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十篇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十篇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0:40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1

【关键词】区域资金流动非协调金融发展

一、区域金融流动概述

(一)区域金融流动概念

区域金融流动是指区域间贸易、劳动力转移、投资等行为的产生而引起的区际货币资金流动。本文对区域金融流动的分析基本在金融部门,只对金融资金的流动进行分析,而不涉及实物交易。

(二)区域金融流动的原因

1.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降低风险。资本具有逐利性,只有当一个地区能够使得资本获得比其他区域更高的利润时,资本才会流入该区域。利润的增加和风险的降低同样能够吸引资本的流入,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和风险,投资者不仅要关心投资收益,更要考虑投资风险。资本的区域流动可以使的资本通过分散投资、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来减低风险。

2.投资者预期决定着资金流向。将资金投向预期收益高的地区是投资者的正确选择。而投资者的预期与地区政府的政策有很大关联。政府予以投资者政策的优惠,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投资者收益的预期;同时当地政府应当保证优惠政策的连续性,使得投资者能够预见未来较长时间内能够获得稳定的利润,因此投资者才能够将资金投资到该地区。

(三)区域金融流动的途经

1.商品买卖形成的资本区域流动。对沿海发达经济来说,商品生产门类多,服务项目也多能够满足当地企业发展所需的物资。而欠发达地区刚好相反,企业需要到外地去采购所需的生产物资,便导致了资金的外流。

2.劳动力流动引起的资本区际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闲置农民外出打工,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主要的劳动力吸收区。大多数外出的务工的劳动力将钱寄回老家,则形成一股巨大的资金回流。

3.贷款流动引起的资本区际流动。企业的贷款会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流向受益较高的地方,这就形成贷款的夸区域流动。从社会整体看,虽然此举可以产生资源配置效应,获得了更优的产出和效益,但是将致使资金流出地区的发展失血,扩大发展的非平衡型及其弊端,也会存在挤压资金流入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可能,并增加贷款管理难度。

二、我国区域金融流动的现状

(一)存、贷款的区域分配

从银行角度来看,可以以吸纳的存款数量来代表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则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情况来衡量。2013年全国存款总额为1047654.1万亿,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划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存款余额达到了60.4万亿,占全国存款总量的57.6%,中部地区存款总额为20.4万亿,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存款总额分别为16.8万亿和7.3万亿。2013年去全国贷款总额为73.2万亿,东部贷款总额为42.2万亿,占比达到了57.7%,另外三个地区的贷款额分别为13.9万亿,11.9万亿和5.2万亿。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该地区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也差不多占到这个比重,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三个区域,说明了该地区的资金吸纳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都比其他区域强,资金从其他区域向该区域流动。

(二)资本市场上资金的区域分配

2013年全国上市公司数量为2490家,其中东部为1620家,占比为65.1%;中部为421家,占比为16.9%;西部和东北分别为311家和138家。从a股筹资额来看,2013年全国上市公司筹资额为4615.2亿,东部地区筹资额为2642.6亿,占比达到了57.2%;中部筹资931.8亿,占比20.2%;西部和东北地区筹资额分别为898.9亿和142.9亿,占比分别为19.5%和3.1%。通过上数据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数量东部最多,且该地区的筹资额占比也超过一半,都超过了其他三个地区的总和,说明资金都流向东部地区。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分配

我国固定投资一般由政府主导。固定投资体现了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运用资金,然而不同地区的固定投资额差别很大。2013年全国固定投资额43.5万亿,东部的固定投资额为17.7万亿,占比达到40.7%。而东北地区的固定投资额为4.6万亿,占比不到10%,中部和西部固定投资额分别为12.9万亿和8.2万亿。东部同样的最高的,说明国家在使用资金时,更多的资金流向了东部区域。

三、我国区域资金流动的非协调性分析

(一)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企业融资主要是从银行贷款,因此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动是区域资金流动的主要方式。我国银行采用的是总行分行制,发达地区经济效益好,资金风险低,金融机构相对就比较发达。总行出于资金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必定会将资金多用于发达地区,这样就必然会将欠发达地区分行的资金调至发达地区的分行,支持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这样就会导致更需要资金来发展经济的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减少,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

(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非均衡

我国上市公司有超过60%的公司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上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同时对公司所在地的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无论从公司数量,还是从筹集资金的量上都不能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由明显的资本外流的现象。总之,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非均衡特征,民间资本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

(三)直接投资引发的资金非均衡流动

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13年,东部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最多,达到了17.7万亿,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40%,高于其他地区。2013年,全国利用外资达到2490.2亿美元,东部地区利用外资达到1435亿美元,占总量的57.6%,中西部利用外资分别为469亿美元、231亿美元,占总量的18.8%和9.3%。

其次,要重视与周边或发达地区的金融合作,协调不同地区金融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向发达地区借鉴金融发展经验,扩大金融发展带给经济的乘数效应。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应当帮助欠发达地区成立指导该地区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适合该区域发展的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1]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5,(8):84-87.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2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投融资渠道

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来说,发展农村企业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设完善的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为农村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保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企业发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较高等方面。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进行融资渠道拓展的意义

资金投融资活动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对促进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发展中,能够为小微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很多欠发达地区农村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根据其地区经济特色所发展起来的相关企业,其中一些农村出现了很多电商小微企业。在这些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对资金有着较大的需求,特别是在初创阶段,由于启动资金不足,更加依赖融资。然而也应当看到,在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其资金投融资渠道较窄,并没有形成较为丰富的资金投融资渠道体系,没有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就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资金投融资情况来看,还面临着融资成本较高以及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不利于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较窄

当前在欠发达地区,可供农村小微企业选择的投融资渠道极为有限,其中以银行贷款为主,还有部分企业选择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渠道。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民间借贷,都有着很强的局限性,例如银行贷款对于抵押物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近年来银行贷款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放款规模也在不断降低,缺乏较好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对于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渠道来说,其融资成本较高,会带来相应的融资风险。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互联网融资方式,但是由于很多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并不了解互联网金融,其支持范围并不大,难以获得较好的资产支持。整体而言,融资渠道较窄问题是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中存在的一个客观问题,也是融资环境问题,没有为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同时,融资渠道较窄问题也反映出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投资渠道也较窄,虽然一些投资者认识到了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活力,但是由于缺乏较好的投资渠道和信息整合平台,难以较好的对农村小微企业进行投资。

(二)融资成本较高

融资成本较高问题事实上与融资渠道较窄问题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正是由于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在资金投融资方面的渠道较窄,可以选择融资渠道较少,才使得融资成本较高,并且也面临更大的融资风险。银行贷款本身由于有着一定的政策支持,其融资成本对于农村小微企业而言尚可以接受,然而由于相当一部分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并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缺乏信用记录和抵押物,因而往往会选择融资成本较高的民间借贷,这样一来,就会极大压缩农村小微企业的利润水平,降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发展欲望。另一方面,较高的融资成本也带来了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很多农村小微企业为了支付融资成本,偿还流动债务,不得不进行再次融资,其中又以民间借贷为主,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更高的融资成本。

(三)缺乏充足的融资资金保障

缺乏充足的融资资金保障主要是指当前不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中,很多农村企业所获得的融资资金支持是较为有限的,特别是在银行贷款方面,大多数农村小微企业难以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应当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不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在银行贷款方面予以优惠,但是由于农村小微企业贷款有较高的风险,并且收益较低,银行在这一业务方面开展得并不积极,放款规模也十分有限,并没有较好满足农村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而在民间借贷方面,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并不规范,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也产生了巨大的风险。因而农村小微企业同样难以在民间借贷方面进行充分的融资。这样一来,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微企业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发展资金,会在初创阶段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困境,当业务出现转机后,也难以快速进行市场拓展。

三、关于拓展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的对策

(一)积极发展网络融资渠道

针对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较窄的问题,应当积极进行融资渠道拓展,结合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实际情况,发展网络融资渠道是一个较好的途径。网络融资渠道可以更加便捷的为农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特别是在审批放款方面,相较于银行贷款而言更具优势,小微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同时,网络融资渠道的建立,也是一种投融资信息整合的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在信息共享和传播方面的优势,使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资金需求与投资者投资需求结合在一起,为投资者提供相应的资金需求信息,便于投资者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村小微企业进行投资。由此可见,发展网络融资渠道,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拓展有重要作用。

(二)降低融资成本

降低融资成本,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例如在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更多的贷款利率优惠,扶持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这对降低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也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自身情况来说,也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融资决策机制,在融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情况的评估,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克制对于融资规模追求的偏好问题。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严格控制由融资活动所带来的融资风险,并且加强对负债结构的优化,通过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结构的组合优化,降低融资成本。整体而言,降低融资成本,是保障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也能够提升其利润空间,保持经营者较好的拓展欲望。

(三)为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融资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就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情况来看,很多农村小微企业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难以获得实现发展战略的充足融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商业银行进行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应当发挥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责任,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提高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范围。相关部门应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这一投资领域,为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投融资信息平台,提高对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微企业也应当积极寻求更多的融资渠道,通过一些融资平系投资者。在融资资金保障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促使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能够在融资中获得更加充足的资金,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较好发展前景和发展活力的小微企业,应当进行重点扶持。

四、结论

积极拓展欠发达地区投融资渠道,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从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较高以及缺乏较好的融资资金保障等问题。针对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融资渠道问题,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发展网络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融资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三峰,王非,贾愚.信用评级对农户融资渠道选择意愿的影响――基于10省(区农户信贷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7):72―84

[2]张扬.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及影响因素[J].金融论坛,2012(6):50―58

[3]王钦广.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4(3):84―87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3

1理论模型

1.1模型设定

企业的投资决策组合为:①研发投资(K),即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环节,研发投资的回报周期较长,存在投资失败的风险;②生产性投资(Z),指在现有技术、管理水平下,企业将资金投入到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制造环节;③无风险债券(B),收益率(利率)为r.为了问题分析的简便与可行,将代表性生产者理想化为:①其生命周期为3期,在t期初诞生,且初始禀赋(w0)相同;②代表性生产者在t期初做出投资决策,即:将初始禀赋投资于研发投资(Kt)、生产性投资(Zt)以及购买无风险债券(Bt);③生产函数为新古典类型,生产性投资在t期末完成,产出为:Yt=Π1(Zt);④研发投资在t+1期末完成,由于回报周期长,降低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可能使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导致研发投资失败,回报为零.如果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抵御流动性冲击,那么研发投资在t+1期末的产出为:Yt+1=Π2(Kt);⑤代表性生产者的目标是t+1期末的财富终值最大化。

1.2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

在以上均衡分析的框架下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考虑金融发展水平的外生变动如何影响均衡时企业最优的研发投资.

2中国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的特征

2.1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本文使用的企业数据,来源于2005—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我国大陆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选择这一时间区间的原因是,2007年以后数据库中没有包含企业研究开发费这一重要指标.在分析前,剔除了如下样本:①处于非正常营业状态的企业样本,数据库中将企业的营业状态分为营业、停业、筹建、撤销和其他;②重要指标数据为空或填写错误,如本该是数值型变量却出现字符,不可能为负的指标却出现负数,或者数据缺失,这些样本的真实可靠性值得怀疑;③研究开发费/销售收入、研究开发费/总资产、利润总额/销售收入,这类指标大于1的企业,不合乎常理;④营业时间不足一年的企业,这些企业经营不稳定,财务指标往往异常;⑤雇员小于10人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通过上述处理,剔除了10.25%的样本,剔除后并不影响样本的代表性.数据的处理通过SQLServer2008与Stata11.0实现.

2.2融资约束特征

作为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融资约束关系的初步检验,根据企业所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将样本分为两组,即金融发达地区与金融不发达地区③.在按地区分组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规模与所有制类型企业所受融资约束程度不同,再分别以企业规模与所有权类型进行分组,即大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表1计算了融资约束指标在各组样本下的平均值,并对组间均值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小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高于大规模企业.不管在金融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标(ww指数和Sa指数)均小于小规模企业.以金融发达地区的ww指数为例,小规模企业的平均融资约束程度(0.201)高于大规模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0.105).②私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大于国有企业.以金融欠发达地区为例,国有企业的Sa指数为0.201,小于私营企业的Sa指数(0.483).③金融欠发达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高于金融发达地区.以上结果,验证了上文理论模型中关于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结论.

2.3研发投资特征

在检验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前,有必要对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特征全面了解,并分析融资约束是否是该特征形成的原因.研发企业比例低,研发投资强度小,研发行为不稳定表2为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总体特征.①仅约10%的企业有研发行为.按照上文的方法对数据处理后,2005—2007年全样本企业数分别为256902、285590、333319个.其中,研究开发费用大于零的企业数目(可以看成具有研发行为的企业)分别为25099、28989、35252个,占当年企业总样本的比重分别为9.77%、10.15%、10.58%.②研发投资强度低.2005—2007年,以研发投资比销售收入表示的研发强度仅0.39%、0.418%、0.427%,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平均水平.③49.25%的企业研发行为和经费来源不稳定.通过统计研发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情况,很大部分企业在当年进行研发活动后,往往在下一年便退出研发活动.

2.4融资约束决定企业研发投资特征

以上研发投资特征是否与企业融资约束有关呢?为了检验这一问题,按照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ww指标)分别将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样本分为等容量的两组,即高融资约束组与低融资约束组.从表4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融资约束限制了企业研发投资.与高融资约束组相比,研发企业的比例、研发企业中持续3年研发投资的企业比例、研发投入总额以及研发投入强度在低融资约束组均更大.②结构性融资约束是国有企业主导研发投资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私营企业的研发投资在低融资约束组与高融资约束组的差异大于国有企业的组间差异.低融资约束组私营企业较高融资约束组私营企业的研发企业比例高4.94%、持续研发企业比例高21.99%、研发强度高0.12%,而这3组数据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分别为3.82%、11.22%、0.08%.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受融资约束的总体水平低,对其研发投资的影响小.之所以45.6%的研发投资由国有企业承担,结构性融资约束可能是这一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以上结果支持理论部分关于融资约束缓解促进企业研发投资的结论.

3实证检验

3.1计量方程

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核心变量.并根据待验证问题的需要,构建了如下计量方程.地区金融发展指标(Fin),分别用金融市场化程度、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市值/GDp等3个指标衡量.这里,金融市场化程度为樊纲和王小鲁[20]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与上文定义相同.稳健性检验采用各地区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市场市值/GDp这两个融资规模变量来衡量各地区银行业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为了检验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是否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资,在计量方程中引入了交叉项(Fin×Dummy)④.这里的金融发展指标为金融市场化指数,Dummy包括企业规模虚拟变量(Size)、所有权性质虚拟变量(State)、融资约束程度虚拟变量(Credit).交叉项可以检验融资约束是否为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资的中介变量,即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是否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资.

3.2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5为计量方程(15)的估计结果.①融资约束是我国企业研发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融资约束变量(Credit)的系数显著为负,受融资约束程度较大的企业,其研发投资强度更低.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在表5模型(2)中,以市场化指数作为金融发展指标时,Fin的系数为0.035,显著为正,说明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投资.表5模型(3)和模型(4)分别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市场市值/GDp作为金融发展指标,Fin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各地区银行业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研发投资同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③金融发展水平提高,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资.交叉项Fin×Size的系数估计结果为0.042,说明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效果,对于小规模企业的效果更强烈;变量Fin×State的系数估计结果为0.079,说明金融发展更大程度促进了私营企业的研发投资.同样地,变量Fin×Credit的系数估计结果为0.091,说明金融发展水平提升,更有利于高融资约束组中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提高.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小规模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更严重,因此金融发展将缓解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研发投资.以上交叉项的系数估计结果共同说明,金融发展水平提高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研发投资.至此,理论部分的结论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与已有文献相符.企业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验证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假说,即大规模企业更有能力从事研发.利润率高的企业,其研发投入更大,研发企业较其竞争对手具有更高的盈利性.资本密集度与研发投入正相关,由研发投入的行业分布特征决定.行业集中不利于企业研发,在垄断地位形成后,企业的研发投资动力降低.由于国有企业仍是我国研发投入的主角,其垄断地位的确立,并不是内生于市场竞争或靠先前不断创新提高效率的结果.在垄断地位形成后,要素流动限制(政府投资审批和市场准入)又消除了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的竞争压力.

3.3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同时企业研发投入也存在巨大的行业差异.那么,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是否受到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干扰呢?首先,我们统计了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差异,发现研发投入总量排名首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国研发投入总量的23.72%,研发强度为0.95%.该行业的研发投入比较集中,代表性强.其次,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对计量方程(15)重新进行估计.从检验结果来看,本文的关键结论并没有发生改变,说明以上结论稳健、可靠.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省略.

4结论与启示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4

[关键词]金融扭曲差异;外资进入;融资约束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后危机时代的跨国公司投资、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资助。2000)

作者简介:周申(1970―),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要素市场。

张亮(1986―),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市场、国际经济学。

漆鑫(1983―),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北京,100033),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发展、国际经济学。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我国。prasadandwei(2005)[1]指出,自1994年以来我国吸引了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FDi的三分之一,流入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FDi的60%。2010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①(2011)显示,截至2009年底,FDi累计余额已经达到9974亿美元,接近1万亿美元。

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对FDi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根据大量研究FDi区位分布的文献可以看出:FDi倾向于流入具有较低劳动力成本(Sunetal2002;)、[2](79-113)较高市场潜力(Fungetal,2005)、[3](408-416)较好基础设施(Berthelemy,

[4](140-155)以及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Benassy,2007)[5](764-782)的地区。然而,FDi上述相关理论仅仅从FDi供给方――跨国公司视角出发,研究分析跨国公司选择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的原因,缺乏对FDi需求方东道国相关因素的考虑,对FDi大量流入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原因并不能提供完整的解释,如与我国市场潜力、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较为相似的印度,外商投资流入却要远远低于我国。那么从FDi的需求方东道国视角,具体分析到我国有哪些特殊情况对外资流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呢?

二、地区金融扭曲影响外资进入的机制分析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扭曲现象,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资金配置时更多的依据政策指令而非经济利益,导致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基本为国有企业所占据,而非国有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融资(parkandSehrt,2001);[6](608-644)(allenetal,2006)。[7]Huang(2003)[8]指出,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还是因为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扭曲的结果。在融资领域,由于我国是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系,并且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商业银行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往往按照政治性主从次序将金融资源大量投向国有经济部门,而非国有企业难以从国有金融体系中获得融资。这就导致非国有企业为了满足其融资需求,存在寻找外国投资者以获得投资的动机。Huang(2003)[8]认为是中国金融部门扭曲导致FDi的大量流入,中国私营企业面临来自银行和证券市场的歧视(信贷歧视和上市批准复杂)而被迫寻求外国投资者,将合资作为扩张投资的方式,而与外资企业合资还可以减少中国私营企业面临的不对称信息,从而使其容易获得银行贷款。Guarigliaandponcet(2008)[9]运用1989-200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发现FDi降低了银行部门低效率产生的成本,并提供资金给那些由于银行部门扭曲而造成借贷能力不足的公司。(Galina,H.andC.Long,2000)[10]指出若东道国金融市场不完善、缺乏效率,则更倾向于以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市场,此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质上起到了对东道国不完善的金融市场的替代作用。在我国,FDi并未充分的起到弥补资金不足和技术溢出的作用,更多的只是为我国在存在扭曲的金融体系中无法获得融资的非国有企业提供替代性资金来源,企业为获得外部融资有着强烈的引入外国投资者因而获得投资的动机,因此本文提出假说:我国地区间金融扭曲差异是影响外资流入的重要原因。

三、估计模型和指标说明

(一)估计模型

根据ezeohaandCattaneo(2011)、[11]nasserandGomez(2009)[12](61-74)的研究建立以下基础估计模型:

inFDii,t=αFinanceinFinancei,t+∑βControlsinControlsi,t+γi+ηt+εi,t(1)

其中FDii,t表示i省份t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指标,Financei,t表示i省份t年的金融扭曲差异指标,Controlsi,t是i省份t年的宏观经济控制变量。γi表示省份虚拟变量,ηt表示时间虚拟变量,εi,t是随机扰动项。对估计模型进一步细化后可得:

infdii,t=αdloanindloani,t+βlfdiinlfdii,t-1+βwageinwagei,t+βmpinmpi,t+βmrinmri,t+βinfrasininfrasi,t+βinduinindui,t+βopeninopeni,t+γi+ηt+εi,t(2)

infdii,t=αdprivindprivi,t+βlfdiinlfdii,t-1+βwageinwagei,t+βmpinmpi,t+βmrinmri,t+βinfrasininfrasi,t+βinduinindui,t+βopeninopeni,t+γi+ηt+εi,t(3)

infdii,t=αdbdlindfirgi,t+βlfdiinlfdii,t-1+βwageinwagei,t+βmpinmpi,t+βmrinmri,t+βinfrasininfrasi,t+βinduinindui,t+βopeninopeni,t+γi+ηt+εi,t(4)

模型中所有变量的具体定义详见表2。为控制可能存在截面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将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并计算稳健标准误差。

(二)指标选取

1非国有经济部门信贷比重

本文借鉴张军、金煜(2005)[13]研究思路,非国有经济部门信贷比重的估计方程可以表达如下:

firi,t=α+βsoei,t+θi,t+μi,t(5)

μi,t=ρμi,t-1+δi,t(6)

其中,firi,t代表银行信贷/地区总产值比重,soei,t代表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根据计量结果βsoei,t,可以用来度量银行信贷中配给到国有经济部门部分,而银行信贷中配给到非国有经济部门部分则可以用常数项α,地区虚拟变量θi,t和误差项μi,t之和表示。表1是对我国非国有经济部门信贷份额估计的结果。

2贷款比重、存贷款余额比重

在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未得到改善时,金融市场规模扭曲能提高金融市场中实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融资难问题,推动非国有经济部门竞争力的提高,减少非国有经济部门向外国投资者寻找投资的动机。因此本文还将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比重(loan)、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比重(firg)作为金融扭曲的反向指标,即金融机构贷款比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比重数值越大,表示该地区的金融扭曲程度越小。

3金融扭曲差异指标的计算

地区金融扭曲差异指标是指i地区在t年的金融扭曲程度与t年度全国总体平均金融扭曲的差值,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dloani,t=loani,t-loani,t(7)

dprivi,t=privi,t-privi,t(8)

dfirgi,t=firgi,t-firgi,t(9)

由于银行贷款比重差异(dloan)、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差异(dpriv)、银行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dfirg)3个金融扭曲变量均为反映地区金融扭曲差异程度的反向指标,即当银行贷款比重差异、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差异、银行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指标数值为正时,表示i地区t年的金融扭曲程度比t年的全国平均要低,地区的金融水平高;而数值为负时,表示i地区t年的金融扭曲程度比t年的全国平均要高,地区的金融水平低。由于三个金融变量是反映地区金融扭曲差异程度的反向指标,因此数值越大时,表示地区金融扭曲程度越低、金融越发达。

(三)变量说明

本文研究的时间为1998-2007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海南数据缺失,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省)。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变量的统计分析

表3和表4分别是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和Spearman相关系数矩阵。由表4得知:银行贷款比重差异、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均显著的负相关,初步表明地区金融扭曲差异会使外商直接投资的流量、存量减少。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地区劳动力成本,市场化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地区市场潜力、基础设施、工业化程度以及开放程度均显著正相关,基本与我们前面的理论预期相一致。当然,更为严谨的结论还有待于下文的计量分析。

(二)实证检验

1.基本估计分析。地区金融扭曲差异与外商投资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②金融扭曲差异的内生性问题会导致oLS估计参数有偏和非一致,因此本文采用系统广义距模型Sys-Gmm(SystemGeneralizedmodelofmoments)估计方法来估计,同时将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的估计结果作为对照组列入估计结果表格中,但本文分析依然基于系统广义距模型的估计结果。表5是以外商直接投资流量(fdi)作为被解释变量得出的基本估计结果,a1、a2、a3列的wald检验均是显著的(概率值均为000),而B1、B2、B3列的F检验均是显著的(概率值均为000),说明所有估计方程总体上均是显著的。

由表5可知:B1、B2、B3列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著性较差,可能是没有有效地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故本文分析采用有效地克服了解释变量的内生性的System-Gmm估计结果,将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作为比较组。a1、a2、a3列的银行贷款比重差异、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差异、银行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3个金融扭曲差异指标均在5%的检验水平下显著地为负,说明地区金融扭曲差异的减小会抑制FDi的流入。控制变量对FDi的影响基本与理论分析相符: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滞后一期(Lfdi)系数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FDi的流入有很强的集聚效应和示范作用;劳动力成本估计系数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FDi选择相对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投资;地区市场潜力、市场化程度为负,但不显著;基础设施、工业化程度、开放程度均显著地为正,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逐渐深入,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近些年来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较完善的扭曲条件,为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提供了有力地保障,显著地促进了FDi流入我国。

表6是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由表6可知:C1、C2、C3列的3个金融扭曲差异指标均显著地为负,且发现银行贷款比重差异、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差异、银行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对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程度(影响系数分别为-0194、-0168、-0109)要小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影响系数分别为-0840、-0725、-0490),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是FDi流量的累积量,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相比有一定的稳定性,当期金融扭曲差异是对当期流量FDi作用,从而影响了存量FDi。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滞后一期(Lafdi)系数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正,且对存量FDi影响(系数分别为0856、0869、0890)要比对流量FDi影响(系数分别为0302、0320、0333)要大,由于总体FDi存量基数较大,与流量FDi相比变化小,因此上期FDi存量对当期FDi存量的影响要大。其他控制变量对FDi的影响与理论预期相一致:劳动力成本、市场化程度估计系数为负,地区市场潜力系数为正,但均不显著;基础设施、工业化程度、开放程度显著为正,显著地促进了我国FDi存量的增长。上述分析说明金融扭曲差异影响FDi流入的观点不受变量选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稳健性。

2分地区估计分析。表7是按照东部、中西部分组,③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由e、F列可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金融扭曲差异对FDi流入的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东部的银行贷款比重差异、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差异、银行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指标均为负,但不显著;而中西部的金融扭曲差异指标均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负,且金融扭曲差异变量对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抑制程度(影响系数分别为-1442、-0844、-0707)要明显的大于东部(影响系数分别为-0062、-0195、-0158)。

这与我国东部经济开放程度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金融扭曲程度却比东部地区严重的现状相符合的。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扭曲程度高于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金融扭曲导致FDi作为国内不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替代和弥补而流入的效应要比东部地区更加显著,中西部地区金融扭曲对FDi流入有着比在东部地区更大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上文金融扭曲影响FDi流入的机制分析中阐述的观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滞后一期(Lfdi)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正,而外资流量的滞后一期代表的是FDi的示范效应,东部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示范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518、0507、0524)要大于中西部(影响系数分别为0415、0446、0470)。劳动力成本在5%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负,工业化程度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正,地区市场潜力、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开放程度等控制变量对FDi的影响基本与上文结论一致。

表8是按照东部、中西部分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由G、H列可知:与表7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我国东部的银行贷款比重差异、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差异、银行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变量均为正,但不太显著;而中西部的金融扭曲差异指标均在5%的检验水平下显著地为负,且金融扭曲差异变量对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资流量(fdi)的抑制程度(影响系数分别为-0298、-0145、-0150)要明显的大于东部(影响系数分别为0060、0021、0041)。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滞后一期(Lafdi)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为正,且东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示范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937、0929、0937)要大于中西部(影响系数分别为0881、0905、0915)。

因此,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还是存量,金融扭曲差异对FDi流入我国的影响效果均一致,具有很强的稳健性。我国东部金融扭曲差异对FDi流入没有显著作用;而中西部金融扭曲差异显著地抑制了FDi流入,且中西部金融扭曲差异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存量的抑制程度要明显的大于东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量的逐年大幅增加,现有金融体系是否能适应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已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的分析发现:银行贷款比重差异、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差异、银行存贷款余额比重差异指标会促进外资流入,且区域金融扭曲差异对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程度要小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接着分地区研究发现:我国东部金融扭曲差异对外资流入没有显著作用;而中西部金融扭曲差异显著地抑制了外资流入,且中西部金融扭曲差异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存量的抑制程度要明显的大于东部。这与我国东部经济开放程度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金融扭曲程度却比东部地区严重的现状相符合的,中西部金融扭曲程度高于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金融扭曲导致外资作为国内不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替代和弥补而流入的效应要比东部更加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示范效应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而东部外商直接投资流、存量的示范效应要大于中西部。

因此,对于现阶段我国金融水平不高、金融服务仍然不太完善的情况,需要着力加强地区金融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改善我国银行业产业结构,更有效地发挥银行业的杠杆支持作用。调整金融市场和信贷结构,完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在政府金融开放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逐渐摆脱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让我国金融体系更好地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使二者互为有效地为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注释:

①2011年4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了新口径之下的2010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②由于FDi流入对本国不完善的金融体系起到一定的替代和弥补作用,减轻非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因此FDi流入可能会降低东道国对本国不完善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动力。从这个角度出发,FDi流入对金融扭曲存在反向因果关系。

③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共10个省、市,中西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青海、新疆共18个省、自治区。主要参考文献:

[1]prasad,e.andwei,SJ.theChineseapproachtoCapitalinflows:patternandpossibleexplanations[J].2005,imFworkingpaperno.79.

[2]Sun,Q.tong,w.andYu,Q.Determinant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acrossChina[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2002,21(1).

[3]Fung,K.C.GarciaHerrero,a.iizaka,H.andSiu,a.HardorSoft?institutionalReformsandinfrastructureSpendingasDeterminant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China[J].JapaneseeconomicReview,2005,56(4).

[4]Berthelemy,JC.andS.Demurger,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economicGrowth:theoryandapplicationtoChina[J].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0,4(2).

[5]Benassy,a.m.Coupet.andt.mayer.institutionalDeterminant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J].worldeconomy,2007,30(5).

[6]park,a.andK.Sehrt.tests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BankReforminChina[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1,29(4).

[7]allen,F.,J.Qian.andm.Qian.China'sFinancialSystem:past,presentandFuture[m].editedbyt.RawskiandL.Brandt,2007,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8]Huang,Y.SellingChina:ForeignDirectinvestmentDuringtheReformera.2003,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9]Guariglia,alessandraandSantospaulino,ameliaU.,exportproductivity,Finance,andeconomicGrowth:aretheSouthernenginesofGrowthDifferent?,2008.workingpapersRp2008/27,worldinstituteforDevelopmenteconomicResearch(UnU-wiDeR).

[10]Galina,H.andC.Long.whatDeterminestechnologicalSpillover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evidencefromChina.2007,FederalReserveBankofSanFranciscoworkingpaperSeries,no.2006-13.

[11]ezeohaa.andn.Cattaneo,FDiFlowstoSub~SaharanafricatheimpactofFinance,institutionandnaturalResourceendowment.CSaeConference2011:economicDevelopmentinafrica.2011

[12]nasser.o,X.Gomes.DowellFunctioningFinancialSystemsaffecttheFDiFlowstoLatinamerica?.internationalResearchJ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2009,(2).

[13]张军,金煜.我国的金融深入与生产率关系的再检验: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11).

influencesofRegionalFinancialDistortionDisparityonForeignCapitalentrance

ZhouShen1ZhangLiang2QiXin3abstract:withtheannualincreaseofourFDiinflow,attentionhasbeenfocusedonwhethercurrentfinancialsystemwillaccommodatetosubstantialinflowofforeigncapital.thispaperusesthepaneldataof28provincesfrom1998to2007toanalyzetheinfluencesoffinancialdistortiondisparityonFDiinflow.thefindingsshowthatregionalfinancialdistortiondisparityaffectsFDiinflow,buttheimpactsoffinancialdistortiondisparityonFDiinventoryarelessthanonFDiflow.RegionalstudyshowsthatfinancialdistortiondisparityineasternareahasinsignificantimpactsonFDiinflow,butfinancialdistortiondisparityinmid-westernareassignificantlynegativelyimpactsFDiinflowandthenegativeimpactsonFDiflowandinventoryaregreaterthaneasternareas.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5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发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投融资主体结构、融资方式、储蓄观与消费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并指出通过明晰投融资主体、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优化间接融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投融资环境。

研究背景

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地区发展失衡、产业结构趋同、收入差距拉大、外贸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为推动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出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重要文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措施。然而,近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推进乏力,其原因之一在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投融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可见,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投融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改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投融资问题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还将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融资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促进区域金融理论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投融资的环境问题意义显得非常重大。

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效益而垫付资金或其它资源于某些事业的经济活动。融资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经济活动。投融资环境的含义从最初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基本物质条件,进一步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其他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概言之,投融资环境是一定区域影响投融资行为的一切投融资条件与投融资效益的总和。一定时期的投融资环境是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投融资环境的比较

(一)投融资主体结构的区别

从投融资主体的构成上看,我国传统投融资体制条件下,长时期内政府是唯一的投融资主体。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投融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但其投融资所占份额仍偏低。从目前投融资主体结构看,政府在投融资决策上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不但在公共物品领域,而且在许多竞争性投融资领域,政府投融资所占比重都很大,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融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参见表1和图1所示)。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中国国家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一项的比例是很大的,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30%左右,这说明中央政府对经济建设的介入程度很深,它与西方政府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的经济职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范围,政府对经济事务的介入程度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例如美国的政府支出中没有经济建设费一项。即使把有关农业、商业、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与环保等项支出算作经济建设投融资,其总额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不过10%左右,大大地低于中国30%的比例。

(二)融资方式的差异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刚刚起步,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一级市场不发达,二级市场又疲软。反映在投融资上,筹资的渠道不多,筹资成本偏高,投融资的宏微观调控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的效应还十分有限。表2和图2是2006年各地区非金融部门的融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区域的融资结构中,贷款占比最高,高达80%以上,债券和股票的比例很低,各区域中股票的融资又低于债券的融资。也就是说,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

2009年全国各地区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量大幅增长(见表3所示),融资结构中的货款仍占主导地位,但债券融资占比有14个省份非金融机构部门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上升,这促进了部分省份融资结构的改善。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历史比中国悠久,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机制发育,具有比较规范、高效的运行特征。反映在投融资上,表现为能为企业和居民及外国投融资者提供多渠道、多形式、多便利、低成本的投融资资金来源,适应了现代企业向社会化、大规模、高技术方向发展的需要。然而,中国的证券市场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还远没有形成。另外,金融体制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它对投融资的调控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储蓄观与消费观的差异

中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资料显示,1995年、1997年、2005年中国的国内储蓄率分别为42%、45%、51%,近几年的储蓄增长率几乎都在15%以上。而在2003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骆乐,2006)。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风险意识,尤其是个人投融资的风险意识整体上看比较淡薄,在储蓄转化为投融资方面存在着某种因为文化与习惯而引起的障碍,这是我们在通过市场配置投融资资源时应该充分注意并加以引导的。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尽管人均国民收入很高,但储蓄率却往往较低。人们的消费意识更强,西方国家政府,至少自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十分注重培养国民的消费意识并重视刺激消费的效应,从而从需求的角度拉动了投融资。由于投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和投融资回报率高,因此,不仅储蓄转化为投融资的机制较为灵活有效,而且其它投融资资源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

国际比较的借鉴和启示

(一)明晰投融资主体

我国应当根据目前投融资的基本状况,逐步改变现阶段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局面,同时,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重新划分原先为政府独立承担的责任。并且,政府应该承担一些公益性很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对自己承担的项目应该独自承担投资经营风险;个人应根据“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在可操作实施的情况下,有偿使用或购买公共用品或设施服务。

(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般而言,各项具体的法规都是调整各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其中的某些法律和法规对外商投融资者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商法、公司法等,而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却还不够完善。在法律使用上做到严格和公平,会对外国投融资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否则,将会影响外资的进入。

必须健全有关外商投融资的法律体系,要把给投融资者的优惠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增强国内外投融资者的信心。从长远来看,健全各种与投融资环境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政策框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使投融资者的根本利益得到保护。

(三)优化间接融资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对政府而言,仅靠财政收入的增加来加大经济建设的各项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而发行国债可以缓解政府压力,大力发行国债,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相对于国债融资、银行贷款和股票市场融资方式,企业债券的融资方式更主动、融资成本更低。

参考文献:

1.付晓东,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m].商务印书馆,2005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6

作者:张世晓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我们认为环境金融创新将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模式、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制度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活动,如“碳金融”创新交易实践就包括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合作等多领域的创新。此外,除了在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领域里进行环境金融创新以外,还可以运用包括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中小环境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以及环境基金、风险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中小企业集团债券等环境金融创新形式。[10][14][15]另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会导致一项企业或项目因为忽视环境、资源和生态因素而遭受谴责、处罚、成本增长甚至失败,如小火电、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被关停,这一过程会给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带来风险。因此,在一般传统融资项目中,金融机构也需要针对环境需求、环境影响和环境监管的变化进行项目评估和业务操作层次上的创新。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声誉理论模型tadelis(1999)的研究指出,声誉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并付出艰辛努力,是具有价值的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类型。DunbarandSchualbacb(2001)的研究认为,声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声誉源于客户、供应商、投资人和政府等各利益关联者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一般来讲,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收益状况、诚信状况对企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因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形成其声誉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1990)的研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构成对其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BrownandDacin(1997)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企业声誉,并因此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服务的认同与选择。SenandBhat-tacharya(2001)、mohrandwebb(2005)等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影响企业声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行为及价格定位。[16]与一般企业比较,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对于从事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利用一切机会树立客户信心和政府监管信任,除了保持经验安全、防范风险意外,随着人们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要求的提高,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积累良好声誉的重要方面。金融机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属于金融机构的重要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的环境意识与行为除了影响其金融创新市场选择之外,一项重要的影响是其企业品牌声誉,并潜在地影响其市场地位、产品定价和长期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中,“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定了基本原则。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必然能够树立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声誉,取得消费者市场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充分信任,提高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间接为企业创造收益积累基础条件。因此,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业务一方面需要从市场角度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应从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角度形成环境行为的自我道德约束。政府的公共环境金融理论模型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税收等行政渠道,但税收等形式的政府财政收入受到税法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各个区域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在需要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金融渠道筹集资金,以获得政府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配置,我们可以将政府这种通过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并用于公共支出的方式称为公共金融。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属于公共品的范畴,需要通过政府财政形式的公共支出来保障供给。但是,我们认为政府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完全需要由政府负责提供的环境公共品,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以政府和金融的共同力量结合使环境产品与服务获得更充足的供给,在时间与空间上提高资源在环境领域里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向公众或商业银行发行环境治理债券等金融形式筹集资金以保障环境投入,我们将这种由政府以金融方式进行的环境投入称为公共环境金融。我们认为政府尤其是区域政府可以运用公共环境金融并按照各区域的环境需求进行投入,通过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吸引各方面投资并使本区域各项要素增值,增强区域的要素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偿还环境金融融资资金。[18]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区域性视角,我们下面的实证分析将基于以下假设:假设1: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具有关联性,即区域金融发展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或积极的影响。这一假设暗示,如果在区域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环境因素的关注,则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通过金融视角和金融环节关注环境、制约环境损害行为、激励环境改善,则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有利于环境事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假设2:区域环境金融投资能够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即通过金融方式筹集资金对环境领域的投资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传统理论认为环境治理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责任,财政投入是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已经存在金融来源的环境资金投入,但是环境金融投资对环境改善的作用程度必然受到其规模和方式的制约。因此,这一假设事实上暗示如果环境金融尚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使环境事业能够更多地利用金融这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充足的资源配置。假设3:环境金融具有区域性特征,即处于不同经济区的省、区、市环境金融规模与形式存在区域差异性。环境金融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市场化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相关,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环境金融在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应存在差异性。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以及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统计年报对于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的统计主要包括气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等指标,我们认为其中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涉及范围最广,是最具综合性的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来源既包括工业源又包括生活源,主要由广泛使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燃烧产生,而且是国家统计局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指标,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我们选取“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示各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明的是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因而其为负向指标,即该指标越低表明环境状况越优,反之亦然。“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综合反映了各类金融产业、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较能综合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选择这一指标作为代表区域金融的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包括内地29个省、区、市(由于数据缺少而没有包括青海、2省、区,以下相同)的相关数据,未加特别说明的数据时间均为2007年度。我们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代表以“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表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有较为显著的解释作用,对于我们的基本假设1,实证检验结果首先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其次,我们发现解释变量“区域金融业产值”指标的回归系数为正值,由于环境质量指标“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因此说明区域金融发展尚未将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的金融活动没有重视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尚未在其业务活动中将环境作为关注目标,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无论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或是通过其融资业务的间接作用都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目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提示我们可以从金融角度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金融的区域环境质量效应实证分析中国目前各区域针对环境治理的各项投资来源中,来源于金融方面的投资是否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显著性贡献是我们关注金融影响环境问题的又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我们仍然采用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表示区域环境质量;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区域2006年度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数据,以“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各投资来源指标均采用各区域的人均数据,“银行贷款”即环境金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采用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指标为2007年度数据,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指标为2006年度数据。我们认为,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存在1年的时滞是合理的。我们建立如下式(2)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j(j=1,2,3,4)分别代表“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F4即为我们要检验的环境金融投资。数据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所显示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4项指标中,“排污费补助”和“政府其他补助”两项来源于政府公共支出的项目,分别在10%和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作用,而“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来源的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表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环境金融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显著性贡献。同时,由于我们所采用的表示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空气“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而政府投入中发挥最显著作用的“政府其他补助”对环境污染程度指标的影响为正,说明各区域政府的环境投资仍为被动模式,是迫于环境压力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公共环境影响行为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这一检验结果也暗示中国各区域未来需要向统一环境投资规划、环境风险防范、预先环境投入、优化环境质量主导的环境投资主动模式转变,以提高环境投资及环境影响行为的效率,降低环境投资和环境影响行为的成本。环境金融的区域效应实证分析尽管我们的上述实证检验显示中国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仍然关心各区域间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发达区域是否已经先于欠发达区域开始重视环境金融的投入,从而检验我们基于基本理论分析对于环境金融区域性特征的认识和假设。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表明各经济区域性特征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以上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指标各区域人均额表示;区域虚拟变量则包括表示东部、中西部区域的虚拟变量等反映区域性特征的相应指标设定。我们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经济区域特征,将青海、外的中国内地29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2个区域①,分别以RGi(i=1,2)表示东部和中西部虚拟变量,则有:(式略)依据前述理论分析和基本假设,我们建立环境金融区域效应分析的计量模型以对理论分析、模型和基本假设进行检验。我们基于年度时点水平建立基本计量分析模型如下式:(式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的东部效应和中西部效应均达到10%的显著性水平;东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中西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东部区域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普遍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尽管实证分析第二部分的检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区域环境金融尚不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是环境金融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仍然表明环境金融具有显著的东部、中西部区域效应,即东部省市区域的人均环境金融投资额普遍显著性高于中西部省、区、市。一方面,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仍属以制造业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也带来了对环境治理投资的相应需求;另一方面,东部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领先发展已开始更多地运用金融方式增加对环境的投资,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中国当前阶段环境金融总体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显著性作用。根据理论分析,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可以通过环境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环境金融声誉、政府公共环境金融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对区域环境建设和区域环境改善产生影响。首先,对于能够私人化的环境需求,可以进行环境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使企业、个人的环境需求以一般商业金融方式得到满足,并形成正常的商业金融循环模式,类似实践中《京都议定书》配额项下的碳金融交易形式等在形成环保新机制的同时也在促进金融创新和开辟金融业务新领域。其次,对于正常的融资活动,基于市场声誉的考虑,尤其是在未来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增强其环境领域里的社会责任意识,遵循国际间已经达成一致的环境保护共识,形成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金融监管部门也可以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公共监管以及激励。再次,对于政府财政所承担的公共环境供给,可以通过政策性环境建设金融或商业性环境建设金融补充政府财政在环境投入方面的资金不足,也可以采用发行环境建设公债等融资方式,利用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未来公共收益偿还融资。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7

关键词: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小微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所的发展现状

1.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设立的背景

2008年以来,为了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各地开始设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如天津和上海分别于2008年和2010建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2011年至2012年,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清理整顿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内的各类交易场所。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社会资金多、但投资难”的两难问题,2012年中央开始允许各地重新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研究并推动在沪深交易所之外进行场外资本市场试验,允许证券公司规范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此背景下,全国各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陆续建立,广西也由2013年6月广西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工作中通过验收并予以保留的唯一一家股权类交易场所――广西北部湾股权托管交易所通过增资扩股,于2014年9月更名为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成为广西第一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其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控股股东为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第二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南宁股权交易中心,2015年7月由南宁市金融投资集团出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南宁股权交易中心以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及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南宁作为中国―东盟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资源聚集优势。

2.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运行情况

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目前业务体系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挂牌展示、股权登记托管、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及金融综合服务等。已构建“一市两板”,两板分别是创富板和创新板,两板公司挂牌都要求具备两大条件:一是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健全,运作较为规范;二是股权和资产权属清晰。两板不同之处是创富板要求是存续期满1个会计年度、有营业收入的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板为合法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挂牌企业数量、会员数量、注册投资人数等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截至2016年9月30日,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达1004家,在全国同类34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挂牌企业数量排名跃居第13位,其中创富板2家,创新板1002家;累计成交3.99亿元;融资总额为4.48亿元,其中私募债融资与股权融资分别为2.84和1.64亿元;会员机构139家;注册投资人4259人(见表1)。同时,对已挂牌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营业务、大股东及高管都进行了披露,为投资者了解企业起到了一定作用。

而2015年7月设立的南宁股权交易中心,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挂牌企业突破一千家。截至2016年9月30日,挂牌企业达1190家,托管18家,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由于南宁股权交易中心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业务主要涉及企业挂牌和托管,还无股权交易和融资。

二、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运行存在的问题

1.融资功能不足

融资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的融资量和交易量都很少,南宁股权交易中心还无股权交易和融资,这与发展比较好的其他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存在很大差距。截至2016年9月30日,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融资总数仅为4.48亿元,而发展比较好的甘肃、天津、齐鲁、上海的股权交易市场同期融资总数分别达到567.83亿元、381.24亿元、277亿元、185.06亿元(见表2)。特别是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成立时间为2013年12月,比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成立的时间早9个月,虽然同期挂牌企业2493家是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1004家的2.48倍,但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总额却是126.75倍。

另外,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已实现的融资方式目前只有股权转让融资和私募债融资,而一些发展较好的股权交易市场,都已实现了多元化融资方式。例如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中小微企业,已使用股权质押、增资扩股、融资租赁、债券发行、集合票据发行和挂牌贷等多种融资方式,特别是甘肃股权交易中心利用金融创新手段,与各会员银行合作推出了针对挂牌企业的“挂牌贷”专属融资产品,使满足一定条件的挂牌企业都有可能获得银行的贷款;又如山东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虽然挂牌企业只有959家,但实现融资达277亿元,除私募股权融资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外,还通过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帮助企业发行私募债、小贷债、短融宝,并积极与山东省政府引导基金合作,近日推荐了首批24家优质挂牌企业成功获得山东省政府引导基金的股权投资,总投资额达到7796.6万元,成为首例全国引入政府引导基金的股权交易市场。

2.实力会员不多

会员对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以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为例,会员共139家,按会员开展业务的范围分为推荐商会员、专业服务会员和综合会员,虽然会员数量有一定规模,但总体实力不强。如在推荐商会员和综合会员中,商业银行和证券期货公司分别只有8家和2家,其他绝大多数会员是广西本土的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公司等,而这些本土的企业实力并不雄厚,提供的服务水平不高。同是西部省份的甘肃股权交易中心会员有276家,其中就有证券公司16家、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15家以及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甘肃省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如中国银行提供了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工商银行提供了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订单融资、商品融资、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和周转贷,建设银行提供了创业贷、结算透、快捷贷等多种融资服务。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发展会员更多达514家,吸引投资机构220家,与38家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4家券商或券商营业部进入市场开展业务,为挂牌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和投资服务。

3.信息披露少

广西两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虽然披露挂牌企业简介、行情展示,部分融资信息,但绝大部分挂牌企业财务报告均不能公开在网站上获取,不利于潜在投资者掌握信息。目前只有两家由国海证券推荐的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比较规范全面,均按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格式披露了挂牌交易说明书。相比之下,同类的一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对信息披露较为充分,借鉴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要求,披露了挂牌转让说明书以及详细的投融资信息。如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披露的融资信息包括融资的数量、方式及用途,投资信息包括投资的金额与方式,挂牌转让说明书摘要则披露公司重大事项提示、股权结构及股东情况、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建立与运行情况、利润分配、财务数据和公司发展目标;而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高度仿真沪深交易所上市要求进行预披露,让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的各方面信息。

三、完善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措施

1.提高融资功能

广西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私募融资、股权融资,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等方面还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获得融资,这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建立初衷相背离。应向运作较为成功的甘肃、齐鲁、上海、天津等股权交易市场学习,加大融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各种私募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银行融资、普惠金融和其他融资等多种融资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出股权市场优化配置资本的作用。同时,积极与广西政府引导基金合作,对在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中,产权清晰、运作规范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新商业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争取获得政府引导基金的股权投资,实现政府引导基金、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三方的共赢。另外,吸引天使、VC、pe以及财富管理等投资机构,为这些投资机构创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搜集企业的同时,也为挂牌企业的融资提供一条新的渠道。

2.引进实力强的会员,提高会员的业务水平

广西两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会员整体实力不强,银行、券商、专业投资机构会员少。因此,两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应尽可能多地与银行、券商、信托、融资租赁、小贷、担保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合作,为挂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以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为例,虽然其控股股东为本土的国海证券,但仍需放开其他券商进入市场开展业务,充分发挥各券商开展资本市场业务的优势,并与多家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同时对现有会员进行业务培训与考核。

3.加快平台建设速度

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主要面向初创期或成长初期的企业,准入门槛较低,比如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虽然构建“一市两板”,但创富板只有两家股份制企业,出现一些省内较好的企业到省外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的现象。而创新板挂牌公司则是要求更低的有限制公司,对存续期和营业收入没有具体要求,经营风险较高,所以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客观上要求投资者应充分了解挂牌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存在的风险因素,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因此,除现有已披露的挂牌企业简介、行情展示信息、融资数量外,还应该披露其他详尽的融资信息,包括融资的方式及融资主要用途,对有融资要求或进入更高一级资本市场的企业应鼓励其公布其挂牌说明书或财务报告,对公司重大事项提示、股权结构及股东情况、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建立与运行情况、利润分配、财务数据、公司发展目标和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披露。此外,还应该建设成为投融资信息的汇集平台,包括融资信息、投资信息、技术创新等,降低投融资双方的搜集成本,畅通投融资通道。

4.两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错位发展

广西拥有两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可以给广西企业提供更多的挂牌选择机会,也有利于股权交易市场之间的竞争和完善。但同质发展可能造成过度竞争,两个股权交易市场应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可以参考山东对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和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的做法,将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建成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和金融综合交易平台,将南宁股权交易中心打造成为财富管理特色突出、适合中小企业培育成长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广西整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登录.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分析[J].商业时代,2014(8):142-143.

[2]刘树艳,许晓蒙.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为例[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5(12):43-47.

[3]甘肃股权交易中心.http://.cn/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治理机制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积极寻求新的发展。对于亚洲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长期投资领域,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事实上,全球跨境私人资本总是难以流入至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由于国际资本的逐利性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资本往往流入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部门而非实体经济。另外,在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治理机制下,世行,亚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难以适应和满足亚洲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的需要,特别是长期资本投资领域的投资需求,可贷款数量往往不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缺口。同时,世行,亚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身上具备的欧美中心主义特色也限制了自身开发金融功能的发挥,这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是不利的。

目前全球经济缺乏投资动力,在私人投资热情不强的情况下,基础设施的投资尤为重要,而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根据亚行的预测,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内部基础设施投资需要超过8万亿美元,每年需要投资7300亿美元,而亚行每年仅有约110亿美元的新贷款。因此,亚投行的建立无疑为本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资金来源,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要。然而,在主要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利率超低的情况下,亚洲并不缺少资金,缺少的是组织和集中这些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和机制。亚投行的建立将弥补现有世界金融体系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的缺口,提供专业便利的融资渠道,有效的解决亚洲投资建设的融资难问题,拉动投资需求,带动亚洲及全球的经济发展。

二、建立理念:包容开放

针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本着包容,开放,团结,合作,发展的理念倡导建立亚投行这一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同时也还提出了成立金砖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倡议,共同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作为一个崭新的多边金融机构,具备专业性,开放性的特点。国际化治理和国际化运作是亚投行坚持的原则,为此,它将充分借鉴世行和亚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的管理运营经验,参考遵守国际相关要求和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按国际惯例和规则办事,自觉接受国际社会监督。此外,面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质疑,中国声明并非完全主导,无意将任何国家排除在外,欢迎各国加入亚投行共同合作。秉着包容开放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各创始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亚投行可以成为一个专业,高效,开放的基础设施融资平台,重点支持亚洲区域基础设施投资,成长为一个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并有利于促进亚洲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

三、建立意义:合作共赢的选择

对我国而言,亚投行的建立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水平的外向型经济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无限可能的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满足我国及周边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与周边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重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高水平,多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更好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亚投行作为多边金融机构的新面貌,有利于我国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治理机制改革,积极促进多边金融机构的新发展,树立国际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促进区域和全球发展的责任担当和重要贡献。

对区域而言,亚投行的建立对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突破投资和融资渠道建设瓶颈,助力亚洲地区实现互联互通,积极开展地区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各个经济体都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注入巨资,加快建设步伐,为落后地区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目前,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下蕴藏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市场。亚投行作为政府间的地区多边投资合作平台,为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业便利的融资渠道,不仅能突破融资瓶颈问题,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活力,还能进一步刺激亚洲经济其他方面的投资机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

对世界而言,通过亚投行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刺激全球投资融资机会,帮助世界经济复苏。亚洲拥有庞大的人口,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发展空间,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此外,亚投行的建立对于推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现有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亚投行另辟蹊径,对于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公平,包容,共赢的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治理机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亚投行与世行,亚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是合作互补的关系,亚投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与世行亚行减贫的目标并不冲突,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正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基本根基。亚投行作为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按照国际规则和标准运营,参考借鉴亚行世行等多边机构的管理经验,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与世行、亚行等其他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发展领域面临的挑战。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9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主导组建的包括城市建设、城建开发、城建资产经营等不同类型、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或是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资产和现金流基本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企业,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以融入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自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其中,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所作的2010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达107174.91亿元,高速公路、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和医院的债务较高;审计还发现,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从地区看,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而且,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至2010年底,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从宏观层面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融资能力较弱

   平台过多过滥、资本实力太弱、融资能力不足。资本金不足、不实、不优等问题限制了这些平台企业的负债规模。同时,一些投融资平台企业为了满足建设资金需要,不顾自身的资本金现实,无限放大融资规模,有可能造成平台的持续融资能力不足和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

   1.2还款能力不强

   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融资后关注的是道路、政府工程项目、公共设施等领域,加之部分投资项目的选择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且非市场化因素干预较多,使得整体投资收益不高,难以保证通过项目投资收益来偿还银行贷款。

   1.3社会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特别是县级平台公司最主要的资产往往是政府通过“画圈”注入的土地资产,为了保证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融资资质,地方政府客观上就需要为之注入大量的土地或尽量维持土地高价,且就可能面临强行拆迁和征地不到位的问题,为维持土地高价就需要尽量维持房价泡沫,这两者都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1.4过度依赖于债务

   大多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是以土地收入来平衡资金的投入,而土地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房地产业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20%左右,而某些城市土地出让收入甚至超过50%。在各地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债务融资。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运用高债务杠杆进行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可见,改进目前过多依赖于债务融资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立风险和收益对等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资本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2搭建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一方面是找不到投资渠道的社会资金,一方面是急需融入资金的企业,这对矛盾一直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产业政策的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渠道受堵,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传统的投资—融资模式中,社会资金和待融资企业/项目之间是通过资本市场或消费品市场建立联系的,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直接联系。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社会资金和待融资项目能直接对接,且发挥财政预算资金的重要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流向国家支持行业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搭建地方级别的股权投融资平台,设置合理的投融资运行机制,对社会资金流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且改进后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不会增加债务,还可以优化平台资本结构,对于使用好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切实履行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推进行业改革和产业升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改进后的投资—融资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3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设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必须对金融的发展具有前瞻性认识。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大小不是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运行高效和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机制。现行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典型的中国式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公共资源基础上形成的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

   3.1关于建立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的整体构想

   3.1.1以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放大整个社会的风险投资资本规模

   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即为“母基金”。如苏州工业园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设立了一个2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广泛吸引其他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将20亿元的引导基金与其他资本合作、合伙,分成10到20个新子基金,让这些子基金广泛参与项目的直接投资。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都有政府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的模式。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于2006年10月21日,引导基金以不高于1∶3的比例与海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并通过优先受偿、优先退出、让利于民等方式,把项目的政府受益部分奖励给合作方,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关注并进入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上海先后成立了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上海创业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带动近60亿元的社会资本,放大的效应是1∶5。

   3.1.2政府可以根据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母基金,引导风险投资的产业投向

   市政府在设立母基金后,可以根据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设立不同投资方向的子基金,引导海内外社会资本。如母基金可以根据装备制造业、汽摩产业、软件信息、集成电路和信息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海内外社会资本,成立不同的子基金,让这些子基金相对固定地投资于这些产业领域,从而合理引导子基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1.3引导吸收海内外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风险投资基金

   以政府资本设立母基金,引导和吸收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政策,将给市场释放强烈而积极的信号。但主动招商引资仍是不可不做的工作,招商引资的对象应当包括除国有资本以外的其他广泛的社会资本,包括海内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国外的养老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民间游资、企业资本等,吸引其参与风险投资。

   3.1.4在发展多层次风险资本中,充分关注企业并购交易

   虽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国际上仍有风险投资培育的大量的中小企业不是通过公开资本市场退出,而是通过并购交易退出的。这就需要政府在引导风险投资,引导设立不同的子基金时,鼓励各种子基金形成相对固定的投资领域,形成在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的投资领域,各投资领域的子基金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并购交易,例如种子期的项目可以与成长期的风险投资进行交易,让种子期的风险投资顺利退出,以便寻找更好的项目;而培育成长期企业的风险投资将以自己的资金或者资源优势,培育企业进一步成长,待企业进入成熟期,又可以与投资成熟期的风险投资进行股权交易,顺利退出;而投资成熟期企业风险投资将凭借其资源优势使企业在主板上市或者发展成为跨国企业。

   3.1.5将融资模式本土化运用,推动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结合

   当前很多国家都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成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更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而节能环保型企业或项目大多规模偏小,但高风险、高收益,按照传统的银行运作机制,银行只能获得贷款利息,承担了企业的高风险,却很难享受高收益,这使得风险和收益不对等,使得各种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可以借鉴成都高新区的经验,推进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结合。具体来讲,可最初由VC/pe、银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约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银行就可以把所持债权以一定的价格转化为风投的股权。

   3.2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模式

   因我国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补助资金非常有限,且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在采用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是资金难以监管,且资金投入具有短时性,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故构建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股权投融资运作平台多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模式实现。对于如何建立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其关键是设置一个合理的融资模式。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社会游资、银行等出资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可以形成一个股权投资基金,也就是所谓的母基金(严格地说,政府的股权比例不可过大),其中银行可以是以股权出资,也可以是以提供贷款方式出资。此母基金又可分成相关的子基金,总资金以股权形式对子资金控股,子资金也可继续引进风险投资基金或者社会游资。由相关的子资金对子产业进行专项投资,可以以股权方式或提供贷款方式投资。为了分散风险,本模式还建立了保证基金,由母基金按时定期存入佣金,为以贷款方式出资的资本方提供担保。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模式见图3。

   4相关建议

   由于地方政府在股权投融资平台中占有一定的股份,使得此投融资平台以及此平台下的多支产业基金也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因此,理顺与其他出资机构、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篇10

一、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供给现状

1.金融机构数量增长较快,种类不断丰富

从郑州航空港区建立伊始,各级政府就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入驻。截至2015年末,郑州航空港区已引入银行类金融机构从2014年末的8家增加到14家,其中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村镇银行2家,设立网点及自助设施41处,从业人员468人。银行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5.8亿元,同比增长36.3%,各项贷款余额108.8亿元,同比增长155.4%。同时,相继成立1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商业保理公司、1家投资担保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家保险公司分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2.融资方式不断拓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

郑州航空港区在积极引入各类金融机构的同时,注重使用多种金融产品和工具进行融资,不断拓展融资方式。一是积极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信贷资源。截至2015年10月,郑州航空港区累计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15家金融机构的619.8亿元融资。二是加强与非金融机构合作,拓展非信贷类融资。截至2015年10月,郑州航空港区累计获得信托融资56.9亿元,投资公司借款95.55亿元,租赁公司融资7.2亿元。三是设立各种产业投资基金进行融资。截至2015年底,郑州航空港区建立并落地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河南建港新型城镇化股权投资基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郑州航空港城市发展基金等4家产业基金,实际到位资金178.69亿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资成本。四是充分发挥政府信用,积极利用政府债务性资金。截至2014年底,郑州航空港区政府债务共151笔,总债务余额565.51亿元。同时探索性地针对公共服务项目运用Bt项目融资161.69亿元。

3.金融政策供给比较系统,符合目前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特点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之后,各级政府积极出台金融支持政策,目前政策供给比较具体、系统,基本符合郑州航空港区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

国家层面,允许金融机构就综合经营试点、在综合保税区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和跨国公司财务中心开设离岸账户进行探索。可复制推广的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方面,主要涉及取消境外融资租赁债权审批、便捷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运营管理、取消对外担保审批、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河南省政府方面,一是通过地方政府债券、专项资金,设立发展基金、投融资合作平台、投资担保公司,制定金融业发展奖补政策等,汇聚资金直接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二是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制定专门支持策略、创新产品等方式与郑州航空港区开展合作。三是支持郑州航空港区推广融资租赁、离岸金融、信托、债券等金融创新,支持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专营科技支行。郑州市政府方面,主要将航空港的钱袋直接与省财政的钱袋挂钩,通过资金补助方式支持郑州航空港区科技项目和金融发展。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和河南省外汇管理局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运用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支持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服务、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成功,人民币跨境资金池业务、人民币境外借款、人民币境外发债、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个人本外汇兑等相继开展。

4.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制度机制供给

一方面,郑州航空港区持续深入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金融领域系统性和关联性风险监测,努力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开展信用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及公众的诚信意识,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增级机制,形成守信者增信的导向。另一方面,鉴于郑州航空港区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需求,航空港区政府非常重视从投融资体制机制构建方面提高投融资效率。成立了投融资工作办公室,建立了融资工作周例会制度、部门联审联批制度,建立金融机构服务融资平台的季报制度,按时统计政府平台公司口径金融机构融资支持。

二、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按照航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郑州航空港区处于快速成长期,机场的运力规模不断提升,航空核心产业链不断完备,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航空指向性关联产业加快发展,一些航空引致产业逐渐形成。航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航空金融从供给领先向需求跟随不断转变。但就目前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供给情况看,无论是机构类型、融资方式、金融创新,还是政策实施和制度构建,都无法充分满足航空经济发展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郑州航空港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级别较低,创新受限

虽然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要为航空经济发展制定一些专门的战略和政策,但目前已入驻郑州航空港区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基本都是支行和分理处,级别较低导致,服务航空经济和创新能力受限。一是商业银行支行一般没有独立审批权,贷款审批效率难以提高。同时,鉴于银行内部严格的个人责任追究制及尽职免责制度,风险容忍度也受到限制,无法履行个别特殊的风险容忍度。二是产品和工具创新受限。支行级别的机构在政策制定、人力物力上都很难根据航空经济特殊性专门为航空物流等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往往还是照搬郑州航空港区之外金融机构的现有产品,产品趋同,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特殊需求。

2.郑州航空港区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工具和产品运用偏重于传统方式

一是从投融资机构融资情况看,银行贷款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截至2015年10月,郑州航空港区累计获得各种投融资机构融资779.46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比最大,达到79.52%,投资公司借款占比为12.26%,信托融资占比为7.3%,租赁公司借款占比仅为0.92%。二是大部分产业基金也是通过与银行合作实现资金支持。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与平安银行合作;河南建港新型城镇化股权投资基金与建设银行合作;郑州航空港城市发展基金主要是由中国银行购买。三是适合郑州航空港区经营性、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融资方式发展缓慢。股权投资、企业债券融资、上市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在郑州航空港区运用很少,基本没有涉及。四是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不足。郑州航空港区八大产业园区中智能终端产业园、航空制造维修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精密机械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六个产业园区都是高新技术性企业集聚区。这些类型的产业中大量创新活动是由众多中小公司推动的,处在种子期、初创期或成长早期的中小企业由于面临技术、市场、管理等诸多风险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目前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等在郑州航空港区基本空白,不利于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3.航空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典型航空金融业态发展较为滞后

郑州航空港区当前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正积极开展区域特色金融、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区域创新金融、积极开展对接保理业务。但与机场枢纽、航空产业、航空都市建设等航空经济新形态相关的,适合航空核心产业、航空指向性产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未建立,航空金融业态开展仍然较少。一是专门为航空经济和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航空发展银行,支持港区企业开展和扩大进出口业务的进出口银行,专门为科技型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法人科技银行等尚未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尤其是进出口银行在中部的安徽、湖南、江西均已设立分行,但在进出口总值增长较快的河南却仍未设立。二是已建立一些航空金融业态机构,但业务量很少,处于起步阶段。作为融资租赁和物流金融发展的代表,河南国控租赁有限公司和郑州航空港兴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虽已在港区建立,但均未开展相关业务。瑞兴(北京)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保理存量仅有1.5亿元,处于探索阶段。三是各层面政府积极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离岸金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航运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科技金融等航空金融新业态均无机构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也极少有此类业务。

4.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地实施并创新突破

就目前的金融政策而言,一是与融资、资金配置直接相关的政策落地较快,但长远来看有利于航空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实施较慢。例如,在郑州航空港区获批之后,国家就金融发展方面允许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跨国公司开设离岸账户,河南省出台政策支持郑州航空港区设立专营科技支行,引入保险资金投资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支持融资租赁机构通过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探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但目前这些政策一直没有有序实施。二是对四大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的借鉴滞后。除国家正式出台的可复制推广的自贸区金融政策外,其他地区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纷纷探索能够复制推广的自贸区金融政策。但郑州航空港区在航空经济政策方面突破较多,对金融政策约束的突破意识不足。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

郑州航空港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补短板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谋而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供给经济学,其核心思想对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发展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供给侧是人和物的有机联通,体现在金融发展上:一方面,金融作为资金要素和现代服务业,要提高有效供给。另一方面,金融供给要运用合适的方式形成有效的制度供给,在体制机制上适应郑州航空港区不同的金融需求。其次,新供给经济学强调市场、政府与第三部门主体良性互动,尤其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因此,应充分重视政府在金融支持航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断放松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促进市场深化和经济资本化进程,改善金融的技术环境和法制环境。政府应加大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财政、税收政策配合,实现金融超前发展。最后,供给侧金融改革强调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的有效匹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这就要激发市场端金融供给的活力和服务能力,金融机构需要主动贴近市场,主动创新产品和工具,适应实体经济主体发展的需要。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结合郑州航空港区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探索高效融资方式,优化融资机制

探索资产证券化融资,促进郑州航空港区资产流动。目前郑州航空港区机场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已投入使用。不断增加客流和货流为机场带来了客观的收益。机场的收入可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收入。航空性收入主要包括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旅客服务费和安检费。非航收入主要包括头等舱休息室出租、办公室出租、售补票柜台出租、值机柜台出租、地面服务收费、特许经营收入、机场直接销售收入等。除机场外的区域而言,政府Bt项目回购款等债券类、门票收入等收益类也是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非常适合针对这些资产和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

通过筹备上市和发行公司债券探索直接融资。在目前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进一步建设机场二期工程的各项配套项目、拓展枢纽建设,可借鉴国际国内机场在直接融资方面的经验,以河南省机场集团公司为基础,逐渐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民间投资和战略投资者,积极筹备在证交所挂牌上市,并探索发行公司债券。一方面,可以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机场产权性质单一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使机场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国有股权、外资股权和民营股权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发展风险投资市场。第一,加快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为郑州航空港区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政府资金为杠杆,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引导境内外投资者投资,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建立各种类型风险投资基金。第二,支持各类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对风险投资机构按资本来源可划分为私募型、公开上市型、大公司附属型及银行附属型、政府主导型等风险投资机构,不同类型的风险投资机构适合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技术企业融资。郑州航空港区政府应支持境内外各种投资主体在航空港区设立机构并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并建立风险资本的循环和退出渠道,回收风险投资。第三,加强对风险投资的财税支持。可对风险投资税收涉及的各方面税收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对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投资对象实行税收优惠,适当降低和减免所得税;引导资金对种子期、发展期项目的支持。

2.引入和组建适合航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

探索组建中国航空发展银行。建议探索由航空管理局和河南省政府联合注资,成立中国航空发展银行。其主要任务是:筹集航空产业政策性信贷资金,针对航空经济开展航空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业务。航空发展银行可办理民航公司贷款,机场建设贷款和开发贷款,航空港区企业贷款和科技贷款,航空租赁企业贷款,财政资金拨付,办理业务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的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等,办理开户企事业单位结算,进行资金交易业务,办理保险、资金结算等中间业务,办理民航公司和航空港区企业进出口贸易项下的国际结算业务以及与国际业务相配套的外汇存款、汇款、同业拆借等业务。

争取设立进出口银行河南省分行。早在2006年,进出口银行在长沙设立首个中部分行,2010年、2013年进出口银行分别成立安徽省分行、江西分行。随着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河南省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飞快,为支持郑州航空港区企业开展和扩大进出口业务,探索更加便利的国内外消费进出口管理模式,建议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进出口银行河南省分行,充分发挥进出口银行在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促进郑州航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探索组建独立法人的科技银行。为积极支持郑州航空港区高科技企业发展,并针对目前科技支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议由财政拨款与认股集资相结合,由郑州市政府和郑州航空港区政府参股,并带动民间资本进入,发起设立独立法人的科技银行,并实行混业经营。科技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非常专业,要采取商业性和政策性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政府应对其进行风险补偿和贴息优惠。该种科技银行贷款利率实行自主浮动,创新质押方式和担保方式,允许参与风险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拥有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

引入进出口保险和航空运输保险专营机构,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开展业务。建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河南分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分支机构,充分运用国家政策,促进进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扩大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面,提高出口企业信用等级,促进企业获得银行打包贷款、托收押汇、保理等金融支持。同时,可由财政出资,撬动民间资本,或由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航空运输保险公司,针对航空货物运输、进出口企业和业务、航空运输结算等创新保险产品,并与银行信贷、基金项目、信托公司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保险的多方面功能,促进航空经济的发展。

3.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航空金融新业态

发展航空物流金融。一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物流金融相关产品和服务,推出仓单物流、信用证、物流保理等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建议可以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为切入点,发挥其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推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发展,不断打造为物流金融专业银行,提供物流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二是探索大型物流公司组建物流金融公司。可由一些大型物流公司组建专业物流金融公司,或者由银行主导,与物流企业共同组建专业物流金融公司,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三是借助航空物流园区建立第三方物流金融信息平台。以物流企业为运营主体、融合p2p网络融资功能建立第三方物流金融信息平台,可将物流企业独特优势融入供应链金融服务。四是适时组建专业性的物流金融银行。建议可由郑州银行、中原银行等地方商业银行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在郑州航空港区建立物流金融支行,重点开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专业性化金融服务。引进航空金融租赁机构,大力发展航空金融租赁。在国际上,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的第三大融资方式,尤其适合于航空经济产业发展。第一,建议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进金融租赁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子公司,开展航空金融业务。第二,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可由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发起,吸收社会资本入股,成立航空性金融租赁公司。

创新性开展基于e贸易的互联网金融。应以e贸易为抓手,通过e贸易流程设计,形成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创新。争取国务院、央行、外汇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务部等相关政策部门支持,在郑州航空港区试点基于e贸易的电商牌照,互联网金融牌照。争取给予郑州航空港区引进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结算、行邮税征收等方面给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在货币兑换手续费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引进享有基于e贸易的金融牌照第三方支付公司,或支持亚马逊、京东、腾讯、阿里、1号店等互联网企业参与郑州e贸易流程设计。

4.建立健全区域金融要素市场和配套中介机构

建立郑州航空港区资产交易市场,主要进行科技产权交易和金融资产交易。建议引进金融资产交易机构在区内设立子公司,开展资产交易。也可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设立资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的资产交易市场将主要创新性地进行科技产权交易和金融资产交易:第一,借鉴河南省科技产权交易所的经验,为科技成果、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其他航空经济产业的股权、债权、物权和知识产权交易提供公平、高效和科学的交易机制。第二,以中原股权交易市场为基础,资产交易市场要创新开展各种金融性资产的公开交易,为各种金融资产提供从登记、交易到结算的全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