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讯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21

电讯技术篇1

关键词:汽车;无线电技术;通讯技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F401对汽车内部通讯技术的影响

现代人们在追求汽车功能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对汽车本身所自带的娱乐设备的品质也日益看重。从原始的收音机到后来的车载mp3,再到现在的智能网络行车系统,无线电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融合,以及其拥有的全网络搜索功能会为人们带来一场完美的车内听觉盛宴,人们不再局限于听音乐,收听新闻资讯报道,也能享受到强大的听电台、电子书、语音对话等功能。无线电技术的融入,不仅极大拓展了汽车的娱乐功能范畴,提高了汽车的娱乐性和舒适性,使汽车与宽阔无垠的网络空间相伴相随,让汽车真正成为互联网世界的运动节点,同时也为汽车通讯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无线电技术与网络的无缝衔接,不仅为提升汽车的娱乐性和舒适性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也为汽车以及驾驶员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措施。如若驾驶员陷入危险境地时,就可以通过车内安装的无线电通讯装置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求助信息,为实施救援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总之,汽车无线电技术使车内通讯技术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清晰的语音通话功能、完整强大的娱乐体系、迅速便捷的信息传递等使汽车的功能定位更加趋向于智能化、人性化,汽车真正通向信息化的大门正在打开。

2对汽车与道路之间通讯技术的影响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繁荣发展。无线电技术成为连接贯穿整个交通网络的不可或缺的纽带,为改善交通环境、提高相关公路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缓解通行压力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利用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前贴上相应的电子识别标签,将会成为解决高速收费路通拥堵、节约高速公路用地资源、有效促进节能减排的强有力手段,大大提高了公路交通通行能力。

交通流量监测雷达,建置于城市道路或者高速公路路侧,能够同时监测多个车道,系统探测车流量、车型、车速以及道路占有率等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有效且准确的道路交通情报,使相关交通管理调度者能及时做出快速有效的诱导,从而保障交通管理系统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行。

实时路况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是集信息采集、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它通过采集实时的路面信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为交通管理机构提供科学全面的分析数据,进而合理引导交通流,使有关车辆能够避开道路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为构建安全合理的交通网发挥有益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现代庞大复杂的交通信息网的存在背景下,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借助无线电技术来获取更加全面立体的交通信息从而进行科学决策,人们也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技术来接收汽车外部无线电通讯设备对道路探测情况的反馈信息,这是信息技术与汽车深度结合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时代对汽车通讯技术应用的必然要求。

3对汽车外部通讯技术的影响

汽车外部通讯技术是指汽车通过一定的无线电设备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换,它要求在汽车行驶移动轨迹高速不定的时候,也能够为人们提供可靠及时地外部环境信息。

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仪与定位仪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种无线电设备.利用GpS导航仪通过接收卫星信号,配合它提供的辐射整个交通网络的实时电子地图,适时地掌控自己的确切方位和目的地。在汽车中安装导航仪,不用再因为路线不熟悉而无法出行,人们可以有针对性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电子地图,确定最佳的行驶路线,同时它为人们提供全程语音提示,驾驶者不必随时观察显示界面就可轻享导航全过程的实现,让汽车的安全舒适度大为提高。

定位仪则是通过确定汽车的出发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对汽车所处的具置进行准确的电子记录。在车上装置定位仪,不仅能够让人们随时掌握自己的确切地理位置,同时也可以利用定位仪的追踪防盗功能,在汽车被盗用时,通过向有关部门反射发送无线电信号,为追查人员提供准确的电子定位信息,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汽车的所在地,保证汽车的及追回。车载定位仪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障人们自身的财产安全提供了双保险。

4对汽车与汽车间通讯技术的影响

汽车与汽车之间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汽车与道路间通讯技术应用的另一方面,它与车路通讯优势互补,共同承担为汽车在可知或未知的交通环境中保驾护航的重大责任。

车间通讯技术主要利用车内装载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内,如在规定范围内的前方路口转弯处,因视线问题,人们可能无法确定周围的车辆类型、数量、所处位置以及它们将要行进的方向,此时人们可以利用专用短程通讯功能进行确定搜索并与有效范围内的车主展开视频或者语音通话,通过无线电设备达到直接交流对话,从而为防止车辆相撞、交通堵塞的情况发生发挥良好的事前防范作用。

车与车间的通讯技术让人们对周围道路交通情况的信息掌握更加具体直观,在遇到突发的意外状况时,车主与车主之间的直接交流既能够自行有效的疏导路面交通,同时也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为相关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起到间接的推进作用。

结语

科技引领未来,人类在通往完全信息时代的朝圣路上,既是征服者又是仰望者:人类不断发展创新无线电技术在汽车通讯技术方面的应用,让汽车的性能发生巨变,同时,人类又不断地寻求突破,以求取无线电技术在汽车通讯方面带来更大的潜能带动。无线电技术对汽车内部、外部,汽车与道路以及车间通讯技术的影响是深刻并显而易见的,我们有理由希冀:汽车无线电技术将为汽车通讯技术带来更加持久深刻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电讯技术篇2

关键词:智能电子;通讯技术;原理

中图分类号:tJ76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生活中通信技术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交流技术,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并且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通信的原理在于通过媒介将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到信息接收处。所以说,因为不同的通信方式能够实现不同的传输效果,迄今为止出现了很多种通信技术和通信方式。最为发达的技术就是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阶段。至此以后,智能化电子技术逐步走向了正轨,并且开始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就此,本论文着重针对职能电子通讯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

一、通讯和通信的根本区别

近几年,通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虽然两者之间从音译角度较为接近,但是从内容角度进行分析,却相差很大。事实上,通讯技术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技术,其中囊括的信息内容较为丰富,它可以是语音、文字也可以是视频信息。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在进行通讯。通信技术是较为新的一种技术,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通讯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数据的传送,建立在一定通信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源头进行信息的传送,在通过通信媒介针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将其传送到接受终端。因此,从两者技术区分角度来说,还是较为明显的。但是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来看,通讯技术涵盖了通信技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因为技术的不断结合综合应用,通讯技术和通信技术已经逐渐实现了技术的对接,并且将两种通讯实现了优势技术综合。

二、智能化电子通讯技术的原理分析

1、智能化原理

未来高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它的技术原理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生成的。智能化从实际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理解成为人工智能化,它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人体工程学等领域的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进而实现可以模拟人脑操作的一项技术。目前,我国智能化的发展已经能够达到实现简单的人脑操作的模式。比如说,机器人和高端识别设备,其中涵盖了视觉识别和语音识别。但是,这些职能技术的发展依旧需要被人员控制。换言之,这些技术并不是纯粹的人工智能技术,因此需要提高其自动化,从而实现将智能化转向自动化状态。从电子通讯技术领域来说,智能化能够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电子通讯智能化技术原理,利用处理系统针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转换,进行信息的传递。电子通讯中智能化处理的部分主要涵盖了智能拨号、信息智能化转接和信息传递智能化分析。这些技术的根本原理都和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息息相关。电子通讯,智能化处理模块首先会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将信息数据还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原有信息的准确度。如果存在中心服务器或者是交换机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将智能化处理模块进行嵌入式安装。在不同的信息进入到中央处理器之后,会通过智能化的模块进行自动化的分流处理,实现智能化电子通讯技术。除此之外,智能化模块的设置是通过统计分析学集成的。因为目前暂时不能够实现完全性的人工智能化,导致了技术是无限接近这个层次,迫使所有技术无限制接近智能化层次,将智能化转变成人工式的智能化。通过对分流指令的预编译,将其存储到智能化处理模板中,实现智能化信息分流功能。

2、电子通讯技术的原理解析

电子通讯技术是通讯技术目前最为主要的应用形式,传统的通讯技术形式较为多样化。从以上通讯和通信的区别的论述来看,通讯技术较通信技术相比较而言,通讯技术停留在一个低端的阶段。尽管如此,在电子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讯技术逐渐实现了高端技术的应用。电子通讯技术的原理,增加了电子设备,将传统的通讯形式进行了改造,实现了电子通讯技术的形式。我国的电子通讯设备较多,例如电话、视频通话、对讲机等,它不同于电子通信设备,它能够将信息进行传送,扩大其范围,囊括了人们生活中所存在的各项电子通讯内容。电子通信设备,它主要是通过通信设备,一般采用的是数据通信设备,将数据信息进行传送,达到实现信息获取的目的。

3、电子通讯技术的两种工作原理

其中一个是电子无线电波的接收和发送原理,另一个就是数据流的传送。事实上,电子通讯依靠无线电波,通过手机进行数据的传送。手机是信号发生和接受为一体的电子通讯设备,它通过产生信号发送,通过接收,实现信号接收。所以说,无论任何一种电子通讯设备,它都是通过信号传递循环作为基本原理。但是数据传送,却是在对讲机或者是单片传送的过程中,相当于通信技术的数据流,通过设备的接受和发射从而进行数据流的传送,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

三、电子通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子通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的发展队伍。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但是发展前景也是不容忽视的。

1、计算机市场最具发展潜力

随着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新科学技术的开发,电子通讯产业逐渐成为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至关重要的力量。在电子通讯产业中,计算机产品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竞争力最大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计算机及其外部产品在规模上将继续保持优先的地位,另外在计算机产品的综合质量以及售后服务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计算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该领域内的重点产品将会有明显的销售突破和进展,自主研发出具有知识产权效益的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产品。提高软件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是人才因素,我国有大量的储备软件技术人才,这种优势将给未来的电子通讯产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从而使得我国的软件产业成为支柱型的战略产业。因此,政府需要大力引导和扶持。

2、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为了进一步扩大电子通讯产业的市场规模,提高利润率,需要对产业结构加以调整和完善,注重行业之间的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条件,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培养电子通讯研发与生产基地,并对那些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加强扶持,将整个产业形成一个新的发展链条,以大企业为主体,带动一些中小型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此外,还应该通过企业之间的调整与改组措施,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创建一套稳定高效的发展机制。

3、缓解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我国西部地区的电子通讯市场已经逐渐打开,缓解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发展到21世纪的中叶,我国的西部地区电子产品在彩电、手机、计算机等设备的发展优势上加快了结构的优化调整,并逐渐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的集团性企业和研发基地。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使得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企业生产经营以及政府的管理都以数字化的网络体系为基础,促进电子通讯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结束语

在电子通讯技术领域当中,智能化逐渐普及并且成为了大众所知道的传统词汇。但是,对于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还存一定的距离。从现代技术的发展来看,人们的技术需求空间百年的越来越大,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满足现代化人们对于通讯技术的需求。智能化的领域存在一定的开发空间,智能管理的研发人员应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不断的开发人们的潜在市场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之能力,将电子通讯技术带向一个新的领域和高峰。

参考文献

[1]金乐丽.数据通信的应用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47-49.

电讯技术篇3

【关键词】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设计设计指标实现方案

一、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要求

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不单单涉及到元器件的设计使用,更包含降额要求、简化要求、冗余要求、健壮要求等,现分述如下。

(一)元器件的选用必须合理

无论是哪种电子通讯设备,其基本组成成分都是各种电子元器件,若是这些元器件本身没有极高的可靠性,组装出来的电子通讯设备又有何可靠性可言?

因此,在元器件的设计使用上,必须严格执行一套标准。首先,在设计上,尽量不要无谓地增加元器件的种类,使其维护与保障过程尽量单一;其次,在使用上必须尽量采用先进的元器件,并保证采购渠道的稳定性与合法性,防止元器件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

(二)设备设计时必须具备降额设计意识

所谓降额,指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内部各元器件承受的电应力或热应力不超过其额定值。通过降额,能够保证元器件工作环境的稳定,降低其故障率,进而减少整个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

一般而言,在设计中,我们必须保证设计按照Ⅱ级降额标准进行,具体为保证通过降额设计,既能够尽量保证元器件运行的可靠性,又能够保证设备充分满足了用户的投资,即,保证降额满足设备的可靠性与性价比的关系。

(三)设备设计时必须具备简化设计意识

一般而言,设备越复杂,其可靠性越低,因此在满足设备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因保证其内部设计最简单。这一方面能有效减少故障的出现率,一方面又能保证一旦故障出现,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维修。

其基本原则是:首先,减少单位元器件数量,降低连接复杂度;其次,单位元器件可靠性必须高;再次,尽量采用标准化单位元器件;然后,还应以模块化、集成化为要求进行设计;最后,强化软件功能,弱化硬件功能。

(四)设备设计时必须具备冗余设计意识

所谓冗余,是指设备在某一单元出现故障之后,整个设备还能通过另一单元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一般而言,该原则违背了上面三项原则,其基本理念,就是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容忍一部分单位元器件出现故障,因此,一般只有在无法进行降额、简化设计,且难以采用更具耐受性元器件时,才优先考虑这一原则。

其基本原则是:首先,根据安全可靠原则,确定冗余的等级、类型要求;其次,根据要求选用冗余方案;再次,根据冗余方案确定配置与管理手段。

(五)保证设备具备一定的健壮性

所谓健壮性,在这里指的是保证设备在使用周期内,能够容忍一定限度的内外环境变更,以最小的消耗,保证设备具备长久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一般设计原则可遵循QFD开发手段或三次设计手段等。

二、实现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设计的方案

随着可靠性设计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多种遵循可靠性设计原则的基本方案,其中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电磁兼容设计、热设计、耐环境设计、软件可靠性设计等,分述如下。

(一)电磁兼容设计

该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保证电子设备之间或者其内部元器件之间,不会因为电磁感应出现运行故障。

现以几个例子介绍其应用。首先,在进行电子通讯设备接地设计时,如果接地设备的频率不足1mHz,应该采取单点接地的手段,以防止环路因素引起的电电磁兼容干扰;其次,对敏感设备采取主动屏蔽电磁干扰的手段进行屏蔽设计,以良导体制屏蔽板屏蔽电场,以高导磁率屏蔽板屏蔽磁场等;在滤波设计、瞬态一致设计中,电磁兼容技术也多有涉及。

(二)热设计

热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保证元器件运行不被其他元器件运行产生的热量干扰,且不会产生能够影响其它元器件工作的热量。一般热设计需要与电路、结构、维修等其它设计内容综合考虑。

现以几个例子介绍其应用。首先,对运行产生高热的设备,如CpU等,可采用风扇强迫制冷或者自然对流等手段进行散热;其次,对风扇不宜安装,却又需要强迫制冷的元器件,可以采用铜条导热,冷却铜条的间接散热方法;有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加热、恒温等措施,来保证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这同样属于热设计的范畴。

(三)其它设计方案

其它设计方案主要包括耐环境设计、软件可靠性设计等。其中前者包含有三防设计,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例如索尼公司的XperiaZ手机,就采用了相应技术,其它还有抗冲击震动设计等;后者主要针对软件设计,重点在于防止软件层面的系统不稳定。

三、结束语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子通讯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越发重视,使得厂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元器件的合理选用、降额设计、简化设计、冗余设计、健壮设计等可靠性设计基本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电磁兼容设计、热设计、耐环境设计、软件可靠性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参考文献:

[1]刘颂.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探讨[J].大观周刊,2012(11).

[2]寇晓莹.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

电讯技术篇4

近期,市场投资者对LeD照明企业勤上光电的可见光通讯技术关注度升温。该公司公告称,近日,研发部门成功攻克可见光通讯又一技术难关——成功在CoB光源上实现信号传输。

所谓可见光通讯,即利用快速的光脉冲无线传输信息。其原理为通过在LeD灯中植入芯片,让LeD灯变成无线ap.利用快速的光脉冲,无线传输二进制编码,而达到通信的目的。其具有私密性强,安全性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等多种优势。

据公司介绍,相比于DoB光源.CoB光源是目前LeD照明应用领域使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之一,这一技术难关的突破,意味着公司在可见光通讯研发领域的领先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将可见光通讯的应用领域再次扩展,并降低了通讯丢包率,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照明研究所独家合作,双方利用的资金、技术研发优势展开产学研全面合作,并已经研发出可见光通讯实验室设备样机。

电讯技术篇5

关键词:软交换

中图分类号:tn915.05;tn915.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20-00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力通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电力通讯系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使电力通讯系统成为电力企业增长价值的途径,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电力通讯系统需要更好的技术优势。虽然电力通讯系统业务量不多但种类繁多,在运营维护管理上很难做到全面具体,软交换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软交换的概念及结构

软交换是指从传输层分理出的呼叫控制功能,通过服务器实现,如信令互通、呼叫选路和管理控制。软交换实质上是一种能给下一代网络提供需求业务的连接和呼叫功能实体,也被称为呼叫服务器、呼叫或媒体网关控制器。软交换相对于传送网络是独立的,能完成资源分配、呼叫控制、协议处理、认证、路由、计费等功能,还能提供电路交换机可以提供的所有业务给用户,并且可提供编程能力给第三方。简单的说,软交换是呼叫控制和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实体,但传统的呼叫功能是需要和业务一起,但软交换不需要和业务一起,所提供的呼叫功能是各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的结构主要有四个层面:一是业务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多种管理资源和网络业务给用户;二是控制层,采用独立计算机,在媒体网关中把呼叫控制分离出来,再通过软件完成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开放api接口,使第三方可以高效、快速的提供业务;三是传送层,提供传送通道给媒体、业务流,把信息传送到目的地,传送层必须要有一定高代宽保证的网络分组,在现阶段主要是atm和ip两种;四是接入层,通过不同的接入设备完成用户的接入,从而转换不同的信息格式,因为在接入层的设备没有呼叫控制功能,所以它必须与控制层结合一起才能完成操作。

二、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技术拥有如下几点优势:(1)成本低,软交换采用的是普通计算机组件和开放平台,方便革新接收。价格上相对于传统交换机而言,具有更大的优势,并且第三方开发者还可以使用软交换设备,所以容易在软交换平台中加入网络新业务。(2)使用户的选择性更多,传统的交换机,往往是由一家供应商来提供软硬件、维护、更新、开发的一系列事物,减少了用户的选择空间,使用户在后续的维护费用上没有选择主动权,但是软交换技术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软交换技术所建立的平台都是标准统一的平台,使得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后续维护的供应商,根据自己的需要货比三家,具有更多的选择性;(3)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在用户组网时,软交换技术用功能软件能把传统电路交换的重要功能先进行分类,再下分到各个骨干网络中,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进行编程,从而使网络更加安全、可靠。

三、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应用前景

作为目前全球最为普及的网络之一,电力通讯系统具有载波、微波和光纤多种传输介质,进而形成了微波网、光纤网,虽然电力通讯系统业务众多、分布广泛,网络形式拥有多种,但是各个网都有自己统一的复接设备、交换设备,相互之间不能互通。软交换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下介绍下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应用。

(一)网络互通

电力通讯系统作为一种交换网络,具有电话载波网络,这是除电力通讯系统外其他系统所没有的,电力通讯系统还有计算机网络,是基于ip协议的分组网络。对于计算机网和电话网,信息指令的识别、传输都可以通过软交换技术的接口信令协议来实现,使得计算机更快捷、方便的对电力通讯系统开展和实现业务管理和网络服务。

(二)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

电力通讯系统中存在多种相互之间不兼容的传输介质,他们各自独立并且都有自己的专属设备,如果利用软交换技术的优势组建网络来对一台多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解决方法,不但对网络可靠性有所提高,还能使不同介质的传输网络相互兼容,有效的避免了设备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同时还对繁复的转换步骤进行了精简,更便于管理,只要对同一类的设备进行运营管理维护就能够完成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三)统计汇总

电力通讯系统在利用软交换组建后具有自我统计汇总和管理维护的功能,主要有对错误进行预警、对业务进行统计的功能。通过软交换,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电力通讯系统中实现多种功能,如在发生故障时对故障原因、地点进行统计,发出错误预警,将统计结果自动发送到电力通讯系统的维护与抢修部门;对业务进行分析、汇总,做出报告,方便快捷;具有采集详细清单的功能,可以对电话费和电量进行详细计费。

(四)开展新业务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更新,对电力通讯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电力通讯系统中主要传输信息的数据和语音,发展出了很多新业务,如多媒体业务、可视业务等。通过软交换技术可以轻松实现这些新业务的要求,如现在较流行的客户服务中心,应用软交换技术能用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为一种新技术,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以上几点,还具有更多的应用,在电力通讯系统中引进软交换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还可以使电力企业在迈向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上更具优势。由此可见,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结束语

现如今,软交换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都对软交换技术展开了研究。而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在电话网、电力通信网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也预示着网络的发展方向,在向可编程和网络开放迈向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李达敏.浅析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数学技术与应用,2012,5.

[2]杨健,陆露,陈晨.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J].四川水力发电,2009,12.

电讯技术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现状运维

随着通讯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尤其在通讯中,以光缆线路为主。对于通讯要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重视通讯光缆的线路运维,与此同时,需要采取一些切合实际的办法来进行,尤其要有可行的技术支持,促进通讯光缆线路的运维工作的顺利实施,进而确保通讯的安全与稳定,使得每一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一、供电公司通讯光缆线路运行过程现状

1、维护记录。针对供电公司的通讯光缆分析,在每一天维护当中,往往涉及很多问题包括:电力工作人员对待工作马虎、不仔细,另外,当电力通信光缆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这样一来,维护人员不能及时维护光缆产生的故障。

2、维护过程。目前,一部分电力通讯光缆的维修人员,没有进行全面地分析与研究电力通讯光缆等情况,也没有充分认识通讯光缆的一些运行机制、配置情况等情况,这样一来,其不能有效地实施操作、维护与管理光缆,尤其在维护时往往带来很多问题。与此同时,一些维护工作人员迟迟不向主管部门提供报告,造成主管部门的存档数据具有不足地方,不利于日常工作的发展[1]。

3、人为因素。对于电力通讯光缆设备,在具体应用时,一些资历较高的员工,往往想减少工作量,仅仅依据自身的经验来解决当时的问题,但是,引起更多其他问题,如,对电力通讯光缆进行维修时,首先确保光缆没有折弯的情形下进行,若一部分光钎需要变弯,其最小曲率半径高于6cm。

二、供电公司强化通讯光缆线路的运维技术要点

2.1严格落实光缆线路的巡查与管理工作

对于电力通讯光缆,在一些维护中,要按照日期完成巡查工作,而巡查的内容包括:看看光缆是否具有明显下垂的情况;在设备机柜中,内尾纤是否出现挤压等情况;对于光缆的引入位置,要看看是产生腐蚀等不好情况;对于光缆的接头地方,看看是否出现松动、破损等情况[2]。

2.2提高光缆维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针对光缆维护人员,在具体工作时,首先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确保自己及时上岗,另外,按照规定时间对所有光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尤其对于新设备的应用,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样,利于光缆工作人员充分地了解与掌握新型电力通讯系统的知识,一旦在电力通讯光缆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他们对全档案资料给与有效应对,尤其能够完善光缆线路的相关资料,包括:生产企业、型号、杆塔线路、检修运维记录等,最终利于光缆的正常运维,使得线路能够正常、高效地运行。所以,对于电力通讯光缆线路,在平时运维当中,往往需要正确记录一些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点:其一,准确记录光缆线路、调试检测、维修等内容;其二,准确记录工具材料、备件等情况;其三,深入分析与准确记录设备的缺损与整改等情况;其四,准确记录线路平时运行的日志;其五,准确记录线路测试的情况。所以,对光纤传输性能要严格进行检查,同时,需要对比分析检查的结果与原始数据的不同,从而找出具有的问题得以解决[3]。

2.3强化光缆线路的监测管理工作

为了促进通讯质量的提高,需要保证电力通讯光缆线路的正常,尤其让其具有安全、稳定的情形,而运维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严格进行测试与维修,尤其充分检测出各种损耗的情况,即光纤的插入、反射、光纤链路的损耗等,均需要借助otRD检测线路的光衰减等情况,同时,把其准确记录在运维日志中。另外,对于光缆往往具有一些隐患,需要及时发现,尤其需要降低光缆阻断的现象、故障的时间等,所以,需要严格监测与管理光缆线路,以及仔细查看光缆线路的传输性能等情况,尤其需要积极借助光纤自动监测系统来进行。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及早发现光缆通讯网具有的问题,在使用光时域完成自动扫描,使得故障及时定位,使其具有自动化、精准化的特点,利于清除故障。为了预防通讯网络故障,以及减少故障的出现,促进故障排除率的提高,需要光纤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三、总结

总而言之,供电公司对通讯光缆线路的运维与管理需要不断强化,尤其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与总结通讯光缆线路具有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尤其要不断改善预案,使得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化,一旦发生故障,能够积极阻碍故障的发生,使得故障及时排除,利于光纤网络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樊现田.光缆线路维护难点与对策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4(02)

电讯技术篇7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电力通讯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前言:软交换指的是从媒体网关中将呼叫控制这一主要功能分离出来,借由相关的系统/软件,从而达到呼叫控制的目的,由此分离呼叫控制以及呼叫传输的功能,提高管理工作与控制工作的便利性。另外,软交换又称为呼叫服务器、呼叫等,在通讯传输的网络中独立存在,可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业务,软交换的协议是依附着ip而生,相比起之前更加的灵活,开发性也较强,结构简单化,对掌握上、控制上可起到帮助,

一、软交换技术的核心特点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实现控制层与承载层的分离,以及采用分组网实现媒体流承载,它具有以下优势:

(1)软交换网络的控制和承载分离,导致组网灵活性大大增加,可以采用平面组网结构,也可以采用分级结构,比传统电路交换网更为扁平。

(2)控制和承载的分离,以及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导致软交换机的设备体积更小,能耗和占用空间均小于tDm交换机。

(3)控制承载分离后,媒体流的传送交给承载网去实现,软交换机只负责呼叫的接续和控制,因此软交换机对呼叫的处理能力高于tDm交换机,设备容量可以做得更大。

(4)控制与承载分离使得各种设备的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有利于运营商选择设备和组网。

(5)软交换支持Sip协议,也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aS)向第三方开放业务接口,这些都使得软交换网络的业务能力较传统电路交换网大为加强。

(6)基于分组交换更有利于开展包括语音、视频、数据在内的多媒体业务。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能够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出于竞争态势严峻以及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等需要,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组建软交换实验网,并先后步入商用阶段,为企业转型做好准备.

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需求

电力通信网是为满足电力系统内部生产指挥调度及管理等特殊通信需求而建设的专用网络,从网络的角度看,它呈现出与公共通信网相差不多的技术特征。虽然它没有运营商面临的生存问题,但是受到业务需求、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一方面目前正在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均独立组网,如电话交换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等,形成一个个封闭式系统,不但造成占用的带宽不能共享、严重浪费带宽资源,还造成综合业务提供能力差、用户使用不方便,同时各个网络运行维护成本较高、管理配置复杂。另一方面,随着电网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通信不仅要满足电力生产类业务需求,更多的是要满足各种新兴的经营、管理类业务需求,这类需求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语音服务或者接入服务上,而是需要相应的解决方案。而电力通信旧的技术体系已经不适应各种新业务的开展,尤其在业务融合方面显示出较差的适应性,需要构建新的技术体系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从技术发展上看,存在多年的电路交换技术正在被淘汰,而以1p为核心的分组交换技术成为主流。目前,多数设备厂商停止了对tDm领域的投资和研发,而转向1p技术的研发。作为用户来说,无论新站点设备的增加还是老站点设备的更换,继续选用原来的设备将面临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不能持久的风险。

三、软交换技术电力通信网应用

软交换技术区别于传统电信网的电路“硬”交换,是基于分组交换网络、以软件来实现交换与呼叫控制管理的一门新的电信网络技术,它是nGn(nextGe“er“tion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的核心。

3.1.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的必要性

3.1.1.目前,电力系统在应用与行政管理及电力调度管理的ip数据网络方面不断地在加大投资力度,而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交换设备表现出了网络投资大,新业务提供周期长等缺点,鉴于前面所述的软交换设备的功能及特点,可以看出,软交换设备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较理想的设备。

3.1.2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是以恒定的对称的话路为中心,为每一种业务指定固定带宽,呼叫控制及业务提供均集中在一个交换系统中,这大大限制了业务的灵活开发和基于分组的业

务的灵活应用,对于电力系统中很多以突发的、非对称的数据为主的业务而言,传输和交换的效率很低。

3.1.3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电路交换模式,随着各类业务的增长,现有网络将日趋复杂,语音、数据、视频三网融合难以实现,提供业务的同时,必须考虑承载业务的网络方式,新业务的生成受到原有网络接口的各种限制。

3.3.4各种业务独立组网,不能动态分配带宽,因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3.2.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的可行性

3.2.1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范围包括了话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除电力专有业务外,今后的网络需求,正在由基于话音通信为主逐步转变为基于数据通信。在各种数据业务中,1p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如电力市场数据、企业管理信息数据、web浏览、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均采用tCp/ip协议。一些传统的业务,如调度自动化、会议电视等,也正在逐步摒弃沿用多年的专用规约,而改为采用ip协议或建立在ip协议基础上的国际标准规约。通过引入软交换技术,可以将上述电力系统中所有的通信应用都集中在一个纯1p底层的网络上,既能与电力

系统现有的基于tDm制式的交换网络互通,又可以实现与工nternet、pStn等外部通信网的互通。

3.2.2软交换的承载网是以1p协议为主的分组交换数据网,电力系统目前建成的光传输网络带宽普遍较高,有的完成了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建设,为软交换承载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软交换网能够方便的部署。

3.2.3电力系统出现许多新兴业务,在当前的电路交换技术体系下难以实现。由于软交换网络采用了业务与控制相分离的思想,而软交换应用层的作用就是利用各种应用服务器(aS)为整个软交换网络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因此软交换网络基于api的应用开发技术,借助中间件就能很快实现异构系统的统一维护和管理,使得电力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和管理的需求可以非常方便地开发新业务,例如建设多媒体信息查询服务系统等。

3.2.5技术成熟可靠是电力系统通信选择通信技术的基本标准之一。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软交换技术逐步取代电路交换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而运营商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软交换体系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经济分析可行。

因此:鉴于软交换网络商用产品已经基本成熟,为了及时把握这一重要技术发展趋势,提升电力行业的新业务提供能力,增强电力通信网可持续发展能力,软交换建设将成为未来几年电力通信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叶大革,电力通信转型探析,电力系统通信,2006年12月

电讯技术篇8

关键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n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3-0000-00

1、前言

智能电网(smartpower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是指在现有供用电系统的基础上提高供用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公用电网上方便地接入各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达到降低碳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增强抗外界干扰冲击的能力;把供用电管理理念转变为主动服务理念,做到优质服务,指导电力用户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建立在集合的、稳定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需要建立专门的通信信道,这种方式费用较大,还给用户带来不便,在实际工程中难以推广。另一种方式是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实现数据传输。

2、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介绍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已有的低压配电网作为传输媒介,即高频的通信信号与电力工频电流通过占用不同的频段来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交互的一种技术。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主要应用于居民供电台区,通过居民家庭供电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低压集抄系统。基本通信原理如图1所示,由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信号放大电路、信号耦合电路、低压电力网络几部分组成,下面对各部分功能简单说明。

(1)信号处理器:向电力线发送一连串数字控制信号,并且能够接收识别电力线返回的数字代码信号。

(2)调制解调器:通过调制,不仅可以进行频谱搬移,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或便于信道多路复用的已调信号。由于从消息变换过来的原始信号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部适宜直接进行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中通常需要有调制的过程,而在接收端则需要有反调制的过程,也就是解调的过程。

(3)信号放大:电力线衰减非常大,提高的载波通信的性能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信号进行幅度放大,以此保证接收端的可靠接收。

(4)信号耦合电路:将已调信号通过信号耦合电路耦合到电力线上,能够将载波发送接收电路与电力网隔离,可提高系统得抗干扰能力。

(5)低压电力网络: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而言,低压电力网络是载波模块之间传输的通道。

3、低压电力载波在我国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力线载波应用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方便、免维护、可靠性、经济性、即插即用等优势,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到大范围应用,目前国内广泛应用载波芯片厂商为:青岛东软、青岛鼎信、北京福星晓程、深圳力合微、深圳瑞斯康。

青岛东软在调制方式上采用63位直序列扩频通信FSK技术,中心频率为270K,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和模糊处理技术,具备前向纠错功能,帧中继转发机制。目前在网运行的多为东软3代、3.5代和4代产品。其中东软3代在2008年底推出,2009年开始批量使用,在2代的基础上改进了网络层协议,支持7级中继,应用层支持DL/t645-1997/2007;电路板改成了moS管发送,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东软3.5代芯片在3代的基础上进行了网络层协议修改,符合Q/GDw376.2―2009标准要求,同时修改了支持上电自动读取表号作为maC地址,路由方式支持洪泛方式。东软4代在2011年底推出,所应用的载波芯片pLCi38-iV,内部集成了低噪声放大器和BFSK数字解调单元,不需要使用aFe4361模拟前端,芯片的集成度更高,采用三相解调、三相同发同收、过零发送接收,同时通信速率可调,支持300bps、400bps、600bps、800bps。

青岛鼎信在调制方式上为BFSK,中心频率为421KHz,产品主要特点:软件相关器和匹配滤波器,80位正交码序列;扩频通信技术;高效率前向纠错;BFSK调制、半双工通信。目前在国网使用的为tCC081,tCC081C,tCC082C表端、采集器端载波芯片。其中tCC081为鼎信低速芯片,仅支持50bps、100bps低速模式,tCC081C支持鼎信高速模式,速率可达到600bps、1200bps。tCC082C提供对于采集器不带地址模式的支持,专用于国网采集器可带、可不带采集器地址模式的采集器载波方案。近期,鼎信公司推出了tCRS081C路由芯片,集成了tCS081C以及tCR300,路由板硬件采用三相硬过零电路,不再强调a相必须供电。

北京福星晓程于2000年前后推出载波aSiC芯片,最初产品为pL3105,后继推出了pL3106(Cep2002aC),pL3201(Cep3001aC):Cep2002eX系列芯片,采用pSK调制直序扩频方式,载波频率为120KHz,速率500bps。由于晓程芯片采用数字解调、解扩,抗干扰性能优于青岛东软,在实际使用中物理层的通信距离较好,传输速率较快。但是由于其最早开发的产品载波芯片实际上是一个带载波moDem的单片机,只有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需要各厂家自己开发,缺乏路由组网及中继算法的研究,同时由于存在多个厂家基于晓程载波芯片进行链路层开发,出现了同是采用晓程芯片也未必能互联互通的局面,限制了其产品的通用性。

深圳力合微最早采用oFDm调制方式,推出了Lme2210载波芯片,内置mCU及FLaSH程序存储器,采用先进的正交四载波调制解调技术,具有载波频率可选,自动差错控制,内置可变增益接收放大器,灵活方便的mCU数据接口。随后又推出了Lme2980载波芯片,调制方式:1280子载波oFDm;载波中心频率:352K;最大载波带宽:96KHZ;通信速率:20kbps。在网络路由方面采用了盲中继动态路由,支持最大中继级数为7级。近年来,力合微又分别推出了中心频率为421KHz的吉林方案(鼎信低速方案)以及中心频率为390KHz的新的oFDm方案。

深圳瑞斯康成立于2004年,随后推出了智能网络系统芯片(SoC):Rise3301,3501.载波通讯中心频率为132KHz,通讯速率最高达5480比特/秒,BpSK调制;具有物理层n节点通信时避免数据包碰撞的CSma防冲突机制,为分布式网络奠定基础。在网络路由方面采用了分布式路由。

4、低压电力载波通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各厂家目前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尽相同,但针对各载波厂家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以及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进一步要求,有以下几方面仍是有迹可循的:

(1)进一步提高电力线载波通讯速率,满足数据采集及远程拉合闸的实时性要求,满足电网公司在远程预付费方面的应用。

(2)降低载波发射功率,采用过零发送等手段避免连续发送对电网造成的干扰,防止出现因载波应用导致用户继电保护开关误动作事件。

(3)部分用电现场载波干扰源的存在以及长距离架空线路、地埋线路对载波通讯的影响,载波抄表的瓶颈依然存在。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与微功率无线通讯技术的融合,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与光纤通讯技术的融合成为载波厂商需要考虑的内容。

(4)鉴于目前窄带调制方式FSK,pSK的中心频率高于欧洲标准以及宽带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发展,oFDm方案仍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同时会进一步加强对G3标准的研究。

(5)集中式路由是目前路由算法的核心,但分布式路由以及盲中继路由方案的研究仍将继续开展。

(6)支持采集器无地址方式的应用,具备表号搜索、事件主动上报功能会成为以后国网及各省市招标的强制要求,将成为各载波方案的必备功能。

电讯技术篇9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aerospaceindustry,thereliabilityofavionicscommunicationequipmentintheaerospaceindustryhas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fromtherelevantdepartments,thepaperfirstintroducesthesignificanceofavionicscommunicationequipmentreliabilitydesign,andthenanalyzesthemaininfluencefactorsofavionicscommunicationequipment’sreliability,andfinallyputsforwardspecificmeasurestoensureaviationelectroniccommunicationequipmentreliabilitydesign.

【关键词】航空;设备;可靠性;技术

【Keywords】aviation;equipment;reliability;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V24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41-02

1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在航天事业上的巨大发展,在航天产业中具备极大影响的电子通信设备其可靠性越发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众多的电子通信生产企业在其生产理念上,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以切实检验手段来进行产品质量保障的体系,可靠性、质量已经成为设备使用者的最重要的关注点。在此背景下,论文围绕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分三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2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意义

2.1是通信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的直接影响因素

首先基于航空事业其本身的特点,往往使用的周期很长,这也就要求航空电子设备具备很长的使用周期。而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便是电子通信设备使用寿命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从整体上观察,电子通信设备的设计、安装以及使用和后期的维修过程,可靠性都参与其中,因此也可以说目前在通信电子设备设计上可靠性已经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所在。

2.2是信息时代人们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基本需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抬头,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通信设备也越发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而随着通信电子设备数量的增多,在航空事业方面对通信电子设备的选择要求也就相应提升,除了要求通信电子设备满足基本的通信功能之外,在使用感受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航空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是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客观要求。

3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1制造技术及制造条件的影响

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便是生产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制造技术以及制造的条件。就目前的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发展趋势进行观察,便捷化、智能化以及多功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要实现这一趋势就必须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生产环节,保障一个良好完整的生产体系。目前存在着一部分生产厂家,在生产中并不具备完备的生产的条件,进而难以保障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生产质量,在可靠性方面就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3.2恶劣天气的影响

因为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使用往往位于外界,而地球的环境十分多变,在太空更是会受到诸多的宇宙因素影响。雷电天气、雨雪天气等都会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产生一定干扰和破坏,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而这些因素便会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3.3外界电磁的影响

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在使用原理上,电磁波是其最为主要的一环,但是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使用时常常会受到一些外界电磁的影响。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而这些电磁场中的电磁波所产生的辐射,便会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4保障航空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措施

4.1不断优化、简化电子线路

不断进行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子线路的优化和简化,便可以极大化的减少外界磁场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影响。而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设计时,必须在满足基本的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功能以及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制造流程的优化,从而达到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子线路的简化和优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元器件的使用通道设计上,可以设计为几个元器件共同使用一个通道,进而实现线路通道的减少[1];②在元器件的使用数量上,可在保障基本功能之上,通过技术创新,尽可能减少对元器件的使用数量;③在设备组成上,尽可能使用软件对硬件进行代替;④对于设备中的一些模拟电路可使用数字电路进行代替。但在整体的线路简化、优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为了最大化的简化路线,而导致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集成电路板被过载烧坏的现象,更不能将一些成熟性不足的技术和设计方案使用到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子线路的优化和简化中。

4.2深化低耗功率设计

目前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提升设计方面,低耗功率设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从整体上进行观察,低耗功率设计还有很大的进一步深化空间,因此在提升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方面,可以进一步对低耗功率设计进行深化。从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性能上进行观察,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正逐渐朝着高密度化以及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了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中元器件数量的增多以及集成电路在能耗方面的提升,进而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持续发热的现象越发凸显,而这一问题就可能会导致,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使用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在目前已有的低耗功率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低耗功率设计,保护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路安全,也提升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2]。

4.3依托维修性设计提升设备可靠性

除了设计制造环节提升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之外,面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机械化工作环境和恶劣天气导致的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损坏,还需要通过维修性设计,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后期使用上提升其可靠性。具体而言,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制作人员必须保障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在故障出现后的检查和拆卸十分方便;此外对于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一些元器件必须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不能大量使用一些不再生产和使用的元器件。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整体抬头,以及通信电子设备的不断多元化和多样化,人们逐渐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本身,也直接对通信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也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要求。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方面,制造技术及制造条件、机械化工作环境、恶劣天气、外界电磁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基于这些影响因素以及结合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特殊性,不断优化、简化电子线路、深化低耗功率设计、依托于维修性设计提升设备可靠性是切实有效保障航空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值得相关企业充分合理地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电讯技术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

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管理,则需要依据计算机电子通讯信息、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对各部分的物质要素进行正确分配,力求各种物质要素得到最良好的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某些物质要素进行必要的改变,依据电脑电子通讯讯息、技术建设的工作的进度及安全要求来完成整个电脑讯息、技术工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遍及,社会各行业对电脑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是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它有利于各种工程工程的管理,也可以使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施工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另外电脑电子讯息、管理还可以对各种工程讯息、进行快捷的存档、获取、交流和处理。我们在工作中使用讯息、技术时需要有效地利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发挥电子讯息、技术的最大作用,依据不同工程的管理需要进行正确的动态改变,使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1信息保护工作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主要以人工记笔记的方式来开展,这种传统的讯息记录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的特长,虽然比较方便快捷,但是手工记录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不适用于传统工程管理中十分复杂的讯息保护。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能够让讯息记录更加快捷方便,其是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实现快速传送,最大限度降手工抄写的部分,能够更好的降低错误出现的几率,而且还能够对相关讯息进行更好的存储与管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特长能够弥补传统工程管理过程中对讯息保护部分的不足。

1.2工程管理计算

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这类精算必须要最大限度保障其精确性才能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本身的计算精确性就非常高,能够降低计算过程中的错率,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运用到工程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其计算上的特长,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3工程规划

整个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中工程规划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工程建设都是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其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更加规范。但是这样的工程建设必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非常复杂。为了让工程能够更加顺利开展,有必要对工程进行科学正确的规划,从而实施监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管理中对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工程规划更加有效率,保障工程规划的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导向作用。利用电脑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充分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物质要素共享,借助更多先进的经验,对当前工程管理实施更好的规划。

1.4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成长的中坚力量,竞争的激烈程度毋庸置疑。如果企业想要想要在困境中生存,就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就工程管理而言,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情况,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作进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有很多现代化的软件和工具,利用这些软件工具,批量操作的技能,可以很方便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如果现代的建筑公司,仍然固步自封,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必然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不利于发展。

1.5提高管理效率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很多软件和工具设计上都很简洁和人性化。软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工作,相比于人工,机器可以批量操作,而且速度远远高于人类。得益于这些优点,当今很多大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在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合理的而利用计算机的优点,可以提高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处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方法

2.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若要在工程管理中更好的成长与使用,必须要配置高专业素养高的人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全面讲解电脑电子讯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将工程管理学识与技能充分把握,才能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要更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要善于学习,加强实践,从而更好的保障技术上的创新。

2.2加强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3、结语

目前,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学习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张禹峤.黑龙江科学.2014(03)

[2]基于工程项目管理视角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研究[J].吴勇.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