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作品的意境十篇艺术作品的意境十篇

艺术作品的意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14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1

1976年,梁勃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自幼酷爱绘画,在上学期间就有国画作品获得省级二等奖和市级一等奖。毕业后,他当了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同时也开办了个人的美术学习班。这期间,为了能给学生上好课,他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加上生活的琐碎,使他没有时间画画,是带班教学还是美术创作,他一直矛盾、纠结、苦恼。几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创作,但对绘画的热爱和梦想一直萦绕在他的内心。2010年他毅然取消了经营多年的美术教室,排除各种干扰,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笔画的学习和创作之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绘画认识和创作水平,2011年他赴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研修学习。因为刻苦用功,老师、同学们都戏称他为“拼命三郎”,学习成绩更是班里的佼佼者。

几次交往中,我觉得梁勃既是一个勤奋、用心的画家,也是一个聪明、真诚的艺术家。近两年,他积极参加全国各项大展,屡屡把自己放在大盘子中考量,从而锤炼自己内心的坚韧,期望通过大展历练使自己不断成长。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淡雅、清新的色彩;细腻、严谨的用笔;灵动、流畅的线条;典雅、沉静的格调和富于时代气息的绘画品格。作品无论是大创作还是小品所表现的的绘画主题都具有时代精神。在创作中,他乐于描绘身边能唤起他内心某种情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他最熟悉的学生、曾经粉刷他们小区的农民工、街头讨生活的老人、小商贩等等。这些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物成为他最有愿望表达的艺术形象。在艺术塑造过程中他自己也得到了最为质朴、单纯、醇厚的情感体验。这些又都融合作者内心,成为他表现现实人物的心灵动力。

《洁白的墙》中,他笔下虽然刻画的是城市生活的“草根”间层,但是并没有刻意去描绘他们灰土的脸庞和邋遢的穿着,而是着意表现他们向阳光一般的微笑。那是在繁重的艰苦劳动和建设任务中表现出来的坚毅品格和乐观主义精神,更是赞美他们那纯净、质朴、奉献的心灵之美。

《云水依依》中,他以抒情的笔调表现了在溪水边洗衣的彝族妇女,她们坚韧、勤劳、朴实,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凉山深处。作品中蜿蜒的山溪、葱茏的植被、飘渺的云雾都蕴含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那一片静谧的青蓝色让人感受到一种安宁、平静、舒缓的生活景象。作品有着水一般的柔美和泉水一样的甘甜。我想正是画家有这份“静心”才可以画出如此纯美的画面。

《一个人的游戏》《与谁分享》等作品则关注了当下独生子女没有玩伴的孤独和都市儿童的精神缺失。作品虽然极简,但却让人充分感受到画家对新一代儿童温暖而深情的爱。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2

1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中的公共空间

(1)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设置。一般来说,在城市中,通过建筑物界限划定的除了私人空间之外,都可以算做公共空间。因此,公共空间包括城市道路、绿地、公园、公共建筑、广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对于在公共场所或者说公共空间之内的艺术品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及艺术品设置都属于公共艺术的范围,这也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视觉传达的效果不同造成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艺术品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

(2)公共空间的艺术化传达。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化传达通常是以视觉传达的方式来实现的,其艺术化的载体即为环境艺术。环境艺术为公共艺术的艺术化传达提供公共空间和视觉传达的艺术环境。

2环境艺术与公共艺术在视觉传达上的交集

(1)鲜明的精神指向。二者的艺术表现都带有鲜明的精神指向,无论是环境艺术还是公共艺术当中的艺术品也都具有鲜明的风格指向。不同的风格指向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环境艺术强调通过对整体环境的设计来达到空间环境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相统一。公共艺术中的艺术品更强调公众对艺术品风格的精神指向和精神感受。二者在视觉传达上一个明显针对环境体验,一个针对人的主观感受。

(2)鲜明的环境载体。如果说环境艺术涵盖了公共艺术,那么环境艺术中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则包括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等,与公共艺术存在一定的交集。因为二者都需要以环境和空间为艺术创作的前提条件,二者的创作与传播都需要一个鲜明的环境载体。

(3)相似的呈现状态。公共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在公共空间的呈现。公共艺术的艺术品也更重视艺术的公众性和大众性,其艺术价值要在实用价值和环境价值之上。与公共艺术相比,环境艺术更强调构思与布局、均衡与对称、尺度与比例、色彩与光影,其重点在于空间与环境的融合,更重视环境中的实用价值且兼顾艺术价值。

(4)共同的公共属性。与环境艺术相比,公共艺术更强调空间的公共属性,与环境艺术一般统归于城市规划不同,公共艺术更为强调城市文化当中公共艺术创造者的公共属性,公共艺术既可以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也可以是群众的集体参与或是社会资本的主观投入。无论哪种构成方式都注定公共艺术在视觉传达上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公众性。环境艺术虽然是对环境改造的艺术,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美化环境,但总体目的依然是强调艺术的公众性和开放性,与公共艺术在一个地域形成特定的文化精神不同,环境艺术可以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

3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在视觉传达上的社会评论和文化组成

(1)从视觉传达的角度。仔细研究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可以清晰地发现,其艺术品创作中对公共艺术的阐释会在视觉上对公众形成一种美学上的心理感受,对公众形成一种特定的影响。与环境艺术由艺术家特定的设计改造不同,公众在公共艺术的参与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特定场所中,公共艺术往往起到精神文化的凝聚作用,它会引起公众的屈从或反叛心理,这取决于公众的文化教育和生活背景。其中,公众的态度往往会决定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总体评价。而环境艺术的整个评价却更多是决定于公众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和使用感受。

(2)从文化组成的角度。具有文化组成的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是城市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空间内公众对与艺术性和实用性进行社会评论依据的具体体现方式。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的精神和灵魂所在,它依托于环境,鲜明、充分地展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政治的倾向性。环境艺术则体现出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与环境艺术相比,公共艺术更具有社会性和公众性,需要公众的参与,受市民社会的基本要素、艺术创作自由与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艺术审美能力与公民教育平等、公民的艺术需求与社会公平意识、公共艺术的主题选择与公共空间的话语权等影响。

(3)从精神建设的角度。公共艺术的设置往往体现出鲜明的精神建设特征,公共艺术的建设发展与公共精神建设发展和私人特定的精神建设发展密不可分,体现了明显的政府主导意志、公共意志和个人意志。这种意志一般会通过艺术作品的题材、风格、语言等体现出来。对艺术品而言,它和空间发生关系的方式,往往会决定艺术的传播力量和速度。公共空间在城市中主要以公共性质存在,而以表现公共艺术情感的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发生关系时,就会引起公众普遍的感受。表现公共理想化、浪漫化的公共历史题材事件与公共空间发生关系时,往往会起到凝聚公众精神力量的作用。表现个人情绪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会带给公众作者的情绪感染。公共艺术的核心是公共性,只有公众参与进来,有感染力的作品才真正符合公共艺术。在城市中如果仅仅是满足精神文明建设做的宣传而忽略公共感受,那这种公共作品其意义和城市广告也差不多。环境艺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在视觉上很难兼顾到公共艺术性,更多的是为民众提供舒适和便利的公共设施和环境美化,在精神建设上也更注重环境的美化而不是公共的艺术共鸣。不同的城市、地域的历史文脉不同,特别是市民文化各不相同,因此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的表达方式也会因此不同。

4结论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3

陶瓷绘画意境营造研究的独特性及其与中国画的关系

陶瓷绘画营造意境是陶瓷绘画创作者对人生的体悟以及触景生情及其意象物化、心物交融的具体环节于陶瓷上的转化。意境深厚的陶瓷绘画作品因整体意境营造得当而有特别的艺术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创作者的构思过程与原貌,同时也因陶瓷工艺的独特性而散发出特别的陶瓷艺术趣味。因而陶瓷绘画意境营造的研究对于陶瓷绘画艺术造境来说是独立于陶瓷装饰之外的纯绘画,是用以“意”制“胜”的画面充分体现陶瓷独特性的艺术处理过程,因而这也是陶瓷绘画的审美价值独特性的具体表现区别,它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绘画形式的。陶瓷绘画借鉴了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是对中国画艺术成就由表及里的吸取与发扬。陶瓷绘画与中国画都以线造型的绘画手段来塑造意象和构筑独特的艺术意境,陶瓷绘画意境营造理念从中国绘画的源头开始萌发,是在中国画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从陶瓷发展史看,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从原始的彩陶文饰到现在的陶瓷绘画,陶瓷绘画与中国画有传承延续和并进发展的关系;彩陶文饰是中国书画及其装饰发展的源头,原始彩陶装饰的意象化造型便是中国书画意境审美的思想渊源和本源艺术语言。从历代意境优美的陶瓷绘画作品看,它们有着共同的优点是画面形象生动,造型简练,并具有“以神传意”的写意性特征。这些都是艺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会通过寄情于物和借物寓意的艺术方式表现的结果。在中国画的发展与成熟过程中,从事陶瓷绘画者在笔法、构图等方面自觉与不自觉的汲取了中国画技法,从而中国画对意境的营造技艺也就被融入到陶瓷绘画中,这些从陶瓷青花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可清楚看出,中国青花的书画意味鲜明的表达了中国画的人文画境,特别是清代的浅绛彩瓷,在意境营造更是从空灵的构图以及笔色浑融的技法等多方面再现了中国画的形式与技法。陶瓷绘画区别于中国画的最明显特征是工艺性。陶瓷技术的工艺发展过程是漫长的,从而陶瓷绘画在艺术审美与意境营造表现上不能和中国画一样毫无拘束地自由发挥,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陶瓷绘画工艺因素的束缚。只是到了明清时期因陶瓷工艺技术的长足进步,陶瓷绘画的表现力才得到超越的发展与发挥,这也是工艺进步为陶瓷艺术绘画意境表达创造了更为宽广的施展空间。从陶瓷绘画的发展看,历代帝王的重视也极大促成了陶瓷绘画艺术意境营造的发展。官窑的设立及其完美以及御制图样等引领了陶瓷绘画艺术意境营造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文人画和文人画家对陶瓷绘画的渗透与影响更为深远,正是这样陶瓷绘画的艺术价值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文人直接参与陶瓷绘画,不仅使陶瓷绘画在艺术、美学上得到了本体性变化与发展,而且也使陶瓷绘画一定程度脱离其原始的装饰目的而成为以营造意境为目标的超越陶瓷本身的纯绘画艺术。着眼于绘画艺术范畴,艺术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从事陶瓷绘画的艺术家的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其作品境界高低。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同时书画同源,诗文与画境同构,因此绘画的意境是画家的品性的体现,而书法的高下也决出着绘画意境的高下。陶瓷绘画也一样,因此书法也是陶瓷绘画境界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陶瓷绘画的意境也体现了创作者学识和文化素养,中国画注重人品,具有独立文化价值的陶瓷绘画也讲究品性。

艺术的个性化和现代陶瓷绘画的意境营造

由于陶瓷的批量生产以及不断的重复仿制,传统的陶瓷绘画相对来说个性特征不强,同时古代画工在对艺术的个性自我认识及追求不强也使得陶瓷绘画缺少个性而仅仅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陶瓷绘画的发展过程中,自学敬业的画工在学习和体悟中国画时感悟到了绘画的真谛,他们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观照,在笔下塑造能够传达让人回味的具有物心交融意境的生动艺术形象,从而实现了他们从感知到再现的艺术文化转换,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融入了其个性化灵性。因此,历代陶瓷绘画的发展就是陶瓷绘画者的个性特征的自省自觉的社会化共识转化过程,同时也是陶瓷绘画意境营造的发展历程。此外,文人的参与使陶瓷绘画更强调个性觉醒并使意境营造得以自觉,于是陶瓷绘画便成为可以“披图幽对,坐究四荒”的纯艺术形式。伴随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陶瓷绘画走入现代,已经从工艺美术走向了对追求精神的超脱,陶瓷绘画的意境营造已经成为创作者个性心灵感悟的化境,这也是“含道映物、天人合一”传统造境理念的结果。陶瓷绘画的发展与中国画发展是相似的,陶瓷绘画对意境营造的笔墨、图式规范的探索是其超越并独立工于艺美术之外的根本动力,而文人的参与与影响使陶瓷绘画从重装饰走向重意境并自觉追求意境且成为独立于陶瓷装饰之外的纯绘画艺术。现代陶瓷绘画创作摆脱了传统思想观念以及对工艺认知不足的束缚而走向艺术个性化,创作者置身于现代社会的人文意识中把自我人生感悟、审美趣味以及自我修养等个人因素融入其作品的品格中,在作品意境营造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个人人生境界,因而现代陶瓷绘画艺术具有个性化特征,在艺术意境营造也是“因心造境,风格即人”。

结语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4

环境陶艺的艺术特性公共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公共性,公共性首先是指场所的开放性,以公众需要为目的,这使得环境陶艺必须位于公共空间中,其艺术性在于它的广泛性和渗透性,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使人们在环境陶艺的欣赏中产生默契以及情感上的认同。环境陶艺作为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实现的是欣赏者与环境陶艺作品的互动,因此作品就要充分突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个性,建构与欣赏者共同的情感交流互动,升华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并在公共环境中发生作用时直接体现,以满足人们对自身环境艺术质量不断需求。如我们经常在公园里看到的《思想者》陶艺作品,当我们坐在座椅上望着它时,不仅会产生某种联想,这就实现了欣赏者才能实现与环境陶艺之间的互动,使陶艺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环境陶艺具有开放的艺术特性,环境陶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恒久性。这源于陶艺所处的公共空间环境,它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其形体和视觉上的开放性,能使人们对其理解、接纳,让人们不自觉的接受到自觉欣赏,是与城市、民众共同生活的艺术,获得不同层面的艺术感受。

关于环境陶艺的设计制作

1设计制作艺术过程

好的公共艺术项目在制作设计之前必须对它的艺术前景进行全面分析,考察项目的公共环境状况,对设计者的思维灵感进行有效的启发,从艺术角度设计造型风格、形式、材料、色彩,做出独特的、有文化精神和象征意味的设计方案,根据环境确定作品的造型风格,注重环境陶艺的整体性环境,提高对环境陶艺设计整体上的认识,尤其要注重环境陶艺的风格和基本形式,尺度和空间范围的定位,环境陶艺概念性设计艺术。公共艺术作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将“设计意念”转化为“形式语言”把设计者脑中的朦胧想法具体化。通过效果图和模型小样来体现设计者的创意和构思。如在城市某广场设计一标志性陶艺作品时,可以采用如水粉、水彩、喷绘、麦克笔等制作体现其特色的小样,模型小样要进行很多艺术处理,要注意环境陶艺作品清晰度,要把雕塑亮度提高,要能够预见放大后的效果,如注意标志性陶艺作品的立体效果及影响等,要能使受众接受并产生审美感受。另外,创意和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考虑到公共艺术的一般性问题,要充分激发创作者的热情与灵感,采用象征性的寓意手法来表现雕塑形式,以更好地体现设计者的艺术精神。

2环境陶艺设计应考虑的艺术因素

在设计环境陶艺艺术作品时,要考虑满足当前大众审美,放眼将来它的存在艺术价值,弘扬环保,形成人、资源与环境艺术的和谐,使环境陶艺与环境彼此吻合,考虑到环境整体的和谐性,使得市民或者是外来的观光游客置身艺术审美中,实现艺术家原有的自我表达,公共艺术作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从而美化环境。如作品本身与环境的互融性所表现的:山脉、森林、海洋等单纯、空旷背景为基本设置,基地背景是良好的条件,而最好不使用高楼大厦、高架桥等杂乱物象为背景,这样才能彰显环境陶艺雕塑的艺术美感。再如,我们选择植栽、墙面、水的环境作为衬景,利用或树或叶来增加空间的美化以突出环境陶艺的审美性。美感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必须熟悉当地的民俗风情,一定要符合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东西。如在纽约的唐人街有座孔子的雕像,西方社会放置孔子像似乎不协调,但因为这个地方与中国人的渊源极深,是中国人集中的地区,因此,反而显得极有新意,另人而目一新,后来这座雕像的附近一座大厦竟取名为孔子大厦。再如,中国北京有名的“鸟巢”,其设计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棂花窗、冰裂纹瓷器、镂空玉器、陶制器皿等的民族网状图案,充满着深厚的民族性艺术特征,引起我们一种归根的意识。艺术创作是为了人的一种活动,公共艺术是个艺术大舞台,公共艺术环境陶艺要考虑大众的参与性,要与整个人文景观环境相互配合,要实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深化场所与人的亲和力。力图让公共艺术设计关联到每个人,考虑不同观赏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的艺术感受,使艺术品通过人的参与产生心灵审美变化,如在儿童乐园里,就要考虑使用儿童比较喜欢的颜色。而这里的休息椅子设计要符合孩子和家长共同适用,进而实现公众最亲近的艺术形式,达到某种感念和思想来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得到它与时代空间互动的关系,深入人性的审美艺术基底。

环境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目的的艺术创作,它改变了传统艺术与公众发生关系的方式,陶艺从室内走向室外,介入公共艺术是陶艺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公共环境艺术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具体通过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表现。环境陶艺应与公共空间环境的要素相协调,进行环境陶艺审美的定位。

1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环境陶艺关系

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创作的本土媒介,在公共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环境陶艺凝聚了原始自然的质地,对公共环境艺术有着协调与和谐的作用。可以调节空间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气氛,它充分考虑环境陶艺与环境的协调性、整体性,不断地融入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成为公共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环境的装饰,从而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氛围。美的环境又会更好地衬托陶艺作品的艺术美,是陶艺、环境和社会共同进步的产物。如陶艺家黄焕义创作的《聚焦》,被放置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校园休闲广场,设计者利用环境中整个地面的圆形,将5根方柱围绕在周围,柱子主颜色为绿灰色,然后进行深色向浅色的渐变,并在中间用其他颜色进行点缀,通过顶部方块体形成不同组合,方圆之间比例协调,为校园环境增添了很多灵气。环境陶艺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发挥着表现形式多样性和功能合理性,具备环境艺术公共性原则,并与整体环境的效果相协调,显现出陶瓷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换句话说,通过其外部形式和内涵来体现艺术魅力,这源于它包含了更多社会、人文和大众内容,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如深圳东部华侨城巨石岩画广场,结合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来设计,镂空石灯阵,茶园壁画,根据特定的位置条件,以强烈的空间控制能力表达出宏大、开阔、深远气势,以合理的尺度,优美的造型,突出其古朴、充实、厚重的内在之美,呈现出内在的文化思想内涵与人文理念,以及典雅、雄壮与浑然的风范。

2环境陶艺融入公共环境艺术的表现

随着人们艺术意识的提高,环境陶艺对建筑环境正在产生着积极作用,陶艺家在建筑和环境领域开始施展才华。如西班牙的米罗充分利用陶瓷材质,通过别具一格的创意,本着从人、自然、环境的主题,注重作品的环境性要求特征,为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设计了太阳墙,对于世界公共艺术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陶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产物,它可以增加城市的记忆,反映人们城市文化的归属感,展示城市的友善表情,释放文化能量,镌刻城市历史,缔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特征。环境陶艺通过城市特定历史文化反映城市文化特色,如唐小禾、程犁陶艺作品《楚乐》通过楚文化题材设计环境陶艺壁画,运用极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舞蹈和乐器编钟表达历史生活场景,传扬人文历史,巧妙地为城市记载和反映了民族历史信息,将现代陶艺的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结语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空间观念;教学;造型

“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一、创建真实的环境艺术空间

绘画、雕塑、摄影、影视等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通过透视和不同的表现技巧,描绘了视觉的空间。环境空间是可以让人接触的造型空间,是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基于环境艺术中空间的真实性,环境艺术中的空间应该贴切使用者的主观因素,符合当地的客观因素,按照一定的条件建立空间造型。但是,由于受到教学上种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在空间表现上往往抱有幻想,不切实际。在很多专业成绩的评定上,只注重效果图的表现,视觉上的美感,从而忽视了空间的真实性。有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让学生无限制的遐想,强调概念的空间设计,脱离了现实,设计出的空间,只可远观,而不能实际运用,让学生逐步产生了误解,只要是美的,造型感强的空间就是优秀的环境空间设计。

二、环境艺术的综合性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环境艺术是为实现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的艺术化、科学化服务的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为互动力的系统整合艺术。所以,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还要考虑到空间的综合性,包括了空间的设施计划、空间的装饰计划、空间的构造计划、空间的材料与色彩计划、空间的采光与布光计划,以及空间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

三、环境艺术空间的稳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稳定性特征。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

环境艺术空间的稳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四、结语

二十一世纪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结合的整体空间。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转换,相互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要求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时候,要重点培养具有空间想象力,思维清晰,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融会贯通,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2](日)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6

关键词:根雕艺术;意境探究;根雕作品

根雕艺术,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根材作为创作原料的雕刻艺术,经过根雕艺术家们的探索发现与经验积累,现在常用根雕根材包括树根、竹根、树瘤等,根雕艺术家在对根材进行雕琢之时,雕琢的不仅仅是刻刀之下的根材,更是经过了灵感的迸发,构思的想象与感情的融入。每一件根雕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汇统一,每一件根雕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根雕都具有前独特的韵味,等待着观赏者亲自去体验,去发掘。观赏者以自己独特的审美与想象力,去欣赏眼前眉目精致、神态各异的人物;欣赏活泼灵动、生气盎然的动物;欣赏气势恢宏、春和景明的山河美景,欣赏巧夺天工、古朴典雅的实用器具,都能从眼前的根雕作品中体味根雕创作者的创作心境,体味人间生活百态,体味根雕意境之美。

一、根雕艺术的意境

根雕艺术是一种民间艺术,它以质地坚硬、造型独特的根材作为载体,以根为基,因材施艺,技巧独特。根雕艺术是一种静态的美,其造型构思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根雕艺术也是一种反映生活的艺术,根雕艺术的美,在于将本身具有自然美的根材,融入创作者自身的想象与感受,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美的形象,使人们能够从中获得非凡的审美体验,领会根雕创作的乐趣。

(一)根雕艺术的意境

意境,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中通过借助形象来传达出所蕴含的意境与境界,是艺术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体系,意境是一种是发散的、开拓的审美空间,是艺术创作表达的最高形态。何为根雕艺术的意境?根雕艺术的意境指的是通过根雕作品的创作,将根雕表面所传达的物象、自然、生活等等进行诠释,对人们的内心情感世界进行探索与发掘,通过作品的表达形式对根雕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与情感进行整合与交流,根雕艺术的意境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其一是体现了真实的根雕作品,其实质是对事物实在性的表现,其二则是体现了根雕创作者的思想、主观意识与能动性,同时还体现出根雕雕刻手法的多样性,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谈及自己的创作感悟,他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既是对生活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心感情的映射,感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感情倾注的艺术作品谈不上艺术,更不要说生命与内涵。根雕艺术的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其实就是根雕作品与感情融入的结合,因为观赏者的不同,知识背景人生经历的不同,会映射出不同的意境。

(二)意境与简拙

根雕作品只有蕴含了意境与精神,才能使得原本的根木焕发生命的活力,如果一件根雕作品没有了意趣,没有了精神,那么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平庸与乏味的,更不要说引起观赏者心理上的共鸣。根材是没有生命的,只有经过根雕艺术家手中的刻刀的雕琢,将情感赋予其中,才能使得根雕的散发一种深远的意境,因此,根雕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将自身的感悟情趣,自身的生活体验,事件万物的动人姿态,寓含与根材之中。

根雕术家在创作根雕作品中,从根材的纹理、枝丫、曲直、瘢痕、孔洞、凹凸、疏密等等形式之中,发现美,想象美,创造美,用刻刀去创造一种“奇巧合一”、“似与非似”的意境特征。

根雕艺术的意境想象与营造,与绘画、书法、篆刻、牙雕、木雕等等其他艺术有所不同,它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去改变形式,去塑造形象,根雕的创作依赖于其所选取的根材的形态,依赖于创作者构思与想象的发挥。根雕创作者是赋予根材新生命与意境的灵魂,只有创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构思、想象与热情,才能使得根雕呈现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一种独特的精神。根雕与其他艺术不同,它并不追求过分的修饰雕琢,不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无缺,相反,根雕通过静态的、细节的、局部的、甚至是模糊的表达来展现自身的意境,展现自身的而与众不同,这种以自然美为根基的艺术的意境的营造,甚至更具有欣赏的价值。

简拙――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原则与始终追求目标之一,根雕艺术对于简拙的追求更加强烈,发掘完的根材往往保留了基本的形态,独特奇异,或者是参差交互,或者是张牙舞爪,因此需要保持简约的形态,将不必要的、多余的部分砍去,使得整件根雕作品更加的明晰与简率,迥然生动,繁皱浓淡,刻画形似,生气淋矣,多之一分则失趣。

(二)根雕艺术的意境结构

根雕艺术的创作追求意境的体现与表达,通过具体的作品来表现其蕴含的情感,再现和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情感,不同类型、不同选材的根雕作品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

意境的第一层结构是“情景交融”。在这个层面,意境的表达以根雕的真实形体为基本,情与景是意境构成的基本元素。情与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可分离,主要是展现作者的内心感受与思想内容,是根雕创作的必经之路。

意境的第二层结构则是“以形写神”。这是较高层次的意境构成,此阶段对创作者溢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拓宽思路,深化创作内涵,作品充满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更深层次的表现多彩的人生与生命的哲理。

意境的最后一层结构则为“韵外之致”。它主要表现为审美活动中追求韵味无穷,崇尚“无言之美”。在这个过程中,根雕创作者要有深厚的“根外之功”,同时也需要与欣赏者进行心性上的沟通,领略根外之致、根外之旨。

根雕艺术的意境使得根雕成为一种勃勃生机的生命体,给人的美感是一种怅然若失的人生感、历史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人们在形象的欣赏过程中感悟到其内在更丰富的哲理和寓意。

作品《二泉映月》是一件人物选材根雕,作品的构思来源于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阿炳,阿炳为人们所熟知,不仅仅因为其是一位伟大的民间音乐家,更是因为一曲响彻中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阿炳年少时生活过得相对恣意,然而中年时期患上眼疾,双目失明,只能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穷困潦倒,从高峰跌落到低谷,阿炳在底层的生活中历尽了人世的艰辛与屈辱,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与痛苦,才艺出众的阿炳对音乐却有着惊人的天赋与感受力,于是它选择通过二胡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出来,通过音乐来写照自己的人世经历,沿街卖唱中信手拈来,便诞生了《二泉映月》,在作品中,着重抓住了阿炳的外形特征,一顶破毡帽,一袭素长衫,一副黑色眼镜,身材清瘦,面容冷峻,将世人眼中阿炳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手中一把陪伴自己多年的二胡,阿炳紧闭双目,手中拉着《二泉映月》,完全沉浸在二胡曲所创造的世界之中,他专心致志,却又陷入冥思,宣泄内心积聚已久的情感,优美凄苦的旋律使人们也仿佛置身于阿炳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受到阿炳一生的心酸痛苦。一生的怨愤不平,更深层次地,感受到阿炳对生命的体验与对生活的豁达。作品着重刻画阿炳的外形,头部细节与面部情绪刻画的尤为到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品《寒江独钓》则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根材原有的形状,保持了根材的自然性,是根雕作品中最为精妙的雕刻,可谓是“奇巧合一意境生”。作品的刻画中,天寒地冻之时,飞鸟藏尽,行人绝迹,一片孤寂荒凉的景象,寒气凛人,大雪纷飞,似乎连江面都要被冰封起来,此时却有一老人独自在江边垂钓,他身披厚厚的蓑衣,雪花飘落在肩膀上厚厚堆积起来,却毫不在意。老人的形象其实是《江雪》诗人自身的形象,《寒江独钓》刻画的老人正是遭遇贬谪之后的柳宗元,白雪皑皑,寒江独钓,凛然无畏,遗世独立,意境深远,使人情不自禁的联想起当时的政局以及诗人内心的精神风貌,不由得感慨万千。作品巧借根材的自然形态,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巧借树根的孔洞、枝杈与瘢瘤,根材的主体为老人,他瘦弱的身材裹著厚厚的蓑衣,静坐垂钓,虽看不见面容,却更显天气寒冷,引发观者想象;突出的枝干为老人手中的钓竿,造型夸张,想象奇特,根雕整体虽然人为的雕琢比较少,却特色突出,整体线条柔美,给人以流畅之感,石材配坐也极为精妙,色彩与根雕作品相互搭配,色调一致,毫不突兀,为整件作品增添了凉意,更显冰冷孤寂之感,绝妙至极,意境深远。

作品《聆听岁月》同样也是一件人物选材根雕作品,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十年时光,对人生有了诸多感悟,此时,她或是行走在路上,被美妙的风声所吸引,驻足抬头,聆听着岁月的声音;或是在葱葱郁郁的大树下抬头仰望夏日的鸟巢,聆听着鸟儿一家子清脆的鸟鸣声,感悟生命的美丽;或是遥望东方初升的太阳,春风满面。此件根雕作品的出彩之处在于人物面部的刻画,清晰可见、沟壑纵横的皱纹,因劳作辛苦而产生的眼袋,黝黑的皮肤,略显干瘪的嘴角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便越发明显了,聆听时专注的眼神,微微侧耳,似乎是为了听得更清楚,根雕在色彩对比、色彩处理上尤为精彩,人物健康黝黑的皮肤与色彩鲜艳的头巾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劳动人民的艰苦朴素、热爱生活美好品质,风中翩飞的头巾,灰白的头发,栩栩如生的面庞,整件根雕作品刻画的十分成功。

《母鸡》是一件动物选材的作品,根雕的选材灵感来自于一种常见的家禽――母鸡。在雕刻的时候,雕刻者利用根材独特的形状,细密的纹理,根雕整体仅是对母鸡头部做了雕刻处理,注重母鸡头部细节的刻画,一只肥硕母鸡蹲卧在地上,它椭圆形豆子般地眼睛怒睁着,似乎眼中充满了急切与愤怒,脑袋上如花儿一般的鸡冠竖立起来,根材原有的纹理形成了母鸡光滑的羽毛,线条柔和,母鸡小巧尖利的鸡喙大张着,连舌头都挺立起来,似乎是在殷切的叫喊,根雕主体下面是灰黑的的配坐,颜色如脚下的土壤一般,母鸡似乎在用鸡爪快速的挠着地面,更增添了整件母鸡根雕作品的灵动之感,令观赏者不禁不住联想,为何母鸡表现的如此急切,是因为有蛇鼠等天敌的靠近,跃跃欲试准备战斗;或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们受到欺负,有掠食者想要掠食小鸡,它在向孩子们发起危险警示,栩栩如生,如临其境。

参考文献: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7

要求:

了解艺术传播的涵义,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掌握艺术鉴赏的过程;理解艺术批评的内涵与功能。

(-)艺术传播

1.艺术传播的性质

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收者,使其得到扩展。

2.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

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传播主体、艺术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3.艺术传播的方式

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方式。

(二)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2.艺术鉴赏的主体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3.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待

①审美期待是指在艺术接受活动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期待视野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②文体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③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④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鉴赏过程

鉴赏过程包括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像、理解与创造三个阶段。

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②体验与想像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像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③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3)审美效应

①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②净化: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③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三)艺术批评

1.艺术批评的性质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

2.艺术批评的形态

在艺术批评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社会批评,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2)传记批评,如19世纪法国圣。佩韦从研究作者人手去解释作品。

(3)心理批评,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4)文本批评,如20世纪法国符号学者罗兰。巴尔特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作品本身。

(5)读者批评,如20世纪德国接受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3.艺术批评的功能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8

关键字:城市景观;公共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特征

一.引言

公共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一切具有公共性,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都能被称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作品经常是构成一处特定景观环境的主体和视觉的焦点,在空间形态、比例、色彩、质感、人们情感等方面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构成与建筑及人居环境之间的完整。公共艺术只有与城市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协调一致才是最适宜的,从大环境和系统的角度认识公共艺术景观是很有必要的。

二.公共艺术的形式

公共艺术景观除强调它的公共性与公众的交流和互动以外,在价值上,还尊重不用的文化差异,体现出多元丰富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城市雕塑和景观艺术视觉上的审美,还强调了趣味上的“正面性”,功能上的“纪念性”等特征,在作品形态上,也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一)是让艺术作品走向公共空间

走出美术馆,走出工作室,让个人的“架上”作品走进公共空间,成为让公众共享的艺术。公共艺术改变了传统艺术:艺术家、作品、观众这种流程,使艺术成为真正公众艺术。一个好的公共艺术作品,有时候只要是一个好的创意,就会吸引众多艺术家和公众来积极参与的。

(二)走向生活的艺术

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协调不仅仅是视觉审美上的协调,也是与这个生活环境的协调一致。在早期,艺术的出现被看作是高雅的艺术、富人的天堂,公共艺术的产生使艺术从工作室、展览馆走向大众。一方面,它的表现越来越贴近生活,充满平常生活的情趣;另一方面,他所用材料也更加平常和廉价,表现的内容充满了生活的幽默感。在法国巴黎的5月、10月,很多艺术家会集中开放自己的画室,供人们参观欣赏,很多艺术家都利用了廉价的材料,表现的十分有个性,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三)以城市雕塑和景观艺术的形式出现

以这种面貌出现,为它们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这也是当代公共艺术的常见方式,具有雕塑的形态,又丰富了原来意义上的内涵。一些给人印象深刻的公共艺术都是经过艺术家、规划师精心布置的,公共艺术几乎都不会以一种孤立状态存在于环境中,通常都是与周围环境组合在一起。公共艺术以视觉要素的形式出现,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也会对某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斯图加特,它是一座山城,地形有很大的起伏,因此道路上的雕塑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有些雕塑造型的顶部具有一定的识别性。

(四)壁画与玻璃艺术

壁画可以说是艺术从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的最早形式。在欧洲,建筑壁画应该是艺术走向公共空间的第一步,很多国家都有过推动自己的公共艺术的政策,例如,在法国,为了不拆毁旧的建筑,艺术家在这些建筑立面上进行绘画,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品形象和品味。在国外很多城市街头,都能够看到很多这种描绘生活的写意艺术,使人感到欣喜、惊讶和浪漫。

(五)在时间上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

随着公共空间艺术作品越来越多,艺术家们更喜欢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创作作品,所以作品的坚固与地点的固定越来越不受艺术家的喜爱。公共艺术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相对于传统雕塑的永久性更具有灵活性,它们只存在于某个时间段和地点。例如法国巴黎一件被冰冻住的衣服,冰慢慢融化,好像在传达着:我们终于可以在某个困境中挣扎出来,可是要慢慢等待,这决定于周围的环境,好像自己无能为力,这个等待的过程就实现了艺术家的观念。如果去欧洲旅行,也会看到很多很好的街头艺术,它的表现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和乐趣。

三.公共艺术的特征

(一)针对特定时代、地域和环境

它不是放之四海皆可用、普遍适应的艺术,它是针对特定时代、地域和环境的。

(二)公共艺术应引入社会学

公共艺术景观强调了公共性,是与社会、公众、空间相互作用实现的,它的方法和观念首先是社会学的,其次才是艺术学的,只有体现了对社会的人文关怀,才是一种可能有效地艺术方式,它的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

(三)艺术家的创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公共艺术景观场所的设计受到多方便的影响,其中艺术家受环境影响和对城市认识、价值取向都会体现在艺术作品之中。所以这些作品都是个性鲜明的,是艺术家们展现自己的舞台。

四.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在公共艺术领域,开放性使公共艺术景观涉及到全民的生态意识,涉及城市用地、水资源绿化等众多环境,涉及人们的生产消费观念,涉及到历史遗产保护等问题,因此,公共艺术景观体现的生态、人文意识使得很多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着绿色生态和人文的和谐。

(一)绿色生态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实施,绝不应脱离对城市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思考。如果没有适合人类生存很愉悦生命精神的环境,而仅是纯粹的艺术物件,或者以破坏和失去前者为代价,那么艺术的魅力及其内在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细心地将公共艺术创作设计,融入到其地区的生态及景观维护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人文遗产

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与本地域的人文规划设计是分不开的,它建立在城市规划、自然形态及人文基础之上,并对自然和人性深度关怀。公共艺术不仅是装点城市中心区域及广场,而是使其在城市分区规划中融入,成为不同形态社区文化和居民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变迁,给我们留下很多非常珍贵的人文遗产,这些都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资源。

五.结语

现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范围更为宽广,是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空间,甚至整个大地都能成为其展示的舞台,也体现在景观规划师、城市建筑学和艺术家之间的融合。公共艺术景观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联系在一起,它融于和属于整个城市,设计师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设计将公共艺术景观融入城市,改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3.8.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美学;都市设计

1概述

当全球快速的发展,人类的价值观及对环境的感知也相对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变迁,全球化时代的洪流正考验着我们,唯有艺术仍是不变的价值[1]。在我国公共艺术施行至今已有十余年,但普遍大众对它的认知还是处于陌生及不了解的状态,而当公共艺术融入于都市环境中,对环境及对民众的生活是否有加分的效果?至今仍有许多课题尚待探讨。就公共艺术的内涵,除了标的物的存在之外,还涉及更深刻的思量,可称为是一个尚在发展中不稳定的观念。

2公共艺术的内涵与特质

公共艺术的意涵不断地变动发展、与时俱进。大体而言,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将艺术概念和公众生活结合的艺术创作。民众经由艺术家的引导,学习以不同角度的思维和观察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以拉近自身与艺术的距离;艺术家则以此创作机会进入公共领域,不仅扩增创作题材及关怀面向,亦可发展出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公共艺术犹如一面明镜,透过创作过程的反映及最后作品的照射,引发艺术家与民众的双向沟通互动。

3公共艺术的发展

公共艺术在当代我国艺术界和文化界,无论在实践和理念建设方面,尚属起步阶段,其理论体系的大片领域还处于近乎空白的情形。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更是如此,这都是不争的事实,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之初,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并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包括当代城市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广义的公共艺术的称谓及其概念,由经济和社会文化较为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大城市及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得已传播和推广[2]。客观上说,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初步的实践在我国当代的登场,首先有赖于国家和文化渐趋开放的大环境,以及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引进和民间的文化往来;其次,有赖于国内城市建设及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再则,得益于以艺术及教育为中心的一些大学及相关的学术界、知识界的推动。

4现有公共艺术设置的手法

4.1公共艺术于都会空间的角色定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观念的进步,人类对城市环境的不断认识,都会空间里的公共艺术须技巧性以自身存在与外界产生关联,成为烘托背景或视觉交点的意识形态,以超视觉经验以及具有思维辩证符号的意义存在,倾向以观念性的现代艺术表达一种写实的内容,任何公共艺术品都应有其适当的功能来满足美的要求,故当观众在与公共艺术擦身而过时,其背后的产生意涵却可以提供了无穷的诠释可能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存在主意中的意境,公共艺术不像现实主义中的无中生有,创造出现世不存在的情境,即使天天接触仍会有种疏离感,而是会让观众产生移情作用,人们对公共艺术品产生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思考,借由时间与空间的感觉呈现区别性及差异性,若将艺品追溯到一般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艺术家的艺术世界是与外在环境分开,所呈现的也是属于内省和自我的独白;第二类是来自外在环境的冲击,其作品自然反映历史的痕迹与时代的流动性面貌。

4.2公共艺术与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环境对人的作用取决于人对生活环境的多种要求,环境对人的作用有以下五个要素:①亲切感:在环境处理上使人感到安全便利、体贴入微的自尊自爱,他体现在环境功能、氛围以至细部构造的若干层面。②认同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共识性和归属感,它体现于环境的性质、方向和领域等意象的明晰。③指认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差异性和新鲜感,它体现环境的个性,予以人们探索和期待的意识。④文化性:环境实质通过造型、色彩、质地以及空间处理、环境的过渡等传达较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和予以人们愉悦的美感。⑤适应性:以上各要素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或在长时间内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公共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紧紧相扣的实质现象,譬如,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艺术品既有的现象。

4.3公共艺术对公民美学的意义

艺术含有人为意义的审美活动,要追求最高美的心意,脱离有形推进到无形美的自身,所以观念美是为表达形式完美的典型。艺术品并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它只表示艺术家对情感形式的了解,这就是艺术的意义[3]。而艺术的功能,使灵魂平静,心灵与永恒的律动中,透过辩证,而逐步接近永恒美的理念。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纯净化人类的灵魂,达到绝对美的境界,可使宇宙间的事物导向正确、和谐、幸福,激起人类高级理性的快乐,促进精神动力的开展。

美学是研究艺术中美的科学,美与人的工作、生活相关,研究美学,要科学地总结人类的审美经验,揭示各种审美活动的规律也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推动美的创造;促进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发展,史人类的活动更美、心灵更美、环境更美。艺术源自于生活是众所皆知的一句话,但事实上艺术跟生活还是有一段差距。

5结论

公共艺术的设置有助于提升自我美感作用,公共艺术介入都市环境有助于提升公民美学且具有美化环境提升视觉的美感功能,在心理层面让人产生艺术感、优雅感,甚至产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建议公部门设计在征件内容中能加入此一设置主题,让创作者不再只是从自身观点创作而忽略作品实际使用机能,并能提供创作性兼具可接近性的作品,有助于人们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再者公共艺术品大抵设置于户外空间,亦应加强教育一般民众对作品认同保护的心态与使用行为。

参考文献:

[1]何晓明.现代城市客车设计概述[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3(04):8-12.

艺术作品的意境篇10

人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最忌作品的直白浅陋、一览无余、不耐咀嚼,因为这样不能得到领悟的喜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柳宗元的《江雪》之所以倍受青睐,都缘于人们对含蓄无穷的审美意境的追求。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为了创造这种艺术境界。一方面是实有的艺术境界;一方面是虚无的艺术境界。任何一部作品都是这种实有境界和虚无境界完美的统一,且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种既清晰明确,又含蓄无穷的艺术特质,这种艺术特质我们称之为“虚无美”。

这种“虚无美“,广泛地存在于各类艺术作品之中,有时表现在实生虚,有时又表现为虚生实。比如王昌龄的《初日》诗云:”出日净金闺,光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少女,但作品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她,而仅以“云发”二字暗示,然而,一切的美都属于她,都烘托她,她是一个掩映在作品中的“虚无美”,但却那么光彩照人。这个“虚无美”是由作品中所描写的“实”烘托出来的,是读者根据作品中所描写的“实”感觉到的。艺术的辩证运动,使得实可以生虚,而虚也可以生实。如被称为“剩水残山”的南宋马远、夏圭的山水画,大多取自然景色中的一角半岩或半截树枝,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者是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但观之却觉得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也是与这些山水画“妙在无处”的空灵之境异曲同工。都是由“虚”而生成的“实”所形成的“虚无美”。

“虚无美”不仅存在于各类艺术作品中,而且广泛地存在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客观实践中。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艺术境界——“虚无美”由流动状态变为静止的凝定状态而饱含在艺术作品中。因此,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追逐和创造“虚无美”的过程。在艺术欣赏中,艺术境界——“虚无美”又开始由凝定的静止状态活跃起来。此时,欣赏对象夺去了欣赏者的全部注意力。在欣赏者的思维中,只有欣赏对象忘记了自己,甚至连欣赏对象—一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物质载体也都在淘汰之列,从而也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那么,此时占据欣赏者整个意识的就只有艺术境界——“虚无美”了。因此,“虚无美”是以艺术作品为中介,在创作者和欣赏者,古人和今人,今人和未来人的想象中,无限展开的美的意境。艺术中的虚实相生就是为了创造这种“虚无美”的境界。“虚无美”是作家创作孜孜以求的,是欣赏者沿波讨源努力追寻的,作家艺术家追求它,是因为艺术活动是一个特殊信息的制造、保存和传达的整体延续过程。作品具有“虚无美”方能给读者的思想遨游以广阔的天地。作品浅显直陋,不耐咀嚼,欣赏者便得不到领悟的喜悦。艺术欣赏是在感受基础上的想象活动和体验活动。作品没有内在的丰满和自由,“不能把欣赏者导向渺无边际的美的思绪中体味生活的悲欢、探寻生活的哲理,是无从获取审美愉悦的。艺术欣赏是一种精神享受,没有享受的愉快便不能把人的思想导向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作家、艺术家追求“虚无美”,还因为艺术传达生活具有又有尽又无尽的两重性。客观世界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联系、无限展开的生息过程。

作家、艺术家追求“虚无美”更在于艺术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语言以及一切艺术媒介仅能表达感情于万一。因此,在艺术中,有时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反而能取得“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休止、停顿反倒“此时无声胜有声”。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说:“在影片里,沉默可以成为非常动人的效果,可以起多种多样的作用一个无声的眼色可以传达无限深情,无声的人像反而更有表现力。”欲哭无泪反而是悲痛至极的表现。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是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出之。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到,听说柔石等五位革命青年被害时,被压抑得说不出话来,仅用“原来如此”四个字和一个表示无比愤怒的感叹号、一个无语哽咽的省略号来表达自己震惊、愤怒、悲痛、惋惜之情;“原来如此”中蕴含着千言万语,省略号里包含着多么复杂的思想情感;“欲说还休”的后面大有逼人三思的深意。

因此,艺术中睿智的沉默,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诗篇中的空行或虚点,有时能比文字传达出更多的意念;绘画中的残缺、空白,往往会生发无穷的意趣;音乐中的停顿有时能比音调表达出更多的情感空白、休止、省笔、沉默正是为欣赏者留下茫无边际的美的思绪的再创造之地。艺术运动中的“虚无美”存在于数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依附于物态化的艺术作品中。它是一种真力弥满、沛然浩大、幽深浑茫的思幻美,是一种有限融入无限,感情升华为崇高思想,思想邀游于至善至美的境界的无我之美。它把欣赏者的思绪高飞远引,导向光辉的理想境界,忘却平凡和卑屑,获得内在的精神的丰满和完善,给人们的思想遨游和人生哲理的探索创造出一扇通向至善至美的精神宇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