实力,进而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因此与其他第三产业一样,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起到扩大内需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大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双向发展,从而带动社会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健全与发展。以上内部、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能够为体育产业的发挥在那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在提高收益潜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也有研究中指出:随着体育产品消费行为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商业、交通运输产业、新闻出版产业、以及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使体育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不仅如此,体育产业的发展还能够极大地促进旅游.饮食、服务业和商业的发展。各种体育运动尤其是国际性、世界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参赛的运动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工作人员以及观众、游客等。少则数千人,多则上百万人。如此众多的人的衣、食、住、行、参观、旅游等需要必将促进饮食、商业、旅游等各种服务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经分析认为体育产业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二)刺激城市经济消费;(三)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这四个方面,望能够使体育市场更加繁荣,促进体育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基金项目:湖南文理学院科研课题《湖南群众体育与城市经济耦合互动发展对策研究》(15YB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增喜.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72-76.

城市产业经济篇8

一、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发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80年—90年代初,借助当时政策的松动,最早走出大院大所大厂、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一批吃螃蟹者,与体制外创业人士聚合,在大城市靠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区域开始进行创业活动,那时主要以贸为主,自主自发自为,于是在一些城市形成了早期创业街区。以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广州天河科技一条街、东北沈阳三好科技街等为代表,论规模和影响力,尤以中关村为典型,形成了“两通两海”,名气很大,联想集团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创业。那个时候,深圳等特区因得风气之先,借助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开始出现集中的工业城,是最早的城市主题产业园区。

第二阶段是主动有为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全国出现下海潮,改革开放迅速升温,由政府主导,各地相继开建开发区,开发区热延烧全国。这股热潮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期,在全国出现了各级各类开发区,成为中国政府搞经济的直接抓手,各级政府纷纷成立园区管委会,附设开发公司,进行成片土地开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一段时间,招商引资成为各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要和激励手段,全国开始形成五个等级的园区格局,从部级的高新、经技、保税、出口加工区,到省市县开发区,乃至乡镇工业园,遍地开花,星罗棋布。各级政府成为园区建设的主角,吸引外资成为各地发展的重点,产业园区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创新源和摇钱树。

第三阶段是转型创新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最初10年,总部经济概念横空出世,同时总部经济园区出现,并与各类传统园区开始并存,其先行者和典型代表是北京总部基地。总部经济园区是不同于传统园区的一种产业园:首先是高端化,总部园区是以企业总部聚集为主的园区,而传统产业园主要是制造企业集群;其次是集约化,总部经济园区是写字楼式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和单位产出率都要高于厂房化的比较粗放的开发区;再次是开发主体不同,总部园区由市场化的城市运营商开发,政府只是协助,而传统产业园则是由各级政府管委会下属的国有开发公司直接开发,开发体制机制都有不同;此外,开发方式也不同,总部园区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招商,园区具有完整统一的形态,而传统产业园区,主要是土地划块招商,入园企业自主开发,开发进度不一,园区形态比较杂乱;再有,总部园区的建筑、建材、配套设施、环境都实现生态化,而传统园区那时还不太注重生态和环保;还有,总部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化,经济服务、信息服务、园区文体活动、物业管理等起点较高,形成比较先进完善的统一平台,创造出总部公社、总裁沙龙、总部共同体等新形式,传统园区则囿于当时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手段,服务平台开始时起点并不高。

总部经济园区之所以在近十年兴起,是因为它应合了多种发展需要,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升级客观上要求原有工业园区改变粗放开发方式,必须集约化、精细化、生态化;二是除了外企仍在流入中国之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本土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大大增加,企业总部与生产分离的条件非常充分,总部经济的市场需求已经成熟;三是政府主导全包型的园区建设模式缺乏活力和效率,面临转型和多元化,而城市运营商群体开始形成并成熟,因此,总部经济园区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

二、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主题产业园区方兴未艾

当前,正处在总部经济园区与各类传统产业园区竞相发展的时期。从今后发展方向和前景来看,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产业园区,总部经济方兴未艾,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过去30年,城市化与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发展是中国实现赶超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两大法宝。今后20—30年中,中国的经济总量还将持续增加,并将实现对美国的超越,许多国际经济机构对此都有预测。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的,城市化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现有城市化率已达到50%,今后15—20年左右,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要达到70%,现在离目标还差20个百分点,可以预料,新型城市化未来仍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引擎。

首先,出口为导向的低端制造业的发展将实现结构调整,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仍将是今后相当时期内的历史任务。国际金融危机其中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要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经济的稳定和就业的确保,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要保持相当的实力,应当把此作为长期国策。

其次,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尚在进程中,现代化仍然是中国发展的主题,并将牵引和主导着中国社会的前进。由此可见,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还是当今中国发展强劲的动力,只不过今后我们的工业化需要不断升级,城市化也要走出新路。而这些都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主题产业园区,而总部经济产业园区就其形态和内涵而言,是城业兼具的现代产业园区,因而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交叉路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国内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尚处于扩充、优化和提升时期,内资企业总部不断扩张,外资企业总部还在移入,国内成长型企业增多,一些分散的小企业也在升级,都需要有专门的产业园区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城市产业经济篇9

关键词:石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44—04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及辅助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它由一系列相关联和相补充的企业和机构实体组成,不仅可以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实行纵向延伸,还可以横向扩展到生产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者有共同投入品的企业或产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城市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资源型城市,也称资源主导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化城市,这种自然资源大多具有不可再生性。目前,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

建国以来,就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资源型城市功不可没。但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成的资源城市中,已有超过半数进入“老年期”,大量职工下岗,其经济和社会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云南省东川市铜业产值和税收一度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的2/3,但是随着铜资源的枯竭,4个铜矿全部停产,其原有的城市地位被迫降为一个县级区。黑龙江省双鸭山、鸡西、鹤岗和七台河等四大煤城,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发展也举步维艰。在各大资源型城市随着主业关闭破产和关联产业陷于萧条,下岗职工和提前退休人员激增的同时,社会保障投入也急剧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以调整和升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实现其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胜利油田所在地——东营市的油气资源富集,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85%的产量都中在境内。油气资源开采和加工是东营市的主导产业,东营市的工业体系涵盖了油气勘探、开发、输送、石油化工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石油及其相关产业为东营市创造的价值几乎每年都占其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但是石油、石化产业是高污染产业,油气开发和石油炼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过去的15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都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但是不可否认,胜利油田陆上勘探开发难度加大,主力老油田大都进入“三高”阶段。随着石油减产和企业减员增效,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增加,直接影响该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抓住石油盛产时机,加快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等接续和替代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是该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起步,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集研发、加工、服务、内外贸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产业集群的生产组织方式。该市近年来致力于建设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希望通过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化升级该市的产业结构,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目前学术界除了纯理论研究之外,更注重结合具体某个经济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王辑慈等(2001)认为,产业集群可以从纯经济学、社会学和创新学的角度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集群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陆岸萍(2003)通过考察福建晋江的制鞋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认为产业集群能推动生产及与生活服务相关产业的集中和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的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沈正平等(2004)采用区域乘数、投入一产出分析工具,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得出产业集群是外部经济和动态规模经济的创造者的结论;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区域宏观经济水平就会随之出现递增的收益;通过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就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陆聂海(2009)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认为产业集群升级是实现浙江中部地区经济顺利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产业集群主要通过整合产业价值链来影响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辅助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可以不断推动区域内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强化区域内不同规模企业间的网络联系,优化区域内企业的构成比例。同时,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部企业相对于集群外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灵活性,在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更具有优势,从而优化区域产品结构。另外,产业集群可以形成网络化、竞争化和协作化的生产体系,改进区域生产方式,提高区域生产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区域产业化水平。

2.产业集群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区,企业、中介组织、科研以及政府部门在地域上、产业上和利益上的相互关联性,使他们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稳定的网络关系。这种稳定的网络关系使区域内相关产业的最新信息和知识能够快速、广泛进行传播,并成为区域内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集群内相互关联企业之间由于这种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性、互惠共生性、耦合激励性、地方结网性和产业柔性化等条件,使得技术创新成果很容易被集群内部企业学习、吸收,从而使技术迅速扩散,促进整个群体内部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3.产业集群塑造区域品牌,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最终表现为区域品牌的塑造。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思路。产业集群是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而形成的稳定的集合体,为塑造区域品牌提供了支撑条件和基础。集群内企业通过细致的专业化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集群外企业不具有的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成为塑造区域品牌的产业基础。另外,产业集群具有“磁场效应”,可以通过吸引和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区域经济特色,推动区域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打造区域品牌。

本文的研究正是从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角度出发,研究东营市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问题,以期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产业集群推动该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一)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优势

由于油气资源丰富,东营市一直把石油开采和炼化作为支柱产业。但经过多年开采,东营地区的原油储量和油质已明显下降,开采难度与成本日益增大,石油越来越难以支撑该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胜利油田改制衍生出来的众多存续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将城市发展从依赖石油资源转向依靠石油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1.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化的服务体系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以形成区域产业整体发展的聚集力。东营市对构建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化服务体系极为重视:一是积极培育行业协会,2006年,东营市成立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协会;2007年组建了山东商会石油装备东营经贸分会,与英国石油学会、世界石油工程协会等多家行业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和广泛的联系,为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规划引导,区域资源整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建立健全中间品市场体系。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胜利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全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衔接,搭建主导产业配套集群,形成产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及时提供市场、技术、原料供应和国际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信息,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平台。三是发展和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东营市为适应石油装备等大宗货物的便捷进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建设西郊铁路物流中心、广利港,以提升东营市对石油装备等大宗货物的仓储和运输能力。随着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产品流通、仓储物流等四大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东营市将发展成全国最适宜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区域之一。

2.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化的技术与智力优势。中国石油石化系统的最高学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坐落于东营市,胜利油田的物探研究院、地质科学院、采油工艺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勘探设计研究院和技术检测中心等“五院一中心”也坐落在该市,从而使东营市拥有大批石油装备高级技术人才和大量石油装备技术科研成果。东营市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和胜利油田的科技资源,建立了石油装备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机制。部级大学科技园——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的研发方向主要围绕石油装备新技术、新产品,为石油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提供成果转化。现已建成胶体与界面、石油化学品等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业实验室。国内17所大学已将教学实践基地落户东营胜利工业园区,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科研设施、技术开发、产品检测。据统计,目前东营市已建成石油装备制造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3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列入国家和省火炬计划的项目达1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省科技重大专项4项,取得成果、专利420项之多。大量的石油装备高级技术人才和雄厚的技术实力,为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

3.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化的规模优势。山东省是石油装备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石油装备制造企业143家,总资产304亿元,从业人员3.9万人,其中技术人员7243人。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2.4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利税53.6亿元,同比增长49.3%。全省石油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和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1/3。而山东省80%以上的规模以上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都集中在东营市,东营市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装备制造业体系,产品涵盖物探、钻井、测井、油气开发、井下作业、地面工程、管道运输与炼油、石油助剂、石油化工、石油设备配件等领域。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主营业务占全国同行业的1/3。石油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东营市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势头最猛的产业。庞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为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问题分析

虽然东营市的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该地区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深入发展。

1.产业链不完善,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目前,东营市已有石油装备制造企业150多家,但各企业间的相互联系不够密切,缺乏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络,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间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主体产业的上下游延伸不够,产业体系缺乏深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配套协作、互补效应,关联带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束缚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扩张,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品牌的培育,真正意义上的集群发展尚未形成。

2.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数量众多,约占山东省的80%,但是规模以上企业还不及半数,除了胜利高原、胜动集团、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外,大多数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不仅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而且数量众多的小企业难以统筹协调,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不利于集群内资金、技术力量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3.产品结构雷同,集群内企业存在恶性竞争。企业规模小、数量多、集中度低的直接后果就是,集群内行业协会、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的产业规划和行业信息得不到贯彻落实,企业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一方面,产品结构雷同现象严重,在东营市150多家石油装备企业中,将近1/3的企业生产套管,将近半数的企业生产抽油设备及井口设备。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和技术分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严重制约,使得很少有企业能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少数企业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平、快”,以次充好降低生产成本,使集群内竞争基本上还处于低成本竞争的初级阶段。产品缺乏差异性、多样性,企业相互间争订单、“抢饭碗”现象严重,难免出现种种不规范的竞争行为,企业间竞相压价,不仅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核心竞争力不足。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多数中小企业依托核心企业的发展而成立,本身缺乏科研力量。产品品种不仅单一,而且技术含量低,多数是粗加工或资源型加工。目前,东营市生产的石油机械产品中,常规产品较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还需引进或直接从国外采购。东营市的石油装备制造业要想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5.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不利于成熟产业集群的建立。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是建立成熟产业集群的关键。尽管东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于山东省前列,但是由于该地的工作、生活环境稍劣于其他东部沿海城市,不仅从外部吸引人才难度较大,而且出现大批本地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导致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不利于成熟产业集群的建立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深化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东营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和发展环境都比较好,并且该市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也日益增强,为其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也相对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深化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以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

优化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对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部门,在做好决策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从政府自身来讲,要进一步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态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高效、透明和便捷的服务,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在政府调控职能方面,加快法制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市场建设,依靠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积极打造园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提升石油装备制造园区的服务质量和层次;筹设创新基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工业园区在政策、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与功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创新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保护产业链的完整

石油已经为东营市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用以重点扶持大型石油装备制造大型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保护产业链的完整。由于大型龙头企业辐射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且可以增强区域品牌影响,政府尤其要加大对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市场机制运作,综合运用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措施,利用好国债项目资金,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核心企业集中,做强龙头企业,增强辐射效应,带动同类产业和相关产业配套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大对中小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小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占据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总数的一半,是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基石。但是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因此其创新能力差,发展乏力。政府在扶持大型龙头企业的同时,也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以保护产业链的完整,夯实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基础。

(三)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集群核心竞争力

东营市大部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市场仅限于胜利油田,国内其他油田市场占有份额较小甚至没有,这与该地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较低有着直接联系。加快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因此,东营市的石油装备制造业要想在国内外市场上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科技投入,鼓励重点规模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企业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重要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水平,构建集群创新网络,提高集群产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五院一中心”及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拓宽产、学、研合作领域,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打造集群核心竞争优势,提升集群产业及产业链的品质。

(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城市产业经济篇10

关键词: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结构偏离度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54-03

引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配第-克拉克定理就揭示出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否。而库兹涅茨的国民收入理论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则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存在。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而且二者变化的速率大致接近,这是地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1]。

滇中城市经济圈作为国家12个重点开发区之一、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域,承担着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规模和集聚人口的重任。经过近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滇中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二者之间进程的不同步,现已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经济快速发展的阻力。因此,本文对滇中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深入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动态演进趋势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自1992年以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直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即始终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三次产业结构间的比重不断变化,更加趋于合理化、高级化。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19.24%下降到2010年的10.1%,同时与二、三产业比重的差距日益增大;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则呈现了总体逐步下降的趋势,由1992年的53.48%下降至2010年的46.7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7.28%升至43.14%,上升幅度高达15.86个百分点,其比重虽仍低于第二产业,但与第二产业比重的差距却日渐缩小,大有齐头并进甚至超越的势头。从横向方面看,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跟同时期全国和云南“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演进状态基本保持一致,但由于位于云南“心脏”部位,是云南的枢纽,因此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要优于云南省(图2、图3)。

图11992—2010年研究区产业结构演变

图21992—2010年全国产业结构演变

图31992—2010年云南省产业结构演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研究区统计年鉴及其他数据计算整理

(二)就业结构严重滞后

从图4、图5、图6可以看出,1992—2010年,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这种变化同全国和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有所相同。从比重变化的幅度角度看,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比重变化了18.3个百分点,全国、云南第一产业比重变化了21.8、19个百分点;滇中城市经济圈、全国及云南的第二产业比重分别变化了3.8、7和2.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分别是14.6、14.8和16.3个百分点。

图4研究区各产业就业比重趋势图

图5全国各产业就业比重趋势图

图6云南省各产业就业比重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研究区统计年鉴及其他数据计算整理

以上数据反映出滇中城市经济圈各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幅度都小于全国相对应各产业比重的变动幅度,且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就业比重保持在45%以上,就业结构滞后于全国的水平。按照现代经济理论的划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发展型和现代型(表1)[1]。结合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滇中目前的就业结构仍属于发展型。这说明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有大量的劳动力还没有转移出来,这在云南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表1就业人口结构类型表

此外,从图7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并从2001年后有逐年上升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较缓和,2001年后亦呈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则呈现微弱下降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劳动力正在逐步同时从第一产业的部门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部门中转移,并且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要大于第二产业的速度,这样就形成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的现状。这个结论显然并不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就业人员先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这说明滇中城市经济圈就业结构的调整有其特殊性,其就业结构的比重形成了“一三二”就业结构格局。

图7研究区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发展趋势比较

注:增长系数=当年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基年各产业从业人员人数

二、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协调性分析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2]。

从上述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分析中发现,其产业结构在朝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还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协调之处。为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下采用结构偏离度来分析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

结构偏离度是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一种不对称状态的度量。其计算公式为:

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若结构偏离度为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移协调;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就业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结构转移越不同步、不协调[3]。表2是1992—2010年全国、云南省与研究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情况。

1.第一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负偏离。1992年以来,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由0.70上升到2010年的0.78,介于全国0.70、云南0.82水平之间。较高的负偏离度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远大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份额,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3]。将这些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压力仍然比较巨大。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过大。全国第二产业偏离度基本保持在0.67—1.42,变化幅度及绝对值都较小,而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二产业偏离度在2004年最大,达到2.94的数值,后虽呈直线下降趋势,但到2010年其数值仍大于1.13,说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份额远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从理论上讲,第二产业应该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的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增大了就业壁垒,以至于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相对下降,进而导致第二产业偏离度过大。

3.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1992年的0.46下降至2010年的0.3,下降幅度较大。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的滞后不协调性明显得到改善,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平稳;二是目前滇中城市经济圈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市场竞争充分,用人机制灵活,就业进入壁垒较低,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部门[4]。

总体上看,无论是全国、云南省还是滇中城市经济圈,其就业结构都滞后于其产业结构。滇中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情况好于全省,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差距,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已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相信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就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全区产业结构偏离度将更加趋于合理化。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全国、云南省及滇中城市经济圈1992—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与研究,总体来说,滇中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在日益优化与协调,但就业结构的比重与发展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能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部门,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要缓解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果不协调的状态,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与政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不断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齐飞、城乡和谐共发展。

1.进一步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滇中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与滇中城市经济圈相呼应的集经济、社会、生态、示范功能于一体的全新现代农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村就业容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2.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第二产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仍然是现阶段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大发展力度。同时,不断提高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价值,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未来发展重点,积极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各类劳动者,迎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3.充分利用滇中城市经济圈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以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契机,充分挖掘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教育资源、旅游资源和特色餐饮资源,发展以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物流业及社区服务业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从而不断拓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步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

4.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新技术革命发展方向,通过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及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方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促进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不仅在数量上,还要在质量上、结构上满足滇中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君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的个案分析[J].经济经纬,2009,(4):35-38.

[2]佟亮.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变分析[J].商业经济,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