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十篇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十篇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52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1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6-0426-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4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徙过程中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在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的限制,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和教养,这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1-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最新数据报告,该群体已达5800万人①。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不少研究主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探讨这两种观点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建议。

1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评析

1.1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3-5],行为问题发生率高[6-7],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1-2,8-11]。

1.1.1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以心理健康综合性评定量表为工具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魏军锋、郑洪冰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11]。但将该结果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12]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因此,从现有结果不能得出父母外出打工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结论。郑显亮、张杰同样用SCL-90对皖北农村展开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和恐怖两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但与常模比较后发现,两群体在敌对、恐怖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说明皖北地区儿童的问题不是源于父母外出儿童留守,而可能是其他原因。黄艳苹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htest,mHt)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3];但是留守儿童的得分仍远低于该问卷的临界标准65分,说明该留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一些关于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调查也主张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徐为民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为36.6%,二者差异显著[6],但这两个比率均远高于全国常模12.97%[13],同样说明问题行为不仅仅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范方等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27名小学生的研究发现,留守组被试(67人)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由于取样困难,该研究只收集到教师问卷信息而没有家长(或代养人)问卷的信息,因此还需要增大样本量并增加父母/抚养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估以进一步验证结果。在情绪问题的评鉴方面,刘正奎等运用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Depressioninventory,CD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Stai)对重庆、贵州两地667名农村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水平及状态焦虑水平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2]。将此结果与常模[15]比较发现,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其焦虑水平都显著高于常模。这一结果同样不支持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留守带来的假设。袭开国针对留守儿童焦虑的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9],不同的是他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常模,而非留守儿童则与常模没有差异。该结果证实了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但解释为什么他们具有较高的特质焦虑尚须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张顺等人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安徽省49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组社交焦虑的发生率(17.1%)显著高于非留守组(11.7%)[10]。根据孔德怡报告的城乡9~12岁普通学龄儿童社交焦虑问题的13.74%的检出率[16],这些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比率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05)。上述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性比较大多主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通过与常模或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得此结论尚需要更为恰当的统计和比较。

1.1.2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有研究按照某一临界标准考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上的检出率。这些研究大都以留守儿童在某些症状指标上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来证明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旭等人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redictiontestofproblemChildren,ppCt)测得30.64%的留守儿童有问题行为倾向,该研究采用的检出标准为分量表得分C≥6分[17]。但根据量表手册规定,各分量表得分≥8分者才被视为有问题行为[18]。这样,该研究的结果可能就是检出标准过于严格所至。李宝峰的研究显示,中部农村留守儿童在SCL-90中的检出率为31%[5]。但是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因为采用同一量表针对正常家庭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31.71%[19]、37.4%[20],甚至77.9%[21]。王良锋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LonelinessScale,CLS)对安徽省48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检出86人(17.6%)有孤独感[8]。但该研究没有选取对照组或参照常模进行比较,不知道这17.6%究竟处于什么程度。张悦秋等人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的测查发现,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8.7%,高于全国4~16岁儿童常模(10.78%~15.16%)[7],但也没有报告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总之,以上研究都是只针对留守群体内部展开的,所得到的检出率究竟是高是低尚无法确定。

总结上述主张,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忽视了与常模或普通儿童的比较。尽管有些研究进行了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比较,但根据原文报告的数据进一步检验后得到3种结果:第一,留守儿童的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3]、[11]);第二,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常模(如参文[1-2]、[4]、[6]);第三,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常模,非留守儿童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9]),这个结果才可能意味着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非留守儿童。另外有些对留守群体内部的研究(如参文[5]、[8]、[17])由于没有参照对比,无法衡量高低,因此根据目前已有的留守群体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来推论他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尚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1.2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另一种观点主张,以往集中于留守儿童弱势因素的研究取向存在盲点和误区。这些研究者同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影响不大[22-25],家庭环境的差异并没有导致适应结果的显著不同[26]。

1.2.1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研究者采用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工具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并无差异。如同样以mHt为工具,何资桥等人发现,两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和总均分无显著差异,且总均分远低于问卷临界标准65分[22];郭少榕等人的结果与此类似[27]。刘璐等人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24]。胡心怡等人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研究也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在焦虑、抑郁、偏执、适应不良、情绪失衡、心理失衡及自尊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23],“留守”似乎并不直接作用于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尽管有些研究没有报告心理健康指标的成绩,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无差异现象至少说明,留守状态与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联系。

研究者在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的研究上也发现他们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周宗奎等人对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上均未有显著差异[28];汪红烨对四川留守儿童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29]。刘霞等人关于留守儿童孤独体验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二者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26]。曹绍平等人对双亲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3类儿童的社交焦虑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差异表现[30]。

1.2.2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针对留守儿童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状况,岳慧兰等采用mHt对38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检出标准为总分≥65分或各分量表≥8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10%,8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正常范围[25],总分比一般偏低。

总之,上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通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指标上无差异的结果,来说明“留守”并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留守状况这一环境因素外,亲子关系状况、寄养家庭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当地留守现象的普遍程度以及儿童的个性特征等都可能发生作用。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2.1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标准

尽管都称之为留守儿童,但不同研究者对“留守”的界定不同,有的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子女为留守儿童[22],有的则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来界定留守儿童[3]。这样,根据两个截然相反的任意一个研究结果都不能明确推断留守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由于被试变量含义的不同,两个研究的结果也无法进行比较。对被试变量合理、统一的界定是保证研究可靠的基础,根据文章开篇提到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因为“老人、亲戚或其他人”不应该包括父/母;但是,也有研究主张,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父母双方在家庭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据此将“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的儿童视为留守儿童[31],这一界定有一点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不能以家庭特殊结构或状况对儿童产生影响来界定儿童是否为“留守”。因此,为了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对于如何界定留守儿童还需进一步探讨。

2.2关于被试取样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这就涉及取样的代表性问题,而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这可能是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却得到相反结果的原因之一。单一地区的取样不能充分证明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由留守带来的还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鉴于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儿童留守现象与其心理健康乃至社会稳定之间的重要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多地区取样以增大“留守儿童”取样的代表性,开展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便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为国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2.3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选定与界定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问题有两方面需要明确,一是什么程度可称之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确定。尽管大多数研究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但对健康与否的筛选有些研究较为随意[17]。另外,有些研究通过留守与非留守的差异性比较来判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即为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但如前所述,这里涉及与常模和普通儿童比较的问题。因此,若要确定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依照标准化测评工具本身规定的标准进行筛查和检出,更重要的是要与常模或与其他普通儿童群体进行比较。

2.4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除了亲子分离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生和遗传、家庭和教养、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同样适用于留守儿童。一般来讲,父母外出打工目的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当留守儿童感受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家境改善时,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同样,当儿童留守在当地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感觉不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留守在家的境况可能就不会过于敏感。因此,本着从多种影响因素全方位考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客观看待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要切实反映其造成的消极结果,又要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全面真实地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本来面貌。

2.5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分化和纵向追踪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我们知道,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32]。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33]。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个体因素,例如智力、性格特征、认知风格、韧性、主观感受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他们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研究,可以探查该群体分化的原因,进而辨别和区分其中的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为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策略和方法。

此外,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为横断设计,即探查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但这些问题是暂时的,还是一直持续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留守时间的延长,已有的心理问题会加剧还是会减轻?这是横断研究不能回答的,唯有纵向追踪才能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因此,今后应考虑开展纵向跟踪调查,探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的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为不同留守时期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

[2]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3]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0):669-671.

[4]郑显亮,张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2.

[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6]徐为民,唐久来,吴德,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52-853.

[7]张悦秋,闫冬梅.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8,22(1):8-10.

[8]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9]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7.

[10]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11]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83-85.

[12]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13]忻仁娥,唐慧勤,张志雄.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1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5]郑晓华,舒良,张艾琳.状态-特质焦虑问题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62.

[16]孔德怡.邹城市9~12岁儿童社交焦虑心理调查[J].中国校医,2002,16(3):266.

[17]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6):29-33.

[18]周路平,欧倩芝.岳麓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93-594.

[19]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88-789.

[20]杨建军,张毓洪,戴秀英,等.1137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1):41-43.

[21]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22]何资桥,曹中平,刘永刚.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21-423.

[2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24]刘璐,屈程,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7-1019.

[25]岳慧兰,傅小悌,张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0):4-6.

[26]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8-22.

[27]郭少榕.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J].福州大学学报,2006,(3):94-100,2006,18(9):788-789.

[2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9]汪红烨.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99-103.

[30]曹绍平,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82-83.

[31]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概况

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1989年该组织又对健康的概念又作了新的补充,指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普遍认为,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教育、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与引导,代养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儿童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生命安全、心理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困境。

二、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影响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有“跟随谁一起生活”、“父母回家频率”、“和父母联系频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喜欢学习”、“平时喜欢参加课外活动”、“解决矛盾的方式”等方面,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如下:

(一)长期的家庭缺失。家庭结构上的不完整、情感沟通和亲子互动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影响。抽样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低水平状态。自我意识低的儿童在挫折情境中很容易采用自我否定性的评价方式。

(二)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通过问卷发现,有71%的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居住,有18%的留守儿童跟姥姥姥爷居住,只有极少部分跟随叔叔阿姨居住,说明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是以隔代监管为主。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达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关注不够,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谈心交心等交流很少,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三)学校教育重视不够。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缺乏与社会联席的主动性,大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大多忙于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对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不重视。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与监护人监管缺失之间出现了“真空”时段,事故就频繁发生。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由于假期留守儿童居住分散,且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祖父母监护为主,再加上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三、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缓解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成长发展中,获得必要的情感慰藉和及时的家教指导,已成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齐参与的社会话题。随着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规划的出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路径已初现端倪。

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要正确处理好外出打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是家长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二是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三是加强与代管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从学校方面来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并及时更新。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详细档案,对监护环境差的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和定期辅导,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学习上更加有积极性。二是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设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亲情教育补偿,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以及提高与留守儿童之间互动能力。

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进程,给农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劳动力回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二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已经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参考文献:

[1]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1).

[3]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江西省赣南、赣西、赣北、赣中4个地区各随机抽取1个市,再从每个市中选择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典型的1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选1-2所学校,共抽取了6所农村中学和4所农村小学。调查学生被试共计1000人,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5.5~18.5岁,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各半。收回有效问卷共813份,有效回收率为81.3%。被试的构成见表1。

   1.2方法

   1.2.1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采用我国学者岳冬梅(1993)修订版[5],量表共66个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共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共5个因子,它们为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看护人的教养方式也采用emBU,将项目中的父亲或者母亲改为看护人,包括5个因子,分别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过保护溺爱、严厉惩罚和偏爱被试。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46~0.88,分半信度为0.50~0.91,重测信度为0.63~0.82。

   1.2.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

   本测验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1991年修订[6],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67~0.863。

   1.2.3施测方法、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调查主要在学生自习课时间进行,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将问卷回收后删除无效问卷,最后将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处理。

   2结果

   2.13种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为了解几种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情况,将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比较。3种类型儿童在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63,p>0.05;F=0.099,p>0.05),表2显示,在焦虑总分和其他6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经留守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焦虑总分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由于留守类型不同,有些留守儿童有看护人护养,而有些没有,所以需要将各种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分开来分析。总的分析结果见表3。将父母教养方式和看护人教养方式分别对4种留守儿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父亲温暖、父亲干涉、父亲偏爱以及母亲拒绝、看护人的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等7种教养方式类型进入了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中,方程解释率为0.473,其中父亲温暖、父亲干涉与看护人支持温暖3种教养方式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正性的影响,其他4种教养方式则不利于隔代看护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中,父亲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温暖、母亲偏爱以及看护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7种教养方式进入回归方程,其中父亲温暖、惩罚以及母亲温暖、看护人的支持温暖4种教养方式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回归效应;对单亲看护的回归中,由于不存在父母亲外的看护人,只有父亲或者母亲对其教育,结果发现父亲温暖、干涉、偏爱以及母亲温暖、干涉、拒绝、偏爱对该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显着回归效应,其中父亲温暖、母亲温暖、母亲偏爱3种的标准回归系数为负,表明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地影响作用;最后,对同辈或者自我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解释率为0.246,为4个回归方程中解释率最低,只有父亲温暖和母亲拒绝2种教养方式进入了回归方程。

   3讨论

   3.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要较差,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我们知道,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完全“断乳”[7],这个阶段父母的作用可是说是无法替代的,这种留守的现状对他们显然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看护人来说,要照顾好孩子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隔代看护,孩子的祖辈们对他们的照顾虽然说是尽心尽力,但是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为农村老年人毕竟文化水平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容易产生“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父辈看护人则是一种“物质+放任”的方式,甚至很多人都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来养护,这种养护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或者胆小怕事的心理特征。本研究发现,曾留守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也就是说,曾经的留守经历影响了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

   3.2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因素;心理健康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起始点。布朗芬伦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更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所在地、家庭结构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心理环境,包括家庭功能、气氛和环境、教养方式等。

2.1家庭结构

对父母外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导致儿童的内、外在心理健康状况均发生恶化,且通过配对的实验处理组发现,若父母不外出,则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有所改善。尽管父母不同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带来的不同监护类型却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单亲看护、隔代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及叔辈看护几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较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支持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监护类型,且主要表现在过敏和冲动倾向上;同辈监护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常体验到较强烈的学习焦虑;儿童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母亲,因而母亲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和恐怖感较少;隔代看护的儿童可能由于老人在教育时常采用恐吓等方式,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恐怖感;叔辈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较低,但在过敏倾向上得分较高。与父母看护的普通儿童相比,隔代、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孤独倾向较强。但王永娟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比留守儿童高,并由此得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中父母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所致的结论。

2.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教育、抚养孩子的方法类型,是其理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家庭系统中看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各种监护类型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影响,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看护方式的影响不同。通常情况下,父母亲的温暖理解对心理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他们的拒绝则产生负向作用。具体而言,在隔代和父辈监护的儿童中,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在留守家庭中常见的隔代监护较多地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与溺爱型完全相对的严厉拒绝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为负性。父亲干涉在单亲监护中具有消极作用,而父亲惩罚、母亲偏爱对父辈和单亲监护的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在同辈或自我看护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如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那么显著,但母亲拒绝和父亲温暖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2.3家庭功能

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而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程度约为对普通家庭儿童影响的两倍。过往研究常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三个方面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儿童。亲子相聚的间隔时间越长,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监护不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又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其中家庭亲密度的解释力更大。无论什么类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其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

2.4家庭气氛

现有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提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的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而高水平冲突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父母亲外出后,家庭内部的教育和抚养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所获得的父母关爱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冷清,而冷清的家庭气氛可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5其他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水平负相关,对经济状况的自评为中等以下的儿童,其抑郁心理的检出率最高。大量研究发现留守家庭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身心健康状态越好,恐怖感越轻,总焦虑水平越低。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之间负向相关。

3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3.1研究内容和深度受限

目前对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的研究较少,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时机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亲子分离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语言及认知功能发展尚不完善,在未来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大,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因其亲子分离的状态而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留守儿童已经不仅出现于经济落后地区,而研究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及边远地区,较少涉及城镇留守儿童。

3.2研究方法单一,纵向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访谈法和其他的方式较少,间接限制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及理解表达能力有限,在研究中就不能很充分地反映出留守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此外,评估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事件前后的纵向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一次性或横断比较研究,甚少有长期纵向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3研究角度单一,应用研究少

留守儿童正处于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之中,迫切需要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更有效的管理战略。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特征、现状、影响因素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应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更具实际应用性,或尝试考虑从其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贡献。

作者:王丰盛张建人凌辉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薛静,徐继承.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75-377.

[4]袁宋云,陈锋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31-235.

[5]王井云.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7:125-128.

[6]凌辉,张建人,易艳.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674-678.

[7]袁博成,金春玉.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1564-1566.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5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留守儿童;横断面研究;留守类型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0-00669-03

mentalHealthStatusofDifferenttypesofLeftbehindChildren

HUanGYanping1,LiLing2

1mentalHealthandeducationCenter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520

2educationDepartmentof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entalhealthstatusofleftbehindchildren.methods:813childrenselectedrandomlyfrom6countymiddleschoolsand4primaryschoolswereinvestigatedwithmentallyHealthytest(mHt).Sixtypesofchildrenincluding4typesofleftbehindchildren,exleftbehindchildrenandnonleftbehindchildrenwereclassifiedfordataanalysis.Results:thementalhealthconditionofleftbehindandexleftbehindchildrenwaspoor,withremarkabledifferencebetweenleftbehindchildrenandthenonleftbehindchildren(51.8±10.0,55.4±9.2,54.7±9.8,F=9.087,p

【Keywords】mentalhealth;Leftbehindchildren;crosssectionalstudy;typesofleftbehind

随着农民工的大量离乡进城,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愈来愈多,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本应得到父母合理的教育以掌握各种学习与生活技能等,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父母外出务工,造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孤儿”,这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有害的[1]。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人格以及学习等方面都比同龄儿童状况差[2-4]。但是对于不同看护类型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还鲜有报道,同时,对于一种特殊的儿童群体―曾留守儿童,曾经的留守经历对他们是否有影响以往也未曾有研究。本文探讨不同看护类型、留守经历等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从江西省赣南、赣西、赣北、赣中四个地区各随机抽取1个市,再从每个市中选择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典型的一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选1-2所学校,共抽取了6所农村中学和4所农村小学。调查学生共计1000人,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9-18.5岁,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各半。收回有效问卷共813份,有效回收率为81.3%。被试的构成见表1。

隔代看护:看护人是儿童的祖辈;父辈看护:看护人是父母的同辈人,即叔叔伯伯等;单亲看护:父母只有一方外出打工,由父母中单方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由儿童的兄弟姐妹看护或者没有兄弟姐妹而由儿童自己看护;曾留守儿童:在16周岁以前曾经有过一年以上留守经历,现在父母均回来一年以上的儿童;非留守儿童:从未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

1.2工具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5]:该量表主要适用于我国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使用,较为适合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共100道项目,分8个内容量表,分别为: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5]。在施测时插入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年级、性别以及看护人情况等项目。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要求被试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当场收回。

1.3统计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2结果

2.1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

表2显示三组儿童除了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的差异不显著外(F=2.963,p>0.05;F=0.099,p>0.05),在焦虑总分和其他6个维度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2.24种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差异比较

表3显示4种不同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外各分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单亲看护组焦虑总分低于其他三组。同辈或无看护组焦虑总分高于单亲看护组,孤独倾向因子评分单亲看护组低于隔代看护、父辈看护和同辈或无看护组,在对人焦虑因子上与其他三组均有显著差异(p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3讨论

本研究中留守儿童比重达70.1%,比段成荣[6]等研究结果要高。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取样与以往取样有所不同,被试来源于农民工外出比率较高的江西省,而且抽取的是外出务工比较多的一些乡镇农村中小学;另一原因可能是在本研究中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母中一方、其他监护人或儿童自己看护的16周岁以下的儿童,包括隔代看护、父辈看护、单亲看护以及同辈和自我看护四种类型。而以往研究没有将单亲看护的儿童列入留守儿童范围内[7-9]。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原因可能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完全“断乳”[10],在这个阶段父母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这种留守的现状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看护人来说,要照顾好孩子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隔代看护,孩子的祖辈们对他们的照顾虽然说是尽心尽力,但是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为农村老年人毕竟文化水平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容易产生“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对孩子的学习方面很少能有帮助[11];而父辈看护人以“物质+放任”的方式,甚至很多人都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来养护,这种养护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或者胆小怕事等心理特征[12];同辈或无看护组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因为他们缺乏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父爱和母爱,甚至连一点父爱母爱的代替者―看护人都得不到,这对他们的心身状态的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容易引起他们的敏感、孤僻等特征[13];单亲看护的儿童也一样,无论是父亲不在身边还是母亲不在身边,都会因缺乏一种必要的父爱或母爱而造成问题,单亲在家里既要忙于农活又要照顾孩子,无疑增加了看护者的负担,这种负担和压力很有可能转化成烦躁和怒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这对孩子的个性培养等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4]。曾留守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主要表现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三个方面。也就是说,曾经的留守经历影响了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虽然在以前还没有关于曾留守儿童的研究,但是从本研究来看,曾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恰恰能更好地说明留守经历是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的一种长期效应。

本研究显示父母外出对子女的影响极大,而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来说较好,它与隔代看护和父辈看护以及同辈与无看护其他三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提示儿童时期父母作用的重要性,即使父母中一方留下来,对孩子而言,都要比其他看护人尽心尽力的照顾有着更大的心理慰藉,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cloydVC.Socioeconomicdisadvantageandchilddevelopment.ampsychol,1998,53:185-204.

2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71-79.

3四川省眉山市妇联.农村留守学生调查与思考.中国妇运,2004,10:35-37.

4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132-135.

5周步成.修订.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5.

6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6,1(29):29-36.

7张志英.“留守儿童”的孤僻心理.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39.

8王东宇.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5,2:46.

9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32-34.

10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

11肖月英.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教育艺术,2005,3:26-27.

1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上海教育科研,2002,9:46-47.

13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1-79.

14赵晓曼,鲜章兴.“民工潮”下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分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5),4:50-51.

2006-12-04收稿,2007-04-10修回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7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8

边远山区留守儿童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加上山区交通不发达,山路崎岖险恶,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亲交往很少。再加上落后的文化氛围,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边远山区特殊的社会文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引导呈现不同的特征。有研究表明,在校寄宿对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组织纪律、道德品行、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整体上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寄宿制学校虽然在现实运行中存在缺陷,现状表明它已经成为引导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场地。

杜威的教育观点为寄宿制学校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杜威主张通过经验和为了经验的教育,它打通了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以及亲子关系存在缺失,对于留守的现状,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寄宿制学校让儿童处于一种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儿童的生活环境为学校,按照杜威“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学校必须体现生活,一种真实的、充满生机的生活,就像在家里、邻里和娱乐场上一样。因此,教育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杜威的观点主要是通过学校这种文化传承的功能来创造一个让儿童自由生长的更广阔、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长生活习惯。并且,儿童赋有一流的社会交往能力。其中,儿童健康的心理成长是其生长的重要部分,寄宿制学校为儿童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寄宿制学校里,儿童可以自由交往,敞开心扉,寄宿制环境有效补偿了父母亲情的缺失。

调查显示边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很大贡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生活和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又民主的氛围,易于培养儿童民主开放的个性,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一个压抑封闭的环境也有可能导致儿童心理更加孤僻,儿童在父母与祖辈亲情全缺失的情况下,投身到一个与家庭氛围不同的环境当中,寄宿制学校如果没有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理性的管理,有可能造成儿童心理的孤僻与压抑。缺乏有效管理的寄宿制学校,会使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儿童疏于管教而沾染恶性,比如泡网吧之类。培养儿童的积极心理,耐挫折的能力,又不单纯是建立了寄宿制学校能实现的。归根结底,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真正发挥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引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

二、寄宿制学校引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

寄宿制学校作为中小学校教育组织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具备完整的运行系统,才能发挥在整个教育组织中的积极作用。我国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是公益性质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国家的意志。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不只是单个学校的行为,是整个教育政策、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政府、主管教育单位、学校共同的责任。构建良好、科学、理性的运行机制,明确责任与义务,是促进寄宿制学校发展,从而发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内部配套设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边远山区经济落后,县域经济整体落后且差距明显。湘西州全州8县市中有7个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州府所在地吉首市为省定贫困县级市。2011年湘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75元,远远低于湖南省其他地区。2009年,湘西州人均GDp10724元,远远低于湖南省人均20226元和全国人均25188元,湘西州只占全省、全国人均GDp的53.0%、42.6%,属于典型的西部民族贫困地区。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有了提高,为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但是,从春季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全部免除住宿费,这项政策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提高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带来的效果,一些寄宿制学校初步出现了运转困难现象。寄宿制学校建成了,但其他相应配套设施没有完善。食堂、浴室、儿童娱乐生活等硬件设施非常简陋,基本属于空壳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发挥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住到学校也没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它对于留守儿童情绪的缓解作用不大,反而增加孤独情绪。

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是目前边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一个有益探索。寄宿制学校内部配套设施的完善,主要是经费短缺,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管理的层级,20世纪80年代以乡镇为主,后来上升到以县为主,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强调基础教育“省级统筹”的责任。由于县域经济的差距与落后,有些县市无力承担教育投资费用,造成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经费极其有限,虽然按照国家规定教育经费投入达到GDp的4%,但是湘西州GDp总量很小。部分县级政府缺乏主动作为,对寄宿制学校内部配套建设不够重视。山区农村教育发展极不均衡,除了国家给予政策外,地方政府很少给予教育优先发展政策。地方政府领导更替变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等因素,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很难体现政绩,不受领导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边远山区应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建立与当地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中央政府要加大边远山区经费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依法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公用经费基本标准要根据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财政能力逐步提高。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给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县级政府要将维护、改造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保证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倡导社会捐赠。目前,有多个社会团体组织爱心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中小学要积极倡导、争取,管理好爱心救助款项,专款专用,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积极建好寄宿学校配套设备,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舒心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在寄宿学校有一种幸福感受。

(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现代化管理,引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寄宿制学校设置配套的完善,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留守儿童处于未成年状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管理,充分发挥其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留守儿童生活在学校里,对于他们的生活管理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和责任。部分学校,由于师资配置的不均衡,对于其生活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一般是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一方面要担任教学任务,一方面要负责管理班级,对于课堂外的时间根本无暇顾及。边远山区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生活管理,是寄宿制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首先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管理,让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是一种幸福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现代教育将幸福理解为“在外者”的另一个证据是对“在我者”的忽视。现代教育本质上是指向外在世界、指向物质财富的,不是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心灵和精神的。教育不仅是习得知识,更是获得健全人格的发展。1980年曾经历了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之争,1990年代倡导主体性教育,教育朝现代化发展,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已有十余年,素质教育注重知识的内化、隐性文化的浸染,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课堂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管理要配备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导、生活指导等方面。生活指导老师深入留守儿童中间,了解儿童,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配备专职生活指导老师要实行统筹规划,严格要求,挑选责任心强、师德修养深厚,关爱儿童,对教育学、心理学有一定基础的老师。生活指导老师不宜由任课老师兼任,兼任老师容易化解责任,把生活指导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附庸。生活指导老师要给予晋升职称、评定先进等与其他任课老师同样的待遇,学校与教育当局要高度重视生活指导老师的选拔与培训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利用学校设施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集体活动有利于留守儿童之间交往,培养学生乐群、在课余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不少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注,儿童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缺乏体验爱和施与爱的能力,较难发展与周围环境的良好关系,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导致自我意识发展障碍。因此,对于课余活动也要进行科学管理,教师要善于引导留守儿童培养自我意识,构建积极的健康心理,构建积极的交往情绪。开启教师教育智慧,培养健全的个性。

三、结语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9

在现代变动的社会中,家庭关系及家庭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家庭关系仍然是最紧密最持久的纽带,对于儿童而言,家庭对其影响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取代的。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将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化做一定的比较,具体内容包括横向家庭关系、纵向家庭关系、主观生活质量、生活独立性等。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生活社会化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纵向家庭关系、主观生活质量与生活独立性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对横向家庭的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社会化总体水平及主观生活质量差异的不显著我们认为与农民工的总体社会地位及其生活方式有关,虽然农民工外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收入状况,尤其是对子女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但他们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改变他们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的农民地位,他们的人在城市中劳动,但他们并未享受城市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当然,他们的子女仍然过的是与在家乡没有本质区别的生活,他们与城市生活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儿童的独立性是我们关注其生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当的家务劳动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自立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作为家庭的成员,及早地体会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从我们的调查统计数据来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在洗衣服、买菜、洗碗、拖地扫地等四项的比较中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调查的状况来看,参与洗衣服和买菜的民工子弟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56.3%孩子没有帮父母洗衣服,74.2%的孩子没有帮父母或监护人买菜;相对于这些比较困难的家务活,民工子弟参与洗碗和扫地或者拖地的状况要好很多,56.6%的孩子会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洗碗,而77.3%的孩子会主动地帮助家里扫地或者拖地。在干家务这个问题上,民工子弟并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他们都会帮助父母分担一定的家务,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但是他们的参与还是有选择的,大多数干的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活,而像洗衣服和买菜这样的活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于这些活的孩子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

但是为什么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对家庭横向关系的评价显示出一定的显著差异呢?横向的家庭关系主要是夫妻之间的配偶关系,我国的家庭关系在改革开放以来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与亲子关系并重甚至是超过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这与家庭结构日趋简单、家庭代数减少、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有关,当然也与家庭观念越来越趋向文明有关,家庭的平等观念日益增强。作为民工子女为什么流动儿童对父母间关系的评价会低于留守儿童呢?笔者认为答案在于上述所有家庭横向关系的变化,留守儿童觉察到的要少于流动儿童。因为当今农民工外出流动越来越倾向于夫妻双双外出的趋势,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是被隐瞒甚至是屏蔽的,而流动儿童由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父母之间的冲突及其关系的变化,家庭中这一核心关系的感受是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但本研究由于主题的限制对这一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

二、教育社会化结果的比较

我们对教育社会化的界定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因此,在考虑留守与流动儿童教育社会化的效果时,我们从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学习质量与水平、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4个方面(这4个指标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流动与留守儿童在教育社会化结果进行比较。上述4个指标的操作化过程中,交作业晚或旷缺的次数越多,得分越低;作业越感到吃力,得分越低;学习兴趣越小,社会化得分越低;求知欲越弱,得分越低。每一单项指标的赋分均为1-5分,此4项指标总分为20分,留守与流动儿童在此4项指标上所得分相加得该个案教育社会化维度的总分。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教育社会化的比较中,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3个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只有学习质量与水平即做作业时的吃力程度差异显著。为什么前3个方面及教育社会化总体水平会无差异呢?我们分析发现,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留守的儿童占67.5%;流动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占6.5%,流动在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就学的占26.0%;这就是说流动出来的民工子女是以民工子弟学校就学为主——他们事实上享受的不是城市教育,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与农村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不相上下,在儿童学习习惯与素质的培养上与真正的城市教育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流动儿童在民工子弟学校中所处的学习状态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学习:状态也就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指标对民工子女的发展不重要。其实,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是相近的指标,都是有“惯性”的因素。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来源:http:///xiguan/t20041124-14286.htm),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现有的调查结果证明,要塑造民工子女良好的学习环境,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就民工子女享有教育资源的条件来讲,必须改变农民工子女仍然以民工子弟学校为主的被动地位,让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一同接受城市教育;或者是改善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三、身心健康社会化结果的比较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相对来讲业余生活不够丰富,尤其是本研究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健康与精神食粮的测量对民工子女来说还比较遥远,他们更多地是基本生存问题,所以我们在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肌体健康社会化的比较主要集中在运动锻炼情况、生病次数、身体素质评价、饮食习惯等等。

从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对健康状况的目我评价之间并无显者差异,在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客观评价(生病次数)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所以总体的身心健康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

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有70.2%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25.5%是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只有4.3%是与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的。这说明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一种隔代家庭的生活环境中,为什么隔代家庭中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就差呢?

首先,就生理条件上讲,大多数留守老人抚养孙子孙女在力量上不堪重负,有学者的调查显示,有63%的老人表示是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照看子女孩子,他们主要是基于“天经地义”和“生活所迫——自己不为子女照看孩子,子女就不能够外出务工,家境就不可能变好”。而这样一来,年岁已高的老人在经过多年的农村体力劳动的消耗之后,照看子女的子女时显得力不从心,加上耕种田地的辛苦,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抚养与照顾的质量与流动儿童在流动地父母的抚养与照顾质量相比,无论是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家庭气氛、亲子互动的频率与亲情感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而所有这些不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其次,就家庭代际关系上讲,不少老年人是在子女的“压迫”下抚养孙子孙女的,他们急切地想摆脱这一负担,但由于子女的“啃老”而不得不承担下来,如此被动地抚养,其对孩子照顾的质量及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可以想见。

第三,就儿童自身社会化的需求来讲,处于隔代家庭环境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祖辈的关系肯定比不上马父母间的亲子关系。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大多有急切与父母见面的想法,这种急切既有物质上改善的需求,更有情感体验的需求;流动儿童由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及家庭氛围往往比物质生活本身更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虽然没有列入我们的计分指标,我们调查了一项不宜计分的项目,即民工子女的理想定位。人生理想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个人社会化的终极目标,也是影响未来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我们没有设计成选择项让儿童来选的,而是直接由儿童自己讲自己的理想,我们用文字记述,调查问卷进入数据库时用字符串格式录入,然后再归类统计。

当大老板、明显是流动儿童的选择比例显著高于留守儿童,而考大学的选择比例是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应该说,流动儿童虽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方式,但是城市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显见的,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在人生理想定位上得以体现,城市人更现实的金钱观念对他们影响很大,所以流动儿童在人生理想的选择上更接近城市里的儿童——能赚钱的职业才是理想的。然而,留守儿童更大地还是属于传统观念——考大学跳龙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考大学的观念在留守儿童的脑海中是个相当朦胧与笼统的概念,他们并不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大学,大学到底都学些什么,还有现在大学的改革所带来的大学多元化——层次不同的大学对个人的影响是天壤之别的,在他们的观念中,考大学就是翻身的代名词。

四、人际关系社会化结果的比较

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篇10

(1.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8;2.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3.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61)

摘要:早期留守儿童如今已经长大成人,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大学,成为曾留守大学生。文章对当前曾留守大学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归纳,从曾留守大学生群体的概念界定、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认识曾留守大学生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39-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SK2013B224)

青少年的“留守”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有现象,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早期留守儿童如今已长大成人,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2006年开始,研究人员逐渐关注现已进入大学的“留守儿童”。

多年来,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童年期特别的成长环境、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社会行为、人格、学业等多方面都造成不利的影响[1],留守经历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远多于积极影响。伴随其成长,这样的消极影响是否会长期存在?

本文总结过去的已有研究,了解曾留守大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同时期望进一步理解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的真实影响。

一、曾留守大学生研究现状

(一)关于曾留守大学生的概念

目前对童年时期有过留守经历,现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这个群体的称谓尚没有统一,有多种说法,例如:“曾为留守儿童的大学生”[2]、“留守经历大学生”[3]、“留守大学生”[4]等。在本文中,我们选择“曾留守大学生”这个称谓。

已有研究在界定童年期的留守经历时标准也并不一致。王玉花在研究中界定的留守经历标准为“14周岁及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一次性连续半年以上”[5]。杨雪岭等人将留守经历定义为:16周岁以下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6]。李凡繁界定的标准是:“17周岁及以下,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且时间在半年以上”[7]。

结合留守儿童的定义研究[8],我们总结只要有一方父母外出工作超过半年以上,即可视为留守。而对于儿童的年龄界定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标准,我们认为是18周岁及以下。

(二)心理健康的研究

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内容莫过于童年的留守经历是否造成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大学生。谭斌的调查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父母均外出及外出超过3年以上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更高[9]。李晓敏等人的研究指出,曾留守大学生抑郁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大学生[10]。李凡繁的研究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的抑郁、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11]。

当然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温义媛和曾建国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12]。

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推测:留守经历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定持续地负面影响。表现在一些因子上曾留守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结论并不一致,留守经历对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够清晰。在利用SCL–90进行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群体的平均得分普遍低于阳性筛查标准。正如李颖等研究中的观点:曾留守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情况良好[13]。这可能是因为随着认知水平不断发展,他们能够更多的进行自我调节,日趋成熟。而且进入大学后,各高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这对于学生学会心理健康的调节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人格特征的研究

曾留守大学生的童年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会对其人格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谭杰华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曾留守大学生的人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乐群性、稳定性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幻想性、独立性两方面得分则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14]。徐建财和邓远平采用相同的量表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曾留守大学生在乐群性、敢为性和幻想性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要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得分则高于普通大学生[15]。温义媛和曾建国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内外向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16]。张莉华总结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等[17]。

在不多的几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留守大学生人格与普通大学生人格上存在差异,例如,曾留守大学生更加的内向,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困难;生活上长期的自立则让曾留守大学生的独立性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部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不能帮助我们完全理解留守经历对人格的真实影响。

虽然人格特征相对较为稳定,相关研究结果却显示,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长期干预,改善效果明显,但短时间的干预效果在学习生活事件中反弹快、症状反复多[18]。这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其它研究

曾留守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总体支持)、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一般大学生,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应对方式对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较好的预测力[19]。杨琴等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家庭支持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20]。研究人员还对曾留守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21]、价值观[22]、社会适应[23]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温义媛认为已有研究较为集中反映曾留守大学生的消极特征,忽视部分学生因这特殊经历变得更为坚强。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其对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社会适应水平较高的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和社会支持[24]。罗涤和李颖的研究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快乐品质、处事品质、意志品质、奋进品质和亲和品质[25]。早期的“留守经历”也可以是青少年成长经历中的一笔财富。

二、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

多数研究带有先入为主的结果预期:留守经历带来的总是负面影响。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因童年期的特殊经历而遭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数据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良好。总结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留守经历对青少年的成长存在一定长期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则取决于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心理弹性理论认为内、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如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从逆境中恢复。

已有研究多采用统一的心理量表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这样的平均数据可以反映出总体特征,却无法深入发掘每个留守儿童个体的成长经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增加质性研究,探寻留守经历对心理健康、人格等的作用机制。

对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进行对比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简单归因为留守经历。但是留守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结合众多留守儿童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人员多是进行横断研究。在今后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对有留守经历的群体,从童年期开始进行追踪调查,这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揭示留守经历对青少年成长的真实影响和意义。

进入大学的年轻人都是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学业上的良好表现可以让儿童获得更多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进而保护他们的成长。所以单纯的对曾留守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推广到所有成年的留守儿童群体时,可能存在偏差,我们知道,留守儿童群体中有部分人未进入大学学习,他们大多和父母一起,进入城市工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所以对成年后的留守儿童的研究还需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如果对这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三、结语

留守儿童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对于成年后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队伍还会继续扩大。

留守经历给大学生带来的持续影响如何?曾留守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如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研究结论将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数据。

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所以值得研究人员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995.

(2)(9)谭斌.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87–90.

(3)李晓敏,高文斌,罗静,等.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6):748–750.

(4)杨曙民,梁晓颖、李建秀等.某高校“留守”大学生抑郁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51–52.

(5)(19)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88–390.

(6)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227–233.

(7)(11)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希望和良好寝室关系的保护作用[D].武汉:湖北大学,2012.

(8)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10)李晓敏,罗静,高文斌,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620–622.

(12)(16)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2):146–147.

(13)李颖,王浩,袁利.高校留守大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2(5):241–244.

(14)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0(4):73–74.

(15)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123–126.

(17)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18)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途径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114–119.

(20)杨琴,蔡太生,林静.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72–274.

(21)徐礼平,王平.有“留守经历”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59–1361.

(22)徐礼平.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高校大学生为例[D].遵义:遵义学院,2011.

(23)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4)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质性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