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然科学的范畴十篇自然科学的范畴十篇

自然科学的范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44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1

一、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的科学涵义

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首先我们必须搞清范畴的涵义。所谓范畴,就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是反映客观事物诸种矛盾关系的基本概念。范畴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从原始状态进入逻辑思维阶段。列宁曾把客观世界比作复杂的自然现象之网,把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范畴比作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他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1]78人们认识世界要经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范畴在这一过程中也随之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和完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认识和实践中普遍的、必然联系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概括,也是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是指反映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特性与关系的基本概念,是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手段和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主要包括,论述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揭示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经济理论范畴构成的,例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收入分配制度、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科学发展、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等,这些范畴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和骨架。

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的基本特性

1.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就其形式看,具有主观性,即它们都是人们头脑中的精神性的东西;而就其内容而言,则具有客观性。即它们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思辨的产物和推理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果。例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等范畴都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继续不断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是人们对客观实践的经验进行提炼和加工形成的,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概念就其抽象性、分割性来说是主观的,可是就整体、过程、总和、趋势、来源来说却是客观的。”[1]178

2.确定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反映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普遍的、本质的内在联系的思维形式,具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但是,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受社会主义实践深度和广度的相对性和有限性的制约,作为主观反映的思维方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也具有相对性和暂时性。这就决定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相对的,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新范畴会不断取代旧范畴。例如,计划经济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由于历史的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范畴,突破了原有的范畴,即提出了适应时代和国情发展的新范畴。此外,还有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再到和谐社会这类范畴;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再到“三个代表”,最后到以人为本范畴,都体现出范畴的确定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言:“范畴也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性的和暂时的产物。”

3.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从感性的具体到科学的抽象,对整个过程运动的性质、属性、特征概括出最简单的规定和压缩性的基本概念。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进行科学的抽象,就不可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认识上升到本质思维的高度。例如,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最后抽象;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代世界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是对当代世界时代主题的归纳和总结,是对当今国际形势和世界潮流发展的科学抽象;制度与体制是对社会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抽象;计划与市场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抽象;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坚持的原则与对外关系所奉行的方针、政策的抽象;等等。这些范畴的提出不是随意的抽象概括,而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

4.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必须要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系统出发,探究其范畴之间的联系、运动及其规律。无论是提出、阐述还是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问题,都应着眼于其系统的整体性;对于该系统整体中的各要素、层次等也应置于系统整体中考察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既然是系统的,其间必然具有层次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系统的层次是按照其逻辑结构的组织程度、推演次序和运行规律区分的。这些层次包括彼此关联、排列有序的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具体范畴。例如,社会主义本质作为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处于中心地位,由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如先富与共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逻辑特征,是整体性和层次性的辩证统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的功能

1.范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和结构框架的基本单位。范畴是理论体系大厦赖以建立的“砖石”或“原料”,没有范畴也就不可能有理论体系。范畴的水平如何,直接制约理论体系的水平,可以说范畴是科学理论体系发展程度的显示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必然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基本范畴内容的精确、丰富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必须加强对其范畴的研究。从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来看,往往是先奠定一些基本范畴,然后再对这些基本范畴进行推演、拓展,逐步产生理论的分支体系与范畴体系。例如,当我们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时,就要重点阐述该理论体系的基石,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这四大基石与整个理论体系的联系绝对脱离不了“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两个范畴,正是这两个范畴支撑着整个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及其内部联系;当我们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时,必然要涉及“和平与发展”范畴;当我们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时,我们必然要提及“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离不开“制度与体制”范畴,因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是密切相关的。显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基石既与“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范畴相联系,也与“制度和体制”范畴相联系。可见,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它们与每一基石之间的关系。这些范畴及其所构成的范畴体系,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网络和构架,是整个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也看到,离开范畴和范畴体系,理论体系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随着范畴和范畴体系的丰富,理论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范畴和范畴体系是构建理论重要的前提和基本要素,有了范畴和范畴体系,才能构成真正科学的理论体系,使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并有其丰富的内容。显然,在理论形态上有若干个范畴与理论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及其严密的逻辑结构。而这样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只有从作为逻辑起点的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核心范畴出发,才能一步一步地推演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才能最终构建起来。可见,逻辑起点是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石,没有它就没有科学体系的内容。人们完全可以透过这个“窗口”,了解或提出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内容安排以及范畴构架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弄清楚了,实质上也就是把它的科学形态的基本“骨架”搭起来了,而通过这个“骨架”又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本质特征及其内容范围。

2.范畴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科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既要考察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又要考察其理论来源和基本原理,还要研究主要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关系结构和普遍联系。实践一再证明,这些基本关系处理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这些范畴作为基本规律“认识之网”的“纽结”,以静态的方式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内蕴。可以说,任何理论体系都离不开范畴这个纽结和中介,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以基本范畴为关节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体现着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因此,在理论研究和应用中,我们不仅应该注重对社会主义发展总体规律和基本范畴的宏观把握,而且必须十分注重这些规律和范畴在具体操作层面的运用,因为它们所对应的问题,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所要阐明的是一些基本原理未曾涉及和展开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有若干重要范畴,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其内涵,注重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运用。例如,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计划与市场、发展与稳定、速度与效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科学发展、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改革开放、党的领导,等等。无疑,最基本的范畴当属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始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呢,即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性范畴,也是今后继续着力解决的课题。再如,其核心范畴社会主义本质,它所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主线,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特质和内在要素的稳定联系。它是自马克思以来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在最高层面上最系统、最简洁的概括,廓清了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东西,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和宗旨。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2

关键词:政治;政治学;范畴体系

一、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门学科范畴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以个人的主观随意性,想当然地去组织、拼合它的体系结构,必须从学科本质的特征出发,依托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遵循相应的组织原则,揭示学科构建的科学规律。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依据所把握的总体要求又在哪里呢?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我们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洞悉事物的本质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要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我们不妨看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吸收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所提出的一些观点。(1)任何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就是表述这门科学的全部内容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从抽象到具体。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的。人认识一个对象时总是从抽象到具体,科学体系从抽象到具体的安排,最便于人对这个对象的了解。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从平面到立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2)一个科学体系的起点应该是这个体系最抽象的东西。如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人类现代经济生活最抽象的东西,商品便成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起点。(3)推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对立统一规律,每一个原理应符合矛盾运动的形式。

2.学界对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基础。政治研究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问,古今中外人们始终如一地对政治学研究投入巨大的热情,政治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一门具有独立地位的重要科学。自1980年中国政治学恢复后,中国政治学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和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工作,对政治、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范畴体系等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并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形成共识,拓展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向。因而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根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政治学范畴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开放的,不断发展丰富的,政治学也毫不例外,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前进。它一方面会从政治学已有的内容中进行取舍,另一方面也会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从其他学科的成果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因而,我们对政治学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固定的框架和模式。

4.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关键。要使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治学就必须走向科学,即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建立有特定研究对象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克服政治泛化和政治概念狭隘化的影响。政治学不能什么都研究,不能把什么社会现象都作为政治现象来研究。从研究对象看,对象是否明确是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首要前提。从内容上看,一门学科的对象,决定学科的内容。一门学科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二是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从内容的逻辑安排看,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这几乎成为任何学科构成体系的顺序,这种顺序符合认识的规律,符合认识的历史,也便于读者对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解。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着眼点又在哪里呢?于此,笔者从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人手分析和论述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问题。

二、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

正确认识政治和政治学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政治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自从国家(城邦)产生以来,人们就在苦苦地思索、不懈地探索,但仍达不成共识。因为政治学者由于各自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几乎都有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和表述。概言之,对政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体和根本问题;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综观以上分析,由于人们的观察点、立足点不同,使得对政治的理解和解释完全不一致。杰弗里·庞顿说过:我们最好不要将一种概念视为某种固有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说对政治的定义,我们无须也不可能用一个单一的模式、方式等框架结构将其固定(这在实质上也是没有必要的)。然而我们通过对政治诠释性的定义,透过其现象的描述、对本质的分析,我们仍不难发现他们对政治的理解有着如下的共识:(1)政治是在以国家存在为前提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关系;(2)政治所探讨的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公共权力的表现、运作及其内在机制;等等。这就是说,在政治的范畴中公共权力是其核心和本质。由此,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本质的内核找到了切入点。

政治学的定义显然也只能以政治定义为基准,不同的政治理解必然表现出对政治学的定义的差异。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来看,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也就是说,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实结合上述分析,即我们在剖析各家关于政治概念的诠释时,已窥见到政治学包含着以下核心的要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运作、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看,它所揭示的是在国家中对政治权力的探讨,也就是说对权力的研究是其核心范畴,伴随着权力运作方式、机制、模式等是其必然拓展的范畴系统。由此,我们在建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权力必然是其体系建构的核心,而其体系的构建是依此为中心依托的展开。

三、政治学范畴体系构建的结构模式

通过对政治、政治学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政治学所研究的核心范畴是政治权力,因此从政治权力的层面我们必然要追寻权力的本体、权力的主体、权力的客体,这三者不仅处于政治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3

   一、范畴的含义与特性

   1.范畴的含义。范畴一般是指某一学科的最高概念或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相互关系和活动状况的概括反映和抽象表现。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范畴,如经济学中的价值、商品,政治学中的权力、人民,法学中的权利、义务,伦理学中的善、恶,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在所有学科范畴中,哲学范畴又是属于最基本、最普遍、可适用于任何事物的基本范畴。

   一般认为,范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成果,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其中包括与范畴密切相连的概念。范畴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两者的联系看,两者都是作为人们的认识工具和思维反映形式而存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2](p153)并且两者在形态上都主要以一定的符号(其中主要是词语)表现出来。从区别来看,两者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程度与范围有差别,范畴通常涵盖面更广,概括性更强,抽象性更高,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表征着同类事物中最大的分类或最宽泛领域的边界。而概念与范畴相比,反映了同类事物内部的分属关系或丰富具体的那些属性。我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范畴称之为元概念,即它是最本质、最元初、不可再运用其他反映形式来定义它,但却可以运用它来定义其他概念的那样一些基本概念。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范畴是基本概念或也可称为大概念,而有些大、中概念也可以称为小范畴。

   2.范畴的主要特性。范畴有一系列特性,这些特性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及研究,如已有学者指出了范畴具有的客观性、流动性、抽象性等;[3](p187—193)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性等,[4](p63—65)这些研究无疑有很大的启发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际上,特性有时候并不特指某种独立的属性,而是反映着某种关系,昭示着人们应该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重大的普遍联系。在这样的视域下,我们试图阐述范畴的下列关系性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等。

   第一,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毫无疑问,范畴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作为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思维成果和认识工具,它所反映的内容总是客观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5](p72)具体来说,这种人脑所反映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人类及其活动,甚至包括人的精神活动,都具有客观性特征。这里讲到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内容具有客观性,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要说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认识与反映也具有客观性,可能就会有一定异议:怎么对主观性的东西进行反映的成果本身却具有了客观性的属性?其实,即便是对个体来说是属于自主活动的心理——精神现象,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属于主观性的东西,但它们一旦超越个体意识的领域而进入群体意识的界域,就具有客观性的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那样,主观精神主要是讲个人的精神,并且只是就个人的意识状态来讲的精神,这种精神还没有外化出来,进一步表现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化为社会法律、社会道德、社会伦理、风俗、政治制度等,而客观精神主要指整个社会的意识状态,道德、风俗、国家制度等。这种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的状况,可以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找到大量的佐证。例如,在我们的社会中,20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最初是通过他的主观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主观精神”现象,但后来他的思想得到社会确认并成为人们赞颂和传扬的对象时,这种主观精神就变成了客观精神,变成了社会客观存在的某种时代精神遗产,就可以受到人们的主观敬仰和主动传承。于是,对这一精神现象进行反映的相关概念或范畴自然也就具有了客观性的特征。因此,范畴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范畴作为人们的一种认识工具,它的使用状况也不可避免具有某种主观性。不难看到,作为思维产物与认识工具的范畴,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方式基本上是包括文字、词语与图形等所构成的一整套符号系统。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这些表达着客观内容的各种符号的选择和实际运用,常常带有主观的属性,即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同一内容的东西,也可能运用统一符号表征着不同的内容,仿佛人的姓名就是一个符号,生命过程中可能改名、假名、匿名、用笔名、用外文名等等,这种改动本身具有主观性,但永远改变不了其名虽多、其人不变的客观性。因此,范畴就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属性。当形式与内容相一致时,这种形式可以变得十分重要,但当形式仅仅成为一种纯粹外在的面具时,它的使用就可以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式毕竟可以因人而异且丰富多彩,如人们可以称谓“雷锋精神”,也可以称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还可以称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尽管这些不同的词语所涵盖的内容有宽窄深浅之分,但其实质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范畴的主观性昭示我们需要注意范畴或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与恰当性,但又不能太教条主义,要注意应变性。我们需要特别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致和价值偏好而随意设置一些概念或词语,并且将它们反复使用甚至不断移植到新的领域中复制运用,以期形成一种众说纷

   纭的语境而使这些概念或语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使用定势或约定俗成,从而成为研判新的活动样式或新事物的分类标准和鉴定模式,并且力图将这些状况变成既成事实。这种单凭人们的词语创造和词语操作就可以建构出新的概念甚至新的理论的“炒作”现象,正是人们需要特别警惕的对象之一,它是范畴的主观性被任意放大的一种表现。

   第二,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一般来说,范畴作为某一学科反映某一独特研究对象或某一事物本质和活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具有鲜明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指某一范畴最起始时总是属于该学科所独有,并且只有这种范畴才能充分反映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作规律,也只有这种范畴能够标志着该学科的确立,甚至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范畴才使得人们有理由对该学科加以确认和赞同。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学科范畴又具有相对意义的普适性,即一定范畴不仅在某一学科领域中通行,而且可能被人们扩展或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加以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范畴不仅依然保持原来的词义,而且又在新的学科领域中获得了新的语义,这会使得这种范畴的普适范围不断扩大。如“公平竞争”最初出现在体育竞赛领域中,而如今则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诸多领域;“社会化”最初是社会学的重要范畴,后来被运用到政治学领域,衍生出“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概念。还有一些学科的范畴,如哲学范畴,从起始阶段就具有广泛普适的属性,其超越一切学科领域的特征早已为人所共知。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学科的范畴会始终固守自己的“疆界”,不会轻易去反映或解释其他领域的事物本质或活动规律,同时也不会轻易被其他学科所移植运用,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不伦不类。

   第三,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作为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普遍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工具,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即具有从无数的直接性、多样性、对立面双方又对立又统一的具象中概括、提炼和抽象出一定共同性与普遍性的属性。这种抽象最初的表现就是运用语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5](p181)在语言中,人们必须要用一定的范畴、概念等工具,但这些工具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的反映程度、抽象程度和概括事物的范围有相当的区别,它们并不处于同一思维层次和认识阶段,因此,范畴又被人根据其抽象性、概括性的程度不同而区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具体范畴,或高层次范畴、中层次范畴和低层次范畴等。[3](p181—182)同时,真理从来就是具体的,它是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范畴和概念加以表达的,由于范畴就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作用的概念构成的体系,具有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它也能够完成真理展开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任务,真理的具体性与范畴的具体性是一致的。关于范畴又抽象又具体的思想,其实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已有体现,他所提出的十个范畴中,最根本的范畴就一个,即“实体”,其他九个范畴实际上都是从不同方面来说明或展开这个“实体”的,因此,相对而言,“实体”这一范畴最抽象,而其他范畴则比较具体,至于其他用来说明这九个范畴的更小的范畴,则表现得更具体。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4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高中化学;教学

高中的基础化学课堂,与原型范畴理论有着很多相同点。为了让课堂更加的精彩,教师们可以将原型范畴理论带进课堂,让学生们对基础化学理解的更加深刻。好的原型可以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在将原型范畴理论带入课堂时,教师们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原型。通过讨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原型范畴理论可以给课堂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那么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说,就十分有必要。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认知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解应用

作为范畴理论的成员,原型范畴理论十分具有代表性,也是其中最典型的成员。范畴的边界十分模糊,所以许多家族成员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作为批判经典范畴理论发展开来的原型范畴理论,虽然已经有很丰满的羽翼,但是却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但这些问题并不妨碍它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相比于其他的范畴,原型范畴理论更适合在教学中应用,也很容易被学生们理解接受,这也是它作为范畴理论的独特意义。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征

1.典型的范畴成员

众所周知,范畴成员之间虽然有着些许差异,但彼此之间也有着相似的联系,界限十分模糊。而原型范畴理论虽然打着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旗号,但却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有着十分显著的特征。凭着这样的优势,原型范畴理论拥有了不同的典型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典型性,让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有了立足之地,为教学提供了优势。

2.范畴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

虽然范畴理论的范围很广,但实际上,家族中的各个分支理论,也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原型范畴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也和其他的范畴理论分不开。这一点,也可以称作是“家族特征”。虽然理论不相同,但范畴家族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将各个理论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合理的融入教学,也是因为除了典型性外,它与其他的范畴理论一样,有一定的基础认知。

3.原型范畴理论具有开放性

虽然原型范畴理论既有典型性,又有家族相似性,但实际上,范畴的边界还是有些模糊的。从这个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范畴理论是可以相互渗透的。它们之间虽然有着不相同的组成条件,但却不能简单的就被区分开来。这也就是表明,范畴之间并不分散,而是拥有剪不断的连续体。当然,这并不能否认范畴理论的原则性,只是这些理论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依然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二、原型范畴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化学课程的基本构架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化学从分子、原子层次上对物质进行了细微的研究,是相对比较谨慎的一门学科。而它的基本构架就是根据这些细微的知识,学习物质元素的基本性质。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化学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之间的变化。化学的教学方式和原型范畴理论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把原型范畴理论融入课堂,也能够让课堂内容更加的充实和完善。虽然原型范畴理论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但对于“原型”的选择,也十分值得推敲。

(二)原型范畴理论使用的注意事项

虽然原型范畴理论和化学教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引用至课堂时,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课堂上所选择的“原型”,要有一定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好的原型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这样的“原型”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化学虽然是一门变化莫测的学科,但基础理论还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只有选择好的原型,才可以让知识更加完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学“原型”应该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比如说,在讲到分子概念时,可以选择水分子作为“原型”为大家讲解分析。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大家非常熟悉,而选择这样熟悉的原型来分析知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概念。反之,如果选择的原型大家并不清楚,学生们学习的态度就会直线下降,这也就是很多人反馈的“听不懂”现象。所以,想要将原型范畴理论合理的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教师们需要进行非常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结束语

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解决问题有着启发性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原型思维进行合理分析,并根据问题特征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这足以证明原型范畴理论独特的存在意义。而将原型范畴理论运用到化学教学中,也是原型范畴理论的又一大作用。加入原型范畴理论,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充实,有吸引力,学生们更容易“听得懂”。虽然与经典范畴理论有一定的差异,但原型范畴理论更适用于教学当中。教师们在选择教学原型时,除了要选择典型、熟悉的例子,也需要考虑学生们对原型的接受程度,如果原型太过深奥,不如选择稍逊一点的简单原型,这样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教学中加入原型范畴理论,也是希望给学生们带去充实的课堂内容,希望大家更好的理解知识。当然,学习知识自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好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基本途径。只有充分掌握课堂知识,学习才能够节节高升。

【参考文献】

[1]罗爱宾.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郭玉锦.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4,(10)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5

《政治学原理》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和公民意识。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教材编著中价值导向上“西主中附”现象、教材内容上缺乏完整性以及教学方式上过于追求形式创新等三大问题。为此,要改变《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维度

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学原理》无疑是一门基础性课程,特别是对政治学、行政学等专业学生来说,更是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重在介绍政治学领域中“元理论”的《政治学原理》课程,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形成独立的政治思考和分析能力,具有“终身受用,终身受益”的价值。在我国,政治学曾一度被视为伪科学遭取消。自20世纪80年代起,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恢复和重建。在30多年的政治学学科发展和建设中,《政治学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自身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认清《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对加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

首先,在教材的价值导向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西主中附”的倾向。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政治学原理》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建设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意识形态性比较强。因此,在《政治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既要致力于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对政治实践等认识和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又要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掌握对国家、民族、宗教以及权力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根本价值导向。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政治学原理教材普遍存在明显的“西主中附”倾向。据笔者了解,很多高校选用同一本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学原理》教材,而且是作为高校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之一被推出的,即2004年出版的《政治学导论》(2004年6月第2版)。在该教材中,全部的引文大约310多条,但其中关于中国问题的引文不足30余条,如加上马列的引文在内也才70多条。也就是说,在该教材全部的引文中,80%都是西方学者的论著或西方政治实践。同样,在该教材所列的参看书目中,西方学者的论著同样占80%以上,甚至连一本马列的论著也没有,更不用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文献了,类似情况不只是这一本教材。可见,这类教材在价值导向上更多偏向于西方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对中国的政治现实和政治发展只是零星论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拿西方国家政治发展规律和模式来对照我国政治发展的实际,无法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政治发展的问题。其次,在教材缺乏完整的政治学原理教学内容虽然政治学学科恢复至今已有30多年,学界和教育界对《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的理论和教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对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来说,政治学的学科特色仍不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在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范畴体系及其逻辑关系研究不够深入,研究主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所编写的《政治学原理》诸多教材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体系上区别度不大。众所周知,范畴体系是一个学科区别另一个学科的主要特征,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范畴体系。然而,从目前来看,在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类似经济学那样,由“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等所构成的完整范畴体系,各范畴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清晰。这就必然影响到教材具体内容的设置。有的教材依然停留在对中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理论体系性不强;有些教材虽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这种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学说的话语体系之上,严重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因此,没有一套完整的范畴体系,没有厘清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无法保证政治学原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这使得《政治学原理》教学过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就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最后,在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追求形式且缺乏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和运用,人们在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中也取得较多成果,总体来看,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法得到不断运用,目前在《政治学原理》教学实践中,生态教学法、多远互动教学法、研究式教学、“读写议”教学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被普遍接受,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无疑是一种创新,也确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二是相对于过去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模式,现代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研究式教学法、“读写议”教学法等中,就极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强调教学方法创新中的多学科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去单一学科视野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提供理解和分析政治问题的跨学科视野。当然,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甚至迷信新教法,反而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作用,直接导致授课教师对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的轻视;与此相关,传统的讲授教法也被逐渐边缘化。而对《政治学原理》来说,有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还是离不开教师对其的深入解读和阐释。此外,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过多追求方法上的创新,案例、互动等内容安排过多,虽然形式上好看,课堂氛围会很活跃,但会使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出现碎片化。因此,再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本身也都是一种手段和形式,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2《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的相应推进措施

针对目前《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推进《政治学原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应从教材的价值导向、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教材的价值导向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创建并教授中国自己的政治学原理。在《政治学原理》的教学中,必须摒除西方中心论。这里涉及一个怎样对待西方政治学说的问题。一方面,要肯定西方政治学说及其政治实践的价值,西方政治学说是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理论学说,也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成果,对于这些文明成果,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应该敢于吸收和借鉴。但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照搬照抄,中国的政治实践有其自身的传统和规律,政治学研究首先应该立足于中国现实,研究中国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这是根本。当然,西方政治学说的科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拿来作为参考。因此,在《政治学原理》教材编著的价值导向上,决不能将西方政治学说当成普遍原理来加以定位,而应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教材编著中的主导性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观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在科学认识和总结其规律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政治学原理。因此,在《政治学原理》教材的编著上,既要将能反映和阐释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系统化为教材主要内容,还必须科学地继承、变革和提升中华民族政治发展的丰富遗产,充分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政治文明成果。其次,在教材的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注重构建科学的《政治学原理》的教学理论体系。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厘清政治学原理的范畴体系及其逻辑关系。范畴是人们的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1]。任何一门学科和课程都应当有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拥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是一个学科和课程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基本依据,课程成熟的标志之一。[2]从范畴的层次看,在政治学原理范畴体系内部,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三个层次。所谓核心范畴,在政治学原理中主要体现为那些能对政治现象内含的本质、规律的进行抽象概括的一些概念,它们构成《政治学原理》范畴体系中的“元知识”,也是政治学这个学科中所特有的范畴。具体来说,《政治学原理》的核心范畴包括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国家、政府与政党,政治参与政治民主化、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等。所谓基本范畴是指对《政治学原理》核心范畴的进一步阐释和延伸,如果说核心范畴反映的是政治现象的最本质属性,那么基本范畴则侧重于对政治现象的一般过程或初级本质的抽象概括。具体而言,《政治学原理》的基本范畴应涵盖国家政权与国家形式、政府机构设置与基本职能、政党与政治社团、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等内容。所谓一般范畴则更多体现为对政治现象某个方面、某个具体过程的相对简单的抽象概括,包括国体政体、法治人治、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政治选举与政治表达等。这三者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为:核心范畴是处于基础性地位,规定着一般范畴和基本范畴的实质内涵和相互关系;核心范畴也离不开一般范畴和基本范畴,否则就难以形成合理的理论框架。二是要合理选择政治学原理的研究主题,在弄清政治学范畴体系及逻辑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去确定《政治学原理》教材必须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比如政治与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政治的类型;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政治体制;选举制;政党制;公民社会;政治全球化、政治发展,从而逐渐构建起一个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最后,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注重实效性。一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学理论修养,重视对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的讲授。《政治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提高确实离不开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但不能因为过于强调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革新,而忽视教师本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此外,从《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的特点来看,理论性和基础性都很强,而且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因此,教师本人的政治学理论素养和政治立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一味强调新教法而忽视传统的讲授教法。特别是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政治学原理中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比较深奥,必须得依赖于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得以消化。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指定一些相关的政治学名著进行阅读,并以读后感的形式进行考察。《政治学原理》不可避免会涉及一些政治学的经典名著,对于这些名著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性的介绍,而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深入阅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会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就不会让学生感觉很突兀,而且也会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同时可以要求学生提交相关的政治学原著的读后感,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依据,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对拓展学生政治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具有良好的效果。问题是如何选择可以阅读的书籍?我们的看法是,应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能看懂的经典著作,数量也不宜太多,三四本即可。结合笔者的教学感受,在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方面可以做如下安排,比如在讲授政治学的基本研究传统时,可以指导学生先期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这两本名著是政治学学科当中不能不读的经典,而且相对比较浅显易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这两大政治学研究的传统思路;而在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可以选择金观涛的《兴盛与危机》,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博大精深。三是适时引入时政案例的教学。众所周知,《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理论性很强,内容也相对艰深且比较枯燥,如果只是就理论而理论,可能学生会比较厌烦。因而,在《政治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引入政治学原理的讲解中,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政治学原理与具体而鲜活的政治时事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现实的政治活动当中无不隐含着深刻的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觉地运用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政治时事的能力,进一步把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比如,在讲授西方三权分立制度设计的时候,就可以举2013年的美国政府关门事件,并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三权分立制度的优缺点。四是鼓励学生适度参与政治生活实践。《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政治学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政治学素养的合格的大国公民。这就离不开对他们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这种公民意识并不是通过单纯课堂教学就能获得的,还必须借助于日常的政治实践。在当前的条件下,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志愿团体,认真对待班级、学院、学校和社会的选举活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其公民意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为我国民主建设的推进培育社会支持力量[3]。

3结语

《政治学原理》因其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考虑其价值导向性,也就是说,必须始终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学原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且扎根于中国国情,既要以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文明为根基,又要以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作为理论的关注点,突出中国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杜绝“西主中附”现象;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有了依据和指引方向,这样,我们在组织《政治学原理》的教学内容时才会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具体的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围绕中国政治现实问题,善于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吸取养料,妥善处理好政治学的范畴体系及其内在逻辑关联性,而在主题的选择上尽可能要体现中国特色。最后,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当然作为《政治学原理》的授课老师来说,除了应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学理论水平和素养。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教法,教师自觉提高理论修养和加强备课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朱碧君.试论范畴体系及其认识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32-36.

2陈荷夫.试论政治及政治学范畴与体系[J].政治学研究,2001,(1):47-52.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6

【关键词】经济法、发展权、分配权、安全权、公平

一、探讨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意义

1、范畴的含义

“范畴”一词有两种用法:一是指类型、范围;一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后者是个名词,中外哲学家们对此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基本概念。

每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范畴。如哲学中的矛盾、现象和本质、必然和自由,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成本、利润;化学中的分解、化合;等等。可以说,范畴作为一门学科的细胞,它的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并且决定着这门学科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前景。

2、经济法学应当形成自己特有的基本范畴

经济法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上的表现就是经济法学。新兴的经济法学实践性强,而广,然而由于其产生的时间较短,理论上显得有些不足,这是不奇怪的。但这种状况不能充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主义化建设的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笔者曾经提出,建立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应当具备两个条件,或者说需要设立两个支撑点:其一,经济法要形成自己一整套特定的概念和原理,以显示出它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其二,经济法的特定概念和原理,除了分别表现于数以十计的经济法律、数以百计的经济法规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应有一部基本经济法集中加以体现,使人们认识到经济法的确是一个整体。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的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应是一系列特定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有机组合,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几十部经济法律、几百个经济法规的总称。实现这项目标,有赖于完备的经济立法和高度的法学理论概括。

探讨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即基本概念),正是创建科学的经济法的基础工作,属于经济法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迄今为止,中外法学上尚未完全突破这一难题。本文所作的工作,也只能算是初步探讨而已。

二、探讨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途径

1、经济法学范畴群的构成

经济法学的范畴,首先应属于一般法学,其次属于部门法学,同时也兼具有经济学、行政管、社会学以及科学技术规范的某些属性。

经济法学的范畴,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可否概括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协调(宏观平衡和微观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首先是发展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深刻揭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375页。)其次是分配权。这里所用的“分配”一词应是广义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律在巩固分配关系方面的和它们由此对生产发生的作用,要专门加以确定。”(注:见马克思:《(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1页。)西方学者最早提出的经济法概念也是作为分配法的同义语出现的。(注:“分配法或经济法”,见[法]摩莱里:《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再次是安全权。这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经济安全(既有动态的关系,又有静态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经济法的宗旨和任务。对于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有人强调权力,有人强调利益。我们认为,发展、公平、安全,既反映权力,又反映利益,是权力和利益的统一。围绕着发展、公平、安全,还会产生其他许多范畴,从而形成经济法学的范畴群。

经济法学的范畴,有些是对应的或对称的,如管理与协调、干预与参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市场准人与市场禁入、垄断与竞争等等;有些是单独使用的,如经营者、消费者、发展规划、定价权、经济监督等等。上述对应的或对称的范畴亦可单独使用,某些单独的也可对应使用。

经济法学的范畴,分别表现于经济法的对象、原则、主体、行为、责任等具体内容之中。

经济法学的范畴,一部分要从经济法的实在形态中提炼出来,另一部分可从其他学科领域借用过来,经济扬弃、磨合,形成一体。作为发展中的经济法学,不排除运用某些公法、私法混合的范畴。

2、构建经济法学范畴群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1)经济学的范畴对经济法学的影响

经济法学研究经济领域的法律现象及其性,经济与法的关系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大量的经济学范畴,如计划、预算、价格、成本、、竞争等,必然被运用到经济法学中。有些概念和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法学的角度去考察,例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研究经济法,应当从经济到法律,再从法律到经济,而不是从法律到法律、从法学概念到法学概念。经济法是经济与法律的有机结合,不好说是几分经济、几分法律。近几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法和经济学”(学科,课程,教科书),既是经济学界也是法学介发展较快的一个新领域。西方有识之士正确指出:“经济学科和法律学科分离,是与两者的内容不相协调的。不论是制定经济法,还是实施经济法,都应该有一些法学家小组和经济学家小组密切合作,共同为我们这个所需要的经济法出力。”(注:见[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1页。)

(2)行政管理学与经济法学的密切关系

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机关如何依法管理国家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以及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中,对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就是依法(发展计划法、预算法、税法、法、审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对外贸易法等等)管理国民经济,由此产生了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经济法学、行政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共同使用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国家经济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我们不妨简称之为经济管理职权,也有人认为可称之为经济权力、经济职权)。

如果说,经济法学从经济学中借用经济收益、交易成本一类基本范畴的话,那么它人行政管理学中则借用行政权力、公共管理一类基本范畴。

(3)法学一般范畴和民法学、行政法学等相邻学科的若干范畴在经济法学中的应用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法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法学的基本范畴有:权利、义务、责任,等等。法学又分为许多具体学科,如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各门法学分支学科都会形成反映本学科特点的一些基本范畴,同时也可能交叉使用若干共同的范畴。不能认为,各门法学分支学科中的概念绝对不能相通。如果这样,那就无异于否认了法学一般范畴和原理对各门具体法学学科的指导性意义。这实际上涉及到法学资源如何共享的问题。

经济法学可以引用、民法、行政法等相邻学科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并对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赋予新的含义或解释,但不应简单照搬或机械套用。如有些场合可用“经营者”一词概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不必将“企业法人”改为“经济法人”。又如可称“纳税人”为“义务主体”,而不必称为“受控主体”或“管理受体”。某些材料将“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具体内容简单套用到“经济法律关系”的阐述中,无法把真正的意思表达清楚。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7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2]

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经典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族相似”[3]的概念。维氏认为,无法用一种共同的属性来描述一个范畴中的全体成员,只是在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部分的相似性,并以这种相似性的交织联结成范畴的整体;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维氏的“家族相似说”否认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存在任何共同的本质,向经典范畴观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起,“家族相似说”被引入语义范畴研究。触发了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对范畴化问题的重新审核。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先后发表了他们对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把具有“家族相似”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4-6]。一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范畴化研究的巨大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代表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7]。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不受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客观主义认知观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9]: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那些不是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法、句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而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这与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10]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

(一)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方法。Fillmore指出:“框架语义学提供观察词语的一种特别方式,同时也努力描写一种语言新词的产生和已有词语里新意义的增加,或将一段文章中各部分的意义组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意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11]。在框架语义学中,词义是用框架来描写的,框架是一种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就必须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一个“框架”作为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11]。以Fillmore著名的“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框架涉及的概念包括:拥有、给予、交易、钱。这样一个场景图式中的元素包括:钱、商品、买方、卖方。其他元素还包括:价格、时间、找钱等。根据这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描写。例如,英语中的buy,sell,spend,cost,charge,price等等。如果我们把商业交易框架与其他框架进一步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像tip,bribe,fee,honorarium,taxes,tuition这样的词语。由此可见,框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语言框架为词义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要理解词义必须将其放置于人们的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习俗框架中,理解人们的经验与社会习俗。

(二)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的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Grammar)。该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详尽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描述框架。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理论[12]:

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2.语法结构(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它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conventionalsymbolization);

3.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句法(和词法)在本质上和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4.基本真值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显然,这些基本假设跟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假设是针锋相对的。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两极之间的联系是象征联系。例如,英语单词cat作为一个象征单位就是[[Cat]/[cat]],其中大写字母代表语义极,小写字母代表语音极。象征单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一定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约定俗成的。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式都是象征单位,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语法研究不可能脱离语义。因此认知语法打破了词汇和词法、句法的界线,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可借用象征关系对这一连续体作穷尽性描述。也就是说象征关系高度概括性使得认知语法能对语言不同层次作出统一性解释。

(三)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akoff&Johnson,Langacker及talmy等。Lakoff&Johnson着重研究“隐喻”(metaphor)在语义学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talmy集中研究一般认知能力与语言之间的具体联系;Lakoff在1987年出版的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奠定了认知语义学的学科基础。wikipedia百科全书对认知语义学的定义为: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它否定传统形式语言学的语音、句法及语用模式,将语义学视为有意义结构的认知表示法。

根据talmy的论述[13],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意义结构是概念化的,也就是说,某一词语的意义等于听话者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而概念与感知经验和世界经验相关,不同的说话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相同的经验进行概念化。意义既不是完全客观的,也不是完全主观的。意义被认为是词语和大脑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直接是词语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例如,根据传统语义学词典“单身汉”指“未婚成年男子”,但在特定的文化下,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语义概念与此定义并不完全吻合,因为像“和尚”、“道士”等根据教义规定是不能结婚的。尽管和尚、道士完全符合单身汉的定义,我们几乎不把他们称为“单身汉”。

三、对认知语言学不足之处的思考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也有它的局限性,像所有语言理论一样,认知语言学也是如此。认知语言学是传统语言学、特别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反动,它弥补了这些学派的一些缺点,提出了许多解释语言的新思路,对语言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同时它也走向另一个极端,抛弃了其他学派的合理的地方,而且我们不能期望它解决语言学中的一切问题。认知语言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语言世界及其规律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认知对语言的影响。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语言认知是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但语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影响到人们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例如对现实世界认知的不同,会导致不同民族语言的语法范畴也不一样,那么就会影响语言使用者观察、认知世界的方式。英语的语法中有单复数标记,复数在名词后加-s,单数为零标记不加-s。以英语为母语者,他们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必须符合语法的要求。久而久之,在认知世界时候就会关注事物的数量特征,因此他们在单复数的使用上可以完全不犯错误,而我们中国学生却经常在这上面犯错误,原因是我们的语法中没有这个数量范畴,所以在认知世界时,就不会去关注数量的多少。

在家族相似性上建立起来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中有一个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14],其他非中心义项则是依据这一中心义项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在一个范畴中,特别是在有多个义项的范畴中,如何确定一个中心义项?应该是概念形成时的最初义项,还是后来语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心义项?我们不能确定一个中心义项是中心意义、基本意义、或者原始意义,也就说不上其它成员都是以一个原型义项为中心向外延伸而成的。各语言中都有很多同义词,它们是属于同一范畴,还是属于有相同原型义项的不同范畴?另外,在语言中有反义同词现象例如twilight(曙光;也可意为:暮色),overhear(无意听到;也可意为:有意偷听),sanction(批准,授权,支持;也可意为:制裁,禁止船出入港口)。相反的义项一般说来不可能置于同一范畴中,那么在反义同词语言现象中,相反的义项是属于同一范畴,还是不同范畴?原型范畴理论似乎对此尚未作出合理的解释。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新兴学派,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极具挑战性,并逐渐被世界大多数语言学者所认同。随着研究的深人,理论体系的完善,认知语言学对语言规律的揭示会更加全面,人类语言的奥秘会一点一点地被揭示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寅.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6.

[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7-38.

[4]Labov.w.theBoundariesofwordandtheirmeanings[a].Bailey&Shuy.newwaysofanalyzingVariationinenglish[C].

washington:GeorgetownUniversitypress,1973.

[5]Rosch,e.CognitiveRepresentationofSemanticCategories[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975:4.

[6]Rosch,eleanor&BarabaraB.Lloyd.CognitionandCategorization[C].Hillsdale: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1978.

[7]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preface.

[8]Casad,e.CognitiveLinguisticsintheRedwoods[C].Berlin:moutondeGruyer,1996.

[9]Johnson,m.theBodyinthemind[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10]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11]FillmoreCharlesJ.FrameSemantics[a].LinguisticsinthemorningCalm[C],1982:111-137.

[12]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umei[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7:2-3.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8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2]

   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经典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族相似”[3]的概念。维氏认为,无法用一种共同的属性来描述一个范畴中的全体成员,只是在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部分的相似性,并以这种相似性的交织联结成范畴的整体;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维氏的“家族相似说”否认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存在任何共同的本质,向经典范畴观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起,“家族相似说”被引入语义范畴研究。触发了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对范畴化问题的重新审核。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先后发表了他们对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把具有“家族相似”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4-6]。一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范畴化研究的巨大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代表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7]。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不受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客观主义认知观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9]: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那些不是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法、句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而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这与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10]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

   (一)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方法。Fillmore指出:“框架语义学提供观察词语的一种特别方式,同时也努力描写一种语言新词的产生和已有词语里新意义的增加,或将一段文章中各部分的意义组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意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11]。在框架语义学中,词义是用框架来描写的,框架是一种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就必须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一个“框架”作为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11]。以Fillmore着名的“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框架涉及的概念包括:拥有、给予、交易、钱。这样一个场景图式中的元素包括:钱、商品、买方、卖方。其他元素还包括:价格、时间、找钱等。根据这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描写。例如,英语中的buy,sell,spend,cost,charge,price等等。如果我们把商业交易框架与其他框架进一步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像tip,bribe,fee,honorarium,taxes,tuition这样的词语。由此可见,框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语言框架为词义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要理解词义必须将其放置于人们的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习俗框架中,理解人们的经验与社会习俗。(二)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的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Grammar)。该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详尽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描述框架。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理论[12]:

   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2.语法结构(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它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conventionalsymbolization);

   3.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句法(和词法)在本质上和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4.基本真值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显然,这些基本假设跟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假设是针锋相对的。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两极之间的联系是象征联系。例如,英语单词cat作为一个象征单位就是[[Cat]/[cat]],其中大写字母代表语义极,小写字母代表语音极。象征单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一定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约定俗成的。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式都是象征单位,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语法研究不可能脱离语义。因此认知语法打破了词汇和词法、句法的界线,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可借用象征关系对这一连续体作穷尽性描述。也就是说象征关系高度概括性使得认知语法能对语言不同层次作出统一性解释。   (三)认知语义学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9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2]

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经典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族相似”[3]的概念。维氏认为,无法用一种共同的属性来描述一个范畴中的全体成员,只是在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部分的相似性,并以这种相似性的交织联结成范畴的整体;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维氏的“家族相似说”否认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存在任何共同的本质,向经典范畴观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起,“家族相似说”被引入语义范畴研究。触发了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对范畴化问题的重新审核。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先后发表了他们对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把具有“家族相似”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4-6]。一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范畴化研究的巨大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代表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7]。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不受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客观主义认知观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9]: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那些不是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法、句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而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这与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10]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

(一)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方法。Fillmore指出:“框架语义学提供观察词语的一种特别方式,同时也努力描写一种语言新词的产生和已有词语里新意义的增加,或将一段文章中各部分的意义组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意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11]。在框架语义学中,词义是用框架来描写的,框架是一种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就必须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一个“框架”作为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11]。以Fillmore着名的“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框架涉及的概念包括:拥有、给予、交易、钱。这样一个场景图式中的元素包括:钱、商品、买方、卖方。其他元素还包括:价格、时间、找钱等。根据这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描写。例如,英语中的buy,sell,spend,cost,charge,price等等。如果我们把商业交易框架与其他框架进一步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像tip,bribe,fee,honorarium,taxes,tuition这样的词语。由此可见,框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语言框架为词义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要理解词义必须将其放置于人们的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习俗框架中,理解人们的经验与社会习俗。

(二)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的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Grammar)。该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详尽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描述框架。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理论[12]:

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2.语法结构(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它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conventionalsymbolization);

3.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句法(和词法)在本质上和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4.基本真值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显然,这些基本假设跟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假设是针锋相对的。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两极之间的联系是象征联系。例如,英语单词cat作为一个象征单位就是[[Cat]/[cat]],其中大写字母代表语义极,小写字母代表语音极。象征单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一定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约定俗成的。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式都是象征单位,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语法研究不可能脱离语义。因此认知语法打破了词汇和词法、句法的界线,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可借用象征关系对这一连续体作穷尽性描述。也就是说象征关系高度概括性使得认知语法能对语言不同层次作出统一性解释。(三)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akoff&Johnson,Langacker及talmy等。Lakoff&Johnson着重研究“隐喻”(metaphor)在语义学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talmy集中研究一般认知能力与语言之间的具体联系;Lakoff在1987年出版的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奠定了认知语义学的学科基础。wikipedia百科全书对认知语义学的定义为: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它否定传统形式语言学的语音、句法及语用模式,将语义学视为有意义结构的认知表示法。

根据talmy的论述[13],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意义结构是概念化的,也就是说,某一词语的意义等于听话者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而概念与感知经验和世界经验相关,不同的说话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相同的经验进行概念化。意义既不是完全客观的,也不是完全主观的。意义被认为是词语和大脑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直接是词语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例如,根据传统语义学词典“单身汉”指“未婚成年男子”,但在特定的文化下,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语义概念与此定义并不完全吻合,因为像“和尚”、“道士”等根据教义规定是不能结婚的。尽管和尚、道士完全符合单身汉的定义,我们几乎不把他们称为“单身汉”。

三、对认知语言学不足之处的思考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也有它的局限性,像所有语言理论一样,认知语言学也是如此。认知语言学是传统语言学、特别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反动,它弥补了这些学派的一些缺点,提出了许多解释语言的新思路,对语言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同时它也走向另一个极端,抛弃了其他学派的合理的地方,而且我们不能期望它解决语言学中的一切问题。认知语言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语言世界及其规律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认知对语言的影响。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语言认知是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但语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影响到人们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例如对现实世界认知的不同,会导致不同民族语言的语法范畴也不一样,那么就会影响语言使用者观察、认知世界的方式。英语的语法中有单复数标记,复数在名词后加-s,单数为零标记不加-s。以英语为母语者,他们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必须符合语法的要求。久而久之,在认知世界时候就会关注事物的数量特征,因此他们在单复数的使用上可以完全不犯错误,而我们中国学生却经常在这上面犯错误,原因是我们的语法中没有这个数量范畴,所以在认知世界时,就不会去关注数量的多少。

在家族相似性上建立起来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中有一个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14],其他非中心义项则是依据这一中心义项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在一个范畴中,特别是在有多个义项的范畴中,如何确定一个中心义项?应该是概念形成时的最初义项,还是后来语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心义项?我们不能确定一个中心义项是中心意义、基本意义、或者原始意义,也就说不上其它成员都是以一个原型义项为中心向外延伸而成的。各语言中都有很多同义词,它们是属于同一范畴,还是属于有相同原型义项的不同范畴?另外,在语言中有反义同词现象例如twilight(曙光;也可意为:暮色),overhear(无意听到;也可意为:有意偷听),sanction(批准,授权,支持;也可意为:制裁,禁止船出入港口)。相反的义项一般说来不可能置于同一范畴中,那么在反义同词语言现象中,相反的义项是属于同一范畴,还是不同范畴?原型范畴理论似乎对此尚未作出合理的解释。

自然科学的范畴篇10

关键词:民俗范畴;专家范畴;意义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35-01.

在认知语言学中存在着两个重要的概念:普通范畴和专家范畴。普通范畴是建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周围现象的经验之上的,所以从一个严格的科学观点来看,可能是有问题的或者是不正确的。例如,在我们的文化模型中,狗摇尾巴意味着它很高兴;狗嗥叫意味着它很生气。当猫发出呼噜声,惬意地打呼噜时它们被认为过得很快乐。对于一个生物学家来说,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可疑的,因为并不清楚动物有和人一样的情感。在专家范畴中,这些类型的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专家范畴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事实和逻辑规律之上的,而普通范畴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传统的信仰,甚至是迷信之上的。既然普通范畴可能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它还存在着呢?区分民俗范畴和专家范畴有何意义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阐述。

在科技领域中,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专家范畴和普通范畴之间的差异尤其显著。我们拿物理现象“motion”来做个例子。mcClosky于1983年通过实验得出,“motion”的民俗范畴在美国普遍存在。在实验中,他要求被调查者想象一架飞机以一定的速度和高度飞行,在飞行途中一个大铁球从飞机上掉下来。被调查者的任务是画出铁球从下落到接触地面这个过程的路径,不考虑风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同时要指出它相对机的最后位置。就像物理学家告诉我们的一样,铁球将以抛物线一样的弧形降落到飞机的正下方。只有40%的被调查者给出了科学上的正确答案。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铁球将以直线方式降落或者以斜线方式降落。很明显,这60%的被调查者有一个不同于物理学中专家范畴的的朴素的民俗范畴。

这个实验表明大多数人持有的民俗范畴不必要,事实上也常常与适用于专家的客观的、可证实的科学知识是不一致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度过每天的生活不必一定要科学上的正确的范畴,只要一个范畴和我们的感知、理解一致,并且能够使我们有效地做出正确的预测,它就可以广泛地传播,虽然它可能从专业上来说是不正确的。

另一个可以解释的例子是Kempton提供的。Kempton在1987年做了一个实验,她通过访谈调查人们对美国恒温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结果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一是反馈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恒温器里的金属芯片感知温度,自动关上或打开炉子保持房间内暖气的温度;另一个是阀门理论,此理论认为是恒温器的阀门一样的装置控制暖气。就是说,像一个煤气头或者水龙头阀门。从技术上说反馈理论是正确的,而阀门理论是错误的。关于这两个理论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虽然阀门理论是错误的,但它能对一个房子里的温度控制作出正确的预测,因此,没有理由普通人不应该采纳它。

许多普通范畴,尤其在科技领域,从科学的观点看起来是不正确的,但是就它们的起作用的预测来说经常是正确的。普通的日常生活不遵从为科学研究所设立的教条和拘泥于形式的逻辑规律。普通范畴,尤其是那些专业领域内的,不必一定和专家的科学上正确的知识相一致,它可能建立在共同的经验之上,严格来说甚至是错误的假设,尽管如此,这些朴素的普通范畴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共同使用,只要他们做出的有效预测是正确的。

以“adult”这个词为例,一方面我们判定一个人是不是“adult”求助于这些标准,比如情感成熟、经济独立和年龄。但是和这个相当模糊的认知同时存在的是一个强加性定义。根据这个官方强加性定义,一个人在他18岁生日时变成“adult”。用一系列施加的标准判断成员隶属性来定义的范畴,我们把它称作“专家范畴”,相反地则叫做“普通范畴”或者日常生活实用的“朴素范畴”。普通范畴以周围典型的例子组织起来,建立在人们一般情况下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对事物感知和互动的方式上。另一方面,专家范畴是特定创造的,以便相关专家有资格说任何一个特殊的例子是或者不是,在什么基础上属于一个范畴的成员。定义用于排除范畴之间的模糊边界,给它们专业上的地位。

下面是putnam的一个例子。通过科学知识的普遍传播,大部分英语使用者都知道,“water”是H2o,“gold”是一种有特殊原子结构的成分。但是一个人在没有获得判定什么东西是真正的“water”和“gold”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可以正确并且恰当地使用“water”和“gold”这两个词。说英语的普通人识别什么是“water”和“gold”主要是在putnam叫做“陈规、老一套、旧框框”的基础之上的。“water”是一种清澈无味的液体,“gold”是一种黄色的可锻造的金属;“water”从水龙头出来,在河流、湖泊中都能找到。金子是从声誉很好的商人那里买来的珠宝首饰的一些项目的组成部分。同时,说英语的人还知道社会上有许多专家,即化学家和冶金学家,那些在专业上有资格判定一个东西是否是真正的“water”或“gold”。如果关于“water”和“gold”的真正本质的知识是使用这两个词语的必备条件,那么将会只有一小部分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有能力使用这些词语。那么在现代化学产生以前这些词语是怎样被使用的呢?当然,一些词语确实只限于专家使用。如音素和音位变体这样的词语只出现在语音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谈话中。其他的词语根本没有专家定义―像“椅子”和“杯子”这样的词。在现代科学产生以前,“water”和“gold”也是没有专家定义的词语。

然而,putnam建议在我们的词汇中至少有一些词语同时从属于专家定义和民俗定义。前者与一个范畴的成员的充分必要条件有关,后者依靠我们的感知知识和典型例子相互影响的特征。一般来说,在专家用法和非专家用法中有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因为专家定义整体上为语言社团的适当语言用法提供了一种保证。“gold”的民俗定义可能提到它的黄颜色。虽然黄颜色不是“gold”的本质属性,相反,正是由于杂质的存在使它呈现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