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十篇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十篇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45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1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各国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不论是军事竞争,还是经济竞争。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是影响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在国家发展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点与核心,一直以来都受到关注重视。从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来看,国防科技工业走军民融合路线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这使得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一、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国防科技工业属于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担负着强军和富国的双重使命,主要涵盖: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核六大行业[1]。国防科技工业的根本在于强军,提供必须的军需用品和供给,为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保卫国家安全提供物质条件,这是国防科技工业首要任务,更是立业之本。此外,国防科技工业在制造业中也发挥着引领作用,牵引着国家经济发展,通过把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技术开发投资量大。从目前实际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情况来看,军民融合是新时代各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二、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

 

实际上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各国军事预算的减少,为了满足军事需求,西方发达国家便已开始通过扩大民用工业技术的方式来进行军事工业,从而满足军事需求。美国就是早期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国家,一九九四年九月美国针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制定了相关法规,并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认同,这为美国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框架创造了条件[2]。军民融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建设的总方针。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延伸,是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创新潜力,合理配置民用资源与军用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需求,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三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时代背景下世界军事环境及经济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各国都在纷纷发展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作用,并投入大量资金给予支持。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

 

(一)建设方向

 

军民融合已成为一种主流模式,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就以军民融合为主要形式。日本也以这种模式为主,通过国防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另外俄罗斯也是如此。我国应认清当前国际军事及经济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进程,走军民融合路线。我国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中,应借鉴现有经验,吸取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同时反思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教训,避免走弯路,增强创新体系优越性,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健康发展。创新体系建设要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发挥技术优势,促进军民技术互转互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工业发展中的能耗问题、污染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3]。另外,要处理好军民关系,整合民用科技技术与军事科技技术,促进技术融合,建设统一的国防科技工业平台,以实现军民技术的互补、相互融合,突破军民行业限制,合理利用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解决公共平台技术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建设原则

 

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符合目前我国实际经济科技实力情况,不能过于盲目,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不是孤立的,是在一定环境发展形成的,与我国基本国情有着直接关系,若脱离实际情况,反而会制约经济发展。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整,暂时不可能构建尽善尽美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应循循渐进,逐步建立,稳扎稳打。另外,应在不妨碍我国安全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国际市场,根据技术创新需求引进新技术,丰富技术资源供给渠道,以提高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另外,应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高科技工业园区与国防科技园区,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集约化发展,活跃军民科学技术双向交流,发挥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中起到的主导作用,推动军民融合市场化改革,构建军民一体化发展格局。

 

结束语: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市场上,各国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已有很多国家走向军民一体化发展线路。我国也应积极构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促进军民融合,促进我国军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整合国内科学技术资源。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改革

1引言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为推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能力及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相关建筑、设备设施(可形成固定资产)和手段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是由国防科工局或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的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投资或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投资。国防科工局或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根据型号任务的研制需求,向军工单位和承担型号配套任务的民口科研生产单位进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军工单位和其他科研生产单位的发展曾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进行改革的战略需求。

2投资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2.1建设模式以保障型为主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设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任务保障型建设。此种建设模式任务针对性强,在满足重点研制生产任务需求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存在如下缺点:保障条件建设被动滞后,不适应整体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的要求;缺乏柔性和弹性,在研制生产任务完成后,固定资产闲置严重。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任务保障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的过程中。

2.2投资方式以政府投资为主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实行以政府为主的方式,政府既是投资主体,又是审批部门。近几年虽有改变,但总体上还没有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成熟的投资、融资方式,社会融资力度不够。这样导致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投入负担过重,政府投资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2.3投资项目管理不规范

虽然国防科工局和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加强了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规划计划、项目审批、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等管理工作的力度,但与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部分管理还不到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后评价管理、档案管理、招投标监管、保密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4投资重点不突出

在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各个军工单位和承担型号配套任务的民口科研生产单位都把争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增强自身科研实力、增厚“家底”的珍贵机会,争取每一次申请投资的机会,国家在投资方面重点不突出,虽然满足了部分单位科研生产任务的研制保障条件需求,但是没有在国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生产能力。

3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需求

3.1国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借鉴

在国际形势十分复杂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军事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也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其他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美国为借鉴对象。美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其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军工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和营利性机构作为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的承研单位,与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是合同关系,负责具体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自主经营,以赢利为目的。其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是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导,以风险投资为支撑。我国的军工单位大多是国有、国营单位,不完全是以赢利为目的,国家投资是其获得发展的唯一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不足。

3.2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方针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国防科工局都已经认识到了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和战略方针。《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和改革意见》中提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战略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其主要内涵:一是建设模式由任务保障型转向任务能力结合型;二是体制机制由计划指令为主转向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努力掌握和拥有支撑武器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四是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大力推进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集约化,加速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

4.4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

其根本目的是要大力推进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集约化发展,加速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所以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注重能力建设投资项目的内涵需要,突出集约化发展要求,加强柔性化建设,不能一味地追求扩大能力。在投资项目建设中,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和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4.5完善和建立政策法规,强化监督评价机制

要以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改革的要求为根本出发点,认真理清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有关法规,协调解决因时间、环境和管理部门不同等造成的不同法规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理顺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法规,制定可操作的投资管理办法和规定,将转型升级战略以法规要求的形式落实到投资管理工作中。

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突出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机构、项目法人和社会中介机构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制定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使用的有效性,提高投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实际效果。

5结论

从世界范围发展的趋势来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改革,对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推动军工单位和其他科研生产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庆剑.对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与转型升级战略的思考[j].研究与探讨,2007(2).

[2]苗宏,周华.美俄日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及特点[j].国防技术基础,2010(1).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3

[关键词];邓小平;;国防科技思想

国防科技是一个国家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三代领导人的国防科技思想是伴随着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而形成的重要思想,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源泉。因此,对、邓小平、三代领导人的国防科技思想进行综述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艰辛发展历程,增强建设我国国防现代化的紧迫感,树立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信心。

一、关于三代领导人对国防科技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论述

(一)重视国防尖端武器对战争和革命的重大影响

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经注意到军事技术对红军战斗力的影响,并指出红军的“军事技术太差,作战只靠勇敢”现状。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面对日军的节节深入,分析指出,我军的技术落后是主要原因。要想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优势,夺取胜利,必须有新式技术装备的足够数量的军队,用现代新式武器打击敌人。共和国建立初,面对抗美援朝中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我国军事经济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敏锐地看到新式武器装备对战争样式及国防建设的重大影响,强调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在的亲自关怀下,我国开始搞尖端技术,研制核武器。他不时地告诫大家,要在世界上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我们自己的尖端技术和武器,我们要生产更多的我们自己的飞机、大炮、原子弹。

(二)邓小平强调要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邓小平十分重视尖端武器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是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使中国的影响力遍布世界。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邓小平意识到科技对军事的重大影响。在客观分析我军的实际情况后,他指出我们不唯武器,但要正视当今世界新技术战争对武器装备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的事实,需要增加武器装备中的技术含量,提高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与质量。他强调科学技术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关键,要发展高科技,增加国防科技的投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提高我军的武器装备水平。

(三)高度重视现代化科技对军事领域的影响

认为我军能否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关键是要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指出,我们不是唯武器论者,但先进的武器毕竟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是不能忽视的。在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重视国防科技研究和国防工业,逐步改善武器装备水平,增强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含量,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国防科技思想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国防科技观与新时期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关于三代领导人对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的关系的论断

(一)国防工业是国防科技的基础

国防工业是国防科技发展的基础,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防工业先于国防科研成为社会独立的行业。(2)不但国防科研的方法、手段和过程需要国防工业的支持,而且国防科研最终成果的取得也离不开国防工业的制造技术。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集中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将国防科技建设发展工作列为“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要求五年内初步建立起国防科技工业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决策和部署,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邓小平发出了实施民战略的进军号令。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抓紧武器装备研制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国防科技工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抓住了国防科技工业存在的要害和关键。这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各方面工作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国防科技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1956年在的关怀下,亲自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以此为指导,在国民经济方面提出发展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和自动化技术四项紧急措施的同时,在军事工业方面也提出了发展喷气(火箭、导弹)和核技术的两项措施,从此我国新兴的科学技术开始发展起来。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下,成功研制出以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为标志的一大批尖端科学技术成果,打破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核讹诈”政策。

邓小平对国防科技的重要性有着精辟的概括,1978年3月18日他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最为关注的问题是,积极推进国防现代化进程,加快国防建设的发展。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要为确保这一战略方针的胜利实现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

(三)国防科技与工业的发展要“寓军于民”

早在1956年,就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就指出:“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后来中央军委制定了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的方针,只是由于形势的变化,此项方针没有在实践中实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军民结合的思想,强调国防工业要军民结合,以民养军;要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以军为主搞军民结合。邓小平的军民结合思想,即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指导方针,其基本思想就是要处理好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关系,平时与战时的关系,军品任务与民品任务的关系,最终实现以民养军的发展目标。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世界政治、军事格局,强调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指出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

三、关于三代领导人的国防科技人才观

(一)历来尊重人才,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十分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早在战争年代,就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为此,他主张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军队。新中国成立后,把知识分子问题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紧密联系起来,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的科学水平而奋斗。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许多科学家被威胁和迫害,为营救和保护这些科技人员献计献策,体现了他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二)邓小平强调国防科技人才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关键

邓小平的国防科技人才思想主要有三点:

第一,十分关心和重视国防科技队伍的建设问题。

第二,充分认识人才的战略意义,通过改革,建立人才培养和管理使用的新机制。

第三,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中青年国防科技人才,保证国防科技事业后继有人。

(三)独具特色的军事人才观

站在世界军事革命的前沿,着眼于我军实际,对军事人才建设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根本标准和优化军事人才成长环境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了有其特色的军事人才观:

第一、提出了发展国防科技事业要以人才为本、军事人才尤其是掌握现代高科技的军事人才是建军治军的根本的思想,突出强调了军事人才的战略地位。

第二、提出了“高素质、复合型”的军事人才标准,确立了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第三、提出了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是“军队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明确了选拔使用年轻军事人才的根本标准。

第四、提出了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选集(第5卷)[m].北京:战士出版社,1977.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4

好军民两用人才,高、中、初职称人才要具有合理的比例,从整体上加强情报咨询研究、信息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相应配置,使整个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2.加速国防科技情报运行机制的转变

运行机制的转变,核心是管理模式的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引入竞争机制,国防科技信息产品也要商品化。在确保国家机密,做好为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服务的前提下,国防科技情报也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并创造出有效的经济效益。因此,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和系统化的要求,建立若干个国防科技情报专业联合体,开发具有特色和重大影响力的拳头信息产品,创办国防科技信息市场,按照市场机制向国际规范靠拢,投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国防科技情报事业上新的台阶。

四、实施跨世纪的国防科技情报人才工程

实现跨世纪国防科技情报发展战略目标,关键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跨世纪情报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栋梁。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这是国防科技情报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人才培养要根据国防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目前重点是培养100名专业技术精、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即在国内外科技信息界有一定的地位与影响,有较高的科学造诣和较宽的科学知识,能组织和带动广大科技情报人员富有成效地开展情报工作的帅才和将才。要特别重视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培养与使用,创造一种有利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环境与机制,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国防科技情报人员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为国防科技情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地做出新贡献。

五、强化国防科技情报的科学管理

一项工程建设的成就一般都认为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强化科学管理是完成跨世纪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各项任务的关键。要积极推进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步建立指令性国防科技情报计划项目与合同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使是指令性计划任务,也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以目标管理为原则,加强对各项计划任务,特别重大国防科技情报项目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大力提高国防科技情报产品质量。要积极探索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费用有偿使用的可行性办法,制定“重大国防科技情报项目管理办法”,充分利用政策与法规,促使国防科技情报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国防科技情报事业在跨世纪的轨道上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搞好三项情报服务

1.坚持搞好为各级领导管理决策科学化服务

这是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情报是管理决策的重要条件,管理的职能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决策的思想和方法则是渗透于一切职能的贯彻执行过程之中。这就是说,决策是科学管理的首要任务,而正确的、优化的决策则是建立在方案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方案的科学论证又是以必要的情报为条件。正确的决策都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分析得出来的,在决策过程中,不论是目标的确定,方案的拟定与优选,都是依据情报工作提供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情况明,才能方向对。情报的加工、处理和传递为管理职能的正常覆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情报是管理决策科学化的基础。因此,必须始终不渝地抓好情报的分析研究工作,为各级领导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搞好为科研设计和产品试制服务

为科研设计和产品试制服务,是科技情报工作的基本任务。情报所反映的是各个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情报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这种超前性作用机制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它为科研、设计、试制的发展指明方向,奠定基础,开辟道路。只有充分地掌握情报,才能高水平、高起点地确立现代科研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技术途径,推动科学技术沿着正确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所以说,情报工作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开发与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也有赖于情报工作的媒介作用。科研成果只有以情报为媒介,渗透于科研生产过程之中,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科研生产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效果。

3.坚持搞好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服务

目前国防科技工业还处于转轨变型的关键时刻,搞好情报服务对振兴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当今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以情报竞争为前奏的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企业情报素质和情报能力,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捕捉情报,开发和利用情报资源,在深化改革,建立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尤其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中作出正确的决策与选择,才能确保现代企业各环节相互协调发展,努力促使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出口支柱性产业和世界强大的竞争集团。

二、大力加强三项情报基础业务建设

1.大力加强国防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为了迎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革命和军事革命的挑战,增强国防科技情报对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整体保障能力,必须大力加强国防科技情报电子化网络系统建设。这个网络系统不仅要覆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大部分地区和单位,而且必须与国际上inteRnet、CeRnet、aCDnet等大型信息网络系统互联,确保所有国防科技工业用户都简便及时地享用网上的信息资源。而且还必须具有为军民结合、远程继续工程教育和其它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功能,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

2.大力加强国防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

这是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相配套的战略举措。如果只有网络系统,没有信息资源,就等于无米之炊。因此,建设一个资源丰富、媒体多样、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反应迅速的国防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当前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信息资源建设要本着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加强磁盘、光盘、声像及其它电子型信息资源的搜集、报道和传递工作。当前,要特别强化国防科技报告的征集、整序和存储工作,建立完整的国防科技报告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网络条件下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报道和提供服务,进一步搞好各级信息资源收藏单位的合理布局,以提高国防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整体效能。

3.大力加强国防科技情报手段现代化建设

实现情报手段现代化是提高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效率、效益和效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国防科技情报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后在信息处理、信息咨询、编辑出版以及信息产品的制作与开发方面,都要充分利用信息压缩存储技术、声视频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光盘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情报工作各环节的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全面提高国防科技情报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各情报单位的主要情报人员都应配备微机,实现传统的手工作坊方式向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式转变,使我国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与国内外接轨,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产品。

三、加速国防科技情报结构的调整和运行机制的转变

1.加速国防科技情报结构的调整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5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十二五”期间,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要求,坚守“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明确战略定位,牢记“首要责任”,勇担“核心使命”,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技术和人才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系,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以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闪耀着历史辉煌的答卷。

2011年的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明确了国防建设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党的十又明确提出要努力建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党的十以来,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以强军为首要责任,切实履行好“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忠实履行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励精图治、阔步前行,各项工作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武器装备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批新装备完成定型并装备部队,装备体系向高新技术为主体转变:军工核心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科研生产向体系化、信息化、自主化方向转变,研发模式向自主创新转变,武器装备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提高: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国防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专项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军工发展方式向提质增效升级转变,对国家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军民融合工作迈上新台阶。全面深化改革和军民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和资源的军民结合,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向深度融合方向转变:军工人才队伍实力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统筹推进人才建设,军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大幅提高。军工人肩负使命、克难攻坚,硕果累累,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胜利完成,取得了新的发展跨越,成就了共和国的骄傲。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通过开放合作扩大发展空间,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通过提质增效提升发展水平,通过加强党建为发展提供保障,焕发军工情怀,为圆中华民族ゴ蟾葱说摹爸泄梦”而不懈奋斗!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6

1.继续加强为国防科研服务的力度,增强服务功能

中央军委指出军队建设要实现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两个转变,其核心就是要走“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道路,不断提高国防科研的强度、力度。而国防科技情报作为科研工作的耳目、尖兵应该继续做好国防科研的情报保障工作,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满足军队建设两个转变的需要。

1.1为国防科研的科学管理服务

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决策,而为决策服务则是情报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情报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正确、优化的科学决策是建立在对备选方案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而方案的论证又是建立在对大量情报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基础之上。可以说情报工作是决策的“源”,没有情报的支持,科学决策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防科技情报部门作为科学决策的参与者,一方面占有在量翔实的第一手情报资料,另一方面又没有某一专业偏见、局限。因此他们能够提供客观公正的备选方案供决策之用。在高技术日益成为国防科研重心的今天,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应不断加强收集、整理、分析科技情报的能力,增强服务功能,为各级领导的管理决策作好参谋。

除了为科学决策提供情报保证,国防科技情报还具有预测和反馈的功能。情报人员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处理便可以得到预测性的情报,从而为制定中、长期计划提供依据。同时任何一项决策的成果评价也可以运用一定的情报资料来进行判断。

1.2为国防科研和设计生产服务

科技情报的一项基本职能便是为科研和设计生产提供服务。

国防科技情报在新形势下为国防科研和设计生产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国防科研项目的立题需要科技情报为之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我军在实现军队建设的两个转变过程中,随着武器装备研究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研制费用和风险也日趋增高,在这种情况下的立题对于课题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科技情报往往是相关各方面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失败的教训。科研人员只有充分利用科技情报的前瞻作用,才能高水平、高起点、低风险地确定科研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技术途径。因此科技情报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努力提高情报服务的水平,完善服务手段,为科研项目的立题提供情报保障。

1.2.2科研和设计生产工作需要科技情报的动态支持

情报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国际、国内有关学科、技术的发展现状,为科研人员提供实时、准确、广泛、翔实的资料。在科研人员研究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能够为他们提供思路。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提供充分的情报支持,真正起到“耳目,参谋”的作用。

1.2.3国防科研成果需要科技情报的理论论证

一些国防科研成果由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不一定能够采取实验方法获得全部的技术性能指标,这时就需要科技情报进行补充。

转贴于

2.面向军队基层,扩大情报服务范围

情报作为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信息,与物质、能量地起并列为人类三大可资利用资源和财富。因此科技情报不应仅仅局限于为科研部门提供服务,而且应该多层次、大范围的面向军队基层。科技情报工作者也应充分利用占有的大量科技资料,开发出适应部队基层需要的信息产品,将国防科技发展的动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基层的干部和士兵,不断提高我军基层作战部队的人员素质,满足军队建设两上转变的需要,使我军成为一支人才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明之师。

3.加强科技情报工作的自身建设,满足军队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

3.1加强国防科技情报“源”的建设

情报源的建设包括国防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情报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的建设等三个方面。

3.1.1建立一个资源丰富,系统全面,结构合理的国防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情报源建设的基础,这也是当前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信息资源建设要求我们的情报工作必须实时、全面、动态的收集国外的各种科技信息,特别是在媒体多样化的今天,情报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期刊等书面资料,还必须大量收集、传递磁盘、光盘、声响和其他电子型信息资源,不断扩大国防科技信息总量,满足国防科研的需要。

3.1.2静态的信息不能发挥其功能,只有流动起来,信息才能转化为资源为人所用。国防科技信息要实现迅速传递,在最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加强情报电子网络系统的建设。作为今后管理信息资源的一种方式,情报电子网络系统的建设必须受到重视。

3.1.3情报研究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情报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大量的信息有序化工作可由计算机完成。因此情报研究工作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信息加工技术,加速我国科技情报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3.2加速国防科技情报组织调整

国防科技情报组织结构必须适应国防科技工业转轨的现实需求和我国军队质量建设的长远需求。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要实现军民结合、缩小规模必然导致国防科技情报组织结构的精简合并,另一方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又要有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保障,这要求国防科技情报必须保持一支精干强有力的情报队伍。因此国防科技情报组织结构应朝着“小规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确保军品的同时,分流一部分人员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从而形成国防科技情报系统中军民结合,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新格局。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7

关键词: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战略意义;战略对策

1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国防科技领域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国防经济和国防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不仅具有国家创新体系的共性,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首先,国防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国防军事科研机构、院校和军工企业等部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都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是针对特定的军事需求制定研制项目,集中科技人才,实行严密的组织管理,关键项目甚至要组建大型研究、试验基地,才能展开创新活动。其次,国防科技创新是军事需求与国防计划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以国防安全为主导,以国防战略为依据的武器装备的创新活动,它必须根据新的国际安全形势下的军事需求和本国的具体情况确定优先发展的军事技术领域(即关键技术领域),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先期技术演示验证上。再次,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技术创新源主要是军事科研院所、军事院校及国防部门的有关单位,其创新资助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预算。最后,政府直接干预,实行集中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组织管理体制的重要特点,这是因为现代国防科研项目往往需要大量尖端技术手段和大型的综合试验设施,需要集中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涉及到众多科技、工业部门,耗资巨、风险大,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

2 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

2.1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军民技术互转互用。能极大地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2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军民技术互转互用。军民融合促进创新,可以极大地改变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2.3有利于增强科技资源整合能力

实现军民融合,军队科技平台和民用科技平台互为补充、互相结合,形成以军民、军地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依托双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能突破军民之间、行业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界限,促进军民双方科技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弥补公共科技平台资源的不足和分布的不合理性,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

2.4有利于提升国防科技创新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蓬勃兴起。它们具有机制活、起点高、负担轻、重视高新技术开发以及易于吸收国外资本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特点:它们生产的产品周期短、市场实践充分,很多产品已出口,有些商品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行业的同类产品,完全有能力参与军品市场竞争。推动军民融合,有利于发挥民用的科技优势,及时有效地为军工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弥补军事装备技术出现的断层,从而整体上促进国防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2.5有利于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良性发展

军民两用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必须进入市场,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在市场的竞争压力下,积极开发新的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从而促进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市场上获得的经济回报,有利于增加其改进技术所必须的资金,形成不断创新、良性发展的局面。

3 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问题与障碍

3.1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

迄今为止,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还没有解决,制约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存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军、地科技部门都有权独立提出国家的科技计划。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科技资源使用浪费;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协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国家军用、民用科技计划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没有发生重大转变,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防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滞后;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基础类、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受到冲击;国防科技创新系统和民用科技创新系统分离的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3.2民拥军的渠道不畅

在民拥军方面,虽然已有一些科研院所和民品生产企业参与了军品研究和生产,但民品生产企业进入国防军工仍然存在着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①信息不畅――民用高校和企业很难了解军用在做什么、需要什么。②范围太窄――军用开放给民口高校和企业参与招投标的计划,范围非常窄。民用的一些重要科研单位,包括一些部级科研教育机构,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已经积累了现成的成果和技术能力,却难以为国防服务,坐看国防单位从零开始。一些为国防建设做出很大贡献、很有潜力的民间科技型企业,被排除在军品招标系列之外,就是承担了国防科研任务,也无法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

3.3军工行业发展经营的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军工行业”以行政隶属关系而不是以最终产品的属性来界定企业的性质,这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利益圈子”,缺少流动性,对竞争机制有排斥倾向,从而导致效率低下、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危机意识不强,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薄弱,许多军工企业管理不善、机制转换迟缓,在用人、分配和理财方面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我国军工行业整体上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军事变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 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对策

200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要加快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科学、技术和商业的结合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商业和经济发展与运作模式。这一模式的正常

运转需要根据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政策、制度设计和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提供发展空间。

4.1加强军、民两大系统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建立军队和地方之间科技计划协调机制,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计划决策进行沟通和协商,设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和专家评议制度,相应的监管、激励机制和资源利用协调制度,从宏观上解决军民分割问题。第二,搭建“军民融合”的科技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建设由政府、军队、企业、高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的“军民融合”的科学技术公共信息平台,采用市场化机制运作,而向社会开放,联结军队和产业,着力研究共性与关键性技术,为科技动员提供高效的信息交换渠道。第三。调整现行配套政策,为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工业科研生产创造条件,发挥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社会力量支持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民用企业的物资和技术资源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给予参与国防工业科研生产的民用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促进军、民平等竞争。

4.2完善军民综合管理体制

根据我国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现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运行规律。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是处理好“寓军于民”的问题。统筹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对与国防工业关联度高、产业链紧密的民用工业,实行综合管理,对与民用工业关联度高、产业链紧密的国防工业,敢于开放。二是注意平战结合,对可军可民的企业,原则上应根据形势和发展趋势的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做出适时、适度、适合的调整。三是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别的产业和企业制定不同的质量和效益标准,如对“军管”企业。实行军事化管理,制定军事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标准,对“民管”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制定相应的质量和效益标准,对两种管理结合的企业,制定满足国防需要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和效益标准。

4.3加快制度创新,构建体制保障

首先,加快军工企业改革。按照企业“资产特定性”的不同,在规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产重组,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等形式,允许民营经济、外资及合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实现结合效益。同时,大力培养军民两用人才,积极引入民间经济成分及其技术力量,扩大产品的军民兼容性。其次,建立人才吸纳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双向选择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国防科研单位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制度、人才保障制度以及福利制度。第三,创新政府运行机制。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建设现代行政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载体,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构建法制政府、诚信政府和高效服务型政府。切实发挥政府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4.4建立健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制度始终是各项事业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在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同样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一方面,在宏观领域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要逐步建立适应军民兼容性产品的生产开发以及市场流通的法律法规,同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监督产品市场的运营状况。具体措施包括修订和完善我军专用和军民通用物资标准,扩大军民通用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军地技术开发和转让机制等。在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广泛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制度,如美国的《国防生产法》、《战略和重要物资储备法》、《国防工业储备法》、《1994年联邦采办改革法》等。同时,进一步加大执法和监察力度,大力打击在“军民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创造安全稳定的内部环境。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8

国防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期刊是指由国防装备研制、教学和使用等相关单位主办的期刊,既包括军队科技期刊,也包括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办的期刊。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要包括船舶、航天、航空、兵器、核、电子等行业,承担着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研制的主要任务。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研究院(所)办刊相当普遍,“一所一刊”或“一所多刊”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既包括众多公开出版期刊,又包括为数不少的面向国防系统或本行业发行的内部期刊。国防科技期刊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问题。

国防科技期刊的特点

国防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国防相关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和评述国外国防领域新的理论方法、技术进展和研究动向,是国防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期刊在为国防科技工作者交流成果、扩大视野、启迪思路,在推动国防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民用科技期刊相比,国防科技期刊由于国防科研的特殊性而有其自身特点。

与办刊单位主业一致性高,期刊特色比较鲜明。我国国防科技期刊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分工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分工有很高的一致性,期刊的选题范围一般均与其办刊单位的主业相当吻合,期刊特色比较鲜明。

保密要求严格,内容需经脱密处理。国防科技期刊因为植根于国防科研一线,其选题和组稿多来自于科研一线的需求,稿件具有型号研制和工程应用背景,因此对保密的要求很高。在投稿和审稿过程中均应符合相应的保密程序和要求。无论公开期刊还是内部期刊,来稿中涉及到的关键数据和技术细节等要按其发表范围经相应脱密处理方可发表。

读者群相对固定,具有小众期刊特点。国防科技期刊均以服务科研、引领创新、支撑发展为办刊宗旨,内容专、深、新,其读者群主要分布在本单位、本行业及相关单位,读者群比较明确和稳定,发行量一般不大。

较受国内外关注,有较高影响力。国防科技具有高、精、尖性质,除了电子信息领域部分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技术之外,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大都是在国防领域率先得到使用的。作为国防科技成果的交流载体,国防科技期刊不仅受到国防行业读者的关注,也受到民用行业读者和国外相关机构的关注,因此,国防科技期刊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一般较高。以中船重工集团主管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为例,该集团公司主管的公开出版期刊有28种,分布在3个直辖市、9个省的12个市,分别由集团公司下属的21个研究所主办。其中核心期刊为13种,占比46.4%,而核心期刊一般是从各学科前20%~30%期刊中选取的,可见中船重工的科技期刊大都处于相应学科的前列。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与不足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公开出版期刊大都加入了国内的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国内的学术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主要有3家:一是同方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包含168个学科专题数据库,收录国内出版期刊9400余种;二是万方数字化期刊群,收录自1998年以来自然科学为主的国内出版期刊73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600余种;三是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约9000种。

公开出版的国防科技期刊大都加入了上述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以船舶科技期刊为例,中船重工主管的28种公开出版期刊中,除个别大众消费类和科普类期刊外,其他均包含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数字化集成平台中。这些数字化集成平台通过商业化运作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得到推广应用,有的还发行到了国外,大大提高了国防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部分国防科技期刊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这些期刊网站不仅可提供论文摘要和全文下载,有的还整合了期刊介绍、在线投稿、在线编审、流程管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参考文献校对等功能。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对于树立期刊品牌形象有一定积极作用。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议中存在的不足。如前所述,我国国防科技期刊大都由研究院(所)主办,处于“一所一刊”状态,期刊集中度小。目前,除了个别行业学会主管的期刊“抱团”与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洽谈独家授权的期刊数字出版合作之外,众多的国防科技期刊基本上是独自与数字化平台运营商签订数字出版合作协议,在合作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国防科技期刊淹没在普通期刊中,国防特色得不到彰显,并且期刊编辑部的经济利益难以保证。部分期刊虽然申请了域名,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但是网站推广力度小,网站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将纸质版内容数字化后搬到网站上,且内容更新慢,网站访问量小,影响力不够。

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大部分隶属于国防科研单位的科技信息部门。由于国防科技期刊具有公益性,编辑部赢利能力弱,期刊办刊经费基本上是由主办单位划拨。期刊编辑部及其所隶属的科技信息部门均不属主办单位的主要经济实体单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地位相对边缘化,在期刊数字化建设中要么内生动力不够,要么外部推动力不够。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规模一般较小,少的2~3个人,多的10来个人,满足日常的组稿、约稿、编辑、出版尚可,在数字出版方面人才明显不足。

并且,我国的数字出版不是出版界首先提倡并促成的,而是由数字技术提供商、开发商等企业率先提出的,出版部门大多是在数字化出版的大趋势下顺势而为。因此,期刊出版部门在主观上缺乏引导数字出版的主动性,在客观上缺乏数字出版的技术和人才。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途径

“借船出海”,发挥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的传播力。在目前国防科技期刊分散运营、期刊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国防科技期刊借助国内外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实现期刊数字化仍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国外科技出版集团,如汤森路透、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出版平台并持续更新,建立了信息采集、资源集成、在线服务、版权保护、学术评价、按需印刷、咨询分析、流程管理等―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加入其数字出版平台,有利于更大范围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吸引国际稿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乃至我国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显示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国内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也在不断加强内容建设,推出特色服务。如中国知网正在努力建设文献检索平台、编辑出版平台、评价分析平台、学习研究平台。其于近年力推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可以单篇或整期优先出版。这对于转变出版模式、缩短期刊时滞、确认论文首发权、加快学术成果传播速度、吸收高质量稿件、提高期刊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合作共赢,建立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目前,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甚至形成集群效应。在行业期刊门户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数“中国光学期刊网”,它集成了国内50种优秀光学期刊,成为了我国光学业界的门户网站。该网站还设有资讯、社区、培训、会展、企业等栏目。其中,资讯栏目又开辟有特别推荐、行业动态、科技动态、市场分析等子栏目。该网站的资讯栏目已成为众多高校、研究所、企业了解行业资讯的首选。

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网站建设,一方面能将最新科研进展和成果介绍给产业界,另一方面又能将市场需求反馈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这对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门户网站建设,形成集群效应,有利于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实现国防科技期刊支撑行业发展、引领知识创新的办刊目标。

在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应该打造龙头、联合图强。按照期刊集群的规模和目标用户群,优势期刊出版单位可以通过与行业期刊的互利合作,逐步建立三种层次的门户,即:单一行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工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期刊门户。

内外有别,打造内网特色的互动出版平台。国防科研单位大都建有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内部网,这些内部网部署有身份鉴别、入侵检测和审计跟踪等保密技术手段,再加上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保密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内部网为国防科技期刊,特别是内部期刊的数字出版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基础平台。

无论是自建期刊网站,还是集成数字出版平台的内网镜像,都可以利用内部网建立特色信息服务的互动数字出版平台。web2.0技术的兴起,为互动出版提供了机遇。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型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内网数字出版平台上,由于用户专业相近,且与社交网络一样有很长的在线时间,因此,可以开设兴趣组、知识论坛和博客、RSS、订阅推送等特色栏目。利用知识论坛、博客,用户能够发表博文,尤其是当用户在浏览期刊论文的时候,可以发表评论,从而实现期刊论文的在线评价和推荐;利用知识论坛和博客,也能够形成用户之间的更深层交互,促进企业内部学习型团队的形成。在保密前提下,甚至可以建立在线实验室,授权用户可以实时查阅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使数字出版平台与知识创新平台无缝对接。

适应改革,探索建立适合数字出版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旨在逐步提高期刊集中度,树立报刊出版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如前所述,多数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人员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对国防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转型既是机遇又充满挑战。要想化“危”为“机”,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必须直面期刊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在发展理念、经营模式、出版模式等多方面加以适应和转变。

我国科技期刊的赢利模式基本上为“上级拨款”+“发行、版面费、信息服务、广告”中的一种或多种。不靠拨款而能独立赢利的期刊少之又少。

在数字出版时代,国外科技期刊创造了开放获取的运营模式:其一是读者免费在线访问,年终发行印刷版支付较低费用;其二是发行两种版本,收费版提供附加服务;其三是作者付费模式,而付费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获得了协会或基金会的资助。这些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建议国家和国防相关行业设立出版基金,使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建立起“出版基金+作者付费(版面费)+信息服务+广告”的赢利模式。当然,无论采用何种运营模式,期刊内容的生产和加工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唯有一流的内容,才能带来衍生的增值服务及服务收益。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9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二、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加大对现有森林旅游景观的整合,形成森林旅游文化特色,不断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增加经济收入,逐步发展壮大森林旅游业。二是实施种苗工程,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对已建成的现有苗圃,积极引导,通过机制创新和改革,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基地,带动种苗生产、销售产业发展,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种苗花卉市场,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三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及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创名优绿色品牌产品,提高商品附加值。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加林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减轻生态建设压力。五是培育林业后续产业开发,重视引导农民开展林药、林草、林特等林下高效复合经营,发展森林野生食品采集业,使森林发挥最大效能。

三、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法规,做到以法治林。其次,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同时建立林地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资源监测,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第三,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严格“三总量”控制。第四,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第五,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第六,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着力促进森防工作由重防治向重预防战略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由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建设。

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林业科技“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发展实际的科技体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切实做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科技支撑工作。加快培育和引进优质、速生、抗逆性强的林木新品种,优先解决生态建设、天然林保育、防沙尘、森林灾害防治、商品林培育、木材高效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要重点抓好林木良种、困难地段造林技术、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退耕还林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成一批一定规模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稳定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林业国家标准化行业标准,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要加强行业人才规划和林业教育资源的管理,积极引导支持林业技术人员进行自学考试和函授、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继续为林业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强化行业培训,推进林业行业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切实搞好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林业科技服务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手段和水平,改善职工办公条件,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科技示范点建设,促进科技推广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抓好种苗和良种基地建设。根据林业建设的需要,重点建设种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中心、采种基地,逐步实现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化,种源基地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同时,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基本形成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完善提高国有林场管护站、木材检查站、森林公安派出所、林业调查设计队、乡镇林业工作站办公条件和装备水平,为基层林业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进行林业信息网络建设,用现代化手段,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传递,实现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建设好森林防火通讯网络建设和专业扑火队伍,提高防火指挥能力和扑救能力。逐步建立完善县级防火指挥室和扑火专业队伍,装备先进的火情信息传递系统,做到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员、指挥、交通、通讯、扑火机具、后勤保障六落实。

参考文献:

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篇10

军民两用作为一种国防科技发展思想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渊源。现代意义上的军民两用思想和军民两用技术的概念出现于二战后东西方两大政治利益集团的斗争,随着冷战结束而在国防工业转轨过程中受到强化和普遍重视,被视为解决一切产业问题的灵丹妙药。对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思想进行简要回顾,有助于对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状况、政策及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选择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技术的军用与民用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

回顾人类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史,技术的军用与民用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最古老的工具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是打猎和捕鱼的工具,而同时又是武器”。西方也有学者对此作了更细微的论述,“甚至在5千万年前,在理智的光芒第一次微弱地照射在人类的身上,给了他一点预感而不是真正知识的时候,人类就发明了一种工具,他既可以利用这种工具来改善他的日常生活,又可以用来作为杀死他的同类的武器——削尖了的石头”。中国古代兵家对这种军民两用的思想的认识似乎更加深刻,古代兵书以列举的方式对此作了具体阐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之具,其矛戟也;蓑薜簦笠,其甲胄、干盾也;镢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在阶级出现以前的这一历史时期,武器在本质上还是生产工具,还只是作为民用技术的物化载体而存在的。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军用和民用已经无法从单纯技术角度来区分了,现在无法绝对肯定有某种自然科学与军事发展无关,对它没有用途。一切领域的自然科学不是已经用于军事发展,就是对军事发展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混合生长

在国防科技史学者看来,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及战争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特别是以刀、矛、剑和弓箭为代表的冷兵器出现以后,生产劳动工具的那些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频繁的战争的需要。正如列宁所说,战争使人们懂得,“占上风的是拥有高度技术装备、组织性、纪律性和头等机器的人”。事实上,从古至今,战争对军工技术的需要与生产实践对民用技术的需要相比,更具有先进性、多样性和迫切性。著名科学技术史学家贝尔纳说:“自古以来,改进战争的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更为急迫。各国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却乐于向军用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极为重要”。于是,出现了专门服务于战争的军工技术,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开始分道扬镳。

但是,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从没有彼此孤立地发展。

军工技术发展与民用技术进步相互促进,互为外部动力。我虽然自有阶级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几乎所有重大突破都来自军工领域,但军工技术进步对于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和意义是在于其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或向民用技术的转化和对民用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民用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作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标志的生产工具,这样,一方面以民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支撑的生产劳动为军工技术研究开发提供强大而持续的物质和经济保障,另一方面先进的民用技术又反过向军工技术领域转化和渗透,推动着军工技术的进步。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外部动力。

战争与经济的矛盾运动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内在联系。从中国早期朴素的“寓兵于农”、“兵农结合”的思想,到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军工成本和军事实力的论述,无不体现出国防工业军民两用的发展思想。如,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实力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提出金钱是战争的中枢神经和主要支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国家军事实力的根源是生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以大炮和黄油的生产为例分析了军工技术发展的机会成本,在分析了稀缺资源的充分就业下的大炮与黄油的替代关系的基础上,指出“黄油并不是在实物上变成大炮,而是借助于把资源从一种用途转换为另一种用途实现转换的”,从更深层次揭示了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彼此联系。

武器与生产工具的设计、制造并无根本区别,而且始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纵便近现代以来,军民两用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存在后,在早期的政策制定者看来,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分野仍是模糊不清的。如,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官方声明中,宣称它的军事空中优势受到了英-法协和超音速飞机发展的威胁;一些对二次世界大战后和一次大战前有关军备竞赛的出版物的粗略调查也表明,军事领域和企业研究开发实践的机制和思想链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

军转民、民转军及军民通用一直是各国科技政策和国防科技政策的基本取向。尽管阶级社会以来,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相对独立地发展,但是各国的科技政策和国防科技政策无不强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军转民、民转军和军民两用,而且在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变得更加明显。例如美国国会运用立法手段,建立美国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前身),以促进新的航空技术在民用和军用两部门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政府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研究和开发活动,从而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就建立起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再如,前苏联在冷战时期推行的是与美国争霸的国家安全战略,虽然庞大的军工体系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其长期奉行的国防科技政策仍是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在争夺军工技术优势的同时,调节国防工业的内部机制和功能,扩大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军民两用技术是当前和未来国防科技政策的核心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一直是近现代以来各国国防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但真正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到战略核心地位的是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防预算的削减和国际军贸市场的萎缩,美国、西欧、俄罗斯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东西方对抗期间建立起来的大国防工业面临着生产能力的过剩和多余,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同时,对冷战以来实施的国防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美国率先从战略高度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其示范下,军民两用技术成为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各国国防科技政策的核心。

美国认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高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重组,几乎变成了国际政治体系内财富与权力的重组,国防工业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方面要压缩调整总体规模,另一方面要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因而,“不能维持两个不同的工业基础,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既满足军事需求,又满足商业需要的先进的国家工业基础”。为此,美国提出要大力发展既能提高军事实力,又能增强经济竞争能力的军民两用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一系列立法和政策制定活动,确立了军民两用技术在美国现行军用和民用技术政策中的核心地位,并强调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是建设可经济承受的国防科技的关键,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不仅仅是军工解困的问题,而是构建真正军民结合的国防工业体系问题。

促使军民两用技术成为国防科技政策核心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革命。现代高新技术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防工业的全球化,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一方面,全球高技术产业领域一时的市场变化,很可能导致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财富和权利的重新分配;另一方面,在越来越紧密的经济基础和网络技术平台上,使国际化的武器装备的研究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以至零部件采购变成了可能,并融入了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进程。在政府、军方的需求拉动和现代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军民两用技术就成为了当前科学技术最活跃的领域。

当前,世界各国对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高度重视,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当前国家科技政策和国防科技政策的核心,制定了数量庞大的发展计划和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不少国家还以立法的形式对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这种地位加以确认,从而强化并保障了军民两用技术在新世纪乃至更远的将来在国家科技政策和国防科技政策中的核心地位.

我国军民两用政策体系在实践中逐步确立

“奉军国则民力歇,养兵勇则国力又歇”。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知单纯发展军工高技术不可能为国防科技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也不可能建设一个经济上非常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早在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就指出:“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现在看来,毛泽东同志的这种思想是高瞻远瞩的,是新中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思想发端。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军委曾制定了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的方针。只是由于后来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封锁,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安全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再加上“十年动乱”带来的使社会主义经济一直停滞不前,所以,军工企业一直处于单一军品生产的状况。毛泽东同志的这种军民两用发展思想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的问题被重新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邓小平同志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军民结合的思想,他一再强调:我国的军工体制是学苏联的,要从照搬的旧体制中解放出来;1982年1月他明确提出国防工业要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16字”方针。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和“16字”方针的指引下,国防科技工业由过去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变成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它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努力提高国防科技水平,研制发展新的武器装备,为提高我军战斗力服务;二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发民用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落实“军民结合”的方针的主要举措还是强调军转民和发展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1985年3月13日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没有脱离这种思想。该决定提出,“国防科研机构应当建立军民结合的新体制,在保证完成国防任务的同时,面向经济建设,加速军用技术成果向民用的转移,大力开展民用产品的开发研究。”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央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世界政治、军事格局与形势,果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战略决策。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保障国防建设的前提下,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特别是近年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确立了国防科技工业建立“寓军于民”新体制和形成“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机制,并在多个场合作出了很明确的指示。指示我们要“军民建设一套工业基础”,要坚持“军民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宏观协调和行业指导,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国防科工委成立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工作组,以协调和指导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并制定了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规划与编制了相应的计划。特别是1999年以来,国防科工委先后与北京市、湖北省先后签订协议书,积极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创新。

国防科工委与北京市政府于1999年11月24日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决定共同构建高科技产业化区域网络,加速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的建设,推进国防科技与首都经济的结合,建设北京国防高科技虚拟园区。园区建设目标是展示知识经济时代鲜明特点、具有我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防科技、军民两用技术和民用高科技的创新基地。

国防科工委与湖北省政府于2000年11月23日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拟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设立军民两用技术虚拟产业园,决定以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领域合作为主线,加快国防科技成果的推广,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促进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