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十篇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十篇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0:36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1

第二条凡在全县乡(镇)村庄范围内(不包括定昌镇及县城规划区内村庄)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乡、镇必须成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村镇建设助理员,确定专门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本乡(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村镇建设助理员名单要到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助理员实行例会制度,每月对本辖区范围的规划、建设、施工、管理等情况进行汇报,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乡(镇)村规划编制和实施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乡(镇)的总体规划,报县政府审批。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政府审批。

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编制单位编制乡(镇)总体规划。

第六条经批准的乡(镇)总体规划、新农村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由原组织编制机关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没有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规划要尽快组织编制。

第七条凡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国道、省道、县道两侧建设的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由建设单位和个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由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规划后,经县政府批准,方可进行建设。其它村镇建设项目应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审查后,报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八条村庄新建、扩建、改建住宅,实行村委负责制,成立规划建设领导组,负责本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规划,并经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一书一证”(一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一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九条凡在乡(镇)村进行建设的项目,严格实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一)凡建设的单位(个户)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同意后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审查;

(二)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审查通过后报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属新征用地的需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三)新征用地的建设单位(个户)在取得选址意见书后,到土地主管部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建设单位(个户)办理转用地手续后,到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十条在镇规划区内临时使用土地或者进行临时建设,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在乡、村内临时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临时用地建设期限二年,到期无偿无条件拆除。

第十一条禁止下列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行为:

(一)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

(二)未按规划位置、面积和使用性质进行建设;

(三)未经村镇建设助理员验线擅自开工建设。

第十二条村镇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供水、排水、通讯、绿化、文物保护等公共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

第十三条乡(镇)范围内的管网建设必须经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批准按规划建设。

第十四条不得在村镇主干道两侧摆摊贸易、堆放杂物,影响交通安全、村容村貌,造成安全事故者,由乡(镇)、村负责。

第三章乡(镇)村建筑业和招投标管理

第十五条乡(镇)投资在100万元以下工程的议标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乡(镇)分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村镇建设助理员组织实施议标,最后乡(镇)长签字上报县招标办备案。

第十六条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必须按法定程序到长治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工程承包人,严禁私自确定。

第十七条村级以上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

第四章乡(镇)村绿化管理

第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批准的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本乡(镇)绿化专业规划。绿化用地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其使用性质,确需改变绿地用途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乡(镇)人民政府要建设1个乡(镇)级、4至5个小区级公园绿地;要负责管辖村的绿化示范村建设,每年至少要建成一个园林绿化村,有条件的镇要进行园林镇建设;新建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改建区绿地率不得低于25%。

第五章乡(镇)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第二十条乡(镇)区域内从事公共建筑、开发性住房及生产经营性建房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前,均必须到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注册登记手续,接受监督。

第二十一条乡(镇)区域内村民自建四层(含四层)以上住宅及生产性、营利性建房,必须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注册手续,接受监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在乡(镇)、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二十三条违反第二十条规定,未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责令建设单位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由本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2

一、成都市锦江区基本情况

锦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幅员面积62.12平方公里,辖16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常住人口40余万人,其中涉农街道6个,涉农社区16个,涉农社区人口3.67万人。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45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22.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11.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25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5元。

2003年以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锦江区因地制宜,成功打造了“五朵金花”,走出一条农村土地不征用、不拆迁,农民不失地、不失业、不失利,农民变市民、农村变新貌的道路。2007年6月,成都市正式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锦江区抢抓试验区建设机遇,实施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积极探索城市近郊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全面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基层治理机制和功能区管理机制等各项改革,加快城乡现代化建设,努力探索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新模式。

二、锦江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做法

从2003年开始,锦江区以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博会为契机,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的部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三进”、“四化”、 “三不失”(三进: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四化:城乡政策一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发展城市化、农民生活市民化。三不失:保证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的思路,充分利用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势利导,创造性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走出了一条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集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探索了农民不再把离乡进城作为享受城市化、进入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使农民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新市民”。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锦江区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和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在采取“农户出资、政府补贴”加快农房景观化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的支农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断改造和完善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光纤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2004年一2006年,仅农村基础设施一项,政府的引导投入就达1.8亿元。二是吸引社会资金介入。“五朵金花”占地约12平方公里,如果按常规的公园化建设方式,每平方公里就需投入1.5亿元。而他们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通过引进成都维生、台湾大汉园林等38家花卉龙头企业,吸引了民间资金2亿元,政府每平方公里仅投入了1500万元就建成了开放式的休闲绿地。三是集体资产参与。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将集体土地、堰塘、荒坡等资产出租后,回笼的资金又用于“五朵金花”的提升打造。在成都金港赛道项目建设中,他们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规范土地整理,集中修建农民新居,不仅实现了土地集中经营的规模利用,也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2、因地制宜,一村一品

锦江区农村地处城市通风口,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农民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农村处于“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境况。锦江区充分利用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花乡农居”以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成为国家aa级风景区;“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突出菊花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音乐开发的艺术村。

3、文化润色,产业支撑

一是以办节办会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以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和承办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通过举办梅花节、乡村旅游大会、旅发会、十届梅花年会等办节办会活动,不断提升“五朵金花”的品牌效应,形成了以春有红砂之百花、夏有万福之荷花、秋有东篱之菊花、冬有幸福之梅花、每日均有绿色的江家之菜地的可以体验休闲农事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亮点。二是以创意文化拓展乡村旅游内涵。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发展格局,将文化、艺术、创意等元素融人“五朵金花”之中,促进其由单一的农家乐逐步向“产业+文化+休闲+商务”等多元化乡村旅游方式转变。三是以产业项目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在东篱菊园,通过引进全球非洲菊种苗的供应商上海大地园艺种苗公司,形成全国甚至国际市场的非洲菊种苗培育基地,打造对接国际市场的产业链条;利用通风口不能搞开发建设用地和通过宅基地、原村道整理置换出的土地,在“五朵金花”非核心区域打造了全国第四条能举办国际、国内各种汽车赛事及各大品牌汽车的试乘试驾活动的赛道,发展汽车后端市场,带动“五朵金花”非核心区外的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锦江区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2009年,锦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5元,是2003年2.66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56: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三、锦江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经验

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制约城乡一体发展的瓶颈,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配套改革是关键。锦江区以改革突破为抓手,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完善。

1、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全域”理念,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管理体制,将分散于有关部门的涉及城乡建设的规划职能统一划给区规划局,打破过去城乡分割的传统做法,城乡一盘棋统筹规划,重点抓好城镇体系建设规划、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区域交通体系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规划,改变以往农村规划缺失、城市规划滞后而导致的无序开发、分散建设的现象。

2、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形成对“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全面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区管理办法,从而形成城乡一体、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

3、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成都市于2004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2006年进一步改革城镇户口迁移政策,规定农民在城镇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或城镇租房即可入户,消除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户”限制。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等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在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少儿住院互助金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四是推进医疗、卫生、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五是推进科技、文化事业改革。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文化站(室)标准化建设、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建设,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几点启示

1、城乡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增强以城带乡、以工哺农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锦江区通过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改变了产业布局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促进了城乡产业的集群集约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发展,加快了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步伐,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呈现出城乡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

2、科学规划布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龙头和基础

发展如何走,规划是龙头。编制规划时主要把握五个原则:一是城市规划一定要长远合理,并且具有法律约束力。二是城乡一体,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三是优化布局,以“三个集中”为导向,着重做好生产力布局和区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四是资源共享,加快公共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五是突出特色,做到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分别制定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3、搞好公共服务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是广开就业路。按照“培训、就业、援助、转变”的思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信息服务提供就业机会、法律援助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二是打造农民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消除农民集中居住、转产转业的后顾之忧,应把社会保障作为关键,让城乡居民共享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增强农民向城市集中的信心。在养老保障上,采取“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个人为主、财政补贴、城乡一体”,有条件的将全区失地农民纳入社保;在最低生活保障上,城乡均明确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建设城乡低保数据库。搭建全区城乡低保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三是全面发展社区(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完善社区(村)学校、卫生室、活动室、图书室及健身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基本药物零利率销售制度,完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四是加强社区(村)管理。在社区(村)管理上引入契约模式,通过合同、协议、责任状等书面形式,将土地产权、社区(村)债务、计划生育、老人赡养等农村传统事务和其他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全部以文本形式约定下来,纳入契约化管理的范畴,同时积极推动“4+2工作法”的学习和运用,使其在涉及社区(村)发展拆迁征地、房屋搬迁等重大事项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推进社区民主法治进程。此外,利用远程教育网等各种媒介加强居民的自身素质教育,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3

“”以来,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国家和省上扶持政策支持引导下,农村住房建设积极性普遍提高,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同时,也存在村庄规划不尽合理、设计施工监管不规范、农房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加强农房建设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命财产安全,为切实加强全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扩大投资、满足需求、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程,节约集约用地,协同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1、村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用规划规范和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利用2-3年时间完成全区所有行政村村级规划编制和修编。重点做好县城所在地、乡镇所在地、旅游点以及交通沿线村庄规划和整治。优先安排年度实施整村建设、异地新建、整体搬迁和布局调整村的规划编制和修编。村庄建设遵循规划,实现一村一策、彰显特色的要求。

2、农村住房建设。在总结近年来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和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经验基础上,按照全省实施“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安排和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整村建设和既要见新房也要见新村的要求,从年起,用五年时间实施整村建设工程,到“十二五”末,整村建设村达到1000个以上。新一轮农房建设的任务全部改造完成,实现整合资金、整村推进的要求。

3、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结合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坚持填平补齐、统筹安排原则,配套建设完善村庄道路、供水、电网、垃圾收集处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进出通畅的要求。

(三)基本原则。

1、政府统筹。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资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环境相结合、与“百企联百村”工程相结合,与城市化发展相结合、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相结合、与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相结合。切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凡涉及农村住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都要有效整合。整合捆绑使用农村各项资金,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有关政策,统筹安排农村住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及环境建设,做到资金集中投入、政策配套运用、效果尽快显现。

2、政策引导。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布局调整、相对集中、配套建设的要求,在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同时,立足有利于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按照有利于工作推进、有利于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的原则,创新推进整村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资金、用地、信贷、行政收费和农房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民生工程和资金项目货币化政策路子,并有所突破;鼓励农民个人既建新房又建新院。打破条块分割和注重部门利益的局面,完善规范运作程序和监管制度,扎实搞好配套服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农民居住由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传统老旧住房向特色现代民居转变,大力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群众自愿。农民是农村住房建设的主体,实施“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必须尊重民意,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农户在符合规划和执行规划的前提下改善居住条件。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优先安排经济条件好、村级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以及交通沿线、县城周边、乡镇所在地、旅游景区(点)优先实施整村建设,逐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体现多样化,不搞大拆大建,不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4、市场运作。对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乡镇驻地村庄及经济强村,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加以改造建设。综合运用土地、信贷、资金、费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参与农村住房建设。

(四)总体要求。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立足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房质量、节能和防灾抗灾能力,完善村镇公共设施配套,促进农村建新房、建新村。建立农房建设管理体制,优化农房建设规划布局,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加强农房建设技术服务和市场管理,着力提高农房设计、施工水平,促进农房建设走上科学、规范、有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突出抓好农房建设管理的重点环节

(一)大力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必须符合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边村、建设中心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创建生态村、培育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要求,结合实施“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依据规划布局建设农房。村庄规划编制要以县为主,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地区规划办组织审定。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要坚持科学、民主,广泛听取村民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实行必要的听证和公示制度。要坚持控制增量、合理布局、保护耕地、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的原则,科学安排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按生产、生活、生态等不同功能实现合理分区,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建房。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村庄建设规划,应先对规划用地范围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划定建设用地时要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地带,特别是存在洪涝、山体滑坡及地质条件不稳定等隐患的区域。确实无法避让的,采取移民搬迁安置等措施,确保安全。规划要注意保护和利用生态特征、地域风貌、民族特色及历史文化遗迹。要注重与产业的结合,使村落布局、院落的布置既方便生活、又利于生产。要突出村级公共活动场所和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做到规划合理、功能齐备、设施配套。要强化村庄建设规划对农房建设的基础性指导地位,农房建设必须依据村庄建设规划实施。旅游景点村庄必须编制修建性详规。已划入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村庄,应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村庄改造和住房建设。

(二)严格执行农房建设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地区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农房建设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管理。所有农房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各地要依据规划,从严控制农房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层次和总建设高度,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建新必须拆旧。新建农房要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严格依照村庄建设规划选址,尽可能建到中心村的居住区。凡是规划要撤并的自然村点的新建农房必须建到规划的中心村居住区内。保留村农户新建、改建、扩建住宅,也要依据村庄建设规划选址,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废弃地。鼓励以集中联建的形式建设农民新村。

(三)大力推行农房勘察设计制度。各县要加强农房勘察设计工作,农房集中建设应进行工程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农房设计要彰显居民建筑的地方、民族文化风格,体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温和环保原则,满足农房抗震、防火等标准规范要求。农房建设使用图纸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县级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农民居住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组织编制农房建筑设计图集,标准图集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150m2之间,无偿提供并指导建房户使用。

(四)切实加强农房施工管理。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乡镇政府应当切实加强对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建立农房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切实加强农房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农房施工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或具备相应建筑施工技能的农村建筑工匠承担。农村建房户应与施工承包人(或建筑工匠)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施工承包人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施工操作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农村建房户和施工承包人应根据合同约定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农房建设完工后,建房户应组织竣工验收,对建房质量情况签署书面意见,并在15日内到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受其委托的乡镇政府办理备案手续。建房户组织竣工验收确有困难的,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完善农房建设管理体制

(一)明确农房建设监管职责。从年起,将农村住房建设任务纳入县乡镇和各相关部门的岗位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与各县政府的绩效挂钩,建立农村住房建设考核机制。各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农村住房建设的责任主体。民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和乡镇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农房建设实施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住房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监督,要会同乡镇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农房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民政部门负责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对象确定、资金落实并配合实施;发改、财政、扶贫、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编制、资金整合和监管;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和土地使用的监督管理;监察部门负责规划的执行和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乡建材市场的监管,切实防止不合格、劣质建筑材料流向农村。要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将农房建设日常监管和技术服务延伸到村。积极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户籍管理,加强对农房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管,规范农房建设行为。

(二)健全农房建设管理机构。各县政府要根据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实际需要,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要积极推行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乡镇人民政府必须成立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公室,配备2-4名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村庄规划管理、建设项目选址定点、住房建设审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监督、施工承包人和农村工匠管理、住房建设档案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其对农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协调和服务作用。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公室与人员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三)加强农房建设施工队伍管理。农村建筑工匠从事农房建设施工,应具备相应的建筑施工技能,并到工程所在地乡镇政府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组建农村建筑工匠行业协会组织,引导农村建筑工匠加入行业协会,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公约,加强行为监管,规范农村建筑工匠从业行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技术培训,对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出具培训合格证书。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编制农村建筑工匠施工技能培训教材,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技术培训的业务指导。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县域内建筑工匠培训工作。鼓励不同工种的农村建筑工匠合伙组建建筑业劳务承包企业,专业从事农房建筑施工。

四、落实农房建设管理的各项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是农村住房建设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需要出发,高度重视农房建设管理工作。成立地、县两级领导机构,强化乡镇管理职责。要切实保障农房建设管理特别是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农房设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所需的经费。各级发改、财政、住房建设、民政、国土资源、监察、新农办、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责任,确保监管措施到位。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4

近年来,区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和各种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为加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城镇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一、区城镇工作的现状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区委、区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始终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实现小康生活的切入点,镇乡政府、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推进区城镇化进程。始终坚持“思想为纲、规划为要、环境为重、文化为魂、市场为先、特色为旗、以人为本”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详细规划。

镇乡政府在充分认识城镇化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每年对城镇建设工作进行精心安排和布置。区委、区政府将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实行严格奖惩兑现,保证了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1988。

(二)、区区情

区是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市辖县级行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水城、威宁、赫章等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478.84平方公里,辖4镇1乡4个街道,63个行政村,60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16万,少数民族人口5.51万人,有汉、彝、苗、布依、白、仡佬等31个民族。区内地形破碎,峰峦层叠,25°以上坡耕地面积15.7万亩,大于35°的面积4.3万亩。林业用地23.72万亩,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27.63%,林木覆盖率12.16%。地貌以中高山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最高海拔2900.3米,最低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12.3-15.1℃,无霜期230-30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240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宜人,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有煤、铁、铅、白云石、大理石、石灰石、重晶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铅锌矿工业储量45万吨,居全省之首;铁矿石工业储量万吨,居全省第二;煤炭工业储量134亿吨,煤质优良,分布集中,易于开采.故有“十里钢城,百里煤海”。

只有立足于区的区情,才能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符合区实际,城镇化具有区的特色。

(三)、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用规划指导城镇建设。

区现有、、、四个小城镇,在小城镇建设中,规划问题是关键,只有规划编制科学了,才能符合城镇规划的时间跨度大,空间地域广,结构布置合理的要求。我区在编制小城镇总规、详规和控规时,立足于各镇的特点,立足于长远打算,对不符合实际的规划,确需作变动的,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及时调整规划。

根据国家、省和市的要求,规划权不得下放。区对城乡规划实行统一管理,严格规划审批权限。原则上由分管区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由建设、土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组织的规划审批会议,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国家和个人的建设项目,会后按相关部门的工作承诺日内予以办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办理规划手续。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坚决纠正随意下放规划管理权限的行为,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行为。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管理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两证一书制度”(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选址意见书制度)和“一证一书”制度(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和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

(四)、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居民向小康生活迈进。

区小城镇建设工作于年首先在镇开展,年全面启动。到年,区四镇小城镇建设已投入资金3600万元,修建完成小城镇道路3032米,完成房屋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修建完成政府办公楼、精神文明活动中心、邮电所等一些公共建筑。为了适应乡镇经济的发展,现已编制完成《区镇镇区总体规划》,详规正在编制之中。镇已编制完成《镇宏腾小区详细规划》。

各镇小城镇建设情况为:

1、小城镇,位于矿矿区公路和水煤公路之间,其规划范围西北至东南面长1170米,东北面至西南面最宽处210米,最窄处83米,总规划面积17.6公顷,规划总户数570户,人口2850人,其中个体住宅户66户,其他住户404户,建成后将与矿、红旗矿联为一体,形成一个人口达2万人左右,地域面积达1.6平方公里左右的新型城镇,成为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该小城镇于年被列为全省“双百”小城镇试点镇,现已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修建了主街道400米,毛路240米,桥梁两座,完成河道改造320米,修建灯光球场一个,进入小城镇的单位有镇政府、法庭、邮电局、矿、派出所、国税局等。房屋总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农贸市场现已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2/3的工程量。64户搬迁户已进入小城镇购地建房,总投资约100万元,该项目现已完成。但近年由于无法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由于小城镇建设起步较早,现已形成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口相对集中的新型域镇,是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年由于资金缺乏,小城镇建设速度受到了影响,目前镇政府正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镇小城镇是市试点镇之一,位于幸福村片区,距市中心区30多公里,规划总面积11公顷。规划区范围南北向长约770米,东西向最宽处160米,最窄108米,规划总户数447户,总人口2500人,该小城镇设于年启动建设。

该镇到目前已投入资金700多万元,修建完成总长800米的道路一期工程、摊位320个,完成填方量44000立方米,挖方量1600立方米,投入石方1080立方米,挡墙砌筑8280立方米,修建完成镇政府办公楼、食堂、计生楼、地税局、运管所等一系列公共建筑。今年,小城镇二期道路投入建设,目前已完成填方量3000立方米。64户搬迁户建设地点选址完毕,正在动工修建,目前已有部分房屋修建完工。该小城镇总规与详规正着手组织编制,计划明年初完成,作为指导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

3、小城镇位于镇陆家坝村,距市中心城约26公里,东西长230米,南北宽94—218米,总规划面积52.3公顷(其中堰塘面积为23.1公顷),规划总户数2107户,居住人口9482人,于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小城镇。现已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其中征地费用184万元),修建完成一期道路系统1000米,排洪系统400余米,二期道路80米。修建完成镇政府办公楼及部分私人住宅,48户搬迁户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即将交付使用。该镇年初上报省建设厅的三个项目(小城镇道路工程、垃圾站、厕所)的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由于资金不到位,一直没有启动。现在正积极筹措资金,争取早日启动项目建设。

目前《区镇镇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论证,镇区规划面积为15.8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6.23Km2,详规正在编制之中。

4、小城镇位于镇红卫桥片区,距市中心城约20公里,规划面积46公顷。该镇现已投入资金1100万元,修建完成500米的道路一期工程,桥梁三座。进入小城镇的项目有镇政府办公楼、法庭、计生办、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煤管站、工商所等,总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今年镇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已投资17.6万元。年初,小城镇二期道路工程已完成项目上报工作,现正积极筹措资金,争取早日实现启动。今年6月《宏腾小区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论证,规划面积为36公顷,与原来的小城镇相连,形成一个规划面积达46公顷的新型小城镇。

(五)、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年末,区实现“村村通”公路,年底,全区85%的组通了公路.五年来,投资965万元,完成县道提级改造4条38公里,建成旅游路、经济路4条10.7公里。

凤凰新区建设从年起步,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出让土地1160亩,置换土地400亩。完成新区道路系统及区机关行政办公区、怡景小区、碧峰小区等七个小区的综合规划设计,其中五个小区已动工修建,水西路延伸段、龙井路、碧云路、凤凰大道已基本完工,12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其中225套教师住宅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铁路生活小区已进场施工,11万伏“水中”高压线路已经改造完成。

(六)、城镇管理方面

根据年全市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决定将环卫、园林、市政等按照属隶管理原则进行权利下放,对此区采取如下措施:

1、理顺市中心区、各乡镇市政、环卫、园林管理体制

(1)、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用两年的时间,实现城市市政、环卫、园林公用事业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进行企业化改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逐步使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要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城市市政、环卫、园林公用事业,通过经营城市,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城市市政、环卫、园林公用事业投资机制,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建立规范科学的政府监管机制。

(3)、开放城市市政、环卫、园林公用事业市场,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动作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Bot(建设—经营—移交)等多种形式,鼓励外资和国内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市政、环卫、园林公用设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城市市政、环卫、园林公用事业建设步伐。

二是进一步开放经营市场,对城市市政、环卫、园林等垄断的行业实行特许经营,鼓励有资质的企业通过公开竞标的形式获取特许经营权。

三是进一步开放作业市场,全面开放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和设施的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及市政设施维护、城市绿化养护、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保洁等作业市场,允许组建作业公司,通过公开竞争承接作业任务。

2、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经营机制,转变职能,加强调控,建立政府监管机制

要不断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企业化改制,深化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加快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和收入分配改革步伐,增强企业活力;切实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使其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

政府部门要从直接经营管理市政公用事业转为营造竞争环境、管理经营秩序、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并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合理的价费机制,确定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制定市政维护、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公厕保洁等作业定额标准。

3、具体措施

(1)、成立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力度。

为了充分体现“大城管”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年内将成立区城管局,属正科级单位,具体负责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同时成立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成员单位由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协调全区的城市管理工作。镇(乡)、街道要成立城镇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辖区内的建设管理、镇容镇貌、综合执法等工作。

(2、)明确管理权限

环卫工作,主街道和次干道由区专业部门负责管理,小街小巷、楼庭院落的环境卫生仍由村(居)委和社区进行管理。各大企业和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由各相关单位自行管理。城管行政主管部门只负责监督管理。镇(乡)的环境卫生工作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专人进行管理,实行收费管理,以费养人。镇(乡)要成立城镇管理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区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并接受监督。

(3)、具体操作方式

环境卫生管理实行有偿服务,收费管理。市中心区的主次干道由专业队伍进行清扫保洁。小街小巷、楼庭院落的环境卫生由村(居)委和社区进行管理,统一使用区财政印制的票据进行收费管理,如需专业队伍清运垃圾,实行市场运作。区城管局要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严管重罚的管理方式,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除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外,还可以对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要在全区形成齐抓共管的城管格局,争取做到城市管理一年有改观,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

要在全区开展文明城镇创建工作,促使全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在制定创建文明城镇规划的基础上,有关单位要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力争在年年底将区创建为“卫生与秩序”省级文明县城。

在开展“门前三包”工作的基础上,将整治城镇“脏、乱、差”和日常治理工作相结合,把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经济文化中心。

二、城镇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驻镇企业对城镇管理工作不重视,属企业的社区和镇政府管理的社区工作衔接不上没有专门经费投入,环境卫生在治理后出现反弹。

2、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规划管理,土地出让程序不到位,居住对象目标定位不准确(主要是农村人口入住条件高,各种限制条件多,)没有支柱产业,不能引导小城镇发展,镇政府明年将

上马几个大型项目,以带动小城镇建设。

3、城建办人员编制少,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流动性和随意性较大,人员稳定性不高,镇政府中心工作经常抽调城建办工作人员,镇政府建议城建办工作人员收编到建设局直管。

4、镇城建办对本身工作职责认识不全面,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镇容镇貌,两建建筑清理等工作的重心,下一步将按照分步治理,分段实施的原则,镇容镇貌第一段整治观音山片区;第二段整治片区;第

三段整治小河片区。

5、城建办资金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年城管办收取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区纪委、物价局、审计局作为违反规定乱收费处理,建议下一步建设局出面人理收费许可证和委托书,使程序合法化。

(二)、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门前三包工作虽已启动,但未能落实得很好,一些细节性工作没有跟上,应逐步配套相应措施。

2、作为距中心城区最近的镇政府,小城镇建设既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也存在相应的弱势,投资商只愿投资到中心城区而不愿往小城镇投资。

3、小城镇欠帐多,镇政府包袱重(现小城镇已欠帐1600多万元),门面拍卖工作进展不顺利,已建成的60个门面仅售出22个,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能全部做到专项使用,出现挪用还贷的现象,资金不足带来了较大的负责影响,如何盘活是一个关键课题。

4、镇片区居民规划意识淡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办理房建手续程序繁琐,收费高,规划改动较乱。

5、下一步打算引往批小型手工作坊入户小城镇,以农贸市场带动小城镇发展,同时建立尽菜加工市场,打造品牌农产品。

7、建议区政府对重点镇倾斜的政策也考虑镇。

(三)、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小城镇建设方面第二条主干道停工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区政府配套的资金从未到位过,小城镇功能单调,没有大型的产业带动发展,希望有关部门推荐好的项目落户汪镇。

2、下一步将协调周边大企业参与共建小城镇,将对小城镇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3、村一级环境卫生较差,乱搭乱建影响了进村公路及水沟畅通,村委虽然有修垃圾池的构想,但垃圾清运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农民修房规划意识不强,涉及项目搬迁量大。

4、公路沿线主干道马路市场混乱,乱堆乱放现象突出,整治花费财力。

(四)、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小城镇建设能否简化土地拍卖程序,小城镇建设应以项目为载体,有条件的项目应优先上,不能一哄而上,减少目性,要考虑乡镇与中心区的不同特点。

2、目前小城镇水平低,开发档次低,管理也不规范,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农民入住小城镇生活习惯需要逐步改变,城镇开发必须的项目为载体。

3、城镇办工作繁琐,很有必要设立城管中队,但应隶属于区建设局双重管理,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形式,城镇管理工作不宜延伸得太快,应从市中心区逐步推进。

三、主要措施和对策

(一)、抓紧编制和实施城镇建设性详细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

镇乡城镇规划意识不强,盲目建设,城镇化管理的理念上,与城市的重管要求不适应的影响已日益明显。镇乡居民对规划的意识不强,还存在私搭乱建现象。这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规划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多渠道的宣传,使规划意识深入农村,逐步改变城市“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现状。

小城镇建设资金使用监管不力,资金筹措方式不多,形式不多样,导致小城镇建设因缺乏资金而停顿。

年,由于镇政府对省建设厅下拨的小城镇专项建设资金监管不力,发生了财政所工作人员挪用专项资金的事件,对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同时由于一些镇政府坐等观望,筹资乏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是制约小城镇建设上档次,提高质量和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后,镇乡应按照“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走“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合理开发、滚动发展”的路子,面向社会、企业和个人筹资,从而使城镇建设资金的筹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小城镇,使小城镇成为当地新经济的增长点。

(二)、提高项目对接的成功率,以项目带动城镇工作的高速发展。

项目是西部大开发的载体,也是抢抓机遇、加速我区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没有项目的小城镇建设必然不能搞活,可以说,引进项目是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一些经营类项目,要精心制作方案选择有利时机进行集中展示招商。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招投标的透明度,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各镇乡要结合本镇(乡)实际,把有活力,有潜力,收益快,无污染、环保的项目引入到小城镇中来,积极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些项目为本镇的小城镇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镇域范围内有大型企业的,镇政府要积极协调企业,把企业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起来,实现镇企共建。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5

二00八年县委、县政府城市建设工作的侧重点:一是基础先行,以人为本,全面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建设思路,今年我县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城市建设面临的大好发展机遇为动力,围绕打造××××特色县城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项目建设,加大规划指导,加强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努力构筑和谐优美的板石特色县城。

二、总体要求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二00八年我县仍然以县城建设“十件实事”为目标,整合城市资源,拉大城市骨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管理,提升档次,让我县的城建工作在二00七年的基础上,在上一个新台阶。

三、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二00七年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续建工程。抓紧时间全面完成××广场、××改造、文化中心建设工程、××火车站进站路、停车场建设工程;同时积极督促其它未完工的城市建设项目加快工程进度,尽早完工投入使用。

(二)以县城建设“×件实事为重点”,努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和产业聚集的基础前提条件突出抓好,全方位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二00八年县城建设除抓紧时间完成二00七年重点项目续建工程外,重点要以背街小巷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解决市民生活出行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抓好紫府路尤其是西关广场周围建筑房屋临街外立面墙及屋顶的改造,突出××特色;完成××公司、×××、科技局土地综合开发;启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县法院审判大楼、县中医院门诊楼、住院部、县职教中心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环城路农贸市场建设,重点抓好×工程建设:

1、背街小巷改造工程。①巷道路改造,对×××等43条巷道的路面、排水沟进行全面改造;②对×××等43条巷道路全面安装路灯;③对环城路、河堤路边沟实施预应力砼板封盖;④新建桥沟路、石梁子等垃圾台;⑤将县城18处公厕进行全面改造,完善内部设施(水、化粪池等),并全面对外开放,在任河嘴新区新建一座砖混公共厕所。

2、××公司综合开发。将粮贸公司酒楼拆除进行综合开发,占地面积约×亩,新建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的商住楼。

3、农业局商品房开发。将农业局旧楼房拆除,进行综合开发,占地约×亩,新建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的商住楼。

5、紫府路及广场周围房外立面墙及屋顶改造,突出紫阳板石特色。

6、县中医院门诊楼、住院部建设。在××新建建筑面积×××平方米的中医院门诊楼和住院部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三)启动实施××小区××建设工程。××小区是体现×××特色县城的一个地域标志,抓好××小区板石民房建设工程,有利于进一步塑造民俗小区的新形象,从而为发展紫×××特色县打下基础。今年,要按照××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配套制定优惠激励政策,鼓励加快××房建设步伐,早日将××小区建成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小区。

(四)努力完善城镇规划体系。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加强规划管理。积极探索规划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审批和规划验收;严格规划执法,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强化《城乡规划法》的宣传普及力度,积极探索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新办法,健全乡镇规划管理机制,确保乡镇建设管理工作走上正轨。二是搞好规划设计。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80个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认真抓好县城总体规划、××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落实工作,做好×××土地综合开发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并积极指导和协助乡镇搞好规划修编工作。

(五)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是搞好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今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1、强化县城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按照《××县市容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办法》抓好县城尤其是紫府路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管理,做到排水通畅,路面平整,确保城区基础设施完好率达98%,路灯亮灯率达95%;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摆摊设点等违章占道行为,全面规范管理秩序,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2、规范建筑市场管理。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农村建筑市场管理;加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搞好企业资质就位工作,大力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整顿,依法查处施工队伍无资质,乱挂靠等违法行为;严格设计管理,认真执行设计一次到位,建设中途除局部结构可做设计调整外,不得进行加层变更设计;加强招标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投资项目招标性管理办法》,规范招标程序,规范评委行为;严格房产登记管理,杜绝不按照规定程序乱办房产登记手续;严把《施工许可》审批关,确保工程报违章率达100%,工程招投标率达100%。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大力规范工程质量监督行为。提高监督队伍人员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规范工程质量监督行为,今年除对国家投资的项目要实施监督外,还要对私人建房×层以上(面积×××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实施监督,必要时必须采取强制监督措施,强化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最大限度地扩大工程建设监督覆盖率,监督范围要扩大到乡镇甚至是农村,力争监督覆盖率达100%。搞好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切实落实工程竣工备案制度,并严格按工程竣工备案程序实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杜绝出现劣质工程。严格治理人员假挂靠和假资料申报等问题。

4、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力度,全力搞好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防范,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程序操作施工,定期不定期对各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将安全检查深入到乡镇一级;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对资料不全、手续不齐及未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不合规范要求的建筑工地一律不得办理安监审批手续。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6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半年里,我们按照年初所定的目标计划,围绕目标抓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显著增强

规划是龙头,也是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我们始终抓住这个龙头,按照规定程序,执行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履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狠抓规划控制。一年来,全区共审批建设项目*家,面积*m_,其中批准国家集体建设*家,面积*m_;个人建房*户,面积*m_。国家集体建设规划审批率达___%,个人建房规划审批率达__%以上。为优化环境,树立“环境最优,服务最好,形象最佳,群众最满意”的部门形象,对*厂、*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做到上门服务、跟踪管理。同时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区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了*、*、*厂等多项工程的测量和划工作,以及*工程实地放线、*拆迁安置区的测量、规划等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城镇建设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等的中心,必须注重完善和强化城市的集聚、辐射、人居、服务等功能,我们以调整城市发展格局、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着手,把老城区做精,把新城区做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审时度势,量体裁衣,大投入、大力度、大动作,上下互动,密切配合,半年来,全区共完成城镇建设投资*万元,其中*镇*万元,*镇*万元,*镇*万元,*乡*万元,*乡*万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配套建设分步实施,我们围绕“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大工程做文章,全区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万元,其中*镇*万元,*镇*万元,*镇*万元,*乡*万元,*乡*万元。城区和各乡镇集镇人行道铺设率达__%,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__%,垃圾中转站起吊设备己安装启用。城区及各乡镇集镇基本实现了“功能分区合理,集镇功能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居民生活便利”的目标。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1_、取得的成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根据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宣传为导向、以规划为龙头,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努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工作亮点。上半年来,我区按照统一部署,整合各种资源,自我加压,抓了*、*、*、*等四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前段时间的辛勤努力,个示范点已基本成形,各项工作都已经全面启动。全区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万元用于村庄建设与整治,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座,运动场座,硬化路面*km,铺设碴石路面*km,建沼气池*户,改水改厕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_、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专班。村庄建设与整治工作是群众最为关心,惠农最为直接,投入资金最多,效果最为明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区政府成立了村庄建设与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也相应成立了专班,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区目标办也将村庄建设与整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科学规划,严格执行。按省、市人民政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目前已经完成了*、*、*、*等个示范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为了更好开展村庄建设与整治工作,在村庄规划未出台以前,市级重点镇*镇、*镇农村和个省级示范村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审批,改建项目事先征得建设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三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多层次推进村庄建设与整治工作。

(四)建筑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审批程序,坚持依法行政,为确保安全生产,我们定期组织对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经常深入工地,不定期对工程实物质量、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将隐患削除在萌芽状态。上半年,全区共有*、*等受监工程项,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宗旨,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市与区、区与局、局与科室层层签订,科室又落实到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上半年拆除竹脚手架_处,力争彻底消灭竹脚手架;开展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专项整治,对个工程项目的物料提升机进行整改,更换国家规定的标准化的起重机械设备。搞好封闭施工,施工用地执行“三相五线”、“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标准。为时刻敲响安全的警钟,预防建设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召开了各施工单位技术安全负责人、建筑业主、监理单位等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次,邀请市质监站专家分别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程序、施工及竣工备案,预制构件的生产、使用、安装和后期保护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建设工程的监管,建筑市场秩序逐步好转,施工许可程序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无一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五)规划执法监察力度逐步加大

为了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监察力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了规划执法监察专班,走村串户,深入查访,对全区范围内的已建和在建的房屋进行核查。已清查未批先建、违法滥建等建法(章)建设*户,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已查处*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正在处理之中的户,建筑面积*平方米;另有户“钉子户”正在立案移交法院处理。对于查出的违规建设,该完善手续的督促其完善手续,违背规划的。上半年共配合乡镇进行规划执法_次,调解纠纷起,依法违章建设户。此举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规划意识和法制意识,从而促进规划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六)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专业队伍常年抓,综合整治突击抓,社会力量配合抓,形成城镇管理强大合力。今年共组织大行动*次,共清理占道地摊*家,出店经营*家,占道水果摊棚*家,清运垃圾*吨,清除卫生死角处,疏通下水沟渠条,投资万元解决了商品大世界门前长年积水问题。修复窨井盖个,修补破损花坛*处,补栽塔柏*棵,小叶女贞*棵,樟树*棵。拆除乱搭雨蓬*处,取缔占道洗车、修车点*处,维修护栏*处。规范了车辆停靠秩序,设置临停点,所有营运车辆一律到指定地点停靠,处理违章占道停车*起。通过整治,区容镇貌有很大的改变,真正实现了“退路入室,还路于民”的目标。在城区水网改造过程中,及时安排洒水车送水*次,解决了*、*居民以及厂矿企业因长期停水导致用水不足的难题。

(七)房地产业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一手抓市文墨星河场机制,一手抓市场体系,房屋管理手续从简,把关从严。全面落实“一办法四结合”的举措,即按企业管理模式制定管理办法,按劳取酬,激发工作人员进入社会服务求效益,制度改革与责任目标相结合,集中办公与分散作业相结合,个人利益与实施方案相结合,职能目标与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半年来,共办理房屋交易鉴证*户,交易面积*万平方米;公平、公正、公开办理抵押鉴证*户,贷款金额达*万元,房产评估户,面积达*平方米。实现产权登记发证程序化,产籍管理规范化,共办理产权登记*户,面积*万平方米,产权登记率达__%,发证率达___%,全区产权覆盖率达__%以上。加大对直管房的清理和收缴力度,针对部分侵占、转让,拒不移交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展开联合执法,确保国有资产不被流失。

(八)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半年来,全系统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建设队伍。一是源头防治腐败工作卓有成效。按照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紧密结合建设工作实际,抓住重要环节,抓教育、搞调研、把关口、治源头,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力地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全系统紧扣时展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保持了高度的思想稳定和高昂的奋斗精神。三是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今年又吸收预备党员人,转正人,培养积极分子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的血液。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健全,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党课教育制度的落实,增强了党总支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预定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总体规划滞后。随着西城区框架的逐步拉开,乡镇改革撤并,总体规划有较大变化,有的需要整合,有的需要衔接,原有的规划己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规划控制不能严格落实。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因其特殊性,导致不能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来执行,规划建设的简易性、随意性较大。项目建设报批率较低,大部分重点工程项目未能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区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对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导致工程质量建筑安全隐患较多。

(三)土地政策滞约城镇规模和企业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导致村与村、镇与镇之间难以流通和集中,农民很难按照规划实行易地集中建设。

(四)招商各自为政,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因为是招商项目,各部门都大力扶持,以最优惠的政策,以最优质的服务安商,导致各取所需,难以向工业园集中。

(五)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市政基础设施无力配套,水、电、道路等问题尤为突出。

(六)体制不顺。部分乡镇在规划审批上不履行报批手续,导致政令不通,不能依法行政,难以实现规划审批一支笔,规划失控。

(七)乡镇机构改革,撤销原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并入综合管理事务所,导致人员不稳定,人心浮动,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难以有序开展。

(八)业务水平发展不够平衡。专业技术人员欠缺,后备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脱节,导致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难有较大突破和提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抓规划龙头。加大规划编制力度,配合市政府、市建委规划局逐步完成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各乡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着手新一轮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尤其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

(二)抓新农村建设。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抓好全区个示范村的建设与整治为契机,抓好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三)抓功能完善。一是加快城西至凉亭收费站道路配套工程建设;二是城东、城西、老街等主要街道的亮化工程;三是体育路的延伸工程;四是华容火车路进站公路建设。各乡镇也要在现有基础上,在“五大工程”上做文章。

(四)抓管理重点。一是强化工程规划管理,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二是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对所有在建的工程都实行现场监督、跟踪管理,重点是开展“禁竹”活动和物料提升专项治理活动;三是强化城市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抓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的推广。把提高建设科技水平纳入建设工程管理全过程中,即: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五个环节。今年的重点主要是“禁实”,目前经过我们调查,全区有实心粘土砖厂*家,而新型节能环保的砖厂仅有加气块砖厂家,水泥砖厂家,煤渣砖厂家。

(六)抓重点培植。要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确定一个乡镇,加大投入,进行重点培植,以带动其他乡镇的发展。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7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将小城镇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产业聚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示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中心。到年,乡镇规划区内,常住人口增长目标为:陈巷、长岭、余店、马坪达到2.5万人,杨寨、关庙、郝店达到1.5万人,其他乡镇达到1万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达到30%。

二、科学制定和完善小城镇规划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中心和小城镇的定位,整合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充分发挥小城镇比较优势,编制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小城镇总体规划必须与《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度、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持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小城镇内其他专业规划,必须充分征询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意见,必须服从小城镇总体规划。

各乡镇要在年7月1日前完成所在地的集镇总体规划或总体规划修编任务。

市建设局要成立小城镇规划服务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技术专长和管理职能作用。

各乡镇要在国土资源管理所加挂村镇规划管理所牌子,明确专班专责,经市建设局委托,履行辖区内规划管理职能。其工作经费来源,由市政府每年补贴1万元,乡镇财政每年列支1万元以上。各乡镇规划报建手续,由规划管理所受理和审核,乡镇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乡镇行政主要负责人审批。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年年底以前,各乡镇要建设一条供排水设施完善,硬化、绿化、亮化配套,商贸活跃繁华,秩序井然有序的示范街。

每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开发建设房地产面积,重点镇要分别达到100万元、1万平方米以上,其他乡镇要分别达到50万元、5000平方米以上。

四、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垄断城镇规划区内土地经营。依法将省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国有存量土地及其他依法确定的国有土地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实现收益最大化。每个乡镇每年经营性土地挂牌出让土地1宗以上,土地出让净收益重点镇要达到100万元以上,其他乡镇要达到50万元以上。除土地出让成本费用外,全部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不得挪作它用。

(二)建制镇规划区范围内恢复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

(三)引导支持乡镇通过农贸市场、停车场、告位、自来水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偿转让筹措资金。

(四)鼓励乡镇通过泛吸纳社会资本,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

五、强化小城镇管理

小城镇规划区内个人建房按照限定条件、控制规模、严格程序、强化监管的原则,依法审批,依法管理。对小城镇违章建筑,各乡镇负有发现、制止、协助拆除等日常监管责任,对较严重的违章建筑,由市建设局依法拆除和处罚。

条件成熟的建制镇,成立城镇建设管理监察中队,经市城管局委托,履行城镇管理职能。其他乡镇在社会事务办设立集镇建设管理专班,依照有关规定管理集镇。

迁入小城镇的农民,要求转为城镇户口的,公安部门应及时办理,在办理户口变更登记时只收取工本费;不愿转为非农户口的,现有生产资料经营权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不变。

六、建立督查、激励机制

市政府对各乡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土地出让、新增就业人数、集镇秩序管理等情况,实行季度通报、半年总结、年终观摩评比制度。对年终综合考核排前6名的乡镇各奖1万元;对当年基础设施投资,重点镇达到100万元的奖8万元,其他乡镇达到50万元的奖6万元;对按期完成集镇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任务的乡镇,市政府给予3万元以奖代补资金。

七、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成立以市长周静同志为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延涛同志为副组长,市政府办、农办、建设、国土、城管、财政、工商、交通、公安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也要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实行定责任、定任务、包街道、包项目等包干责任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8

分头研究、系统布置的指导思想,依照统一部署、综合强调。今天召开信阳市2011年度城建系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强力推进魅力信阳乡村建设。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2010年工作总结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规划、建委、公用、房产、城管行政执法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克服诸多挑战和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已进入30%70%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信阳老城区建设推进快速。浉河治理取得初步效果,一是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全市城镇化率已达3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环浉河景观道路全线贯通,火车站广场区域开发建设进展顺利,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取得显着效果,乡村内河得到有效治理。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建成乡村道路60多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行政办公中心建成启用。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58.2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6.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46万人,较上年增加1.2万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县城建成区面积155.5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12.3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31万人,较上年增加3.41万人。小城镇建成区面积206.3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7.9平方公里。有6个乡镇胜利创立“中州名镇”

完成浉河两岸景观规划、内河治理规划、羊山新区百花园区域修建性详规、市级行政中心写字楼片区详规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鸡公山风景区详细规划,二是规划管理水平不时提升。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全面完成了八个县城总规修编工作。完成羊山新区、南湾管理区控规。详细规划覆盖面不时提高。各县区加大了控规投入,控规覆盖面达到50%专项规划编制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电力、热力、绿化、防洪、对外交通、商业网点、消防、人防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村镇规划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镇规划全覆盖。规划实施更加规范。完善规划审批流程,实行民主决策,促进了规划审批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了规划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委员会议事制度,坚持定期召开会议,集体研究事关乡村发展的重要规划事项,共同研究、审批重点规划项目,共召开了六次规划委员会议,共审批57个重点项目。规范监督更加严格。加强项目规划批后管理,对项目放线、验线到竣工验收进行全程监控,及时纠正了擅自变卦规划的行为。

完成省定节约1.21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市建筑节能目标通过省检查验收,三是建设管理效果突出。严格建筑节能规范。市区建筑节能规范执行率达到100%县城达到60%以上。排全省第4名,夏热冬冷地区名列第一。严格“禁实”和新型墙材验收。市区和7个县城区通过省“禁实”验收。确认新材企业60家,新材产品已增至6种,新材产量17.45亿标砖,占墙材总量的60%。严格招投标市场管理。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均为100%严格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累计受监工程576项,建筑面积281.10万㎡,获省建设工程“结构中州杯”奖18项。强化平安监督管理,发现平安隐患和问题1076条,下发整改通知书102份,停工指令书24份,创省级文明工地9个,创市级文明工地83个。严格清欠工作落实。共清理拖欠工程款2671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198万元,遗留拖欠案件督办、处置回复率为100%

增长6.8%全市污水处置厂实现稳定运行,四是公用事业建设快速推进。全市乡村公用事业完成市政投资23亿元。明港污水处置厂开工建设,乡村污水处置率达到60%全市9座垃圾处置厂全部通过无害化等级评定,实现规范化运营,无害化垃圾处置率达到70%共征收污水处置费3897.43万元,垃圾处置费1747.11万元,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中心城区全年完成园林绿化投资1.10亿元,新县通过国家园林乡村验收,固始、罗山、光山通过省级园林乡村验收,淮滨、商城通过市级园林乡村验收。中心城区环卫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31.56万元,新建、改建公厕689座、撤除392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1座,建成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置场,环卫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八县共新建、改建公厕79座、垃圾中转站17座。新县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第三次复检。

增长22%施工面积166.6万平方米,五是房地产管理效果显著。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9亿元。增长1.4%,国内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继续坚持稳定发展态势。住房保证目标超额完成,全市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6.2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47.3%竣工13.5万平方米、1667套,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92.8%210.4%新建、收购廉租住房4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571%;新增廉租住房794套,完成目标992.5%;对人均住房8平方米以下低保家庭全部做到应保尽保,完成保证户数1.3万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71.9%。着力构建辖区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大物业”格局,三位一体”新型物业管理模式正在逐步推广,创省级优秀住宅小区1个,市级优秀住宅小区3个。加强拆迁的规范管理,提前完成火车站区域46个单位和1555户居民、总面积15.8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创信阳老城拆迁之最,以人为本的信阳拆迁”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整改前灶后厅179家,六是行政执法更加有力。规范早夜市排档2800余户。更换大型户外广告217块,查处违规停放车辆3800余台次。完成犬只办证960只,清理小广告12万多条,撤除违章建筑2.58万平方米。建立城管互动、通报、协作机制,一人多能,一队多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尝试开展城管与社区同行活动,社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16人,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开辟媒体“走近城管看执法”专栏,加强舆论监督。胜利组织实施军分区招待所搬迁、火车站区域改造、幸福茶叶城拆迁、银珠广场违规建设处置、前灶后厅”专项整治、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大型集中整治活动。

仍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0年全市规划、建委、公用、房产、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社会方方面面是称誉的这里,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规划、建委、公用、房产、城管行政执法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也必需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差距:一是乡村规划建设问题很突出。表示在文化个性不够鲜明,肯定成果的同时。基础设施功能不够配套,规划与建设、规划与执法等之间的监督机制和制度落实不到位,乡村规划管理与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意识比较低。二是乡村管理精细化水平严重滞后。表示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队伍不健全,管理经费严重缺乏,管理监督滞后。三是乡村物业管理水平与社会需求距离较大。表示在新型物业管理机制推行中对物业投诉属地管理责任制执行不积极,服务水平仍有待规范提高。四是乡村管理与建设的行政执行力不高。表示在政府概念化管理严重,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够,有规不守、执规不严、违规不纠现象比较突出,乡村管理普遍存在上重下轻、上严下松现象。五是乡村品牌意识不够。对乡村品牌定义、品牌作用、品牌价值、品牌塑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千城一面,没有品牌,没有特色。这些问题必需引起我高度重视,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1年工作安排

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2011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城建工作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重要一年。要突出重点,认真谋划好今年的工作。

(一)城镇化工作。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以羊山核心区和浉河、平桥、工业城、南湾区为基础,以上天梯、鸡公山为辅助的中心乡村框架。三副”指潢川、固始、新县县城。潢川、固始要抓住省级城镇化重点县和扩权县机遇,紧紧围绕打造区域中等乡村目标,加快向中等乡村发展。新县要充分利用省级文化实验区各项优惠政策,发挥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把新县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最适合居住、特色鲜明的豫南乡村。三轴”指以京港澳、沪陕、大广高速为轴线,以线带面、以城带乡,梯度推进,全市形成职能分工明确、等级规模有序、整体实力雄厚、设施高效完善的网络式城镇体系。六星”指罗山、光山、息县、淮滨、商城县城五个中小乡村和明港镇要努力建成以信阳中心乡村为中心各具特色的卫星城市。二是加快老城区改造建设步伐。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转资源为产业,借资源发展。要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市场建设力度,逐步改善城乡公共交通和路网、电网及通讯网络,促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合理共享,逐步推进城镇供水、环卫、交通等公共服务向乡村辐射延伸。要积极探索乡村建设新路,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乡村发展基础。中心城区今年的改造重点就是紧紧抓住老城改造,着力建设好新区。1六大片区开发建设,即火车站片区改造、百花园片区、羊山商务发展区、航空东路中铁公司片区、北京北路改造片区、工区路老城改造片区;2八条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即:启动羊山新区新七大街至南湾风景区道路建设,完成航空路、化工路、五星路、南湖路、平桥东方大道西段、羊山新十八街、新五街等道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3九大城市节点的综合整治,即新区招商大厦节点、羊山大道与中环路交叉口节点、府前路与羊山大道交叉口节点、平桥世纪广场节点、龙江路与南京路节点、中心大道与老312国道节点、民权桥南端节点、湖东大道与鸡公山大街交叉口节点、北京路龙潭酒店节点;416个城市公园、游园建设,即开工建设浉河区大别山民族文化公园、平桥区两河口湿地公园、信阳工业城新村公园、市公用事业局百花园和龙飞山公园、市农科所茶叶示范园6座公园,建成10个以上游园。各县区也要列出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政府的大事、实事,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务求取得突破。三是突出抓好新区建设。羊山新区建设是市城市建设的中心工作,全市的大事。核心任务是填内容、抓基础、树形象,通过加快行政核心区、农民安排区、新型商住区、产业聚集区、科技教育区、生态休闲区六大板块的实施,要求是快速度、好质量、高水平。

(二)规划工作。一是抓好详细规划编制。今年要完成浉河、平桥旧城区控规。同时要积极开展乡村重要出入口、主要街道、车站、广场等重点部位乡村设计。抓紧编制交通、水利、电力、绿化、环保、道路等专项规划,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抓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固始、潢川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要在2011年完成,其它县(区)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在2010年全部完成。二是抓好规划间的统筹衔接。当前在统筹编制规划中,要特别注意抓好两个规划:一个是土地利用规划,第二个是产业集聚区规划。要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之间的空间对接,城乡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不得逾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和规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充分体现乡村、产业集聚区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建设用地指标,确保“三个规划”空间上实现精准重叠。要加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生态环境维护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衔接,增强规划的协调性、一致性,为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四是抓好规划的监督实施。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对违反规定调整规划、违反规划审批用地的除予以纠正外,对有关责任人要坚决查处。推行规划公示制度,全民参与、全民监督,让广大群众关心规划,解规划,维护规划。

(三)建委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要加强招投标管理。公示到市民,监督到工程。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率、施工许可证办证率均达到100%要加强建筑资料管理,监督管理要延伸到每个生产厂家,严把资料生产关。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监督到每项工程。新开工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受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合格率100%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争创“鲁班奖”创省“中州杯”奖工程2项,省“优质结构”奖工程10项,省级文明工地10个。二是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市区和县城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规范执行率达到100%实施率分别达到95%和60%以上;新型墙材产量和应用比例达到90%三是继续整顿规范小型“免烧砖”厂。抓好全市小型“免烧砖”厂的改造升级和关闭撤除工作,全面完成整顿规范任务。

(四)公用事业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园林乡村创建工作。抓好18条迎检景观路线整治。息县实现创建市级园林乡村目标。力争创建一批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先进单位。二是抓好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推进市污水处置厂二期工程项目,力争2011年开工建设,建成明港镇污水处置厂。规范已建成污水垃圾处置厂运营,实现全市污水处置率7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75%目标。继续加大污水处置费征收力度,年底前公共供水污水处置费征收率达到90%以上,自备井污水处置费征收率达到75%以上。推进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生活垃圾处置体系。三是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供水体系,继续加快羊山新区、工业城供水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水设施服务范围。息县、新县、罗山乡村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要全部建成投用。加快乡村天然气管网和设施建设,市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现燃气入户,全年实现燃气入户8000户。加强乡村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市中心城区继续实施浉河两岸景观建设和河道清淤工程,综合治理城区内河5公里。四是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快供水、供气、污水处置和市政施工等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巩固深化环卫体制改革效果,延伸改革区域,逐步实现无缝隙管理。

(五)房管工作。一是尽快升温启动房地产。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信阳打造成全省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示范市。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健全房地产市场服务体系。严格落实保证性住房项目责任制,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开发建设步伐,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的住房保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是狠抓物业服务质量提高。加强企业资质动态考核,规范市场准入与清出制度,加大对物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业主的培训力度,继续开展物业管理优秀示范项目创建活动。三是协调指导好城市拆迁。严格落实拆迁评估制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拆迁案件;建立拆迁许可项目备案机制,加强拆迁方案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加强拆迁单位资格、拆迁现场的管理,推行阳光、透明、公开的拆迁措施。

(六)乡村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一是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依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职责分工的明晰化,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管理质量,促进乡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突出管理的重点,着力抓好乡村规划、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广场公园、建设工地、住宅小区、公共交通等方面的管理。二是适时推进网格化管理。依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理顺乡村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切实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乡村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监督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市民广泛参与的乡村管理联动机制。三是真正实现“一人多能,一队多用”管理模式。要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努力打造出一支过硬的队伍,把这个队伍真正建设成为“战能胜、攻能破、守能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三、关于完成今年工作的要求

任务很重,2011年工作目标很高。必需武装思想、坚定信心,打好攻坚战,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一)创新思想抓落实。中央判断。也是蕴含重大发展机遇的一年,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业、建筑业乃至乡村建设发展。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需创新思想,增强驾驭复杂经济形势的能力。一要在过程中创新。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形势,深刻认识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既要增强忧患意识,立足于迎接挑战,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又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机遇,借机发展。二要在执行中创新。工作执行中要敢于勇于创新,敢于打破旧的思想模式和条条框框,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地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三要在落实上创新。落实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标准是最大的节约,低标准是最大的浪费”

(二)统筹兼顾抓落实。第一。确定落实重点工作的突破口,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单位领导要善谋大事,工作争创一流,要抓出一件在全市、全省,乃至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事。郭瑞明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演讲》已经明确了今年城建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工作,特别是涉及城建系统的双十工程,有关责任单位要立即着手,制定措施,集中力量,抓好落实,确保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以此推动面上的各项工作。第二,要因地制宜。每个单位、每个地区,城建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不尽相同。就是类似的矛盾,适于外地实际的措施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各地要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信阳目前的定位是山水园林乡村、休闲茶都,其它8县城怎么定位,怎么建设,要认真的研究。要把有全局指导性的工作方针落实到整体工作中去,确保工作安排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得力。第三,要试点引路。有些工作,需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这次会议上印发了各县的资料,有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发明性地对明年的工作作出具体布置。

(三)作风过硬抓落实。作风过硬是落实各项任务的基本保证。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切实协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动身作为我工作的准则,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我工作的目标。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9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为目标,全面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着力健全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快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六大规划机制,逐步实现规划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从静态蓝图向动态引导、从空间管制向空间与公共政策调控有机结合的转变,有效发挥规划协调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尊重人的多样性选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人的生活情趣、行为习惯和多元文化需求,构建人性化和谐空间,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坚持城乡统筹。根据城市、镇和村庄发展的不同要求,发挥城乡规划在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调控导向作用,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空间布局、镇村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

——坚持民主公开。倡导公众参与,推行规划评估、听证制度,使城乡规划从过去的专家规划逐步走向市民广泛深度参与的规划,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提高规划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规划决策的民主科学。

——坚持与时俱进。在保持规划理念和总体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阶段城乡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法定程序,适时进行检讨评估、动态修编和滚动更新,使得规划编制更加精细化、成果更具可操作性。

——坚持优化发展。正视区域资源支撑不足、环境容量超载的压力,加强城乡空间管控,用规划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强化“531”行动性规划的编制、实施,发挥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更好地推动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集中统一性

3、建立市政府城乡规划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市政府建立城乡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吸收若干专家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公众代表参加,主要职责是审大城乡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对规划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指导、监督城乡规划的实施。市政府城乡规划联席会议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技术咨询委员会,就区域规划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

4、实行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模式。各地区重大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案,特别是未行使规划管理权集中的地区,必须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网络一体化管理。根据当前实际需要,对新城开发地区,经市政府同意,规划行政部门可设置独立派出机构、增设办公室或联络点、派驻固定人员等,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方式,既保持规划管理的集中统一,又为地区和基层提供高效服务;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功能板块,可以采用设立非常设性规划工作办事机构或增挂牌子等方式,承担具体规划建设事务。

5、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网络。根据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网络,加强农村地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锡山区、惠山区各镇(街道)及滨湖区、新区部分镇(街道)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加快建立村镇规划管理机构,接受规划行政部门业务领导和指导,负责城乡规划和规划法律法规宣传、村镇规划业务培训、村镇规划编制协调、村镇建设工程规划报建以及规划监察日常巡察等工作。村镇规划管理必须配备专职人员,工作经费由区政府统筹安排。

三、深化规划导向引领机制,增强规划动态前瞻性

6、加强城乡发展综合集成研究。强化城乡规划发展研究工作,构建规划发展改革综合研究平台,对城乡规划发展战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乡产业布局优化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化研究,积极研究制订与城乡规划相关的政策意见,为城乡规划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改进研究方式,采用开门研究、合作研究、引进智力等形式,提高规划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研究成果转化,为规划编制提供创新亮点、思路引导和决策参考。各地区、各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以城乡规划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学习、考察和培训,感受和体验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区的规划建设成就,汲取和借鉴成功经验,指导我市的城乡规划实践。各地区、各部门要保证规划研究经费来源和投入,确保城乡规划研究培训顺利进行。

7、建立“531”行动规划的编制实施机制。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基础上,与政府任期目标相结合,形成滚动编制五年期的城乡近期建设规划、三年期的城乡建设行动纲要和年度城乡建设规划的机制。五年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城乡发展目标和建设要求,统筹各项建设任务,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三年行动纲要系统安排各类城乡建设计划,细化各项重点建设工程;年度建设规划为政府协调各类建设项目、安排年度公共财政、调控年度土地投放强度提供支持,与投资主管部门的年度建设项目计划有效衔接,具体落实城乡建设工程,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8、健全控制性详规的动态滚动修编机制。以现有法定规划体系为基本框架,适时编制完善各类城乡规划,既保持各层次规划的连续和衔接,又不留规划编制的空白和盲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变化,在法定规划大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建立控制性详规“一张图”的动态滚动修编机制,在保障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适时修正调整规划,动态编制城市设计等精细化规划,使规划保持适应城市动态发展的必要弹性。研究制定规划编制管理办法,按照法定程序调整、修改、重新审批城乡规划。

四、健全规划管控机制,强化规划约束刚性

9、实施区域发展“三区”管理。根据区域生态容量、人文环境和环境资源承载力情况,科学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明确不同行政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开发导则,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和水系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等的保护和空间管制。制定土地开发权补偿、转移的管理规定,对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范围内不能实现的土地开发权,通过规划指标转移等手段进行开发权的补偿。

10、严格城乡规划“6+2”强制性控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突出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橙线六类控制线和社会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两类设施的“6+2”强制性内容。对控规中已经确定的“6+2”必须实行刚性化管理,不得随意变更。相关专业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统一标准,切实加强建设实施监控和使用过程监管。社会建设单位不得侵占或随意改变以上设施的使用性质。

11、强化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城市发展的人口规模,确定对应的城市建设规模总量,控制城市的增长边界。合理制定城市各类用地的开发强度、建设标准,优化城市用地的结构比例和空间投放。根据土地用途、地块区位、交通条件和城市设计的综合影响,合理确定具体地块的开发强度,规定不同性质建设用地的最大合理容积率,发挥单块土地的最大开发价值。经营性用地出让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部门确定的规划条件和要求进行开发建设,不得擅自变更。在综合考虑地面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建筑功能前提下,鼓励提高地下空间使用效率。

五、完善规划联动机制,提升规划编制协同性

12、推动“三规”的有机融合。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加强城乡建设近期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协调,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内容在空间上得到落实,又保障空间规划在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体现,实现“三规”的有机融合。以城乡规划建设用地“一张图”为平台,按照功能定位导向、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的思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的“空间叠合”工作,保证发展“目标”、国土“指标”与规划“坐标”的相互衔接,做到规划目标、空间管制、空间数据的“三统一”。

13、强化专项规划编制的部门联动。打破规划编制中的条线分割、部门垄断和体内循环,实现各部门多元目标在空间上的叠加与整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城乡规划组织编制专项规划,细化和落实城乡规划的有关要求。各类专项规划必须遵循空间规划,明确、细化和落实城乡空间布局的目标、内容和规模。专项规划编制部门应会同市规划部门组织专项规划的编制、评审、论证和报批工作。

14、加强镇村规划的编制管理。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村镇撤并方案,促进居住向中心村和新市镇聚集。凡涉及规划保留村庄的镇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并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在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人民政府审查后上报市政府审批。在村镇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上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以及镇村土地资源的置换工作,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纳入城乡建设用地“一张图”。各类村镇建设工程必须按规定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15、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思路,将文、教、体、卫、社区配套、水电气市政设施及公交等各类专项规划向广大乡村地区的规划保留村庄延伸和覆盖,推动教育、文体、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业生产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等7个主要方面的职能整合。进一步明确在分类供给、经费保障、设施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机制,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增强规划决策民主性

16、完善城乡规划信息公开与反馈制度。做好规划草案的公示工作,依法保障各类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的公众参与。坚持让广大市民、社会团体特别是受规划内容影响的市民参与讨论,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同感。对各个阶段规划公示收集到的公众意见,合理的要采纳到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加强建设工程规划审批管理公开,按照规定进行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和规划设计方案的批中公示。加强规划批后公布,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示牌制度。

17、建立公众深度参与城乡规划的制度。通过网上公示、媒体公告、模型展览、公共咨询、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完善规划听证制度,对于重大规划调整、规划许可事项,要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聘请市民担任城乡规划社会监督员,探索召开访谈会、问题研究会、邻里规划会议等举措,听取公众意见,完善规划决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18、完善规划知识的宣传普及方式。通过电视节目、互联网、公示通报等形式,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向市民通报规划管理的内容、范围、技术指标要求等,对社区居民进行问答讲解,促进规划知识的普及。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城乡规划展示馆、规划网站等载体,及时报道城乡规划编制的最新成果、规划实施管理的最新动态、城乡规划建设的最新成就,加强规划宣传。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大型规划宣传咨询、规划下基层、规划进社区等“规划零距离”活动,让市民更好的了解规划,更好的参与规划,增强规划透明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七、健全规划主体责任机制,确保城乡规划严肃性

19、明确城乡规划编制责任。各地区政府应当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以法定组织编制单位为主体,构建条块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城乡规划编制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根据规划编制计划和规划编制任务书要求,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各类规划,执行规划审批程序,确保编制规划的法律效力。对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或者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要对有关人民政府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对有关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将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应投尽投”的投入保障制度。

20、严格城乡规划实施责任。各地区政府是城乡规划的实施主体,必须严格执行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乡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的落地转化力。执行“六线”管理规定,严格非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大型公共绿地、风景名胜区和历史保护街区等用地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确定的功能和布局要求。加强对开发区和各类园区的规划统一管理,严格实行规划管理“一书三证”制度,保障城乡建设活动顺利进行。严格执行规划强制性内容,提高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程度,增强各级各类开发建设实施主体职能。各地区、各乡镇(街道)要积极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坚决遏制辖区内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

八、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提高规划执行力

21、建立规划实施联合监管机制。将城乡规划监督检查贯穿于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密切协同,防止和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房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和房屋使用性质及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核发房屋产权证明。工商及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许可的用途批准注册场所的工商登记及相关许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违法建设,并立即责成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消除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建立违法建设每月通报制度,并将各区、乡镇(街道)的违法建设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做好土地使用的监管工作。

22、建立规划评估报告制度。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对规划的前瞻性、可行性、经济性以及公共政策属性进行客观评估,对规划内容、规划成果、规划实施绩效等进行评估,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进行动态评估,适时调整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和规划措施,实现规划实施管理的引导调控功能。完善规划报告制度。各地区要定期向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对同级人大关于城乡规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人大或其常委会。

城乡规划资质管理办法最新篇10

(一)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

我局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和省建设厅关于依法编制城市重要规划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按政府近期建设规划的目标要求,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了各类规划的编制力度。在各分区规划、《××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磁湖北岸、西塞山工业园区、江北管理区等11项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市集中还建点、××市公交站场规划、××市农贸市场规划等16项专业规划和一系列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完成了黄金山核心区、磁湖西岸、××长江外滩等8项景观规划,完成了磁湖西岸、锦江新天地、华新地块、迎宾大道等6项城市设计。这些规划的编制,深化了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完善了我市规划体系,优化了我市规划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的综合功能,为我市第二产业的延伸发展和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促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局正在着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的修编调整工作,总规评估报告已完成并原则上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将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建设部。经国务院批准后,我局将根据“1+8”城市圈对接的要求和自身发展要求,按发展“三大战略”的部署修改调整××市城市总体规划。

(二)注重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规划优先,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搭建腾飞舞台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我市规划工作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关注民生民本、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规划工作努力的方向。在城市交通上完成了市府路、南京路、武汉路、××大道东段、大泉路等8条道路刷黑改造规划,金山大道、圣明路、宝山路规划设计,李家坊二隧道、谈山隧道规划设计;在对外交通上完成了大广高速××段、武黄城际铁路××段、××新港规划;在市政公共设施上完成了黄金山污水处理厂、黄金山变电站、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场等规划;在社会公共设施方面,完成了市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博物馆、武商超市、农贸市场改造规划等一系列修建性详细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搭建起了腾飞的舞台。

二、高标准、严要求,加强村镇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就是落实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局按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布局的原则,加强了对村镇规划的指导编制工作。重点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响应省“百镇千村工程”。大冶市9镇1乡,目前已有7镇1乡完成了镇总体规划修编,其中灵乡、陈贵、还地桥三个重点镇规划由甲级资质设计单位完成,灵乡镇还在全省乡镇中率先完成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下达了50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规划编制任务,完成了158个村庄整治规划。阳新县16个镇4个农场1个开发区的总规编制工作全部完成;完成了78个行政区村组规划和36个村庄整治规划。

三、加强规划管理,突出服务经济建设

一是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坚持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在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过程中,我们坚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严格遵守规划法和行政许可法程序。在规划行政许可的日常工作中,“一书两证”的核发,我局已按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的要求,实行了“四统一管理”(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统一发放、统一公示),将开发区“一书两证”核发工作纳入了全市统一管理,加大了对大冶、阳新“一书两证”核发管理的指导工作。今年元月到10月,共核发选址意见书分别为22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12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0份。其中工业项目规划许可13项,建筑面积373045.3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已办完4个(矿务局项目、新兴管业项目、下陆华安公司、百盛公司),廉租房规划许可已办理完马家嘴处廉租房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043平方米。同时,完成了20个城中村(含开发区10个)改造规划工作。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行业作风有明显好转,在实际工作中,我局建立起特事特办机制。为工业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对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大型厂矿企业增扩和技改项目、外资企业建设项目、新引进外商建设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建设项目,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通过权威部门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下,规划定点上做到随报随办。对招商引资中急办项目,采取现场办公、急事先办、突破常规的办法。即项目选址上只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规,经现场仔细踏勘审查,可同意其先定点后再按程序办理规划手续。这样,既提高了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又充分考虑到了报建业主的急难,受到项目业主的广泛赞誉。

三是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全力以赴服务于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向一线延伸。规划局作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改变常规固有的工作思路思考问题,充分考虑申建单位面临的困境,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能,设身处地的去关心帮助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在项目审批上,改变过去只以业务办公会研究会审项目的方式,主动下基层到项目现场办公服务。为了方便报建单位,不影响企业生产,主动上门与项目业主就报建规划方案共同研讨,解决规划建设问题。如关于还建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我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区现场办公,为支持新兴管业建设与发展深入到该企业现场办公,既做到了科学规划,依法管理,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企业(单位)建设与生产。

四、公众参与形式进一步拓展,依法行政中“以人为本”规划理念有了充分凸现

《城乡规划法》颁布以来,我局对新法在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三个阶段中强调的公告(公示)和“听证”环节,正在工作实际中探索落实,将规划“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城乡规划法》人性化的理念合二为一,不断扩大群众的参与范围,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群众的意愿,突显了规划行政许可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是积极推行规划公告(公示)制度。所有审批项目均在××市规划局网站进行公示,重要公益项目和涉及公众利益的项目除网站公示外,同时实行规划方案审批前现场公示。二是积极推行听证会、论证会制度。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对一些重大和重要规划,举行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对有关群众利害关系的项目规划许可和修改,则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三是积极参与“行风热线”,我局主要领导定期参加市广播电台行风热线,直接听取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咨询,拓宽行政沟通平台。四是开通民情快车,设立专用电话,确定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办理、及时反馈。五是热情接待和处理群众来访,及时办理答复群众来信。我局制定出台了《××市规划局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构建规划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解惑答疑,积极化解各类纠纷与矛盾。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420人(次),办复群众来信42件。

五、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了规划管理、城管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市规划局与城管局会商达成一致,执法联动,一方面规划局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即函告城管局查处,对城管局需规划确认的即函告确认,另一方面城管局对规划局函告查处和确认违法违规的项目严格依法查处,查处的结果函告市规划局,规划局没有收到城管局处罚结果告知则不予规划验收。

二是我局加大了批后跟踪管理力度。通过规划现场放线、验线、项目规划核实验收等实施跟踪管理,由规划分局配合市局监察部门来完成。对未经规划批准的违法建设项目按执法联动机制及时书面函告城管局,对城管部门自行查处违法建设项目予以积极配合,对需协助调查的,及时给予协助及书面答复或认定。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市城管局向市规划局发协查函165份,我局全部予以回复。执法联动机制形成后,城管局共查处批后违法建筑20起,经我局认定违反《城乡规划法》并通过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进行处罚的有3处(爱康医院、青龙阁置业有限公司、金地房地产开发公司)。

三是突出强调核发规划条件与规划核实制度。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从源头把好关;同时积极推行规划核实制度,制定了专门的工作程序和填报表格,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既定的规划条件予以核实,未经核实或者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从而确保依据控规制定的规划条件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维护了城乡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四是深入开展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专项整治工作,营造健康有序的项目建设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今年4月以来,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及省建设厅的要求,市规划局和市监察局组成专班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开展了6个多月的专项检查治理工作,共检查91个项目,其中××城区60个,大冶市15个,阳新县16个。而变更土地性质的项目就有18个,其中××和大冶各9个,没有按法定程序调整容积率的项目有10个,其中××市城区7个,阳新县3个。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法问题,检查组及时予以指出,并提出了加强整改的措施。杨晓波市长和罗光辉副市长先后两次专题听取了专项治理工作汇报,根据市长的要求,我局拟订了《××市城市规划用地容积率调整管理办法》,已报市政府正在待批准。

六、推进测绘工作,服务城市建设

一年来,我局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测绘依法行政,积极实施基础测绘,强化测绘统一监管,不断拓宽测绘应用,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被省人事厅、省测绘局授予全省测绘行业先进单位。概而言之,成绩主要以下六方面:加强测绘法规建设,完善测绘法规体系;实施城市基础测绘,完善地形数据资料,组织编制了《××市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实施了一系列基础测绘项目,引进新技术制作卫星影像图,编制出版了《××市城区图》;启用了54北京坐标(115°)独立平面坐标系统;协助省局完成了××市公共地图服务系统工作;启动了数字××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测量标志管理系统初步建成,组织实施了全市四等以上永久性测量标志的普查、维护、建档工作,共普查测量标志点282个,并对其中104个测量标志点进行了维护,为测量标志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方便,得到了省测绘局的充分肯定,省局还专门在××召开现场会,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援于全省测量标志普查维护先进单位。

七、存在的问题

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在规划管理和测绘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暴露出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城乡规划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规划覆盖率和规划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至今尚未编制《××市城镇规划体系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亟待调整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未实现市区全覆盖,××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只能接近80%,修建性详细规划只接近50%,且一些规划设计水平不高,既不能反映地方文化与特色,又缺乏标志性建筑,往往显得规划缺乏超前性。主要原因是规划经费严重不足。过去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我局下属副县单位,市里的规划可以下达指令任务让他们完成,自1999年改革规划院改制后,我市每一项规划都得花钱去做。近两年我市财政安排规划专项经费是历史以来最高,但其中还含有部分测绘专项经费,与省同级城市相比有差距,更别提与沿海城市相比了。没有高投入,难出好成果。其次是规划研究工作缺乏,规划院改制后我市规划研究工作就没有机构去做了,规划局又没设置这方面机构,因编制少而无法考虑抽出人员做这方面工作。再次是规划设计队伍还不强,到目前为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仍然是乙级资质,城乡规划设计院是丙级资质,我市规划设计队伍整体水平亟需快速提高。

(二)规划制定与修改的法律程序欠完善。主要表现是:跳漏应有的审批环节,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湖北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尚未出台,规划编制、管理、行政审批在个别环节和程序上缺乏具体指导性依据。因而我市《××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一时还难以出台,这样,在规划制定、实施、监督管理的具体细节上一时还难以制定具体规定,如一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指标,违规处罚的程序、罚金裁量规定等,还基本上是在按老标准弹性化执行。另一方面是由于规划部门没有严格执行法定程序,省掉了上报人大和政府论证、听证、公示等一些应有环节,或扩大了规划审批的自由裁量权限。因此,规划管理上有一定弹性,给人为改变规划留下了一定空间。

(三)规划监督的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1)违法违规建设时有发生。(2)规划项目批后跟踪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规划队伍人员不够,没有专门执法队伍,就是城区都往往不能常态化进行批后跟踪、监督管理,更别说河口、江北等到边远地区了,主要是靠竣工验收来把关,不能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主体的查处违法职责与主体分离,行政执法体制还不顺,规划与城管虽建立了联动机制,但需部门之间的衔接,延滞了处理时间,往往在查处违法建设上形成“真空”。八、2010工作计划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规划,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实施“三大战略”的要求,抓住国家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和实施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积极推动××—大冶一体化和谐发展,依法行政,严格管理,努力把××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长江中游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2010年,我局将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依法编制城乡规划,努力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今年下半年要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上报国务院建设部,明年要对《××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进行修改调整,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将《××市城镇体系规划》列上工作日程。力争在一两年时间内,××市市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市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80%以上。要加强规划设计公开招标,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多出佳作精品规划。2010年规划工作要以“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为原则,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1)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互衔接,调整主城区用地布局,合理引导市场发展。(2)规划战略重点是与“1+8”城市圈规划对接,规划建设重点向“一区三园”规划建设集中发展。(3)调整改造老城区,疏减老城区密度。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完善小区配套功能。(4)加快“三沿”(沿江、沿湖、沿快速路)开发建设和景区规划建设,以景观建设为突破口,展现××新形象。(5)加大环境整治和保护力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建设,充分保护和利用城市自然山水文化和人文资源,进一步彰显山水园林城市风貌。(6)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规划编制计划具体如下:(见附件)

(二)加强规划管理,严格依法行政。

1、完善科学民主的城市规划决策新机制

要按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制订新的××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审查制度,强调专家评审与群众参与,健全完善规划分级审批的民主决策机制。市县对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及规划布局和用地性质重大变更的,须报同级人大审查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批。规划部门控制性详规的制定和修改,要向同级人大报告,征求人大意见后按程序报政府审批。

2、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一书两证”制度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标志性建筑和工业园区项目规划,经规划局业务会审核后,报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方可报市政府审定;城市主要干道两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在规划部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报规划委员会或规委会主任会审定后由规划部门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旧城改造项目严格按“统一规划、成片改造、配套建设”的要求审批。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一书两证”制度,加强“四统一”管理,严格按省住房建设厅规定的许可程序进行。

3、加强规划的宣传工作和社会公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规划是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要加强在媒体上的宣传和公示,既让市民及时了解今后城市的发展、居住环境优化的规划蓝图,也让市民了解政府在关心民生和实施城市发展战略上所做的工作。同时,通过规划公告(公示)、听证、论证、咨询,推进政务公开,扩大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促进规划约束机制的形成,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三)理顺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全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

加强黄金山新区、河西工业园区、江北开发区的规划管理,争取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黄金山新区、河西工业园区、江北开发区规划管理派出机构,真实地、完全地将新区纳入全市的统一规划管理。对规划分局下放铁山的做法和委托城管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问题要根据《城乡规划法》要求,进一步研究改进。对城乡规划执法主体、村镇规划的主管部门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务院文件精神进一步理顺。

(四)加强规划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