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十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十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3:0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1

一、博弈:大学人文教育湮没在科学教育的光环之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满足和解放了人类的某些需要,但也诱发了某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欲望。当下的景象是,享受物质的现代人正被物质所俘虏,拥有物质的现代人正被物质所拥有,甚至患上了某种“物欲症”,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忘记了自己追求财富的目的和初衷,也忘记了人最值得选取的生活不是为了生计而劳碌,而是在闲暇中自由而理性地沉思。正如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所诘问的那样,假如“电视、广播、体育运动以及报刊停止活动四个星期……人们不得不重新依靠自身力量的时候,情况会怎么样呢?”弗洛姆之问,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对科技依赖之深,也折射出人类的某些缺失。人类究竟如何才能走出科技依赖和人文缺失的困局?答案是“不能没有人文教育”。然而,人文教育在虚化和式微,科学教育被过分推崇。对于一些大学而言,人文教育如同“鸡肋”,弃之可惜而食之无味,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往日的荣耀不再。对管理者而言,强调科学教育意味着大学更好地顺应了科技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适应能力,很显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纳更多的学生。对于学习者而言,选择接受科学教育,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工资水平和更优越的社会地位,何乐而不为?诚然,与科学教育相比,人文教育好像既不能为国家、社会、企业乃至大学自身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推动人类文明大步向前。因此,在崇尚快捷与效率的当代社会,人文教育容易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并被遮蔽在科学教育的光环之下。客观地说,几个世纪以来,科技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用精神的缺失去否认科技的价值,不公道也不客观。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科学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推动人类文明大步迈进的同时,整个社会付出了人文缺失的惨重代价。正如“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理性的时代必须接受感情的审判”。纯粹的物质追求必然导致灵魂空乏,盲目的科技依赖难免诱发精神贫瘠。从长远来看,人文教育被搁浅的后果是“大学没有风格,校长缺乏荣誉,学术失去标准”。因此,如何在科技建构的物质世界,为人文世界保留一方空灵宁静的精神园地,是大学必须直面的问题。

二、追本:大学人文教育的本质与功用

西方早期的哲学知识,主要是关于宇宙世界的,像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阿纳克西曼德的“世界源于无定”,阿纳克西米尼的“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毕达哥拉斯的“万物都是数”,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揭示的都是世界本原或“无物常住”的规律。是不是所有的哲学家只关注宇宙世界,是不是没有哲学家关注人自身?当然不是。譬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就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而苏格拉底则是公认的“最早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的人,使它在人的城邦中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和善恶”。关于人的认识和探究,为人文教育拉开大幕,奠定了基础。

(一)人文教育是人本身的教育

人文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大学诞生之初,其教育主要是人文教育或是根基于人文的。当今之大学,人文教育往日的辉煌不在,代之而起的是科学教育,“科学给我们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们有时谈论‘合乎理性的艺术’和‘科学的伦理学’”]。知识哪怕是科学知识的力量,最终也是来源于人的力量,如果人不能很好地释放和驾驭这种力量,那么,这种力量只会给人类徒增烦恼甚或危险。人文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它帮助人找到自我,认识自我,让人更像人。“人类的幼年和很多低等动物的崽子比较起来,原有的效能差得多,甚至维持身体所需要的力量必须经过教导方能获得”。受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之后,人从潜在的人转化为现实的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生长为一个“社会实体”。教育不仅让人成为人,而且让人更像人,变得更强健、更智慧和更高尚。也就是说,因为教育,人才认识了自我,才凤凰涅槃而成就人性;因为教育,人才懂得由己推人,正确认识他人和社会;因为教育,人才灵肉合一,摆脱外物的牵绊与束缚,走向人的自由、完善与超脱;因为教育,人才正本清源,懂得珍惜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大卫•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教育自然也绕不过人性。离开了人性,教育就找不到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人性,人所参与的文化、艺术、社会乃至宗教活动都将失去立足之本和存在价值,更遑论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特殊使命,大学培养出来的人除了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更不可或缺的是“人之为人”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否则将是“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二)人文教育是人之化成的教育

1.人文教育让人类自身得以化成。《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先化成人自身,然后化成天下。而这一切则依凭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不是知识的拼盘教育,而是一种在人文精神观照下的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人文精神来认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文化、科学与道德、存在与思维相互交通、相互映射、相互吻合的教育。因为人文教育不是将知识的保存、传递和创新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是将其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强调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人文渊源和价值理性,通过“人文化成”的内在影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说,人文教育是根本性的,“大学教育的真正而且充分的目的不是学问或知识,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思想或理智,抑或称之为哲学体系”。缺乏思想或理智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是片面的或单向度的人,是真善美割裂的人。人文教育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尤其注重教人以“怎么样”的自觉态度和“应如何”的道德责任感对待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教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2.人文教育让人从本我走向超我。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本我是无意识的,不为个体所觉察。而超我则与此相反,它按照“道德原则”行事,遵守社会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从“本我”走向“超我”的过程,无疑是一个人逐步获得道德生命、意义生命的过程。人因道德生命和意义生命的获得,才算是真正从一个自然实体成长为一个社会实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但是,从本我走向超我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它依凭于教育,依凭于人文化成。

3.人文教育让人诗意而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人文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它与过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过程是一致的。人文教育以服务于人的生活和生命为使命,它提升人的生命境界,让“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海德格尔),让“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因为有了人文教育,“物质世界带着诗意的光辉向人们发出微笑”(马克思)。因为有了人文教育,人诗意地存在,人自由地存在。因为有了人文教育,人才能有“少年听雨歌楼上,中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的沧桑体验,才能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深刻感悟,才能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自由心灵。

三、溯源: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初状态

科技可丈量出物质文明的长度和深度,但不能评测出精神世界的广博和深远。在现代科技的度量衡面前,人文似乎已变得一文不值。换言之,“我们在利用技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允许它抽空我们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我们对现代科技的迷恋使我们用量化的计算取代质的评判、用技术手段取代真正的人类目的,并最终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除了技术意义之外,别无所有的世界”。值得庆幸的是,当国家、社会、乃至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社会团体把对科技的迷恋和依赖推上顶峰,科技王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开疆拓土之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觉醒,重新反思人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士意识到:人文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对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对人文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教育是大学的原初模样,即中世纪大学设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科,而文学科是学习法学、医学和神学的基础,是必学之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尤其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被普遍接受后,科学教育逐渐占据了上风,而人文教育则日益暗弱。纵观今日之大学,科学主义勃兴,人文精神萎靡;科学教育身披金甲圣衣,背后光芒万丈,而人8大道泛兮: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耦合文教育则粗布麻衣,少人乃至无人问津了。尽管一些大学依然坚守着人文教育的最后防线,但却被扣上老旧、保守以及不合时宜的帽子。不难窥见,人文教育“它本崇高,却被贬抑了;它本分量极重,却被视之极轻;它本悠久,却被忽略了;它本古老地存在着,却被现实地遗忘了”。人文教育的这种式微,不仅是大学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一种隐患。社会呼唤人文精神的觉醒,大学更需要人文教育的回归,人文教育也必须回到大学的怀抱。一个只顾埋头走路而不懂得仰望星空的民族是可怕的,一所只为理性而忘却了人的大学是可悲的。令人欣慰的是,卓越的大学懂得珍视人文教育,善于创新人文教育。比如,耶鲁大学从不过分强调实用性,而是突出人文精神,始终相信并坚持那些经过证明了的或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可行的价值观,自建校之初就确立了发展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并将人文学科视为学术研究的正统。20世纪80年代,在自然科学盛行、人文科学遭到非难和贬低的潮流面前,耶鲁大学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成立了“惠特尼人文科学中心”,吸引了各方的人文科学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使人文科学的教学与科研能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成就了耶鲁大学厚重的人文品格和学术声望。又如,哈佛大学的人文学科不仅是人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哈佛大学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是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独特的人文教育塑成了千万学子心目中熠熠生辉的哈佛大学,也成就了千万大学森林里参天挺立的哈佛大学。再如,斯坦福大学明确规定学生必须研修西方文化、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和宗教思想、人类发展、行为和语言、社会过程和机构、数学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其中多半是人文课程。

四、旨归: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圆融统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2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理工科大学

受二元对立哲学观的影响,“科学”与“人文”这对本是孪生的兄弟被迫手足分离;“科学主义”、“实用主义”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之对垒,更使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推衍至高等教育领域,则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极度分化和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缺失之局面。本文引以为证的中外大学也并非理工科专业学院,而是指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这是本文论证的着眼点。理工类专业和学科是理工科大学的优势所在,但一些学校往往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缺憾,而那些饮誉中外的理工科大学无一不具有悠久的人文精神传统和优越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学科教育、文化氛围培育与学生人文体验是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

一、人文学科教育――人文教育的直接载体

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的直接载体。中国古代六艺中的“礼”、“乐”,古希腊“七艺”中的“哲学”、“文法”、“修辞”、“音乐”等,可谓今日人文学科教育的历史渊源。文学之典雅瑰丽、史学之博大浩瀚、哲学之深刻睿智、艺术之美仑美奂……所有这些,无一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大学讲坛上,其通过知识教育的方式,履行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之使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it)作为全美乃至全球最负盛誉的理工科大学,以其门类齐全、水平高超的人文学科,对学生施行人文教育,培育其人文精神。

享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美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不仅在自然及工程科学方面极具造诣,亦在人文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该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SchoolofHumanities,arts,andSocialSciences)以其深厚的学养传统,为学生提供卓越的人文学科教育。其中,历史学科开设了70余种课程,其涉及领域之广阔精深,令人叹为观止。mit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完、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每门9个学分,共计72学分,课程包括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课程和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与此同时,mit自2000年起,每年选派约30名品学兼优的大三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交流,以便于学生通过在异域接受人文学科教育,进一步感受欧洲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并内化为人文精神与素养,这也彰显了麻省理工学院人文教育的国际化特征。

美国另一所重量级的理工科大学――加州理工学院(Cit)虽以“小而精,小而美”为办学宗旨,却坚持在仅有的六个系中为人文学科留有一席之地。其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常年设置人类学、历史、语言与文学等专业,并安排历史学博士后名额,学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另外,Cit要求学生只有修读完必修的核心人文课程后方可毕业,以此保证每名毕业生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

淡化专业界限,开阔学科视野,开展跨学科综合人文研究,乃是当今高等院校人文学科教育的一大趋势。对于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学科教育而言,更不必囿于系统知识的讲授与承传,而可将其它形式如人文讲座、经典导读等作为重要方式,坐落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喻家山麓的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可谓创造并应用此种形式之先驱和典范。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1997年,学校又成功创办了全国首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其开创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举办人文讲座、力倡中国经典诵读、出版“文科学术丛书”等做法,均使学生受益无穷。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文史哲艺的分科教学,抑或是人文综合的跨学科教育,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学生领会人文学科所体现的思维、方法,体悟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而不单单是对人文学科的智识。

二、文化氛围培育――人文教育的环境依托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起着统领的作用、规范的作用、激励的作用、熔炉的作用,能够凝聚师生的意志、规范师生的行为、激励师生追求卓越、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涵盖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体现人文属性、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将为一所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提供可靠的环境依托。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这所原本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演变成为一所以“土水建机动电”等工程学科占主导地位并具有绝对优势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挖掘人文传统、昂扬文化自信,无疑是清华大学在当前建设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全局战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现谨以清华大学为例,透视文化建设在理工科大学文化氛围培育和人文教育实施中的意义与作用。

1.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即学校实体文化,既包括校园环境、设备设施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者、研究人员等人才资源,其共同为学校进行人文教育提供物质基础、生态背景和人才支持。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指出,“校园环境的设计和气氛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无形的潜在课程”。每当在清华园中徘徊徜徉,总有处处人文景致值得我们驻足赏鉴,凝神索思,感悟人文。“园中园”让我们忆起“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之名句;“荷塘月色”让我们领悟自由、细腻、超脱之心境;“校园第一碑”让我们铭记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说”;学校中央所立日晷上的铿锵话语“行胜于言”,激励莘莘学子砥志砺行,不辱使命。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充溢的校园环境,使清华人于无形之中接受了最为珍贵的人文教育。

在教师遴选上,清华一向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并特别注重延聘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可谓代表清华大学人文传统的一枝独秀,其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均为中国近代人文学者之典范。除却学术造诣和建树,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笃实的处世精神与广博的胸怀境界对清华学子的影响深厚绵长、跨越百年。时至今日,学子每每慨叹清华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无不感念先师,并于清华园内濡染观摩,不断汲取融民族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人文养料。

2.制度文化建设

民主自由,既是大学的文化追求,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自由之于大学,除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和学习自由外,以大学自治作为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不可或缺。在清华百年的发展史上,既有师生为实现“专辖废董”而不懈努力之史实佳话,更有历来注重以制度建设保障大学自由自治之传统。素有“低调寡言、宽容民主”之称的梅贻琦校长大力提倡“教授治校”,并建立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和学术休假制度等,使学者既有机会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又享有进行学术探究的充足时间与广阔空间,在教学、科研和行政诸方面施展才华。制度文化建设对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而制度建设并非局限于规章条文,它也是一种努力付诸实践的行动,更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约束,是一种能够内化于心的精神和信念。在梅校长的带领下,清华大学“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使今日清华可延续其传统,民主自由之风盛行:设立学术委员会,恪守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鼓励中西方学术交流,拓展学生人文视野;规定学生入学后有四次选择专业的自由,为学校自由学风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等等。

3.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校训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有力载体和集中体现,既述说着悠久的历史,又启迪着光辉的未来,对学校发展和学子成长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1911年清华学堂创立时即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方针;1914年梁启超以《周易》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后成为清华大学校训,敦促全体清华师生努力在事业和品行上达到至高境界。梅贻琦先生曾在其名作《大学一解》中指出,大学精神在于“己”、“群”二端,而这与《大学》中提出的“明明德”和“新民”是一致的。清华校训恰恰实现了对清华人的人文精神培育:对个人,须自强不息,以完成一己之修明;对社会,须厚德载物,以达至众人与社会之福利。

诚然,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力量;而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和显性标志,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内在约束和可靠保证。因此,从根本上说,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须服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目的,并最终转化成学校的精神文化。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氛围、自由民主的制度作风、自强厚德的精神理念,共同构成了清华大学人文教育的环境依托,使人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沐化品性,浸润心灵,在言谈举止中自然流淌出深邃广袤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2]李中国.G-U-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3(12).

[3]郭葆玲,欧阳丽.北美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课程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2(11).

[4]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的实证研究――以华科精神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3

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地位不平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从我国的教育体制来看,自每个学龄儿童开始接受教育,他们的课程设置主要偏向教授知识,而侧重品德教育的课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副科,这种观念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根深蒂固。另外,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历来重理轻文,各个高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学科设置数量差距也是存在的,理工学科数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人文教育中的各个学科都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质量双下降事实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没有因为其所占用课时不同,资源投入量不同而导致两者最后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相比之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下滑,不仅仅表现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够精专,学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另外,由于人文教育中的缺失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公共道德、没有良好的诚实守信的习惯、没有集体意识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在个别学生身上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泯灭人性的杀人事件。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中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改革开放以后,受到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在选择专业方面,喜欢不喜欢不是影响选择的首要因素,而是直接考虑到今后的就业问题,把选择何种专业和将来就业直接挂钩。这种行为从表面上来看来似乎符合逻辑,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中个人决策的有限性,实际上是无法正确预测未来真正的就业率高的“好专业”。教育的功利性反应到现实生活中,在国家每年各大院校招生人数数据统计分析时会发现财经类院校招生情况良好,相比较冷门的如历史学、文学类专业则是门庭冷落,不难看出学生仅仅看到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没有把自己的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

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整合

1.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推进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必须推动全人教育,明确正确的教育理念。学校不只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场所,要把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人性教育看成一体,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具有与他们所接受教育层次相称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修养的人,使得生理与心里、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不能仅仅因为高等教育阶段相比较其他教育阶段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而忽视它作为教育的本质。作为高等教育要积极响应国家政府政策的号召,在大学学科规划上切实执行人文学科、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唤醒整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内在需求。

2.提高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质量首先,提高人文教育课程的地位,改变之前的“边缘”的尴尬地位,要把人文教育的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高等教育要实现面向四个现代化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合格接班人。其次,借鉴国际著名大学的有效做法,构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设置体系,这里不单单强调增加人文教育课程的数量,因为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而言,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教育内容是相通的,科学教育所传授的一些理论知识,同样能够被人文教育所利用。众所周知,很多学科都是一种交叉学科,看似枯燥无味的物理、化学、生物学都能和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相结合能创新出一种新的学科理论,所以说如何打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的界限是两者融合的关键,这就在于老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要做到精通多学科知识的精髓,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融会贯通。最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设立选修和主修两种课程,使文理生逆偏好选择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4

摘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存在整合与分离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涵及演变过程的树立,分析两种教育走向回归的必然性,并探索其相互融合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现代教育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

(一)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教育是指实施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切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它包含科学知识、方法、能力的教育以及科学精神即科学信仰、科学创造精神、科学伦理的教育[1]。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是科学教育的有力倡导者,主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培养科学型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科学教育作为一种传授科学知识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教育,它以物为中心,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其主要任务是教会人们对周围的物质世界做出准确的判断,教会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教会人们如何做人[2]。由此可知,科学教育以积累型传授为主,并以客观的和可测量的方式进行对事物的认知和探索,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指实施以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社会政治制度和艺术等方面)以及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包括人的本质、价值体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教育[1]。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授人文知识与方法,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为中心,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其目的主要是教会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人自身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张扬个性,追求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教育重在教会人们如何做人。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界定

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界定。从价值观的角度界定为,“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和以个人发展为需要的教育价值观[3]”;有从内容的角度“以传授科学知识和以传授人文知识并发展相关能力”来界定[4];有从教育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不同方式来对教育做出的“知识形态、文化形态、精神形态”[5]的划分。

虽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大众思维定势中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但事实上,对于如何对二者进行界定,学术界并无准确定论。科学与人文的划界缺乏学理上的依据和逻辑上的明晰性,以至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暗合于东西方文明的划分,把科学视为西方文明,把人文视为东方文明[6]。这样的误区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概念上首先被视为对立,教育的服务价值不利于得到体现。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演变

(一)古代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中国的古典教育内涵精深,内容广博,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其主旨思想自然中国古代教育影响颇深。而孔子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中,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进行很好的体现。例如以“六经”和“六艺”来教导学生,其中“六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是以教授学生知识技能与培养学生品行修养并重的。

如果将科学教育视为“用脑”进行的教育,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人文教育则是“用心”主导的教育。而除儒家经典学说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包含着对于用“心”与用“脑”的结合。如李约瑟称中国古代的到家思想为“科学人文主义”。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的名著《物理学之道》、《转折点》等,对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予以高度评价。还有学者称老子思想为“生态智慧”[7]。这充分说明,在中国古典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多数是以融合姿态呈现的,虽然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可能存在不同,但在教育目的、实质内容上,达到了一定的统一。教育目的上,使教育服务于人的生存,升华于人的生活,知行合一。

(二)近代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立

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对中国教育有很大影响。建立在培根、笛卡尔、伽利略等一批科学家对唯物理论和“科学至上”思想的不断发展,工业革命使人们的价值观与教育观发生巨大改变。伴随社会变革,高等教育自身也产生了长大变化。到了19世纪赫胥黎和斯宾塞则更加鲜明地阐释了科学教育的主张;同时,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提出也促进教学向科学化发展。与自然科学的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文教育的衰落[8]。教育理想,从理想人格教育转向职业教育;教育方式,从自由教育转向质化教育,从和谐教育转向工具性教育[9]。

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对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西方文化的传入,丰富了当时中国知识阶层的知识结构,“中国的思想和学风由明见心性的空谈一变而为讲求经世致用的实学”[10]。因而,从19世纪开始,中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在“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方面。中国近代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后,“不再把修养和道德作为教育中心,而把类似西洋的科学技术作为中心,开始效仿西洋知识教育的方式”[11]。在人才培养上,改为极端注重标准化、应用型的教育模式。科学教育被大大提倡,人文课程的有用性和价值性受到质疑。科学教育的渐成主流,人们对于谋求生存的理性需求与欲望不断飙升,而忽视对人文学科的学习感悟,造成功利主义较强的教育氛围。

(三)现代教育:人文教育的限制及与科学教育的再融合

1、人文教育的限制性

在“新文化”运动后,“科学”逐渐成为最普遍的价值取向,而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更为明显[12]。丁文江与张君励的“科玄论战”就是集中体现。丁文江提出科学是支配世界的工具,而张君励则认为科学无法对人生哲学问题做出解答。

20世纪上半阶段,我国中学施行文理分科制度,并极大偏重理科应用技术类学科发展,大学“重理轻文”现象更为严重。建国初期,我国一度效仿苏联教育模式,进行专门化人才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同质化不断加深,使得人文教育类学科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再融合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再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率先对两种教育的失衡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索。1987年,日本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并将过去“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改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突出了“德育”的地位。1988年,英国在针对当时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下降状况公布的《教育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强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崔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13]。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深刻变革与转型中,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认识到,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和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容易造成极大程度人才“异化”,功利主义的盛行使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过分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弊端开始突显。2002年10月,中国高教学会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在陕西杨凌联合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推进教育新理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内涵意义和实现途径,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14],表明高等教育领域对于两种教育模式的再融合持有的态度。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学者,如杨叔子[15]、王义遒[16]等人也对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进行了有益探索,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上,大学首先要担当培养完人、探索真理、服务社会的职责;在教育目的上,普遍认为大学应当培养人的理性、智慧和心灵;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上,主张两者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的共识[9]。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需求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拥有高度发达的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逐渐发展为一个综合化的时代,个人能力与水平的测量标准随之改变,由单一到全面,由专业到综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实际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科学的尺度,即怎样按照成长的规律来培养;一个是价值的尺度,按照人的需要的尺度,即怎样培养才会符合我们的需要。”[17]单纯依靠科技发展或是哲学思想的引领都不足以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现代高等教育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

科学教育的崛起为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被逐步淡化,教育内容在技术性增强的同时,思想性降低。由于长期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智力开发,教育过程往往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道德观、价值观的确立,使得社会中普遍出现民众情感麻木、理想淡薄、修养欠佳和责任感缺失的状况,教育不断走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奉献与合作意识欠缺,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

科技虽然能够拓宽个人的认知视野和智慧潜能,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教育只是对客观知识的传递与教授,其本身并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使用是以造福人类和社会良性发展为目的的。因而过度崇拜科学,而忽略对自身的反省和思考,未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终容易被科学所赋予人的强大能力而反噬。人文教育的缺失和科学教育的片面发展,会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种种冲突和失衡,不利于社会与个人的长久发展。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再融合的对策

(一)教育目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并重

我国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集体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在现代教育中应当保留并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调整。现代高等教育的目的可以定位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品质和全面能力素养,使其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需求的目标上。提倡学生对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进行思考,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

(二)教育内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本身并无严格的界限,只是目前大学中的语文课、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被普遍认为就是人文教育的全部内容,其内容较为死板无序,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对人文教育也产生了抵触情绪。事实上,人文学科内容广博精彩,应当尝试将其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的教学规划和设计。自2002年秋季开始,有关人文教育的新教材《大学人文读本》问世了,并率先在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被列为选修课[18],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和示范。

此外,发展跨学科课程、跨学科学位,是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讲所学以最好的状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传授科学知识与传承学科文化、人类道德文明相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归属感,同时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课程结构:专业为核心的广泛辐射

通识课程是一切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体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关键点。在课程结构上,所有专业的通识基础课和通识选修课都应不同程度地融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点,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奠定基础。

以专业为核心,课程的设置内容应向外延领域做一定扩展,与专业学习相互交叉的学科、相关联的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应有所涉及。通过一些专业相近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科专业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以更全面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科创新和学生的全人教育。

(四)教学方式:增强参与性与创新性

高等教育直面社会的人才需求,因而在教学方式上更应注意打破中学阶段的应试和灌输模式,而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权和参与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学科局限和科学、人文的局限,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推进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真正融合。(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战弋,孙群英.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版),1999,20(4):8-9.

[2]李福杰.高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通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67-169.

[3]张应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5(3).

[4]吴黛舒,宋广文.教育发展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历史演变[J].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7(1).

[5]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5.

[6]廖湘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实现[J].教育科学,1999,(2):1-4.

[7]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8]白明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的再审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51-57.

[9]杨桂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化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0,(9):7-10.

[10]何兆武,何高济.读利马窦的《中国札记》[m].中国文化研究,1993(3).

[11]周积明.变革的新工具――略说戊戌时期的学堂、学会、报纸[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

[12]周青丰.科玄论战性质新论――以科玄论战中的丁文江为中心的考察[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2):93-98.

[13]王德红.试论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72-75.

[14]马思援,柯昌万.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讲[eB/oL].http:///20021016/3070043.shtml.2002-10-14.

[15]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

[16]王义遵.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5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难点与对策

一、引言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学艺术的教育,通常称为人文科学教育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而科学教育,主要就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之所在;科学教育发展了人的智慧与知识,使人在征服、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解放人性,体现人的价值,使人自身得到肯定。历史地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再到逐步融合的过程;现代地看,两种教育在总体上仍处于相互排斥、相互对抗及在竞争中发展的势态,科学教育在总体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科学教育工具性的过分张扬,使人文教育逐渐被科学教育所压倒而旁落,出现了大量的科学教育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一系列的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滋生蔓延。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已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裂或失调,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共同促进人自身素质提高与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针对我国提出的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除了要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还要开展人文教育,来弥补多年来轻视人文教育的缺陷,使两者协调发展。近年来,许多高校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了综合办学能力,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今天,重新审视和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仍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面临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难点

许多学者从理论的层面对人文教育的相容性、本质特征进行过研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必然的,但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尽管目前社会已意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应当融合,但因为多种原因如体制分裂、固有的传统观念等因素不断诱发着人为的分裂,使得其融合步履维艰。

1.市场经济自发的利益导向,忽视了人文科学的价值

在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中,有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多元功能教育价值,形成了功利的价值趋向。在现实的教育行动中,就社会而言,更多地看到劳动力的价值;就学生而言,更多地看到应试和升学价值;就家长而言,更多地看到教育的社会职业选择价值。总之,强调的是教育的眼前价值、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长远价值、非工具价值。

人文知识自身具有非生产性、非直接实用性等特点,造成人们往往无视人文学科的潜在价值。从国家角度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民财富的教育投资中,科学教育占极大的比例,而对人文社科的研究和投入严重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目前受现实功利性驱动,有许多高校倡导以就业为出发点的教育观念,甚至以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忙于考证比比皆是,再说学校的科研发展建设中,实用性技术研究日益成为科研的主体,人文科学研究却频遭冷遇,逐步边缘化,也造成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反向力量,即分离的因素。

2.未能切实构建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体系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科学建立在人文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实际上,不论哪一个教育阶段,虽然教育价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建立,也就是都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人意。我国在高中一年级后,就进行了文理分科,虽然近几年高考制度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增加了文理综合的考试,但就课程体系来讲,人文知识的教育内容是很狭窄的;大学文理工分校,课程设置更突出专业性,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表现出非常弱的人文素养:而文科学生又缺乏应有的科普知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少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追溯到更低层次的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各级升学考试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再加上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客观存在,造成教育者、家长、学生都趋向追求高分数、读名校,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通识教育体系一直未能有效构建,是造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不利的关键因素。

3.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

大学学科综合越来越强,对大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现在的大学教师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毕业的,由于受到原有教育模式的制约,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残缺现象。另外教师的教育思维也存在着问题:许多教师认为人文学科及其教学不过是告诉一些人文知识或让他们“记住”这些知识而已,不像科学需要创造性地培养;而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纯科学的,没能理解科学技术中也包含着人文意蕴和人文价值。其实,成功的人文教育必须贯穿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并且必须富于想象和创造,从而拓展教育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学生既会追求真理(科学的思维方式),又会思考“精神”(人文思维方式),大学里有无数的专家、学者、教授,但存在多少人文知识分子,尤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否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三、对策

虽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存在诸多的困难,但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克服片面地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错误思想,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及融合。前文已分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难点,给我们寻找两者融合的对策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融合就要克服分裂,避免分裂,就要促进融合。两者的融合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无法全面展开,只能有针对地谈几个方面。

1.克服功利思想,认识人文科学的价值性、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

(1)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在我国,人文科学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为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间接目的是有利于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1]。人文科学在整个人文文化结构中处于上层,固然它的直接作用不太明显,但是它能丰富和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和层次,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一个民族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让社会形成一种观念:人文社会科学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认为人文知识没多大用处是只看到眼前的短浅目光,美国学者费莱克斯纳就在他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文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首先,“智力与精神生活在表面上是一种无用型的活动,但对这些无用满足的追求却往往能意外地得到梦想不到的有用效果”。也就是说,在现实的许多时候,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次,他提出疑问,“我们关于有用之物的概念是否已变得太狭窄?”他认为,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时代,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从物质利益的广泛分配和世俗机会来衡量事物的用处,但忽视了从人的精神角度对事物用途的评价。最后,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的伟大发现,并不是使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所推动的”。应该说,费莱克斯纳关于有用知识与无用知识的论述即使在今天仍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为我们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提供了哲学思考。

(2)深刻理解人文的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它试图解决的不是“头脑”问题而是“心灵”问题,是“精神问题”。既然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要重塑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人文教育。大学作为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自当承担起培养人文精神的重担,但这不应仅仅是大学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需要引起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关注,因为人文精神建构具有不可替代性。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可以被允许不理解科学内容而享受科学的结果。比如我们有病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并由他对症下药开处方治病,我们可以不去理解病理及药物之间的作用,只管按医嘱服药就是了;机器可以用钱购得,而精神却购买不来的,精神的东西只能自己来积累、创生,人文精神的建构是每个人不可推脱的责任,不可能靠少数几位人文精英的努力而替代普通大众的人文精神建设,可见,人文教育具有社会性、大众性,我们当然需要人文泰斗,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拥有人文精英而没有大众化,就决不可能耕耘出肥沃的人文土地,也没有真正的人文进步。人文进步只能通过大众战略才可以实现,所以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对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进步比物质文明的进步更为艰难[2]。

2.构建有效的人文、科学结合的教育体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应贯穿到教育的各个阶段。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不同层次学校教育的分工。普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内容既包括人文社会知识,又包括科学知识;既呈现全民性,又凸显基础性。在教育这个层次上,我们可以说教育应当实现双重目标,即人文教育目标和科学教育目标。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应该和普通教育有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靠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制改革。也就是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不是在大学阶段独有的,而是全程的,就应该从教育机制、教学内容上,从幼儿园到大学进行“全程”考虑,注重各教育阶段“相呼应”的教育改革,树立“教育一体观”的理念,以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使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能相互了解、相互参与、相互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全方位的改革,即要构建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应注意的是,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化合价”,并且整合的表现形态是不相同的,内容更是相异。就人文教育来讲,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对其伦理、道德价值的弘扬,而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应重视认知建构、哲理方面的知识。具体到大学阶段,专业教育可推迟到本科三年级,在一二年级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在美国的高等院校,通常本科生在前两年不分到各个院系,他们主要在文理学院接受通识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推迟专业划分,实际上是对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一种折中选择,完全的专业教育已引出了弊端,而通才教育的开展难度又很大,那么这种折中选择就有了合理性的方面。台湾则通过规划设计一系列结构化课程来强化通识教育。

(2)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原动力。人类的思想追求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同等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幸福体脸、幸福享受。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又必须要人自己来解决,即靠人自身的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主要的途径又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即通过这两种教育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能力。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统一,正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都不足以承担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只能并举,不能分清谁先谁后,谁轻谁重,这里并不强调平均,而是指协调发展。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mingto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tobe)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态度;“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

3.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变革教育思维方式

教育的问题首先是教育者的问题,教师是学校的“常住人口”,学校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底蕴主要是由教师营造的,学校的传统和人文故事,教师的人文精神践履等都取决于教师对人文意义的阐释和守护的责任意识,教师有人文性才能孵化出学生的人文性。因此要追求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提高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认识,尤其是大学管理者应从思想观念上,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度重视,并落到实处。教育必须给人以理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要形成赖以生活的“信念”,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如果不能导出一个清晰的理性——即我们的根本信念,它就不能教育任何人,理解这点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所在[2];其次,必须从教师本身的教育着手,所以要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其知识结构,清楚认识现代教育对教师、学生的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改变传授思维方式,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时候,应有责任把科学技术中蕴涵的人文内容体现出来。人文学科本身也不是纯人文的内容,在教师讲授人文知识的时候,必须遵照科学的要求,自觉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力求立论准确,论据清晰,言之有物。19世纪末产生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强调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杜威指出:“事实上,任何科目,如果在它最广阔的意义范围内理解它就具有文化的价值。”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在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意义,从而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杜威特别强调科学的实践性,即强调“从做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杜威以“纺织室”为例,生动地描述了生活化的科学实践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在此,杜威特别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做中学”,他说:“在那间纺织室里,基本的事实是在进行实际的纺纱和织布的车间,儿童得以直接与各种材料——各种丝织品、棉花、亚麻和羊毛发生联系。知识随着这些材料也就出现了:它们的产地、历史,它们对特殊用途的适应性,利用原料的各种机器。在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品格训练也因而产生了。”这个例子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很生动的借鉴作用,引导学生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既具备能力,又能自发地成为整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工作者。

四、结语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从实质上讲,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的手段,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全面进步最基本的因素以及现代社会日益科学化的趋势来看,未来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基础;同时,未来教育必须以人文教育为价值导向,才能使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寻求解决所面临的种种深刻危机的迫切需要。只有全方位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6

关键词:梁漱溟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和谐共生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两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驾马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共生、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是教育的根本要求社会与人的健康发展的内在诉求。纵观中国近代教育史,一直存在人文教育排斥与打压科学教育的局面,致使科学教育处在人文教育的支配下,没有自己独立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其文化根源是具有浓厚人文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科学教育随着新文化的春风碰撞着旧文化下的人文教育。新旧文化的较量在教育的表现最激烈的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碰撞、冲突与融合。中国教育到底只需要人文教育或科学教育’还是两者的并存与和谐共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其中文化保守主义集大成者梁漱溟就是当时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对梁漱溟教育思想中有关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以便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认识与把握,希望对当今的教育有所裨益。

一、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现象进行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教育”实际上就是广义的教育,对此他并不讳言:“什么是教育?统同是教育。在学校里读书是教育,在家庭里做活也是教育;朋友中相得的地方是教育。街上人的谈话亦莫不是教育,教育本来是很宽泛的东西。”基于这种认识,他认为教育应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形式等都应包含科学与人文两方面。只偏重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实质上脱离并违背了教育的价值与内涵,人为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统一。对此,梁漱溟在审视当时教育的基础上对割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行为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一)对教育目的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传统教育主要灌输的是“三纲五常”之类的“君子之道”,忽视了知识教育,“导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只凭经验、意见、心思、手段去应付一切”。梁漱溟认为办教育目的“是在与自己求友”,又是“与青年为友”。所谓“与青年为友”含有两层意思:1,帮着他走路;2,此所云走路不仅仅是指知识技能往前走,而是指一个人的全生活。

(二)对教育内容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传统教育只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人文价值的关怀,学生被培养成了只会装纳知识技能而缺少生命活力与激情的容器。他不是反对把知识技能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而是主张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给予人文的关怀,加强人生的指引。梁漱溟指出,“知识的授受”在人类教育上有着无可争议的重要意义,因为“人类的生活应当受知识的指导,也没有法子不受知识的指导;没有真正的知识,所用的就只是些不精细不确实未得成熟贯穿的东西”。梁漱溟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顾及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进行了犀利的批评,但同时他也意识到“现在的学校只是讲习一点知识技能而已,并没有顾及到一个人的全生活,即在知识技能一面也不说不到帮着走路。但说在知识技能一面帮着走路,就当是对每个学生有一种真了解――了解他的资质和其在这一项学问上之长短――而随其所需加以帮助;就像现在这样只是照钟点讲功课,如何能说到此。而教育只着眼知的一面,而遗却其他生理心理各面,恐怕是根本不对的;何况讲求知识技能,也非照顾生理心理各方面不行。”于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教育应当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生理的活泼、心理的活泼两点,实为根本重要;至于知识的讲习原自重要,然固后与此。”

(三)对教育方法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当时教育方法单一、机械、枯燥、粗暴,把知识技能灌输式地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方法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他认为教育方法应灵活多样,具有人文关怀的,关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他认为,“情的教育”与“知的教育”两者根本不同,而在中国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上,往往把“知的教育”方式用于“情的教育”。譬如大家总好以枯燥无味的方式,给人孝悌忠信的教训,这确实让我们联想到旧式教育下学生正襟危坐,囫囵吞枣地听先生讲授那些似懂非懂的诗云子日,或是死记硬背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这种教育的结果是“无甚影响于其根本的情意,则生活行事仍就不能改善合理”。梁漱溟非常欣赏孔子“借礼乐去调理情意,导人以一种生活,不是以干燥之教训给人的”。

(四)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审视与批判。

梁漱溟认为封闭僵化的学校教育制度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的状态,没有使人的智力体力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教育制度应当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并存与和谐共生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正如梁漱溟所说:“学校制度自从欧美流入中国以来,始终未见到何等的成功,倒贻给社会许多病痛。这是因为它一面是不符合教育的道理。一面又是不符合人生的道理。学校制度不合于道理之处甚多。总的来说,教育是养人发达人的智力体力各种能力的。但照现在结果,却适得其反。痛切言之,现在学校教育,是使聪明的人变成愚蠢,是有能力的人变为无能力的人。所以,不能不说它不合于教育的道理。”

综上所述,梁漱溟对当时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与制度的审视与批判,揭露了人文教育与科学的分离导致了教育与人的异化。他主张教育应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并存、和谐共生与融合,主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都应回归到对学生的关怀之中,强调教育以人的全生活为起点和归宿,由此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从而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坚实的根基。

二、东西文化“比较”。通过教育模式“重建”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梁漱溟主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根源。“五四”运动前后,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存在着盲目排外的本土文化保守主义者、崇洋主义者、中西文化调和主义者。本土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主张完全抵制与排斥西方文化。在教育中表现为坚持教育的“本来面目”。崇洋主义者认为本土文化过于腐朽,应用西方文化替代本土文化,在教育中表现为用新教育代替旧教育。这两种教育主张实质上都否认了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生,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处于分离与对抗之中。梁漱溟在对待中西文化上持谨慎的调和态度,既不盲目自信,又不自卑,而是在自己对文化的理解的基础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他说“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为根本精神的,遇到问题都是对于前面去下手,这样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何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自我的满足。”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从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梁漱溟自然地过渡到了中西教育的比较研究。他说:“我们现在办学校是仿西洋,所有讲的这许多功课都是几十年前中国所没有的,全部曾以此教人的;而中国书上那些道理也仿佛为西洋人的教育所不提及。此两方教育各有其偏重之点是很明的。中国人的教育偏着在情意的一边,西洋人的教育偏着知的一边。”他认为二者趋于互补,重建中国教育。

梁漱溟的文化观使他的教育思想带有深厚的传统儒家色彩;同时梁漱溟并不排斥西方文化,他认为:“民主与科学是有绝对价值、普遍价值的,不但在此地是真理,换个地方还是真理,不但今天是真理,明天还是真理。”因此。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合理人生态度”和“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双重模性的特点。

梁漱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主的深层原因和西方教育以科学教育为主的缘由,以及两种不同的教育各自的特点与优劣。他认为中国新的教育应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和谐共生与融合,这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梁漱溟心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共生与融合,不是两种知识的机械添加与组合,而是以人的全生活为中心,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产生自然的、广泛的、富有生机的和想象的联系,从而打破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知识教育的割裂状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科学教育在一个广泛联系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丰富而有生机的人文意义。

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的基点――“德”育

梁漱溟十分强调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方面的教育。他认为当时的青年学生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堕落不要强的,在学校就鬼混,毕业就谋差赚钱挥霍;一种是自治要强的而常不免因人生问题社会环境而有许多感触,陷于烦闷痛苦。”为此,梁漱溟提出,对每个学生要有一种真了解――了解他的体质、资禀、性格、脾气、以前的习惯、家庭的环境,乃至他心中此刻的问题思想,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在梁漱溟看来。一个人只有在思想方面融通才能有“理性”。才能掌握“知”的具体内容。这一点在梁漱溟任教于曹州中学时得以体现,他改原来完全的课堂考试为笔试和面试,比较两种考试,认为面试更为重要。因为“藉此可知道他的体格、资质、性情、脾气、习惯、态度等”。

同时,梁漱溟还注重培养学生爱劳动、简朴生活的品德。梁漱溟十分称赞陶行知晓庄师范学校里“教学做合一”的做法,并认为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至少有两种好处:一有能力,二有合理的生活。梁漱溟在《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很不满意于现代手足不勤心思不用的教育。基于此,我们的根本主张,是要学生拿出他们的心、思、耳、目、手、足的力量,来做他们自己的生活。”

可见,梁漱溟对于“德”的强调,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从宏观层面深入到了微观层面。从教育的外在世界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德”育为了学生、基于学生、依靠学生,以学生的全生活为起点和归宿。为了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知识技能和具有良好体格、资质、性情、脾气、习惯、态度的人,蕴含了人文与科学的因素;基于学生,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体格、习惯、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用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关怀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基础;依靠学生,就是指教育既需要学生“理性”的参与,又需要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的全方位介入。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科学与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梁漱溟所倡导的“德”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共生的基点。

参考文献:

[1]汪平.试析梁漱溟的“中体西用”文化观[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梁漱溟.梁澈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4][5][6][7][8][9][11][13][14][15]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7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交融;体育教学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体育教学虽注重增强学生的体质,却忽视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教学,缺乏科学精神;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又缺乏人文精神。其实,体育是科学,值得我们去求真;体育是文化,值得我们去求善;体育是艺术,值得我们去求美;体育是生活,值得我们热情投入。科学与人文交融的高校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体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1.1体育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是“在认识一切客观存在的过程中,对人、对己、对事物都能善于辨误识伪,勇于去伪存真的那种执着的求真、求实的精神”[1]。体育的科学精神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3个方面。科学的方法要求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遵循人的身体发展规律,依照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培养体育人才。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是随着时展的要求而不断改变的。要把握好体育发展的脉络,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的发展,从体育的现实情况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要求,通过对体育的再认识看清体育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找到体育发展的新方向。思想决定行为,只有将科学思想内化于心,才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2体育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2]。体育人文精神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教学生所需所想的知识,促进学生主体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树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2树立科学与人文交融的高校体育教学新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3]。高校必须加强对体育的认识,突出体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体育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也势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高校体育教学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道德精神、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掌握体育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4]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充分体现“培养健全人格”的教学理念。

3确定科学与人文交融的体育教学目标

培养拥有健康体格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而总目标是由体能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4个子目标组成的,只有在这4个子目标都完成的前提下,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体能目标要求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后,其力量、速度、耐力、肺活量、血压、心率等体能指标达到体育教学所规定的要求,并通过所有的体能测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跑、跳、投、跨等基本运动技能以及两项及以上的专门运动技能,如球类、武术、游泳、体操、瑜伽等。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训练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将体育运动视作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去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惬意。社会适应性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和竞赛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其表现为学生能够良好的处理与同学、队友的关系,可以良好的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等。这4个子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统一性。体能目标和技能目标是通过身体训练的方式实现,学习训练运动技能能不断增强体能,体能增强的同时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体能目标和技能目标是相互依存的。而情感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为载体,促进学生情感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提高。这4个子目标必须从始至终贯穿于每一次体育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

4选择科学与人文交融的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课不能开成简单的“身体活动”课,要努力建构科学与人文交融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体育身体健康教育内容。体育身体健康内容应包括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实践类课程是关于训练运动基础技能和专门技能的课程;理论课则是关于体育基本科学知识和身体养护与维护的课程,比如:自我诊断与保健、运动伤病及预防和治疗,运动与营养、体育欣赏和人体健康概述等课程[5]。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育不仅有健身的功能,更有娱悦身心的功能。体育运动可以起到“心理按摩”的作用,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体育课程设计很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清华大学设立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的休闲娱乐类的课程,而北京大学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就很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开设了30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们选择,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5采用科学与人文交融的体育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示范讲解法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有3点要求:首先,动作要规范、有美感,能将体育运动技能要领用规范、漂亮的动作示范出来;其次,讲解要准确、有艺术,能将体育运动技能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解出来;最后,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上舞蹈体育课的时候,老师用优美规范的动作和富有艺术性的解说,把体育的美通过视、听传递到学生的心里,使其接受体育艺术的熏陶。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之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小队学习,老师则在周围观察学生的情况,必要时给予学生指导。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应用好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可用资源来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愉快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老师在上排球课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比赛的视频,学生跟着中国女排跌宕起伏的比赛视频融入到比赛之中,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奥运会赛场的观众,心时刻被中国女排牵动着,被中国女排的排球技能和精神征服,为中国感到自豪,爱国情绪高涨。视频播放完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郎平主教练在比赛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战术、有什么特点之类的问题,然后再有机地整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来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还让学生认识到比赛的真正意义,对待任何比赛都要科学备战、精心备战,对待任何比赛都要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对待任何比赛都要消除杂念、弘扬体育精神。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和组织则由老师根据自身教学内容来定。但如何应用教学方法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融合,这就需要体育老师认真思考了。

6探索科学与人文交融的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而学生只有做到将所学的体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才算真正的“学有所成”。运动成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但无法反映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因此,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应包括两个部分:运动成绩与体育价值观[5]。运动成绩应包括体育科学知识与运动技能两方面;体育价值观应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上的投入程度及其积极性、课外活动参与情况、集体精神、合作意识等因素。在评价过程中,体育价值观评价所占的比例应重于运动成绩的比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法理应多元化。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形成的,不是简单的运动成绩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所以体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现象。将学生按照身体状况来分类,然后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同一类别的学生要按照统一绝对的标准来评价,这种科学的绝对评价和人文的相对评价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因学生个体差异而造成评价不公平的现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理应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再结合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之后的发展方向。

7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必须树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学理念,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育人为本,体格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学观。

作者:彭凌凤谭焱良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剑,邱丕相.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4(5):65-66.

[2]潘东,冯非,崔健.论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41-4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7):5-6.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8

论文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

 

大家知道,黄冈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如果我们只是依靠这个“百年老字号”的牌子,靠着“祖传秘方”过日子,那么恐怕难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就拿今年的高考来说吧,湖北省理科高考前十名,黄冈中学就有两名;湖北省文科高考前20名,黄冈中学也占有两名;总分600分以上的人数,湖北省7000余人,黄冈中学有252人。就是说,湖北省每25个600分以上的学生,黄冈中学就有一个。从2002年开始,黄冈中学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些不能只靠“祖传秘方”,那靠的是什么呢?

教育在市场经济时代,很难避免被“看不见的手,拎着耳朵走”。人文精神的失落,职业疲劳,是办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期贫困的公众,一旦有了致富的空间,便会产生一种暴发的心态:治学想一夜成名,经商图一夕暴富,从政愿一步登天。这种心态带来的结果就是出现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守不住清贫。

如何引导老师不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更加关注今后的发展?不只追求物质利益,更要建设精神家园,获得人生的升华?不是盲目地跟随时尚和潮流,而要坚持知识分子特有的价值判断?

我认为,一个老师吃点苦、受点累不要紧,有所失,定有所得。只要精神不倒,总会得到社会的加倍回报。有两句咏粉笔的诗:“近黑仍然白,冰心不染尘。”这正是教师执着守望精神家园的一种形象写照。

1.志向和人生

孔子和他的弟子颜渊、季路有一段对话:

子曰:“盍各言尔志?”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分享,用破了也不会抱怨。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我愿意做到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希望听先生您的志向。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得到信任,使青年得到关怀。

他们的对话,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黄冈中学传承了这一精神,给予学校教职员工以诚挚关怀。黄冈中学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规章制度上,更有一份具有心理约束力的感情契约。既有心动,又有行动。如给七十岁老教师做祝寿会,给青年教师送生日礼物,定期给全校教职员检查身体,把他们的血型、血压……一一记录在册。这样做,使老教师过得舒心,有安全感;使中年教师重任在肩、有所作为,有成就感;使青年教师得到关怀,健康成长,有使命感。

学校就应该像一座大熔炉,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提倡兼容并包。柏林大学神学教授费尔巴哈大反神学,教育部想开除他,身为国教教主的威廉三世犹豫再三,最后干脆将他调离神学院,调到哲学系。

像所有充满活力的学校一样,黄冈中学也颇具包容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倡“三个尊重”、“三个宽容”。既尊重那些志同道合者,弘扬团队合作精神,也宽容那些特立独行者,提倡兼容并包;既尊重那些虚心好学、谨言慎行的人,也宽容那些学术上的狂妄者,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人;既尊重那些成功者,也宽容那些失败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尊重人,就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有指标,但不压指标;有比较,但不盲目攀比;有紧迫感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浮躁。这样做使得教师在黄冈中学工作既有紧迫感,也有安全感,更有成就感。

2.成名与成家

成名就是造就自己,使自己享受快乐;成家则是造就别人,使大家分享快乐。金钱不一定换来名誉,财富不一定换来尊严。这就是一个有成就的教师,虽然工作辛苦,钱也不多,但同样感到幸福和快乐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造就别人,桃李满天下带来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

教育家具有以下人格特征:目标明确,甚至有些痴迷;行为执着,有时魂牵梦绕,甚至达到超越时空,与天地神交的境界。一个被称为促进数学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经做了三个奇怪的梦。后来他对人说,他的梦就像一把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是什么?笛卡尔没说。“连做梦都在想”——笛卡尔坐标几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特点不同,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让教师全神贯注地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黄冈中学之所以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名师辈出,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前国家代主席董必武。学校现有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省部级专家6人,先后有37人被评为特级教师,现在职在岗的特级教师有14位。正是以这些优秀教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才打造出黄冈中学这个教育品牌。

3.物质与精神

提倡教师传承精神文明,也不忽视建设物质文明。聪明的领导者知道,虽然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活动都可以得到内心的满足,但内心的满足代替不了家庭的生计,经济上的窘迫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因此,学校在政策允许条件下,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重大节假日对教师进行慰问,对工作取得良好业绩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物质奖励,这也是传承并弘扬人文精神的举措之一。

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有人文精神,又要有科学素养。要有科学素养,首先必须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1.基础与高度

孔子说:“绘事后素”。什么意思?绘画前,先要有白色的底子,然后才能绘画。只有具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才能绘出美妙的图画。

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想做大题目,而不愿意打基础,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一事无成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我这样说,不是不要做大题目,而是说只有做了若干小题目,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获取了智慧,才能做出大题目,甚至做出一些看似不能做出的题目。相反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如果不重视基础,只注意做大题目,做着做着,感觉越来越不顺手,效果越来越差,越来越做不下去了。原因在哪里?在于基础不牢。著名的哈佛大学1978年提出的要求是四个字:“回到基础。”

2.跟随与超越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麻雀和蝙蝠的故事。麻雀是白天活动的鸟类,忙了一天,晚上该睡觉了。而蝙蝠是晚上活动的动物,晚上起飞。蝙蝠晚上起飞,被麻雀看到了,以为现在的新潮是晚上飞,于是跟着蝙蝠一起飞,这样飞来飞去,麻雀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这则寓言说明:不能不顾条件,忽视特性。如果只有跟随,不会超越,将难以成功。物理学上量子力学的发现令人深思。其发现者普朗克在临毕业前,他的导师问他:“你毕业以后准备干什么?”普朗克未假思索,就跟导师说,毕业后研究物理学。因为他学的就是物理学,而他的导师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不研究物理学,那干什么呢?结果他的导师的话却大出普朗克的意料。导师说:物理学牛顿已经研究完了,你还有什么可研究的?就是因为导师的这句话,使得他在发现量子力学的时候,一直犹豫:到底是真正发现了新的现象,还是陷入了谬误?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觉得自己是陷入了谬误,而不是发现了新的领域。他的导师的那句话对他的影响太深了。你们想想看,这个阻力来自何方?是已有世界图景的阻力。他的导师给他一个世界图景,这个世界图景就是牛顿物理学的图景。这个图景把世界的事物都描绘完了,还能做什么?但事实上呢,并非如此!

北宋文学家苏轼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如说,我们站在欧几里德空间,就难以接受非欧几何!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里,如果点a比点B高,点B比点C高,那么点a一定比点C高。这就是欧几里德空间的传递性。在非欧几里德空间,就不一定正确了,情形不是这样。如图所示。点a比点B高,点B比点C高,这时不是点a比点C高,而是点C比点a高!

所以,要创新就要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和框架,就要有开放的形象思维。科学发现,最可贵的灵感是直觉。即使以抽象思维著称的数学,也是直觉先于逻辑。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黄冈中学一向提倡学生具有“两不”、“三敢”的精神,即“不迷信、不追星”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敢于向资料说不、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让学生大胆想象,小心论证。

3.传承与创新

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向他请教如何选择女朋友。苏格拉底让他们沿着长满鲜花的小路,不回头的一直往前寻找,从中摘取一朵最大的花,然后回来。第一个学生走了一段,看见一朵大花就摘了回来,交给老师。第二个学生不急于摘,走着走着,总觉得花不够大,一直走到尽头,大的错过了,只好在最后遇到的花中摘取了一朵,回来也交给了老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第三个学生边走边看,走到中间,选择了一朵最大的花,摘了回来,交给了老师。如何选择女朋友?苏格拉底是想告诉学生:一是选择女友不要性急,不能急于求成。二是不要七挑八选,挑花了眼,错过了机会,“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三是要学会比较,不失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个例子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其科学性也值得推敲。对于传统文化,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思考,按照“概率论”的观点,路旁的花,从第一朵开始直到最后一朵,哪一朵都可能是最大的,不见得中间一朵最大,这是一个等概率事件。就是说,每一朵都有可能是最大的花。三个弟子中摘到最大的花,是一种机遇,数学上叫随机事件。用通常的话说,是一种运气,这里是“桃花运”,问题是看谁走“桃花运”。

再举一个例子,《红楼梦》中,有一回写到香菱学诗,香菱对王维送行诗中的两句:“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发出赞叹。说“白”和“青”两字看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两个字,字字千钧。到底在理不在理?道理在哪里?香菱没说。她说不说得出道理来?我觉得说不出来,即使是香菱的老师——大观园里的才情小姐、大诗人林黛玉也未必说得清楚。或者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说清楚,需要用到光学知识: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穿透性就越强;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红光的波长最长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穿透性最强。依次是橙、黄、绿、蓝、青、紫,波长一个比一个短。所以交通信号灯是红的,就因为穿透性强,容易识别。早晚的太阳,与地平面的倾斜角度小,穿越大气层的距离长,波长短的被散射,所以早晚的太阳我们看到的主色调是红色。太阳照在水面上,被水反射而映入眼帘(距离短),合在一起形成白色,这就是“日落江湖白”的光学解释。“潮来天地青”这句诗,是诗人的大胆想象,还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是神来之笔,还是暗合科学道理,在这里不再赘述。

唐朝诗人王维由于所处时代的限制,虽然不了解光学,但他以诗人敏锐的眼光和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发现了独特的生活现象,从而使诗句蕴含了朴素的科学思想。文学和科学交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重,应该是教育者应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品质。

今天我谈了关于培养人文精神和增强科学素养的一点体会。培养人文精神谈了三点:志向和人生;成名与成家;在追求精神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物质文明。增强科学素养也有三点:打好基础才有高度;不仅要跟随,更要学会超越;既有传承,更要创新。科学和人文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融为一体。人文底蕴宽平厚,科学精神博雅精。同时具备两种素质,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实施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9

《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1]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化学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现状 

我国中学理科教育实践中,由于学校承担着巨大的高考升学压力,教学组织和管理以及学科内容的教学成为理科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由于教学目标的偏颇,中学化学教学很少涉及科学伦理道德的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化学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化学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化学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道德规范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忽视学生谋求个性解放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化学世界里,但对身边最基本的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更有甚者道德沦丧,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做出违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举措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案就是一个典型。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意义 

学生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树人的根本”。[2]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3]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强调化学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化学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让学生将学习化学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化学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利用化学史渗透人文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有益探索

1.充分挖掘化学史中科学家人格魅力的榜样示范作用,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一部化学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挖掘存在于化学知识背后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出的伟大人格魅力去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 讲到元素氟时,向学生介绍:由于氟单质的活泼性和毒性极大,因而长期未能分离出来,为了研制它,英国化学家戴维曾受氟的毒害病倒好几个月,乔治和托马斯也为研制氟而严重中毒,鲁耶特和尼克雪为研制氟不幸殉难。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仍坚持不懈,终于在1886年获得成功。让学生走进化学家丰富而多彩的精神世界,与大师们交流对话,沐浴人性光辉,逐步使学生在挫折前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斗志,从而在学习中自觉地去砥砺自己意志。

2.发挥化学史的德行、美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化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人文教育素材,化学家们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不胜枚举。解放前,我国留美博士侯德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的制碱技术封锁,为发展我国的民族化学工业,毅然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母亲怀抱。经过潜心研究,发明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并公布于世。这是何等的爱国情怀,何等的高尚人格! 

(2)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一般认为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容易结合革命故事和史实进行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在数理化生等理科教学中,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例如:在有机化学“苯”一课中,可向学生介绍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的传说,说明天才出于勤奋,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从苯的结构简式  SHape  \* meRGeFoRmat   到  SHape  \* meRGeFoRmat   的发展,又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同时再介绍苯的两种结构都各有优缺点,应该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3)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

科学家之所以可以成为科学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科学的态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畏辛劳。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的发现史,就是一部化学家求真求实的历史。可以说轻信和主观使人们丧失及早认识氯真面目的机会,但化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才使它真相大白。教学中以具体的实例展现化学先驱们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情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3.用科学家的故事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道德伦理能净化心灵。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曾遇到一道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阿斯匹林为题材的练习。我不失时机地引用了发现阿斯匹林的故事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阿斯匹林的前身是名叫Spirsaure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有很大的副作用,有机化学家霍夫曼的父亲因患风湿性病需要服用Spirsaure。但他对这种药过敏而无法服用。霍夫曼为了给父亲治病,就潜心研究改进这种药的方法。后来对这种药的结构进行修饰,减除了药的副作用,经过修饰的药被命名为阿斯匹林。[4]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孝敬父母关心老人的思想内涵,故事虽短,但教育效果不言而喻。这样的例子在化学史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新课程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由于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化学教学过程必定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利用化学史渗透人文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面向全体学生,由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转到把学生当成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来“育”。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王善迈著.《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96年第1版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篇10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非均衡发展 影响对策

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合理的内容和现实价值。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指向人,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非均衡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

追溯我国的高等教育史,科学与人文始终未能均衡发展,达到有机的融合。在古代,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不受重视。到了近代,西方科学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迅速发展,获得重视。在19世纪末我国开始出现以自然科学为主的高等教育,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长期文、理、工、农、医分校,基本上是科类单一的学校,造成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高中实行文理分科,进一步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非平衡发展。由此可知,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呈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1 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对大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内部构成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才,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现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的倾向,对他们的全面成才产生了直接的消极影响。

现在的理工科大学生不仅人文知识缺乏,而且学习人文课程的动力十分不足。上课时,很多学生坐到后排,来上课只是为了点名,而不是为了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特别是扩招以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兴趣有下降趋势,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学习人文知识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对他们找工作不能发挥直接作用,不如扎扎实实把专业学好学精。有调查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倾向于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他们最想学习的知识依次是“计算机知识”、“实用技能”、“网络知识”等实用知识,而“人文知识”仅以33.53%的选择率排在第4位,比排在第三位的“网络知识”少14.43个百分点。1998年在对418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调查中,有45.7%的理工科大学生不太了解法律规范,48.3%的理工科大学生不了解周围的社会,有97人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有130人不知道文天祥生活在什么朝代、史可法是何许人也。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相当薄弱,其“重实用技术,轻人文知识”倾向十分明显。

对文科大学生来说,虽然学习的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但受目前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冲击,他们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也很明显。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21.16%以上的文科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苦恼的问题”是“所学专业没有前途”,只有4.3%的文科大学生表示崇拜理论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尽管他们的学习指向是社会科学。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并不钟情于“文”。同时,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很少开设科学教育的课程,而且即使开设了几门科学教育的课程,由于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很大不同,加上高中文理科分班形成的文科惯性思维,对学习理工科方面的知识感觉有点难度,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难提高。

2 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发展失衡,人文教育十分薄弱,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严重分离,加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消极影响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扭曲。团队精神缺乏,集体观念淡化;(2)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不强,社会公德较差,法治意识不强;(3)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较低,缺乏良好的个人品质;(4)人文科学知识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差;(5)文化底蕴不足,文化品位不高,文化熏陶不够,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精神淡化。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文化的甄别和过滤能力较差。以上方面,表明大学生存在着人文素养的缺失,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成才,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做人”。确实,弱化人文教育使得我国有些大学生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个别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等。据对在深圳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显示,他们在表述其经常性感受的词语中,选择迷惘、无聊、空虚、孤独、想自杀者竟占总数的10%。

由此可见,现今大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确实存在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不仅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而且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要求不吻合。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只有采取全面的措施,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切实的解决,才能使大学生得到全面成长。

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分析

科学和人文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双轮,也是使人协调发展、展翅奋飞的双翼。完整的教育必须既包括科学教育又包括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容、功能与目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必须融合互补才能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加强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高等教育必须通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活动。在目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教育排斥人文教育的倾向,或者说是文理相轻。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许多有成就的大科学家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华中理工大学演讲时就指出: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落后,就会衰败,一打就垮,永远受制于人,受人宰割;然而,没有优秀民族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空虚,就会异化,就会自垮,自甘受制于人,自愿受人宰割。可见,单纯地强调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办学观念。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念,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使两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互相补充,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2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

无论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其教育目标必然是通过教育层次、内容及方式来实现的。在大学,教育层次、内容及方式的体现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否设计合理,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各大高校都在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这方面,南开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南开大学就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改革,将课程体系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基本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和文化素质五大板块。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教学改革取得了成效。南开大学的课程建设对于我们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他们的课程体系改革,打通了人文专业与理工专业的壁垒,促进了科学教育人文化及人文教育科学化。

3 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变革思维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一直被社会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的素质如何对学生影响非常大。长期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加上“”时期教育的动乱,造成了大学的畸形发展和一代学生素质的缺陷。现在许多大学教师也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现在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科技创新不断,因此,每位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所任教的课程和专业领域内,要具备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要努力达到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精深,交叉学科知识广博,改变自身的那些狭隘的、分裂的思维方式,具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维,从而胜任新时期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要求。

4 改革中小学教育培养模式。奠定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科的交叉与综合,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中文理分科,使得很多学生从高一甚至更早就对自己有了分科定位,学习精力过早地出现倾斜,而真正分科之后,则完全抛开了与考试不相关的科目,这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据我调查,在文理分科的时候,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优势和兴趣还不是很清楚,往往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或者从众心理来选择,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特别是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使得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在我们今天高等学校中不少教学工作是在给大学生补课,补中小学教育不足的课。而高等教育又是专业教育,它不可能容许教师有更多精力进行长期补课。因此,实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要坚持从中小学抓起。要重视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把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统一起来,以系统的思想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和科学氛围。

校园文化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按照科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构建校园文化系统,对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系列讲座。在很多大学,最吸引学生的并不是课堂教学,而是一些人文讲坛、科学讲座等专题性的学术讲座。二是以开展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如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节,组织各种征文、演讲、心理剧、歌咏和舞蹈等比赛,举办各种高质量的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三是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发现、总结、推介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学生见贤思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四是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素质。

三、结语

总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人类自身精神发展需要对现代教育提出的客观需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挖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刻内涵,更好地体会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要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来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3]袁贵礼,赵春英.从大学生的学习取向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2).

[2]周俊.论理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