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了解传统文化十篇如何了解传统文化十篇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8:51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1

2012年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无痕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的展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是古琴艺术家王鹏通过古琴这个载体,来诠释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精神,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传达出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张。期间的数场雅集更是成为北京各类文化精英的聚会。

当下,以诸如茶艺、香道、听琴、品瓷、昆曲等为主要形式的雅集,仿佛一夜之间,在中国各地开始盛行,甚至成为最时髦的生活方式。雅集成为当下精英阶层日益关注与追捧的生活内质,并由最初的时髦逐渐融入到生活当中。

雅集作为中国传统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会友、聚会的形式,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特征的生活方式。这种具有一定仪式感和丰富文化艺术内容的方式,成为当代精英阶层重新确认自己的社会身份,寻找文化归属感的种标识行方式。通过类似的方式,一些曾经失落的传统正逐渐在民间慢慢恢复。

更重要的是,通过雅集等形式,越来越多的主流人群切身体认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活方式表达的具体形式,于其中找到了文化的归属感和自信。并由此产生对当下的趋西方化的生活方式的反思。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思,落在设计上,体现为设计师开始由最初对传统建筑形态、传统器物及传统符号的借鉴转向对传统文化精神、传统生活形态的研究,并与当代生活对接,开始在设计中进行延伸与传承。

二、从传统中寻找新的设计方法

在这场设计的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习方法,树立起新的设计价值观,是中国设计新文化运动很重要的特征之一。但这是种倒逼式的方式。

西方现代设计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居住形态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形式。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大都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几乎颠覆了中国传统意义的居住形态,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中国传统的聚落、邻里关系被打破,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陌生化和不确定性。文化的失落感在这个过程中便显得越来越明显,对文化根源的找寻,及对自我价值观的重新确认也变得更加重要。不同背景的设计师采取了不同的路线未完成自己的创作实践,但目标都指向创造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当代设计。

在解决类似的设计的社会化问题上,有些设计师开始回望传统,通过对传统居住形态的研究,来发掘传统聚落、传统民居的当代意义。而中国丰富的地域性也为设计师提供不同的解决之道。不同地域的居住形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材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凝结了中国传统的建造技艺与生活智慧,如何将这些传统建造经验和生活智慧用于当下,用于解决的当下都市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成为一部分设计师的“传统”之道。

中央美院、西安美院等四校联合组织的陕西窑洞改造课题,就是通过对窑洞的独特价值的再发现与再设计。陕特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造就了窑洞这种特殊的居住形态,但随着城镇化和“农民上楼”,很多窑洞被废弃。但现代居住方式也带来了系列诸如冬冷夏日、传统邻里关系消失等问题,课题组希望通过对窑洞这种传统民居样式进行再设计,以传统智慧未解决现代居住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师通过一个下沉式院落来联结几个窑洞,共同构成一个小型的院落,院落成为一个公共的户外区域,窑洞内部则通过现代设计打造适宜现代生活需求的各项生活设施。

都市实践的土楼项目则更加具有实验性,如何在高密度的社区里实现良好的邻里关系,如何创造内外环境的交流等系列问题是都市实践在进行这个试验的重要考量依据。他们从福建土楼建筑中找到了灵感,在抛开土楼建筑的防御功能以后,都市实践发现土楼建筑所具有的邻里互助,公共资源共享等特点恰是能很好地解决都市化中越来越稀缺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公共资源的共享。

在家具设计中,以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工艺、陶瓷工艺、竹工艺为基础,以现代的造型为呈现形式的设计,成为中国设计师对传统进行对接的种有效地方法,既保留了渐将流失的民间工艺,并通过当代设计的介入,让传统工艺与当下生活产生活色生香的美妙关系。类似的案例体现了中国设计师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传统智慧更有效地解决当下的居住、生活问题。

三、中国设计的独立价值观

中国设计正逐渐呈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独立价值观和设计美学的新面貌。

如何将传统融于当下生活,如何以当代设计对接传统,是中国设计师在构建本土设计美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一部分设计师由传统中溯源,寻找传统文化流传的根源与脉络,试图找到文化自然生长的模式,希望在设计中将这种文化脉络自然流露。另一部分设计师则从设计的当代性入手,期望以新的方式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不论何种路线,都体现了当下中国设计所具有的文化自觉与自省精神。设计师远离了对传统符号的挪用和对造型的描摹,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如何将传统建筑形态与现代设计进行对话,以及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呈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恰恰是中国设计能与世界对话的根本。王澍在建筑中对地域文化、地域材料的独到运用,体现了植根于中国传统中的设计所创造的新的设计美学。普利茨克奖颁发给他,也证明了他的中国设计美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设计师从不同的途径重新审读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摆脱了宏观叙事的一贯方式,在设计、生活的细小层面具体而微地呈现文化传统的力量与魅力。在设计中逐渐形成一些明确的特征。

营造具有东方情致的空间意境感

中国传统艺术中对写意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世界的独特认识,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在艺术上的呈现,虚实轻重黑白之间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中国当代设计在产品造型与空间中的写意化处理,体现了设计师对空间意境、对空间的东方式气质的追求。

简约禅意

设计上追求简约富有禅意的表现,是中国当代设计所呈现出来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现代设计的简约化风格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禅意不期而遇,为中国设计师联结传统与现代提供了非常便捷的路径。在家具设计中,以明代家具为基础蓝本,结合现代设计与工艺,创立具有禅意的新中式主义风格,成为许多中国设计师在探索的方向,设计作品中呈现出思辨性和隐喻性的特点,并期望设计作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使用者之间能产生特殊的情感关系。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两创方针辩证关系理性反思现代性危机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7.10.003

党的十以来,当下中国文艺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作为时代号角、引领时代精神的重要功能,已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任何一个时代精神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历文学、艺术、哲学的共同熔铸与锤炼,凝聚出精神结晶。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文艺创作不断涌现标识时代印记与精神的佳作,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沉重的翅膀》《平凡世界》《抉择》等,清晰地勾勒出新时期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标识出文艺的基本走向。

无需赘言,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全球化程度迅速增强,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的同时,古今中外的文化异质短时间内急剧集中,当下中国精神状态趋于复杂,时代精神的融铸比1980年代改革伊始艰难得多。作为建设民族精神工程的重要环节,文艺创作面临现实挑战。我们认为,矛盾集中在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在讲话中提出的“两创方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成为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当下中国文艺创作的重要方法。从世界范围看,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经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顺利融入世界文明的脉络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一个民族的文艺创作只有经历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地具备自身的身份个性,协调心理矛盾、释放不良情绪,从而提炼时代精神,建构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内生性: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

中国从近代与西方猝然照面以来,如何认识传统与现代文化,怎样创新转换,就成为一个重大的文化命题。从洋务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科玄争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运动、90年代的“国学热”、新世纪的“文化自信”和“中国经验”,可以说,传统与现代这一对命题,贯穿中国一百年多的历史,吸引着最优秀的人文学者。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物质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得到极大增强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具有崭新的时代意义。这是因为它既是时间又是空间的概念,从纵向/深度与横向/广度的维度上完整概括了社会经验。从时间讲,传统是孕育现代的“前现代”,现代在传统社会这一母体中发展,确立了社会发展及其文艺创作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从空间看,即便在高度发达的现代西方国家,传统文化也未销声匿迹,仍然与现代文化在当下社会并存。对后发现代性的中国来说,物质获得迅猛发展,精神生产存在一定的滞后。可以说,当下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均是从这一核心关系衍生出来的。

“两创方针”把传统与现代深层次地引进当下文艺创作领域,从方法论上解决了中国文艺如何凝聚时代精神的难题。“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示了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需要转化,是因为与现代性存在差异,正是在创造性转化中获得发展;从西方发源的现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发展成多种现代性,是因为从其他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吸收了优质成分,形成了自身的文化身份。“两创方针”实际上确定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联,给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没有继承,何来创新?(余英时,2012)更重要的是,辩证性意味着两者的壬性关联。它不是简单的外在并存或者非此即彼的先后替代,而是在同一社会的内部,经历了正―反―合的思辨过程,衍生出的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文化(又与之相关)、也不是西方现代意义(又属于现代性范畴)的新型文化。它将两者的优质成分整合成中国式的现代文化。确立这种意识,对当下中国文艺创作来说十分重要。我们知道,文艺创作始终是面向特殊个体的特殊的精神状态。它不仅创造形象、抒感,而且,也传达某种思想、价值。任何缺乏辩证性的观念价值都难以成为文艺创作的素材;或者说,真正进入文艺创作的思想观念已通过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体、同一与特殊的辩证过程,两者一纸两面、难分彼此。这是由这一特殊场域所决定的。具体来说,与哲学强调理性沉思、逻辑推论不同,文艺创作中的思想观念处于多种观念的冲突与竞争中,在形象、情感、符号的动态演绎中展现自身的合理性,呈现出情理结合的微观形态。影响力最大的小说、影视剧等叙事艺术尤其如此。故事一方面用人物、情节、环境,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自足的虚构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的成长轨迹,映射现实世界,但另一方面,成为意义生成的隐喻,故事叙述也是思想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确的演进。任何人物都带有特定的身份、情感与观念。因此,故事最深层的因素是价值观。不同的类型故事就是不同的意义、观念、价值的冲突,结尾成为集中表达思想与立场的部分。不仅如此,叙事艺术凭借的叙述手段更丰富,能够敏锐地觉察社会现实中晦涩未明的意义价值。如语言、文字、影像既有理性归纳、逻辑推理,也能通过虚构的典型人物、场景设计及情节冲突,张扬感性的情感、精神状态,强化与提炼观念价值。(陈林侠,2013)可以说,文艺创作天然地要求思维的辩证法,需要的是传统与现代经历辩证法之后的新形态。在文艺创作的场域中,文本的意义价值正是借助于人物、情节、事件的多种矛盾得以辩证地生成,其重点在于动态的演绎过程,而非某种静止的既定观念。具体/抽象、形下/形上、感性/理性、传统/现代等二元范畴,在故事这一想象而完整的空间中,经历了辩证过程,获得自由与协调。

进言之,文艺创作在运用想象、虚构、集中等创作方法后,完全可能超越社会学、哲学研究,从微观的主观体验,创造性地应答这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它虽然从理性的普适性层面切入、标识时代精神,但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的、微观的特殊性经验,甚至是自身未能察觉的无意识。事实上,文艺创作并不追求对此命题做出科学意义上的标准答案,它注重表现创作者关于这一命题的主观阐释和独特理解。它以差异性的意义不断补充丰富宏大命题的内涵,从而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它在故事设定的特殊情境中,伴随人物与情节的演绎、情感的抒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在当下文艺创作中,我们仍然时时看到两者断裂的现象,这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电影艺术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中,中小成本电影满足于传统的情感慰藉的怀旧功能。如2014年代表中国角逐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夜莺》就是如此。农村虽然物质欠发达,但温馨和谐,具有“前现代”传统;作为现代性表征,城市生活富裕,但父子疏远、人情淡漠,并不值得留恋。2016年颇受争议的《百鸟朝凤》同样也是如此。影片用唢呐艺人在物质金钱冲击下的衰落、解散的命运,象征传统文化在现代性语境中无可奈何的消散。影片为传统吟唱了一首悲凉的挽歌,表达出排斥现代的偏激态度。与此相反,大量的商业电影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传统文化荡然无存。如《十面埋伏》《无极》《长城》等古装武侠片,“西游”系列的神怪魔幻片,虽然人物穿着古装的外衣,在模糊的古代背景中,即便存在某些道具符号,然而,内在的欲求、心理、观念早已远离传统和经典;《夏洛特烦恼》等青春电影张扬励志、自由,却对父母、师道、学校等传统,极尽戏谑嘲讽之能事;以“小时代”系列为代表的都市爱情片,在爱情的虚幻中,对物质消费进行不合情理的推崇与炫耀,等等。毋庸讳言,这种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透露出僵化呆板的思维方式。

我们认为,人类在面向前途未卜的理想世界的时候,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都存在各自优势,但也具有难以弥补的缺陷。传统文化在简单的生产关系、舒缓的生活节奏中产生单纯静穆的精神状态,天地人神的秩序稳定而有效地维系共同体,但物质的贫瘠与生活简陋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压力,极大地限制了自由发展的精神状态。现代文化在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张扬自由精神等方面,给个体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偌大的空间与无数的可能。但是,另一方面,它也造成社会的科层化、中介化、功利化,人们在物质负累及其精神压力下,产生了疏离、紧张、焦虑、孤独等现代性难以克服的危机。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中,原子式个体的“泛中心化”,透射出“现代之后”的精神迷惘与痛苦。这严重影响到人类对理想未来积极乐观的憧憬。我们认为,1960年代东亚现代性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事实,已经说明传统与现代并非先前所想象的那样对立,儒家伦理也能生发出现代性。就文艺创作而言,感性形象存在着自足的空间,所包蕴的意义丰富复杂,再加之接受终端的主观阐释,文本意义往往超越了某种抽象的思想观念、逻辑演绎,很难用明确的价值两分来判断。因此,缺乏认知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辩证关系,必然会造成两者粗暴的分裂与对立。事实上,决然两分后的传统与现代,在自足的故事空间中很难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生硬僵化,且导致内容经验的狭隘肤浅。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融合,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说,“两创方针”所蕴含的辩证性,成为文艺创作必需的思维方式与观念。现代文化:作为总体背景与基本视野

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发展,离不开基本的立场。当下中国文艺创作应当站在何种立场上进行辩证地创新融合,亟需我们厘清。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被卷入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现代性、全球化已成为当下中国基本的文化视野与总体背景。“两创方针”的提出,是以传统文化为根源性的思想资源,以创造出适应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的现代文化为目标。传统文化需要在当下现代性实践中获得创造性转化,方能成为具有现代精神气质的思想资源。这种涵括中国文化特质的现代文化,必然是创新性发展。它首先体现在与西方先发现代性的差异,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实践及其文化传统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能够更好地应对后发性国家的现实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新的文化形态与道路可能。其次,它用本民族的文化智慧面对现代复杂的情感与心理,创造性地接续了合理发展的脉络。

严格说来,当下中国文艺创作所思考的转化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在现代语境中如何有效地吸取传统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如何理性反思自身传统的问题。现代文化以理性为前提,这要求当下文艺创作直面传统与现代的复杂性,特别避免用传统文化的抽象观念或主观情感,把充满张力的现实生活压缩、臆造为单纯浪漫却又不可能存在的古代空间。传统文化并非天然地成为现代文化的解毒剂,需要在现代性的总体背景中进行理性反思,叙述当下中国社会的大众心理与精神特征,才能成为真正有效的素材。如上文提及的《夜莺》《百鸟朝凤》,简单地站在传统立场批判现代性,无视美化后的农村透视出的偏激态度与保守心态,直白道出农村/过去就是拯救城市/现在的乌托邦。然而,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作为一个生存的现实空间,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理想世界。影片在写实风格中,仅仅用“回到农村”“重归自然”来摆脱现代性困境,把传统当作消除现实难题的天堂,脱离了现代性作为当下社会的总体背景与文化视野的基本事实。不得不说,这是缺乏创造性转化(过去/农村如同“飞地”“孤岛”,与社会现实缺乏必要的关联)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经验难以弥补现代性缺陷)的表现,只能是一种局限于封闭与孤立的自我安慰。

我们强调当下文艺创作的现代性立场,当然不说故事的题材内容只能表现现代的城市生活,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叙述传统故事。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看成功的案例。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等农村题材的故事,在世界影坛上均赢得赞誉。它并不把生存的经验局限于传统的过去,导演在理性反思中观照农村及其人物,彰显出复杂的精神气质,在整体上显示出现代性的创作立场。《秋菊打官司》借助农村这一特殊的文化空间,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生活气息,所塑造的秋菊,既非彻底传统又非完全现代,在不断上访维权的过程中,尊严体面与个人主义交织在一起,尤其是法理、人情的困惑,彰显出魍秤胂执错综复杂的精神状态。秋菊远远超出农妇这一类型人物的传统内涵。这就是在现代性为总体背景下理性反思传统的结果。《我的父亲母亲》也是如此。影片重点在于唯美的浪漫抒情,并不追求逼真描摹农村现象。人物同样是传统与现代兼备且整体呈现出现代性倾向。影片流露出1950年代农村人际关系与伦理情感的怀旧,但又通过田招娣执着追求爱情幸福,表现出个性解放的自由精神。在传统与现代的“表里不一”中,暴露出现代性的内核,质言之,这两部影片的形式风格(前者的纪实、后者的抒情)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就人物性格、心理、价值取向来说,充满了复杂的主观情绪与内心体验,这就是理性反思的现代性体现。扩展开来,它已成为世界电影的总体背景。如西方先发性国家,现代性就源自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自然能在艺术文本中一以贯之。如美国电影由于国家历史短暂,自诞生以来即强调现代性经验,特别注重幻想类型,突出在未来视野中人类的生存想象。如全球票房前百名的美国电影中,没有一部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电影。欧洲电影所强调的传统,正是近代以来充满理性精神的现代性传统。如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形象地演绎了个体如何从懵懂中走出的成长主题。影片重点表达自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苏醒,在现代立场上充满对传统的反思。

更重要的是,在后起的电影强国中,大凡引起世界关注的电影,无论其故事内容是传统社会还是当下生活,现代文化已经成为总体背景与基本视野,甚至是重点表达的内容。任何孤立地表达前现代经验的传统文化,都很难成功。《谈谈情跳跳舞》《如父如子》《入殓师》《澄沙之味》等日本电影,均是直面当下的社会生活及其心理;《春夏秋冬又一春》《空房间》《老男孩》《诗》等的韩国电影,凸显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及其绝望;就算是拒绝西方现代性的伊朗,其引发世界赞誉的电影,如《小鞋子》《樱桃的滋味》《一次别离》《推销员》等,无一例外地将重点放在了当下的日常生活,历史题材在数量上明显偏少。现代文化作为缺席的存在,在内容与形式上制约了传统文化进入生活。本雅明曾从理论的角度阐释说,电影媒介从其诞生就天然地具有现代性,这是对传统经验的一种破坏。(《机械复制时代的文艺作品》)我们认为,文艺创作之所以具有重大的精神意义,在于始终面向当下个体与群体的生存状态,处理当下现实的精神困境,积极应对精神建构的未来挑战。因此,作为人类过去的生存经验,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造性转化,才能真正进入当下的日常生活,成为文艺创作的思想资源。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矛盾,构成了情理悖论、经验悖论、伦理悖论等人类生存的两难处境,成为我们文艺创作难以回避的主题。“双创方针”不仅指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联,强调现代与传统的内生性发展,而且,也确立现代文化为基本立场。创新性发展即是一种面向当下与未来、回应社会实践挑战的“不可逆”文化演进,由此解决了当下文艺创作的总体方向。事实上,这种创作思路――要求从现代的文化立场上反思传统文化,已经在人类艺术史上造就了无数的经典形象及精品。当现代文化成为基本的文化视野与总体背景后,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具有现代人的主观体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意义功能。如果我们缺乏基本立场与表达重点,很容易造成文艺作品价值观的模糊不清。传统文化:从现代性危机开始

新世纪以来,跨国资本将消费主义推向全球,当下中国文艺创作承受着同质化的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经济全球化反向刺激起民族文化、在地经验的苏醒,文化多元主义应运而生。如法国在欧美自贸谈判时提出的“文化例外论”,在美国以外的范围内得到广泛回应。理查德・施韦德明确辨析了多元主义并不是否定进步与普世主义,而是相信存在普遍约束力的价值观:“我坚信‘普世主义’,但是我相信的这种普世主义是‘去掉清一色的普世主义’,正是它使我成为一名多元论者。”(理查德・施韦德,2010)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出发,文化多元主义强调传统文化的当下性,不仅进入当下的日常生活,从一种文化实体演变成抽象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而且,更需要进入大众文化的生产,借助本国的资本力量与市场机制,避免消费文化的同质化。(单世联,2005)这对后发性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换句话说,“两创方针”所要求的传统文化,已经从特殊的实体性概念,转换成一种平实切己且融入生活的态度,并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下,获得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厘清全球同质化与多元主义的当下语境,我们就能回答一个既有理论性又颇具实践意义的问题:在现代文化作为基本视野的情况下,应当以什么标准选取传统文化?或者说,何种魍澄幕才能成为熔铸新型文化的有机构成?

我们认为,“两创方针”所要求的创新性发展,体现在如何弥补西方先发现代性的重大缺陷上。当下中国文艺应当从文化传统的深处思考应对现代性的意义危机、心理危机、精神危机,尤其需要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自我阐释,如生/死、痛苦/幸福、权利/义务、自然/生态,等等。事实上,任何民族都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与维度上,沉思如上问题,并在时间的磨砺中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理解。文艺创作的特殊性在于,它并不要求科学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人性难题与诸多现实问题,因而能够避开现实的种种矛盾,甚至在想象的空间中,形象地演绎针对现代缺陷的传统价值,从微观的角度探索尝试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中创新性的可能。纵观世界艺术发展史,大众叙事艺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影视艺术依托于产业力量、凭借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其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传播力越来越深入。好莱坞电影以庞大的资金、先进的影视技术、完善的发行渠道,叙述一种既具有科学精神的未来经验,又具有普适性价值观念的故事。它试图用爱情、自由等人性观念修补现代文化的种种缺陷,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叙事范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话语霸权。我们看到,在美国电影的刺激下,欧洲电影坚执人文精神传统。与美国电影追求宏大叙事、未来视野不同,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小切口”的深度叙事,专注于负面甚或病态的人性世界及精神状态,形成了并牢牢控制着世界艺术电影的标准与话语权。这也是试图用传统文化来应答现代性弊端的表现。后发性国家电影同样需要遵循这一规律,需要回到传统对现代文化的释解上来,如上文提及的亚洲电影。韩国电影在国内市场极端饱和的情况下,以“偏执美学”“民族性格”形成一股席卷亚洲的“韩流”,迅速提升了在世界影坛的地位。大抵说来,它存在两种思路展现传统文化对现代性弊端的修正,一是在现代题材中,展现坚强的民族性格与血缘亲情,凸显传统家庭的伦理情感在当下日常生活的重要功能,如《太极旗飘扬》《生死谍变》《我的野蛮女友》等,这在韩国电影中数量最多;再有,用传统题材直接面对人类存在的重大问题,表达超越的文化心理,如《曼陀罗》《春夏秋冬又一春》,用“明心见性”“五蕴皆空”的佛教来疏解现代生活中不堪承受的痛苦,《悲歌一曲》《醉画仙》用传统艺人的坚执追求与沉默的坚韧,应对现代社会的压力、痛苦。可以说,韩国电影在1990年代迅速崛起,根源在于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阐释能力极大提升。在更早成功的日本电影这里也是如此。它体现为实用主义的精神分裂:一方面,注重现代文化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将神道教、武士道、禅宗等传统文化,存留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上,试图解决日本民族追求现代性时遭遇的孤独、困顿、压力等困境,突出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中安身立命的重要意义。如周防正行的《谈谈情跳跳舞》、泷田洋二郎的《入殓师》等,当职场竞争成为一块压在心头的巨石时,人物藉以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与现代达成和解,成为日本电影的叙事范式。这在河濑直美2015年的近作《澄沙之味》中同样如此。中年男人千太郎的生活受挫、事业无望,充满孤独苦闷,揭示了现代文化带给人们不堪承受的重荷。然而,一个遭社会弃绝的孤独老人德江,看透红尘却又热爱生命,在平凡的世俗生活中,精致优雅地与自然(食物)亲近。不仅如此,千太郎在老人德江的启示下,重新唤起了生命勇力,面对充满重负的现代性压力。这种投入又超越、沉稳而静谧的“日日是好日”“平常心是道”的生活,典型地体现出日本禅宗的义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突破现代性所要求的线性发展的天花板,以退让换来进取、在空无中得到信心。这正是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性的精神意义。

与之相比,当下中国电影缺乏对传统深度关注,失去选择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准。以张艺谋这位国内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导演为例,从《英雄》《十面埋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城》,形成了他独特的古装大片模式。这种类型影片虽然披着古装外衣,然而在似是而非的服装、道具与布景的重建中,用“唯美主义”的视觉符号图解传统文化,质变成流行的消费文化。如《英雄》的书法、建筑、古琴,《十面埋伏》的服装、牡丹坊、道具,《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宫女、、宫殿,《长城》的长城、饕餮、武器,等等,均是视觉消费逻辑下的产物。不仅如此,古装大片以文化批判的态度审视传统文化,极力凸显其负面价值,如专制、集权、欲望放纵,等等。这意味着:第一,古装大片对传统文化的片段化、符号化,试图建立与西方现代不同的“异托邦”空间,虽然确实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但是,疏于义理的深层,忽视作为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导致传统、人物、环境的彻底失真。传统仅仅是视觉消费的表象,与当下生活缺乏关联。可以肯定地说,古b大片遵循消费逻辑,体现跨国资本的普适性价值,缺乏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第二,这是从西方现代性的立场批判传统文化,而非从传统文化审视现代性危机。古装大片就是在商业电影中搬用艺术电影“自我东方化”的模式,以西方视野中的东方形象为标准,以自由、平等的人性价值拆解中国传统。这是一种迎合西方传统的滞后选择,重复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价值,回避了从这一价值发展而来的危机。然而,当下文艺创作更需要从文化传统深度回应当下的危机与课题,这是其他亚洲电影乃至整个后发性国家电影崛起的根本所在。如此,古装大片在世界影坛的衰落,完全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扩展开来,当下中国电影局限于或赞美或批判传统文化,尚未从物质的实体形态演进为注重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难以进入当下的日常生活,成为一块与周围隔绝的想象飞地,就很难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入思考如何解决现代性危机。在社会现代性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实际上与美国电影趋同,大多以普适的人性价值,简单回应国际都市的孤独困惑、焦虑压力、欲望浮躁、精神空虚等种种危机,这在世界范围内丧失了文化个性与身份。我们认为,正如日韩电影演绎的那样,进入当下日常生活的文化传统,在表现人们的情感、心理、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儒家文化注重家国同构、道德情感、家庭和谐,在克服社会冷漠、人际冲突、形构共同体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道家与禅宗则在个体的修身、修心方面存在特殊意义。道家在“天人合一”的虚静境界中窥见生命之道,禅宗“明心见性”的瞬间顿悟,能够释放现代性个体的压抑与紧张,从孤独痛苦中解脱出来,获得永恒、静谧、安宁的体验。这在文化研究中早已成共识,却在当下文艺创作中难以得到充满信服力的发挥。在未能检视传统对于当下危机的意义的情况下,自身的创新性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软实力,形成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文学艺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构建民族共同体、凝聚时代精神、提振精神面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当下文艺创作领域提倡的“两创方针”,就是从创造与创新的角度,再次将传统与现代的命题引入人们的主观经验与精神世界,深刻反映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形态中的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两创方针”要求我们首先从观念上正确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当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后,传统与现代在物质层面的尖锐矛盾已然消退,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意义价值。因此,传统文化被赋予当下性,需要融入当下的日常生活,从具体对象转化成一种态度与思维方式,从并置共存的内在性来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联。更重要的是,文艺作品的思想观念,始终处在互相辩驳争论的动态过程,这本身就是辩证思维的表现。其次,“两创方针”也确立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目标,解决了当下文艺创作的总体方向。现代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总体背景与基本的文化视野,成为我们理解、发展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文艺创作不可能表达原教旨主义式的传统文化,也不追求科学意义上的标准答案。它需要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完成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再次,“两创方针”突出创新性发展,即提出了一种针对现代性危机的选择标准与思考原则。当现代文化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总体背景后,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运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来回应现代文化难以解决的、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精神困境。这是比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意义价值,也是在本民族历史与现实基础上形成“多种”现代性的根本所在,即是探索人类的现代性道路、创新性发展的另一种可能。它以特殊的个体经验、情感使之具有感染力,在身临其境的想象中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我们认为,“两创方针”的提出,实际上要求当下中国文艺应该具有这样的勇气与敏感,站在人类的高度,回应人类的命题,自信地弘扬有利于解决现代性危机的传统价值。

(本文系2016年国家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海外动态数据库的中国电影竞争力研究[1980~2014]”之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6BZw158)

参考文献

余英时,2012,《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陈林侠,2013,《大众叙事媒介构建国家形象:从特征、论证到文化逻辑》,《中州学刊》,第10期。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2010,《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

单世联,2005,《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天津社会科学》,第2期。

责编m樊保玲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3

进行舞蹈文化教育,舞蹈教材的基础性和重要性首当其冲。在舞蹈的教材与舞蹈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既是一个无法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释义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对“文化”一词如何定义。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通常我们把文化概括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简言之,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不仅包括某一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舞蹈艺术是传达或表现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如今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舞蹈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增入的舞蹈文化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的游弋状态,而且会遭致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对。

如何使舞蹈文化教育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舞蹈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创作和发展,就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定位

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

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如唐代的乐舞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乐舞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舞蹈院校的舞蹈教育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优秀的舞蹈人才和舞蹈作品不断涌现。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的创作,一定是从内心到动作的浑然天成、和谐统一。它是既立足本族传统,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人的情感,将外在的舞蹈技法与内在的情感表达巧妙融合,而展现的超然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朝鲜族舞蹈作品《扇骨》以它特色的朝鲜族舞蹈语汇和深刻的民族底蕴赢得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喜爱与肯定。《扇骨》作品本身便体现了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有的新体会,在提炼出朝鲜民族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语汇的同时融入了编导个人的性格与情感,这样一部作品满足了观众的一份期待——通过舞者身体中流露的沧桑与坚韧,透出朝鲜民族特有的骨气与尊严,表现艺人不随遇而安、不急功近利的人生况味。朝鲜族女子舞蹈一般传统展现的风格优雅而深沉,韵律细腻而含蓄。而《扇骨》的编导张晓梅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位一身傲骨,透着坚韧、刚烈,一位痴迷执着于舞蹈的朝鲜族女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观众来解读一位朝鲜女子的人生与情感,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舞蹈艺术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多种形态但又具有整合而一的民族性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即是这种民族性以及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在舞蹈艺术中以今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的新生是一个民族层面上的典型精神产物。这不只是单一舞种的文化传承,而是通过舞蹈这种客观的文化现象沿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稳固民族之本,扎深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习糟粕误解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4-0

近些年,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特别是学习和接受了大量西方文化之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大量问题。于是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反思,并开始关注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恢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们耳边总会时时响起一种声音:中华传统文化固然应当继承和传承,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一定要抛弃。我们究竟应怎样看待中华传统?又应如何评价诸如《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中某些地方过时说、糟粕说?

笔者个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和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一样,不可能所有的内容在任何问题上都是普遍适用的真理,特别是当今社会,和我们的中华祖先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同了,所有我们自然不能照搬古人对问题的认识和方法。但是,我们绝不能据此将古代文化中不适应今天的部分称之为“糟粕”。所谓“糟粕”说,存在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是误解,一是心态。

首先说误解。当我们要批判、扬弃、剔除所谓的“糟粕”时,我们了解多少、懂多少传统文化?不客气的讲,开口闭口批判、糟粕的人,多是不了解、不懂传统文化的人,至少是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误解多多的人。比如,当人们说到传统文化的糟粕时,一般马上想到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而且,多数人所知道的所谓封建糟粕也不过这么多,还知道宗法就了不得了。可是,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他理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和真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些人心中,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讲的是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的绝对领导,和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的绝对顺从与服从。事实上,这完全是误解,甚至是歪曲。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当然是孔孟之道,而孔子在《孝经》中讲到忠和孝时这样说道:“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另外,他还讲到:“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所以《弟子规》中要讲:“亲有过,谏使更。”这段文字意思非常浅显,几乎不需要翻译,只要有高中学历、甚至初中学历的人,读完这段文字都会明白我们对古人产生了多深的误解。理解了这段文字之后,我们还能说封建社会的忠孝思想是糟粕吗?下面我们再看清代周安士先生在《〈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中的一段文字,他讲“忠主孝亲”的“忠”字时说,“‘忠’字,从心,则非貌为恭敬可知……若夫君可亦可,君否亦否,民有疾苦而不上闻,君有恩膏而不下降,以崔科为奉法,以刻核为精明,此正孟子所谓‘吾君不能’者也。呜呼忠?”所以说“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得亡”、“天下无不是父母”,那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那不是真正的圣贤教育,那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那是对圣贤教育的歪曲。诸如此类的误解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我想,由于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而我们对这一最核心的价值产生了这么大的误解,足以说明人们动不动就说的所谓的糟粕,并非古圣先贤的思想。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5

今天的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发展时代,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文化张力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活现实。这里需要我们很好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如何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中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新的传统?党的优良传统如何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并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传统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它规范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过去走向未来。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总要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即总无法回避“我从哪里来”的形而上学问题。这一问题在个体身上是不能得到充分的说明的,只有世代延续的人类才可能有效回答此问题。而传统就客观上担当了这一功能:在传统的长河里,有限个体的生命得以延续,生活中的每个人在传统的滋养下,获得了走向未来的创新动力,并为人的“类文明”添加了新的元素。

传统的本质首先是“传”,它应是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具有“传下去”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讲“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里的“合理”也在昭示着一种文化传统,即符合社会规范之“理”。传统是一条河,由过去流向未来。我们这里强调传统的鲜活性,是因为在社会实践中,那种腐朽陈旧的东西,是不配称之为“传统”的,因为它没有未来。传统对于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代人的文化创造活动不可能从空白处起步,人类所从事的每一项文化活动,所得出的任何有关世界的新知识都将受到既已存在的某种“文化方式”、“理论框架”以及“生活样法”的支持。过去的一切都可能构成传统,每一代人所受的教育,无非是在学习一种“规范”。没有这种传统规范,人类的一切文化行为都将是不可思议的。

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传统的庇荫之下,一个民族的内部成员才获得了文化认同,并拥有文化归属感。无论身居何处,精神家园都让我们魂牵梦萦,流连忘返。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精神维系的民族之魂,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持久的精神力量。如“贵和持中”、“自强不息”的传统,它不仅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而且还涵养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为人们提供了心灵慰藉、文化认同和终极关怀,极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与亲和力。精心呵护民族的精神家园,承继传统的血脉,当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统的二重性:保护与束缚

传统对于每个人说来都具有二重性:保护和束缚。一方面,传统保护着我们。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每个人人性的养成,都要依赖于一定的传统,通过后天习得教化我们获得了各种传统,这些传统客观上构成了对我们的保护。不单单是传统需要我们来延续,我们更需要传统来维护自己。基于对民族传统的认同,我们才可能“安身”,才有了特定的“文化身份”,进而这种身份引导着我们正常地步入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传统划定了我们人性的“圆周”,维系着基本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传统又束缚着我们,尤其是在一个社会的大变革时代,常常呼唤着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而这时既有的传统往往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甚至成为沉重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此时,如何冲破传统的束缚,就成为一件大事情。

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如何与时俱进发扬光大,这无疑是下一个30年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

党的优良传统,其厚重常常让我们身居其中而不自知,社会的变迁使得我们淡化了对于优良传统的自觉承传意识。近30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优良传统文化并没有在真正自觉层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承传。时至今日,不容否认文化建设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国人常常感叹:我们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国。今天中国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文化竞争力还十分有限。

时代呼唤传统创新,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有真正的未来,否则我们可能沦为经济动物。今天,我们在自觉守护文化传统的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创新机制的研究和思考。诚然,文化创新问题是一个异常艰巨的工作,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文化的变迁是最缓慢的。慎言文化创新也许是明智的,但是社会发展的紧迫性又要求我们必须面对这一问题。一个党的发展不仅仅是种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持续创新,只有持续不断的文化创新,才能使一个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优良传统也需要“返本开新”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需要“返本开新”,在继承中创新,尤其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着重在价值层面去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予以自觉认同,对外来文化先进合理成分进行学习和借鉴,进而创新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传统。具体说来尤其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首先,确立自觉意识。自觉的主旨就是对旧传统的反思和对新传统的建构,创新发展与传统的继承是相辅相成的,从传统之中我们才能够获取创新的灵感与恒久动力。自觉的立足点是自觉维护和创新优良传统。自觉是创新发展中需要不断重建的路标。从传统与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自觉要求准确把握优良传统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态,从传统与现实的结合中去建构未来文化。

其次,培育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势下,如何使人类漫长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得以保存,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所以要“和而不同”,努力发挥不同事物的各自特点。如果以牺牲文化的多样性来进行所谓的文化创新,换取文化的不均衡发展,是得不偿失的。在“现代化”渐成世界强势话语的今天,我们强调这一点尤其必要。

最后,自觉彰显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在热切关注社会历史情势的基础上,所具有的鲜明时展主题以及体现当代国人的主体品格的价值理想。具体而言,培育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要注意克服人生体认的感性化和平面化,强化人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尊重并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前提下,着眼于对人的全方位把握,理解并尊重人的完整存在需求,放眼人作为“意欲”双重价值追求者的超越意识,全面地展现人的价值。

总之,我们理解传统的目的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当下鲜活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扩大影响力,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切实提升,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就必须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去开辟新的传统。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新媒体文化;多元文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17-01

一、背景

1.时展新趋势

网络的快捷便利、实时互动性和实效性,给大学文化带来了挑战。大学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加快了改变教育方式的步伐。新的教学模式和文化输入方式可能改变或取代传统大学文化,如何适应新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新文化建设方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2.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待解问题

传统校园文化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传统校园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平衡的现象,背离了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手段的宗旨,校园文化建设盲目偏向现代化,却没有在精神上追随现代文明的脚步,有时忽视现代校园文化的多元性。

二、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出现的问题

1.传统校园文化的单一性和受限性

在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使整个校园的氛围非常团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群体文化逐渐踏上社会大舞台,主流意识容易引发小群体的隔离情绪,单一的校园文化在新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可能会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疲怠心理。

2.融合现代文化的方式错误

体会到现代文化益处的校园文化建设者,有时急于将传统校园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忽视了现代文化的内在特征,盲目追求现代文明建筑风格或现代文化交流方式。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者多以物质奖励或学分奖励制度作为鼓励方式,容易带给大学生物质文化大于精神文化的错觉。

三、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新媒体的种种优势,可能导致传统校园文化无论如何改革都难逃被新媒体取代的结果,使传统校园文化不再作为学生的核心精神支柱。校园文化建设者急于解决传统校园文化出现的问题时,往往不在意对新媒体的有效掌握,盲目将新媒体引进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造成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暴露的问题还亟待解决时,新媒体又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

四、大学校园文化改进的方案

1.整合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合理融合现代文化

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信息综合性、传播快速性、即时活动性的优点,促进校园自身建设的信息化工作和各项常规工作在制度和机构方面融合。通过新媒体建立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师生对科技的理解沟通,同时也避免新媒体鱼龙混淆的信息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2.扩大校园文化建设队伍

大学要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一些有能力的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建设者要适时吸收外校资源建设自身校园文化,鼓励社会权威人士对校园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合理采用外校资源,拓宽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范围。

3.提高校园文化的参与度

要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在保留活动背景的严肃性质、校园文化的艺术性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制作维护中,将优秀的文化活动以不同方式融合到各种活动中,让大学生参与活动本身的制作和维护。

4.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式

将“翻转课堂”“慕课”等国外教育新形式引入校园,改善“慕课”完成率低的情况。同时,合理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指导大学生自主完成资源的搜集、整合,使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工作方式。

五、结束语

校园文化能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建设好校园文化是任何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者要始终保持校园文化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融合校园自身文化底蕴和校园外界优秀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更顺利地开展,从而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7(01).

[2]李树芳,张宏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35-02[作者简介]吴一戈,男,广西上林人,本科,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的发展、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个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语文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具有天然优势。初中生正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具有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仅停留在对语句、古文知识上,对传统文化部分则没有充分重视。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把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文言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案例,就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一、因文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偏向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涉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时则一带而过或依照教学模板笼统说明,这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中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利用好文言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根据文言文的具体内容找准重点,因文而异地进行分析。

以《陋室铭》和《爱莲说》为例,这两篇文章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顺序前后相连的两篇文言文,在一般教学中,教师通常将两者共同总结为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而不会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说明。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模式化思维,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淡泊明志的思想,更谈不上传承了。掌握这两篇文言文内容和具体表现手法上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中的传统文化要素。《陋室铭》中作者明写“陋室”,实写“德馨”,“陋室”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极其简陋,但作者却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对比,突出“何陋之有”和“惟吾德馨”的高尚情操,其表达的淡泊明志、洁身自好是一种人为的、带有隐世意味的甘于淡泊之思,即离开浑浊混乱的地方,生活在简陋单纯之地的隐逸情趣。而《爱莲说》则不同,作者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没有要躲开污浊世道的意思,而是在这尘世间努力保持自己的节操,这与《陋室铭》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想。《陋室铭》在人生失意中有豁然达观,而《爱莲说》则显露出坚持自我的坚毅品格。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将二者的内涵简要概括,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说明。通过深入分析两者的异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淡泊名利的情操,而且也会学到传统文人乐观或隐忍的品格,这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二、创设情境,设身处地体会文化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来弘扬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元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仅仅依靠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积极营造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学生体悟传统文化。

以《出师表》为例,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及以身许国、忠贞不贰的爱国之情,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感情,创设环境、渲染氛围十分必要。在教学《出师表》时,教师应先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诸葛亮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了解他写《出师表》的目的。大体了解写作背景后,再理解文章中表达的爱国和忠贞的传统文化情怀就容易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诸葛亮出身、忧叹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分别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并让学生结合这些句子和时代背景设想:如果你是诸葛亮,生活在这样的乱世,对恩人的知遇之恩应如何报答?如果你是刘备或者刘禅,看到诸葛亮的行为你会有何感想?这样学生就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到诸葛亮行为和思想的伟大,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传统文化中的忠贞和爱国思想,甚至可以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

三、课外扩展,深入理解传统

课堂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明白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情怀,而要加深理解并最终能够传承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则还需要依靠课后的扩展和巩固。在实际教学中,课外扩展有多种形式,如对比阅读、课后调查、节目排演等。如《岳阳楼记》,文章表达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而“仁爱”思想发源于儒家,教师在此可以安排学生比较《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爱”这一传统文化要素的不同表现,使学生明白应在能力范围内用实际行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导自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搜集相关资料,而反复念诵“台词”则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愚公的坚持和毅力,学生自然就接受了其中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承担着传授传统文化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这要求每个语文教师掌握并传授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素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8

一、当前语文教育者对新课标的一些误读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那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9

关键词:全媒体;全媒体技术;编辑;编辑理念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158-03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快速发展,其深刻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正在并继续给人类的所有存在方式带来深刻、全面的变革,也为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改变,一改以往各种媒介各据一方的局面,形成数字化一统天下的世界,信息权力分散了,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全媒体形态逐步显现。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报刊业借助互联网开拓自身发展空间,扩张其影响力,许多报刊业的网站获得了快速发展,以报刊业为依托进行的媒介融合,实现了多时空、多渠道、多元化、立体化的全媒体传播平台,渗透进社会的所有角落。例如凤凰卫视在其两周岁之际就开通了凤凰网站,十周岁之时又将中国移动吸收为其大股东之一,启动全媒体发展战略,从单一的电视频道发展到涵盖电视、网站、周刊、出版、广播、教育、影视等全媒体辐射平台。直面全媒体时代,编辑理念必须重塑。

全媒体经历了从多媒体到跨媒体再到融合媒介的逐步演变过程,呈现出传播的信息量更大、速度更快捷、范围更广泛、形式更丰富、主体更多元、渠道更复杂等新状态和新特征。全媒体化过程,就是信息存在形式的数字化过程,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之为0与1的两个字符,所有的传播过程都遵循清晰的算法约定,没有例外。所谓数字化,就是将物理世界存在的任意可度量的模拟信息转换成0-1字符串所表达的比特信息,将编码提升为一种权力,将连线升格为一种权力,这一特征不但使信息传播的成本降低、速度加快、形式丰富,更重要的是使各类多媒体实现了融合统一。

学者纳齐森认为,融合媒介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是传媒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所以,全媒体时代可以概括出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全媒体既包括诸如报纸、杂志、图书等平面媒体,也包括广播、影视、音像、网络、通讯等多维工具,并囊括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接受信息的感官;第二,全媒体虽然是多种传播工具和渠道的融合,但也不排斥任何一个单一媒体,只是把它作为其组成元素,以发挥单一媒体及其相互融合的核心价值与优势特征;第三,全媒体受众的覆盖面、传播面很广,传播速度极快,占据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所有注意力空间,传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使受众随时都感受到新闻就在身边;第四,全媒体可以根据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更加细致的个性化服务,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总之,全媒体所具有的媒体活动网络化与数字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与融合化、传播路径延伸化与符号化、媒体受众碎片化与分众化、媒体形态两极化、产品多媒体化、终端移动化、职能社会化等特点表明,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媒体的概念了,而是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媒介。当前情况是,传统媒体担心被取代甚至逐步消亡,却又憧憬着新变革与新机遇,而新媒体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各类媒体都希望在变局中寻求突破、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成为全媒体产业格局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全媒体时代的报刊业与传统业务有着本质不同,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很多编辑对全媒体的认识还很片面,在采编方面如何把握其规律,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说,“全媒体”并非“纸质媒体的全手段出版发行”,更不是简单的报网融合或各种媒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体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相互融合、互动、互补、互促,进而在不同领域、不同时空、不同受众中形成不同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新形态。可以预见,传统的报纸杂志在不远的将来,不仅仅是平面的、静态的,而且是立体的、动态的,也会有声音、图像和色彩等其他新媒体所具有的形态,成为真正意义的全媒体。

在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第一,全媒体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报刊业的传播内容,编辑的信息加工能力面临考验。

全媒体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介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单一报道形式为主的局限性,涵盖了所有媒介技术,包括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一系列技术的融合,新媒介内容的链接比传统媒体更便捷,超文本打破了人们惯有的线性阅读习惯,打破了思维的逻辑轨迹,海量的全媒体信息更加丰富、生动、形象,无论声音还是视频、无论数据还是照片、无论艺术还是新闻,任何形式的多媒体讯息,都可以全球、传播,所有信息都有被链接的可能性,链接是以网络为代表的全媒体最有力的武器,超文本是网络的精髓。这里,受众都是主体,是不被控制的、完全积极主动的。全媒体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自由信息空间,全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是以往任何传统媒体都很难具有的,在这种全媒体特性的影响下,编辑必须擅长或有能力处理、加工大量信息,对很多信息必须及时做出反应,需要正确表达立场、观点、态度等。

第二,全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编辑的“把关人”角色面临考验。

全媒体技术改变了传播的模式,从过去媒体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受众集体智能和力量主导的体系;过去的消费者是被动的,而全媒体受众是主动的;过去的拥护是可以预期的,停留在媒体机构指定他们停留的地方,而全媒体受众则是迁移性的,对各种媒体的忠诚度日益降低;过去的媒体消费者是彼此分开的个人,而全媒体时代受众具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关系;过去的用户是寂静和看不见的,而现在的全媒体用户诸如网民却可以发出很多声音,构成了公共舆论空间,呈现出人类传播史上最大限度的传播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对任何事情、任何现象的看法,既是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改变了过去单向度的传播模式,演变成了双向互动交流的沟通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内容生产者已经扩大了,不但包括编辑记者,还包括广大消费者、受众,全媒体传播的传受不分、两者合一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编辑“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即使传统媒体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但编辑依然处于传播链核心,依然是内容的绝对“把关人”,而全媒体时代对“把关人”的角色、功能、地位、作用带来了新挑战,对技术的依赖性、受众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参与的互动性要求、非线性组织方式及其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别是海量信息聚集、质量层次不齐、缺乏成熟规范的环境下,更需要编辑在传统采编的基础上发挥策划、组织、提炼、解读等赋予新内涵的把关人作用。

第三,全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编辑的工作方式面临考验。

在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视频新闻已成为主流样态,依托传统媒体创办的各类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台等陆续出现,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成为传统媒体迎接挑战的主要传播渠道。在传统报刊业,编辑只需要为某种报刊提供文字、图片等内容,而全媒体环境下,编辑所要提供的内容往往包含着音视频等多种叙事方式的文本,编辑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全媒体时代的叙事方式与传统报刊叙事方式不同,更多视频报道需要与技术同步,既要把握图像的视觉表达方式,使之与文字、图片等互补而非重复,还要转换报道的思维方式,摆脱以文字作为思考依赖的传统方式,形成以音视频表达新闻的新方式,还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受众上传的各种信息来进行再加工或再整合,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内容加以利用和开发。又如,移动阅读和移动传输成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主要方式之一,报刊业的全媒体化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改写了传统时空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是这种状态,移动化的媒介呈现成为传播方式的主流,移动通讯、无限上网等都满足了全媒体移动形态的要求。编辑与受众都能随时随地大容量快速上网,为传统报业提供新的机遇。最终决定媒体生存的是内容,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新闻传播开始从媒体中心的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用户不但要求与媒体互动,还会直接参与媒体的内容生产。如何适应这些新要求,是编辑面临的新挑战。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曾大胆地预言,到2043年,全美的最后一张报纸将消失,他还进一步指出:“今天的消费者已不像19世纪自给自足的农民那样仅关心有足够的东西吃。他们现在关注食品的口味、质地和营养成分,甚至包括包装的便利性……今天的信息如此浩如烟海,搜寻和发送信息的技术相对而言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重点则转向了培养使信息产品更吸引用户和让他们更满意的能力。与新闻报道相比,编辑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复旦大学新闻系李良荣教授认为,网络时代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应该关注五大新视角,即“比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解读,比事实更重要的是事实的真相,比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新闻素养,比新闻传播学更重要的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比上述一切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所以,全媒体时代使编辑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与传统媒体对编辑的要求有一定区别,但其核心价值是不会改变的,需要的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媒介融合为手段,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编辑理念的重塑。

第一,“把关人”向“引导者”转型。

在全媒体时代之前,作为传统媒体的报刊、广电等无疑承担着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核心作用,鉴于版面、时空的限制,哪些信息可以、如何,版面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控制、如何组织报道方式等,都经过周密策划、谨慎选择,才将最终审核把关过的内容传播出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具备了一套完善的编辑审核把关制度。这种编辑具备的“议程设置”的把关人职责,受到全媒体的挑战,需要编辑转换工作思路,不仅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职能,还应该充当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在全媒体时代,“把关人”依然是编辑角色的基本定位,但更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当受众沉浸在海量的、开放的信息空间难辨真伪、无所适从之时,编辑应该能够对很多信息及时做出反映,在选择信息的基础上发挥组织、升华与解读的作用,能把信息挖深做透,力求丰富实用,追求深度广度,既分门别类、面面俱到,又深入精细、透彻专业。同时要具有多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整合力、解释力、准确力等。整合力——对信息作好过滤、提炼、修饰、分类、打包处理,强化加工信息内容的职能,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尽量做到内容独家、角度独家、观点独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促成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解释力——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更多是从报道权转向解释权,编辑可通过对信息的深度挖掘、背景补充、题材扩展等来增强对报道内容的解释力,加强专题报道、深度报道,加大策划力度,多角度挖掘内容背后的深层价值,突显自身特色和内涵,有效避免同质化。准确力——更多元的信息渠道,更复杂的信息呈现,要求编辑不仅要具有多媒体的编辑技能,要具有适应不同媒介形态、不同用户需求的差异化编辑策略,更要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不同形态的报道,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和影响力。

第二,单一文字工作者向综合型传媒人的转型。

传统媒体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是指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者,而对于全媒体来说,复合型人才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内涵。较高的政治素质、丰厚的知识贮备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是任何编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但仅具备这些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全媒体的特点决定了编辑所需要具备的综合型素质,拥有多种能力的全媒体编辑正在成为新宠。

其一是敏锐的信息知觉能力。全媒体快速、海量的信息需要编辑能够以最新的内容、最快的速度体现在版面和网络上,而这些信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还属于缺乏组织的初级产品,需要编辑从中敏锐判断其价值,理性选择,以最合适的形式传播出来。

其二是娴熟的综合策划能力。报刊策划是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试金石,同时也是培育自身社会影响力的有力武器。目前报刊的策划活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引导舆论、倡导精神、传递信息的意识教育范畴,而成为媒体自身建设的一部分,是媒体不可丢弃的“第二战场”。随着报刊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迫使编辑走向市场,宣传产品推销产品,身兼编、发等多重任务,逐渐形成以市场和读者需求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策划成为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工序,决定着报刊社人、财、物等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更使得编辑的创造性劳动逐渐体现出来。

其三是高超的采编多媒体设备使用能力。传统媒体时代,编辑的分工较细,文字、美工、校对、排版等并不交叉,而全媒体时代的信息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网状的、发散的超文本结构,对编辑的要求常常是身兼数职,还需要依托计算机及其网络、依赖更多的采编设备与技术的支撑,熟练驾驭搜集、发送、处理各式文本、照片、图表、动画、视音频等材料,其中也包括由这种多媒体能力内定的多语言符号的编码解码能力。其于此,必须打破“术业专攻”的思维定势,打破编辑岗位的壁垒,由“一专”向“全能”发展,发挥全媒体优势。

第三,单向传播模式向传受互动模式的转型。

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篇10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积淀形成了不同的戏曲舞蹈表演形式;而实际上,透过其服饰、道具、肢体语言的表层形态,揭示的是文化群体深层的人文内涵、文化的价值。杨朴教授在《整体文化现象中的现代二人转》一文中提到:“从东北远古的圣婚仪式到现代二人转,这条大河流过了五六千年的历史,文化形态也发生了从神圣走向世俗,从庄重走向戏谑的巨大变化。”形式与内容的动态变化始终贯穿在二人转发展中。二人转从最初的地头、田间讨食性表演,逐渐过渡到了城市的庙堂里,流动性极强,随着观众、场地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表演,这对表演者自身的适应力、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也使得二人转的演绎模式必须更加灵活、丰富与完善。传统的二人转表演形成了许多程式化的舞段,其注重的是戏剧情节呈现的完整性。这其中,作为构成二人转美学特征重要元素的舞蹈,对戏剧情节发展的推动、思想感情的表达、与观众的互动、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剧场、市场、观众和二人转演出群体自身,共同促使了二人转表演综艺化倾向的出现,这种综艺化表演形式解构了二人转演出的传统歌舞形式和内容。二人转表演已经从传统的三场舞开始被解构为集笑话、小品、学唱流行歌、器乐、才艺展现、演唱二人转小曲、小帽等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京剧是一门有着极其规范的以虚拟、写意、程式化体系呈现的舞台艺术。京剧舞蹈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构成京剧表演的精魂,其“数尺舞台,气象万千”的舞台表现为“一抬脚跨过几丛山,一挥手引来百万兵”的意境。此时,诗意在西皮二黄中放声,在水袖圆场中起步。应该说,独特的、传统的审美优势是传统京剧舞蹈艺术的鲜明特征。任何文化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所以其必须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舞台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必然需要与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相适应。现代科技增强了舞台感、丰富了京剧舞蹈的功能、张扬了表演艺术的魅力。让传统京剧舞蹈艺术从演员的技艺层面进入了人物甚至是心理层面。与此同时,也重新解构了传统的京剧舞蹈表演,消解了剧种、服饰、舞蹈的个性,舞台表演呈现出的是片段化、综娱化。

二、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的必要性

当前,戏曲舞蹈其与生俱来的、蕴藏于传统之内的变革能力只是被过于坚硬的程式、过于保守的观念暂时束缚住了,并未彻底丧失生命力。传统戏曲舞蹈都有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因子,只有参悟到这类传统文化因子的韵意,才能把握蕴含在不同戏曲舞蹈中的文化属性、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规范等核心理念。戏曲舞蹈若能传承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就能保证它要表达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就能在保持本体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发扬出现代性,进而昭示它存在的价值,获得比现在更佳的社会文化地位。戏曲舞蹈能够传递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人文精神,能够在文化的复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工作意义重大。

(二)传承中的问题

文化传承首先要防止为传承而传承,简单地把传承仅仅理解为弥补和补救。传承本身要有感悟、选择、甄别、提取。传统文化是鲜活的、流动的,就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感悟。传承是激活传统,在传统当中汲取资源,再创造并流传给下一代,把当代对传统的认识传达给后人,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而发展的立足点是传承与创新。首先,传统戏曲舞蹈程式理念长期固化且很难改变,极大地限制了戏曲舞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而如何突破保守性、变革程式,是戏曲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原来舞台上演员对剧情的表达主要是靠简单道具、动作、身段、眼神的表演,而现代人的生活场景该如何去表现?传统舞蹈表演方式,用什么来替代、如何创新?其次,早期的舞美效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在手段可依傍,使得表演者只能靠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功夫,这样不仅使表演艺术得到快速发展,还造就了一代代的优秀演员。如今,舞台导演、灯光、音响技术的发展使得演员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主体性、创造性。而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不应该用舞美科技简单大量地堆砌现代化物质,不应该用现代题材、现代剧场来掩饰其现代意识的缺失。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发展路径,就是形式领先,推内容创造与内容领先,促形式创新的过程。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展开,传统戏曲舞蹈是“角”的艺术,没有好演员就排不出好剧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为了练成精妙绝伦的水袖工夫,每天看帖、临帖、练剑、打拳,所以,京剧与其他戏曲舞蹈相比,程式性更加鲜明、规范,有严格的动作技巧要求,这些绝活没有多年苦练是无法驾驭的。同时,传统戏曲舞蹈生成、传承、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在本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根”特征,如今自进入课堂起,其功能转换必然会脱离“民间艺术”从自然传衍的状态,而走上学院式、规范化训练的道路。而教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审美意识会直接影响学生,由此造成一些作品存在雷同化、模式化的问题。而戏曲舞蹈艺术的创造发展,应该追求的是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

(三)传承与发展

传统戏曲舞蹈的发展既要传承传统也要具有时代性,要能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能与社会发展和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相适应。在“草根文化”兴起,处于转型期的当今社会,大众已经普遍涉足曾经是精英文化统治的领域。因为只有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才是永久的文化,大众的艺术精神深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之中,如果戏曲舞蹈文化只是依附于传统,不做创新就很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所以,传统的戏曲舞蹈文化必须在转型中的社会里继续不断的社会化,使之与现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主流文化相适应。因为任何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必然是社会生活体验。要使传统戏曲舞蹈传承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必须把握民族文化和戏曲舞蹈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特征、深入生活去获得创新的灵感,在继承传统上创新。因为有选择的继承、在创新意识引导下的继承才是艺术本质的传承。不是复制与克隆,而是传统艺术的创造精神的传承,是传统文化内在神韵的传承,这是本质的传承。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