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十篇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十篇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36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1

                            

我有幸参加了盐边县遴选优秀干部和人才第二期培训班的集中培训,为期14天的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理论层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有提高我们能力的课程,使我体会到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领导对我们这些基层干部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使我倍受鼓舞,受益匪浅。在这里,首先感谢县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领导给我们一次加深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专家的悉心教授辅导。 参加此次培训,我充分认识到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培训班保持高度一致。在整个培训中,我态度端正,目标明确,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启发了思维,更拓宽了我的学习和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的努力目标和发展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可以总结: 

一、本次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会议、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水平及能力素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执政能力,大力推进盐边县“五二七五”战略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在此次培训学习期间我认真自学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要求自学的内容;认真听取了《以史为鉴,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铸就成功》、《党的十八大党章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等专题讲座,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到今天的不易。其中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刘敏同志讲授的《以史为鉴,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铸就成功》这门课让我记忆尤为深刻,通过学习使我认清了我县面临的优势、机遇与挑战。优势、机遇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二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机遇;三是攀枝花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机遇;四是国家支持西部地区跨越发展的机遇;五是市委领导的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六是扩权强县的新要求。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七个方面:一是我县地理位置欠佳;二是我县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特别是南北之间的发展;三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四是发展方式粗放,生产要素制约明显;五是经济实力不强;六是北部片区是发展的短板;七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与加快发展的现实还有差距。虽然我县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非常严峻,但我们相信县委政府必定能够狠抓机遇,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稳发展。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2

一、调研情况

今年,我们深入到×市、×县、×区等区县(市)的人事局、乡镇、农村,就农村人才培训专题,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了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我市共有×万农村人口,可以说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较少,不能适应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我市农民文化层次较低,懂得农业科技、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奇缺。据调查,我市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几乎没有,同时大部分中学毕业生也进城务工,这些都使得我市在乡务农的农民文化水平层次较低,造成了农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市腰堡乡中腰堡村为例,全村共有550户2000名村民,共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为零,高中毕业生只有6人。二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广大农民有强烈的培训需求,有着急切的通过学习掌握致富本领的愿望。一些青年农民希望参加学历教育的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农村科技、管理方面的知识,力争学习回乡后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建设新逐村建设的实践中去,做农村的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民希望接受短期的实用技能的培训,通过短、平、快的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致富能力。如×市腰堡乡中腰堡村村民李×谈到,她在销售植物药品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为植物对症下药,正在自学但收效不大,所以迫切地需要植保方面的专业知识。李×的这一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的心声。

二、对策措施

结合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的实际状况,针对广大农民的培训需求,我们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大力培训农村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具体情况为:

(一)、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培训农民,迅速而有效地改善农民知识结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实现农民知识化,使“现在”的农民成为“现代”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二)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工作措施、进展情况和成效

沈阳市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主要包括村村培育大学生、致富能手培养、乡土拔尖人才培养等工作内容。

1.村村培育大学生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一批植根于广大农村,懂得农业科技、农业经济,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的农业人才,为实现“一村一业”提供人才保证。

2.致富能手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让农民掌握

一、二项农业实用技术,扶持农民成为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培养方式:围绕农学、植保、蔬菜、园艺、花卉、果树、保护地栽培、食用菌、饲料生产、林业、农机维修、水产养殖、畜牧、兽医14等个专业,选拔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各类乡土人才,选送到沈阳农业大学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或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使他们成为懂技术、有特长、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完成情况:今年,围绕园艺、保护地栽培、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已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50人。近期,我们正在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将举办8期培训班。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3.乡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培训目标: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

培养方式:对具有农民专业技术职称或在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高层次乡土人才。

完成情况:今年,主要围绕蔬菜、畜牧二个专业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二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00人。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的农民更新改善了专业技术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能力和水平,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三)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实施的其他相关情况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人事厅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支持。省人事厅党组成员、省人才中心王×主任代表省人事厅在×市首期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指出×市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工作开展得好,找到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找到了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为全省人事系统带了个好头,为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也得到了沈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常务副市长就此项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并多次听取汇报。财政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市财政拨出了46.2万元的专项培训资金,各相关区、县(市)财政部门按市里要求拨付了规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一些农村基层村委会也非常支持农民参加学习培训,如×县×镇×村、×村的村委会积极出资,为本村青年参加学历教育个人承担费用部分给予了全额资助。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部署后,广大农民积极咨询有关事项,踊跃报名,体现了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如×区有52人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超出了我们的原定计划。×新区×乡×村村委会主任张×(43岁)、妇女主任薄×(51岁)等一些基层村委会领导也带头参加了大专学历教育班。学员们普遍反映,市人事局举办的农民培训班对他们来说太及时了,太有帮助了。他们认为这给农村年轻人带来了新希望,表示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今后作新农村建设有用之才奠定坚实基础。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也得到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电视台、×晚报、×日报、×晚报、×电视台等×地区9大新闻媒体对此项工作都给予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起了良好反响。

三、建议

在大力进行农村人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还建议: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3

工商银行:以大赛开创银校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途径

九宫格的使用是花旗银行人才库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将绩效与潜能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根据绩效考核和潜能考核结果,将每个员工放在九宫格不同的格子里。格子上方是绩效,左侧为潜能,绩效的三个等级和潜能的三个等级相互对照,将具有不同绩效和潜能等级的员工分为9类,放在九宫格相应的格子里:

5、

近几年来,工商银行每年举办“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借助高校研究资源拓宽创新渠道,积极培养青年创新型人才。业内人士表示,大赛的成功举办开创了银校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开辟了引入社会力量、集大众智慧拓展银行产品创新的新思路,同时也为大学生展示自身才华、实现社会价值提供了新平台。2013年,第四届大赛收到来自海内外420所高校的近千件参赛作品。这些作品涉及银行卡、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小额信贷、投资理财、信托、电子银行等多个领域。

汇丰银行:培养速成的“专才”银行家

民生银行:财富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

招商银行:“挖不垮”的人才培养战略

近几年来,招商银行培养的人才很多被他行挖走。支撑这种“挖不垮”哲学的是招行强大的领导力培养战略,及其对Ceo级人才的内生式培养和储备。

理想的人才库配置是:100名后备管理骨干、300名业务专家、1000名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即“131人才工程”。2009年初,在金融危机压力下,招行仍保持了较高的培训预算,对各级管理层的培训强度和密度并未改变,只在一些细节上稍作调整,例如,把40多位高管赴剑桥大学培训的商务舱改成了经济舱。

为了培养未来级Ceo,招行在培训上也做了不少新尝试。在课程设置中开设“时尚、奢侈品与消费心理”课程,由《时尚芭莎》的主编苏芒担任讲师,教一把手们怎么去认识、欣赏时尚,让这些领导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在研究中,招行要求各个副行长分课题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不允许让员工。

招商银行总行的经理级干部享有名为“金狮计划”的加速培养计划,用管理者素质测评、导师辅导、高层对话等方法,力求把副手们打造成随时可接班的准管理者。招行还推出了针对分行经理人员的“金鹰计划”,在“倦鸟/眷鸟归巢”计划里,每位即将离职的员工都会被告知,如果愿意回头并有合适岗位,招行的大门永远敞开。

银行家培训计划是汇丰培训工作的重头戏,在业界,他们的培训计划被誉为“银行业管理精英的摇篮”。此项计划主要针对应届大学生,包括了解业务流程、大量的课堂培训,以及海外培训机会。在18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逐步成长为既了解当地市场,又懂得国际操作惯例的职业银行家。汇丰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未来,汇丰中国的各地分行行长将全部启用本地人才,公司总部不会再有空降兵介入。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4

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制定与修订问题

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修订,应适应河南省目前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需求,更新教育观念,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层次,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制定与修订,在其过程中应把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已有成果及经验,及时固化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中,并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使河南省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促使河南省加快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目前河南省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问题主要集中在其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计划性,实用性不强,缺少河南特色。

培养计划的执行问题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目前河南省的相关培训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上打着“认证培训”牌子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有的是正规大学的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年或两年的长期培训项目,有的是一些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主办的短期培训,有的是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联合兴办的人才培训中心。这些机构在师资、设备等培训保障上很难控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高校师资观念落后、教材陈旧。目前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的各个高校,共有十多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但由于一些学校的课程实用性不强,教材陈旧,不少教师自身对创意设计观念、趋势不了解,致使培养的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有学历缺能力。而大量的设计机构本来就人才紧缺,无暇也无实力去培养新人,因而望新生而生畏,在招聘时一再强调要找熟手。这也导致了不少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教育培训与实践脱节。河南省的各个高等院校和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受设备、场地、经费等问题的局限,同时又与一线企事业单位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理论教学,被培训人员的实践环节设置过少,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导致培训后的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培养计划的针对性

培养计划中针对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对于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首先是集中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本科人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解决的是从业人员的数量问题和就业问题;其次是通过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和专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和即将从业人员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使之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再次是依托高校和文化机构开展中短期的文化创意培训和讲座交流,解决从业人员对新闻及传播行业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通过以上对普通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保证从业人数的稳定,保障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并能够从中培养和选拔出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培养计划中针对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中端人才是新闻及传播行业的中坚力量,对于中端人才的培养,首先是通过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解决中端人才的策划、管理能力或高级技术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可通过脱产全日制或从业人员在职攻读的方式进行;其次是通过高等院校和专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中端从业人员开展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其目的在于强化专业技能,掌握领先的专业技术,使之能够满足较高难度工作的需要;再次是依托高校和文化机构开展中长期的文化创新培训和短期的人才交流,使之能够掌握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创新思想。通过对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保障中端从业人员的较高素质并能够从中培养和选拔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

培养计划中针对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要求。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是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引导力,高端人才决定了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对于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培养,可通过高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级管理与设计策划能力;也可通过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为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提供创新性研究的平台,使其具有开创领先技术与先进思想的能力;还可依托共同平台开展中长期的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交流,使高端人才能够掌握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创意思想,交流创新思想与经验。通过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可以进一步提升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的能力,为我省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指明方向。

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学历(学位)教育。学历教育,即通过高等院校培养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这是发展新闻及传播行业、解决人才匮乏的战略途径。学历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及后继研究阶段。

本科教育阶段: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省教育厅应当根据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的客观发展需要制定具有详细指导意义的文件,各高校根据省内统一计划,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设相关专业。二是为完成河南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各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当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具有河南特色的课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河南文化底蕴。三是扩大授课平台与新闻及传播行业一线的企事业单位联合,邀请一线专业高端人才走进大学开设课程。四是扩展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学校亲身参与到新闻及传播行业第一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硕士研究生阶段:一是通过课程体系或课题研究加深其对河南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使之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河南文化的精髓,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发掘能力。二是通过课程设置加强人才的高级专业技术的掌握,并通过课题研究使其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开发能力。三是为研究生搭建高级研究、实践平台,通过文化系统和新闻及传播行业一线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参与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运营与操作的高级实践平台。解决其深入研究与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四是开设交流课程,聘请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与研究生交流,或派出研究生到其他高校、文化创意机构作访问学习,拓展其眼界,积累经验。五是开设时尚流行课程,提高研究生创意的时尚把握能力。

博士及后继研究阶段:一是通过课程体系和课题研究,使博士生及后继研究人员能够全面理解与掌握河南文化的精髓,并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与表现能力。二是通过高校、文化机构的共同平台,使博士生及后继研究人员能够从事主导新闻及传播行业的活动,在发挥其高级人才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三是依靠高校设立高级新闻及传播行业的高级研究机构,为高级人才进行新闻及传播行业的相关后继研究提供支撑。

资格认证培训。一是省内依托教育管理机构设立新闻及传播行业的资格认证体系的监管机构,对资格认证培训进行管理与控制,依据我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控制培训项目,监督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对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进行指导。二是理清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的关系,从业资格培训通过中短期基础培训解决新闻及传播行业中对于从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执业资格通过中长期专项培训解决新闻及传播行业从业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三是对职业资格培训进行等级划分,对新闻及传播行业中端人才进行高等级职业资格培训,加强新闻及传播行业中坚人才的培养。

非学历培训。一是针对性的文化创意培训:针对性的文化创意培训是分阶段、分人群,面向普通和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进行的文化或创意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河南的历史人文知识可作为专题培训,以加强河南文化的表现力度。二是针对性的技术培训: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是为了解决普通和中端新闻及传播行业人才在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要能够做到对于新知识是新技术的及时引进和培训普及,以保障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三是访问考察:通过省政府和文化部门搭建访问考察网络,使新闻及传播行业的中高端人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访问考察,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和模式,考察新闻及传播行业发达地区的运作效果,为河南省的创意产业发展汲取经验。四是人才交流:通过省政府、教育厅、文化部门、高校和高端新闻及传播行业机构搭建高端的人才交流平台,设立人才交流机构,组织和促进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高端人才的交流。在新闻及传播行业一线单位和高校中引入访问学者制度,使其他地区的高端人才可以更好地为河南省新闻及传播行业服务。(本文为2006年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5

一.背景分析与关键问题分析

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1.基层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总结

2.中层管理者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总结,

3.高层管理者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总结

三.培训目标

四.培训体系运作计划

1.课程体系

2.培训师培训

3.培训设施

4.培训管理制度

五.人才培训开发计划

1.确定人才需求

2.确定人才来源

3.培养的方式

六.培训课程安排与预算

七.培训业绩评价方法

1.培训体系运行计划评价指标

2.人才开发计划执行评价指标

3.培训课程实施计划的评价指标

一.背景分析与关键问题分析

xxx百货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百货企业。在将要结束的2003年,公司先后开办了珠海店、兰州店、阳江店,积极筹备东莞店、连店等,这一年是公司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2004年,xxx将继续在全国迅速扩张,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人才的数量要求增加,无论是分公司还是总部都需要增加量的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二是对现有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管理观念有待于更新,原有的管理方法有待于改善。随着公司的迅速扩张,公司员工数量急剧增加,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凝聚力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深入宣导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是培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百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激增,而人才数量的增加受一定的时间限制。在2003年的招聘中,公司所需的许多职位难以招到合适的人选,特别是具有行业特性的职位,如招商、分公司中高层管理者。鉴于此,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制定2004年人才培养开发计划,重点培养公司急需的人才。

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2003年11月,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在深圳总部及三家分店(华侨城店、量贩店、华发北店)、分公司(管理顾问、音像)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培训需求调查,共发出665份调查问卷,收回645份有效问卷。本次调查广泛收集了员工的实际培训需要、了解员工的工作心态和现状,为合理、科学的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总部、分店、分公司基层员工认为:

1.需要进行管理知识培训的51%;

2.愿意休息时间参加培训的45.2%;

3.内部培训师对公司发展作用较作用以上的约50%;

4.个人可以承担培训费用的占32.5%,不承担费用的占51%;

5.认为培训能够提升工作绩效的占35%,不能够的占15.2%,说不定的占37.9%;

6.可以接受签订协议的占32.7%,不可以接受的占43.2%。

分析以上数据,说明基层员工对培训有了较初步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有较的改善空间。在课程的需求方面,较急需《沟通技巧》、《人际交往谈判技巧》、《顾客服务技巧》等课程,而绝多数员工认为《百货业岗位技能》、《百货业营运知识》是必须的培训课程。

总部、分公司经理助理以上、分店组长以上员工认为:

1.个人可以承担部分培训费用的占35.8%;

2.培训能够提升工作绩效的占34.3%,不能够的占11.9%;

3.可以接受签订协议的占37.3%,不可以接受的占49.3%;

4.愿意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培训的占50.8%,不愿意的占43.3%;

5.认为内部培训师对公司发展作用较以上的占52.3%。

从数据上看,中层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和基层员工的相差不,在某些方面略有提高。这是培训组织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层管理者急需的是人际交往谈判技巧》、《时间管理》等课程,《企业文化》、《有效领导与激励》、《职业经理的绩效管理》、《如何塑造优秀团队》等课程是必须的课程。

公司高层管理者认为:

1.可以承担部分培训费用的占62.5%,

2.培训能够提升工作绩效的占100%,

3.可以接受签订协议的占87.5%,

4.愿意利用是休息时间参加培训的占62.5%,

5.认为内部培训师对公司发展的作用很的占62.5%,较的占37.5%;

6.现场评估培训效果最佳的占37.5%,闭卷考试的占37.5%,岗位技能测试的占25%。

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明显比基层员工及中层管理者高很多,这为公司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高层管理者对急需的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必须的课程包括《企业文化》《人际交往谈判技巧》《影响力与领导风格》《如何授权》。

从问卷反映的其他数据还可以看出,员工在公司任职期间参加的由公司组织的培训较少,且难以形成系统,而员工对公司培训的期望还较高。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能反映出公司的培训需要力提升,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管理技能。

三.培训目标

xxx百货迅速发展的2004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将在培训方面为公司发展提供力支持,力求达成以下培训目标:

1.完善基层员工的培训课程,加强培训,显著提高基层员工的专业知识、服务技能;

2.执行人才开发计划,培养一批公司急需的中层管理者;

3.提高现有中层管理者的职业素质与管理技能;

4.为公司高层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技能提供条件;

5.进行规模的团队建设培训,加强部门、员工的沟通;

6.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四.培训体系运作计划

2004年,在既有的《xxx培训课程目录》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一线员工(导购员、收银员、防损员)的业务技能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中层以上员工职业素质培训课程,同时引进重要职位所需的技能培训课程、管理技能课程。引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派遣内部培训师参加外部培训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公司内部培训课程;一是直接聘请外部培训师,形成外部培训课程及外部培训师团。通过以上各种方式,最终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师资的培养是2004年培训组织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按照新的培训管理办法,2004年5月1日后,所有的培训师应取得资格证后才能开展培训活动。总部需要培训一批较高素质的公共课程培训师,各分公司(分店)需要培训一批担负一线员工技能培训的培训师和一些公共课程培训师,在新的培训管理办法生效后,至少保证每个分公司的每个现场部门有一名岗位技能培训师。在本培训年度内,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为内部培训师创造多种机会提高培训技能,提供开发课程便利,使内部培训师能高效地实现培训目标。

2004年,继续完善培训设施,力争总部能建立一个独立的合适的培训教室,各分公司有自己的培训场地。总部应添置光学投影仪、摄像机、数码相机、便携式cd机、dvd刻录机等培训设施。

2004年,继续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根据执行反馈的情况修改现有的管理制度,增添新的培训管理制度。在整个公司(包括分公司)内部建立培训管理员体系,年底前达到每个分公司(分店)有一至两名素质较高的培训管理员,有一个运行良好的培训管理体系。

五.人才培训开发计划

近期人才培训开发计划主要以培训行业特色较浓的职位人才和具有很高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的中层管理者为主,包括营运经理、楼层主任、防损经理、防损组长、收银主管、收银组长、物管部,主任、财务主管等分公司(分店)中层管理者和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管理者,同时培养现有的中高层干部,提升其职业素质,提高其工作效率。通过培训开发,培养xxx自己的人才梯队,使公司的人力资源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较长远的人才培训开发计划则主要考虑到公司两年以上的人才需求,通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完全融入xxx企业文化、独挡一面的人才。

人才培训开发计划的采取以下步骤执行:

第一步:确定人才需求

人才需求主要是依据两个方面的情况来确定。一是公司的新店开业计划。根据开业计划,确定适合分公司需求的人才;二是动态人才需求。公司的人才可能因员工离职、人才晋升、职位调动、公司发展部门增编等情况而出现的职位空缺。根据以上两种情况,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统计整个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第二步:确定人才的来源

人才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竟聘、选拔。通过在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中选拔来实现人才需求,可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选拔的人才也更了解公司的情况,更易于融入整个团队当中。另一种方式是外部招聘。通过招聘选拔适合公司需要的人才,能及时满足公司的人才需求,并可以使公司获得较新鲜的观念、方法。

第三步:培养的方式

人才的培养采用以下方式,一是进行岗位锻炼,在岗位锻炼中由上一级管理者进行工作指导,这是一种最直接、迅速其岗位技能、积累行业经验的培训方式,;一是在不同岗位、不同的地区进行实习,通过此种方式,培养较高层次管理者的;一是按照职业素质模型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管理技能。

六.培训课程实施计划与预算

见附表一

七.评价方法

培训体系运行计划评价指标有以下三项:

1.培训课程开发数量;

2.内部培训师数量与技能;

3.培训制度及人员体系完善状况。

人才开发计划执行评价指标为人才培养数量与公司人才需求满足程度。

培训课程实施计划执行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四项:

1.培训课程实施的数量;

2.员工素质及技能提高的程度;

3.员工满意度及士气;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6

基金项目:1、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安徽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与实证研究》(2012SQRw218);2、安徽新华学院校本研究课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研究》(2014xb03)。

摘要: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办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和问题进行阐述,提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的六大计划,希望能给同类型高校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训

教师是学校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并决定着高校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民办高校,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的计划,才能适应其持续发展需要。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现状

当前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二是招聘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三是来自公办高校的兼职教师、退休教师;四是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其中,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是民办高校引进教师的主要来源,民办高校普遍存在教师年轻化的特点。民办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还不到位,缺乏系统规划。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层重视不够。民办高校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管理相对不完善,因此学校管理层对培训工作缺乏更多的关注。受限于学校规模和发展阶段,在学校资金的支持方面,还没有向教师培训过多倾斜。

2.培训制度建设不完善。在制度建设方面,民办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还缺乏有效的指导,制度发展落后于现实需要。

3.培训活动和形式单一化。针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主要集中在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阶段,上岗后依托院系进行管理。培训活动数量难以满足青年教师需求,以讲座为主的培训形式,难以吸引青年教师目光,培训内容和形式亟待转变。

4.教师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受限于民办高校的发展阶段,以教学为主体的大环境下,青年教师对培训的兴趣不够浓厚,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此外,青年教师生活压力非常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职业的认同感。

三、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的六大计划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长久之计。安徽新华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重视自有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设立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经费,大力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六大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1.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是其最基本的素质,学校将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建立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引导教师自觉养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2.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学校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实施“硕士化工程”和“博士团队工程”,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根据青年教师成长需要,每年对新进教师开展两轮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教学业务、管理制度、教学技术与艺术等多方面培训。

3.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学校在实施教师培训进修基础上,着重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上下功夫,重点帮扶新进青年教师和评教排名靠后教师。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课件制作大赛、教案讲稿比赛,开展学生网络评教,教学督导、教师同行、管理人员听课评价,教学满意度调查等,通过评比,找出差距。

4.双能师资培养计划。企业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能够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实践资源。学校鼓励和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考察参观、顶岗锻炼,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资格证书考试,引导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学校积极邀请企业的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定期来学校举办讲座,协助学校教师开展研究,培养双师型教师。

5.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学校设立专项津贴,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力度,在对外考察、交流学习、在职提升学历等方面提供资助,帮助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加快成长。

6.教学团队培育计划。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团队,为鼓励教师抱团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研究相关课题,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经常性地开展团队研讨活动。在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上优先资助,在教学团队外出考察、进修深造、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青年教师提升研究能力。

青年教师是支撑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要密切关注教师发展研究,努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环境,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洋,范文霞,李林.关于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1):25-29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的网络特性非常适合于网上创业,教育部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结合专业教育,全程融入于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院校是指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重点是使大学生在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其未来从事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既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又要求高等教育直面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涉及课内教育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拓展训练。我们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三模块”教学组织模式,注重学生校内外实训实践项目质量,使学生认清自我,形成良好的创业习惯,增强创新精神,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创业行为。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教育,而是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二者结合起来,不断地深入实践,将创新和创业的内容渐渐渗透到电子商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二、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并逐渐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融合。仅开设了一至两门以就业为主的就业创业指导或基础性创业课程,根本谈不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更谈不上和专业教育结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的结合。(2)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设置有待改善,所开展的创新创业还停留在课外环节,处于被动、临时应付、不规范的发展状态。同时,课堂教学有待优化。(3)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4)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使得高校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致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缺乏孕育的土壤。

三、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目前,我们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了电子商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还构建与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知识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具体做法。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系列化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立系列化创新创业课程讲座。

2.构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整合形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包含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五方面内容(五个子计划),每个子计划又包含若干项目类,每个项目类由若干具体活动项目组成。

具体活动项目为:①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包括学生申请科研课题、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创新型实验、开放实验等活动。②创业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③科技竞赛计划: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④人文素质提高计划: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群众性(非专业)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⑤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是要求学生参与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3.提升创业型人才培养保障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企事业单位一线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申报课题、进修或者参加培训班、企业挂职或者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开发等方式提升教师能力。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特别是与电子商务领域相关企业的合作,能增加创业教育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能促进就业,创造就业。加强电子商务实践平台构建,通过基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设计的实践教学平台,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进行项目开发创新和自我技能训练,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

四、总结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创业热潮。创新是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的一致追求,技术的创新,使得电子商务更具广泛的应用性,也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地成长壮大起来。为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教育理念基础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将专业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结合。理念决定行动方式,行动方式决定行动效果,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行动,能有效提升教育成效。因此,在开展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树立将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在专业教育中全过程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

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

[2]沈小平.面向创业训练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

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3]徐丽娟.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实践与研究

[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2).

[4]王慧.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实训

基地建设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6).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8

关键词: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校企结合培训;工程实践教育

作者简介:崔英花(1973-),女,朝鲜族,吉林蛟河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杨曙辉(1970-),男,黑龙江宝清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教授。(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9年度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09GJZD0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年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JGZD0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年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JGYB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39-0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的思路更加明晰,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大改革项目也应运而生。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的概念其实在国外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词语。对于像德国这样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工程教育由来已久。[2]与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相比较,我国工程教育存在培养方案针对性不足、培养目标不清晰、大学教师缺乏工程经历、大学毕业生工程经验薄弱、企业不愿接收大学生实习等方面的问题。[3]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及发展水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方法,是所有从事高等教育人员的当务之急。笔者有幸参与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践工作,在课程设计、编排、校内外培训人员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结合实践活动提出一些看法。

一、课程设计要合理选择、周密设计、统筹安排

列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课程要与行业基础理论和行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既要保证通过该计划的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和前沿性,使学生通过培训能够夯实专业基础,掌握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发展、接触技术前沿。在专业课程设计的环节上,前期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并且要有学校任课老师和企业培训人员参与,保证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衔接流畅,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环环相扣,学校与企业教育交相辉映,保障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在教学的内容设计上要讲科学,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卓越工程师计划”强调“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教育理念和“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要求[1],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要很好地体现这一宗旨。作为企业方的培训,既不能偏重理论,让学生回归课堂,也不能单纯只讲设备及其操作流程,变成产品的代言人。如果学生通过实训只是了解了一些设备,学会了一些操作,停留在表面的技能训练和仪表操作上,而没有通过实践培训对理论知识实现再加工和升华,这样的学习不仅浪费时间、人力及金钱,而且违背了进行工程实践的初衷。

实训不是要搞设备配置培训,也不是搞员工的上岗培训,更不能把对学生的培训简单地变成对客户的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的内容要更有深度,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到在学校无法获得的工程实践知识;同时,这些通过实践的渠道获得的工程实践知识要与理论知识相呼应,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践出真知”的效果,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认知实现对知识的融汇贯通,为创新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做好铺垫。

因此,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中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既要突出“实践”特色,实践内容又要与学校的基础教育相呼应。学校要邀请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使人才培养计划既与企业需求接轨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组织编写一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和实训教材。总之,一定要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的始终。

三、对于师资人员的选择及培训工作要深入全面

“卓越工程计划”要求师资人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些从业人员既不能坐在象牙塔里纸上谈兵,也不能仅仅是设备配置和运行维护的熟练工。企业方师资人员的选择要尽量吸引行业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而不能是只会讲解设备操作方法,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客户服务人员。这些技术人才既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要有与之紧密结合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企业的培训人员要与学校的教师有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依托相关试点专业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改革试点[4],以推动院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组织在岗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参与技术服务,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吸引行业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只有做好这样的双向交流才能真正把目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做实做强,学生才能真正从校企联合培养的工程中获益,才能真正把这项事业做好。

四、要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意识

卓越计划不仅仅是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更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而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同时,为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还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1]因此,对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引入创新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各院校要依托校内实验室、工作室、创业园,积极争取与外界合作,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多花心思,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的实训操作侧重于调试配置,而没有给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留下多少空间,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环节较为薄弱。在实训环节上,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其中。除了基本的训练单元外,还要把工程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整理出来,设计成学生能够理解、便于尝试的小项目,让学生参与。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更能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训过程中担当主人翁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年轻人勇于挑战的特质。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活用,真正把实训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知识再造、知识重新整合的过程,达到培养有实践经验、有创新意识的工程人员的培训目标。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收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在专业教学阶段引入来自企业的项目教学、项目设计等题目,让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从市场调研、设计、制作到作品展示的整个实战过程,撰写项目设计论文,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市场适应性都将产生显著效果。学校还应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开发项目,并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组织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当今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参与院校应开拓思路,研究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方法与内容,与企业深度合作,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为学生的实践教育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整合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提供指引和支持。这种深度融合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必将为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和工程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制带来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http:///high/tbch/2010/zygcs/.

[2]王春梅.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变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1,

(1):12-15.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9

在谈到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时,韩长赋强调,农村实用人才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中央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牵头任务交由农业部负责,各相关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搞好工作谋划,抓好任务落实。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大力开展“阳光工程”等各项培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技能素质。继续抓好大学生村官示范性培训,积极引导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业兴业,为农村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抱负、有闯劲的实用人才带头人。大力培养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等,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动和活跃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韩长赋要求,要抓紧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体系,推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思想解放、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确保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着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推广等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人才,明确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分类评价制度。

针对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韩长赋要求,要进一步争取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支持,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认定标准,明确培养对象和目标要求,确保培养工作有的放矢。

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加快构建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学历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满足广大农民不同培训需求。

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扶持体系。农业部面向基层的项目要向实用人才倾斜;支持地方在土地流转、经费资助、信贷发放、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造条件让农村实用人才放手创业兴业。

会上,韩长赋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关键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在科研人才方面,做好国家“”、“”人选推荐工作,实施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抓好重大科研项目实施,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

在推广人才方面,抓紧推进落实“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岗计划”,全面组织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和“万名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尽快提升推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篇10

培训需求调研与项目干系人分析不够全面,片面理解部分干系人需求;

培训项目团队组建及风险控制点处理不当,项目经理m没有全程参与;

培训项目实施和管理流程不到位,培训效果反馈滞后;

项目资源分配不恰当,一开始就引进过于系统的培训课程,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培训知识全部为通用化,而参加学习的中层干部由于所掌握知识不同需求很个性化;

在培训中仅重视现场反馈,忽视了培训后的二三四级评估,未实现全程跟踪反馈;

该培训项目与公司近期的人才培养计划挂钩不足。

运用企业培训阶段成熟度模型分析,a公司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培训应从解决问题向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对于新任命的这批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应根据提拔前不同的管理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而根据H总裁和这批干部的个人需求,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该批干部80%是从业务岗位提拔的专家人才,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但团队管理能力较弱。所以,首先应该对该批干部进行角色转换的培训,并辅以常用的管理工具、表单等培训。在后期再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路径安排系统的管理素养和知识培训。

a公司的该次“mtp培训项目”如果想继续下去,正确的做法是:

立即停止该培训项目,对前期的得失进行总结,然后按照项目管理的步骤,重新规划新的培训项目;

分别与H总裁、参与培训的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L公司和w教授等所有干系人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根据需求调查结果对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划出目前的培训计划,包括内容、时间、资源、关键节点和风险控制等。然后根据需求调查中发现的个性需求,规划出每个人的学习路径及学习项目,根据不同人员需求进行系统化管理培训;

重新组建培训项目团队,由m经理任项目经理,全程参加培训项目的调查、项目计划书的拟定、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的总结、成果转化等;

投入新的资源,根据重新规划的培训项目要求,重新组织讲师,开发新的课件,组织培训并开展一二三四级培训效果评估;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重点将培训学习内容的转化与各位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的个人绩效挂钩,确保该培训项目的有效落实。

a公司新的培训项目能否有效实施,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书。按照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拟定项目计划书的步骤如下:

需求调查,包括所有干系人

H总裁,需要快速提升刚刚提拔的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的职业素养、管理认知与管理技能,为公司业绩提升打下基础;

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需要快速转换管理角色,快速掌握管理方法、技巧和工具表单,以快速提升所管理部门的业绩;长期需要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训;

C总监,由于自身也是刚刚被提拔的干部,所以需要快速转换角色,快速掌握管理方法、技巧和管理工具表单;并且需要尽快组织中层干部的培训,提升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完成H总裁下达的培训任务;

L公司,具有系统化的管理培训资料,讲师资源较丰富,可以按照公司培训需要定制开发课件,需要一定费用和相关利润。

综合各干系人的需求,分阶段实行培训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可根据培训需求的紧急性分成两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完成提拔干部的角色转换和快速掌握基本管理技巧和工具的培训,可规划一个三天的集中培训(含训练)项目计划;第二阶段,根据不同人员的能力差异,规划一个系统的、较长期的关于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升的一个培训计划。

重组培训项目团队,全程跟踪反馈

a公司,需要重新组建项目团队,可由m经理任项目经理,参与项目的需求调查、计划书的拟定、培训机构确认、课件及讲师的审核,负责项目的实施及全程跟踪。每期培训后m经理应及时收集并总结不少于三人的学员反馈;负责后期跟踪培训的转化效果,及时汇报C总监和H总裁,以便及时与L公司修正培训中的不足,达到培训预期。

m经理还需要根据项目风险点进行培训风险控制,重点控制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学员需求和公司期望,讲师讲授效果和后期实施转化等。

控制成本,合理规划培训周期

制定好培训计划后,应由项目经理m根据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对相关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其中显性成本包括场地费、L公司费用、交通费、食宿费等,隐性成本包括参培人员的误工费、风险点控制失败等产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