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24

急救总结篇1

现将质量月总结如下:

一、学习活动思想,深刻理解“质量效益年”和“质量月”活动精神,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强化质量管理、提高职工素质、改善医患关系、化解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院”作为工作中的指导方针,突出服务意识,提高医技水平,将120急救中心这一活动窗口展现的更加完美。

二、具体活动安排:

1、集中学制度,提高全员规范意识和理论水平:会后我们立即组织了对十四项核心制度和患者安全目标的学习,要求人人理解掌握核心制度。

2、开展技能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在本月内,将在全科人员中集中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医疗护理人员着重于“危、急、重”患者的规范化抢救程序,对于CpR、重度路脑损伤、呼吸和循环衰竭、严重过敏等常见重症进行系统培训。重点着眼于简单医疗条件下的快速诊断和抢救,提高诊断准确率,用药的合理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3、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在原有抢救“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路径深度,并根据现阶段群众对医疗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结合我科的发展规划,制定新的抢救预案和抢救路径,不断走正规化、规范化道路,以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4、强调服务为本意识,构建和谐救治关系:在提高医技水平的基础上,强调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我科接触患者多为“危、急、重”患者,患者危重、家属焦急,极易发生沟通障碍乃至发生矛盾,如何正确和良好的处理这种关系一直是我们不断学习和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正值此活动中,我们将专门针对“医患沟通”进行学习,将沟通作为专门一项进行讨论。

5、提高调度、保障水平,让急救车量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调度工作作为急救中心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急救中心的正常运转,因为车辆内环境限制,急救车量在频繁接受诊疗任务时,医疗药品、用品、耗材的补充,车辆的清理、消毒、加油、保养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将进一步制定详尽的处理预案,以确保在极端条件下急救中心车辆能拉得出,用得上。

急救总结篇2

天津市委市政府、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在民政民生方面统一工作部署,由**街工委指导并布置我村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城乡均等政策落实工作任务。村两委及帮扶组按照街道具体工作要求,结合村内实际情况,扎实推进困难群体临时救助暨“救急难”政策落实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讨论学习,掌握政策

在村党总支书记带领下,村两委与帮扶组共同学习、研究了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共同讨论如何推进该政策落实到位,并对任务推进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二、大力宣传、积极推进

村两委班子及帮扶组积极推进困难群体临时救助暨“救急难”政策开展落实,通过积极入户宣传走访,统计摸底,确保政策100%落实到人,政策深入人心。负责低保同志严格按照规程、标准,详细上报名单信息,并按照规章流程执行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城乡均等政策落实工作,保证政策精准到人,政策应享尽享,让低收入困难群体真正享受到政府的专项福利。

急救总结篇3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党的召开后的第一年。党组织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始终围绕“群众、服务、生命”这条主线,本着“严谨、快捷、厚德、博爱”的宗旨,切实推动党建工作走在前列,为建设好院前急救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现将2018年党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党建,提高党性修养

1.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和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总要求。一是坚持每月理论学习制,按照卫计局党委下发的《理论学习专刊》,开展每月一次的专题学习签到,做到学习必有体会,有体会必有交流的学习格局。截止到12月,已收到心得体会文章近65篇。真正做到学习不过场,不走形式,做到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二是改进党支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和廉政学习方式,定期开展支部组织生活,由支部书记牵头,落实专人整理好党建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包的形式分发给每位党员,解决了党员党建、行政、调度工作因步调不一而产生的工学矛盾,进一步加强了全体的党员的理论素养,提高了政治站位。

2.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党性认识。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一是以建党97周年为契机,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即上海一大会址,开展红船精神的主题教育,以党支部书记带头学、带头讲的形式,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入党的初心和发挥带头作用的决心,深刻唤醒了党员宗旨意意识,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时刻保持工作干劲,扎扎实实地做好院前急救的服务工作。3.创新学习载体,注重教育实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丰富学习方式。通过党建红云平台、红云app和电影、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收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等红船党课,利用党日活动观看《无衔女将--张琴秋》、《邹碧华》、《榜样3》等纪录片,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决心沿着的伟人的足迹,开拓创新,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行为党建,推进党风廉政

1.强化责任落实,明确任务分工。执行党建责任清单制度,完善落实党建领导责任《任务清单》。6月份,签订了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行风作风建设、安全维稳、生产安全等责任书,实行“书记带党员、党员带职工”以及“行政领导带中层、中层带职工”的双重落实机制,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为120急救服务”的大局意识,真正将“定责”、“履责”、“述责”、“评责”和“问责”落到实处,确保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高效。

2.强化作风效能,树立良好服务形象。开展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守住道德底线、严禁高压冲线”。用党性不断推进120调度安全质量控制工作,1月份对每单调度任务从地理位置的熟悉度、调派的合理性、语言的规范性、服务的专业性、回访的及时性以及群众的满意度进行全面侦听。严格规范调度流程,有效避免调度失误,年内无一起重大调度差错,大大提升了120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3.强化民主监督,营造廉洁氛围。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落实述职述廉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报告制度,严格单位内控财务审计,外出审批报销,公费接待等制度,坚持再监督,再检查,再整改原则,建站至今无一列违规操作,所有建设项目均按要求按流程规范操作,在全站上下营造了一种风清正气的廉洁氛围。

三、加强制度党建,健全党建机制

1.完善单位规章制度。规范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内生活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做到每季度上一次党课,无特殊情况每月召开党员会议。9月份,由党支部书记牵头,各科室负责人落实各项制度的意见征询,并最终于11月完成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作风效能建设》等制度,为提高院前急救的服务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确保各项工作事事有制度管理,件件有章可循。

急救总结篇4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预后

重型颅脑外伤常合并多种严重的多发伤、失血性休克,且病情危重复杂,伤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平时较常见,有报道显示[1],颅脑外伤约占全身创伤的10%以上,而在创伤致死的患者中,一半以上与颅脑外伤相关,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地对颅脑损伤的程度进行判断,并尽快进行救治,较早的采取手术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状况。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进行院前急救的10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有急诊科收治的2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141例车祸伤,52例高空坠落伤,31例击打伤,其他原因造成的重型颅脑损伤8例;临床症状:开放性损伤64例,闭合性损伤168例,昏迷72例,双侧瞳孔不等大42例,双侧瞳孔散大33例,四肢骨折42例,肋骨骨折32例,脊柱骨盆骨折22例,腹腔出血11例。全部患者或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是否经过院前急救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未采取院前急救直接入院治疗患者,共127例,其中男83例,女44例,年龄5~72岁,平均(43.6±11.2)岁;观察组为采取院前急救直接入院治疗患者,共105例,其中男73例,女32例,年龄6~75岁,平均(44.2±10.3)岁。两组患者的在临床一般资料及损伤类型、致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未采取院前急救,直接送至医院进行治疗。观察组首先经专职急救人员采取院前紧急救治措施,再行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其中院前急救处理方法如下:如患者仍处于危险境地,需即刻将其转移至可实施抢救措施的位置,1min内对心率、神志、血压、瞳孔等进行重点检查,并对开放性创口进行处理,心脏搏动及呼吸停止患者需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头部创口予以加压包扎,对患者呼吸道异物进行及时清除,必要情况可采取气管插管,双通道快速输入代血浆、生理盐水、甘露醇等,吸氧、留置导尿、输液,并告知家属转送途中的危险,途中对患者呼吸道及输液通道,观察呼吸、神志、瞳孔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于合并肢体脊柱骨折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固定制动,包括小夹板,颈托等以避免出现二次损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存在开颅指征者,在转运时即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好手术准备;而对脑疝不宜进行长途转运者,需就近在有条件医院进行手术,使颅压得到缓解。

1.3治疗效果判定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自理;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很大帮助;重度残疾:生活明显依赖,卧床但神志清醒;植物生存状态[2]。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的105例患者经过上述院前急救治疗,入院后继续进行专科治疗及追踪随诊,其中生存63例(60.0%),其中恢复良好27例(25.7%),中度残疾15例(14.3%),重度残疾20例(19.0%),植物生存状态1例(1.0%),死亡42例(40.0%);未经院前急救的对照组127例患者中,生存44例(34.6%),其中恢复良好15例(11.8%),中度残疾8例(6.3%),重度残疾19例(15.0%),植物生存状态2例(1.6%),死亡83例(65.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由于病情危重,颅内压增高较快,造成继发性损伤较严重,致残、致死率较高[3,4]。院前急救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作用在近年来作为急诊科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急救工作者的注意:(1)现场急救首先将伤员脱离危险场所,放置于平坦可实施抢救的位置进行急救。(2)呼吸道保持通畅,用简易的方法建立气道,如气道内吸引和应用气囊面罩进行简易辅助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最可靠的人工通气办法是气管插管应用气囊等辅助通气,这样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清除,避免误吸,改善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有足够的氧供,减少低氧血症,防止脑细胞缺氧和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减轻脑水肿[5];同时还可以通过气管内给药。(3)院前急救只应局限于解救、脊柱固定、出血控制和气道处理,不少创伤患者因为生理异常而死于转送途中,院前急救应予以aLS(插管和静脉输液)处理网。因此,在对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首先要设法挽救伤员生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维持生命器官的正常灌注;其次正确分类诊断快速转送到确立医院进行专科治疗;要针对患者的伤情、受伤地点与医院的距离、中途转送时间等因素个体化讨论现场急救时间的长短,要尽量缩短现场处理时间,要积极处理诸如大出血、休克、呼吸停止的患者。重型颅脑损合并四肢脊柱骨折、血气胸、腹腔内脏器损伤发生率较高,骨折的固定、制动、胸腔闭式引流等也是重要的抢救措施之一[6]。(4)早期予以脱水剂、利尿剂有利于减轻脑水肿或脑肿胀,减少脑疝形成,从而减少继发性脑干损伤及丘脑下部损伤。在出现脑疝所致的颅内高压与失血性休克扩容这一对矛盾问题时,应采取先扩容抗休克,等血压上升后再脱水[7,8]。(5)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转院者,首先应告知家属病情和途中风险并了解病史及用药情况,运输工具要求迅速平稳,保持侧卧位,避免气道阻塞。途中加强监护,对患者呼吸、神志、瞳孔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有变化及时处理。(6)及早行开颅手术,抽吸引流清除血肿和挫伤的坏死组织,减少脑水肿及颅高压。本组由于院前处理措施较好,手术及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能有效的使其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睦虎,陈红生,官明,等.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急救[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6):631-632.

[2]何培国.重型颅脑外伤185例急诊救治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1):3205-3206.

[3]刘大为,邱海波.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0-373.

[4]吴文昌,何一军,梁建新.87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J].河北医学,2007,13(8):977-978.

[5]赵会民,龙耀斌,李其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6):362-363.

[6]陈卓垄,卢建华.98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4):305-307.

[7]胡壮俐,邓艳华,姜伟,等.专职化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3):232-234.

急救总结篇5

一、主要工作

(一)严格值班值守,强化责任落实

支队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各分队轮流值班制度,落实人员、装备24小时在岗在位,强化防范意识,不误情、不漏情,并与XX应急指挥中心对接,确保在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处置。本月支队保持在位率100%,支队负责人及分队负责人能够有效督导,强化了值班值守工作有效率和执行率。

(二)狠抓训练落实,不断提升救援素质

XX月份以来,一是支队先后配备XX、XX车、XX车等应急救援装备,并邀请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教学,支队同步组织“四会”教学训练小组,对装备进行研究、操作,让队员充分掌握装备的技术性能,熟练的操作使用,初步实现了新装备的应急救援操作使用。二是参加防汛抗旱业务培训,下步我市即将进入汛期和降雨多发期,不断掌握防汛业务技能要领和防汛抢险知识,出现汛情临危不乱、从容应对。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的森林防灭火装备的操作使用训练。

(三)应急拉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支队落实每周一次的应急拉动演练,演练过程中,将突发山林火、紧急状况奔袭、危化品泄露等情况一一进行,考核人员在突发情况的处置和操作规程,并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演练预案的契合性及分队人员整体的实战水平和支队组织的协调性。

(四)落实“三会一课”,提高政治文化素养

本月局里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支队按要求严格落实局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并利用每周五的党组织生活会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形成长效的学习机制,支队积极利用各种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提高队员学习的积极性。

(五)落实新闻报道宣传,营造支队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及时有效的将支队的工作开展、训练进度、拉动演练情况及日常学习情况向外界展示,本月新闻简报先后被XX和XX等官方网站采用,为支队良好积极的形象做了有力宣传。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工作。严格的值班值守秩序是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出动处置的保证。继续加强全时全天候应急救援值班,特别是下月清明节假期期间,清明节前后是火灾高发期,支队在假期期间确保人人在位,保证装备时刻处于良好状态,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人装能够迅即而动。

(二)突出新装备器材的操作训练。多类型防汛装备已经配备到位,下一步会进一步提高对新装备的操作使用训练,并对装备的使用做到定人定位定责,每辆车、每台装备确保都有人管、都有人负责、都有人操作、都有人维护保养。训练中,进一步加强分队与分队之间的配合,装备与装备之间的协调,确保在履行任务中有条不紊,有效发挥装备最大利用率,发挥人与装备结合后的最大战斗力。

(三)持续深入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利用多平台多途径多媒体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参加局党史学习教育配合活动。

三、几点要求

急救总结篇6

关键词:重大交通事故;院前急救;急诊分诊;护理体会

陕西省合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既承担着急诊科的抢救、分诊、留观等任务,同时也肩负着“120”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职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外出打工、旅游等乘车机会越来越多,可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从2005年成立“120”急救中心以来,共抢救重大交通事故13起。对院前急救与急诊分诊之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从2005年我院成立“120”急救中心以来,共抢救重大突发性交通事故13起,共计177例,最少一起6例,最多一起21例,平均每起事故约14例,其中男96例,女81例,年龄10~58岁,平均41岁。我们按损伤程度分类共分为四种情况:①轻伤伤员:指皮肤及一定组织的损伤,短骨干、手指及脚趾骨折,关节脱位等;②重症伤员:指严重大面积撕脱伤、长骨干骨折、骨盆骨折、内脏破裂、内出血等;③危重伤员:多处复合伤等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④死亡伤员:现场已诊断死亡,无希望生还者。经统计:这13起重大交通事故轻伤伤员97例,重症伤员46例,危重伤员9例,现场死亡25例。

2院前急救与护理

“120”急救中心接到这类公共突发性事件接诊指令,立即启动急诊抢救预案,“120”急救中心主任带领足够多的车辆、医生和护士出诊。院内急救小组的专家,医生和护士接到急救消息迅速到急诊科待命,做好一切急救准备工作。院外抢救小组到达现场,首先是快速评估病情,重大交通事故往往有大批伤员需要救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不是去急于处理某个危重伤员,而应首先迅速评估所有伤员,发现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的伤员,如呼吸道阻塞、活动性大出血等。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呼叫、无反应能力的伤员[1]。按轻伤伤员、重症伤员、危重伤员和死亡伤员进行分检分类,同时给这些伤员按轻、重症,危重和死亡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和黑色这四种颜色的标卡分别置于伤员腕带上。院前急救和转运护理的程序是:首先红色标卡伤员,其次黄色标卡伤员,再次绿色标卡伤员,最后是黑色标卡伤员。在此还要强调一点是末次离开现场的救护车医生和护士必须仔仔细细地将事故现场检查一遍(因为其中有两起事故发生于夜间,出事车是从悬崖翻下,伤员之间相距分散)。清点完毕,科主任立即将现场情况反馈给急诊科总指挥处。这样我们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知道伤员人员,初步了解个别和整体的伤情,同时也给交警事故科、上级领导以及新闻媒体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3急诊科抢救分诊与护理

一般我们抢救这类公共突发性事件,总指挥都是由院长或当日总值担任,总指挥根据现场反馈信息,等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急诊科护士长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及初步外伤情况,再根据伤员腕带上的颜色按红色,黄色,绿色的顺序逐个指定一名或多名医生和护士(根据伤情而定)分管伤员的急救、检查、会诊、治疗和护理,责任到人,直至住院、进iCU,即使是轻伤员也要体检后在急诊科留观。在检查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现紧急情况如需要急诊手术的内出血等,立即报总指挥处,总指挥会安排相关科室准备手术。

4小结

这13起重大交通事故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抢救和急诊分诊等护理,我们之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给各位患者抢救、检查、手术、治疗和护理。抢救成功率达到98.8%。受到了患者和家属及社会各界的赞扬。笔者体会很深,总结如下:①每当接到这类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急救指令,我们都能迅速启动急诊抢救预案;②每次抢救,我们在院领导的科学部署下,大家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执其事,配合默契,有组织、有程序地进行,忙而不乱;③每一次抢救完毕,我们都要做一次认真的总结,大家各抒己见,不断完善我们的急诊抢救预案;④每年至少举行两次急诊演练活动使急救小组人员熟悉急诊抢救程序以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水平。总之,我们面对各式各样的急诊患者我们急救人员心中始终保持“病情急如火,心智静似水”。我们的目的是及时减轻患者的伤痛,挽救患者的生命,努力降低急、危、重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5参考文献

急救总结篇7

【关键词】珠海;院前急救;服务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089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为挽回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为到院内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1]。作为院前急救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它的基本特点,从思想上到工作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以便圆满完成院前急救任务[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珠海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濒临南海,与澳门陆路相通,拥有3个行政区,200万人口,7640平方公里的海滨城市。笔者所在市现行急救模式为单纯“指挥调度型”,是以市急救指挥中心为龙头,由全市20家医院和镇级卫生院为急救网络单位而形成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实行集中受理,统一调度,就近派车,专科出诊,患者选择的原则。全市从事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约700人,绝大部分为兼职人员[4]。

2008年1月-2010年12月珠海院前急救有效出车49880次,救治伤病员51658个,平均出车时间3.1min,超时出车率33.2%,平均反应时间14.2min,平均现场抢救时间为8.8min。

1.2方法通过整理数据、调查走访,召开访谈会等方式,将在院前急救活动中获得的成功范例和所发生的差错、事故、投诉、纠纷进行总结,总结其现状和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

2结果

珠海市院前急救主要程序基本符合院前急救服务需求。各急救分站院前急救程序相差不大,均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是对患者进行体检,再进行现场急救处理、转运和途中监护。统计显示,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基本能够快速出车,坚持急救操作常规,医护配合良好,未出现明显医疗差错,因急救医务人员行为不当引发投诉5宗。

经调查分析发现,珠海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院前急救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精益求精,造成院前急救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给急救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部分急救人员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造成上班时不能熟练完成较复杂的操作,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进而引发医患纠纷。另外部分急救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紧急抢救时手忙脚乱,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或抢救过程中讲一些与抢救无关的话和事;对患者家属拒绝接受的抢救治疗,没有及时签字而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院前急救病例及时性、准确性不够,如果发生医疗纠纷,这部分院前急救病例将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主要影响因素为珠海市急救模式所限,无专职的院前急救队伍,急救人员缺乏系统的院前急救培训[4]。

由于部分患者及家属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缺乏相关医学知识,或者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危重症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患者及家属易产生不良心境,导致过激行为,都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一个因素。

3讨论

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工作在急救现场的第一线,急救人员的形象素质、精神风貌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院前急救人员每天不断地为病情和需求千差万别的患者提供急救服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常需要急救人员及时快速做出反应,共同协作和密切配合,某一环节或某一个人的工作出现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体工作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现场人尽收眼底。此时急救医务人员要胆大心细,操作稳重,抢救操作时娴熟有序,尽量不要显得慌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应注重现场的气氛,态度温和,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注意讲话艺术,考虑患者情绪,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针对珠海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服务现状,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点中进行加强:(1)接到“120”派车指令后,争分夺秒进行协调、快速出车;(2)出车前和出车途中备齐急救物品,确保通讯畅通,途中可与120中心保持联系,了解病情最新变化,作好针对性准备,避免到达现场后的忙乱;(3)勤实践,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及设备,反复强化训练,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专业型急救人员[5];(4)培养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严格遵守急救操作原则,医护配合默契;(5)院前急救患者因其病种多,病情复杂,且由于救护车诊疗设备少,现场急救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诊断不能明确,这就需要加强患者转运途中监护,急救人员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患者进行监测;(6)院前急救的伤病员有相当一部分家属都不在现场,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安慰和心理指导。如患者被送到非出车医院,急救人员应与急诊科医务人员做好患者病情交接,避免纠纷的发生[6-7];(7)出诊救护车返回急救分站后,出车急救人员应对车厢内器械物品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工作。每次执行完一次院前急救任务后,应及时补充消耗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和药品,为下趟任务做好准备;(8)经常组织急救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了解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医患双方法律问题;(9)对患者家属拒绝接受的抢救治疗,要及时请患者家属在病历上签字;(10)进行急救操作后应及时做好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为患者到达医院做进一步诊治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病例应在每次完成急救任务后即刻完成。

院前急救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直接反应一个城市医疗文明现状[3]。这对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除加强业务学习,总结工作经验外,还应参加各种形式的院前急救技术培训班,学习先进的院前急救技术和先进的院前急救管理模式,拓展知识,开阔视野。120急救中心要加强组织院前急救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并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珠海市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服务规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2]关若珊.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7,17(9):807-808.

[3]赵永春,张永利.院前急救医师必修教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4]梅文华,李力,沈向东,等.浅谈珠海市院前急救服务弊端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81-682.

[5]陈玉梅.基层医院在院前急救中应对救护分析[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l6(1):111.

[6]范锦.谈如何促进院前急救发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139-142.

急救总结篇8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及2013年在我院急诊室工作的新护士37名,将2012年工作的18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2013年工作的19名新护士设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将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融入其中。培训结束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水平、急救应急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在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水平、急救应急能力及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更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应急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能使其更快适应急诊室快节奏的工作,确保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抢救的时效性及救护成功率。

关键词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急诊新护士;培训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43

effectofcaseanalysismethodcombiningtheapplicationofscenariosimulationmethodintheemergencydepartmentnursestraining

SonGXing-hua,wanGShi-ying,XinGLi-yan

(ShanghaiChangzhengHospital,Shanghai200003)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ofcaseanalysismethodcombinedwithscenariosimulationmethodintheapplicationofemergencynewnursetraining.

methods:Chose2012and2013year37newnursesinourhospitalemergencyroom,18newnursesof2012yearworkingwiththecontrolgroupreceivedthetraditionaltrainingmode,whilethe19newnurseworkingin2013astheexperimentalgroup,onthebasisoftraditionaltrainingmodelcombiningcaseanalysisscenariosimulationmethodwasblendedinamongthem.thenewnurse′stheoryoffirstaidknowledge,firstaidskill,firstaidinstrumentoperationlevel,emergencycontingencyabilityandcriticalthinkingskillsoftwogroupswerecomparedaftertraining.

Results:experimentalgroupinthefirstaidknowledge,firstaid,firstaidequipmentoperationlevel,emergencyabilityandcriticalthinkingabilitycomparedwith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implementationofcaseanalysismethodcombinedwithsituationalsimulationmethodismoreadvantageoustoimprovethelevelofnewnursesfirstaidtechniques,emergencycontingencyabilityandcriticalthinkingability,canmakeitsfastertoadapttothefastpaceofwork,emergencyroomtoensurethattherescueworkorderly,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rescueandambulancesuccessrate.

KeywordsCaseanalysis;Scenariosimulation;emergencynewnurses;training

急诊作为医院急救的窗口,接诊的大多是病情紧急、危重、病情变化快、需要立即进行救治的患者,因而急诊护理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对于急诊科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今,急诊护理队伍日趋年轻化,尤其是新护士比例的逐年上升,给急诊护理管理者带来无形压力,如何对这批新生力量进行培训,使其尽快胜任急诊护理工作,以保证急诊正常运转,对于急诊护理管理者来说更是个严峻的考验。新护士是指临床实习结束参加护理工作不满1年的护士,其特点是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水平不高。案例分析法是指运用临床病例,训练护士在真实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维,引导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质疑、推理、反思讨论,探究客观事实,挖掘护士潜在的智慧和能力,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1]。情景模拟法是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由护士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做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2]。本次研究对新护士的培训做了进一步改革,即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及2013年入急诊科工作的新护士37名,均为女性。将2012年入科的18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年龄19~23岁,平均(19.1±2.9)岁;2013年入科的19名新护士作为试验组,年龄19~22岁,平均(18.5±2.6)岁。纳入标准:在我院实习的新护士,未出现缺勤的新护士,学历为大专的新护士。排除标准:非我院实习的外聘新护士,学历为中专、本科的新护士。两组新护士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根据急诊科的专科特点,由科室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制定新护士的带教计划,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培训、跟班带教及考核,理论知识由资深教员负责授课,主要围绕护理安全及急诊常见疾病的抢救预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授课。技能培训包括急诊常见急救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除颤仪、胸外按摩机、洗胃机、吸引器等)及急救技能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配合等)。跟班带教:将新护士分为4组,每4~5人1组,轮流到预检、抢救、暂观及临输4个岗位进行临床实践,由各岗组长负责带教。临床实践结束后,由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对新护士进行终期考核。

1.2.2试验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增设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进行培训。选择急诊临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0个,由科室护士长、总带教及各岗组长负责整理归纳,并在案例中设计一些突发事件,再由主讲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组织新护士参加案例学习,并要求主讲者运用苏格拉底询问法[3]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明确主讲者是指导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组织新护士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分组讨论,引导新护士深入思考,启发她们对案例进行评判分析、大胆质疑并提出相关问题,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最后由主讲者进行点评,肯定正确观点,剖析错误原因,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的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每学习完一个案例分析,则根据该案例设置模拟场景,将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和专科技能穿插其中,如急救仪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配合及静脉留置套管针等,让新护士担任情景模拟的角色扮演。每次培训结束后由新护士自评与互评,总带教点评,护士长归纳总结,最后,再由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对新护士进行终期考核。

1.3观察指标(1)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2)急救仪器操作考核,包括除颤仪、呼吸机、胸外按摩机、洗胃机、吸引器的操作,各项满分100分。(3)急救技能考核,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抢救配合,各项满分100分。(4)急救应急能力评分,满分100分。(5)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hineseversion,CtDi-CV)进行问卷测评。该量表主要测试评判性思维倾向的7个维度,包括认知成熟度、求知欲、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每个维度10个条目,共70个条目。其判断及评分标准:正性条目“非常赞同”计6分,“赞同”计5分,“基本赞同”计4分,“基本不赞同”计3分,“不赞同”计2分,“非常不赞同”计1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CtDi-CV总分为70~420分,其中<280分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280~349分表示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表示具有很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总分为10~60分,30~39分表示特质在中等水平,40~49分表示为正性的特质表现,≥50分表示为强的特质表现[4]。CtDi-CV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90,各维度效度系数分别为0.54~0.77。

1.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新护士急救理论知识及急救仪器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表1)

2.2两组新护士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表2)

2.3两组新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的比较(表3)

注:1)为t′值,2)为t值

3讨论

3.1提高了新护士的急救理论水平及急救仪器的操作能力将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仪器的操作融入到案例分析中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并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加以展现与巩固,使新护士耳目一新,更乐于接受,培养了新护士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在这种培训中,主讲者对各知识点层层深入的提问和引导,使新护士明确了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这种培训使新护士理论联系实践落到实处,两者相辅相成,在巩固急救理论、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急救的实用性,使新护士不再是机械地练习急救仪器的操作,还要根据患者

病情变化应用理论知识来作出判断,配合医师选择正确的急救仪器,然后再调试相应参数并正确运用急救仪器的各功能。表1显示,试验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及各种仪器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3.2提高了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强的思维技巧[1],它不只是一种理论,还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也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护士由于临床实践经验尚浅,在工作中往往忙于完成医嘱的操作项目,对病情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缺乏,当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时往往紧张、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甚至引起医疗纠纷[5]。而本次研究显示,在新护士培训中,将临床护理案例运用苏格拉底询问法与新护士共同探讨分析,不仅培养了新护士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使其思维更为缜密,提高了新护士的评判性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整合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另外,将案例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再现,而新护士担任其中角色,更有利于培养新护士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认知度与求知欲。表2显示,试验组护士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

3.3强化了新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了急救技术水平及急救应急能力急救技术的操作性很强,护士对急救技术的熟练程度及应用灵活度可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在传统培训中,往往局限于单项急救技术的培训,只注重单项操作,而忽视了临床工作中的融会贯通,往往培训效果不佳,护士不易掌握。本研究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给新护士提供了一种真实的临床氛围,促使她们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提高了对临床实践的领悟力,而且护理案例情景模拟可以短时间提高她们对急救技术的掌握,并使她们在紧急情况下忙而不乱,沉着应对。表3显示,试验组的急救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这种培训,可缩短她们对临床应急事件的适应期,提高她们急救技术操作能力,并对她们临床应急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综上所述,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不仅可提高新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还可培养她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她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柳丰萍,王红红,邹叶青,等.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22.

[2]张怡,樊雅静,黄凌.情景模拟法在产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0,10(6):82-83.

[3]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7-130.

[4]闻彩芬,濮丽萍.反思性教学性对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和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2-3.

[5]许素芃,刘晓为,李桂宝,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22-924.

急救总结篇9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事故的应对工作。

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水泥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车间)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本预案属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车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共同构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车间)应急预案是针对专项的及各车间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本单位危险性分析

1、单位概况:

红山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泥生产企业,位于克什克腾旗煤电化基地,从业人数200人左右,主要产品为水泥熟料和水泥成品。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生产机械设备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多;由于这些特点,给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经过现场勘察与分析,公司在生产活动中存在以下危险源:机械伤害、带电设备触电伤害、交通意外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爆破伤害、粉尘、火灾等有害因素。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

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

下设应急救援小组:

2、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部职责

①研究制定、修订本公司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②负责指挥特别安全生产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

③分析总结本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④负责本指挥部所属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⑤承办上级应急组织交办的其他事项。

(2)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职责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3)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职责

①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④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⑤组织公司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厂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⑦根据本厂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国共产党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4)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快速反应、全力做好事故现场抢救、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善后处理、事故调查、后勤保障、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支持等应急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①建设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做到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要符合“三同时”要求,制定出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实施,严格执行现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落实防控措施。

③加强现场巡视,对危险源进行辩识登记,掌握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④加强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对危险源防控措施进行动态监控,认真整改存在隐患和问题。

⑤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检查处罚,切实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

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生产活动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⑦制订和实行生产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维护保养、验收制度。

⑧制订和实施项目施工安全承诺,确保安全投入。

2、预警行动:

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预警信息主要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避免事故发生提前进行警示,有针对性地作出符合公司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提示公司各生产车间认真分析和查找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深刻吸取已发生事故的教训,总结经验,确保安全。

预警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机关等。

3、信息报告与处置:

(1)信息报告通知

①公司应急救援组织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电话为:。

②突发安全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立即报告车间主任或主要负责人,由车间主任或主要负责人拨打值班电话报告事故情况或直接报告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和总指挥。应急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

③为有效开展事故救援活动,现场车间主任或主要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寻求社会救援力量。

火灾:项目负责人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求援。

急救:项目负责人拨打120,向医疗急救中心求援。

④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遇险人员人数;现场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⑤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事故报告后,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向各救援小组成员下达赶赴现场指令。

⑥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指令的各救援小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抢救排险。

⑦根据事故类别及时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信息上报

①事故信息上报采取分级上报原则,最终由公司总经理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②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初步掌握的人员伤亡(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批准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等。事故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③按照国家规定,在1个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3)信息传递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现场主要负责人应急值班电话或直接报告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和总指挥各应急小组应急小组人员公司有关部门。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按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预案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一级”(扩大救援响应)和“二级”(公司级救援响应)两级。

2、响应程序

应急指挥部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警情判断、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事态控制、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

3、应急结束

当社会救援赶到现场,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受灾人员全部安全撤离,消除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经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将事故情况上报;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所需有关情况及文件;写出事故应急工作总结报告。

(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①发生事故工程基本情况;

②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③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⑤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⑥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2)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①事故报告人情况;

②事故发生前和救援过程中有关的影响资料;

③事故初步上报情况及报告内容。

六、信息

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救援副总指挥代表代表应急小组,把应急救援各阶段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的信息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行政主管部门一同,客观准确表述事故态势、发展状况及救援情况。

救援结束后,事故调查和处理信息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

七、后期处置

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善后处理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伤亡人员善后赔偿工作。

八、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

(1)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人员通信联系方式:附件

(2)各应急小组成员联系方式:附件

(3)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

后勤保障组负责定期维护上述联系方式,遇有电话变更,及时更新,确保联络畅通。

2、应急队伍保障

每个车间必须建立一支现场自救队,成员由车间主任组织车间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由公司安全部负责领导,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4、应急经费保障

应急专项经费由款项支出。

使用范围:

数额:

监督管理措施:

5、其它保障

(1)公司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部。

(2)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备用一辆应急交通运输车辆,备用车辆只承担距单位较近的运输任务,司机手机电话24小时开机,一旦应急事故发生,通知司机速回。

(3)安全保卫人员应常备用于应急突发事故的警戒带,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在事故现场治安警戒使用。

(4)公司卫生所应当常备医疗急救用品。

(5)安全负责人应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用锹、镐、撬棍等进行检查、保养、维护。定期更换灭火器,日常维护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挡物,保持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及安全通道畅通。

(6)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勇敢、科学、冷静应对事故,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7)在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

九、培训与演练

1、培训

①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培训计划。

②培训方式包括:应急救援知识辅导、有奖知识问答、救援设备现场操作、自救常识演练等。

③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突发事故后各类自救常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等一般应急器材。

2、演练

公司和各项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模拟突发事故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抢救、疏散、救援响应能力。

各应急组成员必须熟悉各自的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应急突发事件救援预案制定的缺陷。

十、奖惩

1、对于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行政处分。

2、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不服命令的,将给予处罚。

3、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急救总结篇10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体会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6月3日~2005年6月3日2928例院前急诊病例中,男1952例(66.67%),女976例(33.33%),年龄0~99岁。院前急救病例中,占前5位的是各类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除各类创伤外,余4位符合城市社区六种慢性病患病率,即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支和肿瘤。创伤占首位及多数,常为交通事故损伤、工伤、打架斗殴损伤等。这类疾病也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符合现代人类急诊死亡死因统计数据,其中,心源性猝死占36.06%,多发性创伤占24.59%,脑血管意外占22.31%,其他占7.04%[1]。第6位为急腹症,常见为急性胃肠炎、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胆绞痛、肾绞痛、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第7位各种中毒,常见为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农药及药物中毒等。第8位的产科急诊以难产、产科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常见。笔者曾遇产妇第1胎足月臀位临产,胎头嵌顿,新生儿窒息,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即行会阴侧切,臀牵引术及新生儿徒手心肺复苏术,窒息新生儿抢救成活,产妇转危为安[2]。第9位为小儿高热惊厥,发热原因常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小儿肺炎等。第10位为其他,常见为肿瘤晚期、癫痫发作、精神心理疾病、溺水等等。

急救方法:笔者总结为“三、四、五”。“三”:为120院前急救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即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则,简而言之院前急救救命不救病。“四”:为快抢、快诊、快救、快送。快抢,指从交通、生产、家庭事故现场或自然灾害现场中迅速将伤员抢救到安全地带,要争分夺秒避免继续或再次损伤。快诊,院前急救因起病急剧、时间紧张、条件限制、病情复杂等而快速作出全面准确的诊断是困难的,所以要求急救医生应具有全科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实践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到判断致使患者发病的主要疾病或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是什么。快救,根据伤情病情,在转送之前要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确保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尤其要关注那些因窒息、昏迷、休克而无力言语的沉默者。快送,经急救处理,生命体征平稳,外出血控制,骨折简单固定等后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将病人快速送到就近医院或者有条件的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既不能拖延时间,又不能拉上就跑。“五”:指院前急救的关键是确保伤病员呼吸循环体征平稳,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结果

全部病例均于接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命令后3~25分钟到达现场,其中84例到达现场已死亡未行抢救,猝死50例,成功复苏1例,206例在病家救治好转未入院,余25例经现场急救处置安全转送各相关医院进一步诊治。院前急诊病死率为4.54%,猝死抢救成功率为2%。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5.46%。

讨论

%mSS的启动与CpR。院前急救的根本任务在于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3]。本文所总结的“院前急救三四五”的方法是切实可行有效的。尽早启动%mSS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提,我院120车辆到达现场平均反应时间为11分钟,在院前急救中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早灵活地实施心肺复苏(CR)。院前心肺复苏不必拘泥于传统的aBC程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采用CaB、BaC等程序。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以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即aBC程序为主的CR成功率很高。国际CR与eCC(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规定:如给成人患者复苏时不愿或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应开始即行胸外按压。研究表明,因胸外按压时的心排出量只有正常的25%,降低了维持通气灌流比例所需的通气量,加之血液中含有部分氧,只要胸外按压建立循环暂可维持大脑和重要器官的氧供[4]。另有报道通过单一胸外按压使胸廊起伏自动通气,可维持接近正常的每分通气量。

参考文献

1蔡平平,廖心得,陈玉喜.122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临床急诊杂志,2004,5(4):26-27

2姜碧洋,孔欣,梁少玲,等.院前急诊手术在产科急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价值.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23:42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