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十篇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十篇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54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1

一、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中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课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家长,老师,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不够充分。认为艺术类中职生只要能够树立相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人生观即可,而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才能帮助学生在社会上生存。

更有部分家长把职业学校当成是管理问题学生的场所,只要学生不犯原则性错误,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不予重视。

(二)文化课教学内容对艺术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由于艺术类中职学生有高考需求,在文化课堂上普遍采用是普通高中文化课教材,对于中职生而言,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另由于中职生在课程安排中还需同时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有时间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巩固,答疑等课时严重不足。种种因素都导致现有的艺术类中职文化教学课时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需求。

(三)艺术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

就现状而言,目前艺术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且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部分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有排斥甚至抵触情绪。文化课学生到课率低,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职教师的难题。

(四)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

对中职文化课教师而言,在有限的文化课教学时间内,面对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学习兴趣的中职学生,教学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高中。除了常规的课程设计、教研、教学等压力之外,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还要处理学生的各种学习障碍问题,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教学对策

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现代化德、智、体、美综合素质高、艺术气息浓厚的从业工作者。教育部强调深化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对艺术中职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以下是几点创新改革对策:

(一)加强文化课教学管理

提高文化课程在艺术类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文化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并重。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

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关心,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及现实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文化课教师的认同程度,从而提高文化课吸引力。

(二)科学规划文化课的教学课程安排

根据文化课教学经验和学生文化课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水平,和合理分配文化课专业课课时占比,专业文化两手抓,两不误。在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比例安排,例如,在高三阶段,上学期考虑学生艺考需求,在满足复习要求的前提适当降低文化课占比;而下学期则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全力冲刺艺术类文化高考课程。同时,根据艺术中职生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合理安排文化课程各科目学习时间。例如,在对艺术类中职生的调查中显示,语文学科的课时占比可相应提高。原因如下:首先,语文是最基础的学习课程,学生掌握程度高,学习效果显著。另强化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相应的提升,帮助学生提升其对其他艺术事物的理解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优化艺术类中职学校的教学手段

艺术类中职教学的教学手段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更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引入艺术思想与文化课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适时的引入一些课堂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学校更应该与时代接轨,增加对媒体式的课程教学,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互联网也能将文化课书本上显得枯燥的文字更加具现的展现出来,让文化课的学习摆脱枯燥,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2

继去年艺考被称为“史上最难艺考年”后,2015年12月22日,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这意味着去年只属于个别专业的最低线划定将扩及所有艺术类专业。不断刷新“最难”记录,曾经的“高考捷径”还能否风光如昨?硬性规定之后,考生们如何看待现实、梦想和未来?

追求梦想:脚步不会停止

北京电影学院家长休息区内,来自内蒙古的家长王海萍又踱了一个来回。考场内,她的女儿张梦琳正在参加表演学院的招生考试。王海萍说,女儿从小学开始学习舞蹈,因为表现出色,一直是学校里的领舞,去过很多地方演出,考北电是想实现自己的演员梦。王海萍说,一般人都觉得考艺术就是走捷径,但作为艺考生的家长,她觉得走艺考的艰辛更甚于普通高考。

报考北电戏文专业的朱敏来自山东青岛。她告诉记者:“我对写作比较感兴趣,一直梦想成为作家,只有与编剧相关的专业是教写作的,我这次报了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重庆大学。”据了解,近年来,北电文学系持续火热,今年报考人数已经达到四千多,报录比达到了157:1。

要求提高:家长怎么看

文化课要求提高,对学生影响几何?王海萍坦言,上艺专的女儿压力有些大。

“张梦琳小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因为特别喜欢舞蹈,所以当初小学毕业的时候,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艺术中专来要人,一看就选中了她。她去了艺术类学校,文化底子就稍微薄了些,也不知道政策会怎么变,早知道文化课重要的话,上普通的中学可能会好些。”王海萍有些懊悔。

朱敏的妈妈俞卉婷告诉记者,朱敏成绩一向拔尖,是班里的团支书,选择考艺考的时候,还引起了小轰动。“按她的成绩,考个‘985’高校是没问题的,很多老师同学都觉得她考艺考有些可惜,班主任就跟她谈过好几次话,她回来还在家哭过一次。作为家长,看孩子这么执着,也就支持她的梦想了。”俞卉婷觉得,文化成绩低才参加艺考是一种偏见,“我们报的戏文专业,南大、武大都需要达到一本线,这在山东要求的分数已经很高了。”

文化课要求提高,学校也在采取对策,即便原先相对不重视文化课的学校也把文化课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王海萍说:“今年文化课分数要求高了,校方也重视,专门聘请了呼和浩特市的重点中学的老师给孩子们讲课,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再专门上文化课的补习班了。”她认为,从学生的终身成长来说,提高文化课要求是一件好事。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表示:“文化课成绩高通常意味着学生有较高的自律能力和较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生更有发展潜力。”

专家认为:起到甄别作用

孙立军认为,艺考的文化要求提高有生源特点和社会需求两个原因。

“现在学生的学习、就业跟以前情况不一样了。大多数本科应届生还属于打基础的阶段,社会上一些剧组氛围比较浮躁,不少学生还会继续深造,生源特点决定了必须招收基础扎实一些的学生。”孙立军说,“另一方面,电影相关行业在细化,出现了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新专业,数字化后,图像、音效等媒体技术进一步细分,人才需求多元化,宽视野大口径的人才更受欢迎。”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3

1、艺考新政的要求提高文化课分数线

根据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有关规定,从2014年起,将提高艺术类招生文化课的控制分数线,美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学生文化成绩的70%;音乐专业学生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考生文化成绩的65%。

同时,艺考新政要求各省在原有的统考专业基础上加大统考科类的范围,这一举措无形当中也使得文化课成绩突出的考生在统考中占据比较大的优势。以后的艺考环境不同以往,艺术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上,要掌握好合理的时间分配。特别是文化课,一定要一改以往“重艺轻文”的复习模式,建议高三艺术生使用艺术生文化课专用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复习文化课。

2、生源增多计划减少

据记者了解,2014年甘肃省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28786人,比上一年增加了2596人,特别是美术类考生以14422人创下甘肃省美术统考以来人数之最。而甘肃省2014年的总的招生计划人数只有13467名,这也就意味着10名艺考生中只有4个人能够顺利升入大学,而且相比2013年,2014年的招生总计划人数减少了905个名额。甘肃农业大学的李教授指出,受新政的影响,2015年参加艺考的人数可能相应的减少,但不会太过明显,反倒是15年的招生计划有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大幅度减少,这种情况将更加的严峻。

一边是考生人数不断增多,一边是各大院校招生计划人数不断减少,这使得学校在招生时对艺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文化课就成了艺考生必须要跨越的一个重要屏障,分数线也就自然越来越高了。

3、自主招生院校的择“优”录取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4

作者作为一个在艺术院校工作多年的教师,想提请所有参加艺考孩子的家长,孩子要参加艺考,你们必须要正确认识艺考。

第一、掌握艺考招生规则。

首先要转变观念,选择了艺考,并不是高考变得简单了。相反,选择了艺考可以说是选择了风雨兼程。因为,艺考不仅要考专业课,还要考文化课。考生要想被录取,不仅专业课要过关,文化课也要符合招考学校的录取规则,每年都有一批考生因文化课没达到学校的录取线而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其次,专业课和文化课要两手抓。艺考生专业课和文化课不能顾此失彼,而要两手共抓,才可能制胜。

第二、明确艺考专业特点。

目前艺考专业有:音乐学、美术学、雕塑、摄影、舞蹈学、舞蹈编导、绘画、动画、音乐表演、录音艺术、艺术教育、戏剧学、艺术设计学、表演、导演、艺术设计、美术学(师范)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学(师范)等专业。这些专业各有特点,对准备参加艺考的考生来说,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和功底,选择专业考试。有的专业,如美术和音乐类,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训才可能通过专业测试,而有的专业,如编导、戏剧影视等专业只要孩子有很强的文字功底,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和准备就能通过专业测试。

第三、认真选择报考院校。

由于孩子功课紧张,没有很多的时间做艺考前期信息收集工作,家长这时候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类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信息,仔细研究各考校招生简章里的专业要求及考试内容,选择适合报考的院校参加专业考试,因为不同学校的要求不一样,考试时间安排也有差异。有的孩子见学校就考,考了十几个学校,到头来一所学校的专业合格证也没有拿到,既耽搁了文化课,在经济上也损失颇多。家长应根据学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知名度选择要报考的学校,同时根据学校的考务时间,合理安排孩子的考试日程,相近专业只有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才可兼报。

第四、积极迎考,心态乐观。

不同的院校,专业类考试侧重点都不同,作为艺考生家长一定要保持积极心态,孩子才可能保持乐观情绪。艺考的成败与不仅与实力相关,有时也与运气相关。在艺考中,你不一定能百战百胜。你可能这个学校一试没过,可能那个学校没过二试,但是有可能一个学校三试都顺利通过。对于每一次考试,都会遇到预想不到或准备不足的情况。这时,只有家长保持乐观心态,才不会让孩子患得患失,毕竟,孩子还有更重要的文化课要考。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5

艺考不再“易考”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叶丽萍

核心提示

2014年艺改新规中,已明确规定了美术生和音乐生的文化课分数线不得低于同批次普通生的70%和65%,而2015年艺考政策将更加的严格,除全面实施省级艺术专业统考外,文化课分数线较2014年还将有继续提高的可能。据了解,目前艺术统考范围逐步扩大,校考今后将逐步减少。今年艺考马上又要开始,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应对新变化。

艺术统考范围扩大

校考将逐步减少

2015年,在艺考政策新规出台的背景下,各省基于自身条件已经积极作出调整,对于非美术类专业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前原本不参加统考的专业现在必须参加,这也使得统考适用专业开始增多。在原定的美术类、音乐类实施统考后,又新增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等作为统考的新生军,传统的四大门类均需参加省级统考。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部分省份统考科类现在已达8个,在未来的几年内,所有艺术科类都将全部实施统考。

2014年艺考政策取消了部分学校的校考招生资格,全面实施统考,导致校考院校数量不断减少,对单独招生资格的院校审查也越发严格。

目前,艺术类专业统考范围扩大,也使得校考院校数量大量减少,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逐渐增多,具有单独校考资格的院校必须是31所独立设置艺术类院校和开设艺术类硕士点的高校。

据南宁乐恩教育咨询师陆游介绍,像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清华大学等13所院校、“211工程”院校以及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专业,这些院校仍然实施校考。但是在参加校考前,考生必须先通过本省的联考,未参加联考的或联考成绩不合格的考生,都不允许报考院校组织的校考,即使校考成绩合格者也将被取消成绩。而在广西,目前像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艺术学院还设有校考,广西大学则只要统考成绩,不另设校考。

“原来大家都认为联考和统考就像高中会考一样,应付了事,反正过了就行,最后要考好的学校还是要参加该学校的独立招生考试。”陆游介绍道,艺考新规出台后,随着校考的减少,统考的地位将有所提高,统考较校考来说更加公正、透明,相当于艺术类的高考,“以往那些想借助艺考上大学的,这个时候就要头疼了,因为校考减少后,就相当于少了一个捷径,这几年艺术类专业扩招太多,减少校考就是为了控制生源质量,艺考不再是上大学的捷径了。”陆游说道。

文化分数不断提高

艺考生要紧抓文化课复习

在2015年的艺考政策中,对艺术生影响的,莫过于文化课分数线的再度提高。2014年的艺改新规中,已明确规定了美术生和音乐生的文化课分数线不得低于同批次普通生的70%和65%。各省在2014年的招生政策中也作出了相应调整,各艺术类专业的提档线均有提高。

“今后的艺术类分数线还是会不断提高,这个对于艺术生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陆游介绍,一般的艺术考生在高二暑假就要开始进行艺考培训,基本上文化课有一个多学期的时间是顾不上的,待到高三第一个学期完结,艺考结束后,已经是2月份了,真正留给艺考生们进行文化课复习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三个月,“相当于普通生在进行百日冲刺的时候,艺考生才刚刚开始第一轮复习。”陆游介绍道,由于很多艺考生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行才学的艺术,本身基础就很薄弱,再加上这么短的复习时间,所以很容易在复习阶段效果不佳,所以要想真正地通过艺考去到一个理想的大学,艺考生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要比普通生更严格才行。

“是在艺考培训阶段也不要丢下文化课的复习,自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不要等到艺考结束才匆忙进入复习,因为很多学校是不专门开设艺考班的,很多艺考生在大班里上课、复习是跟不上的。”陆游说道。

艺考形式转变

更侧重综合能力考察

据了解,以往的艺考形式比较单一,一般要求专业过关就行,“有音乐专业的,花几年时间就练一首考试曲目,把这一首曲子练到极致,基本上专业就能考过了。”陆游介绍,随着艺考新规的出台,艺术专业考试也会逐渐严格,会更侧重综合能力的考察,2015年之后,艺术类考试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像上述只练一首曲子的投机取巧、以点概全的学习方式在考试中将丧失优势。“像声乐专业,以前就考小三门,乐理、听音、视唱,但现在会要求你对乐器或者舞蹈有一些掌握,要想上好学校,除了专业要够好,考生还要想办法往自己身上多贴几把刷子,多几个特长展示。”陆游说道。

艺考生避免落榜的3大技巧

在每年的招生考试中,艺术生面临的竞争非常残酷,在茫茫的艺考大军中,经过艺考和高考两轮的考验,能顺利突围考上大学的终究是少数。2015年艺考政策全面收紧,各省文化课提档线和各院校的招生门槛不断提高,艺考生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如此残酷的艺考环境下,该如何应对,避免落榜呢?专家为此支招3大原则,增加录取率。

重视联考,但不放弃校考

随着2014年艺考新政的实施,统考的地位被大幅度提高,认可统考成绩的院校数量增多,而2015年的艺考政策,认可统考成绩的院校增多,所以艺术生一定要重视联考成绩。

重视统考,并不要放弃校考,相反,由于统考“一试定终身”的弊端,适当的参加几个校考,可以增加录取的几率。但在选择校考院校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文化课分数,结合目标院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来进行筛选。在报名时可采用232搭配法,即2个提前批,3个一本,2个二本,拉开院校梯度。

提前备战文化课,掌握技巧快速提高

学习文化课,不仅是艺考之后才应该注意的问题,在高三阶段的整个复习过程中都应该注意,10月份之前,专业集训还未开始,这个时期要多复习文化课,集训阶段,专业课占据多数时间,要利用课间间隙学习文化课,后三个月的冲刺阶段最为关键,要充分利用艺术生文化课专用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夯实基础,抓住重点,快速提高文化课成绩。

随着文化课在招生录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艺术生要想彻底征服文化课,三个月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艺术生一定要提前备战文化课,按照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的系统复习法,掌握住技巧,短时间内直接针对考点复习,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填报志愿要重视第一志愿稳中求胜

填报志愿是艺术生面临的最后一道关卡,志愿填报的质量决定着你被录取的概率。艺术生填报志愿要以稳为主,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在现在的艺术类招生模式中,各大院校都会根据考生的第一志愿来进行录取。所以,对第一志愿的填报,考生要筛选专业排名较好的院校,结合自身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严把填报的质量。

家长如何协助孩子

备战2015年全国艺考

面对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考,作为艺考生的家长,除了要积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外,家长们还必须知道一些艺考的常识,以便能正确地帮助孩子。对此,教育专家为家长们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以供参考。

要掌握本省2015年的艺术类考试规章制度,一般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在2012年11月份陆续《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办法》《2015年艺术类省统考考试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家长们要从中了解当年艺考的报名时间、报名流程、考试时间、考试地点、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等信息。

学会分辨高校的档次,一般艺术类院校分为三大类,一是专业的艺术院校,比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二是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比如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开设的艺术类专业;三是师范类大学开设的艺术类专业,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在为孩子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拉开院校梯度,比如专业院校考几个,综合性大学考几个,这样会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学会查询各高校本省近几年的艺术类录取情况,包括历年的专业合格线、文化课录取线、在本省招多少人等对考生报考时具有决定性参考意义的信息。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6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目标定位偏高、强调“做事”教育、未能体现高职特色等现状,文章提出: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应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为:“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能够胜任专业文艺团体等单位的音乐表演、研究、教育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与本科院校相似,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明显偏高。第一,高职学生无论文化成绩还是专业成绩都不如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因此培养“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这一目标,对于高职类院校音乐专业来说是不切实际的。第二,“专业文艺团体”要的是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演员,“研究”“教育”应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2.过于强调“做事”教育。由于受传统“就业至上”价值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状况。高职表演艺术类课程过于强调专业学习,强调“做事”教育,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做人”教育,诸如精诚合作、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教育,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培养;追求所学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不具备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单一及知识面狭窄的状况,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不仅是“做事”教育,更应该是“做人”教育,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也是如此,否则,学生就无法在竞争的社会中立足。

3.未能体现高职特色。目前有不少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较多地沿袭了本科教育或是中专教育的模式,没有很好地理解并落实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艺术内容与艺术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强调课程本位而忽视艺术能力,艺术素质教育抓得不力,使高职表演艺术教育发展成了“本科压缩型”或者“中专增补型”教育。

二、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确立高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确立岗位群及就业方向。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群众性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具有一定音乐文艺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表演技能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正适合于培养这种人才。所以,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岗位群和就业方向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

2.依据职业岗位群和就业方向,并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第一线工作;(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些要求,并从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群与就业方向的实际出发,将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能安心服务于第一线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

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特色,调整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1.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就可以此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不必以学科教育为中心,也不必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强调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这些岗位需要会唱、会奏、会跳、会讲、会教、会编、会组织策划等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技能性、科学性。也可让用人单位、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直接参与制订,这样制订的教学计划才会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优化教学方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职业性课程教学。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效。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教和学互相脱离的弊端。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譬如钢琴、声乐、舞蹈三大技能课程可以用渗透教学法,让学生做小老师亲力亲为。

就以钢琴课为例,可以采用大课、中课、小课等各种授课形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大课上,讲解有关钢琴史、钢琴演奏技巧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等,并让学生参与分析、总结演奏技术难点;也可由老师作现场示范、学生学做老师进行现场试教,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校内钢琴课堂上就能亲力亲为,体验教学,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在中课上,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分组进行教学。从进校就可以把学生的演奏水平按照级别进行分组,可分成初级,初中级,中级,中高级,高级。根据每个级别进行授课,这是中课,一般中课的人数在5~6人比较合适,中课尤其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的教学更为方便,可以在此学期安排进行钢琴考证,做到教学考证一体化。小课上,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展开细化教学。尤其到大二后,选修钢琴学生来说比较合适。这三种授课方式也可灵活结合。

除了优化教学方法外,还可广开渠道,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职业性课程的教学。譬如艺术策划与组织、群众文化课程等可以从群艺馆或文化馆聘请专门从事艺术策划、各种文艺演出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学。幼儿音乐教学、幼儿视唱教学、幼儿舞蹈教学等可以请具有艺术特长的幼儿园老师担任教学。像器乐选修课程既可以聘请相应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也可把授课地点放到实践基地进行,可以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

3.改革考核方式,多方结合全面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三大技能课程教学成效的考核一定要实行多方结合,即专家现场参与、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平时成绩等几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家现场参与学生技能考核,在考核结束后专家要给予评价,对总体教学水平或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现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集体评分,并在现场给学生客观科学的评价,包括在专业演唱演奏、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点评。学生自评主要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和横向差距。学生互评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评分。总之,考核方式一定要多方面结合,这对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是有明显作用的。

四、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提高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个体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角色素质和健康素质五个层面上。思想品德素质体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结合;智力素质反映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的广博等情况;心理素质主要指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角色素质为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诸方面的素质;健康素质则指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这些素质的培养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仅仅强调专业能力是没有远见的功利行为,一定要贯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艺术人才。

人文艺术教学对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培养人才上,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外,不能忽视人文艺术的教育。人文艺术教育的渠道是多种的。

1.开设人文艺术课程。如文化概论、中外音乐史、美学、艺术鉴赏等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了解文化、了解历史,学会审美和鉴赏。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这些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2.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节和文化节上,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展示自己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作品;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一是与实践基地紧密合作,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重视艺术才能的挖掘。实践基地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舞台,这一舞台在学校内部是无法复制的,有其不可替代性。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可以根据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社区、音乐培训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活动应有计划地进行,不能走过场,要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挖掘艺术才能的作用。二是在竞赛和考级中使学生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专业竞赛也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专业竞赛,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比赛的经验,还可以在比赛中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教学与比赛一体化,教学成效在比赛中得以体现,比赛更促进教学。象作品排练、合唱指挥课程可以专门与比赛或演出内容相结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就直接把教学内容与竞赛演出体现出来。专业考级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学生对待专业考级比较重视,所以,每一次考级都是对学生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的一次提升,根据每个学生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社会需求、高职教育特色尽快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专业人才,投入到社会中去,既能当辅导员又能当演员,为日益丰富和提高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第1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7

为全面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现就加强中小学(含职业学校,下同)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艺术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场馆设施建设速度加快,课外体艺活动的形式内容不断丰富,体育、艺术科研课题逐年增多,体艺训练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中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仍然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器材设施缺乏,教育条件简陋;体育、艺术教学开课率(课时)不足,课外文体活动得不到保证,学生文化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省学生肺活量、力量和耐力素质等指标持续下降,尤其是学生耐力素质低于1985年的水平,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我省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终生健康发展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摆正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学校校长要认真履行学生体质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研究解决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生接受体育、艺术教育和参加活动的权利,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高水平高质量实施新的体育艺术课程标准

各级各类中小学要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发地方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形成地方特色。要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在高水平高质量实施课程标准中的引领作用。体育、艺术课要选择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组织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体育、艺术基本知识、技能、审美能力及表演技能的教学。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坚持身体素质课课练,加强体能练习,培养学生自锻能力、创新能力,锤炼强健体魄,保持体育、艺术学科实践性的特色。同时,要关心重视病残、体弱学生,根据医嘱,组织他们参加保健活动与康复锻炼,在健康状况未得到改善之前,经医师证明可适当降低考核要求或暂免体育课成绩考查。职业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要求,发展和提高与职业相关的体能水平,重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的专业文化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大赛和创业教育实践,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切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即早操、课间各2套操、无体育课当天安排1节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形成制度,定期督查并公布实施情况。各地要建立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喜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具地方特色的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活跃学生课余文体生活,确保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与德育、智育和谐发展。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艺术活动中安全教育及防范工作,细化安全措施,强化安全机能教育,加强医务监督,特别要做好患有心血管疾病学生的医务监督,严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同时,要坚决纠正以安全为由削弱学生体育活动的现象。

加强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与素质的研究。建立健全各年龄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改进体育教学,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下滑势头,确保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期间有明显提高。

三、着力提高体音美专业教师素质

配备合格的专业教师是学校开齐课程、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体育课时所占学校教学总时数的比例和课程内涵扩大、工作量增加的实际,配备合格的专业教师,满足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各地要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开展骨干教师培训,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到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面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省教育厅拟组织体育、艺术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讲学团赴苏北农村学校讲学,培训一线教师。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专门设计培训项目与内容,定期培训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和执教能力。经过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体育、艺术教师不得上岗任教。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艺术教研组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管理,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新课程学习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校本课程,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要关心体育、艺术教师生活和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均应计算工作量。要参照教育和劳动部门的相关标准,结合当地实际,落实体育教师户外劳动保护。在职称考核、评优晋级和职务聘用聘任等方面和其他学科同等对待,激发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四、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和器材设施建设

体育、艺术场馆器材设施是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场馆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各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要求配齐器材设施;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要在2007年底前按我厅《*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齐相关器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要开发和选用学校资源,遵循“因地制宜、适用耐用、美观安全”的原则,装备好体育、艺术器材设施,满足体育、艺术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的需要。

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配备体育、艺术器材和场地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防止“成人化”倾向。要在教室周边设置便于学生课间锻炼且安全实用的健身器材,吸引更多学生参加锻炼,满足学生健身需求。要强化管理,制定相应的使用维修与管理制度,定期维修与安全检查,提高场地器材设施的使用效益。

五、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评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各市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运行机制,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设备,落实岗位责任制,促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建立学校卫生保健所(站)或体质健康监测点。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逐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咨询中心,定期组织检测和数据分析,定期向学校、社会及家长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教育功能、指导功能和反馈功能,增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与健康意识,营造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继续抓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和安全工作,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学生中考成绩总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科学选择考试项目、考试形式,完善考试方案;强化体育考试与常规教学的有机结合,反对应试教育;要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确保体育考试“公平、公正、公开、安全”。

六、积极开展学生课余训练

在组织好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余体艺训练,培养优秀体艺后备人才。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选择1—2个体育艺术项目,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和校级代表队,组织有特长的学生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培养优秀体育艺术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体育传统与艺术特色。

学校每年组织1-2次以田径运动为主的综合性运动会及艺术展演活动或体育艺术节,要改革学校运动会传统竞赛的模式,突出健身、娱乐功能,每学期举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寒暑假期间,各地可视实际,组织中小学生体育艺术及拓展项目夏(冬)令营活动,满足学生校内外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制度,做好优势项目布局;要制订和完善体育艺术特长生升学、毕业的优惠政策,改善训练条件和生活条件,激励学生刻苦训练,不断提高体育与艺术的技能水平。

七、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

要十分关注农村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体育、艺术师资缺少,体育、艺术设施器材匮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尽快改变现状,加快合格学校建设步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务必把加强农村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鼓励体育、艺术院(系)毕业生赴农村学校任教;要加强对农村体育、艺术教师(含兼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要配合我省“合格学校”的四配套建设,使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器材设施达到省颁标准。齐抓并举,多元结合,促使城乡中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同步发展,同步提高。

八、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8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语文;审美性;语文能力;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早在上世纪末就在高校逐渐开设,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至此,大学语文课程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为人们所共识。然而大学语文课程“不予重视”的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语文课程的被忽略是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文化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对于从小学就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更是不在乎。地方高师艺术专业承担着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艺术类教师的重任,其培养对象除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教师应有的各种基本技能和素养,而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中不可缺或的重要素质,较高的语文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固然有多种渠道,但大学语文无疑是其中最具优势的课程。尤其是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艺术是相通的,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审美,因此,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文拟就通过对地方高师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研究,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与学生的共鸣。

一、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表面看起来受到国家和各高校的特别重视,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已成为备受学生冷落的课程之一。“被修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们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教师更不愿教,也倍感难教。艺术专业主要包括音乐和美术两大艺术类别的各种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同一个选修班共同上课,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一些特点。

首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专业发展的促进性,因而更重视或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从小就受专业的熏陶,主要精力都放在专业学习之上。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习语文,感觉语文与专业学习没多大关系,因而随便就不来上课,或者来上课而不认真学习,即使学也仅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已,更不用说课外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次,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语文能力都相对较低。有的学生从小就以专业学习为主,没有很好地学习过文化课程;更多的学生文化课程本身就没有学好,为了能考上一所大学,求得一纸本科文凭,转而学习对文化课程要求相对较低的艺术专业,其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本来就有较大欠缺。

再次,艺术专业的学生纪律松散也是较普遍的现象。艺术人才多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具有较强的个性,但由于他们思想浅薄、文化知识欠缺,不能正确理解“个性”,导致道德自律性较低、旷课现象居多、课堂纪律较差,甚至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最后,就大学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其教学针对性也不是很鲜明。大学语文教学班级以选修班为单位,各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结合专业教学有时难于实施,所用教材也是统一的,没有艺术专业的专用大学语文教材。有的选修班虽然都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艺术专业的特点,并没有结合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总之,艺术专业的学生本身就不够重视大学语文教课程,再加上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文能力较低,就带来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难度,何况教学纪律的松散,更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不尽人意,难达其目的。

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针对如此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2013级艺术专业一个选修班的学生共72人,调查内容和调查情况如下:

1、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是()

a、掌握新知识

B、提高语文能力

C、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D、不清楚

2、学校要求本科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您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3、您对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

a、满意

B、不满意,课时少,学不到东西

C、无所谓

4、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倾向于()

a、侧重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

B、侧重文学鉴赏、语文能力的培养

C、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5、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

a、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主

B、以阅读鉴赏为主

C、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以代表性作家作品赏析为主

6、古代作品对您来说()

a、很需要,可补不足

B、不喜欢,太难懂

C、不重要,用不着

7、您用于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每天平均)()

a、不读

B、半小时

C、一小时

D、一小时以上

8、您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学鉴赏能力()

a、很强

B、一般

C、需要提高

9、您对于写作的态度()

a、不喜欢、很少写

B、一般

C、很喜欢、经常写

从调查数据看,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很支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大多数学生很满意,有的还嫌课时少,他们也期待着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能学到一些新知识。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综合文化素质和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并意识到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很一般需要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对文学作品并不排斥,每天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但喜欢写作的学生很少,也有少数学生不喜欢写作。从中可以看出在艺术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为什么没有良好的效果(当然并不排除学生没有如实填写调查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达到提高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的目的?

第一,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具有更高的审美性,以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与学生产生有效共鸣。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同为艺术,均以审美为其本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任务,这本身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是一脉相承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尤其是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中国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更是中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因此教学中融文学、音乐、绘画为一体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再现诗中美景,感受优美韵律,再辅之于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在声色中感悟诗情哲理,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美的享受和熏陶,也是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启示。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从形象到情感或人生哲理是各类艺术的共同特点,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增强教学的审美性,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能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欣赏文学而已,也是对他们专业的促进与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语文能力相对较差。而对于师范生来说不论什么专业,语文能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作为未来的教师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并正确理解学生的思想,轻松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反之,再好的专业知识、再深刻的思想也难于让学生理解把握。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期待着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学生要自己主动地去学去练,才会有成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课堂上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主要靠课外的自学。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又较差,强迫性学习无疑是较有效的方式。以练促学,强迫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以提高其语文能力。课堂提问讨论虽然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对于高校的大班教学来说能积极参与其中的毕竟只有少数学生,反而使多数学生无事可做,而课堂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上交,虽然有强制性,但总比不学不练要好得多,同时也可顺便对学生进行考勤。其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很多,以练促学只是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语文能力较差而又缺乏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较为有效的强制性学习方式。

第三、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提升教学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注重的是独特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不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不能体现作者的独特艺术个性就不会成为优秀的作品。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雄奇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无不是诗人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这与他们从小学习艺术有一定关系,进入大学后其专业学习更注重艺术个性,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个性追求。但学生在追求个性之时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艺术共性,而缺少了深厚的艺术基础和文化底蕴。艺术个性的形成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往往只追求表面的奇异,而忽视深刻的内涵,以致把“标新立异”当做艺术个性,不仅专业创作如此,学习生活也如此,最终导致人格的偏离、专业的浅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能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其专业学习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大学语文教学不应仅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审美特点的欣赏、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是文史哲的综合体现。应把具体作家作品置于整个时代背景和哲学文化思潮中去赏析,理解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积淀文化底蕴,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较深厚的文化基础。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9

2019艺考

艺考大事记

2018.12.15

美术类、文学编导类统考

山东省艺术类专业统考将于12月15日进行,今年的统考科类美术新增速写科目,统考受重视程度增加,使用省级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数量也增多。建议艺考生能够针对性备考,平时多按照统考的标准演练,这样才能做到成竹在胸,顺利突围。

2018.12

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简章公布

各地校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会在11月底和12月份陆续对外公布。考生切不可分心,先顺利的拿下统考,再去考虑校考,因为统考过不了,连校考的资格都没有。

2019.2—3月

单考院校考试,艺考成绩与和合格证查询

各院校在各省的招生考试时间安排不一,校考分两个时期一个是年前考,一个是年后考,这些都要根据院校在各省的考试安排来定,一般来说,2-3月份年后进行的校考院校比较多。

应对校考,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前选择好目标院校,一般3-6个,院校间要尽可能的拉开档次,有保有冲,然后进行针对性备考,会大大提高。

2019.3—5月

文化课冲刺

艺考结束后,留给考生文化课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考生要学会快速的调整自身状态,不要再去胡思乱想自己的成绩。艺考新规实施后,文化课分数线不断的提高,录取比重也逐渐加大,考生要足够重视。

2019.6

高考

高考期间保持一颗平常心最为重要,通过各阶段的复习,知识巩固,到高考这个阶段学习的进步空间已经很小。通过适当的放松和梳理,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许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2019.7—8月

高考录取

在7月份,各地录取分数线陆续公布,届时各高校将第一时间各地分数线,及各地录取结果查询。成绩出来后,填报志愿也不可马虎,根据自己院校的过关情况和文化课要求,重视自己的第一志愿,这方面家长可以多咨询下老师,如果最后没有被录取也不要灰心,一般在8月份左右院校没招满的还有补录的机会,考生可留意下当地的招考信息。

艺考报考细节

热门问答6

01

考生怎样获取更多学校信息?

有哪些艺术类学校招生?招收专业有哪些?这恐怕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每到这时招生院校会把招生简章寄到各学校或招考办,考生和家长可去咨询。更全面和详细的资料考生家长可先查找2018年在本省艺术类招生院校名单,对心仪学校进行网上查询。

另外,家长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查看学校招生信息后,别忘了再往学校打电话详细咨询一下,因为学校招生信息大多是针对全国的,详细咨询可深入了解在本省招生情况,包括招生名额和招收文、理科生等。

02

艺术类招生简章大多年初出台

艺术类院校的招生是由各个学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考试内容和时间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专业考试的分数线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确定。

应该说,艺术类招生在给了学校招生自由的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般来说,学校会在年初左右出台招生简章,明确提出具体的报名时间和报名办法,大部分的院校会在报名同时进行面试。考生同样也要参加全国高校的招生考试,在文化课和专业课都符合高校的录取标准后,考生才有可能进入高校学习。

03

选择面试学校要拉开梯度

在参加艺术类高考面试之前,考生和家长要对参考学校属于哪一批次心中有数。艺术类报考分三个批次,考生家长根据考生实力每个档次选择一、两所学校参加面试。

有考生家长说,以她的经验,每参加一所学校的面试都要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从准备考生参考题目到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得全盘考虑,如果报的学校太多,不仅增加不少家庭开支,也牺牲了孩子宝贵的复习时间,更主要的是即便拿到全部参考学校的加试合格证,到填报志愿时也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起作用。

04

报考艺术类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

国家计委调整了艺术高考院校学费标准,其中规定“根据艺术院校生均培养成本,并考虑学生承受能力,将学费标准由目前每生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不超过10000元。

在规定幅度内,培养成本和就业后收入较高的表演、导演、摄影、指挥、美术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可从高确定;需要国家重点扶植的专业和培养成本相对较低的理论、教育等专业的学费标准应从低确定。

具体学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艺术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成本、生源情况及学生承受能力等提出意见。”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本科学费收取标准在8000元—10000元。但这些学校高职学费收取标准要高于本科专业,如2011年起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高职专业每学年学费高达19000元。所以考生在报考艺术类院校(专业)时要尽量考虑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减少遗憾。

05

艺术类概念更宽泛

一提艺术类,不少家长和考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音乐和美术,实际上目前艺术类的概念要更宽泛一些。

目前艺术类高校一些专业设置趋向综合化,而综合类高校设置了一些艺术类专业。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招收的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媒体创意;同济大学和东北师大等学校招收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武汉大学招收的影视作品分析;中国戏曲学院招收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戏曲文学专业等,这些专业看起来并不像纯艺术类,但确实按照艺术类招生。

所以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艺术院校的纯艺术专业上,在看待艺术类时概念不要太窄。

06

考生成绩不同报法不同

艺术学校一般要参加两次考试:一次是文化课考试,一次是专业课考试。但考生要注意的细节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时对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要求不同,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成绩报考不同专业。考生应根据不同的录取规则,衡量自己这两次考试的成绩来考虑如何填报自己的志愿。

如果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应选报专业分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而文化成绩强势而专业成绩弱势的考生选报文化成绩占比例较大的学校或专业,在计算总分时要上算得多。

因为有的专业要求是在文化课成绩达到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则采用在专业课成绩合格后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有的专业采取将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各自乘以不同的系数后再累计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中既有注重文化课成绩的,也有注重专业课成绩的,如鲁迅美术学院规定:绘画、雕塑专业按专业成绩80%与文化课成绩20%的综合分择优录取;艺术设计专业、摄影、工业设计专业按专业课成绩70%与文化课成绩30%的综合择优录取;书法、美术教育专业方向按专业课成绩60%与文化课成绩40%的综合分择优录取;美术学、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方向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考试过程中你要注意什么?

01

提前安排衣食住行

考生需提前预定考点所在地的宾馆,由于艺考期间,人流量非常大,宾馆房间会非常紧张,建议考生根据制定的考生时间表提前联系当地宾馆预定。艺考期间天气气温较冷,为了确保考试的万无一失,特别是声乐、播音主持类专业的考生更应该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02

艺考前出行注意事项

要考虑好出行时间,根据距考场远近,保证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场。

去考场之前要检查:准考证、身份证、考试用具、手机(提前充足电)、宾馆钥匙、零钱(坐公交用)等。

艺考生在奔波各考场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把各种证件、钥匙、手机、钱卡等都保管好,以免丢失,既麻烦又影响心情。

03

现场报名注意事项

考生及考生家长一定要提前把报考院校的报考时间及地点确定好,做好准备。

报名时都需要出示证件的原件,交复印件。考生和考生家长需提前把复印件准备好。

有的院校只需要网上报名,有的院校只要求现场报名,又有的院校需要网上报名后再到现场确认,这些都需要考生及考生家长根据艺考院校的招生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千万不要因为疏忽耽误了考试。

04

艺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艺术类的考试大多都有一试、二试(少部分有三试),考生在考前,要尽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积极的态度。

进入二试,大多考生的水平上都相差无几,这时候往往拼的是心态。所以,心态好与否是决定二试成绩的关键。

05

艺考过程中的着装问题

美术考生是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的,只要着装得体就行。

类似音乐、表演的一些专业,着装既不能太夸张,又要给主考老师留下好印象。

需要面试的专业,面试时的服装不要太随意,稍微变一点花样,同样会给主考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寒冷的冬季,考生可以选择暖色调的衣服,会给主考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可以选择单色调的衣服,因为大部分表演专业的考生会穿得比较鲜艳,单色调衣服反而就更显突出。

06

艺考过程中要注意饮食

在备考期间,尽量做到饮食均衡,不吃辛、辣、油腻、上火的食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适,影响考试成绩。

语言、表演、声乐类考生上场考试前禁吃的几样东西:大蒜(容易引起声音失控,产生破音)、肥肉(油腻影响音色,无亮音)、啤酒(声带容易松弛拉不紧,声音发散)。

刚练完声之后,“热”嗓子的情况下千万不可吃雪糕、冰淇淋和冷饮、糖葫芦等,因为这些冷热强刺激对声带损害极大。

07

考试结束后立即复习文化课

多数艺考结束已近3月中旬,离高考仅剩3个月左右,时间非常紧迫。

高三上学期,大部分艺考生把精力全扑在专业课上,文化课与在校的非艺考生拉开较大的差距,回校补习易力不由心,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的复习尤其吃力。艺考生考完专业课,应马上收心,回校安心复习文化课。

2019届艺考生如何备考

01

关注全新艺考政策

艺考集训期间孩子负责专业学习,家长负责关注2018年有关本省和孩子目标院校的相关艺考信息和政策。每年各省和各院校的招生政策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家长要一手时间了解清楚,为孩子的专业侧重方向给予一定帮助。

有关各省和各院校相关的考试文件会在11月份陆续公布,家长们需要特别留意省统考的报名时间、报名流程、考试时间等重要信息,以及院校考试流程、历年院校的专业侧重点、文化课分数线等信息,只有全面了解才能更大限度的帮助到孩子。

02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高三阶段,艺考生的学习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在专业集训期间怎么学,在学校怎么学,艺考过后怎么学等,都要详细的提前计划好。

学习计划是一个系统,每隔一个阶段自我检验下学习成果。很多考生在进入高三后就开始紧张,学习也开始变得杂乱无章,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不知该怎么学,这是导致艺考失败的主要原因。

考生的学习计划可以分阶段来进行,先是集训期间以专业学习为主,辅以适当文化课学习,其次是集训后回学校的这段时期,专业文化应按6比4的时间分配来进行,统考和校考后,要快速调整状态,全力冲刺文化课。在此基础上考生也可结合自身情况更细致的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03

重视文化课复习

艺考新规实施后,文化课分数线逐渐的提高,各大院校的录取比重也多有变化。文化课在录取中比重增加,加上艺考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等,这些因素足够说明文化课对艺考生的重要程度。

所以考生一定要重视文化课的复习,即使在专业集训期间也不可放弃文化课。作为家长更应该随时了解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如果孩子本身基础就弱又要花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那么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探讨,结合自身情况更细致的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04

避免报考误区

往年报考过程中,常出现以下6个误区,导致艺考报名失策。

误区一:专业类院校不敢报,普通院校又看不上

策略:

①尽量规避热门院校。

②选择同类院校中相对冷门的院校。

③依据自身现状划定报考院校范围。

误区二:能报则报,越多越好,忽视文化课要求

策略:

①清晰目标院校,杜绝盲目跟风。

②心怀必胜信念,去除侥幸心理。

③研究招生简章,清晰录取规则。

误区三:只报北上广深,不利用地域优势

策略:

①研究发达地区录取分数线、录取率。

②选择院校遵循地域梯度原则。

③尽量选择2-3所偏远地区院校。

误区四:只报招生计划数多的院校

策略:

①研究分析该校往年录取率。

②涵盖多、中、少,三个层次。

误区五:同类院校扎堆报名,无录取批次、院校梯度

策略:

①广撒网、细筛选。

②根据备考情况合理分布录取批次。

③根据备考情况逐级拉开院校梯度。

误区六:先专业课,后文化课

策略:

①文化课冲刺前置,考试期间薄弱科目先行。

艺考中的文化课要求篇10

论文关键词:文化生活,课堂,艺术素养

 

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鉴赏力的人才是不完美的人才。惟其有美,人的个性和潜能才能充分发挥,人才能不断走向完美。无论是从时展的需求,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彰显课程特色的需要,高中政治的《文化生活》课堂都担负着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重任。

一、《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种文化形态纷繁复杂,不同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引领与整合着其他各种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的文化杂志网,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文化生活》课堂促进青少年了解文化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力,结合新的实践和时展要求,大力倡导与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彰显课程特色的需要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是该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各种文化生活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3.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飞速变化的时代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科技革命的涌天大潮,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各种文化现象五彩缤纷,各种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对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高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社会公共生活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高中生可塑性强,但情绪仍然不稳定,有多变性,容易冲动或偏激,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意识,加强方法论的指导,使其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活中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文化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加人们的精神力量杂志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课堂就是要关注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他们能够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辨析当前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策略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文化生活》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引导学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文化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鉴赏享受,并能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正是激活学生文化鉴赏潜能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进行得顺畅,文化的美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美方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绽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大的特点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师生的教学活动应试的痕迹非常明显。为了与高考的方向和要求接轨,教师往往片面地只关注知识目标,能力与情感目标被忽视。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如果只追求知识目标,一来教学内容会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甚至会感觉许多知识点或重复,或没意思,二来不能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等观念,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知识讲知识,教师应树立坚定的通过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理念。

《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应从选取内容到呈现形式,都积极落实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的指导思想,努力贴近学生。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社会情境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真切、可信,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思想矛盾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初步学会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维,较为深入地分析文化现象杂志网,能够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讨论、申明自己立场和主张的机会较少,为了应对高考,大多数教师只能采取“三点一示”(画重点、讲难点、突出考点和典型示范)方式。在《文化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来讲解新课,常常会出现要么同一个教学案例重复使用,学生缺乏兴趣;要么教学案例过多过杂,蜻蜓点水,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以。

因此,《文化生活》的课堂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去寻找案例来感悟文化的内涵,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让课堂“活”起来,让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动”起来,便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感悟文化,认识文化、理解文化,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深入地在文化艺术形式表现力和创造力上下功夫,寓技能、技巧训练于活动化课堂教学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从情趣爱好出发,使学生在创作、表演、绘画、欣赏、交流中得到成功感。

文化生活课堂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小组学习、伙伴学习、集体学习等学习形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和感知艺术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艺术之情,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提高了艺术的鉴赏力。

3.拓宽教学内容,挖掘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素材

《文化生活》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文化,更应该是通过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鉴赏力。《文化生活》是一门新课,对这门课的教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由于本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也涵盖了许多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地对课本和教材进入深入研读杂志网,把握其精神实质,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有准确的把握。我们可以对现行教材内容在充分挖掘的基础上,尤其注意“相关链接”版块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根据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更合理,更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加大艺术欣赏的量,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西洋文化引进课堂,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欣赏面,让学生在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欣赏中拓宽视野,提高艺术感染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要主动了解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的讨论,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丰富自己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要注意借鉴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经验,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和价值迁移,挖掘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素材。

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指出,学生必须在他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时时刻刻都看到艺术,艺术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希望、需要、情感的方式,应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文化生活》作为一门与艺术联系如此紧密的课程,更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去挖掘,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董林辉.高中思想政治课增设文化生活模块的实践性思考[J].科教文汇,2008,2.

[2]曾淼.如何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以《梁祝》欣赏过程为例[J].重庆师专学报,2001,2.

[3]课程教材研究所.文化生活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