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物保护的目的十篇文物保护的目的十篇

文物保护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6:10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1

关键词: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曲;民间歌舞;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3?0171?06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辖吉首市和龙山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永顺县和古丈县七县一市,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白、瑶、回、侗等30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戏曲、民间歌舞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这片热土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承载着人民的共同信仰和追求,体现着湘西文化的传统人文价值。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载体具有流变性与非实体性的特性,所以这种文化形态更显脆弱和宝贵,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已渐渐消失,导致它们也正处在走向濒危、走向消亡的窘境。因此,我们有责任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最大努力的保护,通过各种方式使之得以延续并传承下去。本文将对湘西地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整理,并探讨能更好地进行保护传承的对策。

一、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当地

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里生成和发展,并经过千百年世代艺人的口传心授形成的,具有原生性、独特性、唯一性和传承性等特性。通过系统地发掘、收集、整理及积极地申报,截至2011年年底,湘西已经拥有部级非遗项目24项、省级非遗项目50项、州级非遗项目107项;18人申报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4人申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0人申报州级代表传承人。拥有12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个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6个州级文化艺术之乡。同时还建立了“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和“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在此,将湘西自治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整理为表1、表2、表3。

(一)湘西自治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表1所列为湘西自治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表1可知,截至2011年,湘西自治州已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项,其中第一批7项,第二批8项,第三批9项,呈现逐渐递增的态势。在申报地的统计中,湘西自治州成功申报了6项,7县1市也均有立项,这说明全州各县市不仅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工作,而且均有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湘西土家族毛古斯,既是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之一,又是中国戏曲的最远源头之一,是研究土家族乃至南方少数民族历史、经济、文化、

收稿日期:2012?01?18;修回日期:2012?03?11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课题(08YBB1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29);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0GXQ5B308)

作者简介:黄文辉(1968?),女,湖南双峰人,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表1湘西自治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4项)

批次序号项目名称类别名称申报地或单位

第一批1土家族打溜子民间音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民间舞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3土家族摆手舞民间舞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湘西苗族鼓舞民间舞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5辰河高腔民间戏剧泸溪县

6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凤凰县

7土家族织锦技艺传统手工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二批1土家族梯玛歌民间文学龙山县

2土家族咚咚喹民间音乐龙山县

3苗族民歌民间音乐吉首市

4酉水船工号子民间音乐保靖县

5剪纸(苗族剪纸)传统手工技艺泸溪县

6彩扎(凤凰纸扎)传统手工技艺凤凰县

7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凤凰县

8苗族服饰传统手工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三批1土家族哭嫁歌民间文学永顺县、古丈县

2盘瓠传说民间文学泸溪县

3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永顺县

4苗画传统手工技艺保靖县

5土家年民俗永顺县

6苗族四月八民俗吉首

7苗族古歌民俗花垣县

8苗族挑花传统手工技艺泸溪县

9苗医药(癫痫症疗法、钻节风疗法)传统医药凤凰县、花垣县

民俗、宗教的珍贵“活化石”;土家族梯玛歌、苗族盘瓠传说等对研究少数民族巫术信仰、祖先崇拜、歌舞起源等也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1]。

(二)湘西自治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表2所列为湘西自治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表2可知,截至2011年,湘西自治州成功进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50项,包括民间美术10项、传统手工技艺10项、民俗9项、民间文学8项。这说明在湘西自治州不仅能工巧匠多,传承了多种技艺和雕刻,而且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丰富的节日民俗。如土家族咚咚喹、土家族竹雕技艺、苗族跳香等等都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三)湘西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表3所列为湘西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表3可知,截至2011年,湘西自治州成功进入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107项。这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说明湘西自治州民间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特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唯一性。其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湘西所特有的,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的,如已经成为深度濒危语言的土家族语言,如今只在湘西自治州几个偏僻的乡镇村寨的土家族村民中还有所保留,而其它如湘西土家族梯玛绝技、湘西土家族婚俗等都仅存于湘西自治州境内。

二、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土家语、苗语等民族语言日渐濒危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湘西土家族苗族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大批到沿海地区务工,他们原来在家说土家语、苗语,现在已经不得不“憋”普通话了,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汉语也已成为了通用语言,特别是在城镇的年轻人中,别说能完整表演土家族苗族歌舞,就

表2湘西自治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50项)

项目类别第一批第二批

民间文学(8)土家族哭嫁歌、苗族古老话、土家族梯玛神歌、

苗族歌谣、土家族挖土锣鼓歌、土家族山歌盘瓠与辛女传说、土家族摆手歌

民间音乐(4)酉水船工号子、土家族咚咚喹、湘西苗族民歌湘西土家族民歌

民间舞蹈(4)文武荼灯湘西土家族铜铃舞、

龙舞(湘西苗族接龙舞)、苗族绺巾舞

民间曲艺(3)苗戏、湘西自治州阳戏湘西三棒鼓

传统手工技艺(10)凤凰纸扎、凤凰蓝印花布、

湘西苗族服饰、踏虎凿花苗族花带技艺、竹编技艺、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

酒鬼酒酿制技艺、保靖松花皮蛋制作技艺、

湘西土陶制作技艺

杂技与竞技(1)苗族武术

民俗(9)土家族舍巴日、土家族过赶年、

苗族椎牛祭、乾州春会、苗族赶秋苗族跳香、苗族四月八节、

苗族赶秋节、古丈跳马节

民间美术(10)湘西苗族挑花、湘西苗族服饰绘画、

土家族转角楼建筑艺术、浦市窨子屋建筑艺术、

泸溪傩面具、土家族竹雕、木雕(湘西木雕)、

塔卧石雕、杨柳石雕、湘西苗绣

传统医药(1)湘西苗医苗药

表3湘西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107项)

项目类别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民间文学(11)盘瓠和辛女、土家摆手歌、

土家山歌酉水船歌、白沙瓦乡山歌土家族情歌、锦鸡、苗族傩歌、

吴著冲的传说、猛洞河船工号子、

苗族礼词

民间音乐(9)苗族唢呐、咚咚喹、绷绷妥湘西土家族民歌、土家语山歌、

湘西山地号子内溪民间吹打乐、

土家族摆手锣鼓、傩言腔

民间舞蹈(11)地花灯、苗族童子鼓舞、

苗族接龙舞土家族铜铃舞、

苗族司刀绺巾舞、解放岩花灯苗族狮舞、苗族团圆鼓舞、

板凳龙舞、苗族舞龙、苗族调年舞

民间曲艺(3)三棒鼓、永顺渔鼓九子鞭

传统手工

技艺(40)(2)浦市古民居、土陶技艺、

花垣苗秀、古丈毛尖茶手工

制作技艺、土家竹雕、傩面具、

泸溪苗族数纱、水冲石砚、

武溪杨柳石雕、

湘西苗锦(芭排)技艺、

土家服饰凤凰姜糖制作技艺、河溪香醋酿

制技艺、湘西苗族花带制作技艺、

保靖酱油制作技艺、保靖陶瓷

制作技艺、保靖松花皮蛋制作

技艺、湘西榨油坊、洗车河

霉豆腐制作技艺、湘西水碾坊、

湘西水磨制香制作技艺、苗市

腊肉制作技艺、酒鬼酒酿制技艺黄金古茶制作技艺、凤凰草编技艺、

凤凰苗族织布制作技艺、杠子面

传统制作技艺、霉茶制作技艺、

土家族布鞋制作技艺、万坪豆腐

制作技艺、土家族打花带制作技艺、

湘西酸菜(若习寨酸菜)制作技艺、

万坪火腿制作技艺、湘西酸肉

(土家醡肉腌制)制作技艺、乾州

板鸭制作技艺、酱麦酱制作技艺、

纸褙制作技艺、酸鱼制作技艺、

土家族挑花制作技艺、苗鼓制作技艺

杂技与竞技(2)苗族上刀梯下火海湘西土家族梯玛绝技

民俗(14)还傩愿、苗族赶秋节、

苗族四月八节、土家族跳马节、

八部大王祭、清明歌会、上梁、

苗族跳香土家族油荼汤、土家族告祖、

土家族过社苗族太阳会、浦市商贸、

湘西土家族婚俗

民间美术(5)苗画塔卧石雕、湘西木雕、

湘西土家族转角楼、湘西竹编

传统医药(2)苗医苗药、土家族医药

民族语言(2)土家语湘西苗语

传统戏曲(8)酉戏、阳戏、傩愿戏、汉戏、

木偶戏湘西灯戏湘西花灯戏、古丈地花灯

连土家语苗语都基本听不懂了,只有在农村才有少数人还在使用本民族语言,这就造成如土家族神歌、哭嫁歌及苗族的古老话、苗族民歌等需要用土家语和苗语进行说唱和口传心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难以传承,面临着消失或绝迹。

(二)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

传承人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传承载体中,最根本的载体是人本身,离开了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是不可能的。人不存在了,那么依托人存续的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消亡了[2]。湘西自治州大部分部级、省级、州级传承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很多人已经是疾病缠身,无法演唱或展示,如“土家山歌王”田茂忠在被确定为传承人后不久就已经去世了。许多传承人也没有或无法再带徒传艺,准传承人的培养也没有被纳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范围之内。因此,湘西土家族苗族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局面。

(三)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受现代文明的冲击,现在天天进入湘西州人民视觉和听觉系统的都是流行歌曲、现代或西洋乐舞,人们逐渐接受了外来的多元文化艺术形式,原来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已经慢慢地退出脑海的记忆而被遗忘殆尽了。随着视野的开阔,面对一些强势文化的包围和冲击,人们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甚至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盲目的自卑感,认为本民族的传统歌舞那是很“土”的东西,学了又不能够赚钱,所以不愿意学。汉文化及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的强大冲击已经使湘西土家族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消解。

(四)旅游中过度开发导致破坏

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适合在旅游业中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它的价值转换。但有的地方却曲解民族民间文化,滥用民族民间文化,有的将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大量机械复制;有的将原生态的民族歌舞按照现代肤浅的时尚审美观进行改造,改变了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环境、表现形式及功用等,甚至连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失去了原有文化的本质特征。如梯玛祭祀、还傩愿、八部大王祭等这些本来只是在土家苗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举行的神圣的宗教巫术活动,在某些旅游景点几乎天天可以看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保护,但这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破坏。

(五)重视项目申报,轻视保护工作

从笔者的整理统计中可以看出,截至2011年年底,湘西已经拥有部级非遗项目24项、省级非遗项目50项、州级非遗项目107项,这说明湘西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立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保护工作中却不尽人意。如州政府每年下拨了100万元保护经费,但多数都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和聘请国内专家的开支上了,真正投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费并不多。特别是在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上更是令人担忧,目前,被评为州级传承人每人每年只有800元的补助经费,被评为县级传承人每人每年只有200元的补助,如此算来,即使是同时被评为县州两级传承人,每人每年也只能得到1000元的经费补助,平均每个月还不到100元。这势必大大影响这些“人间珍宝”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性,而且也必将造成下一代中青年人无人愿意自觉主动地去拜师学习了。

三、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的保护对策

(一)开展普查,摸清家底,运用影像和文字进行保存记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动态的文化形式,虽然已有《湘西民族民俗文化丛书》《湘西州龙山县内溪乡土家梯玛跳神》等专著记录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有的项目没有文字记录,如土家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文字的民族,今天能讲土家语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传承人年事已高,而且没有年轻人掌握。应由相关部门拨出专款,组织专家学者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3],通过建立各类博物馆、保护带和研究基地建立起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保存体系。特别是对于民间音乐、戏剧、曲艺等这些用文字不能完整地记录和保存的动态民间艺术形式,要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刻录、拷贝,然后建立更完备、更全面的资料库,从而可以更形象地展示给后人看,也便于后人学习传承,避免“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发生。

(二)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保护老艺人,培养传习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一点在于,它不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而是内在于人的无形文化,是通过人的活动传承展现的,如土家族苗族都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因此各种民间传统技艺、

神话传说、民族史诗、民间歌舞等等都只能靠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直接关系着这种技艺的存续,既要重视现有“传承人”的抢救保护,又要加强年轻“传习人”的选拔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下去。首先,应当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生活上、物质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如以工资形式发放传承津贴,使其生活和工作有基本保障,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吉首市矮寨中学就适当地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编入当地中小学的教材中,并积极在中小学举办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有力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学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更好地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创新宣传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度

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极高的审美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政府力量为主导,以社会公众力量为重要补充力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项公共性的工程来对待。不仅要靠主流媒体宣传,而且要注意结合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以广场宣传、街头宣传、流动宣传、圩场宣传、节会宣传等形式加大传播力度,向人们展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和丰富,培育大众的文化自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人心[4],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四)注重开发利用与活态保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在民族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虽然旅游是把“双刃剑”,但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途径,把握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程度问题,如在王村、德夯、凤凰等旅游点上,组织部分传人现场制作和表演,使旅游点成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的窗口,必将能最终实现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互动。在旅游项目的设定上,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又不忽略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原则,突显湘西自治州独有的民族文化,而且在合理的开发规划设计下开展,避免盲目的、急功近利式的开发,绝不能盲目批量生产,以简单模仿的粗糙产品代替民族工艺品。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各种专题文化活动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活态保护,对苗族“四月八”“赶秋”等民俗节日活动要保证一切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不能为迎合游客而擅自改变,破坏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进行误导性的嫁接。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给予经费上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如对每一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文献整理、田野调查、摄像、记录、拷贝等都需要在经济方面得到保障,同时,要保护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优秀老艺人,也需要在生活上、物质上对他们给予保障[5]。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资金的投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政府投入外,要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由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很多民间工艺品和民间传统手工艺,如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剪纸、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都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6],可以鼓励企业资本、外资外商、民间资本以适当的方式进入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和发展基金,从而更好地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和扶持传承。

(六)整合资源,理顺机制,确保更好地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某个机构、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它需要整合政府、民间、专家、企业等各方面的资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要进一步理顺相关的工作关系,依据《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机制。不仅要真正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担负全州保护工作的独立作用,而且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方面的优势,依靠办在湘西自治州的唯一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发挥他们在遗产保护中的研究、咨询、论证、指导、决策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保护传承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参考文献:

[1]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71?75.

[2]龙先琼,蒋小梅.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9?45.

[3]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1):3?7.

[4]朱长菊,李鸿雁.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探[J].民族论坛,2010,(7):48?49.

[5]李真.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08,(10):6?10.

[6]刘水良,吴吉林.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互动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5?59.

Xiangxi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jectarrangement

andprotectionresearch

HUanGwenhui

(CollegeofSportScience,JishouUniversity,Jishou416000,China)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2

一、关于乐种的命名及归类方面的问题

按照什么原则给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命名及归类,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我们看到的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些情况来看,其命名显得有点乱。全国的情况我们不完全了解,但是与河北省相关的乐种,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如在“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省的乐种里,有“河北鼓吹乐”,还有“冀中笙管乐”,其实“冀中笙管乐”就是以鼓、钹等打击乐器与管子、笙、笛子等吹奏乐器构成的一种鼓吹乐合奏形式①。如果就其词义内涵来说,“笙管乐”应该包含在“鼓吹乐”之中,“冀中”应该包含在“河北”之中,它们二者不应该是并列的关系,但是在国家名录中却以并列的方式存在。

再说“冀中笙管乐”,这也只是部分学者对冀中地区“音乐会”的一种称呼,而不是局内人的自称。这个名称本身也值得再推敲:用参与演奏的两件乐器来命名整个乐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不太合适。

学者给乐种的起名常常有争议,官员给乐种起名就更添乱了。河北省易县燕下都故地燕子村的“音乐会”,在省里为这个乐社进入国家名录而向有关机构提供的申报材料中,就是按有关领导所定“燕子古乐”之名来上报的,但在公示的以及后来正式公布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没有这个乐社的名字。这里是否有因为官员乱起名而引起审查批准机构不解的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随便乱起名字肯定是要引起混乱的。

我们认为,尊重民间音乐局内人的自称,按“约定俗成”和“名从主人”的原则称呼和命名民间乐种,应该是我们在为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乐种命名的一个基本原则。之所以这样,除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混乱外,还因为这种局内人的自称往往包含着该乐种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特定的音乐形态特征。

不但存在乐种命名较随意的问题,在乐种的归类上现在公布的名录也有许多不妥之处,显得有些混乱。如易县东韩村的“拾幡古乐”,本是清代把南方的“十番”乐种纳入宫廷的“南府”,又从宫廷里流散到民间的“十番乐”,本应归入“十番音乐”一类里。可是在“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易县东韩村的“拾幡古乐”却非常委屈地被归入了“冀中笙管乐”一类中,这是极不合适的,它与“冀中笙管乐”(音乐会)之间完全是两码事!

二、保护工作需要“雪中送炭”的情怀

在冀中音乐会这个乐种里,今天进入部级与省级名录的,大多是由于各种机缘闯出了名声的一些乐社――或是由于学者的长期考察,使该乐社名声在外(如高洛音乐会);或是由于乐社自身主动寻求有关专家和研究部门的关心、重视而闯出名声的(如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雄县赵岗村音乐会、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等)。而更多的同类乐社正在迅速走向衰亡,亟待抢救和保护。

已经闯出名声的乐社,往往各级政府、有关机构的人纷纷来村里表示关心,各级各类媒体机构也一拨又一拨地有记者前来。最早出名的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省里还为他们拨款百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上下两层的音乐堂(这种“帮助”,实际上是在改变音乐会的文化属性,非常不合适)。

而与其同类的众多乐社,却在默默无闻中面临即将灭绝的危机。如易县神石庄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仅一个村就有三个音乐会②,现在全都不在了;涞水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音乐会十七个③,现在能够维持活动的仅有四、五个;定兴县易上营,易县流井,涞水县北白堡,雄县十里铺,安新县赵北口等村的音乐会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盛况,但尚可正常活动,有的乐社甚至在人员实力、演奏水平上一点也不比现在已经名扬天下的屈家营、高洛音乐会差,但由于普查工作没做好,现在基本上尚未纳入各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少一些做秀,多做一些实事。要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尽力将所有的遗产一并保护。一时进不了国家“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先进入省、市、县级“保护名录”,要让这些仅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政府关注的视野,给予合理的保护。冀中音乐会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乐种,需要一个保持一定量的种群环境才能正常生存,因此我们的领导者和各类媒体,不要将眼光只盯在已经名声在外的乐社。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多些“雪中送炭”的情怀,少些“锦上添花”的浮躁。

三、录音、录像方面的问题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有“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的表述。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保定市于2008年3月份为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几个乐社进行录音录像。但办理这件事的过程,却显出了具体做这项工作的人非常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相关的基本修养,没有把好事办好。

首先,市文化局要求这几个乐社统一到保定市电视台的某个工作室去集中进行录音录像。这是一个违反民族音乐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常识的做法――把它剥离了原生文化环境。这样的录音录像,实际上只留下了一个声音及图像的外壳,其文化内涵却全部被丢掉了。音乐会这类仪式音乐,“需按照传统规矩,在具有特定象征含义的场所和特定时间中与乡村仪式同步进行。它不能独立存在,不能按照个人意愿,随心所欲地展示于任何时间与空间,离开了它借以展演的仪式,便失去意义。”④

这样做好像是避免了在自然环境中录音产生的一些“杂音”,但“在当代音乐人类学的认识之中,这些所谓‘非音乐本体’的‘杂音’,不论是来自表演者还是来自观众和周遭的环境,只要是当场当时的实际音响和行为,都与所考察的音乐不可分割,都是这音乐活动和音乐文化的实际构成部分。……(我们)所要关注和采录的,不仅仅是狭义的‘音乐本体’,而是这种实际音响整体及相关因素、这种织入现实社会和文化的音乐。”⑤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录音录像,“主要目的不是像商业音像公司那样为音乐欣赏者提供无‘杂音’、‘纯音乐’的‘漂亮’音响,而是为……研究提供作为整体的音乐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实际记录。”⑥

再有,当民间乐师们来到指定的录音录像场地后,他们被告知,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每个乐社仅限录制两个小时的乐曲(而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每个乐社的若干套曲和文坛念唱总合起来,往往在十至几十个小时之间)。还规定:为了避免混乱,一个套曲不能连续演奏,要一个只曲一个只曲地分开录,这破坏了套曲的完整性。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录音、录像要“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的要求的。

就此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音录像,一定要坚持“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的原则,一定要将其“音乐本体”与它的原生文化环境一起录下。因为这种录音录像的主要目的,不是为音乐欣赏者提供“漂亮”的音、像,而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全面的文化信息档案。

四、文字、乐谱资料的整理与出版

文字、乐谱资料的整理与出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冀中音乐会的文字、乐谱资料出版物,除了张振涛、钟思第等中外学者的研究著作和学术文章外,近几年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的《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考察》(张伯瑜编著)、由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的《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马维彬主编)及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高洛音乐会》(涞水县宣传部、文教局编)。

《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共收录了河北省二十个有代表性的民间乐社的700多个曲牌的工尺谱。除乐谱外,本书还收集了一些乐器照片、现场演奏照片以及各乐会的简介等。虽然有关报道宣传得很“玄乎”,但实际上仅仅把这些乐曲的工尺谱出版,什么用都没有:对于研究者,它的资料作用很有限;对于一般懂音乐的人,那是一本看不懂的“天书”;甚至就是拥有这些乐谱的乐社,他们那些“学事”的学员们仅凭这些乐谱也难以学会演奏这些乐曲。

《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考察》是中央音院张伯瑜教授根据对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的考察编著的一本书。该书既有自己的个案研究成果,又有该乐社工尺谱的影印文本和工尺谱与五线谱对照的“译谱”文本,在书的后面还附有该乐社部分曲牌的演奏录音。工尺谱影印文本能够使人们看到民间工尺谱的真实原貌(它比转换为以印刷体形式出版的工尺谱更能够保存全部原有音乐信息,因为手写工尺谱字的大小、谱字相互之间的距离等都是有特定的含义的,这些细节包含的信息在转换为印刷体形式时往往会丢失),工尺谱与五线谱的对照文本能够使一般懂音乐的人知晓其所演奏旋律的细节。书后所附该乐社部分曲牌的演奏录音,能够使我们对该乐社的演奏乐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该书不足之处在于:1.只有部分曲牌的演奏录音,显得不完整。2.没有视频资料,使人难以对该乐会演奏时的文化环境产生直观的印象。3.缺乏对该乐社打击乐曲牌的记录和整理,留有遗憾。

“高洛音乐会”是对高洛音乐会全部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主要是涞水县的退休干部刘阜和我带领研究生尽义务做的具体工作)。该书也有民间工尺谱的影印文本及工尺谱与简谱对照的“译谱”文本;对于打击乐器演奏的状声谱,本书还创造性地以“舞谱”图示的方式将“舞钹”的动作套路进行了形象的记录;音乐会的“文坛”念唱部分,则将念唱的《后土宝卷》等文本全文刊出,并将原来甚至连工尺谱都没有,只凭口传心授的文坛曲牌一一用简谱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书中还附有许多资料图片及张振涛、薛艺兵、钟思第等学者的相关研究论文及论著节选(为了方便外国学者的参阅,一些文章还附带了英文译文),使这本资料集更有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没有附上与这些乐曲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个别研究成果缺乏学术上的严谨性。

从有关冀中音乐会的文字、乐谱资料的出版所得到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今后出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集提供了借鉴: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整理出版,应该贯彻“真实、系统和全面”的原则,把该乐社各方面的信息尽量都包容进去。2.在民间乐谱的整理方面,一定要有该乐社全部原谱的影印件及原谱与简谱或五线谱的对照文本,并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对传统乐谱进行今人能够理解的表述。不提倡将民间手抄工尺谱转换为印刷体形式,那样无法让人看到民间乐谱的原貌,还会造成音乐信息的丢失。3.要有对该乐社基本情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文字内容,从而帮助人们形成对该乐社各方面情况及其文化价值的理性认识。4.一定要附有与乐曲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从而使人们对该乐社的音乐及相关文化环境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为这个乐社留下永久的音像信息。

五、不正常的“崇古”心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们还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为了强调某个乐种的历史价值,常常不适当地、夸张地强调它的历史悠久程度。

涞水县高洛音乐会本来是冀中音乐会众多乐社中的一个,但是为了显示它的古老,就有人根据过去高洛音乐会每逢农历三月十五都要到易县后山庙(有人根据传说,认为这个后山庙曾是黄帝祭天、后人祭祀黄帝的地方)上香朝拜的事情,把它说成是“黄帝祭天、后人祭祀黄帝的音乐的留存”、“始于殷人祭祀始祖契”⑦,把这个音乐会神化,好像它是天下最古老的音乐了。这种说法把神话与史实混为一谈,本不值得一驳,却在河北省很有市场。

易县燕子村的音乐会,也有人根据其村落附近即为古燕下都遗址的地缘特点,一度把它附会为“燕国宫廷音乐的遗存”、“古燕乐”。

我们认为,对于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应该追溯,但是这种追溯要以严谨的科学考证方式来进行,而不能只凭想象和妄猜,这样做是非常不严肃、不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绝非简单到仅仅像出土文物那样越古越好,大可不必为了证明它的价值而去杜撰它的历史。

六、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

各级领导部门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往往表现得很积极。在年终季末总结工作时,也常常将其作为一项工作政绩、一种荣誉提及。可在一些地方,一旦某个项目申报成功后,除了向上伸手要钱之外,却见不到申报材料中所允诺后续保护措施的具体实施和落实,而一些热心人自发做的许多与保护工作有关的事情,却又被领导者拿来作为他们的工作业绩炫耀。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很高,这自然是可喜的。但是,一个项目的申报成功,实际上意味着要承担起一种曾经向国家、向全民族允诺过的责任――要努力、踏实地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为保护好我们民族的这个“Dna”而尽好当地政府的一份职责。只将其看作一项工作政绩、一种荣誉,是非常错误的认识,显示出了某些地方领导者浮躁的工作心态。

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阶段,要将保护措施制定得是否完善、合理作为是否批准该项目立项的关键内容之一,重点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相关申报单位进一步修改完善;在项目被批准后,应该定期地、不走过场地检查相关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将写在纸上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对于保护措施落实不力、造成不可挽回后果的部门领导,应该实行问责制,追究其领导责任。

七、动员各方面的积极力量来参与保护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牵扯到方方面面,只靠一个机构或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够做好这项工作。

在社会各界,都有许多热爱传统文化、愿意为此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人。但是我们看到,过去社会力量对冀中音乐会保护工作的参与,往往是自发的,缺乏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和组织。如果有关部门能够主动地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种积极因素的作用,一定更有利于做好这项工作。在这方面,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如北京市和浙江省等地采取招募热爱传统文化的志愿者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相关信息的收集、保护政策的宣传、相关资料的整理和记录、申遗材料的编写等工作,这是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好办法。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也是做好保护工作所必需的。如果在非遗项目的认定、申遗材料的编写、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保护工作的监督等方面多请教有关专家,请内行人来把关,本文前面提及的冀中音乐会保护工作中的许多失误就都可以避免。

以上我们谈了冀中音乐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概不仅仅是冀中音乐会所遇到的,而是带有普遍性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刚刚开始,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各种应对措施去解决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愿我们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①“鼓吹乐: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234页。当然,有人对这个定义也持有异议。

②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第75页。

③刘阜《涞水县民间音乐考察报告》,油印本,写于1983年7月“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普查阶段。

④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第428页。

⑤⑥杨沐:《从花儿研究现状思考中国民歌研究中的问题》,载《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

⑦见涞水县宣传部、文体局编《高洛音乐会》,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836-909页。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3

一、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的台阶。突出作为黎族苗族传统文化核心区域的历史地位,努力发掘民族文化资源,使地区珍贵、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发扬和开发利用。

(二)基本方针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弘扬和发展。

(三)总体目标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打全面加强。到年,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高度重视并有所改善。到年,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我市珍贵、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组织机构、工作原则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保护项目管理的组织领导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文化馆,具体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日常工作。

(二)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

(三)保障措施

加强政策研究。研究制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加强专业技术性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充分发挥琼州学院、省民族织锦研究所、省民族博物馆等有关单位的作用,依靠他们多年来在地区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积累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专家咨询、论证和专业指导,让他们充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共同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谋献策。另外,要加强现代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各项科研成果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和工作方式的创新。

建立和完善档案。开展全面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编制保护目录清单,整理调查资料,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区分轻重缓急,对那些处于濒危状态且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优先安排,抓紧抢救;对那些濒危门类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年老体弱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记录;对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和实物,要积极征集,妥善保管。

培养专业人才。采用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分批对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教育培训。同时,注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保护工作专业队伍,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落实保护经费。采取多种保护管理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灵活有效地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作。一是以政府投资保护,设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被列入部级、省级项目的保护管理和专业人员培训等,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经费保障。二是以政府保护和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三是以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团体、企业自行投资保护项目,共同开发受益。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宣传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保护对象和具体办法

(一)保护对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工作的保护对象主要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的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字;传统的音乐、舞蹈等;传统的工艺和制作技艺;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和体育活动等;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和场所及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等。

(二)具体办法

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整理工作。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形成档案和数据库。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认真组织申报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要及时申报省级或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认真组织实施保护工作。被评审认定为部级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保护名录,要根据其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的内容规定,科学研究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经费,及时组织实施保护工作。

加强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通过组织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设立展示中心和做好资料保存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创造条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中心及做好资料保存工作。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文物保护;应对措施;管理体系

1工程概况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是国道主干线G25长深高速公路过境南京市的环线段。项目环绕了南京城市经济最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起点与南京长江三桥南岸接线、绕城公路、宁马高速公路相接,沿牛首祖堂风景区南缘布线,经江宁开发区后,东跨秦淮河,穿过江宁科学园,经上坊东侧向北,沿青龙山西侧布线,于麒麟塘山附近与沪宁高速公路及在建的长江四桥南岸接线相接。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所经过的雨花台区、江宁区,山环水绕,形胜殊异,其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散布在地下、地面的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遗物,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馆本着“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原则,紧密配合,大规模、系统性地对沿线文物进行富有成效的发掘和保护,为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奠定了基础。

2绕越高速建设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分析

1、绕越建设方与文物保护部门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为了正确处理好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绕越项目公司从项目前期开始就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配合文物保护的配合工作。同时南京市博物馆树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重点建设项目服务,针对绕越越高速公路为南京市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合理调配文物考古队伍,选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到一线开展工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为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2、加强领导,强化全员文物保护意识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浩大,如果缺乏全员文物保护意识,也许一个挖掘机手就能毁掉一个千古文明。为了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与文物保护同步发展,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前,项目公司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方针,自觉遵循“设计时最大限度的避让,施工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工作原则,高度重视地下文物保护,指派专人负责协调文物保护事宜,多次与文物部门人员深入工地逐标段、逐文物点共同检查、落实文物发掘、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首先,项目公司在施工招标前便向文物部门提供了图纸,协助考古队对工程沿线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文物调查,考古人员发现众多的文物点。

其次,施工招标中,要求施工单位在签订相关合同时,要与保护文物挂钩,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发现古代器物等疑似物品时,必须立即停止开挖,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项目管理公司和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同时,将施工期间对文物保护的实绩,作为各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绕越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上严格考核。

第三,在项目开工后,项目公司、项目管理公司不仅下发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还邀请南京文物专家给施工、监理单位员工进行文物保护知识讲座。上到标段经理,下到挖机司机,三百多人学习了地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从现场现象判断是否有文物埋藏的简单方法。这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施工人员先后主动上报了4处遗址现场。例如,在江宁谷里发掘的南朝大墓本不在考古调查确认的文物点预告范围内,由于建设单位和考古部门在施工队伍中开展过多次文物保护常识讲座,当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现一面规整的墙体――大墓封门墙后,立刻按要求向考古部门反映,项目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在现场插上旗帜,采取了封闭保护措施,确保了考古工作圆满完成。

3、落实文物保护经费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发掘文物的费用由业主承担。对此绕越高速公路项目公司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市博物馆对于绕越建设项目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收费,在国家规定的标准的基础上,在保证有效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收费,减轻了建设单位的负担。为了保证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互惠双赢,绕越高速公路项目公司拨付了专款作为文物考古保护经费。

4、为保护地下文物,绕越高速公路优化调整设计

“最大限度的避让”是高速公路建设保护地下文物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因为避让不但是对地下文物最好的保护,而且亦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

绕越公路东南段为集景观、旅游、生态为一体的六车道高速公路,其西南部初拟线路走向为南唐二陵、祖堂风景区。为了避让,绕越项目公司聘请设计部门重新选择路线走向,调整了线路纵断面,采用低路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南唐二陵、祖堂风景区的影响。

5、在规模施工之前抢救文物

沉睡千年的地下文物,很多属于未知范畴,具有不可预见性。为了把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与国家文物资源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总方针,在绕越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基本线位确定后,绕越项目前期主管部门就邀请文物管理单位携手对全线进行实地调查与勘察,全面了解地上、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对沿线所有的遗址、遗迹和墓葬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科学发掘。文物抢救工作未结束,宁可暂缓施工。表面上看这样会影响施工,实质上是为大规模施工创造条件。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5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省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财政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行政部门管理和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机构等文物单位。

第三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包括中央财政补助我省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省财政设立的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两部分。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共同管理。

第四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的规定,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应由文物所在地政府解决。地方政府解决确有困难且符合本办法规定使用范围的项目,可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

第五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分配和使用,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专款专用、注重实效”和“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六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应接受财政、文物、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使用范围和支出内容

第七条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

(一)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维修、保护和安全技术防范、消防;

(二)经批准的重要考古项目的调查、抢救性发掘、资料整理、报告出版;

(三)省级博物馆馆舍、重要文物库房的维修;

(四)三级以上(含)珍贵文物(标本)征集;

(五)三级以上风险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消防;

(六)重要出土文物和馆藏珍贵文物的科技保护;

(七)经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批准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支出内容:

(一)文物维修保护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勘测费、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人工费、监理费、维修资料出版费、管理费等;

(二)文物考古调查、发掘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调查勘探费、测绘费、人工费、出土文物修复费、考古遗迹现场保护费、占地补偿费、报告出版费(含资料整理费)等;

(三)博物馆馆舍、文物库房维修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

(四)文物征集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文物(标本)收购费、采集费、捐赠奖励费、调查鉴定费等;

(五)安防、消防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费、设备器材购置费、材料费、监理费、管理费等;

(六)文物科技保护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论证费、试验费、人工费、专用药品药剂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聘请专家费等;

(七)经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批准的其他开支内容。

第九条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支出内容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和审批

第十条各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和省直文博单位为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各县(市)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时,需经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联合向省财政厅、省文物局提出申请。

越级上报或单方面上报的不予受理。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于每年6月30日以前,向省财政厅、省文物局报送下一年度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请和相关材料。申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相关材料,包括《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书》(格式另发)、《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一)以及其他必要材料。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报送。以上申报材料均包括文字、图片等书面材料和软盘。

专项项目预算编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范的原则。有预算定额的,按定额计算;无预算定额的,按概算工作量和费用构成计算,各种取费按有关规定计取。预算作为竣工财务决算验收的依据。

第十二条根据《*省省级预算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省财政厅、省文物局对申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项目建立项目库进行管理。编制年度预算时,省文物局按照本年度工作重点和有关要求,从项目库中筛选项目,经省财政厅审核后列入部门预算。经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预算由省财政厅下达省文物局执行。

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共同审核汇总后,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

第四章财务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定、按进度拨款、年终核销支出、项目完成后结报”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负责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各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本地使用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确定后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由省财政厅下达预算批复或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联合下达专项补助经费的通知,结合项目实际实行政府采购、财政集中支付或拨付部门。对使用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大型项目,根据地方资金的到位情况,结合工程进度一次或分次拨付资金。

第*条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原则上收回省财政厅,经省财政厅或国家文物局同意,可以调剂到其他项目,优先调剂到该项目单位的其他项目使用。

第十七条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或变更已批准项目或内容的,由申请单位向省文物局提出申请,省文物局报省财政厅或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可调整或变更。

第十八条年度终了,项目单位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应向申请单位报送《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表》(格式见附件二)。申请单位于每年1月31日前,将《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三)报省财政厅、省文物局(省直文博单位直接报省文物局)。使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按国家规定的格式依照上述时间和程序上报。

第十九条各项目单位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支出的内控制度。

第二十条项目单位应加强项目资金的收支核算。每项专款应客观真实地单独核算。一项专款包括若干子项目的,还应对子项目进行单独核算。明细核算科目应按规定的支出内容设置。

第二十一条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出具项目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由市文物行政部门行文上报省文物局,抄报省财政厅(省直文博单位直接报省文物局)。省文物局会同省财政厅组织验收(或国家文物局直接组织验收)。对重点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或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和财务评价。

第二十二条项目单位应将有关项目的申报文件、批准的设计方案和预算、工程竣工总结报告、竣工决算报告、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结论和审计结论等相关资料立卷妥善保管。

第二十三条已批准补助并拨款的省级补助项目,在收到拨款后半年内无故仍未开始实施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对该项目予以撤销,并将已拨经费调至其他项目使用。

第二十四条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暂缓拨款或不予拨款,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一)没有按照批准的方案、项目内容和预算范围使用经费的;

(二)被查明为虚报补助项目的;

(三)地方承诺的资金没有到位的;

(四)其他不具备开工条件和应暂缓拨款的项目。

第二十五条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分别给予项目单位停止拨款、暂停核批新项目、收回补助经费等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或设计方案的;

(二)虚报补助经费预算的;

(三)挪用专项补助经费的;

(四)因管理不善,给国家财产和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的;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固本;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69-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在文化部下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后,在某种意义上基本结束了关于生产性保护的若干争议。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依然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适用范围

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

在这个文件中,首先明确了必须是具有生产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才能采用生产性保护的方式,“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这一界定明确了生产性保护与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等诸多保护方式一样,只不过是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探寻得来的一种保护方式,不是全部的、万能的保护方式,更不是唯一的保护方式。诸多的保护方式共同推进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然随着保护实践的深入将会发现更多的适合我们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方式,也将不可避免地对已经采用和实施地保护方式进行修订、完善,甚至是弃用。

在这个文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就是要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和基础,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任何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有效传承、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措施都是为生产性保护所排斥的,因而这完全可以作为衡量诸多措施是否能够适用于生产性保护的主要标准。

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因而,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不过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所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并通过这些措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可供大众欣赏和消费的文化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的视野,为广大民众所认知,从另一个侧面唤起广大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进而逐步唤起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既然生产、流通、销售是生产性保护中的一些手段,也就存在可以采用或者不采用、选择采用的可能,这种可能完全取决于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需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的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若不能明确这个问题,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是活态流变性,如果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那么我们的保护实践无疑就是失败的。因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就是探寻其活态传承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

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社会背景的诸多变化,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甚至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相当尴尬。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甚至存在其传承在某个时期空白的可能性,即缺少某一时期的时代印迹。任何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所经历时代的印迹,也正是这些诸多的印迹才使得诸多具体文化项目更具有价值,甚至其所具有时代印迹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价值的大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例外。因而,如何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连续性,尤其是其所代表的某种文化传统的连续性也就至关重要。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文化传统连续性的关键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就是通过探寻其活态传承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得以活态传承,使得其所代表的某种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当代社会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合理定位,进而在现当代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现当代社会是诸多文化相互影响的时代,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商业文化对农业文化的冲击更为明显,这种冲击既表现为对本土文化、弱势文化、农业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更表现为对本土文化、弱势文化、农业文化的同化。若只是生存空间被挤压,尚且还有传承的可能,一旦被同化,那么带有民族印迹的文化将不复存在。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7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为九省通衢之地,沟通东西南北,汇聚四方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荆楚人民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荆楚文化特色,是荆楚大地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战略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随着长江中游经济带与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的全面铺开,凝聚着荆楚文明精华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调节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环境的关键要素和全面推进湖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我们立足湖北文化的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记忆,展示湖北传统文化优势,传承荆楚历史文化根脉,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融入社会、促进发展、服务民生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湖北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情况

湖北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1项申遗筹备项目。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钟祥明显陵于2000年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咸丰唐崖土司城址于2015年与贵州海龙囤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一起作为“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2012年列入),一是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包含湖北省荆州城墙、襄阳城墙;二是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包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西露天采矿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构成;三是鹤峰容美土司遗址。1项申遗筹备项目,即“万里茶道”联合申遗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继“丝绸之路”、“大运河”之后,又一条计划申报世界遗产的文化线路。该项目于2012年开始筹备,得到了线路沿途8省份的积极响应。2014年,湖北省被推举为8省联合申遗牵头省份,武汉市被推举为牵头城市,现线路沿线8省已基本完成遗产资源调查,目前正有序推进申遗点遴选以及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的编制工作。

二、保护与管理现状

“十二五”以来,为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与合理适度利用,发挥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全面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加快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逐步完善遗产监测体系,加快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与省级财政资金,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广泛采用科技手段与多学科交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逐步建立起以法制建设、保护规划、管理机制、保养维修、学术研究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一)稳步推进法制建设

2013年12月1日,由湖北省政府公布的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法规((唐崖土司城址保护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该法规在认真研究唐崖土司遗址的内涵价值、保存现状和面临的保护难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保护条款。该管理办法的公布实施,为唐崖土司城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夯实了基础,为开展唐崖土司遗址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具体的操作指南。咸丰县人民政府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唐崖土司遗产的地方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细则。为加强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保护,黄石市于2012年公布实施《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办法(试行)》《黄石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性文件,现正积极推动《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片区保护条例》立法。《襄阳城墙保护条例》、《荆州古城保护条例》等明清城墙遗产保护法规也将于近期出台。这些专项法制建设极大的加强了湖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加快开展保护规划编制

保护规划是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长期思路与依据,完备科学的保护规划体系,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湖北省高度重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2009年,《荆州城墙文物保护规划》由湖北省政府公布实施;2012年,明显陵、武当山玉虚宫、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襄阳城墙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公布实施,“唐崖土司城址保护管理规划》也于当年12月由湖北省政府公布实施;201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与管理规划纲要(2013―2030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复,依照该规划纲要,现已完成《武当山建筑群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2015―2030)》的编制工作,提交国家文物局审查;《华新水泥厂旧址保护总体规划》正按照国家文物局意见修改完善。通过这些年来的工作,湖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正逐步走向完善。

(三)逐步完善遗产监测体系

湖北省当前实施的遗产监测工作重点有三个,一是明显陵影壁监测项目,2013年获得批复,现已开始监测工作,该项目是湖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建筑单体专项监测项目,拟以此为起点,逐步开展世界遗产各重要文物建筑单体监测工作;二是唐崖土司城址动态信息与监测项目,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该项目对唐崖土司城址实施全面的环境及文物本体监测,科学分析、评价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保护效果,指导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三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边坡预警与监测系统项目,已开始相关建设。此外,武当山金殿游客量及危岩体监测、明显陵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等项目正在申报。湖北省通过这些单体、全面的监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点面结合,积累相关技术经验,逐步完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形成完备的全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

(四)积极实施文物保护工程

湖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与省级财政先后总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实施各项文物保护工程以及安消防工程项目70余项。为加强武当山古建筑群文物安全,实施如玉虚宫文物保护工程、冲虚庵修缮工程、武当山古建筑群消防工程等项目;为改善明显陵保护状况与历史环境风貌,实施明显陵外罗城外明塘修缮工程、明显陵地幔修缮工程、明显陵影壁监测等;为配合世界遗产申报,实施了唐崖土司城址一期保护工程、唐崖土司城址保护与环境整治(一期)、唐崖土司城址动态信息及监测保养维护、华新水泥厂保护展示与利用工程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湖北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安全及周边历史环境状况,保证了遗产价值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五)加强保护管理机制建设

为夯实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基础,湖北省狠抓落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四有”工作,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公布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规范遗产核心区域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报批;加强地方保护管理机制建设,指导各遗产地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快相关人才尤其是基层遗产管理与保护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唐崖土司城址等单位先后已成立专门的管理处,其中明显陵管理处为钟祥市政府直管单位,唐崖土司城址管理处与咸丰县文物局、咸丰县民族博物馆合署办公,配置专业人员与设施,负责遗产的日常管理与保养维护工作,黄石市于2015年组建黄石市文物局,管理与协调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协调机制建设,每年定期对武当山、明显陵、唐崖土司城址等开展专项调研、督导、协调工作,加强巡查与监督,及时制止、整改违规建设;联络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沿线8省市,成立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协调、推动申遗工作的进展。这些工作为湖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申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推动科技与多学科交流湖北省近年力推科技手段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中的应用,采用整体顶升技术进行武当山遇真宫原地垫高保护,并使用三维激光扫描进行资料记录;在唐崖土司城址、鹤峰容美土司遗址考古工作中积极采用高空高清航拍、三维激光扫描、地理信息系统、现场出土文物保护等技术,采用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复原等技术开展遗产数字化展示;推进湖北世界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支持建立湖北省海达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研究院等,为遗产保护、突出普遍价值研究、保护规划编制、信息化管理、合理利用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积极推动武当山与故宫博物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办唐崖论坛、黄石工业遗产申遗咨询会、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推进会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深化遗产价值研究,为湖北省积极探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与学术支撑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申报与保护工作的策略

党的“十”以来,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新时期文物事业指明了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推进,文物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论述思想内涵,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在新形势下履行《世界遗产公约》,严格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构建完善湖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世界知名文化名片的宣传展示作用,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发挥其服务社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作用,深入落实文化扶贫政策,助推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加强现有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加强现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尤其要突出遗产核心价值方面的保护。加强对遗产地的综合性检测,稳步开展遗产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湖北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推进各项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加强年度督查与巡视工作,规范遗产地管理,加大文物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遗产相关的违规违法活动,强化对遗产地的规范管理,实现遗产的永续保存。

(二)特许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精准把握湖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申遗筹备项目的保护管理现状、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等,制定相应申报策略,持续推进世界遗产申报,丰富湖北省世界遗产文化多样性,完善世界遗产传承体系。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项目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唯一的工业遗产项目,遗产价值非常突出。湖北省将进一步加强对黄石矿业遗产的考古与学术研究工作,开展多学科交流,深入发掘遗产文化内涵,完善遗产价值的解读和宣传阐释体系,加强遗产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推动黄石工业遗产保护立法,修改完善保护规划,加快遗产监测体系建设,夯实遗产申报各项基础,加速推动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的申报工作。

目前我们积极配合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办公室的申遗部署,推进湖北“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的各项工作。深化湖北明清城墙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加强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加大湖北明清城墙遗产的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力度,为联合申遗做好准备。

鹤峰容美土司遗址作为申遗扩展项目,当前湖北省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容美土司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推进容美土司遗址的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待时机成熟时予以申报。

同时我们一直积极推动万里茶道联合申遗项目,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牵头省份作用,联合沿线8省实施“万里茶道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申遗工程”,加强茶道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加强预备名单申报文本的编制工作,争取尽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三)积极探索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

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加大保护力度,推动合理适度利用”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遗产利用理念,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文化熏陶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素养;理顺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严格执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避免盲目建设、过度开发,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人工化、城市化干预;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开发文创产品、培育相关产业;加强系列遗产各遗产地之间的合作,做好与市场的对接,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共同推动遗产资源与社会教育、公共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鄂西北秦巴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等贫困地区经济状况,助推文化扶贫。

(四)加强科学保护理念曲宣传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8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曾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马自树先生对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难了解透彻,也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长远发展费尽心思。这一点从他话语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体会到。

《文物天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2005年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后,如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马自树:2006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通过理事和相关专家的努力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处于恢复草创阶段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完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按照既定宗旨稳步拓展业务领域。在思想建设方面,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基金管理条例》等,保证资金来源及利用透明。

组织建设则在继续扩大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团队、完善基金会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的基础上,又聘请了法律顾问;在原有资金筹集部、事业发展部、培训部、那迦文物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又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和专项文物保护基金的筹备机构等。完成了基金会网站建设,2006年6月试运行至今,已两次更新栏目,不断增添内容;第三次大型改版已经准备就绪。改版后的基金会网站将新增文物保护知识讲座、媒体视角、文保法规、理事之窗、在线捐赠、推荐新的文物保护项目等新的内容。

制度建设则是起草完成了基金会各类规章制度十余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006-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基金管理办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关于项目管理的暂行办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受赠及管理办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条例》等已经通过理事会审议;基金会内部的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也在完善中。对基金募集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基本设计思路是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简化程序,统一模式,公正公开,提高办事效率;为大规模、集群化推进基金会事业,并实现网上募资与海外募资打好基础。

《文物天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资金来源途径有哪些?

马自树:主要来自国内较知名企业的捐赠。广州力讯投资有限公司以保护城市文脉,保护传统文化底蕴,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为目的,于2006年8月与我们洽谈合作,捐赠100万元专门用于保护古建筑。首批30万元款项已入基金会账户,另外70万元将于2007年10月底前到账。相关宣传、保护工作已在北京、成都、广州、佛山等地启动。

基金会通过策划、参加义拍义卖活动等筹集善款,探索多渠道募集资金,已通过参加《传世藏书》义拍活动募集资金近十万元。为筹备中的“中国文物之春-当代书画名家(文物保护)义展义卖”公益活动征集到欧阳中石、文怀沙、傅熹年等书画名家的佳作数十幅。

通过举办展览、开办网站等活动,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为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推进公益募集工作,2006年开展了一系列展览、展示、论坛、培训等公众活动如在深圳博物馆举办“宋金彩瓷展览”,展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质量最高、数量最大、种类最丰富的一批珍贵宋金彩瓷;与古源斋文化公司联合举办了文物鉴赏联谊活动,受到了文物鉴赏人士的热烈欢迎,到会者纷纷希望继续开展相关活动。

国务院批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基金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在首批518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漆艺项目共计8项,基金会为此设立的漆艺传统工艺保护研究基地,已在福建厦门揭牌,这个基地将成为传承7000中华漆艺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文物天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9

关键词北盘江布依族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布依族是北盘江地区土著民族,历史上自称“Buxqyaix”(布越),是中国古代百越中的一支,与壮族同源,农业以水稻为主;使用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以前无文字,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目前正在试行。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有“高山苗,水仲家”之谚。北盘江流域是布依族文化的发祥地,北盘江沿岸古民居、古村落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布依族依山傍水、聚族而居的建筑布局和风格,不少村落还延续着许多布依族古老的民俗事项,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这些实体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分发挥着社会教育作用、历史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

贞丰县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上,布依族社会结构相对封闭,聚居地又相对偏僻,因此许多传统文化得以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布依族历来是一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所居环境生态保存完好,其文化表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布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布依族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布依族传统文化,是促进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对繁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

1布依族文化遗产资源及特点

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传统口头文学有“安王与祖王”、“摩经”;传统音乐有“铜鼓十二调”、“勒尤”、“勒浪”;戏剧有“金竹情”;杂技有“高台玩武”;传统技艺有“蓝靛染工艺”、“鸟笼制作技艺”;医药有“古法刮痧”、“竹筒吸淤”;民俗有“干栏式和立柱式吊脚楼”、“三月三”、“六月六”;传统体育有“棍术”;游艺有“玩秋”,等等。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北盘江沿岸布依族聚居地区,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比例较大。

2布依族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及目标

2.1保护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保护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布依族铜鼓十二调》、《布依族勒》、《布依族“三月三”》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布依族服饰》、《布依族蓝靛染工艺》、《布依族摩经》、《布依族“六月六”》、《布依族婚俗音乐》、《布依族丧葬礼俗》、《布依族勒浪》、《布依族鸟笼制作技艺》、《布依族棍术》、《布依族谷温》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布依族乌龙》、《布依族花灯》等19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布依族玩秋》、《布依族古歌》等64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在本地区建立较为完善的部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如布依族铜鼓十二调项目中的铜鼓、布依族“三月三”项目中的节庆活动场所布依族古村寨等,凡属文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加以保护。

(2)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保护古建筑、古遗址、古村落、古墓群、摩崖和红色文化遗址等43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对其中的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州级重点民族文化保护村寨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这些丰富的文物古迹,对研究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当地立法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贞丰县北盘江流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2保护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依族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制度,设立贞丰县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资金;完善部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文化遗产及其实物、场所和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到2020年,对下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毕克、岩鱼、小花江布依族古寨;岩鱼晓渝碑、花江岩壁画、花江古驿道以及花江铁索桥;三岔河、纳孔民族村寨、虎字摩崖;已列为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到2025年,北盘江流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保护工作科学化和法制化,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3抢救和保护布依族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必要性

抢救和保护布依族文化遗产是传承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需要;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布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要条件;是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迫切要求;是坚持文化多样性、维护我国文化和文化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3.2紧迫性

目前,布依族文化正面临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很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渐次离世,技艺被世人逐渐遗忘,传承链断裂,精品匮乏,绝技不断消失,须尽快抢救保护;许多文化遗产正遭破坏。因此,保护布依族文化生态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4保护和抢救布依族文化遗产的对策措施

(1)制定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调查方案,建立布依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有计划地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完整的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特色鲜明,又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的布依族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系统抢救和保护。

(2)确定综合性和专业性项目试点保护区,综合性试点侧重对布依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专业性试点要以村、镇为单位建立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古民居等项目保护点,通过试点保护,逐渐在全县推广。

(3)分级分批对贞丰县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人员进行布依族文化教育培训。积极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布依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与生存现状,建立布依传统文化遗产各级名录项目数据库,为深入研究布依族文化遗产提供依据。

(4)举办贞丰县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积极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政策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通过.

文物保护的目的篇10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一座县城负载的不仅是经济和商业的价值,更含有文化的历史元素。

松阳在古时曾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为促进松阳和谐发展,有关主管部门必

须将松阳文化保护规划纳入松阳城乡发展规划,以留住松阳历史的辉煌。

一、政府主导,完善文物保护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是文物保护的关键。

近年来,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目标,已把文物保护列入“十一五”规划,坚持党和政府管文物保护的原则。这激发了文物保护的活力,使老祖宗留下的文物越来越成为宝贵的发展资源。

目前,我县有价值的文物遗迹有460多处。对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县委、县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如松阳的文化名片――延庆寺塔,早在1986年公阳县委、县政府就先后邀请全国文物保护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建筑设计室、南京东南大学考古研究室、苏州市修塔研究室等权威单位的有关领导及专家对塔的维修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后来又成立了原县长徐光照为组长,原副县长叶茂亨为副组长的松阳县修塔领导小组,对塔的维修多次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拟定了具体维修方案。从1988年开始,政府先后投入修塔资金160多万元,修塔工程历经四年,于1991年竣工。

2006年,国务院公布延庆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维修后的延庆寺塔,以崭新的姿态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望,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专家前来研究松阳的古文物,提高了松阳在市、省、全国的知名度,带动了松阳经济的发展。

松阳县委、县政府在当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拨巨款维修延庆寺塔的行为,为松阳文物保护工作起了榜样和促进作用。

原人大主任纪秋光、原副县长叶茂亨多方奔走、联系,浙江省供销系统捐款15万元维修座落在安民乡红军将领粟裕、刘英的故居,维修工作于2007年完工,并对游客开放。红军将领故居的维修,为松阳人民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增加了新基地,为松阳红色旅游增加了新景点。

2008年原人大主任叶樟旺、原人大副主任叶绍兴又想方设法集资20万元修复座落在枫坪乡小吉村红军会议遗址及解放战争时期高亭战斗纪念亭。

老领导们在职时重视文物保护,退休后仍为文物保护发挥余热,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百姓参与,畅通文物保护渠道

广大百姓的支持和参与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保证。

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里,松阳和全国和地一样,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文物保护必须得到百姓的支持和参与。松阳文物保护的实践再次证明,文物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文物的主人,文物保护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因为文物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之中,与当地的百姓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成为文物保护不可分割的部分。百姓是文物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是文物保护的真正主人。百姓参与文物保护,才能使文物保护渠道畅通,只有渠道畅通,百姓倾心、持久、自觉地保护文物,才能实现文物的真正保护。

要做好文物保护必须了解我国、我省特别是我县文物的真实家底,即文物遗址、遗址分布情况,才能为建立文物保护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把文物保存下来,并且保护好。

我们博物馆的人员根据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文件精神,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文物保护打先锋。到目前为止,我们依靠博物馆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百姓,已经陆续完成对赤寿、竹源、叶村、斋坛、樟溪、西屏镇五乡一镇的文物普查。普查结果:叶村乡南岱上村六旬桥、西屏镇中弄民国著名学者何联奎的故居、西屏镇人民大街内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古民居等文物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这些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政府都加大投入,依靠百姓,各方集资筹足经费、专款专用,该维修的维修,该管理的派人管理,把先人留下的文物保护好,增强

了松阳文化软实力,推进了松阳文明县城建设。

三、人才建设,构建文物保护队伍

尊重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是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

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使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文物保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我县博物馆事业起步晚,目前有独立编制的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7人,副高职称1人,这种状况远不能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但目前,松阳的县情是财力紧张,人员编制等都控制较严,面对暂时的困难,要构建强有力文物保护队伍,只能依靠博物馆内现有的工作人员上下真诚团结,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针对上述情况,我县博物馆的领导想方设法在各乡镇设立文保员,凡是有文物保护点的乡镇党政领导,都要通过政府发文,组成文管会。博物馆的领导、骨干对他们举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年终进行总结、交流、表彰,让文物保护的优秀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近年来,我县通过县委党校、人事局培训中心等人才培训机构,培训了各级各类人才,当然也包括文物保护人才。我县十分珍惜这些人才,在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把这些通过培训的文物保护人才推到第一线,在第一线的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努力营造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文物保护队伍。

科学人才观认为,人才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为人民进行创造性劳动,就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宝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