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十篇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十篇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02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1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纪录片

2012年5月,以中华美食为切入点的人文类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登陆。作品一经播出,不仅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而且在业内也掀起了一层不小的波浪。由于该纪录片在制作手法、拍摄角度和叙事方式上,都借鉴了西方纪录片的艺术手法,因此,部分人误以为该纪录片是由西方团队参与制作而成。从这一现象我们也不难看出:虽然我们和西方人同居一个星球,但由于东西方地域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中西纪录片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基于此,笔者以人文类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人文主义角度”、“审美趋向”和“传授关系”等角度,阐释中西方纪录片在艺术特色方面的具体差异,并探析差异背后的文化成因。

一、人文主义角度分析差异

1.强调个体的表现方式

从人类发展轨迹看,西方人类源于地中海区域(希腊、古罗马),这里依山傍海、土地稀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而,为了生存,居民不得不载着当地盛产的水果和大理石等“特产”远渡重洋,通过与亚欧大陆的居民进行海上贸易来获取粮食。同时,由于天气的瞬息万变,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从最初的“畏惧”转化成为了后来的“征服”。而在此过程中,西方人独立且“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逐渐孕育而生了。

这种独立且“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文精神渗透到西方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从而形成了极其注重展现个人情感、理念和态度的艺术特征。譬如:在比利时于2005年出品的记录片《老鳄鱼与小雏鸡》中,在这部播出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的影片中,导演菲利普·杜提尔及他的团队通过讲述一位比利时残疾老人退休后和一位年轻刚果女孩从相爱到结婚的故事,反映了忘年恋、欧洲种族歧视和文化差异等多种社会现象。又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出品的纪录片《篮球梦》中,导演斯蒂夫·詹姆斯为了反映部分美国少年对篮球、对nBa痴狂的现象,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跟踪拍摄生活在美国芝加哥旧城区的两个极富篮球天赋的少年威廉·盖茨和亚瑟·阿奇,讲述了两个美国少年为篮球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显而易见,受“以自我为中心”[1]人文因素的影响,选择“个人”作为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成为了西方纪录片的一个鲜明特征。

2.强调群体的表现方式

在中国,由于人类起源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和物产丰饶的黄河流域,再加上历代封建王朝“重农轻商”的统治理念,于是,农业生产成为了华夏儿女的主要生存方式。同时,由于农耕劳动是一个需要“群体合作”的行为活动,因而,“集体认同感”(价值观)也在长时间的劳作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环境中,我国纪录片就形成了通过个别群体的关注来展现整个群体精神的艺术特征。

譬如:在反映20世纪90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生活状态的纪录片——《德兴坊》(1992年出品,素有“上海城市生活的历史档案”之称)中,制作团队就是通过讲述生活在上海老式石库门弄堂里三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用镜头细致地描绘每一个家庭的生活细节、对生活的期盼以及邻里之间的关怀与矛盾等各种生活琐事,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上海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又如:《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汲取了西方纪录片的先进经验,但从选题和选材角度等处来分析,该影片依然没有摆脱“以个别群体展现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式”纪录片艺术特色(即:在每一个分集中,都是通过网罗散落于不同地方的美食,从中寻求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描述属于整个中华美食所拥有的某一种“味美”)。因此,从中可以发现,我国纪录片重在传达群体精神,因而会选择三个以上的群体作为记录片的拍摄对象。同时,拍摄者为了更加淋漓尽致地传达这份集体主义观念,全景镜头也成为了我国纪录片常用的拍摄手法。

综上所述,受不同人文理念的影响,西方纪录片形成了重在展现个人情感和体验的表现形式,而我国纪录片则将表现重心放在了强调“群体主义精神”之上。从艺术效果上看,西方纪录片更容易走进每一个观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易引起观者的共鸣。而我国的纪录片则是通过多个个人去反映一种现象,因而,在制作过程中,不会陷入表述片面的误区之中,更容易深刻地、直观地阐述某一群体对一种事物的看法。

二、审美角度看差异

1.“求真”的艺术特色

由于生存环境的制约,西方人对自然万物充满了征服欲望。同时,在征服的过程中,他们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于是,“科学知识是真知”也深深影响着西方人的处事与审美。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不重表现,但求浮华、纤柔的、无故的笑脸,装模作样,傲慢自负一切没有灵魂、没有道理,只是为了炫耀的说谎的东西”。这种“求真”的审美观充分渗透在西方纪录片中。

例如:在素有人文纪录片“开山之作”之美称的美国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为了展现北极爱斯基摩人最为原始的生存状态,通过运用纪实性长镜头、近距离地拍摄“纳努克”(纪录片主角)捕鱼、生吃海豹肉、和孩子嬉戏以及爱斯基摩母亲吻孩子等各种场景,客观、生动地描述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深刻展现出他们英勇无畏和纯真朴实的品质。又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正煎熬于阿尔及利亚战争之中,导演让·鲁什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为了反映当时法国公民高涨的反战思绪,联合制作了纪录片《夏日纪事》。在该影片中,制作团队让埃德加·莫兰手持话筒、走上街头,并通过向街上行走的工人、学生和小资产阶级等民众提问:“你幸福吗?”这种“参与性”的记录方式,真实、客观地剖析出当时法国社会民众的心声和生存状态等问题。

2.“求美”的艺术特色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流淌,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多种学派。然而,由于儒家的仁善理念成为了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秦朝除外)用来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因而,“求善求美”也成为了我国艺术美学的最高标准。

通常来讲,我国纪录片在“求善求美”的征途中,通常会通过“形式美”(韵味和意境美)和“内容美”(颂扬中华传统美德文化)两种方式来予以实现。拿《舌尖上的中国》来说,在这个由7个分集构成的记录片中,不管是哪一集,制作团队都不遗余力的进行了意境美和韵味美的“形式美”表现。譬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伊始,随着解说员李立宏老师用他那浑厚的嗓音说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时,画面中也出现了如山水画一般秀美的山川、湖波、丘陵和耕田等臻美景象。同时,该纪录片还通过在每一集写不同的主人翁,进而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比如说: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摄制小组通过特写安徽南部毛豆腐制作人张兴玉女士和其女儿用她们勤劳的双手制作毛豆腐的景象,来讴歌中国女性贤惠勤劳的良好特质。

三、传授关系看差异

观众在观看一部纪录片之前,并不会全然了解纪录片制作者的传播导向和情感指向,观众通常是带着自己的期许并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下来观看作品。而当观者在观看纪录片时,随着情节的层层递进,观者不仅会在作品中发现到他们曾经的经历,同时许多观者还会去寻求他们所期许的一些内容。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传播者(制作者)通过纪录片来传播某种体验和情感,观者则是通过纪录片获取各种体验和情感,因而,将纪录片从制作到欣赏的过程映射到传播者和观赏者身上,就形成了一种“传授”关系。

1.“平等”的传授方式

伴随着西方平等交换商业理念的形成,“平等”也成为西方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因而,西方人拍摄的记录片,不仅尊重拍摄对象,而且尊重受众。而正是这种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为西方纪录片营造出了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如在法国著名记录片导演克里斯·马尔凯拍摄的《美丽的五月》中,当影片用:“对您来说,五月是重要的月份吗”;“五月中在您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等旁白引出故事之时,也让受众顿时感觉到仿佛是和朋友促膝而谈一般的情感体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此种拍摄手法不会植入任何人的主观感情,而是通过真实客观地记录生活情境,将观者和记录片的距离拉近,并让观众对影片产生亲近感和兴趣。

2.“居高临下”的传授方式

1957年,我国政府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少数民族抢救落后”活动。在此活动中,为了用影像记录下“即将消失的前资本主义原貌”,我国拍摄了诸如:《凉山彝族》、《赫哲族的渔猎生活》、《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黎族》和《的农奴制度》等21部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通观这些作品,我们发现:虽然每一部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各少数民族的婚俗嫁娶等生活习俗,但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些纪录片却好比教科书一般,呈现出了一种拍摄者高高在上,旁白介绍严肃程式化的特点,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不是在享受一场视听盛宴,而是在听一堂关于民俗文化的课程。

因此,我国的多数纪录片形成了一种带有鲜明的宣传和引导大众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2]等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我国形成了尊重师长、尊老尊长的“尊上”传统。二,随着我国艺术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古代所形成的“文以载道”[3]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4]等文学创作思想也浸透到了各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于是,我国的纪录片在表现方式上,呈现出了结构严密的艺术特色(如:影片中常用全景镜头拍摄群体活动或是自然景致,以及旁白措辞严谨)。三,在纪录片刚进入我国时,它的作用只是用作为政治宣传;同时,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党和政府掌握了新闻出版机构,政治导向和宣传导向不仅渗透在新闻出版领域,也贯穿在纪录片的制作中。

结语

总之,受不同生活习惯和文化理念的影响,西方的记录片呈现出了尊重个人情感,“求真”和亲近生活等艺术特色;而我国的记录片则是显现出尊重集体精神,“求美”和陈述方式严谨认真的艺术特色。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纪录片作为一种记录人类发展轨迹和文化的影像艺术,无论是西方制作,还是中国制作,任何一部作品不仅反映了一种文化,而且还昭示出了不同民族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就现阶段而言,如果我们想制作一部被观众认可的作品,首先就应当摒弃掉高高在上的“姿态”,并通过“人人平等”的交流方式,尊崇西方“求真”的内容表现方式,或是应用西方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方式,或是运用我国“求美”的“写意式”艺术表现手法,或者将二者合理搭配,去进行故事的叙述。所以,我们寻求中西方记录片的艺术特色和差异,并不是褒奖哪一方,也并非是排斥哪一方,而是通过这种比较的“交流方式”,尊崇“他为己用,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的运用策略,来寻求更适合于我国纪录片的创新之路,从而让我国的纪录片如同我国现如今的电影等其它艺术一般,能够在国际艺术舞台之上有一席之地。

注释

[1]孟航著.《西方人类学发展史的再认识与中国人类学的未来——在“他者”中理解“自我”》[J].广西民族研究.2007(03):p(53-65)

[2]汉代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

[3]引自:宋代.周敦颐著《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4]引自:唐代.白居易著《与元九书》

参考文献

[1]冷治夫著.《西方纪录片创作的美学追求——观摩国际获奖纪录片有感》.人民网.2006(01)

[2]马坤著.《中西方纪录片创作中的文化差异性研究——以人类学纪录片为例》[D].山西大学.2011(06)

[3][法]奥古斯汀·罗丹著.赵飞强译.《罗丹艺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03)

[4][美]伯纳特著.孙红云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03)

[5]孟航著.《西方人类学发展史的再认识与中国人类学的未来——在“他者”中理解“自我”》[J].广西民族研究.2007(03):p(53-65)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2

 

关键词:中西方艺术 室内设计 融合借鉴 

一、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性 

谈到中西方艺术的差异,首先必须分析中西艺术的各自特点。艺术作为一种人性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指人们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行为。中西艺术的差异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人们的意识差异导致了艺术的差异。 

古希腊时代,是西方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代表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儒家思想产生并盛行的时期。这也是比较中西文化一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起点。谈到艺术,必然要谈到文化。中国人历来都是以含蓄为美,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文明,是属于人性的东西。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在一些行为举止上面往往都表现得十分直接,中国人含蓄、内敛,西方人直接、张扬,这是中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最大的差异。西方艺术偏重直接去赞美客观事物,他们更关心美的存在形式,偏重表现认识客体,而不在于表现认识的主体--人的情感因素。在当时西方的大部分建筑、雕塑、油画等等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很相似地找到艺术家们所喜欢的一个认识客体--人体(人体艺术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至今还是很难被国人接受)。而中国艺术则讲究一种意境美,它是朦胧的抒情的,往往更多的是在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意识本身,客观事物仅仅是表达的载体,比如诗歌,文字和语言都是载体,而艺术家融入了个人的感情,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差异,衡量的标准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中西方艺术特点是由各自文化所约定的,中国艺术家含蓄的特征,西方艺术家直接的表现,都各自产生了不同的艺术美。虽然各国的艺术审美文化不尽相同,都有其个性的一面,但是,他们又都同属于人类社会艺术领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同中求异"的现状和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二、中西方艺术差异性对中西室内设计的影响 

1、西方室内设计的特点 

英国室内装潢杂志的专家认为:"90年代以来,居室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增加空间感。空间是居室的最大财富,室内装潢与设计就是要尽量增加空间容量,居室不仅仅是为了看而设计,更重要的还应该实用,换句话说,就是看上去舒服用起来便当。因此人们不再玩技巧,而是设法让居室变得更加休闲、宽敞与舒适,更为理性实用。眼下,现代居室装饰也崇尚返璞归真,体现出人与物的本来面貌,并显示人们居住环境的特点,这就使设计与工艺手法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现在人们之所以崇尚自然,是因为在都市中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们精神紧张,而终日身居钢筋水泥"森林"中,更有压迫感。加之环境污染,人们渴望宁静,向往自然,求得身心得到放松。 

2、我国室内设计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通常还表现为室内对称的空间形式,在多数的宫殿和厅堂中,梁架、斗拱等都是以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设计表现的一种艺术形象。从装饰上说,大量建筑室内天花藻井、家具、陈设等上面的图案,无不含蓄的表达出喜庆祥和、光耀门楣、长寿多福、家和兴旺之类的期望与祝愿。从空间布局上说,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外,还有移动的屏风、半敞开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这些半开半闭的通透的隔断造成含蓄内敛的气氛,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藏"的精神,都体现在这亦隐亦现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楼宇化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在室内设计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比如:新古典主义、新地方主义、新少数民族风格、中国现代主义、后现代风格,这些流派的出现使我国的室内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目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和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简洁、明快、洗练的设计风格,同时采用了色彩、质感、光影与形体特征的多种手法,其中也包括了把现代高新科技的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饰装修上,由于在设计时充考虑到了本国国情、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因而设计出来的风格又带有中国设计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3

【关键词】建筑装饰,中西文化,差异

建筑是承载民族精神的智慧结晶,通过建筑所运用到表现手法,建筑技艺,装饰内容等可以窥探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思维模式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但是整体来看,从传统到现代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一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这些差异性可以为现代建筑装饰更适合现代人的品味和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一、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特征分析

一般而言,文化模式是影响民族之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和世界观的根本因素。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磨合中演化出来的关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从其产生、发展、演变到消亡都会对人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民族之间整体性的文化差异就构成了文化模式之间的对立。这种文化模式的对立表现在建筑文化上,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思想和“天人合一”建筑理念,而西方建筑尤以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和巴洛克建筑为典型建筑文化模式。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儒道相辅、情理相依。儒家中的“中和”理性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而道家的“自然”却体现着一种审美、一种艺术的境界。历经千秋万载,儒道思想规范传承不衰,虽偶有变故,但也只是微波轻澜。儒道思想一方面限制了大众审美,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独特的风格特征。

儒家经典的《礼记》中的“中和”解释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成为宇宙万物最最本真和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也是一种最美的状态。它不是静态孤立的个体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畅然生机。追求各种不同事物的协调和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中点。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方面,以其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道家经典《老子》五千言,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国历史上之各家学派,无不从中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观,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在艺术领域,表现为对自然的亲近,艺术应回归自然之中。“大美无言,大巧若拙”(老子道德经下卷),揭示了空灵的意境胜于实在的事物。《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及艺术的哲学基础:阴阳二气生万物,万物皆察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汇成艺术的节奏与生命,要求在情景交融相互渗透中显现艺术意境。老子的“大象无形”,并不是艺术的抽象化,而是通过“气韵”表现在有形的意境之中。自古以来,中国人是从天地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中去审视万物之美,艺术的境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流派甚多,其中儒家与道家两学派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典型的思想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2、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特征

希腊艺术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艺术既带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具浪漫和幻想的特征。这两种特质的融合使得希腊艺术极具魅力,它神秘而现实,典雅而又庄重,带给人无穷的美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在对立因素的和谐、杂多的统一”,柏拉图按照“美的理念”创造艺术的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说”,成为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些美学思想既是对艺术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为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西方传统艺术始终贯穿了两个要素:一方面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是追求形式。两个要素成为希腊艺术的核心。

体现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无论人物、动物或植物等,都以写幻求真、模仿自然为原则。形式上遵循比例、匀称、端庄、协调的形式规律。艺术家们把自然的秩序与自己内心的自然体验引起的强烈共鸣以有序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氛围造成了中西方建筑装饰风格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表现和造型手法方面。

1、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空间表现。中国传统建筑重视通过人的内心对外界空间和物质进行领悟,并将这种领悟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因此,中国的建筑装饰文化突出意境的设置,建筑空间布局明显地着眼于对欣赏者的游观心理的把握,空间层次丰富多变,同时又含蓄内敛,同中国的手卷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则重视在空间中建立立体的视觉效果,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充分运用形式规律表现形式,塑造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审美理想,在与环境的融合方面,通过高大严谨的外观效果表现出对自然控制和改造的宏伟魄力。

2、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造型手法。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如同泼墨山水画一般将装饰的内在含义蕴含在精简粗狂的装饰构件中,并不刻意要求装饰外在形象的精确和相像。通常会对造型进行夸张或变形的艺术处理,形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西方建筑装饰则强调造型的写实性,其体积和量感的精确设计是西方建筑装饰的主旨。装饰的写实性配合建筑的立体感成为西方经典的造型手法。

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比较,能更清晰地把握不同建筑文化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性格。吸取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精髓,巧妙地运用传统建筑装饰的技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传统的形式和材料通过现代的建造方式被赋予现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林彬.浅析中西室外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

[2]张娟.中西设计艺术的汇合与通融――论中西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和而不同[J].文艺生活,2011.2.

[3]丁晓峰,赵艳君.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大观周刊,2012.24.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4

不同戏剧特征论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戏剧特征论方面,中国传统戏剧观念注重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共通特征,探讨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相互联系。而西方传统戏剧观念倾向于发掘戏剧艺术有别于其他文艺样式的个性特征,探求戏剧艺术自身的本质特性。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以语言为媒介,利用人物的动作对现实生活的摹仿,以达到净化和陶冶感情的社会效果。它在社会文化中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与音乐、图画、诗歌区分开来,具有独特的地位。西方传统戏剧特征论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戏剧特征论却恰恰相反,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西方戏剧家认为本质是个性,中国戏剧家则认为本质是共性。

中西戏剧特征论的迥然不同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西方把宇宙视为外在于人的对象,祟尚“人神对立”的宇宙观。西方人习惯于同中见异的思维模式。通常以冷静科学的理性态度,认真地审视外部世界,细致地观照内心世界,把现象与本体划为两端,自然和人世分为二物,强调对立双方的剥离式的分析与综合。因而西方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采用的是把戏剧艺术从宇宙万物中逐层剥离、独立出来的办法,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古人把人和宇宙看成互相包容、和谐统一的整体,提倡“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源,这一本源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出各种形态的事物。即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不变的,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产生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古人通常把内心与外物、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世视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强调对立双方的和谐与统一、渗透与协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使中国戏剧家在探讨戏剧特征时,倾向于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以此揭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侧重于求异性不同,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求同性,这决定了中西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分别选择了差异性与类同性的不同方面。

不同戏剧社会功能的中西方戏剧观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5

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声;特点;差异

0前言

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有着五千年的音乐文化的内涵,其历史渊源,发展历程,文化象征,艺术审美,情感表达和音乐技巧等各个方面均与西方的美声唱法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同时在许多音乐方面又有着共同的特点,在当文化多样和审美多元的文化时代,我们应正确把握两种音乐的内在关系,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民族声乐文化,又要结合西方美声唱法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传统民族声乐的新的发展。

1历史渊源的差异

民族声乐是音乐发展的一个相对概念,民族声乐是同现代音乐相对的,一般指的是在传统的各种各样的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在发展演变中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特色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声乐体系。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秧歌剧、民族歌剧《白毛女》和60年代的新民歌和歌剧,已经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影响力颇大的音乐流派,通过声乐有效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群众的内心的思想情感。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民族声乐逐步从民间相传发展到了高等教育的音乐教研,并形成了独立的民族声乐专业,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风格都得到了专业的理论研究的推动创新。美声唱法主要是来源于西方古典传统的欧式唱法演变而来,由于西方文化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具有浓郁的中世纪教堂音乐文化色彩,复调音乐风格流行。美声表演者也从最初的阉人发展为女中音歌唱者来表演,并且逐步加入了适当的情节和剧情,并形成了丰富的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在民国时期通过教育交流传入我国,并逐步在我国推广且深入到了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而美声唱法的理论发展也主要是西方的美声音乐教育家推动的。我国美声唱法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

2文化内涵的差异

传统民族声乐属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的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历史上经历多次民族大融合大变迁,因此传统民族音乐带有诸多不同的富有特色的差异化民族色彩,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并且表现为不同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传统民族音乐是由民族情感、民族语言、民族心理和民族生活等要素构成,传统声乐的发展是由民族文化要素所推动的,中国传统的歌唱艺术也正是在这种推动机制下形成了以汉语为音乐语言基础、以传统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审美心理为依托,以民族情感为引导,表现出传统声乐艺术的声情并茂、字正腔圆、韵律上口、唱演同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与传统的民族声乐一样,西方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欧洲的文化艺术,是建立在特定的欧洲古典文化的大背景之下的。首先,西方美声唱法是经过欧洲的文艺复兴洗礼以后,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声乐艺术为蓝本,在改造中世纪教堂音乐基础上演变而来。虽然西方美声唱法希望通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来摆脱宗教思想文化专制,但是仍然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色彩,其美声音乐理念一定程度上仍然遵循宗教的禁欲主义思想,虽然需要将音乐情感进行张扬爆发但也需要对情感进行适度节制,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西方美声唱法会出现唱法时而激烈高亢,时而压抑低沉。

3审美理念的差异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理念与西方的美术唱法的审美理念有着明显的差异,审美理念的差异是区别传统民族声乐与西方美术唱法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民族声乐在表现形式上注重歌唱时的润色和行腔、呼吸和共鸣等声乐技巧的处理,民族声乐强调歌唱时的字韵纯正。因此民族声乐也是一种“字清”是唱曲的艺术灵魂的说法,而字正腔圆也在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为我国民族声乐的核心审美理念之一。而西方美声唱法由于其文化性格的特殊性,美声唱法更强调在处理呼吸和共鸣、声音流畅与灵活等音乐技巧时要突出声音的优美,优美的声音也是其审美的首要标准。而在音乐发展历程中,西方古典声乐也一直在追求着最为美妙的音乐歌声,西方古典声乐的审美理念也相应地具有文化内涵。由于中世纪教堂音乐中一般是阉人在进行歌唱表演,阉人歌唱的声音是一种很特殊的音色,灵巧而清脆,能表现出宗教的神圣与纯洁之感。加之现代西方的宗教心理依然很浓厚,因此西方的美声歌唱者希望通过追求圣洁般的优美声音来实现某种宗教心理预期。

4音乐表现技巧的差异

第一,西方的美声唱法和传统的民族唱法在表现情感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由于我国人文环境差异巨大,因此声乐融合了大江南北的民族文化特色,如东北秧歌富有东北人豪爽的人文气息,南方的声乐富有细腻的人文色彩。另外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性格对传统声乐的音乐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汉族的声乐可能会表现得气势宏大、中庸适度、多元大同,而部分少数民族的声乐则会更显得委婉悠扬、旋律多变,因此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现形式多样而风格多元。由于传统人文环境尤其是语言符号系统的巨大差异,西方美声唱法并不强调表现形式要注重字,由于中西方的语言发声系统不同,双方在咬字部分、共鸣位置、呼吸节奏上都有巨大差异。传统民族声乐更注重音乐的表现形式,而西方的美声唱法更注重来自人声的内在感染力,通过一定的发声技巧让美声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第二,传统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具体的音乐技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民族传统唱法在呼吸的运用上更注重运用正确的发生气息,善歌必正气,从丹田到头腔能实现一气呵成,而美声唱法则强调歌唱中运用胸肺来灵活调节发生气息,声音可大可小;在唱法训练上传统声乐在表现技巧上是以女声为真唱而男声为假唱的真假分离式唱法,西方美声唱法则采用的是真假混合声区唱法,并不强调是以女声为主还是以男声为主,二者比例并不固定。在共鸣腔运用上,美声唱法一般采用的是全共鸣技巧,喉咙高度扩张,歌唱能最大程度实现声音共鸣,声音极具穿透力;而传统民族唱法则相应地是属于局部共鸣唱法,喉咙适度扩张,声音并不单一地突出穿透力,其声音表现相对复杂。在咬字吐字上,传统民族唱法的训练顺序一般是喊嗓、念白和调嗓同时进行,并强调咬字准确清楚,而美声唱法训练则基于意大利语强调声音旋律的连贯和优美。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中国绘画艺术;西方绘画艺术;碰撞;区别;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71-01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冲撞、大融合的浪潮里,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绘画艺术冲撞十分猛烈,融合也逐渐加深。在彼此极力显示自我个性的同时又不断从对方那里吸取新的养料,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发展。西方绘画艺术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的过程,并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宗白华曾说过:“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情绪。”西方绘画要想在中国得到不断的发展必须注入中国的元素,要有本民族和这个时代的特色这样才能富有生命力才能发展。“今天酝酿的新环境一定会产生新的艺术作品,就像过去的环境产生过去的作品一样。同样,未来的新环境还会产生未来的新的艺术品。”

一、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一)审美上的区别

不同的民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在审美上也不尽相同。在审美上不同的民族既有属于本民族的独特个性又有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共性。无论中方还是西方都认为美是和谐的,这是中西方古典审美理想的一个共同特点。同时,中西方由于民族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在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中,中国人主要通过艺术来体现心理上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人则主要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形式和谐的把握。总之,中国的审美和谐是偏于内向心里的,而西方审美和谐是偏于外向物理的。

(二)绘画手法上的区别

中国绘画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最大差异。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和对待自然态度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能让人融入自然中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中西方绘画在色彩的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西方绘画是表象的是非常写实的注重形体的刻画,而中国绘画是写意的注重对意境的表达。中国绘画强调内在的艺术韵味,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外在的形象与技巧,体现出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画往往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却能从画面中读到很多的东西,在真正的有中国文化神韵的中国绘画当中可以读出所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精要。

二、西方绘画艺术理念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当整个社会的文化气氛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已经深入人的精神心理之中的时候,作为这个时代的个人艺术,总是要自觉不自觉地发生某种变异,而这个变异又是整个艺术变迁的反应。”随着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绘画艺术的语言、理念等被逐渐引入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当中,使得中国绘画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产生了众多画派和艺术风格。国画与油画本身是两个世界的产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不一样。因此中国早期的油画家后来多又回到了国画上来,还有些现代画家将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拿来中国使用并不断融合文化的差异进行不断创新。“在当下:在当代中国有抱负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家的理性思考中,发展自身传统又超越自身传统;接受西方影响又超越西方影响的新追求,正向着现代和谐美的精神维度延伸。”由于历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在不断缩小,文化也会被逐渐融合,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总会找到一个新的闪光点,这一点不管是中国绘画艺术还是西方绘画艺术都是一样的。

三、中西绘画艺术上的结合

无论是中国绘画艺术还是西方绘画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都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它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并且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中国绘画艺术强调内在的艺术韵味,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西方绘画艺术则强调外在的形象与技巧,体现出西方文化的性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画的中西结合,并非没有可能,但前提结合是必须要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内涵及绘画发展的特性。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国绘画中的中西结合,只有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上,才能真正达到本质上的结合,才能创造出不失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的中西结合的艺术作品。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7

关键词:园林;艺术;解读

1浅析东西方园林艺术的特征

中国园林是世界上物质文化遗产,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它的园林艺术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追求至高的精神文化的象征。在古时候,中国园林仅仅是贵族用于狩猎的地方,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古人开始注意塑造山水园林,同时,随着时代的演变,建造园林的造型也变得不同。可是,古人追求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自然,这是中国园林最大也是最优秀的特征。中国园林艺术需要四大要素:山、水、植物、建筑,通过这些要素来营造出大自然的情境,这是非常有难度的。而西方园林追求的人工至上的思想,喜欢将自然的物体雕琢为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这就是西方园林体现出的庄重、形式的特点,这就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响的。但是,东西方园林艺术各有千秋,都体现着一种美的特征。

2园林艺术诠释着所有“美”的思想

2.1从园林的表面看,直接就体现出了人工和自然结合之美

其实,从古至今,东西方的文化就截然不同。西方认为自然美仅仅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可是自然美本身并不是完美的,它也有自己的缺点,需要对自然进行雕琢,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现在所见的西方园林都仅仅体现着人工美,布局对称,讲究匀称,花草也是修剪的相当规整,这体现的立体几何美。而我国园林艺术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美,追求的是一种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理念。中国的思想就是注重大自然赐予的景物,园林艺术体现的都是自然美,必须的人工修正也是为了更能体现大自然的魅力而已,和西方园林的风格大不相同,这也是东西方思想不同造成的。我国园林表现的形式不讲究对称等,而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花草树木任其自然生长,体现出了自然的情趣。总而言之,西方园林思想就是去改造自然,讲究的是庄重,而东方的园林表达的自然与人合一的思想。

2.2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东方园林追求的意境美

由于东西方思想的不同,对待自然美的观点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东西方的园林上就体现出了不一样的追求。首先,说明下西方园林的特点,西方也有自己的写意文化,可是西方在建造园林的时候,刻意去追求形式美。而我国建造园林时,也很注重整个园林的形式结构。可是,我国造园的主体思想是追求回归自然,需要园林体现一种意境的美。西方一直认为自然美是存在缺陷的,还不够完美,必须经过人工雕琢才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追求的是西方艺术美的魅力。而中国建造园林注重的是景能够表达一种情趣,这是很重要的。景是自然界给的,可是塑造的景能否触发人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意境,才能更体现出园林艺术的魅力。在古代,并没有真正地设计师、造园师,而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的介入如画家、诗人、建筑家等,他们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分析出自己的策划想法,这也是我国园林融入多种文化的原因所在。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其实,一个上等的园林,无论是东方的或西方的,都肯定会让人感受到美,但由于思想和文化的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绚丽,而中国园林则带给人们一种意境,感受到非凡的情趣。

2.3东西方思想的差异造成东西方园林不同的艺术

我国的诗文文化有着悠长的历史,以前诗人写的田园、景物之诗也都是碰到好景所触发的感情,这就是很好地参考资料。正是这么多年的文化底蕴,中国造园走自然山水的路线也成为了必经之路。中国很注重去自然挖掘素材,再根据诗画所体现的意境进行塑造,既追求大自然的自然随机性,又追求意境美,这促成了布局万千、巧夺天工的东方园林。造园不讲究什么调理结构,只是随意建造,这就是中国所谓的造园无成法。现在中国的园林都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因为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意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触和心境,还有很有意境,现代的人已经无法体会到,这引起了研究园林界的兴致,这也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现在再说一下西方园林的特点,如果你仔细看一下西方园林的鸟瞰图,就会发现西方园林艺术的几何美,因为精心设计的结构相当规整,并无一丝杂乱。这和中国园林体现出的曲径通幽截然不同,因为西方造园追求的是主次分明,有一定从属关系,可以很能辨别整个设计的空间结构,给人一种清晰明了的感觉,遵循形式美一直是西方逻辑思维的体现,因为西方人的特点就是逻辑分析能力强,从西方园林上就可见一斑。东西方园林的差异就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东西方人审美的标准,但是,东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比较,并没有优劣之分,而是体现出了不同的美。

参考文献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8

关键词:绘画;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7-01

中西古代人都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形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中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从另一个角度把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物典型形式的和谐说,从而把西方追求“形式和谐”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的创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数”等形式特征,可以看出西方绘画审美注重“理性”,相反中方就注重“感性。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9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

[1] [2] 

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篇10

一、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鉴赏英美文学

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需要借用不同的文学理论来进行分析研究,对文学的发展规律有更深入的展示,以加强文学创作的指导力度,从中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验,进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使心灵得到愉悦与升华。下面我们就以《变形记》、《老人与海》等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从中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分析的不同角度与鉴赏差异。卡夫卡是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是《变形记》、《城堡》等,这些优秀的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不仅具有个性的内容描述,同时也传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西方的评文化家从中发现了其精神内涵,人类对于精神家园的美好憧憬,对于真理的追求,这些分析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及心理的分析,而忽视了其艺术特性,所以,对卡夫卡作品的鉴赏更多的注重了其内容核心,而并非是文学艺术的特色所在。相比之下,我国的评论家也对其主题内涵作出了分析,他们认为卡夫卡的小说虽然内容很荒诞,但是却具有新颖的艺术形式,虽然所讲述的内容十分严肃,但是手法却很独特,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十分流畅紧凑,作者以一种真实的社会现实的展现来反映生活,探析人生的哲理,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揭示。对于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评价。从东西方评论者对同一作品不同的评价可以看出,二者无论是在评论角度还是评论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西方在写实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于作品哲理性的分析,而东方则在其写意的思想性研究方面更为注重,更强调挖掘其内在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此外,东西方文学鉴赏对于作品的思维逻辑与词句运用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在西方评论家眼中,他的小说中更强调了对硬汉人物的崇拜,这也表达了他个人的一种隐喻性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海明威通过这种硬汉形象来表达了现实与理想中的一种冲突的解决,他的创作是一种社会现实活动的体现方式。而在中国评论家眼中,海明威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正直勇敢,而且勇于与苦难相抗争,他们具有极强的忍耐性,即使面对种种困难,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勇敢地生存下去,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一个民族与一个时代的生存哲学的展现。同样的人物形象,却在东西方学得眼中产生了不同的解读。西方将其视为理想化的展现,东方将其视为隐喻哲学。西方文化追求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十分尊重客观事实,也不会轻意地对某一事物现象进行总结。东方文化更注重人自身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一个群体,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所在。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鉴赏的影响与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