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十篇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十篇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1:29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着重要地位,教师通过有效的实验措施,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怎样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化学教师追逐的目标。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教师要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唯一功能。教师要将实验技能的训练,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教师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的实验探究模式,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对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化学的实验功能不仅仅在于验证和扩展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学生走近科学提供一种独特的形式,即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体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对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感兴趣特点,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兴趣保持稳定并加以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使化学课程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有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小实验。这个实验比较有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做。学生看着火中的手帕竟然没有烧掉,感到非常惊奇,进而认为化学学习是非常有趣的。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情感因素,也是最难得的情感因素。

三、做好演示实验,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一切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其规范要求,因为学生会以教师为模版进行效仿。所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的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多了浪费,少了现象不明显或造成实验失败。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现象不明显,学生看不到,更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影响课堂纪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确实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如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以帮助学生观察,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例如,硫既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氧气中燃烧,在观察这两个实验时,有了衬托物,“淡蓝色”与“明亮的蓝紫色”之区别,现象非常明显,学生从而得出硫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的正确结论。尤其是教师在连接装置、对试管加热、搅拌药品,振荡试管和闻气味的时候都要谨遵化学规范,千万不能为了方便而使操作不规范,因为不符合规范的操作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学生做实验时也无法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化学规范操作。

四、学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实验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它们描述出来。这样的教学成果不明显,也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地应用于练习。面对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跟紧时代的潮流,学会用现代产物来辅助教学。例如,我们做演示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会出现实验现象不清晰,上升的水的体积有时也不足1/5的情况,假如实验失败,重做必定浪费时间,更何况红磷有毒。利用网络视频就可形象生动地演示这一实验,避免接触有毒物体。当然,网络视频代替演示实验的优点不止这些。再如,演示实验“碳的还原性”,碳高温还原氧化铁,这实验若亲自演示是不能完成的,因为课前准备时发现用酒精喷灯达到高温条件很容易,但是也有个缺点:普通的大试管不能进行高温加热,一旦温度过高试管就会熔化。若改用网络视频此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网络视频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所以,转变演示实验的固有模式可以让学生多接触到化学实验,也可以了解实验在化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五、注重课外实验活动的重要性

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大胆质疑,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化学教师必须要做好实验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任贵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J].考试周刊,2011(10):187.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2

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站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教师,笔者积极融入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中。结合一些教学实践,有如下看法:

一、教师要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与实验动手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完善自己的创造性人格。这是一项非常必要、十分艰巨、又需要长期“健身”的活动。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并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的见解,宽容失误,欣赏独特的发现,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二、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

根据教学内容用实验故事或创设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等,诱发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有了想亲自探究实验现象的原因或规律的兴趣时,教师的课已成功了一半。

如在讲Co2的性质时,要求每位同学带一瓶自己喜欢喝的碳酸饮料,通过做实验来探究Co2性质。学生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奇异的实验现象会感到新奇和兴奋。

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

三、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

在农村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定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从学生的问卷中得到: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若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就会很认真地思考该怎么做,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也会记得特牢。

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节时,让学生自备汽水。学生们就很惊奇,“上化学课要带汽水?”立刻引发了浓厚的兴趣。上课时出示的课标题“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让学生情绪高涨,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这时老师应及时地强调探究计划,“你准备探究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究。

通过自由发言,补充,归纳出副标题:该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开始实验,学生打开瓶盖,静止着观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

让学生喝掉一些,用已有的仪器设计收集一瓶气体。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加争论后得出结论: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最后,用适宜的方法收集两试管气体,并试验气体的其他性质,推断出气体的名称。

结论一出来,有的学生就嚷道:“二氧化碳也可以吃呀?”这时,老师简单介绍汽水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探究性教学改变了原教材的编排顺序,使教学更紧凑。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讨论甚至争论。

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的成功与否。同学们享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使他们终生难忘。实验后,再由学生评价,教师总结,这种由学生演示、评议,学生当主角,老师当配角的做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

四、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可转化为运用探索性实验来进行教学的实验内容,设计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作用,使学生会研究与探索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这类实验首先由教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要求学生先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修改后实施,必要时由部分学生协作来完成。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现状;创新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20-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感性的材料,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技能。因此,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化学实验是关键,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关注度不高。由于初中化学是在初中最关键的阶段初三才加入进去的,属于启蒙学科,且中考中占分比例小,应试教育的影响让许多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这门课程,因而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实验探究的关注度不高,不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做实验上,认为直接背结论的学习方法更轻松、更高效。

2、化学教师的授课方法不当。当今社会,多数初中化学教师由于化学在中考中占分比例不高,加之诸多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对化学实验教学不感兴趣,教学偷工减料,总是抱着“讲实验”比“做实验”容易的心态,从而忽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上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动手实验,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3、化学实验教学过分依赖教材,缺乏探究性。多数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过程进行教学,过于依赖教材给予的指导,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大大地局限学生的创新精神,无法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心理挖掘出来,而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也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下降。

4、学生的实验意识较差。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在现今初中化学学习当中影响颇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真正将重心放在化学实验的探究学习上。

二、解决措施的相关建议

1、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要对其目的性进行明确,保证能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实验,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验学习时,为了达到某种明确的目标,而对整个实验活动进行仔细的观察与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其实验学习效率。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必做实验,许多化学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做这一化学实验。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进行前,很多化学教师也并未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或者说并未告诉学生进行这项实验的具体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单纯地对其会不会燃烧的结果进行观察,而并未对为什么会燃烧的原因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适得其反,因为这个实验注意点比较多,难度较大,好多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该实验。可见,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性显得尤为重要,毫不夸张的说,实验目的的确定能够在学生的心里建立一个主心骨,能够对学生进行整个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支撑。

2、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意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学生还是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进行激发,让学生主动对化学实验进行追寻与探索,从而有效保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如化学教师可以将“烧不坏的手帕”这一实验展示在序言课的教学中,这一实验会让学生觉得化学实验就像变魔术,本身就有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其中,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开始对为什么烧不坏进行主动的探索与询问,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欲望。

3、合理鼓励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书本上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的结果进行验证,而且是要通过化学实验对尚未被验证的结论,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参与实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及探究思维能力,有效帮助学生跳出课本上固定的实验过程与结果,并使其自主实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得到肯定。例如,在进行实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很多学生会对“为什么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来制得二氧化碳?”这一问题产生疑问。只要学生有这样的创新思维,化学教师就要主动引导学生对这一设想进行实验与探究,最后有效帮助学生确立二氧化碳的制得必须用稀盐酸,而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的结论,然后化学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继续探究块状石灰石粉碎后,可否与稀硫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可见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学生会有很多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良好的探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尤为重要。

4、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注意化学实验步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最常见的实验就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作者将展示出正确的实验步骤。通常情况下,化学教师都是由自己亲手准备实验器材,但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准备。按照化学教材进行实验,需要准备石灰石,长颈漏斗,橡皮塞,集气瓶等器具,首先,选取合适的橡皮塞并将橡皮塞进行打孔,用水沾湿长颈漏斗底端再插入到打好孔的橡皮塞中,此时需要注意橡皮塞的两个孔一定要成大小一致的圆形。然后把两个直角导管的一段沾水和橡胶管连接起来,将执教玻璃导管一段放入集气瓶并到达底部,用弹簧夹将橡胶管夹住,注意检查气密性。最后,向锥形瓶加入石灰石,向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经过反应集气瓶内就会冒出大量气泡,将燃烧的火柴放至集气瓶口,火柴会立即熄灭,实验完毕后将器材放回原位。以上就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作方法,通过观看实验步

总而言之,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化学实验教学在初级中学中遍地开花,更近一步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4

1课堂演示实验的优化

1.1演示实验要做到目标明确

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环节所在.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初期,教师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能,要透过演示过程来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牢固的实验基础,让学生对于各种常规实验器材的一些正确操作方法,实验的基本技能等都有所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让演示实验教学目标明确,并且要具备较好的科学性,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指导作用,并且让学生的实验基础更加牢固.

如果是要引入新课,演示大气压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让小试管沿着大试管上升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用一根较细的试管放在一根粗细适当的装满水的试管内,将试管翻转过来,口向下.学生意外发现:水向下流,小试管不是落下而是上升了.这个现象出乎学生意料,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不用教师多讲,他们就立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接下来大气压概念的引入起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一定要目标明确,这样,实验的感染力才会更强,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实验仪器结构简单,现象明显

演示实验是让学生透过观察来捕捉相应的实验现象,进而分析探究出相应的物理学原理的教学过程.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做到实验仪器简单化,并且让实验的现象更为明显.这会让学生观察起来更加方便,实验过程带给学生的触动也会更为直接.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感受才会更加直观,演示实验所要收获的预期的教学效果才会更为理想.

例如在振动产生声音的实验中,用小锤敲击音叉,虽然能听到声音,但振幅比较小,难以观察到振动现象.教师为了让实验现象能够更加明显,让学生观察起来更为方便,可以借助一些器材来证明音叉在振动,即把泡沫小球放在发声音叉上,看见小球在跳动不停,由此就证明了音叉在振动.只有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学生才能观察到更多的事物,学生对于物理学原理的感受才会更加直观,这也会加深学生对于实验中包含的知识点的认识.

2自主探究实验的优化

2.1给予学生充裕的探究时间

自主探究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实验教学类型,这种实验模式对于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都能够发挥非常显著的效果.在进行这类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几个相应的原则.首先,有的物理实验是要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获取大量实验数据,在对于数据的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来获取实验结果的.对于这样的实验过程,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探究时间,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实验操作中来获取大量的实验结果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在充裕的数据的支撑下整理出来的实验结果才会更加准确.因此,对于那些比较费时的实验教师要让学生耐心地将实验进行到底,这样才能够保障最后获得准确的实验结论.

以“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为例,实验过程可归结如下:

(1)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替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要从此实验最后归纳出实验结果,必须对于上述的实验流程反复操作,只有获取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后总结出的实验结果才能够符合规律.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裕的实验探究的时间,让学生首先充分积累实验数据,这样才能够最后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2注重探究实验的可操作性

探究性实验本来就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一种全方位考察.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一定要对于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合理的把握.实验难度要适中,要让学生有较为充裕的探究空间.且实验的操作过程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完成,对于结果的分析探究也要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的实验内容学生才能够自主完成,这种实验过程也是学生间通过有效的自主探究所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

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为例.这个实验在操作上并不难,但是却需要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良好的把控.学生要仔细记录下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这些都会为后续的结果分析带来辅助.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可归结如下: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置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看上去好像被点燃一样,这个现象表明了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其目的是确定虚像的位置.

(4)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

(5)观察蜡烛a和蜡烛B的连线.发现:连线垂直于玻璃板.

(6)若要判定所成的像的虚实,应该在像的位置放一块光屏,通过玻璃板观察上面是否成像来进行判断.

学生要对于实验展开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有良好的把握,对于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也要记录清楚.这个实验在操作上并不复杂,实验过程也是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完成的.这样的实验就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素养,并且能够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深化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

3学生分组实验的优化

分组实验同样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实验类型,这类实验对于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最后结论的总结归纳能力能够发挥积极的效用.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同样需要把握相应的教学原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主设计实验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对于问题的充分探究,让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得到体现.分组实验中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能够对于很多问题都有更加透彻的思考,实验的难度也可以适当得到提升.对于这样的教学状况,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体的实验探究的主题,让每一个学习小组自己设计实验过程,然后自主展开实验流程,最后验证问题、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着给学生指导,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空间.即使实验出现了问题,也让学生自己面对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实验教学的效果才会更为显著.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衔接过渡

一、初高中化学的差异

1.1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初中化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和计算方法,而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则属于较深层次的要求了。而高中化学则是在初中化学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现代技术学科的基础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深化和发散,通过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1.2学习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初中化学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因此,学生学习化学以记忆和模仿为主,而高中化学侧重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更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1.3知识系统上的差异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在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出发,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其知识系统主要为:感性认识归纳总结理性认识。而高中化学则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侧重于对学生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高中化学相比于初中化学,更侧重于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其知识系统主要为:观察生活现象开展化学实验学习化学基本原理学习化学探究方法摸索和总结化学规律。

二、初高中化学主要内容的过渡和衔接方法

2.1化学反应规律知识点的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学习两种化学反应:①置换反应规律;②复分解反应规律,学习盲点在于:单支、氧化物和酸碱盐相互关系及其反应规律。高中化学在学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以下化学反应: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②离子的放电顺序规律;③强制弱规律;④相似溶解规律;⑤等效平衡规律;⑥燃烧规律;⑦有机反应规律。

例1、运用复分解反应规律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式是否成立?

①ag2So4+2naCl=2agCl+na2So4;

②2naCl+H2So4(浓)na2So4+2HCl;

③HCl+CH3Coona=naCl+CH3CooH;

④naoH+nH4Cl=naCl+nH3H2o;

2.2化学实验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实验方法如下: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常见仪器的认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和物质的分量等;②物质性质实验,包括氢气的性质实验、燃烧条件的性质实验等;③物质制备实验,包括氢气的提取、氧气的提取等。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以下方法: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试纸的使用、物质的保存方法和物质的分离提纯等;②物质性质实验,包括主族元素单质、氧化物等的性质实验;③物质制备实验,包括CH3CooC2H5;④定量实验,包括酸碱中和滴定、燃烧物的滴定等。

2.3化学计算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计算主要侧重于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规范计算步骤和掌握利用比例关系计算的方法。而高中化学主要侧重于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主要包括:①求化学式和分子式的计算;②多步反应式的计算;③混合物的计算和反应热的计算。主要的计算方法有:①差量法;②守恒法;③比例式关系计算法;④特值法。

三、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过渡和衔接

由于初中化学主要以化学知识的记忆为主,因而学生学习化学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高中化学则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概括和运用,因而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应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归纳法和实验法。

3.1类比学习法

高中化学阶段涉及的知识点远比初中化学多,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性质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新物质的时候,应该采用类比法,从已学物质的性质和结探讨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例2、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知道na2o+Co2=na2Co3反应能够发生,如果na2o和na2S、CS2与Co2的性质和结构相似,则na2S+CS2的化学反应式是什么?

3.2归纳学习法

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更侧重于归纳法的学习和运用。很多初中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中仍需进一步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时候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中同时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是初中和高中化学中的相同知识点,但是运用归纳法可以总结出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在此知识点学习上的侧重点不同:①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相关概念;②高中化学,从化合价升降或电子得失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相关概念,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3.3实验法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属于基础性实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均处于初级阶段。学习高中化学时,学生在学习教材上的实验的基础上,应加强课外实验的探索,并加强自身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初中和高中化学均存在较大差异。为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过渡和衔接,教师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使学生运用归纳法、总结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尽快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节奏,以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红莲.浅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6

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了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初中阶段也是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总是习惯采取讲授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是初中化学知识较为繁琐,大多都是实验原理、概念、化学反应式,过于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易激发,这样将直接影响到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因此,在本文中将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化学;问题;应对措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课程,而初中化学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到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教师过度追求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化学学习效果较差。当前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实验探究为主,锻炼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1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这将直接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也阻碍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要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1.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初中化学课本中主要是一些化学概念、原理、化学方程式等,应该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初中学科中教师大多都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主要学科,对初中化学的关注力度不足,而且大多数初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课堂上思维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这样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十分不利。初中化学教师没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教学,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不断增大,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在新课改政策下,许多初中学校都开始引进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开始普及,不过由于教师自身能力有限,缺乏创新理念,导致多媒体教学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2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素养较差

我国初中学校普遍存在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国家师资教育投入不足,这也就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水平较低,很多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初中化学教师的储备不够充足,这样也会导致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降低。由于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化学教师都对化学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认为初中化学只是辅助课程,升入高中后学生可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对初中化学教学管理过于松懈,甚至有些教师身兼多职,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化学知识,只是按照课本进行照搬照套,无法理解化学知识的真谛。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教学师资力量极为匮乏,教师兼课情况较为严重,这就分化了教师的教学精力,无法顾忌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认真落实新课改各项政策,没有时间对初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1.3学生化学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

初中化学应该主要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包含了各种化学概念、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但是就实际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过度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对化学实验课程的安排时间较少,这样就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课程的魅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许多初中学校教学资金有限,无法创建先进的化学实验室,缺乏健全的化学实验规程,化学器材较为陈旧,无法有效开展化学实验。而且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探究课程较少,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应对措施

2.1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来制定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要多引入先进的化学教学理念和方法,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2.2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必须要加强初中学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要正确认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要对初中学校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划分,然后严格按照专业进行分配,尤其是要对农村初中学校加强师资支持力度。学校也要对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审核,要加强对化学教师的选拔,切实落实新课改政策要求。同时还要定期对初中化学教师进行培训,不仅要增强其理论素养,还要增强化学实践教学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师资水平。

2.3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要强化实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化学实验课程,并在课堂上进行化学探究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匹配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比例,要根据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设置化学实验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此外,初中学校还要加强对化学实验器材的及时更新,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化学操作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要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增加实验教学课程,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作者:黄福江单位:大安市第三中学校

参考文献:

[1]伏铃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63).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法;应用

化学课程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化学也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学科,通过化学学习能够有效地为生活实践提供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法中,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对于教育者而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导入式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导入式实验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通过率先进行实验的模拟,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直观的化学变化,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走进新知识的学习中。导入式实验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单调的模拟展示。例如,在“水的组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在课堂开始后的前三分钟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而收集两瓶气体,要求学生对两瓶气体进行观察,采取其他辅助手段,分析两瓶气体的性质。采用导入式实验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疑问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在面对疑难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的联想,启发自身的思考,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分组式实验教学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当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唯分数论”的影响,众多中学在采用实验教学法时,为有效节省课堂时间,通过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忽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全面发展,违背了教育本质。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分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基础操作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划分学习小组,对化学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分析与讨论,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步骤“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充分提升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化学实验操作口诀方式,使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方式。例如,试管中装入粉末状药品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入块状药品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探究式实验教学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大多数实验都属于验证式实验,即教师与学生在实验之前都已知道实验的结果与化学反应所出现的现象。因此,此种实验降低了化学实验的吸引力,不利于学生探索性实验的推进。因此,在实际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保证在实验安全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拓宽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与理解深度。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以及性质”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采用教材上的制备方式,首先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与探讨,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基本条件,设计符合实验标准的实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与创新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保持较高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提升化学教学本身的吸引力。依据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采用科学的实验方式,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实验操作程序,从而对化学课程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同学生展开互动,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对教学方式加以改进。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情景化设置、问题设置、生活教育等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此外,化学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切实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实验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不断推动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另外,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注重通过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来有效提升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仕刚.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法的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9):165.

[2]姚兆东.初中化学实验使用尝试教学法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1(29):126.

[3]王兴平.“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5(02):140.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设计

G633.8

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初中化学课程也得到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转变,但由于应试教育还占据重要的位置,使得学生往往还是被动式的受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并且,尽管初中化学课程内容难度颇低,但众多化学公式、元素形式、化合物生成规律等较为繁琐和庞杂,无法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很难有效的将初中化学课程理解并掌握。而将探究性实验引入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则能使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能够通过操作寻求到问题的答案,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提出问题并由学生通过试验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课程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纷繁复杂的初中化学知识,若想简单的清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就必须明确化学原理公式的运用和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多数初中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弱不能够被人理解,则需要用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结论,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分析和理解,并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掌握程度极大增强[1]。同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化学教师作为辅助,以实际教学内容为设计中的问题设定,以此形成完整的探究性实验。在此以初中实际课程内容为例,做简单介绍,例如:初中化学中学到的“硬水”,是含有钙、镁盐类的水,化学教师将“硬水”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将“硬水”逐渐加热,会产生出何种化学物质或化合物,怎样进行区别和鉴定。随后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对“硬水”进行加热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生成沉淀物质,进而再对沉淀物质进行酸类溶解分析,得出生成物质为强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等。当此化学实验进行到一半,学生已经能够清晰了解到该探究性实验所使用的物质为“硬水”,并得出结论,生成的物质为镁、钙等的化合物。进而,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实验做出肯定,并提出全新问题,此种生成物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哪些生活用品中会出现这样的化学反应,如何才能够消除。随着另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很好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转化为全新的化学知识――酸类与钙镁等化合物的反应,即生活中水垢的去除。

学生通过学习中和实验中积极思考,分析出该物质中钙、镁化合物生成的位置大多在用水较多的烧水壶或储水热水器中,长期沉淀物质的积累,会影响生活器具的使用寿命,应当采用同样生活中家中常备的醋酸,即食用醋与之反应,生成氯化镁或氯化钙,对器具进行及时冲洗,即可有效消除。这样就能够将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融入探究性实验中,并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实验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均为演示法,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对所进行的操作进行解释和说明,对化学反应和生成的化合物更要做重点的讲解,学生没有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无法完全理解。而在探究性化学实验中,则是以学生为实验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在提出研究问题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实际动手操作,自行制定实验步骤和顺序,并自行得出实验结果,此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且能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能力[2]。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加强

尽管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处于辅助位置和引导作用,但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的自身能力极其重要。首先,在课程进行之前,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找准问题的关键性核心,使学生有前期的理解。

其次,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要对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做出指导和协助工作,对于出现的不同实验结果,教师要找寻出出现问题的步骤,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讲解。最后,在实验结束了,教师还需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同时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知识与课程内容,并做到学一点就掌握一点。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实践经验,且需要能力和素质兼备[3]。

(三)营造教学氛围

在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保持教学环境的良好和氛围的轻松、愉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较为舒畅的心情进行学习,更能使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升,并且,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教学氛围,也能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尤其作为化学实验课程而言,环境的优劣能够对实验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制约有效的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程是初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课程,而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化w知识、促进化学知识有效吸收的有效方式,将探究性方式引入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能够使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并且,由于学生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得更加的牢固,此外,因此种探究性方式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故还能够逐渐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为素质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5(11)08:43.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9

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现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初中化学的实验方法篇10

化学教材及教学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虽然学生初三时已经认识了化学的整体面貌,但学生到高中才真正系统、全面地接触化学。因此,初高中化学存在一些知识点重复、交错、衔接不到等问题。为了切实做好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使初高中化学教学能有机的整合并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质量。我认为做好初高中衔接的探讨是有必要的。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从下面两点考虑: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继承与衔接。二、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不同。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继承与衔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化学知识,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与生活有所帮助。

1.1、化学知识点的衔接

初中化学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和溶解线性曲线的应用,其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不讲,高中教材没涉及,却是高考要求了解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在初中介绍其概念,并对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高中则从实质即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上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初中从得失氧的角度定义,高中则从实质即电子转移上分析;定量描述溶液,初中用质量分数、溶解度,高中则把物质的量浓度和二者有机结合;H2的制法在初中重在制气原理,高中则结合原电池原理和装置的改进来伸展;质量守恒定律初中从质量、元素、原子守恒的角度,高中伸展到电子、电荷和质量守恒;氧化物的分类初中没有要求,高中则从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初中教材中已经不要求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但是高中教师直接使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进行教学.在新课教学中,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既复习巩固了初中知识,又为高中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既便于理解记忆,又能激发兴趣,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1.2、化学实验能力教学的衔接

化学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化学教学中科学品质培养的途径,是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活泼的信息的催化剂。初中化学实验与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列举几个事例加以说明。

第一,关于量筒和滴定管读数的问题,即俯视和仰视读数与实际体积的误差比较,因量筒的起始刻度在底部,而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在上部,这样读数时俯视和仰视其结果显然是不同的,启发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看待问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做好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衔接和过渡;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化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等方面的联系,注意反映化学学科的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对学生适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衔接教育;改进实验教学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探究、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等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初、高中实验探究教法的衔接和过渡;以帮助学生实现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平稳过渡,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