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十篇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十篇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1:46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1

关键词:数字化;城建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G2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106-02

1概述

精细化管理理念最早是在企业管理中提出来的,是企业管理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管理发展过程中提出并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目前,精细化管理已引入企业、事业、社团和政府机构管理等方方面面。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工作主体、目标对象、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等都实行精确和细致的管理。基于精确和细致本身就是相对的概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精细化管理代表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一种管理思维,一种持续创新、持续改进、永不止步、永不懈怠的管理实践,其管理成果符合人们需求永恒增长这一客观事实,对企业持续改善产品,事业、社团和政府机构持续改进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研究精细化管理,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即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找到了这一途径,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也就水到渠成了。根据我们的实践和思考,数字化就是城建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最佳途径。

2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全面发展同步;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城建档案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至今,全国660多个设市城市中,已建立了近500个城建档案馆,区(县)城建档案室达1000多个,馆藏量在4000万卷以上。在具体工作上,各城建档案馆主要是收集城市建设活动中,特别是各项建设工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技术资料,加以整理、入库、保管,并提供查阅和复制利用。对人的管理、对工作过程的管理和对工作对象(即各种技术文件、图纸、影像资料)的管理,还是以原始手工方式为主。城建档案工作的核心就是城建档案,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围绕着城建档案展开的。而城建档案的本质不是其外在的形态,而是内在的技术内容,是信息。如果我们能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对城建档案进行处理,那么城建工作管理模式就会发生根本的变革。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从2000年以来,不断加大城建档案收集工作力度,进馆档案逐年增长,达到了30000多卷/年,如果按照原来的管理模式,档案整理跟不上,档案查阅利用越来越困难,档案存放也是一个大难题,库房空间严重超负荷,多次倒架腾库,仍是应付不了档案迅猛增长的局面。我们把档案的信息特征从纷繁复杂的档案形态中抽取出来,实行数字化,就能挣脱档案实体的桎梏,使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都抛离了档案的实体,完全在信息的流转中完成,这就为城建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3数字化在城建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应用的几个方面

数字化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事实上,数字化是一种技术手段和工作机制,它既可以变革原来的城建档案工作内容和模式,还可能创新出城建档案工作一系列新的业态,这就为城建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使城建档案工作对象、工作流程和工作成果控制能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帮助下精确计划、精密控制、精心操作、精准落实,从而真正实现最佳效果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档案接收的数字化

传统纸质档案的接收是指工作人员对建设工程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和图纸,按照城建档案管理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收集、初步整理,在工程竣工后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的过程。实现档案接收的数字化,首先是要按照城建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建设工程电子档案报送系统,然后由工作人员根据建设工程进展,将建设工程信息(文件材料和图纸信息)同步录入该系统,最后以光盘等形式直接报送数字化打包信息。工作人员将按系统程序要求,一步步、一项项、一条条地完成建设工程信息的录入,避免了纸质接收模式的那种随意性导致档案缺项漏项或重复冗余,也杜绝了工作人员集中在事后补制档案导致档案不真实。数字化接收在档案接收质量检验环节也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可以用质量检验软件对档案信息包进行检验,避免了人工检验的主观性。数字化接收的最大优势还是工作效率,对很多类似的信息,我们可以用复制的方式,不用再重复打印出文件或图纸,大大提高录入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3.2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以及档案保管的数字化

传统的档案保管都是基于档案实体,档案实物的搬运摆放、库房空间的占用调整以及档案的保管防护是主要的日常工作。数字化的模式从两个方面对这一过程进行革新,一是原有馆藏的数字化扫描录入,对已完成扫描的档案实行真空包装后永久封存,非特殊情况不用再开包调用;另一方面是新进档案接收数字化信息,直接并入档案信息数据库;这样日常管理的操作对象就是虚拟的档案信息数据库而不是档案实体。这对档案实体是一种保护,而且,档案信息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的优势是多方面,包括可以方便地制作多个备份,异地存放,防止突发灾害对档案信息的破坏。当然,原来的各种物理活动,如清理、搬运、消毒、温湿度控制等都不存在了,档案日常管理的内容与方式就发生了质的转变,更少的人、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入,可以完成更加高效的工作,这正是精细化管理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

3.3档案查阅利用的数字化

档案查阅利用的数字化应该是最能展示精细化管理成果的方面。与传统档案查阅方式相比,数字化查阅可以真正实现查全、查准。多年来,在档案利用中我们有一个难以明说的事实,就是档案查不到并不是因为档案不在库房中,我们往往只好回答说,“这个检索的条件可能不准确,再找找看看。”我们的馆藏量是如此之大,如果单凭人工的手段,或者只是录入了档案的目录信息,要查准、查全的确是勉为其难的事情。如果我们实现了全部档案的数字化,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深入到档案的内部去挖掘档案的每一个信息点,而且这一个过程是由计算机来完成,在这种条件下,即使是“大海捞针”,也只是举手之劳。数字化查阅的另一个优势是,在档案查阅出来后,目标信息的阅读、摘录、下载、拷贝、打印都是十分方便的,因为我们的利用方式完全抛弃了档案实物,是一种完全的数字环境,就好像我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信息后游览与下载一样方便;当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所有的档案馆数字化信息量与互联网信息量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我们的档案信息都是集中管理,所以对它的查阅利用肯定比GooGLe还要来得快,来得方便得多。

3.4业务工作数字化

主要是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以数字化的办公平台替代过去的人工模式和有纸办公方式。业务工作数字化一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可以规范工作流程。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实行精细化管理所追求的核心目标。数字化办公将由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系统对各种工作流程进行界定和标注,既不能越位,对时间上的延误也记录得非常精确、细致,对工作人员本身进行了管理和约束,是一种阳光工作模式。当然,系统设置的各种督促提醒或提示还会起到人工管理根本达不到的效果,在现实管理中,督促提醒或提示一是不能保持经常性和充分性,另一方面也碍于情面,而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由计算机系统预设的机制来完成这一工作,工作中有延误、有松懈、有差错等都可以由计算机系统发出警告,并自动生成工作日志,这使精细化管理中的考核环节变得非常容易。

3.5永不下班的城建档案馆――互联网上的城建档案馆

数字化可以彻底改变城建档案馆传统的办公模式,使城建档案馆走上互联网,实行全时上班开放,扩大城建档案的社会影响,提升城建档案的利用效果。当然,我们首先要对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档案信息是有保密规定及密级划分的,能在互联网上的当然是可公开的部分,这是一个精细区分和精细控制的过程,而且需要一定的行政授权。但数字化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技术条件,使城建档案馆在互联网的时代扬帆前行。

3.6基于城建档案信息的综合平台

城建档案信息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其利用潜力也是巨大的。通过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就成为了一个基础的信息源和信息库,结合GiS、GpS、RS和miS等各种技术工具就可以建立各种综合平台,对城市建设变迁、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以及城市动态管理等等展开应用研究并投入管理实践运用。这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领域,将使城建档案的信息价值发挥到极致。我们在下面将以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实践为基础,列举出多个这方面的应用实例。

4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工作的实践及精细化管理成果

从2000年开始,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就开始探索档案数字化和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开发了基于目录的城建档案检索系统,解决了档案数量比较大时,人工检索工作量非常大、效率非常低、经常出现漏查的问题;开发了馆内网站,初步实现了档案远程检索和建设信息;但这些工作数字化水平还比较低,不足以改变城建档案工作管理模式。2005年以来,随着“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项目被长沙市发改委科技立项和财政的不断投入,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共有五大数字化系统(项目)启动开发、建设和运行,目前总投资已超过2100万元,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正朝着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城建档案馆目标迈进,取得了丰硕的精细化管理成果。

4.1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地下管线GiS)

该工程项目是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数字化的主体工程,也是最早实施的数字化工程。2005年就开始调研,2006年开始实施,2007年通过验收。该工程对城建档案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实行全数字化管理。其基本原理是采用GiS技术,对长沙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管线的三维矢量信息和各种文本属性信息与三维数字化地图建立对应关系,实现查阅、计算、修改和动态更新等功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与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用光缆专线连接,保证管线及地图信息动态更新;另一方面,我们把建设工程数字化档案与三维数字化地图也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在这一个综合平台上也实现了档案查阅利用功能。这两个方面是这一系统最大的技术优势,也使它成为了国内最先进的地下管线GiS系统。目前,该系统成为了长沙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平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极大帮助。

4.2城建档案数字化扫描管理系统

该系统从2007年着手开发,2008年全面投入运行,主要包括档案扫描数字化录入、质量检验、入库管理和扫描作业控制等功能。目前,共有4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数十台计算机、高速文件扫描仪、工程图纸扫描仪、条码打印及识别仪、激光打印机等设备设施正在高速运转;已完成档案扫描20万余卷,图纸50万余张,档案数字化入库信息量已达到1200G。该系统已经实现了与地下管线GiS的对接,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查阅利用已经实现。

4.3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2008年着手开发并投入试运行,2009年起已经在业务办公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针对各科室工作需求,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补充和完善。目前,全馆一室五科(办公室和五个业务科室)的日常业务工作,包括档案的接收、验收、整理、入库、人事、行政等事务处理都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实现,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内部管理的技术条件飞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4.4长沙市城建档案声像媒资管理系统

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其成效是非常显著的。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在雄厚的声像档案工作基础之上,经广泛考察、调研和论证,2008年以来共投入300多万元资金,与在媒资管理领域颇有建树的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开发了“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声像媒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2009年6月已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该系统采用“双码流”技术,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声像档案海量存储和高速访问的问题,还实现了与现有的地下管线GiS的对接,针对声像档案的多种来源,统一归档渠道,实现了对声像档案的全程管理,总体功能包括:收集整理及审核、关键信息提取分析、格式转换、编目审核、检索浏览、下载输出、编辑利用、数据交换、存储管理、系统管理、业务管理,为全国城建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开创了成功的范例。

4.5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网站

从1996年起,长沙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就加挂了“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的牌子,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长沙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长沙市城建档案管理处、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但建设信息中心的职能落实缺乏有效机制。从2005年开始,随着数字化工作全面开展,建设信息中心的职能不断健全,对全市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条件不断成熟。在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基础之上,2007年,我们全面改版了“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网站”,承担了建设信息收集和、建设系统部门联动、行业监督管理和投诉在线办理等职能,发挥了长沙市建委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正是基于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数字化成果日益丰硕、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网站影响日益扩大,在多年的努力下,“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机构终于2009年11月由市编委下文批准正式成立,全市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有了强有力的法定工作机制。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2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设计;道镇

abstract:thedongguandoubletransitionperiod,andpaymoreandmoreattentiontothecityoffine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requirements.thewaythesystemoftheurbandesignofbeijiaoexplorationresearch,soastourbanplanningmanagementservicescompany.

Keywords:fine;Urbandesign;wayofbeijiaotow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东莞市进入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时期,对城乡规划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关系,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转为内部挖潜,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功能区完善和品质提升。现有的法定规划体系不能满足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城市规划体系。近年来中心区城市设计、三旧改造、成熟社区、地块包装等规划设计的逐步推行体现了规划思路的转变。然而,如何搭建和完善精细化规划体系,如何协调与法定的规划体系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研究的。

1国家法定规划体系与特点

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解决城市(镇)与周边城市(镇)的区域协调,确定城市(镇)的性质、定位、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框架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细化各项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市政管网,着重确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以便实施土地开发强度管理;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控规确定的地块指标为依据,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作出具体布置,为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主要以控规作为具体项目审批管理依据。但是控规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性,没有就地块与城市之间在空间、建筑形态、环境和人文活动等方面提出控制和引导,政府难以把握、统筹城市空间品质的建设,公众难以理解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造成下一层次详细设计方案审批依据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

2构建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规划体系

2.1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衍生

东莞现有的规划体系是由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衍生而来,衍生的规划类型包括“三旧”改造规划和“地块包装”。“三旧”改造规划是结合省、市“三旧”改造政策衍生而来的,包括“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分别对应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为依据,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的需求,在镇街范围内对“三旧”改造进行统一部署和整体安排。“三旧”改造单元规划是以“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为依据,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制定近期改造片区的详细规划,提出具体的改造要求和实施安排,达到城市设计的深度。“地块包装”是为适应精细化城市管理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地块包装”也叫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咨询,是在控规之后、土地出让前,由规划局组织,土地出让方委托规划设计单位根据拟出让地块的现状环境特征、上位规划要求,通过意向性方案比较验证,综合提炼形成地块的规划控制要素,经规划局审议通过后,作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或《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的重要参考依据。规划控制要素包括用地性质、功能、强度、空间、形态、环境、交通、市政等方面。

2.2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补充建议

在衍生的规划类型中,“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和“地块包装”都强调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其控制要素在地块控制指标基础上增加对城市空间、建筑与环境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控规的不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要求。然而,无论是地块包装还是三旧改造单元规划主要是针对局部街坊或地块展开的,在缺乏片区城市设计指导的情况下,其城市空间研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周边为非建成区时。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和完善精细化的城市规划框架,为精细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主要是对应国家法定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编制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在中观层面编制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在微观层面编制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单元规划。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对应总体规划,从总体上提出城市空间形象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格局和人文环境景观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城市设计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时展开,其研究成果以专题形式纳入总体规划,使其成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而发挥其作用。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依据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针对特定地区,进一步策划城市功能,深化完善片区的空间景观、形态结构,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等,其土地功能、地块的强度和高度要求、环境景观要素和公共空间系统等经过提炼后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达到管理控制目标。地块包装、三旧改造单元等依据控规和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对城市局部街坊或地块的空间组合、建筑群体、环境小品、人文活动场所和交通市政设施等进行详细设计与安排,提炼出控制要素,形成控制管理图则,作为核发用地批准书的依据,从而实现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目标。

图3东莞规划体系补充建议框图

3城市设计体系在道镇的实践

随着东莞主城区的进一步辐射扩散及东莞大道延长线、西部干道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道镇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道镇适时提出城市发展要以城市规划为纲,通过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管理、强化建设力度,提升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品牌,最终实现建设现代和谐水乡新城的目标。由此,道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城市设计体系,在二维城市规划管理基础上引入三维城市规划管理。

2010年,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道镇初步实践与精细化规划管理相对接的城市设计体系研究,包括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结合项目建设需求的地块包装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并与道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有效对接。

3.1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从与总体规划对接出发,确立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如下图:

图4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总规的关系图

规划通过现状城市核心风貌资源分析,确立了“岭南古镇,河岛绿城”的总体定位,提出“一结构五系统”的总体城市设计体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景观系统、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城市立体空间系统、城市体验系统和城市色彩系统),通过“一结构五系统”具体设计要素的控制与引导实现总体设计构想。

道镇总体城市设计是在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成果后开展的,在充分解读总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城市空间美学、人文活动和观赏体现的角度补充完善了总体规划的定位,优化了用地功能、空间结构、景观系统、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等,其研究成果反馈到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深化编制中予以落实。

3.2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根据道资源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建设重点,提出5个重点控制地段,并对其开展了概念性城市设计。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在总体城市设计“一结构五系统”的指引下,细化重点地段的功能、空间和特色策划,对土地使用、绿地开敞空间、用地强度分区、建筑高度分区、建筑风貌与特色、建筑界面和重要节点等进行了普适性的控制和引导,为控规编制或调整、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提供依据和指导。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如下图:

图5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关系框图

3.3地块包装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3

一、二oo年工作总结

(一)积极进取,全面完成目标责任制各项任务

年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与我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共项,包括了南部新区概念规划、构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规划、不锈钢产业区控制性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前期调研、“城中村”改造试点村改造规划、完成列入市属重点工业项目的规划选址和规划设计工作等多项内容,市委考核局领导班子职能职责目标共项,除与上述目标责任相同的内容外,还包括加强机关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督促六城区完成十条街道创造景观街工作、完成《太原市城市雕塑建设规划纲要》、完成.平方公里的测绘任务、完成广告阵地拍卖收入万元等内容;全市城建工作会议进行任务公解,要求我局完成的事项共项,除与上述两项考核目标重复的外,还包括编制完成绿地系统专业规划及年绿化项目实施控制性规划、配合抓好声音建筑的拆除工作、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切入点,改进现行审批管理模式、与“双评”相结合,认真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规划管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一年来,规划系统全体职工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到目前为止,除由于涉及南部新区部分控规需要调整和年度经费问题,正在编制的年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大型企业生产用地以外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跨年度完成外,已全面完成省、市签定的目标考核任务。

(二)超前规划,努力为城市建设绘制可持续发展蓝图

为了回忆弥补多年来我市规划欠帐较多的步伐,尽快改变规划相对滞后、规划跟着建设跑的袪局面,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今年,我们继续把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和九部委贯彻《通知》精神的要求,回忆超前规划编制进程成为我市今年规划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城市规划围绕我市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调整,用于经济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城市规划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不可再生的土地、文物等资源;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而行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规划的编制力度。在编制的浓度上体现了多层次,突出了了重点;°编制的方式方法上面向社会、引入了嬜机制;在编制的程序和理念上,引入了心人为本,公众参与,征求意见,专家谁等,大大提高了规划水平。基本形成了从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从专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在去年已完成战略规划、六个分区规划的基础上,今年组织编制的《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于年月日经有关专家谁通过;组织谁了《民营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二、三期》;《太原市年园林绿化实施项目绿线控制规划》,并分别向市委、评论作了详细规划成果汇报;编制完成个城中村改造试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年内歌词全部完成。为回忆提升我市传统商业、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快于月编制完成《太原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并经过专家谁会谁。同时先后审查批准了《柳巷商贸城修建性详细规划》、《钟楼街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鼓楼街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现在特色商业步行街、柳巷等传统商业街区的建设已全面启动。为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已经编制完成《太原市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专家谁。《晋祠-天龙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已报经评论批准。全年共编制审批种类规划余个,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余个,路网、建筑、管线等规划余个。

《太原市南部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是适应我市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于年开始组织编制的,着眼于既吸收新的规划理念,又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局组织了国际征集方案、方案深化设计,并先后向市委、评论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初步方案汇报和中期成果汇报,月日《太原市南部新区概念规划深化成果》顺利通过了专家谁。

另外,为了有效缓解交通滞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评论成立了综合交通规划领导组,编制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全面启动。已通过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技术招标语言会,确定了某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与太原市规划设计院联合休为规划编制单位,并就此次交通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喜怒无常等情况充分交换了意见。综合性准能调查工作是该项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协调统计、公安、郊区等部门组织万余名调查员、余名武警官兵,突击开展工作,现已圆满完成调查统计工作,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好的基础。

在做好各项规划的同时,对事关我市发展大局的重大建设项目,我局也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根据张宝顺省长月我市调研的指示精神,我局各业务处、分局和规划院、市政院的同志,加班加点,完成了长风大街东出口打通和大东关出口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任务,并涵盖了投资概算、建设规模、拆迁统计、二蛾等繁重的工作指标,顺利通过了省、市常务会议审定。为省、市重点工作的启动,打造省城对外宣传的第一张名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的《改建铁路太原铁路枢纽总图》中石家庄至太原客运声母及西南铁路环线的选线,我局四次与铁道部和铁三院沟通,陈述我市的现状条件及发展方向。针对铁三辽《可研报告》中提出的北线进入太原市的两个方案,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我局提出了一个客货分流、客运线东移的构思,与其他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在中秋节慰问设计人员,争取支持、采纳我市意见。经过多方努力,铁道部对我市的情况和线型选择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目前,我局已贵成卖价与铁三院驻太原设计组保持经常联系与沟通,力争使设计与我市的实际相适应。

(三)调整辨别真假,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我市现在实施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

是年开始修订,于年月日国务院[]号函正式批复实施。在此总规的指导下,我市编制了各层次、多类规划,为我市的规划管理提供了较为完美、配套的管理、建设依据,对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当时编制背景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制约,使本轮总体规划的实施已愈来愈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局把总规调整和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省厅支持,三次赴建设部汇报沟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鉴于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及国土资源部将于年底在全国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背景,建设部同意我市进行新一轮的总规修,同时可以开展对原总体规划的局部调整。我市成立了总体规划修领导组,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与实施本轮总规的矛盾心脏我市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的要求,如何做到不等不靠,我市提出了在不突破人口规模和用地扶植的原则下进行总规高速,同时开展进行总规修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为此,市规划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处室及规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园区进行现场调研,就三区发展与用地紧张的矛盾,探讨如何在加强内部用地高速的同时,扩区布局的可行性建议,为总规的高速和修编掌握基础资料。目前,总规调整工作可望在年底顺利完成。

(四)理顺体制,建立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程序

为加强城市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决策权的法制化和民主化,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全面贯彻,使我市的各项城市建设能够严格按照《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康、有序聊以工,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通知>的通知=,按照年八日市长办公会和年月日市委常委会议和年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今年我局加大了规划管理体制的理顺力度,草拟了《太原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规划》、《太原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咨询专家组工作规划》、《太原市规划委员会工作章程<试行>=(草案)等有关材料,并按照以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为主、多学科并举的原则,对十几家驻并首市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的几百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定向考察,经反复酝酿,提出了由名专家组成的规划咨询专家组建议名单。经过积极努力的工作,太原市规划委员会于年月日正式成立,标志着从此我市确立了以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组织编制规划、市规委审批规划,市规划局执行规划的科学、合理的良性循环机制,我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将赶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五)强化管理,有力推进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在规划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审批程序、严禁电冰箱作业,严把“一书两证”的审批关。结合市政大厅运行实际,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月份,共办结各类案头卷,其中办理《管线许可证》件、《管线综合》件、办理《建设项选址意见书》余件、《建设脑筋好规划许可证》件、《规划设计条件》件、办理《建筑许可证》件、《建筑许可证变更》件、《建设工程设计议案审查》件;办理《广告规划许可证》件。同时,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第七期户外广告拍卖任务,成交额达.万元,加上协议出让的广告收入,共计达余万元。在实现城市资源的有偿使用,推进户外广告良性循环管理机制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局还积极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详细答复。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方案件,政协提案件。为了提高提案落实率和委员满意率,加强承办单位与提案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月日,在我局举办了“政协提案办理结果二次反馈座谈会”,市政协主要领导、各委员会负责人及政协委员余人听取了市规划局关于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有关规划工作方面的提案办理情况汇报,提案人与规划局主要体育场就提案办理、落实及新的意见或建议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协商、座谈,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把太原市的近期规划构想,展现给政协领导和各位委员,受到了委员一致好评。这种有效形式,不仅使委员们了解了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情况,更使我们直接倾听了娲产对我市规划建设的全球电信经建议和意见,在阜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进一步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加强了与市执法局的衔接,努力形成互相配合、盍协调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强法规建设,出台了《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太原市雕塑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完成司法诉讼起,维护了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六)现场调研,主动为基层提供优质服务

根据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促进我市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局于月份由主要领导带队,分别对十县(市、区)和各园区进行了调研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城乡规划的强制性执行情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情况。在调研中,我局提出各县(市)区、园区要紧紧抓住太原市新一轮总规高速修编即将开始的机遇,争取把好的思路纳入到总体规划修编之中。对总规、控规、详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局将在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专家指导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基层规划好自己的家园,建设出特色区域;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限期整改的措施。要求娄烦县、阳曲县在年内完成县城体系规划目标任务。通过检查,各地都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健全和完善各级城乡规划管理制度,是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同时,对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等带头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富士康园区、不锈钢园区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多次主动上六,现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各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是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如月日,我局主要领导一班人及有关人员,前往西山煤矿总公司,与某省煤焦集团就当前西山地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该采取的政策进行了认真的讲座和研究,提出西山地区总体规划,解决功能分区混乱、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完善道路效能、改善人民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升西山地区形象。经过我们的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不公使监督检查工作真正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和现任落实,而且主动积极为基层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七)优化环境,进一步引深行风“双评”工作

站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高度,我们在继续在优化发展环境、引深行风“双评”工作方面大做文章,以“创新制度、规范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为宗旨,对审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在依法行政、规划政务公开、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和重要事项公众参与及专家谁制度各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改进,从体制上避免了暗箱操作,把规划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调整太原市规划局优化发展环境领导组的通知”、“关于调整政务公开领导组的通知”、“关于调整效能监督领导组的通知”、“关于成立*工作领导组的通知”、“太原市规划公示听证制度”、“太原市规划局与民营企业、土地局、执法局联席例会”、三个制度等个文件,建立、健全和充实加强了有关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营造了求真务实、依法市郊的行政环境。同时,制定了《太原市规划局二四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太原市规划局行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太原市规划局行政工作人员行政过错现追究办法》,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从水龙头上防治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三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党内监督;落实觉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现任,落实到人,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另外,对去年以来调整和提拔的副处(科)干部都进行了廉政谈话,并对今年新招的名公务员进行了廉政培训,在全局系统组织开展了廉政承诺宣誓活动,市管干部和科级干部都建立了《廉政档案》,上下形成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

另外,我们还广开言路,拓宽渠道,积极组织参与广播电台和市行风“双评”办设立的“行风热线”栏目,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采取明察暗访等有效开工对自身存在的行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年月日,我愕班子成员又邀请所聘用的市委、市人大、评论、市政协心脏大型企业、建设单位的名义务监督员,特邀市纪律行风“双评办”和省、市有关新闻单位在我局二楼会计室召开了“太原市规划局民主语言行风听证对话会暨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在政府职能部门和老百姓之间加盐了一座沟通和信任的桥梁。月下旬,召开了以公道正派为主题“民主生活会”,通过悼念机关各处、下属单位、老干部对班子意见,班子成员对照检查自身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这样大大增强了大家廉洁从政的责任感和人人有责。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我局出现了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可喜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扭转。把我局的工作中心和服务重点切实转移到为城市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经济建设作贡献上来。我局还全力做好二级平台管理工作,积极加强“”城建服务热线建设,建立了专门机构,志人负责,建立健全了跟踪管理和目标考核制度,共受理案件件,办结率%、满意率%、及时率%,全年有三次评比名列第一,得到了群众满意和社会好评。

(八)发挥分局作用。加强监管职能

各区(园区)规划分局人微言轻市规划局的派出机构,一方面要认真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大力加强边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确保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规划管理的行政效率和工作透明度,进一步优化我市的发展环境,为边区提供公开、公正、优质、高效的服务。今年以来,各规划分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思路,把辖区内建设项目的批后监督管理人微言轻其主要职责和重点工作来抓,把工作重心从表静管理向动态转型,从注重建设项目审批向重视批后管理转变,把为区内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人微言轻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了各建设项目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建设,符合建设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批后管理监督机制。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各规划分局承上启下,及时掌握各辖区的规划建设和重点项目信息,为全市的规划建设及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同时,针对今年总规修编、调整和交通规划调查时间紧、任务生、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各规划分局都克服人员少,经费紧张的困难派出精兵强将,积极配合市局顺利完成了资料搜集整理任务。针对省、市重点项目富士康和不锈钢两个工业园区的建设,人微言轻市规划局的延伸,市经济区管委会分局和尖草坪区分局,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始终把两个园区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经济区分局主动配合管委会,搞好各项规划,选址及布局工作;尖草坪区规划分局积极配合市局组织园区的规划、论证,商讨规划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园区建设有条不紊地快速进行。一年来,八分局累计做出违法建设规划技术鉴定件,违建面积约万平方米,及时向市热潮局提供违法建设案件件,并提出了规划意见,极大地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城管综合信息平台,以信息化为核心,围绕人性化服务、精细化作业、标准化管理的城市管理要求,在全市建立作业、管理、执法、监督、评价有机衔接的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建设目标及原则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充分利用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推进城市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发挥市、镇街两级政府及专业管理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起沟通快捷、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监督和处置机制,确保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水平及整体质量,实现城市管理区域网格化、内容数字化、部件和事件处置精细化,推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创造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发现、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要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城市现有数字化资源,对设备、信息进行整合,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相关镇街及公安、住建、城管、国土、规划等单位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

统一标准,全面实施。要统一按照建设部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认真做好信息系统建设、单元网格建设、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地理编码的制定等。要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建设要预留接口,便于升级换代。

因地制宜,注重效益。要注重对系统建设的研究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创新、敢于超越。尤其要突出管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范围及架构

(一)实施范围

1、地域范围: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地域范围为整个城市规划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一期实施城市建成区40平方公里,一期运行后,再实施二期工程。

2、对象范围: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六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有关设施)和五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为主,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区域,暂只进行网格划分,不进行部件普查,在建设中逐步完善。

(二)总体架构

归纳为“111”工作系统:即1套系统平台,1个监督指挥中心,1套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1、构筑系统平台。即构筑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实现对城市网格化管理。相关镇街、部门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组合,形成镇街、部门工作网格。对城市部件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城市基本部件数据库,对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制作数字城管二维电子地图,并在网格中实行精确地理定位。通过多样化的信息采集手段和网格化基础信息管理,随时随地连接到统一的管理部门,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与共享。

2、建立监督指挥体系。组建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设立监督科和指挥科。监督科主要负责对各类城管问题的受理、立案、对处理情况的综合评价以及对监督员的管理等工作;指挥科主要负责对专业部门的任务派遣和综合协调等工作。

3、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考核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既能监督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又能监督各有关镇街、部门的履职情况。通过考核各镇街、部门的立案数、办结率、重复发案率,促进各镇街、部门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一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内部考核:将系统考核的结果纳入镇街、部门目标管理,定期通报各镇街、部门,年初下达专项目标,年终纳入目标总分。二是在政府网站实时公布各镇街、部门办理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和满意度评价。

四、实施方法与步骤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具体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调查、调研、拟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筹建班子。

3、项目招标监理,细化技术方案,专家论证。

4、项目招投标,确定专业建设公司。

(二)第二阶段:数据考察阶段

1、城市管理部件普查、数据建库、单元网格划分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2、操作标准、规范制定。

3、完善城市管理运行工作程序。

(三)第三阶段:建设阶段

1、信息系统平台、硬件及网络环境、呼叫中心、无线采集系统和系统集成等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建设。

2、信息采集员队伍组建。

3、人员培训。

4、系统试运行。

(四)第四阶段:完善验收阶段

1、完善管理运行工作程序和运作机制。

2、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3、查漏补缺,对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必要的扩充修改。

4、组织系统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三个工作小组:1、技术方案小组: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按照技术保障中心的要求完成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方案。2、综合普查小组: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专业单位中标后立即组织普查,市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配合完成普查数据提供及质量控制。3、机构筹建小组:由市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完成机构的组建、人员的配置和系统建设财政经费的落实。

(二)严格责任落实。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相关镇街和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落实数字化城市管理配套的网络终端建设。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5

根据《湖南湘江新区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湖南湘江新区2021年城乡规划编制计划》的相关要求,围绕梅溪湖国际新城的定位和规划发展需求,结合“交通强国”、“新基建”国家指导政策,有必要构建交通设施管理精细化、交通治理精准化、出行服务品质化以及具备新城特色的智慧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区域交通运行安全和效率、用户出行体验和管理效率,将梅溪湖国际新城打造成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智慧交通示范科技创新城。为更好地开展本项目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设计任务书,具体内容如下:

二、编制依据

(一)《湖南湘江新区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三)《住建部工信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通知》

(四)《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创建要求》

(五)《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六)《长沙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8-2035)》(在编)

(七)《长沙市2050战略规划》

(八)《长沙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

(九)《长沙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十四五”专项规划》

(十)《湘江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十一)《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十二)《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东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十三)《长沙高新区枫林路以南片(含智慧产业城)控制性详性规划》

(十四)规划范围内其他相关已编规划、研究成果以及交通年报数据

(十五)规划范围相关道路施工图及城市交通现状调查数据等资料

(十六)湘江新区核心区智慧交通专项任务书

三、规划范围

研究范围:对湘江新区核心区交通进行统筹分析、研究,重点研究梅溪湖国际新城、枫林路以南片(智慧产业城)区域,面积约为38km2。

规划范围: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二期(东南片),面积约为28km2。

规划年限:2021年作为规划基年,规划期限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四、编制内容和深度

(一)形势研判

结合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态势,分析梅溪湖片区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需求、发展思路。

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技术发展解读

开展交通强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交通、交通信息化等相关的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实施方案的解读,开展大数据、智能网联、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智慧交通融合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国内外类似案例分析,总结其优缺点、行业壁垒,以及智慧交通发展战略、建设思路、有关政策支持等内容。

2、梅溪湖片区交通情况分析

开展梅溪湖国际新城交通运行现状调研,梳理分析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公共交通、停车、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内容,总结存在的问题。

梳理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软硬件设施、智慧交通发展现状情况,从规划到实施、管控运营模式全方位梳理动态交通运行、静态交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矛盾,总结片区智慧交通的控制要素,并提出片区智慧交通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3、智慧交通发展思路和目标

在传统“重建设,轻运营”项目规划建设思路下,现有智慧交通系统缺少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难以提供高品质的社会服务和产品应用。本次规划须以保障项目未来运营服务质量为前提,以运营思路引导项目前期规划建设,形成“规划-建设-运营-评估”闭环式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二)具体方案内容

1、规划分析

梳理相关上位规划,考虑片区交通需运行实际需求,确定片区智慧交通规划定位,研究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需求,确定智慧交通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架构。

2、明确功能定位及对象

研究片区智慧交通在路网及停车中的功能、作用、服务对象。

3、片区智慧交通系统设计

根据智慧交通基础建设的需求以及智慧交通系统的服务领域,将智慧交通系统的设计分解为(1)区域智慧交通需求分析;(2)智慧交通总体框架设计;(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4)交通视频监视系统设计;(5)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设计;(6)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设计;(7)交通信息及服务系统设计;(8)、交通标识标牌系统设计;(9)智慧公交系统设计;(10)智慧停车及诱导系统设计、(11)数据传输及通信系统设计、(12)交通信息平台设计等相关系统设计。

4、建设标准与规模

研究分析目前国内领先并且成熟的技术路线,最终选定适合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交通的各个子系统选型和技术路线,提出近期、中期、远期建设计划(2021年-2025年按时序详细铺排具体建设内容),提出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及建设形式。

5、运营及维护

充分考虑智慧交通系统的多样性、兼容性以及信息互通性,提出各系统运营维护方案、相关政策支持以及体制管理建议。并提供可实施的运营方案,涵盖建设、运营主体,运营模式,资金保障等内容。

6、投资匡算

对片区智慧交通实施方案进行投资匡算,评估对应的交通效益。

7、智慧交通规划管控措施及建议

(1)提出片区智慧交通详细规划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后续资金保障与管理、健全智慧交通培训制度、健全新型技术研发应用保障机制等,有序推动智慧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2)提出行业指导政策建议,对标全国先进,突出片区特色,推动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完善,建立、健全本地智慧交通标准规范,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开放监控、管理、服务等核心关键数据,建立数据互通共享机制。(3)提出智慧交通规划条件核发、方案审批等规划环节管控措施建议,确保先进性和实用性。

(三)规划深度

规划文本的编制深度达到详细规划深度,指导具体项目方案设计。

五、规划编制要求

(一)规划提交成果

规划成果必须符合本任务书的规定,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本次规划研究成果应提交: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图集、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文本应当表述规划结论,内容明确简练,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说明书应当对规划文本做出详细解释,并需要详细阐述研究过程以及规划结论的推导依据。图集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清晰、准确,与规划文本内容相符。

本规划提供最终成果为《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交通详细规划》成果,纸质报告各10份,光盘刻录电子文档1份。

(二)编制时间安排

本规划计划实施周期为2021年7月15日-2021年11月14日。

序号

工作阶段

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

1

启动阶段

项目启动及实地调研,完成现状调研资料收集、问题与需求分析、规划目标、发展思路与策略研究工作

7月15日—8月5日

2

初稿编制阶段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与框架体系

8月8日—8月12日

3

规划设计(初稿)编制及汇报

8月16日—9月30日

4

补充调研

10月1日—10月10日

5

征求意见阶段

规划设计(征求意见稿)编制

10月12日—10月20日

6

征求并收集各相关单位意见

10月21日—10月25日

7

专家评审阶段

规划设计(送审稿)编制

10月26日—11月4日

8

项目专家评审会

11月5日—11月11日

9

规划设计(终稿)编制并提交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6

2009年初,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开展“街区规划”试点项目,以特定街区作为试点,探索将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纳入规划管理的可行性。在历时2年的编制和研究过程中,承担此项任务的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前期研究———充分作好与规划管理对接的准备首先,考虑到城市设计主要内容需落实到规划管理平台,在城市设计编制调研阶段,就应该采取“一体化”的编制思路,与规划管理对接。在现状调研阶段,除了对用地权属和建设现状进行详尽的调查外,还应该详细收集、整理规划局历年的行政许可信息,并与已批和在办项目充分协调。同时,深化研究规划区与周边地区的对接关系,以及上层次规划对本区域的目标定位,确定规划区发展方向和承担的城市职能,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方案的可实施性。

2规划方案———以量化为基础确定形态方案一般的城市设计在构建形态和空间时,往往会追求方案效果,忽视对于规划区建设承载能力的思考,以致最后实施难度较大。所以,在设计方案阶段,首先应以量化分析为基础,再进行方案设计。由于成都市的地块建设量控制,主要依据《成都市技术管理规定》中形态分区所确定,而形态分区由于各分区面积较大,常常出现各地块基准容积率均相同的情况,导致了各地块在开发建设后,建筑高度、建筑体量趋同。因此,我们采用了在保证片区内建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同一开发主体的不同地块之间,可相互转移开发建设量的规划方式,以此调整整个片区的空间形态,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和富于变化的形态。

3控制内容———深化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成果一般应包含三部分主要内容,分别为分析研究、方案设计、设计导则。其中,设计导则提出的各类设计控制要求,应结合规划控制的各项指标,共同落实到地块图则中去,直接作为落实规划管理的依据。可以说设计导则是衔接管理最为直接的部分,控制内容也只有通过设计导则衔接控规和规划管理。因此,为使后续编制人员能准确理解城市设计对于各地块的控制要求,在设计导则编制阶段应尽量避免使用描述性语言,需采用“量化、定性化”的方式对控制内容进行明确。

4控制力度———确定刚性和弹性控制内容在城市设计编制完成后,控制内容的雏形就基本形成,但控制内容进一步落实到控规还需要在制定时,将控制内容进行必要的分离,分别形成刚性和弹性的两类控制内容。对于可量化的指标控制体系,如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退界退线距离、连续面宽长度等内容应在控规中通过刚性指标和图示予以控制。但对于建筑形态、建筑风貌、交通引导、环境设计、功能业态等非量化性控制体系,应相应制定弹性控制内容,进行必要的引导。

5成果表达———与现行规划管理平台对接目前,成都市的控规详图是通过土地利用控制规划图以及道路工程规划图进行控制管理的。因此,针对形态控制需新增一张控制图纸。由于不同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不尽相同,在图示化表达的规范性上,不易限制过死,但需遵循刚性控制内容定量、弹性控制内容以引导方式为主的表达方式。

二、结束语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7

一、2012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切实提高房管形象

1、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根据市局“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动员大会的精神,分局专门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确定了《市房产管理局分局深入开展“转作风、优环境”活动方案》,分局和城东、城南、城西房管所分别召开“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动员会议,要求做到“规定动作要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同时分局还制作“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宣传栏1期、宣传标语12幅,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2、领导包案,破解难题。分局通过调研确定7个领导干部包案破解难题项目、牵头领导和完成时间,分别是由莫光辉局长牵头负责破解廉租住房房源筹集难题;林玲副局长牵头负责破解非住宅直管公房招拍挂难题;谢建武副局长牵头负责破解物业服务企业考核难题;郑克所长牵头负责破解业主委员会规范化运作难题;金涛所长牵头负责破解房屋安全修缮管理难题;周毓雷所长牵头负责破解提高行政处罚报结率难题;陈时忠副所长牵头负责破解商品房销售监管难题。目前各个难题正在按照有关规定有序推进,有的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3、“双百挂钩”,深入基层。根据市局统一布置,分局继续承担“双百挂钩”活动城东、城南、城西片,与区80个社区和企业结对联系,分局中层干部以上均参加了挂钩结对,并能做到每月不少于2次到联系点开展工作,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增强房管部门与企业和社区的沟通联系,宣传房管法规知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切实达到贴近企业、贴近社区、贴近服务对象目的。如分局城南所积极帮助五马社区对公安路30号危旧房进行了修缮,该危房系公私混杂房,建筑面积约500平米,涉及住户20余户,房屋建造年代久远,结构破损严重,急待修缮改建,但因个别公房住户及私房业主不积极配合,修缮工作一直无法开展,分局城南所蹲点干部会同五马社区向有关住户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取得理解,列入公房大修点,已于3月份组织进场施工,受到了社区和住户的好评。

4、加强学习,强化教育。3月初,中央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简称《廉政准则》)。为了全面把握《廉政准则》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房管分局于5月20日邀请市纪委一室王绍寅主任详细解读《廉政准则》。王主任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大量案例,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总体情况、反腐倡廉案件新形势新特点新趋势和党员干部如何慎独慎微三方面,对《廉政准则》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通过学习增强干部职工防腐倡廉能力,时刻做到警钟常鸣。

(二)强化保障,加强监管,切实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

1、注重民生,全力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1-6月,分局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户数(补贴)367户,完成年度任务158%,廉租住房保障人数(补贴)888人,廉租住房保障面积(补贴)13566.4平方米,1-6月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资金595.4996万元,完成年度任务59.5%。此外,分局通过采取“调、购、建、改、租”五项举措千方百计筹集廉租住房房源,目前已经筹集到廉租住房221套,并于6月下旬启动了2012年度廉租房实物配租工作,制订完成了《区2012年度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施意见》并上报市局审核,7月份将正式开始受理,预计会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此外,分局还积极配合、协助区房改办开展2012年度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购工作,目前正在对申请受理1543件进行审核。

2、加强监管,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分局根据国务院、省政府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认真抓好市政府14号文件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商品房买卖实名制、存量房网上签约管理制度等。5月8日开盘的海港大厦作为区房产新政出台后的第一个销售监管示范项目,而且是现房销售项目,分局实行特事特办,重点支持,积极主动召集建设单位、销售单位、公证处、市拆迁办和市房屋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等研究讨论加强商品房网上销售监管的具体工作,确保了开盘公正、公平、公开地顺利进行,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声誉。5月12日到5月25日,根据省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市发[2012]103号)文件精神,分局牵头开展区在建和预售商品住房清理工作,对全区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期间在建和预售商品房进行调查清理,共检查房地产开发项目183个,其中已取得预售许可证商品住房项目正常公开销售项目40个,销售住宅4806套,建筑面积858599.88平方米;在建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商品住房项目2个,建筑面积38673.7平方米。对清理过程中发现的金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违规销售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行政处罚,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行为。同时,为了加强监察队伍建设,分局根据“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思路,组织分局及房管所监察业务骨干赴昆明参加建设部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为下一步房产监察体制的完善提供了人员保障。1-6月份共有海港大厦、东紫园等13处楼盘公开销售,建筑面积80422.35平方米。此外,房产监察大队受理房开违规销售、预售投诉共8件。其中书面投诉5件,电话投诉3件,已办结8件。违规立案行政处罚1件,罚款3万元。

(三)履行职责,规范程序,切实推进房产管理业务统一

1、认真抓好直管公房安全管理。分局和各房管所始终将直管公房安全管理作为房管部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通过定期检查、入户宣传、建立房屋安全档案等举措,切实解决直管公房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全事故隐患和管理漏洞,消除直管公房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房屋使用人的安全意识。上半年对辖区直管公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现场勘查,发现472户住宅公房存在转租现象,其中15户还存在群租现象,现已整改331户,剩余141户未整改到位的安排了专人进行督查整改。同时对现场勘查发现安全隐患的239户进行了限期整改,其中新配备更新灭火器137户,室外电线更换10户,疏散通道堵塞4户,增设灶台防火隔栅板4户。有效地保障了直管公房的使用安全。

2、认真抓好C、D类危房监管。上半年,分局和各个房管所分别对《防汛防台工作预案》进行修订,调整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5月份各房管所分别按照《防汛防台工作预案》进行了一次实地救灾演习,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5月25日分局根据市局要求在城西房管所进行了一次防汛抗台演练观摩活动,市局林宏华副局长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有关直属单位领导观摩了此次演练,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此同时,分局和房管所修建科对辖区内484处291312.73平方米危旧房进行了现场勘查,发放C、D级危房整改、疏散通知1466份。1-6月份,新增C、D级危房监管181处,建筑面积48840平方米,排除C、D级危房361处,建筑面积84317平方米。直管公房申报维修873户,完成竣工验收633户,维修建筑面积约18935平方米,修理经费支出1403154.37元。

3、认真组织开展“平安物业”创建活动。为了积极推进区“平安物业”创建,争取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平安创建目标。分局在总结前阶段首批10个“平安物业”示范点创建的基础上,1月25日向全区公布了金汇昌家园等50个物业管理小区为区第二批“平安物业”示范点。同时,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意见,在全区开展“物业管理优秀管理处评选”活动,全区共有46个物业管理小区参加评选,经过层层筛选,量化打分,最终产生“区十佳物业管理处”10个和“区优秀物业管理处”10个。活动的开展为区“平安物业”的创建工作全面展开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区现有60%的物业管理小区(大厦)达到我市平安创建的要求,争取在年底全区85%的物业管理小区达到“平安物业”的标准。此外,分局还进一步规范调整业主大会组改建程序,1-6月份指导各房管所完成32个业主委员会的组改建备案,配置物业管理用房105平方米、移交物业管理用房2685.7平方米,对中心区F31地块安置房物业管理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投标。

4、认真抓好房屋装修和房屋租赁监管工作。1-6月份,住宅装修备案1066件,建筑面积117476.82平方米;非住宅装修备案(300平方米以下)162件,建筑面积19718.99平方米;处理非住宅违规装修(300平方米以上)39件,建筑面积49516.84平方米;房产租赁登记备案716件,建筑面积169422.78平方米,经济收入4114797元。行政处理结案4件;行政处罚结案9件,罚金36400元。

5、认真抓好维稳工作。上半年,分局和各房管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有关要求,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内部不稳定因素如修建工程处退休人员要求继续实行门诊医疗包干费1600元/年人问题;借用人员反映工资、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调整等有关问题;城西房管所干部职工反映2009年工效挂钩不合理问题;房管所退休职工强烈反映要求享受公务员退休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分局干部职工强烈要求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分局和各房管所在市局统一指导下,一一予以妥善化解,切实做好内部维稳工作。针对经租房产问题,分局和各房管所认真配合市局做好调查、回复、接待和劝访等工作。此外,1-6月份,分局收到各类件72件,其中局长批办1件、局长信箱2件、市文明办转办6件、市局室转办16件、市(区)长热线8件、区局转办3件、经租房件20件、其他件16件。除经租房件外均已办结。针对区政府指定“百名干部包百案”蒲鞋市街道李林光件分局也已经认真予以化解。

(四)完善体制,健全组织,切实夯实发展基础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半年,分局在市局机关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了分局党总支,并设立党总支办公室。3个房管所退休职工成立了退休职工党支部,分局党总支现有支部5个。城东所因所领导班子调整,城东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支委会。城南党支部和城西党支部分别获得2008-2009年度房管系统先进党支部、沈永泽等3名同志获得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林凡等9名同志获得先进党员称号。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分局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强化分局纪检监察、党建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分局报请市局党组研究同意在现有人员编制不增的情况下,增设纪检监察室(党总支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将设专人负责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党风廉政、纪检监察、党建等工作。

2、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为进一步理顺分局财务管理体制,规范分局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财经纪律。分局报请市局党组研究同意,成立计划财务科,计划财务科负责分局及下辖各房管所财务管理工作,同时撤消各房管所计划财务科,各房管所实行报帐制。分局制订下发了《分局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分局从5月4日开始试行“大财务”体制,并向各房管所下达经济收支指标、绩效挂钩办法及业务工作超收办法。此外,分局还积极配合市审计局对市房管局2009年度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实行大财务体制后,分局还统一了借用人员、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并对房管所下属6家企业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下步整改思路。

3、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4月上旬,局党组和区委对分局副局长进行了调整,谢建武副局长已于4月13日到岗,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也已经调整到位。此外,为了充分发挥中层干部骨干作用,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干部队伍,分局根据干部任免有关规定,对分局机关4位中层干部进行了轮岗,城南所对个别中层岗位进行了轮岗,城东所对城东房管所修建工程处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并根据人事管理权限,启动房管所副所长公开选拔工作。分局机关因科室设置和岗位调整,于5月1日-3日对内部办公室进行个别分隔调整,现已经装饰完成。目前,涉及到科室调整和人员调整都已经按时到位,调整工作坚持稳步推进,井然有序,做到不影响日常工作,实现平稳交接。6月底,为有利于工作,分局经请示局党组研究同意,对城东、城南所长进行轮岗交流。

4、明确内部管理职责。4月底,分局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集分局和房管所全体中层干部讨论修订了《房管分局各科室和各房管所科室工作职责及岗位设置》,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科室和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讨论制订出台各科室、各房管所工作目标考核量化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直管公房安全隐患、CD级危房安全监管、平安物业创建和装修安全隐患都是今年以至今后房管部门要长期开展的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如何能够做到短期见效、长期管理还需要深入研究。

(二)维稳问题。分局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来文转办机关有增无减,个案重复访、缠访现象明显上升,维稳大量牵制分局工作力量,急需探索研究有效疏导方法。

(三)房屋租赁监管问题。房屋租赁管理中非住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土地收益金执行标准弹性较大,有关部门和群众意见比较大,急需提出进一步统一规范意见。

三、2012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继续深入开展“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将“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与市局提出的“住房保障落实年”、“房管队伍素质提升年”结合起来。一是落实领导干部重点难题包案制度,积极推进重大课题调研,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二是积极开展以“双争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七十行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创新活动载体,深化“双百挂钩”活动,开展“两优一先”评选,建立健全全党内关怀机制,争做创业敬业先锋争创服务管理品牌。三是要始终如一的执行好“四条禁令”,分局经检监察室要会同办公室,明察暗访,警示告诫,切实治理庸懒漂浮恶习作风,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四是积极配合市局做好审计整改工作,重点要整改国有房产和所属企业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二)重点抓好住房保障工作。一是启动实物配租申请,争取在10月1日前全部配租到位;二是配合区房改办做好经济适用房申购的住房审核工作;三是要继续抓好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目标。

(三)规范和细化房产监察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市房产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推行房产监察行政处罚标准化操作程序;二是制定区土地收益金征收工作细则,对征收的面积、金额标准、减免幅度、请假制度详细规定,杜决征收工作的随意性和浮动性;三是增强办案透明度,对重大案件的定性定档环节要实行集体会商、讨论制度,保障当事人公正、公平的合法权益。

(四)规范工作。针对分局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研究有效疏导方法。最大限度地杜绝越级上访和影响稳定的情况发生。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城市住宅区

详细规划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6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当前城市建设呈现出复杂性、社会性、文化性、技术性等复合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11年将城市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使得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由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的目标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社会型人才”的“四才”体系变迁,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教学面临新的任务。

一、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课程设计部分是针对学生所学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理论课程而安排的一个综合学习和训练阶段,是由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设计过渡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建设的认知思维由注重单体建筑转向对城市建筑群体空间组织、城市运行的宏观把握。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相关的规范和设计要求;培养学生详细规划方案创作、图纸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区专题调研,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课程安排为80个课时,集学习、深化、拓宽和综合为一体,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查分析能力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

二、目前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过于重视物质空间教学训练,在社会经济空间的扩展方面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在一、二年级时主要是进行建筑学基础训练,重视的是单体和局部,对城市的综合性、复合性认识不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衔接出现断层,需要相当长时间来适应。这从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规划设计中得到体现,大部分学生缺乏宏观思维,着眼点多在细节,如住宅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停车位方面,很少放在整体布局、交通组织、公共场所规划上。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较难掌控整体布局,方案制定速度慢。

(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社会现状有出入

理论课中的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模式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房地产开发中比较少见,商品房一般以“地块”为单位开发,规模达不到小区规模却仍然冠以“某某小区”名称,使得学生在做实际案例分析时容易模糊了“小区”的规模和概念,进而在设计时影响到如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的完善程度。

(三)学生缺乏对规范的正确认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是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课程开展之初才学习、了解规范在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各种“要求”和“数据”往往知之不详、理解不够透彻,设计中或者过分受到规范的束缚,或者不能灵活运用,缺少灵活应变。

(四)片面追求高档环境建设

从学生选择的调查案例来看,受当前社会的影响巨大,学生选择的案例90%以上是高档小区,对老城区内稍旧的小区和经济适用房小区关注非常少。规划设计作业方案追求高档环境的建设,突出环境景观创造、标志性节点等,配建设施布局对居民日常使用方便性、舒适性考虑不够,反映出学生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政策性等内涵理解和了解不足,对城市社会问题如老年化、保障房建设要求等关注较少,还没有很好建立城市规划的公共价值取向,人文关注不够,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

简而言之,在从建筑设计转向规划设计之初,学生普遍缺乏城市空间概念、公共价值观、社会人文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帮助他们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知识技能和树立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公共价值观。

三、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学习困难。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成为向导和顾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这些特点契合了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居住小区规划这一设计项目展开,设计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可以将每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为若干子项,过程简单明了,学生按照任务逐个进行,既能够掌握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知识,又能充分锻炼综合能力。

四、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学任务,建立一套较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成果体系,将各项要求分解成各种子任务,强化课程设计过程的控制和各个阶段的评估工作,根据课时和难度的考虑,常常以居住小区规划为教学项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各种资料,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即可,教师则以此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培养城市规划专业综合素质。教学安排见表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规划方案中增加对老年化、社会公平等社会需要的反映,兼顾房地产开发和公共价值取向进行详细设计,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从教学效果看,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各个设计阶段思路清晰,学习兴趣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能力和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在我国市场经济影响和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新理念、新形态、新需求、新功能在冲击着传统居住小区规划理论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即理性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还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公共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晶,吴晓,姚玲玲.论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1(6)

[2]蔺宁.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12)

【项目支持】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49)。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全省住建系统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x建办〔2017〕x号)精神,进一步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深化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科学高效做好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xx市城管执法局党组决定,2017年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结合xx城管执法工作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为民城管、为民管城”的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增强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线,组织动员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坚持问题导向,倾听民声民意,集聚群众智慧,查找城市管理短板症结,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站在市民的立场寻求城市管理良方,树立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政风聚民心、解民忧,用优异的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成效迎接党的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主要目标

通过“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紧紧围绕“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实事、破解一批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一批服务民生的制度措施、树立一批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的目标任务,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真正做到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环境在一线优化、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达到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基础强、服务精、方法优、作风转、形象好”的目标。

1.集聚民智,启发工作思路。围绕城管执法各项重点工作,对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城管执法工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开展问计于民活动,收集群众对改进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梳理汇总群众智慧,坚持解决问题的方案从群众中来、办法到群众中找,在群众的具体建议中发现破解难题的“金点子”,启发城管执法工作思路,在群众创造的经验中寻找推动工作的思路对策,让出台的政策措施更接地气,有针对性、实效性。

2.宣讲政策,优化工作氛围。结合走访调研,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城管执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成效和政策法规等,使基层群众知晓城管执法系统各部门在干什么、要干什么、要怎么干,优化工作氛围和环境,凝聚工作合力。开展城管执法业务政策法规和工作职责职能任务的宣讲活动,印发政策法律知识宣传手册,开展“部门送服务”,帮助群众了解城管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职能职责、办事程序等。

3.为民办事,解决实际问题。围绕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积极为基层群众办实事,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把城管执法过程变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

三、走访内容

调查了解基层和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需要的政策和措施、最希望城管执法系统各部门改进的工作,具体包括城管体制改革、城管文明执法、行政审批服务、城乡垃圾治理、市容秩序、市政设施管理、出店占道经营、服务企业、停车秩序管理、市容市貌城市景观、环卫保洁、园林绿化、渣土扬尘管理、餐饮油烟噪声污染治理、文明创建、城市生态修复等内容。

四、走访参与对象、方式方法

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党员干部参与大走访活动,重点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采取座谈会、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等方式,走访城管执法业务工作联系较为紧密、困难较大、意见较多、问题突出的群体和单位,包括县(市区)城管执法局、局属单位、街办城管执法大队、“四区”党委政府、精准扶贫村及街道、社区、村镇、企事业单位、社区党员干部、普通市民群众、流动经营摊贩、规模以上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等。

五、责任分工

实行分层分类走访责任制。市城管执法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机关各科室,根据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走访活动;各县市区城管执法部门、局属单位,根据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开展走访活动。

六、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时间为2017年2月-11月,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月)

市局召开城管执法系统大走访活动动员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认识,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走访调研(3月-4月)

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各级各部门根据分工和职能职责,确定走访调研的主要内容,选择走访对象,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走访调研。第一步是听意见。组织入户走访,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梳理问题。第二步是问重点。采取问题导向的方式,就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市民群众及服务对象意见。第三步是摸实情。对群众意见集中、期盼解决的问题,采取现场走访、实地勘察的方式,深入调查了解,做到基本情况清、困难问题清、解决思路清。第四步是解疑惑。广泛宣传城管执法系统的工作职能、法律规章、办事程序等。

第三阶段:梳理问题(5月)

城管执法系统各级各部门将走访调研中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按照难易程度、轻重缓急、近期和长远、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分门别类建立民情台账。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重点事项,结合本单位职能,做出具体承诺,制定为民办事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措施和完成期限,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阶段:回应期盼(6月-10月)

城管执法系统各级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访办一体的工作责任制,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一是为民办事。结合年度工作任务,集中力量兴办实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公布结果。采取媒体公布、定期回访等方式,通报问题和建议办理情况,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三是广纳贤言。通过“我为城管执法献一策”、“城管执法金点子”等载体活动,对积极建言献策的干部群众进行表扬。四是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转化形成务实、长效的工作机制。

第五阶段:总结评价(11月)

城管执法系统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大走访总结活动,做到“三查三看”。即,一查台账资料,看走访调研是否按要求开展;二查问题解决情况,看为民办事是否践行承诺;三查民意测评结果,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民意测评等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表示理解、不满意4个等次。组织开展大走访活动成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表现较差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通过“三查三看”及时总结经验,切实改进不足。

七、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明确工作任务。市城管执法局成立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抓紧抓好抓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认真做好走访安排、协调调度、汇总综合、信息反馈、考核评价等工作。在走访活动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逐项落实整改时限、整改要求,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把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都落实。请百姓参与,为百姓服务,让百姓满意,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指导县、市、区城管执法部门的大走访活动,并对各县(市、区)城管执法部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评价。各县(市、区)城管执法系统的相关情况,由市城管执法局汇总后一并上报省厅。

2.领导带头,发挥带头作用。城管执法系统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大走访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既要认真抓好本单位的大走访活动,又要切实在活动的各个阶段起到表率作用,以自身的良好作风抓好活动的各项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科室负责同志和局属各单位党政负责同志在活动中要带头走访调研、带头宣讲政策、带头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带头解决问题、带头帮扶困难群众。调研走访要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少听汇报、多看现场,少看业绩、多找问题,少坐会议室、多走农户社区小区。通过走访调研,收集征询群众“所盼所想所思”,记录真实情况,获取真实的数据资料,得出科学的对策建议,完成专题调研报告。

3.大力宣传,吸引群众参加。要加大宣传力度,邀请新闻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宣传先进事迹,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及时宣传城管执法系统的政策、法规和重要工作部署,以及各部门好的经验和做法,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大走访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为城管执法工作建言献策,形成工作合力。

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方案篇10

一、2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制不顺、职责不清,重批轻管,缺乏监督的弊端,我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构建新型管理方式,取得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一)推进“三大改革”,实施“阳光规划”,构建新型规划管理方式

1.改革规划体制,市规划委、市规划院、分局一体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市、区两级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各区县规划局调整为市规划委的派出机构,确定了统一内设机构和职能,考察任命了新的领导班子。从去年9月1日起,委机关与各分局实现联网办公,各分局按照新的审批权限、统一的程序、工作周期和统一的标准进行审批,初步实现了项目审批权的较大幅度的下移。为保证衔接,通过联席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分局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分局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审批程序、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业务培训。分局已经承担了1/3的审批量。

市规划院体制改革方案拟就。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规划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市规划院调整为市规划委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受市规划委的委托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论证工作,承担市政府交办的有关规划编制任务。目前,市规划院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

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初见成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确定了“两个统一”、“两个分离”、“两个加强”的内部机制调整思路。依据工作性质整合机关内设机构,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将市规划委内部各处室分为政工行政保障、政策技术支持和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组团。调整管理处设置,将原来按区域划分处室、全程管理的模式调整为按审批内容划分处室、分阶段管理的模式。涉及的11个业务处室的96个职位进行了重新竞争上岗,同时允许市规划院和分局的处级领导干部竞争委机关的领导岗位,实行轮岗和交流。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处室和人员调整,一夜之间实现了新旧办公系统的切换,确保了审批工作正常运行。其后多次召开协调会,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已经初见成效。

2.实施“阳光规划”,推出以“一图、一书、一网”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公开化措施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规划不公开,审批存在随意性,缺乏社会监督的问题,决定下大力气系统地推进规划公开工作。“一图”是指公开已审定的各类已审定的规划图。目前除城区以外的14个区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类规划图,已编印成册公开发行,受到各区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一书”是指《*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守则》。现已向有关单位发售。

“一网”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包括内网、政务专网和外网。内网即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升级,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实现了全过程监控,实行严格的审批周期制度。政务专网已经整合了市规划、水利、园林、文物等单位的信息资料,制作完成了电子地理信息地图,已提供给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市国土房管局、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等单位使用。

依托市电子政务专网骨干和区县政务专网平台,建成委机关与区县分局的高速信息通道。“一网”办公打破了委机关与区县分局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时空界限,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办理过程的可视化,规划审批成为阳光作业。保证了规划审批管理的公开、高效,也促进了我委的勤政廉政建设。

3.强化督查、督导,开展技术协调,大力推进审批规范化

为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审批,成立了由委领导直接负责的“依法行政督查督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已审批的建设工程规划审批件的督查督导工作。每两周一次,按10%的比例抽查上两周各管理处室办理的规划审批件,主要核查违法、违规审批。一旦发现,在全委通报。这一工作在全委反响很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已开展了15次,从2465个审批件抽取250件,存在问题卷数49件,占总数的19.6%。同时,对规划分局的督查督导也已开始。为及时有效的解决内部机制调整后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建立了协调会制度。定期召开由主管委领导主持的有关处室、分局参加的规划审批衔接会十几次,研究解决审批工作程序和技术衔接问题,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通过一年的努力,在规划管理方面,初步理顺规划系统内部三方关系,对内加强监管,对外扩大公开,正在逐步形成运行协调、监管有序、规范透明的新型管理方式。

(二)编制“三大规划”,推进规划设计竞赛,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1.“三大规划”进展顺利,战略规划得到肯定

为了扭转城市规划宏观指导不够,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的趋势,组织中规院、市规划院和清华大学三家编制单位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确定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研究成果得到了市领导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为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空间战略指导。

为加强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力度,组织编制完成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年—2008年)》,确定了近期*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的空间布置和建设时序等问题。现正在准备上报建设部。

《*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目前已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城市总体规划的民意调查》,初步拟订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和重点专题研究项目。

2.加强了名城保护、绿化和基础设施规划

为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全面有效地对*旧城进行整体保护,组织重新核定了第一、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扩大并完善了保护范围,初步提出了第三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同时,启动了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研究工作。对旧城路网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探寻旧城路网的适宜密度和尺度,对控规规划地块进行了分层统计,研究单个规划地块的控制规模,研究旧城边界界面情况。对旧城范围内的危改项目进行了调研、归类、分析,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原则。

在经市政府批复的《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限建区控制性规划》(试点);划定了《*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第一批绿线。

与市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了《*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市电网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市通信管道规划》等重要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规划纲要和编制大纲已经市政府批准,预计20*年6月完成。电网空间布局规划20*年完成了500千伏、220千伏、部分110千伏变电站布点和架空走廊保护规划以及电缆隧道规划,计划20*年3月完成全部成果,上报市政府审批。通信管道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审批。

3.区县域总体规划、卫星城、小城镇规划不断完善

为促进郊区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委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市中心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制定了“*市中心镇环境规划编制要求”。审查了房山区长沟镇和昌平区小汤山镇的环境规划。

去年我委审批区县域、卫星城、边缘集团等各类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56项。组织开展了顺义区后沙峪镇和通州漷县镇等小城镇规划试点的规划方案征集工作。

4.控规调整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有新进展

在中轴线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活动的基础上,去年上半年完成了总体规划方案的深化和综合,编制完成了《*中轴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开展了“*永定门城楼复建及南中轴部分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征集活动,邀请了5个国家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形成了综合方案,为南中轴的整治提供了指导。

为进一步完善和维护《*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调整了控规80项。组织相关部门对市区控规按地区进行修订进行了研究,完成了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5.扩大规划设计竞赛,拓展规划研究的思路,发挥中央单位、专家和社会咨询组织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规划编制和设计水平,我们采取“开门搞规划”的做法,进一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吸引国内、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力量,参与*的城乡规划编制和建筑设计。同时,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目前,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场、馆和中央电视台等重要项目都已经采取了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的方式,优选出了一批优秀的设计方案。

探索引入市社科院、市心理所等科研、咨询单位开展规划问题研究的新模式,关注经济、社会变化对规划工作的影响,完成了《*市居住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发展研究》、《*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就业人口变化研究》、《*历史文化保护区引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市区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实施情况调研》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首次将市民对规划工作的要求和意愿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针对总体规划的大范围抽样入户调查和社区座谈,《*城市总体规划民意调查》工作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

充分发挥首规委专家咨询组织的作用,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决策的科学性。20*年共召开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咨询会150次,邀请专家900人次,其中首规委专家90人次,参加人数106人,占首规委专家总数的85%。主要开展了奥林匹克公园主体育场和游泳中心、南中轴、商务中心区世贸商业中心、大栅栏危改区、地铁四号线和五号线、城市雕塑设计、首都机场扩建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咨询论证工作。初步形成了重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依靠专家,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新型工作机制。

“三大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抓住规划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加强宏观规划研究,扩大规划设计竞赛,推动规划设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三)加快重点功能区和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工作,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20*年是奥运工程规划设计全面启动,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的一年,规划前期和设计工作十分艰巨。

组织完成了奥林匹克体育公园详细规划,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国家体育馆、奥运村、会议中心、国家网球曲棍球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工作。

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区海淀镇南街、彩和坊路,区内道路及雨污水、中水、上水、天然气、电力等管线设计、中关村软件园一期市政道路设计的规划审批。完成了北大科技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国际招标。

审定了中央商务区中中央电视台新址、万达广场南区、万通中心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世纪财富中心、中环广场、*银泰中心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完成规划审批工作。已审批开工的地铁线路有:地铁四号线、五号线、十号线、奥运支线。八通线全线通车。三环路道路改造工程已完成。京蓟公路、五环路、108国道已全线通车。京承高速公路(三环~四环段)正在建设中,二期(高丽营~沙峪沟)、六环路(黄村~良乡段、温泉~西沙屯段)等规划方案已审定。奥运配合道路工程北辰西路等已开工建设,西直门、东直门交通枢纽设计方案已审定。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对市政专项配套、供水、供电、环境治理、生态绿化和水利项目的规划协调,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办理,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配合完成了十三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转河治理工程、通州区自来水供水配水工程、清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怀柔应急水源等工程的前期规划配合工作。完成了沙河、良乡高教园区部分道路的规划审批。

此外,我委还进一步规范地名审批管理,及时统一并启用地名管理专用章。认真做好全市性的无障碍、户外广告、邮(信)箱、便民早点、小商品和蔬菜站、公共厕所、数字信息亭等设施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

(四)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规划监督,加大设计质量监督,严查违法建设和违规设计

1.规划立法有突破性进展

完成了《*市测绘条例》、《*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规定》、《*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照费实施细则》、《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市规划委员会关于贯彻建设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44号令的行政处罚细则》和《*市规划委员会应急反应机制》、《关于加强新建居住区规划审批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通知》等法规规章的制定。

《*市无障碍环境条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及修订《*城市规划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进展顺利。委托清华大学、中规院、市规划院和市规划学会进行《国际国内规划法的综合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条例>执行情况及规划实施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体系评价及立法建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问题研究及立法建议》四个重大课题的研究已完成,为明年完成《条例》的修订工作奠定了基础。

制定了《行政审批事项程序性规定》、《城市规划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废除了《关于严格控制高层楼房建设的规定》等一些不利于当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等80多项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协调工作。

2.利用卫星查违,加大规划监督和查处力度

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创建无违法建设地区”活动推广到远郊区县。应用卫星监测违法建设系统,制定了《利用卫星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卫星影像图的核查,共发现了751处违法建设。制定了《<*市城市规划条例>行政处罚办法》的处罚细则,统一了委执法大队和分局的处罚标准。执法大队及各规划分局共对全市4878项总建筑面积1.13亿平方米的建设工程实施了规划监督。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约361.8万平方米,其中违法建设323.8万平方米,临时建筑38万平方米。全市共查处违法建设1552处,建筑面积93.2万平方米,罚没款约1.56亿元。

3.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

继续推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组建了施工图设计文件专家委员会,建立了设计文件审查网络管理系统,定期对审图单位的审图质量进行监控。完成了第四批勘察设计单位换证工作。至此,*地区甲、乙、丙、丁级共755家设计单位的换证已全部完成。完成了2002年度规划、测绘、勘察、设计单位年检,并登报、上网公布。进一步建立了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机制,制定了《*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规定》,制定了有关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建立评标专家库。

(五)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合力,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机关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实施“三大改革”,组织编制“三大规划”,实现“阳光规划”,努力构建公开、公正、规范、高效的规划管理工作机制这一目标,组织干部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和推动实施优化发展环境的措施,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做好服务,为全委中心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按照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思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定了《市规划委系统实行廉政谈话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委党组和领导班子在廉洁自律上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五个亲自”、“三个抓好”和“两个同时”。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参与规划审批的督查督导,发挥了有力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加强了行业作风建设和源头治理,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初见成效。

干部人事工作紧紧围绕“三大改革”,坚持与时俱进,积极组织制定和细化分局、规划院和内部机制调整的有关方案,按照改革的要求,研究提出了分局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内部机制改革人员竞争上岗和轮岗的方案,为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特别是针对新形势对城市规划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在委机关、执法大队和分局范围内,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教育和岗位培训,组织了“一书”等规划管理业务的全员培训。为加快分局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市规划委所属分局20*-2005年人才培养规划》,举办了《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高级研修班》,使分局规划管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

由于我委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先进事迹不断涌现,形成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惩戒违规行为的良好风气。在“非典”期间出现了战斗在小汤山医院等第一线的原市政处、郊二处等同志的先进事迹。随着内部运行机制调整,经办人员变动较大,各管理处的同志克服现状情况不熟和工作衔接出现的问题,加班加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规划审批工作,努力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科技信息处为配合机制调整,连夜加班调整切换办公系统,我委的网站在*市网站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网站,并在委办局中名列第一。财务处坚持以我委中心工作为重点,想方设法保证所需资金到位,完成了我委部门预算和财务决算编制工作,荣获*市200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评比一等奖。办公室等部门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用辛勤的工作,默默无闻地维护着市规划委的形象。

20*年,我委机关共核发各类审批件11402件。其中,审批建设用地规模约3830公顷;审批建筑面积约3797万平方米;审批各类市政管线约488万米。

(六)各分局、各单位努力工作,成绩突出

市规划院在机构编制、经费、人事分配制度等改革方案尚未落实的情况下,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规划工作管理体制的通知》的要求,主动进行职能调整,不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的控规调整等规划任务,集中力量加强首都城乡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城市建设中重点问题的研究,加强区域、市域城镇体系布局、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综合规划的研究,加强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工作。全年共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规划研究、编制任务52项;其中包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和综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等。完成市规划委下达的规划研究、编制任务122项;完成中央、部队和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提出的规划研究、编制任务64项;为规划委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各种技术服务470项;开展规划科研课题22项。

各分局以市、区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克服“非典”和审批权限下放后工作量大增的困难,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规划管理的各项任务。按要求调整了科室设置,规范了科室职能,建立了与委各处室对应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规范服务,不断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怀柔分局加强服务意识,设立了全程办事管理室;丰台分局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工作日全日对外办公”等制度,规范审批报务;开发区规划局把工业项目的规划审批从三级调整为二级或一级,加快了审批速度。朝阳、海淀、通州等地区审批量增幅较大,分局领导班子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与机关各处室的沟通,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过渡。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以危旧房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为重点,努力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结合“三大规划”,积极推进各区县的规划编制工作。配合编制“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积极为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献计献策。大力开展区域规划、卫星城和乡、镇域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顺义分局以奥运会、机场扩建和汽车基地建设为契机,各项规划编制实现新的突破。房山、密云、延庆、平谷、门头沟以区域规划、卫星城规划、乡、镇域规划为核心,城乡规划取得新的进展。通州、大兴、昌平、石景山等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不断深入。

积极开展规划监督和违章查处工作。对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督。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拆除各类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

加大规划宣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各分局认真组织各区县规划图册的编制和规划展览馆区县规划展区的备展工作。房山分局充分利用全市唯一的区县级规划展览室,以及《走向未来》规划宣图册,向社会展示规划和建设成果;顺义分局通过“一科带四镇”工程,加强规划宣传和指导、监督工作;海淀分局不断完善“海淀区规划图形数据库;西城分局围绕“数字西城”,开发网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崇文分局正在抓紧制作《崇文区城市建设及远景规划模型》和《崇文区城市规划虚拟工作系统》。

20*年,各分局共核发各类审批件6630件,审批建设用地约3328公顷,审批建筑面积约3670万平方米。

后勤服务中心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特别是在“非典”期间,全力以赴,发挥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了使全委的工作人员有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及时调整办公室,购置、维修办公用具等。机关食堂工作突出抓好安全、卫生、营养、健康四个方面。加强行车管理,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派出专人为全委及时维修车辆。对八里庄、定慧寺宿舍区实施了庭院绿化工程,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居住环境。

规划展览中心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宣传力度,积极筹建*规划展览馆,为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规划展览的窗口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制作和布展。

雕办在“非典”期间在网上推出“融入自然、共享空间、雕塑生命”的艺术作品网上展。并在王府井大街举办了展览。*国际雕塑公园正式命名并完成了二期雕塑建设,主持了*建都850周年纪念阙的设计建设工作。闕

标办积极组织完成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隔声楼面、轻质隔声墙》等多项*市建筑工程地方标准、*市试用图、*市企业标准、华北地区建筑构造标准和专项图集的编制、出版和发行工作。

城建档案馆按照“事业发展、心情舒畅、待遇提高”的总目标,战胜“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超额305%完成接收城建档案资料年度计划。结合《*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大力开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结合市区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区县城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交流中心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主动研究改善机关接待窗口服务的措施,经营收入不断增加。

勘察院全年营业收入为1.*5亿元,约比去年同期提高6%;院本部全年营业收入为8627万元,约比去年同期提高10%。院全年实现收费总计为9492万元,院本部全年实现收费总计为7566万元,均约与去年同期持平。

测绘院实现总产值1.5亿元,完成预计目标1.4亿元的107%,创历史最好水平。扩大了各比例尺地形图的覆盖率,并已经提供市规划委、各规划分局以及公安、交通、水利等十多个政府部门。完成了绿化隔离地区规划绿地钉桩、批后监督测量等测绘任务。配合完成了《*市测绘条例》的起草和宣传工作。

二、20*年工作计划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的一年。做好20*年的规划工作对全市城市建设管理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新*、新奥运”的构想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发挥规划工作对落实“五个统筹”的核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今后一个时期的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

20*年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规划工作,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一个观念,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一个环节,强化三个意识。即树立全面的规划观,围绕总规修编这个中心,抓住培养人才这个环节,强化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优化服务三个意识。主要工作任务可以概括为转变观念、总规修编、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优化服务、培养人才24个字。

(一)转变观念

城乡规划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全面的规划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南城与北城、城区与郊区、平原和山区的良性互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城乡规划是实践新的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全市城市建设发展落实“五个统筹”核心工作之一。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各项工作都要把“五个统筹”的要求贯彻进去,从城市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在空间上统筹安排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要积极调动和激发开发商等城市建设参与者的积极性,又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要创新规划工作的评价体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研究制定城市规划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审查的依据,作为评价自身和区县规划工作的依据,引导各项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全面落实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总规修编

要创新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路,建立新型工作机制,在编制方式方法和成果上大力创新,争取年底完成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市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好务。要以“五个统筹”的新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市空间战略研究》提出的空间发展构想,内容上锁定几个关系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问题开展修编,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合首都的文化资源,确定*的产业优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对重要公共资源强化使用控制,对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灵活性,加强规划政策的指导作用。

市规划委在市政府领导下组织修编工作,市规划院负责修编方案的编制。要尽快建立委机关相关处室、各分局、规划院既有统一领导,又能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快制定总规修编工作计划,尽快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纲要,动员各方力量开展专题规划研究,修改相关技术标准,年底完成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三)依法行政

修订《*城市规划条例》。配合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条例》、《*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规划管理、测绘管理、勘察设计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配套的各种技术标准和规范。

贯彻《行政许可法》。建立完善规划许可制度。认真做好对现行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理清行政审批事项设立的法律依据,认真研究拟保留和撤并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规划审批行为和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简化审批事项和环节。

强化委机关的决策职能和分局的执行职能。加强规划编制的组织和审批管理,建立和完善规划审批的周期和程序。加强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与市发改委、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加强协调和配合,共同建立用地管理的新机制。研究提出年度土地供应的控制总量和细化的供地方案,配合市有关部门制定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结合落实《*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滚动编制和实施年度建设计划。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申报文件标准化的指导。

继续将项目审批工作交由分局办理,加强对分局的督导和管理,完善委机关内部及委与分局的工作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分局规划监督检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完善规划监督检查工作制度,规范分局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统一执法标准。

坚持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工作的督查督导,做好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加强行政监督。坚持建设单位对我委工作的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对审批项目进行全过程督查。探索聘请社会监督员、与建设单位座谈,网上征求意见、引入社会专业调查公司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监督。同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通过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增加行政审批的透明度,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测绘市场管理。深入调查研究*市规划设计招投标情况、规划设计规范的执行情况、中外设计单位的市场占有率情况,研究制定积极引导勘察设计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四)政务公开

规划展览馆开馆。位于前门东大街的规划展览馆新馆,将于20*年上半年对外开放,成为对外宣传规划的重要窗口。展览馆共四层,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展览内容充实丰富,包括古城变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代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长安街规划建设、未来家庭、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奥运场馆规划建设、*空间发展战略、区县规划建设等。

展览形式上应用声、光、电等新技术,突出模型、电影等现场感觉效应。观众可以看到反映未来的*市规划模型,表现古都风貌的青铜模型。在立体影院里欣赏清乾隆*城和奥运中心区的仿真影片。

实施公示制度。按照20*年底制定的《城市规划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对涉及拆迁的建设项目、变更居住区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的项目实行公示。同时,在重要媒体上公示有关规划内容,公布部分已审定的新建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方案、部分住宅区审定规划设计方案的调整方案,以及控规调整项目公示预告。在施工现场设立“公示牌”,并纳入规划验线的审核内容。探索定期公开举行规划方案审查会、举办听证会等方式,尝试行政审批全程公开的方式。

同时,要继续推进阳光规划。完善“一书”,滚动编制“一图”,加快完善“一网”。在现有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划管理电子报件系统,试用地名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和规划系统政务平台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建设单位。将阳光规划作为全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

加强规划宣传。建立定期新闻制度,扩大信息公布的范围和渠道,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有关政务信息网和新闻媒体,让公众了解规划、理解规划、监督规划。

(五)优化服务

启用新的对外接待大厅,优化窗口的服务环境。设立电子滚动屏幕,适时公布规划信息。免费为建设单位提供办事指南、法规规范材料。增设意见反馈单,不断改进服务。推进对外服务方式改革,设立办事咨询台,为公众和建设单位提供全天候的办事咨询服务。将每周两个对外业务接待日改为每周五个(周五下午除外)接待日。研究探索经办人预约接待和部门负责人轮流值班等接待方式。并设定规划意见复函的办理周期,细化规划备案文件的内容,为建设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便捷服务。

改进档案管理和查阅方式,研究合理、便捷的查阅方法,尽量为人民群众查阅规划审批档案提供方便。

改进工作机制,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树立我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形象。

今年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优化服务工作的重点是“一馆、一厅、一牌”。“一馆”是规划展览馆,“一厅”是对外接待大厅,“一牌”是公示牌。

(六)培养人才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培养专业化、复合型规划管理人才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力度。一是实施后备干部制度,设立副总工程师和处长助理职位;二是通过在全系统范围内公开竞岗的方式调整和选拔机关部分处室领导干部;三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部分分局副职。四是建立市规划院中层领导和委属事业单位中层领导聘任制度。五是建立新招录的公务员必须深入基层分局工作的机制。

改革公务员考核办法,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干部评价体系。突出工作分析和职位分层、分类,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工作导向。

建立和完善以终身教育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奖学金”制度,培训登记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投入,结合工作实际,分层次、分类型、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开展公务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加大集中培训、境外短训的力度。以专题研修、参观考察、座谈研讨、学历教育、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对分局业务干部的规划管理基础知识、市政、交通管理、项目个案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全体干部的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规划监督行政执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七)专项规划

1.新城规划

深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构想,结合总规修编,提出新城发展的构想。新城的确定要考虑发展全局、区位、社会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等条件,也要考虑发展潜力和前景。

2.交通走廊规划

发挥基础设施带动作用。优先发展东部、东南部重点发展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引导因素。加快开展京沪铁路、第二条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工作。

3.城市整治规划

整治建成区。按照以人为本、完善功能的原则,研究对建成区的街区等公共空间、建筑、交通网络、无障碍系统和居住环境进行整治的方案。20*年选定部分地区进行尝试,研究提出综合整治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进一步加强旧城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按照建设性保护的原则有所创新。将旧城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审批依据,提升城市形象。配合土地供应方式改革研究土地使用强度效益,优化落实开放的公共空间。研究制定和完善保护规划的法定图则。制定保护规划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规划方案。推进危旧房改造工作,落实各类危改项目的规划实施问题。

迎接建国55周年,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把卫星查违作为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环境整治目标纲要,将核查发现的违法建设列入区、县政府当年的拆违整治计划。20*年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预期临建的拆除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无违法建设地区”活动,将创建活动延伸到远郊区县,努力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环境面貌。

4.市区控规调整

在市区中心大团整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对旧城区控规组织整体、全面、主动的调整,研究旧城控规的管理规则。有步骤地对绿化隔离地区、边缘集团等已经编制控规的地区进行整合,将市区控规的覆盖面从325平方公里扩大到500平方公里左右。

5.奥运工程规划设计

我委承担着在*的所有奥运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工作。20*年奥运工程全部开工。除了已开工的工程外,其他场馆和所有改建场馆,以及大量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都要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协调和审查工作。奥运工程是庞大、系统、复杂的工程,很多规划设计方案是国际招标的结果,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法都是闻所未闻的。为了全力保障奥运工程规划设计的高水平,我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拟吸收全国一流专家成立专家组,形成专职和兼职相结合,政府与专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主要工作任务有:奥运中心区标志性建筑的方案咨询与招标,奥运中心区中轴线景观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奥运中心区的国家体育馆、会议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射击馆等,以及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前期工作;奥运工程相关市政、交通方案的设计和审查、奥运中心区的专项规划调研;奥运规划信息库及信息平台建设。