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十篇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十篇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59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1

一、理论综述

(一)胜任力

美国学者戴维•麦克利兰(1973)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特征,这种特征将同种类工作中的优秀者和合格者相区别并体现个体的绩效,具体包括:价值观、动机、专业知识、认知力和行为能力等。斯班瑟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中的相关绩效存在因果关系的个人的内在特征[2]。弗莱彻认为:胜任力是个体可以胜任工作的外显行为的集合,这些行为具有具体化、可测量、可观察等特征。本研究认为胜任力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说,胜任力是具体职位胜任力、一般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集合。而从狭义上来看,胜任力是在指某个组织中的具体工作岗位上,绩效优秀的个体所表现出的可客观评价的个体特征和有助于实现高绩效的行为能力。本研究中所指的“胜任力”是指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学生所需具备的知识、技巧和素质特征。这些行为、技能和素质特征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观察的、可指导的。

(二)团队胜任力

团队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由知识结构合理,能力水平相近,行动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胜任力是以团队成员个人的胜任力为基础,是成员个人知识储备、各项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但个体胜任力与团队胜任力这两个概念不同,团队胜任力主要侧重团队成员之间的灵活性与整体性、差异性与互补性,以及协调统一,以团队为整体考虑,强调成员个人的胜任力应统一于团队整体的胜任力[3]。团队胜任力包括团队完成绩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和能力以及团队的意志和信念。

(三)团队胜任力模型

团队胜任力的构建是通过团队胜任力模型来实现的,团队胜任力模型是某个团队完成特定目标所需的各项胜任力的组合,反映团队所含胜任力的一种结构关系[4],为构建高效胜任力团队提供理论依据。

二、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意义

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目标是通过管理团队完成高校分派的学习任务,并根据团队内部成员及班级内部成员所处年级的变化带来的思想方面的变化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要求,有侧重的、灵活有效的组织活动、监督管理和营造班级文化。构建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可以条理清晰的将团队胜任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因此,构建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对高校班级管理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建立的原则

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既要考虑高校班级管理的特点和班级当时的实际,又要遵循结构精简、容易区分和便于理解等原则[5]。既要与班级所在的系或学院的领导、辅导员以及管理专家进行研讨,提高团队胜任力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要与班级所有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升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可行性。1.系统化原则。美国籍印度学者普拉哈拉德率先关注团队胜任力,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1990)中指出团队胜任力的本质是团队的竞争力,团队胜任力的构建应围绕组织进入潜在市场的能力、对产品的积极贡献和难以模仿的优势等三个方面,注重系统性。因此,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从自我管理能力、对班级成员成长的贡献和其他班级难以模仿的特色出发,系统构建本班级管理团队的胜任力。2.关键性原则。在高校班级管理团队中,管理团队精神、管理团队个体的成长和学习工作的效率并不是稳定的,作为班级管理团队的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团队的细微变化,并相应调整团队工作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构建班级管理团队时,把握管理团队胜任力的关键因素,搭好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的骨架。3.全面化原则。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是在特定环境下,能够达到优秀绩效的、能够被准确测量的团队特征的集合。但整个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中包含很多因素,应尽可能的将团队胜任力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降低团队胜任力因素的片面性,以保证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建立的流程

1.收集数据阶段。主要采用专家小组的方法,辅以事件访谈法,并参照企业或其他组织管理团队的胜任力模型,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通过对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系主任和班级的学生辅导员进行访谈,了解班级现行情况、管理结构和主要方向。同时讨论班级管理团队中成员的主要职责和管理活动等。2.模型构建阶段。在前一阶段收集的数据基础上,与班级成员进行交流,收集补充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与院系领导、专家和辅导员举行座谈会进行研讨,确保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模型测评阶段。在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设计完成后,聘请相关专家、辅导员和高年级的班级管理团队成员在理论上对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测评的重点是管理团队内部不同级别成员之间胜任力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同级别中的胜任力指标是否属于同一水平[6]。4.模型调整阶段。在对模型测评后,管理专家、辅导员以及班级管理团队的成员运用各种手段,测评管理团队成员个人的胜任力水平。根据确定的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和大学班级管理团队的自身特点,通过情景模仿,描述班级管理团队成员应有的实际行为,对成型的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进行调整。5.模型应用阶段。邀请受过测评专业训练和测评经验的人员,对班级管理团队的成员进行跟踪调查,并根据成员的行为表现编写成员个人的胜任力分析报告,帮助团队成员了解自己的胜任力,以及未来需要调整和发展的方向[7]。邀请专业人士汇总班级管理团队所涉及成员的分析报告,形成系统性综合报告分析,与事前所要求的成员胜任力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再次进行人员选拔和调整。

(四)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

本文根据现有高校管理团队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以班级干部管理团队为研究对象,对管理团队能力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出高效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对于高效班级建设来讲,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高效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包括基本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五个部分的内生潜变量,依据已有研究,并结合现实情况下对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能力的需求,将内生潜变量再次进行细分。

三、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构建

(一)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意义1.通过构建高校班级管理团队可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不仅可以参与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而且通过对管理团队成员胜任力的测评,使得每个人都有

机会参与并监督班级管理团队。因此,班级成员不仅是被管理者,而且是监督者和潜在的管理者。2.大学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强调个性,对于科学、民主和平等的诉求不断增强,通过班级管理团队对班级的重大事情进行决策,能将全班的意见反应到管理团队中,充分体现了对全班同学的认可与尊重。3.有利于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培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班级管理团队,为班级的每位同学提供了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助于激发班级成员的潜能,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增强集体意识等。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班级成员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大幅提升。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构建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管理团队的成员是通过模型选的,由自身的能力决定,避免了班干部选举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工作中,团队成员间积极配合主动帮助,有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构成

根据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高效班级管理团队。班级管理团队应依据团队胜任力模型围绕学生工作,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的发展服务。班级管理团队应是“实干队伍”,每个人都是“精兵强将”,因此,在构成上不超过7人。班长是管理团队的负责人,是整个班级管理团队的核心,代表管理团队向整个班级负责;团支部书记是班长的得力助手,负责全班的团员思想工作的开展。

四、高校班级管理团队的实践

(一)制定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高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同时,根据管理团队所在班级的情况,制定管理团队的规章制度,使管理团队内的成员和班级同学都有章可循。管理团队的制度应尽量涵盖班级管理的所有方面,包括:班级纪律、学习任务和要求、班级财务制度、班级内部事务以及宿舍事务管理和各项活动的规章等。对于班级管理团队规章制度的制定,辅导员主要起辅助作用,为管理团队提供引导、指导和帮助。而班级管理团队应是规章制度制定的主体,管理团队的成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并负责监督团队成员和班级同学对规章制度的履行情况。

(二)确立全班认同的发展目标

由于班级管理团队成员个人的知识背景、个人能力、行为习惯和看问题的视角的不同,对于管理团队的目标和期望会存在差异。管理团队成员应主动了解班级同学的需要,帮助班内同学认同管理团队确立的目标,并将自己的目标与管理团队确立的整个班级的目标相统一。此外,班级管理团队应从本班级的情况出发确立发展远景和实施计划,并将班级的发展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性目标,以增强全班的凝聚力和管理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团队应将班级的目标或计划进行量化,不仅使管理团队的管理有的放矢,也便于班级全体成员为实现班级目标共同努力。这些量化的指标可以包括:全班考试课的通过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学院评优中本班同学占的比例;全部得到奖学金的情况;班级是否被评为先进集体或先进团支部等。

(三)营造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

为实现班级目标,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个班级的向心力,管理团队应做好班级文化的营造。辅导员和管理团队应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虽然班级文化需要长时间的累积,但应从平常的班级管理中的小事着手,如:奖惩分明,做到有凭有据;评优评奖,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于在学习和工作中成绩优秀者,应积极推荐入党;班级的荣誉全班共享,班级的困难全班分担;在班会和党支部会议上,应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班级的成长献言献策;在生活中,班级管理团队成员应多与同学交流和沟通,鼓励和激发同学奋进,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氛围。

(四)不断提高良好的沟通能力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2

班级小团体一般由3~6人构成,它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它的产生原因主要有空间因素、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班级中心人物的吸引力等。此外,班级小团体的存在还接受参照团体,学生同辈的次级文化以及团体成员社会化的背景等的影响,也正是这三个方面才使学生的团体被社会所接纳。

次级文化就是学生的价值观念及活动。即处于相同年龄阶级的学生所共同具有的独特的价值观及活动。这种文化有时对于班级小团体的影响是显著的。有时有利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时则有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教师完全有可能通过影响并形成学生同辈的正确的次级文化来引导班级小团体。

班级小团体不同于正式的群体,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和规范,它只是在学生彼此认同的基础上而结成的既亲密又松散的结伴关系。如何发挥积极小团体的作用,加强对消极小团体的引导是班风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

发挥积极小团体的作用,就是要重视它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小团体的作用首先在于它是团体成员信息沟通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学生的不足经验结构可以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团体成员来自各种爱好,各个层次的家庭。使得他们的内、外信息在团体内可以相互传递。积极小团体的作用还在于团体成员情感的依托。

在班级小团体中地位需求最大者,常常是在家庭中无法获得适当地位者,因为在团体中的地位需求,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补偿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小团体的成员往往倾向于交流真情实感,倾诉彼此之间的遭遇和困难,理解并帮助其成员。

由班级积极小团体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当它被班级认可,信任时,其价值取向往往也同于班级的价值取向及共同目标,从而对班级的工作有一呼百应的效果,出现效率上的功能优势结果。同时,当班级的工作计划在事先制订缺乏伸缩性而面临紧迫问题时,小团体常能在此时寻找非正式途径谋求有效的解决方法,自动的弥补和修正班级工作计划上的缺陷。因此,强有力的班级小团体并不一定是班级的损失,如果这些小团体把班级的组织目标的达成类同于自己的目标达成,它们可以成为一般达成组织目标的原动力。

但是,班级中还有一些非积极的小团体。比如,有些小团体的价值取向和组织目标有时同班级一致,有时和班级不一致。有时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去为班级争光,有时也可能心血来潮,在为班级争光的过程中勇敢拼搏。还有一些班级小团体则是成心要做班级自我管理机构的敌对派,在班级工作中,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干扰了班级工作的正常执行,其结果是阻碍班级的发展及学生个人的发展。因此,加强对这些消极小团体的引导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为小团体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参照团体。这是依据学生从众心理和模仿习惯而拟定的方法。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参照团体可以是班级中的积极小团体也可以是校内的其他团体,诸如学术团体,文艺团体,还可以是社会上的职业团体。但是,绝对不能忘记与班级小团体朝夕相处的团体――班级及教师集体,班级和教师集体对班级小团体的影响作用是很重要的,是必须加以重视的。

班级对班级小团体的强大影响(有时是制约作用,因为往往有什么样的班级,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班级小团体)是不言而喻的。班级为小团体的出生,成长,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养料,离了班级就谈不上什么班级小团体了。事实上,无论某些班级小团体是如何的消极,它总是班级发展的产物。在教育实践中,一个团结一致的班集体中,出现消极的小团体的情况是很少见的。有鉴于此,建设好班级一方面在铲除消极小团体产生的萌芽,另一方面(此时消极小团体已形成),也是在为这些消极的班级小团体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参照团体。

教师集体作为班级小团体的参照团体,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教师的任务在于加强自身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集体在班级以及班级小团体巨大的“身教”作用。如果教师集体自身不加强修养。那么,这样的教师集体在班级及学生中的教育效果是不堪设想的。

其次,一些消极的班级小团体的形成可能是受到某一些团体或某一人的单一影响。这时,为了避免小团体“逆反心理”的产生,给小团体提供比较性的价值观念,使得小团体有所选择,以免受某一团体或某一人物的单一影响是很重要的。很明显,运用强制的方法强迫的方法使小团体放弃他们已经深深接受的价值取向,在教育上来说是很愚蠢的。当学生及其小团体有所选择时,辅之以规范的辅导,班级制度的约束,往往能引起学生及某团体心灵的撼动。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3

【关键词】班级文化创新潜力挖掘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班级文化的构建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构建积极向上、团结活泼、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不仅能创造性地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还能充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学生潜力,这也正是现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

一、构建班级文化的策略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积极引导学生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2、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锻炼和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华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亦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与合作。使得他们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建立起彼此尊重、理解的信任关系,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3、通过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和团会,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可资利用的方式有很多,而利用主题班会和团会就是其中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以及自己身边的现象展开讨论学习,从而帮助他们培养民主法制的观念、社会责任感、文明礼貌,以及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高度的责任感的新一代合格接班人。

4、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挖掘学生潜力

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首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虽然每个学生潜力的大小、表现形式、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同时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性格和表现也各有不同,但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并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

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挖掘学生潜力。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体育比赛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挥。

最后要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建立学生综合评估档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

二、班级文化的内容

班级文化内容广泛,本文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角度,把班级文化分为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四个方面,并重点介绍各种文化在挖掘学生潜能中的作用。

1、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间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在教室甚至教学楼指定地点进行带有专业特色的布置。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可在相关地点,设置优秀作品展,既让班级学生的才华有展示的平台,又能酝酿良好的艺术氛围,让班级同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是打造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展示在班级共同的活动空间,比如班级QQ群、辅导员的班级事务QQ空间、辅导员班级事务博客、晚自习教室、晚点名教室黑板的显眼位置。

三是办好班级空间。无论是班级群空间,还是班级事物博客,都要对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

四是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文化。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辅导员必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被认可的积极氛围中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对象可以是小队,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一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

3、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建设班级文化、突显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辅导员要结合本班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同时也可将班级分为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班级目标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据此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

其次是拟定班训。班训是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标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

最后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好的口号就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着班集体团结友爱、振奋精神,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

4、开展丰富的班团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

辅导员在指导班级开展班团活动时,要根据学校、院(系)的学生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阶段性工作部署,结合班级实际,提出班级学期(月度)班团活动的指导性意见;悉心提炼班团活动主题和意义;丰富创新班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班团活动应该集思想性、新颖性、品位性、实效性为一体;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努力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有特色与新意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中。

三、在班级文化实践中挖掘学生潜能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认为,一个人至少有语言潜能、数理逻辑潜能、空间潜能、身体运动潜能、音乐潜能、人际关系潜能和自我认识潜能七个方面的潜能。人的潜能因个体差异而呈不均衡分布状态,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潜能,也有弱势潜能和一般潜能。而且不同人的潜能显现的时间也不同,有的显现较早,有的则显现较晚。在班级文化实践中,特别是各种班团活动中,就要根据班团活动的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

大学生班级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中,要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有针对性、阶段性、科学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才能在实践中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大学生班级文化活动需要具有整体性、阶段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整体性即指班级文化活动的计划制定及方案设计,既要按照学校、院(系)的总体规划(计划)的意见要求,又要符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整体布局要科学、合理。

阶段性是指班级文化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应符合各个时间段的客观要求,即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按照各个班级所处的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作出相宜的安排。

系列性是指班级文化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须突出系统性和主题性。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充分挖掘活动内涵、提炼主题意义,创新设计系统的、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活动主题系列,注重活动的品位和实效,努力打造班级主题活动的品牌体系。

多样性是指班级文化活动在形式、内容、方法、时空、举办组织等各个方面体现多样化、实践性和创新性。比如在形式上,既有思政教育型的系列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又有知识技能型的各种知识、技能系列竞赛活动,还可举办文体活动型的各类文娱、体育系列比赛活动等。在内容上,可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思想性教育主题予以系统安排,也可将文明礼仪、爱心奉献、形象塑造、人际交往等素养性美育内容作为必要补充等。

同时,班级文化活动的设计还应符合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激励性等方面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活动通常以班级内部举办为主,也可跨班、跨系联合举办,或者邀请部分班外的师生共同参与,以进一步加强班际联谊、交流互补、开阔视野、扩大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和营造主动、勤奋、创新的良好班风,培养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生是班团活动的主体,通过经常性的班级文化活动,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实践体验和锻炼,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技能。班团小组是班级文化活动的基础组织和中坚力量,注重发挥班团小组承上启下的团队核心作用和竞争激励作用;班团负责人既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因而要努力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辅导员应高度重视班级的文化活动工作,在活动计划制定、方案确定、过程参与、成效点评等方面予以精心指导,并且通过悉心探索班团活动的内在规律,总结提炼班团活动的实践经验,培育创建有特色、有影响、有活力、广受大学生喜爱与欢迎的校园班级文化。在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举办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发展性,利用一切机会,发现、发掘、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锦:论新时期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南昌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7).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4

【关键词】适应,心理学;团体处理;精神卫生;干预性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8-0707-03

effectofadaptabilityClassGroupCounselinginFreshmen/ZHonGXiang-yang*,ZHanGLi.*psychologytutorCenterof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ofadaptabilityclassgroupcounselingonadaptationandmentalhealthoffreshmen,andtoimprovefreshmen'sadaptabilityandpersonality.methodsasampleof117freshmenfrom4classes,2classesofthesameliberalartsprofessionand2classesofthesameengineeringprofess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adaptabilityclassgroupcounselingwasappliedtoclassesofexperimentalgroup,andnointerventionwasgiventothecontrol.allthefreshmenwereadministratedbyFreshmanadjustmentRatingScale(FaRS),theSymptomChecklist90(SCL-90)and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ResultsComparedwithcontrolgroup,thetotalscoreandfivefactorsofFaRSofexperimental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p

【Keywords】adaptation,psychological;Groupprocesses;mentalhealth;interventionstudies;Students

大学新生面临全新的环境,随着生活、学习和人际的变化,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甚至出现适应障碍。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适应进行研究,Baker等[1]编制了大学生生活适应问卷(SaCQ,1989),将大学生适应分为学习适应、独立生活适应、社交适应以及归属感4个方面。台湾吴秀碧等[2]编制了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reshmanadjustmentRatingScale,FaRS)。在高校班级功用不断弱化的状况下,国内[3-9]开始尝试引入心理团体辅导,针对新生群体采取团体辅导并加以引导。国内学者对FaRS进行了修订,经过因素分析将新生适应问题概括为独立生活困扰、资源利用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学习方法困扰、职业目标困扰5个方面,使得FaRS更适合国内的实际情况[8],为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本研究主要针对新生适应困扰设计了系统的辅导方案,以促进新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华南地区某综合高校2008级文科和工科同专业各2个自然班,共120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2个相同专业的班级通过协商后,其中1个班级自愿作为实验班,另1个班级作为对照班。有效人数为117人,实验班59人,对照班58人,问卷有效率为97.50%。其中男生42人,年龄为(18.20±0.73)岁;女生75人,年龄为(18.61±0.77)岁。

1.2班级团体辅导班级团体辅导教练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任,还有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担任助理。对2个实验班分别进行6个单元(每周1个单元)的团体辅导,每次辅导按照“热身-活动-反思-分享-总结”的程序进行,时间为2.5~3.0h。辅导方案主要根据FaRS得出的主要因素来设计,具体内容如下:第1单元为小组建立(千里相会);第2单元为环境熟悉(亲近校园);第3单元为人际提升(我爱我家);第4单元为学习适应(学海无涯);第5单元为目标重建(我的大学);第6单元为成长分享(把心留住)。

1.3工具

1.3.1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3]用来评定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状况。量表是在吴秀碧编制的大学新生适应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共37道题,按4级评分。量表总分或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适应的困扰越大。

1.3.2症状自陈量表(SCL-90)[10]用来评定近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症状。分为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10类有关精神症状的因子,共90道题,按5级评分。量表总分或因子分越高,说明精神症状越严重,健康水平越低。

1.3.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1]用来评定人格特征,分为内向与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L)4个维度。共88道题,进行是否选择。

1.4方法量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于干预前、后进行次团体测试,前后测分别在新生入学的第6周和14周进行。每次完成时间大约40min。所得数据由SpSS13.0进行处理。

2结果

2.1FaRS得分比较由表1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FaRS的前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班后测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班后测得分。从FaRS得分组内比较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学习困扰因子得分后测显著高于前测外,对照班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人际关系和资源利用困扰以及均分后测与前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班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后测得分与前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和资源利用困扰以及均分后测显著低于前测。

2.2SCL-90得分比较由表2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SCL-90前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班后测总分和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班后测得分,其他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SCL-90得分组内比较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epQ得分比较由表3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epQ前测得分除L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班后测e得分高于前测,n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其他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epQ得分组内比较来看,对照班后测除e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外,其他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班后测e得分显著性高于前测,但n和p分量得分显著低于前测。

3讨论

3.1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的有效性FaRS调查结果显示,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来看,学习方法困扰2组均显著增加,对照组增加更大。从对照组前、后测的比较中发现,人际关系和资源利用困扰有所降低,均分有所增加,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显著增加。说明新生的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发展,人际和环境逐渐适应,而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特别是学习方法适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可能与测量的时间有关系,前测时间是在新生军训后国庆节放假后刚开始正式系统的课堂学习时进行;而后测时正临近期末考试,新生对大学学习复习和考试没有经验,使得学习困扰增加,对学习和考试产生担忧,易导致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实验组的前后测对比发现,独立生活困扰有所增加,职业目标困扰下降,而且均分、资源利用困扰及人际关系困扰均显著下降。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比较来看,实验组FaRS均分和各因子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提高了新生的适应能力,生活困扰有所降低。

SCL-90调查结果显示,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内前后测来看,SCL-90总分与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得出的结果[3,8]有所差异。这种不一致可能也与本研究后测的时间有关。SCL-90要求根据最近1周实际情况做答,而后测时间临近考试,考试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而可能掩盖了实验因素的效应。但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比较来看,实验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偏执和精神病等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促进了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epQ测试结果显示,从实验组的前后测来看,e分显著提高,而n和p分则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比较发现,实验组e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促进了新生人格的发展,使其变得更外向,乐于交往,情绪更加稳定,更有同情心和变得关心别人、为别人考虑。eysenck认为,正常人也有神经质和精神质,而在不利环境的影响下,神经质可以发展为神经症,精神质可以发展为精神病[11]。可见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对于处于个性走向成熟但弹性很大的大学新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有助于提高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

3.2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的价值高校新生适应教育受到了广泛重视,国内一贯注重加强班级管理和教育[12]。多数研究将班级建设的重心放在管理人员方面,重点关注从班级管理者到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13]。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主性要求越来越强烈,加之学校开设课程的流动性,造成了班级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出现一批游离于班级之外的“自由人”。这些“自由人”与同学缺乏交流,是心理容易出现困扰的群体。

本次调查表明,从新生适应的角度出发,结合新生发展中的各项适应议题,如针对资源利用困扰、人际关系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和学习能力困扰等设计辅导方案,将更有助于促进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的物理环境并熟悉各种资源、明确自己的爱好与努力方向、掌握一定的大学学习方法、学会独立和与人相处的艺术,有助于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围绕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精心设计系统的团体辅导方案,改变了传统的以教育者的管理为出发点的做法。班级团体辅导从学生发展入手,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促进新生对大学的适应与个体的成长。同时发挥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主体性,利用班级团体的动力促进健康和谐班级的建设,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将心理学的手段融合到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使心理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优化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证明,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是加强新生教育手段和模式的创新,符合心理教育发展趋势,值得在高校新生教育中推广。

4参考文献

[1]BaKeRRw,SiRYKB.SaCQ(studentadaptationtocollegequestionnaire).Losangeles,California:westernpsycholServices,1989.

[2]吴秀碧,贺孝碧.新生大学生活困扰之调查研究.辅导学报,1991(14):175-206.

[3]叶玉清.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入学的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4,34(2):43-44.

[4]王娟,李勇.大学新生开展团体辅导策略与效果探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6(3):102-104.

[5]张姝.应用团体辅导对体育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及思考.重庆:西南大学,2006.

[6]刘琼珍.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7]鄢呈,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236-239.

[8]高海燕.大学新生人际沟通的团体心理辅导.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3(5):39-40.

[9]王才康.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2,8(1):33-37.

[10]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11]龚耀先,编著.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

[12]胡正娟,赵晓民,马宁,等.高校新生班级建设初探.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社会科学增刊):43-47.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5

我是xxx班的组织委员段义,现为中共预备党员。进校以来,先后荣获XX年院“黄河杯“男子排球赛第二名;XX年院田径运动会“男子三级跳”第七名;XX年11月荣获国家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XX年““钱江杯”水利制图比赛特等奖;XX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制图比赛个人全能二等奖。XX年9月,班级团支部选举,本人经过同学投票,担任水工1006班组织委员。

二.本人任职以来主要工作情况:

1.身体力行,各方面争当表率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在团支部内外工作中,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特别是在团内、班级、分院开展的一些活动中,本人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起带头作用。由于班级团支部新组建的,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竭诚为同学们服务,并积极协助班团支书工作。任职以来,我积极带领团支部成员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团员青年提高自身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此外,我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时代要求和本班团员青年思想实际情况,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团员青年的理论素养。

3.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针对学生学习、文化和生活的具体需求,组织团员青年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此,班级团支部先后组织开展了班内乒乓球赛,兄弟班足球友谊赛,环保团日活动,心理班会活动等。

4.抓好团支部常规工作,积极配合班委开展工作,不断的增强班级凝聚力。本人担任班级组织委员以来,积极协助团支书及班长搞好班级建设,积极完善团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和团员档案,积极配合辅导员做好班级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项工作和班委保持密切配合。

5.重视党团员的发展工作,积极做好团员的推优入党和优秀团员青年的举荐工作。党团员发展,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评选,优秀共青团员推优入党和优秀团员青年的举荐工作作为团支部一项重要工作,本人始终坚持按照班级投票方式进行,保证各项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三.今后工作重点及主要活动规划

1、加强学风建设动员班级同学坚持上早晚自习,不逃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备战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时间举行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模拟考,提高班级两项考试过级率。举行社会学学习方法研讨会,消除同学们思想顾虑,努力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2、深入开展党员、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学习雷锋月”、“五四青年节”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开展党员、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通过开展“学党章、学团章、交团费、过团日”等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党员、团员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3、努力增强班级凝聚力积极组织野外郊游,班级晚会、聚会,演讲、辩论、才艺表现,篮球、足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使一大批学有所长,多才多艺的同学脱颖而出,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间的良性竞争和交流创造条件,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1]该研究着力于探讨大学生参与班团活动的情况,揭示班团活动对大学生的意义以及影响大学生参加班团活动的因素,以便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班团活动并且为高校学生班团活动管理者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是在我校2010、2011、2012、2013四个年级的临床、影像、口腔、麻醉、护理、检验等系别中,分别在每个年级随机选择300名学生共1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以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参加班团活动情况调查问卷》表作为工具。问卷共涉及16道封闭性问题,包括2个基本情况调查,4个多选,10个单选,以及一道开放性问题。1200名学生独立完成问卷,有效回收1118份,回收率高达93.2%,符合统计学标准。统计用SpSS17?0软件整理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

2调查内容与数据

2.1大学生对班团活动的认识与态度

从调查问卷分析可见:我校53.33%的同学一学期参加的班团活动不超过4次,平均每个月一次都不到,8次及其以上班级,相当于每月两次的仅有8.49%。可见我校开展班团活动不频繁。

表1分析可见:在被调查的大多数同学认为开展班团活动意义不大,没有意识到班团活动的重要性。虽然大多数人觉得占用的时间不多,而且也偶尔和其他班一起开展,这样扩大了交际范围,但绝大多数人对班团活动还是不满意。仅34.55%的同学积极参加,19.39%的同学毫无兴趣,甚至反对。总得来说,同学们对开展班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效果也不好。

2.2大学生参加班团活动的目的与感受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参加班团活动的目的具有多样性,很丰富。但其中以锻炼能力的还是大多数,大学就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对于培养兴趣和交友的相差不多。也有少部分人是应学校老师规定,不得不参加。但是活动的效果却不太理想,大部分同学参加活动之后,感觉平淡无奇,对自己没有提高,15.76%的人居然没有把自己投入到活动中去,没有丝毫感觉。可见我校开展活动的质量不高。

2.3大学生对班团活动的评价

据调查,66.67%的人觉得现在开展的班团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活动内容主题古板,没有新意。24.45%的人认为活动过于频繁,占用了太多空余时间。甚至少数人认为活动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冲突。对于现阶段班团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58.18%的人认为同学们在活动中凝聚力不够,40.61%的人认为影响力不够,18.18%的人认为学校不够重视,7.88%的人认为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由此可知,我校开展班团活动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

2.4大学生对班团活动的展望

大学生理想中班团活动的效果

分析数据可知,52.12%的人期待可以通过参加班团活动提高专业技能、综合素质,9.7%的人认为应该服务社会,32.12%的人觉得应该引导青年。大学生参加班团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大多数都是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确实的为社会服务,在这一点上高校领导应该给予重视。

分析表3可见,我校学生对开展加班团活动的地点有较多想法,思维丰富。超过半数的人希望在在校内,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服务学生,并且给校友留校印象。校外地点大多数人宁愿在公园,有个舒适的环境能个释放心情。绝大多数人喜欢在户外开展班团活动,而且是一些轻松搞笑娱乐型的,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教育型的班团活动。总体看来,学生参加班团活动不仅希望提高自己能力,同事还想借此放松自己。丰富多彩的形势,表明了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成功开展活动有较大帮助。

3大学生参加办活动的现状分析

3.1同学们对班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1.1活动形势单一:就我院来说,每月团组织生活是由团委统一规定主题,大都是一些传统单调的主题,限制了同学们的活动方式以及形式,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时代在快速变化,但很少有班团活动为了适应学生而发生些许变化。

3.1.2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学工团委每月都要求学生开展班团活动,而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就我校实际情况来说,课程相对其他院校安排得比较紧,学习任务比较重。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来不及做充分准备,大家只能草草了事。

3.1.3个人因素:就我校实际情况来说,课程相对其他院校安排得比较紧,学习任务比较重。因此,大家平时的空余时间不是很多,一到节假日都有自己的安排,不愿意去参加一些枯燥乏味的活动。

3.2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学校没有意识到班团活动对于班级建设以及学校发展的重要性。班集体凝聚力强不强,是衡量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2]而凝聚力则体现在平时的集体班团活动中。当一个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具有很高的集体荣誉感与集体归属感时,这个班级的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才得以形成。[3]但我校并没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学校在活动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只是一味的为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安排活动。

3.3社会对大学生开展班团活动没有大力支持

分析调查问卷可知,学生组织课外、校外班团活动并不是很顺利。外出活动经费地点都是一个炙热的问题。学生没有能力支付所有活动经费,需要社会资助。但现实中,很多商家都不愿意给予学生帮助,带着怀疑态度。

4大学生参加班团活动建议

4.1大学生自身方面

4.1.1端正自己对待班团活动的态度。摒弃学习至上、自命清高的心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需要我们全方面发展。

4.1.2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活动。班团活动应以专业知识位依托,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进步。在现实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们知晓自己的不足,这样会成为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动力。

4.2教育机构与学校制度

4.2.1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去开展班团活动

学生作为班团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体验者、实践者。新世纪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观念的老师来实践。【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退居到幕后,留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们去发展。学生才是活动的主角,让学生自己当家做主,他们才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才智成功开展活动。

4.2.2加大对班团活动的重视

现如今,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班团活动对加强班级、学校管理建设的重要性,班团活动有利于同学们培养协作精神,通过班级活动让整个集体更加团结。增加班级凝聚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巩固。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7

关键词三艺育人课程观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10.081

explorationandpracticeofClassCulture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fromtheperspectiveofCurriculum

――takeJiangxienvironmentalengineeringVocationalCollegeasanexample

SUnKeliang,ZHanGFuhua

(JiangxienvironmentalengineeringVocationalCollege,Ganzhou,Jiangxi341000)

abstractaccordingtothetendency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focusonskills,lightmoraleducation",classcultureconstructionmode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underthe“threeartseducation",andtothepointofviewoftheprocessofcurriculumconstructionofclasscultureintospecificcourses,soastorealizethecourseoftheconstructionofclassculture.

Keywordsthreeartseducation;curriculum;classculture

1“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模式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等角度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①

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是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但其自身的提升要求和意识较差,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独有的文化矛盾冲突:存在导向性不足、凝聚力不够、系统性不强、师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具国家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严重,价值观趋向于物质化、功利化,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操守等在高职大学生群体中占较高比例。②

在此背景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围绕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不紧密,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实际问题,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以实践探索推动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党建彰显德艺(注重思想引领及行为价值养成教育)、实践教学培养技艺(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团学活动拓展才艺(注重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构建了基于课程观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实现了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2构建“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体系

2.1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带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与行为价值养成能力全面提升

项目组针对部分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趋于淡薄、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学涯规划模糊、高职思政教育理论课应用效果不理想等现实问题,依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历史典故的视角》及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进行改革,研究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责任、有诚信”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与问题导向、专职辅导员与政治辅导员”双结合的课程实施原则。围绕理念、原则项目组构建了7大主题、7个教学内容、14个学时,纵向上拓展至学生整个在校生涯的党建教学模块,形成了党建彰显德艺(注重思想引领及行为价值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第一学年设置3个主题,侧重于新生理想信念及适应能力教育;第二学年开设3个主题,侧重于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及学涯规划能力的培养;第三学年设置诚信教育主题,侧重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

实践中,将党建模块纳入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秩序,按学期开展专题课堂教学活动;结合高职生特点分别开展了“苦难辉煌”、“误入大学的坟”、“青年当自强,腾飞中国梦”、“Comeon,Ya”、“善存指尖,友人自来”、“感恩不只是说说而已”、“诚信――人生的第一张名片”等教学内容;撰写了校本党建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读本――历史典故中的价值观》,教材从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三大层面每个子类进行了概括,系统选取了80余个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成语典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附以成长心语。教材在学生中反响良好,起到了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2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实践教学课程研究,构建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项目组针对部分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较差,职业技能不突出等现实问题,从把握规律性、增强协调性、激发主动性、坚持开放性四原则,以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为目的,从技术体验实践活动、生活探究实践活动、社会参与实践活动三个纬度开发出7大主题,4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模块,在兼顾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性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形成了实践教学培养技艺(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的课程体系。

实践中紧扣现实生活,围绕7大主题结合学校要求,以文件形式将实践教学模块融入学院正常教学秩序;规定了本模块教育、教学过程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企业讲师等交叉主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运营机制:辅导员(班主任)承担生活探究实践活动(劳动之旅社会实践、生态之旅社会实践、教室文化建设)、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艺术之旅社会实践),专业教师、企业讲师承担技术体验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艺术之旅社会实践);结合各类比赛分专业实施了全天候教学、教室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打卡、早间义务劳动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2.3以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依托团学活动平台,构建团学活动模块课程体系,完善高职大学生人格培养接受机制

项目组针对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在充分发挥班级日常团学活动主渠道作用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团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重“量”轻“质”、组织涣散等问题,③积极创新团学活动理念,以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为依托,深化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组织管理,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四个方面构建了5大主题,20个学时的团学活动课程模块,形成了团学拓展才艺(注重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实践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目的和效果、兴趣和乐趣”双结合的原则,将团学活动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并相继完善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文件;在心理咨询师的配合下组织开展了“星期五文化广场”、“传承体育精神,打造卓越团队”、“好书分享会”、“创新能力专业成果展示会”、“沟通从倾听开始”等系列教学内容。

2.4优化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打造平等交流、知识分享、愉快教学的“和谐课堂新秩序”

学院将辅导员(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专业导师等纳入“三艺育人”教研室,出台了《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化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由学院学工口牵头,教学口配合检查;授课过程为教师主体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期末进行学生评教与反馈的运营机制。

“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化从实践式育人、熏陶式育人、实境式育人优化教学方法,力求实现平等交流、知识分享、愉快教学的“和谐课堂新秩序”。

(1)实践式育人: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部分和团学活动部分的12个主题在教案设计和组织上,先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践任务,将课程素质培养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渗透到课程教学学习中,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探索事物的属性,掌握其中的概念,在课程收尾阶段再进行理论总结与情感升华,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学生知识目标的掌握。

(2)熏陶式育人:在“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体系下,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从专业培养目标、行业大师简介、班级公约、班级手绘墙等入手完成了48间次的教室文化建设,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读本――历史典故中的价值观》一书阐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等,发人深省,润物无声。

(3)实境式育人:畅通与就业单位连接的大门,通过把知名企业负责人、优秀校友引进来,组织师生走出去等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实境化,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成效

“三艺育人”班级文化模式突破了课程即学科的已有课程观,从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新课程观角度和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了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的若干模块课程体系,将本松散的、参与率低下的“精英型”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变成了有课时、有计划、劳逸结合的惠及全体学生的普适性舞台。④2011年以来我校先后向5000名学生开设了吸引力强,导向性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课程,累计完成教室文化建设48间(次),形成文字报告10万余字,学生参与率达100%,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根据麦克斯数据调查在校友满意度、学生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关键指标方面均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化改变了传统观念上课程实施只由专业教师主导、班主任协助的局面,增加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针对性与主动性,促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

(1)德艺方面: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入党积极分子、团员推优比例逐年提升,违规违纪情况、问题学生数量逐年下降,形成了“树正气、带正风”的良好氛围。(2)技艺方面: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性明显增加;独立思考、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几年来,我校相继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次斩获第一名,在江西省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3)才艺方面: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进步明显。形成了“讲团结、聚合力、促发展”的良好风气。几年来,环院学子连续在省级、部级三下乡优秀服务队,在挑战杯项目中,多个创业团队相继获得省级、部级奖项。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编号:项目批准号:15JDSZ3058)

注释

①杨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云南教育,2004(10):3-5.

②孙克亮,严军.“三艺”育人-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J].科教导刊,2015(4):160-161.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8

一、高校班级建设内涵界定

大学生班级建设包括班级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班风等方面的建设,要求班级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不断自我完善,班级应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创造性的集体,能够更好的带动班级学生积极向上,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成长服务。

二、影响高校班级建设的因素

高校班级建设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学校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等因素,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传递的迅捷,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巨大,这使得班级的集体功能在逐渐削弱。分析诸多因素,归纳起来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校自身因素

1.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也随之进行了系列改革,后勤的社会化,学分制逐渐取代传统的学年制,网络逐渐普及化,高校社团、社区、宿舍文化普遍发展,各种学生自我教育团队蓬勃兴起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班级固有的班级职能开始有所削弱,班级体意识有所淡化,这影响了班级建设。

2.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学分制,使得传统的以“班”为教学单位的组织形式显现出与实际要求和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因此,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造成了班级成员班级意识淡薄,这也严重影响了班级建设。

(二)学生自身因素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迅捷,当今大学生思想受到社会环境及时代的影响,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他们思维活动的独具性强、行为选择的多样性广、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明显,这使得高校班级组织形式开始弱化,班级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1.心理因素。

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带着家庭优越感。然而,进入大学以后随着比较对象范围的扩大、评价标准的提高,加之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会存在自我认识不准确、自我评价失真,在与周围同学的对比中容易出现攀比增强而自信心降低的病态心理。

2.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进入大学,学习方式突然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对学生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与自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学习环境的宽松、专业课程的陌生、教师讲授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等原因,往往导致大学生挂科现象的出现。

3.集体观念淡薄。

当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到成长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呵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很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淡薄,集体观念较弱,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班级活动很难开展。

4.班级管理的方式滞后。

90后的大学生群体具有思想开放,特立独行,个性鲜明,追求独立等特点,同时也有性格叛逆、缺乏阅历经验,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被动式教育方式容易限制学生的思想,遏制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给班级建设带来阻力。

5.学生干部队伍的良莠不齐。

在班级建设中,除了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外,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班委应对班级动态和班级同学内部矛盾更加深入了解,对班风建设应该有更明确的方向和创意。而现有的班级干部同样具有90后的显著缺点,所以如何正向培养学生干部至关重要。班委的一举一动能深刻影响班级同学,建立一支高效有能力的班委会带动班级风气的走向。

三、提升高校班级建设质量的对策。

(一)明确班级建设的指导思想

明确的指导思想为班级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班级建设的良性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现阶段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班级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班级建设工作中,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来凝聚班级同学,在活动中倡导民主、和谐、自由、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班级精神,使得每位同学都能满怀爱国、爱班热情,诚实友善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进而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构建加强班级建设的队伍体系

班级建设工作实际上是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和发展工作,这需要师生共同配合,相互协作,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队伍将更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1.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辅导员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素质,增强辅导员能力,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辅”就是在生活与学习方面辅助和帮助学生;“导”就是在思想与心理方面指导和引导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到“欲正人,先正己”。并且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切实解决大学生在校园内外面临的一系列困惑与问题。

2.加强班委会的建设,重视班委会成员的选拔与培养。

班级学生干部是班级的带头人,优秀的班干部可以形成一个坚实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及必要条件。对于培养学生干部应注意,应以锻炼为主,逐步放“权”,树立班干部在班级的威信;加强工作方法训练,提高其领导水平,每两周召开一次干部碰头会,汇总各方信息,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违纪班干部要严加处理,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每月定期对干部进行述职评议,表彰优秀班干部,对不称职者及时调换,注入新鲜血液,保持“龙头”队伍的先进性、骨干性。

(三)构建加强班级建设的制度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建设应以学校管理制度为核心,细化班级具体管理制度,尤其涉是学生干部的建设制度、班级管理的激励制度等,这将有利于促进班级的发展。

1.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

班级建设初始阶段,“立规矩”至关重要。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明确校规校纪,道德规范。班级制度的建立将把班级管理纳入科学化、轨道化,减少了随意性。使班风建设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严格、有序的氛围,力争使班级成员做任何事都有章可循,有效地杜绝不良的个体行为对班级成员的影响。

2.建立班级干部监督和退出机制。

班级干部是为同学服务的,要带领班级同学积极向上,要建设良好班风。班干部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建立辅导员、班导师及同学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有利于班级建设,更有利于班级干部的成长。同时应建立符合实际的退出机制,这样使得不能为班级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学生干部及时退出班委会,这样有利于班委会的团结和进一步发展。

(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71页)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学风建设。

学风是班级建设的集中体现,好的学风可以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多层面的学习激励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表彰学习优秀的学生,发挥优秀学生的正能量。同时,还应该加强班级之间的学风评比,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树立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促进后进生转化,使班级学风得到发展,进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四)注重班级中学生个人及非正式团体的建设。

1.关注班级学生个体,发挥其班级建设中应有作用。

学生是班级中最基本的元素,他们活跃,有思想,能够迅速的捕捉信息,接受信息。但他们又有个性,对信息的判断和把握不准确,导致了他们易冲动,容易影响班级的建设。因而关注每一名学生,把握其思想,因人而用,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将有利于促进班级的发展。

2.重视班级中非正式团体的建设。

要重视小团体的建设,比如一个宿舍的4名学生,基本生活习惯相似,容易出现同一宿舍学习成绩相似,集体挂科或成绩都优良的现象;宿舍集体支持班级活动,表现活跃或者宿舍集体抵触集体活动的现象,所以宿舍小团体的意识风气对个人的影响往往大于班级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引导其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班级中易出现的小团体一般有以宿舍为单位的、以老乡为单位的、以社团为单位的等,对这些小单元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因势利导,更好的服务班级。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9

【关键词】基层团建;团校;高校;模式

高校团校是在共青团组织下,以学生干部或优秀团员为受众,学校培养青年干部和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团员已经是大学学生群体的主体,利用团校的平台做好基层团建,带动大学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共青团组织的不断发展,传统团校并不能满足青年干部的教育需求,许多问题也十分突出。比如,有的团校办学模式单一,受众面窄,活动缺乏新意造成教育效果欠佳;有的团校铺张浪费,团校学习与实际学生工作脱节,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团校管理机制滞后,带动不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做不好基层团员们的工作。因此,强调学生干部在团校和基层团建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通过改进团校的管理机制、转变团校执行部门的工作态势、创新团校模式以适应高校基层团建对解决传统团校带来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改进团校的管理机制,突出学生干部作用

(一)改进传统团校策划模式,推进探索项目制团校

好的团校运行机制是培养青年干部和人才的重要前提。团章中也规定:要加强对团学干部的培养,建立正规的培训制度,办好各级团校和培训班。以往团校活动都以单个活动为单位,缺乏整体性。在学生干部眼中,许多团校定位不明,活动之间没有联系,教育效果有限。通过团校领导和学生干部对团校定位的再理解,推进探索项目制团校,提升团校活动的系统性,坚持用学生骨干、用好学生骨干。这样,团校作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平台就会更好适应各种环境。项目制团校通过以辅导员集体作为项目监制监督把关学生干部的学年项目工作,以一条工作主线串联团校所有活动,以项目表代替传统的策划书,更好整合团学资源,理顺团校办学思路。

(二)设立支部“法人”,控制基层团建质量

推进团校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改革,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学习制度,激励制度,评测制度,约束制度和反馈制度。建立健全团校的负责制度,并以团校学员发展为中心,积极推动由团校学员带动支部建设,由支部建设推动团组织建设,通过设立团校学员为支部负责人,培养学生干部的“法人”意识,突出学生干部作用,控制基层团建质量。

二、转变团校执行部门工作态势,丰富团校活动内涵

团校核心意义在于为青年学生干部理论、文化知识,认识社会国家发展大局,提高思想觉悟提供资源和保障。团校又以品行塑造、行为养成和素质拓展为着力点,提升干部培养质量。团校要紧密围绕基层团建中心,通过团校系列精品课程的设计和举办,打通组工系统部门间的障碍,联合例如组织部等部门,更好地通过团校学员上传下达团组织建设的精神,让学生干部通过团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以及班级团学工作的历练,增加团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突破传统闭门开会的形式,以培养核心骨干,通过骨干驱动团支部建设,联合组工平台部门,整合团学资源,做好基层团建的发动机。

三、创新团校模式,助力基层团建

团校模式呆板、课程形式单一、活动培训僵化,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干部的教育需求和素质拓展,同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一)完善激励机制

学生干部也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需要创新团校模式,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干部服务班级及支部团员的主动性,以提升支部凝聚力。团校可以用人性化机制去管理学生干部,注重程序问题,做好对接和反馈工作,以班级及支部建设方案和内容评测团校学员。

(二)创新团校形式

团校可以通过活泼生动的形式和内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干部领会培训教育的意义,策划如茶话会、沙龙等创新模式,结合新时代科技增添团校乐趣,丰富团校内涵。

(三)建立“双线”模式

双线,即线上和线下。线下由辅导员和团支书为抓手,推送班团建设和团日活动建设方案,表彰优秀班团体。线上,结合如易班等网络工具平台,建设特色班团风采项目,由团校驱动考评“双线”团组织建设。

四、结语

在新时期如何成为优秀的团干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必须”,表明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关键在团干部。培养团干部的团校要以反对“”为基本,培养团干部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模式,创造机遇,迎接挑战,保证基层团建在新时期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琴.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3(11):93-94.

班级团建的意义及重要性篇10

范文1优秀团支部申报材料

20xx土木4班团支部隶属于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党支部,下设一个行政班级。支部于20xx年九月正式成立,成立伊始,共有团员23名。09-10学期结束后,由于部分团员转专业离开我支部,我支部团员情况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截止目前为止,我支部共有团员22名,其中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8名。

支部建设

20xx土木4班团支部自成立以来,即完成了支部的组织构建。为了更好的领导广大团员更好的开展组织生活,发挥团员的积极性和表率作用。我支部在团总支的组织和指导下,首先确立了“干部带头,团员紧跟”的工作中心思想。选调团员中的优秀成员,组建了我支部的基层团干队伍。XXX为班长,XXX为团支部书记,XXX为组织委员,XXX为宣传委员,配合专业的班委会,开展学生工作,并取得了诸多佳绩。09-10学期下学期开始以后,根据专业同学学籍调整情况,我支部及时做出了组织上的调整,通过公开竞聘和选举的方式,改选XXX为新的班长,XXX为新的团支部书记。新的支部干部队伍紧密合作,发扬上学期的优良传统,改正不足,立足长远,开展学生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时结合时事政治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讨论活动,帮助广大团员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团支部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完成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深入。工作上有创新,在学校组织的各大活动中均取得突出成绩,受到过上级团组织的表扬和奖励。团支部建设扎实有效,切实履行职责,遵循民主程序按期换届,坚持“推优入党”制度。团小组成员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过硬,团干部严于律己、模范带头、团结协作。坚持团会制度,团会定期召开、记录详实,每学期主题团会活动次数均在五次以上,均能集中反映支部风采,展现专业特色。团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效果明显。

团费缴纳

20xx土木4班团支部于20xx年九月开始收取团费,出于实际的工作考虑,在召开团员大会并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获得绝大部分团员的赞成和支持后,一次性收取了一学年的团费,同学们缴纳团费积极,收取团费工作顺利完成。

团籍注册

14土木4班团支部于20xx年十月开始注册团籍,支部干部认真清查和整理团员的团籍档案和相应材料,按照程序进行分类和归档。并及时清理了部分沉积档案,在经过认真整理后,对部分团籍档案遗失或资料缺失的团员进行了相应材料的补办。20xx年2月,新学期开始,我支部再次组织,重新进行了团籍档案的整理和登记,并认真填写了《团支部工作手册》。

团干培养

我学院积极组织广大团员进行团课学习,同时十分注意支部基层团干部和团员骨干的培养和提高。20xx学期上半学期,我支部相应学院团委和系团总支的号召,选调XXX等同学参加学院团员培训,这些同学均通过考核并获得了组织肯定。在团校学习期间,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进步,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赢得了授课老师和领导的好评,广大基层团干部和团员骨干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而各位骨干也取得了思想上的长足进步。多位同学的心得和报告被推荐至院报发表。

推优入党

在注重团组织建设的同时,我支部也十分注重推优入党的工作。20xx学期上学期,我支部在系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选调XXX等同学参加党校培训,并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我支部共收到入党申请书10份共计10人。广大团员积极向党总支靠拢,我支部也定期组织学习党的相关政策和指示精神。支部风气浓厚。

团日活动

第一次——“党的xx大精神与落实科学发展观”,11月2日晚,14级土木4班团日活动在二栋教学大楼208教室举行。活动以怎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为中心议题。围绕17大报告的核心观点展开深入讨论。活动过程气氛热烈。

这次团日活动由讨论国家当前形式,团支部书记讲解17大报告,讨论百家经典,朗诵以团结为主题的诗歌这四个部分组成。在分析我过当前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时,我班团支部书记XXX同学用幻灯片的形式向我们讲解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使我们认识到祖国的发展道路是漫长而艰巨的,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活动进行到第二项讲解与讨论17大报告时同学们都针对17大报告的科学性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阅读百家经典,感悟百家经典是这一阶段同学们的主要学习计划之一,这次团日活动再次强调了阅读百家经典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同学们也相互交流了阅读百家经典后的感悟。最后这次团日活动在朗诵团结奋进的诗歌中圆满结束。这次团日活动是本支部的第一次团的活动,整个活动与实事政策联系紧密,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言,对社会主义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只有博古才能通今,阅读百家经典在这次活动的促进下又激发了同学们新一轮的学习热潮。活动最后的朗诵诗歌更鼓舞了同学们的斗志,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总之,这次团日活动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办得圆满成功,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第二次——“改革开放三十年”

11月23日晚,本支部第二次团日活动顺利举行,这次团日活动以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用图片与文字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活动气氛十分热烈。这次团日活动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变化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班团支部所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深刻反映着改革开放30年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所遇到的坎坷和成功。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的进步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只有始终保持必胜的决心与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在困难中前行。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展望未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与共青团员我们有责任将国家的建设目标纳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在这一立意下,我支部团日活动进行到第二项——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为今后国家建设提出了里合理化建议。有的同学还当即表态要努力学习今后实际参与到改革开放工作的实施中。

通过这次团日活动,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社会革新运动,党和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全体人民也积极配合改革。改革开放为人民大众带来了福利,中国人民在这一政策下生活与工作必将越活越好,中国社会迟早会实现共同富裕。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更应具备合乎实际的社会理想,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心怀天下,关心国家的社会人。这次团日活动再一次重申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这将鞭策着我们不断奋进。

志愿服务

在对学校爱心助学社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们团支部一致决定拿出一部分班费来资助一位贫困的高中生。就这样,我们团支部以班级的名义,每月为那位贫困高中生定期汇款。虽然我们的力量微薄,但是我们的心意的难能可贵的。我们也希望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能够给这位贫困的学生一丝生活的希望,让她相信,世间自有真情在。

范文2优秀团支部申报材料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二中的画卷,因为有高二16班的51双手的描绘更加绚丽多彩;二中的家园,因为51颗心的营造,愈发可爱和温馨。

抚顺市第二中学14届16班团支部成立于20xx年3月。本支部有50人,其中有40位团员,占本班总人数的80%。其余的10位非团员也在努力争取加入光荣共青团,一步一步的想团组织靠近,争取做一名中国共产主义党后备军的一员。团干部充分发挥骨干作用,调动同学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团支部各项工作生机勃勃,显示了我团支部强大的生命力,为团支部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基础。在校团委和班主任老师的关怀领导下,本支部始终做到组织健全,核心作用好;团员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紧紧围绕团支部中心工作,开展适合团员特点的主题活动;制度健全,注重落实,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基团组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作汇报如下:

一、重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加强政治修养

自本支部成立至今,一直将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政治修养作为我支部工作的重点。为了加强团支部建设,我团支部定期每隔两周举办团组织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和组织团员开展政治学习,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有时候是举行主题团会,如“勿忘国耻”、“以丛飞为榜样之关爱行动”等;有时候是激烈的辩论比赛,如就“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社会的诚信问题”;有时候是观看电影,如《大国崛起》,以增强同学的民族责任心;有时候是知识抢答竞赛,如“基本法律知多少”„„本支部坚持对团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无形之中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团员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支部生活,同时对支部工作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各项活动中,团员们提高了思想道德觉悟,明确了前进方向,同时也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和班级凝聚力。

二、班级自主管理,突显支部特色

高二16班在校团委老师指导、班主任的关怀和团支书的组织下,并借鉴上届优秀团组织的经验,经过半年的探索和努力,支部创立了特色的班级自主管理方案,并逐渐突现其特色。

(一)学生特色自主管理

为了配合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老师引导配合的目标,本支部就如何管理班级的问题进行了民主研讨会。公开由本支部的每位团员拟定的班级管理方案,然后进行民主表决,最后确定了一套较为详尽的《自主班级管理方案》。本支部设立七个班级部长的职位,涉及学习、文化、宣传、卫生、监督、纪律、生活。各部部长每周还要进行值周总结以及就某些具体细节建议。每半个学期还进行民主投票换届选举,同时还对每一项细节做出具体的要求和补充说明。目的让每位团员都充分得到锻炼,培养班级凝聚力与责任心。目前班级自主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多次获得学校每周一日常规的流动红旗。另外,支部还设立了鲜明特色的“班级日志”,上传到官方网站上,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共同探讨学习生活等各种问题。

为了加强团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我团支部还定期组织团课学习,组织广大青年团员学习团的章程和团的基本知识,并组织了多次主题的团日活动。另外我支部还坚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团员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支部生活,对支部工作定期进行民主评议,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接受意见后,团支部的团干部都能主动改进,并随时准备再次接受大家的检验。一句话,“随时发现疏漏,随时改进,尽善尽美。”

(二)强大的团队力量

半年以来,高二16班团支部的凝聚力逐渐增强,所有团员都有着强烈的支部荣誉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在学校的拔河比赛中,我班取得了文科班第一名、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由于发挥了团支部的战斗壁垒作用,我班班风端正,团员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在德、智、体各方面掀起了比学赶帮的热潮,学习成绩突出。在班长、团支书和各部部长的牵头下,一起维持班级自习时的纪律,创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做到有无老师监督也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支部还经常举办一些知识竞赛,以增加知识,调动学习兴趣。特别是今年的暑假作业,每位团员都各自收集经典美文,自主独立编制杂志。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让全班成绩稳步上升,取得较为可喜的成绩,在文科班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在体育赛场上,我支部健儿总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20xx年校长跑前期,认真组织训练,鼓励同学们为班级争光;校运动会中,我支部成员更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他们团结友爱,发挥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挥汗如雨,奋力拼搏、累了、摔了、身心疲惫了,但大家从未放弃过,取得了良好成绩,奖状是个人的,但荣誉是大家的。

在团支部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的表现出了热爱母校心情。也表现了同学们成熟的一面。

(三)学习上,实行了“手拉手,一帮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成绩不是我们的追求,支部成员的共同进步才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和幸福。在学习方面,经团支部及班干讨论研究决定实行“手拉手,一帮一”的方案。经班主任审核都通过,并且还得到班主任的高度的称赞和认可。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在班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同学们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高中的学习是辛苦的,但同学们都很开心,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所播下的种子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每一次期末考试中,每次的成绩都在提高。虽然我们现在各科的学习成绩没有拿到全年级第一,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一切的进步都是从不自满开始”。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同学们共同努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在班委和团支部的带动下,我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排除他们学习上的障碍,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后进的同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并力争超过其他同学。例如,英语好一些的同学在生活中会和同学们交流英语学习的方法和乐趣,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使集体共同进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班同学仍将保持和发扬我们的班风学风,靠自己的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争取更大的成绩

此外,根据社会和时展的要求,我支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兴趣、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办了多个学习兴趣小组,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意识。从爱国爱党,社会责任.使命感角度激发同学们发奋学习。

(四)思想教育——“跟着党这面伟大的旗帜走”,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团支部在班级工作中的政治堡垒和战斗核心作用不可或缺,唯有团支部职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为广大同学在高中期间乃至未来发展把好思想政治关。因此,我班团支部一直将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政治修养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

我们深知,团支部的重要职责就是要让每一位团员了解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要通过团的组织生活,使团员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为了加强团支部建设,每学期团支部都会结合当前形势,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团日教育活动,向支部成员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同学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团支部的组织与建设当中。

1、思想建设

在同学的思想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刚入学时,同学们对于高中生活没定好自己的目标,以致在生活和学习上疏于对自己的管理监督,我团支部及时,适时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功的克服了很大部分的不良情绪。

2、政治理论学习

政治理论学习一直是我班团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支部紧紧围绕思想工作,跟着学校的建设,使同学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团支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校团委为工作中心,以求是、创新、务实为原则,全面提高我班团员的综合素质,并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专业学习为中心,科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团支部的全面建设。

(五)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二16班团支部多次组织团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响应课程改革提出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号召,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如研究“抚顺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课题研究”等,让团员们能在实践中有丰富的收获。另外,支部还组织同学们在假期到老人院、书城、火车站等地做义工。

1.认真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团委展开的各项活动

本支部按照学校团委的要求,组织展开了许多形式的活动,如:我支部还召开了“雷锋在心中,时时学雷锋”的主题班会,班会有班主任亲自主持,围绕着“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宏扬爱国主义精神”等话题进行讨论。在主题团会中,为了提高团员的素质、正确认识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支部多次举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民族精神代代传”以及重温“入团誓词”等主题团会。在会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和精彩的言辞以及班主任精辟的总结,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使同学们能正确地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

2.暑假社区活动,是有团支部书记提议,团支部全体团员讨论一致通过的社区活动。活动内容有两个:

(1)让同学们走进社区看望孤寡老人,分别到了市福利院、敬老院给老人洗衣做饭、搞清洁,和老人聊天,帮老人剪指甲等。并从关心的角度提醒老人一些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身体健康方面问题,老人之间应该怎么相处,等等。不是有这么个比喻吗?60岁的老人就是十一、二岁的孩子!70岁的老人就是七、八岁的孩子!80岁的老人就是四、五岁的孩子!90岁的老人就是两、三岁的孩子!同学们就是用这观点用心去和老人们沟通交流的。其中敬老院去了三次,在这里住的都是年过八旬的老奶奶和老爷爷。团员们在敬老院的大院里尽管太阳猛烈地晒着,他们都从不偷懒地、辛勤地扫地、剪草,再苦再累他们都不怕,只要老奶奶是幸福的,那么他们就是快乐的。这里的老人都有一本难念、悲惨的经。其中一名年寿最高的苏兰欣老奶奶,今已98岁,无儿无女早年丧夫,如今孤苦伶仃,百无聊赖。听了老奶奶背后故事的悲惨遭遇和孤独时,团员们都不尽流下泪水。顿时团员们意识到他们此时此刻自己才是老奶奶的亲人。为了老奶奶不再寂寞,团员们对老奶奶说了一有时间就来到这里看望。最后,团员们集中讨论中一致通过并表明我们将看望敬老院的老奶奶是定时性的,一学期将看望两次以上。随后我支部的团员们又几次来到敬老院给这些老奶奶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切问候。我支部几次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得到了敬老院的管理人员好评和认可。“赠人玫瑰,手余留花香”,这也许是我支部团员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精神最可佳之处吧。

(2)同学们走进社区,帮助要加班的叔叔、阿姨照看孩子,我们及帮助了别人也锻炼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团员及其入团分子都能积极的表现。我们的活动得到了社区领导及其社会人士的好评和认可。通过这次的活动,也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快乐别人,才能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三、班级几大建设

1、班子建设

一个先进的个人,一个有生命的集体的产生,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引。在班级成立伊始,我们班委就致力于提高班级成员的整体素质,增强班集凝聚力,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在学校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我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平时上课积极,出勤率高,作业完成、上交及时,得到了各任课老师的好评。除正常上课,同学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在课余生活中补充自己的不足。我们完全相信,凭着我们的执著、严谨、勤奋,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们会超越自我,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班级成立至今,在班委的带领下,我们集思广益,制作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把“力求完美”作为奋斗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的活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联系老师及学长,召开经验交流会,为大家制定长远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于一个集体而言,凝聚力无疑是一切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多次召开班会,从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入手,积极传达上级的指示,并广泛采纳群众意见。班会的开展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地总结过去,改进不足,从而使我们班呈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良好风貌。班级在召开班会的同时还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加我们的凝聚力,如确定以《青春纪念册》来作为我们的班歌,并组织大家学习;在一些节假日还进行了一些庆祝活动等,使班级凝聚力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2、队伍建设

在团员队伍建设方面,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党组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站在党旗下,我们班积极组织马列党章学习。我团支部坚持要求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同学自觉写思想汇报,平均每位申请入党同学都写了2至3篇,更好地了解了团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平时经常进行班级活动和课堂上的讨论,加深了对时事政治的理解。截止至20xx年8月,我团支部本有2名中共预备党员,6名党员发展对象,8名入党积极分子,共32名团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我们同学还积极的参加各个学生组织,如校级团委·学生会、心理社团等等,并在一年的积极努力工作之后成为其中骨干分子。成绩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在将来的日子里还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3、制度建设

正常的团支部工作,必须以制度为保证。团支部的工作制度是团支部全体成员共同的行动准则。在弄清团章的基本精神,领会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对团支部工作的要求,又照顾到本单位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的情况后,班委确定了严谨、适用、具有实际可行性团支部的工作制度。团支部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班委共同讨论并由班委组织开展。同时,按期收缴团费,并按规定按时向上级团组织上缴团费的制度,及时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为使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制度能够落在实处,团支部班委成员应以身作则,带头模范执行并接受全体团员的监督。

四、主题活动

“忆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团支部的同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对于高中生活也有了自己新的认识。一年以后看高中,与初来乍到时也有了明显的不同。步入高二的同学们要面对的是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大家很少有时间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但是我们班级的同学还是积极参加团支部每月举办的团日活动。

1.“抗震救灾,奉献爱心“团日活动

以“手递手的情,托出心连心的爱”为活动宗旨,以“抗震救灾,奉献爱心”为活动口号,呼吁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为日本大地震中的灾民尽献微薄之力,帮助灾区重建家园!本次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向灾民伸出热情援手,慷慨捐赠,一份份捐款汇集成了爱的暖流,一双双暖手托起重建的希望。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我们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锻炼。再小的爱心的乘以13亿就是一片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我们希望用我们的爱、我们的心,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

2.“温情六月感恩父母”主题团日观摩

为了呼吁我们所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向自己亲爱的父母表示自己最真挚的问候,表达心中的那份感恩的心、那份孝心。20xx年6月1日晚六点半,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我团支部举办了“温情六月感恩父母”主题团日观摩,通过话剧表演、演讲、合唱等活动的形式,积极引导广大在校同学感知父母养育之恩,关注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的父母,积极倡导广大同学通过各种方式向呕心沥血的父母表达感恩之情,诚实地向父母、社会反映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鼓励广大同学珍惜时光,刻苦读书,诚信做人,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16班全体同学策划、组织、参与了本次团日观摩,为全校同学展示了我们团支部的精神风貌以及团日的精神面貌。

我们14届16班再次向您提出申请,希望能加入“优秀团支部”的行列中。

范文3优秀团支部申报材料

尊敬的老师:

20xx年至20xx年,是我们进入大学的头两个学年,在这两个学年里,我们在各级领导老师的带领下成功地走过了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不再是那个稚嫩的高中生,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大学生。我们知道自己的肩上肩负着责任,也明白了人生是在奋斗中散发的青春的魅力。

在这两年里,我们不仅成功完成了从一名高中生到大学生的彻底转变,还在这一年里创造了种种佳绩。不仅是在文体竞赛还是在学习成果上,我们团支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我们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积极参加了学院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同时也组织了很多班级特色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我们无不彰显着年轻的光彩,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班级凝聚力。因此在大一大二学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过去的两年是收获的两年,我们历史一班全体成员在辽宁大学这片沃土上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和集体魅力,为理想而努力奋斗。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彼此关心彼此帮助,团结的走过了人生的一个岔道口。我们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展示我们的集体这一年来努力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