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十篇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十篇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7:09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较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期的关键阶段,也突显出较为复杂的社会态势,存在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之下,人们的价值观、荣辱观、人生观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需要合理地重塑和再构,更好地协调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处理社会突发事件的危机状态,这些都有待于我国心理健康服仗逑档慕ü购屯晟疲我们要面向我国的心理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健全和完善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更好地创设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一、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他们亟需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治疗,还有一些青少年人群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困扰和压力困扰,这些现实问题给社会提出了极为尖锐的问题,如何开展好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世界范畴来看,许多国家都建构并完善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制度,成立了现代社会支持和援助系统,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较晚,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具体表现为:

(一)制度建设

为了建构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我国不同部门出台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制度和法规。在教育系统,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在卫生系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提出建立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体系,健全心理卫生服务网络,使精神卫生工作步入了新的台阶。在社会职能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设立了心理咨询职业的不同等级,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到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支持系统,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渐走向专业化、正规化。

(二)队伍建设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服务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分管,并有专家进行指导,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三)服务模式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1)医学服务。这主要是以医院为主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它主要针对心理障碍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服务。(2)教育服务模式。由于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发育阶段,因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首先在高校推行,并逐渐扩展到中小学领域。在倡导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并主要是以教师辅导员的角色和身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辅助,并且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形式,如:心理教育课程、同伴交往咨询等。(3)社会服务。这主要是借助于社会的支持性力量,重点咨询社会中存在的婚姻情感心理问题、亲子关系心理问题、子女教育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等。在这个社会服务模式下,主要是经由获得了专业培训的人员,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四)理论建设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引入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系统家庭治疗心理学研究等,在具体的服务方法理论研究方面,以高校的基础较好,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课题研究领域,开展了“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等,并获得了较大的突破性的进展。

(五)培训建设

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种方式,输送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人才。在学历教育中,有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临床治疗专业、精神卫生专业等。在非学历培训方式中,从社会中吸取喜爱并有志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参加相关的非学历培训,从而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基层人才保障。

(六)监督管理建设内容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渐走上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并以《精神卫生法》作为标志。并且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资格准入条件规定方面,由卫生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定和分类,更好地规范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剖析

(一)全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全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关注度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1)政府的重视度不足,资金投入较少,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还主要是依靠部门和机构的管理和监督。(2)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够,同时由于缺少对心理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人们通常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寻求支持,或者由于自身的传统观念或自卑心理,而最终使心理问题演变为精神疾病。

(二)尚未形成统一的整体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部门自成体系的状态,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缺乏有效的交融和互通,导致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无谓的浪费,这种自成一体的状态不利于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资质认定和培训欠缺统一规范化的监管和评价,显现出人员专业素质不一的状况,对于资格认证也缺乏继续教育和更为完善的考核,显现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性

相较而言,城市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要高于农村,而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优于西部经济落后区域。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之中,有心理健康服务爱好者,他们出于兴趣开展以志愿为主的心理健康服务,然而这种状况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四)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较为滞后,心理咨询专业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培训层次和水平,在非学历培训的方式之下,出现了一些“半路出家”、“批量生产”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资质鉴定缺乏明确而权威性的标准和评审程序、受训人员难以得到持续有效、系统的专业培训等。

三、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举措

(一)增强社会民众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视度

要将精神卫生视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使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要通过对精神卫生的重视,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防范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政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国家要做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从国家策略上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上议事日程,加以统筹规划,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提升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认识。

(二)健全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立法制度体系和注册制度。具体包括以下机制的建设内容:

1、建构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预警机制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融入到社会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介之中,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心理健康和保健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专家、精神医学专家免费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向社民众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帮助社会民众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并建立社会民众的心理健康档案,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量表的方式,对社会有心理问题倾向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普测,并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2、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

要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能够在出现突发的心理事件的情况下,有专家可以随时赶赴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的心理支援,从而使需求者得到及时的帮助,缓解心理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心理疾病的出现。

3、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建构和完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家庭――社区――学校――政府心理健康服务的双向反馈,创设心理健康服务的绿色通道;还可以通过建构间接沟通机制,如:热线电话、知心信箱等,实现快速、便捷、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

4、健全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可以成立官方和非官方组织的整合,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协同,还可以发展民间的心理健康服务组织,采用社会的支持力量,充实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力量。另外,还有一些自助团体,也可以成为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三)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

要建构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监督体系,采用心理咨询员督导的方式,培养其职业情感,获得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更好地为心理健康咨询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还要完善检查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咨询工作人员的建设,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教学课程设置、科研等方面,更好地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完善,由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完善和健全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视度,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构建心理健康服务预警机制、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建设,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统一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认定,并采用科学有效的督导机制,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绛玲.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督导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2]谭慧.论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的积极意义[J].知识文库.2016(07)

[3]陈玉明,庄晓伟,李霞.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5)

[4]黄容.关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2)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2

关键词:社区服务;心理健康;体系构建;社会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67-02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入转型期,生活节奏变得高速化,生活环境也变得多样化,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心理上受到各种不良应激因素,从而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心理疾病及其诱发的生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问题之一。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居民心理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社区主导心理服务同其他商业性质服务最大的区别在于,社区主导体现了其福利性质,也明确规定了政府对于该项服务事业有着必然的职责[1]。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一把手”对于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将心理健康同当地区域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高度,也没有切实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也使普通居民的一项基本权益与福利。另一方面,由于在基层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经济效应并不显著,也使许多基层政府望而却步。同时,社区属于基层治理机构,工作面广,开展心理服务除了需要社区主导外,还需要政府其他专业部门的参与与配合。譬如卫生局、公安、街道、民政局、救助部门、妇联、残联等。但由于目前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仍然是以卫生部门(卫生局及下属卫生医疗结构)为主,其他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相互之间职责交叉,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的情况。

(二)资金保障不到位

资金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是当前社区卫生健康服务所面临的阻碍之一。相对于英、美、澳大利亚等国家落后了半个世纪以上[2]。我国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全民医保是2008年才开始起步,目前正处于推广阶段,仍有30%以上的居民未享受医保待遇。与此同时,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处于建设阶段,只在中等以上城市建有,并且远远没有普及,居民需求与医疗供需间存在极大的供需矛盾。当前社区心理服务主要都是挂靠在社区或者街道,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挖掘,资金多是依靠政府的临时性拨款,不够稳定,也不长久。

(三)社会组织和专业队伍分散薄弱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呈现年轻化特点,以中青年为主,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大于45岁的仅占11.72%[3]。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所致。实际工作中,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是以兼职、非专业人员为主,有些地方甚至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目前我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配置上尚未考虑配备心理学的专业人才。另外关于居民卫生服务的社会自组织发展与社区参与程度不足,也进一步制约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社区医疗人员的配备普遍不足,人力的限制使得社区医疗只能够应对日常的医疗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同时即使是开展了,教育人员的学历层次却又普遍偏低,对社区心理教育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服务培训体系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已开展的社区心理服务地区,其从业人员主要是基层医院调配的医务人员,基本都没有接受以社区心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培训。许多人都是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才开始进行相关学习,学习方式也多集中于自学。社区心理服务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确保沟通的有效性。专业培训不仅有利于服务工作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利于从业者自身的心理健康,能够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和自我内心。但由于缺乏体系化的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致使专业技能与业务经验的不足,因此难以保证心理服务的水平及实际效果。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一)转变政府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理念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建力度,建设功能型、服务型的服务站,完善社区的内部功能,真正使社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发挥应有的作用[4]。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中,要正确认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树立“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调节”的观念。面对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要,政府显然难以个个满足,在实际工作安排中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和运行方式应适当做出调整,减少政府压力,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效率。欧美国家在公共产品管理模式创新中普遍重视将公共产品竞争化,一方面允许私人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形成与政府部门的竞争。另一方面在政府内部开展绩效管理、分散权力,形成政府内部的竞争。

(二)改进政府的治理模式

参考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以发现,其政府治理模式与我国有着较大差别。笔者认为,今后政府在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时,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划桨”走向“掌舵”。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仍然是以统治型和全能型为主导,其管理中过于追求基层行政组织的权威性和功能的专门化。而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政府必须尽快转变原有的“划桨”者身份,而作为“掌舵”者。即减少工作的具体参与与实施,而加强宏观规划、管理监督职能。二是从集权走向分权。分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下放管理权至基层社区及社区卫生机构,给予其工作开展的灵活性,鼓励其工作创新与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降低政府服务成本。二是政府向公民放权,向社会放权,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与监督。政府可以通过向社会组织、中介组织授权的方式动员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独立或者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形成多重关系。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政府肩负有社区心理服务的重要责任,在原则上需要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来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因此,需要将社区心理服务纳入到公共卫生建设的范畴中,政府对其进行财政预算拨款,进行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心理服务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当今的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筹资途径,构建起一套合理的社区心理服务经费补偿机制,以此来对社区心理服务的经费提供保障。这种多渠道的筹资机制与上一节中所说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适当吸引民间资本,可以从公益角度和市场化运作角度来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四)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规划

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应当首先明确管理权责,从多机构各行其是走向统筹整合[5]。笔者认为,可按照“以卫生局为领导,以心理卫生协会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落脚点”的服务模式创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体系。借鉴克拉玛依的机构设置模式,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网络体系是以政府心理工作中心为核心,以各街道心理工作站为平台,以街道相关机构人员为基础。同时加强心理服务干预、筛查、控制和跟踪的完全机制。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评估、诊断、跟踪,形成“信息、评估、反馈、防治”的预警系统及干预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心理干预具有更高的针对性。

(五)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主要在于人才的引进与队伍的培训两方面。在人才引进方面,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人才,也可以由社区所在市县中心医院、心理专科医院调派专家进入社区。在队伍培训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部门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对各种专业知识与健康教育授课技巧进行经常性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医务人员各项能力水平。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合作,制定系统、规范、科学的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其次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学历教育。再次,政府应积极完善心理师资格评级认证体系。此外,队伍建设除了需要大量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外,同样需要全科医生、护士等多种医学健康服务人员,因此社区应当科学地设置队伍结构与人员组成。

三、结语

社会心理问题极大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执政者必须加以更大的关注和重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本就是一项长期并且繁杂的工作,并不是某一个方面努力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人员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积极、认真、扎实的对这项工作进行坚持与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一定的提高,并让他们的健康素养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孔筠,崔新娟,李德俊.社区卫生服务亟待加强心理疾病防治工作[J].保健医学杂志,2009(4):256.

[2]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2011(11):688-691.

[3]徐华春,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10(4):1006-1009.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3

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长治久安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这里面既有历史原因又有文化原因,甚至还有心理层面的若干不适应性。

(一)典型案例我们选取的典型样板,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进行分析,因其境内不仅有汉族,还有彝、回、藏等28个少数民族,民族众多,该地区各种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明显,民众的文化心理问题具有民族地区的典型性,因此该地的社区心理服务的特点在西南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针对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的29个城市社区和10个集镇社区,共计39个社区,对社区机构发放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100%,对社区居民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6份,有效回收率92.8%。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进一步展开分析调查,以便更充分、更全面地掌握情况。

(二)问题路径我们的研究是要探索解决多民族聚居区的事实和谐与心理和谐问题,并通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来实施。我们的调查使用自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问卷》,问卷分社区问卷和居民问卷。社区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设置情况,专业服务人员的数量,经费投入情况及社区心理服务面临的问题。居民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水平,对心理健康服务接受的态度,需求程度。问卷内容效度为0.9。同时还对社区居民使用SCL-90量表。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我们的路径选择以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支撑,从而保证其整体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制约,然而最根本的是由社会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环境来构建。

(一)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迫切性

1.居民心理问题日渐增多我们的研究通过对西昌市29个城市社区和10个乡镇社区,共计2000名居民的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心理问题在SCL-90量表上的检测率为10.7%,且显示女性心理问题高于男性,失业、退休人员、城市贫困者等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群体。调查表明:一方面,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体验到的压力也在不断上升。如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引发的种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带来的是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上的冲突,这产生了诸如人格贬低、孤独感等多方面的心理问题。社区作为居民活动的基本场所,通过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对居民的心理问题进行的预防和疏导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及时接触,即居民接受社区心理服务最快捷,最方便;二是长期性,是说社区心理服务人员与求助者的帮扶关系可以长期存在,可以在日常情景下为求助者提供灵活实用的指导,使他们能更快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说社区心理服务才是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体系。可见,及时有效地向有心理问题的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十分必要和迫切。2.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增加我们通过对西昌市39个社区,共计2000人的问卷调查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心理健康需求的比例占该层次人数8.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对心理健康需求的比例占该层次人数的11.7%。虽然和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接受的比例明显偏低,但本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民族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明确需求。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然而,民族地区的一些居民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不能找到正确的心理疏导、治疗的途径,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选择其它消极的方式,诸如:打架、,甚至偷盗和吸毒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家庭和睦,而且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稳定。通过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可以帮助社区居民疏导心理压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社区的和谐,进而推进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社区建设也刚刚起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着社区及居民对心理健康认识不充分,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被动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及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现。1.认识偏颇,重视不够西昌市作为一个典型的民族聚居地区,社区单位及居民个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都不充分。调查显示:一方面,多数社区并未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作用,认为社区的主要工作应是低保、民政、计生、户口、社保、残疾人、再就业等方面,以为经济发展了其他社会问题就好解决了,因而并未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性,多数社区没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导致社区缺乏心理健康服务的机制。另一方面,就群众而言,虽然,目前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但更多的居民却还未认识到,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明确需求,居民不能表达明确的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进展缓慢。居民个体及社区机构在意识层面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水平,导致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滞后。2.投入不足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晚,就全国范围来看,政府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都很低。民族地区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投入更低,在西昌市社区中,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几乎没有。一方面,虽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明显发展,政府对社区工作的拨款有所增加,但与社会现实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社区自身经营服务取得的收入有限。社区工作经费本身就极为缺乏。另一方面,因为民族地区社区基层干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不足,认为此项工作在社区工作中可有可无,有的只是搞搞形式,因此,该工作的经费投入在社区经费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低,很多社区甚至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民族地区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3.专业人员缺乏目前,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化程度低是制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一大重要因素。西昌市的各个社区中目前并无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个别社区聘请了少数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但这部分人员主要来自当地大型医院或是高校,他们属于兼职状态,只能利用少部分有限的时间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这种状态不仅使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不能常态化,而且影响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4.缺少专业提升的机制经调查,在西昌市的社区工作人员中,并无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专业的人员。社区医院中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医疗卫生专业,并没有心理健康服务专业的人员。因此,目前,西昌市的社区工作人员中急需补充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或是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然而,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重在加强社区社会服务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对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培训不多。专业提升机制的缺乏,使社区工作人员在处理居民心理问题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5.服务被动,效果不佳由于社区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未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区日常工作范畴,只有当社区居民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方面的症状时才会对居民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处理,这也就造成当前社区心理服务更多的是“等客上门”。因此,当地的社区在处理居民心理问题时并不是重在预防、疏导,而是当有的居民出现已达到临床诊断水平的心理疾病时才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干预。当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服务方式上的被动导致其对居民心理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整个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水平不高。在对西昌市社区心理服务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当有居民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明确需求时,大多数时候是由居委会或是社区相关的工作人员出面调解疏导,而社区的这些工作人员又都是心理卫生服务的非专业人员,当前的这种工作方式直接影响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

通过对西昌市社区的调查发现,目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这就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适合民族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纳入政府工作,设立专门机构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由于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此类地区中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落后。要推进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在此,民族地区可借鉴其它发达城市的经验。如政府有关部门将维护民众的心理健康作为有效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将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真正纳入政府的具体工作范围。其次,在社区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民族地区社区的实际情况,可设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在社区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根据社区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第二,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实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一定的专业心理医生,或是对全科医生提供充分的培训,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当今,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政府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上的资金投入却寥寥无几。资金的缺乏是影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外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最大的社会效益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为当地经济不断发展提供了保证。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看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对社会的贡献,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资金支持。

(三)引进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及开展有效的培训目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缺乏是制约其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要提高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在社区服务中引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对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充分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四)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民族地区居民,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众不能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同时,由于语言、文化层次等原因,他们对不同形式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民族地区,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采用能被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设立社区的专门心理服务机构,主要针对部分居民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第二,建立社区居民心理档案系统。通过为社区居民建立心理档案资料,可有效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干预。第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社区可利用宣传橱窗、小手册或是播放心理宣传片、电影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也可邀请心理学专家到社区进行专题讲座,诸如亲子沟通、职场问题、老年人孤独感等专题讲座。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能够正视问题,及早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干预。第四,在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活动、仪式,在社区工作中,可充分利用各民族的活动、仪式等,在其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当地民族能更多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正视心理问题。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4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保健

我国是世界上实际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服务体系,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应对老龄化社会最经济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仅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大大提高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率,而且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关注老年人生存质量、提高老年人卫生服务水平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解决老年卫生保健问题的根本途径。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体系的具体工作,要从以下方面具体开展工作。

1强化政府功能

1.1推动社区卫生发展。政府应将社区卫生和老年卫生保健工作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和社区建设重要内容,努力为民办实事,逐步完善老年服务事业。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空间,老年人的生活居住、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社会参与等基本上都发生在社区。因此,我们将社区卫生纳入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来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依托社区人群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业,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动社区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服务的发展。

1.2提供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老年弱势群体,政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老年人健康的“守门人”。

2转变服务模式,建立新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转变使得原有以面向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已难以适应人群医疗保健的新要求,因此,在改革完善健康保障制度的同时,卫生部门要转变医学模式,改革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让老年人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与上级医疗防保中心合理分工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3.积极培养全科医学人才

3.1制定完善标准。要研究和制定家庭、社区、护理院、康复院、临终关怀院、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等各级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的软硬件标准,包括生活起居条件、无障碍设施、家庭和社区康复标准、人员设备配备、诊疗规范、服务模式、就诊流程和统一出入院的标准,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

3.2提高技术水平。从老年人群的卫生需求来看,他们的生理功能相对较弱,而病因往往又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卫生服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观念、知识、技能、态度,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较高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宣传说服的能力,还要掌握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技术。

4.完善老年健康服务功能

4.1建立健康档案。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将基本健康情况建立管理档案,进行归类管理,制订管理方案,培训居委会干部,要求他们主动学习社区卫生服务知识内容,掌握本居委会老年人健康情况;主动参与老年人健康保健管理工作,掌握本居委会重点老人、“五病”老人情况:主动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本居委会老年人对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的要求,掌握本居委会重点危重老人监测人数。积极配合全科医师对丧偶独居高龄老人的定期巡访,对虐待老人、影响老人身心健康家庭子女的进行教育工作。

4.2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每月为本社区老人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讲解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及老年期的保健知识、卫生常识、家庭急救、穴位保健等,帮助老年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3开展老年人心理卫生咨询,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老年人由于退休、丧偶、子女、住房、社会经济的变化,器官的衰退,疾病的出现,使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产生障碍,他们非常需要有人关心、理解、帮助。全科医师应用心理学原理和知识,针对老年人产生的心理变化特点,有计划地在各居委会开展心理卫生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中,全科医师必须尊重老人的人格,耐心倾听他们的谈话,让他们发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及对健康需求,从中帮助老人发现问题的根源,同时发掘老人自身的潜在能力,调动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老年人心理防御能力,为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5依托社区推进健康老龄化

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日益进步的时代,人们不仅希望延长寿命,更希望拥有更高的身心健康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我们要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卫生和福利设施的资源,形成社区老年疾病预防、老年保健、老年医疗、老年康复网络;利用社区各种传媒,大力开展老年健康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为低收入老年人因大病、重病导致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设立“义诊”窗口,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谨,谢军.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依赖于全科医疗[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7,13(1):45-46.

[2]张贤.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保健体制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7):22-23.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5

一、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创建健康社区中巩固小康成果

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六个方面内容,都是以惠及全体人民,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实惠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与和谐的含义。创建健康社区,让人民群众感受健康与幸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什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建设健康社区,理由有几点:

一是巩固小康社会成果的必然要求。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和谐的因素很多,但贫穷是带来社会不和谐的最大根源。目前,我们苏南地区在工业化的历程中,gdp增长速度都普遍较高,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小康社会水平。但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普遍小康的环境中,依然有许多家庭处在贫穷状态。据笔者了解,引起家庭的贫穷因素有很多,但疾病带来的贫穷却是主要因素,改革以来,不少村合作医疗制度名存实亡,使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同时,由于原生态人居环境的破坏,群众发病率大为提高。靠传统的一根银针、一幅草药,一只药箱,已经无助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小病顶,大病拖”成了少部分农民的理性选择,“不怕穷,就怕病”成了部分农民的典型写照,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因家庭成员患病,从富返贫,住着楼房,过着艰难的生活。“贫”与“病”的相随,不仅使部分农民失去了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正在抵消着政府扶贫减贫的努力。gdp的增长与部份家庭因病返贫的“逆反”现象,成了建设新农村建设不和谐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医疗机构改革与医药费调价等宏观调控措施,各地也采取了合作医疗改革等举措,但这些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通过新型社区建设,让群众“无病得到保健,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离镇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

二是居民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更希望提高健康质量,提升幸福指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众,从事农业为主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强度日前减轻,而生活水平提高后,营养摄入过度,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也随之而生,特别是老年群体,失去土地上的劳动后,渴望有一个有益身体身心健康的环境。近年来,大量新市民融入地方,纳入社区管理。我们塘桥镇新市民已超过本地居民,达到10多万人,也给健康环境和原有的医疗资源带来了压力。所有这些,要求建设有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健康功能型社区。

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响,健康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市各地在建设和谐社区中,以创建健康社区为抓手,城乡统筹,医疗服务全面纳入社区化理念,有效地巩固了小康水平。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贴近群众、方便群众,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新型卫生服务,符合我国农村实情,适应农民群众需要,是建设基本健康保障制度的基础。实现健康的目标,离不开扩大城镇医疗服务,但同样需要最基层的社区服务。在建设和谐社区中,让人民群众得在共享社区资源中,得到健康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健康的服务,健康的设施,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健康举措。

二、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在打造平台中提升服务水平

创建健康社区,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市场经济中,产生诸多不和谐稳定的因素,其深层次原因实际上都是利益失衡造成的,这种利益失衡,从健康保障方面看,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同城市健康保障方面巨大差别的不公平现象。为此,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完善市镇医疗机构设施、推行农村、城镇合作医疗保险基础上,把健康保障体系向农村社区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设了比较完善社区服务互动体系。

一是全力创建健康人居环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开展卫生创建工作,是营造健康环境的有效途径。早在20__年,我镇已实现了村村创建省级卫生村的目标,有7个村创建城为省级生态村,全镇全面实现了农村改水、改厕目标,韩山、巨桥、牛桥、蒋家、南胡同等小区,还实现了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同时,我镇还通过创建健康社区、绿色生态社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及实施大气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行动,全面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环境。环境洁美了,从源头上有效地减少疾病发生的机源。

二是营造城市化的健康设施。在城乡二元分割的时期,乡镇卫生设施普遍较差,群众有了大病,往往要进城市医院。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下决心缩小这种差距,于20__年建成投投资1亿元,高15层的现代化医院,并列为市第三人民医院。同时,为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我镇投资45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疾病预防控制、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卫生监督执法等部门进行科

学整合,资源共享,为创建健康社区建立了高效的指导、服务与协调平台。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部电影叫《春苗》,描写了农村"赤脚医生"肩背药箱,走乡入户服务患病群众的真情故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各类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在竞争中的脱颖而出,传统的乡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挑战与冲击,看病难成了群众议论的热点。以社区建设为基础,重构农村合作医疗型的健康服务机构,成了我镇和各地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我镇通过镇村二级投资,对全镇22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市a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原来设施较差的牛桥社区,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具有江南园林式建筑风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全市村级堪称一流。为展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新风采,我镇在全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全面升级的基础上,全力提升内涵服务质量,确保20__年市级示范服务站、先进服务站超过55%和90%。按照市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要求,我镇全面配置服务站服务设施和器械及健身、康复设施。

四是推行医社联动的举措。伴随着农村社区化进程,社区卫生事业有了新的进步,医社联动成为提升社区服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建设新农村中,我镇以建设城市型的市第三人民医院为龙头,把医院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建立镇医院、镇卫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相互捆绑、联动式工作机制。市第三人民医院全力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每星期派出一名骨干型医生,分批定点深入各社区,对社区医生科学诊断、处方书写、合理用药、预防保健等方面巡回指导,以整体提高社区卫生业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分期分批派出社区医生,深入镇医院进修培训,以期把医院服务管理经验带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社区还组织市、镇医院医务人员,经常深入社区,为群众义务把脉问诊,开展把摊服务。互动式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肯定。

五是建立多元化的救助保障体系。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风险报销制度,是政府救助与社会自救相融合的保障机制,成为农民群众解决看病贵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镇在为患病群众结报医药费每年都达到上千万元,并建立起了参加合作医疗人员"ic卡"结报手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医疗报销,构成了农民与城镇相近的医疗报销制度。除了传统的合作医疗外,政府、社区与群众共同参与,建立互的服务救助体系,同样是化解看病贵的有效举措。要发动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特别是建立企业职业病社区防治机制,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社会力量从事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保障事业,采取党员、干部与大病户“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建立民间性的帮困体系。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爱心行动的深入,这样的体系正在建立起来。

三、培育健康理念,在普及教育中提升健康水平。

人民的健康,家庭的健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让人民群众都形成到想健康、讲健康的理念,开展科学健康普及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增长群众预防疾病、抗衡疾病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实现人人健康的有效良举。这样的举措,成本低,效果好。为此,近年来,我镇依托托社区卫生服务阵地,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推动力,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健康理念,把创建健康社区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品牌。

一是宣传引导健康。发动居民参与健康行动,在参与中感受创建健康社区的内涵,着力培育健康理念,这是创建健康社区的关键。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服务的长效机制,围绕创建“健康进社区”、“创建健康型小区”,“健康型家庭”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社区宣传,韩山等社区都把设置了健康科普宣传橱窗,发放了健康创建倡议书、健康知识读本,真正做到健康创建宣传深入人心,让居民知晓健康知识,并采取定期组织健康大课堂讲座及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等形式,注重培育居民的精神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行为健康,创造“人人要健康,处处为健康”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理念,使健康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基本运行准则,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我镇在开展“健康读本进社区活动”中,以花园村为典型,推动面上宣传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花园村十分注重卫生与健康,早在七十年代,花园村就成为全县卫生典范。近年来,花园村发扬历史光荣传统,着力打造“生态型”、“健康型”社区,把整治卫生在环境与健康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村里利用画廊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上门说教和社区文化等形式,推动“健康进社区”工作开展。在花园村的影响、示范下,我镇健康社区宣传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健康进社区、健康进家庭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道风景。

二是档案引导健康。20__年5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来到我镇韩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这里环境洁净,服务周到,建立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高兴地说:"这种医疗关怀的做法好,让百姓享受到了城乡一体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当时,韩山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是全镇的样板,如今,这样的家庭健康档案典型已遍及塘桥乡村。我镇还把本镇企业退休人员1400人健康档案纳入社区化管理,对70周岁以上、地方户籍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全镇共8500人左右,这些健康档案全部进入社区管理,通过档案,为每个老人制订社区化的治病方案,达到减轻医疗成本的目的。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6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05年起,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引领的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抓住了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益性问题”这一症结,并围绕着社区卫生公益性实施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国家新医改找到了重要突破口。2006年,国务院召开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方向、基本原则和执行框架。2010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北京、武汉等城市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先后提出“家庭医生”服务的概念。2011年国发〔2011〕23号文《国务院关于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从全科医生制度顶层设计上描绘了全科医生制度的蓝图。2005年底,作为上海市首批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长宁区,率先创新推广全科服务团队模式,并推行家庭签约制服务,但当时的服务基础、人才队伍、政策环境尚不能完全支持签约制服务;上海徐汇、闵行、青浦、金山等区也从2007年起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索“责任制医生”的健康管理模式;2008年,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区内试点居委责任制医生健康管理模式探索;2009年,家庭健康责任制工作纳入区卫生局重点工作,并制定《长宁区家庭健康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试点探索;2010年8月10日,在“城市与健康国际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首次提出上海将全面推行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11年,上海配合国家新医改方案,试点推进五项重点工作,试点家庭医生制就是其中一项,全市有10个区县参与试点工作。

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最早试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社区卫生机构之一,早在2008年下半年,在全科服务团队模式基础上,开始实施全科医生居委责任制工作模式试点,并于2009年6月在中心全面试点。目前,中心家庭医生18名,分别承担19个居委会的家庭医生制服务。2011年4月,成立全市首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陈华工作室”。在上海尤其是长宁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内涵深化的方向和共识,国家对全科医生制度的设计更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正当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探索热火朝天地进行时,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提出了“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概念,并迅速得到了政府、舆论的响应,业内的关注以及居民的认同。那么,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成立究竟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还是一种暂时性的炒作手段?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历程及家庭医生工作室成立的背景上进行分析。

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践需要服务载体来适应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社区卫生发展和全科理念深入实践的产物。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内起步较晚,大体经历了以功能转型为主的框架建设期、以公益性改革为主的体制机制改革期、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主的内涵发展期等三个时期,而在三个不同时期,卫生服务的载体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框架建设期期,地段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及企业医院等逐步转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逐渐成立了“三科一室”的工作模式,即医疗康复科、预防保健科、后勤保障科及办公室。然而,这仅仅是功能定位的调整,这些医疗机构的主要服务载体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内科、外科等专科。

(一)在体制机制改革期,社区卫生逐渐引入全科理念,提出“六位一体”的服务理念然而在当时,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全科医生,只能通过组建全科服务团队,即由若干经过短期全科岗位培训后的专科医生和若干名公共卫生人员、社区护士组成全科服务团队,通过知识的整合及专业的互补来达到服务的整合,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来的专科医生转为全科医生后,而客观上却没有真正涵义上的全科医生的矛盾。全科服务团队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诊室等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随着社区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不断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中,社区卫生服务人群的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不断拓展,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全科服务团队“医”“防”分家、专业化分工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六位”难以真正“一体”。“防”“治”分工也局限了全科团队服务效率与服务效果的发挥,全科医生往往除了家庭病床、出诊等医疗服务外,较少参与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例如,管理慢性病患者的是社区的预防保健人员,给慢性病患者诊疗开药的是社区全科医生,即浪费了人力资源,又降低了服务效率。这也促使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逐步进入内涵发展期。据此,周家桥卫生中心率先试点实施全科医生居委责任制管理,明确一个家庭医生负责1个居委,2500~3500服务人口,从而促进全科医生下沉社区,探索居委责任制医生(家庭医生雏形)工作模式,家庭医生承担责任居委所在的慢性病患者、离休干部、早期归侨、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管理对象的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并参与居委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落实防治结合的一体化管理。随着居委责任制医生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家庭医生制服务概念的提出,居委责任制的全科医生开始逐步向职业化的全科医生过渡。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特点是以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为基础,以健康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就近服务为原则,为居民提供防治结合又具个性化的卫生服务。而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居民的需求导向则是希望家庭医生能提供有价值的卫生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契约式服务关系的延续;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也必然是因人而异、具有个性化的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就近原则也局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用的发挥。这种新的服务特点必然催生一种新的服务载体与其相适应。“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提出,既具有创新性,又为家庭医生制服务寻找到了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载体。#p#分页标题#e#

(二)家庭医生服务的发展需要标杆效应来带动上海各个试点区实施家庭医生制的做法固然不一,即使是长宁区,虽然较早试点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但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主要通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试点、各自探索的方式实践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而传统服务模式根深蒂固,且各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不一、服务理念不一、试点探索的侧重点不一。英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科医生制度上的经验,是我们学习和参照的标杆。结合我国的实际,家庭医生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始终没有一个标杆和统一的规范。在经济领域,“标杆效应”是指某个经济组织或者公司、集团,在当地区域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活动,树立了一个“标杆”的形象,并且相应地带动了区域周围的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同样,家庭医生制服务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需要树立一个“标杆”形象,相应带动整体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发展。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早试点家庭医生制的单位,在家庭医生人才队伍配置上基本齐备,19个居委配备了18名家庭医生;经过几年的实践,也基本实现了家庭医生慢性病防治一体的服务模式,且服务成效显著,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但18名家庭医生也仍然存在着服务理念理解不一、服务能力高低不一、服务方法各有千秋,亟须建立典型、树立标杆、统一模式。周家桥卫生中心选择了工作卓有成效、服务敬业热情、居民认可满意的家庭医生陈华作为典型,在中心为她提供独立的服务空间,建立服务支持团队,通过陈华医生的服务来总结和规范中心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陈华工作室”应运而生。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探索中一个崭新的名词,巧妙区别了家庭医生服务与以往服务模式的不同;而家庭医生陈华更是借助工作室,充分诠释了家庭医生服务的内涵与方法,树立了家庭医生服务的标杆。

三、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界定与制度实践

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许多工作室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共同努力的集体。工作室的规模一般不大,成员间的利益平等,大部分无职位之分,有些工作室有室长职位统领所有人员,各自负责各自应做的事。大部分工作室的事务可由成员一起讨论、决定。①结合实际,我们初步给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定义是:在公益性的原则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物理空间为家庭医生搭建的服务性平台,是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一种载体,是社区居民可以寻求家庭医生服务的一种实体。家庭医生是工作室对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主体,辅以助手(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志愿者,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资源、卫生纵向资源和社区资源的支撑,主要为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从而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

(一)对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理解

首先,工作室与诊室的区别。传统的全科诊室,全科医生主要是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慢性病的诊治及双向转诊等基本医疗服务;而在工作室,家庭医生除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还要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营养咨询、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和慢性病门诊预约等服务,工作室的性质也决定了在一般诊疗服务过程中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时间增多了。陈华工作室正式开设以来的半年内(5~11月),除了基本医疗服务外,提供咨询指导类服务1450人次,其中热线电话咨询208人次、现场咨询1242人次;按照咨询指导内容细分,就医指导681人次,用药指导473人次,营养指导212人次,心理疏导52人次,其他服务32人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陈华工作室已完全超出传统诊室的功能。

其次,工作室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区别。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的延伸,是方便社区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及全科服务团队工作的场所之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一般有全科诊室、康复室、健康教育室、健康咨询室等内设区域,并配备有相应的设施设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形式,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组成,包括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士等。而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进一步提供社区居民就近服务的一种载体,也需要物理空间的支撑,但相对服务站硬件要求没有那么高,从硬件的角度仅需要有家庭医生独立的服务空间和相应的基本服务设备即可;工作室是家庭医生的主要服务场所之一,工作室其他服务人员的组成可以包括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志愿者等,他们的职责是辅助家庭医生工作的开展。

最后,工作室与私人诊所的区别。国外的家庭医生是以私人诊所或联合诊所作为一种服务载体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私人诊所或联合诊所是独立法人。而家庭医生工作室是以政府的公益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平台设立的,是为适应家庭医生制服务特点、推进家庭医生制工作成立的,非独立法人的,且所提供的卫生服务都是以政府主导、公益为原则。因此,两者的基本性质、政策制度背景都是不同的。

(二)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的制度实践

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家庭医生工作室通过实名制、实体形态以及制度规范建设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职业化和务实化程度,从而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的创新。

1.以实名工作室推进家庭医生的职业化职业化,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先生认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分三个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笔者认为,家庭医生的职业化,也必须具备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这三个基本要素。在周家桥卫生中心陈华医生实名成立了陈华工作室。之所以首先为陈华医生成立工作室,是因为陈华医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在家庭医生服务上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职业技能上,陈华医生取得了全科副主任医师的资质,并取得了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咨询师的岗位资格证书;在职业道德上,陈华医生敬业精神及良好的医德是得到充分认可的;在职业意识上,陈华医生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机会和力量,与社区居民建立服务关系,发现和想方设法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作为家庭医生的职业目标就是,为建立契约式关系的固定有限人群提供长期的健康服务。#p#分页标题#e#

2.以实体工作室实现家庭医生服务的务实化家庭医生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家庭医生不可能像专科医生或过去全科医生那样仅在门诊坐诊,还要在社区、居委甚至居民家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因此,固定的服务场所,是社区居民寻找家庭医生、感受家庭医生服务的需要。在周家桥卫生中心,陈华工作室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实体化的工作室平台,让家庭医生制服务成为一个居民能看得见、寻得到的实体,为家庭医生就近服务提供了空间载体,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家庭医生制服务与以往服务的不同。虽然在物理空间上,工作室与诊室并无实质性区别。但工作室的命名,使它区别了诊室,使得“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具可操作化。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有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然而,传统的诊室模式,尤其是社区诊室中,一些社区医生几乎成了成了“开药机器”,更无从谈起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了。陈华医生是由原先的外科医生通过全科岗位培训,而后通过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岗位培训逐渐转岗为全科医生的。过去在中心门诊,陈华医生主要是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开展诊疗服务及双向转诊服务。原先中心在二楼还保留了陈华医生的全科诊室,但随着工作室的运行,全科诊室的功能也逐步转移到工作室内,并逐渐取代了原先的全科诊室。陈华工作室成立以后,在工作室内陈华医生除了常规诊疗服务(全科门诊、双向转诊)之外,还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营养咨询、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和慢性病门诊预约等服务(见表1数据),工作室的性质也决定了在一般诊疗服务过程中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时间增多了。家庭医生真正从单纯的门诊医生转变为提供“社会-心理-生理”综合服务的全科医生。

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规范与提升

通过陈华工作室的运行实践,我们总结了家庭医生“13533”工作方法,作为经验和服务方法在家庭医生中进行推广,即坚持“1”个中心,依靠“3”个协同,提供“5”类服务,建立“3”种关系,达到“3”个效果。

(一)坚持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每当有社区居民到陈华工作室寻求服务时,陈医生都会借着看病的间隙,询问病人及家中成员的一些基本情况,遇到第一次服务的居民还会顺便询问其住址、联系电话、过去的疾病史、家中老人身体状况等,掌握居民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健康状况,以便为建立服务关系的社区居民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工作方法的核心就是以社区居民的健康为中心,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二)依靠中心资源、区域卫生资源和社区资源“3”个协同第一个协同是与全科团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家庭医生制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家庭医生的工作必须依托全科服务团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软硬件支持与协同。陈华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中心专门抽调业务骨干以项目组成员的形式为陈华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撑,为陈华工作室配备了专职护士,保证陈华医生的工作顺利开展。第二个协同是与二、三级医院和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的技术服务协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区全科医疗都必须要与大医院专科相对接,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因此,家庭医生制服务必须与二、三级医院协同,才能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周家桥卫生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了与华东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仁济医院(三级综合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创面远程会诊)、儿童医院(三级专科医院)以及同仁医院等区属二级医院、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协同服务关系,在双向转诊、技术服务方面为家庭医生提供了支持,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也增强了家庭医生的底气。在中心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陈华医生会借助“321协同服务”平台,向同仁、华东等二、三级医院的专家请教,然后将正确的答案反馈给病人,让病人满意。在病人服务上有处理不了的情况,卫生纵向资源更是成为陈华医生的强大技术支撑。第三个协同是与社区协同。家庭医生的工作是服务社区,同时也是依托社区的。因此,家庭医生的工作仅仅靠全科团队、中心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紧紧依靠社区,包括街道、居委和社区志愿者等社区资源的支持,同时卫生服务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和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协同是家庭医生制服务必须依靠的力量。周家桥卫生中心通过居委会卫生主任例会制度、社区志愿者制度为家庭医生搭建了社区协同平台,为家庭医生在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作为家庭医生,陈华的服务始终围绕“社区居民的健康”这一核心。为了尽快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陈华主动与居委会联系,参加他们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楼组长会议、党员会议、端午重阳中秋等活动等,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居民,同时向他们介绍一些防病保健知识。每周利用三天固定工作日以及双休日,深入社区动态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进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宣传,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同时,居委会有处理不了的情况,也会联系陈华医生共同解决。

(三)提供预约式、互动式、跟踪式、关怀式、监测式服务家庭医生不同于以往社区门诊医生的关键是通过提供预约式、互动式、跟踪式、关怀式、监测式服务,根据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卫生服务,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

1.关怀式服务关怀式服务意味着对患者尽可能地提供贴心和便利的服务。陈华医生正是通过关怀式服务,建立了与社区居民的服务关系。当然,家庭医生关怀式服务不仅仅关心的是居民的生理健康,还应了解关心社区居民的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环境(自然、社会和家庭因素)等。有时候家庭医生在心理上的必要疏导和生活上的必要关怀,会在为居民的健康服务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关怀式服务可以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感情,巩固医患之间的关系。

2.跟踪式服务跟踪式服务即在与患者建立服务关系后,定期上门随访,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健康信息是家庭医生实施健康管理、提供连续性健康服务的基础。跟踪式服务让陈华医生能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变化,切实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如今卫生信息化已经实现了区域整合,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家庭医生还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及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及近期诊疗信息,实现对居民健康状况的长期跟踪。#p#分页标题#e#

3.监测式服务现阶段,慢性病患者一直是家庭医生的重点服务对象。家庭医生通过门诊、服务站、上门或电话随访的方式,长期监测慢性病患者重要指标变化情况,一旦控制不良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种类或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从而减少和延缓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4.预约式服务陈华在春天花园居委较早地开展预约式服务,且成效明显。目前,中心每个家庭医生都对自己管辖居委的慢性病患者、离休老干部、归侨、残疾人等重点对象实施预约式服务。通过预约式服务,减少了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引导了就诊的有序性,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目前,陈华医生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对象的门诊预约率分别达到64%、81%。

5.互动式服务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取向都有不同,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爱好,服务中的互动式交流是加深彼此了解、掌握需求一种方法。家庭医生主动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也是互动式服务的一种方式。通过参与活动,家庭医生可以获取居民健康需求,引导居民自我管理、同伴教育和健康促进。

(四)建立“3”种关系所谓“3”种关系,即与社区居民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与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的“伙伴”关系、与重点人群的重点服务关系。社区卫生及全科医生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医患关系通常是长期的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关系。在这种长期关系中,全科医生对于患者的病史、社会背景、价值观以及偏好等有更多的了解。②这就是家庭医生制服务不同于二、三级医院的医患关系。家庭医生制的实施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深化,其重要目的是引导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家庭医生就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的距离优势、价格优势、全科优势和服务优势,通过服务、服务再服务的反复过程,与社区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从而引导居民下沉,实现长期的健康管理过程。家庭医生制服务通过“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服务模式,关注、关心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服务模式容易让彼此建立起一种“伙伴式”的服务关系。一旦建立了这种“伙伴式”服务关系,社区居民依从性将大大提高。从健康促进“知、信、行”三个阶段来说,家庭医生的健康干预会比较容易改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通过3年的努力,陈华与社区居民建立了长期的健康伙伴关系。目前,与陈华医生建立重点服务关系的居民达500余人,慢性病管理对象从3年前的2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300余人,居民满意度也逐年上升至99.7%。家庭医生服务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了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其大部分服务资源主要用于社区中的重点人群或弱势群体,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长期卧床患者等。因此,家庭医生需建立与这些重点人群的重点服务关系。陈华医生虽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她也有自己管理的责任居委,她的工作室也主要服务于她所负责的居委为主的周家桥社区居民。作为春天花园居委的家庭医生,陈华必须掌握居委的人口基本信息以及各类重点服务人群基本信息,以便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春天花园居委总户数1120户(常住户数820户,租客300户),总人数约3800人;目前,已经与陈华医生签约的(或建立服务关系的)家庭总数有421户,约占常住总户数的51.3%;而重点服务对象总数为512人。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居委责任制管理后,重点管理对象尤其是慢性病管理情况产生的变化,管理对象数、管理率及预约率都有大幅提高。

(五)达到“3”个效果首先,体现健康促进的效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促进居民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养,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其次,体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效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为居民提供便捷的、连续的、有价值的卫生服务,并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伙伴式”的服务关系,逐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后,体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效果。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制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种形式,最终是要通过服务,让老百姓满意,从而让政府满意。

五、结论与讨论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建立是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和补充,为家庭医生制服务提供了一个载体,陈华工作室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围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开展,工作室内部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实体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服务载体实体化的服务平台更易被老百姓接受,看得见、寻得到,便于社区居民找到家庭医生。因此,全科服务团队才会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实体化服务平台,家庭医生制服务才会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但由于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配置还难以为每个家庭医生提供独立的工作室场所。因此,实体化的家庭医生工作室也可以借助多种场所、多种形式,可以在中心,也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居委会活动场所;可以是1个家庭医生的工作室,也可以是2个或几个家庭医生的联合工作室,还可以有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及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到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工作。同时,家庭医生工作室也不限于实体,还可以通过设立热线电话、开通微博、博客、社区网站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的载体,作为工作室服务的补充和外延。

(二)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家庭医生在工作室或诊室等固定场所每周有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能够充分利用场所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但固定的场所服务也会影响家庭医生服务的下沉,从而脱离社区基础。因此,合理时间、空间分配是确保家庭医生完成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除了固定的场所和服务时间外,家庭医生可以根据服务需要,在居民家庭、社区、服务站及中心机动调整,灵活掌握,重点服务和管理好辖区签约居民。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卫生服务;营销策略

在目前医疗市场化的情况下,卫生服务营销已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医疗服务已由原来治疗疾病、延长生命、降低病死率,拓展到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和优化生存环境,增进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病人社会能力改善与维护[1]。医疗服务包括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活动过程,是医院及医务人员以实物和非实物形式满足病人需要的一系列行为。它是医疗和服务的有机融合,包含疾病诊断、治疗等职业技术过程,也包含满足生理和心理素质需要的服务过程。医疗服务由3个基本层次构成:核心医疗服务、形式医疗服务和附加医疗服务。医院健康教育是附加医疗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是卫生服务单位以知识为营销内容,以社会为营销范围,以广大群众为潜在客户的知识营销手段。因此,在健康教育中开展服务营销是卫生服务单位开发市场潜力,赢得竞争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

1卫生服务营销的必要性

1.1满足市场服务需求

人们的健康需求具有多样性,目前注重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的人逐日增多。医院作为卫生服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主动为满足人们的健康意识变化与健康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服务。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医院服务把注意力,从单纯的治疗疾病扩展到满足病人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上。注重医学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服务途径,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卫生服务单位要树立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目的的服务营销理念,不断延伸视点,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营销。

1.3有效地将健康需求转化为需要

医院健康教育是一项附加的医疗服务,是卫生服务单位的重要职责;它是一种治疗手段,是医护人员教育能力与素质的体现,是服务质量的保证[2];同时也是挖掘医疗资源的重要手段。实实在在地为病人健康着想,通过治疗各环节有效地将病患的健康需求转化为需要。病人维护了健康,而医院也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2卫生服务营销运用于医院健康教育

2.1社会营销

开展义诊、下乡服务、健康教育橱窗宣传、讲座、社会健康公益活动、卫生咨询宣传活动、健康知识竞赛、健康形象大使等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树立卫生服务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形象。

2.2社区卫生服务营销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六大功能之一。社区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提供社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老年保健、社区人群健康检查与疾病普查、临终关怀、家庭健康咨询、心理咨询、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营养膳食指导、科学健身运动指导、科学改善和保护生存环境等服务,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同时能获取社区对健康与医疗服务的需求信息,为卫生服务单位及时调整服务结构与合理分配、利用资源提供可靠的信息,是典型的营销行为。

2.3网络营销

2.4关系市场营销

这有3个层次。①财务层次。是通过价格因素刺激病人购买服务,很容易被模仿,比如赠送健康体检卡、节假日优惠等。②社交层次。重视卫生服务单位与目标人群之间的社交关系,强调个体化的服务。要求卫生服务单位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服务方法、制度、规范等,主动与目标人群交流,通过健康教育方式,随时收集信息并及时调整服务结构。

③结构层次。主要通过增加技术投资、利用技术成果,及时收集目标人群需求信息,精心设计服务体系,强调个性化服务,如会员制服务、临终关怀、心理康复等。通过卫生服务单位与目标人群、政府机构,及其他公共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建立稳定的关系。

2.5文化营销

对健康教育服务而言,产品文化营销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服务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形象等整体素质,同时也包括根据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服务。在健康教育服务范围,品牌文化营销主要是指卫生服务单位以自己特色或优势形成的健康教育服务品牌,为目标人群提供优质的品牌服务。通过健康教育服务的各种制度、服务规范、人员素质与形象,让目标人群认同与满意,从而促进卫生服务单位文化营销。

3讨论

我国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居民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和健康教育,采取措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促使居民从有病求医向保健求医的观念转变,主动预防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防病,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自身的建设,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包括根据辖区居民的需求,增加服务项目的种类和改善服务质量[3]。

将营销策略用于健康教育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方向。通过与目标人群的交流,可以获得很多潜在的健康与服务需求信息,了解他们对卫生服务单位服务的知晓与满意度,亦是其反馈服务质量的渠道,便于卫生服务单位及时调整服务结构和促进流程再造,从而提高卫生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

健康教育服务以知识为载体,是实现卫生服务单位进行知识资本经营与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知识营销使人们了解疾病预防与保健知识,加强自我保护与保护生存环境意识,提高其生存与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传染病、突发性疾病、慢性病等,也为预防突发疾病危机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也提升了卫生服务单位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与信誉度,并对其发展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实现社会效益与卫生服务单位发展双促进、双丰收。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8

[关键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c)-160-02

现代信息社会,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严重影响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007年4月深圳市卫生局下发了《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工作手册》及相关文件,计划逐步在全市社区康复中心开展心理疾病防治和服务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精神疾病卫生服务体系,兴围社康中心作为我院心理卫生示范站之一,开展了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福永人民医院兴围社康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本社区现有总人口25935人,其中,户籍人口1082人,兴围出租屋管理办公室统计有劳务工16450人。2009年1月1日~9月30日就诊15568人次,随机选择社区居民2000人,就诊患者2000人,工厂劳务工2000人,共6000人,其中,男2358人,女3642人;年龄15~60岁;来深圳6个月以上。

1.2方法

采用深圳市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小组编制的《深圳市社区居民心理卫生健康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需要时,配合应用我国常用的心理卫生评估标准量表,如临床症状量表(SCL-90)[1]、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等。调查表由调查者给予统一的指导语发给被调查者,共发放调查表6000张,回收有效调查表5658张,有效回收率为94.3%。并结合个别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

1.3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模式

1.3.1一般人群管理通过社区调查,运用电脑管理软件(罡正软件)完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对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服务。必要时,转介区以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加大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我中心每月1/2次联合居委会举行大型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并开展接听电话咨询、支持性心理辅导和门诊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时发现问题人群,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或提供转介服务,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1.3.2重点人群管理对遇严重生活事件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援助服务,根据需求,做好转介服务,及时与深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联系,降低危险因素,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1.3.3高危人群管理对可疑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尽早诊治和及时转介专科医院。

1.3.4现患患者的管理对已确诊的精神病患者纳入社区管治对象,实行软件建档、定期访视;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辅助临床决策。

2结果

通过调查表显示社区局民普遍存在心理障碍,个别心理问题严重。我中心立即加大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心理卫生宣传活动以及健康教育,自2009年3月以来到社康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大幅上升,提高了社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使大多数心理障碍者摆脱痛苦、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增强了社会效益。

3讨论

3.1社区居民心理卫生意识淡漠,需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水平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通过设置固定的宣传栏、定期举办心理卫生科普讲座、在社区大厅制作专题VCD滚动播放以及发放小册子、小折页等卫生科普资料等方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心理问题的差异性需求,增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人们建立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体现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的特色,并把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助相结合,提高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把心理卫生服务融入个人和社区日常生活中。

3.2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我国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医务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卫生服务场所[2]。我们作为从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社区心理卫生知识,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探索适合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心理卫生理论框架。为了保证人人享有健康,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医院当务之急不是改进主要为不健康人群提供服务的昂贵的诊断和治疗系统[3],而是应该认真贯彻实施《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工作手册》及相关文件,使社区成为解决社区居民心理问题,为其提供方便、快捷、有效服务的重要场所。

3.3国家制定更多有利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

由于心理卫生服务见效有其滞后性,国家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大都针对的是治病、看病问题,要制定更多心理卫生的法律或法规,对社区心理卫生体系的建立进行技术指导。卫生部门督导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有效防止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4大力培养心理卫生专业人才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近年兴起的新的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的社区心理医疗行为。它以精神卫生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处理一定时期或一定人口的心理卫生问题,其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危机干预、康复指导服务等,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临床心理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目前还没有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从事心理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主要是由临床医生参加短期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后转型为主。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应加大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在职医生进行社区心理卫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心理卫生人才,提高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的发展提供保证;他们应与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团队协助的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地工作。大力发展心理卫生事业,使心理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本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使社区成为心理卫生服务的主战场[4]。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2]高红英,苗元江.社区心理卫生: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9(4):97.

[3]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11-1013.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9

[关键词]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慢性病综合防治;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5(c)-0137-03

健康促进工作的含义是用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等,从而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包括健康教育和可以让行为、环境改变的组织、经济以及政策支持等方法。社区健康促进可以从大局上对社区群众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贯穿于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每个方面,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医疗保健质量,帮助社区人们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1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在慢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与意义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健康管理思想引入到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中,通过健康管理手段、方式以及理念,将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协调、整合在一起,为居民的健康而服务[1]。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对于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居民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让居民实现健康目标。健康促进工作让人们保持健康状态。健康促进工作不仅是将社会的人文关怀进行完善,还是一套详细的健康服务程序。实际上,健康促进工作将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利用起来,指导居民如何防范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对他们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居民实施全程的健康信息管理[2],慢性病或者处于慢性病风险的人群进行行为干预以及健康指导,使社区居民的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对居民慢性病的防治还不是那么理想,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2.1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还不够完善

当前,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的单一,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多停留在健康教育上,健康促进工作开展不积极。有的社区还是通过惯用的一般病症诊断、治疗,或者是用医务室的传统模式来实施卫生服务[3]。这样一来,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就不能根据慢性病的特点来提供专业的服务,从而难以满足社区人们的健康需要,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促进工作。

2.2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很多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资金都是靠政府补贴,往往会导致资金不到位,而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跟不上健康形势的发展,不能使其更好的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另外,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不佳使得服务人员的经济效益不能受到保障,不能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此不能真正的落实“六位一体”功能[4]。

2.3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

很多的慢性病患者都是去大医院接受治疗,而不是在社区,因此治疗费高。并且,当前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缺乏完整的健康管理理念,不能根据慢性病自身的特点来实施干预措施,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慢性病不能被很好的控制,治疗效果不佳。城市社区的慢性病患者较多,社区健康促进工作需要干预和预防患者的饮食、锻炼、营养等方面,并将其作为卫生服务工作的切入点。

3慢病综合防治中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时如何实施

3.1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运作程序

新形势下,我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必须要结合国情,根据当前社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情况,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全面推动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探索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重难点,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来综合防治慢性病。社区医疗服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形成具有科学理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运作模式。具体来说,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

资源、社区健康管理协调体系、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尤其要重视社区健康管理协调体系的构建,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撑体系,确立科学的健康管理目标理念,提高社区健康管理的硬件设施。制定群体健康计划、家庭保健方案、个体健康处方。通过服务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人群,以科学的管理方式防治慢性病的蔓延。

3.2如何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

当前,有的慢性病还无法被治愈,需要患者进行终身治疗,这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容易使他们出现不积极配合治疗的状况,心情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加重了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难度。在慢性病综合防治过程中,健康服务机构需要组织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相互倾谈,彼此诚心交往。通过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树立他们的治疗信心。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以患者为本”的预防理念,为患者制定持续的健康测量计划。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要根据他们的病情为他们制定定期测量计划,以此有效的指导慢性病防治工作。医务人员要让他们通过用药、养生、健身以及饮食来调理病情[5],具体来说,医务人员要认真嘱咐患者按时用药,患者需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让患者通过病情的检查、治疗、预防来防治慢性病的蔓延。要鼓励患者实施健康、有规律的生活计划,坚持养生锻炼。

3.3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慢性病的控制涉及了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所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让患者在治疗中放松心情,引导患者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心理援助疏通他们的不良反应。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帮助患者了解慢性病的危害以及治疗途径。通过知识讲座、传单发放、卫生知识宣传、健康咨询等方式,向社区群众宣传慢性病及其相关健康保健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多了解,也让健康人群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有计划的实施慢性病防治工作,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优势特长,利用新思路开拓医疗服务市场,加强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在社会社区慢性病防治运作模式中,医疗机构要为社区患者提供优质、优惠的医疗保健服务,聘请专家上门服务,为患者和健康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和诊治服务[6]。康促进工作新模式探讨

新时期,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较之以前有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方法有了新变化。以前是将疾病卫生知识传播作为工作重点,而现在是以干预人的行为危险因素为重点;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策略发生了变化,以前只重视慢性病的信息传播,而现代将传播和教育都同等看待、同等重视。而对于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方式来说,以前只是重视传播材料的制作,而现在既会重视材料的制作与讲解,还会重视指导、评价工作;随着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研究范围不断的扩大,以前只是重视疾病亚健康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而现在更加注重面向社区和社会,点面结合的普及、推广慢性病防治工作。其次,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管理和组织更加的规范了,其工作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当前,政府更加重视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并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提出各种方法来规划和考核当前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情况,不断的加强检查和验收力度,让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能够更加规范的进行。将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内容系列化,其实是为了更加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对慢性病人群进行疾病预防工作培训指导,结合社会资源建立和普及网络知识健康教育,通过互联网深入实践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互动模式[7]。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模式的具有科学性,具体表现就是更加有明确目标的实施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合理的计划以及恰当的干预来让健康教育结构更加科学化,指导性更加明确。最后,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正在由传播医学知识向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健康城市等领域拓展,尤其是是通过控烟、农村及城市健康教育来进行慢性病的预防宣传和控制,而成效也比较明显。根据“建设健康社区”的目标,社区健康促进从整体上对社区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影响社区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干预[8]。其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个人、家庭、群体身心健康,影响着人的一生。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社区慢性病的传播;既可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保

健服务的利用,又可促进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为社区居民创造健康、文明的社区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星明,黄建始.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与服务模式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3-56.

[2]丁兴荣.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72-73.

[3]顾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7,9(4):69-70.

[4]余加席.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9):106-107.

[5]倪静晕,卞鹰,王一涛.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j].卫生经济研究,2006,6(8):15-16

[6]杨红英.做好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促进人群健康[j].重庆医学,2009,5(13):76-77.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篇10

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社区健康管理工作借用了国外健康管理经验,但实施时间较短,往往容易流于形式〔39〕。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极度匮乏,现有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2005年10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宣布健康管理师为第4批11种国家新职业之一。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根据《中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现状调查报告(2007-2008)》显示,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至少有5744家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截止至2011年,全国只有近百人获得职业健康师,完全缓解不了目前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40〕。我国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国内总人数的万分之二,而美国70%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专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完善的服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对促进社区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41〕。但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较低,知识面窄,学历层次和职称不高,专业结构配置也不尽合理,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有一定的难度。信息化平台未建立,健康信息难共享1968年美国weed等首先提出居民健康档案的概念,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建立规范化的居民健康档案,形成一套完整的健康信息系统,并运用先进技术进行资料分析和预测,不仅可以研究社区人群的基本健康状况,了解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并且有助于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既定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建立极为重要〔42〕。2009年12月3日卫生部公布《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到2011年,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建档率要达到30%,城市要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社区服务中心缺少区域性的综合信息交互共享平台,导致出现健康档案的多次重复建立,影响社区卫生信息工作的效率。信息资料不全,干预措施不到位目前各地都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但由于没有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实质和内涵,多在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方面投入,忽略了对社区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方面(包括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生活环境、职业行为等)进行全面监测、分析、风险提示、评估。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仍然以病为中心,没有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实施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健康管理个性化的健康评估体系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望成为社区利用健康管理服务的突破点和启动点〔43〕。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双向转诊是根据病情和人体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问的转院诊治过程〔44〕。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现已经形成了健全的三级医疗体系,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虽然我国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但实际运作中往往是以上转为主,双向转诊制度实际上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执行。

健康管理下一步战略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