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十篇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十篇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7:27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1

研究背景

为什么要开展这一项目的研究?钟茂华介绍:“随着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正逐步承载越来越大的人口、安全、资源、环境等压力,城市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我国城市运行管理环境十分复杂,常规和非常规风险不断突出,城市安全隐患日益凸显、维护公共安全任务日益繁重。”

2016年科技部了《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52号),“其中‘城镇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保障技术’项目作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重点研发项目首批启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强化科技支撑、实现科技兴安的重要举措。”钟茂华说。

研究内容

城镇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保障技术项目面向城镇公共安全重大需求,旨在突破城镇安全综合风险评估、重大基础设施风险管控、应急保障等方面的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和标准,形成城镇、城市、城市群安全监测和应急保障平台。

问题导向

项目研究内容贯穿风险应对全过程。从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应急保障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城镇公共安全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基础设施风险管控技术。在共性关键技术层面研究城市群综合风险评估、网格化安全监测、人员安全转移安置、应急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技术、平台和标准;在重要基础设施风险管控技术层面研究困扰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城市地下空间、大型活动场所、低影响排水等方面的技术、装备和标准。

研究方向

项目共设置9个课题,分别是:

城市群公共安全综合风险评估技术;

城镇大型活动场所安全风险诊断技术与信息平台研发;

城市多部门协同的网格化安全监测和保障技术装备及集成信息平台;

城市地下空间关键设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信息管理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检测与风险管控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重大风险管控与应急救援技术;

城市低影响排水(雨水)系统与河湖联控防洪抗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城镇重大突发事件下人员转移安置应急保障技术及平台;

城镇应急资源配送与交通组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平台。

研究团队

项目研究分别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1所大专院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9家科研院所,以及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共30家单位组成。项目团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优秀的人才队伍和良好的研发条件。参与单位均来自国内城镇安全领域具有较强优势的科研院校(所)及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单位,在学科专业和研究条件上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用”结合。

空间尺度

由点(大型活动场所、地下空间),线(城市轨道交通),网(网格化城区、城市排水系统),面(城市群)多层次开展研究。

项目挑战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在科技部对《改革方案》的政策解读中提到,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体制。

在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原则下,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建立统一的宏观管理和监督评估机制,破除条块分割,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现象。“这意味着,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将改变以往的各课题负责单位分e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对接,而是将具备条件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由项目牵头单位负责对整个项目的总体协调和把控、统一接受监督评估。清华大学作为该项目总体负责单位,将承担这一职责,这一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也将努力在总体项目管理方面进行探索。”钟茂华解释说。

预期目标

项目预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效益:

一是形成城市群跨区域多因素综合风险评估理论、大型活动典型事故风险快速评价方法、低影响排水监测与评价理论体系、城市人员转移安置、应急资源规划调度等科学理论、方法。

二是建立大型活动场所风险智能化采集与识别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防灾安全监测预警技术、防灾系统风险评估和管控技术,临近和穿越施工时地铁既有线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关键装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关键装备在线故障诊断和结构病害处置技术,城市地下人员密集空间关键设施故障诊断与风险评估技术,城镇重大突发事件下人群疏散转移分析和人员伤亡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

三是研发形成大型活动场所信息管理平台,城市地下空间关键设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信息管理平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应急救援平台,城市轨道交通防灾安全现场综合检测装备,排水防涝安全监控系统平台,城镇人员转移安置、应急资源配送与交通组织等平台,城镇群多因素综合风险评估和跨区域应急联动及协同救援保障系统,低影响排水与河湖联控防洪排涝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多场景安全协同处置保障智能终端设备等平台、系统和装备。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2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公共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且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公共安全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每一次重大的安全事件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管理部门来讲,搭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一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尤其是科技在其中如何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也是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北京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9・11”事件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也促进了我国各类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的出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公共安全问题,总理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经济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形成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2005年1月,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正式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将公共安全列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内容。

北京是一个具有上千万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增长的超级大城市,作为首都,其国家属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无疑会产生巨大的连锁、放大效应,因此,北京的安全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为此,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9月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各类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基本制定完毕,由此,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的框架基本形成。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而大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又进一步加剧了灾害事件的后果。综合的应急管理是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有效途径,要整体协调社会各层面有关灾害应急管理的责任和能力,加强应急联动,搭建包括预测、应急响应、恢复和减灾过程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这就给公共安全工作中的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北京市在公共安全领域科技攻关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科研攻关。

首先是“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全市相关部门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协同工作,为市政府相关部门应急指挥奠定了基础。北京应急指挥系统由决策、系统技术支撑和决策实施三个模块组成,领导机构为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危机应急决策指挥综合服务平台的应急处置数据库对远程获取的实时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并会同各行业应急专家小组编制、调整应急处理方案。围绕上述应急指挥体系,还建设了应急通讯保障和信息管理体系、应急物资供应体系,建立了快速反应救援队伍,确立了公共安全事件的新闻机制。2008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关于北京城市综合风险的相关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将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开展综合风险评估,实现北京市应急管理的“平时”、“战时”结合。这项工作完成后,可有效提高全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能力,提升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科技提升北京公共安全应急响应能力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其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更是重中之重。为此,北京市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在安全生产网络化综合监管体系、网络化综合监管共性关键技术、大城市重大危险源综合监管防范系统、安全生产企业综合监管、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及标准编制、安全生产专用检测设备及标准装置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解决了监测现场无干扰介入的难题,完成了北京市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测系统的建立及调试工作,完善了城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构建了集政府、供应商、用户三位一体的科技兴安服务体系,为市安监局对全市重大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市安监管理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远程实时监测,并在全市十八个区县逐步应用。与此同时,用于紧急事故发生时现场指挥的“安全生产移动指挥车”的研制也正在进行中,这项科研工作的完成,将开发出用于一线应急移动指挥所的应急救援微型信息系统,借助立体监测与应急救援信息融合集成与处理技术,将应急救援指挥所一公里内的音频、视频、监测数据等多源信息及时传输至现场临时指挥部,为应急指挥提供后果预测、决策支持等功能。

“水”、“气”、“电”、“热”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堪称是城市的血脉。北京地下管线主要有上水、燃气、热力、雨水、污水、中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总长度约4万公里,且布局结构极为复杂,所以其中的安全隐患比较多,由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如京广桥的塌陷事故就是因地下水管年久失修泄漏冲垮部分桥基而造成的,还有煤气管线泄漏、水管崩裂造成路面积水等等。近年来,北京市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化系统,为地下管线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了基础数据,但如何有效监控地下管线的安全状况、及时处理指挥中心收到的信息,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突发事故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科技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下一步生命线系统科技攻关的重点。为此,我们已经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科研计划,在生命线系统运行仿真与风险预测技术及系统搭建上开展研究,准确确定全市生命线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动态风险,为城市生命线的日常监管及应急处置奠定基础。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工作面,深入开展城市公共设施突发事故的预测防范与应急处置研究,在加强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监控的同时,完善在线监控设备的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城市安全的监管能力。

近年来,北京地铁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鉴于所处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地下工程隐蔽性、复杂性等问题,地铁安全控制与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近年来,北京市在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地铁火灾烟气控制、地铁人员疏散等环节开展积极的研究,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规范、系统、可操作的北京地铁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通过模拟仿真,使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铁建设及运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地铁建设对市民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危险化学品(包括烟花爆竹)在库存及运输中的监管也是城市安全的重点内容。北京市2003年成立了“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该中心围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以及废弃处置的各个环节开展工作,为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了北京地区危险化学品的发生,为全市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及应急处置奠定了基础。

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虽然地震预测至今仍属

世界难题,但是,世界各国仍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地震预测、预报上开展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北京市在地震预测上也开展了积极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2003年,北京市地震局及在京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工作,就北京及邻区地震预测及预报开展深入细致的科研,对2003年至2008年间北京地区地震危险进行了综合判定,为奥运安保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

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今年春天我国南方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500多亿。北京常见的气象灾害有雷击、大风、冰雹、雨洪等等。为此,我们与市气象局一起,正在开展北京及周边地区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通过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春季沙尘天气等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范围等规律的研究,以数值模拟和各种统计方法相结合,研究重大气候事件未来发生趋势的预测技术方法。本项工作采取边研究边服务的方法,北京及周边地区年度主要重大气候事件预测信息,并逐步纳入北京市气候中心的业务之中。我们还将在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方面继续开展科研,积极搭建相关业务平台,加快实现气象灾害的信息共享及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此外,为使2008北京奥运会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北京市气象部门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在北京及周边观测站网布局、奥运场馆精细气象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雷雨、大风、冰雹等)临近预报、人工消雨作业和气象服务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五大方面进行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直接支撑奥运气象预报服务的实用科技成果,提升了奥运气象服务的能力。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在这次奥运会中应用,也将为以后日常的气象灾害预报工作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

此外,北京市还在食品、交通、社会治安应急处置以及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等方面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公共安全的科技支撑

公共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破坏和影响,科技是实现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因此,公共安全具有深刻的科技内涵。通过汶川地震的应急救援,可以看到我国的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仍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公共安全工作刚刚起步,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研究基础薄弱、研究与实验基础设施落后、技术与装备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各相关领域还处于条块分割状态等等。为此,我们将着重从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标准体系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开展工作,构建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针对北京市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自然灾害,重点围绕灾害监测、综合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救助技术及标准开展研究,构建应急管理平台,提高灾害预测水平和综合抗御灾害的能力。不断汲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步拓展工作面,深入开展科研攻关,加强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支撑城市的安全运行。

同时,结合社区建设,我们也在大力开展群众应对火灾、气象灾害、突发流行疾病、食物中毒、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互救培训工作,使社区应急演练成为一种制度;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科学素养,提升基层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注重少年儿童的应急知识教育,培养下一代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习惯,维护和谐、安定的首都家园。

安全保障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科技是实现安全保障的有力支撑。我们要积极开展公共安全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相关科技的发展,以高新技术支撑城市的安全运行,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外公共安全研究简况

日本的公共安全研究

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经常遭受地震、火山、台风、暴雨、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突发的和人为的公共安全事件接踵而至。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安全事件,日本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

在20世纪中期,日本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一直停留在应对以自然灾害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阶段,直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公共安全管理的思路才从以治理自然灾害(地震、火山、雪灾等)为主的“单一防灾体系”。转向多灾种(环境污染、化学灾害等)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如首次颁布了自然灾害以外的《关于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和《石油联合企业等灾害防治法》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内阁确定了公共安全的管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事件安全3个范畴的综合公共安全管理。

日本现今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以法律、制度、功能为依托,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中央防灾会议、安全保障会议、金融危机对策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实施的组织体系。日本内阁官房是负责公共安全管理指挥的中枢机构,作为首相的辅佐机构,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尽早地获取情报,将其向相关部门传达、召集各省厅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同时负责向外界事件进展状况、政府对策等信息。这种由内阁统一归口进行的公共安全管理不但有利于整合人、财、物等资源,而且彻底改变了过去各省厅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各自为政、相互保留情报、纵向分割行政的局面。日本政府公共安全的管理体系,大致可分为灾害危机管理、安全危机管理、健康危机管理、环境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和社会危机管理。

美国的公共安全研究

美国国土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大,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与经济相配套的各项管理体系也比较健全,特别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安全方面的机制、法律尤为完备。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分散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和整合发展阶段。

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是分散的管理,各种灾害的处理有其相应的立法和法案,但主要还是针对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其范围比较狭窄,形式比较分散、单一。1962年和1970年初,美国出现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如1964年阿拉斯加和1971年旧金山大地震等,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灾害问题并加强了立法。这时的公共安全管理主要是应对自然灾害引起的危机。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处理紧急事件和灾害的工作仍然是分散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共安全管理理念涉及到各种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这个时期公共安全管理将原先相对分散的管理变成整合的相对统一的管理。1979年,卡特总统行政命令,要求把零散的、有救灾责任的机构归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如联邦保险管理局、国家火灾防控管理局、国家气象服务局等。Fema建立不久,就有

不凡的表现,处理了古巴难民危机、三厘岛核电站事件、1992年安德鲁飓风等。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灾害的管理,它的范围扩展到各种危机的应对和国家安全的保护。“9・11”事件以突然的方式检验了Fema在应对国土安全危机方面的能力。尽管20多年来的发展,Fema已经具有担负国土安全方面所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恐怖主义活动触角涉及安全的各个领域,所以在应对恐怖主义引发的危机中,Fema还显得势单力薄。2003年3月Fema同其他22个联邦机构一起成为国土安全部的成员,国土安全部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已经进入到国家安全体系下的全方位的管理阶段。

美国现行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国家安全危机管理,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方面,它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委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临时性危机决策特别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第二,社会危机管理机制,负责美国国内治安、执法、劳工权利、民权、移民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它涉及美国劳工部、司法部及其所属的联邦调查局、移民与归化局及各州警察局、消防局等;第三,经济危机管理机制,它旨在解决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财政部是美国管理经济危机的最初机构;第四,道德危机管理机制,它是美国政治生活中鲜为人知但作用重大的管理机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道德危机后开始在联邦及各州均设立了道德(伦理)管理机构,负责联邦及各州官员的廉政监督。

俄罗斯的公共安全研究

俄罗斯自独立之时就侧重于对公共安全的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在公共安全研究领域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事故救援、民防、卫生防疫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由于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俄罗斯的公共安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公共安全防卫扩展到预防和降低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和技术性灾害(包括危险放射性物质泄漏和溢漏事件)发生的目标上。

1991年5月17日,尚未独立的俄罗斯即公布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紧急状态法》,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在面对和处理各种危机事件过程中,又相继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1994年通过了《关于保护居民和领土免遭自然和人为灾害法》1995年7月通过了《事故救援机构和救援人员地位法》;1998年通过了《民防法》1999年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公共卫生流行病防疫法》。

2001年以后,俄罗斯又不断完善其关于公共安全的研究,着力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危机,普京总统接连签署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和《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是俄罗斯目前影响最大的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法律,它对紧急状态的宣布程度、实施过程、紧急状态期限以及紧急状态期间的权力做了详细规定。至此,俄罗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3

关键词:区域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温家宝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参考文献: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4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是主要任务之一。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保障,信息化是实现安全监管监察、事故预测预判、风险分级管控、隐患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的大数据共享分析研判的重要手段。

加强安全科技研发

随着安全科技投入的加大,在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大突破,使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如图1所示,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从“十五”到“十一五”分别下降49.4%、37.4%,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分别下降22.3%、16.9%。但从图2的发展趋势曲线可以看出,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说明当安全科技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后,安全科技对安全生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反而在减弱,表现在科技成果的集成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科技成绩显著,但是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仍不适应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仍然不高。

目前的安全科学基础性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跟踪世界前沿技术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敏锐度不足,在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能力不强,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结合程度不够,凝练优势行业领域先进技术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支撑力度不够,科研项目碎片化、小而散、重复研究多,资金利用效能不高,安全技术装备同质化,系统性集成技术水平低。

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等支撑平台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满足需要,国际交流开放融合度差,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较差,全链条设计、合理化布局、科学性定位不够,基础性、引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十三五”建设重点

夯实安全生产科技基础。整合现有安全生产优质科技资源,积聚全社会一流高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引导扶持建立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风险评价与危险辨识、安全技术成果评估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形成门类更加齐全、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一批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促进安全生产科技可持续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高危行业领域建设“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建设完善国家矿山、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城市安全、应急救援等行业领域科技支撑综合基地,筹建安全生产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装备创新研发基地和矿山物联网安全认证与检测平台。完善矿用产品安全准入验证分析中心实验室。建设具备宣传教育、实操实训、预测预警、检测检验和应急救援功能的省级综合技术支撑基地。

预期目标

“十三五”时期,推动安全科技创新,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必须面向安全生产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围绕防范工矿商贸企业典型重大事故,开展矿井重大煤岩动力灾害、深部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热害,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应急救援技术体系等研究,探索事故致灾机理和演化过程理论模型与动力学演化规律,提升监测监控、预防控制、综合保障能力。

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重点行业领域为重点,着力解决相关行业领域研究碎片化、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

聚焦安全生产科技突出矛盾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挖掘国内与国际两大创新资源,加快安全生产关键共性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监测预警控制、安全生产综合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重大基础设施、城市管网安全、综合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等方面系统化集成技术攻关,加大新技术、成套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提高安全生产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水平。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出,到2018年,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

安全技术标准制(修)订滞后,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的引导作用不强。

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与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经济扶持力度较弱。

安全生产成果转化推广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业停留在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等常规性工作方面,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水平亟待加强。

安全产业结构不完善、集群效应不突出,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

“十三五”时期对策

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利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力争取得一批引领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颠覆性重大技术装备,制定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装备发展指导目录,建设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和孵化创新基地,创建一批安全产业示范园。

积极探索和培育安全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云平台技术服务中心,鼓励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扶持一批高端、系统、一体化科技企业。

完善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建立市场主导的安全技术转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的市场激励和政府补助机制。

加快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突出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编制的考核权重,理清欠缺的、甄别不适应的、跟踪国际前沿的安全技术标准,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注重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接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与编制工作。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安全生产领域内全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安全生产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渠道更加多元,安全生产信息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是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无序状态;二是重系统建设轻数据应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数据共享进展缓慢,数据信息缺乏足蚶丛础⑸疃韧诰蚝妥ㄒ祷应用;三是信息化人才队伍、产业基础薄弱,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和传输的专业手段与能力不足。

“十三五”建设重点

“十三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对安全监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重塑信息化模式。做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通过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尤其是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换体系,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采集机制、信息统一管理机制和跨部门资源交换机制,从而建立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同时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数据库、监管监察业务数据库、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数据库、交换共享数据库和公共服务数据库等五个数据库的建设。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政务管理的综合效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服务能力、现场执法能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水平和领导决策水平;加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情服务等面向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各形成100家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化示范企业。

提升基础设施效能与信息安全保障。优化完善各级网络系统,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市场和安全生产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

大数据平台推进计划

做好安全生产远程监管监察大数据预警预控平台工程建设,把握好大数据建设方向,加快整合现有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行政执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隐患排查等各类数据。

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平台建设,加强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动态采集、决策分析机制。

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在分析安全生产相关的所有数据基础上,从其相关关系中量化数理之间的关系,捕捉事故症兆和预测未来,着力向可视化数字图像和预测预警方向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为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切实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漏洞可堵、事故可防。

大数据平台预计实现的功能

国家安全生产大数据和综合预警预控平台,将通过“云采集”接口汇集和存储各类安全生产信息,通过“云处理”能力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找出安全生产的规律特征,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服务。信息化及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预期可实现如下功能:

为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监管模式并提升监管效能。利用海量信息,开展企业风险评估分级,有利于实施基于风险分级的差异化监管;实现在线即时监管监察,加强非现场监管;分析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抽检对象,有利于深化“四不两直”监管(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和避免盲目监管。

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执法手段并提升执法效力。通过为监管执法部门提供统一的安全监管执法信息支撑系统和执法终端设备,及时企业违法行为信息,并实现与其它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能够确保安全执法的科学、规范和高效。

开展预报预警预控服务,可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减少事故损失。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创新安全生产预报预警理论方法,建立预报预警模型,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特征,实现对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发展趋势和特定区域与对象的预测预警,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的损失。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5

一、紧贴高校实际,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人力资源衔接

国防动员无论是“应战”还是“应急”功能,首要的都是人力资源的调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应急人力资源储备的一体化,其实质是着眼国家综合安全的需要,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结合”的要求,在后备力量建设中注重开发其平时“应急”的功能。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经过军事化培训———军训,基本具备了国防军事观念和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在突发事件人力资源调配中能够担当骨干力量。创新组织机制,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军训团营连体制的结合。要切实利用好军训团营连体制,发挥组织优势,使其长效化、固态化发展。军训团营连体制下的学生在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中可作为常备力量随时投入使用,不管是“应战”还是“应急”,在军训连制度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即可按需要使其发挥作用。每学期以团营连为单位固定开展一到两次应急疏散训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国防知识与军事知识教育,做好知识储备。挖掘固有优势,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应急分队建设相结合。重点在于健全国防动员体系,整合应急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共享。要整合应急力量,统筹高校中的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既要立足平时应急,又要立足战时作为后备军力量应战,按照平战结合、专业对口、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如消防、抗洪、维护治安分队等,实施二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高校资源丰富,人才力量充足,切实结合学校特点,优势资源十分凸显。利用高校资源,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在校国防生的结合。在高校建设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中,国防生应发挥主力军与示范先锋作用。国防生军事化程度高,组织机构完备,纪律意识强,国防知识丰富,特别是接受过军事技能训练和高强度体能训练,在国防动员体系中可作为领导与优先力量考虑。国防生的优势在于组织与纪律,这也是处置突发事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国防生能够担任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中的骨干力量。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与退伍军人的结合。近年来,大学生入伍人数越来越多,相对而言大学生退伍军人也明显增加,加之学校吸收的干部,这些有过军旅经验的人将在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的融合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他们经历过正规军事化培训,具备各项军事技能,组织纪律性强。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他们将很容易发展为高校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的中坚力量。

二、完善国防设施,发挥高校优势,做好硬件衔接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6

【关键词】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群众对公共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尤显重要。

一、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公共安全的相关产业基础薄弱

食品、药品、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准入门槛低,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低,产业素质不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落后,安全保障能力低下,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不足,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研发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标准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居高不下,公共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

(二)公共安全投入不足

2012和2013年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公共安全的支出均为占2.9%左右,虽然每年在预算上都有增长,但我国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装备、队伍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亟待投入,同时社会资金进入渠道和数量不够,安全基础脆弱。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三)公共安全技术支撑力度不够

我国目前的安全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监管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企业对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安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重视不够,新兴的安全中介机构,在利益驱动下为了生存,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四)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不完善

首先表现在应急救援技术装备保障不足,尤其是基层,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就会发生通讯中断、道路阻塞、救援设备短缺、基础信息缺乏;其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下雷同,多年没有调整和变动,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再次,应急救援队伍按照行业和领域分散设置,难以整合、调用和培训,严重影响了救援效率;最后,应急资源短缺、分散,政府储备的应急资源品种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巨灾的保障需求。

(五)公共安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虽然我们已有《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还有许多公共安全领域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如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公共安全、反恐怖活动和处理大规模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部门管理特点严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很难适应应对大规模和复杂的公共安全事件和公共危机。[1]执法中依然存在“大事化小”的遮丑心态、选择性执法、象征性惩罚,以及政府官员推卸责任等诸多管理痼疾。

二、加强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公共安全生产基础

对公共安全的高危行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对不符合公共安全标准的企业不允许生产和经营。将公共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排查治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安全生产标准,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要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和名牌企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行规行风建设,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使企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提高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公共安全各产业科学发展。

(二)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多元财力保障体系

资金保证是确保公共安全的必要条件,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投入的保证程度。作为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的政府,在每年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加大对用于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公共安全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使其在“十二五”末达到2%。加强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设施、装备的投入,强化政府投资主渠道的保障作用。同时通过保险,转移或降低政府的风险。政府可以对某些行业和领域实施强制性保险政策,例如:交通事故意外保险等;可以鼓励发展商业保险,例如:农业保险、工业保险、自然灾害保险、气象灾害保险等新险种。[2]同时,积极吸收来自国内外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和国际组织的赞助和捐助,完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的投资与管理机制,培育和发展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安全管理财力保障机制。

(三)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支撑

技术保障体系有助于对安全生产事故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排查、早救援,从而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损失降到最低。一是加强公共安全生产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科研资源,加强公共安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公共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积极发展公共安全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公共安全科技和管理人才。积极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先进公共安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公共安全装备水平。完善各级公共安全专家队伍,提高专家参与公共安全监管工作和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形成公共安全专家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社会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培训和咨询等公共安全中介组织,拓展公共安全中介服务内涵。二是推进公共安全防控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及通讯网络系统等实现对公共安全风险的精确监测。建成覆盖各级公共安全预警、监管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构的信息网络与基础数据库。在现代化网络通讯技术基础上,通过建立统一的、法定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实现城市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3]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建设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以技术促进各种资源整合和各部门的协同行动。实现公共安全管理技术的体系集成与辅助决策支持,提高公共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技术装备保障系统。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应当包括信息通讯保障、运输保障、抢救装备保障。列于技术装备保障系统第一位的是信息通讯保障。其中,计算机骨干网络系统是整个指挥系统的基础平台,为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提供技术保证,各层级政府应予以重点建设和保障。二是制定、修订和不断完善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预案需要有针对性,不能上下一般粗;预案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不同层级和领域的预案要相互衔接,互相支撑。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预案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不断与时俱进。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各地政府应做好应急队伍、物资、场所等资源普查和统计工作,指导各单位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指导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加大应急资源整合度。[4]四是保证充足的(下转第199页)(上接第197页)应急资源。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积极培育和发展经济动员能力,确保救灾所需的物资器材和生活用品的应急供应。建立标准化的资源管理制度,完善重要应急保障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建立标准化的资源目录,用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来预订、确认、调动、分配和跟踪资源,确定最佳的资源保障配送方案。逐步实现储备物资的社会化,建立政府物资储备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通过对社会仓储、物流资源进行调查,采用登记、定购、代储等方式适时征(调)用,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五)完善公共安全法治保障

法治建设是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才能在公共安全处理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保证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长期战略地位。一是完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进一步细化《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配套法规,及时修改、清理和调整与时代不适应的一系列有关公共安全的文件、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尽快制定《公共安全法》、《紧急状态法》、《社会治安法》、《社区矫正法》、《保安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法》、《职业安全保护》、《安全生产培训》、《台风防治法》、《沙尘暴防治法》等基本法律法规,消除立法盲点,避免监管空白。二是加快公共安全标准化建设步伐。尽快制定《公共安全管理指南》,提供标准化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和活动方案,指出公共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准备措施、管理活动和步骤、管理的质量以及如何制定应急预案、救援的优先次序、怎么进行恢复等等。[5]建立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类似部门,制定公共安全标准指南、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应急准备/管理和BCm标准,以重点应对相关国际标准化活动,系统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三是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安全技术标准、违法行为追究制裁等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约束力度,提升安全生产执法的权威性。通过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经济、行政及刑事责任,提高违法违规代价,使有关人员特别是单位负责人意识到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得不偿失,从而消除其侥幸心理。严查事故背后的等违纪违法案件。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要追责有关地方和上级单位负责人。事发单位或地区的行政首长不论有无具体责任,都要求按国际惯例引咎辞职。

参考文献:

[1]彭彦强.中国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国际经验与对策[J].中州学刊,2009(3).

[2]唐钧,陈淑伟.全面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体系[J].探索,2005.

[3]兰贵兴.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战略层面[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3).

[4]刘星.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机制:问题与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5).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7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护理质量

急诊科工作环境特殊,护士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突发事件多、心理准备少,对护士素质的要求高,这些都是导致急诊科护士精神紧张和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大量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要比普通科室的护士承载更多的辛苦和风险,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1-5],甚至低于其它科室护士[6],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不但影响其身体健康,而且还可影响护理服务质量。要提高急救护理的工作质量,不仅要求护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急诊护理是一项多方位的、非常细致的服务性工作,而且经常面对众多危重病人和紧张杂乱的场面,要求急诊护士处事不惊,沉着稳重。现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1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受内因、外因共同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护患关系、人身安全、职业危害因素、家庭和社会支持度等[1-14],内因包括业务能力、自我调节和应对方式等[1,5,7,9,14,15]。

1.1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外因

1.1.1工作压力

急诊科护士长期面对急危重患者[1,3,5,6,9,14,16],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任务繁重[1,6,8,12];而目前大多数医院急诊科护士编制还不能完全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导致急诊科护士常常超负荷工作,影响其身心健康[6,12,13];急诊科长期无规律的三班倒,使护士生物钟紊乱,严重影响其社交活动及家庭生活,也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疲乏[4,6,8,13,17,18]。

1.1.2工作环境

急诊科工作环境差,病区拥挤嘈杂,对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种不良刺激,易使其产生烦躁、焦虑等负性心理[6,11,12,18]。

1.1.3工作对象、护患关系、人身安全

经常接受患者死亡和濒死现象的刺激也是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1,4,6,8,19,20]。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言语和行为上容易激动,甚至有些患者、家属会将不良情绪迁怒于护士[14]。而且在疾病严重性和处理的迫切性上,护士和患者、家属常存在误会[11]。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都希望自己先得到救治,而护士常常因忙于救治更急、危、重的患者暂时无暇顾及其他患者,易给患者、家属造成急诊不急的误会;而护患接触时间短,缺乏更多交流沟通、消除误会的机会,导致患者及家属抱怨甚至谩骂殴打护士,使护士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3,4,6,11,16]。因为害怕引起护患纠纷,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上小心谨慎;又由于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理解甚至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急诊科护士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抗拒心理,进而对患者冷漠、逃避,进一步加重护患关系紧张,形成恶性循环[4,6,11]。

1.1.4职业危害因素

经常接触各种化学药物、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意外的针刺感染等,对急诊科护士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而对传染病的恐惧、对健康的担忧也是急诊科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之一[1,11,18,19]。

1.1.5家庭和社会支持

研究显示,家庭支持越高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越高[9,14];社会支持水平较高者,心理健康水平较高[12,20],急诊科护士常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而导致生理、心理处于紧张应激状态[3]。

1.2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内因

上述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还要通过业务能力、自我调节和应对方式等影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1.2.1业务能力

只要急诊科护士业务能力足够强,就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做到临危不乱、胸有成竹,就能缓解因自己知识、技术和经验不足所引起的紧张和恐慌心理,从而保持健康的情绪[6,15]。

1.2.2自我调节和应对方式

掌握放松技巧可帮自己放松情绪,精神乐观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的平衡协调,可减轻紧张、不安、烦躁等不良情绪[6]。当面对压力事件时,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使急救科护士在高强度的应激环境下能有效地抗衡压力,从而保持心理健康[7];如果不能进行积极的应对,就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沮丧、不满、厌倦、不良情感、怨恨、愤怒、人际关系恶化等负性心理,还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途径,使旧病复发或引发新病[5,14]。

2促进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措施

为了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以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减少急诊科护士的付出、增加其收获,防止其心理失衡,还应加强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并组织心理知识培训、提供更多休闲应对资源以提高其自我调节、应对能力。

2.1减少其付出

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量进行更为客观的统计分析,并根据工作量增加护士编制和数量、合理分配人力、合理安排班次,减少或取消非护理性工作,以减少其工作压力[1,6,7,13,15,21]。还应为急诊科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保持抢救室内适宜的温湿度、通风,配置合适高度的工作台,合理放置急救仪器、药品,从而降低护士的体力消耗[14]。

2.2增加其收获

马斯诺的需求五层次学说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管理者应尽量了解并满足急诊科护士的合理需求。首先应适当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各种待遇,满足其生理需求[6,11,13,14]。其次,针对暴力事件,急诊科应安装录像监控并安排保安24小时值班,确保护士人身安全[1,3,22];针对职业危害因素,教育急诊科护士,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管理,严密封存、集中焚烧处理污染物,严格执行隔离防护措施,加强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19]。同时要组织急诊科护士参加各种休闲娱乐活动以增加其社交机会[3,17]。管理者还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急诊科护士,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愉快、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6,7,11,13],并通过各种形式将急诊护理工作向社会宣传,呼吁家庭和社会给予急诊科护士更多的理解与支持[12,14,20]。最后要增加急诊科护士专业发展机会,如培训、进修、晋升的机会[6,13,15],以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调动其工作热情。

2.3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

在管理者已采取各种措施而急诊科护士的付出与收获仍未能达到平衡的情况下,应对急诊科护士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通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抢救能力,使之能胜任充满压力的工作[15];加强心理素质培训,提高其应激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调节能力[11,15,17];加强应付行为训练,提高其应付能力[6,7]。管理者应为急诊科护士提供消除身心紧张的机会、场所[17],必要时给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1,11],为其在外界压力超过自我调节、应对能力时提供帮助。

3小结

急诊科护士付出相对多而得到相对少[19],易导致心理不平衡,如果自我调节、应对能力差,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目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管理者、社会、家庭、护士自身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闫波,李晓花.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3-5.

[2]彭樊.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124-125.

[3]赵玉兰,戴冬梅,孟凡山.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护理杂志,2010,27(11a):1607-1609.

[4]林春梅,唐群英,乐胜.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0,8(6):1482-1484.

[5]吕冬梅.不同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31-33.

[6]康琳,刘均娥.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1):4-6.

[7]凌力.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08-411.

[8]王玉梅,初酷.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心理学应用[J].吉林医学,2009,3o(20):2448-2449.

[9]曹凤华,姚景鹏.急诊护士工作疲溃感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0):23-25.

[10]孔祥玲,刘维维.急诊护士医护合作水平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3-16.

[11]林秀媚.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0,8(4):1001-1002.

[12]王晓晖.急诊护士焦虑和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67-69.

[13]刘贤英,刘陈勇.急诊科护士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132-134.

[14]田晓岚,王芳.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2):287-289.

[15]张济梅,李锐.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1):75-76.

[16]丘宇茹,王吉文,吴惠文.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心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60-62.

[17]许毓娜,林石娣.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大的原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4):1925-1926.

[18]李洁,杜鹃,刘咏梅,等.急诊科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24):98-99.

[19]刘灵芝.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240.

[20]王娟,秦亚美.急诊科护士心理社会健康及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0,7(4):47-48.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8

关键词:物联网煤矿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257-02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安全生产状况备受社会关注。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出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2002年的4.94下降到2011年的0.56,下降幅度接近90%,但和欧美国家百万吨死亡率0.03左右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加强煤炭生产事故预防,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实现应急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已成为煤炭生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煤矿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契机。“物联网”也称为“传感网”,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射频识别、传感、全球定位等,按照实际需要,不间断地采集物、人、环境的实时信息,通过各类可利用的网络和特定程序接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和实时处理,实现智能定位、识别、监测、预警等功能的新兴网络技术,从而完成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最终实现人对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目前,物联网已经在多种行业开始运用,在煤炭生产行业,已有许多煤矿引入了各类物联网应用系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如2010年,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仓贮中心进行管理,使物资管理实现了“实时化、可视化、透明化和一体化”,与2009年同期相比,生产材料新品投入减少6000万元,回收复用增加3000万元,储备金减少1290万元,周转天数减少10天,使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对物联网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如吴立新、汪云甲等对如何运用物联网建设数字矿山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张锋国、林曙光等对如何构建矿区物联网网络架构进行了研究;施祖建、汪丽莉等从行政执法、重大危险源、移动危险源等角度分析了物联网在政府监管上的应用,但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煤矿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方面的研究很少,应该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

二、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应急管理平台组织架构

根据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功能和应急管理的主要构成阶段,形成技术层面与管理层面的相互对应,分为感知――预警层、网络――信息传递层、应用――应急处置层,如图1所示。

1.感知――预警层。感知层主要由各种传感器组成,可以准确采集人员、设备、环境等的实时数据,如人员位置、有害气体浓度、煤尘浓度、设备运行状况、煤炭开采情况、地下水位变化、顶板压力等。根据实际需要,各类传感器可以有效地分布在各个工作面,从而构建一个巨大的传感网络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层的通信模块传送至控制计算机,进行数据整理,为全面感知提供基础保证。预警是应急管理的首要阶段,指在危害发生之前,根据监测数据对比危险发生的临界值,判断灾害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报警信号,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应急管理的预警能力大大提升,能够有效降低预警阶段人的失误率,提高对危险源监测的连续性和准确度,切实提升预警功能。

2.网络――信息传递层。物联网的网络层一般是指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技术溶于一体,能够将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库。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流畅传递、海量数据存储和快速信息处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得以实现,这也加快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应急管理的普遍推广。信息的全面、快速、准确传递和处理是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科学决策的关键,是应急管理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3.应用――应急处置层。应用层是对所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利用的各类平台和软件,是完成从“数据――信息――知识――决策”的智能演化。对于应急管理来说,有助于进行科学的应急处置。一般包含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监测系统、环境监控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应急物资调动系统、应急通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系统等。

三、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应急管理主要内容

1.煤矿生产事故危机预警。从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企业总体事故预测水平来看,总体水平较低,事故预测的及时性、连贯性、准确性较差,事故预警的临界参考基础数据缺乏或数据处理能力,事故预警的功能并没有切实实现。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将得到改变。第一,物联网技术解决了预警基础数据连续、全面、准确采集和传递的问题。丰富的各类信息,能及时发现事故发生的前兆,判断可能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提高预警的可靠性;第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解决了对大量的信息的存储、计算及成本费用问题。

技术的发展使事故应急预警启动条件和临界变量阈值问题有望得以解决,预警变量阈值可以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是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如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二是设备运行情况,如采煤机、水泵、风扇、等;三是各类生产环节状态,如电压、煤仓煤位、地下水位、空气温度、风速、负压、顶板压力等;四是人员工作状况,如违章操作、离岗等。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会大大提高,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这使企业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前移,从事故救援逐步转移到以防为主的感知预警。这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从被动应急救援逐渐转向主动的预警防灾。

2.井下人员定位及身份识别。目前,我国的多数煤矿生产设备落后,安全技术水平低,加之井下生产环境及其复杂,对井下人员的工作状态达不到实时掌握,经常出现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明确井下人员所处位置及身份的情况。这给应急预案的选择、救援决策制定及救援行为等工作都造成了严重障碍,导致错过救援的黄金时间,造成重点生命和财产损失。

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制的各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功能上能够实现人员升降井考勤、限制区域报警、人员定位监控等,为井下人员的安全提供保证。一般人员定位及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由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基站和矿工所带的射频识别卡组成;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基站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基站与射频识别卡的软件设计。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井下基站会自动收集井下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射频识别卡信息,该卡具有唯一性,信号经过微控制器处理后,通过各类无线或有线网络将信息发送到地面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通过相应软件平台使井上管理人员实时地了解井下人员状态,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可以及时确定井下受困人员数量、位置及快速识别遇难人员身份,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妥善进行应急善后处理打下良好基础。系统运行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2.应急救援物资科学调度。一旦煤矿事故发生,科学调度应急救援物资便成为应急管理现场处理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大量的煤炭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经验表明,能否及时、合理、科学地对应急救灾物资进行企业内、部门间、地区间的调度,直接影响最终救援效率和效果,导致应急救援结果的巨大差别,应该成为煤炭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研究的重点。

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它集成了无线通信、芯片研发与制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等技术,能大大提高应急救援物资调度的科学性,特别是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各类救灾物资、车辆、道路实施动态调度、数量监测、标准核实、实时监控、运筹管理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事故救援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4.应急救援辅助决策。事故的发生、演变存在着错中复杂的逻辑关系。要对危机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应对,使损失最小化,就必须建立智能决策辅助系统。这类系统以各种信息为基础,以预警分析、事件分类分级、预案评估、预案选择、预案优化、资源调度等问题为对象,利用各种模型、分析方法、模拟技术等对有关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实现分析和预测功能,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利用物联网技术及时获取事故相关信息并向管理部门快速报送,准确研判事故发展趋势和救援需求,可以使救援指挥决策人员及时掌握事故现场基本情况,实现事故一线救援与指挥中心的实时联络,改变决策者依靠自身经验和判断做出决策的现状,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我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高,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的煤炭生产企业应急管理水平低下,物联网技术在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改变这一状况的希望。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各类信息的连续的感知、获取、传递和处理,使应急管理的预防、预警、现场处理和事后完善各个阶段的效率大大提升,对我国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立新等.三论数字矿山――借力物联网保障矿山安全与智能采矿[J].煤炭学报,2012(3)

2.张锋国,王宏岳.感知矿山――物联网在煤炭行业的应用[J].学术研究,2011(7)

3.施祖建,汪丽莉.物联网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6)

4.张登宏.煤矿安全检测系统的物联网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1(12)

5.闫涛,吕丽民.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

6.高昆,马林艺,王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7.邹国辉,纪彬.物联网在煤矿安全上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0(1)

8.王昕,周廷振,赵端.基于物联网的井下人员实时定位系统研究与实现[J].煤矿机械,2011(12)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9

1.1科学的事故统计研究技术

1.1.1权威的事故数据库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事故的搜集和整理,建立了权威的数据库,英国的maRSH风险评价事务所建立了全球性的“石化事故数据库”,每年的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CCpS建立的“过程安全事故库”(pSiD)收录了25家大型跨国化工公司的大量事故、未遂事故案例,该数据库包含的数据量大、数据准确、格式标准。通过合理设置关键字段,使用一系列统计分析手段,可以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获取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进而为事故的预警和预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

1.1.2科学的事故研究方法发达国家根据掌握的大量事故数据,按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如2002年,CSB对反应性化学事故进行了专题研究,精选了22年中发生的167起重大典型反应性化学事故,从事故设备、事故原因、反应类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了事故装置类型分布、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等方面的规律性,分析美国环保局(epa)、美国职业安全局(oHSa)和CCpS等机构的现行法规和技术标准在控制反应性化学事故方面的局限,提出了修改现行法规、标准与行业规范的科学依据。

1.2完备的预警和预防体系

1.2.1建立完善的事故通报系统,发出事故预警,减少事故发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塞韦索事故、博帕尔事故等多起重大化学事故,世界各国随后相继建立了化学事故通报系统。如欧洲重大事故通报系统(maRS)是依据塞韦索法令由欧洲重大事故危害管理局(maHB)1984年研究开发的。maRS建设的目的是依据塞韦索法令Ⅱ条款15(1)的规定,快速成员国提供的事故信息,并为有关机构提供这些事故信息,用于重大事故原因分析和案例学习,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塞韦索法令要求有能力的欧盟成员国本国及欧洲委员会发生的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maRS是欧盟强制性的重大工业事故管理和通报数据库体系,将事故分为值得关注的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非常严重事故和灾难性事故5个级别。maRS可以用于对成员国报告的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和案例学习,事故信息报告如图1所示。

1.2.2全天候24小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国外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约40年的运作,已建立了成熟的运作模式,拥有人才队伍、应急资源等优势。如德国运输事故及紧急响应系统主要依靠分布在德国范围内的各个化工企业的消防队和相关专家(包括化学专家、毒理专家、生态学专家和产品专家等),向全德国范围的化学运输事故处理现场提供援助支持,包括运输事故、储存事故和化学紧急危险情形。在发生上述化学事故时,应警察、消防队和应急指挥机构的请求,他们会积极提供救援支持,包括信息支持、专家现场指导和救援队伍支援等活动。在紧急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联系tUiS会员企业的紧急响应中心,这些中心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有人值班。tUiS系统应急救援的组织形式如图2所示。

1.2.3通过事故研究推动法律、法规、标准的建立与完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由于技术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法规不健全、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了一系列重大事故的发生。如1974年英国Flixborough镇爆炸事故、1976年意大利塞韦索二恶英污染事故、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1988年英国北海阿尔法平台爆炸事故等。这些事故不仅给人类及环境造成巨大灾难,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受这些重大化工事故的影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如:《塞韦索法令》、《处置危害物质通告》、《欧共体训令》、《清洁空气修正案》、《应急计划与公众知情法案》、《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做法》等。这些重大化工事故也促进了先进的化工过程安全理念、技术的诞生,如:受Flixborough镇爆炸事故的影响,提出了“本质安全”的概念以及早期过程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该事故也首次推动了HaZop培训和技术完善,该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受印度博帕尔事故的影响,美国oSHa制定了《过程安全管理标准》,目的是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该标准是一整套主动识别、评估、缓解和防止石油化工企业内由于过程操作与设备导致安全事故的整体管理体系。

1.2.4通过事故研究,促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国际劳工组织在化工安全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1991年制定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以及《重大危害控制手册》;1993年制定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第174号)和《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建议书》(第181号)。美国环保署也在1985年发起了“化学紧急情况准备计划”,鼓励各州及地方自发地辨识本地区存在的化工危险并提高应急能力。1986年,美国国会采纳环保署的“化学紧急情况准备计划”部分内容,颁布了紧急计划及社区知情权法案(epCRa),以促进本国各地区化工危害公开和应急救援准备。该法案要求各州及下属地区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化工企业提供相关化学品信息给当地的消防部门以及应急救援机构。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事故防范和工厂外应急救援,美国劳工局(oSHa)于1992年开始实施过程安全管理标准(pSm),美国环保署开始推行风险管理计划(Rmp)。

2我国在事故调查、分析、研究、建立预警和预防体系方面存在的差距

2.1尚未建立第三方独立事故调查机制

2.1.1机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GB/6442-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对调查组成立和调查程序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没有明确规定第三方独立调查,没有一支相对固定的职业化的事故调查人员队伍。

2.1.2调查程序事故调查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大多是一般性的规定,目前尚没有一套实用、详细、具体的执行程序,用于规范事故调查工作。

2.1.3事故分析技术国内对事故分析技术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对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剖析不到位,大部分的事故调查仍停留在责任分析阶段。没有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事故分析手段,对事故进一步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事故实验模拟和计算机模拟应用较少,不能通过科学的手段还原事故的过程,无法对事故结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2事故数据库建设滞后,不能从宏观上对事故动态、规律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与国外化学事故数据库的对比分析,目前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a)事故数据的可靠性差、事故信息不完整。目前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情况对外公布机制没有建立,一些重大事故发生后,往往很难获取专业性的事故调查报告,形不成权威、专业的事故案例数据库。b)数据结构设计简单,数据项少,不同数据库间数据结构标准不统一。事故数据库没有根据化学事故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影响利用事故数据库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制约了对事故信息的挖掘和利用。

2.3没有形成事故预警和预防体系a)事故资源不公开,达不到预警的效果。我国由于传统事故管理制度的原因,各行业或单位进行事故调查与登记,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的考虑,彼此间事故信息保密,不与其他行业或单位进行事故信息的交流共享,往往导致类似的事故在本单位的其他人员或其他单位的类似装置上再次发生。此外,事故的展示形式也比较枯燥、单一,多以文字形式出现,不够生动、形象。b)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重大事故防控的法规、标准、制度方面,还未形成通过分析事故、研究事故,从而找出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方面的漏洞,进而修改完善、补充制定的机制。c)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虽然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对事故的深入研究,事故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实战性、可操作性差,在应急救援准备方面,存在应急资源筹备不到位等问题。

3建议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篇10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管理;措施

实验室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更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和对外开放的服务窗口。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满足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的需求,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快速发展导致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实验室安全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我们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室环境建设不足

近三年,我校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但在实验室用房没有增加的条件下,导致实验空间过度紧张,仪器设备摆放密集,一些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达不到标准要求。培养箱、培养架、冰箱等部分仪器设备只能堆放在安全通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会出现拥堵,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实验室供电系统老化,可承载电流小,而实验室通常需要多种仪器同时运行,用电负荷量大给实验室用电带来隐患。实验室内消防器材配备数量不足,并且没有紧急冲淋及洗眼器等设备,遇到危险时,实验人员无法有效保障自身安全和国家财产。

1.2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

高校实验室在危险化学药品购置、使用、储存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实验教学所用药品有专职实验人员管理,但是研究生所用药品试剂都是由导师负责的课题组自行购置,无购置计划、无使用情况登记、无固定储存地点等问题严重。仪器设备的管理方面存在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前不预约、使用后不登记,小型常规仪器随意搬动或借用,不整理相关卫生等问题[2]。北方气候干燥、灰尘多,一些需要防尘的精密仪器没有配备专用防尘罩,灰尘黏附会影响仪器的散热,使仪器运转温度过高而造成短路发生危险。仪器相关的备件备品及技术资料因随意放置而丢失,延误仪器正常保养和维修。

1.3实验人员复杂,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实验室内进行着各种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创新实验,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实验人员来源复杂,研究方向不同,工作时间不固定,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并且实验时经常单独操作,缺少监护,增加了实验室管理难度[3,4]。教师在授课及指导研究生实验过程中,安全和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学生在实验室一边准备实验内容,一边吃零食,甚至有同学用实验电磁炉和微波炉加热食物,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实验废弃物随意处理

在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中生物学和化学实验均有涉及,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种类气、液、固体废弃物。实验中产生有刺激性和有毒气体的试剂不按规定在通风橱内使用,威胁到实验室内所有人员的身体健康。目前,多数实验室没有废弃物回收桶或处理装置,高浓度的实验废液倒入下水道,不仅对排水管道造成腐蚀,甚至对地下饮用水造成了污染。对于已经收集存放的废液,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很可能发生不可知的化学反应,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实验“三废”若不能得到有效处理,随意倾倒排放,将对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2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我校近年来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投入较多资金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如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化学品管理和废弃物处理,极大消除了安全隐患,为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保障。现将重点工作总结如下,供高校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参考。

2.1建设标准化实验室

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从2015年开始筹备扩建,到2017年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实验室面积从原有的150平米增加到450平米,实现了实验室功能分区并有效的缓解了实验室拥挤问题。扩建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水、电、通风等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实验室布局科学合理且方便学生实验,各种仪器设备在安全条件下运行。另外,加大了安全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实验室易发事故类型,配备警示、监控、防火、防毒、防盗、应急救援等设备设施。在实验室内配备洗眼器,楼道内安装紧急喷淋装置,以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对人员的伤害。为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逃生,实验室出入口、楼道内、紧急出口必须保持通畅[6]。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为每年4800人次的教学实验、40余名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教师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环境。

2.2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林学院在每年举行的新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大会上,增加了包括实验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对高年级学生,则根据其专业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在编写《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实习指导》过程中也增加了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讲解外,还聘请安全专家来院讲座,使师生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救互救、应急处理的能力,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常态教育来开展[7]。实验人员的安全素质是衡量实验室安全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试应作为实验室人员和实验教师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通过培训与考试,使其熟练掌握自身所在实验室各类仪器、安全设施的使用,熟悉劳动保护、安全保护措施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流程,形成知安全、重安全、人人参与保安全的安全氛围,共同保障实验室安全[8]。

2.3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检查力度

根据实验室设置情况和存在的危险源类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更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安全培训准入制度、项目准入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危险和易制毒化学药品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制度等[9]。实验室使用申请人通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与申请人指导教师(负责人)和实验室管理者三方签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使用”协议,再根据使用人员身份(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实验目的(教学、科研、创新实验、毕业论文等)的不同,来给予不同实验室使用权限。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当实验内容结束时,实验室使用权限被收回[10]。学院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小组,逐级签订实验室安全与管理责任书,切实将每项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定期组织人员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学院无法解决的问题应立即报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将实验室安全检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做到预防为主,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11]。

2.4加强化学品管理和实验废弃物处理

为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从2014年开始学院以年度为单位填报易制毒化学品申购单,由学校批量办理申购手续,购置后严格按照学院申报计划发放。对于易燃、易爆、剧毒的化学药品同样进行严格管理,实行统一采购、专人领用、专柜储存、专账登记,做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12]。在日益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下,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保护实验室及校园环境,学校制定了“实验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要求:①实验过程中产生少量有害废气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产生大量有害、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②禁止随意倾倒和处置化学废液;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废液装在同一容器内;化学废液的盛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具有密封盖),容器的材质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容器的材质和衬里与废液不相互反应;盛装化学废液的容器上必须粘贴标签,标注内容为中文化学名称(混合物主要标注废物名称),废液情况,禁忌物;化学废液贮存场所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防盗门,双人双锁并要做到防雨、防渗、防风、防盗、有监控设施,配有应急工具及应急设施。③不能随意掩埋、丢弃有害、有毒废渣、废固,废渣、废固须放入专门的收集桶中;危险物品的空器皿、包装物等,必须完全消除危害后,才能改为他用或弃用.

3结语

作为一名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细致、持久的工作,而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所以要克服轻视实验室安全的麻痹思想,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思路。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强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不断增强师生的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相信通过学生、教师和实验室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周建,朱育红,蓝闽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浅析[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5,34(7):281-284.

[2]娜赫娅,杨威,莎木嘎.对提高我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3):164-165.

[3]林丹枫,林凤屛,唐良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2):189-191.

[4]郭颖奇.强化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6):231-234.

[5]黄坤,李彦启.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80-283.

[6]唐丽云,席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举措[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4):67-69.

[7]常生华,翁秀秀,侯扶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9-231.

[8]严新纲.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286-288.

[9]王利娟,闫建国,崔红梅.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78):86-88.

[10]代金玲,张胜利.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开放的初步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